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医疗行业的认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摘 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科治疗的84 例血液透析病人,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研究组低血压、血红蛋白降低(低于110g/L)、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7.14%、2.38%、4.76%,均低于对照组的2.38%、16.67%、19.05%(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概率。
关键词 整体护理;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并发症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保障生存质量。然而,由于多数患者受经济原因的影响或对血液透析治疗缺乏正确的认知,显著降低了血液透析的治疗依从性,并易诱发相关并发症出现,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1]。2012 年10 月-2014年10 月期间,我院血液透析科对42 例血液透析病人实施了整体护理干预,临床收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科治疗的84 例血液透析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42 例与对照组42 例。研究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30~78 岁,平均年龄(54.3±5.3)岁;透析治疗时间:5~55个月,平均时间为(20.3±5.2)个月。对照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30~77 岁,平均年龄(54.5±5.2)岁;透析治疗时间:5~54 个月,平均时间为(20.2±4.8)个月。
在性别、年龄、透析治疗时间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每次4h,2~3 次/ 周。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措施,30min/ 次,2 次/ 周,内容包括:
(1)饮食护理。由于营养状态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应保证他们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及锌等营养物质。控制水分摄入,合理规划饮食结构,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不能高于干体重的3%~5%。
(2)心理护理。受疾病自身及经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多数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这使得他们精神抑郁、自暴自弃,甚至出现对抗治疗等行为。针对此,护理人员应向其认真讲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鼓励他们正确面对治疗及护理操作,消除不良心理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及行为面对疾病。
(3)透析护理。透析期间应密切记录好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相关参数指标,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4)健康宣教。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指导他们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并向其提供一个清洁、安静的休息环境。做好疾病宣教工作,如:动静脉内瘘及置静脉导管的保护、水分的控制、干体重设定等,使患者了解透析相关注意事项,以此降低并发症概率。
1.3 观察方法
(1) 自拟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适量运动、按时服药、透析方案实现情况、饮食控制、社会回归情况等方面,满分10分,每项2 分,8 分及8 分以上为依从,反之为不依从。(2)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关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两组间比较以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7.62%(41/42),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78.57%(33/42),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对比研究组低血压、血红蛋白降低(低于110g/L)、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7.14%、2.38%、4.76%,均低于对照组的2.38%、16.67%、19.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排名第一位的是天气。天气和生活息息相关,当然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畅谈无阻。但是要避免“今天下雨了”这样难以接口的话,应该采用“下雨了有没有提早出门啊?”这样的问句,和对方形成互动。
排名第二位的是最近的电视节目。询问对方看了哪些电视节目,寻找与自己的共同点并加以挖掘,应该会聊得非常开心。
排名第三位的是两人都熟知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偶像,都可以作为谈论的对象。但是要注意不要说别人坏话,以免给对方留下“爱传八卦”的印象。
绝对不会尴尬的聊天话题:
第一位:天气
第二位:最近的电视节目
第三位:彼此都熟知的人
第四位:时事政治
第五位:家乡
双臂血压差距大 心脏衰老征兆
全球四大医学期刊之一《英国医学杂志》,刊发英国埃克赛特大学研究小组的科研成果,认为如果双臂血压数值的差别达到两位数(大于10),那么罹患心脑血管疾病,或过早衰老死亡的风险就很高,大约是正常人的3-4倍。双臂的血压差潜藏着很大风险,可以使心脏向四肢和大脑输送的血液大量减少。
在近10年的时间里,该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克里斯托弗·克拉克教授,及其同事长期观察并分析了英国德文郡一家医院的230名高血压病人,其中20%都患有早期的缺血性心脏病或外周血管疾病。而且24%的病人双臂的高压值的差距超过了10毫米汞柱,还有9%的病人甚至超过了15毫米汞柱。在研究的进行过程中,已经有44%的病人(102人)死于心血管病或脑血管病。
克拉克教授认为,如果患者的双臂血压数值差别过大,还应该进行外周血管的检查,以确保这些部位没有发生病变。基于目前临床诊断或健康体检程序中,往往忽略双臂血压的检查,克拉克教授建议,测量血压不应仅检测一只手臂,而应该双管齐下,通过比对两组数值,确定动脉血管的运行状况,确保血管没有堵塞、变窄或硬化等问题。
(何逸琛)
野心大的人寿命短
