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

篇1

关键词 信息 微观经济主体 生产经营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各种信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只有充分掌握最新、最全的信息才能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有效的配置企业的有限资源,以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一、微观经济主体概述

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的,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其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单个经济主体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加以规范化。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其他的内容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有三个: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1.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的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具体来说,物品价格的调节使商品市场均衡,利率的调节使劳动市场均衡,工资的调节使劳动市场均衡。在这种均衡的状态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问题。

2.完全理性。完全理性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也就是说,他们具有完全理性。

3.完全信息。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二、信息时代微观经济主体所面临的挑战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世纪,各种信息,如市场供需信息、产品质量价格、品种信息、生产单位效益信息等的畅流与否,是否被充分有效利用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信息时代使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识时务,敢于迎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信息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提高其运作效率

首先,信息时代,传统的迂回生产方式将被直接生产方式所取代。直接的信息交流减少了以前多级中间环节和远距离交易所造成的迂回物耗,信息社会生产方式本质特征是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减弱了生产对某生产资料的依赖性。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畅通,企业将会快速掌握大量的生产资料供给信息,取得某一生产资料的渠道增多,使原材料价格有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可直接快速获得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使生产更贴近消费需求,产品价值更容易实现,在实现生产的最终目标――消费的基础上使生产单位获得最佳效益。

其次,物资、能源、人力、自然资源等物质资源在信息流的作用下可被其它物质要素代替。即以廉价、充足的资源代替价格昂贵、稀缺的资源,这是掌握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及信息流作用的必然结果。

最后,信息时代资讯业特别发达,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加之先进的技术设备(硬、软设备)使新产品的开发和各种设计(如用电脑进行建筑设计)、生产方式的改变都会在更大程度上节约时间,并能使实验、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中的资源消耗减少,从而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信息对生产要素具有优化作用。它迫使生产力各要素优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进生产力系统有序运行,提高了各要素的利用效率。生产力系统中,各因素的优化组合信息调节和控制,组合情况如何,均可通过产量、成本、成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统计信息反映。而这些信息的反馈有助于重新调整生产要素的配置,进而实现最优组合。从另一角度分析,当生产者在市场经济的“不确定”状态下盲目生产而使生产能力受碍时,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运用可以消除不确定因素,为企业提供明确的生产方向和生产方式。明确的生产经营目标能够使生产力系统中各要素发挥最大功能,特别是能够激发生产力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提高生产。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信息,通过互联网和网络教育等信息媒介使生产力各要素――人和物的质量不断提高,各要素自身的功能不断增加,使生产力保持较高的水平并得以持续。

(二)信息改变公司管理方式,实现决策科学化

现代管理的艺术在于驾驭信息,公司管理要求对人、财、物、时间、技术等进行科学组织与协调,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些活动必然有信息的参与,信息是最有效的粘合剂。信息作用于管理者,可增加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可知性和透明度,使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功能、管理方法发生重大变革。过去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管理组织机构层次多,且各层次因

人员素质不同,考虑问题角度不同,立足点不同而造成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这无疑不利于信息在各层次间的畅流。计算机网络快速、有效地传递信息,有利于转变原来的金字塔型管理为各层次管理者间、各部门、各地区管理者直接联系的平行矩阵型,中间层逐渐减少,各层次管理机构分别针对某一机构的散发式管理体制更有利于信息的迅速、准确传输,有利于管理者根据快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目标,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的目标。

科学的决策要求充分占有信息,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是生产经营单位修改决策和做出新决策的依据。可见,信息作用于决策群可使决策有依据,增加决策的透明度,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才能真正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织。此外,信息有利于沟通各层次决策群,使之协调一致,减少各决策群间的摩擦。

(三)信息对传统营销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企业产品质量好坏、品种是否适销对路,均会在市场中得以体现。因此,获取和有效利用准确的市场信息极为重要。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引起市场营销方式的巨变。当今社会,消费者购买行为日趋个性化,市场变化难以捕捉,生产者对市场的反映更加敏锐,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交易的行为增加;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在交易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生产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特定购买欲望,才能在市场中有立足之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杯羹,这一切需要信息的媒介作用,由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虚拟市场――网上营销,从90年代以来,开始风靡全球。

建立在信息产业特别是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将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通过电子化方式处理的传递数据,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实现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运单证传送、商业拍卖、合作设计、产品交易等。总之,电子商务直接作用于流通领域,将促进销售方式的革命,推动流通技术的改革,使传统商务的业务模式和流转程序发生变化,以迂回经济到直接经济,从而提高流通领域生产力。此外,商业信息的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兴起,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渠道获得产品类型、数量和质量、价格等商务信息,并进行有比较地选择。在拓展了的商务活动领域中,真正实现消费者的决定性作用,生产者才能根据真正的消费者意愿进行生产,从而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实现产品的有效生产。

在营销生活中,消费者从有购买欲望到进行购买有一个临界点,当某一品牌产品的价格和质量都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并已到实施购买的边缘时,总是需要一定的契机及相关的刺激,以实现其真正的购买,传统的营销是通过降价、打折、送赠品等方式实现购买欲望到实现购买的转变,但这一方式已越来越不灵了。在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的收入上了台阶,消费层次提高,消费者除关心商品的性能、价格和购买及维修的方便外,更重视通过各种媒体获取其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看法和消费该商品消费者的普及程度等信息,现在很大一批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追求新、异和消费的个性化,他们乐于消费新产品,突出自己的消费率先进入了高层次,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快捷的方式获得消费领域的最新信息。可见,信息既引导消费出现新潮流,又使生产者及时、准确地掌握需求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时开发新产品,使自己随时立足于市场的前沿。

(四)信息促使微观主体以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任何国家的微观经济活动必须在客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运行,因此公司准确、及时地掌握政府的客观经济政策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微观经济的指导作用是通过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运用货币、财政、税收政策指导生产方向,淘汰长线的传统产业,鼓励朝阳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电子政府、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府被列为第一位,政府信息化、政府上网可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它能为互联网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政府上网日益普及的情况下企业较容易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先进的手段多渠道准确、快速地获取国家的财政、税收等政策,尽可能地以宏观导向从事生产,最大限度地享受财政和税收等优惠。同时,社会经济的重要指标,如GNP增发速度、物价指数、储蓄和投资增长速度等,政府实施的紧缩或适度放松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晴雨表,又能在畅通信息流的作用下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合理的产业结构下运行。因此,企业既要克服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又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盲目生产,只有通过各种信息不偏离宏观经济政策的大背景,才能取得较佳的生产经营效果。

综上所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犹如人体的血管和血液充斥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视对信息的筛选和比较分析,辩别信息的真伪,有取舍地加以运用,决不能被信息所淹没。我国在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和接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不真实地夸大产品功能、传递虚假需求的虚假信息时有发生,从而误导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可见,有选择地、及时地获取有效的信息,用以指导生产和消费活动将是信息时代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瓦尔特•J•威塞尔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

篇2

市场调控机制,其作用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独立性、差异性;调控信号是包括工资、利率、产权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与产品价格等在内的一系列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信号;调控方式是各微观经济主体在获利目标的驱动下,根据变动着的价格信号所提供的市场供求信息,对自身经济活动作出调整,进而引起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简言之,市场调控机制作用的本质在于各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与相互协调所表现出的整体的合目的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市场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由于价格信号所提供的供求信息往往是即时信息、短期信息,便决定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控结果具有即时均衡、短期均衡的性质。

政府调控机制,其作用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共同性、一致性;调控信号是政府、各级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计划部门发出的各项行政指令与法律部门的各种法律条文;调控方式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认可与维护,按照政府部门的指令、指向及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整,进而引起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政府是作为一个凌驾于一切微观经济活动之上的国民经济总体利益的代表者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协调与控制,因而政府调控机制不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而是一种外在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非自我调控机制。经济资源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使经济资源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则必然离不开事先设定的调控目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政府调控是一种事先的自觉调控。由于政府调控目标是事先设定的,这一目标不过是作为调控主体的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及其长期变动趋势的预测与自觉意识的外化,故政府调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长期调控,而非即时调控、短期调控。

市场调控机制本质上是各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经济资源宏观配置均衡是这种机制运作的必然结果,因此,市场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其存在的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政府调控机制,虽然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市场调控机制的完善,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曾一度减弱,并退居为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但不能由此得出市场调控机制可完全替代政府调控机制的结论。历史的辩证法是:伴随着商品经济更高阶段的发展,市场调控机制的缺陷、局限性正在充分地暴露出来,而政府调控机制得以发挥作用所必需的条件与手段却日趋成熟。人类的经济生活正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补充,从而实现二者有机的辩证的融合。二者的相互补充性,也就是二者的非相互替代性。从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二者作用的最终结果看,二者都是实现经济资源宏观优化配置的方式、手段,故表明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不可替代性,才决定现代经济的调控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也正是因为两种调控机制具有可替代性,才存在一个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与配置问题。因此,对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选择,不可能是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的选择,而只能是二者不同组合的选择。

二、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选择与配置的标准

对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依据的标准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必然存在差异。我国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推崇政府调控机制,贬低市场调控机制,其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经济调控机制的评价与选择,依据的不是经济标准,而是政治标准或伦理标准,认为市场调控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有悖于广大劳动阶层的利益,故必须摒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逐渐认识到,对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必须符合经济的本性及其发展要求,依据政治标准或伦理标准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选择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由此人们开始从对经济发展利弊得失分析的角度去寻找选择经济调控机制的依据。这种做法显然是正确的。但由于这种利弊得失的分析尚停留在定性分析层次,未能深入到定量分析层次,故仍难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提供科学明晰的依据。

笔者认为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科学选择与合理配置的依据,只能从经济调控活动相关的成本与收益量的对比分析中去寻找。人们要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均衡,以获得尽可能高的宏观经济效率。由经济调控活动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可视为是经济调控活动的产出或收益。进行任何经济调控活动,都要有一定的投入,这种投入是为获得经济调控收益而支付的经济调控成本。经济调控收益扣除经济调控成本后的余额,即为经济调控净收益。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科学选择与合理配置的实质,就在于找到一种经济调控机制组合,通过其运行,使所获得的经济调控净收益最大。

为了进行经济调控成本与收益分析,有必要引进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市场调控收益与政府调控收益、等调控成本线与等调控收益线三对范畴。

市场调控成本,即采用市场调控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所付出的代价。由于市场调控机制的本质在于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相互作用,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均衡不过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市场调控成本必然包括各微观经济主体间的交易成本(比如纯粹流通费用、信息费用与契约费用等)和市场调控损失(比如由信息的不完备性、短期性与调控时滞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波动性损失,由市场的过度竞争所导致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等)。

政府调控成本,即采用政府调控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所付出的代价。政府调控活动是一种通过行政指令而实施的调控活动。就某一调控活动的全过程而言,政府调控成本包括指令的拟定与费用;指令的传递与接收费用;对指令执行的监督、协调控制与激励费用;指令执行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费用四大部分。政府调控成本还应包括政府调控损失,比如由于政府官员的主观原因或决策信息的不完备而错误指令所造成的损失;由于指令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或不能正确地被理解所造成的损失;由于指令的强制性而对指令执行者创造性、主动性的抑制所造成的经济效率的损失等等。市场调控收益,即采用市场调控机制对实现经济调控总体目标所作的贡献。

政府调控收益,即采用政府调控机制对实现经济调控总体目标所作的贡献。

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之和为经济调控总成本。在经济调控总成本既定的前提下,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就一般情况而言,由于市场调控成本、政府调控成本分别与市场调控力度、政府调控力度正相关,故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的此消彼长,便意味着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此消彼长。假设总调控成本为E,市场调控力度为X,为维持单位市场调控力度的成本支出为a,政府调控力度为Y,为维持单位政府调控力度的成本支出为b,则Z=aX+bY。等调控成本线就是Z=aX+b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投影,亦即经济调控总成本既定前提下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不同组合的轨迹。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可以有无数条互相平行的等调控成本线,等调控成本线越远离原点,总调控成本额越高;反之,等调控成本线越接近原点,总调控成本额越低。

