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考历史核心素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人地协调观表述为:“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行为及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协调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对人地协调观表述为:“人地关系是指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问题的见解和观点上。”
可见,无论高中全日制实验课程标准还是高中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均强调培养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作为学生必备的品格与能力,是最为核心的地理素养,正确的人地观念是必须遵照的基本观点,同时它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如2016年全国甲卷的第36(4)题、第37题、44题、乙卷第37题、44题及丙卷第7~8题、37题、44题等。
案例Ⅰ:全国甲卷第37题(1)(2)(3)
评析:以“探讨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为主题,以“文―图(图5略)―设问(略)”题目结构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命题立意凸显对学生能力考查,从“描述某区域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分析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及最后“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途径”。设问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及怎么办,呈现一条清晰探究思路,整个过程形成一条完整的思维链与逻辑链。揭示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体现在区域发展中要注意合理开发与综合保护,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合理的人口观、资源观及科学发展观。
案例Ⅱ:全国乙卷第44题
评析:本题以部分沿海地区修建高位养虾池为背景,分析高位养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试题以部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具体案例为载体,通过对具体地理事件分析,考查学生利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启示人类利用自然要尊重自然规律,在发展过程中,要f调人地关系,树立科学合理、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的意识,避免以环境为代价的片面发展。此题反映依法治国理念的要求,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
人地协调观的试题,既可以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地理思维能力及地理观念与思想,引导教育教学关注自然,即地对“人”的影响,体现自然环境是人生存的基础;关注“人”对地的影响,尤其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关注“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寻找人地协调的路径与策略;引导全社会及公民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侧重考查综合思维的试题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综合思维表述为:“地理环境由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的复杂系统,强调地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对综合思维表述为:“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从课程标准表述来看,对综合思维考查主要是考查考生的综合、全面、整体、动态思维品质与能力,运用描述、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活动和思维过程去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及问题。2016年全国卷考查综合思维的有甲卷第3~5题“日本家电产业转移”、第6~8题“全球变暖与冻寒关系”、第36(3)题,全国乙卷第1~3题“瓷”文化、第4~6题“荷兰空间规划”、第36题、第37(2)题,丙卷的第1~3题“棉农利益”、第10~11题“青藏高原东部冰期”等。
案例Ⅲ:全国乙卷第36题
评析:“以广西横县茉莉花生产为主题”,以“文―图(图5略)―设问(略)”题目结构和图文结合的形式。从知地―析因―变化发展―启示与对策四个层次不断深入。第一层,从要素比较(横县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广西横县茉莉生长的独特气候优势,反映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二层,分析茉莉花种植选择在冲积平原旱地的原因,体现人类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空间布局及区位选择时遵行最优原则,体现人类对自然要素综合分析并合理利用;第三层,分析茉莉花茶产业的变化与发展,从时间视角,动态性发展,充分体现以农业为原材料的工业生产发生、发展、壮大、特色的发展过程;第四层,对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与推广或对未来发展寻找出路。第四层中的设问结合国家与地方发展热点信息,形式新颖,体现选择性与开放性,为考生用地理不同视角分析、表达不同见解提供展示自己观点的平台,给其更大的开放性与自由度。
此题考查考生对图文等信息获取能力、基础知识调用与迁移能力。从时空转换视角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全面综合考查考生运用动态、发展前瞻性的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与能力素养。蕴含“立德树人”之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挥地方特色及优势,缩小区域差距,贫富差距、做到精准扶贫,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
试题对综合思维的考查,不仅体现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也符合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思维的素养要求。引导教师与学生在探讨地理现象与地理事件时,应具备全面、整体、系统、发展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方式与方法素养。综合性分析思维中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试题中考查主要是对自然、人文等要素综合分析;某一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变化、演进的时空综合分析;某一区域与其它区域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地方综合分析。要在认清区域特征基础上,合理开发与利用;对区域过去、现在、将来有精准、长远审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渗透由点到面,举一反三的思想与方法论,对地理教学起导向作用。
三、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的试题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表述为:“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对区域认知表述为:“区域认知即人们出于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来加以认识的过程。人们通过分析区位条件,总结区域特征,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探讨区域之间的联系,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探讨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促进区域的发展。”