那些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很高的人听到这个结论后可能会有些沮丧。美国圣母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那些积极能干的人通常会读取名牌大学,有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但却比那些没什么抱负的同龄人更不快乐,寿命也更短。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圣母大学的研究者选取了717名在一生中(从大学到退休阶段)能力都非常出众的受试者。研究者对受试者的自我报告进行统计后发现:那些野心强的人死亡率会高出15.5%(野心最强的人死亡率为45.5%,而抱负很平庸的人仅为30%)。研究者认为有雄心壮志的人会为自己设定很高的目标,一旦获得成功,还会把标准再次提高,永不知足。
而且野心勃勃的人如果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他们会不快乐,寿命也因此缩短。
研究者建议:不要把获得成功的渴望作为人生的头等大事,能过上健康和幸福的生活也是成功的体现,稳定的家庭关系和持久的友谊能让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
口腔溃疡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口腔溃疡,民间一般称之为“口腔上火”或“口疮”,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但它有一定的遗传性。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发现口腔溃疡会遗传,具体原因我们来看看专家的介绍。
国外专家对某些家系的疾病调查报告显示:
2CAHME认证的目标、重点和标准
2.1认证目标和任务
CAHME认证目标和任务的设定为学术和实践领域提供了交流机会,使他们就卫生管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方面达成共识,赋予了认证的现实意义[17]。CAHME认证目标是确立卫生保健领域的领先标准和评估机制,并通过提高卫生管理硕士专业的质量为卫生领域的相关利益者服务。认证任务[18]是:帮助卫生管理教育高质量化地产出;为优质的卫生管理教育设立评价标准;为寻求认证和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专业支持、协助和建议;为教育认证的开展协调关系;使相关利益者可以更容易获得这些认证的信息;使卫生行业的领导者通过CAHME的研究项目获得终身学习机会。同时,CAHME还通过定期发表年度报告来公开信息[19],让各专业可以了解卫生管理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为本专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信息。其中,2010—2011年的年度报告中对70所大学的81个认证硕士专业人员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表2)。
2.2认证重点
2007年以前,CAHME认证重点是该专业的目标设置和课程覆盖的领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几乎没有要求。2007年—2010年,认证重点是专业对所需胜任力的界定,强调有辨识度和有实践意义的教学过程。2010年—2013年,认证强调专业是否有更切合实际的任务描述,是否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关注有基于胜任力的教学和评估以及为适应环境转变而进行的持续质量改进[20]。CAHME强调基于胜任力的教育过程和结果,对胜任力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利用胜任力模型对课程设置标准和能力培养要求进行了重新定义[16],许多认证专业使用了美国卫生管理领导联盟制定的基本胜任力模型,其中包括5个大方面(见图1)和300个细则[21]。同时,CAHME也允许各个专业制定超出基本要求的、更有针对性的胜任力模型[17,22]。美国高校曾经在基于胜任力的教育上做过很多努力,其理念主要始于如何设计和传授课程,使学生毕业后掌握的技能可以满足实践的需求[15,23-24]。
2.3认证标准
CAHME认证标准随着时代变迁不断修正,修正后的标准体现了目前卫生管理实践领域最关注的胜任力表现。2013年CAHME的认证标准中有12项基本要求和4项标准[25]。其中,12项基本要求对该专业设立提出了最起码的参评标准,如所在大学必须通过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的认可;要有专门的专业设置;专业必须设立在通过认证的指定学院,如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或者商学院;该专业必须已经至少有两届毕业生;至少有120个面授课时;必须有相应的图书馆和计算机配备;不能有性别、年龄歧视;能适当处理学生抱怨和申诉等。4项标准包括:专业设置的任务、价值、愿景、目标和支持;对学生和毕业生要求;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服务。每一项标准又都细分为若干细则,通过同行实地考察来评估专业是否达到标准。
3对我国卫生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启示
随着医改的深入,我国医疗卫生管理的培训需求不断增大,医院管理方向的MBA逐渐兴起,参加学习的主要是医疗卫生系统的在职人员,培养目的是为了提高其管理技能。而高校卫生管理硕士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生,更需要通过课程设计使其尽快了解理论基础知识外的实践和应用技能,使其在就业时更符合市场需求。美国卫生管理专业硕士通过认证机制来保证其教育质量,为我国卫生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框架,对如何保证专业型硕士质量提供了参考。
3.1专业认证机构
专业认证机构可以带动卫生管理专业学科的整体发展。卫生行业内的各个机构彼此之间存在多种联系,认证机构汇聚了多家卫生管理教育机构和卫生行业内的实践机构,通过这些利益相关者共同制定认证标准,可以使认证标准更符合实际发展的需求,从而带动卫生行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3.2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认证体制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认证体制对我国发展应用型卫生管理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质量评估提供了参考指标。这些胜任力模型的建立集合了各相关专业协会的集体智慧,可以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卫生管理特点,进行修正使用。
3.3基于行业发展的统计数据信息
CAHME认证提供统一数据信息,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参考。我国目前没有相关机构可以公开卫生管理专业的行业信息,而美国认证机构每年收集专业信息,并公开给参与认证的机构和会员。各个专业可以从宏观数据中看清自己所处的水平,为学科的“循证”发展提供数据积累,方便了学科与国际发展情况进行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14-02