市场调控收益与政府调控收益之和为经济调控总收益,即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综合运行对经济调控总目标实现所作的贡献。等调控收益线,就是在总调控收益既定的前提下,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经验事实表明,市场调控收益(或政府调控收益)与市场调控力度(或政府调控力度)呈非线性相关变动。具体说来,随着市场调控力度增强(在经济总调控力度既定的情况下意味着政府调控力度减弱),其边际市场调控收益递减(边际政府调控收益递增);反之亦然。故此,等调控收益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斜率-family:"TimesNewRoman"">ΔY-family:"TimesNewRoman"">ΔXΔY表示政府调控力度增量,-family:"TimesNewRoman"">ΔX表示市场调控力度增量)是处处不相等的。它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组合,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具有不同的相互替代率。随着市场调控力度(或政府调控力度)的增强,单位市场调控力度可替代的政府调控力度(或单位政府调控力度可替代的市场调控力度)越来越小(越来越大);反之亦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同样可以有无数条互不相交的等调控收益线。等调控收益线越远离原点,总调控收益越高;反之,等调控收益线越接近原点,总调控收益越低。

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最佳组合。所谓最佳组合,或者是可使获得等量调控收益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最小,或者是可使支付等量调控成本所获得的总调控收益最大。根据等调控成本线与等调控收益线的关系,可找到这一最佳组合点。经济调控目标一经确定,所要获得的调控收益值及等调控收益线也就随之确定。这条等调控收益线必然与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无数条等调控成本线中的一条相切,其切点就是使既定经济调控目标得以实现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最佳组合点(见图3)。

在图3中,R为等调控收益线,它与等调控成本线C1、C2分别相切与相交。E2与E1点由于位于同一条等调控收益线上,故其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两种组合均能实现所设定的调控目标,但E2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无疑高于E1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E3与E1点由于位于同一等调控成本线上,故其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两种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是相等的,但E3组合所获得的调控收益却低于E1组合所获得的调控收益。唯有等调控收益线R与等调控成本线C1的切点E1所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组合,才是以最低的调控总成本实现预定的调控目标的最佳点。设市场的边际调控成本与边际调控收益分别为MCm与MRm,政府的边际调控成本与边际调控收益分别为MCG与MRG,维持单位市场调控力度所需支出的成本为ACm,维持单位政府调控力度所需支出的成本为ACG,总调控成本为C,则最佳组合点E1满足下列条件:ACmX+ACGY=CMRmMCm=MRGMCG线性也就是说,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最佳组合点是在总调控成本既定的前提下,增加支出一单位货币所获得市场调控收益与政府调控收益相等的点。

在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经济分析时,应该注意由于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类型经济活动因其自身的性质与所依存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对同一力度的市场调控或政府调控,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换言之,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类型经济活动的等调控成本线与等调控收益线是各不相同的,进而两种调控机制调控力度的最佳组合点也是各不相同的。有鉴于此,在对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作用的利弊得失进行评价与对其组合作出选择时,切忌一概而论,而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同类型经济活动的不同发展阶段作出具体分析。

三、几点结论

1相对现代经济活动而言,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是两种既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又不可完全相互替代的经济调控机制,因此,对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选择,就不是一种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的互斥选择,而只能是对二者调控力度最佳组合点的确定。

篇3

一、从政策的制定环节看政策异化

一个正确合理的政策是保证政策执行效果的基本前提。但是,要制定出正确合理的政策,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经政策制定者的理性思维才能形成。现代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所掌握的信息可能有缺陷,政策的制定者也非完全有理性的。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所制定的政策会与现实需要发生偏差,结果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政策目标的异化现象。

一是现代经济中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现代经济中,经济当事人往往存在信息障碍。例如,厂商一般只会对和自己的产品直接相关的产品的价格较熟悉,对和自己产品关系不密切的产品和要素价格则并不了解;工人也只知道自己的劳动价格而不能确切知道其他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因此,厂商、工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会对相对价格的判断出现错误,从而采取错误行动。而所有厂商和工人的行为汇集后就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所要收集的信息。可见,厂商和工人在不完全信息指导下的行动,将导致政府所获的信息不完全和不真实。

二是政策制定者的行为和偏好。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常常仅将政府看作是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忽略了政府自身利益的存在;也常假定政府不需要任何激励便会自觉的形成完全的公众利益动机。这种假定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政府制定者的行为符合“经纪人”的假设,他们也是从个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按个人面临的诱因行事。他们可能有反映公众利益的愿望,但这种愿望只是决定政策制定者目标的许多诱因之一,当其它诱因更加强有力时,反映公众利益的愿望可能被压倒。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既有自身利益的驱动,也有集团利益动机的作用,正是这种利益动机的多元化,导致缺乏激励和约束的政策制定过程,会产生偏离反映客观经济趋势和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要求的政策目标,使政策与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相背离。

二、从政策的传导机制看政策异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政策必须通过税收、国债、投资、信贷、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的传导作用,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发生改变。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策要发挥作用所需的这些传导机制是不完善的。

一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发育不完善。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微观市场经济主体的缺位。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由于改革的不彻底,造就了我国经济中所特有的微观经济主体的二元格局:一方面,作为改革后形成的新生力量,非国有企业具有产权明晰的特征,能对市场价格信号做出灵敏反映,其行为由市场机制调节,是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主体;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虽然也历经了不断深入的改革并在日益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但无论在产权结构还是在治理结构中,它仍存在着明显的政企难分的特征,因而其行为具有对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依赖性,是不完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主体。由于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依然很重,因此,它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整体情况,它对市场反应的迟钝也导致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灵。

二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深入导致税收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使地方政府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问题。例如,尽管分税制改革力图通过分权、分税和建立转移支付体系等方式,明确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权、责、利关系,但由于许多客观原因还不得不照顾到一些地方的既得利益。另外,这些年为了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还赋予了地方政府在预算外收费、建立政府专项基金等方面的权限。因此,地方政府为保护自身“隶属税”的财政收入,扩大财源,必然利用一切手段保护隶属自己的企业,也必然动用一切财力支持这些企业去追逐市场上的热点项目。

三是我国投融资领域改革的滞后使银行信贷机制僵化。

我国金融领域进行的改革,使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银行内部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还不彻底,严重影响了银行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传导中介的作用正常发挥。同时,由于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府对投资活动不正常的干预,使我国的投资领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退出壁垒,致使一些效率低下的企业不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退出竞争,而高效率的企业却在过度的竞争中被逐出市场。其结果是,被保护的低效率企业在任何情况下均有较高的信贷需求,对他们银行却不敢贷;另一方面,高效率的企业因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而对投资需求不足,对他们银行是想贷却贷不出。这样,银行的信贷机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调节作用失灵。

篇4

传统宏观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与政策实践的核心表现为IS-LM模型及其基础上的总供求模型。例如,多恩布什和费希尔称IS-LM模型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帕廷金认为它是凯恩斯的“主要信息”,托宾和索洛称为经济学专业的“受过训练的直觉”。因此,IS-LM模型曾经长期居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支配地位,并成为经济学家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普遍框架。传统IS-LM模型的基本内容在于两个关键要素和一张图。两个关键要素是:产出(收入)是由需求决定的内生变量;利率是影响产品需求(C+I)及货币需求的内生变量[1]。经过希克斯表述的《通论》所发展起来的传统IS-LM模型的一个简单形式如下:L = L(r,y),i = i(r),i(r) = s(y)

其中L为货币需求,均衡时L=M,M为货币供给。i为投资,s为总储蓄,y为收入,r为名义利率。由于固定价格假设,变量的名义值与实际值是一致的。因此,一方面IS-LM模型可以视作收入决定模型(包含了供给面),另一方面,IS-LM模型也为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决定AD中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简单框架,模型集中关注的是利率在联系两个市场中的作用。IS-LM模型的一张图如图1:其中IS代表IS曲线,LM代表LM曲线。通过两条曲线的交点就可以决定经济的均衡状态E,所对应的就是均衡收入y*与均衡利率r*,它是经济在实现产品市场供求一致与货币市场供求一致下得到的均衡利率。IS曲线的移动可以体现财政政策,LM曲线的移动可以体现货币政策,因此,总需求管理就可以通过IS-LM图形中曲线的移动来分析经济状态的变化和预测内生变量的变动方向。传统IS-LM模型具有如下作用[2]:

(1)教学作用。它是分析经济的实际与货币部门相互作用的最简单模型,并且可以使用上述的一张图使经济分析与政策分析的含义直观化,宏观经济学家与广大公众(记者、官员等)更易交流。可见,IS-LM模型具有比较高的收益/成本比。

(2)对经济理论的诠释作用。IS-LM模型在同其他理论比较中能够澄清某一宏观经济理论的解释,因而成为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等各流派辩论的共同基础。

(3)描述性作用。IS-LM模型可以代表、解释或预测某种经济的绩效,进而发展出了政府和企业进行政策评价与经济预测所使用的非加总宏观经济学计量模型,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规约性作用。利用IS-LM模型来选择一定时期绩效最佳的政策方案。正是在这些影响下,IS-LM模型成为绝大多数入门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的核心。国内出版的教材也沿袭了这一思路。老师们在课堂上讲授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及代数形式,并使用IS-LM图形分析经济政策的效果。

然而,这种传统教学范式已经受到经济学界的猛烈抨击。激烈的争论和研究表明,传统IS-LM模型存在着根本的致命的缺陷:

第一,模型的短期静态性质。它使用充分信息下静态的同时均衡框架来处理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调整问题[3],这使得再次反馈过程与初次发生过程变得同等重要。这会造成对实际的动态时序经济行为的错误认识[4-5]。事实上,经历了历史时间、遭受了一系列冲击和结构变迁之后的经济体系,其反馈过程只能部分为经济个体所认知。IS-LM模型没有引入时间和经济变量的滞后效应,因此有必要以动态时序分析取代IS-LM模型。

第二,模型的确定性。传统IS-LM没有考虑宏观经济世界中不确定性(尤其投资方面)和预期的重要影响,因此就不能体现宏观经济的结构不稳定性。许多原凯恩斯主义者和后凯恩斯主义者都认为这是凯恩斯贡献的真正本质,而不确定性和预期同均衡概念完全不兼容且相冲突。

第三,模型的逻辑不一致性。一个表现是IS曲线作为流量均衡同LM作为存量均衡的不一致[6],另一个表现是传统IS-LM模型缺乏微观基础。它是总量的特设关系,而不是从明确的理性主体的最优化行为推导而来。而按照卢卡斯批评,IS和LM曲线代表的函数在经济政策规则变化时并非保持不变。因此模型的政策评断往往不可靠。

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传统IS-LM模型逐渐衰落,大多数宏观经济理论和经验研究已经不再使用IS-LM模型。IS-LM模型有时出现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但只是作为建构总供求模型中总需求曲线的一个阶梯。IS-LM模型“死了”还是继续“活着”?笔者对国外流行的中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作了一个初步调查(见表1):可见,尽管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糅合在一起的萨缪尔森式的新古典综合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居于支配地位,但IS-LM教学范式已经不再流行。因此,国内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者应该注意到这种转变。这是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的一种体现。由于国内教材普遍更新较慢,老师就有义务不再传授陈旧的IS-LM模型。更进一步来说,在权威期刊上的理论研究与研究生宏观课程教学都很少同IS-LM模型相关了。据笔者所了解,察觉到这种转变的教师还比较缺乏。许多教师仍然在用IS-LM图形来讨论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含义。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可能在于IS-LM模型的相对简洁性及教学惯性。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新范式:动态一般均衡或新IS-LM模型

既然这样,课堂教学是否应该完全抛弃IS-LM模型呢?如果抛弃传统的IS-LM模型,宏观经济学教学还剩下什么?笔者的教材调查表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求模型和经济增长理论仍然是宏观经济学教学的中心环节。问题在于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同微观经济学严重脱节,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是两张皮,缺乏比较严密的逻辑关联;另一方面,初中级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同高级宏观经济理论及专业性的宏观经济研究也是脱节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研究给出了两个紧密联系的新动向:相当多的经济学家主张宏观经济学应当有一个适当的微观基础;主流的意见则主张为宏观经济学提供理性最大化的微观基础。这种动向在近年来达到高峰。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动态一般均衡的宏观经济研究框架,具体表现为从拉姆齐模型到新新古典综合的发展。事实上,新新古典综合以另一种面目使得传统IS-LM模型借其扩展形式得到复活。因此,IS-LM模型还没有死。

