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对企业营销的影响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企业营销的影响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篇1

目前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大大增多,而且网络的信息量也成爆炸式增长,只要网民有获取知识的需要,就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且随着国民教育的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者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且网络的普及,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发展,智能设备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即时文化水平不高,也可以上网进行搜索。这一些变化都说明了人类已经入的知识时代,而目前市场的经济竞争也变成了知识经济的竞争。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企业的营销部门必须通过研究这些市场的变化以及消费者的新特点不断的调整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企业在展开知识营销的同时,也对企业营销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于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对于企业在知识营销方面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知识营销的定义以及特点

所谓知识营销,指的是企业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在推销、人员促销、广告等各个环节都注重产品相关知识含量的宣传,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者有意向购买产品在了解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关的知识,并且通过对于知识的了解增进对于产品的了解,从而能够帮助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产品的知名度。知识营销是企业在知识经济到来之后的一种新的营销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消费者知识水平大大的提高,原来因为消费者的知识水平有限,获得信息的途径有限,导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可能对于某些产品消费者仅仅能通过广告或者周围使用者进行选择,无法对产品有个全面的了解,因此当时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企业可以在产品的包装等表明上做文章,但是现在随着消费者文化水平的提高,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不仅仅可以通过观看广告等获取,反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全面的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不仅可以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就连行业的信息也会有所了解,很多行业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而且现在消费者不仅仅想知道结果,还想致其所以然,因此这都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挑战。也使得企业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营销策略。开始注重对于消费者进行知识营销。目前,知识营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知识营销可以帮助消费者获得新的知识。知识营销能够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多新鲜的知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例如我们原来不太知道牙膏,但是现在牙膏广告等都在不断向我们科普一些口腔知识,让我们在认识商品的时候也学到了知识,还有化妆品,现在化妆品都在强调美白、抗老等,化妆品会告诉你使用了什么样的抗老成分或者美白成分,以及如何使用该产品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有的产品配合网络营销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网络营销可以增大营销宣传的时间和信息含量,有些企业的营销帐号不仅仅是对与其产品进行宣传广告,还对与产品的技术性以及行业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剖析。二是知识营销能够帮助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知识经济时代,消费者看重的不再是产品的表面,而是产品的本质特点,以前化妆品找个年轻貌美的代言人,广告宣传该产品可以除皱,那么消费者就可能会相信,或者想买来试试。但是现在消费者根本不会对这样的营销策略感兴趣。原来我们熟悉的大宝广告的广告词是“要想皮肤好,天天用大宝”。那时候大宝的销量确实很高,几乎家家户户都用大宝。但是在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化妆品品牌层出不穷,再简单的强调这种功效已经没什么作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用知识说话,让消费者从本质上去了解你的产品,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很多化妆品都通过知识营销做广告,例如胶原蛋白面膜,从产品名称上就告诉消费者这款产品之所以能够保湿,就是因为添加了胶原蛋白,还有氨基酸洗面奶,强调的就是氨基酸的温和功能,以及火山泥面膜等,这都是通过知识营销的手段告诉消费者产品为什么有效。产品通过知识营销的方式,能够帮助产品在众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也帮助产品进行成功的定位,有助于塑造产品的品牌形象。三是知识营销能够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有利于培养消费者,促进对产品进行购买。目前在冬季我国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天气就是雾霾,基本上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理措施。伴随着雾霾的产生也使得空气净化设备和空气检测设备开始有了很大的市场。对于雾霾天气,影响最大的就是过敏性鼻炎患者,每当到这个时候就会不舒服,其他人则没有明显的反映。那么空气净化设备就通过对于产品的知识营销,从雾霾中的含有的有害成分谈起,再告诉人们雾霾的危害,最后强调空气净化器的重要性,以引起消费者对于空气净化的重视,从而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进行购买。例如电动牙刷,曾经我们使用的牙刷都是手动的,从来没有用过电动的牙刷,那么电动牙刷的营销策略就是通过对于电动牙刷科技含量的解读帮助消费者认识电动牙刷的优越性,从而促进消费者进行购买。

二、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知识营销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产物,知识营销首先承认的是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整体提高,在充分尊重消费者的基础上做出的营销策略。知识营销对于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产品营销产生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同类的产品和相关的品牌层出不穷,企业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跳出同质化竞争的局面,转而寻找有自身特色的产品竞争方式,目前来说,知识营销的在营销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份量越来越重,企业应该在产品营销上注重挖掘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强调产品对于高科技的追求,这不仅仅满足消费者的求知心理,也能够帮助企业寻找产品的卖点。当然,在对产品进行知识营销的时候,企业最好是能够在新产品研发阶段就应该对整个企业的产品做出营销规划。企业在确定自己的产品线的时候就需要考虑高端产品线、中端产品线和低端产品线的配置情况,以及挖掘产品的科技营销点。企业可以选择在高端产品中加入高科技含量,以增强产品的先进性和高端性,也能够为企业攫取更多的市场利润。二是市场营销策略中应该引导消费者。原来我们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时候常常考虑的是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但是现在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从原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变为挖掘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或者说是引导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让没有需求的消费者或者仅仅有潜在需求的消费者变成拥有刚性需求的用户。不得不承认的是一般能够进行知识营销的产品都是具有一些科技含量的,而且这些产品能够帮助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现在除了空气净化器皿以外,还出现了水质净化的设备,原来人们都是饮用自来水,现在有了水质净化设备之后,通过对于净化水的知识营销,目前净化水质成为了人们的刚性需求,而且我们可以知道,下一个产品经济增长点必然是智能设备,原来我们使用的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都不是智能的,但是就消费者的需求来看,这些不是传统的设备也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但是当这些设备都智能化了之后,消费者使用这些产品就变得更加方便,轻松。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和生活质量的重视,目前的企业也在充分挖掘消费者产品的科技含量。例如上面提到的热水器,不仅仅能够智能化,而且有的还增加了过滤净化功能。这些具有知识含量的营销增加了产品的卖点,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三是要求企业在知识营销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网络营销。目前对知识营销重要性的强调让企业更加重视网络营销。一般而言企业在进行知识营销的时候会注重挖掘几个关键词作为营销的卖点,一般而言广告、促销、人员推销这些传统的推销方式中能够针对消费者的知识营销是很短暂的,仅仅能够提供有限的营销信息,但是通过网络营销,不仅可以增加信息的覆盖面,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充分的展示产品的信息,消费者可以利用上网的时间随时实地的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增加和产品信息的接触时间,有利于对产品形成深刻而又良好的印象。

三、结束语

现在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社会,学习不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任务,人们对于学习的认识也不仅仅停留在求学的阶段,而是有了终生学习、随时学习的意识。这也影响了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面对消费者的变化,企业仅仅的进行知识营销,寻找产品的知识卖点,满足人们对于知识需求和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希望本文对于知识营销的研究能够帮助企业在营销管理上有所提高。

作者:姚丹 赵艺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道仁图雅.浅析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3,21:26-27.

篇2

1.1企业文化概念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理论,其定义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广义定义,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意或是无意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物质文化,以及员工的精神面貌;二是狭义定义,即企业在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理念、企业宗旨,以及对员工要求的行为准则等。在企业的运转和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必不可少,并在其中发挥导向作用。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内在动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1.2企业品牌概念

企业品牌,是消费者认可的企业形象,也是企业对外宣传的重要标识,良好的企业品牌可以作为企业的名片,?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品牌可以给予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这是品牌企业独具的优势。企业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企业品牌,了解到这个企业的形象,进而了解企业的理念,相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品牌建设,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1]。

2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营销的影响

2.1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企业创立伊始,创始人的思想观念就是企业文化的前身和基础,受企业创始人的影响,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不尽相同,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也会逐渐清晰和完善,员工会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将企业品牌传递给消费者。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企业产品、企业服务都有着重要影响,消费者可以通过对企业员工的、企业产品、企业服务的了解与体验,了解企业的文化,对企业形象作出判定,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企业的品牌建设,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品牌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企业品牌的建设,以及企业品牌的广泛传播,对企业的形象的塑造有着积极影响。

目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众多,而影响消费者消费选择的除了价格因素,就是惬意的品牌因素,也就是企业的品牌文化,例如消费者选择海尔品牌的家电产品,是因为海尔企业一直主打中国人自己的家电品牌文化,这种品牌文化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因此使得海尔品牌受到市场的欢迎。而企业品牌文化,产自与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想要使得自己的品牌受到消费者的肯定,就压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与完善,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2.2企业文化对品牌个性的影响

对企业产品而言,其个性源自品牌个性,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从企业的品牌个性中,了解到整个企业的文化,不可否认,企业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两者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也不得不承认,企业文化是品牌文化形成的根基,品牌个性,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又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可被其他企业模仿,因此,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性,以企业文化为根基的品牌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企业文化能够促使品牌个性不断的向前发展[2]。

2.4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品牌文化以企业文化为根基,是影响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内容,由此可知,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端正工作态度,进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加快企业产品的改良和升级,促使企业不断生产质量更高的产品;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产品自然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进而提升品牌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竞争力,促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信任心理,产生依赖心理;更为重要的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员工形成服务意识,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此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企业提高售后服务意识和售后服务水平,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和信赖。

篇3

1.微电影渗透企业文化,需注重品牌精神传播

品牌营销的关键在于树立品牌形象,传播品牌理念,为消费者打造正面且深刻的品牌心理认知,从而实现对消费者心灵的触动。将品牌倡导的价值和信念泛化为某一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乃品牌营销成功的关键。微电影通过展现故事的方式吸引受众,致力于将品牌理念融入情节,也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做,有效地影响受众的情绪情感,帮助品牌建立与观众的情感纽带,提升品牌美誉度与忠诚度。在调查过程中,有52.67%的消费者认为微电影广告相比于传统广告的优势应该体现在品牌精神的传播方面。因此企业利用微电影进行营销推广的前提条件,便是企业自身品牌具有可深度挖掘的企业精神,树立明确的企业品牌形象,以便企业文化借由微电影巧妙渗透入消费者的观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微电影营销应致力于使受众动情,而不局限于产品曝光或产品本身炫目的体验,让观众萌生品牌梦想,衍生对品牌灵魂的认同。事实上,将品牌体验从产品体验升华到情绪体验,甚至上升到精神高度正是微电影营销模式的精髓所在。