进行国际技术教育认证的主要目的是构建技术教育体系,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奠定基础。通过国际技术教育认证,不仅可以发现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促进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获得“国际学位互认”。因此,按照技术教育认证的要求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十分必要。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用电子仪器专业(高职)是以现代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在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技术为核心,培养符合医疗器械职业岗位特点、具备医用电子仪器、医学信息等相关产品的局部设计、制作调试、测试维护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已为医疗器械行业输送了五千余名毕业生,并逐渐成为行业中的骨干,毕业生素质与能力得到行业企业好评。
2016年该专业通过IEET中华工程教育学会技术教育(TAC)副学士学位专业国际认证。IEET目前是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等会员单位,规划及执行符合国际标准的教育认证。IEET认证是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配合课程架构及其内涵,强调核心能力的培育,持续执行及自我改进,最终达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教育目标。通过该认证,不仅可以促进专业建设,还可以使我们的工程教育学历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迈向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此次认证的通过,一方面是对该专业建设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步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指明了方向,即“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下面就认证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一下总结。
一、医工结合的教育目标
该专业的教育目标是掌握相应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能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宽的知识面、较深厚的理论分析解决医疗器械工程实际问题,具体包括:
1.思想素质上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素质上拥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能够再生和迁移;能力素质上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社会能力。
2.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学生不但懂得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还具有医疗器械岗位群所需要的实际工程操作和组织能力、医学技能拓展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转化为产品实体。
3.培养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能从事数字化医用电子仪器的制造、维修检测、局部设计、临床管理和营销服务工作。
通过学校、企业、医疗部门、监管部门、研发机构的平台,以医工结合的教育目标为契机,培养学生医用电子线路分析制作、微机控制在医用电子仪器中的应用、典型医用电子仪器的性能检测与整机调试、医用电子仪器故障分析与排除、小型医学仪器的开发、局部设计与制作、自主学习等岗位核心能力。
为保证教育目标的持续发展,通过2个途径进行教育目标达成的评估,一是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并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实时监控与调整;二是通过教师及督导评价、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对学生、用人单位的毕业生进行核心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和职业素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二、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学年进行基础能力培养;第二学年进行专项和综合能力培养;第三学年进行分类培养,一部分学生进入本科升学通道,一部分学生进入岗位能力提升培养。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完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制度,通过培训、下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这些都为专业教育目标的达成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同时,该专业现有一支国际视野、专兼结合、有创新理念、教学功底扎实的专兼教师队伍,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学术组织,校企合作承担了多项教科研任务,参与专业教育目标制定与执行,多数教师具备行业经验和职业资格指导证书,以毕业文凭与校企合作开发的“医用电子仪器修理工(三级工)”双证书教学培养学生。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
三、符合医疗器械高素质人才需求的课程架构
医疗器械大多是高科技产品,技术等级高,维修维护复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器械行业得以高速的发展,是健康产业、朝阳行业,因此,适合高职高专培养的从事医疗器械技术服务型岗位的人才需求大。该专业以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了以岗位核心能力递增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在对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职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及相应学习领域的内容,推导出课程,形成课程模块。
