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国汉字书写面临严重传承危机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在2014年8月27日发表题为《当中国孩子忘记如何书写时》的报道称,每周有亿万中国人在电视机前收看一档青少年角逐“汉字英雄”称号的节目。为了准备一次比赛,不少选手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字典。
报道称,关于这些汉字的拼写知识,现在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在中国各地都出现了在没有电脑帮助的情况下,人们想不起怎么书写本国语言文字的问题。如今,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
中国教育部希望孩子们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如何书写汉字。书写汉字的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现在必须学习这些内容,这样长大以后才不会忘记。
(摘自 《参考消息》,有删改)
素材解读
读完这则材料,心里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外媒的报道反映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如今,在国内,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为了角逐“汉字英雄”,要花上几个月时间研究字典,学习汉字结构,看似可以理解,实则可见日常学习工作中对汉字书写的忽视。痛心之余,我们应静下心来反思。究其原因,一方面归因于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导致人们书写机会减少;另一方面是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汉字及其书写的重要性,更显示了人们对汉字背后文明与文化的漠视。“汉字书写危机”也暴露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缺失:过于重视分数,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熟悉汉字,喜爱汉字,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文明的坚守与薪火相传。
适用话题
汉字书写危机 热爱民族文化 文化素养
文化传承
节日的凋零背后是文化传承挑战
白靖利
每当一些传统节日到来,就有人感叹节日的凋零:“中秋节沦为月饼节,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在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的情况下,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其实节日中的各种习俗,追根溯源,基本都是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体现。随着世易时移,其中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得以发扬。如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赛龙舟包粽子等。也有一部分习俗,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产生了变化,甚至被替换掉。如近年来,重阳节逐渐变为老人节。而古代的中秋迎寒、祭月等仪式,恐怕现在已没有人知道了。
客观地说,当前我们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现状确实堪忧,不少极具文化底蕴的传统礼节、仪式逐渐被遗忘。这需要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去努力宣扬,也仰赖普通公众的坚守。让人遗憾的是,不少地方政府、企业,把对于文化的传承变成了肤浅地发展“节日经济”。这种做法,非但没有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反而使其失去了灵魂和内涵。
(摘自《山东商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当前,我们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现状堪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节日文化凋零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日益凋敝、衰落的现状,比如亲情的逐渐疏离,对传统文化内涵的遗忘,“文化味”越来越淡等。当然,文化传承本身就有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积极了解节日文化背后的内涵,另一方面要及时调整,补充节日的文化理念,尽可能地挖掘出与时代契合的节日现代内涵。因为文化不但要传承,还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根深叶茂。对文化有发展地坚守,才能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不会被遗忘与流失。这种坚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只有把文化的种子种进国人的心田,才能让其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适用话题
有发展地坚守 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
百名艺人坚守皮影戏 平均年龄已达65岁
彭 磊 付磊磊
如今,位于天门竟陵中街的豪城影戏馆,是天门仅存的两个皮影戏馆,而像江先平这样的皮影戏艺人,天门有百人。百位民间艺人,平均年龄达到65岁。正如江先平常说的,“玩不了多少年了”。在天门,最年轻的皮影戏艺人叫朱丽,今年也已39岁。
市皮影艺术协会每年都会排练几部新戏,但市场的反应不是很好,吸引新戏迷的效果并不理想。戏是新戏,但创作速度再快也比不过网络、电视。市皮影戏省级传承人肖木宣说,几十年前,一场皮影戏可赚20元的演出费,人均收入可达3元,而当时农村最吃香的木工一天才赚1.3元。
他认为,对于皮影戏的传承和保护,在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还应适应市场,走市场化之路,通过改变表演方式、声光效果来迎合观众口味。
(摘自2014年7月21日《湖北日报》, 有删改)
素材解读
如今,皮影戏这一宝贵的地方剧种正面临着人员老化、后继乏人、市场不景气的尴尬境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多方努力 ,文化传承之路,任重道远。要想让这一优秀的文化品种得以传承下去,不仅需要老一代艺人的坚守,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大家形成合力,才能让这一剧种发展下去,不再岌岌可危。不断汲取新鲜血液,也是皮影文化得以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口味,皮影艺术协会每年都会排练几部新戏。这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发展的必然。尽管创作速度比不过网络、电视,但是不断创新,是传统文化赢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适用话题
坚守 创新 文化保护 生存与发展
爱上老行当的年轻人
一些历史悠久的老行当,因为其发展落后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而面临淘汰。在效率第一的都市文化中,大多数时候我们似乎只能唏嘘于老行当的日渐湮灭……可是,却有这样的三位年轻人,虽然身处的行业都已有千年历史,但他们爱上了这些老行当。
“80后新一代中医”高荣荣,能用英语和外国学生讲中医,会针灸、拔罐和推筋导络,也学过打针、输液和做外科手术……每一天,她的微博会收到上百条粉丝问诊信息,自媒体成了她向人们传递古老中医学的平台。李子,是西安土生土长的27岁男生,现在已经成为大家所熟知的80后皮影艺人,也获得了老艺人的认同。未来,他希望能去国外办皮影剧社,让古老的艺术历久弥新。勺子,设计师出身。2013年年底,勺子把家从北京搬迁至景德镇,专注古法烧瓷。
这群年轻人,爱上了老行当,并且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让这些老行当不仅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更美。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希望所在。
(摘自《北京晨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中国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华儿女传承着中华文明。如今,中华文明中一些传承上百年,甚至千年的老行当正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保护和传承这些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大家的责任和使命,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比如高荣荣们,正在做着自己的努力。他们的执着和热诚感动了大家,也将影响和带动着更多人的参与和付出。给这些老行当不断地融入新的血液,加入新的元素,才能让它们焕发新的活力。
领略艺术与干邑、传承与再造之间交错碰撞出的灵感火花。
从上海到北京,《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计划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当代艺术家们将他们从传统文化传承中捕获的思考变成大胆的设想和作品,用艺术的语言和肢体唤醒人们对于文化传承之困境的反省。《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计划背后所承载的初衷与路易十三佳酿背后所流淌的干邑文化精粹不谋而合,与历代酿酒大师百年来始终秉持的沿革与创新之举如出一辙。艺术再次成为最有力的语言和互溶的载体。
传统再现 当代演绎
路易十三首席荣誉赞助的《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计划第二年将继续以当代艺术实践的方式针对主题作出回应,邀请到了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非常活跃的年轻艺术家孙逊、梁远苇和何翔宇参与其中,而昆曲文化传承艺术家柯军和石艺文化传承艺术家肖光平的加入将进一步地延伸和拓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去和当下情境的认知。
此次首年进程展展出了第一年度参与计划的当代艺术家梁绍基、史金淞和杨心广的艺术作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艺术家王建江的缂丝工艺作品和沈丽的昆曲表演。进程展中计划首年纪实摄影作品由国际知名摄影艺术家孙瑞祥掌镜,以出人意表的拍摄手法呈现了四个篇章―《传承》《挣扎》《再造》《延续》,共同见证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与至臻艺术的非凡魅力。
首章《传承》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缂丝与昆曲为核心,演绎传统文化传承之美―昆曲文化传承艺术家沈丽匠心独运,将华美风韵展现于世人眼前;而缂丝世家第六代传承人王建江将缂丝工艺的非凡魅力荣耀传承。第二章《挣扎》直面文化传承艺术家在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第三章《再造》将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紧密融合,当代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提出深层的思考,以当代艺术呈现形式将传统文化重新演绎。末章《延续》完美诠释《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计划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一如路易十三对传统陈酿工艺的专注和坚守。
凝固时光 世纪传承