2.微电影传播渠道多为网络,需注重营销模式革新

此前进行的“微电影营销问卷调查”中,67%的受众选择了“通过社交网站转发”,61%的受众选择了“视频网站推荐”这两个渠道观看微电影。可见受众关注的微电影投放平台多为网络,而网络投放对企业而言更具经济性,相较于电视广告投放的成本而言,网络投放成本更低,也更容易通过网络的互联性以及SNS(社交网站)的社会化媒体性质进行二次传播,形成几何式覆盖增长。由此可见,企业要更好地发展自身品牌,就需要时刻对于科技发展保持高度敏锐性。及时发掘新兴事物,以便利用其扩大自身影响力。微电影广告的投放与传播主要依赖网络平台,是利用网络传播媒介进行的创意式营销模式,其突破了传统广告投放的时间、空间的限制。迎合大众的信息接收习惯与对新事物好奇的心理,创新出了一条新的属于网络时代的营销模式。微电影营销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企业传统营销墨守成规的局面,推动企业改革自身营销模式。从广告制作到广告投放,从产品定位到产品包装,从销售定价到销售渠道等环节,企业都需要重新考量,以为自身打造适用于网络时代的新型营销模式。这样才能使企业在营销环节不落人后,始终处于消费者的视野之中,保持与时代并进的步伐。3.微电影深度整合广告娱乐需注意品牌广告植入或软硬兼施根据“微电影营销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50%以上的网友在进行网络活动时主要进行的是娱乐休闲类活动,以期在网络中获得放松的效果。因而,广告传播的新型载体需将这一需求考虑进去,制作出满足消费者期望的广告,使消费者在接收品牌信息的同时形成眼前一亮的惊喜感,这种意料之外的感知会使消费者大脑皮层产生更加深刻的刺激,形成对品牌更深的印象。对企业而言,微电影和广告联姻,需从创作之初便结合广告元素、品牌理念进行构思,使品牌植入微电影的方式更加隐秘、也更加柔和。在问卷调查时,有78%的网友不希望看到微电影出现广告硬性植入的现象,有55.67%的网友认为微电影广告相比于传统广告而言的优势体现在其广告的软性植入,可以降低受众抗拒心理。微电影广告之所以比传统广告更受消费者欢迎,主要就是因为其改变了以往影视作品创作后期广告硬性植入的惯常做法,降低了受众在观看广告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抵触情绪,使得微电影广告即使是在网络平台播出,同样可以收获巨大的点击量和广告收益。但是微电影营销将娱乐与广告进行深度整合,这对企业而言既是一种创新,又有着一定的劣势。由于微电影本身是利用电影讲故事,因此如果掌控不好故事与品牌的融合度,就极易导致主题不鲜明,故事被留下,而品牌被忽视,这对于企业而言就将会是得不偿失的一次失败尝试。因此,企业在利用微电影营销这种创新营销模式进行自身推广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线上投放及反响,还应将部分注意力投入到品牌的线下推广活动中,以显性方式结合微电影广告进行品牌推广,深化消费者对微电影广告的品牌认知,从而达到营销的理想效果。在微电影营销时代下,以线上的隐性植入带动线下的显性推广,以线下的硬性品牌互动线上的软性娱乐,“显隐”并绪、“软硬”兼施的微电影营销模式将为企业推广开拓出新的局面。

二、企业应用微电影营销模式所需注意的问题

微电影的出现固然掀起了一股营销新手段的兴起热潮,其自身的诸多优势配以时机的助力使其成为营销领域令企业青睐有加的新方式。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自身的特点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限制其自身发展的阻力。企业在应用微电影营销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企业是否适合微电影营销模式

微电影营销模式虽然成为营销界新宠,但由于其所附着媒介与吸引的受众具备局限性,因而企业自身是否适合微电影营销模式还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微电影营销问卷调查”中,有71.33%的受众在网络中主要关注的行业信息为旅游餐饮等休闲娱乐类行业,而电子设备行业与快消品行业分居二、三位,至于房地产、汽车等高端产品行业则仅以12.33%的比重居于选项的最后一位。可见,网络世界中最受消费者关注的休闲娱乐行业类企业更利于利用微电影营销模式,来打造企业品牌类微电影广告。而电子设备与快消品行业类企业若可以将创意与好的内容设置结合起来,也是可以在网络营销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而相对高端的行业则很难利用这类营销模式形成期望的营销效果。企业在选择营销模式前,先进行自身品牌与市场定位将更有助于品牌营销推广的展开。

2.剧本创作设计能否可与企业文化巧妙融合

微电影广告又被看做是微小版的商业化电影,或者被理解为注入情节的电视广告。但这些理解都较为片面,不足以真正将微电影广告的本质意义表达出来。一部制作精良的微电影广告是微电影营销模式的整体基础,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故事情节插入广告之中或者直白地将广告植入微电影之中,都很难使受众产生愉悦的观感,那么微电影营销模式的创新就变得毫无意义。微电影广告不同于传统的广告与商业电影,它更应该恰当把控电影与广告之间的比重与尺度,以降低受众在观看过程中的抗拒心理,使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正面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其进行购买决策时应用消费者“锚定心理”的参照系依赖习惯促成其购买行为。并且微电影广告传播的主题与内容更具公众性,其本质上更适于品牌精神与企业文化的传播,以及对消费者心理层面的价值观引导。另外,在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要利用非常短的时间精准表现企业品牌诉求并且打动消费者,这对影片的剧本、导演、剪接、整体设计等各方面都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并且由于微电影仍属新兴行业,大部分的参与人员只是出于兴趣,还没有专业的微电影营销团队作为固定人才满足企业营销需求。因此企业在决定投资之前,需要慎重考虑制作水平。

篇4

2.对广告表现形式的需求。消费者对广告的需求开始更多的期待参与的自我实现感被满足。即消费者不再愿意被动接收广告信息,更愿意以互动的方式参与进去,以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形成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体验。2013年4月在海南博鳌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上,特仑苏根据自身专属牛奶的定位,在场内摆放互动贩卖机,与会来宾在输入屏上手写签名便可当场拿到一包印有自己名字的专属特仑苏牛奶,使牛奶从普通走向专属。正是在满足了消费者的自我实现需求的同时,通过互动方式与消费者建立起联系,使消费者对产品具有忠诚度与认可。

3.对广告投放平台的需求。对广告的投放平台,万不可再拘泥于传统平台,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是消费者主动参与的时代,也是广告主改变的契机。迈入网络广告时代,消费者更多的是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搜寻。网络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性,使消费者不再受制于电视广告的硬性传播。由此在网络中衍生出诸多平台以供企业主投放广告,引起目标消费者在搜寻过程中的注意,比如SEM(搜索引擎营销)、EDM(邮件营销)、社会化媒体互动营销等。

二、消费者广告需求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

消费者对广告的需求不断升级,从内容设置、表现形式以及投放平台等各方面对广告的品质提出新的要求。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如何在准确传达品牌信息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广告的需求,给消费者留下满意的广告观感体验,是企业在自身营销策略调整方面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1.迎合大众心理,形成娱乐化广告营销链。单一的传播媒介、枯燥乏味的内容已经再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企业不妨将娱乐融入企业营销链中,打造一条完整的娱乐化广告营销链,在营销中注入娱乐的元素,使广告充满新意与趣味。从营销计划制订,便可以娱乐的视角来制作整体策略,比如将广告与电影结合起来,引起消费者在看到产品时的情景回忆,呼应消费者内心的情感;线下推广时,企业可利用现场抽奖、有奖问答等娱乐方式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注意力,刺激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娱乐化广告营销链的形成满足了消费者对舒缓生活压力的需求,又可使其在情感与精神层次得到满足,从内心深处与消费者达成共鸣。

篇5

一、国际营销活动概述

国际营销活动是指跨境提品或服务,并获得利润的贸易活动。作为一种商业活动,它不仅受营销环境的影响,更受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影响。区别于推销,营销具有较强的理论支撑,其中4P策略、SWOT分析、钻石模型等模型及分析方法在本文的案例分析中有所使用。我们通过理论结合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为企业国际营销提供战略发展方向。(一)国际营销理论——4P策略。4P策略是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宣传,是站在企业角度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对产品包装、商标、品牌、质量等要素的组合与运用上体现对产品创新与功能的注重;价格策略需要我们根据企业的市场定位对应制定,涉及基本价格、折扣价格、商业信用等定价方式与技巧的运用;分销策略更加侧重经销商的发展及销售网络的构建;宣传包括促销、广告、公关等多种方式的协同使用。(二)国际营销理论——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基于企业内外部竞争条件和环境进行的态势分析,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S与W代表企业内部因素,而O和T则表示企业外部条件,SWOT分析法通过将企业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列在分析矩阵中,将各影响因素进行组合,探讨出一系列有决策性的结论和建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三)国际营销理论——迈克•波特钻石模型。著名管理学家迈克•波特为分析一国某种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原因,提出了钻石模型。它主要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要素;需求条件并不是指国外市场的需求,而主要是指本国市场的需求,这是因为本国市场的需求能够更加直接地激发该国的竞争优势;而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相带动,会使得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对整个产业带来正面影响;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则体现在国内市场的搏斗激发的改进与创新,进而将竞争力延伸至海外市场。钻石体系即由这四个要素双向作用而来。

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变化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迈向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资源配置的优化过程中,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经济活动中国界不断弱化、生产力则日趋强化。伴随着各国贸易的增多、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各国政策也朝着壁垒减少的方向改进。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全球化进程中逐渐滋长,部分国家或地区出于对国家政治、安全的考虑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开始以自己为中心进行区域经济发展以抵御经济全球化对该国的冲击。在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中,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平行发展,却又相互促进、相互激发,共同促成了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技术变化。当今时代技术变化过程中,数据的使用已经蔓延渗透到每一个职能领域,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大数据通过专业化处理,提高数据加工能力并实现增值。今天的大数据依托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在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多方面、多行业的发展。21世纪中国“新四大科技创新”———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都与大数据和云计算难以分割,技术的改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考验着营销活动的迭代更新。