由“课程标准”表述看出,考查区域认知,主要以不同尺度区域为背景素材,考查分析条件、比较差异与联系,评价区域开发与区域协作。纵观2016年全国甲、乙、丙卷试题,以不同区域尺度为背景考查基础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的试题较多。从世界地理尺度视角看:从地区(罗讷尔河流域)―国家(荷兰、日本、越南、巴基斯坦、美国)―地方(堪察加半岛)考查了三级尺度区域;从中国地理尺度视角看:从地区―省―市―县四个尺度进行考查,对中国地理的考查从东部沿海(渤海湾、长三角、苏浙)―中西部(江西、四川、青藏);从南(广东、广西、江西)―北(河北、长白山)。
案例Ⅳ:全国甲卷第36题
评析:“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为主题,考查层次递进,第一层,分析罗讷河的地理条件:不同支流的径流量变化特征;第二层,流域开发与保护内容:不同阶段整治与开发目标;第三层,综合治理:说明整治开发设立公司的原因;第四层,综合治理对策:说明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流域通过水系联通不同国家与地区,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差较大,因此,对协调流域内部或不同区域之间开发利用、科学协调等方面提出更大挑战,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区域认知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与学生重视区域认知的重要性,区域是变化、发展的,要运用动态观点进行区域分析与评价。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地理学重要的方法,地理现象与问题产生都离不开具体区域,只有结合具体区域问题的解决才更有针对性。解决问题就是要了解区域自然要素特征及人文要素特征,分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及影响,因某一要素改变而影响其它要素,而某一要素往往是动态、发展、演化的,体现整体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特征,区域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因此,要加强区域协作和交流,依据区域差异,合理规划与利用,促进区域更好更快发展,强调因时因地制宜。
四、侧重考查地理实践力的试题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描述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察、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高中地理新课标修订稿》对实践力的内涵描述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关于地球表面的属性和特征,大部分数据和第一手资料需要来自野外考察。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地理实践力是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表现。”
从课程标准表述中强调地理实践活动包含户外考察、社会调查,课堂观察实验、演示等实践活动,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定性能力、动脑动手实践能力以及与数理等学科渗透的综合应用能力、生存能力等行动能力及思维品质。2016全国卷考查这方面素养的有甲卷第9~11题、乙卷第7~9题,第37(3)题、丙卷第36题等。
案例Ⅴ:全国乙卷第37(3)题
评析:第37(3)问,推测熊的拍摄地,考生的思考及解答过程应从该地区域特征出发,结合拍摄所需要的气象条件、遮挡条件及拍照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因此,强调问题的解答需与生活经验与常识、地理知识与技能及地理思维与实践能力充分融合。运用独特的地理视角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野外观察、野外生存、实地探究等能力。
实践力试题对教与学的导向:要重视地理实践力培养,地理实践价值体现在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将书本知识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应理论联系实际,而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应做到从实际联系理论,真正体现实际问题学科化、学科问题生活化、学与用和谐统一。学生能运用地理学科独特视角,关注时代,分析现象,思考现实,明辨事理,同时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升生活品位,增强生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6-0076-07
[作者简介]沈潮来(1980―),男,江苏南京人,专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世界各国十分注重培养儿童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即为培养“信息素养”。我国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开始关注培养信息素养,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出要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数据,并合理作出决策和进行交流,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信息素养是学生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素养之一,也是他们就业和进一步学习的基本技能。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信息不甚敏感,发现信息缺乏数学的眼光,在数学学习中对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欠缺,直接导致解决问题困难。因此,需要破除“每题都有答案,条件一定是有用的”的思想束缚,强化信息选择。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数学教学内容的四个领域之一,它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强调数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提供给学生进行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善于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现代社会的人们非常重要。“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富含多种数学信息,如何借助这样的“课程渠道”,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培养高年级学生信息素养?在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笔者带着这样的思考展开了研究。
一、研究准备
(一)钻研理论
“实践与综合”虽然属于数学教学的四大领域之一。由于它要求准备较复杂、课堂难控制,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所以相关研究资料比较缺乏。因此,笔者加入了市小教培训中心的“综合与实践”培训班,增强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同时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注意到该文件首次用“信息素养”表述新时代对人的新要求,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刻不容缓。认真学习《数学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提高信息素养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理论水平。
(二)梳理教材
苏教版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安排、活动的设计、呈现的方式等,符合课改的基本理念和课标的精神要求,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与认识规律,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可行的方法。本人通过整理,将高年级教材“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列成下表(见表1):
