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医疗的投资逻辑

互联网医疗的投资逻辑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互联网医疗的投资逻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互联网医疗的投资逻辑

篇1

这里,《中外管理》采访了三位投资人,分别是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赛富基金医疗领域L姓合伙人、睿康资本合伙人沙伟,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对移动医疗行业的独特见解。

观点之一:既是趋势,也是机会

《中外管理》:你对目前的移动医疗行业有什么看法?

徐晨:中国的教育、医疗有区域性差异,移动医疗能很大程度缓解资源缺乏、资源不均或患者超自己需求的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加快,移动医疗的慢病管理、远程提醒,包括移动医疗设备,都有较好的应用场景;智能手机覆盖率,网络传输速度,已基本满足主要服务人群要求。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或传统服务的结合是大趋势,移动医疗同样如此。

L:移动医疗平台争抢的是医生的入口和时间,但知名医生的时间,是用互联网传统补贴手段买不动的。因为这些医生在线下,面临的是非常复杂且多面的环境,一个中层以上的医生,要出门诊、管病房、写文章、晋升,要跟药厂和器械厂打交道,还要在学会有一席之地,可能他99%的时间基本都被占据,剩下1%的时间,用多少代价都买不了。因为他要留给家人和自己。永远无法有一种商业模式,能将这些医生叫出来放到移动互联网平台上,但老百姓看病还是喜欢找知名医生看。所以不能用互联网手段彻底改变这个行业的现状。

沙伟:新技术发展很快,像VR、AR都是人类在有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发展的,而现在对数据的处理,数据计算能力的速度、效率,我们对知识本身的理解都在飞快发展。那么随着医疗技术的数据增长,移动医疗会潜藏很多机会。

观点之二:移动医疗模式有想象空间

《中外管理》:目前这些移动医疗的模式,你看好哪些?关注哪些?

L:从模式上谈,有几家挂号平台有一些希望,但希望并不在挂号业务,而是要将支付全都打通。现在有些平台可以做到通过微信挂号、缴费,凭借二维码到医院取号,到了缴费口,刷手机就可以完成支付,并且所有的检查都在这上面呈现。而原来去医院开药要缴费,做检查要缴费,缴费都要排队。但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没有跟医保打通,不过现在个别地区可以试点,因而他们在试着将这个地区的医保打通。如果这一点能够实现,所有支付都通过互联网手段去做,我觉得还是有想象空间的。

沙伟:移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产业结合,能产生哪些新的模式,哪些新的产品?对现有的管理、服务模式能进行哪些改变,能产生哪些推动?这是我们关注的核心。另外,我们最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医疗,而非可穿戴设备以及与运动、睡眠、生理疾病等相关的模式。虽然它们也和医疗挂钩,但是不一定要有病才使用,不是刚需,而这方面的专业含量也相对较低。

徐晨:我认为主要有这几方面:一,围绕大医院和小医院的关系做文章,很多小医院硬件条件并不差,只是缺乏好的医生,如果能将医生资源进行系统性调配,会很大程度缓解医患关系。二,对医院进行进一步信息化,有效地分流,包括给不同人群提供合适的医疗解决方案。举个例子,如果将挂号变成抢号、卖号没有太大意义;但如果将它变成高端服务,比如提供的家庭服务、保险,包含挂号服务,不仅能提高产品价值,也让更多人进入健康管理体系。那么,很多人通过第三方医疗机构进行预诊,通过一些方法使家庭医生进入可以负担成本的家庭,进一步分流医院的流量。三,使新兴一代的人群,能够帮助老一代做更多的自我诊疗和自我诊断,这样能更精准地和医生沟通,缩短医生会诊时间,这是比较有意义的。

观点之三:政策壁垒,不能阻止行业提升

《中外管理》:医疗行业跟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而医疗行业不只涉及医生、医院和患者,还涉及支付方,也就是保险。移动互联网要进军医疗行业,这两方面是无法绕开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L:我本身从医院的体系出来。医疗在中国非常封闭,从医到药,监管在所有商业领域最高,市场化程度最低。以互联网手段撬动这个领域,是以卵击石。

移动医疗链条很长,有人做挂号,有人做导医导诊,有人做随访,有人做慢病管理,还有人做医院的工具,但是哪段可以产生变现的方式?现在大家还没看到。关键是为什么付费?你能够给他提供什么来付费?如果变成医疗的支出,各部门都会管,在医院你交的每一分钱都要拿出来,这一点很难规避。你是间接增加医生收入还是直接给医生收入?这个问题也很敏感。

徐晨:从金融行业来看,金融科技或者互联网金融也有很多令人诟病之处。但是,不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中国,这肯定是长期的需求,因为移动金融满足了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满足的,不能服务的一群人以及不能服务的一些产品。移动医疗也是在提供核心医院体系以外的、相对比较零散但要求不低的服务。

我认为支付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反而对移动医疗非常有利。比如:保险公司强烈希望获取用户的数据,移动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数据帮助保险公司做产品。保险产品数据越多,对问题解决就越有效,很多国外的保险公司,有先进设备,保险费用就可以降低。

医保或者国家医改,政策方面的风险是永远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将它作为行业发展不起来的理由。我们必须相信所有的系统背后,最后必然是在有序、安全的情况下提升行业的效率,不管你愿不愿意,趋势就在那里。改变需要时间,但不能以现状判断趋势。

沙伟:国家推行多点执业,但如何让医生真正地从公立大医院到民营医院,如何让医生真正地创业?国家的社保,如果全支付,那么能够支付的人群很明显少很多,商业保险正好在中间起到兼容的作用,通过一些精算使更多人享受这样的服务,解决很多支付的问题。但是现在的商业模式,包括医疗商业保险如何真正做起来?这些都是要考量的问题。

现在一些创业公司,在试点性地做很多他们觉得灰色领域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探索,可以先做,不要出大问题,再根据经验定制,从而根据行业规则推广。其实,很多行业都在做这样的工作,只是过程中比较慢,规模也不能起来,因而没有一定规模的收入,其他人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这个过程一旦过去,就会有一些先锋企业出现。而核心在于构建的服务,如果越来越被认可,就有机会获得更大发展,只是这个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观点之四:资本遇冷是正常的

《中外管理》:移动医疗为什么在前两年被资本热捧?而在今年却回归理性?

L:大家总要去试一试,不死一波也不知道水有多深!看看O2O上门洗车,虽然活下来几家,但死的更多。现在有些移动医疗平台,估值很高,但它们能不能变现,需要市场验证。

徐晨:中国整个互联网领域的业务,在2013、2014年达到一个高峰,用户对互联网的接入程度达到较高临界点。中国人口基数大,中国医疗资源现状决定这是高毛利市场,既然移动互联网已经做了电商、O2O,那也可以进入核心领域,比如医疗、金融。

原来互联网创业者缺乏对医疗行业本身的理解,业务模式有缺陷和不足,但当医疗进行移动互联网行业时,产品逻辑、服务逻辑变得更清楚,因而催生了资本相对密集地进入。

2014年,整个市场都偏贵。2015年上半年,不论什么行业都是投资高峰期,投资积极性大,资金量也大。现在不只是移动医疗行业问题,整个移动互联网都是如此。到2015年下半年,市场本身产生了问题,整个市场下降厉害,特别是2015、2016年移动医疗的项目在往下调整,往更加理性化的方向去走。

沙伟:投资的“寒冬”,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人。一,一些企业的估值高得让投资人望而却步;二,企业要价很高,投资人就会想,你怎么赚钱?就需要更理智地管理风险,如果这时移动医疗企业很难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没有真金白银兑现,就没人愿意投资。现在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每个行业都有这样的阶段。

观点之五:创业者要提升自我认知

《中外管理》:现在看移动医疗,似乎正处于一个瓶颈期或者说阵痛期,那么创业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调整方向?

沙伟:人最容易以原来的行业想象别人。一开始带着固有的思路,所谓一马平川、不可一世的态度进入这个行业,自然会碰壁。保持学习、思考的态度,才能让自己的认知不断向前。所以,创始人需要保持一个相对保守的心态,降低期望值,更加精准地管理企业的资金链,更加专注地做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有能力活着,走下去。

徐晨:所有行业都一样,后进入者如果跟先入者保持同样的传统模式,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必须有新技术和新模式。因为有人已经拿到不少钱,而且做到一定的规模,如果现在进入,难度就会比较大。从这方面来看,现在这个市场的确不太好做。但移动医疗行业现在并非饱和期,还有待提高,欢迎新进创业者,但新进创业者需要有新技术和新模式。

L:移动医疗如何去探索,不是投资人该替他们想的。投资人付出资本溢价,买的就是创业企业的思路、创新、运营等。

观点之六:所有新兴互联网行业都有共性

《中外管理》: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走向,与其他新兴互联网行业有哪些共性?对其他新兴行业有何启示?

