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档案管理的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130-02
数据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各个单位的文件档案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单位,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繁重性以及高校与其他单位的紧密联系决定其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改变工作方式及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目前,高校正逐步实现文件档案管理信息化,包括教务系统、财务系统、通知发文、其他各项审批手续等。这些信息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管理的依据,对高校本身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价值。科学归档、合理保存重要信息关系到高校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长期保存。建立健全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机制,是高校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尤其是文件档案初始信息的管理,作为整个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高校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系统化、规范化,其发展进程缓慢。因缺乏统一规范化的指导,各部门虽都建立了自己的业务系统,但缺乏有效的系统集成,使得信息无法在一定层面上共享,导致各部门间信息的重复录入保存,甚至出现同一信息各部门更新状态不一致的现象,影响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发展。同时,由于电子文件的数据信息具有易流失、易更改等特点,文件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比纸质文件要大得多。高校信息化管理不完善,权限不明确,缺乏监管机制,也是导致信息缺乏准确性的原因之一。另外,受传统归档思想影响,高校更侧重于纸质文件归档模式,纸质文件归档与电子信息化进程不同步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针对以上问题,对高校文件档案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 建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制度
实施科学合理的文件档案管理目的在于精确有效的利用以及永久性保存的适时利用。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较为混乱,权责不明确,缺乏统一管理的制度标准。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档案归档实行部门立卷,即由档案材料产生部门进行立卷。档案馆进行归档保存前,需通过数据审核,即部门用户也就是立档人进行确认,确认后才能接收、打印、归档保存。这样可以解决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电子数据与纸质档案不一致的问题。从学校层面建立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范化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权限,为各部门信息化业务系统的建立提供导向,最好能够提供标准化建设流程及细节要求,使各部门完成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因此,针对文件档案的特点,从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保存等各个环节明确相关部门管理规范及职责范围显得尤其重要。
二 对高校各部门业务系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集成
传统各部门业务系统的集成方式多为点对点的紧耦合对接方式,当业务系统需要更改或者升级时,就会显得非常脆弱。应根据高校各部门的业务特点,建设集成化的高校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在不改变学校现有的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电子数据实时归档,解决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
以江苏某高校为例,其科技部门统计的各位老师的科研成果等信息应和本人的人事信息关联起来,形成以管理服务对象为导向的管理服务模式,这样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同样,该高校财务报销系统中,实验材料类的财务报销应和固定资产及办公用品等其他类别的报销一样,实现报销进程信息共享并且可跟踪。这样可以避免纸质材料上交后出现无法了解报销进展的情况。尤其是可以避免因报销过程中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不符合规范的单据一直处于未被处理状态而错过年度内报销时机。
三 坚持信息资源的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
现行文件档案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其管理的成败,因此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必须积极进行文件的前端控制和全过程管理。若要防止信息失误、控制差错,需重视信息建立的初始阶段。高校对文件电子格式、数字信息凭证等要求必须在文件形成之初就严格加以规范,以确保档案自身质量及管理质量,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电子文件在运行和利用过程中遭到篡改或破坏。同时也可以减少重复作业和滞后作业,优化管理功能,提高系统管理效率。
四 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人才的选择和培养是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所以,一要注意招聘一支有档案管理知识、有档案管理专业技术的人才来壮大档案管理队伍。二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培训。培养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人才,必须结合实际工作内容的需要,顺应未来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工作内容对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因需施教,注重实效,学以致用。要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培训。例如,财务信息、人事信息、国有资产信息等实际管理工作技能的训练,根据有关要求对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录入、明确阅读权限,适时上传给相关领导进行审核,做好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维护等日常工作。
具体办事人员素质的提高必不可少,整个管理队伍的统筹调配也需重视。因此,要明确各工作内容的分管领导,确定文件档案的报送员和审核员,文件审核员一般由本单位分管领导或办公室主任、秘书科长等担任,对上报的文件进行审核把关,以便正常开展工作,确保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保管。
同时,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定的激励制度可以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使相关人员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确保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总之,文件档案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行信息化管理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重视高校文件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高校管理者应有的姿态。为了保证高校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使高校信息化建设走上一个新台阶,我们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建议,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不断实践、改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劲松.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刍议[J].华章,2013(23)
[2]余红叶.基于文档一体化管理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分析[J].大众文艺,2013(8)
[3]符昌慧.高校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情况分析及对策[J].档案与建设,2015(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建档案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真实记录,客观的反映着城建过程中的进步与问题,对于城市未来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城建档案的日已收到广发关注,以及档案信息的形式越来越多,加强对于城建档案的管理十分必要。
一、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1.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在城市规划的制定中,必须以记载着城市在建设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为基础进行规划的制定。以城市建设中所进行的旧城区改造为例,如果缺乏有效的城建档案作为资料借鉴,那么就会增加旧城区改造工作的难度。同样的,具有系统与可靠的城建档案资料对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管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地下管线工程为例,如果在城市建设中不注意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就会加大地下管线管网普查的工作难度,甚至会给地下管网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城建档案在人们生活与工作秩序方面的作用
城建档案不止对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建设等政府管理产生影响,同样的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对于人们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离不开水、电、通信、住房以及交通等等基础设施,确保这些基础设施档案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对保证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行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3、城建档案在防灾抗灾方面的作用
对于城市管理来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在汶川地震中,四川灾区的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就极好的发挥了城建档案在救灾方面的作用。除此以外,城建档案在防灾方面所具有的作用也是不可取代的。
这是由城建档案本身作为城市规划与城市基础建设的历史记录资料的本质所决定的。除此以外,城建档案本身也是重要的科研资料,城建档案不仅仅能为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以及城市规划等等提供必要的科研资料,更为城市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料。
二、目前城建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