(三)进行问卷测查
笔者承担六年级(7)(8)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每班30人。笔者选择六(8)班作为本课题实验班,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能力问卷测查。笔者发现,两班学生的能力水平基本相当(见表2);并统计分析,这两个班级上一年度的期中、期末二次数学测试成绩,发现两个班学业水平基本相当(见表3)。
二、课堂教学过程研究
(一)课堂实践阶段
参加市“实践与综合”培训班学习,着手课题试验:在实验班积极地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课程落实:教学教材中的“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和“算出它们的普及率”三部分。同时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改为“实践与综合”,实施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总结初步经验。
在教学“校园的绿化面积”时,课前组织各小组测量校园里部分花圃或草坪的数据,并算出了它的面积,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经验;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应用的过程,既培养了孩子的信息素养、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建立转化的思路并渗透计算方法优化;自主设计花圃,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中学生要考虑花坛的大小、形状、图案、预留的面积等多种要素,这对孩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时,学生分析、比较得出密铺的要求后,教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哪些图形能够密铺?怎样进行验证?”并提供已学的五种图形供选择(如图1)。
图1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大量的动手实践过程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查明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再讨论得出为什么可以密铺(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适当地点拨,学生的信息素养从中得到锻炼、提高。
(二)课堂再实践阶段
在总结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获得部分信息教学操作经验,开展了教材的“测量物体的体积”“面积的变化”“实际测量”“住房的变化”“旅游费用的预算”“绿地面积”“保护水资源”等七个部分的“实践与综合”课程实施,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适时地总结经验。
在教学“算出它们的普及率”一课时,通过选择孩子列出的两种统计表,启发学生抓住图形统计问题的本质,知道该怎样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去收集、整理数据信息(如表4、5)。
表4
在教学“包装的奥秘”时,学生在经历了用2、3、4、5、6、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以及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的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了拼的过程中表面积变化的规律。教者提出给四盒牛奶(9厘米×5厘米×3厘米)设计一个包装盒的任务,这使得学生测量数据、设计合理形状、考虑省料以及包装实用等。学生出现了如下图的三种包装方法,通过讨论,从省料角度选择了第二种包装方案(如图2、3、4)。
图2
图3
图4
可是厂家却选择了图3的包装方案,为什么呢?再一次引起孩子的思考,应用他们收集的信息,课堂获得了问题解决:考虑广告和宣传效应和装入大包装箱里省材料。这样的教学实施,充分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研究的思考
数学实践与综合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数学信息丰富,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地经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过程,可以练就学生发现信息的“眼睛”,成了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载体。
(一)通过“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可以从激发感知信息的兴趣、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和提高信息敏感性三方面培养关注信息的意识
1.激发学生对信息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就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信息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有意识地设置各种情景,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信息输入时,产生浓厚兴趣,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校园的绿化面积”时,利用所在校就是南京市绿色学校,拥有相当丰富的绿化资源和校本资源的优势,挖掘这一资源的综合与实践的价值,从一开始将目光关注到本校“校园绿化”这个主题上。安排学生课前测量、计算学校花坛面积。这使得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学生兴趣很浓,学习效率很高。
2.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创设信息情境,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的兴趣,以培养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例如:在教学“算出它们的普及率”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去思考:班上同学的近视率、班级同学手机拥有率等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决,训练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和外界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描述、思考、体会到数学与信息的联系和价值,同时对查找信息资料的学生进行鼓励。这就推动班级形成主动查找信息资料的氛围和良好意识。
3.提高接纳信息的敏感性
同样的信息,有的人善于抓住信息中有价值的部分,有的人却漏掉了有价值的信息,这正是由于个人信息意识强弱不同所致。因此,在教学中,我突出信息存在意识和利用价值,引导学生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让学生感受信息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感知与信息价值取向判断的敏锐与有序程度。例如教学“大树有多高”这一课时,在测量同学的身高和影长、标杆的高度和影长时,有一个孩子在记录了两组数据后就立刻发现了物体高度和影长的比例关系。
(二)形成“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教学举措
学生有了收集信息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的获取能力是指确定信息来源,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求选择最佳信息资源,查找相关信息资料,完成一定信息任务的能力。它要求学生更多地从周围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最终“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哪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资料。这样使学生每一步智力活动具有目的性,提高针对性,明确方向性。
