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篇1

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也日新月异,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的环境、质量。而城市道路不仅方便人们出行、活动,其生态性以及景观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探索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1.1生态原则

遵守生态优化的原则,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符合城市总体绿化目标。即基于高标准建设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体系,建成兼顾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的绿色长廊;坚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选择丰富的景观植物品种,基于结合乔灌花草的原则优化配置资源。

1.2安全协调

城市道路机辅分隔带的绿化景观设计则要重视视线引导、指示以及景观功能的兼顾,考虑通透设计,使设计更加合理、安全[1]。在道路交叉口、交通环岛等位置,因驾驶员有安全视线距离的要求,所以应设计栽植低矮灌木、地被;道路中央分隔带绿化景观设计则要控制好高度、密度,避免行人随意穿行。

1.3可持续性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务必要体现人性化原则,看得更远,不仅要短期显著改观,还要兼顾绿化景观的持续与长远发展。通过搭配慢生、中生、速生的植物品种,形成季节鲜明、层次丰富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

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措施

2.1科学选择景观植物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与城市的特征相结合,科学选择景观植物,依托不同的树形、叶形、花色以及叶色等产生不同的效果,形成稳定的、优美的道路景观。按照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要求、功能要求,要想做到经常有花、四季常青,就要配合多品种、多形式景观植物,显示良好景观效果。所以在设计时要凸显道路绿化景观四季相宜的景色。与此同时,要按照不同的道路、交通线路、视线以及观赏等要求,合理处理各植株的间距,考虑不同树木品种的独特生长性质、树形、景观、栽植后长高长大等因素。在不同道路可采取不同的景观风格,注意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

城市不同,应设计形式不同的道路绿化景观,栽植不同的景观植物,并充分考虑那些有市树市花的城市,把市树市花作为其地域象征。具体包括洛阳牡丹、南京雪松、成都银杏、海口椰子等,均能彰显浓郁的地域特征,而这种特色也能使人的感觉更强烈,凸显道路绿化景观的地域性。只是要注意品种的选配,避免景观设计过于单一[2]。在南方城市不仅可把香樟树作为景观设计主体,还可选择独具地方特征的大叶榕、高山榕、盆架子、大叶紫薇等加以搭配,再配合种植一些棕榈科植物,包括霸王棕、蒲葵、银海枣、老人葵等,显示南方城市的特色。另外,城市不同,其气候条件也不同,生活环境及条件也存在差异,对于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就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景观植物品种,展现不同城市独特的植物风采,形成美丽的道路绿化景观。

2.2设计道路景观小品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小品指的是具备装饰性、观赏性且能点缀道路景观的一种艺术形态。道路沿线景观小品主要有城市立体绿化景观、花坛、雕塑等,和道路其他绿化景观相比,景观小品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能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空间的艺术品质,优化人们的视觉享受。而在道路景观小品选址设计上应遵守点线面的基本原则,点就是集中在城市道路的交叉口、立交区、路侧开放广场、沿线景区等选址;线就是在宽度较大的道路上连续表现分车带、路侧带等选址;面就是成规模的场地,如城市道路的立交区,就可通过面的形式表达道路景观小品设计。

只是在设计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小品时要特别注意合理选材。一是立体绿化景观小品主要设计植物与构架,一般选择用钢材、铁等有较强稳固性的金属材料,焊接成造型各异的基底,再栽植具有蔓性或缠绕性的藤本植物,使其攀爬在金属构架上,或选择盆栽花草,基于金属构架摆放出特殊的样式、模纹,也可以选择五色草,种植在设计好的立体造型上;二是灵活设计道路花坛的选材,包括木材、石材、金属材料等,且设计道路附属设施时,花坛选材应保持与其他附属设施选材的一致性,使视觉艺术更连贯;三是沿线雕塑主要可石材、金属等材|,结合城市的文化特征或发展主题进行设计,体现城市的特色。南方沿海地区在设置景观小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抗风性,以免台风季节造成安全问题和财产损失。

2.3优化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道路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涵盖卫生服务设施、休憩服务设施,又分别以垃圾桶、休憩座椅为代表[3]。垃圾桶是城市道路绿化环境不可或缺的一种景观服务设施,是清洁卫生、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它的设计要注意功能区分,实现对垃圾的回收利用,所以设计形态要重视保持和道路绿化景观环境的协调性,数量和摆放的间距要合理。