1、缺乏档案意识,无法及时准确建档
在城市建设如此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城建档案管理部门,严重缺乏城建档案的管理意识,对城建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在加上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建档不及时、资料收集不全面、编排维护不到位,甚至根本就不建档,工作往往就是走走形式而已,应付差事罢了,严重的影响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2、管理方式、技术陈旧落后,缺乏系统性
现在许多城市的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还都是一些陈旧的管理模式,都是旧体制留下的一些制度,管理技术基本还停留在纸质实体进档,虽然也开始使用计算机管理,但管理的模式依然还是传统的,对知识的占有、信息的转化、利用与传输都停留在较为落后的基础上,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及社会对其新的需求。本来就没有系统的管理模式,再加上技术的落后,导致在城建档案管理十分混乱。
3、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管理技能、自身素质低
目前的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大都是以前从一些其它岗位上,由于一些原因,而进到这个部门工作的,本身专业素质低、技能差,对档案管理知识知之甚少,责任心不强等,在这管理已经走向电子信息管理时代的今天,他们是根本无法适应如此快速发展的需要,大大阻碍了城建档案工作的顺利发展。
4、管理人员断档、缺失严重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固有的特点,是现如今年轻人都无法喜欢和选择的。首先,工作重复性劳动极高,劳动强度过大;其次收集资料、建档整理这样的性质工作特别枯燥、、忙心、繁琐;再有就是这事职业病高发的工作,其工作特点极易引发腰椎、颈椎疾病。这样的工作基本没有人愿意干,老的员工退休的退休、转行的转行,留下了的很少,而且没有工作热情。大学生都觉得这样工作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发展都不愿意选择这工作,人员缺失、断档也就成为这工作一个普遍的现象。
5、城建档案管理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国家近些年相继颁布了一些城建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对其管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从大局统一的角度看,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中央与地方法规不一致;城建档案法规与建设行业以及文书档案相关法规的衔接与配套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及矛盾;城建档案工作现已经成为全国规模的事业体系,但是其在立法方面却非常缓慢,无法跟上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以思想为根本,高度重视城建档案管理
想要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就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城建档案管理需要从长期谋略和监督检查两方面做好。对于长期谋略,首先需要在高度重视的基础,将档案管理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共同谋略、共同发展,让城市建设工作做到日益完善的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也能够尽量完善化。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城建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以此确保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能够得到有效地保障。对于监督检查,它是工作落实的前提,监督检查应该归纳于整体部门的考核体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考核工作人员的绩效,对优秀的员工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与鼓舞,让他们能够充分地激发出工作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2、加快新技术应用、创新管理
社会的发展已近进入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加大高科技的投入和应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已经落后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如今更要就快我们的步伐,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制定大胆、创新管理模式,果断的加大各方面的投入,从人员的配备、设备的更新、网络的建设等不断的完善,坚持‘用户为中心’的原则,应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从内容、形式上实现完全不同与以往的主动服务。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能
领导的重视、创新的管理,还需要过硬的队伍。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从内容、方式方法直到技术都在改变,这样不断的变化对管理人员的各项要求就在不断的提高,要想打造一支过得硬的管理队伍,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快速的提高我们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2)强化服务意识,注重职业道德培养;(3)提高管理人员各项待遇,留住管理人才;(4)积极招入专业的技术人才,管理人员合理配置,明确分工、各尽其责。
4、加强横向联合、适时维护更新、充分开发利用
城建档案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想关单位都要积极的行动起来,主动配合,提供准确、全面、真实的资料,这样才会使城建档案资料才能够更好的得到利用;再有相关单位之间相互联手,统一合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为城建档案资料的交流提供可靠便捷的平台。
5、加快完善和健全城建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城建档案管理部门,都要以中央出台的对城建档案管理的政策为主导,加快完善和健全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的规划,组织相关各级人员认真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实,逐步的把城建档案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上。
6、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2- 0088- 02
医院科研档案指医院科研工作人员在从事医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具备科研价值的各种体裁的信息资料。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是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医院工作和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对科研档案的科学管理有助于医院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医学事业的发展。
1 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特点
医院科研档案是承载医学知识的主体,内含大量丰富的科研信息,是医学研究活动所产生的结晶,是开展后续医疗、医学教育、科研的重要资源,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然而基于医学研究的特殊性,其科研档案具备一些特殊性。
1.1 归档周期长
科研档案的归档周期与科研项目的执行时间相关,医学课题立项到结束的时间相比较一般科研项目要长,一般的研究项目在2~3年,重大项目在3~5年或更长时间。针对一个项目的资料,涉及的内容随着课题时间的长度增加而增多,资料在项目执行期间的归档连续性强。档案的保存时间则更具应用的价值而不同,一般保存至少30年,重要资料则永久保存[1]。
1.2 专业性强,交叉多
医学项目研究以专题进行研究,每个专题内容专业性强,同时医学研究涉及面广,往往都是多学科、多专题交叉,必须通过综合研究、多领域多角度的去论证。
1.3 体裁不一
医学科研资料不同一般学科,其体裁相对丰富,不仅有纸质文档(病历、手稿等),还有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胶片、图像、音像影像资料等等[2]。
2 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现状
2.1 缺乏档案管理资源
在当代高速发展经济的社会形势下,往往会对于不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部门,我国的企事业单位,都未给予重视,所以医院档案管理资源相当紧缺。没有专门的场馆和部门来对科研资料进行收集和归档,仅仅只是靠各科研项目组对本组的资料进行整理,其整理方式往往都是极度简易且不科学的,对于资料的二次利用是极大阻碍。
2.2 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的建立需要一整套制度来支持,需要在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同步进行,才能建立健全科研档案。然而现在的状况是资料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因为记录不完整、收集不及时、归档不准确等等而造成档案缺失或内容不完整,缺乏相应的制度来对此类问题进行规范。
2.3 缺乏档案管理意识
医学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工作者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对于原始资料、文件、图像等的收集意识淡薄,而导致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阻碍,影响科研档案的管理。部分的科研工作者只是对项目申请和提交,这一头一尾的事情特别热衷,而对于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却甚少关心,对于研究过程中的原始资料的积累置之不理;也有部分科研工作者出于不信任,不愿将资料移交档案管理人员来处理[3]。
2.4 科研档案的管理落后、利用率低
尽管现在计算机技术发达到无法想象,但是由于对于档案管理的不重视,相应的投入也就欠缺,现行的档案管理方案依旧是人工操作为主,计算机的应用几乎为零。而人工操作必然带来档案二次利用率低下,无法高速推进医学科研前进。
3 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关键点及完善方案
针对以上一些存在的问题,为改善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情况,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特提出以下几点方案。
3.1 大力推广科研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对于科研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一个环节,不仅仅是对现有资料的收集整理,更是为后续科研提供源源动力打下坚实基础,为提升医院实力做出贡献。推广科研档案管理,不仅仅是要求医院的各个科研小组使用档案管理系统,更要各个科研小组的管理人员形成档案管理意识,从思想上意识到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科研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及时、准确地去记录和收集科研资料并归档,才能更完整、更高效地实行科研档案管理。
3.2 提高档案管理投入,引进专业人才
