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学计数法的精确度

科学计数法的精确度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科学计数法的精确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学计数法的精确度

篇1

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及尿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往,尿液有形成分的检出主要通过人工显微镜检查,但该方法需时间长,精确度差,操作者之间误差较大,无法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目前,最新运用于临床尿沉渣分析的FU-100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尿液有形成分进行精确计数及分类,具有快速,简便,精确度好,多参数等优点,本文探讨UF-100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UF-100型流式尿沉渣分析仪;Clinitek-1尿分析仪及配套试纸;Olympus ch-30型显微镜。

标本来源:随机收集住院患者尿样307份。

方法:留取新鲜尿50ml以上及时送检到实验室,倒入试管中约10m标本检测在2小时内完成。将尿液标本分为2管,第1管用于干化学分析,第2管用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自动吸样,作尿沉渣分析,剩余尿液离心后取沉渣进行显微镜检。镜检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1],仪器与镜检之间,镜检人员之间以双盲方式判读,按统一方案进行评价。

结 果

UF-100阳性结果以红细胞:男性0~12μl,女性0~24μl;白细胞:男性0~12μl,女性0~26μl;管型0.6μl为标准,镜检结果,白细胞0~5HP,红细胞0~3HP,管型0~1/全片,超此范围,视为阳性。UF-100与干化学法在检测RBC时较一致,而UF-100与显微镜检在检测WBC时较一致。但UF-100对于管型的检测有较大的偏差。见表1。

讨 论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法是根据尿液中各类有形成分产生的前向散射光强度和散射光脉冲宽度、前向荧光强度和荧光脉冲宽度和电阻抗值的大小综合分析,得出细胞的形态、细胞横截面积、染色、片段的长度、细胞容积等信息并绘出直方图和散射图[2]。UF-100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速度快、效率高;仪器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对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进行准确计数,做出定量报告,动态定量监测可用于治疗监控。

关于RBC的检测,对同一标本以3种不同检测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多数标本3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UF-100与干化学和镜检比较检测红细胞均有较好的一致性,UF-100红细胞计数阳性而常规镜检阴性54例。干化学既可检测RBC,又可检测HB,但易受氧化性物质的干扰用UF-100检测尿中的RBC,只要对菌尿以及结晶尿进行显微镜镜检,排除干扰,即可达到特异、灵敏、定量的结果。

关于WBC的检测,干化学法、UF-100尿沉渣法及显微镜法差异较大,33例UF-100检测WBC阳性而常规镜检阴性,27例干化学法阴性而常规镜检阳性,分析原因,前者可能为将小圆上皮细胞等也计数为WBC。本文有3例,UF-100检测WBC而镜检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干化学法无法检测淋巴细胞。在27例干化学法阴性而常规镜检阳性的病例,通过沉渣染色,25例淋巴细胞,故对于WBC的检测,应以显微镜检为标准。干化学法中亚硝酸盐测定是诊断尿路感染的指标之一,但亚硝酸盐只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且干扰因素较多,本文用UF-100测定NIT阳性的33例标本,细菌量995.3~131460.5μl,差异很大,因而在判断尿路感染时,UF-100更有利于临床疗效的观察。关于管型的检测,UF-100尿沉渣法与显微镜法差异较大,UF-100检测管型的灵敏度、精密度较高,显微镜检查检测灵敏度不如仪器,且重复性差。UF-100对管型的检测只能区分病理管型与非病理管型,不能对病理管型进行分型。我们认为可以利用UF-100较高的灵敏度作为过筛试验,对于阳性的标本,用显微镜检进一步确诊,并明确区分管型性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运用上,利用干化学法的快速简捷,UF-100的精确计数,以及对特殊标本用显微镜检排除假阳性,使检测结果更灵敏、更准确,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篇2