大体上,动态一般均衡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关于私人所有权经济所有时刻的整体动态系统的简称。它是一般均衡、理性预期与代表性主体的结合。动态一般均衡以市场作为协调机制、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偏好、预算/资源约束、禀赋、可得技术与信息、制度)最大化理性代表性主体的当前和未来期望福利的现值总和(因而是一种涉及现在和未来变量的跨期决策行为),结合所有市场上的市场出清(一般均衡)条件,经济行为可以被简化为几个定义了经济运动定律(laws of motion)的微分或差分方程。这样就可以从微观层面的个体动态最优化来解释总量现象,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影响。

DGE的基本原理在于持有下述信念:宏观经济建模应从微观经济主体作出的选择出发来加总成经济整体,所以必须重视个体对其经济环境实际或预期变化的反应行为。DGE体系中,经济主体在约束条件下连续不断地最优化以致经济总是处于某种短期均衡形式之中,只要给定可获取的信息,人们应能作出对自己有利的最优决策,并且不会犯持续的错误。也正是在此意义上,行为是理性的。如果出现错误,被归因于信息差距,如对经济未预料到的冲击。经济的最终运行趋势是一种长期均衡。它是当所有的过去冲击通过经济体系已经完全发生作用下的最优经济运行路径。它可以是各变量均为常数的稳态,也可以是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具有相同增长率的平衡增长路径。

然而,动态一般均衡框架涉及微观方程或差分方程、动力系统与最大值原理及动态规划等复杂的数学工具,因此并不适合宏观经济学的初中级学者。笔者所主张的是,在传统IS-LM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对其加以扩展,这就是由新新古典综合发展起来的新IS-LM模型或最优化IS-LM模型。新IS-LM模型的一个代表来自McCallum(1989: 102-107)[7],为McCallum and Nelson (1999)重述[8],形式如下:lnyt= a0+a1(lnPt-Et-1lnPt)+a2lnyt-1+ut

(菲利普斯曲线)lnyt= b0+b1[Rt-Et(lnP t+1-lnPt)]+vt

(lS曲线)lnMt-lnPt= c0+c1lnyt+c2Rt+ηt

(LM曲线)其中y为实际产出,P为一般价格水平,R为名义利率,M为名义货币供给。a0,a1,a2,b0,b1,c0,c1,c2为参数,ut,vt,ηt分别代表总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通货膨胀冲击的零均值随机变量。

显然,新菲利普斯曲线提供了对经济体系的供给行为的说明,新IS曲线和新LM曲线则提供了对经济体系的需求行为的说明。新的总供求模型同理性经济人的跨期最优化行为协调一致。这一点同来自传统IS-LM模型的总供求方法明显区分开来。新IS-LM模型具有了早期凯恩斯主义所缺乏的微观基础因素:价格调整成本,价格调整的不同步性,前向预期价格设定,垄断竞争。价格水平已经内生化了,它是受外生冲击和货币政策规则影响的内生变量,结合货币供给规则,即使个别价格有短期粘性,价格水平在短期和长期都会对货币存量的外生持久变化作出反应。

新IS-LM模型的参数来自效用函数、生产函数及价格调整过程的结构性参数,已经充分考虑了政策变动对理性主体的预期的影响,因此模型大体上可以经受住卢卡斯批评。这就使得使用它讨论宏观经济活动的决定和货币政策设计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加。

把新IS方程结合泰勒规则,可以得到一条宏观经济政策(MP)曲线或总需求(AD)曲线[9-10]。它表明产出缺口与超过目标的通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为当通胀率上升超过目标通胀率时,中央银行会提高名义利率。提高幅度大于通胀率上升幅度,以使当通胀率上升时,实际利率也上升,这就会减少投资和净出口,降低实际产出。MP曲线的移动来自通胀率以外其他因素的冲击,如政府采购、货币政策、国外出口需求、税收、消费者信心的变化。

模型中的新菲利普斯(NPC)曲线则代表经济的总供给行为,或称通货膨胀调整(IA)方程。对于通货膨胀调整(IA)方程,通胀率是前定的,因为它取决于滞后的GDP缺口而非当前的GDP缺口。因此它是一条用来表示在任意时点上经济中通胀情况的水平直线。当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IA上移,反之则相反。因通胀预期和原材料价格变化而移动,因此可以反映粘性价格和粘性工资的现实经济状况。

我们把向下倾斜的MP曲线和水平的IA曲线结合起来,就得到了一个解释经济波动及宏观经济政策的新模型,如图2所示。这个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描述货币政策的实施原理。例如,初始经济处于长期均衡E0,如果没有外部冲击,这个经济就是通胀比较稳定的经济。当一个外生的需求冲击使得MP0右移到MP1,则实际产出会超过潜在产出,从而通胀率会上升,因此IA上移,中央银行就会提高名义利率以使实际利率上升来应对通胀率的上升,直到经济达到新的长期均衡E1。这时产出回到了潜在产出水平,但稳定通胀率更高了。如果中央银行认为新的稳定通胀率过高,则它可以通过泰勒规则来使MP左移以实现目标通胀率。

上述见解常常被称为宏观经济学新共识(NCM)。它是对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与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综合。这种综合表明,在短期,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产生的名义刚性和真实刚性有效地增加了产出水平波动对总需求冲击的持续性。总需求对产出和就业能够产生实际影响。在长期,总需求没有实际影响。均衡的自然失业率由劳动市场的结构性特征、工资谈判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决定。

新共识认为,货币政策使用利率工具能够在短期稳定产出与就业,但长期只能影响通货膨胀。货币是中性甚至超中性的。

篇5

一、相关研究综述

根据我国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从学术角度,它大体可以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现在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数量工具则较为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本文所言数量型调控,主要是指建立在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基础之上的货币政策框架,而价格型调控则指建立在以利率为中介目标基础之上的货币政策框架。

我国数量调控型货币政策始于1993年,此后央行都会定时M2的余额,然而事实表明,在M2和贷款量上,央行的调控目标和实际结果一直存在较大的偏差。如果做一个历史总结,不难发现在1994-2007这14年间,作为央行中介目标的M2仅在1996年与央行的调控目标大致相符。正因为此,早在2005年,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应该更多地加强对价格型工具的运用,降低对数量型工具的依赖,诸多学者在对中介目标的“可测性、相关性、可控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李燕等人(2000)认为,由于货币总量控制有效性的基本条件不能得到满足,央行对基础货币控制能力有限,货币乘数也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调整:即从货币总量控制向利率调节转变。

周诚君(2002)认为,在内生货币分析框架中,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利率则是外生变量。由此,一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该是利率而不是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而言,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而利率则具有几乎完全的外生性。因此,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转向利率调控为主的间接型货币调控模式。以正因为此,我国目前利率改革的方向不能是追求单纯的利率市场化,而应是一个多元的间接利率调控体系。

张强等人(2003)通过考察货币运行效果,发现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有减弱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不力。随着金融开放度的加深,货币供给越来越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反映经济动态的敏感性方面更具有优势,中央银行应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程度渐进地调整中介目标。过渡期内中央银行考察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时,逐步将中介目标由数量型过渡到以利率为主的价格型指标,同时将汇率、金融资产价格作为辅助指标纳入中介目标体系。

封思贤(2006)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

彭兴韵(2008)对现行的以货币供应和信贷总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困境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改革这一被西方国家摈弃了的货币政策体系、建立以利率为中心的货币政策框架,是中国货币调控机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李扬(2008)认为货币供应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日趋疏远,货币当局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日趋下降,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现代金融体制下,在金融创新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货币供应已经具有高度内生性。也就是说,举凡企业、居民、国外都事实上参与了货币供应的创造过程,货币当局一家已经做不到“管住信贷闸门”。这一事实反映在当局的货币调控实绩中,就是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不断降低。

二、价格型货币调控的优势及国外运用情况

在新古典综合派的混合经济理论中,市场的微观经济活动既是总体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宏观控制的基础和对象。市场的微观经济活动是人们经济行为的集合,在人们的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中,由于利率是衡量收益的一般尺度,其作用力大、影响面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们进行经济决策和采取经济行为的重要依据。通过经典的IS-LM模型可以看出,利率对于货币需求、投资和储蓄,进而对国民收入都有决定性影响,对商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央银行调节利率就能对经济起调节作用。再从中介目标“三性”的角度分析,利率的优势也很明显:

1、可测性强。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利率的水平及结构,并进行分析;

2、可控性强。中央银行可通过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市场利率水平。在某些利率尚未完全放开的国家,中央银行甚至可以直接制定作为其他利率基础的基准利率;

3、相关性强。在经济萧条或通货紧缩时,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在经济复苏、高涨或通货膨胀时,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此外,作为金融市场核心价格的利率与经济的各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它既可以影响居民的储蓄意向,又可以影响居民的消费选择;既可以作用于实际产业的投资,又可以影响金融部门的资金流动方向、规模和频率;既可以调节一国国内的资源配置,又可以调度全球范围的资本流动。因此,利率的作用范围远大于货币供应量,已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经济变量,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路径可用图1表示:

正因为利率的重要作用,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都转向了以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框架。如美国在1994年开始转向了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在这一货币政策框架下,为了提高(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每次宣布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的同时,会相应调整联储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利率,从而影响金融机构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借入准备金和联邦基金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同时,联储还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实际的联邦基金利率与联储的目标值基本一致。当前,欧洲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也将利率放在中心位置。欧洲中央银行(2004)指出,连接货币政策决策和物价水平的路径始于欧洲中央银行的利率变化。欧洲中央银行的利率操作主要有边际贷款利率、存款便利利率和主要再融资最低投标利率。其中,边际贷款利率是欧洲中央银行对欧元区信贷机构提供货款时收取的利率;存款便利利率是欧洲中央银行支付给欧元区信贷机构存入到欧洲央行的存款的利率;主要再融资最低投标利率则是欧洲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

三、完善Shibor形成机制,发挥利率调控作用

由理论和实践可知,作为中介目标的利率必须是市场化的利率,如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整基准利率,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进而传导并影响微观经济行为,使其调控更加精准、有效。而在我国要充分发挥利率调控作用尚存在一些障碍,利率未能完全市场化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利率体系中不少种类的利率已经放开,但关键的几种利率仍然由央行决定,还没有形成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市场利率体系。央行不仅直接控制三种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储备金存款利率,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以及再贴现利率),而且还一直控制着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及票据贴现利率。由于利率管制,一方面,银行不能在存、贷款利率方面有足够的自,如不能针对不同的存款对象与贷款客户采取灵活的方式,这势必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央行一直有比较“优厚”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导致银行宁愿持有大量超额准备金,也不愿发放贷款,从而又降低了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此外,由于市场缺乏公认、合理的收益率曲线,各金融机构在为产品定价时使用不同的利率期限结构、资金成本的定价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利率衍生产品的发展。因此,加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是完善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需要,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央行于2007年大力推动了Shibor利率体系的建设,以此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基准利率体系。

1、Shibor简介

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借鉴Libor、Euibor、Hibor(香港)、Sibor(新加坡)和Tibor(东京)的模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自2007年1月4日起开始运行。为此央行制定了专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路线:近期目标包括建立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其他方面的利率改革;远期目标为,在培养基准利率的同时,探索建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利率调控框架,逐步将Shibor利率确定为像联邦基金利率一样的价格调控目标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的价格调控。