投入资金建立档案管理室,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来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必备条件,如果一个医院想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而缺乏相应的投入,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和专人管理对于整个医院的科研工作将起着剂的作用。专业化档案馆的建立,能够提升医院所有科研工作者对于科研档案管理的意识,进而更好地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而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则从专业的角度实现档案管理的高水平运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3.3 建立健全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需要建立健全,并不断创新,从而使科研档案工作充满生机,通过合理有效的积累和完善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来实现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即要实现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管理科研资料,做到高效归档、高利用率,同时也能满足其他特殊要求,如保密性、协同性等。从医院院长到档案馆,再到科研一线员工,形成一个档案管理网络,通过集中统一的管理、行政监督来实现档案管理的准确有效。档案管理部门与科研项目小组相互交流,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督促和指导科研工作人员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3.4 合理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应该摆脱以前的手工归档方式,应加大科技利用率,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科研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利用信息管理的方法对科研资料实现数据库式的管理模式能极大提高档案的归档速度和归档质量。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可以完美地解决科研资料二次利用率低的问题,能够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科研工作者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轻松的调用档案馆存储的相关资料,从而节省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
4 总 结
总之,医院科研档案的有效管理是科学地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科研档案,是更好地为医学科研和医务工作服务,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水平和为医学事业添砖加瓦的必要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78.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8-0129-02
随着社会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档案数量日益增多,利用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档案工作手段和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档案事业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保管庞杂、查找困难、提供迟缓、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因而,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全面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
1农业科技档案的特点
农业科技档案是人类在农业技术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各种文字、声像、电子材料等信息资源的总称,是科技人员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原始性、长期性、专业性、继承性和保密性等特点。1.1原始性
科技档案是科技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科技活动原时原地的印记,而不是事后整理出来的加工产品,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不存在替代品。
1.2长期性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对878项农业科技成果的统计,平均研究周期为5~7年,其中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成果平均在10年以上。农业科技档案作为对科研活动的记录,其积累和收集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
1.3专业性
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科研工作都是一定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其档案材料与其他综合类档案相比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专业性是农业科技档案的突出特点。
1.4继承性
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因此被赋予了继承性的特点。古往今来,科技档案就是在继承与创新之间,从时间上到空间上传播着科技进步的信息。
1.5保密性
科技档案作为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维护知识产权的有力凭证,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法律效力。因此,科技档案在开发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合理开发与适度保密的关系。
2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简陋
由于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多数科研单位的档案现代化设施配置不齐全,档案室库房简陋,防光、防火、防尘、防潮、防盗、防霉、防虫、防有害气体的条件差,严重影响了档案的使用寿命和后续开发利用。尤其是市级科研单位计算机配备不足、缺乏现代化档案管理条件的问题更加突出。
2.2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还未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队伍。一方面专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都不尽合理。另一方面,科研单位的兼职档案员几乎都未接受过档案管理专业的专门培训,缺乏档案管理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3科技档案材料收集困难
由于农业科研项目研究时间一般较长,在科研过程中会形成大量不同载体的档案材料,档案材料的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科研人员存在重申报、轻建档,重成果、轻积累等问题,只重视项目申报、科技成果鉴定和报奖阶段的档案收集和管理,轻视科研准备阶段、研究试验阶段、推广应用阶段的档案保存,导致科研材料归档不全或核心材料缺失。
2.4管理技术落后,检索效率低
目前,农业科研资料大多数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出现,但很多科研单位的档案管理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收集归档的材料只限于纸质文档上,检索方法单一、速度慢、准确率低,满足不了档案资源共享、深化利用等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同时,档案部门与研究室、科研人员接触少,专业知识不足,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
3加快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就是用科学的思想、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对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作方法。当前,科技档案种类不仅有纸质资料、电子文档,还有图片、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资料等,载体形式日趋多样化,使得档案信息管理更为复杂,迫切需要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减轻档案保存压力,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3.1实现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
信息技术给传统的档案文献服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利用计算机承担着科技档案的查询检索、辅助立卷、编制目录、数据统计等各项业务。但是由于软件、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科技档案的计算机管理还不尽如人意。下一步要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建设各类规范化、标准化、可共享的目录数据库和内容数据库,加强档案网络建设和管理系统开发应用,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3.2实现科研文档一体化管理
文档一体化是从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出发,实现文件从形成到归档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文档一体化,要求在科研项目的设计阶段就要树立档案管理意识,确保将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和记录都能认真保存起来。同时,建立档案管理参与制度,每一个研究室都要配备专门的档案收集整理人员,负责科研项目全过程的材料归档工作,待项目完成后提交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完善各类档案管理标准,形成档案管理标准体系,确保档案规范管理和高效利用。
3.3实现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
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科技档案管理要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最根本的是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大力加强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以提高在职人员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使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具备相应学科专业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现代化管理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3.4实现档案管理资金支持稳定化
目前,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必须加大对档案管理的稳定投入。加强档案库房建设、计算机配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管理系统研发的资金支持,将档案现代化管理纳入科研单位的工作计划,建立稳定支持档案工作的机制,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5实现档案资源“管用并重”
实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要着力改变“重管轻用”的传统管理模式,针对农业科研工作中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通过编制检索工具、编写各种科技档案资料汇编、开展定期服务等多种方式,开放档案资源,同时建立科技档案展览室,对科技成果、知名学者专家的业务档案、有影响的论著等进行展览,促进科技成果及相关资料实现共享共用。
参考文献:
[1]王传宇. 科技档案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8.
