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民作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力量。“公民素质”就是指公民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所具备的一切素质的总称。从狭义上讲,“公民素质”就是指公民作为民主社会生活中的一员,在与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关系中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独立做出判断与选择并付诸行动的知识、意识和技能。“高校公民素质教育”是指:国家通过高等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校大学生所实施的,旨在培养大学生适应民主社会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
一、高校实施公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实施公民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都是以相应的公民素质为基础的,只有社会成员具备了现代公民素质,市场经济才能顺利发展,民主法制才能健康运行。加强公民素质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公民素质教育的新形势。
2.实施公民素质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政治生活开始向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迈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由过去的臣民意识向主体的公民意识转化,从人治意识向法治意识转化。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增强社会凝聚力,就要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就必须加强公民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3.实施公民素质教育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市场竞争意识,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但在公民义务意识、公民行为意识方面相对较弱,公民认知与公民实践脱钩。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欠缺,另一方面还在于目前高校尚缺乏明确而系统的公民素质教育,缺乏公民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
二、高校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突出公民教育的内容。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出台了高等院校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被确定为大学生的第一门政治理论课。
2.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所特有的价值导向功能,人格塑造功能,人文素养提升功能等,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道德原则隐含其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和启迪。公民素质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适应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而成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的一个有效途径。
3.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公民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社会实践。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共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才能达到知行统一;也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充分认识到公民意识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参加社会各项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程度,从而使他们自觉地按照公民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使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通过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培养公民行为,深化公民素质教育。学生社团作为大学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由于社团组织活动的专业交叉性、活动实践性和组织社会性而使其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为大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的舞台。通过组织学术性活动、服务性活动、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也得到提高,从而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差距,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社会,锻炼自己,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公民教育丛书《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1日第1版
2.、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3月2日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93-02
对大学来讲,永恒的主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来培养这样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朱庆葆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不应该仅仅是适应一时之需,或者说不能仅仅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的暂时的、局部的矛盾。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应该立足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应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优秀的人才或最基本的力量。观察当今世界,这个人才和力量就是先要使大学生具有公民意识,成为优秀的现代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管理精英,更应该注意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大学只是提供一个教育基础,培养的是人才的“毛坯”,大学生还要经历社会的长期磨砺或继续教育后才能真正成才。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为现代优秀公民,在此基础上再把部分学生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或许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路。
地方普通高校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主体,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公民。英国大教育家纽曼指出,如果一定要赋予大学教育一个切实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他所说的好公民当然就是现代人或现代公民。这种现代公民教育是针对每一个人的。因为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精英人才,但每一个人都应该可以成为一个现代公民。因此,大学教育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关注少数,更不能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培养所谓的拔尖人才。对当代中国来说,大学正面临着“培养现代公民”这一时代课题。因此,有必要厘清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须培养的基本素质,以及该如何有效培养这些基本素质。
一、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田建国认为“所谓素质,就是知识加能力,再加上能使知识和能力发挥作用的动力品格――做人和做事。大学素质教育是一种潜质教育,是‘化育’,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内化为信念和行为。从某种意义讲,化知为识,化识为智,化智为能,就是大学素质教育”。浙江大学从1995年开始提出“KAQ”知识能力素质教育,即在人才培养中,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个人素质(Quality)三者并重,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包括文理基础知识、专业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开发新知识的各种能力,如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内在素质,如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
笔者认为,按照现代公民的培养目标,大学生必须具备如下五个方面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所肩负的使命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陶冶人性,升华思想、拓宽视野、铸造健康的人格。思想道德素质,是构成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生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加强自律,追求道德完善,有效地激发出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才能把高尚的理想化为开拓人生与奋发成才的强大动力。
2.科学素质。科学素质(scientific quality)是指当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科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大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质是指个人通过科学的和技术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并能够运用科学思维、科学语言、科学方法遵循客观性的法则来解决自然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3.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对广义的人文科学所创造的人类精神财富的认识与运用程度,是个体相对稳定的气质、修养和行为方式,它包括哲学思想素质、审美素质和行为素质等。就整个人文素质而言,人文知识、方法是基础,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素质关心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人文素质作为匡正人类行为的内在力量,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弱、社会的进步、人格的高低、涵养的深浅、思维的形成和事业的成败。
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是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民的主体意识。现代公民要懂得每一个人都享有宪法和法律所给予的自由和权利,每一个人无论职业不同、财产不同、民族不同、不同,在法律面前都完全平等,能够正确处理权利与权利、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够自觉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从历史的眼光看,这是立国兴邦、长治久安的人才根基。
4.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指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和做出发明。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大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广采博取中力求达到博、深、新的统一,就是培养学生能够及时更新观念,掌握新兴学科与学术前沿的新思想、新动态,在变革旧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学会新的思维方式。
