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上升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这是党的生态观、文明观的升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厘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实践基础和现实路径等几个层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些基本而重要的问题展开探讨。
从生态文明运行轨迹把握其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既有特殊的运行轨迹,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运行轨迹看,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实现新一轮的“生态革命”,逆转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退化趋势,恢复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和谐协调,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贯穿的是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控制和生态平衡的生态规律。从社会线形繁荣走向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立体繁荣;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陈寿朋在《生态文明建设论》中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实现人类自身的进步和改善,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是: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把追求知识、智慧和环境质量看作是人生的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化要求人与人关系的生态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的同时,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主张人对自然的依赖是永恒的、全面的,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生态文明价值观强调人际公平、种际公平和代际公平。生态文明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谋求基本的生活需要,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同时还是一种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发展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一理论创新具有巨大实践意义,它把环境建设从技术层面和就事论事的操作层面,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代表了当今世界和国内发展的大势。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生态文明是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一个新的建设。“四大文明”和谐协调统一发展,相互促进和制约,这样的文明体系才是完整而全面的体系。四大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是基础和根本,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非文明的物质、精神、政治等行为的过错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关系紧密。生态良好、生态平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保障。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保障。而没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难以提供人际关系和谐的保障。二是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支撑。没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就失去推动力。三是为和谐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条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公平享用是国际和国内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总之,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个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从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构筑发展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生态危机的出现来自于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消除这种消极的环境成果,为此就需要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化生产方式。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始终把自然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以实现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宗旨,使人及社会的发展更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因此,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生产方式,实际上是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态化改造过程,表现为一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由此就决定了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指标性问题,而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方略。结合我国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体系。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尊重自然,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体系。首先必须深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要加快农业发展,侧重发展能够节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无污染食品的生态农业,将畜牧、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纳入生态轨道。其次,改变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科技改造落后工业生产方式,实现生态化改造。再次,把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模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导模式。最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消费方式,开展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培育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念,完善旅游市场体系,注重旅游业的生态开发和生态管理。
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法律保障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当前应特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他们更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就政策制度方面来看,首先,要理顺资源产权关系,制定可行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其次,国家要实行补贴制度。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补贴,以带动他们投资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同时国家还应拨出更多的专项资金来资助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使得生态产业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生态产业的尽快成长和壮大。再次,确实贯彻实施绿色GDP生态核算制度。就法制建设层面来看,根据环保立法的趋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现行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立法空白,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显得尤为必要。
一些学者特别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公民的实际,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生态文明的诞生,是人类文化战略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潜心学习、锐意奉献和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二、个性化教学概述
新课改中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实施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关心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其中个性化教学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1.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掌握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设定教学内容,有序实施个性化教学。
2.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开展个性化教学时,应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并积极创造教学条件,以便于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
3.在个性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合理地选择教学形式,这是因为教学的形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为实现这一目标,初中物理教师应注重日常积累,加强交流分享,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三、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初中生来说,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掌握学生的特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因为融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友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并能为学生个性的展现提供平台,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创设更加理想的教学环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若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便创设了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二)有效结合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探究式教学可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它是一种围绕特定题目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的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逻辑性以及空间性较强的物理知识。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有效结合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仔细研读物理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教材中挖掘探究素材。例如,在讲解“电压表、电流表”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会出现什么情况?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他们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此时,教师应从旁指导,挖掘总结新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的深入学习。
(三)实施小组协作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实施小组协作教学。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有效实施小组协作教学,首先,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这是划分小组的主要标准。为掌握学习情况,教师应从多种渠道着手,例如,其他任课教师、小测试以及周边同学等。其次,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融入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应注意到,小组成员并不是固定的,有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进行适当的调整,也可以按照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快、慢组,进而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最后,教师适当穿插集体教学,因为有些教学内容适合小组探究,而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为照顾教学时间,应实施集体教学。例如,在学习“简单电路”这节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基础性概念以及生活常识时,可以采用集体教学;对于后面的深入学习,教师应依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开展小组协作教学。
创新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很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学科之一,这是因为写作能力的结构内核在于创新思维。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一个独立的结构系统,由许多相互关联的智能因素构成。它牵涉到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等。由这些能力综合组成的写作智能,具有整体性和有机性两大特点。而思维能力,乃是写作智能的结构内核。在这个内核中,作为思维精华的创新思维又是核中之核,写作主体的创新性正源于创新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主体即创新主体。因此,写作教学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这个核心,贯穿创新这个核心,以培养创新主体为目标,惟其如此,写作教学才能真正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教学中,创新写作绝不是盲目的,是有一定的方法可以遵循的。
一是直接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力求与众不同即多引导学生在直接观察时,善于变换视角,体物入微,见人所未见。
二是间接观察。多引导学生在间接观察时,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三是勤于记录。要求学生在观察之后及时记下独到发现,以求聚沙成塔,培养敏锐精确而又独特的观察能力和感受(发现)能力这种写作必备的心智模式。
第二,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非常有必要专门训练学生提炼主题的创新能力。要做到这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发散思维,捕捉新意即让学生从一个信息源起始(观察点或材料),向多方面寻求新颖的不囿于传统和陈规的主题。例如2006年上海卷的作文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可以从“你的手”发散思维,可以理解为团结之手、爱之手、援助之手等等。
二是逆向思维,反其义而用之,即让学生从一个相反的方向思考已成定论的司空见惯的事物或观点,或是针对原先认为正确的认识有所补正,或是针对某种认识进行否定,从而得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主题。比如浙江卷话题作文:“一叶落而知秋”,“一枝红杏出墙来”。以“一叶、一枝、一世界”为话题作文。可以引导学生从“一叶落而未必知秋”的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出与他人不同得观点。
三是认识灵感思维,把握直觉,坚持不懈思考,获取最新创意灵感与直觉的概念对于学生而言似乎很神秘其实不然,黑格尔说,灵感不是什么别的,就是想象的活动和完成作品中技巧的运用,就是完全沉浸在主题里,不到把它表现为完满的艺术形象时决不罢休的那种情况。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自觉培养自己的灵感能力和直觉能力,及时捕捉灵感和直觉,力求使自己习作的主题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是由表及里,透视表象,探求事物的深层意义青年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往往容易被表象所迷惑,提炼主题流于表层,就事论事,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举例或多设例,引导学生练就寻找主题创新的本领。
第三,写作教学应训练学生文章的结构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做到以下三点:
在不断分析鉴赏优秀作品的主题创新与文章的结构创新的关系过程中潜移默化。在写文章时,要首先抓住主题,然后再从结构上进行创新,一定要使形式为内容服务。比如可以采用多种文体去构建同一个主题,对于2005年四川卷以忘记与铭记为题目作文,有的学生以药品说明书的方式构建此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
在经常对作品的结构进行拆分重组练习中提高结构的创新能力。我们在平时讲授课文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对某些经典篇章进行结构重组,比如在学习《祝福》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的结构重新组合,看看重组后的文章与原文有何差异。
在掌握不同文体的形式规范后,进行不同结构的相互渗透和借鉴的尝试,学会把握不同结构的不同优越性与局限性,从而具备结构创新的基础。
第四,要培养学生表达的创新能力,就表达方式而言,文体不同,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就不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表达才能准确生动富有新意而吸引读者。古人的言必己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等等,追求的就是这种效果.一句话,就是要创新,以此强化主题的创新之意。要做到这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名作鉴赏中体会表达创新之法的精妙,不断积累感性认识。高中课文中不乏经典文本,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文中的写作技巧,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表达后效果最好。
二是在习作过程中锤炼字句与炼意并进,表现技巧的创新与主题创新携手,发人所未发。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以从优美的语言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来进行鉴赏分析。
三是在写作语言表达训练时,要有意识地运用内部语言描写、叙述、抒情、议论,并及时地形成书面文字,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
四是在写作训练中,逐渐学会驾驭不同表达方式及表现技巧的各不相同的功能,避免混淆,学会恰当地运用和协调几种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表达方式与表现技巧交替使用,使文思活跃,语言出奇,主题出新,避免因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的单一而落套沉闷,拘泥迂腐。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达成这样的共识:创新,是写作教学的精髓。写作教学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写作课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活动,让写作课充满创新精神,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创新的能力,这是每个写作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被纳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我国迫切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人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1]。
我校是一所三本院校,学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即培养学生在毕业以后成为技能型人才,而我校地处西北、各方面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很难满足现有的需求,在此形式下我校与国外和国内的名校合作办学,如美国的西北理工大学,国内的东北大学等,合作模式是二加二的模式,即前两年在本校学习,后两年送学生到合作院校就读,因此就我校而言,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2.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目的和意义。
双语教学活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者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另一教学语言为第二教学语言,就目前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而言双语就是指汉语和英语。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国外实施双语教育大都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他们的目的不仅涉及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目前我们所实施的双语教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我校的情况出发,我们所实施的以英语和汉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言的双语教学,客观地说,并不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更多的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它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去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就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双语教学具备的条件。
①双语教师的素质[4]:双语教师是具体实施课堂双语教学的人,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双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师的双语能力,特别是用外语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影响着整个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且英语纯正流利的复合型教师,是双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素质影响到整个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等;没有教师或者教师的素质不高,双语教学的实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我校目前的老师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从学历上看,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语水平都是六级,有的老师还具有雅思和托福的证书。教师花时间备课,应该还是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的。
②学生的特征:双语教学的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学科知识基础密切相关的。具有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因为一方面双语教学是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来开展英语语言学习的,另一方面,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具备一些简单的句型、语法,并能听懂老师的基本课堂会话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与老师之间才能有基本的交流,课堂双语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下去。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南方城市,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一般在大二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英语四级证书。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师生双方都有双语的生活背景,开展双语教学自然会顺利一些。
3.双语教学实施考虑的因素
(1)学生的学习能力[3]:双语教学的开展,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有效双语教学的实施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反过来,如果缺乏较高的学习外语及学科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学生不仅不能进行基本的英语学习和学科学习,反而更难确保双语教学顺利及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还会造成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因素。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需求程度,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施程度。
每个在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状况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一部分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具备较好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较好地进行学科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还对双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能意识到,有进行双语学习的需要。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也是满足他们自我发展和未来发展需求的举措;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学科知识和基本的英语知识的学习本身可能还有待提高,或者他们对双语教学不感兴趣,也没有对双语能力的需求,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则应量“学生”而行,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有重点地实施双语教学,或者选择不实施。
4.结语
本文阐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展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和老师的整体水平,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就我校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师资力量、教材的选用、课堂信息量的不足,以及什么样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等,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提出双语教学合理的方案[5]。
参考文献:
[1]冯月春,张翠玲.关于本科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方式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张志刚,万朝阳.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
我校是一所三本院校,学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即培养学生在毕业以后成为技能型人才,而我校地处西北、各方面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很难满足现有的需求,在此形式下我校与国外和国内的名校合作办学,如美国的西北理工大学,国内的东北大学等,合作模式是二加二的模式,即前两年在本校学习,后两年送学生到合作院校就读,因此就我校而言,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2.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目的和意义。
双语教学活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者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另一教学语言为第二教学语言,就目前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而言双语就是指汉语和英语。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国外实施双语教育大都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他们的目的不仅涉及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目前我们所实施的双语教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我校的情况出发,我们所实施的以英语和汉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言的双语教学,客观地说,并不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更多的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它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去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就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双语教学具备的条件。
