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

篇1

老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著《道德经》也是中国哲学与文学的经典。虽然250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老子的思想仍在延续。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道德经》的思想要点可以概括为三个词:自然、无为、道,通俗地讲就是无为顺应自然。作为一名教师,闲暇时读《道德经》主要有以下感悟:

一、教育要行"不言之教"

《老子》第2章中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行不言之教"是老子对圣人之教的经典表达。可惜道家这一教育理念长期以来只是被当做"言传不如身教"的另类脚本,而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它表征的是"无为"之教、"自然"之教,倡导的是自觉、自悟、自化的教学方法。尽管人们的教育活动千差万别,教学手段五花八门,但"不言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所谓"不言之教"并不是真的不言,而是言应合乎自然原则,要言的少、言的精。因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第43章)。一个最好的教育者一定是个"善言"、"善行"的人。他的言行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有形教育活动,并升华到了一种"知者不言"的境界,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自然"的教育,它是依循人性之本而教,依循人性之本而育,即"无为而教"。就是施教者不擅自妄为,采取不妄自干涉之道,能够使学生依循其朴素自然、真率无伪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展现自我,自然而然地成就自我。

教师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要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常与善人"赏识教育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第49章)。这不是无原则的纵容恶人,而是因为善于不善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一味的指责不善,则无助于把不善转化为善,只有以包容万物的胸怀去善待不善,甚至以德报怨,才有可能是不善者向善。

想到一则小故事: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先生以出其不意的奖励感化教育,轻而易举的功破了学生的心理,圆满的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想要教育一个人首先要树立平等的心态,宽容的胸怀,对事不对人,对立斥责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教育学生更是如此,逆反心理就是这样累积而成的。所以,教育学生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第27章)。无论学生素质高低成绩好坏出身贵贱,老师都应平等对待,在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老师眼里,没有任何学生是一无是处的,没有任何学生是无可救药的。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使他们各适其性、各尽其才。

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道德经》区区五千余字却是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它博大精深,包藏宇宙,几千年来流传于世,给人以无穷的启发和教诲。我们老师不仅需要多读,更需要多思考,把《道德经》中蕴含的做人做事及管理经验用于工作中去,净化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的修养,开启我们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

篇2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4-01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体验、感受、讨论、领悟,小部分时间给教师进行点拨、引导,这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促进了思想品德知识的有效转化。道德认识来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内心的矛盾、冲突,学生在不断体验内心的情感中构建道德经验。同时,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对亲近感、认同感、自豪感、内疚感等道德情感产生切身体会,然后通过讨论、感悟、反思形成道德信念,并在特定的条件与环境中,在道德信念的支撑下将已有的道德经验外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实现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此进行探讨。

一、在师生双边体验过程中创建生态课堂

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道德经验,从学生的积累与教学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方案,解开教材的束缚,创设道德体验的开放性情境。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强调“体验”、“生活”、“情境”并不是抛弃科学的理性思维,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自身体验是分不开的。人的体验过程蕴含着众多的思维冲突、修正和重建,也就是说,主体必然要经过反复的思索,不断的琢磨才能获得真切的感悟,甚至是一种“顿悟”。强调感悟反思是学习的基本规律,所以,课堂上教师不能以知识权威的面目出现,不能按备课时设定的目标和方式在不曾了解学生道德经验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要给予学生自由感悟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在讨论与思索中探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在体验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实行动态指导,适时点拨,可用“请说得更具体些好吗?”,“还能从别的角度来谈谈吗?”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继续探索和体验,可用“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这种追问让学生展示自身思维过程,给予自己更透彻的剖析,同时也给他人更多“豁然开朗”的启示。在此,教师体味学生的感受,这是一种双边体验过程。

二、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

尊重并提升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内在要求,与此相适应。体验式教学评价更重视过程的价值,更重视每个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学生依据教学评价来对自我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体验方式,引向新的学习,其核心是承认差异,促进发展。

整个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包括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两方面。静态评价主要以书面测试的方式进行。当然,考试制度有其所固有的缺陷和弊病,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书面测试更是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是,书面测试作为对学生认知领域的一种终结性评价,它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有着其他评价方式所不具备的客观性、公正性,因此,书面测试方式还应采用。但是,书面测试不应停留在简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重现或记忆方面,更应该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意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视了认知目标的评价,而忽视了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重视了一些所谓的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没有任何要求,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其实,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交流是相互交织的,教学目标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且还包括体验性目标。因此,书面测试的命题应注重开放性,用显现社会热点的题材密切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分析,通过情境题、材料题的设置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的考试中拟题:我校张某某同学暑期放假时外出,骑自行车于机动车道并逆向行驶,与迎面开来的汽车相撞,不治身亡。我校特发“天堂里的舞者”纪念版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张某某早逝的感受。张某某的案例发生于学生身边,此类材料题易于学生引发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卷面上,问题的提出多采用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增加对话性题目,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问题所创设的情境中,与试卷融为一体。总之,命题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当然,由于书面测试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认知领域进行的一种终结性评价,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但对学生的体验过程、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等却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书面评价的鉴别、甄选功能比较强,而激励、发展等功能比较弱,这种不足的弥补就要借助于动态评价系统。动态评价系统以表现性测试的形式进行。表现性测试评价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教育界提出并构建的,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给出问题答案和展示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表现性测试评价有两类,一是体验探究活动评价;二是课堂表现评价。体验探究活动评价一学期可以搞2次左右,要求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收集整理能反映自己体验成绩的材料,由学生自己、同学、教师、家长、社区等多元主体进行评价。评价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实践与情感体验,评价的标准是质性的、模糊的,主要评价学生参与实践的态度和过程,重视学生内心的感受和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感受、体验、反思、践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悟,对道德的构建,对行为的策划。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鼓励其坦诚观点,促使其个性化发展,这对形成学生良好的思品课学习态度、构建民主和谐的思品课堂和提高思品课堂实效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篇3

