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沟通交流方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第一章:听力高手应该不讲话 3
1、附和有很多种 6
2、全神贯注听别人说话最多只能一小时 11
3、附和应该合乎时机 15
4、学会附和对方 19
第二章:像避雷针那样 23
1、不要越俎代疱 28
2、过去的家庭主妇都是听力高手 32
3、不要说对方没问到的事 37
4、不要说关于自己的事 41
第三章:问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45
1、抱着请教别人的态度 49
2、不能提供信息的建议毫无作用 54
3、老实的听对方讲话是一种秘诀 58
4、抱着兴趣听对方讲话 62
5、不要说谎,不要掩饰(就是要坦率) 70
6、沉默寡言和“现在,这里”的感觉 74
7、对方说的是他自己的事(理解万岁) 78
第四章:不要做评论家 82
1、跟着说话人的节奏 86
2、同感起源于戏迷 90
3、不要找借口 94
4、只要听,不要问 97
第五章:不要说明 102
1、不要总是想提问 106
2、说话时要有小道具 110
3、隔墙有耳 114
4、茶室是最适合谈话的场所 117
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家长与子女沟通难的问题也显得非常突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9年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日本高中生经常和父母聊天的比例最高(82.0%),其次是美国高中生(73.8%),韩国高中生排在第三位(70.1%),中国高中生排在最后(54.8%)。该调查同时显示,在烦恼的时候,21.0%的中国高中生无人倾诉,在四国中所占比例最高。
就在许多人抱怨父母与子女越来越难沟通的同时,一则关于“中国式接送”的新闻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时下众多家长“吐槽”,每到下午放学时间,全国各地小学门口便会上演“中国式接孩子”。许多网友感叹,这就是中国家长对孩子过度关心与呵护的最真实写照。一边是家长对孩子高度关心与呵护,另一边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存在严重问题,这两种看似矛盾却又同时存在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对孩子高度关心与关注的中国家长,为什么会出现与孩子沟通难的问题?
2008年,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高二女生陈冲,用一年时间在上海市8个区12所中学实施了一项高中生与父母沟通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最想和父母沟通的内容”时,93%的受访学生填答的内容都与“关注自我”有关。其中,“个人兴趣”的填答比例最高,达到了21%,其他依次是“感兴趣的文体明星”、“金融”、“投资”、“历史奇闻”、“健康保健类的知识”,排在最后的才是学习、高考等话题。
但调查同时发现,在现实中,56%的受访学生表示,跟父母沟通最多的是与学习和学校相关的事情,只有不足20%的人会沟通“未来职业规划”和“家庭结构”等与学习完全无关的内容。
陈冲认为,在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中,存在着双方以自我为中心、“想说的”和“想听的”总是不合拍等严重问题,致使双方进行的是一种缺乏真正交流的“伪沟通”。
《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也显示,82.1%的中国高中生表示父母平时最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高于对孩子身体健康(79.1%)的关注,更远远高于对孩子生活习惯(49.8%)、交友情况(44.5)和情绪变化(31.9%)的关注。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形形的亲子课程和培训班越来越受到追捧和欢迎,这也说明了父母采用什么样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家庭教养方式就是指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直接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观念看法和行为表现。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处理好与孩子的交流沟通问题,因为只有家长和孩子之间信息沟通顺畅,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而稳固的亲自关系。但是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家庭中,亲子沟通不畅的现象普遍存在[1]。
自从召开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来到城市打工赚钱,他们的子女也跟着父母来到城市居住和上学,他们被称为流动儿童,即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到城市居住半年以上并且具有学习能力的儿童。这些从农村初来到城市的孩子,他们的成长面临更多问题和挑战。正处于初中阶段的流动青少年,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沟通状况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
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亲子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雷雳等,2002)[2]。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亲子沟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六中学初一、初二、初三的流动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共获得有效被试204名。
2.2工具
2.2.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由我国学者岳冬梅在参考瑞典学者C.Perris等人在1980年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和修订[3],包括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共58道题和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共57道题。
2.2.2亲子沟通量表
由我国学者安伯新等人参照1980年外国学者Barnes和Olson编制的亲自沟通量表修订而成[4]。该量表有两个维度,20道题目,其中一半题目测量的是亲子沟通的开放性,另一半题目测量的是亲子沟通的问题性。
2.2.3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人修订[5],全量表由8个分量表构成:A.学习焦虑;B.对人焦虑;C.孤独倾向;D.自责倾向;E.过敏倾向;F.身体症状;G.恐怖倾向;H.冲动倾向。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2.3数据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研究结果
3.1流动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1.1流动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F1)、父亲惩罚严厉(F2)、父亲过分干涉(F3)、父亲偏爱(F4)、父亲拒绝否认(F5)、父亲过度保护(F6)、母亲情感温暖(M1)、母亲过分干涉(M2)、母亲拒绝否认(M3)、母亲惩罚严厉(M4)、母亲偏爱(M5)11个因子,与心理健康的学习焦虑(A)、对人焦虑(B)、孤独倾向(C)、自责倾向(D)、过敏倾向(E)、身体症状(F)、恐怖倾向(G)、冲动倾向(H)8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3.1.2流动青少年亲子沟通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对亲子沟通的开放性(O)和问题性(P)2个因子与心理健康的8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3.2家庭教养方式、亲子沟通对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以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沟通各因子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只有亲子沟通中的问题性进入回归方程,可以解释心理健康20.8%的变异量,结果见表3。
4.讨论
4.1流动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给予孩子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经常对孩子的行为和表现进行正面肯定和客观评价,有利于孩子客观地认识和接纳自己,这样的孩子心理和谐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都比较高。父母如果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如过分宠溺或者严厉批评,则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他们不能在社交环境中清晰地给自己扮演的角色定位,不是骄傲的小公主、小皇帝,就是永远听从别人意见的没有自己思想的奴仆,这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社会交往,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结果显示,亲子沟通的质量越高,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在亲子沟通质量高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平等地进行交流沟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并且对孩子的问题和想法给予积极关注,与他们进行讨论互相交流意见和观点。拥有平等、和谐、有效的亲子沟通环境的中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所以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4.2家庭教养方式、亲子沟通对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发现,亲子沟通的问题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能力,亲子沟通中的问题越多、沟通不畅,会影响和阻碍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更多的良流沟通,才能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感情;反之,孩子会将很多与父母之间的问题和不满憋在心里,影响到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和沟通,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5.结论
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亲自沟通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亲子沟通的问题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能力。
6.建议
教养方式从不同的方面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亲子沟通状况,对流动青少年的家长来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首先,家长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其次,在生活中要多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及时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再次,社会和学校也应该给予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些必要帮助,针对流动儿童心理上的特点,给予他们需要的个性化的教育与服务,对流动儿童的家长进行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一些关于正确教养方式的知识。
亲子沟通对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父母应重视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学会倾听,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与他们成为朋友,及时发现和并帮助孩子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烦恼。
参考文献:
[1]胡悦.亲子沟通与青少年健康成长[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2]雷雳,王争艳,李宏利.亲子沟通与亲子关系[J].教育研究.2001,6,49-53.