5.身心素质。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杰出的技能,更要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健康的体魄。身心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的载体,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基本的保证。大学生既身体健康又心理健康,才能承受并克服困难和挫折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挫折环境,减轻和排除精神压力,有效地防止心理失调,才能在环境剧烈变化时胸怀坦荡,宠辱不惊,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镇定自若,游刃有余,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现代公民基本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从学生来看,大学学什么,怎么学;从教师角度看,大学教什么,怎么教,是大学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部在最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1.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说:“校长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就有希望;教师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才能办好。”
(1)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意识。要使术业有专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而专业意识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专业意识,才能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外在的教育才会产生效果。
(2)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将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学生则通过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和勇于质疑,加深理解科学精神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目前在我们的教育中,接受多批判少,遵循多质疑少,记忆多反思少。对人的评价标准上也是重听话、重分数、重背诵,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3)对学生进行博雅教育。所谓博雅教育,是英文Liberal Education的汉语翻译,也有的译为通识教育。它不仅引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朝着具备良好专业知识、智力技巧和思维习惯的方向发展,而且激发学生对广博系统知识的追求,对人类不同知识领域的积极探索。博雅教育能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顺利实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迁移,能够习得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养成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4)发挥教师的引领和榜样作用。广大教师是育人的主体,师德最关质量。每一位教授的渊博学识、学术成就、科学精神,对学生都有吸引力和号召力;每一位学有所成的博士的人生奋斗历程,都是动人的教育故事;每一位学养深厚、虚怀若谷、诲人不倦的教师,对学生都产生高雅的人格魅力。这些身边可亲可近的人,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更加直接、更加具体、更加真实。
2.为学生提供更多参加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科学实践主要是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以增加科学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提高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应自觉地把本科生科研训练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师和研究生的项目研究,保证学生科研训练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稳定性。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学会做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251-02
一、公共生活视野与公民教育
1.何为公共生活视野。公共生活视野是由公共生活和视野这两个名词组成的。所谓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共同拥有的公共空间里发生的与他人和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公共生活是超越血缘和亲缘关系的生活,是需要对自己有所约束的,应融入、关爱、尊重社会、集体、他人的生活。所谓视野是物理意义指眼固定注视一点时(或通过仪器)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同时也指人思想或知识的领域。本人认为所谓公共生活视野即是在人们在共同拥有的,与他人和社会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空间领域内去看待和分析问题。
2.公共生活视野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涵。公共生活视野下大学生公民教育即是利用公共生活平台,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现代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我国实施公民教育,培育具备公民道德精神,自觉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是不能独立于公共生活之外的,只有在公共生活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才能尽情地发展自我和展示自我。可以说,公共生活有助于大学生认识、了解社会。通过参与公共生活,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培养大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作风。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从公民教育目标上来看,目标不明确。目前,公民教育在国内的研究和在高等学校的开展才刚刚起步,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教育也存在着被忽视、被弱化的情况。且由于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在各个高校内的受中重视程度,实施方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导致不少学校都是在摸索中探求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前进方向,因而造成大学生公民教育目标不明确。
2.从公民教育内容上来看,内容过于单一。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过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道德的教育,没有形成专门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许多高校存在将大学生公德教育视为公民教育,把公民意识的培养等同于责任、义务教育的现象,教育目标与内容不明确,公民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化。
3.从教育机制来看,一方面,尚未形成独立的公民教育体系和课程系统;另一方面,尚未建成全国的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大学生社会参与机制。
公民的培养多渗透在学校的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尤其是大学生德育工作和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进行,没有独立的公民教育体系,且尚未独立开设公民教育全方位专门的课程体系。全国各高校虽都在加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但是并有形成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大学生公民教育机制,而只是再强调社会实践会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4.从公民教育方法上来看,高校教育绝大多数采取灌输式教育方法。灌输式教育方法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判断能力和形成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教育方法不科学,不太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此方法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影响到公民教育的实施效果。
5.从公民教育效果来看,其成效不明显。通过若干年的教育和训练,当代大学生对公民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而其公民行为水平相对较低,公民权利意识与公民义务意识失衡。绝大部分大学生公民意识淡漠、缺乏权利意识和责任感、法制观念淡薄。
三、学校公共生活视野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路径
1.明确大学生公民教育目标,利用学校公共生活平台将公民教育纳入终身教育。明确目标,把公民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战略方向。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构建公民教育的终身体系,以大学阶段为主要强化阶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该体系必须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途径、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以满足我们民主政治的现实需求。
2.建立倡导公共精神的独立公民教育课程系统。倡导大学生公共精神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建设倡导公共精神的课程系统机制,将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也渗透其他学科和综合课程之中,将其开设成必修课、综合的核心课程等公共课,加大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3.健全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公民教育的内容从总体上包括公民的智能与技能教育、法律与道德规范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学校需将爱国教育、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综合纳入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之中,以公民意识教育为核心,以法律教育为保障,以公民能力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公民心理素质教育为前提,对大学生实行全过程的有侧重的公民教育,增加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4.改进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首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共课堂为突破口,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公民教育最主要的途径。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几乎涵盖了公民意识的所有内容。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一定要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入手,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分层次、分步骤进行教育;
其次,利用校园公共生活平台,开展一系列公民实践活动。校园公共生活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充分利用高校校园公共生活平台,为学生搭建以公民教育为核心的一系列实践。
最后,利用校园公共网络,实行大学生公民教育网络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校园网建设的发展,网络化交往已成为大学生日常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化交往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道德的评价和交往对象可信性的认知结构,而且影响着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行为心理动机和行为策略选择;要充分利用校园公共网络,开展公民教育,以信息化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正确的评价标准和判断标准。
5.优化大学生公民教育方法。一方面,利用学科教学作为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活动,为大学生创设一种公民氛围,以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另一方面,创设情境,使大学生体验民主的公共生活,采用体验式教育方法。公民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成效,就应该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把民主的准则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民主思维和民主态度。将民主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孔月霞,韩晓捷.大学生公民教育新路径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8,(06).