就是这么一位“已不年轻的青年”的书道,却一再给我以观之惊喜、思之慰如的美感。以我之知,山之于书道,可谓转益多师。他先后凡受茹欲立、茹士安、陈止中、志、陈鼎龙、吴三大、杜中信、周伯强、张红耀诸先生的耳提面命。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他看花开花谢,观潮起潮落,品人生百味,定心中乾坤,如今已颇得其中三昧了。

一般来说,性格于书风之取向,甚至起着决定作用,然稳定下来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系统,却需要相当长的砺练时间。挥洒毛颖,自赏珠玑,不吝光阴,以足于己,或有以得之。而启风一代,立言一家,尤者为万世立法,跻身大道,难之又难矣。个中价值取向、学习方法等诸多问题,于倾心书道者而言,实为极具诱惑之一事也。

山说,他在事业、生活、工作中遇到坎坷挫折以至重大变故时,时常用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教诲来安慰自己,并把精力更多地转化到练习写字和以小正书写《道德经》上。在长期的砺练和写经过程中,他逐渐形成鲜明的人格特征和思想特征,就这样惚惚恍恍,转眼已将老子的《道德经》抒写了一百七十余通。每写一通,或被好道者竞相收藏,或捐于慈善事业。山之抒写《道德经》,也可看作是他作为一个老子思想的传播者、抒写者、践行者对传统经典文化恭敬虔诚心态的一种外化。

篇4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最善于选择居处,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核心,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因为水是自然界最具高尚品德的事物。水具有无私奉献、与世无争、甘于吃苦、诚实守信、谦虚低调的优秀品质,她就像一位品德高尚的老师,在大自然中展现冰清玉洁、阴柔婉约的身韵,她心甘情愿地选择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篇5

书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经》中也不乏对水的赞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正如老子所说:“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啊!”

因为水很柔弱,它没有争斗的心愿,所以它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它从不轻视低的地方,总是往低处流。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成的,滴水还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厌倦地拍打着礁石,无私的水永远滋润着万物,这是水的精神。

篇6

一、修身治学——绝圣弃智,脚踏实地

 

师范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有着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意识强等特点,同时他们又处于完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强师范教育,提升师范生个人综合素养和培养良好心态,对其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十分必要。老子《道德经》中丰富的修身治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生可以从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强化专业基础和提升个人修养、培养师德精神两个方面来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一)严谨治学,绝圣弃智

 

道教中“绝圣弃智”释义为:放弃智慧,抛下仇恨,回归原本的状态,即返璞归真,人在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利诱,所以要通过修炼,达到这一目的。这是老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中的“教育知识观”的体现。

 

《道德经》中“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旨在提倡:以心灵去感知体会“道”,天然质朴地表现事物的本真与内心的感受。老子又提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因此,真正的圣智,不执着于形式。这里,老子不是在宣扬愚昧思想以愚民,而是希望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重视核心本质,注重精神内核,保持纯真质朴,不因有了知识而生智伪巧诈之心。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实现绝圣弃智,首先应努力涉猎多领域的文化知识,同时要能够求甚解求本质,还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保持朴实,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回归本真。

 

老子还进一步强调,在严谨治学,认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义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老子认为,掌握知识以不断增加和积累为特征,而提高精神境界则以不断减损为特征,即减损人的欲望。由此,我们可以悟出,“为学”就是要扩充知识,增长见闻,提高文化素养,这才是“为学”的根本;“为道”就是要净化内心,不断提高个人境界、思想水平,不断降低私欲,消除不适合自然法则的杂念。“为学”为“为道”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基础,有助于内心境界的净化,从而实现“为道”。

 

(二)脚踏实地,以至千里

 

老子通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告诉我们:一切成功和成就都是点滴积累的过程。作为师范生,要能够拥有“一桶水”,从而才能自如地传道授业解惑。

 

要想拥有“一桶水”,首先,师范生应正确地评价自我,并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实际的人生目标,完成自我实现的过程应当“知易守难,以易当难”来处理和解决问题。“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第七十一章),道家认为“自知”、“自胜”比“知人”、“胜人”更重要,更难以做到。因此我们要用积极平和的心态遍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迈向成功。这就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深刻含义。

 