三、技术变化对国际营销活动影响案例分析

国际营销活动不仅受海外国家政治、文化等营销环境的影响,更受到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影响。技术的变化要求国际营销活动随之转变,营销需要顺应甚至是配合技术的变化。(一)跨界联名的合理性———4P策略分析。随着新时代科技生活的发展,“快”文化盛行,人们需要更快地在众多商品中找到自己心仪的那个;企业则必须让自己的产品更快地脱颖而出。当一个文化符号还无法诠释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或者再现一种综合消费体验时,就需要几种文化符号联合起来进行诠释和再现,而这些文化符号的载体,就是不同的品牌,这种行为也成为了近年最热的营销模式———品牌联名。回顾2019年爆火的跨界组合,联名大户名创优品与故宫的合作;法国奢侈品品牌LV与美国潮牌Supreme的强强联手;王者荣耀×M.A.C、英雄联盟×LV的破次元壁碰撞;Dior×Nike的万众瞩目……如今,万物皆可跨界,品牌皆可联名。从诸多跨界组合中,不难分析出大多数跨界品牌之间都不具有竞争关系。他们处于不同的行业,摆脱了同类竞品的关系,跨界品牌之间取其互补或共通之处进行合作。有的时候仅仅换上一套包装,甚至完全不需要对产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可以实现联名款销量的暴增,对于口红、鞋包来说,仅仅更换外包装的成本要比研发新色号、新款式小得多。此外,合作双方进行资源共享,可以借助对方的渠道、资源,甚至可以流量互导。从4P策略的角度分析,品牌跨国合作的理由如下:(1)产品(product)方面。外国品牌拥有先进的技术、精良的品质、多年积累的口碑和消费群体;本土品牌则在当地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帮助外国品牌开拓本国市场。联名给单一产品冠以两个甚至多个品牌的名,使其享受多个品牌的品牌效应。此外,联名产品通常会推出新的包装,产品包装的更新是成本较低的、效果却较好的营销策略。(2)价格(price)方面。联名产品享有两个或多个品牌的冠名,消费者却只需负担单一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即是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给出了“折扣价格”的心理暗示。(3)渠道(place)方面。联名商品不仅帮助外国品牌打通当地市场,快速发展经销商并构建销售网络,更享用双方或多方品牌的销售渠道。(4)宣传(promotion)方面。品牌通过联名迎合潮流趋势,可以制造热议话题。除去品牌方之间宣传渠道共享带来的利益,对于本土品牌来说,更加希望能够借势开拓海外市场,借助外国品牌拥有国际热度。对双方品牌来说,都是一次转变自身形象,为品牌注入新鲜活力的好机会。跨界营销的本质目标就是为品牌创造附加价值,让品牌可以实现强强联合。新老品牌的合作,为老品牌赋予了年轻化的属性,也为新品牌加持情怀符号,达到各自征服本不属于本品牌目标受众的效果。品牌跨国合作并非只是一方单纯的利己活动,而是一场双赢的战略合作。良好的跨界合作,能够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包括信息、渠道、用户、知名度、形象、价值观等。品牌效应叠加,形成整体的品牌印象,产生更具张力的品牌联想。(二)全球共享员工模式——基于疫情中国员工共享的SWOT分析。2020年的肺炎疫情使得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骤增,劳动力市场上也出现了特殊的供需矛盾。“共享员工”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应运而生,成为了国内企业应对疫情进行积极自救的创新之举,也成为了企业复工复产道路上独特的跨界风景线。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共享员工”通过人力资源的再分配,实现了企业、员工、社会三方共赢,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与极高的社会价值。“共享员工”可以理解为共享经济在当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形式,同时也是“灵活用工”理念的新体现。以下基于疫情期间中国实行共享员工模式进行SWOT分析,由此探索国际市场共享员工之路的发展趋势。根据SWOT分析法,优势(strengths)主要体现在:(1)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减轻企业用工压力。“共享员工”模式则有效解决了劳动力供需矛盾,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的双重压力。“共享员工”模式使得企业实现了成本最优化与效益最大化。(2)保障员工稳定的收入,提升员工素质。“共享员工”模式使得疫情期间“赋闲在家”的员工可以继续工作,实现了员工价值的再创造,保障了员工稳定的收入。除此之外,“共享员工”模式也激发了人才发展活力,给员工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选择权利。(3)提升返岗率,推动复工复产,有利于社会稳定。“共享员工”模式使得企业观念从“为我所有”转变到“为我所用”,让劳动力在企业之间有效流动,实现合理配置,有效提高了返岗率,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推动了企业的复工复产以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4)实现了企业效用和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共享员工”模式的合理使用可以使企业的效用实现帕累托改进,同时也使大量员工的境况得到改善,充分缓解了特殊时期的社会就业压力,使社会福利得到提升。劣势(weaknesses)主要是由于“共享员工”存在行业技术壁垒。共享员工更适合低端行业的非核心岗位、基础岗位等通过短期、快速培训能达到上岗标准的岗位,例如餐饮服务、零售促销、快递分拣、物业保安等。这是因为企业对员工的上岗前培训是不带来收入的纯成本,在收益有限的情况下企业愿意付出的前期成本就十分有限,加上这种共享模式实为疫情期间社会重大变故下的短期借调,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不仅有限,而且收益期较短。这种情况下行业间差别越大、技术性越强、岗位越核心,企业所需在招聘来的“共享员工”身上投入的成本也就越高,且不说对“共享员工”进行培训的难度,光是成本就已是企业所不愿负担的。这就使得在员工共享的过程中,要想完成紧缺人才的补齐就不得不与多类型企业进行合作,甚至可能需要多个员工分别从事不同类型的简单工作以代替原来一个专业员工的工作,这无疑也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成本。机会(opportunities)主要有:(1)共享员工模式有望在企业间进一步深化。在疫情席卷世界,全球经济发展阻碍重重的局势下,这种人力互补的合作经营模式有望助力我国企业甚至各国经济体在不定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更大的发展。(2)企业员工可以从常态化的共享机制中享有诸多助益。对企业内的员工而言,企业间合作机制会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增加工作报酬的机会。(3)科技条件的逐渐成熟,为共享员工模式第三方智能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后疫情时期,新基建按下快捷键,建设重点包括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和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社会数字化步伐的加快有望推动更多第三方智能服务平台的建设,以满足未来新型用工模式的需求。威胁(threats)主要体现在:(1)未来运作空间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共享员工”模式未来在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市场上运作,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即低端人才共享需求小,高端人才共享供给不足,中端人才共享受限程度极大。因此,疫情特殊背景下的“共享员工”或许可行,但未来“共享”模式下的运作空间却大为受限,“共享员工”要想延续疫情结束后的生命力,其运作模式必然需要进行一定规模的调整。(2)相关法规及政策尚不完善。“共享员工”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规范和保障其运行与发展的相关政策难免存在滞后问题。共享员工模式对应着新型劳动协议的建立,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更加复杂,对企业来说存在相当的法律风险。若将此模式开拓到国际市场,更将面临各国法律的摩擦。通过对共享员工模式的优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再结合企业实际将影响因素进行有机组合,就可以得出未来企业发展方向的有效建议。比如:S1S2O1结合可以得出结论:共享员工模式不论对企业还是员工而言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充分利用疫情背景发展该模式,在企业间进一步深化,缓解企业用工压力,保障员工收入稳定。S1S2T1结合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共享员工未来发展走势不够明朗,但可以借助疫情契机先行尝试这一模式,短期内尚有一定的盈利空间。疫情期间先行发展出的共享员工模式或也可为未来进一步发展开路。(三)“中国智造”高铁出口———钻石模型分析。从1964年日本新干线引入中国,到如今高铁成为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中国高铁正进入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实现高铁移动设备、基础设施,以及内外部环境之间信息全面感知、广泛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和科学决策的智能高铁发展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虽然起步晚,但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014年中国高铁在海外正式开辟出市场,且在海外市场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同时,高铁项目的成功也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带来了许多的机遇。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出口业务已占全球高铁装备制造业的近70%的市场份额。以下将基于迈克•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分析中国高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原因。从生产要素角度看,在高铁领域,我国不仅掌握了初级生产要素,更掌握了通讯基础设施、复杂和熟练劳动力、科研设施、专门技术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我国1991年攻克高速铁路关键技术;2002年突破磁悬浮技术;2007年中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速时代……2017年装配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功率IGBT“复兴号”列车投入运营;2019年我国完成第三次突破高铁制架技术。现在,中国已经攻克了铁路工程建造领域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系统掌握了各种复杂地质及气候条件下高铁建造成套技术。从需求条件看,我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我国早期高铁技术领域的落后地位以及对高铁技术的强烈需求。正是我国国内高铁需求的缺点塑造了我国的特色高铁,并促使其不断进行速度提高和技术革新。而今我国高铁技术日趋成熟,在此复杂而严苛的环境中更迫使了本国高铁对质量的不懈追求以及产品创新。从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上看,高铁的发展与物流业、旅游业和商务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高铁的出口也带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给我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新机遇与新思路。从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方面,唐山机车厂、青岛四方机车厂、长春机车厂等我国大型高铁制造厂之间也形成了激烈的同业竞争,国内市场竞争激发出的改进与创新使我国高铁竞争力成功延伸至海外市场。以上四个因素双向作用,共同促进了我国高铁行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高铁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论

以上三个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快餐文化下品牌通过技术合作推出联名产品,代表着轻技术变化下以青年为主体的营销模式的转变,具体分析了这种营销模式的合理性,理解了“流量合作”背后的含义。共享员工模式则考量的是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技术进步衍生出“灵活用工”这一应对策略在后疫情时期是否依旧有生命力,又是否有将其推广至国际市场的价值。高铁出口是关乎民族产业和民生的热点话题,高铁发展的50年正见证了新时代技术变化之路,也为技术变化对国际营销活动的影响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经济全球化时代,要求国际营销活动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而针对不同的营销案例,需要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合理分析,结合企业及社会环境的具体情况得出一系列有决策意义的结论和建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林聪.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与地方政府角色定位[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邱罡.跨界营销:风马牛如何相及[J].中国投资,2007(12).