休憩座椅则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中最常见的一种室外家具,供行人休息、社交。在具体的设计环节,应保持路边座椅距离道路路面一定的距离,形成半开放的休憩空间,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城市道路休憩座椅主要有四种设计:一是直线结构,造型简洁、制作简单,让人产生平衡感、稳定感;二是曲线结构,流畅、丰满、柔和、生动,艺术效果变化多样;三是结合直线与曲线结构,有刚有柔,富有对比变化;四是模拟自然动植物形态,和道路绿化景观环境相互呼应,形成生态美、自然美。在设计城市道路休憩设施时务必要坚持以人为本,考虑人的审美特征与需求,再结合城市特色进行多功能的、富有创意的舒适座椅设计。

3、结语

城市道路有多种绿化方式,在设计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遵守基本设计原则,凸显人性化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建好道路绿化景观,从而不断强化城市道路的便捷性、舒适性,真正为居民创造优美、舒适、无污染的绿色生态空间环境,为建设文明城市、健康城市、卫生城市贡献更大的力量。

篇2

一、现阶段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常见类型

(一)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行道树式景观

从某种程度上讲,行道树式的道路景观设计类型主要是指在城市道路的两

侧按照规范化程序,种植灌木类植物以及部分乔木类树木,从而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景观设计形式。这种行道树式的景观设计类型属于最基本以及最简单的景观设计类型。

(二)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自然式景观

现阶段,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自然式景观主要应用于城市道路空间较大的景观设计。在这种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可以在城市道路中种植多种多样的灌木类植物、乔木类植物、地被类植物以及各种颜色的花草等,利用多种植物相互之间在色彩以及形态上的不同,建构具有艺术感的道路绿化景观。为了进一步确保景观设计的美观度以及生动活泼气氛的营造,在实际道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照植物的品种、植物与花草之间植株的高低、疏密程度、树木的实际形状以及多种类型的种植数目比例与色彩等方面的合理搭配。

(三)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规划式景观

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规划式的景观设计类型与自然式的景观设计类型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是相对的。这种景观设计需要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的具体线条走向以及城市道路两侧具体的绿化空间规模,确保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多种植物以及花草的整齐度以及对称性[1]。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道路绿化效果的和谐,选择乔木类以及灌木类植物时,需要确保两者在胸径以及高度上的统一,使其能够充分体现出整齐化的美感以及较强的韵律性。而且当行人行走以及车辆行驶过程中,会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线感,有利于他们的高速行驶。

(四)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立体式景观

立体式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城市道路的两边的绿地边缘位置布置多层植物,通过植物之间层次的分明,从而呈现出立体化的效果。具体来说,在布置过程中,可以将第一层布置成高度大于五毫米以及胸径大约在十到十五米的乔木类植物,第二层布置成高度在三米左右以及胸径大约为五米的乔木类植物。第三层布置为修剪相对整齐的灌木类植物,而第四层布置为地被类植物,从而实现立体式景观设计的目的。

二、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措施与原则

(一)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城市到绿化工作的景观设计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设计准备工作,对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先综合分析,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第一,清楚了解城市道路规划的现状以及景观设计的基础性定位,从全局出发对城市道路进行科学的景观设计,全面掌握景观设计的相关资料数据信息,为之后景观设计的正式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针对景观设计的城市进行全面且详细的了解,主要包括详细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人文环境以及城市的实际建设条件等。一个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展现城市的形象,因此在进行正式设计的工作中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而且要将与城市相关的信息数据积极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展现城市道路设计的特色[2]。第三,从城市道路的实际用地性质以及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绿化景观设计工作。只有从实际出发,将景观设计与城市道路附近的具体环境相融合,才能确保绿化景观的设计效果。第四,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相关设计人员要对城市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相关地段管道以及线路等进行全面了解,避免不良因素对景观设计造成严重影响。