[3]赖雅坤.基于公民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
摘 要: 在现代社会,随着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人们的性伦理关系和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人们对当代大学生同居行为的宽
>>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分析 浅析高校开展大学生慈善文化教育的瓶颈与策略 高校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调查以及策略分析 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公民教育的文化同构性研究 当代女大学生同居现象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社会变迁期大学生同居现象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分析 高校图书馆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渗透分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强化分析 高校排球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研究 基于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承和教育的研究 高校篮球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研究 参与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成长的冲击性研究 高校校园媒体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 通过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策略研究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9.06.11.
[2]赵霞,车慧颖.中西性文化的碰撞对大学生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孙萍.我国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6.
[4]杨雯.大学生同居的道德引导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一、目前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分析
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25%,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8.7%。有大学研究课题针对几所全国重点大学大学生科学素质水平调查测得的比例为25.64%,而美国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早于2007年已提高到28%,瑞典人科学素质合格率排在第一位高达35%。由此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科学素质还处于落后状态,即使是科学素质最高的大学生,其差距也还是显而易见的。这说明虽然现在高校都开始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方面的培养,但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另外,只注重科学知识的增加而忽略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不会带来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特征分析
当代大学生科学素质水平不甚高,大部分大学生科学知识比科学方法掌握得好,但对高新科学技术知识了解较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持积极的态度,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还缺乏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多数人能够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但对于投身于科学研究以及奉献社会,大学生的功利取向较强;对科技的发展有很高的期待,但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迫切兴趣和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能动意识。对于大学生科学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与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不和谐的因素。大学生科学素质受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学生“择校”的激烈竞争;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更激烈的高考竞争,在高考的竞争中又分化出一本和二本的竞争。使得中小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们为了能够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几乎牺牲了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全力以赴为考试做准备,学校单方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2、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缺乏。目前大学生课外科技制作或科技竞赛等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开展,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它的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
3、校园学术氛围欠浓厚,宣传力度不够。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各种唱歌比赛、演讲比赛和体育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很多,但很少开展有高质量的科技活动。虽然建立了很多社团和协会,但与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科学类社团却却没有几个,对帮助大学生开展科研所起的作用不大,没有营造出浓郁的科学素质教育环境与氛围,造成校园学术氛围不浓。同时,对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育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划,学校缺乏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指引和导向。
三、高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既是一个连续的艰巨的长期的工作,又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其根本目的是用深入浅出的方法使受大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技术,从而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是不可能通过某个时期、某个阶段采用某种方式的努力而一劳永逸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提出新的思路和途径,为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1、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
校园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既有物质文化内容,也有精神文化内容,还有思想、行为、意识、制度、教化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如何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提高教师队伍的科学素质
教师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教师的科研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成果构成了学校科研氛围的主流,对学生科研氛围的形成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发挥教师在科学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各高校对科学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大,在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方面,缺乏必要的有效措施。要改变这种状况,要从转变观念入手。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科技文化教育摆到应有的地位。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未来现代化的水平,而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复兴中华民族的艰巨责任。其公民意识的强弱,决定着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发展的状况,我们做了此次调查。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其中有效问卷385份。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在国家意识方面,随着中国逐渐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崭露头角,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学生有了更多了解外国文化的机会。从之前疯狂热衷于某些西方节日到如今这些类似的情况逐步减少,可以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选择更加趋于理性化。在中西方传统节日根据喜爱程度的排序中,有约92%的同学将中国的传统节日排在第一位,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较高。
在参与意识方面,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在班级、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学生会、班委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等方面。积极参与活动,能向老师、同学展示自我并提高自身能力。本次调查表明,有81%的大学生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体现出大学生参与公众活动的积极性较高,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份子,能够积极的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监督意识方面,大学生的监督权包括很多方面,而平时在学校中关心班级财政状况就是其中最普遍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现今的大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监督班级工作的意识仍比较薄弱,他们对班级的财政情况关心较少。
在责任意识方面,责任意识能体现出大学生是否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是否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调查显示,在当教室或走廊等一些公共场所没有人却亮着灯时,有64%的同学选择会主动去关,29%的同学感觉若是方便的话就回去关,剩下的7%选择了不予理会。
在法律意识方面,也可以称为规范意识,这题是针对大学生盗用别人论文现象的提问,盗用论文这是一种侵权行为,也是道德上的错误行为。有接近一半的大学生选择了对这样的行为表示理解,但自己不会这样做。
二、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因素分析
根据以上的调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学生公民意识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的环节,但总体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经过分析我得出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几个因素。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封建文化在中国统治了数千年,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虽然儒家文化中有许多与现代人的价值观所不符合,但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儒家所提倡的“礼”“人”“克己”等观念,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启发,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在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虽然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却没有看到明显效果。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社会舆论压力也从另一方面“逼迫”着各大高校继续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有些学校素质培养的方式还是停留于简单的口头授课,公共课程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而有些学校的老师将时事讲解和多媒体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学生的主观意识