其次,要谦让温和,宽以待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老子告诫我们,圣贤先哲懂得先替他人着想而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能够跳出自身利益甚至生死来处世而利益兼顾。无私才能完成人生的自我实现。作为髙校师范生,应当努力实现“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谦让温和、团结别人,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再者,辩证思考,解决困难。师范生可从《道德经》中学习“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大学里提供的各种学问,既具有科学性,是正确知识的累计;又具有艺术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师范生应理解其中奥妙,不仅要掌握所学学科的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所学。先知其所以然,后知其如何教。这不仅有利于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积淀,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帮助。

 

二、体悟哲思一道法自然,追求上善

 

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良好的师德,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是走向岗位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研读《道德经》,学习老子的教育思想,不难发现,其主张“道法自然”,感悟自然之理,这亦是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何为教育的目的?在老子看来,培养出能够使人悟“道”、体“道”、弘“道”、唯“道”是从的“圣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圣人”也是道家的理想人格。“圣人”最本质的品质特征是“无为”。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无为”是自然的本真状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理念的重要主旨,老子主张顺任自然而不加干预,主张让人民自我育化、自我升华。

 

作为一名师范生,本着这一目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树立良好的师德和科学的教育观。

 

(一)道法自然,玄同不弃

 

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长生的原因在于它毫不吝啬,毫无自私,以天下为重,故此老子认为:“圣人后其身体操拖;外其身而身存。”即不争不抢、无私奉献是个人的真正生命价值。教师更应如此,大公无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合格的教师应该是博爱的,能够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对所谓的坏学生,用大爱铺平学生的成长成材之路。这即是“道法自然”的美好境界。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相信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由坏变好,想方设法进行教育,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双方相互信任,才能在学生中搭建民主平等的桥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快乐地接受教育。

 

(二)信言不美,追求上善

 

篇7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对军事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深刻地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由他开创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当今的社会文化、伦理传统及审美标准都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对身怀技艺的艺术家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一、静以养心,不为物奴

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虚”和“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就‘虚’而言,他在本体论上是表征形而上学意义的虚无之道,而在价值论上则代表着人的一种空灵澄明的精神境界”①;而“静”则是抛弃一切虚妄的念头和凡世的嘈杂,让自己能够平静心绪,修身养性。这两点是大多数现代人所缺少的,更是艺术家们所应具备的品质。作为艺术家,如果没有空灵的精神境界是很难产生灵感的,再如果他们无法平静自己的内心,经常被外界所干扰从而使自己时常地焦虑和烦躁,那就更难创作出举世之作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今的经典之作如此稀少。

老子思想还有一个观点对艺术家的修养和德行很有帮助,那就是远离过分的物欲。物质生活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必然会对人的思想起到消极的意义,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老子说“:不尚民,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道德经》第三章);老子还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从老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老子很排斥物质欲望,甚至他很鄙视以追逐物质为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的人。他认为“‘金玉满堂’可能腐蚀人的灵魂,败坏人的道德,使人生活糜乱‘;金玉满堂’也可能遭到别人的妒忌和抢夺,难以终身保持。”②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追逐物质享受而用尽一切卑劣手段的人大有人在。许多艺术家们为了获得客观的收入,把良莠不齐的作品一起投放到市场,更有一些艺术家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回报把一些低层次庸俗的甚至是一些对人类身心健康有害的作品投放出去,他们不但不能通过作品提高人们的艺术情操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反而破坏了人性的美德,搅乱了社会的稳定。 二、少私寡欲,不与人争

“少私寡欲”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老子认为人是可以有欲望的,但是人不可以。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祸。”(《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老子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老子提出“少私寡欲”的观点自然是有现实依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是欲海难填,拼命的追名逐利却忘记了人性的根本而被名利捆绑。在中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告诫人们过分追逐名利的危害。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有两名大臣范蠡、文种,他俩人协助越王灭吴称雄,事后范蠡懂得功遂身退告老还乡,临走时他告劝文种也告官回乡,并写信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煮。”但文种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不听范蠡劝告,终招至杀身之祸。

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来说,懂得“少私寡欲,不与人争”尤为重要,我们当今的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因此艺术家把自己的成功和利益回报看的非常重要。“其实艺术家的成功有两类,一类是作品的内容与世俗的视觉习惯合拍。往往在欣赏水平较平庸的圈子里享有盛誉,这是其中一类艺术家的成功;另一类艺术家其作品是代表人们内心的精神实质的文明,它是能在竞争中自然存活下来的,并能推动社会精神层次的发展。也就充当医生的角色。”③能获得第一类成功的作品比比皆是,但能够获得第二类成功的作品就不同,像是贝多芬的交响曲,莫扎特的歌剧等等,这些艺术品虽然已经面世了百年之久,但依然能够给人以内心的抚慰和震撼,能够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艺术家应该把第二类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只有抛弃当前利益的诱惑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艺术家影响深远,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应该遵循事物的本性和规律,因为只有本性才能体现精神,只有创作出体现精神的作品才能使欣赏者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使作品得到别人的最终认可和自身的最终成就。