篇2

软件企业在此次互联网浪潮中面临脱胎换骨的历史性机遇,在过往多年的沉淀中,软件企业获得了BAT等大型互联网厂商所缺乏的B端用户和行业经验,这恰恰是其转型互联网的天然优势,从而衍生出软件转型互联网的两种商业模式:一是利用自身庞大的用户基础,将其转化为线上挖掘用户新的价值如金融、广告、撮合交易等,用友软件和广联达便是如此;二是与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合作,利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渠道,软件公司提供应用搭建互联网平台,通过广告、服务费、金融等方式变现参与分成,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大型互联网公司和软件公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为互联网公司有渠道,软件公司有B端行业经验,这也是软件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价值所在。

第二,我们认为软件企业在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用户基础、用户转嫁能力、平台粘性、变现模式最为关键,只有那些具备用户基础或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用户、用户转嫁能力&平台粘性极强、变现模式清晰的企业才有望脱颖而出。以此为依据,我们看好企业IT应用、医疗IT、金融IT向互联网转型的软件企业。

篇3

计算互联网和移动浪潮的本质,在魏炜看来可以归结为三条线两件事:三条线是计算能力快速提高、数据形态空前丰富、万事万物智能互联;两件事是信息生产加工的边际成本无限趋近于零,而信息流通的交易成本则大幅下降。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手机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魏炜说道。他认为,“多快好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变为“好省快多”,所谓好就是产品要足够的好,什么叫好?极致,远远超出顾客的预期,省就是少花钱,甚至是不花钱,甚至是倒贴钱,快,只要有需求企业就要想办法去满足,产品数量和功能要足够多:“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免费、极致的产品,口碑、快速迭代,这个东西只是一种逻辑,我完全可以用相反的逻辑去满足顾客多场景的需求,你比如说我就可以卖的很贵,我就靠卖的贵赚钱,这也是一种模式。”

篇4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正在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金融、医疗、传媒等行业,成为优秀基金经理们挖掘成长股的金矿。国泰君安分析师王德伦认为,当前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不断创造投资机会,成长股的长期价值值得长期审视、挖掘。

在互联网板块在春节前的涨幅已十分巨大的背景下,后续行情由谁接力,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认为,新能源汽车、军工、环保都存在较大机会。

军工股持续看好

方正证券分析师韩振国表示,业绩披露期对某些成长性被过度预期的行业和公司是一个风险期,高成长性若得不到证实,就将面临较高风险。但军工行业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对其来说靓丽的增长并不是短期的必需因素。军工行业的支撑在于其长期业绩增长的较高确定性。

“我们一直强调航天军工是现在整体收缩的经济形势下少有的具备确定性的行业,一方面是改革政策的推进确定无疑,另一方面是军费支出增长受到当前经济形势制约较小,因此军工行业的业绩确定性较强。”韩振国说。

作为国防信息安全的基础,军工通信有望持续获得政策扶持,重点板块包括卫星通信、军工信息化和信息设备国产化三大领域。兴业证券分析师李明杰认为,军工通信将是2015年具备持续性和强主题的重要主线,需要战略性配置。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天一指出,回顾过往军工股的发展逻辑,其上涨的内在驱动力大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释放的改革红利。因此,中短期内改革仍是军工投资逻辑的主线,可重点关注中直股份、振芯科技等。

环保板块升温

随着3月份两会召开,环保每年都是两会的重要议题。从地方两会议题看,除了雾霾以外,水污染治理和土壤治理也将受到关注。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部的缪东表示,2015年是环保的政策大年,年初新环保法开始施行,加上各级政府积极推进PPP模式(注: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解决环保的资金投入问题,预计环保将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题。

齐鲁证券分析师张爱玲说:“2015年环保行业将维持高景气且具有相对安全边际。”首先,政策红利仍将持续释放。环保部最新公开信息显示,《水污染防治计划》 (水十条)目前处于报批阶段,政策出台指日可待。水十条是继大气十条之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有望在5年内带动至少2万亿元投资需求。

同时,社会对环境改善的期待将持续推动环境治理需求上升。无论是《水十条》还是“十三五”规划,环境治理需求将不断释放出来。另外,随着价格改革的推进,环保产业使用的上游资源品价格有望下降,排污费与污水治理收费将提高,这些因素推动环保公用行业整体盈利上升。

华创证券分析师邱正认为,环保产业在未来5至10年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而企业成长期的投资回报将主要取决于能否借助政策东风取得超越行业平均增速的快速增长。他建议关注国电清新、雪迪龙等个股。另外,由于土壤治理最有可能列入新增重点治理方向,建议做多相关股票,首选高能环境,次选永清环保。

新能源汽车高增长

面对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广阔。作为中国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方向,新能源汽车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成为中国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政策扶持和互联技术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2020年有望挑战保有量500万辆的目标。

篇5

我们可以从杠杆率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逻辑。所有国家的杠杆率从企业家角度来说就叫负债率。每个国家有4个负债率:政府部门负债率、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率、家庭部门负债率和金融机构负债率。如果只看前三个负债率,我们能得到非常有意思的结论。

第一,主要发达国家是由家庭消费来驱动的,所以家庭杠杆率非常高,大概在75%左右,而发展中国家这一数据是35%,中国为38%。

第二,中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增长潜力不足,未来主要是削杠杆、削产能。发达国家企业部门杠杆率大概在70%左右,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大概在50%左右,而中国高达125%,是全世界企业部门负债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第三,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负债率平均为90%,新兴国家大概55%,中国正好是55%。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养老问题以及国企改革中可能存在的国家需要承担的部分成本,中国政府负债率大概在60%―80%之间。

当政府负债率很高的时候,跟政府有关联、需要政府补贴的生意将会越来越难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生意叫B2B,现在很难做,未来会更难做;B2F是跟家庭有关的生意,因为中国家庭负债率很低,因此现在很好做,未来会更好做。

全世界跟家庭消费有关联的主要增长市场在中国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发达国家家庭增长十分有限。过去,复星一直推崇的模式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投资海外消费方面数一数二的品牌,把它们带到中国市场发展。今后还可以增加一种模式,叫中国动力+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动力,再嫁接全球资源。也就是买全球品牌之后,不仅把它带回中国,还要带到东亚、南亚,用这种方式促进市场的成长。

如果从B2F的角度出发做市场,有几个关键点要注意:第一是健康,第二是快乐,第三是跟家庭资产配置有关的生意。

首先看健康。中国大健康产业到2020年就将达到今天房地产8万亿的规模,想想今天房地产培育了多少富豪,就可以想象未来大健康产业会培育多少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我把大健康分为三类:医疗用品、医疗服务、健康保险和管理。健康保险和管理的增长率会最高,约为22%;医疗发展大概在12%―20%;生产制造在13%―14%。今后中国GDP增长大概在6%―7%,消费市场增长估计在10%―11%,而健康行业至少在16%―17%。因此,首先应该抓住健康。

其次来看看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快乐。快乐可以分为几类:旅游、时尚、娱乐和体育。体育市场规模不大,但增长潜力非常大。在中国,体育规模只占到GDP的0.6%,西方国家基本在2%―3%。如果中国体育产业能做到GDP的2%―3%,未来10年,体育产业的规模将增长近30倍左右。

第三,跟家庭资产配置有关的生意。现在,中国家庭将26%的家庭资产分配在金融产品上,61%分配在房地产。可以判断,随着中产家庭的兴起,做中产家庭资产管理的行业是非常有前途的。中国家庭资产配置有两个痛点:第一、海外配置。现在中国家庭海外资产几乎是0,与中产家庭海外配置资产相关的行业以后将会呈现爆炸性增长;第二、增加金融资产配置。在发达经济体,家庭资产配置里有50%―60%是金融,20%―30%是房地产。以这两个方向作为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前途的。

大宗商品未来会持续低迷

最近大家热议的是美国加息,美国以后逐步加息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美国政府负债率高达90%左右。如果负债率很高,政府一定会做两件事:一是维持低利率,二是维持货币稳定。只有维持货币稳定,全世界的投资者才愿意去买它的债,让它的债务证券化。

新兴市场国家虽然国家负债率比较低,但是必须看到,过去三五年它的负债率涨得特别快。当前,很多新兴国家是靠卖初级材料发展,由于美元加息、货币回流,这些国家短期内财政会恶化。如果要进行海外投资,需要十分谨慎。

现在,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非常疲软,中国已经明确决定要关停僵尸企业。我认为大宗商品的底还没到,但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逼近很多企业的边际成本,未来还会低迷,但下跌空间不大。

B2B领域不可错失的四大投资机会

前文提到,中国企业负债占GDP的比例高到125%,未来中国企业的主要使命就是降杠杆、削负债率、削产能。从B2B的角度来看,有哪些投资机会呢?

第一、虽然整个中国B2B负债率很高,但有几个行业是不高的,比如食品、饮料、电子、医药、农业等。

第二、2026年前后,中国将出现劳动力严重不足,替代劳动力的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等装备行业是很有前途的。

第三、欧美和新兴市场国家的B2B负债率很低,过去30年,中国高速成长,而这些国家却在低速成长。未来5―10年,这些国家有发展的机会,投资海外B2B是不错的生意。

第四、B2B行业的分享经济。所有只要有过剩产能存在的行业都给分享经济的诞生带来了非常好的机会。我认为,过剩的制造业会诞生出大量的分享经济形态,复星投资了不少。

关于互联网 要讳疾忌医

移动互联网是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为什么?