虽然一些现实原因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大学生的一些主观原因在公民素质发展中处于主要地位。如果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坚强的意志力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忽略两课的学习,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则存在巨大威胁。
大学生公民意识目前的状况并不能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需要加强多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建设。在家庭方面,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在学校方面,要突出传统文化的教育,改变两课教育的方式,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校园文明氛围的支持,也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的支持。因此不管是政府部门、事企业单位还是社会中的个人,都要积极改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结语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将来的发展,还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整个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因此家庭、学校、社会要把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而大学生自身也要有这种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杨玉环,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成因[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3,62-64
3 许绍静,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教育思考[J],教科纵横,2010,4,291-292
4 胡虹霞,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与思考[J],世纪桥,2009,4,118-119
5 谢国安,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兰州学刊,2009,9,163-165
6 陈似海,浅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成因[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校报,2009,28,28-29
7 罗金彪,浅析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及其教育[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88-90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指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整体素质水平的教育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更适合青少年人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在学校的大环境下,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天赋充分发挥,大幅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结合社会实践和磨砺,提高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新一代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是提高整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
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讲,是对人理想素质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的天性得到发展,特长继续发挥,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潜能,为社会输送优秀合格的人才。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心理、生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发展,包括:思想道德、文化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
1.3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在实践中的作用
高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大学生的身体、心理进行素质训练,使之能逐渐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高校体育素质的目标是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让大学生将锻炼身体记在心中,实践到生活中。高校教育的立足点必须是使学生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努力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一切深层素质的起点,是一切行为体现的支撑。因此高校体育是我国教育工作必须注重的重要环节。
2、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2.1 使教育促进生活化
体育教育包含健康教育、娱乐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安全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等,因此切不可将体育素质教育独立看,不能将其仅仅作为一项使大学生简单掌握某项技术能力的学习,而应彰显运动本身背后蕴含深刻的道理,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合理竞争精神等通过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适应能力,这些对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2.2 促进身心成长
纵观我国从古至今以及世界各个国家,无论其贫穷富有、和平混乱,每一个国家都不曾将身体素质的培养遗失,体育永远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其本质就是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不惧艰险的精神,使他们身心健康向前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自信、自尊、团结、创新意识的树立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2.3 加速人格完善
一个人的人格包括性格、道德以及社会品质。学校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主要体现于对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而对其自身品质,如勇敢、坚定、忠诚、合作和创新的培养普遍较少。在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育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这些优良的品质,使之全面发展。尤其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需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都要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在体育竞争中,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竞争是公平的、纯洁的,体育是挑战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展现个人魅力良好的舞台,是他们看到体育深层的胜利和失败、对抗和合作、竞争与分享。
3、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方法
3.1 加深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
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提出终身体育的思想,她告诉我们应当以人为出发点,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体育、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塑造全面的人,充实人生经历,提高身心素质,使人展现出体育本身对社会发展积极地推进作用。对大学生强调体育素质绝对不能仅仅从单纯的体育活动出发,而应将终身体育的思想传播出去,使大学生能真正理解体育所蕴含的的无穷能量,帮助他们增强身体素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使他们能找到合理的释放压力的方法,提升生活乐趣。
3.2 强化学生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指人对各种体育活动的反映和对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不懈坚持。培养学生这种意识可以使他们清晰的了解自己需要依照自身的意志认真完成体育活动,把体育活动视为如同个人一日三餐一样伴随一生,自觉的去贯彻终身体育的精神。在高校体育素质教学中,学校管理人员应切实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强化大学生体育意识,对于少部分厌恶运动的学生,可以刻意的组织集体活动,使他们多融入其中,逐步培养体育意识,使之能与终身体育相联系。
3.3 注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心理是身体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包括丰富的感知能力、一定的个性条件和优秀的个人品质。教师在平时体育课上应注意自己的言语行动,应理解学生的失败,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影响学生,将传统的师生关系转变成朋友关系,多采用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内心出现抵触情绪,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因材施教,巧妙安排教学内容,让大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建立。
3.4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在学校可以实行的范围之内,学校可以通过在校园内建设多个俱乐部,鼓励学生创办自身热爱运动的社团,延长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多接触体育,多参与体育。学校多给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充分挖掘其自身潜力,逐步养成体育兴趣,从而积极地将自己投入其中,增强体魄。
3.5 课程内容推陈出新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为新时期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让每个大学生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我们针对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相对不足,专业划分过窄、过细,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的个性发展平台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自觉性、针对性、实效性亟待加强,素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和倾向,开展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建立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最终实现其全面素质提高。