“无为而治”对于艺术家创作手法来说也是实为重要的。老子所谓的无为,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实为一种极富灵活性和生命力的艺术原则,其真实内涵并非无所不为,而是通过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实现既定的艺术目标。‘无为’是为了‘为’,是为了更好的去实施‘不为’而‘有为’的事,是为了实现‘为’的一种态度和方法”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许多作品都是不以作品自身形象为重,而是以体现作品的

神韵和所表达的情感为最终目的,他所画的动物和山水看似平平常常却能叫人感慨万千,意味深长。他就是以“不为”达到“为”的。

除了以上几点外,老子还有许多思想能对艺术家的人格修养起到积极意义,例如老子的“慈爱”“、简朴”“、不敢为天下先”等观点。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俭,故能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这些言论不仅能够提升艺术家的人格培养和行为举止,而且能够帮助艺术家获得精神及物质上的回报。作为艺术家应该潜心学习和领悟老子思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从而能够诗意的居住在大地上获得终极视域的开启。

注释:

篇8

《道德经》可以说无所不包含,绝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可是我们是不是捧着这仅有的五千言,就自满自足了呢?

不幸的事实就是这样,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对祖宗留下的国学经典只有顶礼膜拜,墨守成规,正如对国学中医一样,那些小学没毕业的中医名家们,在西方的医学发展到换心地步的同时,依然还在背诵着几千年前的口诀:“心主神明”呢!

自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奠定了哲学讨论的范畴之后。西方的哲学家们就从没有间断过继续科学而系统地发展他们的哲学。

尽管往大了说,哲学主要是思想方法,它并不完全取决于知识内容的新旧,可是,没有内容的哲学是空洞的,难道一天到晚开口闭口“阴阳”两个字,就说明你懂了哲学吗?这谁都会说,不是吗?!!

前段时间有个人批判我的《老子解读老子》,他说我解释的太具体,已经不是哲学了,我就纳闷了,哲学到底是什么?难到就是“辩证”或者“阴阳”两个字?又或者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玄而又玄的几个字?又或是“回归自然”几个字?

恕我冒昧,这些玄之又玄的字其实等于没有说,你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猪者见猪,狗者见狗”,君不见现在的人们已经光着身子搞什么行为艺术,要求“回归自然”了吗?当然,更有甚者,竟然开始吃人肉了。

虽说“阴阳”两个字致广大了,但是哲学也是需要尽精微的,就拿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相对论》来说,“相对论”的思想古已有之,老子《道德经》里的“长短相较”不就是相对论的思想吗?还有伽利略的相对坐标系变换不是相对论的思想吗?但是,内容完全不同了,伽利略是以时间作为两个坐标系的不变量,而爱因斯坦是把光速度作为了两个坐标系里的不变量,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你难道说,这不是一种进步吗?!!

我毫不客气的讲,中国在基础理论领域是零的原因,就在于道德的沦丧,今天,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是古人无法比拟的,任何在历史面前裹足不前的人,我想都是愚蠢与懦弱的。

进步是个永恒的课题,因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与问题受到了人类自身的局限性与宇宙无限的矛盾。正如我在《论真实》这篇文章中所述:“我以为我们应该多学习,多感知,然后去思维,去判断,这样才能无限逼近真实。”这种逼近就是不断的超越,不断的创新。

篇9

指导老师:杨 敏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欢迎来到"道德讲堂"!我是主持人王梦瑶。"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们的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弘扬敬奉贤人的社会风气。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有八个环节

一、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做一遍反省:今天我讲文明了吗?有没有不文明行为呢?

二、我相信,经过刚才的自我反省,同学们一定会有所收获。让我们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二个环节"唱一首歌曲".大一起来唱《讲文明懂礼貌》请大家起立,请放音乐。 谢谢大家。请坐。

三、是呀,如果同学们时刻不忘礼貌用语,讲文明懂礼貌,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的。下面我们进入本期道德讲堂的第三个环节——诵经典。(请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段道德经典: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这是道德经第八章节的内容,意思是: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四、看一段短片

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同学们让我们向这些有道的对人学习这种遇事谦退无争的精神吧。接下来,我们进入"看一部短片"的环节。希望下面这部短片能给同学们的行带来一些启示。

五、讲两个故事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五个环节,请大家听两个故事。

1.娇娇和妈妈去参加老同学聚会。用餐时,大人们举杯换盏尽情地聊着,娇娇伸着筷子,看哪盘菜好吃就一个劲儿地挑着吃,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有人开了个玩笑说:"这小丫头真精啊!"妈妈听了简直无地自容。是呀,在家里吃饭这不算什么事,姥姥每次做了好菜都紧着娇娇吃。像三鲜虾仁这道菜,娇娇就专挑虾仁吃,姥姥还帮着她挑,直到把盘子里的虾仁挑得一个不剩,留下一堆黄瓜片,她才住手。现在虽说到了外边,可习惯已经成自然了,这丢脸的吃相一时那里改得过来。

2.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六、谈一番感想

下面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谈一番感想,看了短片听了故事,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请同学们谈感想)