第一、人多,人口携带的智能装备多,普及率高,而且用的是同一种语言、同一种货币、用一套物流体系、同一个税收。全世界单一市场和单一客户的数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这就形成了特别明显的移动互联网优势。我认为,纯互联网公司是值得投资的,像我们最近投的大众点评、阿里巴巴银行、挂号网等。

第二、O2O也非常值得投资。很多传统企业具有非常庞大的产能和用户群,如果嫁接到移动互联网,能够帮助企业真正了解用户是谁,产生长尾价值。因此对于复星来说,今年的几项举措,其中之一就是把全球所有与复星关联的企业全部嫁接到移动互联网。我希望企业家不要害怕互联网,现在真的应该放下恐惧和傲慢,毫不犹豫地拥抱移动互联网,这件事今年不做,两到三年后一定会后悔。

关于企业海外投资,不能忽略的两个要点

篇6

什么是互联网医疗呢?从其中最为夺目的移动医疗来说,他并非仅仅是一个工具,它不断发展后可能会摧毁原来的业务和流程,或者创造全新的需求,我们称其为“反向重构”。事实上,原有重资产的医药企业和医院属于既得利益者,他们都是非常害怕重构的,因为重构本质上就是“革命”。而渐进式的改良并维护原有利益是他们最希望做的事情,当然,改良会比较灵活,但通常很难创造突破性的进展,也很难帮助他们树立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从根本上说,互联网医疗和医疗的互联网化,一个是革命一个是改良,它们虽然可能是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可能是行业生态演变的不同状态。不过,两者的关系生来就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对着一个目标前进。

互联网医疗通常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载体,不断打破原有用户和服务提供者的关系,然后再反向进行渗透,颠覆或自建,它的核心是“重构关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呢?从早期来说,任何一个新兴技术出来之后,最开始一定是和既往的产业相结合,然后逐渐开始内部优化、改良,最终可能会出现革自己的命的问题。所有的机构组织或企业都有一种想建立完美体系的本能,在原有的体系中不断优化,将自己包起来,这就好比蚕吐丝织茧,将自己纳入其中,但包在茧子里的蚕很难看见外面的世界。就算是他们知道问题所在,也无能为力,所以这个逻辑通常到这里就断掉了,很少有企业能够断臂重生,重头再来,而茧内再豪华完美,也仅是一茧的空间。而用一个新的体系反向颠覆,那是苹果做成的事,你PC端是王者,那我们就创新走移动端,生态演进后从另一个维度来打击整个的PC端。

无论是移动电商、团购、旅游或是互联网教育都可以用来举例,用最容易理解的打车来做类比吧。很多的出租车公司实力很强,车队上万辆,资金也充沛。其实出租车公司也有此类业务扩展需求,那么是如何做的呢?他们最早使用电话叫车的方式,随后开始运营移动叫车APP,好多出租车公司都有自己的软件,只是大伙基本不知道,但是在APP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会再继续投入了。有两个原因:1.出租车公司开发APP之后,没有任何其他出租车公司会跟他们合作;2.如果再继续做下去,成本失控,变成“肿瘤”,会反向侵蚀自己。这实际上也类似苏宁的焦虑,就是左右互博。无论是滴滴快的还是Uber,它们最终是重构了出行方式原先的叫车方式是乘客在路边招手等车,出租车不知道乘客所要到达的目的地,而乘客也不知道出租车司机什么时候到来,是否会拒载。这样也会导致出租车的盲目空跑,效率低下的情况。而这些工具出现后,出租车司机就可以依据乘客的目的地选择载或不载。可以就近来载客,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降低耗费以及减少拥堵。并且,乘客也可以最快到达目的地,似乎他们是来帮助出租车公司构建更完美体系的。但是生态不断演进后,你就会发现,在打车高峰期或者深夜,尤其是北上广,如果你不使用这些工具就打不到车,所有的车都有了自己的目的,就算是空跑的出租车,你也打不到。更有甚者,出租车会提出一些不平等的要求,他们会要求加价,不加价就不过去。互联网企业用这些工具重构了打车流程,也成功的为用户提供了许多便利。

正常进展至这里,大家就会认为到此为止了,如果是出租车公司自己开发的APP,故事肯定就此断掉。但这时第三方如滴滴等公司,却开始做专车。换句话说,它再次颠覆了出行方式,用海量用户群反向重构了一个生态然后挤压了原有的出租车行业类比移动医疗行业,你可以把原有的打车公司理解为医院或医药企业,从长期来看,移动医疗如果成功了,那么它跟医院和医药企业一定是对手盘关系,是一种竞合关系。越往后面发展,它的流量越大,会越来越强。

专车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神州租车,包括滴滴快车,它们有自己的车;第二种是Uber的方式,也就是社会化用车,然后全部通过信息流协同。这是两种路线,一个是自建,一个是社会化。社会化又是借助第三方,实际上移动医疗也是一样。春雨和好大夫不是自建医生团队的,它跟现成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合作就像你现成有车,然后我把流量导给你,你去做,我来分成,它是一个Uber方式。丁香园是神州租车方式,全部都是自建的,他们自购固定资产,自己招医生,使用这种模式的还有平安好医生。移动医疗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这种专车模式,然而它还可出现其他模式。例如挂号网和如医,虽然它们借助了体制内的医生,但是最终是想把体制内医生和患者释放出来,未来建立体外循环,却未必肯定会进行类似实体重资产投入,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其实自建和社会化本身也是对手盘关系,社会化的成本比较低,但是难以把控;而自建就需要企业拥有较强的资本、产品和营销能力。无论是哪种模式,都不可能由类似“出租车公司”的传统企业做成。换句话说,在进行医疗的互联网化时,医院和医药厂商做到一半的时候,他们基本上就截止不前了。如果变成另外的一个公司,最后反过来颠覆自己,那就要放弃原有的产业,那是非常艰难的。医疗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医疗'初期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差不多,还有很多人认为似乎传统企业去做,更为靠谱,但从商业形态、逻辑和终极目标上说,两者完全相反。

在移动医疗里面,除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外,还存在混合模式。阿里健康、支付宝未来医院和微信智慧医疗都是混合模式,它既与药店和医院合作,又不与药店和医院合作。商业上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它中间会有很多的混合生态诞生会出现很多的‘平台嵌套’:然后不停地博弈,合作与竞争,这之间的界限是非常微妙的!竞合关系也并非是不变的它根据根据业务体量和市场地位而发生改变。例如战国时期,秦国强大时,六国合纵,而秦国变弱时,六国之间就相互纷争。

在这场大时代的浪潮中,最终谁会胜出呢?一定是第三方!这叫结果反推。医药器械企业、医院和传统的医疗信息化公司是没有可能的。BAT是有可能成为行业第一梯队的,因为与前者相比,他们属于第三方,那么独立于BAT和传统医药企业的第三方公司也--有可能会胜出。保险公司是没有可能做到最大的,因为他并非独立的第三方,但可能做到行业第二梯队,或排在第一梯队的后面。移动医疗不太容易出现简单的“赢者通吃”的情况,因为医疗市场盘子太大,产业链太长,也太“非标”了,还有一个独特的“学术维度”和“地域垄断”,即使做单独服务一个疾病,就可以穿越周期,这跟其他移动互联行业是不一样的。但是各个细分行业前五会占主导地位,这是没有悬念的。

篇7

本周一市场延续上周五指数回调走势,受银行、券商等权重板块调整走弱,成交量萎缩;创业板则在互联网科技大涨带动下再度刷新历史高点。主板市场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的“土地换股权”模式,未来有望得到推广的消息影响下,市场热点从自贸区、金融创新概念转向养老地产、互联网金融、通信服务和智能医疗板块。

大成基金分析,由于经济有初步企稳倾向,指数更多将呈现出震荡特征,仍然较为看好估值具备吸引力的蓝筹板块,受益于消费升级的可选消费品板块,以及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部分新兴成长板块,具体体现在金融、地产、汽车、家电和传媒、环保、互联网等领域。

益民基金:

股指短期或保持强势

上周沪市呈现震荡上涨格局,量能巨幅放大,环比增加超过50%,表明投资者交投活跃,热情不减。盘中,一方面,上海自贸区带动的金融板块表现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以传媒为首的新兴行业似乎也有卷土重来的势头。展望未来,益民基金认为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股指保持强势震荡、而个股轮番表现的格局有望延续。同时建议投资者可以遵循以下几条逻辑来配置资产:一方面,继续关注以自贸区、养老、二胎等为首的主题投资机会。另一方面,符合“调结构、促改革”方向,有业绩支撑的“真成长”依然值得中长期关注。

银河基金:

成长股回调可考虑买入

银河基金认为把握新兴经济发展方向是其近两年来的主要着眼点。与2010年不同,今年以来成长股的行业特征很清晰,如手游、传媒、新媒体等,很有逻辑可循。对市场的风险,银河基金认为,“如果有10%~20%回调就可以作为买点。如果不回调,除非有系统性风险,否则难以有大的亏损。系统性风险:一是经济增速大幅下降,这个短期无需担心,但中期会发生;二是金融风险,这一看美国QE退出,二看国内央行如何应对,对此目前看不到大的风险;三是成长股供需改变,这个虽然可能出现,但未必会很快推出,即便推出,开始可能有一次系统性冲击,但之后会是分化行情。”

篇8

有家从一开始就看好淘实惠的资本也闷声发了大财――傅哲宽创立的启赋资本早期用300万元进入,而据预计,淘实惠今年市值能过百亿元,启赋的300万至少会变成5亿。 启赋资本董事长傅哲宽

在成立启赋之前,傅哲宽曾在达晨创投服务了13年,任合伙人/副总裁。2013年,傅哲宽看到了传统行业的拐点,认为“传统企业+互联网”是巨大的机会,因此决定出来自己做一只基金。当时出现了一拨从大VC机构出来创业做新基金的投资人,这种现象被业内称为VC 2.0。

“我相信,有这样一个巨大的机会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想进去做一番事业。你没有办法说‘不’。”傅哲宽说。

事实上,当时离开达晨,傅哲宽还放弃了1.5个点的股份。到现在这1.5个点市值约2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奖金。

结缘传统行业

启赋的项目回报率都很惊人,但多是一般人看不太懂的B2B项目,结合了互联网的传统产业,极其低调地闷声发大财。

“押得准”背后是思路准。启赋的投资定位是“产业互联网”,即用互联网来打造传统产业,所投项目既有传统产业出身的,也有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