①双语教师的素质[4]:双语教师是具体实施课堂双语教学的人,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双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师的双语能力,特别是用外语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影响着整个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且英语纯正流利的复合型教师,是双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素质影响到整个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等;没有教师或者教师的素质不高,双语教学的实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我校目前的老师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从学历上看,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语水平都是六级,有的老师还具有雅思和托福的证书。教师花时间备课,应该还是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的。
②学生的特征:双语教学的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学科知识基础密切相关的。具有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因为一方面双语教学是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来开展英语语言学习的,另一方面,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具备一些简单的句型、语法,并能听懂老师的基本课堂会话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与老师之间才能有基本的交流,课堂双语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下去。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南方城市,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一般在大二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英语四级证书。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师生双方都有双语的生活背景,开展双语教学自然会顺利一些。
3.双语教学实施考虑的因素
(1)学生的学习能力[3]:双语教学的开展,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有效双语教学的实施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反过来,如果缺乏较高的学习外语及学科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学生不仅不能进行基本的英语学习和学科学习,反而更难确保双语教学顺利及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还会造成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因素。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需求程度,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施程度。
每个在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状况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一部分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具备较好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较好地进行学科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还对双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能意识到,有进行双语学习的需要。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也是满足他们自我发展和未来发展需求的举措;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学科知识和基本的英语知识的学习本身可能还有待提高,或者他们对双语教学不感兴趣,也没有对双语能力的需求,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则应量“学生”而行,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有重点地实施双语教学,或者选择不实施。
4.结语
本文阐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展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和老师的整体水平,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就我校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师资力量、教材的选用、课堂信息量的不足,以及什么样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等,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提出双语教学合理的方案[5]。
参考文献:
[1]冯月春,张翠玲.关于本科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方式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张志刚,万朝阳.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
1.公共财政理论。公共财政理论要求对传统的财政职能进行调整和完善,特别是对财政支出结构、执行方式提出新的要求。财政应该在进一步突出保证国家政权运转的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财政的进入和退出领域,加大社会保障投入、退出竞争性领域。并且,在保证国家机器和行政职能正常运行的同时,做到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建立一个能够调动和激励各单位、各部门积极性的财政运行机制和财务机制,及时足额收缴财政收入,强化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财会集中核算制正是按照这一理论,从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新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体制入手,对财政资金的组织、预算、分配、执行及使用实行全过程的监督,不仅有效防止了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还为部门预算和公共财政改革打下了基础。
2.所有者财务理论。所有者财务是指所有者以其对资本或资金的所有权为基础,对其所委托的资本经营者进行监督和调控,以维护和获得自己利益的一种机制或措施。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所有者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所有者就必须建立所有者财务,对经营者进行相应的监督和调控。同时,由于市场机制无法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所有者采取的监控措施应是非市场性质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存在差异。政府和企业经营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目标也存在一定差异。国家将国有资产委托给国有企业经营者经营,将财政资金交由各级政府使用和管理,同样也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进行监督和调控。实施会计集中制是国家作为所有权人对财政资金的委托单位进行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措施,也是国家作为所有权人应有的权利。
3.专业化分工理论。会计集中核算制利用电子技术成果,将原来分散在各单位的大体相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业务集中在一起,实行会计电算化,由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可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4.成本最小化原理。地方政府的理财行为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应该体现经济学的基本精神,以尽量少投入获得尽量多产出,即追求成本的最小化。近几年来,随着预算外资金的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不断完善,传统的地方政府“财务分管”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暴露出人力成本、财力成本高的弊端。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把会计核算这一专业性强的工作从行政单位中分离出来,建立适合效益财政需要的新型财务管理体制和政府理财模式。而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实施,就可以用一个机构、十多个会计代替原有的几十个会计机构、几百个会计人员的工作,不仅减少了机构,精简了人员,还节约了开支和人员经费,其费用支出大大降低。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特点
1.集中性。会计集中核算制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集中性,委托单位所有收支必须围绕一个主要的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相关的支出使用单位和收入征缴单位,通过信息管理网络使得每笔收支处理都处于核算中心的账务控制之下。通过核算中心对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权的集中控制,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可以了解本级政府究竟筹集和耗用了多少资金,及时发现政府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可以在不同的公共部门之间进行经济资源的宏观调控,改善本地区的经济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
2.独立性。会计核算中心是经省、市、县(区)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隶属同级财政部门领导,代表同级人民政府和财政部门统一集中办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资金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并由财政部门统一领导与管理,会计核算中心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是委托与、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会计人员与被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无任何直接利益关系,从而保证了会计人员与被管理单位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核算中心的地位和职能的发挥具有相对独立性。
3.综合性。会计集中核算制将政府对行政事业的会计监督和资金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在资金监督的基础上,保证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具有综合性。
4.效益性。财会集中核算制紧扣财政改革目标,突出效益优先原则,将集中和分散有机地结合。对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的集中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分离,是为了加强相互监督,提高单位理财水平。
5.全面性。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对单位的会计监督包括了收费、资金结算、办公用品采购、工资发放、零星支出等诸多方面,贯穿于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所以说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会计监督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财政监督职能,消除了财政监督的“死角”。
6.一致性。会计核算中心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费用开支标准,对单位实施统一的会计监督,在监督的依据、标准、范围、尺度等方面做到一致,可以避免单位之间的不平衡性,有效防止单位搞特殊化。它主要是通过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参与单位收支预算编制、费用开支标准确定、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以及对单位日常费用支出审核等工作而实现的。
三、会计集中核算制的运作成效
1.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实行集中开户后,会计核算过程由“暗箱操作”变成“阳光作业”。各单位的收支都必须通过会计核算中心账户,在会计人员的公开监督下进行。一方面,各试点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一些超标准、不合理的支出明显减少。许多单位主动咨询有关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具体会计事项的审批权限和办理程序,把铺张浪费、胡支乱花等违纪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中心会计人员的日常监督,严格按照有关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行业务审核,拒付不合理、不合法支出,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2.强化了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长期以来实行的会计分散核算,存在的主要弊端是资金分散使用,容易使资金在各单位形成沉淀,一方面使资金闲置,另一方面使财政部门资金紧张、调度困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各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资金都集中存放在会计核算中心和统一账户上,账户资金月平均余额明显增多,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3.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在以前实行用人单位管理会计人员的体制下,各单位自行设置会计机构、任免会计人员,并对其进行日常管理,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服务的单位,只对本单位领导负责。财政部门仅对会计人员的执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等进行间接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使会计人员的管理权与会计工作的管理权出现“两张皮”,造成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难以“依法理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工资发放及业绩评定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能,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监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直接应用先进的财务软件,实行会计电算化工作,也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4.精简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分散核算体制下,各单位都成立了专门机构,按会计、出纳等工作岗位配备了相应的工作人员。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事业单位不再保留会计、出纳岗位,不仅精简了人员,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发展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加强中心业务人员的政治思想和工作作风建设,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寓监督于服务中,树立良好形象,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热情服务,帮助集中核算单位理好财,为财政把好关。一是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中心工作人员各方面的素质,同时也要做好对报账员的业务指导工作;二是加强同集中核算单位的联系、沟通,使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所分管单位的业务特点,为准确核算和强化财务监督及年终决算工作打好基础;三是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学习外地关于集中核算工作的先进经验,完善集中核算工作。
1.问题的提出
时代背景: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繁荣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全球化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革命意味着有必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上述经济形态的变化将至少涉及以下问题:新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出现;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增加;新的农村经济和工业经济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些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预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爱好和平的文化和保持良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特征。因此,技术和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态度、政策与实践必须以这个模式为基础。这个模式的特点还有:技术与职业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更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大,更为重视人的发展需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有效参与劳动世界的能力。"
我国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经济,而其中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更快。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劳动力聘用上得以反映,服务行业和工业行业服用人数的比例不断上升,在发展较快的地区和企业中,劳动力很短缺,尤其是技术型劳动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结构的急剧变化,与国营企业的改革一起,对劳动力大军的技术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对国家的教育和培训体制提出了要求。中国劳务市场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对缺乏竞争力及亏损国营企业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一个高效率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培训系统。
所以,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响应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信息化,促进职成教育面向新世纪,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新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整合全国教育资源,培养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专门人才,教育部职成司开始了大范围的远程教育实践,包括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制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等工作。同时地方上,也通过积极建立职成教网,推动当地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遇到许多问题。
遇到的问题: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还很短,在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也是刚刚起步。这种使用新手段、新技术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多优越性,如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和培训的质量、增加教育的投入产出比等等。但是这种方式也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的教育形式,如果没有理论研究作指导,非常容易在普及的过程中造成程度不同的失败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基于目前在职成教信息化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我们从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实际工作需求出发,针对其中一些指导性、规范性等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和研究,重点突出,在核心理论和实践上把握住主要内容及整个体系,即把握住原创的东西,同时,又做到针对需求对象有的放矢,不做空泛的研究。通过研讨,发现几个问题比较突出,即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建设和发展、远程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资源开发、远程职业教育的专业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本身专业特点决定的远程教学中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生成绩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急需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上的参考模式,是值得研究的。
研究内容:针对我们开展远程职业教育的经验不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体制及国内其他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开展经验,并且,关键是从我国职教现状和教育需求出发,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对以上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组织,并界定为如下几个研究子课题。①对教育信息化平台行政管理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成网的建设和发展)和远程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的管理研究;②对远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研究③对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开发和管理研究④对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及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研究⑤国外相关专题的研究。
2.研究意义(现实意义、理论意义)
希望通过参加职成教网站、职成教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对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现状考察和研究,为实际的远程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并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本课题成果对我国远程职教工作开展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双重意义。
在实践方面,本课题要通过在国家级网站上实施远程教育,对职业学校校园网环境下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试验基地,通过试验开展研究,找到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的方法,积累经验;通过网站远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和培训的实施,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下开发的素材库及网络课程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适用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素材库与网络课程开发方法;通过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课程支持系统的使用,研究并提出适合于远程职业教育的网络教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此外,通过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的运行,以及远程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与公司一起研究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开发、试用以及改进和推广,由项目办公室组织评估,形成一整套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形成一套培训远程职业教育师资的体系和管理办法。
在理论方面,基于上述实践内容,利用第一手的数据和经验,结合国际上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宏观、中观层面研究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大范围实践的环境下,尤其是通过校园网环境下的职业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和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摸索出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教学或培训目标与远程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试图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归纳出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框架以及系统中主要两大模块学生和课程的构建,还有系统的组织实施方案,即教学系统的设计等子系统的规划,从中概括出几种系统模式,总结其推广的可能性及困难,形成我国远程职教的典型及通用模式和相应的学习策略。
二、文献综述
首先来探讨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问题。长期以来,各国和国际职教界各执己见,有的称职业技术教育,有的称职业教育。狭义来讲,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是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1999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职业教育被确定为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被拓展了。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两种教育系统,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所以有更大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反过来,职业技术教育又对经济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社会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一支能满足经济发展、懂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明显的与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或滞后,无法及时更新人才结构,提供人才素质,扩大人才种类和数量,满足许多新兴的职业技术行业的人才需求。
其次来看一下成人教育的概念,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为不在正规学校和大学系统学习、通常年龄在15岁或15岁以上的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而设计的有组织的教育计?quot;。而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任何专门为满足已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而且其主要活动已不再是受教育的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利益所提供的学习活动和计划,其范围包括职业的、非职业的,普通的、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学习以及带有某种社会目的的教育。
下表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分类:
对象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未成年人 义务教育/普通初等教育 中职 高职 普高 - 成人教育 成年人 - - - 学历补偿教育 面向成人的教育 主管 基教司 职成司 高教司 职成司
我们来分析一下职教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背景。第一,经济全球化导致人才结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将分别处于半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不同的阶段,由此中国的产业结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从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要做相应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从各方面统计数字看,中等人才仍占大部分比例,对发达国家也一样。第二、知识社会引发的职业资格的变化。在这个时代,把能力看得要高于学历,人们的能力将是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所以职教的培养目标将是既适应市场动态性需求,又满足个人生计发展要求。从以上两点都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和方式上都应该做创新性改革。其中的核心,在于专业改革的观念转变和教育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由此引发的新的思考有,关于职业教育结构的系统化层次定位、关于职业教育管理的服务型职能转变、关于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重组整合、关于职业教育办学的开放型体制模式以及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预警机制等五个方面。在这些新的发展需求的引导下,能否借助远程教育,利用它的开放性、资源多元性、管理灵活性、规模效益等诸多优势,适应职教的改革趋势,开创一种全新的远程职业教育新局面呢?