课程体系中包含数学及基础科学、电子与信息通识课程、专业与数字化医疗仪器实践课程等三大要素。专业规划有专门的集中实践课程,保证学生能够将课程理论应用于实际,并提升医用电子仪器行业所需的实践能力。课程通过实训报告、实做结果等形式展示、总结各自的实践所得。同时,大部分课程的教学方式中也包含一定比例的实验内容,实验过程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同组讨论,师生讨论,充分理解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理论的实践应用方法和技能。在课程实践中大部分以分组的形式完成,小组内学生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围绕医疗器械行业的特殊性,课程中不仅包含医学基础类课程,更在专业课程中以实例说明专业伦理知识。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学生个性化培养、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提升三位一体为重点,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为实现培养学生医用电子仪器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该专业建设有“医用电子仪器实训中心”、“医用电子线路实训室”、“数字化医疗仪器技术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建设形成了符合工作岗位真实情境的职业性与开放性较强的校内实训基地,各实训基地也具备了培训、工种鉴定及科研等功能。同时拓展12个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能够将课程理论应用于实际,并提升医用电子仪器行业所需的实践能力。该专业引入行业标准开发了“医用电子仪器修理工(三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并将职业资格认证所需知识、技能的培养融入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课证合一培养学生,保证学生所学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除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条件,为了加强专业学生的实操技能,在提高实训教学互动性、实效性等方面做了探索。改建了“医用电子仪器生产性教学工厂”实训室,通过网络、摄像头、计算机、软件等条件,学生和教师的操作过程都能实时监测,并提供点播、提问、演示等各项互动功能。
五、结束语
TAC重视毕业生实做能力、技术专精的专业与实务课程、具有实务能力的师资、有利于学生发展专业技术能力的实践环境。数学及基础科学课程符合教学目标及专业技术所需,强调专业实践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领域均衡。课程计划和教学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建设项目化互动教学课程,并能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技术应用能力。
结合TAC的要求,该专业从课程的多种教学方法、适当的教学内容、重视过程的考核形式,多角度使学生具备确认、分析及解决医疗器械领域技术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开展建设。毕业生每年由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对其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近3年其就业竞争力指数达到95%以上。这些结果表明学生在本领域内的相关技术能力较强,体现了专业建设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曼君.IEET技术教育认证[J].评鉴,2011,(34):59-61.
[2]李文冰.中国行业特色院校发展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2):66-68.
[3]赵旭丽.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15):68-69.
[4]贾卫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38-40.
[5]丁健,孙强,干开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2016,26(1):135-138.
[6]孙慧,夏建国.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0,(7):33-35.
[7]邓琼.探究工程教育认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5,(9):97-98.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Electronic Instrument Major
Based on Technology Accreditation Criteria
LI Xiao-ou,JIANG Shu-min,WANG Yan,LIU Hong,HAO Li-jun,WANG Xuan,MO Guo-min
强生获GREENGUARD认证凸显巨大示范作用
:强生获得这一认证,对于提升其在中国的相关产业建设将会起到哪些作用?就整个医疗行业而言,这一认证对于医疗卫生行业有何意义?
UL:GREENGUARD 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之一。UL GREENGUARD标准严格遵循科学原则,并参考全面且先进的实验室测试与数据分析结果。经GREENGUARD认证的产品超过20000个,涵盖多达26个行业。GREENGUARD 标准被应用于全球超过480个可持续发展项目,同时成为其他可持续发展标准的重要参考。
此次获得UL GREENGUARD证书的强生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于2010年便开始逐步进入中国一线医院。其测试认证工作,是在UL广州南沙检测服务中心顺利完成。来自UL美国的专业团队采用了世界严格的GREENGUARD测试标准,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领域最尖端的UL环境检测舱中,对VITROS 5600可能产生的化学排放进行了全面的专业检测。 经测试,VITROS 5600产品的化学排放是安全无污染的,完全符合GREENGUARD室内空气质量认证标准。
UL GREENGUARD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和认证方面具有全球公认的权威性与公信力。通过与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合作,强生可以进一步证明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先性。 此次获得GREENGUARD室内空气质量证书,将有助于强生为中国提供更为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实践强生对社会关爱的诺言。
目前,中国政府及医疗机构正在积极推动“绿色医院”建设,在医院规划、建造、运行和维护的各阶段中将环保威胁降至最低。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前提下,提供全方位、全过程、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切实保障医院接触人员的健康。其中空气质量已成为“绿色医院”建设中的关键指标,而医疗产品的排放安全是实现这一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75000多种不同行业的产品进行化学物质排放检测研究,UL能够确认释放到空气中的13000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同时,依托全球独特的化学物质数据库,协同室内空气质量服务实验室的全球网络资源与创新技术,UL可提供严格的测试、认证、和培训咨询服务,最终带来更为安全健康的室内环境。
GREENGUARD使各个相关方受益
:UL推出GREENGUARD这项认证服务的国际大背景是什么?