具体而言,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目前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它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也是境内人民币风险溢价最小的市场利率。因此,对其他市场产品定价具有基准参考作用,有利于市场发现不同主体的信用风险价值。如今,Shibor已在浮息金融债、企业债、金融衍生产品、票据贴现业务及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Shibor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Shibor自2007年起对外正式公布以来,其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便逐渐得到充分的发挥,各Shibor报价行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都以Shibor为基础进行报价,使同业拆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趋于相对平稳,较能真实地反映市场资金的供需成本,尤其是短端的利率价格,为奠定Shibor在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地位,为以Shibor作为其它产品的定价标准打下了基础。但从运作两年的情况来看,其在拆借规模、品种结构及定价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定价机制不够完善,Shibor对风险溢价反应的灵敏性有待进一步提高,Shibor利率尤其是中长端利率不尽合理等。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由于当前Shibor为报价利率,而非拥有成交义务的实际交易利率,使得成交价与报价存在较大价差且不稳定,这在14天以上的拆借利率中表现尤为突出,显然这种情况下的公允度不仅值得商榷,同时市场也会认为交易对手存在明显的信用问题;二是由于整体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宏观金融环境使各家商业银行资金拆借同向,信用拆借的功能主要停留在短期头寸调剂上,虽然2008年中长期的成交量较2007年有所增加,但市场80%的成交量仍限于隔夜品种,因此Shibor中长端利率的代表性还需市场验证。

3、完善Shibor形成机制的建议

(1)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引导Shibor合理定价

国际经验表明,一些在国际影响较大的基准利率,无不对应着该国相对较高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货币当局对政策意图的正确传递和引导,是市场机构能够对不同期限利率进行合理定价的基本前提。在我国,由于市场曾一度错误认为央行可能还会加息,致使去年年初至6月份的Shibor3M利率长期处于偏高的水平。鉴于此,汇丰银行大胆建议央行参考美联储通过设置目标利率来调控联邦基金利率的做法:如定期进行利率会议,选择在每个月经济数据公布结束后的某一天,确定与Shibor报价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目标水平,在公开市场上每日操作一次与Shibor报价行的隔夜资金拆借业务,当流动性过剩时回笼资金,而在不足时注入资金,从而把银行间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稳定在既定的目标水平附近。这样可使央行货币政策更具透明性,有利于市场对Shibor中长端利率(3个月至1年)形成合理统一的预期,也可促进市场成员参与对3个月以上的拆借交易。

(2)进一步提高Shibor报价质量,完善定价结构

一方面,应进一步健全报价行的筛选机制,把交易活跃、对市场有影响力的机构吸收到报价团中,完善报价系统建设和定价结构,及时发现报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如当前Shibor3M定价中的问题就极为明显:截至2008年11月,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13只Shibor浮息债,其中以挂钩Shibor3M居多,而且发行方多数为政策性银行,占总发行额的95.09%。再反观当前16家Shibor报价行成员,清一色均为商业银行,而上述这些浮息债的投资主体恰恰正是这些报价行。这种情况,不能不让人对Shibor报价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另一方面,应加强同业拆借市场成交利率与Shibor的连动管理,逐步实现报价行点击成交制度,使报价行承担对市场成员按报价成交的义务,发挥报价行在市场拆借中双边做市和发现价格的作用。

(3)大力发展以Shibor为定价基准的多种金融产品,加强Shibor基准利率地位

目前国内对从事衍生产品业务的监管较为严格,很多市场参与主体由于不具备衍生产品业务资格而无法参与Shibor创新产品的开发和交易。因此,放宽Shibor衍生产品的市场准入限制将极大地扩充市场参与者的范围,提高市场流动性并加快Shibor产品市场的发展。此外,还应进一步发挥Shibor的基准利率作用,为此一方面要完善现有金融产品与Shibor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以Shibor为基准的浮息债券、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利率期货等金融产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兴韵.加强利率机制在货币调控中的作用 [J].经济学动态,2008,(2)

[2]张明,盛军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

[3]夏新斌.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J].财经科学,2007,(7)

篇6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110-03

导言

加息就是一国的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从而使得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影响市场利率。

2011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从2010年10月中旬至2011年2月,央行连续三次加息,加息通道已悄然打开。

一、央行连续加息的原因

(一)高通货膨胀率和负利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压力依旧存在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本位制下,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的和显著的上涨。通货膨胀的度量常用的有通货膨胀率和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是一般价格水平在单位时间的变动率。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 π= (Pt-Pt-1)/Pt-1×100% 。其中π是指通货膨胀率,Pt、Pt-1分别代表t期和t-1期的物价水平。消费者物价指数简称CPI,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指标。利息是出借资金的报酬或使用资金的代价。储蓄投资决定论认为,利率由经济中的实际因素储蓄和投资决定。目前,居民存款却长期处于负利率的状况。负利率,是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利率。2010年7月份、8月份、9月份CPI同比上升达到3.3%、3.5%、3.6%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2.25%,城镇居民一年期存款实际贬值达到1.05%、1.25%、1.35%。存款负利率除了导致存款缩水外,存款负利率的进一步扩大,则直接导致居民对自身财富的重新配置行为,助推社会通胀预期,并令投资行为发生扭曲,居民财富纷纷进入楼市、股市等投资市场。

(二)广义货币量(M2)偏高,流动性过剩

广义货币量是指狭义货币量加准货币,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在我国,一般用M2表示广义货币量,其计量公式如下:M2=C+D+T。其中,C为银行系统以外的通货(如现金钞票)的数量,D为活期存款余额,T为各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一批易于变现的短期信用工具之和。按照货币学的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的供应视为超发。截至2010年年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9.8 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广义货币M2 余额为72.6 万亿元,同比增长19.7%。中国的广义货币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是大幅上升的。广义货币量保持在高位,银行放贷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根源就无法消除。2000―2010年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见表1。

(三)过分重视经济增长,长期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长期以来,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存贷款利率是连续下降的。长期以来的低利率和高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实行了的固定的汇率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央行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加上信贷高投放导致商业银行超储率和现金比率下降,因此货币乘数明显上升。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投资、刺激信贷。从这一意义上讲,负利率有利于刺激产能扩张,以及中国GDP的高速增长,这与 “保增长”政策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现在看,“保增长”的目标已经达到,但廉价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的后遗症――负利率却开始显现。

中国过度地依靠投资来放宽刺激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这次央行加息也有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用意。

(四)贸易顺差较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中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一直维持双顺差局面,意味着外汇储备要不断增长。加入WTO后,中国的外汇储备的年增长突然跳到了28%,并一发不可收拾。2008年遭遇全球经济危机,为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市场的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重新固定,固定的汇率对我国出口的刺激是不容忽视的,但2008年的贸易顺差是历史新高,中国外汇储备继续新增4 783亿美元。截至2010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 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同年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 7元人民币。中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是,外汇储备每增加1美元,央行就必须得相应地放出等值的人民币,以吸纳这些源源不断的外汇。外汇储备增加就意味着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未能及时对冲掉的顺差都形成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从2002年末到2010年9月末,由于外汇占款的激增导致基础货币扩大了2.6倍。投放的基础货币源源不断地增加,通过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作用,资金流动性过剩,这也是为什么央行现阶段多次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基准利率。2000―2010年外汇储备增量与四项主要贸易投资项目差额测算,见表2。

当然,我国存贷款利率的上调也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美国、日本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日本地震和海啸、利比亚动荡局势等造成国际原油、成品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因此,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也会加大。

二、央行连续加息的影响

(一)利率上调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1.有利于补偿负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物价上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央行连续加息不仅能补偿负利率局面,还能吸收一部分存款,吸收多余的流动性。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当名义利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负利率,调动人们的存款积极性。在一般情况下,利率与货币供给成正比,与货币需求成反比。存款利率提高,对储蓄者而言,会刺激他们供给货币的动机,会使部分流通性货币转化为储蓄性货币;对贷款者而言,贷款利率上升,会抑制他们需求货币的动机,会使现实购买力下降,信贷规模收缩,因此,货币供给上升,货币需求下降,货币的流通数量和流通速度势必会下降,这样物价和通胀率则会下降,促使物价趋于稳定。现阶段央行连续加息的行动是一种信号,有利于管理人们通货膨胀预期。一般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利率是消费的减函数,是储蓄的增函数。利率的连续上调,加上中国人长期的消费观念,使利率上调后储蓄对消费的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人们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这样,利率影响了市场需求曲线,使其向左下角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通货膨胀,降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2.优化资源配置

利率上调将提高行业进入门槛,有利于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利率的上升对每个企业的影响是一样的, 都会导致利息成本的增加。然而, 市场对各个企业的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那些产品供不应求的企业来说, 产品的价格将发生较大幅度的上升, 利率的上升对他们没有不利的影响. 对那些产品供过于求的企业来说, 产品的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 利率的上升将对它们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加息造成的资金成本提高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最为关键。

3.对人民币汇率将产生升值压力

在对人民币仍然存在升值预期的条件下,我国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利率, 在利差和汇差的驱动下,套利和套汇的热钱将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从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加息虽然会使汇率上升,但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应该利用此次机会来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减顺差,增加进口,大力发展服务业。实行出口替代战略,即以本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替代初级产成品,特别是在现阶段国际粮食储备下降,原油价格上涨的状况下,出口产业的调整,是长期的战略性的转变,这种结构性的产业调整,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二)利率的上调对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1.对个人的作用

利率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一方面,利率能引导人们的储蓄行为,利率的上调能够增强人们的储蓄愿望和热情。对于储户而言,央行加息是有利的,短期利率的上调将缓解负利率的情况,增加收益。对于贷款者而言,贷款利率的上调将增加还款负担,例如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利率可以引导人们选择金融资产。人们在将收入转化为金融资产保存时,通常会考虑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在保证一定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主要由利率决定收益率的高低往往是人们选择金融资产时着重考虑的因素。目前,因为央行加息政策的出台,人们积极转存的现象便是其体现,人们把投资的资金存入银行,希望利率的上调能保值和增加收益。

2.对企业的作用

利率高低决定企业的筹资能力和筹资成本。一方面,体现在利率对投资的影响。企业投资有一个先决条件: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必须不小于资金的利率。所以,央行加息的措施有助于企业形成合理的投资预期,淘汰低效益的投资需求,从而改善投资结构,提高贷款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利率能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好坏取决于资金运动是否顺畅,其关键在于经济协调发展。

三、央行连续加息的效果评价

(一)利率上调的最佳时机

利率上调的时间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经济增长态势。态势强劲, 投资旺盛, 上调利率;反之, 下调利率, 促进消费, 拉动内需。二是物价指数上涨态势。如果CPI连续三个月超过5%, 银行就会加息。三是全球加息态势, 尤其是美国加息动作。美联储加息必然会带动其他国家央行加息的步伐。利率上调过早, 有可能在其他货币政策效应逐渐显现时加速经济下滑, 也可能导致国际热钱的涌入套利;利率上调过晚, 有可能使经济过热现象难以遏制, 物价指数继续攀升,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也可能导致国内资金流出和国际投资降低。

(二)利率上调的最优幅度

具体实施过程可按三种模式进行: 一是渐进式, 即按每次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的方式进行。因为每次调整0.25个百分点, 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是微小的。二是震撼式, 即每次利率上调至少在0.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混合式, 即0.25 个百分点与0.5个百分点混合使用。一般情况下,利率调整幅度不宜过大,成熟的利率政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进行微调, 根据市场变化情况, 小幅多次调整利率, 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宣示作用, 通过改变心理预期, 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最终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三)利率上调的最佳形式

利率上调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形式是直接提高基准利率。在基准利率体系中, 调控效用最大的利率一般是再融资利率(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另一种形式是通过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全面实施存款利率浮动制,达到有效提高存贷款利率水平的要求,进而实现宏观调控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目标。

那么,现阶段央行连续三次上调利率是否合理呢,结合上述三个方面我们加以分析。

从调整时机方面分析,影响加息的因素首先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从2010年7月份起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超过3%达到3.3%,连续7个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平均同比上涨3.3%。而同期实际利率处于负利率状态,这种负利率和高通货膨胀超出了宏观调控的目标,央行就会加息。另外,我国经济增速较快,银行放贷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出现多余的流动性,央行有义务加息,稳定币值稳定,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其次,考虑我国目前负利率情况,即使美国停止加息甚至降息,虽然仍有利差,央行的加息会使利差有所缩小。因为负利率会推高资产价格,吸引热钱,而央行加息正是补偿负利率的行为。第三,加息有利于走出负利率时代,使得资产价格回归理性,从而减少热钱流入。因此,现阶段央行连续加息行为是符合时机的。

从调整幅度方面分析,现阶段央行加息幅度都控制在合理的幅度内。央行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2月,三次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属于渐进式。根据市场变化,小幅多次调整利率,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宣示作用,通过改变心理预期,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从调整形式上看,央行会通过市场的反映来决定未来加息的频率与幅度。如果市场反映强烈,企业与个人的预期得以改变,那么央行加息的频率就会低,反之,如果企业与个人对这次加息反映迟缓,那么央行的加息的频率就会大一些。

通过从时机、幅度、形式三方面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央行此次上调利率是及时、稳妥、积极的,而且这种宏观调控开始以市场法则为依据,通过利率这种有效的市场工具来进行,为形成一个以央行基准利率为主导,竞争有序的市场利率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易纲.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佳选择[N].南方周末,2011-03-17(C19).