路易十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支持源于路易十三自创始以来对法式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守护,有如路易十三对传统陈酿工艺的专注与坚守。历代酿酒大师将古老的酿造工艺悉心守护、世代流传,共同谱 写了路易十三辉煌的世纪之歌。保尔・埃米尔・雷米・马丁(Paul-Emile Rémy Martin I)与保尔・雷米・马丁(Paul Rémy Martin)父子共同开启了路易十三的传奇故事,其继任安德烈・雷诺(André Renaud)富有远见地储备了未来所需的陈年生命之水,为路易十三的陈酿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安德烈・吉罗(André Giraud)矢志推行了前任酿酒大师酿造最顶级干邑的宏愿―增加珍贵的陈年生命之水的存量;乔治・克罗(Georges Clot)继任后采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了对庞大的库存进行科学有效的检查和管理;皮埃雷特・特里谢(Pierrette Trichet)是首位在大型干邑酒庄任职的女性酿酒大师,更发现了路易十三RARE CASK天蕴系列干邑;巴蒂斯特・卢瓦索(Baptiste Loiseau)作为历代首席酿酒大师中最为年轻的一代,将承前启后,沿袭大师的精湛工艺,延续路易十三恒久不变的辉煌。
每一瓶路易十三都凝聚了四代酿酒大师历经百年的精湛技艺。他们一脉相承,正因如此,路易十三将过去与未来紧密相连,达成了对时间的绝对掌控。
1 传统文化为当代艺术奠定了基石。正如路易十三将艺术与创新、经典与现代完美融合,不断超越时光,成就天赋王者的世纪传奇。
2 《今天传承・当代再造》首年进程展中来宾在路易十三首席酿酒大师Baptiste Loiseau先生带领下进行了隆重的路易十三品鉴仪式。
3 美,是昆曲的核心所在。然而沈i丽所演绎的美,渐渐被当今世界冷落。
4 王建江是王氏缂丝世家第六代传承人,他的先辈曾经为清朝皇廷创作缂丝作品。对他而言,缂丝工艺的传承不仅是一项极其艰巨的挑战,也是他责无旁贷的使命。
面对大众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多屏时代,电视传媒如何利用自身的媒介优势来实现电视节目的文化坚守和创新,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电视节目,走出了一条既坚守了传统文化,又实现了探索与创新的新路。2015年10月28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泛娱乐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坚守与创新——《我是先生》节目研讨会”在北大举行。与会学者们对《我是先生》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形势下挖掘文化内涵、探索节目创新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它打破了文化节目叫好不叫座的魔咒,成功实现了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我是先生》是山东卫视联手唯众传媒共同打造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导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于2015年6月21日开机,于2015年7月5日首播,其后每周日晚21:20播出,在各大卫视真人秀节目扎堆的周日荧屏大战中,它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严肃的主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又获得了相当高的收视率。它的成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电视文化节目的坚守与担当
在国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双重夹击之下,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遭到了空前压缩。为了争取收视率,拓展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卫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真人秀”综艺文化节目。这些节目看似样态缤纷,实际雷同不少,品质参差不齐,有的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活力,但普遍存在着浮躁、浅表的倾向。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是一档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展现优秀名师为特色的电视综艺文化节目。该节目第一季邀请国内72位优秀教师开坛论道,为观众开课讲授,展现当代师者风范。这些名师,有被誉为“东方舞蹈女神”的陈爱莲老师、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李淼老师、为保护古建筑四处奔走的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柳肃老师、视传播国学为己任的古琴大师行者先生、能将英文歌词翻译为优美古诗词的中南大学“女神老师”孔玮,等等。节目播出后,这些名师在网络上积攒了众多人气,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这些教师展现了师道风采,展示了可贵的教育精神,体现了宝贵的师道传承。在当下的电视文化节目中,《我是先生》无疑是一档有特质的节目。谈及《我是先生》的节目初衷,山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吕芃表示,为了响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山东卫视决定重点推出一档传扬历史优秀文化、弘扬优秀名师的节目,于是就有了《我是先生》。吕芃认为,在今天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弘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师道文化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这促使我们把《我是先生》作为匡正世道人心的一个具体切入点。”《我是先生》秉承“有先生,中国强”的理念,遍邀全国人气名师,拓展三尺讲台,将一堂堂“别人家老师的课”请上荧屏,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为人们展示了当代教师风采,显示了电视节目的坚守,被人们誉为“一档有担当的电视节目”。不同于明星扎堆、泛娱乐明星充斥荧屏的其他综艺节目,《我是先生》另辟蹊径,它从传承文化、教诲众生的出发点去做节目,汇聚全国各领域建树颇丰的“大神级”人气名师,或庄严论道,或展示风姿,对冷话题做热思考,在选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坚守和担当,给泛娱乐化的电视节目现状带来了一股清风。当然,这个节目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注意讲好故事。在这些登台的人气名师背后,都凝聚着一个个有意思的中国故事: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讲授量子物理的李淼教授同时又是一位诗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柳肃教授一直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邱新会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从事残疾儿童教育,荷兰乐安东先生则不远万里来到景颇山寨为少数民族孩子开办培训学校……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是先生》在把不同领域的人气名师请上荧屏的同时,实际上又在发掘这些教师身后的故事,既传承了文化,又讲述了一个个中国故事,展示了这些教学名师身上的中国风格,使得节目“有笑点、有泪点、更有亮点”,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独特传承。在电视节目快餐化时代,《我是先生》保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冷静思考。中国传媒大学苗棣教授称《我是先生》体现了“不拘一格下的文化坚守”。
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精神
如今,一档电视节目要想赢得电视行业的认可和观众的收视率,在于这一档节目的独特价值,它需要避免与其他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寻找自身的独特定位。《我是先生》电视节目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在当前普遍娱乐化的综艺节目当中,独辟蹊径,以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展现优秀名师风采为己任,这既是在选题上的突破,更显示了它在当前电视节目娱乐化现状中的精神操守。《我是先生》电视节目的精神坚守,在于它弘扬了中国文化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孔子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一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韩愈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说,中国古代的这些思想,体现了传统的教育精神。《我是先生》抓住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精神。《我是先生》节目中的老师们,大多工作在教育领域的第一线,他们在三尺讲坛上传道授业,在教学工作的不同领域默默耕耘,他们来到《我是先生》节目的舞台上,把优秀的教育文化和教育经验通过电视荧屏展现给大家。这中间有在大学讲堂讲授传统文化的大学教授、有致力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有宣传保护古建筑的教学专家、有传播中国传统曲艺的古琴教师、有在特殊教育行业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员,也有从荷兰来到景颇山寨教育少数民族孩子的外籍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领域默默奉献,以传道授业为己任,他们有着在教育领域的独特坚守,更有着在教学领域的独特理念和精神风采。《我是先生》节目把国内教育领域教师的不同风貌加以展现,弘扬了传统文化尊师尚教的精神。在节目中,不同的教师以各自的登台论道为观众展示了不同的教育精神。北京大学的赵冬梅老师以杨家将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差别,为大家展示了教育的求真精神,她和马未都先生就“司马光砸缸”展开的对话,更是体现了教育对话和教学相长的一面。山东大学的单大卯教授,则让观众看到了以生命激情讲课的风采,他的“教师有激情,学生才会有激情和热爱”的表达,让人们感到了教师从业人员的拳拳赤子之心。红烛育人工程学校卢稳子老师和聋人博士郑璇的热舞教学,更是让观众看到了老师们在不同教育领域的默默奉献。《我是先生》的这些节目,展示的是不同教育领域教师们的辛勤耕耘和精神风采。与才艺比拼类“真人秀”不同,《我是先生》节目没有过分追求炫目的荧屏效果,而是侧重师道精神的传扬。参加《我是先生》节目的各位老师,平时大多默默耕耘于杏林,不具有其他达人秀类节目参加人员炫人的才艺,他们在舞台上的展示,大多是平时在讲台前的本色展示。它因循每位老师的特点,不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包装效果,大多根据老师自身的特点自然展示,形式质朴,甚至可以说粗粝无华,节目“真”而不秀,引人动容。与其他综艺类节目走年轻化路线不同,《我是先生》节目登台的教师大多有一定年龄,有的学有所成,有的卓有建树,有的在教育教学行业默默奉献五十余年,虽然节目也有不少年轻教师,但节目中大多数教师有一定的岁数,这与节目注重于展现优秀名师的栏目定位有关,也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宗旨相称。在节目中,有不少教师身穿汉服等传统服装登场,他们在教学和生活中也身体力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这也与《我是先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相一致。尽管如此,《我是先生》也不是简单的优秀教师总结大会,它遴选的教师都是不同领域的人气名师。这些教师或振道于杏林,或担当于一隅,或激情满怀,或有过人之才艺,展现了各自的卓越风姿。制作方唯众传媒总裁杨晖表示:“我们选择先生有四个标准:讲课有实力、教学有成果、表达有特色、为师有情怀。”可见,这些登上《我是先生》节目的人气名师,都有着各自的执著与担当,展现了不同的风采和精神。节目中不乏有教师以才艺展示的方式亮相舞台,这些展示大多结合不同教师的特长,与教育内容密切相关,大体是不同教师在三尺讲台前的本色展示,既寓教于乐,也让观众看到了教师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激情和追求。
关键词:文化转型;矛盾冲突;文化反思