一、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涵义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在以往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素质教育新模式。“双服务”素质教育理念是2008年由河北北方学院率先提出的。多年来,学校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以下简称“两种精神”),积极探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符合学校发展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之路,逐步形成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志愿“双服务”理念,探索出一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那么,何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指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课题,充分发挥大学生智力优势,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开展学党史、地方史、校史教育,把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有机统一,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首要内容,以服务经济社会为重要途径,促进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既要培养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素质教育。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素质教育观念,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实践。“双服务”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充分发挥大学职能为目的,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既是富有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模式的一个重要探索。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有效方式,克服了理论说教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充分发挥了社会教育的作用,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我感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型向参与体验型的转变;二是大学生在“双服务”素质教育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促使其思想道德认知内化为思想道德意识,然后外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粘合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裂痕,发挥了服务他人、教育自我、优化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功能,培育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风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美国威斯康星州奥・克莱尔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Eau Claire)服务学习中心推行的服务学习模式,把服务和学习有机统一,不仅促进学生自身专长和创新的发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在实现学生个体成长需求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公民意识,使“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答《纲要》提出的“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参与“双服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角色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自觉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者。通过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实践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与以往的素质教育模式相比较,从教育思想上,顺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同发展的趋势,顺应高等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解决了教育与经济、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个人成长成才与社会责任感、“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的问题;从培养目标与规格上,以整体素质为目标,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时代特色,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变“单一专业文化型”为“基础、能力、责任感”相统一的素质型人才;从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解决了专业基础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相统一的问题;从运行机制上,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为核心目标,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综合改革,架起了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
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是一项进一步增强素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系统工程,在具有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有其多样性、区域性、互动性、互融性和协调性的特点。
(一)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多样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更加突出面向全体大学生,高校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特点。既有国家985高校、211高校、也有普通院校;既有本科院校,也有专科院校;既有综合类院校,也有理工、师范、职业技术等专门学校;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大学生由受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群体组成,显示出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按照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1年教育统计数据分析,普通高校共2409所(本科院校1129所,高职(专科)院校数1280所),其中中央部门所属111所,地方部门所属1602所,民办本专科学校696所。中央部门中教育部所属73所,中央其他部门所属38所(本科院校35所,高职(专科)院校3所);地方部门中教育部门所属969所(本科院校574所,高职(专科)院校395所),地方其他部门583所(本科院校58所,高职(专科)院校525所),地方企业50所(本科院校1所,高职(专科)院校49所);民办教育696所,其中本科院校388所,高职(专科)院校308所。研究生总数1645845人(博士生271261人,硕士生137458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3623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59%,女生数797500人,占研究生总数的48.46%,男生数848345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1.54%。普通本专科学生总数23085078人(本科生13496577人,专科生958850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688365人,占本专科总数的7.31%。女生数11804988人,占本专科总数的51.12%;男生数11280090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8.88%;普通本科师范生1350393人,占在校本科生的10.01%;普通专科师范生524926人,占在校专科生的5.48%。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坚持服务大学生成长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包括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通过生产实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开展社区义诊、扶老助残、心理测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宣传、爱心支教、政策宣传、法律宣传、疾病预防、科技兴农、爱心捐助、企业调研等活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志愿者活动在“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指导下,始终坚持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线,“志愿者不是被教育者,在活动中不再是抽象的、简单的、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一种自觉行为条件的积极体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内容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动的实践性。在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把服务与学习相结合,寓科学理论知识于情景实践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价值选择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成才的不同需求,以广泛参与、自愿选择、积极建设、客观评价、注重引导为原则,激发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潜能,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练就过硬的本领、发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锤炼高尚品德、勇于创新创造,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区域性
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由于地方所属高校和民办高校共2298所,占高校总数的95.39%,更多是为所在地区服务,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是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高校与地方区域通过合作互动,实现共赢,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和智力优势,根据所在区域的现实需要,直接或间接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活动,始终坚持立足校园、走向社会、提高素质、奉献社会的原则,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和特长,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需求,对接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