篇6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3-0034-03

1引言

互联网时代下,不断变化更新的消费者行为、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外部因素大大增加了现代营销活动的复杂性。在市场细分程度越来越细,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营销方式的更新层出不穷、营销环境更加复杂的情况下,企业营销绩效的标准从传统单一的销售额、销售量财务绩效向多维度多样化的一套标准体系转化[1],营销不再单单是企业的某一项职能,而是引发企业整体一致行动意识的集合。现代企业的营销能力不再仅仅由营销者或营销部门来体现,而是更多的考验企业整体营销能力的强弱。营销活动涉及企业中短期的利益和价值,是企业上下共同参与的过程,企业营销绩效还要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双重作用。本文着重从企业协同文化的角度探索协同文化对提升营销绩效有何作用?又如何产生影响?对提升企业整体营销能力有何帮助?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企业实施营销活动和提升营销绩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然后提出协同文化对营销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对其进行讨论,并做总结陈述。

2相关理论

21协同文化内涵

传统企业文化是以围绕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对组织产生作用的。企业文化更多倾向的是个人自律而不是正式的组织制度管理,体现在柔性和非定量化。虽然不能对企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通过影响员工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来为企业创造价值[2]。由此可见,企业文化能对组织长期经营绩效和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撑。而企业协同文化更多体现在协同力上,目标明确,结果导向,注重资源分享和整合能够为组织带来更多的学习力[3]。协同文化要求更广泛的沟通和协作,要求组织成员具有同理心意识,并在面对企业问题时善于通过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寻求更有效或创新的第三选择[4]。而企业文化的制定和执行不仅需要成员的内心认可,更需要企业高层的带动支持和参与,并为协同文化提供足够的资源保障,否则文化只能成为无效的企业文件,所以还需要将文化植入企业制度层面。

本文认为基于营销导向的企业协同文化是以既定营销目的为核心的,企业上下所达成一致性的心理认同,能够为实现营销目标达成广泛的分工和协作,并有能力获取所必需的资源执行营销活动。

22营销绩效内涵

关于营销绩效的定义涉及营销绩效的评估,营销绩效的评估研究主要包括对营销价值链研究、营销度量的研究、对营销度量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围绕营销生产力划分[5]。传统营销绩效主要关联在财务绩效和竞争指标上,即通常所说的销量和市场份额等,很大程度上将营销绩效等同于财务绩效。财务绩效作为营销绩效一个重要的指标,源于企业盈利仍然是最重要的营销目的。在现代营销的发展下,过于关注财务绩效反而会使得企业过分注重短期或现实利益而忽视长期的价值,从而必将在复杂的营销环境下失去持续竞争力。其中,顾客资产、品牌资产等长期绩效指标,最为简单的定义即是企业能够挖掘潜在客户并让其成为忠诚顾客,增加购买的重复率,从而实现企业长期价值和利益。有学者定义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为顾客品牌知识所导致的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差异化反应,并由此建立品牌资产的创建路径[6]。也有国内相关学者通过实证的方法,将顾客资产引入量化的财务绩效,与主营销售业务、成本、利润、顾客数量、营销支出均建立了直接关系,并最终连接到财务体系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销售利润,提出了基于顾客资产的营销绩效评估的初步方法,使得营销具有更准确的顾客导向和长期导向[7]。在一定的经营环境下,具有高质量的顾客资产能够带来更高的忠诚度和再次购买行为,从而带来财务绩效的提升,从长期来看,品牌价值将为企业降低成本并带来持续的财务绩效,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同样也是财务绩效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则将营销绩效划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两类。

3协同文化对营销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与讨论31概念模型

影响营销绩效的原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从信息获取来看,关于顾客知识和信息分析的是否全面和有效性决定了营销战略制定的内容和方向是否正确,相比单纯依靠少数的营销者或营销部门单独进行营销战略内容制定,跨部门协同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共享要更加有效全面。而要制定完善周全的战略,其制定过程往往是渐进的、需要不断商榷的,营销者是否有向其他部门征求意见的态度或其他部门参与战略制定的参与度都对战略内容的方向性和完善度有着积极的影响。相比之下,协同文化下制定战略的过程将引发广泛的参与和积极的沟通,在信息获取和信息加工上都高于营销一个部门分析的效果,同时,因其他部门的参与,在战略内容中加入了其自身的想法,在执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认同感,从而减少组织障碍,降低成本。而在执行过程中,营销活动涉及公司很多部门,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产生更多的协同,协同将产生更多的组织学习力,能够更接近预先目标甚至超出目标。执行后续将会有执行总结,在协同机制的沟通下,减少了部门间界限差异,执行部门的总结将更客观地反馈到营销部门,从而影响下一轮战略内容的制定,实现执行层面的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进而优化企业整体营销能力,提升营销绩效。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下述概念模型(如下图所示)。协同文化经过制度保障后,对营销战略制定内容、过程及其执行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影响营销绩效。战略制定过程将对内容制定及执行力产生积极作用,同时,执行后的积极反馈机制将为营销部门提供更多客观信息,影响到下一轮营销战略内容的制定。

企业协同文化对营销活动绩效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图

32企业协同文化对营销绩效的影响

本文将协同文化界定为企业提供了协同文化的机制,并经过制度化确保协同文化的良好运行。我们针对以上四个维度,探讨协同文化如何对营销战略制定及执行产生影响,进而对营销绩效产生作用。

321同理心与沟通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越来越频繁,基于同理心的沟通将修正传统的信息传递链,降低噪声,使得信息传递和理解更加快速有效。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基于同理心的前提下,跨部门意见和信息的整合将变得更加快捷和有效,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营销“短视”的现象。

在营销战略宏观思想的指导下,企业营销者通过分析企业内外资源及市场后,制定更为具体的营销策略,即营销活动方案。营销活动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营销者对企业和环境的正确理解或感知,同时,能够将这种认知用文本的形式正确地表述出来,让企业上下理解和领会营销活动的内容和关键环节。总之,营销者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营销战略的内容,营销战略内容本身则是营销者基于对内外环境一定的分析基础上制定出的营销活动指导文本,指导企业如何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营销战略内容本身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营销绩效的高低。引发跨部门的广泛高效沟通,将大大提高内容的准确性的同时,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

在一线员工执行层面员工情绪往往承担着能否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功能,在同理心的理解前提下,尤其是在服务行业,员工间将产生更好的协同,从而在良好的氛围中以高满意度的情绪为顾客服务,从而提升顾客满意度,带来更多的无形顾客资产。协同能够带来更多的组织学习力。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对绩效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22认同感

无论营销战略制定有多么的完善,最终还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去做才能够产生价值。换句话说,执行层执行营销活动的力度和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营销的实际效果。虽然企业有诸多计划控制及纠偏的工具和手段,总会有一些无法测量而又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服务业中,服务激情或态度及突发事件的服务措施并不是通过生硬的“欢迎光临”等话术或培训实现,还取决于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或对营销活动的认可。积极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营销方案的实施,很多企业在执行大范围的营销活动时,往往还需要对分销渠道的中间商进行访谈和游说,以从其心理上使其加强对营销活动的认同感,提升其执行阶段的激情。

现代企业整体营销能力与营销绩效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有学者认为,通过将企业员工作为市场并细分,推广内部文化产品,以提高员工满意度,并达成更广泛的合作意识使得企业整体“营销化”,让员工更多的相互理解并克服组织障碍[8]。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提出现代企业职能只有营销和创新两项职能。其背后也表示,企业营销意识不是以一小部分人为代表,而是组织上下营销意识的灌输。有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的方式,调研企业营销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寻找出影响营销绩效及组织创新的机制,并提出了环境分析、认同感、市场资产评估、跨职能融合、组织一致性、资源承诺等营销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因子[9]。战略内容制定过程的广泛参与度在影响到内容本身完整性和创新的同时,因为加入了自身的意见,在执行过程中会有更多的认同感,能起到避免传统营销战略制定导致其他部门的抵触、猜测等不良情绪。广泛的参与度能够保持企业一致性和高度认同,提升组织学习力,从而产生更多创新想法。市场环境的动态性变化,使得企业要更加注重以营销职能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营销职能不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所属,而是整个企业营销意识氛围的培养,这样企业才能够从产品服务品牌化以及内部运营等方方面面保持整体的营销意识的统一,在执行过程中,高度的认同感也会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在执行后,积极的反馈信息经过分析和共享后,还对下一轮的营销战略制定内容产生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323资源承诺

资源承诺指企业高层对营销部门或人员进行营销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人力、财力等成本的授权使用,营销者则需要承诺营销活动的完成。笔者认为,协同文化的实施更多体现柔性管理,如何正确实施并防止组织人员松散和监督困难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协同文化的机制淡化了传统企业相关职能的界限分割,在整合观念的指导下,高层领导的参与和监督是不可缺少的。文化层面的机制需要制度化进行固定,经过适应期后,给员工提供更加自由和宽泛的环境,加强信息沟通和协同合作,提升组织学习力。同时,还需要对营销战略的相关细节部分给予肯定和支持,如果缺乏支持营销方案的必要财务和人力等资源,协同机制将无法发挥作用,甚至会产生心理落差,影响员工满意度。

将协同文化落实到企业方方面面,并提供其生长的环境,能够将企业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培养企业上下的营销意识,提升企业整体的营销能力,更好地适应动态发展的环境,付出相应的资源和保障是很有必要的。

4结论

本文探讨了协同文化和营销绩效的概念,构建了协同文化对营销绩效的影响模型。并解释了协同文化相关维度如何通过影响企业营销战略制定及实施进而提升营销绩效的路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同理心的沟通将大大提高组织资源的利用效率,广泛的参与激发的认同感能够更好地整合企业上下,提升企业整体的营销能力,进而提升营销绩效,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关于协同文化的维度描述和相关关系探析有一定局限,有待进一步研究,关于营销绩效的影响因素仅限于企业内部营销战略层面的影响机制,营销绩效的影响因素是复杂且多样的,有待进一步完善。关于初步的概念模型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实证研究,并予以验证,理论研究仅限于协同机制下对营销战略制定这一中介作用,未来研究还可扩展到企业技术研发,供应链,创新人才等层面,不断丰富营销绩效的影响机制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淑英,王秀村,刘菊蓉我国企业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1):133-136

[2]卢美月,张文贤企业文化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9(6):26

[3]翟耘锋协同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史蒂芬・柯维第3选择[M].李莉,石继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5]黎小林,王海忠营销绩效评估理论述评[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4):44-45

[6]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卢泰宏,吴水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张宇,李光明基于顾客资产视角的营销绩效评估[J].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98

篇7

一、微博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就目前微博对企业营销的影响而言,其整体趋势表现积极,主要体现在“五个有利于”。