“实质上都是在用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傅哲宽说。从最初投资金银岛,到后来覆盖服务业、消费业、制造业,都是如此。这也是启赋的投资方法论之一:把一个领域里的成功手法活用到每一个领域。

启赋资本成立近3年,投出了110个项目,用了近15亿元,项目以天使轮和A轮为主。

傅哲宽的判断背后是整个中国传统行业、中国经济的缩影。传统行业在过去30年里持续高速生长,企业赚钱很容易,因此拥抱互联网动力不足。

“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行业从巅峰开始往下走的一个重要的拐点出现在2012年前后。”傅哲宽说。东莞的传统制造企业开始大规模倒闭,服务业、消费业受互联网冲击明显。人口红利开始消失,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涨,企业毛利空间被压缩,传统行业低下的效率就成了突出问题,企业的日子很难过。

国家在今年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但供给侧改革的机会在哪里?傅哲宽认为,机会就是机构调整、产业升级,率先能升级起来的那些都是先进生产力,会淘汰大量落后的传统作业方式。

所以启赋对所投项目团队的要求是一定要懂行业,也要有行业经验和资源。有行业经验,设计的产品才是对的,也才能真正理解线下传统行业的用户;有行业资源,获取用户的方法就不会是“只有补贴”。

启赋的很多投资理念都与傅哲宽在达晨任职时的投资经验有渊源。2009年,傅哲宽在达晨投的第一家产业互联网公司叫“金银岛”,是一个关注大宗商品的O2O电商网站,为大宗行业客户与市场提供现货交易、互联网金融、内参资讯等电商解决方案。

一开始金银岛是资讯互联网模式,为大宗商品贸易商提供权威资讯,吸引了20万大宗商品贸易商会员,这些会员的线下交易额已经过千亿元。

达晨投资后,帮金银岛重新梳理了商业模式,发现大宗商品的特性在于标准化,所以容易评估价值,变现能力强,毛利低,靠资金周转来盈利。所以,达晨在进入后把金银岛从原本的信息资讯模式变成了供应链金融模式。

金银岛和银行合作,通过平台积累的信用状况数据和货物流程监管为企业提供贷款等服务,等于外包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这个项目让傅哲宽第一次觉得传统行业的机会太大了。

你能想到的传统行业,启赋都投了

“传统产业互联网升级”是一个巨大的风口。用互联网和新技术提升传统行业的效率,本质上,还是实体经济――大而广,覆盖方方面面。

傅哲宽介绍,启赋的投资方向聚焦在服务业、消费业、制造业。为什么是这三个?因为除农业外,这三方面基本上把传统行业都覆盖了。此外启赋还投企业服务,因为所有传统企业用互联网升级都需要企业服务,而且企业服务也是投资领域近两年的大风口。

而具体到在传统行业投什么,启赋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一、投传统行业出身的创业者

启赋的理念是改造传统行业,而不是挤掉传统行业。

以医疗为例,启赋在医疗领域投出的明星企业是就医160。2015年12月,就医160登陆新三板,成为移动医疗第一股。

就医160是一个预约挂号及导医、咨询、点评服务平台,本质上是给医院做了一套移动端的业务操作流程,使得从挂号、分诊、问诊、转诊到支付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在线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

传统医院接入就医160后,就诊率可以提高30%左右。目前在就医160平台上有2800家医院50多万名医生做问诊服务。

之所以能够快速拓展到医院资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医160创始人罗宁政的医疗行业背景。他虽然是个IT男,但是曾在深圳一所医院负责信息科,浸7年,懂医疗行业。

在医疗行业的投资也很能体现启赋的“投赛道”风格。其中又有细分,启赋投的有虚拟互联网医院、中医、牙科、心脑血管、陪护等等,每个细分领域只投一家――启赋打造产业上的生态,被投企业互相形成资源上的互补。

教育领域的投资也是同样。启赋在教育领域的明星项目“跟谁学”是一家在线教育和课程学习平台,主打“万千名师,一搜即得”,从名师出发为用户提供各类课程在线学习服务。

要想获取大量用户,首先得获取大量老师。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是前新东方执行总裁,行业影响力很大,“他吆喝一嗓子所有老师全上来了”,免去了大量烧钱抓老师资源的成本。

医疗和教育都被启赋归为服务业,是启赋的重点关注对象。服务业的特点在于高速发展,包括医疗、教育、金融及各种生活服务。

二、不要去中介,小B的作用超乎想象

一般的“互联网+电商”模式是去中介化,走B2B或者B2C模式,但启赋认为,想要走“电商+互联网”,传统行业作为中间小B的环节不可省略。

傅哲宽还在达晨的时候,达晨投了一家专注于工业品的B2B电商平台,叫“西域机电”,提供五金、机电、配件等领域的整合供应服务,满足工商业客户的一站式工业品采购需求。

但起初西域机电做的是工业品的在线交易平台,做得很累,因为工业品领域懂互联网的人很少,要做交易特别困难。

而这个行业的特点是,围绕在工厂周围的,还有一种类似“医药代表”的小B,它们会为工厂提供生产资料采购,而且制造业的消费和采购是分离的,消费就是生产部门,采购是采购部门,主体分离。

如果西域机电想做一个淘宝模式的、去中介化的工业品在线平台,连接生产厂家和工厂会很难实现。达晨建议,与其直接做工厂的生意,不如做小B的生意,用互联网来放大它们的产能,提高效率。实质上这是把小B变成了西域机电的服务团队。

这给了傅哲宽启发。传统行业还是要由懂传统行业的人做,去中介化在传统行业行不通,这些后来都渗透到了启赋的投资理念中。

淘实惠就是一个B2B2C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以农村为突破点,基于县域,对服务半径为3公里左右的夫妻小商户供货。

据商务部数据,电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剩下的近90%仍在线下完成,而中小商户是其中的主力。这些中小商户散落在地级市、县城、镇、村,孤零零地存在,对行业整体来说不疼不痒,急需互联网的介入来提高产能。

淘实惠通过虚拟货架将每一个农村小店改造成“网上沃尔玛”,解决了这些商户品类有限、供应链议价能力有限的问题,同时也能成为各种农村生活服务的入口,形成县域经济的互联网自生态。

淘实惠作为这些小商户的互联网供货平台,以集中供应链的形式扩大了产能和效率,接入的小商户可以因此做大,从而淘汰掉其他落后产能。

未来淘实惠还将为每一个商家接入一套基于微信的CRM系统,帮商家掌握用户数据,从而做到更为精细和智慧的运营管理。目前,淘实惠平台已经接入了20万中小商户,单月交易额已突破20亿元。“提高小店的运行效率,整个一汇聚起来就是很大的市场。”

启赋还用同样的思路投资了一家“城市版”的淘实惠――考拉先生。淘实惠的小B是村镇小商户,而考拉先生的小B是社区便利店。过去社区卖猪肉的便利店一个月卖几十万元,现在可以卖到100多万元。目前考拉先生平台有7万便利店商户。

社区O2O去年是一个热闹的领域,有很多创业者涌入,但是今年却集体沉默了。傅哲宽认为,后端整合供应链的想法没错,难点在于社区O2O前端不能由互联网平台直接去对接消费者,而是应该保留夫妻店这个小B,小B的作用在于做服务,保证交易的效率和交易的质量。“用共享经济的模式把他们整合成平台的服务人员,而且他们还可以自我激励,省去管理成本。”

类似的项目还有快消品零售批发平台“快消帮”。它连接了司机和有发货需求的商家,提供快消产业B2B在线交易平台,对接上游批发商和下游商家进行在线撮合交易。与考拉先生的不同之处在于,快消帮并不局限于社区店。

三、消费业要线上线下同时转

不同于第一代电商的线上模式,启赋投资的第二代电商――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也就是以传统企业为主的O2O,核心还是用互联网来改造传统行业。

在电商表现形式上,除了以淘实惠、考拉先生为代表的电商服务平台,还有品尚汇这样的垂直消费电商平台。品尚汇是中国最大的跨境红酒电商,采用海外直采、互联网平台分销模式,现在已开始围绕国内的中产阶级将品类扩至啤酒、牛羊肉、生鲜产品等,发展方向是海外精致商品电商平台。

酒业是一个自身改革动力较大的行业,而在自身改革动力不大的行业,启赋也有布局,比如在眼镜O2O领域,启赋投资了望客。眼镜行业代表了另一种线下店生存形态:毛利奇高,线下企业没有动力配合互联网企业做改革,但要做O2O必须有线下店的配合,否则无法获取度数等数据。

望客跟国外优质光学设备厂商合作,开发了一个智能硬件来替代线下眼镜店的验光设备,将这套智能设备放在学校、医院、餐饮、电影院等需要排队的地方。消费者可以自助获取脸部、眼部的数据,然后在线选择眼镜的款式、材质。过去垂直消费的B2C做法困于线上流量、获客成本太高,而现在与O2O融合后,企业可以从线下获取流量,且线下的流量比线上的流量要便宜。

“我们投的(企业)几乎都是以O2O的方式为主,线上和线下同时转。其实是一个逻辑:充分利用线下流量资源和服务。”

四、传统企业知道怎么挣钱

傅哲宽还认为,“互联网+”和“+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在于:

“+互联网”的企业往往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他们知道怎么挣钱”。传统企业的人不信疯狂补贴再找补回来那一套,信的是实打实做实业。

比如,启赋投资的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去年交易量1000亿元,利润1亿元。在制造业领域,启赋投了大量的供应链企业,包括有色金属、钢材、塑胶、电子元器件、工业品、新材料,以及技术交易等等,每一个领域都是万亿的市场规模。

