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文化的普及

茶文化的普及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茶文化的普及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茶文化的普及

篇1

人口普查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这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2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地县分布、受教育程度、迁移流动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对于我县来说,通过这次人口普查,还可以查清我县较为突出的流动人口问题、农民工问题、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状况等,为研究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提供依据,并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二、普查的对象、范围和规模

普查对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普查规模:22万左右的家庭户、集体户,80万左右的现有人口加户籍外出人口,以及万人左右的死亡人口。

普查区的划分和设置:普查区域的划分坚持地域的原则。以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为基础划分普查区。全县15个镇乡下辖的679个居委会,都各设一个普查区。每个普查区按照一个普查员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原则上按300人左右),划分成若干个普查小区。各普查小区在地域上不能交叉、重叠和遗漏,所有普查小区连接起来,要完全覆盖全县。

三、普查标准时间、登记原则和方法

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1月1日零时。

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也要登记相应信息。

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普查登记的方法,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

四、普查内容和普查组织形式

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人口普查表分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普查表长表抽取百分之十的户填报;普查表短表由其余的户填报。1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有死亡人口的户,同时填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

中国现役军人及军队管理的离退休人员,由军队领导机关统一进行普查、汇总。

在军队各类单位服务的职工、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以及家属、保姆等,居住在军队营院内的,由军队机关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县人口普查办公室;不在军队营院内居住的,由所在地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武警机关负责普查登记,普查表移交县人口普查办公室。

在武警部队各类单位服务的职工、非现役公勤人员以及家属、保姆等,居住在武警部队营院内的,由武警机关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县人口普查办公室;不在武警部队营院内居住的,由所在地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其他各驻外机构人员以及派往境外的专家、职工、劳务人员、留学生(包括公费和自费)、实习生、进修人员等,由其出国前居住的家庭户或者集体户申报登记。

依法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包括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当地公安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进行普查,普查表移交县人口普查办公室。

五、普查需要投入的力量

根据国务院及省、市、县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每个镇乡普查办平均12名工作人员,每个普查村(居委会)平均配备3名工作人员,每个普查小区至少配备1名普查员,原则上四至五个普查小区配备1名普查指导员,另外县级还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对外籍人员调查的专业普查员。

六、普查的工作步骤

人口普查分四个主要工作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从10月至10月底,

历时1年多。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县街两级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和办公用房、人员;进行普查综合试点;开展前期业务调研;制定工作规划和流程;召开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普查工作;筹备普查物资;开展普查宣传动员;编制审核地址码本;培训各级业务骨干;选调、培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会同公安部门进行户口整顿;绘制普查地图;进行清查摸底;进行长表的样本

抽取;准备普查数据处理的设备及安装,程序调试,培训技术人员等。

人口普查全部工作大约用时4年。

七、普查的主要措施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动员,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这次人口普查的顺利进行。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领导重视是搞好人口普查的关键。县、镇乡两级人口普查机构,应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工作情况,主动争取县政府和街道加强对人口普查工作的具体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各街道要把人口普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普查登记阶段更应突出工作重点,全力以赴集中力量完成人口普查工作,及时解决普查中遇到的经费、人员、办公用房的困难和出现的重大问题。

2、着眼基层,强化各级普查机构。

各个镇乡应建立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村(居委会)建立人口普查工作小组。村(居委会)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确定街道主任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分管社会事务工作的分管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选调积极负责、工作认真细致的同志从事调查、编码、宣传、综合、数据处理等工作,组织起一支强有力的工作班子。

3、各方协作,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

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各部门要按照县人普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群策群力,步调一致,按照各个部门的工作分工,认真落实好各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通力合作把人口普查工作做好。

4、广泛发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

组织各种宣传力量,运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特别是在10月份,要组织好声势浩大的宣传月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使广大群众明白如实申报人口情况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以取得群众的支持,推动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5、拓宽渠道,做好社会力量的动员工作。

篇2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房地产作为新兴行业也迅速崛起,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使房地产商们特别注重策划和宣传,就连楼盘的名称,为了更加醒目、隽永、吸人眼球,也煞费苦心,甚至重金以求。因为一个好的楼盘名称可以显现楼盘的特质,并把这些特质第一时间传递给消费者。个性的楼盘名称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广告,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这种市场新闻的生命力不仅支撑着案名在人们心中的记忆深度,同时也支撑着项目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由此可见,楼盘名称不仅仅是一个代号,也是商品形象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成功的楼盘案名能使全程策划与营销战略事半功倍。因此,楼盘名称引起商家们的重视也就在所难免。楼盘命名和其他命名一样,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直接受文化观念、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的制约和影响,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投射,楼盘命名要获得成功,符合大众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至关重要。本文以“莆田房地产网”上搜集来的莆田市区104个楼盘名称作为考察对象,试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对这些楼盘名字加以分析。

一、莆田市区楼盘名称的语音特点

(一)莆田市区楼盘名称的音长

楼盘名称作为品牌,作为地名,究竟以几个字为宜呢?请看104个楼盘名称的调查情况(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莆田市区楼盘名称最短的三个字,最长的12个字,楼盘名称音长总体呈两头少、中间多的状况。“两头少”指三音节、七音节及其以上音节的楼盘名称很少,总共只有11个,仅占总数的10.6。不见两个音节的楼盘名称,三音节也只有一个,大概是因为它们所含音节较为有限,不足于表达足够丰富的信息,而七音节及其以上音节的楼盘名称,因为太长,不便称说和记忆,也不被开发商看好。“中间多”指的是4-6音节的楼盘名称,一共93个,占89.4,因为容量、长短适宜深受欢迎,尤其是四音节的楼盘名称,以绝对多数稳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六音节的楼盘名称,五音节的楼盘名称排列第三。日本《经济新闻》对品牌传播作出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品牌名称的字数对品牌认知有一定的影响力,品牌名在4-6个字的,平均认知度较高,而品牌名在6个字以上的,则平均认知度较低。楼盘名称也是品牌名,4-6音节的楼盘名称倍受青睐,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二)莆田市区楼盘名称的节奏

楼盘名称既要遵循一般命名原则,又要考虑房地产项目的特殊性。从销售推广的角度讲,它以易识、易读、易记为好。观察莆田楼盘名称,能够发现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楼盘名称呈音节偶化特点。四音节楼盘名称57个,六音节楼盘名称25个,两类加起来一共82个,占总数的78.8,这个比例不可谓不高。一些原是单音节的通名,案名策划时为了追求整齐匀称的视觉效果与琅琅上口的语言节律,也大都采用添加修饰语的办法,使原本的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例如:

园:花园13个、豪园4个、嘉园3个、佳园3个、家园2个

苑:雅苑2个、豪苑1个、书苑1个

城:名城2个、新城1个、健城1个

庭:豪庭2个、华庭2个、蓝庭1个

景:御景2个、豪景1个

还有“华府、水岸、雅筑、雅居”,“名流之家”则利用“之”使之形成四个音节的结构。众多的楼盘名称,例如“嘉禾花园、荣华新苑、欧氏雅筑、梅园雅居、宏丰·皇城水岸、信辉·阳光新城”等,形成了"2+2","2+2+2',的语言格式,不仅形式均衡对称,读来也自然畅快,给人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大大有利于记忆和传播。商家们之所以喜欢四音节、六音节的楼盘名称,究其原因,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追求美的一种必然结果。历史上,四六对偶曾被当作美的典范,成语作为词汇园地里的一朵奇葩也是以四言为主的,生活中这样的审美追求也比比皆是,诸如布置厅堂摆设,张贴门神春联,设计建筑园林等多是均衡对称的,这种习惯渗透在思维里就形成了楼盘命名四六音节占优的独特现象。

二、莆田市区楼盘名称的词语特点

楼盘名称一般由“专名+通名”两个部分构成,通名是楼盘通用的名称,具有固定性,可以昭示项目的功能、规模,专名是楼盘的专有名称,用于分辨不同的楼盘。例如“荔园小区”这个楼盘名称,“荔园”为专名,“小区”为通名。下面,我们从通名、专名的角度看一看楼盘的命名情况。

(一)莆田市区楼盘名称的通名

莆田市区104个楼盘名称中,有7个属于旧城改造片区,它们都只简单地采用“地名+旧城改造片区”的命名模式,如“文献东路旧城改造片区”,因为命名没有特色,暂时不算此列,这样104个刨去7个还有97个楼盘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97个楼盘名称中有90个用了通名,占比92.8 % ; 7个楼盘不用通名,占比7.2 % 0 90个使用通名的楼盘,一共涉及21个通名名词,根据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位次,分别是:园、广场、大厦、小区、城、苑、庭、景、山庄、市场、家,这11个通名所辖楼盘80个,占比88.9(详见表2);排在后列的还有10个通名,它们每一个只管一个楼盘名,例如:三迪豪生国际大酒店、宝胜购物中心、启迪国际社区、九州别墅、凤达·吉祥如意楼、正荣·荔园华府、宏丰·皇城水岸、祥荣荔枝湾、欧氏雅筑、梅园雅居,占比11.1 %。