产品质量检验作为保证产品质量、避免资源浪费或消除产品隐患的重要工作,其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和检验结果的精确度,都会直接影响产品检验的有效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产品检验的认识,针对不同的产品选择规定的、相适应的检验方法,采用成熟、可靠、科学的产品质量检验流程,科学分析产品检验结果,结合允许误差值,对检验结果进行客观结论判定,以保证检验工作的科学与公正,产品质量的可靠与稳定,为产品生产提供指导,为交易、消费提供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为和谐、安定提供技术保障。

一、对产品质量检验方法的探索

对于产品质量检验来说,检验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检验流程的科学性,同时也关系到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因此,在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各个环节检验方法的有效应用,以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在此,笔者将对各个环节的检验方法进行简要探讨。

1.抽样方法

通常,在产品质量检验之前,需要制定科学、完善、全面的抽样方案及计划,真实填写抽样检验相关信息表格,并采用相适应的科学抽样方法,努力避免试样的倾向性,最大程度上保障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公正性;

2.检测方法

在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检测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检测方法有充分的认识,对不同的产品应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同批次的样品采用同样的检测方法,对同一样品的平行试验必须同时进行,以尽量减少检测结果误差的产生,提高可比性。我国对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也给出了各种产品的检测方法标准及精确度,一般情况下,只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适应的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验,都能达到满足要求的标准提供的精确度;

3.误差分析

受工作原理、科技水平的限制,实验结果和真实总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消除,我们无法知道这种差距的具体大小,只能统计分析差异的概率范围。

一般来说,误差的产生主要分为两种:

偶然误差(由随机的、偶然性的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可以用增加检验次数、取平均值的方法能够比较好地减少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由于实验本身所依据的理论、公式的近似性,或者对实验条件、测量方法的考虑不周也会造成误差。系统误差的特点是测量结果向一个方向偏离,其数值按一定规律变化。我们应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系统误差的特点,找出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它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对数据进行适当取舍,微小差异忽略不计,因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适应的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验,真实记录检验结果,正确处理数据,客观对待检验误差,适当取舍,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精确度。

二、对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精确度策略的探索

目前,我国社会各界人士对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并积极探寻创新产品质量检验技术与方法,以期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的效果,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在此,笔者将对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精确度的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第一,重视产品质量检验抽样环节。产品抽样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关键环节,样品的代表性完全依赖抽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根据产品检验要求提前制定科学、完善的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样本的数量与分组,准备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装备,并以公平、公正、适应、适宜为抽样原则,采用科学有效的抽样方法,努力避免试样的倾向性,最大程度上保障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公正性。工作人员切勿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样本,坚持严谨、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切实保证抽样质量,抽出代表性强、有价值、够份量、够数量规范科学的样品。

第二,科学分析并处理检验结果。当检验结果出来后,首先分析数据之间的可信度和可比性,发现异常值必须及时进行剔除或隔离处理;验证后的可信数据则必须进行误差分析,全面分析误差可能产生的环节及成因。尤其当检验结果在标准临界值附近时,更需要提高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和重视,通常可选择适当地进行二次检验、检验流程查询或仪器设备再效验等工作,以保证检验结果取舍的有效性精确度。

第三,科学处理质量检验数据,及时正确写出检验报告。产品质量检验中数据的读取与记录,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工作人员需根据数值修约规定精准地读取计数,正确而真实地记录数据;根据全面分析误差可能产生的环节及成因,对检验结果进行有效的精确度分析,根据检验及分析结果及时正确写出真实的检验报告,对检验结果进行客观结论判定,为产品生产提供及时指导,或为交易、消费提供依据,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或为和谐、安定提供技术保障。

第四,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检验工作人员是产品质量检验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正确、规范、有序进行,也关系到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因此,相关检验机构必须加强对检验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法律素质、思想认识等的培训与提高,从而保证检验工作人员能够保持高度负责、严谨认真的态度科学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正确处理检验数据与误差,为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精确度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在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检验产品,选择相适应的检验方法,严格按规范流程检验,科学分析检验结果,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有效性。虽然现阶段,我国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随着相关工作人员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检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必将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能力,为产品高效生产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度[J]. 品牌与标准化, 2011,46(16):34-35 .