[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北京:2011,1.

[3] 吴腾华.货币银行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91-02

2013年刚刚下发的《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建立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可见,实现利率市场化对于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比较

20世纪70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和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取消利率管制,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选择的路径不同,改革实践出现了“渐进”和“激进”两种方式,最终的结果大相径庭。

(一)以美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

1.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自1970年美国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70年开始,美国逐渐放松了对不同额度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上限管制。第二阶段自1980年开始,美国按照从大额定期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利率逐渐放开的顺序取消了存款利率管制;而贷款利率除房贷等少数利率外,其他贷款利率也相应逐步放开。第三阶段自1983—1986年,美国彻底废除了“Q条例”,利率水平由资金供求双方自主决定,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任务。

2.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也是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自1978年开始,先后放开了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票据发行、转让利率,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利率。第二阶段自1984年开始,在存款利率方面,进一步降低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的标准,并放松对大额存款的利率管制。贷款利率则是由法定水平决定改为由平均融资利率确定。同时,日本银行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得市场融资。第三阶段自1991年开始,日本逐步放开了大额定期存款利率,小额定期存款利率管制,同时停止利率窗口指导。至1994年,存贷款利率全部实现了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

(二)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激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

1.阿根廷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自1971年,阿根廷率先从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利率自由化改革,但不到一年便中途夭折。1975年,阿根廷再度启动利率自由化,取消了储蓄存款以外的其他存款利率限制。至1977年6月全部放开利率管制,在两年多时间里就完成了利率的全面自由化。同时,阿根廷还进行了其他方面如金融机构、资本项目等方面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由于阿根廷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没有逐步推进,最终导致金融秩序出现混乱,并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在此形势下,阿根廷政府不得不重新对银行部门采取直接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功尽弃。

2.智利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智利于1974年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政府逐渐放松了对资金价格的管制,允许私人设立金融公司,并提高利率管制的上限,至1975年4月全面取消了存贷款利率管制。同时,利率市场化还与银行私有化、汇率改革、资本项目开放等同步推进。智利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所用时间非常短,仅用了两年时间。由于利率放开后金融监管不力等原因,智利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政府不得不对商业银行进行挽救,银行存贷款利率也不得不重回管制状态,利率市场化改革宣告失败。

(三)国外实践经验的启示

1.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有序推进

从利率市场化经历的时间看,美国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分别都经历了长达十六七年的时间,而拉美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通常只进行两三年的时间,从中可以看出美日两国政府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审慎的态度。从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看,美日两国基本上都是先国债利率后存贷款利率,先长期资金利率后短期资金利率,先大额存款利率后小额存款利率。这种渐进式的选择更容易成功。

渐进式的改革既能够有效防止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又可以“倒逼”各金融机构成长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主体,具有自主定价能力,有效控制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过程中的利率风险。

2.利率市场化改革需有制度基础做保证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具备一定的制度基础,逐步稳妥加以推进。如利率市场化进程需要在宏观经济稳定的背景下启动;需要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基础;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金融机构要有健全的运营机制,同时政府也要肩负起监管职责等。

3.利率市场化改革既要进行适度的金融创新,又不能盲目推进金融自由化

从美日两国来看,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都是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这些创新产品既达到了通过金融创新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又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促进了银行业务的拓展。而拉美国家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还同步推进其他诸如放松对金融机构设置的限制、开放资本市场等金融自由化措施。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其结果必然是矛盾丛生,顾此失彼,导致改革结果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必然会失败。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做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最先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本着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后城市,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原则,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推进。

至2008年4月,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及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以上外币定期存款利率,已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目前,尚未进入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唯有存款利率的上限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等少数利率品种。

三、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径选择建议

(一)保持稳定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稳定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基本前提,在经济增长平稳、物价稳定、实际利率为正、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背景下实施利率改革容易成功,这是因为资金供求平衡时放开利率产生的金融服务竞争不会推升利率水平,也有助于银行和企业间维持稳定的关系,降低了信息不完全对双方行为的约束。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但今后应继续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加就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二)培育具有市场化行为的微观经济主体

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微观经济主体必须能够根据利率变化进行理性的经济活动,否则利率市场化机制就会因失去微观经济基础而难以发挥作用。首先,要按照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赋予其在竞争性市场中的定价权。并促使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其次,还要培育大量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只有这样,才会有理性的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资金才会实现优化配置。

(三)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环境

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因素,其有利于形成充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首先,我国要加快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转为银行的推进工作,通过设立一批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其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市场工具,通过提供多样化、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来竞争,产生合理的均衡价格,确保价格真正由市场来确定,进而保障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竞争机制和自主定价权。

(四)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是防范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风险的前提。严格高效的金融监督体系可以抑制银行经营风险,弥补改革政策设计不足,熨平金融市场风险波动。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保持中央银行的调控力度和对市场的影响,不断摸索建立以市场利率体制为契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

(五)适度的金融创新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银行业会面临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的问题,应鼓励商业银行逐步实施以非利息收入为导向的综合化经营战略。加快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尤其要开发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和投资银行类中间业务,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实现经营收益的多元化。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推出多种理财产品,今后还要进一步探索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

(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制度保证,其在防止银行挤兑和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以国家和政府的信用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商业行为进行担保的隐性制度。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建立一种更加符合市场运作特点的存款保险制度。《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中指出,当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实施方案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各方面已形成共识,可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可见,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已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尹继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改革路径选择[J].金融与经济,2012,(5).

篇8

高等代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较为常见,如微分、积分、函数、数列等,这些数学方法被应用到经济学的研究中,始于法国经济学家古诺。自古诺之后,大量的经济学家开始纷纷采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学问题,使经济学的研究更加的理性,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使人们对经济学的规律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本文分析了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的具体表现,研究了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的策略。

一、经济学中应用高等代数的策略

经济学中应用高等代数,其策略主要是应用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性质、模型、数学思想等,具体则可以分为两类,即直接应用与间接应用两类,分析如下:第一,经济学中直接应用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在经济学中的直接应用,往往是着眼于直接计算相应的结果,如微分计算边际成本问题、最优化问题、弹性分析问题,积分计算总函数、函数计算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总成本函数、销售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等,这些经济概念,主要是集中在经济管理中,都是利用高等代数的概念、性质、模型等,从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1]。经济学中直接应用高等代数,这种应用较为普遍,同时也可以看出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现象时对高等代数的依赖,同时,利用高等代数解决经济学中这些问题,也更为的科学、理性,也能够为经济管理提供最正确的决策支持。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高等代数应用在经济学中,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更加准确,特别是对企业生产来说,更是能够找到理论依据,不至于盲目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如企业对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总成本函数、销售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等使用,举例来说,设某厂准备了生产经费1000元,其可变资本为4元,销售单价为8元,则该商品的总成本、单位成本、销售收入、利润函数是什么[2]。根据题意可得:C(x)=4x+1000C(x)=(1000/x)+4R(x)=8xL(x)=R(x)-C(x)=4x-1000又如积分用来解决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总函数,即计算总函数在一定范围内的该变量,举例来说,某厂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为C=100+2X,固定成本为=1000元,每一个产品的标价为500元,求该厂产品全部销售时,生产量何时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3]。计算结果为:C(x)=(100+2t)dt+C(0)=100x+x2+100因此,总收益函数为R(x)=500x总利润为L(x)=R(x)-C(x)=400x-x2-1000,即L=400-2x当L=0时,x=200所以,该厂在生产量为200时,利润最大,最大为L(200)=400*200-2002-1000=39000元由以上可以看出,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些函数的直接应用,不仅能够使企业管理者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生产活动的利与弊,同时还能对日常管理起到指导的作用。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经济学中直接应用高等代数,主要是在微观经济学领域,这是因为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市场中的个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等,而这些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关注的焦点则是保证自身的利益,合理利用手中的资本,因此,这就使得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关注的是结果,只是简单的利用高等代数获得个人行动、企业管理行为相应的支持,在找到合理结果后,就意味着应用的结束,所以,对于经济学直接应用高等代数,关注的点重在结果,可以说,微观经济学领域对高等代数的直接应用较多。第二,经济学中间接应用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在经济学中的间接应用,一方面是在经济学中渗透高等代数的思想,如凯恩斯的国民生产计算模型、庭伯根提出的蜘蛛网模型等,都是高等代数思想在经济学中的渗透,这种渗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济学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把经济学中较为复杂的研究简单化。这种在经济学中间接应用高等代数具有比较典型的特点,即经济学以高等代数为基础,已经从单一的定性分析逐渐转向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这一转变,既是对高等代数的更深入应用,同时也超出了高等代数直接应用的范围,因而使得经济学中高等代数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同时也使得经济学可以更加深入的扩展到日常生活中,从而使经济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的紧密[4]。另一方面,是利用高等代数认识经济活动。这里的经济活动,指的是较为宏观的、复杂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经济活动现象,这些经济活动现象包括国民收入、消费、投资、货币、事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开放经济等,这些经济活动现象比较复杂,不是使用简单的语言就可以概述清楚的,因而在经济学中未应用高等代数之前,国家和政府只能够对此进行合理性的安排,不能通过理性、客观的方式来认识、掌握、制定科学的政策、活动来进行经济活动。在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虽然是利用高等代数来阐释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经济活动现象,但是也对人们认识、掌握、制定科学的行为、政策带来了指导,如对货币的认识,国家和政府可以利用货币来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如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这种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控制措施,就可以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而阐释这个货币政策则可以通过模型来进行,举例来说,MV=Py,这个式子是交易方程,M代表货币供应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实际收入水平,因而当国家政府控制M时,就可以影响到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水平,从而实现货币政策能得到真正的实行[5]。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经济学间接应用高等代数,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经济活动现象。

二、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的意义

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增强了经济学的适用性、科学性、客观性、规律性等,具体分析如下:第一,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增强了经济学的适用性。经济学在古诺之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对经济现象的描述,注重经济现象的分析与归纳,而且往往是对宏观大方向经济现象的研究,并没有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因此造成了经济学属于形而上的一门学科。而在古诺之后,以高等代数为基础的经济学研究,开始关注经济学中较为常见的现象,研究的问题也不再是描述问题,而是透过问题研究问题的实质,从而为经济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同时也增强了经济学的适用性。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经济学家把高等代数应用在微观经济学领域,通过对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的研究,能够使人们更加清楚市场主体如何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如何安排生产活动取得最大的效益等,这不仅有利于市场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同时也为更好的管理生产活动奠定了基础。第二,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增强了经济学的科学性。经济学学科从实质上来说,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是,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经济学的科学性并不强,因此,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现象时,也只能停留在研究结论上,并不能对实际生产、生活给予正确的指导。因此,当高等代数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工具之后,经济学家们研究出来的结论,建立的经济学模型对实际生活、生产具有了深入的认识,也能够指导人们进行生产,在总结一些经济现象时,人们也能通过经济学分析,寻找到其背后的理论依据,从而使得经济学学科真正的迈入了科学之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经济学家利用高等代数模型来解释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如上文提到的货币政策的解释,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学家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国家政府认识到如何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奠定基础。第三,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增强了经济学的客观性。经济学的研究,是以研究经济现象为着手点,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解读,特别是在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之后,经济学的研究也从经济学家的主观臆断变成了数据分析,不但增强了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也增强了经济学研究的客观性,使得经济学研究的结论更有信服力,也开启了经济学研究的定量分析。这主要是因为高等代数本身的客观性,以往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描述,往往只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来进行定性分析,这不仅掺杂了经济学家个人对经济现象的评价,同时也对经济现象的阐释不够深入具体,难免会让人们对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了解、认识误入歧途,从而影响对经济现象的判断。第四,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增强了经济学的规律性。经济学的研究,通过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的努力,经济学研究也越来越有规律性,无论是对经济现象的研究,还是对经济活动的阐释,经济学研究在应用高等代数之后,能够阐释的更为合理,对规律的掌握也越来越准确,从而建立起来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学模型,把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简单化,进而大大加强了人们对经济学的认识,对经济现象的认识,能够指导人们清楚的判断生产的利和弊,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高等代数本身具有极强的规律性,通过利用高等代数研究经济现象,就能透过经济现象认识到其背后隐含的经济规律,在通过经济学家的阐释,从而使经济学的规律性更加明显。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学家应用高等代数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经济学直接应用高等代数的概念、性质、定理等,直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相应的计算公式。另一种则是经济学间接应用高等代数的理念,从而建立起适合解释经济现象的经济学模型。经济学家应用高等代数,意义较为重大,主要表现经济学研究的适用性、科学性、客观性、规律性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也更加的具有合理性,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指导,也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迈入了科学之门。

参考文献:

[1]黄祖达,向绪言.以就业为导向的金融数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4,7(6):83-83.