“我们今年还能长出一个塑胶、一个钢材、一个工业品企业,这三个今年的交易额都能破百亿,而且是过账的,不是信息撮合。”

物流也属于这个领域。启赋在这个领域有一个明星项目叫“天地汇”,是一家做全国物流园区网络化经营管理的公司,是“供应链+大数据”驱动的物流生态圈平台。简单理解,就是网络化的公路货运。

我国公路货运行业物流园区分散且做得很重,即使是小物流园区,投资也得几十亿元。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这个效率奇低、规模奇大的行业自然也被盯上了。滴滴模式首先在行业中试水,然而效果并不太理想。

天地汇创始人徐水波传统行业出身,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全国最大的三家专业物流公司任职,有丰富的传统物流经验。有经验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运营细节来提高运营效率。园区要整合,天地汇的做法是帮园区做运营,创业不到三年,现在在全国已经连接有50多个园区,运营有20多家物流园区。

天地汇搭建了一个互联网平台,打通园区信息,通过信息透明化来提高效率。更有意思的是,天地汇采用 “甩挂模式”实现货车配对,货车到达以后不用卸货、装车再来回,而是直接甩掉车厢,挂上已经装好的车厢,就像火车头一样。

“是不是很聪明?在行业没有积累的人就想不出这种办法。”

传统领域都是大生意,中国快递物流的市场规模是一年2000多亿元,已长出几家知名度很高的大公司,而零担物流的市场规模是一年4万多亿元,企业成长机会更大。

篇9

本刊特别采访了四家具有代表意义的本土创投机构,以第一手投资实战案例分享透视他们投资赛道背后的布局逻辑。

蝙蝠资本:与创业者一起成长

蝙蝠资本成立于2014年,由高德软件创始人肖军和原鼎晖创投副总裁屈田共同创立,定位种子、天使阶段,重点关注互联网金融、垂直社交、垂直O2O领域。

“我个人创业经验比较丰富,屈田有投资经验,我们互相可以配合,这是基金成立的基础。”肖军说。

“其实我现在虽然是投资人,但本质上也还是一个创业者。我希望可以走好每一步。”屈田认为,投资人必须有一次创业经历才完整,他正在通过蝙蝠资本的创业经历,让自己变得更完整。

2012年3月,屈田加入鼎晖投资,出任副总裁一职。“在阿里投的大部分公司偏互联网,偏中后期,模式很清晰,不需要对线下行业有太多了解。鼎晖是以战略投资为主,而且投资领域比较广,不仅仅是互联网。”在鼎晖,屈田协助投资了家居生活电商品牌大朴网、中国地产整合营销服务平台房多多、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平台金银岛等项目。

离开鼎晖之后,屈田休息了一段时间,有机会和一些初创团队天天“混”在一起,他发现自己内心不时被他们的激情和奇思妙想所触动。屈田以“天使”身份投了几个还在“襁褓”之中的项目后,觉得还是有必要搭建一个平台,用现有的经验和资源,去支持更多的创业者。

屈田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圈内好友的支持,华兴资本董事长包凡、高原资本董事总经理、奇虎360投资人涂鸿川、乐搏资本董事长、空中网和chinaren创始人杨宁等,均成为他蝙蝠资本首批的LP(合伙人)。蝙蝠资本一期基金规模1亿元人民币,存续期9+2。“蝙蝠资本从零开始,却得到他们这样的信任,真的感谢这个创业至上的时代。”屈田说。

小而美的赛道

2015年toB市场火了。企业SaaS服务、企业安全服务、B2B垂直电商、云服务、大数据、物流等领域是各大投资机构布局的重要领域。虽然底层驱动力各有不同,相同的是它们都指向了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B2B热不一定好,资本冷却的时候,一定是ToB比较受青睐,因为貌似可以挣钱。一旦资本市场好了,就会被大家说成没有想象空间。”肖军对此深有体会,高德一开始是做2B业务,后来又做ToC业务,经历多次高峰和低谷,来回循环。

肖军认为,现在做B端客户的创业公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C端客户已经被巨头挖掘干净,另外一个原因是ToC业务需要大量烧钱寻找和积累用户,ToB业务能够挣钱,在看不到利润的时候,有利润的就变成香饽饽。

在肖军看来,互联网的免费思维没有什么了不起,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盈利。烧钱的模式,关键是看现金流,是否能够持续,亏损没有关系,扩大投资才能扩大规模,只要每个投资都能产生正现金流,就可以持续发展。“盈不盈利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无非是把会计年度在互联网年代做一个改变。很多人说上市未必好事,要面临季报的敲打。上市公司为了跟分析师的预测相符合,导致整个行动就围绕这个指挥棒进行,没有大的投入,受到种种制约。”

屈田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过了原始积累阶段,开始到了享受生活的阶段,所以消费升级一定是未来的方向。“我们看好垂直领域的电商。以后阶层会越来越分化,会出现越来越垂直的、跟社区有关系的电商模式。”

屈田表示,在众多的领域当中,他会更关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方向,一是产业融合是未来的大势,发现更多百亿美元级公司的机会就在其中;其次可以远离BAT的有效射程,毕竟线下资源不是互联网公司的强项。

“我们现在更关注是初创阶段、小而美的公司。一方面固然与目前基金规模有关,另一方面,和创业者一起面对和解决难题,共同把格局做大,这个过程让我感到充实、心安。”屈田说。

2015年,蝙蝠资本投资了20多个项目。比如原华兴资本的董事总经理黄胜利创办的中国首家游戏动漫众筹网站摩点网,原阿里前同事王学集创办的云相册airtake、原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监王梅所创办的农产品买手众筹梅子桃源等。

沉下心的赛手

“天使投资中,人是最核心的因素,BAT离职创业的人群很优秀,共同背景、知根知底使蝙蝠资本与他们交流沟通也更无障碍。”屈田说。

在蝙蝠资本近期投资的20多个项目中,有70%的CEO来自BAT。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屈田与蝙蝠资本的几位合伙人,以及蝙蝠资本的很多LP都有BAT背景。

“我们在这方面的人脉比较多,容易捕捉到机会。天使投资决策要快,如果不了解就拿不准就错过了。”屈田坦言:“我们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可能这个行业已经成熟了,其中有的赛手我们投资不了;可能这个赛道还没有几家公司获得投资,但我们也没有时间等他们跑出来,最后就只能看人了。”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能在大公司做到总监级别,那证明这个人的眼光、组织能力,对于前景判断都不错。受自己创业经历的影响,如今,身为天使投资人的肖军,非常关注创业团队的三个特点:一是拥有较强的技术背景,二是勇于打破常规模式实现市场创新,三是核心团队必须稳固团结。“创始人的综合能力,以及对社会需求的敏感度非常重要。公司所产出的产品必须为社会需求服务。”

尽管“投资即投人”,肖军认为,还没有达到只看人不看创业方向的程度,投资人更注重二者兼顾。肖军表示,有的人能力很强、阅历很丰富,但是创业方向得不到投资人的认可,也就不能得到相应的资金跟进。

现在很多种子期的投资人开始只给几十万、一百万,蝙蝠资本所投的单个项目资金很多是给了300万,而且是一次性给足资金。“300万基本能够支撑天使企业一年的发展,这样就给了他足够试错的时间。很多公司只拿了几十万、一百万,可能用三个月。如果一开始这个方向没找准的话,这样他可以有2―3次试错机会。”屈田说,“当你看好一个人,他也许在这次失败了,但一定会在另一件事情上成功。需要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一些。”

对于目前创投领域所讨论的投资过热、普遍估值过高等现象,屈田表示,估值无所谓高低,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创造了价值。不过他还是希望在目前的环境下,自己可以慢一点,包括所投资的创业团队能够沉下来,理清思路,发现创业者真正的商业价值。

屈田并不急于看大量项目,而是更多地找老同事和创业者聊天、到中欧商学院学习,把工作中心放在资源整合之上。他认为只有把资源弄得更扎实和完善些,才能真正帮助到所投资的创业团队。

“现在市场上就是热钱太多了,所以很多投资者并不是靠那么理性地去分析,有人可能比较激进,所以我觉得投后期的这种项目,可能考察你眼光的这种越来越少了,而更多的是大家抢项目的能力,而早期项目在人还没有被证明的时候,这个是最有挑战性的。”

【蝙蝠投资案例:心有灵犀】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兴起一股智能科技公司往时尚领域渗透的潮流。GOOGLE、英特尔等都在和知名时尚公司合作可穿戴设备。今年年初美国初创公司RINGLY也凭借其时尚智能戒指获得多个顶级VC的投资。

2015年7月心有灵犀科技宣布获得蝙蝠资本和疆域基金联合领投的近千万元的天使投资。因投资、制作电影《泰濉范出名的、有“中国第一美女制片人”之称的陈祉希也是本轮天使轮投资人之一。

“我们是领投,还有一些时尚圈的个人跟投,为她做品牌背书。时尚消费品,品牌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建立壁垒必须要做的工作。”

屈田认为,把时尚和智能科技融合在一起,需要创始人有很强的跨界感觉和更全面的品牌运营能力,一般团队较难驾驭。但如果能做好,它就是一道门槛,很难被山寨,也不会陷入数码类智能产品价格战的红海。在整个中国社会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市场前景非常大。