[2]郝夕军,张 梅,殷 正,刘红利,张 静. 浅谈如何加强产品质量检验[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84(19):51-53 .

篇3

1 研究背景

在不同地点测量行人数量是交通控制、商场客流和公共监控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对于这些公共场所,可以用来统计行人流量,分析行人流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有效分析计算人员密度,这些能作为重要的数据,用以有针对性地改进这些公共场所的软硬件设施,比如进出商业中心每个商店的顾客数量的计算可以用来评判该商场的商业经营情况,计算街道上的行人数量可以决定该在什么时间段进行道路维护和保养,这样就尽可能的避免了行人的出行困难。基于图像序列的行人计数主要包括运动目标的检测、跟踪、分类、行为理解和语义描述几个过程,其中运动目标的检测属于低层视觉处理,目标跟踪属于中层视觉处理,而目标分类、行为理解和语义描述是属于高层视觉处理。

2 金字塔光流聚类法的基本思路

在LK算法中,有些情况会导致矩阵不可逆,这些情况下无法计算光流,于是我们可以考虑寻找一些好的特征点来计算光流,也就是角点。在光流计算中,当光流较大,也就是物体运动范围较大时,计算误差很大,这时,我们引入金字塔的思想,对原始图像进行采样,进行类似由粗到细的过程,对先通过高层金字塔找出大的运动量,再逐步细化,计算小的运动量并不断纠正大运动量的精确度。如图1所示。

3 光流聚类步骤

3.1 光流长度聚类步骤

假定从单个行人所得到的光流具有相同的光流长度和光流角度,并且某一行人光流的起始点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那么光流就以其长度、角度和起始点的相似程度来聚类。将fi帧中所探察的一组光流记为Di,属于Di中的第l束光流记为oi,l∈ Di。

将属于Di中的全部光流进行聚类,首先,创建一个新的聚类,记为Gi,l,将属于Di的oi,l的光流添加到Gi,l,对于其他光流oi,l(l≥2)根据其光流长度、光流角度及光流起始点来比较

其中xth和yth分别表示光流横坐标很纵坐标的的阈值。

当属于聚类Gi,m的光流oi,l满足上述公式(3-1)到(3-8)的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把oi,l到聚类Gi,m中,如果光流oi,l不属于任何一存在的聚类,那么就必须为oi,l新增一个聚类。经过聚类这个过程后则开始评估每个聚类中光流的数量,当数量小于阈值Nd,则删除该聚类,因为可以认为产生这种光流的原因是由于照明条件的变换而产生的噪声引起的。

4 结论

在本文中提出了光流聚类法来提高视频序列中行人的计数精度,在该方法中,光流通过其长度、角度、和源位置来聚类,该方法在行人的计数过程中用到了基于聚类数量与实际行人数量存在很大的线性关联的线性预测的数据统计,本文描述了通过多个视频的行人数量评测结果,发现聚类光流法的精度要比普通的没有用到聚类的光流法的精度提高了25%,同时本文也注意到为了提高计数的有效性,可以让角度的聚类阈值小于1°。除此之外,也比较了特征点阵和格子点阵算法,前者在行人的遮挡频率增加时的计数精度要明显高于后者。

参考文献

[1]F.Bu,R.Greene-Roesel,M.Diogenes,and D.Ragland,“Estimating pedestrian accident exposure:Automated pedestrian counting devices report,”UC Berkeley Traffic Safety Center,Tech.Rep.Mar.2007.

[2]X.Liu,P.H.Tu,J.Rittscher,A.G.A.Perera,

and N.Krahnstoever,"Detecting and counting people in surveillance applications,"in Proc.AVSS 2005, pp.306-311,Sep.2005.

[3]H.Zhao and R.Shibasaki,“A novel system for tracking pedestrians using multiple single-row laser-range scanners,”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vol.35,pp.283-291,Mar,2005.