[2]张建林,温建,雷丽娟,等.以案例式学习看最小二乘原理在大学数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4,10(13):87-88.

[3]刘心,李敏.《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一体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5,2(3):135-137.

篇9

一、制约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问题分析

(一)资源的行政性配置。我国庞大的国有经济,众多的政府部门,使中央和地方都承担了大量的经济管理职能,经济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政府为主而不是以市场为主进行配置的。由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具体行业和投资、贷款项目,使本该由众多消费者、企业等社会各种组成部分分别考虑的问题,集中由政府部门进行决策,有很大的主观性,扭曲了市场的竞争机制。实践证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低效的。

(二)利率管制。一般来说,利率是有效配置资源最有力的调节工具。随着经济的逐步市场化发展,除极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外,大部分要素资源已经或者正在实现市场化的配置,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但到目前为止,还远远未能实现市场化的配置,金融市场没有形成合理的资金定价机制,不依据市场供求关系生成的非市场化利率,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不能成为准确真实的资金价格信号,正确调节货币需求,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三)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资金供求不能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合理的分配。

反映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资金供求能否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合理的分配,而是通过金融市场配置的资金能否促进资金使用者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我国目前还没能形成一个能够高效率配置金融资源、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缺少一种能使金融资源自动流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改善和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的资源配置机制。

首先,我国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银行体系把货币市场主要放在信贷融资上,扭曲了货币市场的功能。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经过十多年的金融改革,虽然直接融资比例在不断上升,但融资结构未发生根本转变,市场直接配置金融资源功能薄弱,带来的后果是银行承担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轨的绝大部分成本,信贷资金呈现出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集团集中的趋势,中小企业发展缺乏有力的支持,农村金融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表明资金分配的效率不能通过良好的金融体系得到合理体现。

其次,资本市场欠发达,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不够。尽管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但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却不高,而且成为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究其原因,我国的资本市场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差较大,缺乏活跃的企业间兼并、收购市场,生产要素通过股权交易进行合理重组渠道较窄,股票市场虽经多年发展,但容量依旧有限,全流通问题未解决,股价容易扭曲,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难以发挥。

此外,我国金融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各市场之间的资金不能实现良性互动,也影响了金融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的发挥。与银行资金过剩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资本市场资金短缺,长期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这是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反映的是资金有效配置不足。我国m2占gdp的比重接近200%,这种比例在全世界都罕见,资本初始投入缺乏有效渠道。

(四)微观基础不完善,金融配置的资源难以有效促进使用者提高使用效率。

我国高度集中垄断的金融体制,严重落后于我国市场化的进程。四大国有银行垄断了整个金融机构存贷款的绝大部分,整个银行体系又高度“纵向化”,而且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官本位”特征,信贷行为的市场理性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难以形成在竞争基础上的高效运营机制,也难以对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各类经济主体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同样,国有企业也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未尽完善,其行为的非市场化倾向十分突出, 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理性的经营活动,市场手段对企业投资和资金需求的调节作用极其有限, 市场通过利益调节调整资源配置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直接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二、建议和思考

“十一五”时期,我国我国金融业将迎来突破性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这就要求金融业运作的目标从传统的单一利润最大化转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进程,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从而有效地促进全社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一)强化有限政府的理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恰恰是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创造市场经济所依托的政治环境。有限政府不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不控制主要应由市场配置的资源,应更加相信市场的理性。这种理性,表现为市场主体会依据现实和对未来的预期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金融宏观调控要逐步实现行政性手段淡出,市场化手段跟进,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将调控手段更多地转为市场化间接调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引入市场机制后,国家应主要通过市场而不是政策来实现国有银行资源优化配置,要真正把商业银行当作企业看待,不要直接控制或干预银行经营活动,而是要求银行以资本的保值增值作为主要目标。只有这样,银行才会在经营行为上根据市场的要求发放贷款,追求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效益。放在更大的范围看,银行这种合乎市场理性的微观经营行为将在市场规律的约束下实现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健全市场化利率运行机制,完善间接调控机制

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必须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在于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一个可靠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因此,中央银行要增加货币政策操作的市场化色彩,中央银行要更加注意研究价格工具,货币信贷调控要加快向价格调节方式的转变,发挥好价格手段在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当前,比利率调整更为重要的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形成机制问题。如果只着眼于利率水平的变动,无论是上调还是下调,都仍然是非市场化的。

(三)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

建立有效率的金融资源配置体系,必须拓宽金融发展的渠道,全面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构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等多个子市场协调互动的机制,将以银行信贷融资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向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票据融资等多品种、多渠道、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演变,加强诸市场的沟通和联系,让资金在市场间流动起来,才能最终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要以发展直接融资产品和风险管理为重点,继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并根据市场条件逐步加快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如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此外,还要发展出各种复杂的组合性、结构化的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品种越多,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强。

(四)继续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培育和发展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金融微观主体

首先,要培育多元化金融主体。单一的产权结构会阻碍金融资源流动,降低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多元化的金融主体则能够适应多类型、多层次金融资源配置的需要。因此,应通过明晰产权主体,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建设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金融企业,努力构建合理的金融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功能。

篇10

微观经济管理——信息网络手段被用于政府对经济行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政府的企业化管理;

产业结构调整——电子政务建设在创造对IT产业巨大需求的同时,也在促使整个经济产业结构向信息化转移,“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战略直接带动了软件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电子政务直接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与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开、透明、诚信、高效的有利环境。下面即对电子政务的上述四项具体经济职能进行讨论。

一、宏观经济调节

在物理环境下,政府一般通过法律与经济政策,运用利率、汇率、税率、物价以及其他的宏观经济杠杆工具来调节整体经济走向,实现经济稳定发展。这些宏观经济杠杆能够有效地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流向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行业,以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就电子政务的宏观经济调节功能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需求调节作用。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为国民经济增加了巨大的有效需求,直接拉动了国内IT产业的发展。当然,从长远来看,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这种需求拉动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与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落后状况密切相关。实际上,当前的信息化主要是硬件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是信息化建设投资的骨干部分,待这一轮热潮过去之后,政府信息化的投资将归于平缓。因此,电子政务的这方面经济职能不应过分强调。

其次是决策辅助作用。正确的经济决策有赖于全面准确地把握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而这就要求建立综合复杂的宏观经济数据库,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及物价、资金流动、需求变化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这在以往的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宏观经济信息的不完全、不充分而导致的“政策失灵”现象经常出现。而在信息网络时代,凭借电子政务系统,中央或省级政府通过整合各政府部门在开展对企业和公众的管理与服务(G2B、G2C)以及在进行市场监管过程中所收集到的经济信息,能够很快地应对市场信号的变化,随时对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实施引导和组织。在这里,有两点非常必要。一是宏观经济决策有赖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如通过应用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对重点经济活动主体进行管理与服务),并对来自不同经济领域的微观经济数据进行整理与系统分析,从而得出有价值的政策信息;二是对反映市场形势变化的经济指标能够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要获得这两方面的信息,必须确保以下两点:一是对中央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管理信息能够进行整合,并能够及时地汇总各级地方政府的信息;二是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管理体制的协调。这就要求克服部门信息孤岛、条块分割的弊端,从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表现形式来看,这就相当于要求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垂直业务系统和各级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在业务协作与管理流程的一体化方面能够逐步“融合”。

中国早在1986年即开始建立国家经济信息系统(SEIS),开设了7个业务应用系统:宏观经济预测系统、企业和产品信息系统、价格和市场信息系统、世界经济信息系统、经济法规系统、国外贷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而从实际效果来看,SEIS所发挥的作用其实很有限,除了因为原先的服务计划经济的目的外,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与信息化的要求结合不够紧密、内部运作机制不畅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按照上述要求对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进行调整与改革,通过体制改革、业务整合以使国家的宏观经济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微观经济管理

从管理体制上讲,在物理环境下中国对微观经济的管理事实上存在着“条”与“块”分别管理的现象。从业务来看,“条”的管理主要包括税收(国税)、工商管理、检验检疫、海关等。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职能管理有日益收缩与集中的趋势,例如,从2004年开始,有关土地管理的权限又上交一级,实行省级直管。在“条”的管理中,又分“全垂直”与“半垂直”两种,“全垂直”是指有关的业务、人事与预算完全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最典型的如海关、国税等;“半垂直”管理是指有关的业务、人事与预算等由地方和中央共同管理,像土地管理、工商管理等。“块”的管理主要包括内外贸易、统计、人事、劳动保障等,在这些职能中,对经济主体及其经济事务的管理职能相对较少,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职能却比较多,如文化、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等职能。

从实施情况来看,上述物理环境下的经济管理格局基本上被搬到了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政务领域。实际上,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事务繁杂琐碎、费时费力,因此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代替人力从事相关的事务性管理,在电子政务发展初期,确实能发挥提高基层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防止腐败的作用。在这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领域的电子政务最能体现这种作用,其业务类型包括有关的表格下载、网上企业申请登记、网上年检、资质鉴定、业务申请登记、商标管理以及各类行政许可事项等。其中每一类业务又都包含了不少的工作,如“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就包括“申请人申请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的”“申请人申请办理企业名称变更预先核准的”“申请人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户(坐商)及申请名称的个体(摊商)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的”这样三类工作,每类工作都必须交纳不同的手续材料。由于“条”的政府部门其工作职能相对比较专业,业务内容比较单纯,对其他业务整合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这些部门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阻力相对较少,也容易取得成效。同时,根据2002年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即17号文件)的规定,“条”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垂直系统)的建设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建设资金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因而这些职能部门的微观经济监管事务的信息化能够快速建成并取得实效。