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做一个了解。远程教育使用的概念在国外和国内都经历了许多演变。
1980年,基更给出远程教育一个描述性定义,远程教育是具有一下特征的教育形态:
(1)教师和学生分离,学校和学生分离;
(2)有教育机构组织实施远程教育,即提供学习计划、学习材料。这种材料应比常规教育的材料准备得更充分;
(3)应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多类教育技术和媒体。技术媒体的作用为:承载教学内容和联系师生;
(4)在师生间提供双向通信交流;
(5)为社交和教学目的,组织必要的会见和讨论。即学生除独立学习外,还应有小组讨论,但以个别化教学为主,小组集合活动为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准永久性"地不设学习集体;
(6)工业化的教和学的形式。
1986年,基更在《远程教育基础》中,去掉了最后一个要素。
丁兴富在《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1988年)中给出的远程教育的定义为准,它做了五项描述性定义:
* 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
*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
* 有组织的系统工程;
* 自学为主、助学为辅;
* 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
远程教育的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化社会中、并且随着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那么这背后支撑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是有哪些呢,丁兴富提出了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基础理论的'五原理'说,由这几个动力,我们可以论证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的必然性和与优势。具体分析来看:第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对各级各类大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需求构成了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力。而最直接培养这些专业人才和劳动大军的职业教育更是尤为有必要引入远程教育方式,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印刷术、交通运输、邮政业的兴起开创了远教的先河,再到电视广播、录像录音等大中媒介的普及掀起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期,直至世纪之交,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这些技术发展而来的交互式网络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革新提出了挑战、提供了机遇。同样,职业教育体系也面临这样的机遇。第三,教育民主化和学习终身化成为各国教育决策的指导原则之一,并构成发展远程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由于职业教育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职业教育也将覆盖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所以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也是教育需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第四,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和构建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终身学习的共识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政治决策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提高了国际社会对教育投资的认识。教育经济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于教育投入的不足依然困扰着各国政府和教育界。传统学校校园教育因其课堂面授性质和成本结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高水平教师和巨额资金,这就局限了传统教育在短期内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传统校园教育也难以实施在职成人教育和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些基本矛盾使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增强了优先发展远程教育的共识,优先投资发展远程教育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教育发展决策的战略方向。我国政府教育部职成司也积极发展我国职成教系统的远程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和研究项目,以此探索我国的职成教的远程教育发展道路。第五,现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也构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基础,为实施远程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上分析,就构成了职教系统开展远程教育的原动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展远程职成教育,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已经开展远程教育的教育类型如下表所示: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无 成人教育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从该表可以看出,我国远程教育主要分布在学历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大学本专科为主)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和培训,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社会经济依然不发达并且发展极不平衡的穷国办大教育,远程教育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密切关系,更有必要开展远程教育,为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基层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各类职业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我国目前的远程教育体系是一种三重体系;单一模式的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双重模式的普通高校函授高等教育和标准模式的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这三种体系均面向成人教育,而只有电大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可以说远程职业教育的专门体系还没有发展和建立起来。而且随着第三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突破,所以,职业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远程教育体系,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新一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探索远程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建立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是职教领域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课题定位于需求应用型研究。目的是为推行远程职业教育的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所以主要是从管理的层次,就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建设、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按远程教育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来看,各个子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最基础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指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厅、教育局等部门)必须建立起信息化办公、协作式管理的基础设施;若具体到指导和管理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职成司和地方教育厅职成处就需要建立起本系统的信息化教育平台,来指导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基于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首先来探讨管理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的一种实用、高效的信息平台的有关问题,包括建设规范、功能定位、运营机制,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协调,对全国远程职业教育所起的作用、如何实施管理等方面,并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将这个教育信息平台拓展为当地的一个信息资源中心,积极发挥教育对经济的先导作用。因此,这个信息平台就构成研究的起点。同时,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中,由校校通工程所带动的一批职业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也为实施校园管理,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学校网是建了,可不知道如何利用,所以,为了全国范围内推进职教信息化,为实施远程职教铺路,我们也有必要,就如何规范和指导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如何使用校园网,探讨出多种可行性较好的模式,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满足学校管理、教学、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有了最基本的管理信息平台,我们就从远程职业教育管理层面来探讨有关问题。从丁兴富所著的《远程教育学》中了解到,这个层面内容主要包括:远程教育行政管理、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管理、远程教育教学管理、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分类框架如下所示:
教育行政管理(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和远程教育院校的管理) 远程教育学校管理
(远程教育院校内部管理)
学校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决策、控制、评估) 后勤管理 教学管理 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 人员管理 学生管理 教师管理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就放在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远程职教教学开发和管理,远程职教的质量保证体系这几个方面。
第一,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包括国家行政管理部分和学校行政管理部分,前者指国家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分权体制和对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主要讨论体制、机制、立法和财政等专题;后者依据对世界各地远程教育院校和组织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讨论不同模式院校的组织机构设置、规划决策和财务管理等主题。从教育部职成司职责来看,这个问题应该是值得研究的。它对规划和管理我国远程职业教育,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二,对师资的培训与管理,在远程教与学中,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地位、强调对学习资源过程设计和开发,然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并实现了角色和职能的转换,同时远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是实现高质量的远程教学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师资培训与管理展开研究。首先要对远程教师的职能和职责进行界定和分析。其次,研究培训的目标、方法和考核及管理的办法。通常,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分为两科专家,即所属专业的学科专家和远程教育专家。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专家探讨其培训方案。另外,在世界各国,远程教育教师队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远程教学院校的在编的专职教师和外聘的兼职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有不同的职能、不同的管理体制。作为职教领域,传统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就很灵活,没有统一的培训模式。所以,在培养和培训远程职教教师的方式和管理体制上,也就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研究这个问题,就成为实施远程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远程教学管理,这是指对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的管理。作为远程教育系统的核心部分──教和学系统,主要强调的两大功能就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发送,以及包括双向通信交互在内的对学生远程学习的各类学习支助服务。所以,远程教育的教学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对课程教育资源开发与发送的管理,以及对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在教学(仅指教)子系统中这部分,结合职成司已经进行的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实践经验,我们主要研究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和发送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资源开发规范和管理办法,并协调相关的电信、交通部等部门,为资源的发送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并进行管理。另外,针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许多实操能力的培养如何通过远程手段得以实现,是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尤为需要突破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学习子系统中,主要研究实操能力的培养系统的开发和管理。
第四,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史来看,远程教育从其最初的函授教育的边缘地位和质量声誉较差,到20世纪末成为有地位、有声誉的教育大家庭成员,以至到现在,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的第三代电子远程教育能否保证提供高的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并保持令人信服的地位和声誉呢?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应用技术于高等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念的挑战比应用技术于社会其他领域引发的变革更深刻。其次,高质量和高效益的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是可以实现的,但这从来不是依靠任何一种技术或媒体自动赐予的,而是同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一样,远程教育的质量只能是精心设计、精心计划、专业实施和精细评估的结果。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职成司管理部门研究的问题。通过初步了解,由于各国的远程教育体制不一样,所以质量保证体系也各不相同,但其评估内容却不会脱离远程教育系统及其与外部环境等的相关性。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具体每个课题的研究都是从理论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践研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的。
(一)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的发展和管理政府教育网站
理论分析:
1.对教育网站的定义。
2.网站的建设规范
3.网站的功能设计。
4.网站的运作机制和经营机制的
比较研究:
1.国外网站的相关资料
实践研究:
1.调研国内相关网站的设计和运营策略。
2.教育部职成司主办的中国职成网的设计和发展状况,研究国家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全国整个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对西部地区如何进行指导。
3.地方省市的职成网建设和经营发展情况,探讨地方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本地区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西部地区,如何利用职教网的建设,建设当地的信息中心,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校园网建设
理论分析:
1.校园网的定义
2.校园网的建设规范
3.校园网的建设模式
4.校园网的应用
比较研究: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实践研究:
1.通过全国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实际建设和运作及使用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引入外来资金,并合理利用资金建设校园网,以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等进行探讨,形成一套规范的,可借鉴的职业学校校园网运作机制和建设规范。
2.利用校园网的信息、教学、交流等功能,高效、切合实际地将校园网利用起来,为学校的管理、教学、后勤等服务,从而探讨某些可行度较高的校园网使用模式。
(二)远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
理论分析:
教师相关素质、专业能力的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职业教师的培训方式、管理方式经验
实践分析:
1.分析远程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知识和素质要求
2.结合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通过建设当地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联合企业、高校和学校的力量,针对当地的职教发展需求,培养和培训发展远程职教的教师。
3.培训资源建设,结合企业的需求和职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理论和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来设计和制作远程职教所需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资源。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建立一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管理规范和标准。
(三)远程职业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进行的研究,针对职成教系统的特点,分别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特点,通过不同的远程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归纳和总结出适合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远程教学模式和管理办法。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一般的分析。即通过对远程教育系统和传统教育系统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教育系统在构成因素、结构和功能特征上的主要差异,进而讨论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这里的系统设计是指在对社会环境、市场、教育需求、学生、课程和资源等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决定采用哪种类型的远程教育系统。然后讨论远程教育的规划,即在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和决策的基础上具体规划远程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其构成成分,并制定系统开发的组织实施方案。远程教育系统的主要本课题主要对其中的两个核心系统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远程职成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分析
1)设计媒体教学模式(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技术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在远程教育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媒体教学代替教师课堂联系面授成为远程教与学的主体,媒体教学模式成为远程教与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在远程教与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和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与学生和教师教学的交互作用关系。在每一代远程教育中,由于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特征的不同,会有多种不同的媒体教学模式。
2)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开发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模式(远程教育的教学子系统的设计)
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就在于教学思想、理论和实践突破了原来的教材设计的局限,发展为课程设计并进而发展为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说,教育革新的方向,包括远程教育,不再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而要以教与学的全过程、整个教与学的系统为对象,以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要将课程和教材(课程学习材料)的教学设计和开发放在整个教学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开发之中。
①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
②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
③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开发模式设计和分类
3)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资源开发管理
比较研究
主要是国外的资源开发机制、管理体制、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经验
实践模式
1)通过这次资源建设,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2)通过教学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实践,探讨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2.远程学习系统(远程学习、远程学生和学习支持服务子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理论基础
1)远程学习和远程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主要对远程学习的三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远程教育学生的分析方法以及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来论述远程学生特征信息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管理的关系。
2)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总论──以学生为中心和双向通信的概念和原理
对远程学习和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双向通信和人际交互进行考查,并对它们与学生自治和自主学习的关系进行讨论。
3)远程学习组织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
讨论远程学习的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和班组学习)和包括社区学习中心,网络教育环境在内的学习支持体系的技术设施建设,并分类讨论各种类型的学习支持服务。
比较研究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
实践研究
1)通过在远程教学实验基地的试行,总结各种不同远程学习开发模式,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探讨。
2)通过探索不同的管理体制(比如学习中心或社区中心,当地教学站、教学点或教学班,当地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实践效果,来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远程教育实施提供不同的学习模式。
(四)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理论分析
1)远程教学模式分析
2)远程职业教育的优势
3)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实操能力培养问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实操能力培养和远程职业教学模式
实践研究
如何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某些实操能力培养问题。对利用仿真技术实施实践教学的研究。
(五)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理论分析
4)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分类
5)远程职业教育系统分析
6)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发与管理
比较研究
国外的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实践研究
试开发并试点适用于我国的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六)远程教育的学习策略研究(比较研究)
理论分析
1)学习策略理论分析
2)e-learning学习策略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的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
实践研究
根据职成司的目前多个远程职教项目开展情况,从实践上对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七)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理论分析
从典型案例入手,经归纳、分析将其中涉及的远程职业教育理论提炼成专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典型案例
实践研究
根据各地区、各学校或单位的实践情况,选择其中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分析。
四、课题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工 作 单 位 及 职 务(职 称)
负责人 组长 余祖光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副组长 王文槿 女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信息室 副主任(副研究员)
课题组主要成员 刘培俊 男 教育部职成司学校管理处 副处长
包宇宁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中心研究所信息室(助研)
罗辉 男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中心 主任(副教授)
陈东 男
清华同方网络事业部企业发展部经理
畦平 女
北京市教委(副处长)
欧阳河 男
湖南省职教研究所(研究员)
安宝生 男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
课题组其他成员 李晓苓 女 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讲师)
于双和 男
大连海事学院 (教授)
张少刚 男
中央电大 (校长助理)
武怀海 男
北京市教委职成处
薛建国 男
上海职成教育在线副总经理
殷崇德 男
宁波市教育科研研究所
刘以群 男
大连市教委职成处
余中俊 男
四川省教委《当代职校生》总编、职教网站负责人
廖丽娟 女
广西易龙信息产业公司董事长、职教网站总策划
王秋生 男
宁夏教育厅职成教处(调研员)
潘鸣 女
科利华公司职教所 副所长
武马群 男
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 校长
邬宪伟 男
上海化工学校 校长
荀莉 女
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五、课题分解
子课题 成果形式 承担人单位 负责人 职教信息化管理平台──网站的建设与管理 方案及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陈东 职业教育师资的远程培训与管理 文章及方案、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 安宝生 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模式及研究 课程案例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包宇宁 现代远程职业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调查报告 中央电大 张少刚 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案例和论文 四川农业大学 罗辉 比较研究 案例和调查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 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报告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余祖光
六、参考文献
专著:
1. 《远程教育学》丁兴富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2. 《网络教育应用教程》祝智庭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3. 《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清云 主编 2000.4.1
4. 《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乌美娜 主编 2001.1
5. 《职业技术教育学》张家祥 钱景舫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6
6.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黄克孝 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7.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石伟平 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8. 《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嘉格伦 [美]著
9. 《学习策略》蒯超英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
10.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顾英伟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0
11. 《与时代共振──企业知识经济攻略》郭志强等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7
12. 《e-learning》 Marc J.Rosenber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agazine Series 2001.