[2]刘咏红,黄友洪,文帅,等. 农业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2012,9:141-143.
1、相关机构及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薄弱,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人事档案就是裁剪、装订、保管等事务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干部调动或提拔时的查档工作就行。因此,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默默无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重视。
2、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没有明确制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缺乏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有的只有查(借)阅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落实,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队伍有待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由于重视不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少数有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兼职人员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导致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这将不利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4、人事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不能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档案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者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
5、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很多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人事档案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人事档案意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真正从思想上引起广大职工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经常了解档案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组织上、制度上给予保证,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人事信息,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才评聘等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参考性的人事档案信息,真正把人事档案部门转变成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人事档案信息中心。
2、要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人事档案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紧密围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对人事档案的接收、传递、保管、查阅、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整理等环节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档案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断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3、增加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首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部门应该落实有专人负责,根据档案册数的增长配备足够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归档、建档及对档案材料进行开发利用。其次,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严守工作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我国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缺陷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正逐渐朝着更加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迈进。目前来看,电子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已经被大范围的应用,并且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管理效果,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企业的长期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大数据信息时代下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强化电子档案管理效果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在大数据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电子档案管理的模式已经成为当下企业管理的新风潮,不仅促进了档案管理方式的转变,也体现了管理人员思维模式的转变,为企业发展无疑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利用信息技术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具有更强的便捷性和规范性,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但同时网络安全等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很多电子文件被一些不法分子窃取和破坏,使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大幅度降低,这也是相关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件事情。以下对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和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提升电子档案管理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一、大数据信息时代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
(一)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大数据技术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数字化和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首先,電子档案的归档方式和传统档案管理的方式有所不同,电子档案的归档的方式更加智能化,利用身份验证、信息验证的方式使电子文件的传输效率和处理效果进一步提升,并且能够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外,电子档案的保管方式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对文件的储存和调用,这样一来,在需要运用电子档案的时候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通过电子计算机查找和调用的相关文件,这样也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一部分的工作时间。并且运用电子档案管理的方式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信息记录的速度也有了极大地提升。
(二)有利于查缺补漏
在对档案的进行查阅和核实的过程中,传统的档案管理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拆卷、装卷等的操作。电子信息管理则不然,只需要管理人员在信息管理系统当中点击内容进行修改就能够完成查漏补缺的过程。这样一来,不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相关工作人员减轻了一部分工作压力,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会因此而有所提升。
二、大数据信息时代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的落后对企业的电子档案管理造成的影响可谓是致命的,不但无法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反而使信息保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受到了严重威胁。首先,很多企业在电子档案管理设备方面的投入不足,无法为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导致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些企业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足,无法熟练灵活地应用计算机技术,这样一来,如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则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地处理,因此就会导致信息丢失的风险性大大提升,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企业电子档案的相关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其中很多内容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不仅无法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反而不能和当下电子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相符合。如针对档案收集和档案后期管理的工作当中,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就不能保证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这样就很可能会造成档案或信息缺失的现象。除此之外,企业在调用档案和评估的相关工作中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电子档案的应用价值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欠缺
很多企业的电子档案都缺少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如聘请非专业的人员和学历较低的人员投入到档案管理的工作当中,这些工作人员不仅缺乏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也并不理想。另外,一些年龄大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没有进行及时的改进,无法接受一些新鲜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除此之外,企业的专业培训工作也不到位,没有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以上都是导致企业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三、大数据信息时代电子档案管理的完善策略
(一)加大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投入
在大数据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为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积极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和技术手段。比如可合理的利用加密技术保证电子文档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该技术手段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一些机密文件以数字的方式进行储存和加密,能够有效地避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渠道盗取信息。通常情况下可利用“双秘钥法”进行加密处理。另外,电子文件备份也是保存和管理电子文档的有效途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文件进行拷贝处理,同时需要确保文件储存的安全性,这样就能够避免文件的原件丢失或损坏造成的巨大损失。一般来讲可以将文件备份成三套,一套作为平时查阅的使用文件,一套进行保管,另一套放在异地保管,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文件长期安全的储存。
(二)完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对电子档案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需要根据电子档案的管理现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针对电子档案的查阅、保管、调用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内容都需要细化,同时需要落实责任制度,坚决杜绝企业内部员工窃取和散布企业的机密文件内容,避免为企业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除此之外,需要构建健全的考核机制,便于对管理人员在工作上的表现进行奖励或惩罚,以此来督促管理人员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和严谨性,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管理人员之间也需要互相监督,确保对电子档案的精准管理。
(三)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电子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善是亟待解决的一件事情,对此管理人员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视,与此同时需要对管理观念和管理办法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能够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發挥更大的作用。首先,管理人员需要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勇于接受和学习新鲜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从而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为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维护企业的利益为工作目标遵守档案管理内容进行工作,对数据信息等进行严格的保密。最后,企业需要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电子档案管理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培训,让工作人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能够得到强化,从而提升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使其在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
(四)提升管理数据的安全性
人事档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其本身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医院领导对人事档案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其作为一项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的工作,一项保证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和全面考察了解、正确评价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必须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