而对于各级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政府门户网站及其相应的电子政务互动业务来说就没那么好办了。除了因为网络建设资金的缘故外,更多的则是因为难以真正地开展网络互动业务。其实,就“条”与“块”在为企业提供方便的积极性方面,地方政府比“条”的职能部门更甚,因为企业对地方政府的利益影响更大,而对“条”的职能部门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因此,地方政府在通过门户网站为企业提供互动的“一条龙”服务方面有着很强烈的愿望。现实中也是如此,那些希望实现信息共享的通常总是作为“块”的各级地方政府。然而,对微观经济进行管理与服务的要害环节都已被各“条”的职能部门所分割了,如工商注册登记、税收、海关等,地方政府要真正开展“一网式”服务,就得跟每个“条”的职能部门协商,而其效果却总是难以让人满意。因此,传统的物理环境下的一些制度安排开始与电子政务应用产生了冲突,而且原来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到网络环境下变得更为严重了,如因职能或业务的明细分工而导致的“信息孤岛”现象。这也就是当前政府门户网站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根源。所以,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展开,政府的微观经济管理职能有必要进行迁移。除了传统的微观经济管理之外,电子商务则为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又一项严峻的挑战。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交易过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微观经济管理手段难以应付。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是对其他交易环节的配套条件要求更高,如必须具备征信管理体系、网上支付、物流配送体系等做支撑。这就要求对原来的“条、块”分离体制进行调整,从政府管理职能上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从政策上讲,政府职能要从物理环境向网络环境转换,其关键是要处理好“条”“块”之间对微观经济管理事务的日常管理关系。这可以有两条路径,一是“条”“块”之间共享业务信息,二是“条”的业务权限向“块”的转移。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来看,第二条路径是不容易走通的,因为这会影响中央对地方经济的控制权,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能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利益关系方面可能存在冲突,如果地方管理权限过大,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就往往得不到地方的配合,政策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虽然也可将部分职能由“全垂直”向“半垂直”转换,但是就中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只会有更多的经济管理职能由地方政府向上级甚至是中央转移,而不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从职能转变的可操作性来看,第一条路径倒是比较可行的,因为这并没有涉及业务处理过程及其实际管理权限的转移,实施起来阻力会相对较小。

其实施过程可以采取如下形式:在一级政府建立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但最好是在地市级;对直辖市而言,只建立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即可),将本地区的相关政府信息集中存放;同时,与本辖区内的各相关的“条”的职能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库建立逻辑联系,本级政府机关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获取各类业务所需的数据。这样,该级政府即可自如地根据互动业务的需要而建立网上业务流程。实际上,就电子政务的业务流程重组来讲,“条”的各职能部门仅仅是为企业服务的业务流程上的一“段”,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将这些“段”经过排列组合而连接成系统完整的业务流程。从技术和理论上讲,如果能够建立完善的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与信息交换体系,并据此实现信息的完全共享,那么,即使是按照第一条途径也可建立跨行政级别的业务流程,下级政府门户网站也可以依据上级“条”的职能部门所建立的数据库而整合完整的电子政务业务流程。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真正要做到这一点还很难。这里有个误区,也就是这些“条”的职能部门总是将自己所握有的数据信息看作是体现自身权力的代表和象征,不愿意让其他部门共享自己的数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从国务院的角度颁布与实施有关政府信息共享的行政法规,对有关资源共享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促进地方电子政务的发展,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管理与服务微观经济的能力。

三、产业结构调整

电子政务对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子政务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所具有的投资效应。这一点已在电子政务的“宏观经济调节”一节中谈及,这里要强调的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在发挥需求调节作用的同时,亦在促进IT产业的发展,直接促进整个产业结构向信息化转型。与此同时,除了电子政务的硬件基础设施能够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动力外,电子政务的日常运营、管理与维护等也为IT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机遇。实际上,硬件建设只在电子政务发展的初期具有重要的投资拉动作用,随着电子政务的日益成熟,以外包为业务形式的电子政务IT服务将为IT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市场动力。

二是电子政务的业务拉动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和公民为享受到政府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管理与服务,必须首先具备能够连接到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虽然就某个企业来说,这种要求不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一旦企业应用规模达到一定水平,这种购买力将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会由此而对信息化的应用效果获得巨大的认同,对企业自身管理的信息化也会相应地产生需求,如CAD、MIS、ERP等系统的应用。当然,这种影响是比较缓慢的,它只有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相应的配套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同样,一般公民也可能受电子政务的影响而搭上信息化的快车。可以认为,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本身会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2002年提出的“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的主张有着合理的依据,多年来的发展事实也证明其效果是明显的。

三是政府信息资源对现代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根据有关学者的看法,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丰富的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丰富也是最重要的资源;而在信息时代,信息则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资源。从产业结构的分类来看,信息资源服务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整个服务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从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分布来看,政府信息资源占其中的70%以上,对整个信息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信息资源服务市场来看,政府信息资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信息咨询、市场调查等信息资源增值服务行业的基础,因此政府信息资源政策将能够有力地促进信息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对信息资源服务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以下简称34号文),34号文将信息资源划分为政务信息资源、公益性信息资源以及商业性信息资源三类,并对每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专门的政策意见。不过,就实施来说,34号文仍然显得过于原则性,对一些具体问题并未作出明确的实施政策。如对17号文件中的人口、企业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信息等四个基础信息资源库的性质问题则未做界定,也未对其建设、运营、应用与管理问题做具体的安排,这不能不说是该文件的一大缺陷。此外,该文件在讨论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时,用的是“政务信息资源”而非“政府信息资源”,从外延上讲,前者是后者的子集,因此这实际上也限制了政府在促进信息资源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职能作用。

为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对现代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应该考虑以下的途径:

一是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工作。明确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公开与保密的界限,明确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及职责、收费原则。

二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政府信息的物理保有方式,对数字化保存不太热心,这种心理作用严重地阻碍了政府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进程。为此,必须从组织、资金和人才保障方面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工作,并将其看作是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三是通过上述四大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在各级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进程。这也是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市场价值的重要途径。分散割裂的政府信息不仅不利于电子政务的开展,也减低了政府信息的市场价值,因此,必须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规划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四是增加政府对市场信息资源的需求。政府不仅充当信息资源的供给者,也是信息资源的需求者。以往政府在做相关决策的时候,通常凭借过去的经验或是有关的文件,而这对本地经济发展来说政策的效果并不一定好。为此,中央政府一直强调各级地方政府要注意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加强对现实经济的研究。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信息咨询与市场调研公司的作用,培育信息资源服务业中介市场,以促进整个信息资源服务业的发展。

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就电子政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而言,可以从经济发展的一般状况和电子商务两个层面来分析。

就经济发展的一般层面而言,电子政务的职能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透明以及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电子政务既为本地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发展环境,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二是电子政务为构建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提供了新的更为有效的运行环境。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社会诚信除了有赖于历史人文因素外,也需要政府或行业的强制手段或措施,而这样做的成本相对会很高、时间也相对较长久,因而社会与市场诚信一直难以建立起来。如果政府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企业或个人的诚信记录,那么只须较少的社会成本就能很快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有效规范各类经济行为的诚信网络,为合同执行与其他各类经济交易提供安全保障。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金融、财税、工商、质监等诸多政府部门应通力合作、共享有关市场交易信息,为全社会共同构筑一道严实的诚信安全网络。例如,就个人征信信息系统而言,除了包括个人身份识别信息外,还包括商业银行的贷款信息、信用卡信息、非银行信用信息、法院民事判决、完税情况等信息,这就要求共享各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税务机关、商业银行等诸多部门的有关业务信息。实际上,如果这样的征信系统能够建立起来并在全国范围内联网应用,那么就能够轻易地控制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各类炒房行为,为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有力的政策手段。

就网络交易特别是电子商务而言,它所需要的发展条件相对较多,总的来看,这些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因为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过程、交易形式等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必须就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而这属于电子政务的法治职能。

二是必须具备良好的网络信用环境。根据国际发展经验,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是电子签名技术。虽然中国李广乾?论电子政务的经济职能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电子签名法》以及《电子认证管理办法》为电子签名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该法律真正要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它尚不能完全地应用于电子政务领域。为此,今后政府的职责就是要尽快完善电子政务领域电子签名的有关规定,通过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来带动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篇11

利率在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一,调节社会资本供给量。社会资本的供给主要来自储蓄,通过利率可以调节一过的多民储蓄水平,调节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程度。其二,调节投资规模和结构。利率降低,贷款成本降低使整个神会的投资规模扩大;利率提高则使整个社会投资规模相应缩小。其三,调节社会总供求。总需求与市场价格、利率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制。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进入市场从事经济活动,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各企业和消费者的投资和储蓄活动,有利于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显而易见,利率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但是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并不是并不是只要有利率存在,杠杆的功能必然能很好的发挥出来。那么使利率杠杆作用能够发挥的主要前提条件是什么呢?

1. 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是利率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利率不是由政府行政决定,而是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上资金供不应求利率就上扬;资金供应充裕,利率就下降。由市场因素决定利率能够真实灵敏的反映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通过利率机制促使资金合理流动,缓和资金供求矛盾,发挥资金筹集,调剂功能。

2. 利率体系中,各种利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一种利率发生变动时,另外的利率也会上升或下降,从而引起整个利率体系的变动,这就是利率联动机制。各种利率尤以基准利率变化引起的变动最为明显。例如美国联邦储蓄银行近年来多次针对美国经济形势,调高或调低基准利率――再贴现率和联邦基金拆借利率,由于美国具有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因而基准利率的升降立即引起商业银行利率、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从而起到紧缩银根或放松银根的作用。可见,利率对经济的灵活调节离不开利率的联动机制。

3. 过高或过低的利率水平都不利于利率杠杆作用的发挥。利率过高会抑制投资、阻碍经济的发展;利率过低不利于发挥利率对经济的杠杆作用,因此在市场化利率决定机制形成过程中,应逐步确定适当的利率水平,一方面能真实反应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另一方面使资金借贷双方都有利可图,促进利率对社会总需求、物价、收入等因素作用的发挥,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4. 利率水平的变动可以影响社会总供求的总体水平,而不能调整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发展比例等。合理的利率结构包括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和行业结构等,通过利率结构的变动引起一系列的资产调整,引起投资结构、投资趋势的改变,使经济环境产生相应的结构性变化,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利率的作用及作用条件明确后,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速度的必要性就更加紧迫。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再次将利率市场化提上日程。

从国际一般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通过将利率提高到市场均衡状态附近来保持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二是完善利率浮动制,扩大利率浮动范围,下放到利率浮动权;三是实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在这最后一阶段,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一个有效步骤是增加可交易金融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使得全社会金融资产多样化,然后先使这类非存、贷款品种利率自由化,通过其与银行存、贷款的竞争而最终放开银行贷款利率,并进而放开银行存款利率。

那么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步骤来进行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率市场化?

首先要明确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我国市场利率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好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逐步淡化利率政策承担的财政职能。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对于利率市场化,我认为可以遵循以下顺序。第一步,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即货币市场利率,这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而且震动较小。货币市场利率放开之后,很快就会形成一个短期的市场基准利率。这既有利于我国统一货币市场的形成,也为货币政策的改革提供了基础。实际上,同业拆借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由金融交易机构之间的交易行为形成,最终反映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硬性规定一个利率上限是违背市场原则的,也根本管不住。

第二步,在货币市场利率放开之后,可根据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较频繁的调整银行对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使贷款利率略高于货币市场利率。这时,贷款利率还是受管制的,是由中央银行统一调整,但它已接近于市场均衡利率。对工商企业而言,资金的机会成本已接近市场话,使企业开始承受市场资金成本的压力,从而增加企业经营行为对利率的敏感性。这时,存款利率还是统一管制的。

第三步,在货币市场利率放开后,可立即着手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即用招标或拍卖方式发行国债。国债投资者可依据货币市场利率决定国债的发行利率。这样,国债二级市场价格与货币市场利率就衔接了,国债市场规模就会进一步扩大,机构投资者会增多,交易会进一步活跃。

第四步,中国人民银行依据货币市场利率主要调整央行贷款利率,使央行贷款利率成为货币市场的主导信号,同时取消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储备的存款利率,让商业银行更加积极地参加货币市场交易,充分利用货币市场调节头寸余缺,并有机会参与国债市场,以持有国债形式调节超额储备。在这一步,央行再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国债二级市场价格已形成一个银行间的市场利率体系,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

第五步,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不同信誉在一定幅度内浮动贷款利率(如30%)而且,此时官方只规定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其他期限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按照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自己套算。在走这一步时必须强调一点,即货币当局在决定1年期贷款利率水平时只能依据货币市场利率,而不能依据其他经济变量,或几个主管部门协商决策。

第六步,在允许贷款利率可浮动后,就可考虑存款利率的浮动幅度,或只规定存款利率上限。因为多种变相市场利率的金融工具已经在争夺存款了,不适当放开存款利率,商业银行受到的压力太大。为防止恶性竞争,可以规定存款利率上限,但要经常调整。