13. Ruth Clark,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doubleday,1999,p.165.
14. Educational Technology _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论文:
1.伟平. STW: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的抉择[M].《全球教育展望》2001(6)
2.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概览[M]. edu.cn
3.王希文. 边远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思考[M]. 《中国高等教育》
4.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M]. edu.cn
5.李士杰. 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M].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6.江伟.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M]. 《教育与职业》
7.孙琳.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M]. 真源在线
8.张社字.高职的发展:任重道远[M]. 中国教育报
9.李建求. 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0.于洪文. 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M]. 《教育与职业》2001(5)
11.黄尧 刘京辉./edu.cn
12.陶文庆. 简析职教的现状和对社会的特有价值等特点及其发展思路[M]. 中国教育先锋网
13.科林 鲍维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技术[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4.张晓明.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产教结合[M]. 成都教育信息网
15.苏民. 面向21世纪社区教育模式探索M].《北京成人教育》2001(7)
16.杨启亮. 适应与改造: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教育M].《职业技术教育》2001( 6)
17.许卫.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M].《北京成人教育》
18.[德]Volker Ihde./edu.cn
19.王兰.英国大学成人教育模式的演变及现状M].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
20.Margaret Driscoll, "Industry Repaot:1999", Training Magazine, October 1999,p.46
21.1998 ASTD State of the Industry Report.
22.Gloria Gery, "What is Your Web-Based Learning Strategy?" Learning Circuits, an ASTD Webzine about digital learning, Feb. 2000
23.Brandon Hall,Opinion and Arts Section,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Vol.48,Aubust 1999,p.B8
24.Marc J. Rosenberg,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McGraw-Hill, 2001
25.William Horton, Inside Technology Training, January 2000,p.17.
26.Roger Schank, "The Attack on ISD", Training Magazine, April 2000,p.48
27.Online Learning(kmworld.com)
28.E-Learning_Advanstar Publications(elearningmag.com)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59-0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及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据教育部统计,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为1.5亿平方米,到2006年,该数字达5.7亿平方米,8年的时间增长了4.2倍。在高校校园建设热潮中,生态的理念受到格外关注,大部分高校都把生态化作为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部分高校在规划设计和建设实践中也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关于生态校园的理论研究日渐丰富。
一、生态校园的概念及理解
“生态”属生物学概念,本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今天,“生态”的概念已突破了单纯的生物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范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欧美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将生态概念引入学校建设中,至今取得不少经验,如2000年美国俄勒冈大学提出,“本校将努力成为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带头人。俄勒冈大学的所有开发、再开发和改建均应该贯彻可持续设计原则,包括现在和未来的土地利用、景观、建筑和交通规划”。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绿色校园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并启动实施“绿色大学”示范创建工程,这是国内首次把生态的理念应用于大学建设之中。
生态校园现在有多种定义。有学者认为:生态校园应是应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建立起来的生态景观美好、生态技术优良、生态文化健康、生态管理完善、生态舒适度高的新型校园。还有学者认为,生态校园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且环境质量优良,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且对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虽然各种定义不完全相同,但都包含了要在校园规划和建设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的理念,使得校园生态指标更完善,更能满足社会以及在校师生的实际需要。
生态校园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去理解。狭义的理解主要是指自然物理生态方面,即用生态和可持续理念对校园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使得校园土地利用、景观、建筑、能源、交通及公用基础设施符合生态学要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广义的理解应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即以上述理解作为基础,在校园内进行广泛的生态建设、生态利用和生态教育,进而在校园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及人才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使得学校管理者、参与者得到生态的实践体验和理论教育,最终达到过程(校园运转)生态化和产品(培养的人才)生态化的目的。二者之间,狭义概念是具体的,是广义概念的基础;广义概念是抽象的,是狭义概念的发展。在生态校园的建设实践中应该首先注重狭义概念,在规划建设方面做到生态具体化,避免因广义概念引起理解泛化而造成的生态概念空洞化。在生态校园的运营管理及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则更要兼顾广义概念,避免生态建设与运营的脱节、校园与人的生态的脱节,形成生态――教育――人浑然一体的关系。
二、生态校园建设的指导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生态校园建设应该遵循的第一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与强调;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以人为本是一个关系概念,包括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其中,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即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
解决生态问题最终的目标是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所以在整个生态校园规划中,应从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过程的关系出发,把人的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中心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再进一步说,在校园进行的任何活动都首先必须考虑在校园生活的人,考虑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对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2.环境友好原则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实现环境友好的重要方式: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生产的再使用(Reus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体现了生态型经济的合理的闭合循环,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消耗,使生产成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一部分。
大学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因而,创建环境友好型校园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友好在大学的体现包括:采取有利于环境的教育和生活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校园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校园布局,人人关爱环境的校园风尚和文化氛围。通过在校园内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设方式、教育方式、生活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3.建设与管理、教育并重原则
生态校园建设是一个动态持续性的过程,校园基本建设完成了并不意味着生态校园的建设也完成了。生态校园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生态地可持续地利用校园各种资源,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所以,校园生态管理的健全和生态教育的普及才是生态校园建设的最终归宿与落脚点。作为生态校园的一部分,建设与管理、教育是分不开的,建设和管理、教育相结合才是促进生态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反之,只有建设而没有具体的后期管理,没有对人的教育,生态校园也就成了空洞的概念。
(Guangdong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Zhuhai519090,China)
摘要:港口是现代物流活动中的重要枢纽结点。本文对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价,同时对国内外知名港口的物流中心模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获得一些启示和借鉴,在指出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方向与重点。
Abstract:Portisanimportanthubnodeinmodernlogisticsactivities.Thispaperreviewsandevaluatestherelatedliteratureofdomesticandoverseasportlogisticsdevelopmenttheory.Atthesametime,itanalyzesandsummarizesthemodeandfeaturesofthedomesticandforeignwell-knownportlogisticscentretogainsomeenlightenmentandreference.Basedonpointingoutthelimitationsofdomesticandforeignportlogisticsdevelopment,itputsforwardtheresearchdirectionandemphasisinthefuture.
关键词 :物流;港口物流;物流中心模式
Keywords:logistics;portlogistics;logisticcentremodel
中图分类号:F25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068-02
0引言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显著,国际贸易和运输的量极大增长使得港口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来看,国外的港口物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而我国的港口物流业由于起步较晚,大多数港口物流尚缺乏战略规划,基础建设速度缓慢,装配标准化程度低,港口结构存在缺陷,物流专业人才匮乏,发展状况令人堪忧。本文将我国与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国外的发展进程中借鉴先进经验,针对我国港口物流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措施,旨在改善我国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港口物流整体发展水平。
1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1.1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理论研究
1.1.1港口物流的通达性研究
港口物流通达性研究的主要方面是交通网络要素。Taaffe等学者建立了港口运输网络发展的Taaffe模型,从港口与腹地之间的交通条件角度出发,对港口物流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加纳与尼日利亚港口物流进行了实证分析。Hayuth提出了一个枢纽港成功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与腹地市场的通达性。
1.1.2港口物流的规模经济性研究
Taaffe模型中提到,在分析港口物流通达性的基础上,应让少数规模较大的港口集聚规模较小的港口的分散的货物流量,使港口物流逐步规模化和集中化。Ogundana、Rimmer、Hilling和Bird等学者的研究中也各自探讨了港口物流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他们都发现在港口物流系统中集装箱枢纽港与支线港存在分化现象。
1.2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实践研究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的实践方面,国外众多知名港口都选择以港口为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鹿特丹港物流发展模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其特点是:第一,集装箱运输形式多元化。第二,国际上港城一体化城市的典范,物流中心专业化程度高。第三,储、运、销一条龙。安特卫普港的物流发展模式简单来说属于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即多方合资经营港口物流中心,其特点是:第一,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效率和学习先进的技术。第二,海、陆、空交通运输网络完善。第三,硬件设施完备,为普通和专门货物提供各种装卸和物流设施。第四,是欧洲主要的管线枢纽,也是最大的化学工业群。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具有供应链型物流中心和联合型物流中心两种模式的特点。其特点是:第一,极大地提高了全球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整体效能。第二,为客户提供多种增殖服务。第三,高科技应用水平高。
2国内港口物流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1国内港口物流发展理论研究
2.1.1港口物流集群的研究
封学军通过分析我国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环境,提出了供应链一体化的港口纵向策略与港口群合作发展的横向策略相互协同发展的策略,强调物流集群效应。齐娜、王伟在《整合港口资源的国外经验借鉴》中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港口群发展现状,研究中强调我国要想将港口做大做强,就必须要顺应港口的经济发展规律,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同时充分整合各港口的资源以促进港口物流群的形成和发展,巩固枢纽港主导地位的同时使支线港和喂给港的辅助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2.1.2港口物流功能研究
陈航,栾维新,王跃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港口城市的功能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功能模式港口城市的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李筱乐从环渤海区域——中国北方区域——东亚区域经济联系大通道的视野,提出发挥天津港物流功能的最优载体是建设国际化物流中心,而天津港物流中心建设应将物流系统的各部分进行有效整合,使港口成为支撑物流中心连接内陆和海洋双向腹地的枢纽。
2.2国内港口物流发展实践研究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的实践方面,国内港口物流主要以三种模式呈现:第一种模式是一港一企(一政一企)模式,即一座城市一个港口,把过去本城市中的多个港口变成多个港区,形成统一的港口及其管理当局,典型代表有上海港、青岛港,这些港口的优势主要如下:①区位优势。②航线众多,航班密集。③市场优势;第二种模式是一港多企(一政多企)模式,即一家港口管理当局,多家港口企业,如深圳港、烟台港、苏州港等,这些港口的优势主要有:①交通便利。②区位优势。③对外联系广泛。④具有领先的科技运用水平;第三种模式是多城共港模式,即多座城市、多个区域共同拥有某个港口,例如宁波市和舟山市共同拥有宁波-舟山港,该港的优势主要是:①港口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②港口资源条件优越。③集疏运网络便捷等。根据2014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最新排名,前十大港口排名中,宁波-舟山港名列第一,上海港第二,天津港紧接其次。
3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情况对比研究如表1所示。
4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研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1借鉴意义与发展措施
总之,国外在港口物流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方面领先于国内。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口物流宏观发展、港口物流与经济和产业的关系等层面上,对港口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港口物流功能的关系研究还相对零散和薄弱,在港口物流发展的进程中,研究如何建立适应产业结构的港口物流功能体系,将宏观产业结构调整与物流微观功能的有机结合起来显得十分必要。
今后研究方向与重点可以侧重于:一,在对建立适应产业结构的港口物流功能体系的研究方面,更重视其战略方法和分析工具(包括信息技术分析)。二,重视港口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港口物流功能整合研究,包括整合模式研究,整合模式对比分析。三,国内要重视港口的管理模式对港口物流的影响。纵观全世界港口的发展历程,政府或国有企业共同管理港口的模式普遍存在,目前出现的港口民营化趋势将更有利于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优势,将政府参与管理、发挥港口的社会公益性与私人或股份制公司经营发挥其市场化经营有效整合。四,研究如何以沿海港口为依托,吸引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相关产业向沿海城市的港口集中,进而形成贸易、加工、金融和运输中心,通过沿海港口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港口城市和区域产业发展。
4.2山东青岛港口物流的发展效果
山东青岛港口作为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通过借鉴国际先进港口发展经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构建集装箱、干散货、液体散货、件杂货四大综合物流体系,各骨干货种实现了全新突破。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港口功能布局,董家口港区和老港区邮轮母港开发建设稳扎稳打,扎实推进。2013年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亿吨,同比增长10.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5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全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世界排名双双由第八位提升至第七位,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的国内排名由第五位提升至第四位,实现了扎实有力的发展和突破。
5结语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港口物流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政府加强对港口物流的支持,港口物流自身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今后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并进一步促进经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宗蓓华.发展港口物流服务建设上海国际大港[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4:2-25.