从通名语料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其以下一些使用特点:

1.通名省略,让专名尽显独特个性

楼盘名称既然已从一般的标识符号演变成楼盘整体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命名当然不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近年来,开发商们为了求新求异,崇尚取个性化的名称,打破常规,甩掉通名,直接用专名进行更自由的创作就是一大趋势。调查中这类的楼盘案名虽然为数不多,但它代表一种新的发展趋向。看多了“花园、广场、大厦”等词眼的消费者,乍一看“云顶枫丹”、“江南水乡”、“欧氏领秀”、“华港东城1号”、“谊来印象”、“三和·观天下”、“三和·家天下”这类楼盘案名,自然会感觉眼前一亮。这些楼盘案名着力要打造的是名称的意境、格调、个性、文化。“云顶枫丹”、“江南水乡”利用四言形式强化的是案名的意境,“欧氏领秀”、“华港东城1号”不动声色中说的是领先他人的楼盘品质,“三和·观天下”、“三和·家天下”让我们看到的是以“和”为美的文化追求。不管在哪里,一看到这样的案名,就有联想,就有好感,就和你潜在的需求接上口。这些名称会使人联想起它所引领代表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从而激发消费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2.通名多彩,呈现多元人居文化

计划经济时期没有房地产商品概念.住房由国家分配,所建楼盘基本上没有名称,有的只是“某某厂家属院”、“某某学校宿舍楼”,每幢楼相互之间以“x号楼”区别。房地产进人市场以来,楼盘逐渐有了自己的名称,通名因而有了很大的变化,呈现五彩缤纷的多元局面。 (1)别墅、山庄、小区、园:这是一组富有时代气息的楼盘通名。它使我们看到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发展。现在人们把拥有园林式低层高级住宅称为别墅,如“九州别墅”;“山庄”则指依山而建、环境优雅的低层高级住宅区,以“山庄”为名,不在显示权势和地位,而在映现返璞归真的野趣。如“凤凰别墅山庄”、“延寿别墅山庄”,大概是大多数山庄建筑类型属于别墅,所以这两个楼盘都用“别墅十山庄”的形式命名。尽管这些楼盘价格不菲,但它们还是以其尊贵显赫、雍容华贵的气度和绝对一流的居住品质吸引着一批社会新贵、富裕阶层。带“园”的楼盘通名在莆田市区楼盘中最多,一共有26个,房产商们根据项目的个性特征,又分别构成“花园”、“豪园”、“嘉园”、“佳园”、“家园”五组通名,以此来显示楼盘的特色、档次、品味。在日趋现代的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通过居住来与自然交流,理想的家居应该是山清水秀、静雅宜居的处所,气派如“豪园”平易如“家园”,它们是人类把眼睛投向自然的第一个过渡空间,因此,“园”在通名中大受欢迎也就不足为怪。而“小区”这一通名,是伴随着房地产的崛起而出现的一个通名,较为温馨也具备一定的平民色彩,一般出现在房地产进入商品市场初期以及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类商品房的楼盘命名,如“八十亩小区”、“荔园小区”、“新南小区”等。面对平民化住宅和经济适用住房,楼盘命名强调的是亲切、温馨,没有别墅豪园的高高在上,只有工薪阶层的实实在在。

(2)苑、庭、府、筑、居:这是一组充分反映中国传统建筑形态的楼盘通名。“苑”在古代一般是帝王的花园,是养禽兽种树木供帝王打猎游玩的场所,而现在的“苑”,已不是古代“苑”的含义,不但没有禽兽,就连大片树木也没有了,即便有几棵树木些许花草,也不过是巴掌大的地方,然“苑”毕竟出身华贵,受到青睐顺理成章,在通名使用中“苑”排名第五位。“庭”在古代一指厅堂,如“鲤趋而过庭”(《论语·季氏》)阅,二指院子,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词),两个意思都指建筑物的局部结构,现如今开发商将之生发开去,用于指称整个楼盘。“府”是唐朝到清朝界于省与县之间的一种行政区划,后用来指代地方行政长官或达官贵人的官邸,也用于对别人住宅的尊称。“居、筑”也是古代沿用下来表示住所的通用名词,如“问其名居,不告而退”(《左传·宣公二年》) “畏人成小筑,蝙性合幽栖”(杜甫诗)。房地产商们启用这些古词雅语作为通名给楼盘命名,能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例如:荔园华府、欧氏雅筑、梅园雅居。不过,在古代,“苑、庭、府、筑、居”作为建筑用语,一般单指某一建筑体,而不是整个项目名称,但是在当今楼盘项目名称的运用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一点使用。

(3)广场、中心、城、湾、岸:这是一组词义发生迁移的楼盘通名。在人们的印象中,它们应该和建筑楼群无涉才对,但是,随着房地产的持续走强,寻常的通名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多元化的命名需求,于是,这些原本不是楼盘通名的名词便扩大使用范围,并且频繁使用。“广场”译自英文单词plaza,指城市中面积广阔的露天公共场地,现把它作为楼盘通名使用,一般指规模较大的楼群,并且具有宽阔露天的公共场地,商家通过这一通名力求体现的是楼盘宏大的气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例如,“大唐广场”、“正荣时代广场”、“三信金鼎广场”、“嘉禾世纪广场”,这些房产公司开发的楼盘规模都比较大,地段都处于市区交通主干道上,并且是城市商业繁华区域或市政规划中的商业繁华区。“城”原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墙,现作为楼盘通名用来指占地面积较大、具有宏大气势的楼盘,以“城”冠名的楼盘有“万辉国际城”、“信辉·阳光新城”、“宏基现代城”等。“中心”本指某种功能在一个区域或某一行业中居主导地位的意思。“湾”指海岸凹人陆地、便于停船的地方。“岸”指江、河、湖、海水边的陆地。这些词在楼盘通名中都有了新的含义,成为建筑或聚居用语,例如“宝胜购物中心”、“祥荣荔枝湾”、“宏丰·皇城水岸”。

(二)莆田市区楼盘名称的专名

专名是楼盘名称的特色所在,要显示项目独一无二的个性,主要通过它来表现。因此,楼盘专名往往是开发商倾注心力最多的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值得玩味。

1.专名表现鲜明的地域特色

(1)专名由项目所处地理位置表示。一般是“地名”、“街道名”、“风景区名”,本地人一看一听,就知道在什么地方,就能传递地段属性或地段资源的诸多信息。例如:观桥御景、梅园大厦、学园豪园、凤凰别墅山庄、延寿别墅山庄、新南小区,这些楼盘或突出楼盘独特的地理位置,或突出楼盘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利用地理位置作标识性专名,地段的优势一目了然。选择了它们也就选择了楼盘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凭借项目“好的环境”也就成了楼盘炒作的热点与卖点!

(2)专名由项目所拥有的环境体现。莆田也称荔城,这里产的荔枝远近闻名,郭沫若曾写诗盛赞“荔城无处不荔枝”,市区周边木兰溪两岸拥有茂盛的荔枝林,因而,“荔枝”、“荔”携带着一股自然清新气息在楼盘专名里多有表现,例如:祥荣荔枝湾、浅水湾荔苑、荔景广场、荔景花园、荔园小区、荔园华府,这些命名既展现了市区周边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们犹如一幅幅优美俊朗的自然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

2.专名展现商家的品牌追求

(1)专名由“企业名十单个楼盘名”结合表示或仅由“企业名”来充当。这是开发商为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所采用的策略。现如今人们买什么都喜欢认品牌,品牌是无形的资本。精明的商家深谙此道,为了推广自己的品牌,纷纷把“企业名”嵌人专名,有的还形成连锁效应,例如:正荣时代广场、正荣荔园华府,凤达花园、凤达花园大厦、凤达吉祥如意楼、凤达雅景豪园,九州别墅,金威豪园等,这种命名方式可以把楼盘形象与企业形象更好地联系起来,提升楼盘品牌的附加值,帮助客户更为快捷地了解企业新产品,并在目标消费群中形成广泛的认知,对地产品牌价值的认定意义重大。

(2)专名宣扬商家的经营理念与追求。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诚信同样是信誉的内核,而信誉则是一个经济实体赖于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不少经营者在为自己企业命名时,都懂得在“信”字上下工夫,房地产商们也不例外,于是,楼盘命名里便有了“信”的字眼,例如:三信花园、三信·城市广场、三信·秀水华庭、三信·金鼎广场;德信大厦、德信商业广场。“三信”作为企业宗旨指的是“诚信、守信、扬信”,“三信、德信”既是企业名称,也是专名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难看出,商家们所要弘扬的诚信美德,是迎合社会潮流和买家心理的。