第七步,利率市场化改革走到这一步,全面放开存、贷款利率已经是水到渠成。此时,以央行再贷款利率为主导的市场利率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了。

篇12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市场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复杂。资本市场充满着收益诱惑和风险干扰,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迫使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价格、利率、汇率等风险。尤其是近两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的经济发展状况,国家为了调控市场经济,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利率这种金融工具的调控作用。

    一、金融市场利率的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利率是资本使用权的价格,即借贷资本的价格,它实质上是金融资产价值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并逐渐完善的道路,但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一)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

    资本供求是影响利率高低最重要的因素。存贷款利率与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变化关系密切。1985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调整与价格水平、经济增长变化大体上一致,其中利率调整与CPI变化的同步性与GDP增速的同步性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利率调控更加关注通货膨胀的变化。如2007年的利率调整,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变动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999-2002年,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压力较大,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连续下调,债券市场收益率随之下降。2003年宏观调控以来,债券市场利率出现两次较大幅度的变动:一次是在2003年9月,市场利率大幅度跳升;一次是在2005年3-9月,市场利率迅速下降。还有2007年的利率调整,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政策效应。此外,国际关系、国家利率管制等对利率的变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有些也是通过影响资本供求而影响利率的。

    (二)金融市场利率的确定

    由金融资产价值所决定,市场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利率=纯利率+风险溢酬

    风险溢酬=通货膨胀溢酬+违约风险溢酬+变现力溢酬+到期风险溢酬

    纯利率(又称真实利率)是指通货膨胀为零时,无风险证券的平均利率。通常把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国库券利率视为纯利率。

    二、风险管理的重要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最后实际获得的收益可能低于预期收益,有些投资根本没有收益甚至血本无归。比如,在进行股票投资时,由于价格下跌,卖出股票时的价格低于买入股票时的价格,造成了投资的损失,这就是风险。又比如,在进行债券投资时,债券发行者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甚至不能拿回本金,给投资者造成损失,这也是投资风险。当然,在专业投资者看来,风险并不仅仅是实现的收益低于预期的收益。在他们看来,当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时也是风险。比如卖出股票后,股票价格走势高于预期的价格,即使卖出股票的实现收益高于预期收益,表面上没有损失,但是卖出股票也等于失去了获利的机会。因此对于卖方来说,实现的收益高于预期的收益也是一种风险。这里的偏离既可能是高于预期收益,也可能是低于预期收益。

    所以说,风险是指预期回报的波动性或离散度,是一种决策方案的结果的潜在变化,可能结果的变化越大,与此决策方案相关联的风险就会越大。

    风险管理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我国经济改革在不断深化,经济环境还处于转型中,而我国的风险意识却相对薄弱,加强风险管理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国际形式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我国与国际经济联系更为密切,我国的经济也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式和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加强风险管理是适应国际竞争的需求。而我国的利率水平与国际稍有差距就可能引发大量国际游资的套利活动,从而诱发金融动荡和冲击人民币的汇率体制,所以风险管理是尤为重要的。

    三、市场利率的变化与风险

    利率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本这一特殊生产要素的价格。利率的高低对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利率的变化对金融参与者是一种风险。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的供求情况,资本供大于求,利率下降;反之,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减少消费和投资,利率下降会刺激消费和投资。

    利率风险是综合风险管理的所有方面——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资产与负债管理(ALM)、绩效评估,甚至操作风险的本质。

    一种利率风险策略可能是以一种方法构造从机构流出的现金流,这种方法就是银行连续投资于3个月国债,投资每3个月累积增加,通过这样为股东创造现金。

    2004年2月1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它标志着中国的市场利率和风险管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利率风险管理也不再是演习,而是进入实战阶段了。

    在金融管制放松和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利率市场化的程度与利率风险成正比例关系,利率风险并非仅仅意味着损失和危机,如果有良好的管理手段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它既可以成为赚钱的工具,也可以化减损失。利率风险应该是一种不确定性,类似商品价格随市场情况而发生波动,也是市场经济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存贷款利率的变化很大,尤其是2007年,部分储蓄存贷款利率如表1—3所示:

    从表1—3可以看出,利率的变动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相关的,也与国家的经济相联系。自1996年5月1日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7次降息,而且国家还在1999年11月1日开征了利息所得税,税率为20%,当时一年期存款的税后利息只有1.80%。开征利息税也是对利息的调整,实际上也是降低利率。亚洲金融危机后,政府为了扩大内需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00年我国的GDP增长8%,CPI指数上涨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3%,但居民储蓄还在不断的增长,利率处于低水平,投资饥渴症由于机制转换已得到遏制,金融市场上资金供给充裕。随着个人购房人群比例的提高和住房按揭业务的快速拓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家庭与按揭信贷有关,家庭资产与利率的相关程度也越来越高。过去,人们剩余的金钱只能存积于银行或购买债券以求获得利息,个人和家庭对银行利率变动的期望是单向高的,在A股出现以后,由于利率的变动与股指的变动呈反向相关关系,因此部分持有A股的人群更希望利率向下变动。目前,在各个城市中持有股票的人群比例上海最高,在60%左右,个人购房人群比例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中城市都超过了90%以上,所以前七次银行降息对家庭资产的影响程度是递增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为了遏制股市和房地产的过快增长,从2002年开始到2007年,存贷款利率又开始逐步提高,尤其是2007年连续五次调息,且2007年8月15日调减利息税为5%,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也不断提高,大大减少了派生存款。也就是说,政府把利率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由于从2006年开始股市和房地产的升温和通货膨胀,造成货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政府为了调控国民经济,所以用利率进行调整。

    由于种种因素造成市场利率经常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有时难以预见,加上按揭贷款利率为锁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的浮动利率制,所以每一次商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的变动均会刷新每一个家庭的净资产数值。利率与我们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利率的变动给经济活动带来了风险。

    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各类借款都能顺利偿债,一旦利率上升,借款成本增大,就只有经营好的才能按时还款,而一部分将面临还款的困境。随着实际利率的提高,偏好风险的人将更多地成为银行的客户,而原来厌恶风险的客户也倾向于改变自己项目的性质,使之具有高的风险和收入水平。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利率的转变刺激客户将资金用于高风险的活动,会导致拖欠贷款的可能性增大,造成还款风险。

    如,2005年8月1日购入三年期国债50 000元,由表3可知利率为3.24%,2008年到期还本付息,到期利息为50 000

    ×3.24%×3=4 860(元),而2006年至2007年存款利率不断提高,一年期的由2.52%到4.14%,三年期的由3.69%到5.4%,而这些损失的风险与债券本身的质量无关,它是由无法控制的货币市场的变化造成的,是由利率变化造成的。

    从整体来说,利率升高和利率波动会影响投资规模,不利于经济增长。但我国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我国目前金融市场是分割的,虽然利率的波动对经济活动有风险,但又是调节经济的一种见效比较快的方法。

    四、风险的测度与规避

    (一)风险的测度

    风险的测度一般用方差法,但是除了方差法之外,也存在着多种风险度量方法的替代,其中理论上最完美的度量方法应属于半方差方法。半方差有两种主要的计量方法:利用平均收益(Mean Return;SVM)为基准来度量的半方差以及用目标收益(Target Return;SVT)为基准来衡量的半方差,公式如下所示:

    SVM=1/kan[max(0,rm-rt)]2

    t=1

    SVr=1/kan[max(0,rT-rt)]2

    t=1

    因为,下半方差与投资者对风险的客观感受有一致性;如果投资的收益率不是正态分布的话,下半方差对风险的度量更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即使收益是正态分布的话,下半方差法也能够得到与方差相同的风险度量结果。

    (二)风险的规避

    对于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大多会选择风险小、信用度高的理财产品,比如银行存款和国债,不少投资者认为,银行存款和国债绝对没有风险,利率事先已经确定,到期连本带息是少不了的。其实不然,就如此次央行加息,无论是银行存款还是国债,相关风险都会随之而产生,这里指的是利率风险。

    1.利率风险的预测。

    利率风险源于未来利率的变化,如能通过某种技术方法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利率,再通过金融工具加以应用,则可以完全规避利率风险,所以利率的预测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

    2.定期存款的风险规避。

    定期存款是普通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理财方式,一次性存入,存入一定的期限(最短3个月,最长5年),到期按存入时公布的固定利率计息,一次性还本付息。想来这是没有什么风险可言,一旦遇到利率调高,因为定期存款是不分段计息的,不会按已经调高的利率来计算利息,那些存期较长的定期存款就只能按存入日相对较低的利率来计息,相比已调高的利率就显得划不来了。所以定期存款的风险规避,最好是存入的期限不要太长,一年期比较合适,如果利率上升可以转存,再一方面是化整为零,每一笔的金额尽量不要太大,存期分布合理,这样也可以降低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3.凭证式国债的风险规避。

    凭证式国债也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投资理财产品之一,因其免税和利率较高而受到追捧,不少地方在发行时根本买不到,于是不少人购买国债时就选择长期的,如5年期的。却不知一旦市场利率上升,国债的利率肯定也会水涨船高,如9月1日发行的2006年四期国债5年期为3.81%,比同档次三期国债高出了0.32个百分点,如果买入50 000元的话,到期将多收入800元,并且国债提前支取要收取1‰的手续费,而且半年之内是没有利息的。所以购买国债时,为了灵活,可以买多一些短期的,如遇到利率的调整,经过计算,扣除了上述的因素后,如果划得来的话,可以提前支取转买新一期利率更高的国债。短期、长期进行搭配也可以分散利率变动带来的收益减少的风险。

    4.住房贷款的风险规避。

    从2002年开始到2007年,我国贷款利率又开始逐步提高,尤其是2007年连续五次调息,而按揭贷款利率为锁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的浮动利率制,每一次商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变动,购房付款就会随之改变,所以在利率不断上调的情况下固定利率房贷是一种规避利率风险的方法,因为在贷款期限内,不论银行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将按合同约定的固定利率支付利息。

    5.浮动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

    可以购买浮动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以规避利率风险。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渠道中一般都组合了部分国债、金融债券等,因此收益是会随着加息而向上浮动的。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类型也与存款相类似,属于期限、收益都比较稳定,风险不高的投资方式。这类产品的收益一般会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息,分为固定收益与浮动收益两种。在加息的预期下,可以选择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来规避利率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 宋献中,吴思明.中级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吴汉洪,董红霞.管理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熊剑.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课件.2007.

篇13

“克强经济学”是指新一届国务院总理及新一届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对促进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振兴将起到重大影响。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克强经济学”更是福音,因为它能够为中小企业松绑,促使中小企业更加自由地发展。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和制约,无论是在税收,还是在融资、借贷等方面,都受到诸多限制。

以借贷为例。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的垄断程度过高,这对中小企业展开信贷活动形成了很大制约。为了整顿金融秩序,将金融风险降到最低,国家还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将信用社纳入合作银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些做法无异于雪上加霜,不但阻塞了其原有的一些融资渠道,同时还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系统中的垄断程度更高。尽管有些银行具有扶持中小企业的倾向,但它们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能力上,离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此外,目前我国信用担保制度还不健全,抵押担保难以落到实处。为了控制金融风险,各个金融机构不再提供信用贷款,普遍实行资产抵押担保制度。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没有足够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难以量化,再加上没有上级部门及相关单位为它们提供担保,因此它们很难获得贷款。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极富活力的经济群体,在繁荣我国市场经济、增强经济活力,增加就业岗位、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和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克强经济学”的出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转变职能则是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如表述的那样,“克强经济学”的本质就是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放权,只管好它应该管的事,市场和社会可以做好的事情,要放权给市场和社会去做,也就是让中国经济重新回到市场的轨道。

强化市场、放松管制、 改善供给是“克强经济学”的三个关键词。强化市场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从而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放松管制就是政府减少审批和微观干预,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它是强化市场必要的手段。改善供给就是减少税收,促进投资,完善福利制度,政府向投资者的角色转化,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升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