(二)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正式设计期间,需要严格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景观设计的生态性设计原则、文化性设计原则、协调性设计原则以及景观设计的服务性原则等。第一,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原则。不管是城市道路绿化还是城市园林绿化,首先要坚持生态性的景观设计原则。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城市的实际地理风貌以及相关的城市环境因素等进行设计,种植多层次以及多种类的城市道路植物群落,通过多种种类植物之间的差异性营造整体美感,从而最大限度的塑造艺术性以及生态性的绿化景观,也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第二,景观设计的文化性原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因此,在正式设计期间要综合考虑到当地城市的相关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独有的特色性元素。如果不进行个性化景观设计,那么所有的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的景观设计就都相同,也就无法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以及特有的精神风貌,失去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最终意义。第三,景观设计的协调性原则,景观设计工作不仅仅要达到美化城市的实际效果,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功能性价值[3]。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要确保景观设计与城市建设的交通组织与功能之间相互协调。若景观设计仅仅是为了展现城市的独特性以及城市的美观,而严重忽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功能性价值,那么将会对城市道路上的行人以及行驶的车辆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妨碍城市道路的畅通。第四,景观设计的服务性原则。景观设计需要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的景观设计最根本性的目的是服务于人。因此,景观设计过程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设计人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标准,使道路景观设计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从而给人们带来便利以及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除此之外,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的景观设计要充分满足城市的交通功能以及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不仅要强调城市道路两侧绿化风格的统一性以及和谐性,而且要按照城市道路车辆的动态化行驶特点。对道路景观的实际表现形式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确保符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静态视觉要求以及车辆行驶的动态化视觉要求。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的景观设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综合性设计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景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到城市化发展进程。因此,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具体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用地性质等问题。坚持景观设计的生态性设计原则、文化性设计原则、协调性设计原则以及景观设计的服务性原则等,从而推动景观设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前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城市道路的绿化也越来越重视,其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城市交通空间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道路绿化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美观效应、提升城市的内涵水平,同时也是人们对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改观体现,此外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以及展示城市文明状态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城市系统发展还不完善,造成有些城市只是注重城市道路的交通作用,而忽视了其他功能,使得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发展缓慢。

1 影响道路绿化的主要因素

城市道路的绿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由于运用的植物种类偏少,结构单一,造成植物观赏性不足;还有就是盲目的选择外来物种,造成成活率不高,影响景观价值,更有甚者严重影响了本区域的生态平衡;此外,对于城市园林植物种类分配不足,不能展现本区域的文化和地方特色,缺少视觉和文化感知能力。

2 道路景观绿化设计遵循的主要原则

城市道路空间主要是提供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休息以及相互来往、货物运输等主要功能,满足人们的出行、运输功能。而城市的道路绿化设计则是在满足以上功能之后,为增加城市色彩、优化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城市尘埃、噪音等作出的改进,为城市居民的良好生活以及整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城市的道路设计当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出行目的的人群以及乘车工具的动态流量,充分体现人文景观与实际使用价值之间的结合,在提高人们视觉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行车、以及行人直接的安全行驶性。

为此,一定要做到设计的长期稳定性,即植物群落生长的合理性;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协调关系;结合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等方法,优化资源设计,形成经济可行性方案;同时一定要保证城市道路最主要的交通功能,加强行运过程中的便利及安全性。

3 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主要方面

3.1 完成道路基本的交通运输功能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中的道路绿地,应该首先满足道路行驶中的安全性,符合车辆及行人视线和行车净空的基本要求,同时做到防尘、庇荫和控制交通承载能力的作用。严格按照道路有关规定进行合理绿化,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及其内侧的规定范围内,树木高度不得影响驾驶员视线的通透;弯道外侧树木边缘必须栽种整齐,指导行车路线。另外,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可以设置围栏、信号灯以及标示警示牌等作为行车辅助工具。

3.2 绿化道路所用植物的选择

(1)行道树的选择。行道树主要是为了美化街边环境,夏季为行人及道路遮阴避阳,为此它的选择以乔木为主。乔木主要是由于它的生命力较强、病虫害较低、便于管理而作为行道树进行栽种。同时,在众多的乔木种类里,也要选择那些观赏性较强、植株生长整齐、分支点较高、寿命长、以及叶片紧密、有较大浓荫的树种,同时尽量选择秋季变色、晚秋落叶时间集中,便于清扫以及适合冬天可观树形的树种。此外,行道树的选择,还要有一定的吸尘、净化功能,并且易于大树移植等特点,但是生长速度不能太缓慢。