七、向德敬礼

接下来进入第七个环节向德敬礼,同学们起立,向德敬礼,礼毕同学们请坐。

篇10

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企业员工管理的急切呼唤

(1)企业员工管理要更多体现民族文化品格。回顾20世纪70 年代《财富》杂志所排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可以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公司已经销声匿迹。究其原因,无不是不健康或不健全的企业管理文化造成这些企业无法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企业员工管理方面,老祖宗创造了很多智慧,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责任让中华传统文化瑰宝重现异彩,把背景性格各异个体凝聚成团结战斗群体,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企业员工管理道德教育头等重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道德”二字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纲领所在。“道”,即自然规律;“德”,即遵从;“道德”即遵从规律。企业文化的根源缺失正在于仅教人做事而没有教人做人,即教的是“术”而非“道”。偏离了“道”的企业只推崇商业模式,追求利益最大化,以致出现所有人都不愿出现的结局。这是当今业界最应该反思的。大道至简,朴素的传统文化蕴含了做人的哲学道理,道德教育才是企业文化灵魂所在。(3)企业员工管理问题需要传统文化去解决。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员工管理问题已经不能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所解决,迫切需要传统文化的出现。例如:针对企业工作人员不诚信问题,可以利用《弟子规》作为教材开展教育,帮助他们清除心灵污垢,恢复人的本善之心,促进社会和谐。针对企业工作人员功利思想严重问题,可以利用《道德经》作为教材开展教育。

二、企业员工管理引入传统文化方法探析

(1)要组织好员工的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坚持先教做人,再学做事,将传统文化作为职业培训重要内容。员工培训导入传统文化,一进厂就由专职教师讲授《弟子规》、《道德经》、《孝经》原文。其次,要开好分享会扩大学习效果。公司每月至少举办一次传统文化背诵比赛或力行传统文化感悟演讲会。再次,要拓展延伸涉猎相关内容。(2)要营造好员工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首先,以经典格言佳乐熏陶人。企业要从《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中,有针对性地摘选格言佳句,制成标语牌匾张贴悬挂在车间、宿舍、走廊、餐厅等工作生活场所,使员工们抬头可见、随时可读。室内外弥漫着《孝敬父母》、《感恩一切》等善音雅乐,用沁人心脾的旋律荡涤灵魂。其次,要定期举行“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再次,企业要经常组织员工参加社会爱心活动。(3)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己才能化人、上行自然下效。企业主要领导在塑造组织文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的个人魅力和言传身教就是一种无声号召和导向,会对广大员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企业员工管理的具体建议

(1)完善薪酬福利保障机制,把员工当家人。坚持职工利益优先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与员工签订正规劳动合同。落实“五险一金”待遇,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改革薪资结构和薪酬分配制度,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和薪资激励机制,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薪酬体系,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2)健全民主参与机制,视员工为主人。坚持把企业家倡导与员工主体地位紧密结合,把企业核心理念和员工价值取向渗透到管理制度之中,使员工自觉认同并落实到行动上,让企业文化真正体现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统一的价值理念和自觉的行为习惯。完善工会、团支部、妇联、关工委、政工会、职代会等民主参与机制,让它们发挥企业与员工间连心桥作用,积极维护员工各项民利。(3)强化教育培训机制,助员工成能人。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中,除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军事化训练外,企业应派高管进行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操作流程、品质管理等方面培训,让新员工更快更好地了解企业、融入企业。(4)注重人文关怀,塑员工做贤人。企业应视员工为家人,设置各种文化小组,如:美术、摄影、球类、健身等,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定期举办艺术节、运动会及各种评选活动,使之成为员工繁忙生产中的精神调节剂。

总之,传统文化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引入传统文化的思维、内容、方法不失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大胆尝试,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加强行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

参 考 文 献

篇11

肝硬化为常见的进行性、弥漫性、不可逆性的慢性肝病,据相关研究报道,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五年生存力不足15.00%,并发症高发,病死率高,治疗前景并不明朗,需选用有效方案以控制病情。肝硬化造成的肝功损伤、门静脉高压、肠-肝屏障损伤均可引发肠道内菌群紊乱及肠上皮细胞的缺血缺氧,严重影响患者的肠道健康[1-2]。口服肠道去污是新兴的控制肠源性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又称选择性清洁肠道措施,抗菌药物于消化道内直接消灭机会性致病菌,直接降低了肠源性感染的发病率,有效抑制了患者消化道内的细菌代谢[3-4]。本次研究中,于2013年1月30日~2014年1月30日对我院的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及各项实验室指标进行了逐步的对比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30日~2014年1月30日我院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54岁,平均(44.9±9.8)岁;试验组中,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2~57岁,平均(45.8±8.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如下:①患者经临床确诊符合2010版中华医学会《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的肝硬化确诊标准,院医学伦理会且获得批准者;②排除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糖尿病、胆汁淤积、肾功能不全;③患者知情后同意纳入研究,且上报我院医学伦理会获得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被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包括保肝治疗、输注新鲜血浆和清蛋白、营养支持、利尿和常规对症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保留灌肠治疗,要求朝向肚脐进入2cm后向骶尾骨方向插入0.1m,随后将缓慢推注,操作确保导管内药物全部注入直肠。给予试验组患者口服肠道去污剂治疗。肠道去污剂由生理盐水与10g乳果糖、0.5g整肠生(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0.2g诺氟沙星(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0.3g黄连素混合而成的30ml悬浊液,10ml/次,3次/d,首次疗程为2w。记录两组患者的L/M、内毒素水平、Child-Pugh评分,分析两组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通过鲎试剂酶反应显色法测定患者的血清内毒素,通过双糖法测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1.3临床效果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中,临床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M(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内毒素水平,并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不良反应评分患者的Child-Pugh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所用的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l5.0软件,计量资料均以(X±S) 表示,通过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法;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P>0.05,提示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M、内毒素水平、Child-Pugh评分等各项指标均满足P>0.05,两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经过相关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L/M(0.094±0.042)低于对照组(0.149±0.053),P