1.有利于企业降低营销成本

微博是现代社会媒体的另一种传播方式,并逐渐被人们认可和使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的舆论导向,就我国几亿的网民而言,微博在企业营销当中的应用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与此同时,微博营销还具有低成本的特点,相对传统的营销方式而言,其不仅体现在人员投入成本上,还体现在微博平台上的营销成本趋近于零,且不影响营销的收效。如,以新浪微博为例,作为我国微博的领头羊,其允许企业用户以自建媒体的方式创建微博营销平台,且无需任何的使用资费。

2.有利于企业对市场的精准定位

在企业微博的营销过程中,消费者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他们可以选择关注或是完全忽视。这样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微博的自动筛选功能。企业通过微博关注的方式,吸引潜在的客户资源,并依据客户的反馈信息,判定当前的市场营销形势,进而掌握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度,以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如,相比微博中较为沉默的受众而言,那些更为活泼经常留言、讨论的受众则更具消费潜力,企业可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这类人群的推销。企业通过对“微博粉丝”的动态分析,精准的定位营销市场,从而提高营销的效果,如直返式营销,这不仅仅是短暂的扩展营销范围,更是一项完整的精准传播活动。

3.有利于企业营销平台的创新

某种意义上来讲,微博催熟了3G终端互联网业务的应用。据统计结果显示,有超过40%的新浪微博用户访问来源于手机。微博对互联网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加强了手机用户端与internet之间的互动性,促进了手机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伴随着微博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改进,其与搜索引擎、LBS等技术的组合,使得企业营销的平台变得更为广阔、新颖。现阶段,企业营销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借助微博这一网民社交新平台的思路,充分发挥3G在终端、网络上的优势,拓展微博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从而创新企业网络营销服务的平台。以中国网通华盛公司的微博营销为例,其推出的机构微博,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服务的销售形式,成功的促成了3G终端和无线上网卡的交易,并取得了相当可人的成就。

4.有利于满足当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个性化时代的背景影响下,微博的创立及应用,极大的满足了现代人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可充分借助这一时代特点,通过对创始人、名气职员及品牌个性的微博宣传,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继而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这种企业营销方式在现实当中的应用已不为少见,如《非你莫属》中的企业创始人或高管,无一不是个性强、言语犀利之人,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微博活动当中,借由微博关注,实现企业营销的目的。由此可见,微博营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消费观念,有利于满足当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达到企业营销的销售目的。

5.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的忠诚度

随着网络化时代进程的发展与深入,微博营销逐步被用户接受和认可。大部分微博用户选择接受微博中相关产品的信息,且相当一部分人曾在微博上追随过品牌,随时转发、关注品牌动态,并积极参与到品牌活动当中。这为微博营销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企业通过微博平台的展示,完成对产品的宣传工作,并及时跟进、整合品牌传播活动,用微博更新品牌最近动态,有效的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形成企业自身的品牌效应,从而提升企业品牌的忠诚度。

二、微博在企业营销当中的应用策略

微博的可操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在企业营销当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四种方式:

1.粉丝策略

粉丝主要是指企业微博中的浏览用户和关注用户。其在企业品牌营销活动中的参与度直接影响了企业微博营销的最终效果。因此,及时了解微博粉丝的动态,透彻分析其在微博中的行为表现和动机,综合粉丝的消费心理,以采取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在此过程中,营销策略的采用主要分为六种:

(1)精准定位,降低门槛

这就要求企业就自身的销售产品进行层次划分,确立市场中的消费群体,适当降低粉丝的活动参与门槛,继而提高粉丝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如,新浪微博举办的“超级心动”活动,其参与形式简单化,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粉丝的尝试性参与,扩大了粉丝的参与范围,继而提高了活动效果。

(2)制造悬念,激发好奇心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悬念能激发粉丝的好奇心,使其对活动行程深度的参与和长期的粘性。这就要求营销企业:首先,成立专门的微博营销机构,其职责就是对日常的微博营销进行策划和施行。其次,要求相关营销部门制定系统的营销活动计划,并将计划划分为几个实施阶段,确立每阶段的工作重点,连环销售为粉丝制造一定的悬念,从而引发粉丝的高度参与。

(3)外物刺激,调动情绪

“情绪”消费是消费者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外物的刺激性效果,调动粉丝的活动情绪,用利益煽动粉丝的参与热情,从而促进消费,完成既定的营销目标。在此过程中,外物刺激可包括活动奖品赠送、明星签名照赠送等。

(4)充分授权,增强主动性

21世纪是一个消费主张的时代,在一定的范围内,充分予以粉丝授权,增强粉丝的主动性,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企业产品的营销活动中,就促销折扣、广告创意、包装设计等方面,予以粉丝授权,以尽量提高粉丝的活动参与度,从而达到微博营销的目的。

(5)粉丝经营,能力与欲望相匹配

微博是一个相对言论自由的平台,其营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营销企业应做到能力与欲望相匹配,在信息前,积极做好相关预备应对工作,以尽量避免微博营销过程中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6)平等沟通,情感化人

纵观微博用户群体,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使用的目的是出于心情变化记录、兴趣话题讨论、寻求情感共鸣等方面的考虑。所以,在与粉丝的交流过程中企业应始终坚持“平等”的原则,建立起企业与粉丝之间平等互利的和谐关系,培养粉丝对企业的信任感,做到以情化人,实现“情感”销售。

2.推广策略

微博营销方式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品牌的推广力度,然而其发展尚未成熟,企业营销仍存在丞待解决的管理难题。因此,企业微博营销的推广过程中需注意以及几方面的提升:

(1)树立“先服务,后销售“的营销理念

营销理念为企业的营销行为奠定了良好的指导性基础。企业应树立“先服务,后销售”的营销理念,以微小心态看待企业微博营销,注重策略在活动信息当中的使用,由外物引导产品的推广与销售,这样“间接式”销售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推崇。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把控好信息的频率以及信息中所涵盖的阅读价值,适当的外物刺激,增强宣传效果。

(2)虚心以待,加强学习

就目前我国企业的微博销售形势而言,单纯的依靠原有的推广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企业应虚心以待,加强学习,理性分析我国当前的市场形势,有选择性的结合当前国外企业的微博营销经验,如戴尔、星巴克、柯达等,形成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的微博营销,继而推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3)积极互动,优化内容

企业应积极的调动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关系,继而借由微博开展有效的品牌推广、客户管理、危机处理等商业活动。互动内容的优质与否将直接决定互动活动的收效,因此,在企业的微博互动过程中,切实注意营销者的措辞与语气,优化互动信息的内容,以求在情感因素上提高企业营销的收效。

(4)渠道整合,推广多元化

随着微博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改进,企业微博营销的渠道变的更为广阔。企业加强渠道整合,实现推广渠道多元化,积极将自身微博进行对外推广,如选择门户网站、百度推广、邮件等平成企业微博推广。与此同时,企业还可适当的增设企业微博,将产品类别、层次进行精致的划分后,放置到不同的微博账号中,从而优化推广,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5)全员参与,合力营销

企业微博更多的是展示公众形象,是对企业整体文化的一种诠释。因此,企业微博营销单凭一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这就要求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当中,筑造企业内部合力,将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提高营销实效。

(6)名人宣传,代言增效

名人作为公众人物,受到了广大微博用户的关注与追捧。企业应充分发挥名人的宣传效应,借此来提高企业微博的人气和粉丝数量。企业可选择公众感染力强且形象正派的人物,代言企业品牌,从而增强品牌的宣传效果。如凡客诚品由韩寒、王璐丹共同代言,吸引了大量的微博关注粉丝。

3.操作策略

微博营销是一项系统的销售工程,其操作模式多变,可应用策略丰富。操作策略在企业微博营销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信息曝光。企业可将自身拥有的品牌和产品信息进行曝光,以建立客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从而服务于品牌营销。二,活动互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动特性,开展具有企业特色的营销活动,通过幽默、利益性的微博信息,形成与粉丝之间的近距离交流。三,开设在线客户服务。微博动态具有不定时性,在线客户服务的开设,有利于建立服务型企业,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四,优化搜索引擎。企业可结合现代的网络技术,优化企业微博的搜索引擎,以降低营销成本,提高微博的访问量。五,舆情监管。在媒体社会化的今天,微博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的舆论导向。因此,微博定将成为企业客户信息反馈、检测以及公关危机处理的重要媒介。发挥好微博的信息反馈功能,对实现企业微博营销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8

在“以产品促销”的经营理念思想指导下,不顾消费者消费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盲目扩大生产,注重量的积累,产品积压,商品相对剩余的买方市场是这一时期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

1.2只注重价格,不重视分销渠道的开发和创新通过实践证明,企业与企业之间或者商家与商家之间一味地大打价格战,对某一企业或者说对某一行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企业要想开拓新的市场、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就必须进行产品销售渠道的创新。

1.3过分强调品牌重要性,缺乏产品创新

第一,企业不经过认真分析产品类型,盲目地加强产品品牌的推广,不能够把握品牌的建立,最主要的是产品功能这一关键环节。第二,企业不会考虑需求潜量的分析,可能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潜量很少,但是企业却后知后觉。第三,很少去过问相关产品条件。

2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

知识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比如,现在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攀升,人们的消费心理与需求与以往大不相同等。这些可以表现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只图实惠、用处多等问题上,他们更讲究消费的档次、品位等因素的考虑,有的还会要求是否能给人以情感的想象和寄托等。这就标志着已经步入了一种感性消费时代。

2.1对促销手段的影响

自从因特网的开通以来,许多国际著名的公司都在网络上对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产品进行了品牌的注册和商标的保护。有的企业和公司通过企业的主页宣传与介绍自己的产品,可见运用网上媒体的促销办法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这些企业以借助有效快捷的高科技手段宣传本企业的形象和促销产品的方式,将成为更多企业的主流促销媒体。

2.2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可以说消费者是产品和服务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它不同于简单的物质消费,可以说他属于精神消费的范畴。经过消费者的变化和消费方式的增多:第一,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第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可以归纳为从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变,即从简单的物质需求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变;第三,消费者面临更多的产品选择。