1医院中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档案失真。内容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管理的最重要的原则,而现有的档案材料中内容的真实性却不高。有的档案中材料内容前后不符,如时间方面,出生年月公历和农历填写随意,又不做说明。譬如对人生经历也没交代清楚,参加工作时间、入党和入团时间也是大致一个年月,明显不吻合实际情况,甚至每次填写时也不一致;姓名改变后不写曾用名,也不加以说明。这一系列问题都给材料的归档造成很大的麻烦,导致管理凌乱,使档案失真情况严重,甚至由档案对当事人产生了很大的麻烦困扰。
1.2政出多门引起的分争是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人事档案宏观来说,是又事业单位设定的主管部门来进行专门管理,但是其模式仍然是多方管理的传统模式,即一个人的档案基本上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中心、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及有人事管理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过。而在医院人事档案流动中,同样拘泥于传统管理模式,并且因为自身利益的诱因,档案管理权限不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
1.3由于管理手段落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跟不上步伐。长时间来,医院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低,也造成了在投入资金和人力的相对欠缺,表现出了基础设施差,设备更新慢,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手工作业,纸质文件材料是工作的对象的特点。因此,造成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管理档案质量不高,利用率低,档案出现丢失和涂改的概率加大,在人力耗费下,不利于档案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
1.4在一些医院,其人事档案管理及归档意识相对淡薄。医院的主要中心工作就是医疗,作为公共医疗服务机构,为广大的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整体医务,是医院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据此,管理人员也积极重视医疗的服务质量的提高,为医院的事业发展而努力,而后勤行政人员需要积极配合临床一线业务,从而忽视了后勤行政人员在积极影响医院工作发展的能动性。上述医务人员的意识也就成为制约人事档案业务发展和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也就形成了人事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管理、轻利用”的特征,普遍形成了本职工作基本完成,人事档案资料不丢失的工作意识,而缺乏积极主动构建人才信息库的意识和行为,更没有形成主动为医院发展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参考和建议。更不用说利用档案信息和数据,推动医院业务中的管理高效发展,这些也就造成当前许多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职工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缺乏档案利用的认识,工作观念陈旧。
1.5档案管理业务人员自身水平不高,是限制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个因素。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是档案管理及服务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当前医院档案管理的人员结构中,首先表现出来知识结构不平衡的状体,学历和知识体系构成的层次较低。其次是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是调离和中途转行,对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和认识不深。最后,管理人员多数只安于现状,没有良好的积极心态来继续学习和努力提高,本来知识体系就存在欠缺之处,在没有主动学习提高的状况下,很难促进档案管理的水平发展由于管理人员本身水平,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
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策略
在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当然不止以上反映的那些,不能详尽,而寻找策略,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使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才是迫切要求。
2.1摒弃传统档案管理观念,学习新的档案管理思想,对档案管理事务加大投入,使档案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医院作为公共医疗服务机构,集聚了人才与知识,并通过挖掘人力资源能够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人事档案的管理不断深入,不仅能够满足于医院的人事政策的要求,在日常的工资福利管理方面的良好实现,更有助于推动医院形成构建人才信息智库的观念,在观念的指引下,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的生产力作用。据此,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全体人员树立人事档案管理凝聚资源的作用,对医院服务水平提高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意识,能够进一步加大资金与人才的投入,购买管理应用软件,形成高效运作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档案管理体系。
2.2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投入更大的信息设备系统,能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外档案管理很多已使用计算机,就是在国内,各家医院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的也越来越多。实现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2.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通过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要以服务公众为己任,以民众利益为自己的利益。因此要按规定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到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培训在职学习、考察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适应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人事档案管理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政治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在实践中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先进管理理念和前沿知识,努力提高人事政策,水平和工作质量,全面掌握科学管理档案的综合技能,以适应档案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2.4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在信息化时代,应注重电子档案的建立,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增强档案的活力和生命力,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建立医院人事档案数据库可以及时更新,动态化管理人事档案信息,保证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便检索、查询和信息统计分析及开发利用,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服务。
3结束语
面对医院在新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并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参考,希望能在今后档案信息化管理上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是医院整体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可以体现这个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因为档案不仅是对该医疗机构发展成长的记录,还是未来发展进步的启迪。对于医疗事业来说,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攒的病患档案更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多家研究可以帮助医院提升医疗水平、积攒宝贵的经验。所以相比起引进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一、医院档案管理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和意义
1.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今医疗事业和信息技术都在快速发展,想要让医院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医疗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络具有超强的交互能力,这是医院全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人机交互可以代替传统的所有需要人工操作的流程,只有挂号和缴费时需要有人工操作,其他的所有环节病患都可以通过医疗卡和条形码来实现,这张医疗卡里存储有病患的所有信息,不管是检查、化验还是就诊哪个环节,都可以自动流转病患的档案信息。同时病患还可以更快的完成查询和取单,提高了病患体验的同时医院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成倍的提升,可谓事半功倍。
2.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可以反映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
医院的管理水平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医院的整体素质,医疗事业如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医院的管理者们。随着信息化的到来,我国的医疗机构档案也在扩大自身的规模,因此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要求也更高,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可行,而是必行,医疗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抓住这个机遇重组医院的业务,让医疗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用良好的数据基础来帮助医院大幅度的提升自身医疗水平。
3.档案信息化建设让档案管理者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以后,档案管理着的工作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升,管理层次更上一层楼,因此可以更好的改善档案管理者的素质。医院的档案管理者至少要基本以下几种素质才能算是合格: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都必须到位;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保持着良好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技能和意识;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以及相关的网络技能,识别更好的操作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档案管理人员对于细节部分要更加的重视;从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具备足够的工作热情和精力。
4.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从医院房屋的规模以及医疗器械的数量上体现出来的,真正能反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是医院的医疗水平以及和医疗水平相符合的医疗档案管理水平。某些医疗机构虽然具有不俗的医疗水平,但是在医疗档案管理上有很多不足,信息化建设水平较差,那么未来其医疗水平的提升力就非常有限了。有的医院则能做到稳扎稳打,将档案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医院人员有非常详尽的资料信息可以用来参考,有了这个坚实的基础自然可以推动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服务为全体医护工作者们提供了条件,去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而医疗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则会体现在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上。5.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上级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病患的所有资料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完成后,都可以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录入计算机中并永久的进行保存,这些数据信息是非常宝贵的,可以用来让决策层进行参考。上级部门可以使用网络系统中的虚拟通道,登录进下级医院的数据库中并监事和查询其医疗数据,在制定医疗事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时候,有了这些数据资料的参考价值,可以更好的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做好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如今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面的信息化也早已悄然来临,医院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也是必然的,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不仅有给予,还有很多挑战,所以医院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遵循规范进行、保证安全可靠,其次要保证效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再次是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交互协作、实现归档双轨制,最后是要保证其实用性,长期进行储备。
三、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所在
想要做好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并对其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有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其一是做好纸质记录工作,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完成后续的信息档案工作;其二是做好信息网络化工作以便进行档案的监测和化验;其三是实现医院工作各个方面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具体来说包括设备与后勤管理方面的档案、检测和化验档案、病历和医生开具的处方的档案、基础建设和人才信息档案以及反馈信息的档案等。
四、结束语
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它既是现代化的医院档案管理的要求,也是不断发展的医疗事业对医疗机构提出的要求,还是医疗机构提升自身管理科学和规范程度的要求。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会在未来的医疗现代化发展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医疗事业贡献出自己力量。
参考文献
[1] 覃曈.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6):271.