例如,河北北方学院立足学校所在地――张家口,结合张家口市坝上高寒地区的部分县乡和国家级贫困县乡,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农业项目推广和科技扶贫,服务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成立“科技兴农志愿服务团”,而且部分师生经常在服务地蹲点指导,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农村,走向田间地头,把科学技术送进千家万户,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和蔬菜节水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河北北方学院十分注重发挥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展市校对接,促进校地共赢。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学校将原有成果、合作项目和在研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筛选,定位适合张家口资源条件的发展项目91项,启动‘市校农业合作项目推介会’。在学校和张家口市政府的紧密合作下,一大批项目已与应用或联办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部分技术找到了市场,项目推广应用后,百万农民从中受益。”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如广东省五邑大学提出以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为主的科研定位,积极参与地方创新体系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办学模式被教育部称为初步走出了一条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办学的成功之路。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认真做好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有较大影响的“永州模式”。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也学到了本领、提高了才干、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高校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减少了活动的成本,增强了活动和社会需求的结合度和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三)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互动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者是互动的,通过服务学生,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通过服务社会,提高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在对学生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在社会服务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自身素质和服务社会的本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参与社会的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提高素质的平台。志愿者的学校与社区互动是指志愿者按照既定目标,以一定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在组织化运作与管理下,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志愿行动,获得课本知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会,把所学文化知识运用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并得以检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获得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的机会,通过与服务对象的语言交流,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间互相影响、互相信任、互相联系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而且也锻炼了志愿者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通过对服务对象的爱心服务和智力服务,不仅使大学生志愿者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高,而且带动和影响了周围的人们崇尚互助友爱的文明新风,积极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不仅自己获得了成就感、荣誉感,社会责任感,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服务基地、构建共建单位,服务对象与被服务对象在商讨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中产生强烈互动,进而实现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表现出大学生志愿者之间、大学生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校瞄准区域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实现校地互动。
(四)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互融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需要在素质教育中把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相互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融为一体,并成为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行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的志愿者精神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两者在育人模式和价值取向上的相通互融,构成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学生与服务社会的内在基础。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是青年认知社会,实现完整社会化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志愿者活动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智商与情商协调发展的手段,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行动中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抗挫折的能力等,实现了大学培养合格人才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的目标。任何过程和环境一旦被赋予崇高的精神都具有教育的功能,志愿者行动模式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志愿者成为社会进步的一支生力军。所以,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志愿者行动和高等教育体系因为其教育的内在本质而互通,也由于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外在形式而互融。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互融性的特点。
(五)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协调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统一,在实践中需要构建协调一致、运转有效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保障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健康、有序、持续地实践和探索。比如,学校成立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学工部等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整体布局,实现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组织实施的领导机构协调性;建立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学校―学院―团支部”三级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分会网络体系,实现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协调性;健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宣传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政策法规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实现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质量保障运行机制的协调性;通过第一课堂理论知识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互融,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氛围,构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活动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面实施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育人模式的协调性。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作为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越来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发挥的有效补充。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把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丰富的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巩固,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增长了见识,进一步培养了自身的创新精神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大学生通过志愿者活动把爱心进行传递,让知识在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得到检验和实践,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志愿者自己也获得被尊重感、成就感、交友的需要以及在非正式组织锻炼领导才能的需要。志愿者行动,作为一种超现实利益行为,在参与服务活动时的动机是复杂而多样的,既有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的自愿,也有充实自我、锻炼才能的自身需求,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对学好专业知识的紧迫感,志愿服务成了动员、凝聚进而教育引导青年的有效方式。从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向现代素质教育方式的转变是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践作为现代大学素质教育的整体,深入研究健全两大课堂的结构、内容、体系,激发两大课堂的活力,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第一课堂理论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协调性的特点。
总之,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重点,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做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12YJA880120);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特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HB13MK021)
参考文献:
[1].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上午)[N].光明日报,2013(2).
[2]宏火,张舒.创新“双服务”工程机制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新探索[N].中国青年报,2011(2).
[3]沈东华.论大学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4]秦树文,孟悌清.河北北方学院推进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N].河北日报,2012(8).
[5]刘平娥等.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子主动为当地社会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3(3).
[6]施蕾芬.浅析志愿者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3).
[7]刘晋芳.从志愿者行动看公民教育[J].中国德育,2009(4).
[8]王玉辉,殷学东等.“志愿服务”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J].镇江高专学报,2005(4).