(2)绿化带的选择。绿化带主要是设置在人行道、建筑红线以及分车带等地方,主要以灌木为主。选择那些株型合适,花期长,无刺、少刺植物,并且易于管理和修剪,同时具备一定的吸尘、减弱噪音功能。

(3)露地花卉的选择。为了搭配乔灌的组合与形态,一般选择宿根为主的露地花卉,重点部位采用短年生的草本花卉,但不能使用过多。

3.3 显示道路的动态园林艺术

中间绿化带、红线绿化带以及主辅分隔绿带之间是体现城市道路绿化与动态景观绿化的主要部分,但每种绿化带之间的设计方法却又不尽相同。

(1)中间绿化带的动态景观设计。由于中间绿化带位于道路的中间位置,具有双向运动的观赏性,以及防止夜间弦光影响行车的作用,为此中间绿化带一般由一个个主景植物串连而成,通过主景间的差异将大灌木以及乔灌组合起来,并合理种植枝叶茂密的常绿性植物作为减弱夜间行车对面远光灯的照射作用。此外,中间绿化带与超车道相邻,在道路的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其设计上一定要合理搭配各种植物的种植与分布。

(2)侧分隔绿化带的动态景观设计。侧分隔绿化带位于匀速道旁边,主要是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的分离,对非机动车辆具有一定的庇护作用,并且承担主要的吸尘、降噪功能。它的选择一般以乔、灌、地被植物自由组合,但是要确保不能阻碍行车视野,要有高低层次感,便于污染物的扩散。

(3)红线绿化带的动态景观设计。红线绿化带是隔离人行道与外部环境的绿化区域,在道路的最外侧,主要以行人和自行车为观赏视点。当绿化带宽度大于4米时,多以乔、灌、地被植物以自然的配置形式混交;当宽度大于10米时,则突出层次结构,以前后背景林为依托,丰富景色观赏价值。前景林可随行人视觉变化,在不同区域内配置多种景观特色区域,而背景林则以突出生态效益为主,种植一些经济性混交林,同时为城市环境的净化起到重要作用。

3.4 彰显地方人文景观特点

每个城市由于他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理位置各不相同,在道路绿化的景观设计上,为了突出各自重点,必须针对不同道路的绿化进行规划设计,符合城市特性。在凸显各个城市的文化和地域特色时,注重个性化设计原则,可以将各个城市的市花、特色树种为依托,以城市本土树种为基调,综合其他植物进行规划设计,使城市本身的绿化赋予浓重的地域特色。通过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城市居民本身的归属感,也能使外地游客更为直观的感受这个城市的地域文化。

4 结语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不仅是简单的园林自然景观的体现,同时也是展现一个城市道路生态环境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体现一座城市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文明成果,是作为人们对一个新的城市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窗口。为此,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一座现代化城市精神面貌以及文明水平的评估,也是对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好坏评价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人员,更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设计水准。

参考文献:

[1]孟欣慧.中小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4).

篇4

Abstract:The main body of a book brief history having discussed development of city road afforestation, the road has afforested and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 and aesthetics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city , the road has afforested the effect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to the city,the type that the road afforests has carried out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net afforestation has reformed and an example with Chang Sha City city road, summary having set forth the city road detailedly afforesting design and plant selecting and using way , having carried out concrete analysis on the organism's habits function effect that the city road afforests.

Key words:city road; afforest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rganism's habits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8-0094-03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创建国家绿色环保迅速发展的进程,全国各地城市争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的热情高涨。以美化家园,改善城市形象,为城市营造优化美好的生态环境,正在全国各地城市大规模展开。作为城市的主心骨――道路。道路中间和道路两旁的绿地,也同样得到重视和发展,并且以它独特的绿色艺术景观魅力,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道路绿地,是道路环境中重要的景观因素。道路绿地绿化线,可以使城市连成一个整体,道路绿地绿化类型、形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城市的印象。

2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

道路绿化是在建立了城市和城市交通,有了交通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布局,形式都不同,所形成的城市人文环境也不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市民的审美意识、生产习俗、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及道德水准等等。