3.专名反映客户的心理期待

吉祥安康、富贵发达,这是中华民族千古永恒的热望和追求,由此发展起来的人居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具体反映。在楼盘命名中,追求吉祥富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追求安康舒适的生活,在楼盘名称中,以“安”、“泰”为好是人们的普遍心理,例如:凤达吉祥如意楼、泰安名城、泰安佳园、安泰花园、万通花园、锰顺小区、兴安名城、天通泰现代广场等,这些命名突出表现了人们追求“平安是福”的朴素思想。的确,一个“安泰花园”带给人的是一种安稳可靠的感觉;一个“吉祥如意楼”也能使人体会到一种祥和舒适的心灵慰藉。2)追求富贵腾达的生活,例如:富邦花园、宏丰豪园、荣华新苑、宝胜豪庭、豪悦御景、恒润花园、名邦国际广场、太平洋名流之家、谊来·名流世家等,这些楼盘名称毫不掩饰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豪园”、“荣华”、“富邦花园”已不再是有权有势阶层的专利品,很多社会新贵凭借劳动、智慧致富也跻身其中;而“名邦”、“名流之家”、“名流世家”带给消费者的是一个彰显身份与地位的名词,它很好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心理需求。这些楼盘名称不但体现了开发商的运营理念,同时也鲜活地折射出时代文化变迁下人们的一种社会心理。3)借助吉祥动物命名,“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被称为东方巨龙,民间有很多龙的传说,因此楼盘命名自然也少不了它,例如:天龙世纪广场、锦峰龙园;“万骏大厦”中的“骏”是“好马”的意思,这个楼盘名称也能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心理暗示;此外,“凤凰”既可作地名使用,也可作稀有动物看待,因此,“凤凰花园”、“凤凰山庄”这样的楼盘名称给予我们的也不仅仅是地理方位的指示,还有瑞气盈门的品味。

总之,名字是品牌最基础的体现,应该真实反映楼盘的市场定位,突出楼盘的个性特点。这些年来,随着策划机构的介人,楼盘命名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已形成都市文化生活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商品住房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既有它的商业性,更有它的文化内涵,楼盘名称作为一种社会用语,它是社会风尚的反映,商家趣味的反映,民众心态的反映,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挖掘。

篇3

本文受到中国计量学院2011年校开放实验项目资助:杭州大学生茶文化调研与宣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0日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在“茶”饮品日益受到其他饮品冲击的今天,茶文化为经济带来的影响还有以前那么深刻甚至不可少吗?作为年轻一代消费者群体代表,大学生又是对茶文化的了解如何以及持怎样态度?本文通过对在杭高校(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的大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共获得500问卷,试图寻求答案。

一、大学生茶文化知识现状

1、大学生对茶文化知识的了解。(表1)从表1看出,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1/4对茶文化的知识了解有限,能认识到饮茶对于身体有益的比例仅为33%。可见,茶文化在大学生中并不普及,真正了解茶文化的人还很少。大部分人对茶的了解仅限于日常所见广告,只有极少数人能主动领略中国的茶文化。但是调查表明,大部分人愿意去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关注茶文化的发展。因此,如何创造条件和好的环境帮助学生了解茶文化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大学生对喝茶好处的看法。(表2)茶饮品对于人体有诸多益处,然而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群体对于喝茶益处了解不够全面。大多数同学只知道喝茶有利于提神醒脑,但是对它的其他作用并不了解。全面宣传喝茶的益处,让茶逐渐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习惯仍然任重道远。

近年来,杭州很多知名茶馆,均在茶文化方面下足了功夫。然而,在调查大家对茶馆的消费认可度时却发现如下问题:44%的同学直接认为自己不会去茶馆消费,仅有13%的同学有消费意向。通过访谈及事后调查,发现主要原因还是大多数同学潜意识中认为茶馆就是老辈人的消费去处,茶馆活动就是曲艺、弦歌、博弈,等等。这说明,大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有很大误区,改变消费认知势在必行。

调查还发现,男生中有17%的选择去茶馆消费,有40%认为不会去消费的,43%的同学是不明确是否会去消费。在女生中,选择茶馆消费的不到10%,不去消费的占48%。前后对比可见,虽然女生喝茶比例多于男生,但是去茶馆消费的意愿不强。部分女生喜欢自己泡茶,而不喜欢茶馆的氛围。如何改善茶馆一贯的宁静养生而相对缺乏活力的氛围进而增强吸引力,是当下茶馆工作者要考虑的问题。

3、大学生最感兴趣的茶文化。(图1)为了研究在校大学生对茶叶的兴趣所在,在问卷中设计了“最有兴趣了解的茶叶知识”。通过调查得知,3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对茶道茶艺最有兴趣,其次是茶叶的冲泡方法,占27%;再次为名茶分类,占17%,接下来分别为茶具茶器和茶史渊源,分别为13%和10%。我们认为与受调查者在日常生活当中积累的对茶叶的认识有关。认为熟悉茶道茶艺是一种品位的象征和提高自身修养的一种方法,大学生们普遍对其感到很有兴趣;对茶叶本身感到有兴趣的同学则对茶叶的冲泡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愿意了解名茶分类的同学,则希望通过辨别名茶及其分类,能彰显其较高的品味;而对茶具茶器的了解能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有益于泡出更好的茶叶;了解茶史渊源则能对茶叶本身能产生更深入的了解。

对于是否知道茶叶分类的问题,51%的同学表示完全不知道,45%的同学认为知道一点点,剩下4%的同学则都知道。可见,茶叶的分类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还依然是一个盲点,茶知识的普及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茶叶不外乎茉莉茶、茶等花茶,还有铁观音等绿茶以及普洱茶等红茶。因此,鲜有大学生愿意进一步深入了解茶叶的分类等更为详细的茶叶知识。茶叶知识内容丰富,并且富有内涵,深谙其道更能体现与众不同的过人之处,因此,大学生们都可利用课余时间对茶叶进行较深入的探索,领略其精髓,提升自身修养。

从图2、图3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饮茶者中有89%的对泡茶工具有要求,对器具的选择:龙井、碧螺春一般用玻璃杯较好,瓷器器具最好用来泡绿茶,陶土器具的用来泡台湾乌龙茶。选择绿茶的有140人,与使用瓷器的数量差不多,这说明大多数人还是知道茶具的正确选用。此外,用金属器具泡茶会损坏茶里的微量元素,不利身体健康,而有21人没有这种观念,说明部分大学生完全不懂茶具,对茶具没有要求的也有48人,他们都是不常喝茶的人。总的来看,大学生对茶具的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对于如何使茶的微量元素发挥到最高尚且没有概念。所以,从茶叶消费的角度上,可以在销售茶叶的同时进行茶具科普,为他们讲解茶具的重要性,增进与同学们的亲近感,同时实现双重营销的效果。(图2、图3)

4、大学生认为普及茶文化的必要性。(图4)当问到普及中国茶文化是否有必要时,29%的人认为很有必要,56%的人认为有一定必要,只有约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推广茶文化。大多数大学生在谈及中国茶文化时,都认为茶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茶文化集儒、释、道三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茶文化中的淡然、超脱,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普及中国茶文化对现在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二、建议

针对目前杭州发展结合茶文化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开展形式多样的茶话活动。茶话活动由来已久,在古代就曾作为各种达官贵人家中结交朋友,显示自身修养的主要方式。现在开展这样类似的活动,花样可以更多,既符合茶文化的传统,也满足了人们推陈出新的需求。

第二,每年新茶出产的时候举办各种采茶、制茶、品茶活动。杭州产茶基地众多,已有不少农家乐在每年新茶出来的时候举办各种采茶活动,让人们在采茶的乐趣中了解了茶文化。政府可以利用这些契机,开展类似活动,让人们在消费的同时吸取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三,合理选择宣传主体,达到宣传效果。杭州的大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浙江省内,对于茶的了解相对较多,对于各种茶文化活动也更有认同感。选择他们作为茶文化活动宣传的主体,进行针对性营销,能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二、茶馆茶楼茶文化传播的民间力量

杭州的爱茶之人很多,种茶、讲茶、售茶,都是他们传播茶文化的方式。而处于宣传全民饮茶最前线的茶楼茶馆人同样身体力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茶文化的传播作着贡献。坐落于千年古街—清河坊的太极茶道苑讲究太极易学与茶道的融合,是秉承传统茶文化的典型。店内布置古色古香,清一色为男性的“茶博士”身着长衫,手持特制的长嘴铜壶,为来客展示最传统的技艺,让客人们领略茶文化的古典魅力。作为杭州知名茶馆,青藤茶馆在涌金门社区、湖滨泊车处推出“四季茶坊”,免费向行人赠茶,并会根据季节的不同提供相应的茶叶。比如前段时间气温较高,青藤就会为来喝茶的人多泡一些花茶和绿茶,以解暑气。除此之外,青藤还会在四季茶坊不定期推出一些茶艺表演,以此来推广茶文化。杭州还有一家叫福慧居的茶馆,店家是爱茶之人,以分享茶文化为己任,经常把自己认识的茶人、好茶分享给大家。店里每周几乎都会举行好几次茶分享会,还定期举办茶道演习会、在母亲节举办亲子茶会、在七夕节举行茶友一期一会等等。“茶文化的传播更多地还是要依靠民间的力量,这份力量是杭为茶都持久的生命养分之一。”茶学博士徐懿如是说。