[4]A.Fod,A.Howard,and M.J.Mataric,"Laser-

based people tracking,"in Proc.IEEE ICRA 2002,pp.3024-3029,May 2002.

[5]刘超.基于梯度方向直方图的行人计数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6]董颖.基于光流场的视频运动检测[D].山东大学,2008.

篇4

中图分类号:TP21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08)2202002

Design of Digital Inductance Capaci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HE Fuyun,LUO Xiaoshu

(Physics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541004,China)

Abstract:Measuring the value of the inductance capacitance in traditional measuring mostly utilizes AC bridge and resonance.But these methods often read the value by scale meter,so the display isn′t 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the design of digital inductance capaci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LC oscillation circuit and the frequency measuring circuit which uses AT89S51 as the core.Detailed circuit principle and program diagram are given.The measuring principle is also expatiated in detail.The innovation of the design is measuring LC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LC oscillation circuit.

Keywords:inductance capacitance;LC oscillation circuit;AT89S51;frequency measuring circuit

1 测量原理

整个测量仪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其测量原理为。

图1 测量仪原理框图

LC振荡电路不接入待测电感或电容,自由振荡产生一频率为F1的正弦波,由LC振荡电路原理有:

该正弦波经分频器100分频后,变为一幅度为5 V的方波,该方波从单片机AT89S51的P3.4脚引入,由定时器T1产生200 μs的闸门时间,在定时器T1定时1 s期间内由计数器T0对外部脉冲进行计数,所获得的计数值m即为被测脉冲信号的频率。这时测得的频率F1为后续的数据处理作准备。当AT89S51完成对自由振荡期振荡频率F1的测量后,校准电容Cb自动接入LC振荡电路,这时产生一新的振荡频率Fb。

当待测电感或电容通过选择开关接入LC振荡电路,振荡频率将会发生变化。如果一待测电感Lx接入电路,和已知电感值的L1是串联的,因而电路中总的电感为L1+Lx,这导致振荡频率变为:

同理如果一待测电容Cx接入电路,但和已知电容值的C1是并联的,因而电路中总的电感为C1+Cx,这导致振荡频率变为:

从上述关系可以看出,基准电容Cb的精确度是整个系统测量精确度的关键,因此Cb选用精度高的精密电容,从而整体上提高了整个测量仪的测量精确度。

2 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2.1 AT89S51单片机介绍

单片机是整个测量仪的核心。根据测量的要求和单片机的总体性能,如运算速度、抗干扰能力、I/O端口、中断源、存贮容量、性价比等,采用性能优越的AT89S51作为处理器。AT89S51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8位可在线编程的CMOS型单片机。它带有4 kB可编程和擦除的读写存储器,128 B RAM,4个8 b的并行I/O口,2个16 b定时器/计数器,6个中断源,1个全双工串行口。AT89S51的应用范围广,既可以用于简单的测控系统,又可以用于复杂的逻辑控制,而且应用系统组成灵活、方便、性能稳定。图2为AT89S51的引脚图。

图2 AT89S51引脚图

2.2 100分频电路

因为单片机所能测出的频率有一定的上限值,而由LC振荡电路振荡出来的频率为0.4~3 MHz,经100分频后,变为频率范围为4~30 kHz,落在单片机所能测出频率的范围内。74HC390是二-五进制计数器,可以接成100进制的计数器。100分频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100分频电路

2.3 LCD显示电路

点阵字符型液晶显示器专门用于显示数字、字母、图形符号及少量自定义符号的显示器。这类显示器把LCD控制器/点阵驱动器/字符存贮器全做在一块印刷板。这里采用日立公司的HD44780液晶显示模块来显示测量结果。HD44780具有简单而功能较强的指令集,可实现字符移动/闪烁等功能。与MCU的传输可采用8位并行传输或4位并行传输2种方式。LCD显示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LCD显示电路