[2]林善浪,张锋.国外港口物流体系化研究进展[J].求索,2010,8.
[中图分类号]C979;C92-0;C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12-0085-07
一、何为“慈善”和“慈善事业”
慈善活动古已有之。历史上,人们通常将“慈善”理解为富人对穷人的施舍或君主对子民的恩赐;日常生活中,它又容易被人们简化为一种纯粹的救助救济行为。随着文明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风险的种类增加和程度加深,人们无一例外地都有可能遭受风险而“沦为”受人恩惠者,故此原来消极的慈善观念逐步得到改观,慈善的含义也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
慈善是一种美德、善心,其本质是人性利他的表现与标志,是人类最需要、最应具备的基础性道德。元论是西方世界的“爱人如己”还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推己及人”,都是慈善在日常生活态度或行为中的彰显。著名慈善学者罗伯特・佩滕将“慈善”定义为“为公众谋福利的志愿行为”,强调慈善“志愿性”,也通过“减轻他人痛苦”和“改善社区成员生活质量”两个维度揭示了慈善的目的取向;尤其是“改善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维度更是给慈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慈善是一种德性、态度,亦是一种外显的行为。慈善事业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代慈善事业实质上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由专门的慈善团体来推动的民营社会保障事业,已经突破了传统救灾扶贫的领域,拓展到了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等诸多公益领域。因此,可以将“慈善事业”概括为社会个体、团体或组织在自愿基础上所进行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公众福利改进的各种公益活动,包括自愿捐赠和志愿服务等。
二、慈善的伦理根基:个体与共同体的天然职责
“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一般来说,应该先研究前者,然后研究后者。”只有这样,才既科学又符合逻辑。通过研究发现,慈善的伦理根基主要存在于三个层次:微观层面上,可概括为人性、人情、人道和人权;中观组织上,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第三部门的社会责任;宏观层面上,则主要体现在收入再分配及其社会有机体调适功能方面。其中,微观和中观层面阐述慈善这一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而宏观层面侧重于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考察慈善的伦理根基。
(一)个体层面:慈善事业焕发人性光彩
1、人性:蕴含“利他”的倾向。利他,是人性的本质属性之一。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富于同情心;他们全无虚荣和利己的动机,对在周围播撒快乐感到愉快,对别人因他们的工作而满足感到欣慰。“利他”(altruism)一词的出现,源于社会学家孔德用它来代表一个人有利于他人的无私行为或者说为了他人的福利改进而牺牲自己福利的行为。
其实,作为一种伦理规范,“利他”早已得到了先贤们的系统论述,如以“孔盂”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人之初,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等,都是人性中利他倾向的经典概括。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更是儒家学说中的最高道德境界。据《论语・雍也》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之后,孟子把“仁”建立在“恻隐之心”的伦理基础上,把由“恻隐之心”产生的道德感情直接发展成道德行为;并指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使之成为一种趋善的道德价值,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学说的慈善观念。如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除儒家的“仁爱”思想之外,传统文化中还有墨家的“兼爱”、道家的“积德”和佛教的“慈悲为怀”等慈善思想:它们一道不断塑造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之性格,成为我国社会慈善事业兴起、发展的重要思想渊源。
2、人情:共同体中的责任。有人认为,无论人性善或恶,利人(亦即“利他”)都会存在为己利人和无私利人之分。但实际上,由于“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共同体,人们在共同体里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无论利他的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总会带来“利己”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利他”是人们的理性选择之一,是人性外显的基本轨迹。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无私利人的,只有无私才是仁。如“仁者,心之德。心不远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儒家学说通过“推己及人”的“差序格局”(或称“圆心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在中国社会中“利人”行为的实施途径或者说“仁”的实现方式,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见,履行人情“债务”以利他,已成为一种基本的道德义务和日常行为规范。
在西方,康德则把“利他”称为“责任”:尽自己所能对他人好,是每个人的责任。阿尔森・古留加在《康德传》中指出,康德所说的“责任”就是应该为别人谋福利。总之,无论是儒家“无私利人以求成仁”的思想,还是康德“出于责任以无私利人”的观点,都认为人们应该懂得其个人利益都是社会和他人给的并应怀抱“报恩之心”,以帮助他人改进福利,实现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
3、人道:人文关怀的复兴。人道早已有之,但“人道主义”最早兴起于欧洲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一种用来反对神学束缚的精神武器,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利器,并逐步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基本内容的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人道主义主张“天赋人权”,否定“君权神授’’;用人性反对神性,人道反对神道,人权反对神权:其核心在于尊重人的价值、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从广义上讲,人道主义是指一切以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利益、人的幸福、人的发展或人的自由为主旨的观念或哲学思想。人道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精神,要求人们对需要援助的人乐于伸出援助之手,尊重他人生命、存在和价值,富有人文关怀精神和同情心,履行关爱他人的义务。
4、人权:福利请求权。人道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等人文关怀精神,尤其是“天赋人权”的主张催生了以“自然权利”为代表的人权思想和理论,从而赋予了人们以“福利请求权”――身处困境或绝境的人们“向他人或社会组织请求援助”的权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逐步上升为一种道德规范甚至通过共同宣言或法律法 规的形式固定为一种行为规范。如198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就明确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在遭到失业、疾病、残废、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受保障。”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社会中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有慈善享受权或者说福利请求权;另一方面《世界人权宣言》也指出:“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因为只有在社会中他的个性才可参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
至此,如果说“人性利他”主要是从爱心、同情和人文关怀等情感因素来论述慈善的人性根源,“人情责任”则从休戚与共、推己及人等角度来论述慈善的人情依据;但真正把慈善上升为一种道德义务来加以阐述的当属“人道主义”。同时,“人性利他”和“人情责任”是从“慈善供给”(慈善捐赠)端来探讨的;而人道主义及其衍生物――“人权”,尤其是后来被法律化了的“公民权利”则第一次从“慈善需求”端论述了慈善事业的必要性。
(二)中观层面:慈善事业彰显第二部门和第三部门的社会责任
1、“企业公民”: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归。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源泉。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事实上,企业的目的必须在社会之中,因为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进入21世纪,“企业公民”一词的出现明确表示企业是社会的公民,在享受社会赋予的条件和机遇时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这一概念体现了人们对企业的期望已发生了变化:企业不仅应当承担解决就业、赚取利润和缴纳税收等经济功能,还应在关心环境和生态、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上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其实,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渊源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所进行的“义利之辨”,就已经涉及了商人在个人私利和社会公益之间的取舍问题;古希腊时期也要求商人在经商时关注社会福利和公共道德。卡内基在1889年的《财富的教义》一文中主张企业必须追求利润,但企业财富应该用于社区福利;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首先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1953年鲍恩出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企业社会责任”自此广为人所知。此后,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基思・戴维斯和罗伯特・布洛姆斯特朗指出:“社会责任是决策者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有义务采取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社会福利”。詹姆斯・E・波斯特等直接通过“慈善原理”来阐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主动帮助社会上任何贫困的团体,包括企业慈善事业和促进社会福利的志愿活动两种类型。企业社会责任专家、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尔奇・卡罗尔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和分类的建构极具代表性: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它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主决定其履行与否的责任(慈善责任)四方面。他还用金字塔图形对企业社会责任给以形象的说明:慈善责任位居金字塔的最高层,它表达了社会期望企业成为出色的社会公民的愿望,也就是说期望企业履行慈善责任,为社区生活质量的改善作出财力和人力资源的贡献。
诚然,关于企业是否应该和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存在一些争议,但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企业公民”),企业必须同其所在的社会环境进行联系,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成为社区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企业只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融洽的相互关系,维护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社区的责任就是回馈社区――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利润中的一部分回报给所在社区是其应尽的义务,如为社区提供就业机会、为社区的公益事业提供慈善捐助等。慈善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一种,有助于塑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日渐被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2、第三部门的社会责任:公民社会的天然使命。第三部门是一个相对的统称概念,泛指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种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公民社会、志愿部门和利他部门等均归于其名下或作为它的别称。第三部门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显著特征;它与政府、企业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社会有机体,一道维护社会的正常运作。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自身的功能发展程度低,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弱,社会组织数量少;加之政府对整个社会实行集权制管理,扮演着“全能”的角色,非政府组织没有充分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发达,社会组织不断增多,尤其是在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企业)向社会提供物品或服务(尤其是公共物品)存在先天的不足或缺陷时,第三部门也就日渐发展壮大起来了。第三部门在扶贫开发、灾害救助和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追根溯源,第三部门的生存、发展是与社会成员的利他倾向和无私奉献分不开的,尤其是专门从事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第三部门,其产生与发展更是依仗个体的奉献精神及利他行为:首先,社会成员的仁爱、慈善、互助之心为其提供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其次,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捐赠和服务为其供给了丰厚的物质保障;再次,多种形式的非营利性公益团体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组织载体;最后,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群众基础。可见,公益性和志愿性是第三部门的核心伦理属性和行为准则所在。汇聚个体的利他精神,对弱者实施人道主义关怀,无私奉献、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追求社会(社区)总体福利改进是第三部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天然使命所在。
(三)宏观层面:慈善事业具有收入再分配及社会调适功能