篇5

普洱茶的普及除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品”,于是2007年4月秋月堂筹备已久的品茗活动――秋月堂品茗会,正式举办。秋月堂品茗会是以免费的形式让对普洱茶感兴趣的游客和消费者参与其中,品尝各种各样的普洱茶,通过喝茶聊茶的方式,让大伙在一起相互交流和学习,并在茶会上讲解普洱茶,解答关于普洱茶的各种问题。对于免费品茶这一点,解方是这样理解的:“茶会就是普及普洱茶知识,培养普洱茶消费市场的最好媒介。”举办一次茶会不难,但定期举办茶会就面临很多问题和考验,在普洱茶大热的时候,几乎每一家茶店都会举办系列茶会,但2008年普洱茶市场急转直下时,很多茶店都现实的终止了茶会活动,而秋月堂依然一直坚持着,天道酬勤这个词用来形容解方再合适不过,通过不懈的努力秋月堂举办茶会已走过4个年头,成功举办150多期,从“周茶会”到“月茶会”,从十几个人的规模到几百人的规模,每次茶会都设有不同茗品主题,有品牌普洱推荐会、老茶品鉴会、斗茶会、新茶品鲜会等等,并且每场茶会都会有很多省外的茶客慕名前往,解方对普洱茶的信任与坚守,让普洱茶文化推广到了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四年来有十多个国家、二十多个省份包括港澳台地区近五千人次参与过秋月堂的品茗活动。

篇6

1英美国家茶文化的流入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起源于中国,并在中国发展壮大,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茶叶大量远销海外,受到西方国家的欢迎,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只有贵族才有机会享受茶叶。在当时的欧洲,尤其是在英国,中国的茶文化迅速发展普及,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那个时代的茶叶在欧洲国家是一种奢侈品,贵族和皇室都将茶叶作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茶叶受到人们的狂热的追捧。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茶叶也渐渐由欧洲的上层社会走向普通民众,当时欧洲的知识分子将他们对于茶叶的喜爱表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在当时的文学界形成了一股风尚。伴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欧洲的殖民扩张,茶叶被带到了美国,但是由于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人们都在一个快节奏的状态下生活,茶叶很难融入美国人的生活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不喝茶,只是喝茶不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更愿意去和红茶等饮料。但是,英国作为一个进行过广泛的殖民扩张的国家,其文学对欧美大多数国家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对美国的文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2茶文化的文学性在英美小说中的交织与融入

文化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文化不断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影响。茶文化在进入欧洲社会以后,就迅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欧洲文学多以贵族的生活状态为题材,反映当时的社会。在欧洲文学中,茶文化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出现了一大批热爱茶文化的作家,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2],她是英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十分喜欢茶文化,几乎达到了狂热的境界,而且她不仅对茶艺、茶桌文化有着很深的见解,而且她对茶文化的文学性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在她的作品中大多是描写当时英国贵族的生活,且多以女性的婚姻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当时最真实的英国社会面貌。在她最富盛名的作品《傲慢与偏见》中,以农场主贝纳特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和英国贵族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为线索,文中有很多关于沏茶的描写,尤其是每次家里来尊贵的客人时,都是最得宠的大女儿简去沏茶,而伊丽莎白只能被安排去煮咖啡,这就明显的表明茶是当时英国社会地位的象征,也说明了茶文化对英国作者阶层的影响。这样的情节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也有着体现,作品中沏茶代表了身份和地位的高贵。在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关于茶文化的描写,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茶文化对当时社会的作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茶文化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着深刻的寓意,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欢迎。

3茶文化的文学性在英美文学诗歌和散文中的交织与融入

篇7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钢琴教育;文化性

我国饮茶习俗始于西南地域,凭借特殊的地理条件逐步发展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种植区,由种茶、饮茶延伸出的茶文化是蕴含我国传统民俗元素的直观表达。钢琴是西洋古典键盘乐器的一种,是世界上除了管风琴之外音域最宽的乐器,在西方有着“乐器之王”的美誉。近年来,世界音乐文化交流频率的增加使得传统茶文化元素与钢琴音乐关系不断密切,与茶文化相关音乐在具备传统音乐精粹的同时符合西方现代音乐美学。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钢琴音乐的推广成为可能,钢琴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中的地位空前提高,教师在传统技巧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演奏曲目的背景文化,以学校教育的形式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钢琴演奏人才,让学生了解到茶文化元素内涵对钢琴艺术魅力影响,丰富钢琴音乐教学内容。

1茶文化性与高校钢琴教育

1.1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

随着海内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持续升温,现代西方音乐教学在国内知名度不断提升,以钢琴为首的古典乐器教学在全国各地高校推广开来,高校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钢琴学习中。但是,钢琴教学在高校间普及时间较短,学校对教学安排及考核体系尚属于摸索阶段,多数钢琴课程围绕指法技艺练习展开,学生通过传统的“苦练”模式获得技巧熟练,但缺乏对音乐文化的感知和文化性积淀。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音乐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可以有效帮助国内演奏者在表演中产生文化共鸣和认同感,丰富的茶文化元素与音域宽广的钢琴结合产生别具一格的文化碰撞,有效增加了演奏的艺术性。在学校教学中,钢琴音乐课程的广泛开展使得专业音乐教师需求不断增大,许多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表演练习和音乐文化积淀就在毕业后选择成为教师,而具有一定天赋和表演能力的学生则大多成为职业演奏家,导致我国钢琴教学水平受到很大局限。高校教师自身对茶文化元素与钢琴演奏结合的理解十分有限,学校钢琴课程的要求停留在可以量化的技巧考核上,忽略了乐器演奏中本土文化元素的魅力,生硬的加入茶文化音乐练习无法带动学生共鸣。

1.2高校钢琴教育中茶文化元素表现

钢琴是西方古典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十八世纪初古典钢琴被发明以来逐步席卷欧美流行风潮,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形成具备宽阔音域和极强表现力的现代钢琴。在钢琴被发明之初,这种制造复杂且十分昂贵的乐器只有皇室及贵族阶层才有权利拥有,钢琴在民间的普及度很低并没有受到很多关注,但制作工艺的提升和新锐钢琴家的出现使这一乐器日益流行,成为欧美古典音乐文化集大成者。我国钢琴教育受物质条件限制并没有在义务教育阶段普及,高校钢琴艺术课程的开始也处于尝试阶段,西方现代音乐文化无法充分表达国内演奏者心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音乐领域的渗透开始受到关注。茶文化经过千年的传承发展具有显著的民族性特点,以传统元素为基础的钢琴表演在发挥乐器独特音域优势的同时带有一定文化性,以著名钢琴曲《彩云追月》为例,钢琴与民乐截然不同的音色表达使乐曲更富表现力,形成不同于任何国家的中国钢琴文化表达。高校钢琴专业大学生在演奏传统曲目和进行创作时需要了解音乐内在的文化内涵,避免一味对西方优秀作品模仿,通过传统茶元素知识激发内心的创作灵感。

2高校钢琴教育文化性培养

2.1茶文化对高校钢琴教育影响

我国传统茶文化强调茶艺的美学艺术,通过审美标准的不断完善使普通饮茶活动发展为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文化表达,人们在饮茶及欣赏茶艺表演过程中领略传统艺术熏陶,感受到人与自然间、饮茶活动与传统“儒释道”文化间内在联系。这种以艺术美学欣赏提升个人内在文化修养及艺术感知力的模式与音乐教育有着密切联系,钢琴作为西方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对学生文化观念的灌输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将传统文化烙印鲜明的茶文化元素与西方现代钢琴文化结合,在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艺术眼光和文化知识积累,参考传统音乐中采茶戏、采茶谣等民间音乐形式,为高校钢琴音乐教学发展提供全新的可能性。受到茶文化元素影响创作的钢琴音乐是音乐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表现形式,打破地域限制对音乐表达的束缚,从茶叶的生产及饮用过程中获得全新灵感,赋予钢琴音乐更多地域化属性,打造出不同时代下的多样化钢琴音乐作品。认识到茶文化是我国特色音乐发展的重要素材之一,在钢琴指法技艺练习之外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创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心情感,增强我国钢琴教学的艺术性,以茶文化性为切入点使高校钢琴专业师生有效了解音乐艺术的内在人文属性。