2.3对产品生产的影响

第一,当今的知识经济使现代产品的外延与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当今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使产品的设计、开发和使用的周期日益缩短。所以,有必要要求企业快速开发新产品,并迅速将新产品投入市场,以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2.4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现在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原来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起到了深化的变革作用,即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的约束,实行松散型的管理,不能不是巨大的挑战。这些影响主要有:(1)对营销方式的影响;(2)对营销组织的影响;(3)对营销人员的影响;(4)对营销观念的影响。首先,变满足顾客需求为诱导和创造顾客需要。其次,企业将从狭隘的国内营销观念转向全球营销观念。最后,突出知识在企业营销上的主导地位。

3企业营销理念的创新研究

3.1企业营销观念的改变

营销观念的改变是现在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和前提。第一,由国内营销观念转向全球营销观念。第二,由规模营销观念转向个性化营销观念。第三,从交易营销观念转向客户关系营销观念。第四,从单向营销观念转向互动式营销观念。第五,树立高度重视科技、信息和智力的知识营销观念。第六,树立竞争优势理念。

3.2营销策略的创新

第一,实施品牌营销策略。第二,实施服务营销的策略。第三,实施持续营销的策略。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第四,实施形象营销的策略。第五,实施网络营销的策略。

3.3产品策略的创新

对于企业产品整体概念中的服务观念,企业应该自始自终地加强服务建设和管理建设,并且将企业的服务渗透到企业的质量管理、技术创新、企业营销的全过程。企业的发展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丰富和发展产品概念中的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以此来使消费者获得对于产品的认可、满意或超满意。产品策略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品的价格要围绕顾客的需求总价值来确定;第二,企业对于产品的价格决策要有灵活性;第三,价质比趋于降低。

3.4企业必须实现营销策略的创新

第一,实施名牌营销策略。第二,实施服务营销策略。首先,实施CS战略,即顾客满意战略。其次,树立超值服务理念,实施服务营销战略。第三,实施持续营销策略。第四,实施形象营销策略。第五,实施网络营销策略。

篇9

随着数字时代的崛起,数据对商业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追踪客户行为为目的的免费服务这一网络媒体业务模式也随之同步增长,这个世界已经被数据所淹没,在现实中似乎善于使用数字使公司成长的更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数据对于企业的作用,尤其是营销模式的影响,精准营销、私人定制、一系列新的营销模式都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之上。

一、数据对营销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之前,成功的营销准则并不复杂。只要学过营销的4P理论,当企业的品牌遇到挑战时,只要使用熟知的营销方案,加上好的产品和漂亮的广告,基本就可以完成营销的目标。而进入到新的数据时代,营销人员的客户基础已经发生到了需要数据支持的地步,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获得有益于客户体验的信息,客户期望获得与他们的需求相关的、精准的、有价值的信息。其次,人们对于企业的要求不断地提高,特别是享受了更精准的服务后。例如我们登陆亚马逊的网站,每个用户会看到为他们定制的个性化的产品列表,那么他们就会对别的企业也有相同的要求,逐渐的形成了新的服务规范。一些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企业让数据推动了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体验,这就要求传统企业也需要提高企业营销对于客户需求的精准分析,逐渐的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寻求数据对于企业的帮助,帮助企业优化营销策略。例如通过分析用户的社交媒体活动,企业可以向用户推荐消费者感兴趣的产品或者服务;通过公开社交数据,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产品推荐活动;在了解用户消费趋向的同时,可在相应地区增加相关产品库存;通过社交媒体的监控将能够针对用户需求的产品提前备货等等。

二、数据分析是现代营销的支柱

在数据化的时代,企业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的个性化,以前的个性化一般都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划分不同的群体,按照群体提供不同的产品或者服务,而现在的数据分析可以让企业做的更加的精准,将人群不断的细分,一直细分到个体,在企业的数据库中,所有的用户都可以以标签的属性形式存在。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依据。1.数据的规模日益庞大数据时代使得人们的沟通方式、消费方式、互动方式都有迹可寻,很多公司将这些痕迹收集、优化并寻找之间的相关性,就能得到想要的客户信息。数据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成为了营销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市场营销现在逐渐的成为了一个数字游戏,投资回报率是衡量营销效果的一个基本指标,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发现现有的营销策略和改变营销策略的差别,并对整个营销战略提供依据。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将营销预算偏向技术和数据分析。2.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分析问题数据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改进营销的活动或者发现营销的机会,但是可以帮助分析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例如定价问题。我们都知道企业定价是企业产品销售是否成功的关键,在数据分析之前定价通常是要做详细的市场调查,通过相同产品、竞争对手、潜在市场等多个条件共同衡量,而数据时代我们可以通过销售量和价格的变化,找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确定平均价格是不是符合企业定价。3.数据可以提高企业营销的时效性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平台的运用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促使了消费者对于企业服务时效性的提高。时效性要求企业能够更快的对用户需求做出响应,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对于消费者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反应,提高企业大数据营销的效果与效益。

三、收集数据指导营销的途径

怎样找到和收集数据,传统意义找到数据最好的方就是建立数据库,建立数据库不单单是购买一套数据分析的软件,购买一台电脑或者服务器就可以完成了,要想使数据库能够发挥作用需要做以下几个工作:1.数据库人才和营销人才的整合有的企业认为想要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应该需要计算机的相关人才,其实光是计算机人才是不对的,企业想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提炼是需要数据翻译人员,也就是将数字转化为数据,再将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营销思想的人。这样,企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数据库和营销整合的人才,一方面现有的营销人员的技能就要发生变化,营销人员要有一定的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从数据中提取见解,将见解可以转化成可改进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了解营销模式的计算机复合人才。2.增加新的组织模式由于数据对于营销的重要性,想要更好的利用数据,需要建立一个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枢纽,将所有的数据存放在一个地方,统一存放可以便于营销人员更快捷的查看想要的所有客户信息或者数据,如果没有统一的存放,营销人员看到的数据就是片面的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可以查询到完整的数据,这样不利于企业营销策略的灵活性和反应度,所以统一存放、统一管理数据是企业分析数据的必要前提。统一存放数据就需要一个独立的或者相对独立的分析数据的部门或组织,这样企业所有客户数据都可以在这个组织下整合,为企业营销活动的展开提供依据。3.数据分析的目标要和公司的总体目标相一致。随着数据在企业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很多企业都逐渐开始建立为以数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但我们觉得数据虽然重要,但数据还是应该为营销目的服务,而营销目的应该和企业的总体目标相一致。见图1。所有的数据分析和管理都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方式,为企业整体目标的视线而采用的有效的方式。例如数据分析应当根据企业经营的特点,结合所提品或服务的特色,对相应的市场与消费者群体进行梳理与归类。例如企业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企业的销售额,企业的营销目标是提高某个明星产品在某个地区的影响力,那么我们的数据分析就应该以这个市场为核心,收集该市场潜在客户的需求和对该明星产品的评价以及相似产品的评价等数据,为市场细分目标和精准地开展营销活动提供数据支持与帮助。4.数据的甄别和选择在大数据分析中,企业有效地甄别与选择相应的重点消费者群体,有选择、有目标地梳理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消费者群体,实现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主要消费者群体的营销活动,从而提高企业营销活动的效率,获得更好的营销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对营销人员来说,避免出现“分析瘫痪”,建立一个系统和流程以确保正确的、相关的和可操作的数据能够浮出水面并得以传播,将是非常必要的。大量的数据为营销人员找到营销的思路,但最重要的还需要忽略不相关的信息,关注重要的信息,善于从大量的噪音中发现线索。提高数据的相关性,开展更精准的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洁梅,李丽珂.试论大数据时代企业的营销模式[J],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12期.

[2]李颖灏.关系营销导向对营销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3月.

[3]冯燕芳.大数据时代企业营销效率提高的着力点以及其策略[J],管理纵横,2015年第11期.

[4]贾利军,许鑫.谈“大数据”的本质及其营销意蕴[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7月.

篇10

任何企业的营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动态环境中进行的,,即是在与其他企业、顾客和社会公众的相互联结中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绝不能脱离环境。环境的变化既可以给企业带来市场机会,也可以形成某种威胁。市场营销环境具有差异性、多变性、不可控性和关联性的特点,,企业不能被动分析营销环境和消极地适应市场营销环境,而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增强自身适应市场营销环境的能力,从而避免市场营销环境对其产生的威胁,,在错综复杂和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

一、市场营销环境的涵义 什么是市场营销环境?按照美国著名市场学家菲力普・科特勒的解释是:影响企业的市场和营销活动的不可控制的参与者和影响力。具体地说就是: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能力,使其能否卓有成效地发展和维持与其目标顾客交易及关系的外在参与者和影响力。因此,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企业营销活动有潜在关系的所有外部力量和相关因素的集合,它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 二、微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营销的微观环境受企业高层领导、营销活动的业务部门、供应商、中介组织、产品市场、竞争对手和关心企业营销活动公众的直接影响,如何充分发挥好上述组织的作用,是推动企业营销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1、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内部环境是企业营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内部营销环境是由企业最高管理层和各部门组织构成,营销工作的成败与企业领导重视及部门支持有很大关系。第一,营销管理人员在营销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必须遵从董事会和总经理的意见。第二,营销管理人员需同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在营销计划实施过程中,资金的有效运用、资金在制造和营销之间的合理分配、可能实现的资金回收率、销售预测和营销计划的风险程度等,都同财务部门有关;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方法是研究与开发部门集中考虑的问题;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能否得到充分供应,是由采购部门负责的;制造部门负责生产指标的完成;会计部门协助营销部门了解其计划目标实现的程度。这些部门都同营销部门的计划和活动发生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工作都与营销计划的贯彻落实有密切关系,区别只是关系的密切或直接程度不同。由于工作目标各有不同,部门之间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妥善处理矛盾、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不断优化内部环境是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

2、供应环境的影响

企业的供应环境是指向企业及其竞争者提供生产物资、设备、能源、劳务和资金的企业和个人。供应环境的优劣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影响很大。供应者所提供资源的价格、数量、质量和及时性,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销量和利润。供应短缺会影响企业按期完成交货任务,短期将造成销售额损失,长期则会严重损害企业在顾客中的信誉,进而危及企业的市场地位。为避免这种不利情况的发生,企业一般要通过多方开辟供应渠道,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长期供货关系等措施,稳定供应,优化供应环境。