3 讨论

肝硬化为是目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具有高并发症、高致死率的疾病特征。除了肝功退化,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肠道黏膜屏障损伤,进一步导致自发性腹膜炎和内毒素血症,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及恶性循环,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均严重收到威胁。为避免肝功能进行性下降,患者应及时接受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稳定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避免肝硬化病情的不可逆转[5-7]。本次研究,于2013年1月30日~2014年1月30日对肝硬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了比较,主要集中于保留灌肠与口服肠道去污剂的对比,初步效果较理想。

肠道去污剂可以对 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状态发 挥作用,是现有公认治疗肝硬化的重要药物,其既可口服也可通过保留灌肠给药。多想研究指出,肠道黏的屏障功能受损的间接反映指标即肠道通透性增高[8]。目前,最常用的肠道通透性检测方法为双糖法,即通过两种非代谢的大分子糖类作为糖探针加以检查,该操作安全有效,也是本次研究的重要测量措施之一。尿液 L/M 比值也有助于评估肠道通透性,为测定肠道通透性的广泛性标准之一[9-10]。本次研究中,口服肠道去污剂的患者尿液 L/M 比值显著低于应用保留灌肠的患者,提示了肠道通透性的降低及改善。另一方面,国外研究血症正式,80%~90%以上的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各种致肝纤维化的致病因素也同样被证实与肠源性内毒素关系密切。内毒素可以通过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或直接造成肝细胞的损伤,因此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普遍存有比例失调、功能紊乱等问题,肠道屏障的损害可导致内毒素移位,从而引发反复、长期发作的高内毒素血症,可进一步造成肝脏的长期损害,加速肝脏损害的进程,进一步引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恶化。除了对肠道黏膜通透性及血清内毒素水平的改善,本次研究中,口服肠道去污剂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比值同样显著高于应用保留灌肠的患者,进一步提示了其显著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应用。遗憾的是,本文只为回顾性分析,以后可以考虑开展前瞻性研究。

综上所述,相较于保留灌肠,口服肠道去污剂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血清内毒素水平和肠黏膜通透性均获得较好改善,患者预后佳,临床患者可考虑加大推广治疗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董娜.保留灌肠和口服肠道去污剂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疗效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7):895-896.

[2]陈炜萍.肠毒清颗粒治疗脾虚兼湿热内蕴型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60例[J].陕西中医,2010,31(1):22-24.

[3]Zabielski R.Influence of Intestinal Detergent by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on Bowel Mucosa Permeability and Serum Endotox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2,15(2):674-676.

[4]赵瑞娟,姚萍.失代偿期肝硬化198例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 (6) : 1975.

[5]储建坤,茹秀丽,杨涛,等.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1,10 (4):270.

[6]陈渝萍,钟转华,梁月环,等.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肠屏障功能影响及疗效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22 (4):204 -207.

[7]俞逊婕,翁明钢,梁赣锋,等.肠道去污剂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 α及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4-9.

篇12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88-04

德育价值的核心是“人的价值”的实现,培养“有道德的人”也就成为我国德育的最高旨归和永恒追求。“有道德的人”不仅仅是道德知识的接受者和拥有者,而且是社会道德的践行者、发展者和享用者,是以鲜明的道德主体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的。随着当代教育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德育正经历着由“培养论”向“学习论”的时代转型,道德学习已成为德育研究的热点。但综观我国道德学习研究,局限于中小学领域的较多,对大学生道德学习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缺乏深入探究,影响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基于此,笔者尝试对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内涵进行解读。并对适合大学生实际的道德学习模式进行建构,以引起大家对该问题领域的关注与争鸣。

一、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内涵解读

对于道德学习的内涵,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解读。蓝维教授认为:“道德学习是指个体对道德的接受,即个体把外在于主体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需要的过程。”王健敏教授认为:“道德学习作为一种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具有区别于认知学习与技能学习的特殊性,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刘哗教授指出:“道德学习是指通过对道德客观方面的感知、认识、理解和把握,并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从而把社会道德内化、建构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在这种道德品质的影响下,自觉地不断进行道德实践的过程。”印而戚万学教授则认为:“道德学习就是一种接受、内化社会规范,通过获得、体验、实践一建构等途径,形成并完善道德信念与行为的价值性学习。”上述关于道德学习内涵的界定,有的强调道德学习的体验性,有的强调道德学习的接受性,有的强调道德学习的实践性,有的强调道德学习的价值性。虽然其认识的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和揭示了道德学习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大学生道德学习是指大学生基于自身道德需要,在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体验、认同、内化和践行道德规范,自主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活动。区别于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大学生道德学习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1 大学生道德学习是一种主体性学习