做可穿戴设备一定要有做大众消费品的思维,而不能只是极客思维。心有灵犀创始人王洁明,有很强的跨界运营能力。在这个方向上,无论是未来的产品拓展或时尚人群的数据运营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王洁明看来,可穿戴设备是智能产业中离钱最近的一个领域。“但生做一个所谓的可穿戴设备出来,如果功能不够刚性,会很快像玩具一样被用户抛弃。所以,在原来用户已经习惯的可穿戴物件中结合进智能技术,才是靠谱的。这个物件除了手表就是首饰。女人买首饰本身就是刚性需求。把智能技术结合好,就可能出来一个全新品类。”

心有灵犀的联合创始人Marco Dal Maso有“珠宝诗人”之称,其作品经常上VOGUE、芭莎等一线刊物,曾担任过小贝夫妇及众多国际明星钟爱的珠宝品牌Jacob&co的艺术总监,他将负责设计方向和欧美及中东市场的销售。

“现在很多智能穿戴产品都是为智能而智能,缺乏美感,大家都不愿意穿戴。”肖军说,“人有对美的追求,心有灵犀首先定位珠宝,在美的基础上再考虑智能。但这确实非常难做。”

肖军解释,因为智能、蓝牙技术需要开孔,但同时要防水。而且珠宝体积很小,却要集成震动、传感、供电、紫外线强度提醒等等功能。

此外,电池也非常小,但要提供至少一天的用电量,为此,心有灵犀设计了一款专门的充电盒,整体电路板非常小,里面不仅有生日、星座,有提示,还有每日的幸运时刻提示,通过声光闪射表现出来。

至于智能珠宝的外壳,客户可以选择外壳金属材质,标准是纯银,水晶是基础款,可以加镀晶和宝石。价格从千元到万元不等。

“虽然这个领域从来没有人做过,但也是跟大的消费升级趋势相关的内容。现在大家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中产阶级的人群也在不断壮大。第一代互联网是看中流量,服务潘咳巳海现在我们更关注的是高端的群体。”肖军说。

华盖资本:医疗文化双轮驱动

华盖资本是由来自高盛、KKR、建银国际等业内顶级投资机构的资深投资人共同创立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专注于TMT、医疗和影视文化领域的投资。目前已经与业界知名大型实业集团合作设立多只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已接近10亿元。

赛道一:下注医疗

“过去20年,可能大家没有关注到有一个行业,无论它的销售收入还是净利润,平均增长每年都是在两位数以上。”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许小林非常看好医疗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中国医疗占GDP比重刚过5%,到2020要实现6.5-7%。按照国内GDP总量计算,每提高一个点,就意味着几万亿的投资规模。因此医疗市场非常大。对产业而言,新医改、GDP增长、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包括慢病的增加、寿命的增加,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健康医疗行业会有一个黄金发展期。

篇10

一段名为“女孩怒斥医院号贩子”的视频引起过轩然大波,视频中女孩指责医院号贩子“猖獗”,并质疑医院保安对号贩子不管不顾,导致自己和其他普通人排不上号。随着整治展开,一批“号贩子”被抓,不少医院的挂号秩序恢复正常。

一系列的分级诊疗都离不开互联网,实现网上挂号,网上资源整合,全国各地医疗网络互通,使得大病大治,小病小治。然而,网上挂号,已经肉眼可见的分布不均,而“号贩子”,据说也已经开发出新的网上抢号服务。防不胜防的原因,依然是“道理我都懂,但是我要去三甲”。

现在有许多互联网公司在做医疗方面的业务,但做法都不一样。现在大家在做所谓的互联网医疗,其实还是院内系统的便利化。把挂号放在网上,和买火车票是一个逻辑,可能导致不会网上挂号的人挂不上号,号贩子继续提供帮抢网上挂号的业务。

互联网具有信息共享的特性,但医患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医疗不是一个强互联网属性的业务,这也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现在有大量的数据支撑远程诊疗,但也只局限在部分疾病的诊疗过程。而医疗是个严肃的行业,在不确定是否能提供真实帮助时,不能,也不应该随意地参与其中。现在,互联网医疗行业最热门的是医疗服务,即生活健康管理的业务。因为这个业务的风险最小,也最容易入手和发展,但是,目前的规模和效用还有限。

医疗资源就像春运的火车票一样,不单单是稀缺商品,更是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被定义成为的公共福利品。被认定“人人有份”的公共福利,而在老百姓的心里,公平就是至高原则。医疗资源本应该是人人都享有且公平享有的,但优质的医疗资源不仅仅稀缺且高度集中,必然会催生了寻租空间。

“互联网+”所能颠覆的,只能是传统行业中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问题,以共享型的经济和信息架构来解决掉多余环节。在医院里挂到专家号是明明是作为一个公民手中的权利,实际上黄牛的存在把这最普通的权利化为其手中的利益。互联网很难赶走黄牛,最大的原因是资源不对等。资源不对等,是体制性的深层弊端,仅仅依靠互联网的外部颠覆,很难达成实质性改变。别忘了,优质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人类的欲望会永无止境地膨胀。

资源稀缺作为不可更改的本质,很多人早已默认,遇见插队、走后门的现象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但他们未必会容忍这种结构里滋生出来的寻租链条,时间久了遇上积怨,就足以变成汹涌民意。

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改变应该起到的是推动和优化的作用,其本质还是要保证医疗行业链条内部的完整性。医疗机构本身更应秉要执本,越是封闭性的顶端资源结构,越需要更严苛的监管。专家号虽少,但对资源分配的各环节进行严格设计和监督,保证起码的机会均等,依然重要。

阿里健康CEO王磊认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改变现有的医疗资源分布,没有提升医疗效率。对患者而言,仍然要在医院诊疗。如果只是可以在手机上开一个诊断报告,可以在线买药给你送到家里,诸如这些还只是院内系统的优化,本身的医疗效率并没有得到提升。优化和整合医疗资源,应该是释放医生的生产力,形成分级诊疗,但如果不改变现有的就诊和收费模式,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疗现状。而医疗行业恰恰属于需要高度监管的行业,这也导致其难以用以往的互联网方式来运作。

王磊说,互联网公司做医疗,不要在医院的系统优化上花费太多心思,而要关注医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现在这个数据业务大家都做得很浅,从铺设备、采集数据、请医生的一系列环节做下来,成本非常高,营销推广反而不见成效,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在这方面投资。但是,我们仍然非常愿意做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找到了糖尿病的合作方,高血压的还在寻找。接下来会按照疾病分类一个个地找下去,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专业性,才能凸显效用。 与医改共鸣要把握体制创新的方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除了技术创新,更需要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而当前正在逐步推动着医疗体制机制的变革,首先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上。当前医改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不管是看病过程中的信息化服务,还是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等,我们都期待“互联网+”这种思维工具能够为医改提供切实可行的一些办法。

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既是政府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为统筹推进其他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目前,医疗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增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运营绩效诸多方面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互联网技术应该首先针对医改难点,发挥自身价值,有所突破。

分级诊疗制度是提高医疗整体效益、牵动供需双方、解决人们看病就医困难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当前,不少地区都开始探索,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这也就要求患者的健康和诊疗信息能够在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及时流动,让医师能够对患者健康信息进行全面全程跟踪,并提供连续性的整合服务,在这一方面,互联网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和医患互通。

公立医院改革也是医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立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院管理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互联网技术应该进一步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优化流程,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更重要的是,需要互联网技术在加强对医院整体绩效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强化公立医院监管和评价,通过对服务行为、财务会计和医疗费用等大数据的及时获取和分析比较,来提高监管能力,为精准制定相关政策决策,引导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更有,如何帮助医务人员开展精准、规范的慢性病治疗和管理,提高医患双方沟通互动,推动和方便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庭来开展自我管理,为医务人员在应对疾病谱变化、诊疗环境变化、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扩展更好的学习途径等,互联网技术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互联网+”依旧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与医改共鸣要把握方向,规范推进。对比之前的例子,在推广网上挂号服务时,要统筹大小医院、上下联动,引导公众更多到基层看病就医,而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大医院看病越来越方便。在互联网与医疗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相关行为和服务还应符合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守相应的医疗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更好地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也许是另一个途径:互联网+公益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我国医疗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而互联网+公益模式可能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另一个途径。国内多家公益基金日前共同发起了名医公益手术捐赠活动。由全国知名的外科专家每年定向捐赠一定台数的公益手术,让贫困患者能得到名医的免费手术,通过发挥互联网企业共享、开放、连接的优势,推进高端医疗资源的共享。

通过手术捐赠,可以为中小城市、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地区看不起病的老百姓提供免费高端专家医疗服务。同时还提供医疗培训、健康讲座、医药捐赠等志愿服务,提高一部分落后地区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十三五”规划中,互联网医疗被明确为加快发展的新兴业态,鼓励互联网企业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说,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优质资源匮乏,而这种“互联网+公益+医疗”的模式很好,科学地运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吸引大批高端医务工作者作为志愿者加入,增强了当前医疗公益活动的专业性和便捷性,为我们国家逐渐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案。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表示,用互联网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社会资源、提升生产效率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个趋势,而手术捐赠就是一个经典的“互联网+”范例。他说,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吸引大批高端医务工作者作为志愿者增强当前医疗公益活动的专业性和便捷性,确实符合移动互联网科学、民主、分享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对当代公益事业的一种创新和探索。同时,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缓解了很多病人的痛苦,真正起到了帮助社会解决重大痛点的重要价值。

“这种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医疗共享模式对于平衡医疗资源,帮助边远地区群众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是有很大帮助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教授、首席专家朱思泉说。

由于积累的病例数量不同等多方面原因,地区间的医疗水平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据介绍,一位四川宜宾的患者在宜宾两家大医院都被确诊为肺癌,但患者不死心,又到北京来求医,而经过北京肿瘤医院的专家诊疗,被确定就是高发性结节,不是肺癌。

作为国内白内障领域顶级的权威专家,朱思泉已经累计做白内障手术超过30万例,曾多次前往新疆、等边远地区进行公益医疗服务,甚至还远赴非洲,为非洲的患者带来了中国医生的医疗服务。同时,朱思泉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到名医主刀的网络医疗平台中,为需要救助的患者带去及时的诊疗。此次,朱思泉又向公益手术捐赠活动捐助了100台手术。

“我在火车上、飞机和汽车上做过手术,现在要在云端做手术了。白内障患者是一个衰老性疾病,发病率非常高,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有500万以上的白内障患者需要救治,大部分都在最偏远、最贫穷的一些地方,如果我们能够搜集到更多需要救治的病人,我还愿意做更多手术。”朱思泉表示。

篇11

融360创始人叶大清

社区001创始人邵元元

大姨吗创始人柴可

百分点创始人苏萌

买卖宝CEO 张晓玮

投资圈嘉宾:

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吴鹰

易凯资本CEO 王冉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程章伦

九鼎投资VC投资部负责人

观察评论:

IT独立观察家小刀马

你抢红包了么?