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文化模式的新旧转变过程。[1]韩少功先生的《青龙偃月刀》实际上就塑造了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矛盾斗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展现了小说主人公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断游走的文化思考与抉择,富有现代气息的批判和反思。[2]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所处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又在反思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出路,呈现出现代性与民族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表现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作者对传统文化发展路径的探寻。
一、《青龙偃月刀》中的文化原型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青龙偃月刀乃关羽所使用的兵器,书中描写到它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但文中所谓的“青龙偃月刀”只不过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剃头刀。而其执刀人何爹只不过是一个剃头匠老头。作者如此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以吸取读者的注意力吗?实则不然,其中更多的隐含着一种内在文化的象征。
提及关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忠义”形象,并且在大家的认知中他与他的青龙偃月刀早已融为一体,互为代表。作者之所以赋予剃头刀为“青龙偃月刀”之名,实则巧妙地借助原型说的概念,何爹将关羽视为剃刀匠的祖师爷,关羽的“忠义神勇”性格特征在何爹身上有所体现。作者生动描写了何爹出神入化的剃头技艺如:“关公拖刀”“张飞打鼓”“双龙出水”“哪叱探海”等,不难发现何爹神乎其技的刀法中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一把剃刀使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何爹那出神入化的剃头刀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而何爹正是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也正是凭借着这套出神入化的剃头技艺何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剃头匠。
二、文化转型过程中的不同文化选择
当西方的现代文明到来之际,久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性开始与现代性有了矛盾冲突。面对现代文明的到来,人们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新文明、新思想的冲击,他们对现代性文明中的产物充满了好奇感,既渴望探求同时又保持着一种怀疑态度。当看到传统文明处在两难境遇之时,人们都顺时而变,纷纷开始转换自己的文化身份。由于人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快慢的不同,因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选择来。恰如文中所写,有的人外出务工,有的人出国,有的人移居山外,谋生计的方式也不再单一化。从而体现了现代性“对于个人而言”的后果,即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确立了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与行为的方式,即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我该如何生活“的思考与追求。[3]小说借何爹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韩少功对当前现实生活和文化发展的思考,一直以来,韩少功都在坚守寻文化之根的文学理念,他的文化“寻根不是要建立博物馆,不是要厚古薄今,不是要守成。相反,我们只是认识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来支持和促进我们的创造。创造者一定具有最包容和最谦虚的胸怀,不会出于某种情绪化的原因,对任何一种文化遗产给予忽视或蔑视。”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价值也有了改变,不再囿于剪一个普普通通的头,而是追求现代文明下的h油和染发,负离子和爆炸式。然而何爹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斗争中,做出了坚守传统文明阵营的选择,依旧坚守他的青龙偃月刀技法,不愿改变。于是仅靠过硬的手艺和几十年积攒下的人脉维持生计。在何爹看来所谓现代文明下的发式、发样完全是不入流的,表现出对新式美发的强烈鄙视,同时也隐隐地表明了自己的“文化阵营”。面对现代文明下应运而生的新式剃头匠,何爹对他们的手艺表现了严重的质疑,更对女士剃发匠表现出严重的歧视。发出“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的话语。此话一出,便得到了旁人的反对,通过对何爹“老腔老板”的描摹与刻画,既是作家对乡土生活的再现与回望,更是“对中国乡村文化的生动描述,传承了西方现代文明的火种,从启蒙现代性视角对东方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进行文化开掘和理性反思,以清除农业文明遗留的文化糟粕,弘扬质朴刚健的民族精神。”[4]
由此可知在面ξ幕转型的过程中,人们所呈现的不同的文化选择以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有的人在向现代化文明趋近,而有的人依旧站在传统文化阵营的立场,何爹是本文中坚守传统文化的鲜明代表。不同的文化选择实际是与现代性文明与传统性文明矛盾斗争下的产物。
三、不同文化选择下的不同命运
本文呈现的社会性与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处在不同阶层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变化及不同文化身份下的不同命运。
面对现代文明势不可挡的浪潮,当人们趋时纷纷选择奔向现代文明之际,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忠实守护者,何爹不愿趋时去接受现代文明下的产物,而是选择与他的“青龙偃月刀”相伴。实际上,他又怎么能阻挡着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呢?正因如此,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青龙偃月刀法,这门独特的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这门技艺的传承人,何爹理应代代传承,将其发扬光大。所以何爹具有浓重的使命感,他担任着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职责。然而何爹身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时代转型期,他承担着巨大的时代压力。面对时代的转型,他的内心是挣扎的、是矛盾的、是痛苦的、是无奈的。他无力改变人们趋时的现状,他也没有办法去寻找一个“继承人”。既然无力改变现状,他唯有独守。即使是生意冷清、难以维持生计也绝不改变。
作者巧用“那一定是最后的极乐”既指何爹刀法给热带来的享受感,同时也暗指“青龙偃月刀”的结局,像青龙偃月刀那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也最终走向了末路,而何爹最终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遗孑,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下的冲击下已经饱受重创,岌岌可危。从而表现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精华流失的悲痛与担忧。文中虽未提及趋时的人们的最终命运如何,但无可置疑的是作为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他们的命运比何爹这人群的命运更充满了希望。
《青龙偃月刀》一文,借文化转型时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斗争,展示了不同人群做出的不同文化选择以及其各自不同的结局,表现了人们在文化转型过程中的人生探寻。文章虽已传统文化精华可能濒临遗失的隐忧结尾。但其值得我们深思的后续问题有很多,在面对现代文明冲击时传统文化该如何应对的问题,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这才是《青龙偃月刀》一文作者想传达出的来核心观念。事实上,这种传统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并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使之在生活中持久传承。”[5]作者在文中虽然没有明确论及如何保护传统技艺中的精华,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化转型是时展下的产物,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对传统技艺做技艺和文化的整体观照,在传承核心技术的同时注意挖掘与发现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使传统技艺的生命力得到延续。在此基础上,从传统技艺生存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切实可行的保护模式,是传统技艺永续利用的可靠途径。”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义务,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既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又与时代紧密结合符合时代所需,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做到不是泥古于传统文化,而是在其基础上思考未来的出发点,从而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以此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二者和谐共存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永春,赵四东,李伟伟.文化转型 中国文化规划研究[M].兰州大学出版,2013.
[2]常娟,韩传喜.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内在张力――老舍《断魂枪》[J].民族文学研究,2010(2)64-68.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基层民族文化艺术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文试图以现时期基层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状况为基础,阐述一点个人就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认识及浅显观点。
一、少数民族基层民族文化艺术
中国正处于重要的发展变革时期,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面临着变革与发展的关键节点。在这一变革中民族地区少数基层文化艺术如何提高和发展则成为显性的、影响达及深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和时期。因为民族地区的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不仅同样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如何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态并行并健康发展,同时也成为这时期各少数民族本体本质如何发展,与主体汉民族文化如何并行发展及如何适应世界多元文化相容发展等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未来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等,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和探索。