一、林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种类
(一)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国有林场承担着国家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任务,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林场的建设和发展。森林资源档案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它记录了整个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全过程,把准确数据反映到簿、表、卡、册、图上。为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发挥森林资源档案在林地权属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保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科学性。
(二)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工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各地全面推进,为确保改革成果,提高改革质量,国家林业局、国家档案局近日出台《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就林改档案管理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意见指出,档案管理是林改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完整、准确、系统的林权改革档案是林改工作的客观反映和重要的历史见证,是巩固改革成果、维护林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及稳定完善农村林地承包关系的重要保证。
(三)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工作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群众参与度高、费用巨大的生态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要牢固树立“无档则乱”的档案管理意识,把规范建档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切实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完善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每个乡确定专职档案管理员1名,负责退耕还林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照工程实施流程,编制退耕还林档案全宗示意图,并按工程建设环节将规划设计、种苗供应、施工作业、检查验收、政策兑现、工程管理流程划分为永久、长期、短期3个不同期限,为退耕还林档案整理提供具体的依据。县级与乡镇分别建立专门的退耕还林档案室,配备微机,实行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向管理,做到文字、电子和实际工程操作相对应,规范图、表、卡、证、合同5类资料管理,既保持原始资料的完整,又为档案查阅提供便利,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四)林业生物灾害档案管理工作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是一个有效地组织协调可利用一切资源、应对生物灾害事件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生物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来保障生态安全,并将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就林业生物灾害管理而言,具体内容包括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救灾,灾害发生前的各种计划、物资资金准备等备灾措施,灾害发生后的救灾工作和灾后恢复工作,以及避免和减少灾害发生的促进森林健康的措施。
档案管理要做到规范,按时归档,应从以下4个方面认真开展工作:一要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档案是历史的真实反映,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神圣的事业,任何社会形态、任何单位、个人都离不开档案,一定要增强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档案工作搞好。二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档案工作就是服务,“规范、完整、优质、便捷”是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要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重视档案的上等升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三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四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抓档案工作,帮助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稳定档案工作队伍,为档案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逐步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管理。
(五)林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保密工作
林业档案保密工作包括林业档案管理过程和林业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林业开放档案也必须做好必要的保密工作。在日常的档案借阅过程中要做到4:在经过主管领导的同意后,对所借阅的档案进行认真细致的登记造册,注明借阅的时间、档案的具体信息、借阅人以及归还时间;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能擅自调阅相关档案,尤其是财务档案的管理,必须经过主管领导、财务人员及档案管理员的共同在场才能调阅,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档案室,不得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不得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不得涂改、伪造档案,不得擅自出卖或者转让档案,不得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不得携运或者复制档案出境。如果违反以上规定之一的,若情节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加强文书档案管理的基本途径
(一)提高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由于文书工作直接与文件打交道,在有效范围内必须遵守和执行,因此,党政领导要加强对林场文书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建立健全保密制度,促使文档管理人员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文书档案管理的严肃性和时效性,热爱档案管理事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事业负责。通过自学、参加培训、实地参观等形式,学习《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法》《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等,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档案管理规则有比较系统地掌握,坚持岗位实践,熟悉业务技能,适应新时期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
(二)运用比较先进的手段及时处理文件,分类归档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401-02
在基本建设过程中由图纸、图表、照片、录像等载体形成的材料称之为基建档案。它真实地记载了医院建设历史,客观地反映了各类建筑物、各种管线的建设情况,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医院基建档案的主要内容
医院基建档案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依据性文件、基础性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管理文件、施工竣工验收文件、基建财务文件、监理文件、结算审计报告等。
2 基建档案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2.1 凭证作用:基建档案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凭证,是无形资产,也是基建项目的真实记录与重要的依据,是医院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线等基本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维护、检修活动的直接记录,反映了医院基本建设历史和现状,承载了医院建设大量的信息,真实地记录了医院基建当时的历史情况。
2.2 参考作用:人们通过查阅基建档案资料,掌握历史材料、研究和探究医院建设与发展的规律,在新建、扩建和再建等工程图纸的设计工作中可提供参考借鉴作用,充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建设与投资。
2.3 重复利用:档案的价值在于不断的重复利用,医院基建档案同样具备多次利用的特征,重复利用不仅可以加快速度,还可以节省劳动耗费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4 增值作用:档案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效益,这种效益来自档案增值的结果。医院基建档案在医院建设中产生的增值效果最直接最明显,在新建、扩建工程中使工程建设少走弯路少花钱,在改建、维修工程项目上通过基建档案的充分利用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3 当前医院基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明显滞后: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程,然而,基建档案在管理手段上仍处于手工操作;在档案收集整理上不及时不规范;在档案管理人员上存在对基建档案业务不熟悉,操作不熟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基建档案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事业需要,致使应归档的材料未归档,导致基建档案资料缺失。
3.2 归档质量明显偏低:基建材料、图纸在施工过程中随意丢放,保管不善,造成磨损污染严重,还有些材料被多次涂改,造成档案收集、编制质量不高,不符合归档规范要求,质量偏低。
3.3 有效约束机制明显缺乏: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严格的约束机制,导致档案工作不实,管理人员敷衍了事,归档不全,尤其是重要文件如土地证、产权证、竣工图等重要文件的不全,将对今后的基建管理工作造成被动。
3.4 查阅明显不方便:少数档案人员对档案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对收集到的资料不能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往往简单装订,随意放置,不能保持其成套性、准确性、系统性,给档案查阅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4 完善医院基建档案应对之策
4.1 强化施工方档案责任:基建档案材料形成的周期长、涉及面广、专业技术性强,必须对施工单位实施的工程项目运作进行保证和约束,工程建设项目完成后,不论是总承包还是分承包,都应按照《城建档案归档条例》及《医院档案归档条例》的要求,负责整理好所承包工程的基建文件材料,统一向医院建设部门提交完整、准确、系统的基建档案。基建部门要把住文件材料形成的质量关,为日后办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产权登记,以及建筑物维修、改造和扩建提供第一手资料。
4.2 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科学化管理水平
4.2.1 提高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从事基建档案管理人员,除具备扎实的档案基础知识技能外,还应懂得基建方面的工作程序以及相关法规政策。医院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之适应岗位需要,适应医院发展需要。
4.2.2 增强基建部门的责任意识:医院基建部门是进行基建规划的执行者,又是基建档案材料的形成者,基建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基建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应进一步明确基建档案人员工作职责,强化基建档案归档意识,严格考核;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指导基建档案材料的收集与归档,并经常就基建档案相关工作互动,通过职能部门共同努力确保基建档案材料及时归档。