2.4 LC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采用电容三点式的电容反馈式振荡器。该振荡电路的主要特点是容易起振、频率稳定度高、频带宽。频带的宽窄,直接影响着所能测试的电感和电容的范围。因此,如何尽最大可能扩大LC振荡电路的工作频带,成为影响整个测量仪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该电路原理如图5所示。

图5 LC振荡电路

3 程序设计

由于采用单片机测量频率和处理相关的运算,其涉及到浮点数的运算,如果采用汇编语言来编写浮点数的运算,工作量将很繁重。因而选择C51来编写程序,使得浮点数运算的程序编写量大大简化。并且整个程序设计结构采用标准的函数模块方式,使整个程序的结构清晰。整个测量程序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 测量程序流程图

4 结 语

该电感电容测试仪采用单片机智能控制,数字显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其所能测量的电容,电感的范围及测量精度,都能满足一般应用场合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应用与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2]曾兴雯,刘乃安,陈键.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M].3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建校,杨建国,宁改娣,等.51系列单片机及C51程序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刘大茂.智能仪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5]林秋华,王兢,刘志远.LCR自动测试系统[J].计算机应用 2001(1):31-33.

[6]徐Z,张银玲.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LCR测试仪的设计[J].广西轻工业,2008(1):59-60,87.

[7]周生景.高精度LCR测量系统的设计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3,17(3):1-5.

[8]李念强,刘亚,经亚枝.一种新型RLC数字电桥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33(5):490-494.

[9]郑景华,刘忠民.电流负反馈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9):84-86.

[10]张静,赵世平,胥尚昆.用于调频式电感传感器的高稳定性LC振荡电路[J].工具技术,1997(1):38-40.

[11]叶树亮,李东升.改进型高稳定度LC振荡电路的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3,14(3):174-177.

篇5

Abstract: the preparation of enterprise fixed quota is mainly the consumption of each index determination, by using the engineering material has accumulated history, wit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of enterprise fixed. First to history project material data pretreatment, the judgment of history project material accumulation the amount of data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wheth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n the error theory out of engineering data unusual values; Final consumption quota index.

Keywords: statistical analysis; Enterprise norm; The error theory; Quota consumption

中图分类号:U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企业可以以行业和地方定额为基础,依据清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现场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图纸计算法、比较类推法、经验估计法以及试验室试验法等,建立企业定额,并可在实行过程中逐步深化和完善。在诸多方法中,统计分析法对企业定额的制定有着重要作用,它贯穿于企业施工生产过程的始终。

统计分析法是运用抽样统计的方法,从以往类似工程竣工结算和典型设计图纸及成本核算等资料中抽取若干个项目,进行分析、测算及定量的方法。先将历史工程资料按照定额项目进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测算;最终确定定额指标量。随着典型工程经验数据的不断增加,其统计数据资料越来越完善、真实、可靠,越来越能反映企业的生产水平。此方法积累过程长,统计分析细致,简单易行,方便快捷[1]、[2]。

企业定额最核心、最直观的结果就是给出各项指标的消耗量,它直接指导企业投标报价和内部核算等。使用统计分析法,首先确定统计分析法的对象,这就涉及到企业定额的子目划分,其基本原则是与工程量清单规范中项目的划分相一致,在确定了统计分析对象后,即可对承包商过去已完工程的原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为了便于说明统计分析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以施工1m3级配碎石垫层的人工消耗量为例予以阐述。

某承包商近年来完成1m3级配碎石垫层的人工消耗量资料如表1所示。

表1施工1m3级配碎石垫层的人工消耗量原始纪录

1判断同类工程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工程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定额的精确度。一般来说工程数量越多,分析结果越精确。为了防止工程数量过少导致结果失真,需要确定必要的历史工程数量。因此,要检验经过筛选后的同类工程的数量是否满足需要。

根据表2判断筛选后的同类工程数据个数是否满足要求。

表2工程数量与精确度( E) 、稳定系数关系[3]