基层少数民族大多生活于偏远山区或边疆地区,因生存环境的恶劣和闭塞,使得他们接受知识教育的程度,接受现代文明的机遇远远落后。相比较,他们更多坚守的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是心灵深处文化认同与感受着具有民族风格特征和民族精神意志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性,这既是本民族安身立命之血脉生命相沿所在,也是维系民族精神灵魂的凭藉。简练地讲就是,守望的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少数“外人”的角度看,这些基层农人或牧民坚守的是一些落后的“土”文化,是一种愚昧生活状态;或个别所谓学者也认为“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前现代农业文明或草原文明的沉淀物,在现代制度文明中是必须淘汰的东西 。这些“外人”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既谈不上“美”,更不具有现代性,近乎是阻滞现代文明发展的障碍,是应该扬弃的“糟粕”。这类论调已不值一评,因为他们没能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真正的含义及其价值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多远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处于一种极其艰难的人文环境中。这几年国家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政府也着力地对一部分“非物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但从目前的结果看,由于文字、录音或录像这些记载载体的局限性和记载人员的对所记载对象的了解程度的差异,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原因,所以其更多的意义在于文献和资料层面的搜集与整理,或是某种具有可简单操作性的记载。那么,在现实状态,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笔者以为,传统文化与固有的地理环境、生存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基层民众自己,根据自己的意愿、审美旨趣、价值取向,以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自省和理解等,使他们自己自愿激发对基层民族文化的自身活力,发挥内因作用,促进基层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的内生先进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任何外力的强推也只能是虚有其表,并不会为他们认同。
政府和文化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在基层民众中,在鼓励和促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基层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时要切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基层民族群众,以引导和大力扶持作为手段,让基层民族群众自省、自觉地投入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行动中,并发挥个体和集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和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城市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更主要的目的是由专业人员发展并艺术化 ,如各类文化机构、文化团体和组织,让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具专业性、艺术性,通过挖掘和扶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使其高度艺术化,为活跃和提高民族地区群众传统文化品位和审美意识服务。要做到以上几点,持续性和坚持是基本前提,因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或数年就能达到目的的事物。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二、传承与发展及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从数千年记载的历史经验表述来看,任何民族在任何时展文化,都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即强化民族特色和加强民族风格。反之,淡化民族特色和风格,就会背离有形的传统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传统;就意味着丢掉了民族象征以及民族精神之魂,继而会失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一)传承与发展的意义。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为振兴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石。
从民族地区基层很多社会现象反映出,当代许多崇尚淳朴善良、乐观豁达和坚韧顽强的年轻人,因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等的变化,价值观、人生观向过度利己化的现象变化,也因此产生出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这一方面显示出因经济快速发展,而经济本体的利益性和价值性,使得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当下不断弱化的“精神文明”,是一些人在精神信仰、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崇尚观、仁心观、文化理念和民族群体意识等等方面,在书面性语言和抽象概念的不明语境中逐渐失去了精神意识的方向。但更多的人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和趣意的同时,表现出对各种不正常、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和指责。同时希望重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利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在精神方面健康发展。
(二)教育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来的,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教育。旧时代,以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等进行民间形态传统文化,其中民族民间技艺类艺术的传承是作为谋生手段,而统治阶层的传统文化则由相应的传承机构;现代,最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当然,众多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依然延续着固有的传承形式。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渠道,在现代社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和价值。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通过民族学校基础教育的方式进行选择、继承和发扬,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增进知识和技艺,并能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未来贮备基本的人文基础及民众资源。因此,在民族学校建立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传承的共生机制,是一项非常具有长远意义的举措。通过学校这一特殊平台对学生一代代的传承者们进行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则成为某种最主要的渠道和途径之一。
(三)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性内涵。
首先,一代代的传承是以选择合乎时代社会需求和民族发展主旨为基础的。即并不是毫无选择地全盘被后代人汲取,而是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于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特点、民族意趣等有益或有运用价值的才会被继承并传承,无用或没有价值意义的则会被逐渐废弃。
其次,传承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由各种客观环境条件和人文主观意识作用而造成,即受现实性内涵制约。发展是代代相沿传承的保障,没有发展性的文化是会随着不同历史的现实性发展而逐渐淹没在无尽的历史长河时空中的。只有与历史发展相适应的被发展的文化才能世代传承,所以传承与发展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并受现实性影响的关系。由此可以认为,在现时期的当代,民族地区基层传统文化艺术需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即融合现当代文化中一些有益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并具时代性的有益元素,以形成现实性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中更具传承性和发展的意义及应有的价值。
三、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
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体现着民族心理、民族情趣、民族审美和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意识形态的精髓。随着当前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基础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而且因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人员的“走出去”“请进来”与外界交流的增多,各种多样性文化与本地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交融性发展,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发展态势。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和现实状况而言,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是一种现实态的必然结果,但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视角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民族文化渐现缺乏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和传统性。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中,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艺术受到的冲击可能最为显著。一方面,民族地区基层文化作为弱势文化它不可能受到更多关照甚或被淡化或边缘化,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原生性,即民族性没有了,有些勉强存在一些“地域性”特征,有些也只能从名称上或个别史料中循迹到一点线索。另一方面,因为受大众传播和主流主体汉文化的影响,以及有的少数民族本身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在主观意识上重视不够或者说无能为力,在行动上没能很好的加以保护和宣传,加之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和各种人才、物质资源等方面的制约无力为继。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大格局的背景下我们注意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必须关注到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和融合性问题,在现代社会急速的演进过程中,传统文化既不可能独善其身保持不变,更不可能成为静态的某种物质。