3、营销中介环境的影响

营销中介是协助促销企业产品、销售企业产品和将企业产品运送给购买者的企业组织,包括销售中间商、储运商和营销服务金融机构,是企业市场营销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生产集中和消费分散的矛盾,要通过中间的分销商来解决;产品的储运直接关系到产品成本和价格;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则须求助于银行或信托公司等。当今商品经济愈发达,社会分工愈细,企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就越大。在营销管理过程中,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营销部门必须处理好与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

4、销售市场的影响

要使营销计划获得成功,企业必须熟悉自己产品的购买者及销售市场环境。在实际工作中通常要按顾客及其购买目的的不同来划分市场,具体深入地了解不同市场的特点,更好地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

5、竞争对手的影响

企业面对许多竞争者,在营销活动中都会受到竞争对手的干扰和影响,不仅要对竞争对手进行辩认和跟踪,而且要采取适当的战略谋胜,以巩固自己的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从购买者的角度认识竞争环境的构成因素,要从以下三个不同层面开展市场争夺。一是品牌竞争者。同类产品的功能和外在形式一般基本相同,但因生产国和产品牌子不同在市场竞争中会受很大影响。二是平行竞争者。平行竞争又属品类竞争,是潜伏程度更深的竞争者。产品种类不同,但满足的需求相同,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都能满足消费者对交通工具的需求,它们之间是平行竞争者的范筹。三是潜在消费需求竞争者。是潜伏程度最深的竞争者,是相互之间为争夺顾客潜在需求而开展的竞争,是企业针对购买者当前需求的各种愿望开展的竞争。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于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如仅注意品牌竞争,致力于在一定的市场上争夺较大的占有率,而忽略开辟新的市场和防止产品衰退,则会犯“企业营销近视症”。

6、社会公众的影响

企业微观营销环境还受社会公众因素的影响。社会公众主要有金融、媒体、当地公众、一般公众和内部公众等几种类型,与企业的营销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个企业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好坏,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现代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经营活动中必然与各方面发生联系,处理好与各方面公众的关系,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三、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宏观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在选择经营战略时必须认真分析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明确企业自身面临的机遇和危机,以便利用机遇,避免或消除危机。企业只有在把握宏观环境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顺势而为,才能在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发展中做出最佳的决策。 宏观环境指的是对所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都会产生影响的环境方面的各种因素,需要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这些因素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 1、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法律法规等因素。企业在进行经营战略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拟投资企业所在国家和地区政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要着重考虑政府对发展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政务工作的效率。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应选择稳定安全、能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政治环境。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还需要考虑目标国对外来企业和外来商品的政策及态度等。 2、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及趋势、经济体制与其运行状况、国家的经济政策及措施等因素。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因为,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对某一行业及其企业的影响,既可以是鼓励和保护性的,也可以是限制和排斥性的。2005年12月国务院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就是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对鼓励类产业投资项目,国家制定优惠政策支持,以消除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对于限制类项目,国家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而对于淘汰类项目,国家禁止投资,可以采取高税收、行业管制等政策,如金融机构可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支持、有关部门可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等。3、技术环境的影响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因素。对各行业内的企业来说,要密切关注所在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和竞争者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动向,及时了解是否有当前技术的替代技术出现,并发现可能给企业带来竞争利益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我国是一个设备大国,资产规模庞大,每年因各种原因导致设备停产、报废所造成的损失逾千亿元,大量设备的报废对环境和资源也造成巨大压力。研究和开发再制造技术,并将再制造业发展成为一个规范的现代化产业,从不能再利用的电子垃圾中,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率地回收金属、塑料、玻璃等原料投入再生产,能够使企业在节能、节材、降耗、减少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发挥巨大作用,大力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4、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地区在社会与文化方面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它包括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教育水平、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是间接的、潜在的和持久的。 总之,通过分析企业的微观营销环境因素,对企业制定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有重大关系,企业应派员进行专门研究,以做到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动态,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分析企业宏观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经营者在选择经营战略时必须密切关注,认真分析,目的在于明确企业自身面临的机遇和危机,以便利用机遇,避免或消除危机,以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11

随着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和平板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708%、43.2%、858%和34.8%。2014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1小时,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有较大幅度提高,对互联网应用使用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移动互联网商务应用增长明显,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分别为 63.5%,73.2%和692%,远超其他手机应用增长幅度[1]。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智能移动终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购物习惯。因此,分析移动互联网形成商业生态的特征和优势,研究对企业营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和优势

移动互联网就是指利用各种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接入互联网的移动通信服务[2]。2011年2月,美国硅谷创投教父John Doerr[ZW(]百度百科资料显示,约翰?杜尔(John Doerr,1951―),是美国最有影响力、最具创意、最不拘传统的冒险资本投资家之一,被誉为“风险投资之王”。他曾在短短10年内创造了高达10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迄今为止,他已向250家美国技术公司投资超过13亿美元,创造了192万多个就业机会。[ZW)]把互联网上最热的3个关键词Social(社交)、Local(地域)和Mobile(移动)整合到一起,首次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营销SoLoMo概念。其中,Social是指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社会性,即需要网民的相互连结;Local是指移动互联网营销要以目标消费者地理位置为基础;Mobile是指移动互联网营销需要稳定、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在SoLoMo移动营销结构框架中,企业营销是以社交化的网民连接(Social)为基础,消费者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Mobile,移动化),企业结合消费者地理信息(Local),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收集、比较、分析、决策,方便消费者购买[3]。

与传统互联网有所不同,移动互联网的接入主要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其实质就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因此具有“无处不在”、高效、精准、便携、低成本、个性化、互动性、情境性等特点[4]。移动互联网营销在营销传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可以实现一对一传播、二是信息翔实生动、三是成本低廉、四是即时性和互动性显著提升[5]。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加,企业向目标顾客发送即时、直接、互动、个性化、定向、精准的信息得以保证。同时,移动换联网基于顾客位置提供服务,这让位置服务产生了营销价值。随着消费者的位置变化,企业可以提供针对消费者位置变化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推荐,可以做到在需要的时间、需要地点向消费者传递其需要的信息内容[6]。

3移动互联网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消费习惯、购买倾向等,与传统的消费行为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例如,消费者对购物的便利性要求增加、追求个性化消费、主动消费、更加注重产品的引申价值和代表意义等[7]。互联网不但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性和行为,相应地,其对企业营销也产生重要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企业而言,移动互联网绝不是“洪水猛兽”和“潘多拉盒子”,而恰恰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借助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整合全球营销资源的机会;二是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与客户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营销沟通,进而实现与客户保持长期的良好营销关系;三是“直接营销”“一对一营销”“精准营销”得以成为现实[8]。

为了更加清晰的研究移动互联网对企业营销的影响,2015年3月13日至3月30日,笔者对31位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产品的经营者进行了访谈,他们利用移动互联网络销售产品的时间均在12个月以上,经营范围包括化妆品、食品、保健品、服装、鞋包等。结果显示,移动互联网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对企业的营销策略设计、营销过程和营销结果都有明显的影响。如图1所示。

3.1对企业营销策略设计的影响

企业营销策略设计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思想的综合体现,是制定正确市场营销决策的基础。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专家麦卡锡(EJMacarthy)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策略组合理论,即产品(Product)、定价(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4P”营销策略一经提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指导企业、尤其是生产加工类工业企业实现营销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此基础上,美国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策略,即在原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即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6P”策略。之后,基于营销中心向消费者偏转的角度,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Lauterborn)进一步提出了“4C”营销策略,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进行营销策略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要素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在产品开发和设计上,必须全面考虑目标顾客的个性化特征,“制造过程延迟[ZW(]企业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通用化阶段与差异化阶段,生产企业事先只生产中间产品或可模块化的部件,尽可能延迟产品差异化的业务,在获知某具体客户的精确要求和购买意向之后,根据顾客的个性化要求进行针对性生产。[ZW)]”要求明显增加。从“4P”到“4C”的策略转化,企业对消费者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但是,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营销背景下,消费者通过信息搜寻、功能比对、使用体验等,可以很容易地对同类产品进行一系列比较,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可以便捷、高效的反馈给产品设计者,可以说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企业经营走向。只有按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个性需要设计的产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深入支持。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全面考虑目标顾客的个性化特征并做出迅速的产品设计改进,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融入产品设计、制造、展示等各个方面,尽最大可能将制造过程延迟到销售终端,才能赢得市场青睐、占领市场。

第二,在价格制定方面,基于企业自身生产角度的成本加成法、目标利润法等传统定价方法不再适用,“声望定价”、“撇脂定价”、“表现价值溢价”等将逐渐成为主流定价方法。

第三,在营销渠道设计上,企业倾向选择短渠道。移动互联网时代,厂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得以解除,企业到消费者之间已经不需要繁杂的多个流通中间主体的参与,营销渠道扁平化趋势明显。

第四,企业的促销形式,尤其是人员推销和广告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来看,企业需要大量的推销人员,成本高、不易管理、流失率高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而移动互联网下,企业对推销员的需求数量明显降低,而对销售全程提供服务的销售技术人员的需求随之提升。与传统广告形式相比,移动互联网广告改变了传统广告单向推送、时空隔离的缺点,可实现实时互通、信息双向传递,广告形式也日益多元化,按钮广告、定向广告、浮动标识、视频广告、声音广告、游戏嵌入广告等为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传统的面对面、口耳相传的模式已经彻底改变,消费者通过即时信息工具(如微信、移动QQ)、在线论坛、虚拟社区等形式进行网络口碑传播。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范围极广,鼠碑(Word of Mouse)的传播威力远远大于传统的口耳相传方式[9],改变了传统的促销手段和促销形式。

3.2对企业营销过程的影响

第一,缩短了流通信息传递和反馈时间,企业对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及时纠偏。我们调研发现,在传统的三级渠道组织模式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改进建议、退换货等信息,从三级渠道(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生产商)层层回溯反映到生产厂商,再从生产厂商将解决方案反馈到消费者,平均耗费达到142小时[ZW(]2014年,我们对168家食品零售商进行了研究,关注他们与生产厂商的信息沟通情况。零售商向厂商传递的主要信息包括对产品质量的建议、包装改进建议、同类产品价格比对情况、有瑕疵的产品退换货请求等,我们对“生产厂商―零售商”信息“传递―反馈”过程进行了跟踪,发现此过程平均耗时达到142小时。[ZW)]。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其强大的瞬时信息沟通能力,消费者的建议、意见等信息可以及时反馈到生产厂商,不但解决了信息流转环节多导致的信息失真问题,而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反馈时间,企业可以及时解决任何渠道环节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营销进程。