慈善事业素有“第三次分配”的美誉。它能够克服第一次分配(市场分配)的弊端,弥补第二次分配(政府主导的收入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等)的不足,是托起社会的第三只手。其实,慈善事业的这种分配功能远在政府和市场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以慈善事业为主体的第三次分配是完全出于自愿的、相互之间的捐赠和转移收入。它按照“道德原则”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是出于道德力量的分配,无需市场规则和国家机器作为先决条件。
慈善事业具有社会调适功能。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固然有很多,但是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今天,慈善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因为市场主导的第一次分配通常注重效率,社会分配格局不足和个体能力的差异又客观存在,这样就难免造成初次分配之后社会成员对财富占有过多、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势必会违背人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政府主导的第二次分配侧重于讲究公平,主要关注人们的普遍权利,很难面面俱到、完全照顾好部分特殊个体甚至群体的客观需求。因此,在前两次分配之后社会分配格局仍须作出一定的调整和整合,慈善事业正好填补了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之间的“真空地带”,有助于照顾到弱势群体的需要和社区进一步改善福利的 需要。另外,当社会出现某种突发事件或个体突然遭遇不测需要帮助(如“汶川地震”)时,慈善组织能够作出迅速的反应并提供相应的援助,犹如生物体的自我防御和恢复组织一样,对社会有机体进行较好的功能调适可弥补市场和政府的不足,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稳定,保障社会各子系统的正常运作。
总之,发展慈善事业,通过民间捐赠和志愿行动汇合社会各界力量,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缓解人们的生存危机、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道德产业”,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和运行还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流价值的形成,对于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与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和谐社会中慈善事业的理性建构:“生态模型”及其政策寓意
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想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在剖析慈善事业的伦理根基之后,还应当分析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理性建构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选择正确的战略战术,来推动慈善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一)慈善事业的“生态模型”建构
慈善事业是诸多社会事业中的一种,与其他各种事业一样,受到外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制法规、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宏观环境为慈善事业提供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客观基础,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在。除了宏观环境之外,慈善事业更是受到其自身内在微观机制的制约。依据慈善事业的“生态模型”图可知,在天平的左端。是慈善事业的供给机制。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企业和社会组织都是慈善事业的“主人”,是慈善事业的参与者和奉献者;他们在慈善事业中的付出共同汇成一股“社会亲和”的力量。这股力量让慈善事业的需求端(受益者)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并帮助其渡过难关或谋得更好的发展。
(二)发展慈善事业的基本原则
1、公益性。公益性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是一切社会慈善事业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属性。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非营利性”和“捐赠分离”两个方面。首先,非营利性是关键所在。如果将慈善基金用于营利,就会违背慈善“无私利他”的伦理根基和捐赠者的初衷,遭受各方的唾弃,失去必要的道德基础,慈善事业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其次,公益性还体现为“捐赠分离”――让捐助者和受助者分离,即让捐助者不知道受助者是谁、受助者也不知道捐赠是谁。只有这样,才能使捐赠者少一些怜悯恩赐的色彩,受捐助者少一些感恩戴德的负担,多一些回报社会的意识;才能保证捐赠者和受助者的人格平等,才能保障慈善事业真正的公益性。
2、志愿性。社会成员的仁爱、互助之心是慈善事业的道德基础。个体出于仁爱之心、人道主义精神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各种帮助或作出捐赠行为,并非履行法定义务,因为法律上没有也不应该有相关的强制规定。慈善捐赠这种利他行为是个体道德修养或素养的体现,是一种由捐赠人自主实施的道德行为,不得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如果违背志愿性而加以强制,就会违背慈善本身的伦理基础和客观规律,导致慈善行为的异化和慈善事业的萎缩。
3、自治性。善是一种德性,在于个体的自我修养,而非外界干预所能主导的;慈善事业的主体是第三部门,这些都决定了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较强自治性的社会事业。如果政府对其干预太多或者直接举办,就会产生角色错位,使得慈善事业的效率丢失,影响到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甚至造成第三部门的发育不良或者萎缩,结果导致慈善事业组织载体的弱化;还可能会造成税收的强制性和捐赠的自愿性相悖,会影响到社会个体的捐赠意愿(个体还兼有“纳税人”的角色),从而影响到慈善事业的群众基础和经济支撑。
4、大众性。慈善事业是提倡全民参与、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社会化爱心事业,并非部分“超级个体”(大笔钱物捐赠者)所能主导和支撑的。全体社会成员是慈善事业良性发展的群众基础。俗话说,一根竹蒿难渡海,众人划桨开大船。如果过分仰仗少数人,就导致慈善事业的道德基础和经济支撑过于单薄,同时也会给捐赠者带来过大的压力,影响到超级个体和普遍个体(非大笔钱物捐赠者)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慈善事业的良性运行。
(三)慈善事业的战略战术
慈善事业是一种民营化的社会事业,满足客观的社会需求是其存在的理由,其宗旨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和主导来协调社会成员对慈善的需求和供给,在共同体内部调剂资金和服务等社会资源,从而保障社会正常运行、促进社会和谐。因而,发展慈善事业除了塑造优质的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之外,应该主要从需求端、供给端和中介组织等方面着手。
1、需求端:有效满足慈善需求,合理引导慈善需求,夯实慈善事业的社会基础。“需求端”意指慈善的受赠者,他们的相关需求是慈善事业得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为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珍视社会慈善需求,保护受赠者的权益。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社会成员对慈善的需求,慈善事业就会偏离正确的航道;如果不能保护好受赠人的权益,不能维护其应有的尊严,就会违背慈善的人道主义精神,遭到受赠者的抵制,最终影响到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二是防止骗取和冒领慈善财物现象,保证慈善事业健康运行。慈善事业是一种利他主义的产物,社会诚信至关重要。如果出现部分人骗取或冒领慈善事业的钱物,或利用这种社会资本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仅会降低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会打击捐赠者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到慈善事业的经济来源,从而导致慈善事业的萎缩。
1.1监理制度建立的初衷和现实情况间的差距
因我国在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时过分强调监理的作用,造成我国工程监理企业业务职能过于单一的局面,其大部分工作范围仅限于施工质量管理,对项目决策策划、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工期控制、项目运营涉及很少,没有进入推行之初要求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工作。这无疑限制了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的进程。
1.2资质限定难以全面涉足真正的项目管理
政府管理部门存在职能交叉,致使工程项目管理分割成块。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从事工程建设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一定资质的企业只能从事与其资质相对应的工程建设。与工程建设直接相关的资质主要包括:监理资质、施工图审查资质、造价咨询资质、招标资质,每一资质又进行分类和分级。此外,还必须得到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从业认可。资质管理规定使监理企业无所适从,几年时间内也未必能获得所有相应的资质认证,所以很难全面涉足真正的项目管理。
1.3工程监理企业自身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尚不规范,工程监理行业中存在竞相压价等恶性竞争行为。同时,监理企业良莠不齐、形式各异,有挂靠的、也有出租资质的,导致诚信基础的缺乏使相当一部分业主对监理承担全过程管理不放心。由此,监理单位虽然承担了在建项目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等服务活动,但业主很难放弃对项目施工队伍的选择、物资采购、进度款的拨付、工期进度的要求等一系列管理权限,使得高智能人才进监理公司无法发挥作用。监理企业结构不合理、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费用少、人员调动困难,这些都令监理公司很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管理企业。
2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接轨
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国内的监理企业应在国内市场尚未完全放开的3~5年内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方向发展,与国际接轨[2~7].
2.1加快投资体制的转变
伴随着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向国际接轨,我国工程监理从无到有,并从工程监理向项目管理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投资体制也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不仅项目筹资由政府拨款改为“拨改贷”再改为多元化融资,而且投资管理体制也由政府部门成立的项目指挥部形式转变为项目法人责任制。因此,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建立投资责任激励约束机制,真正使项目业主对资金的使用效果、投资风险重视起来是推动工程监理向项目管理接轨的首要因素。
2.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行业规范建设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仍不完善,项目管理尚不完全规范。为此,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进一步加速清理和废除与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不适应的法律、法规,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
2.3培育市场需求和外部环境
市场需求是监理发展的根本,因此,对项目管理服务和健康发展的持续需求是监理公司向项目管理公司过渡的关键。应当尽快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加大项目管理的宣传力度并加强对项目管理行业的扶植力度,以便培育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的外部环境。监理行业应当发挥其在市场培育方面的力度,如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创优质服务实绩等以激发业主的服务需求意愿。
2.4接轨转型形式
监理公司向项目管理公司的转化方式,可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较大规模的监理企业:由于企业本身具备相当的资质和人力、物力、财力条件,可通过收购其他小型企业,吸纳其他相关人才如建筑师、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招标专业人员以及法律人才等,在保留原公司的基础上成立新的项目管理公司,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和资质范围,使得监理企业有实力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全方位工作。超级秘书网
中等规模的监理企业:可以考虑与设计咨询企业、造价咨询企业、招标企业等工程咨询中介机构合并,通过资金参股、控股等方式,建立股份制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使合并的各企业成为紧密的利益结合体,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综合咨询水平和管理能力,将业务拓展到项目全过程的工程监理咨询市场,提高企业的规模实力。
较小规模的监理企业:由于企业的竞争力较弱,可通过与其它企业合并或融入到其它企业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生存。或者朝专业性监理企业发展,就项目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为业主提供非常专业的项目管理服务。
3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对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投资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快建设项目管理的改革步伐,使其不断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加快监理公司与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接轨,以便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有实力去抗衡国外的工程咨询公司,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在入世后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秋玲。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经济论坛[J].湖北社会科学,2004,(6):89.
[2]谢坚勋,叶勇,欧阳光辉。浅谈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J].建设监理,2004,22(2):22-24.
[3]张静,肖茜。中国工程监理与国际化接轨探讨[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4,21(2):68-71.
[4]单建华。监理公司如何向项目管理公司过渡[J].福建建筑,2005,4(89):197-198.