这些新业态的出现并没有打破旧业态的经营。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台北的诚品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在电商冲击、电子书流行的大环境下,依然凭借着原貌留住读者。在新时展的潮流中,他们似一桩桩立柱,依旧屹立在奔腾的大河中,没有被河水冲击倒下,没有被河水侵蚀。
那么,新旧业态谁更胜一筹呢?
其实,变与不变未必都是坏事。新业态的出现,改变了固有书店的经营模式,给读者提供环境的新颖,让读者有着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虽然有些东西改变了,但没有改变的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不再局限于纸张阅读,早前电子书疯狂流行,这使得人们大多享于电子产品带来的阅读感觉,也很少有人再打开书本阅读了,而新业态的出现,不仅迎合了新时代的发展,也积极传播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阅读的同时不忘传承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记住文化、传承文化,为我国文化传播做出很大的贡献。
传承传统文化 塑造品牌根基
品牌不是产品的铭牌,而是生活方式的符号。这是红谷“和于自然,亦善亦美”品牌理念的最佳注解,对红谷来说,品牌的传承既是对中华民族古老手工艺文化的眷恋,也是对古韵束河600余年顶尖皮匠技艺的“死忠”。
针对中国皮具产业中粗放型经营的现状,源自灵秀丽江的红谷,一方面根植于中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兼收并蓄,以设计创新为抓手,促进自身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围绕丽江文化进行延伸,让产品强烈的艺术风格,演绎着现代时尚潮流。
探寻中国手工艺之根,不仅是红谷品牌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红谷人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在丽江束河投资兴建行业第一家皮革博物馆――束河皮匠历史展览馆到申报束河皮具作为丽江第五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修建红谷华夏箱包文化博物馆,以及概念店的DIY手工体验和第4代终端形象店改造……红谷力求让精湛的古典手工制作工艺得以完美传承,使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融会贯通 坚守下的信仰与感召
“精于质,朴于心”,是属于红谷的匠艺精神。红谷始终在追求束河匠艺精神的现实意义以及更深刻的价值,并将这一价值形成情感纽带关联给每一位消费者。“精于质”是一种不断追求自我突破的动态表达,而“朴于心”则是对传统文化基因的坚守。
1 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现实意义
历年来,蒙古族音乐都在中国的音乐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使得传统的音乐受到遗弃。同时,传统的老一辈艺人不断的去世,大部分的传统音乐已经没有原来的面貌,失去了其本来定的面貌。在通过一些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现阶段传统音乐的现状。很多的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播,随着老一辈艺人的辞世,许多的传统音乐没有继承人进行相关传承,也没有相关的一些机构对这些传统的文化进行补救式的传承,只是依靠一些音乐的爱好者和传统的艺人对传统的音乐进行默默的坚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缺失使得一些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流失,给传统文化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同时,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还是采用较为落后的手段,一般就是对徒弟进行口头上的言传身教,这样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保留传统音乐的本来面貌。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这种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方式,一般只是对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进行传授,是一种不开放的传授方式,这样就局限了传统的文化传承,使得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
2 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音乐的一些弊端不断地显现出来,毕竟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地进步,传统音乐因为更新的速度较慢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较为落后的情况。因此,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对传统文化不认同的思想,甚至是排斥和抵制。认为传统的音乐是落后的、不开放的、较为愚昧的音乐。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传统都有其必要存在的因素,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得到传承本身肯定具有自身的优势。而且在发展中也不断地出现音乐方面的非常优秀的作品。任何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传统的文化也不例外,本身来讲传统的音乐还是文化积淀的结果,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不断地吸收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成果,使得传统文化得到非常重要的发展。同时,在进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各代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其中存在着相当多的精华,只要加以变革就能够成为被大众接受的非常优秀的音乐,因此在进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 传统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1 与马存在着共鸣
在蒙古族中马是非常神圣的存在,是蒙古族的圣物。在蒙古族的发展工程中,不论是在内蒙古的周边还是在草原的内部,都有着对马的无限推崇,其本身的许多民谣和传统的音乐也是存在这许多对马的歌颂和表达。同时,通过蒙古的服饰和乐器也可以看出蒙古人民对马的喜爱。比如蒙古族的人民喜欢用带有马图样的饰品,他们的乐器也有很多的涉及到马的因素。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马头琴了,这个是蒙古族的代表乐器,据现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蒙古建国的时候就存在宫廷的乐队中,是蒙古族较为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一般来讲,马头琴由马骨组成琴干,在琴箱上面蒙上一层马皮,用来演奏的琴弦和琴弓都是有马尾制成,虽然只有两个弦索但是却能够发出较为空灵悠扬的琴声,表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较为丰富多彩,在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中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演奏方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共鸣,因此在以游牧为主较为粗犷的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应该是较为容易得到传播。同时,蒙古族对于马的推崇还表现在其本身的文化上,在蒙古族的传统故事和童谣上,很多都是和马有关的内容,有关于马的传说在蒙古族的古典故事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比例,包括蒙古族的童谣中也是包含了大量的关于马的传说。
2 与其自身的游牧文化紧密结合
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音乐的表现形式不同于中原的文化,是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国来讲,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早期的传统音乐中,蒙古族的音乐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的时期是非常流行的音乐表现形式。而且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成就,在音乐的表达上较为悠扬,充分的表现出草原民族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相较于传统的中原文化来讲,更加的能够激发人们心中对自由的渴望。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将本民族的风俗人情和传统民俗很好的融入到了其传统的音乐中去,是自己情感最真挚的表达。在蒙古的传统音乐中,许多的音乐曲调是非常的优美的,在音乐的情怀上主要是表达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对父母的感恩兄弟的情感。草原的游牧生活相对来说是较为寂寞和较为枯燥的,所以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是无数的游牧人民在孤单寂寞的时候情感最真实的表达,,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这些底层人民最真实的情感表达,这样的真情流露更加的能够表现出音乐的内涵。本身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就是需要投入真实的情感,这样的文化传承才有意义,传统的蒙古文化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并且融入了非常多的情感在其中,因此这样的传统文化是值得传承并且应该不断的进行传承的。 三 目前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存在的问题
1 传承方式较为落后
在现阶段来讲,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般来讲传统音乐的传承是采用师徒的方式进行的,不像现代的文化传播是采用较为集中的大规模授课的方式,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较容易造成传统的音乐传承存在一定的问题。本身来讲这种传播的方式在一些方面的发展中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传播的群体有限,有些真正有天赋学习传统音乐的人员因为传承方式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甚至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学习,而那些不一定有兴趣的人员却因为家族的压力或者是各种原因不得不对传统的音乐进行学习。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新兴事物的基础,如果没有兴趣就算是学习的再好也无济于事,但是传统的音乐却因为本身传承方面的问题使得传统的音乐在传承上不能真正的得到大规模的传播,这是限制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了解才会造成误解,因为自身的一些弊端使得传统的文化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是一个积极悲剧的事实。