第二,改变了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状态。传统营销理论认为,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2中虚线曲线所示。其中导入期(A期)比较漫长,市场增长速度较低,产品被市场认可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成长期(B期)市场增速较快,企业逐渐产生利润;成熟期(C期)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因此企业尽可能延长成熟期。衰退期(D期)是产品退出逐渐退出市场阶段,企业可采取集中、维持、榨取、放弃等策略。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产品生命周期的形态被明显改变了。如图2中实线曲线所示。在移动互联网状态背景下,产品的导入期和成长期都被压缩为斜率较大的短斜线,这两个阶段间反应营销差异的指标不再明显;成熟期的持续时间较以往有所缩短,企业延展成熟期的难度越来越大;进入衰退期,产品退出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大多企业会选择放弃策略,一般不会设法企图延展产品的市场存续期。如图2所示,移动互联网把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压缩为3个典型阶段,市场进入期(Enter)、平稳期(Smooth)和退出期(Exit),即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生命ESE周期模式。

3.3对营销结果的影响

第一,移动互联网加速了企业的优胜劣汰,“顺势而为”的企业(迅速接受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企业、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始经营的“移动互联网土著”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迫使采用传统营销方法的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市场反应能力、提高营销效率。

第二,改变了销售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传统的“推销劳工”不再是典型的企业销售人员代表,具有营销知识、移动互联网技术知识和传播知识的综合性营销人才需求大幅增加,他们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销售人员的代表。

第三,消费者权利增加,企业对消费者的控制越来越难。“去中心化”是互联网的基本属性之一,消费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依法自由发表对产品的意见、建议和产品使用感受,其他消费者可以根据既有信息进行评价、选择。因此,传统单纯依靠厂商信息作为购买决策基础的情况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消费者可以依据产品的“已然”使用者的评价作为购买依据,传统上作为弱势一方的消费者权利明显增加,企业必须提高顾客满意度,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消费者体验来赢得市场。

第四,营销渠道越来越扁平化,“0”级渠道成为现实并被企业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传统的流通中间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产厂商需要通过一定的流通渠道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传统营销流通模式下,由于配送能力、仓储能力、信息传播与反馈能力等的限制,多采用多级渠道分销模式。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厂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得以解除,加之电子支付的支持、第三方物流和快递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配送能力和结算能力大大加强,企业到消费者之间已经不需要繁杂的多个流通中间主体的参与,营销渠道扁平化趋势明显。

4营销建议

篇12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主要靠速度,特别是创新的速度。而这个速度就是最快地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精练而强大的供应和储运网络可以为企业产品的敏捷制造提供快速反应能力;而且完整高效的商品配送网络,可以为企业保持所在市场上龙头地位,提供强而有力的销售后勤支持。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流作业被高度集成化,并定位成一种核心能力时,就能够对营销战略优势起到奠基石的作用,同时对营销活动提供全面保障。

一、物流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物流对市场营销具有直接性、决定性的影响。物流的有效性、通畅性和及时性直接决定产品的生产与创新;物流的通达性和网络结构直接影响产品分销渠道的有效性,影响消费者接受该产品的方便性;物流的及时性与多功能直接影响促销战略的实施;物流的信息化处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与下游客户的沟通。

1.物流对产品策略的影响

新产品开发能否成功推向市场,除了本身的因素外,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充足的货源且成本合理的原材料。一个符合实际又有生命力的产品开发策略,是不能独立于物流活动之外的。在扩大产品生产线时,应当充分考虑新增产品线的组合状况及平均销售规模以及物流成本的影响。因为产品线的无限扩大,会直接影响物流效率,对企业利润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在确定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包装时,必须要考虑物流的可行性与物流费用,需要市场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物流部门互相配合协作;在进行产品包装决策,处理与产品包装相关的问题时,需注意包装的规格、标准等既要达到保护产品质量和促销功能,又要符合降低物流成本、方便产品运输的要求。

2.物流对价格策略的影响

制定产品的销售价格、运输费等物流费用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市场营销部门必须要估计到为顾客提供不同服务水平与物流费用之间的增减变化,制定出最佳的定价决策。物流系统研究对市场营销的主要影响反映在成本削减上,据营销专家估算,物流成本降低潜力比任何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

3.物流对分销策略的影响

物流服务的渠道选择是客户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服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客户一般喜好较近的物流提供商,这样可以提供极大的便利性,更能降低成本。有效的物流配送使分销渠道更有竞争力,使产品更有吸引力;库存点的增减、一定场所出入库商品数的增减、输送、通讯、订货处理或仓库装卸、在库水准的变动等,都对销售服务产生影响。

4.物流对促销策略的影响

在产品促销过程中,需要物流与促销人员协作。如促销人员利用广告大力宣传推销某种产品时,物流部门要进行密切配合,做到市场随时有现货供应,以方便顾客购买。合理安排、确立商品销售高峰期产品的制造、输送、在库管理、事务处理等各种物流要素和活动,并使设备投资和在库管理有利于缓和销售高峰期对商品输送所造成的压力,促进促销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物流对市场营销的巨大促进作用

1.准确的需求预测和快速的市场反应创造了营销机会

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不仅创造了顾客满意,而且创造了市场需求,扩大了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认为一个企业只有能够对物流系统末端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快速反应,才有可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2.优化减少供应商数量

在进行物资采购决策时,应对供应商的生产规模、企业性质、技术能力、设备状况、资金信誉等进行市场调查,建立供应商档案,规范供应商的管理,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和供应商评价体系,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信息的反馈。淘汰一些资质、信誉不佳的供应商,优化减少供应商数量。

3.扩大国际供应商的比重

通过实施并行工程使一批国际化大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企业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企业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还使开发的速度大大加快。

4.价格优势的产生

在采购JIT环节上,企业实现了信息同步,采购、备料同步和距离同步,大大降低了采购环节的费用。信息同步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了准时采购;采购、备料同步,使供应链上原材料的库存周期大大缩减。例如海尔集团对供应链中的物流系统采用了最迅速、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息流有力地支持了采购、配送和产品分拨的快速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从原材料到制造,再到销售全过程的库存和产品滞留成本,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销售成本,为终端顾客可以提供最大的让渡价值。

5.健全的物流网络确保销售渠道畅通

完善物流系统更具弹性,可以满足销售的动态需求。在现有市场上增加现有产品的渗透销售时要求的是一个有效完整的物流网络。放眼世界500强,几乎无一不在市场网络等方面有其独特专长。全球著名的零售商,如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无一例外地借助于卓越的物流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市场地位。

篇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许多企业已经逐步摆脱了传统的生产和推销观念,树立了市场营销观念。但真正将社会营销观念融入到企业市场营销观念还很少。中国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局限性,使企业过分的看重眼前利益,更忽略了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有碍企业品牌文化的建立和传播,也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社会营销观念

1.社会营销观念的内涵

社会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针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炸、世界性通货膨胀和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等情况提出的,认为企业的中心任务是确定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要,并在保护和增进消费者与社会长远、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以更有效的方式,提供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市场营销观念相比,在继续坚持通过满足消费者和用户需求及欲望而获取利润的同时,更加合理地兼顾消费者和用户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更加周密地考虑如何解决满足消费者需求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

2.社会营销对企业的要求

(1)企业社会责任感

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创造利润,为股东利益负责,也必须承担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保护他们的权利和利益,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的能力。过去一些企业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漏洞实现社会营销,例如在SARS爆发期间,一些企业行为不仅是非法的,也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这不仅违背企业社会化营销的社会标准,损害了企业长远利益,进而损害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进行社会化营销时,要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以公益性广告主题,树立企业形象

从社会营销的角度来看,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广大受众尊敬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社会价值营销,进而建立企业社会形象。从广告的角度来看,主要为企业或品牌形象做广告,展现企业的实力。一个好的广告不仅仅给企业带来利益,还可以让目标群体在精神层面上享受。社会营销的目标受众过于宽泛,很难直接针对消费者,所以直接产品的推广不合适,在效果上进行评估反馈也比较困难。一些新上市产品或代表或其他公共关系赞助活动,在促进专业的产品形象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运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多方宣传

社会营销的目的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所以宣传非常的重要。只有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从能够更有效地到达消费者手中。传播阶段从一开始的宣传推广活动,到媒体相结合的户外海报,多媒体新闻、电视广告、在线广告各种方式来传达立体化营销信息,让消费者自觉接受,并产生更大的信任感。

(4)结合企业长期战略,谋求企业长远发展

任何企业的营销策略都是为企业长期战略服务的,社会营销事件也成为长期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那些有利于企业战略发展的社会营销,才能成为企业实施社会化营销的机会,否则不仅在成本方面花费巨大的投资,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营销事件的不可预测性,企业有很强的控制活动策划,识别切入时机的能力,从而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效果。

二、社会营销的意义

1.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社会营销摆脱了商业宣传的模式,而倡导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有效地创造社会价值,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这不仅使受众更容易接受,也能使广大的社会公众认同企业的社会价值观。同时,良好的社会营销借助社会关注的主题或事件,在谨慎科学的执行下能够创造了无限能量的社会效应,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隐性打动消费者,促进企业发展

相对薄弱的社会营销的商业氛围,使得公众的心理不会有意识地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防线,更有利于观众接受宣传信息。在市场营销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公众更能对企业的品牌产生信任和好感。商家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可以巧妙地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选择自己的产品,从而促进产品销售,产生经济利润。因此可以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3.重点投入的成本优势

企业从事社会营销活动实际上是商业模式进入公共领域,虽然相对来说,公共领域的信息流有一定的滞后。但在社会化营销的前提下,尤其是重大社会事件,即使是简单的宣传,也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当前,消费者对广告的意识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性,一般的商业行为很难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因此,社会化营销可以得到较好的成本优势。

4.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个强势的品牌是企业永恒追求的目标,在社会化营销的过程中,势必会大大提高品牌的在公众心目中的出镜率,从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只有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突破消费者的心理防线,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社会责任的普遍薄弱,如果企业能赋予品牌良好的社会形象,就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提升品牌美誉度。

三、结论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市场、信息、资源对于每个市场都是开放的、公正的。营销理念是否合理,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意义重大。然而,建立可持续的营销理念和实施营销行为是非常艰难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非政府组织充分支持,使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营销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