UL: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剧。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就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们对于PM2.5等室外空气污染指标的广泛关注,从公众到政府对于室外空气污染的治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视。然而,空气污染不仅存在于室外,也同样存在于室内。人们平均有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据有关调查显示,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高出室外污染2~5倍,全球4%的疾病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来自住宅、办公室、教室或其他室内场所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不断涌现,原因是因为现在市场上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如刨花板)、新型的建筑材料、家具、家用电器、IT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其制作中所使用的化学材料会释放大量的甲醛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会导致室内空气被污染。室内的产品往往会将成百上千种化学物质释放到空气中,从而随着呼吸进入人体体内,将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及疾病症状,包括眼睛、鼻子和喉咙受到刺激、气喘、咳嗽、哮喘、学习障碍,甚至还会导致生殖障碍和癌症等。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2%的新近装修房屋室内甲醛超标,其中76%室内甲醛浓度超过规定值的5倍以上。
纵观全球,从政府到制造企业正在逐渐关注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室内空气质量。中国政府也正在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与完善,但由于整个市场还是处于一个摸索与发展的阶段,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生态标签,产品认证程序以及一些法规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无论是从制造企业还是到消费者,不同的群体对于市场上缺乏应有的信息或充斥着混淆信息而无所适从。
UL绿色环保认证服务旗下的GREENGUARD认证项目是全球最大、最知名的针对低排放产品的认证项目。产品获得GREENGUARD认证标记,制造商们就能向市场和消费者证明其产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甚微;不仅如此,GREENGUARD认证标记还能帮助制造商在竞争激烈的产品市场抢占有利地位,并对消费者展现其对良好室内空气质量的承诺。
:GREENGUARD的相关利益方有哪些?其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及适用的行业范围有哪些?
UL:GREENGUARD的相关利益方包括制造商和建筑环境行业专业人士(包括国内设计院、建筑师、建筑商、承包商和建筑经理);消费者及公众,为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找到低排放的室内产品和建筑材料,尽可能将室内产品的化学排放水平控制到最低。GREENGUARD认证项目能够让制造商向市场传递其产品可持续性的信息,从而在竞争市场获得品牌加分。
获得GREENGUARD认证的产品得到了世界各地的众多零售商、企业、机构、政府部门、环境项目、标准和规范的认可、参照或偏爱。
相比与中国市场,发达国家市场,例如美国,在室内空气质量领域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GREENGUARD有助于制造商产品在既有的绿色建筑项目申请中获得加分,满足绿色高端市场的市场准入规则。
所有获得GREENGUARD认证的产品都带有GREENGUARD认证标记,并被免费列入在线的GREENGUARD产品指南,方便建筑师、设计师、规范制定者、承包商以及采购专业人士进行选购。
消费者在选购室内产品时,对于带有GREENGUARD认证标记的产品,认可其产品的附加价值, 并且更加安心地使用。
已有数千种获得GREENGUARD认证的建筑材料、室内产品、家具、电子产品与清洁剂广泛应用于住宅、学校、医院和办公室中。
GREENGUARD适用于建材、家具、电器、医疗器械、清洁产品、纺织品、油漆涂料等26个行业的480多种产品类型。认证内容主要包括:GREENGUARD认证,是针对室内材料、家具以及构造系统的低挥发产品的认证项目;GREENGUARD金牌认证,是针对用于教学场所,医院以及其他敏感环境的室内材料、家具以及构造系统的低挥发产品的认证项目;GREENGUARD建筑工程咨询,是针对新建多户住宅和商业建筑的认证项目,确保项目在设计、施工和操作过程中部分考虑空气质量并遵循最优操作指南。
GREENGUARD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加分
:作为世界上最严格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之一,对于中国外贸制造企业来说GREENGUARD的国际认可度如何?能从哪些方面对进出口起到促进作用?