2 在进行发展传承的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音乐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关的改进。毕竟社会的进步也是有其自身的价值的,还是值得传统的文化进行借鉴的。闭关自守会限制自身的发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显然有些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采用传统的传承方式按部就班的进行传承和发扬,但是时代使得人们的各种思想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音乐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再适合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发展中的与时俱进是非常重要的。
3 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稍显欠缺
目前来讲,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国家在制定各项的规章制度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本身就不像物质遗产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它只是相关的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产形式本身在保护上就会存在一些较为不便的因素,这个度很难较为清晰的把握。如果国家干预的太多,就会使传统的文化遭受一定的冲击,失去本来的内涵,如果干
预的过少就会起不到较为良好的保护效果,所以国家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也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遗产,在传承的方式和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都是其保护的时候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四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1 大力发展学校教育
音乐的教育对于音乐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基本上是靠口头传授的方式,在传承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还是有其自身的优势存在的,毕竟这种方式在传统音乐的传承上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对于这种方式也应该加以改进,要与时代进行结合,积极的引进现代的教育理念,采用学校教育的方式对传统音乐进行发扬。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采用学校的教育,可以很好的聚集较为优秀的资源使得一些人才得以被发现。因为以往的家族或者是师徒的传播方式因为本身的范围很小,非常有可能造成真正的人才或者是有天赋的人员不能学习这些传统的音乐。而学校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讲就较为广泛,它不仅可以面向社会召集一些对传统音乐较为感兴趣和有天赋的学生,同时还可以对传统的音乐进行普及,是一种较为优秀的文化的传播手段。
2 积极吸收现代的音乐元素
二、在媒体交融中积极拓宽传统文化传承的渠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外来思想在不断充斥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更容易接受外国先进的、简易的思想文化,这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危机。但是,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绝不能失传,也不能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媒体等的发展而失去本根,改变基因,只能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如今,正处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借助此趋势,来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媒体是一块肥沃的土地,首先,要紧紧把握住媒体发展的方向,从以往的借助个人博客、个人贴吧、节目来传播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转变到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QQ等,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更新。其次,各种媒体应借助网络,多开展一些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例如,可借助传统的文化节日来开展一些文艺节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其中。再次,媒体应多推广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例如,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比赛、中秋节举办制作月饼比赛等,对比赛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中去。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更多的人更加全面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只有借助媒体的力量,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才能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三、利用媒体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
一个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唯有如此,才能可感可视,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鲜明而美好的形象,而传统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如今,媒体的功地位日显重要,传统文化须打破以往的封闭式发展,利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借风使力,因利乘便,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传统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地域的阻碍,使得传统文化信息的流通受阻,使得传统文化难以打造出自己的专属品牌。所以,媒体应采取合理的经营模式来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媒体在传承文化的活动当中,应运用新兴的技术来宣传传统文化思想,以此来获得更多人的接受、认可。只有使得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进而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现在,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精神消费,很乐意为文化标志买单。所以,传统文化要想永久流传,就必须不断维护自己的品牌,并对品牌进行授权,使其真正形成一种资产。例如,完全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地区的产品进行包装,对这些产品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后再借助媒体的力量,将这些蕴意深厚的文化产品销售出去,以此来打造出属于传统文化的品牌。文化产品如能赢得更多人的信赖,那么它就会拥有更多的顾客,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自然也就诞生了。再如,一些广播电台,他们可以与一些网络客户进行合作,以此来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空间,进而运用网络来开拓自己的传统文化品牌。由此,不但使得文化产品得以销售,还可以确保传统文化得以永久传承。
四、媒体应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可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这些观念逐渐被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所取代。就拿传统节日七夕节来说,大多年轻的人更倾向于过2月14的情人节,而将传统的7月7日情人所节忽略。还有如圣诞节之类的节日,以前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哪有这些节日,而如今这些外国的节日却大受中国人的喜爱,更有甚者将本国的传统节日抛之脑后。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展受阻,所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融之际,要使得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媒体就应该抓住文化的发展潮流。即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不能使得传统文化遗失。这就要求媒体在宣扬文化时,要紧紧坚守以传统文化为中心。例如,电视台在做节目时,应邀请一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人士来参加,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后,媒体应扩大宣传范围。媒体工作者就可以将这些节目视频传到各个网站,通过此方式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而对于外来文化则要以谨慎地态度去选择,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还要注重收集民意,看大多数是否乐意接受外来文化,而后媒体再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是否需要宣扬此文化。虽然媒体是一个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但它必须要适时更新一些旧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其自身不落伍、不被抛弃,进而才能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前景。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来到尧治河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条幅:过去靠精神,现在靠发展,未来靠文化。固然,条幅中的有些提法还可以商榷,但其透露出的文化意识、弘扬的文化情怀、彰显的文化态度,是令人钦佩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世界性的发展潮流,那就是文化地位和作用在全球的凸显。这在某种程度上有效诠释了尧治河村之所以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原因――既保留了绿水青山,又赚得了金山银山,成为大山里幸福村的典范。在尧治河村的参观考察中,我们被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尧文化在尧治河村的保护、传承和复兴所深深折服,被传统文化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价值所打动。