春节期间,“巴掌大小”的地方掀起了一场不见人影的战争。现在已经没有人谈论什么是互联网,它已经成为类似水电气一样的基础设施,这种看不见的基础设施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进而改变了传统的商业。

你看,滴滴和快的都合并了。

就像是约好的一样,几乎每5年互联网都会崛起一家千亿级别巨头公司、每1年都会产生一个近百亿级别的现象级公司。从2014年的打车软件大烧钱,到贴钱送外卖,再到互联网金融和分享经济的狂欢,“风口和猪”已经成为中关村卖煎饼的口头禅,每天被演绎成不同版本在社交软件中传唱。小公司眨眼间就成为估值数十亿人民币的“准土豪”,这俨然已经成为年轻人新的人生目标。

在2015年,这个人们眼中口中手中心中都在蓬勃向上的行业,还会续写去年的传奇吗?下一个火的又会是谁呢?《英才》请到了诸多在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的企业家,唇枪舌剑,大伙儿还是觉得这个行业估值略有“虚高”,O2O模式和互联网金融成为了大家公认的2015年投资热点,逐渐改变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模式是这一年最重要的投资逻辑。

会否出现下一个BAT

《英才》: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是否还会出现BAT级别的巨头?会在哪一细分领域出现?

李欣贺:O2O和互联网金融未来或许会出现一家巨头。O2O是一个手段,像我们看到的,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线上线下的结合,如果最终和互联网金融形成闭环,将拥有比目前还巨大的发展空间。

叶大清:百亿美元甚至千亿美元估值的公司都有可能出现,比如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我觉着中国肯定不可能只出现一家百亿美元的公司,三五家是有可能的。

柴可:未来两三年内必然会出现几家百亿美元估值的公司,我觉着第一是线上线下结合的O2O领域;第二,在健康的领域如何能做到一些更广义范围内的,更真实的,能帮助用户的(产品)也会有机会。

未来的互联网公司不可能再有BAT这样巨大的千亿美元状态的互联网公司。可能会是很多排长队的小餐馆,而不会再有“麦当劳”或“肯德基”这样的大公司出现。

苏萌:未来三年内国内极有可能会出现百亿美元高估值的公司,且可能将存在于以下三个行业:第一是金融互联网P2P领域,第二是O2O个性化服务领域,第三是大数据领域。

吴鹰: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出现一家巨头公司的可能性比较大,得益于这两个行业巨大的体量,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有可能超过美国硅谷。

王冉:无论是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还是O2O领域都会出现一家巨头公司,只不过有的离得近一点,有的离得远一点。

:当前环境下,在O2O领域出现巨头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平台型公司相较于生态型公司成为巨头的可能性较大。

小刀马:估值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应该会出现,出现的行业很有可能是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公司融资能力强

《英才》: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的风险和前景如何?

李欣贺: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利用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的革新,提升金融效率,降低金融成本。P2P领域已经开始实行个人征信,意在规范借贷行为,为繁荣发展提供了保证。随着诸多金融监管的推出,互联网金融的体系逐步健康,地位将与日俱增。

吴鹰:中国创业企业非常多,对资金有巨额需求,但在传统的银行借贷中,60%以上的贷款是被拖延甚至拒绝的,这些需求如果涌进互联网金融中,产生一家巨头非常有可能。加之中国经济7%的增速,依然会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

互联网公司自身的实力很强,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融资几百亿一小时就能做到,如果未来发行新股,会将传统行业中大量资金吸引进来。除此之外,互联网行业本身在社会的投资量很大,有很多机会和好项目对接。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势不可挡。

O2O是趋势

《英才》:互联网会继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吗?O2O的商业模式是否会成熟?

李欣贺:面对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性创新,有两类企业最需要求自保。第一类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业,例如传统零售业,由原来的多级分销到现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的模式,电商将市场上的信息变得更易获取,使原来的零售业受到很大冲击。第二类是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带来商业模式改变的行业,例如代驾,将社会上的闲置资源(包括人)进行更有效的运用,在顾客模式和运营模式方面进行了创新,冲击了旧有的企业。

邵元元:其实在O2O模式当中,美国和中国是不一样的。美国是“轻模式”,中国是“重模式”。美国O2O企业,大部分基于稳定商业产业基础,在这个产业基础上有了移动端,移动端是一个辅的工具;中国是寄希望通过移动端、通过O2O来革传统产业的命。

张晓玮:现在社会是一个企业、产品与用户关系重构的时代。

实际上,不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企业,在“与用户关系”的问题上都存在危机感和焦虑。其实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于思维,能快速的聚拢人气;而传统企业的优势在于具体的执行层面,有成熟的产品技术、服务以及渠道等方面。

因此互联网企业有快速聚拢人的优势,而传统企业有留住人的优势,所以互联网企业能完成快速的创业,但是却焦虑如何留住客户群;而传统企业则担心如何能扩大市场,吸引用户群。

因此双方都应当存危机意识,不能轻敌,也不能全盘否定。

王冉:2014年最大的两个变化,一是以前互联网发展是靠互联网人口,而到了2014年则不需要靠互联网人口增长的红利,而是向传统行业开刀,一刀切下去,划分出百亿、千亿甚至是万亿的市场。互联网重构了传统行业的价值链,这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带来的机会,给大家打开了一个想象空间,因为传统行业足够大。

二是智能硬件,虽然目前看只是一个苗头,但现在是人和人联系在一起,未来是人和物、物和物联系在一起。如果能做到,硬件可能会打开另外一个世界,智能终端背后都有数据,上面都有云。

2015年行业还会是沿着以上两个趋势发展,无非是怎么样用互联网重构传统行业,这是重要的一个主题,如何通过硬件的方式来获取数据。并且让硬件变得更加聪明,怎么样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程章伦:尽管互联网正在重塑不同的行业,传统的消费和零售业仍是受到最大影响的行业。消费者本身的决策能力越强,对这些行业影响就会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五年前十年前中国的互联网优势是可以提供比线下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或者服务,整体的体验其实不如线下。然而现在我们看到一些移动互联服务类企业,例如滴滴打车和58到家,提供的服务已经优于传统的线下服务,这些特点具有标志性意义。

小刀马:传统企业被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一些零售会被电商取代,门店经营会变得越来越差。O2O的应用、场景,发展肯定会非常快,这是市场需求决定的,而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会加快O2O的落地,这是趋势。

更看好哪个细分领域

《英才》:各位都看好哪些投资领域?

叶大清:我现在看好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互联网金融,一个是医疗相关。这两个判断基于:第一,盘子大,市场空间很大,金融盘子甚至超过电子商务;第二,现在的发展阶段还处于早期,今天的互联网金融还相当于电子商务十年前的阶段;第三,电商、教育、医疗、旅游已经结合很成熟了,但金融板块还没去撬动。现在一些P2P商业模式出来了。所有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果还没有和互联网结合,都是危险的。

柴可:我看好在健康领域的公司,比如好大夫、春雨医生。首先医疗越来越开放,其次它本身就是嫁接在O2O之上的一个健康和医疗的服务。我看好这两家,当然我也寄予我们自己厚望。

王冉:一个重点关注的方向就是O2O或者本地需求的东西,第二就是企业软件、智能硬件、大数据、云计算四类公司,我们内部称之为“软硬大云”。然后是互联网金融领域,当然也会关注一些电商或者新模式的零售、新消费。如果横向来看,重点关注的领域一是让行业变得更加有效的,去掉中间冗余环节的价值;第二个是让硬件变得更加聪明,即智能硬件这一波浪潮。

:目前比较关注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领域,例如在线旅游,在线教育,O2O等行业。移动互联网已经不是趋势而是现实了,随着移动互联网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的进一步发展,所有行业都不可避免的要和移动互联网发生关系。目前,我们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都是移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相结合的,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可以改变原有的行业工作方式,提高效率,为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带来新的附加价值、或者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估值是否虚高

《英才》:互联网现在是不是有点过火了?估值虚高?融资如何?