UL:GREENGUARD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室内空气质量测试认证之一,已经获得480多个可持续项目和规范的认可。迄今为止,已有数千种获得UL GREENGUARD认证的建筑材料、室内产品、家具、电子产品、清洁剂、医疗产品广泛应用与住宅、学校、医院办公室中,赢得了世界各地的众多建筑项目、标准和规范的认可与参照。
若要参与UL GREENGUARD 认证项目,制造商必须参与产品审查、生产评估以及产品和原料的认证检测。UL GREENGUARD环境研究院及其科学合作伙伴与制造商密切合作,为品种繁多的产品认证制定高效且经济的计划。所有获得认证的产品都将带有GREENGUARD认证标识,并免费列入UL 环保产品线上数据库,方便消费者以及采购商进行搜索。这种认证标识的使用是以制造商始终满足持续进行的认证检测和报告要求为前提的。认证产品上的标识向消费者、规范制定者、建筑师、设计师、供应商、监管机构、制造商以及其他第三方提供了保证。
产品的持续认证为制造商带来市场优势。UL能够为广大制造企业提供第三方低排放产品与材料的认证项目以及自愿性计划项目,除此以外,对于建筑师、设计师、质检员和采购商而言,GREENGUARD认证项目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工具,能够帮助他们搜索、确认、选择低排放的室内产品。
通过 GREENGUARD 认证项目以及其他测试与认证服务,UL能够为中国制造商提供独特的专业视角与技术专长,从而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建立品牌的差异化价值。
以高水准确保GREENGUARD权威性
:与其他的环保认证相比,GREENGUARD项目优势在哪里?
UL:GREENGUARD认证项目具备全球权威性和公信力,获得UL GREENGUARD认证的产品将得到全球多个可持续项目,规范及政府部门和机构等的认可,在为制造商向市场传递其产品可持续性的讯息、满足绿色高端市场的市场准入规则的同时,为消费者创造更为健康的环境。
通过对从产品选材到成品生产过程的各环节进行检测分析,UL GREENGUARD标准针对可能产生的化学排放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检测方案,以确保室内产品化学排放的安全性。对获得GREENGUARD认证的产品企业,UL也会施行“培训师培训计划”。
GREENGUARD 空气研究院一直以室内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的研究数据为基础,并与国际卫生组织、美国肺脏协会、美国绿建委等机构积极合作,研发出科学严谨的产品化学排放标准。凭借20多年对不同行业产品进行化学物质排放检测研究的经验,UL室内空气质量服务拥有独特的检测理念和方法保证产品的低排放性。UL使用精密的测试设备——动态环境模拟舱,采用严格的GREENGUARD测试标准,进行化学物质排放检测。此外,国际网络支持下的本土化服务,依托UL全球独特的化学物质数据库,协同室内空气质量服务实验室的全球网络资源与创新技术,UL可为中国制造商提供最为快捷全面的本地化测试认证服务。
:UL如何确保GREENGUARD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其实验室建设水平与检测人员建设如何?
UL:UL创立之初的使命是:打造一个更安全的世界。一个多世纪以来,UL一如既往地遵守严苛的科学流程,最高的道德原则,致力于提供最为可信的测试结果。
UL作为全球安全科学的领导者和技术专家,在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技术。同时,UL 致力于与政府及相关行业协会建立更加稳定和良好的关系,传递和分享UL 在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的专业知识,从而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UL在中国的室内空气质量服务以位于广州南沙的UL检测服务中心为重要载体,主要针对中国市场提供本土化服务,其中包括产品化学物质释放测试及分析,室内空气质量测试以及咨询服务等。UL利用动态环境模拟舱,对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家具、建筑材料等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醛类、邻苯二甲酸酯等污染物的来源与含量进行检测与评估,助力中国制造商控制源头以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