2.2高校钢琴教育多元文化性

高校钢琴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同地区学校在教学中采取的课程设置及师资安排有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其中,西南地区高校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钢琴演奏相结合,对传统曲目的钢琴演奏、茶文化相关钢琴曲创作及钢琴曲文化背景探究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在钢琴音乐学习中对音乐作品艺术属性判断能力,通过前期对已有音乐分析的模仿和感知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音乐理解,并在自身演奏过程中充分应用。钢琴教学在国内高校的推广过程中,师生对音乐作曲的一度创作和已有作品演奏都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西方现代音乐技巧负责提供外在技术支持,而东方文化思想内涵则使作品具有更多的地域性特点,极大的丰富了世界钢琴艺术表达。中国钢琴文化概念的出现扭转了西方乐器只能使用西化表达形式的固有观念,打破不同乐器的文化壁垒,促进不同音乐文化间交流,提高了我国民乐在世界范围内认知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策略的加大茶文化元素钢琴作品的使用,逐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元素作品的鉴赏能力,以优秀作品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多元化音乐眼光,彰显高校钢琴教育的文化性,使钢琴专业学生承担起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的沟通作用。

3结束语

钢琴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知名度,民族钢琴文化的出现是东西方文化相容的产物,这种全新的艺术形态对世界音乐爱好者了解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及国内音乐创作都有着重要作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是培养钢琴作曲人才和演奏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中加大个性鲜明的民族音乐应用帮助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现有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全新创作表达。面对地域间文化冲突时,一方面要防止一味排外,固步自封;另一方面要避免过度文化“自卑”,只会模仿,在音乐的交流与创作中兼收并蓄,选取不同文化内涵对钢琴音乐学习的有效内容进行整合,在文化交流中放开心态,为自身文化知识储备打好基础。由于钢琴是标签性较强的西方乐器,因此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多元性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尽可能减少应试教育对钢琴学习的不良影响,增加艺术学习考核形式,判定学生音乐实力时不只局限于演奏技艺,将学生的艺术理解和文化性列入考核标准。帮助茶文化元素与西方钢琴演奏形式的契合,使两种文化都能得到全新的艺术发展可能,有效的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中国茶文化影响力,通过高校钢琴教学培养出一批兼具艺术文化内涵和钢琴演奏技巧的音乐人才,为我国音乐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群.关于河南民办高校钢琴教育的反思以及改革分析[J].戏剧之家,2016(23):199-200.

[2]范晓荣.普通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的现状研究———以钢琴教育为例[J].音乐创作,2016(11):179-181.

[3]马克实,王鲲.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6(16):54-55.

[4]李春晓.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J].艺术评鉴,2016(5):151-153.

[5]徐爽爽.“微时代”音乐资讯的发展对高校钢琴教育的影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7):148-151.

[6]刘宁.刍议高校钢琴教育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策略[J].艺术评鉴,2016(1):145-146.

[7]吴琛.浅析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以高校钢琴教育为视角[J].大众文艺,2016(8):224.

[8]周民,周萍.音乐人类学视域下的高校钢琴教育的文化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137-139.

篇8

关键词:

茶文化;德育;大学思想教育;影响

中国的茶文化蕴含很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思想,并且还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众多内涵,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于历史而言,茶文化因岁月的沉淀而彰显出厚重的历史感;于大众而言,茶文化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不管是对诚信等优秀品质的影响,还是基于高雅的艺术与人们的精神追求,茶文化既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又有德育的作用。通过茶文化中的德育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人格、形成优秀品质的理想途径。在大学教学中,常常会以茶文化作为选修课程,将茶文化教学充分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之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德育工作。

1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大学思想教育的影响

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唐代陆羽的《茶经》就有记载,茶因其“性俭”而适宜“精行俭德”的人。在《茶十德》中,也有关于茶的功德记载,其中包含着茶礼、茶道等博大精深的学问。自古以来,无数文人骚客以茶寄情,修身养性,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品茶既是一种高雅的消遣方式,也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态度,即以茶明志,彰显茶德。关于茶文化的德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茶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源于其悠久的历史。历经岁月的打磨后,今天的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中的瑰宝。许多人研究茶文化,深深被茶文化所吸引,在茶文化的领域里,探索各种各样的哲理、知识、艺术以及文化,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茶文化的理论具有广泛的渊源,而且包含多种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并且在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内均有诸多渗透,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意识。茶文化中的茶道和茶人精神则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值得人们去继承和发扬。在大学思想教育中普及茶文化,则可以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1.2激发民族自豪感

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从最初的发现一路走到今天,茶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各地人最喜欢的饮品之一。许多国家的茶文化都是通过中国的茶叶流传至世界而逐渐形成的,因此,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西方人由于酷爱喝茶,因此大大减少了酗酒的几率,身体更加健康,茶的保健功效亦毋庸置疑。中国的茶叶种类甚多,而且口味地道,质量上乘,多远销海内外,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世界因茶而精彩,中国因茶而自豪。

1.3修身养性

人们喜欢品茶,不仅是由于茶的味道,而且还因为茶可以提神,使人可以更加精力充沛。茶本源于自然,品茶则是一种与自然的交流。中国的茶道十分受到道家推崇,讲究天人合一,饮一杯茶,感悟人生。人生亦如这一杯茶般,有从热转凉的过程,也如这茶叶般起起伏伏,荡气回肠。许多失败都是暂时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人要有成功的信念和奋斗的意识。这就是茶的修身养性,也十分适合在大学教育中开展,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间坚定意志,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

1.4陶冶情操

茶作为大众喜欢的饮品,其意义已不单单是一种饮品或保健品,而是以一种更加高级的形式出现。通过品茶来陶冶情操,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拥有更高的品味,无疑是很多人的向往。实际上,茶与中国的诸多领域学科息息相关,四通八达。君子饮茶,更能彰显翩翩君子之风;认真品茶,细细回味,亦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灵。品茶即品人生,缔造精彩的人生与高尚的人品分不开,茶之美德,恰恰是人之品德的最佳体现。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离不开茶文化,通过茶文化陶冶情操,形成纯洁、高尚的人性。

1.5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多人不怪”。茶文化中的茶礼是一门学问,也是礼仪中的精髓。以茶待客是中国人的好客之道,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关于泡茶有许多礼数,水好、茶好是关键,奉茶的茶具也通常十分精美,与茶叶的质量相得益彰。而且,如何端茶,倒茶也关系到礼貌。中国的茶礼是一种人情往来,也是修养的体现,与做人息息相关。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开展茶文化教育,是提倡大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有效途径。通过学习端茶、泡茶等一系列知识,使学生逐步养成谦谦君子作风,文明有礼。

2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大学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茶文化包罗万象,如何有效促进思想教育,尚需要有针对性进行开展,方能逐渐形成效果。现代大学生很有主见,而且十分有个性,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想法与行为,但如果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则会很容易走弯路。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将茶文化中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有效开展,方可见效。

2.1设置茶文化课程

在高校教学之中,可以设置茶文化课程,以选修的方式供学生学习与参考。教师在课堂之中,不可能将所有的茶文化知识一一陈述,因此,为了使学生尽快对茶文化课程充满兴趣,教师可以从茶的起源讲解,沿着历史的脉搏一一进行。当学生对茶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对茶有进一步的了解,比如推荐学生看与茶有关的典故,文学作品,诗歌,茶叶知识等等,使学生掌握更多历史知识和人文知识。

2.2设立茶文化实践基地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对于茶文化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论知识得到了丰富与完善,那么就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立实践基地,使学生对茶文化的掌握更加深刻。高校可以设立茶艺培训中心,或开设茶馆,学生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在茶馆中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使其实践能力得到充分施展。在纯净的校园中开设茶馆比较创新,既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普及,又可以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

2.3大学生开展茶文化的调查和研究

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开展茶文化的调查和研究。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不同层次的茶文化调查研究。如有的学生可以针对茶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有的可以针对茶品牌推广,有的可以针对茶文化的风俗习惯,有的可以针对茶中国茶文化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等研究。不管是何种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茶文化调查研究时,都可以结合专业的特点与自身感兴趣的领域进行。

2.4组织茶文化社团表演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使大学生对于茶文化领悟得更加深刻,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茶文化社团和表演,以丰富多彩的方式活跃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和表演中掌握茶文化,熟练运用茶文化。关于表演,可设定茶艺表演,学生身着漂亮的茶艺服饰,进行茶艺表演,既可以展现自身才华,还可以使学生对茶文化的探索与追求更加执着。

2.5设立校园茶文化周

在校园中积极推行、普及茶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使茶文化常态化。在校园中设立茶文化周,使大学生可以学习茶文化知识,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讲座,培训,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了解茶文化的辉煌历史与现状,以及茶文化在世界的位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宣传茶的保健知识,使学生养成品茶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身体更加健康。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茶文化社团中,通过表演或实践的方式使学生亲自体会到茶文化的巨大魅力。组织学生进行品茶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茶之修身养性,在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寻找品茶的意义,感悟人生真谛。通过品读茶文学作品和音乐,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文化中的德育功能可以使学生拥有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需要各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在众多教育中,“德”无疑是最重要的。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在课堂中机械灌输,鲜有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学生往往缺乏兴趣。而茶文化课程却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得到新的诠释,其中的德育功能既丰富又新颖,而且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可以使学生对茶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学校在大力弘扬茶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茶文化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使大学生真正得到教育,修身养性,传承文化。

参考文献

[1]吴红英,朱红英.从茶文化的德育功能看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J].农业考古,2010(5):11-14.