李欣贺:互联网行业的估值要看企业的发展情况和所处阶段,单看一家企业的估值,并评判是否过高比较片面。不同的企业处的阶段不同,如果一家企业处在高速成长的时期,年营收翻10倍,那么估值几十倍都是合理的,但如果业绩已经进入平稳期,就不容易达到很高的估值。互联网行业的估值比传统行业高也是因为它处在快速增长的形势里。

叶大清:互联网IT行业估值并不高,京东、阿里这些估值都挺合理的。对于细分行业,我不是投资人士也不太好多说。

柴可:2015年应该是一个比较冷静的一年,今年能够拿到融资应该会比较难,应该是一些有真材实料的企业才行。

邵元元:今天O2O领域的泡沫是肯定的,无论是从资本还是商业模式,都是在讲一个故事,以至于所有人都有一个误区,以为拥有微信端或APP就是O2O了,其实不是。背后需要有技术、数据,运维人员的平台,才能把这个庞大的机器通过手机端来展示。

我一直都在为这个行业泼冷水――O2O零售这个行业太热,太躁动,会有泡沫,会误导很多年轻的创业者。O2O零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题,而是一个数学方程式,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也没有解。

苏萌:互联网/IT行业的整体估值有些虚高,国内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整体估值水平,已经与美国越来越趋近。目前来看,中国早期的创业项目估值要比正常高很多。现在一些初创的互联网企业谈融资时,创业者对自己的估值非常高。

只有5到10个人的初创型团队,甚至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产品原型,第一轮融资就要求上千万,问他为什么估值这么高,其理由是,与我的模式接近的比我融得更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泡沫心态,因为他的报价不是基于自己本身的价值。

吴鹰:IT和互联网行业目前存在着大量泡沫,而且估值普遍过高。但有泡沫不见得是坏事,当年我们投资马云就是泡沫,半张纸也没有,凭什么投那么多钱?泡沫其实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

篇12

随着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也快迅速崛起,不同业务领域的企业,基于自身业务体系和竞争优势构建具有主导权的商业模式,网络融合的趋势增加了移动互联网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同时门户模式成为运营商、终端厂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选择。

一、移动互联网概念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发展情况

1.1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PAD或者其他手持终端)为接入手段,以无线接入、网络接入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技术到业务的融合。

1.2移动用户发展情况

2015年21日我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之一TalkingData《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10.6亿,同比2013年增长231.7%。全国平均每部移动设备上安装34款应用,每台设备平均每天打开应用20款。2014年,移动互联网已迈过基础通讯社交的萌芽期和简单购物娱乐的初步发展期,进入多元化生活服务的高速发展期,用户需求多元化释放,出行、医疗、教育、餐饮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细分领域应用纷纷涌现,为用户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二、基于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重心逐步向着移动互联转移,各种新型智能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带来海量数据的爆发。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谁能够更高效地整合数据资源,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谁就能在整个激烈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中胜出,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对企业在竞争中有很大的帮助。。

2.1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是企业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高度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高效且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营系统,最终将增值的商品和服务传递到客户中,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从商业模式的本质上来看,就是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这种包括客户价值创造逻辑、企业自身价值创造逻辑以及合作伙伴价值创造逻辑。

2.2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类别

2.2.1移动终端商与运营商合作分成盈利模式――以iPhone为例

iPhone是苹果公司2007年推出的智能手机,截止到2015年,已经推出第六代苹果智能手机,手机有效融合了通讯、音乐视频播放和互联网接入等功能。主要盈利模式是采用与运营商收入分成的商业模式,提供“终端+服务”一体化服务。

2.2.2广电集团与运营商分成包月套餐收入模式――手机电视

广电总局主推CMMB标准手机电视业务,从而确立了全国运营的组织框架,中广移动规划了多个服务包方式,包括免费包、首月免包、信息包等,具体模式如下所示。盈利点主要有用户包月套餐与运营商分成收入、广告费、注册费等。

2.2.3移动门户内容收益共享

这种模式可见I-Mlde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由于它具备完善的技术架构、合理的收费模式、丰富的服务内容和终端手机厂家的支撑,已成为移动门户成功运营典范,其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基本服务费、流量费以及信息服务佣金。基本服务费为用户申请移动互联接入功能支付的门槛费;流量费是其最大的收入,大部分是按照包月形式收费;信息服务费佣金是指用户在订阅费中提取的一部分佣金。

2.2.4广告收入模式

2004年年底百度公司宣布国内任何一款智能手机用户都可以通过“”搜索互联网内容,这种搜索服务将传统的互联网栏目移植到WAP中,所以整体的盈利模式是围绕比价搜索开展的手机购物。

2.2.5手机游戏收费模式

控制网的手机网游在2008年拿下了“金翎奖“,同时连续12个月位居游戏论坛人气榜首,其主要盈利点为手机游戏业务,主要包括按游戏时间来收费和虚拟物品来收费,收入非常可观。

2.3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启发

在我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远远超出电脑,但手机用户对用信息服务的使用活跃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所以提升ARPU值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如何从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中获益,是大势所趋。

所以,对于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商首先要基于自身的资源进行长足发展,用好、发展好资源。同时,对于一些难以基于自身资源发展的业务,均需明确业务的整体运营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成功与否,是直接影响业务发展、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最后要说的是,随着“客户价值“的深入,我们更多应该考虑如何为客户带来价值的业务,从客户感知出发,或者价值并分享价值。

参考文献

[1] 丁伟,李政. 运营商大数据战略 个性化营销机制成核心[J]. 通信世界. 2013(12)

篇13

到目前为止,格力与小米的争斗仍然属于“隔空”战。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其玩法和逻辑完全不同;一个是工业时代制造业的骄傲,另一个则插上了互联网翅膀;且暂时没有出现正面竞争的局面。仔细想想,格力真的会去做手机吗?未必!但如果问,格力和小米有一天会成为直接竞争对手吗?答案是或许会!

小米手机的成功不仅奠定了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证明了雷军“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的“小米模式”的可行性。显而易见,小米科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小米模式”推而广之――雷军曾在演讲中称:“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00家公司‘复制’小米模式。”

资料显示,仅2014年一年时间,小米投资项目达25个,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在智能硬件部分更是以几乎“包场”的态势表现突出,其投资重点包括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等。从这个层面看,小米的“投资属性”确实大于“行业深耕”,这正是让董明珠嗤之以鼻的特性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家居领域是小米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先是推出了小米路由器、空气净化器、小米电视,后又投资YOU+公寓、6000万元投资“互联网家装”……最重要的举措是,小米以12.66亿元战略投资格力的老对手美的集团,而美的未来最重要的战略则是――M-Smart智慧家居战略。小米的战火已经率先烧向了格力未来的战场。

反观格力,从董明珠对经销商的内部讲话资料,以及各种公开的采访和演讲中,不难看出智能家居对于格力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屡次称智能家居是个“让人期待的秘密”。

与雷军通过投资的方式进行战略布局截然不同,董明珠更希望通过自身“技术上的突破”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董明珠最引以为傲的是“格力有8000多技术人员,6个研究院,每年研发经费超过40亿元”。2014的经销商大会上,董明珠曾宣布“什么叫智能家居,很多企业都在炒概念,但是我们真正在实现,让一个家庭真正智能化”。

在随后《百佬会》访谈中,董明珠也透露“格力会在半年后推出某款值得期待的智能电器,真正的智能化一定是技术上的突破”。显然,如果雷军剑指智能家居市场,董明珠必定与其正面交锋。

智能家居领域是格力的主场,小米是进攻者;那么小米的主场手机领域,格力会不会成为进攻者?也有可能!智能家居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即――用某个产品将所有的家电与人连接起来。这个连接器是一定存在的,它可能是手机,或者其他某种可穿戴设备。从这个层面讲,如果格力有一天转而做手机硬件,也是绝对有可能的!

因此,如果战火继续蔓延,在未来,格力和小米由“隔空战”转向短兵相接,不会让人等太久。

信息文明时代,没有“唯一”的赢家

仔细分析小米和格力的模式会发现:小米是典型的互联网逻辑――硬件低价乃至免费,利用服务、应用开发、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资产获得盈利;格力则是典型的传统逻辑,以强大营销网络支撑起巨大的销量,为了建立命运共同体式的深度营销网络,格力必须保证“硬件足够盈利”。

有人认为小米的“硬件免费,软件/服务收费”模式更好,其实不然,格力未来很可能发育出“硬件收费,软件/服务免费”的模式,届时两种模式孰优孰劣,很难一语断言。

信息文明时代的成功不只有一条路径,一种模式,一个逻辑。如马云最近所说:“任何商业模式都是不完美的,没有所谓真正正确的模式。适合自己的鞋子才是最好的鞋子。适合自己理想的、受客户欢迎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中国互联网只有一种所谓的正确模式才是我们的悲哀和无知。”

即便是截然不同的逻辑和玩法,在信息文明时代,也有可能都是赢家,也同样有可能都是输家。

小米由内而外地在培育品牌理性精神价值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通过鼓励典型的目标消费者投身产品研发过程,积极为手机性能等贡献建设性意见等策略,小米促成了他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品牌忠诚度和炫耀型的铁杆粉丝,他们成为品牌口碑的传播使者,协助小米赢得了媒体和公众的良好品牌认知。

格力则坚持以铁血的政策和牢不可破的制度,将本该归为外部体系的经销网络,锻造为命运共同体式的营销网络,庞大的网络整齐划一地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提升渠道的效率;同时坚持以核心技术的突破为驱动力,改善用户体验,提供超额价值,通过不断提升售后服务获取渠道忠诚度和用户忠诚度。

格力同样为消费者提供了理性的精神价值,比如:格力近期推出的“以旧换新”活动,就是以APEC蓝为契机,号召消费者用高耗能旧格力空调折价换取低耗能的新格力空调。

但是,在提供理性精神价值的层面上,小米显然做得更好一些。董明珠为此也曾公开承认,格力有一群潜在粉丝客观存在,但并没有很好的机制对他们进行管理和激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