道德是主体的道德,离开了主体,就根本淡不上什么道德与不道德;即便有了主体,如果主体不去信仰和服从于这种道德,不去自觉地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做,这种道德也将形同虚设,体现不出其存在的价值。大学生道德的形成不只是他人教授的结果,而必须通过自身的主动选择和自主建构而成。单就道德的发生来说,大学生作为“类”由遗传而来的种系习性,在道德上并非必然优于其他动物或人群,但由于大学生能够进行后天的自主学习,能够成长为道德主体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大学生作为道德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才得以彰显,其表现出的个性心理倾向和特征才能真正体现人之为人的品德。若从建构主义心理学来看,大学生德性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先天认知模式的自然展开,也不是外部环境的直接制约,而是大学生在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同化”和“顺应”求得品德心理结构平衡的结果。如果离开了大学生的主动参与与自主建构,道德学习也就无从谈起。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多样的生活情境、多元的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能够不为本能欲望或事物表象所迷惑,可以在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指引下自主判断、自主体验、自主选择、自主行动,表现出较为突出的主体性特点。

2 大学生道德学习是一种体验性学习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善的肯定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体验,反映了主体积极的道德需要以及主体追求善的价值倾向。道德情感作为主体内在深层次的、稳定的德性结构,其功能是为人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提供持续的心理动力。这种动力系统有两个维度:对内而言,表现为道德体验。道德体验不仅能唤起和重复既有的道德经验、激发道德需要,而且能够为道德价值判断提供明晰的线索,引导主体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对外而言,则表现为道德移情,即把自我的情感体验投射到道德对象上,通过道德移情产生情感的交流与共鸣,主客合为一体,从而使道德行为成为可能。过去人们往往存在着一种认识的误区,认为情感体验性是中小学生道德学习的基本特点,而大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丰富、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升,其道德学习更多地是以理性或理智的方式进行的,情感体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其实,处于人生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更为深刻、更为执着,他们在道德学习的过程中,道德情感的动力和催化作用不是被削弱了,而是以一种更为潜隐的形式发挥作用,它对于激发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兴趣动机、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无疑更具意义价值。

3 大学生道德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学习

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道德,还是作为个体心理现象的道德,都不是先天就有的,更不是上帝赋予的,而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实践和活动过程中逐渐积累、改造和建构起来的,道德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个体的交往实践的产物。道德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践理性,道德教育的根本旨归就是做、活动或实践道德生活。与中小学生的道德学习相比,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实践性特征表现得更为显著。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人际和社会交往关系的增加、主体意识和自主性的不断增强,大学生在道德学习过程中更加需要明晰和确定其内在道德价值与外在社会道德价值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对自己内在道德价值系统进行适当的控制与调节。这种控制与调节是大学生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和谐而进行的一种道’德实践活动,这种道德实践活动较之于中小学生表现得也更为坚定。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学习而言,只有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并通过道德实践活动,才能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和德性素养,学会适应和处理各种人际和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实现自身的道德发展与完善。

二、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模式建构

1 “情感――体验”道德学习模式

“情感――体验”道德学习模式最早是由我国学者王健敏和刘惊铎提出来的。王健敏认为:“道德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价值学习……体验式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是感受、体验、觉知和理解。”⑤刘惊铎则认为:在回归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的前提下,以“想验”或“亲验”的形式激发道德体验,形成每个人独特的情感态度系统和意义世界,促进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以形成完整的个体德性,可以把这样的道德学习理念、态度或操作模式称为“道德体验模式”。“情感一体验”道德学习是建立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之一――“移情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移情”,是指情感的主客体的转移或互换,是个体利他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中介,是个体道德行为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而发生助人行为的动力与源泉。

作为我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一种道德学习模式,“情感――体验”道德学习也是大学生道德学习的一种主要模式。这种道德学习模式的特点就是通过创设和利用各种有意义的情境,直接刺激大学生的感觉器官,激发他们积极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的道德觉知与体悟。首先,要优化大学生的“物境”,使其体验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物境”即现实情境,是指以大学生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经历为背景所开展的道德体验活动,也就是让大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具有典型教育价值的生活现象和生活事件中,激感,陶冶情操,产生共鸣,真切地体验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其次,要创设大学生的“情境”,使其在情感体验中形成道德智慧。“情境”即人为情境或教育情境,是指以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资源与大学生相互作用构成的教育场景为背景所开展的道德体验活动,也就是对于大学生不能够身临其境直接体验的道德经验,教育者可以向学生提供道德体验材料,通过大学生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意义扩展、觉知体悟和价值认同,不断形成和提高道德智慧水平。最后,要开发大学生的“意境”,使其在艺术活动中激发道德情感。“意境”即艺术情境,是指借助各种有效的艺术手段建构一种有感染力的氛围所开展的道德体验活动,也就是利用艺术与道德所具有的共融性,在现实艺术资源与大学生审美体验者主客观交融所形成的思维图景中,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开发大学生道德潜能,促其德性不断形成与发展。