[2]颜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理性思考[J].枣庄学院学报,2012(4):89-92.

[3]孙传新,陈锋,杨洋等.试论生活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以生活德育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10):962-965.

[4]古力泥沙•麻木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166-167.

[5]李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功能研究进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4(6):13-23.

[6]董同彬.文化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J].成人教育,2011(12):102-103.

篇9

但是,相对于因喝茶而对英国社会乃至英国文化造成的影响,凯瑟琳的婚姻却没有成为一段美谈。查理二世风流不羁,凯瑟琳王后没有得到他的宠爱,终身没有生育。她把喝茶的习惯带到英国,自己却在五十四岁那年被送回葡萄牙。茶叶,成为英国人记住她的唯一理由。这个时期,是英国特色茶文化的萌芽时期。然而,在此时,因为进口量少,价格昂贵,茶叶代表的是一种奢华的生活方式。饮茶这个习惯从上流社会走向普通民众,还需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英国妇女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茶叶在上层社会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崇,而在中层社会,妇女对于茶叶的向往也很强烈,她们也想购买茶叶,也想和上层社会的人们一样,品茶,喝茶。中层妇女对于茶叶的向往促进了英国茶叶市场的发展,茶叶进口量剧增。十七世纪末,英国开始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茶叶价格也随之下降,茶叶开始进入普通家庭,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十八世纪初,安妮女王提出了在早餐中用茶来代替麦酒,这直接影响了国人对于早餐喝酒的态度。英国主妇把茶叶放上了餐桌,黄油、面包和茶叶,成为了早餐的习惯搭配。喝茶,成为全国性的生活习惯。这一变革,一方面是女王权利的象征,另一方面,是茶叶本身的魅力和优点所致。工业革命前,英国女性被传统文化“拘禁”在家中,公共场合几乎没有女性的出现,咖啡馆这些地方也很少见到女性的身影。工业革命后,女性地位得到提高,女性的活动范围变大,新的生活方式也由此产生。这时,开始有私人的茶会出现。

这时上流社会家庭的太太、小姐们在家中举行的小型聚会。她们用茶叶和小点心来招待朋友,在一起聊天、讨论。而这种茶会的形式,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得到发展并到达顶峰。可以说,下午茶是英国文化的象征,而它的来源,与一位英国人熟知的公爵夫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她就是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安娜女士所处的年代,英国传统的晚餐要在晚上八点半后才开始,由于简单的午餐与隆重的晚餐之间间隔的时间很长,对于呆在家里无事可做的女人们来说,常常会觉得无聊、乏味、肚子饿。某天下午,她请女仆为她烤了几片面包,准备好茶叶和奶油,以此来打发时间。后来,社交广泛的公爵夫人开始邀请知心好友来一起享用茶叶和精致的点心,共度午后惬意的时光。而这一行动,被当时贵族社交圈争相效仿,被视为时尚的象征,“下午茶”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交活动。这就是“维多利亚下午茶”的由来。随后的日子里,以公爵夫人安娜为首的英国上流社会的太太们,对下午茶进行了社会的设计,并积极推广。一时之间,喝下午茶几乎成了所有英国人的习惯。

篇10

高职院校引领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那么在高职思相政治教育领域也需要自觉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联系,从而建立起传统思相政治教育与现代思相政治教育之间的融通路径。随着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在实践这一融通路径的同时,也促使笔者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思相政治教育中去,这不仅与中央所提出的树人教育理念相一致,也是实现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必然选择。为此,探索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与我国茶文化建设相融合的问题,便构成了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从主题设计中便可看出,二者的融合需要建立在互助和互利的基础上,特别对于茶文化的建设来说,需要突出茶文化被青年人所接受和传承的历史使命感。由此,通过建立二者的融合模式便以高职学生为“中介”,架起了二者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1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与茶文化建设辩证关系分析

具体而言,二者的辩证关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1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为茶文化建设提供现实载体

从本文的开篇之处就已提出,茶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于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继承茶文化所赋予的哲理性思维和养身思想,但这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为此,高职思相政治教育通过建立起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目标导向,便能为茶文化与青年人的接触提供现实的载体。通过在思相政治教育中引入茶文化的显性要件,以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去感悟茶文化的思想内涵,从而就能在高校教育范畴下,使我国青年人中的精英群体能够增进茶文化的修养。

1.2茶文化建设为高职思相政治教育提供有用素材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创新高职思相政治教育模式中来,这仍然是处于正在探索中的课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便能以它的普及性和文化形态的分层上丰富高职思相政治教育的素材。正是由于茶文化的普及性,使得高职学生在接受茶文化思想元素时不感到陌生,也正因为茶文化拥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的文化要件,所以才能为高职思相政治教育提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职业素质提成过程。1.3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与茶文化建设支撑素质教育辩证统一是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与茶文化建设互动所要达到的高度,其中心目标都指向了对青年人的素质修养培养,而对这一培养内容进行细化和具体化,才是着力于职业素质修养范畴。教育实践表明,只有在建立起高职学生自我情绪管控能力,以及负面心理干预能力,才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软实力。为此,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与茶文化建设都统一在了这一目标的范围之下。

2茶文化助力高职思相政治教育的作用

那么,茶文化助力高职思相政治教育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聚焦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目标,这里将作用归纳为以下三点:

2.1契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人,这是中央对青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方向。但以怎样的文化素材来教育高职学生,以及怎样的文化素材能较好的承担起塑造人的重任呢。或许,这里需要直面高职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状况,以及群体性心理偏好特征。众所周知的原因,高职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存在着短板,所以基于这一现实,将茶文化这一普及性文化素材引入其中,便能契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在知行结合原则下也能激发起高职学生的兴趣来。

2.2便于高职思相政治教育的实施

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主要依托政治课课堂教学,在现有的教学资源存量下,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难以整合进课堂之中,而且这也会增大教师的教学难度。然而,茶文化所具有的显性层面,以品茶、赏茶、茶道为主要项目,则可以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得以实施。隐藏在显性层面背后的茶文化思想元素,则可以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以阐发,或者在教师的启发式教育下由学生自己去感悟。总之,这些都可以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得到实现。

2.3赋予高职学生可持续效应

上文已经指出了这种可持续效应的存在价值,而只有在渗透到学生生活中的文化,才能赋予高职学生这种效应。那么这种文化,只能是茶文化。把品茶与养心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借助品茶来舒缓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茶文化交际来提供自己感情的需要,这些都将为学生带来可持续效应。

3高职教育助推茶文化建设的职能

就高职教育的职能而言,可以界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3.1为高职学生接触茶文化创造条件

我国茶文化只有被青年人所接受,才能谈能否发扬光大的问题。而在现实社会环境下,品茶或许已被喝咖啡所替代,即使存在着品茶习惯的青年人,他们也较少去感悟茶文化的思想性。作为青年群体中的大学生代表,高职学生通过在接受思相政治教育中,与茶文化建立起了系统接触的态势,从而就能对茶文化的显性构件和隐性思想文化构成进行系统学习。同时,在配合着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就能为茶文化的“被接受”创造有利条件。

3.2为茶文化的功能赋予时代的价值

茶文化建设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对时代主题给予正面应对。通过这样的逻辑递进关系,才能使茶文化建设更接地气。为此,这里的时代主题便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茶文化在这里的时代价值便在于,用自身所蕴含的哲理性文化构件和养心理念去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职业软实力。可见,这就为茶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生命力。

3.3为茶文化思想传播提供有效载体

高职学生的集体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特点决定了,他们将为茶文化思想传播提供有效的载体。通过由点及面的茶文化信息传递,便能在校园范围内创设出茶文化的交流平台。特别随着大学生社团对茶文化相关活动的开展,这种交流效果将更为明显。

4二者融合下的路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二者融合下的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理清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在要求

使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相对接,并在教育中引入茶文化素材,这构成了本文的逻辑。因此,首先就需要厘清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高职人才培养主要针对生产一线,并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这就决定了,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忍耐能力等构成了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所有这些能力,都能需要学生在良好的心性环境下来逐步建构,从而这就为引入茶文化和茶文化建设提供了切入点。

4.2整合茶文化资源与内在要求契合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而在与高职思相政治教育的融合下,则需要提炼出其中有用的素材,那么这些素材便应与内在要求相契合。上文指出,茶文化的功能应突出在培养学生的心性上,使高职学生能在茶文化的感染下获得良好的心性修养,从而为情绪管控和心理干预提供支持。从而,茶文化资源中的茶道便可以来用来培养学生的心性。与此同时,茶文化中“静、思、悟”的思想文化,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提炼和传递。