道路绿化最初是以行道树种植的形式出现,其后在秦朝、三国、晋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都有称之并木、并树、街道树、行道树等名称的出现和记载。在1986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列有“街道绿化”的目录中,解释为:“在城市的道路用地上采取栽树、铺草和种花措施,以改善市区的小气候、降低车辆和人流的噪声,净化空气,划分交通路线、防火和美化城市”。

社会的进步,促使城市的兴起,商业的繁荣,交通的发展,道路的发展,更加速城市为适应城市生活而形成城市大规模的交通网络,使城市道路绿地突破了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模式,取而代之出现了园林大道的绿色艺术新景观。

3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和功能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对城市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改善城市气候,降低车辆、人流的噪音、降低扬起的尘埃,净化空气,使城市空间洁净。

3.2以种植绿化来划分交通线路,不但起着指示路标的作用,还可以起着防火及美化城市的作用。

3.3城市市区内道路绿地与绿地之间建成一个整体,还可以起着美化街景、衬托和改善城市面貌的作用。

3.4城市道路绿地还可以起到遮荫、降温、调节气候的作用。

3.5在道路方面,道路绿地还可以用来分隔与组织交通、诱导视线,增加行车安全和人行安全的作用。

4道路绿化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道路绿地绿化分为景观种植和使用功能种植两大类型:

4.1景观栽植

主要是从绿地的景观艺术角度进行栽植,其形式可分为:

4.1.1行道树式。所谓行道树式,即沿着道路两侧各种一行乔木或灌木,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形式。

4.1.2自然式。这种道路绿地的规划种植方式,主要是用于道路有较大的空间(空地),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方式配置的种植各种乔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植物的品种。种植时一定要注意植物的高低、比例、疏密度、树木形状、色彩的搭配,形成生动、活泼的自然气氛。

4.1.3丛状式。沿道路两侧的绿地配置主要以乔木为主,再加上灌木,在南方以常绿树和地被植物作封闭式的种植。突出道路的开宽视线和人行道的安全感,特别是在道路的交汇处,城乡结合入口处,应用此方式进行配置种值。但要注意成行成排的整齐种植,才能反映出整齐的美感,切忌杂乱无章。重点在交替变化中掌握,才能显示出植物群落的美感意境。

4.1.4规划式。按道路的走向线条,按道路两侧的绿地空间,进行整齐、对称的排列配置种植。同时,注意乔木灌木的选取要同一高度,同一胸径,形状整齐的规格。显示出整齐划一的美感,规律性强的韵律,便于路上高速行车,有好的视线感觉。

4.1.5立体式。先在道路两侧绿地边缘种植高度5mm以上,胸径10~15cm的大乔木作第一层布置,第二层种植高度在3m,胸径在5~6cm的小乔木,第三层种植经过修剪整形灌木,第四层即最后一层,分别种植地被植物。形成层次分明,立体性的布置。

4.1.6中间绿地带。中间绿化带指在开阔的主干道中间绿地,采用在中间中轴线配置种1~2种高度在3~5m,胸径10~12cm的乔木(不要超过3种),乔木要有一定形状和景观要整齐一致,然后在乔木树下种植形状整齐的灌木,一定要修剪好。最后种上地被植物,显示出分道式安全绿色通道的作用。

4.2功能的栽植

功能栽植是通过绿化栽植达到遮蔽、装饰、防噪音、防风、防火、防暴雨、减少尘埃的目的。

4.2.1遮蔽式栽种,是指用绿色植物遮挡住一个方向,避免暴露全貌。例如:在道路某一地段有冒烟的工厂,垃圾场或破旧的建筑需要遮挡;因此设计种植一些比较高大的植物或攀援植物达到遮挡的目的。

4.2.2遮荫式栽种。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夏天季节比较炎热,道路上的温度比较高,栽种遮荫植物十分重要。因此,在南方地区必须选种覆盖面大、遮荫度大、常绿的遮荫树种。

4.2.3装饰栽种。利用有颜色的植物,如红叶李、一品红、红枫、红继木、大红油铁、黄榕、花叶榕、花叶垂榕、三色勒杜鹃等作为道路绿化带、分隔带作局部的隔离和装饰美化的作用。

4.2.4地被植物(含草坪)。利用地被植物如:小埠兰、吉祥草、蒲草、花生藤、马缨丹、黄金叶、铺地锦、银边草及台湾草,假剑草、大叶油草等,栽种在道路两侧的空地,起着防尘、防雨、防暴雨冲刷、减少噪音及覆盖地表面上黄土的作用。