关键词: 现代性 全球化 研究范式 社会学理论
一、现代性: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及其危机
笔者曾在《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现代性议题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现代性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社会学理论演进历史的系统梳理与考察,论证了作为现代性产物之一的社会学,其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现代性。不仅如此,从其诞生之时起,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命运就与现代性紧紧拴在一起了。无论是古典社会学阶段,还是现代社会学或当代社会学研究阶段,其理论建设和目标取向的主旨都是围绕着现代性而展开的,其核心主题与根本使命实际上都体现在建设现代性和推进现代化这一大的主题范围内。[i]
因此,围绕着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这一核心主题,从社会学诞生之时起,古典社会学理论中便产生了一连串的对现代性内涵不大一致的定义,最典型的如有马克思(K.Marx)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定义、涂尔干(E.Durkheim)通过有机团结的定义、韦伯(M.Weber)通过对合理化的定义来理解现代性的主要内涵,[ii]而且每一个定义又都是与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联系在一起的,如生产方式(马克思)、劳动分工(涂尔干)、理性化的多样性(韦伯),同时还包含了一系列方法论类型与分析方法:社会关系(马克思)、社会事实(涂尔干)、社会行动(韦伯)[iii]。上述三种对现代性富有代表性的不同界定中,恰恰代表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三大传统,即批判主义、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理论传统。而且,从社会学理论自身的历史发展来看,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实际上一直是处于批判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三种不同传统的张力之中。[iv]一方面,它注重对研究现象作实证的、经验主义的考察与分析,强调的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的传统,注重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另一方面它又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性理解(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强调的是人文主义、阐释主义的传统,关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和视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v]而与此同时,它又意识到了任何研究都要受到一定政治、文化、性别和社会阶层的影响,注意研究中的权力关系以及研究对知识建构和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因此,它同时又具有一种后现代式的社会批判意识,强调一种强烈的价值介入。[vi]毫无疑问,社会学理论研究取向上的这一长期存在的分裂与对立的紧张局面业已造成了社会学领域内在“实质性”理论建构、具体的研究程序乃至学术共同体从业人员中潜在的或明显的分裂。尤其在当代,这一局面又与社会学知识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的论题纠缠在一起,形成了更为错综复杂的情势。[vii]
但是,回归到整个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种不同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尽管在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在最为本质的价值取向上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以现代性的内涵为坐标,以现代化的实践为尺度,整个社会学理论的知识体系(无论是古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还是当代社会学)在理论建构与目标取向上始终没有摆脱过建设“现代性”与推进“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其所遵循的实际上都是建立在“现代社会”基础之上的一种以西方中心论、民族国家中心论和人类主体中心论为主要学术特征的“现代化研究范式”。而且,这种研究范式的核心内容与方法在社会学理论的古典时期就已经基本上得以确立了。比如,从古典社会学开始,社会学就已基本确立了“秩序”、“进步”和“理性”这一现代社会最为核心的价值主题,总是想为现代化实践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并从社会之外对现代社会与现代性的各种制度、关系进行描绘、解释和说明(这一研究取向和传统可以说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古典社会学理论中的这种对现代性的论述以及基本理论的建构,虽然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与现代性的研究在社会学理论中已趋完善,但它至少确立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并为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
尽管人类对自身活动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及其后果的思考,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系统考察和论述的却是启蒙运动以后的事。社会自人类有群居生活起即已存在,社会思想也随此而产生,但社会学作为一种全面、系统研究现代社会的知识系统则到19世纪后才得以产生的。[viii]古典社会学体系中研究领域的形成、研究主题的选择以及适用方法论的发展都是以分析现代社会现象并赋予社会秩序,提供管理生活与理性控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技术为其目标取向的。古典社会学理论正是靠这些广泛的概念和预设,而在“现代性建设”和“现代化实践”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拥有“合法性”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典社会学理论所开创的理论传统虽然在形式上曾被不同时期的社会学家吸收、借用或更新,但在本质上并没有根本性的超越与创新。
现代性与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结合所产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现代化研究范式”,不仅意味着现代性与现代化将成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主题,而且也从总体上规范了社会学理论研究所要运用的理论、方法以及价值取向。大凡现代性与现代化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如民族国家中心论、西方中心论、人类主体中心论以及形形的二元对立等)也多半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品质和特色,同样现代性自身所具有的潜在危机也演变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潜在危机。[ix]尤其在新的社会转型之下,伴随着现代性与现代化危机的日益显露和严重化,社会学理论研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也越来越大。正如现代性的危机只能用超越现代性的方式来解决一样,滞留于现代化研究范式之上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也只能用超越现代化研究范式的方式来予以解决。
二、全球化:新的社会转型及其对现代性的超越
在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变化莫过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社会转型(笔者称之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三次社会转型[x])。这次新的社会转型与现代性之间具有天然的紧密关系。正如吉登斯(A.Giddens)所指出的,现代性正在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这在现代制度的大多数基本特性方面,特别是在这些制度的脱域与反思方面表现的犹为明显[xi]。从大约17世纪起,欧洲开始在思想意识、军事力量、航海技术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欧洲社会的这种惊人转型促使它把新的制度传播到全球各地,并且引发了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一种新现象,这正是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逻辑起点[xii]。现代性的这种全球化趋势,本身就在其动力机制之中,时空的重组、抽离化机制和现代性的反思性都内在地具有扩张的趋势。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时空的延伸和地方性环境,以及地方性活动的漫长变迁之间的发展关系,来把握现代性的全球化蔓延。[xiii]
毫无疑问,现代性的全球化过程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并让我们看到一个越来越有“共性”的现代性的涌现,即西方现代性或启蒙方案已在全世界许多地方获得体现。但是,现代性从其全球化的倾向来看,并不是一种特别的西化之物,因为无论是现代性的激进化还是社会生活的全球化都决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程。当然,如果把“现代性”仅仅看作是一种现代社会的状态,那么“全球化”则更像一种“理想类型”的概念,它不是指一种人类社会的终极状态,而是指一种不断变化的整体化趋势。在民族国家阶段,“现代性”与广义的“全球化”具有某种重合之处,即“现代性”的扩张过程实际上就是全球的现代化过程。但是,当“现代性”在某些国家得以成熟并获得充分体现之后,也就是在某些民族国家完成现代化以后,其所面对的可能主要不再是一个“现代性”与“现代化”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已经被加深化了的现代性的“全球化”问题[xiv]。犹如现代性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社会现实一样,全球化也正在改变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时至今日,现代性的近期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它的整体化方面,而且解构了秩序、进步、理性这些启蒙时代形成的经典信条,代之以机会、风险和更多的偶然性。因此,更准确地说,全球化进程现在并没有扩大现代性,而是成了其转变的加速器。而全球化本身“在许多方面不仅是新的,而且是革命性的”,它将“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xv]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现代性”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或“全球化”是“现代性”的一部分。况且,“现代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既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整体,那么对现代性制度做出多种反应就是可能的。事实也是如此,各种“超越”现代性的运动已经在全球体系中出现了。同时,现代性的全球化后果也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影响之上,而且也体现在知识的反思性上,这种反思性对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新的社会转型也在不断加速,其中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人类社会的结构正在变得日益跨国化和全球化,这使得一贯以宏观研究而称著的古典社会学理论传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正如费舍斯通(M. Featherstone)所指出的,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使得古典社会学理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现代化理论无力解释新现象、新问题。古典社会学传统由于把社会等同于有边界的民族国家而无法全面理解全球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则由于长期使文化依附于结构性发展,并搁置了文化与能动者(agency)之间的关系也无法对全球化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xvi]。那些以民族国家为中心而形成的社会学(甚至包括政治学、经济学)中的一系列概念体系、理论观点再也难以解释新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全球性现象了。社会学理论缺乏探讨跨国实践(transnational practices)和全球现实的语汇,人们继续依赖与民族国家相应的传统社会学术语、概念和经验数据,使社会学理论在全球化研究范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因此,要理解全球化对现代性的超越及其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就必须对新的全球化时代和新的社会转型做出理论上的说明,并通过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来把握新时代的本质。[xvii]因为理论作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性、推论性建构,它应该具有在指出过去的潜势并设想可供选择的未来的基础上,解读社会现实的特性。其实,一种社会学理论能否提供引导去进行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不全然在于此理论能否提供一个程序和规则,使之符合实证主义的“可重复性”与“可验证性”等原则,而也应该取决于此理论能否把抽象的理论转化成较为具体的架构,给研究者提供指引,把他要研究的对象概念化。主流社会学理论(即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失误就在于它从不同的理论基准出发去批评非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的有效性,因而忽视了深层理解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意义。[xviii]
其实,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社会转型展开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也并不是要试图在当今庞大的全球化研究领域中创造出一种更宏观的社会学理论,并建立起所谓的全球化社会学(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体系,而主要是从反思传统社会学理论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出发,面对全球化所改变的社会学理论赖以立足的现实基础,探讨社会学理论该如何在理论和方法上应对这种变化,以建立起一种能够足够适应新的社会转型需要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社会学理论层面上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当前发生在社会世界中的社会转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转型在促使社会学反思的同时,也提出了社会学重新定位的要求。如果说过去几年来社会学知识的衰退是不够确切的,那么,为了应对社会世界的这种变化,社会学家当然要建构出新的概念框架和分析模型来说明这一切。[xix]
三、全球化研究范式:社会学理论传统的重构与创新
当代全球化趋势的研究表明,我们应更加以积极的方式来检讨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工具及环境,以充分回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不仅迫使现代人去反思其生活形式的转变,而且也同样促使学者去斟酌其研究范式的转变,两者都面临同等的焦虑与压力。其实,完整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本身就应该包括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等不同层次,不应像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那样只注重前面几个层次而忽略了全球层次的研究。今天,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与其它学科一样,社会学理论需要迅速地扩展它的地理和智识(intellectual)边界,即承认地方社区和民族社会的本质属性正面临着全球范围内深刻变迁的巨大挑战,而对这种挑战直接反映的结果就是要在重建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以适应新的社会转型的需要。
那么,如何实现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创新呢?近20年来,各种对既存社会学理论传统进行多元综合的做法越来越多,其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大致包括以下四种。一是重建。即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吸取其他理论的益处,重新构建原来的理论,使之更加完善。如亚历山大(J.Alexander)的新功能主义和多向度社会学(multidimensional sociology)、费恩(C.Fine)的新符号互动论、库克(S.Cook)的新交换理论等等。二是扩展。即扩展原有理论的传统界限,向新的领域发展。如文化社会学出现了从阐释学解释向社会学调查转变的动向,常人方法学也突破了仅仅分析日常生活的对话和互动的局限,将其领域扩大到分析社会制度、结构与个人的关系等主流社会学理论所关心的问题上。三是联结。即寻求某种途径将微观与宏观、主观与客观、结构与行动等不同层次、领域的现象联结起来。如科尔曼(J.Coleman)的理性选择理论就提出了以微观层次为基础建立起微观与宏观、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理论途径,而亚历山大则主张以宏观层次为出发点来寻求微观与宏观的联结。埃利亚斯(N.Elias)的“构型社会学”或“过程社会学”也是将微观层次的个人行为与宏观层次的国家联结起来进行分析的典范。四是整合。即试图以超越“重建”、“扩展”、“联结”的辩证综合方式,来创立一种新的社会学理论语言,以整合了的理论来认识或重新解释曾被忽略、歪曲了的多维而完整的社会现实[xx]。如瑞泽尔(G.Ritzer)提出的社会学元理论化(sociological metatheorizing)就是对社会学多重范式的整合,[xxi]还有诸如女性主义社会学、后现代社会学等各种批判的社会理论(critical social theory)的兴起,其不仅整合了传统社会学理论内部的各种思潮,而且还充分吸取了政治学、人类学、历史研究、法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从而在整体上促使了批判理论从社会学理论视野转向了社会理论领域。[xxii]
通过对社会学理论发展史的系统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发展趋向总体说来是其研究范式的变迁,或者说是其方法论体系的变迁,而这种变迁的动力则来自其研究范式的分化与整合。社会学作为一门对社会实践和现实的结构关系与运行状态的理性反思的科学,理所当然地是随着社会现实的转型而不断变化的。由此,社会学研究者的理论视野、研究范式等等都应当随之而不断发展和调整,只有这样,社会学才能体现出其本身的学术活力及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在21世纪的社会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笔者认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就是,以全球化研究范式为特征的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将逐步得到确立。这种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是社会学理论多重范式整合的结果,它表明了社会学理论正处于一个解构已有的研究范式、重构一种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文化和知识境况中。正如当今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期一样,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也正处于其历史发展的转型期中。在这个转型期中,社会学理论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境况。社会学是否有更辉煌前景,社会学理论是否比以往更有效力,就看我们是否能够不仅在理论视野上,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不仅在战略眼光上,而且在实际运作中能够适应社会学本身的发展逻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这种适应全球化趋势和新的社会转型需要的“全球化研究范式”将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一是“全球化研究范式”首先意味着对传统的“现代化研究范式”的超越与扬弃。以民族国家中心论、西方中心论和人类主体中心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化研究范式,不仅在理论上造成了各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与冲突,使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局限在一个个有限的民族国家之中,无法阐释和说明在全球层次上出现的大量跨国事实,而且在实践上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及人类内部的冲突、斗争、彼此消解的紧张状态,使不同主体处于严重的对立之中,从而给社会学理论研究带来了自身难以克服的危机。而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将超越现代化研究范式的危机,突破现代化发展内涵的“单一性”和指导思想的“非人化”所导致的“发展悲剧”,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和谐发展观,为社会学适应新的社会现实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撑。