4.3在思相政治教育中设置专项教学环节

由于茶文化教学需要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板块,所以应在思相政治教育中设置专项教学环节。具体而言,可以在思相政治教育中期、末期等两个时间环节来选择性的设置教学环节,设置之后便需要对教学场地进行规划。因为要进行茶道教学,且在知行结合下学生需要参与茶道活动,并从中来培养自己的心性。因此,教师可以挖掘实训室资源。同时,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联系,所以可以利用专业实训室来进行茶文化教学。

4.4培育大学生社团推动茶文化传播

在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中,需要发挥大学生社团的职能优势,使得茶文化教学能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在培育大学生社团之时,教师需要在茶文化专题讲座、茶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中发挥指导作用。而关于活动形式和组织管理工作,则可以与学工部、学生会进行协作。需要重视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它应成为茶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载体。

5展望

以下就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与茶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进行展望:茶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其中的思想文化因素。如果一所学校历史积淀而成的虽不见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时空的舆论氛围,和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规则是健康向上的,是符合时代精神的,那么,生活在这个思想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益无穷。相反,如果校园精神中存在着消极、落后保守乃至腐朽的观念、意识,这样的思想文化环境是极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的。因此,高职院校校报在功能定位上,应明确为:创造健康的校园精神。在具体的内容选择上,可以结合茶文化的哲理性思想元素,以及茶文化养成与职业素质提升来进行全校征文,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能探索茶文化与自身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6小结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引领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那么在高职思相政治教育领域也需要自觉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联系,从而建立起传统思相政治教育与现代思相政治教育之间的融通路径。而探索高职思相政治教育与我国茶文化建设相融合的问题,则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对高职思相政治教育、茶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二者融合的发展道路可围绕着:理清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在要求、整合茶文化资源与内在要求契合、在思相政治教育中设置专项教学环节、培育大学生社团推动茶文化传播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1]练伟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相政治教育创新[J].教育(文摘版),2016(3):4-4.

[2]楼甜甜.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思相政治教育管理研究[J].教育,2016(2):208-208.

[3]张坤晶.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相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J].职教通讯,2016(16):32-35.

篇11

自古名山出名寺,从来名寺出名茶。太姥山既是佛教名山。又是世界六大茶类之一白茶的发源地,太姥山的白茶母树绿雪芽,因其治病救人的特殊功效和无私奉献的慈悲精神而誉满天下。太姥山历来高僧辈出,佳茗飘香,禅风和悦,茶韵幽远,堪称“茶禅一味”的典范。早在唐代,太姥山下走出的高僧沩山灵佑禅师,常与弟子仰山慧寂以茶参禅,以茶为显道表法之具,以茶为机锋,教诲高深佛理。终成开创沩仰宗的一代大师。现代的圆瑛法师、圣训法师也常以吃茶之道教化众生。以茶结缘天下,以茶启悟人生。

太姥山下潮音岛畔的资国寺秉承古圣先贤的智慧,传承禅茶法脉,弘扬禅茶“正、清、和、雅”的哲学价值,“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人文价值,“以和为尚”的社会价值,对构建和谐作出了积极地尝试。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福鼎白茶“三抗”、“三降”的功效带给人类身心健康,如同甘露,带给人们清凉,与佛教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弘扬禅茶文化,把福鼎白茶文化融入佛家的“和气”之中,以茶净心,让人心平气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福鼎的白琳功夫是闽红三大功夫之一,早在清代就远销欧洲。红茶象征着正统和吉祥,是儒家思想的象征。通过弘扬禅茶文化。把白琳功夫的茶文化融入儒家的“正气”之中。以茶养德,让人品端气正,以茶会友,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

福鼎也是有机绿茶的重要产地。绿茶的清心养性和道家的清净养生殊途同归,通过弘扬禅茶文化。把福鼎绿茶的文化融到道家的“清气”之中,以茶养生,让人行健气清,实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

同时,弘扬禅茶文化。将正气融入感恩中,将清气融入包容中,将和气融入分享中,将雅气融入结缘中,品茶参禅。以和为尚,发挥禅茶文化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社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福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成为推动福鼎茶产业发展的一渠活水。

篇12

关键词:

英国人;文学作品;茶文化

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众多形式的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够领略到茶文化的精彩,看到有关茶文化的描述。从精美的茶具,到精致的茶点,再到盛大的茶会,这些描写无不体现着英国人对美好、精致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己所钟爱的一切的坚持。研究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对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传承,具有极大的意义。

1英国茶文化概述

英国最初接触茶叶,要得益于葡萄牙这个国家。葡萄牙的公主凯瑟琳,加入英国皇室,将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茶叶带入了英国,从这个时期开始英国宫廷以及达官贵族中开始流行饮茶,这个时期茶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普通居民是没有机会获得茶叶并饮用。在18世纪之后,英国人比较钟爱喜欢丰富的早餐,而中午食用十分简单,晚餐则需要在八点以后进行丰富的晚餐。由于早餐与晚餐之间相隔时间很长,一些贵妇就会在这个阶段找好友聊天,并喝茶,这个行为被更多的贵妇所模仿,进而推广普及出去,之后午后饮茶便逐渐成为了上层社会的流行,接着又在礼仪逐渐盛行,并且也开始逐渐普及到平民生活中,英国茶文化也因此形成。英国人与中国人的饮茶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并不像中国人一样喜欢饮清茶,他们饮茶喜欢加入各种喜欢的佐料,比如牛奶、糖等,并且英国人每天都要饮茶。饮茶还具有固定的时间,饮茶的时候会配合松饼、零食等一同食用。饮茶是英国人雷打不动的习惯。他们的饮茶时间分为早茶、午茶、下午茶等,英国人定时饮茶是英国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英国人与中国人饮茶差异十分显著,中国人饮茶茶汤略带苦味,讲究体悟和品尝。而英国人则习惯于喝红茶,英国人喜欢喝红茶的最初原因是由于红茶适于保存,英国四面环海,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英国气候常年潮湿,而红茶性暖,非常适合英国人饮用。

2英国茶文化形式

在英国,有多种茶文化形式。这些茶文化形式丰富了茶文化内涵,也提升了英国茶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当然如此丰富的茶文化对英国文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对这些丰富的茶文化形式进行几点分析:

2.1英国式早茶

英国人在晨起是要饮“早茶”,又名“开眼茶”即Earlymorningtea。有时在早茶之前还有“床头茶”,即清晨睁眼就可以喝的茶,具补充水分、暖身醒胃之效;还有一种早餐时喝的茶即breakfasttea,英国人把早餐看的尤为最重要,把在早餐时喝上一口清新浓郁的早餐茶看做是一种享受。早餐茶主要是红茶为主,正统早餐茶要精选阿萨姆、斯里兰卡和盛产红茶的肯尼亚等地的优质红茶,加入牛奶精心烹制后会有一种特有的浓郁可口和清香;当然也有一些以中国茶为主茶的伯爵茶类。

2.2英式上午茶

英国人很会享受生活,工作再忙也会在中午抽出时间喝一杯上午茶小憩一会,称“公休茶”morningtea。但是因为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英国人把饮茶程序简单化了,因此上午茶的饮用也变的简单化。正因为这样的化繁为简,也把英国的上午茶习惯显得更为神秘而不为外人所知。而英国人调节工作与休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来一杯上午茶。

2.3英式下午茶

所谓的英式下午茶,不仅仅是英国人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更是英国茶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英式下午茶起源于18世纪,而到19世纪末才真正流行起来,那时一般来说喝茶都是英国贵族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在晚上八点左右进餐。开始只是配甜点用来下午充饥,到最后随着时间演变为具有英国特色的一种社交文化。正统的英式下午茶又分为Hightea和Lowtea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意义却有很大不同。后者是上流阶级贵族下午茶,而前者则适合广大普通群众。英式下午茶在英国承载着英国的文化,象征着英国典型的生活方式。

2.4英式晚茶

晚茶包含晚餐前的餐前茶即hightea、临睡前的睡前茶即afterdinnertea;下午六点以后的饮茶时间统称为晚茶,因为用茶时间较晚,还会在甜点之外搭配肉类。晚餐茶是为了增加交流来增进家人间的感情,多为不加牛奶的红茶,如格雷伯爵茶。开始只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社会在家中用高级、优雅的茶具来享用茶,后来渐渐演变为同朋友相聚的社交茶会。

3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

英国的茶文化历史已有几百年,可以说时间不短,但其对英国的影响程度也远远超于茶文化悠久的中国。在英国茶的文化早就与英国文学相结合,并最终融合成为一种英国文化中具有标识性的文化。茶在许多英国文学作品里其实早已缺一不可,不仅丰富了英国文学作品的内容,还增强文学家对作品的表达方式,让作品显现出独有的韵味,如果你想真正读懂英国的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茶文化,文学作品和茶文化两者在英国是密不可分的。