生态文明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义无旁贷地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担。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又提出了新的社会道德规范,即自然也是有道德存在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纳入可以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效。
1 学校德育的概念
本文认为,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对道德价值理解、道德品质素质体系建构和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促进德育对象个体素质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1】
2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德育体系的影响
学校德育体系涉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的丰富,对德育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得以重新建构。下面主要论述德育目标、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2.1 德育目标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定德育目标,要从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遵循受教育者对象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在生态文明社会背景下,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按照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又要遵循受教育者自身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来重新确定德育的目标。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也要遵循这一总目标,为社会培养包含生态道德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接班人。
而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又是分层次的,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每个阶段的德育都有各自的内容和目的。高校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又可以把德育的目标有所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使德育目标最终、一步步得到实现。
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公民。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而且确立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更加全面,也更容易理解接受。那么在生态文明时代,新的社会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所提高,更要确立其正确的自然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到德育体系之中,高校要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中有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感受自然美景、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和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洗礼。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目标具有新的内容:使大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和环境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和意志,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并且能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自身实践行为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生态道德素养的人,最终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做出贡献。
2.2 德育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结合家庭与社会德育等等。而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时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需要创新。
德育的途径要对应德育的内容,且一个内容可以对应多个途径。对于生态科学知识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各科教学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讲座、知识竞赛、校园广播宣传等途径,并且在此过程中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情感、信念、意志等,已达到内化的结果。而对于生态实践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家庭和社会德育相结合、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等途径来进行。
德育的途径要有重点,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重点在实践教育,让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摒弃过去的消费观念、有节约意识,最终将理论知识消化并内化,对此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了解。另外要与其他德育途径进行结合,重点有分工,对低年级学生适当地进行理论教育,而对高年级学生重点在实践,最终实现分工协作,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作为生态道德理论转化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识别“绿色标志”意识的养成教育,它既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也标志着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教养。【2】
除此之外,对于德育内容,要在大学生原有的生态科学知识基础上,强化他们的基本知识,让大学生了解支撑生命的基本系统,以及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懂得,世界上的一切生灵都是千丝万缕地联结在一起的,个人的幸福与整个地球的幸福密不可分的。【3】
总之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被纳入到高校德育之中,是顺应时展的结果,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路琳,康月磊. 论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中学校德育的走向[J].教育探索,2009,(1):106-108.
(2)集体主义观念弱化。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很薄弱,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不顾集体、国家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人际关系僵化。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和发展。因此,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社会人之间都应建立一个健康向上、互帮互爱,彼此尊重的和谐氛围。这对于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工作的开展大有益处。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之一,就是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环境的和谐。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创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培养诚实守信,奉公守法的公民,造就讲文明,懂礼貌,有知识,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是必不可少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1)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应该从培养其自我教育的途径入手,大学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人,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要加强用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和启迪新时代的大学生,例如:参观革命烈士馆,参观故居,请石战辉等模范人物作先进事迹报告,观看革命历史故事片等。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心灵贴近、思想有促进。活动结束后,组织同学讨论,谈体会写心得,出黑板报、墙报,写广播稿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知、情、意、行方面触动学生的灵魂,激发出高昂的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和择业观的形成,从而为树立远大的抱负、志向和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走向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和应对职场的挑战,鼓足勇气、加强斗志、增添信心。
(2)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价值观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忽略和否定。“跟着感觉走”一度被许多人当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大学生处在各种思想观念冲突和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也难免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于是,有的同学懈怠了,学习不上进,纪律不遵守,思想不提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针对大学生可塑性较大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到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中去,引导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从而克服自卑情绪,认识自我,欣赏别人。
(二)以人为本原则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更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文化基础和人文素养上的欠缺,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其侧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的锤炼、善恶美丑与荣辱观的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塑造,进一步优化独立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陶冶其性情,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人格的进一步自我完善,使他们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的应用型人才。
(三)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原则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人文素质终归是和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密不可分的。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实施人文素质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即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用指导思想统领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相关课程设置与在内容上,都必须体现和把握这一原则,努力使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效合力,共同致力于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意识层面——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素质是人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一种品格,它高于知识和能力,却又与二者紧密联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素质的一种表现。为了使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必须提高人的素质。在大学里应当重视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专业素质教育便是完成科学技术的学习。而人文素质教育,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人文素质关乎人的思想、精神、情操、道德、意志、动机,等等,而这些要素都会影响到人的技术能力的发挥;更让人担忧的是,如果人的人文素质中的某些要素发生偏离有可能使得人的技术能力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成为危害人类社会或者国家的破坏力。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的价值和精神。它的最根本功能是对人,特别是青年学生的人格和精神塑造,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健全的人格。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由于其在文化基础、社会交往、心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只有更加注重对这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品德、心态、兴趣和爱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有用人才。