二是“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所体现的是社会学理论多重范式的整合,其视野是一种多学科渗透和融合的学术视野。全球化时代的知识特征就是知识交叉、信息爆炸、传播迅速,并构成了一个在学科上融合渗透、在时空上交叉蔓延的立体化、全球化知识语境,这就要求社会学理论研究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调整自己的学术视野,不断拓展自己的思想深度。随着全球性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大力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重大变化和人类对自我生存意识的深化,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视界日益走向融合,更多的社会科学家开始认同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性,社会学家也逐渐放弃对绝对理念的追寻,日益表现出对其它知识的尊重。“全球化研究范式”特征显示出一个融合各种学科优势的知识时代即将出现。因此,社会学理论研究者就不能固步自封,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应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拓深自己的思想维度,多一分知识的维度和多一点思想的深度更有利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有利于社会学理论整体性思维方式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形成与确立。
三是“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表明了以往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些传统的研究对象和命题日益走向式微,这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学理论的研究需要进行时代性的转型和变革。在过去,社会学理论所关注的是一些普遍主义的东西,企图以绝对、普遍的宏大理论框架来指导自己的经验研究。实际上,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普遍主义的真理性和有效性都是极为有限的。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越来越显示,社会学理论应该从普遍主义的理念转向人所生存于其间的社会现实和个体化的人类存在,应该将宏观架构与微观事件、客观环境与主观行动结合起来,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所以,社会学理论研究在当今的发展更向具体实在的社会现实开放,实践性的社会现实始终是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点,多一点现实的关注,多一点实践的眼光更能使社会学理论充满发展的活力。
四是“全球化研究范式”更加重视本土化社会现实的研究。“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给社会学理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社会学理论中具有权威性的许多经典命题不再是经典命题,那种囊括宇宙、贯通历史、解释一切也决定一切的真理意识不再成为社会学理论的主要目标。社会学理论一方面应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的思想眼光和知识视界,另一方面也应当立足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的研究策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口号,这正体现了社会学理论研究视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识的转变。“重视理论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策略也正在我们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兴起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给我们提供宽广深厚的学术视野,而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则使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强烈的现实色彩,同时也使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更具有实践的操作性、理论的开放性和学科的建设性。
五是“全球化研究范式”中各种“后学”(如后工业、后现代、后殖民、后、后资本主义等)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社会学理论研究范式的不足,也从一个方面大大丰富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内涵。全球化中各种“后学”词语的大量涌现已经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普遍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学理论是一种终结,而更多的是一种开放性的重构,一种解构中的重构。当代社会学理论多元发展的事实预示着,社会学理论的地位不是越来越失去它的地位和作用,恰恰相反,它的地位和价值将日益显著,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把社会学理论看作是随着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事业,社会学理论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把社会学看作是一种发展性和开放性的事业,多一点发展和开放的眼光是极为必要的。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事实出发,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动态而多维的社会现实,并以此为基础,来建构“全球化研究范式”。这其中包含了微观与宏观、主观与客观、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而这个统一的基础就是古典社会学理论家马克思所一再强调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正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个人与社会才得到体现,个人特征与社会特征才得到反映,也正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介,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才得以联结起来,双方的互动才成为可能,才在社会活动系统的整体中统一起来。如果我们把“宏观社会-微观个体”、“客观环境-主观认知”作为两对具有连续统(continuum)特征的坐标两极的理想类型,并以瑞泽尔已划分的三种社会学范式(即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作为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那么,我们可以发现,“全球化研究范式”不仅将具有整合这三种基本社会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特点,而且,还能够较好地概括和包容“社会批判范式”的内容,因为不同研究范式实际上只是社会现实完整结构中的不同侧面而已。[xxiii]
总之,作为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社会行为范式和社会批判范式的多元整合,“全球化研究范式”实际上能够在纵向上整合从微观个体到最宏观的全球社会的所有层次的研究对象,在横向上整合从主观心理到客观环境的所有领域的研究。而“微观—宏观”、“主观—客观”又是两个不同维度上的动态连续体,它们能从纵横两个坐标维度囊括人类社会所有方面的所有行为,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因此,在具体的社会学理论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同时去理解社会与个体,使微观与宏观研究互补、主观与客观解释相互验证,从而使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范式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和解释力。无论社会学理论家是否愿意,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学理论的传统研究对象和能够运用的研究范式都将在“纵”、“横”两个方面得以深化和拓展。[xxiv]全球化及其所带来新的社会转型并不是让社会学理论走上终结的道路,而是给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前景,社会学理论的古典传统也将在整合以往研究范式和吸收新的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迈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的新时代。
注释:
[i] 文军:《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现代性议题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ii] 例如,马克思试图把现代性归结为资本主义经济,他意识到社会的进步得益于早期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型。然而,在他的著作中却又极力批判经济制度及其各种畸形现象(如异化、剥削等)。涂尔干则企图把现代性归结为工业化,把现代性解释为一种有机团结的强化和集体良知(the collective conscience)的弱化。而韦伯则把现代化归结合理化、理性化的过程,把现代世界大多解释为以其它类型的理性为代价的形式合理性(formal rationality)的扩张,以及理性铁笼(the iron cage of rationality)出现的结果。
[iii] Owen,D.(1997)Sociology after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p.12.
[iv] 文军:《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三大传统及其张力》,《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v] Giddens,A.(1993) 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A Positive Critique of Interpretative Sociolog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vi] Emmerij,L.(1997)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to the XXI Century,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pp1-2.
[vii] 谭明方:《社会学方法论新探》,北京:《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viii]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瑞泽尔(G.Ritzer)曾把社会学出现的社会力量归结为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社会主义的兴起、城市化、宗教革命以及科学的成长六个方面。其实,这也只是现代性滋生的另一个说法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启蒙运动的产物。
[ix] 有关现代性与现代社会的危机分析,国内外学者都有大量的论述。比如,美国学者艾恺指出,现代性的最大困境在于现代社会组织的“理性化”最终导致了人类生活的非理性化,现代人类追求个人自由的终极状态却是非个人性,这种现代性的困境深植于人性的内在冲突中(参见:[美]艾恺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笔者也认为,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分裂矛盾的社会世界,它表现为现代性内部的分裂以及现代化与现代性之间的深刻断裂和紧张,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性结构的内在冲突。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不再对有关现代性与现代社会的危机一一进行论述。
[x] 有关这次社会转型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详细论述,请参阅:文军、童星:《论三次社会转型与人类社会发展》,《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xi] 皮斯特(Jan-Nederveen Pieterse)认为,把全球化看作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这样一种全球化观念掩盖了支配这一历史过程的权力关系,即全球化/现代化的论述局限在西方的历史当中,从而忽视了非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参见:Pieterse, Jan-Nederveen (1995)‘Globalization as Hybridization’, Global Modernities, eds.by M. Featherstone et al., London: Sage.
[xii] Cohen, R. and Kennedy, P.(2000)Global Sociology, Basingstoke: Macmillan,p.42.
[xiii] 必须指出的是,在有关全球化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论述上,不同学者之间也有相当不同的看法。比如,吉登斯把全球化就看作是西方现代性扩展的结果,认为全球化纯粹是现代性的放大化;罗伯森(R.Robertson)则认为全球化是现代化的条件、更是不同路向的现代化的条件。而且,这两种看法在经验世界都可以得到部分的支持。
[xiv] 正如罗伯森和莱彻纳(F.Lechner)所说:“现代性的许多主题——生活世界的分裂、结构的分异、认知和道德上的相对性、体验范围的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已被加深。”参见:Robertson,R. and Lechner,F.(1985) ‘Modern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Culture in World-system Theory’, I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Vol.2,p.108。
[xv] 安东尼·吉登斯著:《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xvi] Featherstone,M.(1990)‘Glob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in Featherstone,M. (ed.)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xvii] 吉登斯(A.Giddens)、贝克(U.Beck)、鲍曼(Z.Bauman)等当代社会学家认为,这是当代社会学理论不可或缺的突出特征。因为从根本上讲,社会学是一门暂时性的、反思性的学科,它必须不断与社会现实保持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
[xviii] 其实,社会学理论,尤其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本身就是现代性与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它从来就不具有将自身从文化中孤立出来而跃居其它社会学理论研究取向之上的特权。
[xix] Giddens, A.(1987)Social Theory and Modern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reface.
[xx] 盛少波:《社会学统一理论的整体性分析方法》,《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1期。
[xxi] Ritzer, G.(1996)Sociological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pp.621-650.
一、理论提出与“国培”项目实施
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的面授教育已难以满足人们对知识体系的更新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可以解决此问题。基更于1986年初版、1990年再版的《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指出要将远程教育中相互分离的教学行为重新整合起来,就必须人为地重新创造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关系,重建师生相互交流和影响的机会,其核心是把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他提出远程教育是以学的行为和教的行为在时空上分离为特征的,远程教育“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的时空分离”的本质,一方面,为远程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开放特征,成为其吸引众多潜在社会学习者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成为远程教育提供高质量教学,保证远程学习者获得成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远程教育理论必须重新构建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重新构建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情景,远程教育必须将这种分离的教与学再度综合,重新链接起来。他认为,对远程学生来说,教与学的重新整合必须通过人际交流来实现。
我主要是通过对宁夏2011年“国培计划”进行实例分析,阐述远程教育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基更的远程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国培计划”的实施进行说明。旨在说明在远程教学中必须重新创造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情景。远程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将这种互相分离的教授与学习活动再度综合起来,使其重新连接在一起。在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中,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合起来是所有设计的中心。
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分析
在教育部、财政部的共同努力下,“国培计划”在《纲要》的第一时间就全面组织实施了,中央财政安排了5.5亿元专项资金,其中5000万元支持“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希望通过国家的示范性举措,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教师参训的覆盖面,促进各地进一步加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我们取得了各方面的成果,在项目管理方面、培训模式方面、网上教学质量检测和评价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们就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来深入分析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在本项目中的实践应用。
在线视频模块在指定的时间进行专家在线讲座直播,学员可以在观看视频时在页面中的交流区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专家们会就某些问题与学员进行深度交流或者学员进行互相讨论。在这种环境下,学员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以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为理念,在师生永久分离的情况下,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将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相结合,更加优化了教师培训的整个学习过程。
整个“国培计划”在远程教育的平台上,以学员学习为中心,通过将自主学习和以“班级模式”下的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为思想的引导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与网站建设,并达到了超预期的培训成果。整个“国培计划”中,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深入融合在各个模块、评论聊天专区中,并要求学员以班级为单位组建QQ群,进行及时的评论与讨论,培训单位并派出辅导教师以“客服小研”为昵称在QQ群中为学员们作指导。
通过上述对“国培”学员的学习方式及“国培”网站的深入分析,可看出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有领导性的作用,将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远程教育模式。
三、存在问题及完善的对策
1.机构运行配合不当,部分学员专业不对口。“国培”项目主要针对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项目,主要通过假期集中面授和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自学,每个批次的培训都提前限定了此次培训专业方向和人数,以便基层学校及相关部门上报相关专业方向的教师进行培训,但在此次培训过程中,出现参加培训学员专业方向与培训专业方向不一致的现象,如部分美术老师被上报到体育项目的培训中去参加体育培训。虽然不影响合格证书的取得,但这对老师的继续教育没有任何帮助。
2.网站设置不灵活,学员容易蒙混过关。在此次“国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员平时在通过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网站进行学习时,网站设定了每个学员登录网站学习每个学习项目的次数和在线登录时间的下限,登陆次数和在线时间达到下限规定时便可取得相应学分,这种设置表面上可以让学员被动地进行规定项目的学习,但实际上忽略了学员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条件,学员很容易像挂QQ一样,登录网页打开学习项目的页面直至达到相应最低学习时限。这样达不到学习效果,学员也很容易蒙混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