4.2.3 做好“三个同步”:基建部门应把基建档案工作纳人基建规划、计划、管理制度和工作技术人员职责范围之中,做到三个同步:下达工程计划任务与基建档案规划同步进行;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与竣工材料积累、整编、审定工作同步进行;工程交工验收与提交整套合格竣工图的验收同步进行。对材料编制不够完整、不准确、不符合归档要求的,都要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工程交工验收时,必须要有医院档案部门参加验收;如果竣工档案归档不全,档案部门不能验收,有关部门也不能办理正式交工验收手续。
4.3 实现档案工作网络化管理:医院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已进人从经验管理转向逐步采用先进技术管理的阶段。如果管理手段停滞不前,将不能有效保护及利用基建档案为医院服务,应尽早参与医院网络整体建设,适应基建档案的网络化管理,使基建档案管理及利用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
5 小结
医院基建档案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整体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院历史记录和今后改建、扩建工作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强化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需归属于社会保险档案的,主要有以下几类文件资料:1.政策依据类。即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各项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2.业务凭证类。即在社会保险费用扣缴、汇缴、转接、报销、理赔等环节产生的凭证。3.结算账卡类。具体包括社会保险费用管理手册、养老保险手册、费用汇缴账册、参保人员花名册、保险关系转递清单、转接变更登记卡等。4.统计报表类。包括社会保险费用汇缴统计表、参保人员工资变动情况统计审核表等。5.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类。具体包括退休人员待遇统计、生存调查表、遗属待遇审批表等。6.电子档案类。这是指社会保险工作实现网络化办公后形成的数字化档案。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重视程度欠缺。社保经办机构未正确认识到社会保险档案资料的价值,将工作重心放在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上,对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2.缺少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国家为了规范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但是各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按照规范实施标准化档案管理的积极性及进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区域档案信息不全,不同区域归档范围不明确,导致档案信息无法实现高效利用。3.缺少专业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部分社会保险部门缺乏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过低,部分为兼职人员,没有专业知识背景。4.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设施配置不足。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社会保险档案资料增多,档案室库容量急需增大,而且最好能够做好防潮、防火工作,并且根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完善相关的硬件、软件设置配置,加强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管理。
二、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重视度。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国家对于社会保险的重视度一直在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该充分重视对于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将之纳入部门的发展规划中,在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改进计划,加大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将档案房扩建,配置现代化管理设备及专业人员,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二)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险档案具有较高的价值,为了提升档案利用率,国家应该制定科学合理、标准统一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档案管理上的人力物力配置要求,明确各类文件归档的要求及标准,明确档案信息在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上的要求,从而确保档案信息的参考价值。同时,健全社保档案管理落实考核机制,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细分到各个部门,并建立科室联动机制,相互监督,分工协作。(三)建设专业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队伍。根据现代化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需求,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学习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相关软件、硬件设施的使用,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人才支持。而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该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求合理设置岗位,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做好岗前培训考核工作,加强继续教育。比如说,现在很多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存在信息素质不足的情况,机构在配置信息化档案管理设施后,应该组织管理人员学习,迅速掌握相关硬件、软件的使用流程及技术,帮助其树立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己的责任心,保持高度警惕。(四)推动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内容的数字化,并建立数据库,能够有效提高档案信息的共享效率,根据信息利用者的需求,输入关键词,即可快速查询找出所需资源,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因此,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机构必须意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充分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大资金投入,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模式,引进相关技术及设备,构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简化档案借用、查阅的手续,扩大档案的利用范畴。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从事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药品管理、卫生行政管理以及其它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它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可靠依据,是指导并协调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参考资料。档案管理是医院科学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必须重视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医疗改革日益深化,医院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那么新形势下的医院档案工作该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医疗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行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发展,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尽管如此,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档案工作仍无法与日益发展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1、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不高。具体工作中,不少同志,甚至领导干部,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重经营、轻档案”的意识还很强,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效率不高,管理分散,缺乏信息资源整体性。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都制定了较为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而涉及档案管理的制度、职责、考核标准却较少,没有统一规范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统一收集,造成档案收集效率不高,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严重脱节,失去了档案工作的完整性,医院信息资源缺乏整合性,跟不上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不利于科学管理。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从事医院档案管理的人员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表现为人员配备随意,流动性大,档案管理人员多是从行政、护理、医技等部门转岗过来,而档案专业出身的人员较少,且存在着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与时展的要求悬殊较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事业发展。
4、重管轻用,档案开发利用率低。由于档案系统长期形成的封闭或半封闭环境的影响,许多档案工作者仍然停留在
“重管轻用”的观念上,档案收集了、管理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的利用。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单一,形式陈旧,档案室设备、技术条件落后,也造成了医院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停滞不前。
5、档案工作硬件投入不足,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有些医院由于医疗用房紧张,致使档案用房狭小,不符合档案保管的标准,档案管理设备陈旧,管理技术落后,虽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被广泛运用,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较少,基本还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二、改善医院档案管理的对策
1、加强领导、宣传,增强档案意识。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档案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院领导要把档案管理纳入医院发展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与医院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 要大力宣传医院档案管理的意义,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学习,使全院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医院日常工作的密切关系,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行为。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条理性很强的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减少档案管理的随意性,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医院要根据《档案法》、《医院卫生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档案工作实际,逐步完善档案管理的归档、保管、借阅、移交、保密、销毁及库房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的每个环节的运行都有章可循,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制度约束。并将医院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使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