伴随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们越发意识到“我是谁”的重要。在尧治河村参观“农耕博物馆”时,我们对其所展示的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对其所彰显的地方文化自豪感所感动,深刻体会到尧治河人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重视和弘扬。事实上,对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眷顾,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成为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大众的文化认同基础,越来越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现代中国人的底色。近年来,有着传统文化复兴的新农村,有着青山绿水的新农村,不仅留住了“乡愁”,使“美丽中国”染上中华文化特有的色彩,还丰富了现代性的内涵,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根脉。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只有历经时代风云的激荡锤炼和文化洗礼的精神凝聚,才能托起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精神发展的高地。环顾全球,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则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还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扬,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事实上,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既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从而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并通过一系列无愧于历史和世界的辉煌的文化经典展示出来,更经由百姓日常的点滴细节得以传承。如传统节日氛围的营造,家风的传承和家谱的续写,以及乡贤在社会治理中作用的发挥等。
当然,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文化传承要讲究方法。所谓“古为今用”,这需要眼光和视野及其高远的洞察力,更需要所倡导的基于现代立场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尧治河村的发展实践再次表明。传统文化不是发展的包袱,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弘扬,在尧治河村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事实上,伴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并未成为“过去”,它也不是静态的“博物馆”式存在,而是日渐成为我们健全机体的灵魂和血肉,从而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地基,不断丰富着中国当代文化的内涵。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欧洲则国雄于欧洲。”高考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增强对国家数千年历史的了解。在各国都很重视外语教学的现今社会,外语教学固然值得肯定,但我们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韩国对端午节申遗的冲击下,国家越来越注视传统文化,各地兴建孔子学院也是传统文化发扬的一个良好表现。国之利器,是文化。设想有一天,我们不再书写方块字,不再说着字腔方圆的汉语,这难道不是预示着一个民族的衰亡吗?
“汉字书写大会”掀起一股猛烈的文化浪潮,科技在发展,外来文化在入侵我们的生活,“提笔忘字”不仅预示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对母语的疏离,更意味着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文化见证了时代的更替,事物的兴衰,它从千年前向我们款款走来,带着书卷的香气,引起我们对文化的渴求。
新华网称:“降低英语分值绝非放慢向外部学习。”中国在强盛,但未来仍有一段路要走。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正确对待,盲目拒绝只会象腐朽的清廷一样自取灭亡,唯有坚守自我的同时,吸引外来文化的精华,将其变为我们的养料,国家才会更兴盛。
二、发挥广播优势,提升文化品位
无论何时,听众都不会仅仅满足于速食文化,他们需要更深刻的、多层次的、有厚度的文化。地方广播媒体要充分发挥广播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向听众推介优秀的文化成果,把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歌、曲艺、音乐等都很适合在广播中传播,可以通过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表达特点,给听众留下悬念、产生神秘感。通过主持人的描述、传承人的现场演唱和交流,唤起听众丰富的想象,达到听到的比看到的更美的效果。吴江电台专门开设了30分钟的《鲈乡采风》专题节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地域文化为主,用优雅精炼的语言,创造美妙的意境愉悦听众;用激情澎湃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感染听众,吸引听众。对一些“非遗”项目,比如震泽黑豆腐干、熏豆茶、待帝茶、平望辣油和辣酱等制作技艺,铜罗黄酒酿造技艺,苏南花烛和蚕丝被等传统制作技艺,我们则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它的起源、制作方式、吃法等娓娓道来,同时把制作过程的照片上传到微信、微博上,让听众分享和参与互动,和网友们一起交流品尝的滋味、制作时的感受和心得。通过传统与现代对接,使广播节目内容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更加突出,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品位。
三、拓展传播平台,丰富节目形式
网络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会。广播媒体要与新媒体不断融合,拓展传播平台,通过全方位参与、立体式的传播,扩大本土文化资源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通过微信、微博、QQ群、短信平台、热线电话等互动方式传播、分享优秀传统文化。网友通过“点赞”“转发”“评论”参与传播。这样的互动,更多元、更草根、更自然,影响力也会进一步增大。当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贴近百姓,带着温度,生动活泼,才能入脑、入耳、入心。因此,地方广播媒体要坚守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将传统文化置于现代生活的背景之下,寻找新的表现形式,以时尚、鲜活的形态,增加听众的想象空间,形成特有的吸引力,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比如:在每天直播节目中,采取“猜猜猜,大家一起来猜谜”“成语接龙”“脑筋急转弯”等形式,设置悬念,让听众和网友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用讲故事、广播短剧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故事和文明礼仪小故事。通过对历史典故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听众的想象力,在听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策划节目的过程中,要精心打磨选题、内容、结构、包装等节目要素,充分运用好广播的表现手法,提高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在吴江电台采制的“非遗”系列广播专题节目中,有的是通过体验式的采访,以轻松自然的方式诠释传统文化的内涵,听起来轻松时尚、生动鲜活;有的是用评书的方式来讲述离奇曲折的情节、形象生动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故事;有的则用特殊的音响、画外音,不断设置悬念和疑问。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强了传播的效果和感染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根据不同的传播对象,量身订制节目内容
近年来,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因此,广播媒体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各个阶层的听众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道路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媒体是青少年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扇窗户,他们的爱好、兴趣和发展方向深受媒体的影响。因此,广播节目要用健康的社会审美意识和民族传统文化去熏陶青少年,引导他们感受、欣赏和追求真善美。针对少年儿童特点,吴江电台专门开设了《江村娃经典诵读》专栏,采用小学生参与领读、对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方法,让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中国古代蒙学读本中流传广泛、影响久远的经典之作。同时每逢各大传统节日,让小学生们走进电台,专门诵读符合时节的古诗文和现代诗词,并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解析,让孩子们从中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吴江电台还在少儿栏目《七色花》中专门设置了“才艺PK台”,从越剧、黄梅戏、京剧、评弹、沪剧、昆曲,到芦墟山歌、同里宣卷、相声、小品;从讲故事、说笑话、诗朗诵、乐器演奏到“主持秀”“导游秀”,一个个精彩的表演展现了当代少年儿童的多才多艺和乐观、自信,体现出广播节目“品德培育、行为引导、文艺熏陶”的功能,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吴江电台还以“文明礼仪,与我同行”为主题,以“八礼四仪”为重点,以各类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争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吴江人。针对中老年人有较多的休闲时间和爱好曲艺等特点,吴江电台专门设置了《梨园大舞台》《露一手》等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艺板块,每期都会精选一些名家名段供大家欣赏,并邀请中老年朋友走进电台《露一手》,哼哼唱唱喜爱的经典老歌、熟悉的戏曲唱段,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风采,进一步增强了节目的贴近性和可听性,拉近了与中老年听众的距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在吴江安家落户。外来人口移居吴江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家乡的文化,给吴江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同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产生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吴江文化。新吴江人要“快乐地居住和生活在吴江”,必须有一个“文化融入”的过程,这也是“人的城镇化”的核心。针对外来务工者群体,吴江电台以“我们的节日”为主线,每到传统节日,邀请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走进电台直播室或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介绍他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比如在2014年年初的开学报道中,吴江电台请各小学的外来务工子女来说说家乡过年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会舞龙舞狮,十分的热闹”,有的说“我们那边的小吃,有枕头馍、芝麻糕什么的”,还有的说“我们过年的方式就是祭拜祖先,最重要的是杀鸡杀鸭。鸡头鸭头都是动物身上最重要的部分,一定要让长辈吃”,等等。通过孩子们的童言童语,反映了各个地方过春节不同的风俗习惯,折射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群众文化创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形成民族意识,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当今社会,对于群众文化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行时代契合尤为重要。