“精神成人”旨在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健全的人格,达到心智上的成熟。一个大学生毕业生,应该具备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精神成人作为人生成长的重要一部分,其重要品质为诚实善良、内心丰盈、气质高雅,拥有独立人格和价值观,这些比专业技能更重要。精神成人与人们所注重的专业知识相比,精神世界、情感意识、人生态度、学生的生命状态,更为关键。
有学者指出,大学教育比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并热爱真理和智慧。大学的人文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脚下的路,还要让他们抬起头来,关注远方的天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他们真正在精神上成人了,才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的幸福和快乐,也才能真正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跨学科大讲坛的必要性
加强人文教育,是要让学生具有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修养”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意识”以及心灵意义上的“爱的情怀”。这些都是“精神成人”的内容。大学的人文教育可以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实施,我国高校目前普遍采取的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程。然而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体系今天来看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在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博雅教育”是英国人纽曼提出的,其内容重点就是强调学校要着重对学生品性的全面熏陶。他认为,让大学生“专业成才”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精神成人”。据此,他呼吁学校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为很多教育家所推崇。
美国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改革方案也是直指学生的精神层面。具体而言,这一核心课程改革有四大目标:培养全球性的公民;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这四大目标都以核心课程的方式显示出来。与现行的核心课程相比,这一新核心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而降低在某一具体题目上的深度。换句话说,就是求广不求深。这里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大学要为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作准备,而不是仅仅提供专业知识。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意识。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学科学术讲座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功不可没的,它有效解决了各高校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的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得以学到学校不开设的课程和知识,使学生与名师名人零距离接触,在校园内即可听到来自全国各地名师的讲解。
20世纪90年代,杨叔子院士就曾指出,我国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五重五轻”现象,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这“五重五轻”中的重功利、轻素质是要害;而轻基础、轻实践、轻个性、轻素质又同轻视人文密切相关。人文教育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基础的基础,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素质。轻视素质,忽视人文,急功近利,危害无穷。忽视学生的精神成人问题,只能看作是教育体制缺陷的表现。高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开设跨学科大讲坛是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建设与实施
开设跨学科学术讲座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体验和感受人文精神的良好场所。跨学科学术讲座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内容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内容包括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哲学等系列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升文化品位、倡导格调生活、拓宽知识视野、推进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一一跨学科学术大讲堂“启航讲坛”,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专为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开阔学术视野而搭建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并作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列入本科培养方案。面向文科学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面向理工科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自然科学知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中西方文化,同时介绍国内外着名科学家的创新思想、治学精神、研宄方法,学会做人之道,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启航讲坛”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多地接触名师名家、提升大学生审美情趣,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的平台。讲坛期望能吸引更多名师学者,办成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性的文化交流中心,形和科学精神的殿堂。
1.发挥“启航讲坛”的育人功能
“启航讲坛”作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了本科培养方案,其定位是素质教育跨学科的学术大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主。主要邀请国内外高校名师,诠释通识教育内涵、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方面素质与能力。尤其是“学会做人”,这对大学生成长非常重要,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讲坛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由“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国防文化与船海特色”等六大模块组成。
“启航讲坛”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重要载体,通过讲座互动以及讲座后座谈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达到典范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启航讲坛”自2008年3月末开办,己成功举办近200多期。专家们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睿智的见解、敏锐的思维、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同时学校也借专家来讲座为契机,扩大了知名度。“启航讲坛”开展的讲座,相继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教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我校徐玉如院士、“终身荣誉教授”邓三瑞、校友郭宝柱、“两弹一星”专家邢球痕院士,清华大学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彭林、北京大学教授王义遒、少将金恩祥、徐光裕,“百家讲坛”的金正昆、马瑞芳、康震、鲍鹏山、隋丽娟、孙立群、喻大华等先生,还请到了美国工程院院士WilliamC.Webster、耶鲁大学着名经济学家陈志武、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UJ.Fan,全球经理人尹建维、屈中华先生,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央视着名主持人韩乔生等先生。每一位嘉宾精辟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演讲都能够唤起听众的共鸣,引起了学校师生的强烈反响。
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老先生曾提出了“泡菜理论”,即泡菜水里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同样,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潜移默化的,“启航讲坛”所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通过“启航讲坛”,广大师生可以和知名学者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大师风范,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多元思考。学生说“启航讲坛”像干涸的土地灌进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震撼学生的心灵。
2.规范“启航讲坛”的顶层设计
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是做好讲座的前提,邀请谁、讲什么、怎样讲、效果如何,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我校讲座专家的邀请主要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六大课程体系展开,邀请专家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讲座内容中一定要体现如何求知、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应提前一个学期设计讲授主题与系列,提前一个月联系好专家。“启航讲坛”开办的讲座作为学分课程,具备一般课程所需的运行要素,包括课程大纲、教材与参考文献、讲授方式等。
针对我校理工科大学的状况,侧重中华传统文化、国防特色模块,开展名师系列和少将系列讲座。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讲坛组织运转工作,负责对专家遴选、邀请、行程安排、现场掌控、课堂巡视、效果测评等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我们拟在每学期的教学周大致安排18场“启航讲坛”讲座,全年近40场。上半年讲座主要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解放军国防大学的教学名师,以及来自跨国公司的CEO、国外大学的教授,重点讲授语言与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国际形势、国外高等教育相关领域。下半年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军工文化、学校特色船海系列、中华传统文化系列、国防教育系列讲座,重点邀请香港与台湾大学专家、“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军事领域知名少将开展讲座。
我校“启航讲坛”跨学科大课堂的举办,受到学校领导、院系、机关、师生的大力支持,从依托课程体系遴选专家的前期策划、讲座嘉宾介绍的PPT制作、讲座内容网络与海报宣传、讲座礼仪主持、课程内容采编、专家专访,学生听后感等,均由基地学生工作中心学生团队完成。每期讲座后,作为“启航讲坛”幕后团队的同学们都认真总结,仔细分析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改进。
3.展望“启航讲坛”的开放课堂
“启航讲坛”讲座专家主要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走“高质量、精品化、课程化、常态化”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