5城市道路绿地绿化设计的应用实例

5.1城市道路绿地绿化设计实例

道路绿地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景观因素。作为道路,与建筑物、广场均为建筑材料构成的硬质景观,无生命活力的表现。绿化绿地是种软材料,它具有生命活力,可以人为地进行种植修整,移动、改造,创造出优美的景观,这种美丽的景观其它材料不能替代的。因此,在道路绿地绿化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掌握与城市建筑、与道路、与交通、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以长沙为例,近年在城市道路绿地系统规划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形成了芙蓉路、五一路、韶山路、湘江大道风光带、潇湘大道、岳麓大道等多条极具地方园林城市特色的城市路道。

如改造拓宽后的韶山南路路幅宽60m,双向8车道,道路中间还设有宽达10m的中央绿化带,两侧还设置了彩色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根据城市道路的特殊要求,从交通分流和道路美观两方面综合考虑,分别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以及机动车道的中央隔离位置设计了绿化带。沿线绿化带内、地道与挡土墙位置以及沿线绿地的绿化苗木配置、亮化的选型以及整体线型都进行了认真地斟酌,达到了良好的美化效果。为了让市民和游人在闹市中有一个休闲的处所,建设者还在道路全线两厢设置了20余处庭院式绿岛。拓改后的韶山路车水马龙,人们在闲瑕时出门漫步,映入眼帘的绿地中一丛丛月季、海栀子、美女樱、月月桂等花卉姹紫嫣红;一行行高大挺拔的玉兰与香樟树相得益彰,给人一种目不瑕接的感觉;到了夜晚,中央绿化带内整齐而柔和的景观灯与两侧明亮而壮观的道路照明灯齐放光华,更给人带来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感觉。

5.2城市道路绿地绿化设计应选择好适宜园林植物

从以上可以看出,道路绿地设计要结合城市特点特色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因树形、叶形、叶色、花色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景观,不同的效果。

根据道路景观及功能的要求,要实现道路绿化四季常青,经常有花的景观,就需要多品种的配合与栽植的多种形式相协调、相匹配,才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设计和种植的时候,就要显出春、夏、秋、冬均有的相宜景色。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道路,不同的交通线路,不同的视线和不同的观赏要求,处理好植株与植株之间的间距。还要考虑各种不同树木品种的不同生长特性、树形、树的景观及树种植之后长大长高的因素。

不同的城市,应有不同的道路绿地形式、不同的植物品种。同时,还应考虑有些已选取和评定有市花、市树的城市,均可以将这些市花、市树作为城市地域的象征。如长沙杜鹃、香港紫荆、洛阳牡丹、梧州荫香、昆明茶花、南京雪松等,都能使绿地显示富于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使人感觉它特有的特色,十分耀眼美丽。值得注意,不要搞单一化,要选配品种,如:除以香樟为主要树之外,还可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细叶榕、大叶榕、高山榕、白玉兰、大叶紫薇、盆架子、桃花心等进行搭配。同时,还搭配和种植棕吕料植物,如金山葵、霸王棕、老人葵、鱼尾葵、蒲葵等,显示出南方城市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特色。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立地生活环境条件,不同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适时适地地选择树木品种,使不同的城市,有不同风采的植物,构成美丽的景观。

5.3道路绿地要与城市道路使用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不同的路网产生不同的绿色植物种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类型,特别是在城市内的人行道、公共汽车道、残疾人通道等这些特殊的道路,种植的绿色植物都要符合这种特殊用途的特殊道路。

另外,为了解决道路拥挤和分流的作用,高速汽车行驶的高架桥、快速干线的道路绿地绿化,在设计时着重点放在尺度、比例上。也就是说所选的树木品种不宜高大,不宜过密。力求规格一致,整齐排列,使驾驶员视线不受任何阻挡。

5.4道路绿地设计应注意城市土壤条件和加强管养水平

城市地下的土壤成份,十分复杂,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应进行换土,加强水、肥。种植前还对种植现场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加强对病虫害的观测,一旦发现,立即喷杀。种植后要做好修剪整形工作,保证树木有优美整齐的景观。管养工作是一件十分重要的细致工作,一定要做好,才能保持道路绿地景观的长期优美状态。