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人们群众智慧下的产物,它的存在意义对于地方人民群众丰富自己的生活,发扬自我素质,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一种信仰,对于当地人们来说意义非凡。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区域辽阔的大国,不同民族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断的推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国人们群众的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不同的文化氛围有多改变,但是,在总的方面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大一部分仍在民间有很大的作用和发展。就如我们不同民族出现的民族音乐、舞蹈,以及关于文化的民间记载传播方式、还有民间美术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文化,丰富了基层民众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这些文化中,对于艺术的呈现也是纷繁复杂、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并且在现实发展和文化继承方面都在不断的完善。比如地方音乐,由传统方式的唱和伴奏,逐渐演变成适合现在发展的演唱方式和不同包装结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保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不管时代如何的发展,文化对人的熏陶下,人们在地方文化的熏陶下,总能形成相应的品质、素质。因此,在现今时代的发展历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发展使符合人们群众需求的事情,可以为人们群众提供丰富的生活方式,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并且在人民群众会自发的进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等于保护中国文化的千万年来的历程。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这片沃土上,中华文化已经就几千年的历史。勤劳的中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许许多多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文明,并且在时代的发展中历经不衰。这都是基于中华文化传播的思想都是积极向上,推动人的发展的。就像现代的社会,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自身的文化,中国人民会根据新的文化特点,融入到现实生活过程中,这些文化遗产都是中华儿女智慧的体现,都是历经许多年仍在适用的方式。就比如进入一个农村地区,你会很明显的体会到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当地人们在这种类型的风俗下形成的性格。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不可再生,只能创新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的作用,保护好我们的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以后更长时间的源远流长过程中,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历史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化过程中,我们不是一味的固守传统文化,而是要适当的进行取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且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是文化能够历久不衰,是我们中国人坚守的道德底线不会出现问题,并促进民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在现在的很多综艺节目中,有些会去乡村体验生活,有的会在不同的地方举办不同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活动。我们在关注综艺节目的同时,对于不同的地方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会更加沉醉于我国的文化气氛中。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道德底线,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对人民群众的尊重。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既是享受者,又是创新着。在时展和传统历史的碰撞中,选取精华部分进行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是地方的根,只有跟牢固了,才能在时代进步中,始终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并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在一个地方促进当地的文化繁荣有重要的意义。
三、发动群众力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民间的艺术才是纯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来源于民间,并对民间的思想文化成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地方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因此,在保护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对策可以借鉴:
1.宣传
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能熟知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对于地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精选出具有特色的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导。比如出一些相关的杂志,或者印发一些专门的宣传单进行普遍、广泛的宣传,使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思想深入人心;在新媒体发展至今,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方文化发展也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多媒体信息进行新的包装宣传,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的深入人心,使每个群众都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言人。渠县“非遗”办精心制作展板和宣传单,纳入了我县的“非遗”内容和一些民俗活动,图文并茂,让人民群众了解“非遗”,关心“非遗”,保护“非遗”。组织编印出版了《岁月 足迹---渠县文化馆建馆60周年纪念画册》,画册录入了我县的群众文化工作、活动以及“非遗”项目。同时,将非遗保护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新闻媒体、校园乡土教材、文化馆组织开展“非遗”活动等多种方式,让“非遗”保护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非遗”保护工作。
2.传承
对于传统文化,要做到传承工作,避免出现后继无人的状况,人民群众是传承的主体。这就要从传统文化入手,积极的融入现代生活的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使传统文化永远不过时。在传承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辨析,如果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充实有帮助的就要选择继承,对于一些不适合时展,并且可以f是文化糟粕的内容,要选择性的放弃。同时还要对一个特殊的传统文化培养专门的人员进行传承和发展,在地方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工作有固定的地点,和与之相应的设备,方便传统文化的进行。这个过程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3.特殊保护
首先是编纂成书,人民群众要自发的参与进来,通过相关部门一起进行编纂。记载的方式可以避免在传承过程中遗漏了重要的文化形式;其次是进行申报特殊保护,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政府的支持可以带动更多人的支持,有利于组织一些活动,切实的对地方文化进行保护;对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还要有资金上的扶持,政府要进行拨款扶持;对于已经失传或者没有新的^承人的文化遗产如民间手工艺等,国家要对其进行专项保护,统一进行存储,避免遗失。
渠县文化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至90年代末,以抢救口头文化遗产为主,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共收集民间歌谣1000余首,民间故事500余个,民间谚语5000余条,民间舞蹈100余个,民间美术50余件,民间耍锣曲谱130余个,并出版了《渠县民间歌谣集成》、《渠县民间故事集成》、《渠县民间谚语集成》、《渠县民间耍锣谱资料集》四套文艺集成。从2004年底开始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紧接着依照国家统一要求,更名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按照国家、省、市、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对全县60个乡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挖掘、整理、申报工作。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渠县刘氏竹编工艺”、“渠县三汇彩亭会”被文化部于2008年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渠县呷酒酿造技艺、“渠县耍锣鼓”被省文化厅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渠江号子和卢板鸭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截至今日,已有县级保护名录20项、市级6项、省级4项、国家级2项, 2人被公布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已有11人被公布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渠县三汇彩亭会、渠县刘氏竹编、渠县呷酒酿造技艺、“渠县耍锣鼓”四项名录被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真正的属于民间的艺术,是无价之宝。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对其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民众的创新意识会给地方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进行发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可以反过来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杰. 论群众文化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代契合[J]. 大众文艺, 2012(7):225-225.
[2]何晓薇. 辽宁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研究[J]. 满族研究, 2013(3):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