3、加强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创造条件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加强对现职人员的业务培训,或聘请专家讲学,或派出人员参加学习班、学位班。鼓励自学,把学习情况与人员的晋升、聘任挂钩。
4、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档案开发利用率。档案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收集整理和保管阶段,要确立以利用、服务为中心的业务指导思想,重视研究如何提高档案为医院建设与发展服务的效益,要从被动坐等上门的服务方式,逐步走向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努力开拓档案利用的新途径,如利用档案信息通过统计、分析、总结等方法编写资料捉供给医院领导和有关部门及人员,为医院整体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5、强化档案室的硬件建设。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逐步配备计算机、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并采用档案管理系统专用软件进行辅助立卷、编目、检索、统计、借阅等工作,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信息储存量少、检索慢的状况,提高效率。具备条件的医院,可以将档案目录和部分内容纳入局域网,利用网络系统加强各部门之间,院际之间的资源共享,沟通档案信息,以满足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推动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2 何小媛.关于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当代医学,2005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人们在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下,逐渐重视其卫生预防问题,而随着我国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卫生监督机构的档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卫生监督是我国依法治理社会卫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而怎样是卫生监督逐渐转变为档案管理模式,加强档案的管理化和制度化,这也就成为了当前各级卫生监督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1.创建卫生监督档案的作用
1.1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在加强卫生管理的同时,也对一些已经存在问题的管理部门制定一定的卫生监督体制,并对已经出现问题的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管理。我们的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在关键时刻也是有权查阅相关卫生档案,对档案的卫生检查内容进行精准的评判,这样的一种转变也有利于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对单位及个人根据已经评判出来的档案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处罚。
1.2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制定全局监督方案上。卫生监督档案对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检测卫生设备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非常大的作用和价值,对已经改进的卫生监督工作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2.当前我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下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素质对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组成绝大多数都是由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兼职的,这些文职人员一没有专门的学习过档案管理技巧,二没有专业管理档案的资格,因此这样的一种团队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很有可能沿袭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是档案管理人员在面对全新的相对比较复杂的档案管理时就很容易出现乱子,从而影响档案的正常管理。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这一点也是我国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的卫生监督部门在对卫生监督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都是没有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的,也就是说这些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部门缺乏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考核标准,再就是还有一部分卫生监督部门虽然制定了卫生监督档案制度,但是落实情况却不是很好,再加上档案管理人员对卫生监督档案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查,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在对信息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资料不完整的情况,这也在另一个层面体现出了卫生监督档案的管理制度不是特别的健全。
2.3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低下
从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情况来说,一部分卫生监督部门的领导们对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够,尤其是在卫生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对档案管理不是很重视,这也就非常容易丢失档案材料,领导对档案的不重视也直接造成了档案的利用率低,也会影响到档案管理的最终质量。
3.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问题的相关策略
3.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卫生监督部门是一个要求工作人员素质非常高的部门,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整个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要发展前提,我们可以定期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上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能够提升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技术的能力。与此同时,卫生档案管理人员还要不断的学习,多掌握一些卫生监督档案的理论知识,这样有助于管理人员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够及时的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与档案管理中的实际工作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使我们的档案管理向着更加规范的发展方向发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的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福利和待遇,我们的领导们要时刻关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平时一句关心的话就可以让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记在心里,这样一来,不仅不会造成人才流失,而且还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档案管理服务。
3.2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的科学管理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要不断的完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制度,不断的完善卫生监督档案的制度,将如此航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与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同步起来,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向着制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3.3加强档案的宣传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可以运用之前相对比较典型的卫生监督案例,结合相关部门的讲解,让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领导提供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让大家都能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部门还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到岗位标准当中。卫生监督不仅是监督工作中的关键依据,而且还是我国卫生监督部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卫生监督部门想要充分的发挥档案管理的功能,就要不断的提升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督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让我们的卫生监督队伍能够科学有序的向前发展,除此之外也可以为卫生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进一步的推动整个卫生监督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档案管理对于卫生监督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提升卫生监督的权利力度,而且还能够加强卫生监督的规模,人们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关心着卫生问题,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人们生存下去的关键,而档案管理的完善对于卫生监督来说,可以极大的提升卫生监督的监管力度,更好的促进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
参考文献
[1] 应毅;;慈溪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探讨[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叶连新;张宁;;辽河油田卫生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措施的探讨[A];第六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温小秀;罗丽;罗进;;市场经济形势下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首届全国卫生法规、标准效益评价技术研讨会暨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0年
[4] 刘旭阳;苑海英;;影像宣传在卫生监督中的作用[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曙光;张旭宏;林丰全;;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吴忠友;;关于对卫生监督概念性质二个模糊认识的讨论(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