6城市道路绿地绿化的生态功能作用

城市道路绿地绿化对城市起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作用,主要的生态功能有:

6.1道路绿地犹如过滤器,可以减低尘埃、净化空气。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长沙市绿化街道上,距地面1.5m的高处,含尘量比没有绿地的街道上含尘量低56.7%。而显著的是草坪,草坪的飘尘浓度仅为地面的五分之一。

6.2特别是种有行道树的街道,乔木的树冠具有遮荫降温的功能。当夏天的太阳光辐射到树冠的时候,20%~25%热量反射回天空,35%被树冠吸收。加上树木的蒸腾,作用所损耗的热量,都有助于降温。据有关部门测定,夏季有树荫的地方,一般比没有树荫的地方要低3~6℃。

6.3道路绿地的植物还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根据有关部门测定资料的显示,草坪的地面大约20倍左右。行道树通过叶,枝茎的蒸腾作用,能使周边的空气水分增加20%。

6.4道路绿地的植物能吸SO2、CO2等有毒气体,有树木如白千层、桉树、桂树还能放出杀菌剂将有害有毒的细菌杀死。

6.5绿色植物还能制造氧气,供我们人类吸收。

6.6道路绿地、绿带、绿篱还可以起着隔音和降低噪音的作用,根据有关部门测定资料显示,通过2m宽的行道树、1.8m宽的绿篱可减少噪音30~40ab。

6.7道路绿地的绿化带还可以起到防风、防暴雨的作用。

7结语

综上所述,与人为本,创造一个适应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绿色优美空间环境,城市道路绿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创建绿色环保、模范城市的一个重要目标内容。

参考文献:

[1]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7.

篇5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54-2

1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以人本的原则

园林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道路的基本功能是交通功能,道路的绿化设计充分考虑到交通性质和使用功能,保证行车与路人的安全。道路两侧绿化带要简洁明了,有韵律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行车的速度和视觉特点,在空间上要结合周边的地理环境,地形特点,形成视觉丰富变化的节奏。

1.2 整体性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应追求整体效应及宏观效果。道路绿化景观空间为四维空间的变化,根据车辆行驶的速度、来考虑时间、空间变化以突出气势。景观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整条道路绿化即有特色而又相互和谐。宏观的景观效果,就是采用不同的群落布局方式。垂直空间上采用多层次种植,高低有序,线条流畅,强调整体性、导向性和图案性。

1.3 生态多样性的原则

道路的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景观生态的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植物造景“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求我们从节约、经济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营造出符合自然规律,植被组合丰富的,生物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城市道路绿地结构复杂,所种植的植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定。道路景观应充分结合道路途经不同,设计为不同的景观生态斑块,充分利用其声、光、色、形、味等各感觉要素,形成不同路段的景观。道路景观绿化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既有其自然属性.也有其文化属性。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层面,体现一个城市或某一区域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2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的设计要点

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及中央隔离带的植物配置过程中,通过不同植物群落、色块、花果等的有规律的重复,大小乔、灌木、地被组团的交替来体现景观的连续性、节奏感和韵律美的整体效果。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为突出群体效果,宜组团式种植,大面积种植季节变化明显的树种,道路两侧的景观随时间、季节的变化而而变化,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植物的配置应强化视线得引导性,充分体现景观的空间之美和时间之美。用丰富的植物素材、独特的植物形体,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在道路绿地植物布置中,选择形态优美、色彩艳丽、四季景观变化丰富的植物,组成直线几何形状、特定图案,曲线纹理,体现强烈的动感气息和丰富的背景内涵。

3 实例介绍――济南市港西路两侧绿化景观设计

3.1 项目背景济南市位于山东省西部

属北温带大陆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水量671.1mm,年日照时数2616.8小时。土壤质地结构良好,酸碱度适中,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港西路位于济南市唐冶新区内,是唐冶新区南北走向的干道,周边环境基本筹建中的城区,“三板四带式”的道路布局,道路中央绿化隔离带宽2.5m,两侧道路绿化带宽10m。规划设计段北起横六路,南至横七路,长约1000m。