[3]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
3、命令:企业上级领导对下级员工布置工作,安排任务都可以称作“命令”,命令分口头命令与书面命令两种。
中图分类号:C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办公室管理中的人文沟通的必要性
在科技以及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人文沟通的问题,尤其是企业内部办公环境中的人文沟通。而沟通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经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沟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下面就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首先,办公室的工作主要是为领导起一个辅助的作用,领导进行决策之后,相关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就要与领导进行沟通与了解,将这一决策进行落实,因此,沟通对于领导与办公室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企业内部工作的协调作用,必须要与其他的部门进行沟通以及交流,因此对于其涉及到的业务范围都要进行一定的人员沟通,这就意味着沟通在办公室管理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另外,办公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人文沟通的必要性。办公室主要负责单位与单位、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合作与发展,要注意加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学习其优秀的交流方式,并学会倾听民众的建议,保障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
二、办公室管理中的人文沟通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沟通氛围
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只重视办公室员工的业务能力,经常忽视企业员工之间的文化沟通,导致员工个人主义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员工都以自己为中心,忽视与其他成员的交流沟通。很多办公室工作人员对企业管理人员是存在一定的畏惧,不敢直接表达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导致很多重要的建议得不到实施。
2.沟通渠道存在不足
在企业的办公室管理中,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的渠道比较少,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就是工作人员与下级人员沟通较多,与领导沟通较少;纵向沟通较多,横向沟通较少;间沟通的渠道较多,直接沟通渠道较少;正式沟通渠道较多,非正式的渠道较少;传统沟通渠道较多,创新性的沟通渠道较少。沟通渠道的限制,影响到办公室信息的传递,导致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相关协调性出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变慢,甚至可能有一些小道消息到处被传播,影响企业形象。
3.信息传递沟通中出现失真现象
企业办公室人员之间的沟通可能会出现信息失真的状况,一般分为两类。第一,当某一个工作人员接收到一条消息并且将其传播出去,一般都不是原样传播,会在原信息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态度,当这则消息涉及到员工不熟悉的领域时,更容易出现错误。这就是自上而下的信息失真。第二,当基层员工收集与传递信息时,为了企业的利益,可能会对真实的信息进行加工,以便于影响管理人员的决策,这就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失真。
在这两种信息传递过程中,都可能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与改变,导致原有信息被覆盖,影响到企业的信息传递。
三、改善办公室管理中人文沟通的重要决策
1.加强对于帮共识员工的沟通培训
加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沟通培训,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使企业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员工思想、意识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沟通的培训工作,一定要做到及时准确的进行信息的传递工作,不仅要对来自于领导层的信息做到及时有效的传递,还要做好来自基层员工的信息的上传工作,以免使信息滞留,影响部门以及人员之间的协调性。
2.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使企业办公室员工产生强烈的信赖感,促进企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促使工作人员能够表达自己的建议与意见,通过不同的沟通渠道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不仅避免了员工有话不敢说的局面,还能够真正的促进上下级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办公室人员的协调沟通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
3.在沟通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字
在沟通中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能够有效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效果,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语言是人们思维的工具,也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方法。在办公室人员在进行信息传递以及意见沟通的过程中,语言能否正确的使用,关系到最后的沟通效果。在沟通时至少应该做到表达准确、措辞得当,逻辑严密、文明用语,还可以借助一些动作表情,使想要表达的情感与信息更加明确等。
4.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
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可以有效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沟通交流时,不仅可以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还可以利用非正式沟通渠道进行人员之间的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沟通渠道得到的应用和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电子化的方式进行沟通,避免了直面沟通的某些尴尬局面。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其生活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这么良好的环境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尤其是在企业办公管理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则存在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协调作用。因此,在企业中应该注重工作人员的沟通意识的培养,加强其语言文化的运用,通过不同的沟通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以及人员的沟通、部门的协调,促进企业之间的整体协作能力,从而加快企业发展的速度。
参考文献:
[1]王洪朋,王雍斌.浅谈学校管理中的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的人际沟通[J].今日科苑,2010(16).
[2]熊冬梅,杨翔.浅谈护患沟通技巧[J].当代医学,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