3.1茶“赞”诗

自茶走进英国就使其与诗歌结了不解之缘。英国诗人把茶当做是最好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之源,茶不仅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激情、还赋予他们的无数的创作主体的灵感。英国传记家包斯威尔曾把黑里孔山上的甘泉用茶水来比喻,最早期古希腊神话中黑里孔山便是可以激发诗人灵感来源的象征,在英国人还在以咖啡等饮品为主的时候,就有以咖啡和茶进行对比的诗句。以茶为写作素材的诗人有很多,也写出了很多以茶赞诗为主的著名作品。《论茶》是英国的第一首赞茶诗,由诗人埃德蒙•沃勒著于1663年。《论茶》中不仅赞美了茶,因茶曾在王后的嫁妆中出现,因此对当时的王后表达了祝福。既能用茶寄乡情,茶叶又因是绿色带有祥瑞的美好寓意,因那时的茶极为稀少,所以物以稀为贵。一首首以茶为主体影响英国诗歌创作的赞茶诗也随着诗人泰勒、文学家邓肯•坎贝尔和亚历山大•波蒲等纷纷流传于世,反过来诗歌也使茶的文化历史得到了记载。沃勒在《论茶》的内容就已表现出茶在当时的英国还是极为少见的,《茶诗》的作者也在文中表达了当时茶在戒酒运动中的作用。

3.2散文与茶

作家观察与精心描述使茶与散文相结合,借以茶拟出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用细致的描写来抒发对茶的赞美;通过叙述表达人们对茶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用积累的制茶、品茶的经验来描述茶的调制过程。1946年英国著名作品《泡一杯好茶》中作者详述了他自己泡茶的步骤及心得。如泡茶前茶壶的预热,泡茶后的搅拌方式,甚至对于茶具的形状都有记述。文章中所描述的泡茶时茶和牛奶哪个先放的问题,在当时还引起过小的争论潮。作者用文章表达钟情于茶的同时也描绘出人们在当时社会中对茶的讲究与喜爱。

3.3茶同小说

在英国茶不止受诗人、散文家的喜爱,也受到了小说作家们的荣宠。《维莱特》为英国女小说家夏洛特•勃朗特著,在文中详细的描写了下午茶对体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小说同很多文学作品一样其创作的部分来源都以茶为主。以女作家凯瑟琳短篇小说《一杯茶》为代表的作品,还对以英国王室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如何举办下午茶作了详细的描写。以简•奥斯丁为例,她从来不会吝啬在作品中描绘自己对茶的热爱。当然她的作品中也不乏很多典型的英国女性形象。在《理智与情感》中,范妮•达什伍德炫耀婆婆送给自己的茶具,并说这套茶具是房价的两倍。这里的范妮•达什伍德与婆婆都是女性,她们舍得花费如此高的价格购买茶具,恰恰说明了英国女性对茶的喜爱,以及对茶具的重视。在英国文学作品中,除了展现英国女性对茶具的重视,还有很多对茶具美轮美奂外形的描写。在英国,饮茶不单单是英国贵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民生活中也必不可少。在《诺桑觉寺》中,主角凯瑟琳旅行回来之后,看着墨兰太太为自己沏茶,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将英国女性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豪华茶具、茶勺的描写非常细致。比如茶具上绘制花卉团、杯子镶嵌金边等等,从简•奥斯丁文学作品中,能够感受到茶具多幻化的审美特征。也展现了英国女性对在茶文化以及文化美学方面的重要作用。借由茶文学作品中女性与茶的描绘,展现了英国女性独立、清高、严肃以及保守的性格。这些也是英国人一直遵循的文化传统,成为他们生活的规律以及文化的基础。英国人应为爱茶,进而十分看重茶具。在下午茶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品茶,更多的是为了享受那种自由、轻松、舒适的氛围,所使用的茶具都是美轮美奂、协调细腻的,从中也体现了英国女性不媚俗的高贵特征。以英国作家萧伯纳所创作的《卖花女》中,对伊莉莎与下午茶会之间的对比进行了鲜明的描绘,虽然伊莉莎的外形被精心包装和打扮,并且也在茶会中展现出了高贵的气质,但是她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变。她与人们交流的时候,在语句上并没有出现错误,但是她的行为和话语过于做作,却让她的本性暴露出来,伊莉莎阴差阳错的被安排到了上层社会的茶会中,其本身的喜好与上层社会格格不入。这种反差式样的创作安排,虽然是为了展现贵族阶级的虚伪,但是也从侧面表现了英茶文化中对女性教养、利益的看重。另外,亨利•詹姆斯的《一位贵妇人的画像》这部作品,通过饮茶,或者是茶的描写,精心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作品的主人公帕茜小姐十分钟爱饮茶,对饮茶仪式要十分重视。作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对主人公是上层社会淑女的这个客观事实进行了完美展现。

结束语

在英国,茶文化早已渗透至人们的思想中,影响着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众多的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有关英国人饮茶文化的描述,通过对日常饮茶的描写,展现英国人热爱生活,讲究品味的价值观,同时,在英国的文学中,我们还能够看到英国人的茶具也十分精致、考究,这又体现了英国人严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陈志新 张云岗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铁道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利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5(5):12-15.

[2]张志华.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策略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切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8):35-36.

篇13

2、东莞市台湾事务局副局长陈锡辉致辞。

3、东莞台协会会长叶春荣指出,相比於日本茶道注重形式化,中国的茶文化更生活化,更博大精深。

4、石碣京华酒店老闆、东莞茶文化协会会长蔡金华。

5、铁映十八式紫砂。

6、前排左起:游匡正局长、甘兆胜前主任、叶春荣会长、徐沆副会长、蔡金华会长。

中国是茶的故乡,製茶、饮茶已有几千年歷史,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茶已成為人们交流的载体。

传承文化品味人生

2009年,首届莞台两地高端茶文化品鉴会晚在广东东莞市举行。此次莞台两地高端茶文化品鉴会由市台办、市台协和东莞茶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品鉴会促进了莞台两地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為莞台两地茶界交流与沟通搭建平台。而来自东莞、台湾两地的二十餘家茶商也相聚一堂,交流茶艺,推广两地的茶品牌。

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春荣表示,台湾茶文化虽然一直延续发展,但是毕竟只局限在台湾岛内,随着大陆茶文化恢復和发展,两岸合作起来,一定可以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世界。

叶春荣指出,相比於日本茶道注重形式化,中国的茶文化更生活化,更博大精深,但是由於大陆茶文化发展经歷了断层,而台湾的茶文化虽然一直延续发展,却只能局限在岛内,所以中国茶文化在世界影响力远比不上日本茶道。随着这些年大陆对茶文化重视和恢復,如果两岸能够合作起来,一定能够推动中国茶文化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歷经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為中华民族国粹之一,也是受到两岸共同认同传统文化之一。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茶文化在东莞掀起热潮,借由此次品鉴会的举办,希望能够让两岸人民的心贴的更近。

东莞市台湾事务局副局长陈锡辉在活动开幕致词时表示,目前,两岸茶文化交流有着浓鬱氛围,希望借助这次茶文化品鉴会引导茶消费,更新饮食理念,展示中国的茶文化,促进莞台两地茶文化更紧密的交流。

参加此次品鉴活动的台湾茶商也表示,在台湾,人少地薄,虽然茶文化在台湾十分盛行,但是,市场还是有限。而大陆地大物博,东莞又是台商的聚集地之一,所以,他们十分看好东莞的茶叶市场,希望两岸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叶春荣表示,东莞是大陆台商聚集最多城市,这些年台商在东莞发展,也带来了台湾的茶文化,东莞本身也有自己早茶文化,可以说东莞是两岸茶文化交流最早、最多的城市。两岸如果能够结合起来,10几亿人口只要1成来喝茶的话,这个市场不得了。又恢復了文化,又开闢了市场,多赢,何乐而不為呢?

茶成两岸交流载体

品鉴会上,两地茶商带来了多种精品茶叶,很多茶商更是泡上一壶好茶,与茶文化爱好者谈茶论道,交流两岸茶文化。

已在大陆从事茶文化推广的古香园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宜璿表示,从两岸实现叁通之后,两岸相互沟通的越来越频繁。但是,真正能没有任何利益而共用的只有文化。而因為两岸交流阻断了60年,所以,很多文化交流也会有一些冲突,而茶文化却是最普及的,也是最平和的文化。因為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茶,平民百姓上至官员都很自然能够谈在一起,他是没有分阶级。而且,这样的交流可以摒除很多杂念。而政府部门也為两岸爱茶的人士塑造了一个平台,营造了一种氛围,让两岸人民走得更近。通过茶,两岸人民更容易贴近彼此的心,也更容易接触到彼此的生活,这样生活里也有了更多的包容跟理解。 此次活动主办方之一,东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蔡金华表示,这个品鉴会為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茶是很普及的东西,没有阶层之分,以茶会友时,大家的心灵都是很干净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