3.2 设计的指导思想以植物造景手法为主

注意运用丰富的植物材料,使美学原则得以体现,强调植物造型与色彩变化,体现植物景观特色,突出简洁、明朗、自然的环境风格。

在植物的选择上选取树形景观好、管理方便简单、抗病虫害及冻害能力强的乡土树种,适当种植较大规格的苗木,适当密植,以表现整体的景观效果,形成港西路独有的景观风貌。设计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并重,在满足道路功能和景观效果的前提下,使用最低的建设和养护成本,达到最强的社会功能。

3.3 港西路在绿化设计总体规划上既是主要的交通干路,也体现着唐冶新区形象与品味。本次设计为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

在遵循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用简洁、开朗的设计风格和造景手法,配以多种的表现形式,提高道路的景观环境和景观效果。设计的布局依据周边环境特征及立地条件和表现主题,以道路交叉口和河流为界,分为“春萌”、“夏韵”、“秋果”、“冬傲” 4个景观空间共同组成。世纪大道南侧东边为体育场,运动的活力四射,犹如春天萌发的新绿;世纪大道南侧西边为河流,体现夏天的柔和韵;世纪大道北侧西边为规划市区,规划建设显现秋季硕果累累;世纪大道北侧东边为唐冶山,满山的侧柏凸显冬天的生机。

3.4 设计主要内容与特点

港西路道路绿化设计借鉴了济南市经十东路的绿化技艺经验,运用微地形的塑造,增加道路两侧的起伏感。在垂直面上形成高低起伏、纵横面上形成进退的变化。使绿化带两侧的植物栽植有起伏变化,又不凌乱,增加了景观层次。

3.4.1 道路主要以群植和片植为主,通过丰富多样的植物,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 不同景段选用不同的常绿乔木(雪松、大叶女贞等)作为骨干树种,并配以适当比例的落叶乔木(国槐、楸树等)、开花色叶灌木(紫薇、紫叶李、美人梅、樱花、等)、及地被(月季、锦带等)形成不同的植物生态景观。选定特殊形状的景观孤植树,定植在地形突起或道路节点处,增加道路的特定景观。

3.4.2 在港西路植物造景设计中考虑道路长度不是很长,以不同的苗木种植单元的重复来突出鲜明的节奏感及韵律感,使之符合道路绿化景观的视觉要求 考虑到以后为城市的市区,车速不太高的情况下,每一组团长度不超过30m。在植物的规格的选择上,兼顾现在与将来的景观效果,在对各种苗木的种类、树形、色彩的变化有充分的了解的前提下,考虑苗木的生长特性,绿化苗木疏密结合种植,即满足于现在的景观,又能使苗木有适当的生长空间。

3.4.3 在前后及上下的空间布局上,采用四级等差的设计方式 以色带及流线型地被模纹为第一级层,在色带后方或色带中间点植或自然丛植金叶女贞球、龙柏球及大叶黄杨球等,强化整个道路绿化景观的序列感。第二级层以开花及色叶为主的小乔木,疏密有度的栽植红叶桃、樱花、紫叶李、紫薇、紫荆、木槿等,体现道路景观的整体性及季节的变化性。第三级层是以常绿乔木为主的基调林,栽植大叶女贞、龙柏、雪松、蜀桧、云杉等四季常绿的树种,使景观在冬季也独有特色。第四级层以落叶大乔木为主的背景林,种植白蜡、国槐等乡土树种,栾树、楸树等特有景观树种。

3.4.4 在道路中央隔离带的植物配置过程中,通过不同植物色块、不同几何图形的组合进行有规律的重复 在分车带中轴线,配置较大规格的大叶女贞和紫薇。草坪采用耐严寒,省管理的白三叶,起到覆盖的表面黄土、防尘、防雨的作用。

4 结语

现代城市道路绿化的型式多种多样,在进行化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把握住人本性(视觉、听觉、嗅觉)的需求,考虑到影响景观各种因素,使道路的使用性、舒适性以及方便性方而得到不断完善。需要各个学科、各个部门相互合作,才能使人为创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形成优美宜人的城市景观走廊,展现城市的风采。

参考文献

[1] 白瑞琴.薛家湾镇道路绿化模式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3).

[2] 程晓山.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序列[J].广东园林, 2003,(2).

[3] 王智兰.浅议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J].青海环境, 2009,19,(4).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友情链接
在线客服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