表中 稳定系数KP= ,、 分别为历史最大、最小指标消耗量。

算术平均值精确度用下式计算: ,m为工程数据个数, 为为每一历史消耗量与算术平均值的偏差, 。

同类工程数据,Kp= =2.0, =0.3555,算术平均值精确度E=3.79%。

查表2知至少需要16个以往工程指标消耗量,数量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否则,需要重新获取工程资料进行处理、计算。

2利用误差理论剔除工程数据的异常值

利用误差理论原理,可以较好地判别工程数据中的坏值,方法简单、可靠,为判别大量观测数据或资源中的坏值提供了一个通用性较强的平台,为编制可靠的企业定额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试验过程中,读错、记错、仪器突然跳动、突然震动等异常情况引起的异常值,随时发现,随时就剔除,直到重新进行试验,这就是所谓物理判别法,有时,整个试验做完后也不能确知哪一个测得值是异常值,这时可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判别,统计法的基本思想在于,给定一置信概率(例如,0.99),并确定一个相应的置信限,凡超过这个晃限的误差,就认为它不属于随机误差范畴,而是粗大误差,并予以剔除。

常用的判别准则有拉依达准则、肖维勒准则、格拉布斯准则、狄克逊准则等。在这几个准则中,拉依达准则应用在测量次数m较大时,还是比较好的方法,方法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当m不太大时,即使存在粗大误差也很难剔除。肖维勒准则改善了拉依达准则,过去一直应用很多,成为一个经典方法,它的一个缺点则是概率参差不齐,即m不同时,置信水平也就不同。这实则是随m 的不同,讨论的标准不同,但人们希望在某个置信水平下讨论问题。格拉布斯准则和狄克逊准则不要求m很大,在判断的可靠性方面,格拉布斯准则较后者为优。因此,本文拟选择格拉布斯准则为判别数据包含粗差的准则[4]。

设m个数据值为 ,并依大小次序排列为 ,且 服从正态分布,可得算出

在排列的数中,位于左右两端边缘测得值最可能含有粗差,格拉布斯导出了 及 的分布相同。若取定显著性水平(一般为0.05或0.01)则可求得临界值g0(m,)。见表3。

表3格拉布斯表-临界值g0(m,α)

故可得出准则,当

或 时,则判定存在粗差应予以剔除。

根据表1中的人工消耗量统计数据,利用上述格拉布斯准则判别标准,计算出均值 =0.67,对 按数值大小排列成顺序统计量 ,如表4所示。

表4施工1m3级配碎石垫层的人工消耗量排序结果

依据 计算残差,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残差计算结果

因为 ,所以先判别 ,选显著水平 =0.05,即错判概率为5%。

查表3得: =2.644

因此判定人工消耗量原始纪录中不含粗差,1m3级配碎石垫层人工消耗量0.67工日。若某次判定中所测数据中有坏值,可剔除该值后,再次计算判断。

3确定定额消耗量指标

定额消耗量的确定应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使一定量的工人都能够达到,这既能提高施工生产率,又能激发工人的积极性。通常,用二次平均法计算的结果,一般偏向于先进,可能多数工人达不到,不能有效地指导施工,还会挫伤工人的积极性。因此,用结合定额水平的概率测算法确定消耗量更加合理[5]。

使百分比为P (λ) 的工人都能达到或超过定额消耗值。根据正态分布公式来确定定额值:

x=+λs

式中 x为消耗量定额值;λ为系数,从正态分布表中可以查到对应于概率P (λ) 的λ值。由此,即可确定一定水平下的定额指标消耗量x。

此处选取P (λ)为80%工人能达到或超过定额消耗值,对应的λ为0.84,则定额消耗量为

x=+λs=0.67+0.84×0.1243=0.77

由此,即可确定一定水平下的1m3级配级配碎石垫层的人工定额指标消耗量为0.77工日。

参考文献:

[1]李巧玲等.浅谈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中的造价管理[J].人民黄河,2001.

[2]李建峰.工程定额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3]袁建新.企业定额编制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肖明耀.误差理论与应用[M].北京:计量出版社.1985.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