2 “实践――建构”道德学习模式

“实践――建构”道德学习模式最早是由我国学者戚万学提出来的。他认为:“所谓‘实践――建构’道德学习,乃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道德活动,综合运用道德理性与认知指导、道德情感与信念动力,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建构道德价值、陶冶道德情感、磨砺道德意志、优化道德行为的实践活动。”“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的哲学基础是的主体性实践哲学,认为不应该从超验的和先验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历史现象,人类生活的现实、各种事物不过是人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其心理学基础则是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道德学习就是主体的一种品德建构过程,这种建构是指向知、情、意、行的综合建构,它由道德规范的内化、道德动机的激发、道德情感的促动、道德实践的检验等方面构成,因而是道德结构要素不断整合的综合性结构。

“实践――建构”道德学习是大学生道德学习最基本的实践样态,也是其最重要的一种模式。首先,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它在实践活动中产生,通过实践活动确证其存在,体现其价值,并在实践活动中满足道德主体最深刻的道德需要。其次,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动力源自实践。无论是作为社会现象的道德还是作为个体心理现象的道德,从其发生和起源上看,都源自于道德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道德主体在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生活实践中主动建构起来的。最后,大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在实践中基于以往的道德经验不断建构出新的道德经验的过程。道德作为一种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其建构过程对实践有着充分的依赖性,表现为在实践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大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道德实践建构的过程,是道德诸要素的自我调整和重组过程。大学生道德学习有效性或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志就是主体能否进行相应的道德实践,能否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建构起新的道德观念和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

3 反思性道德学习模式

篇13

生活德育,就是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品德教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我们在教育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能说会道,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可是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教育如此苍白无力而倍感困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脱节。“生活即教育。”离开生活,德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为此,德育要从回归生活的本真出发,注重立足生活实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定位,在行动中定格,逐步内化成习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一、 找准“切入点”——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德育关注生活的需要。

德育的内容离不开社会生活,诸如树立远大理、培养理想人格、增强责任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待人接物懂礼貌、感恩回报社会等都来自于社会生活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的切入点,将德育内容进行整合,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分层次的要求,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动,引领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有爱心地生活。

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群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就要求人们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首先要对责任有所认识,即有责任意识。在独生子女占生育主流的今天,父母为了培养好这惟一的“小太阳”,把家里最好的资源都提供给孩子用,不用他们做任何家务,甚至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养成了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这些孩子往往不懂劳动最光荣、不会孝敬父母;不会感恩;缺乏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等。运用现实生活里的“榜样”教育他们,榜样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高,学生就感到亲切、自然、摹仿性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容易激发他们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主张用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进行生活体验,引领学生观摩当地被污染的水、餐厅一次性筷子的浪费等;针对孩子乱扔的毛病,可以结合“学雷锋月”开展 “学雷锋,树新风,争做绿色志愿者”活动。德育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

二、把握“兴趣点”——从学生的体验入手,让德育顺应生活的本真。

学习需要兴趣,教育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孩子的天性是爱玩,我们就要让德育顺应孩子的心理,从兴趣入手,让德育顺应生活的本真,鼓励他们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爱好天性,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快乐的发展。如开展一些踏青、放风筝等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享受纯真的童年。 在体验中探秘、感受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在融入大自然的各种活动中自觉遵守活动时间与各项要求,相互关照、相互谦让、相互勉励,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真情,体验幸福,锻炼了坚强的意志,磨难了高尚品质,感悟了人生哲理,增强了凝聚力,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会滋养人的内心,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这种境界,不是直白的说教,而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无痕的情境陶冶。但是是在情境创设中要注意体现自然现实的生活,强调直接的、贴近的、无痕的情境,没有刻意的创设,学生主体不会觉察自己是在受教育,只是在习以为常的情境中享受真善美的感染。

三、夯实“着力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让德育关注生活的历程。

道德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切身地感受并接受道德准则,再化为自觉的道德实践。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他们的交往和生活方式作出具体指导,学生才能感受到鲜活的世间乐趣,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学会真正的精神关怀,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境界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一系列科技文化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陶冶高尚的情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舞台和广阔空间,全面提升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通过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国庆” 爱我中华主题演讲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唱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的主旋律,体验美好的思想感情;在“手拉手互助”、“献爱心募捐”中,体验真诚的人际关系;在“主题辩论赛”、“今天我当家”中体验参与和合作,提高人文素养;在“艺术节”中展特长,文艺节目表演、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文学教育科学橱窗,体验艺术情操之高雅;在“科技节”中大比武,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热情,体验科技进步之节奏;在“运动会”中显友谊、赛风格,体验体育活动之情趣。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体验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不断的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协同合作,品尝成功的快乐。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