1.组织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感到新鲜、有趣,充满好奇。教学中,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借助他们的生活经验储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沟通实际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熟悉的实际问题,通过抽象概括后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课前开展调查、搜索、整理与数学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信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利息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妈妈要将5万元存入银行,你建议妈妈怎样存钱?学生为了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去银行,问家人,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收集信息,再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做出了合理的方案。课堂上,当学生出示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设计的方案时,感觉十分亲切,而且,他们在收集和处理信息中也理解了利息、本金、利率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对国债、教育储蓄免税政策、活期与定期不同需求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实施,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提高了他们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2.开展数学户外实践活动,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户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不可缺少的形式。组织户外实践活动,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离开教室,来到社会的一些场所,悉心地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给学生创设获取信息的机会。例如,在“校园的绿化面积”一课,笔者让学生计算一个花坛的面积。学生都不知道花坛的长和宽,于是就通过查学校平面图、问别人、实际测量的方法获取必要的信息,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测量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使用卷尺、获取长度数据信息,记录有关信息。这样身临其境的生活数学经历会让学生感到乐趣无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课前开放,预作活动布置,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要通过开放课堂的教学,让学生把认知触角伸向课外,让学生在课前充分接触生活,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例如,教学“算出它们的普及率”一课,笔者让学生事先收集生活中各种有关普及率的新闻、数据。上课汇报时,由于学生在课前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了大量的信息搜集和储备,所以课堂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很充足,也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加强学生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处理信息的能力指要求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和判断,自觉消除不必要信息的干扰。引导学生根据任务,对信息来源做出判断,考量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目的地加以区分、归类和编排整理。
1.培养学生选择有用信息,促进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并不是将数据代入公式,而是要确定哪些数据,哪些因素对事情有影响,乃至于考察其影响的方向、性质和大小。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信息多余的问题,供学生去确认、筛选,让学生通过判断,从中选择有用信息促进问题解决。例如:“旅游费用的预算”一课要解决小明一家“十一”去北京旅游费用这一个实际问题。学生收集了旅行的人数、景点价格(是否有优惠票价)、交通方式及价格、住宿价格等信息。在预算已知的情况下,学生要根据实际的预算,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住宿的标准。学生在设计旅游方案的过程中,要分析、处理各个信息,排除了价格高、安全性差等不必要信息的干扰。数学教学中,经常设计信息多余的问题,可让学生多多进行信息筛选锻炼,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己根据解决问题需要,自我补充信息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所需要的信息条件并不是事先都具备,而是需要自我补充、收集、挑选、整理和比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信息、数据不完整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考虑收集,自我补充信息,进而解决问题。例如:“保护水资源”一课解决“一个滴水龙头水量流失统计图”的问题时,探索解决问题中,学生意识到需要自我补充测查,搜集信息数据。他们用准备的测量工具(量杯和手表),测量出在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水量流失的情况,然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作出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看出发展变化的趋势。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前的准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应用数据的全过程,树立了需要信息可以自己动手找寻、测查、搜集的意识,初步明确自我补充必要信息的途径有实际测量计算、上网查找、调阅有关书刊资料、向成人和老师请教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3.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其关键还在于对信息的运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发现、研究或经验往往有表现的愿望。教师对此应创设良好的条件和宽松氛围,让学生敢于、乐于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从而培养他们运用信息的能力。
(1)提高运用信息的灵活性
这是指通过一定的信息意识的培养后,运用整合的信息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获得提高。例如六年级在学习完圆柱的体积后,教学“测量物体的体积”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求一个土豆的体积。学生不可能直接计算出土豆的体积,只有将土豆的体积转化成同体积水(或沙子)的体积计算。通过转化与整合,孩子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得到了加强。又如,在让学生计算学校的教学楼有多高时,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有部分孩子提出有目测估算(误差比较大);少数的同学通过比例的知识,将自己的身高和影长与教学楼的高度和影长建立了联系,通过他们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正比例),得到教学楼的高度。通过训练,学生整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2)加强开发信息能力的训练
认识和挖掘出信息的现实价值,并利用好它,这才是信息素养的最好体现。只有会利用信息、具备开发信息能力的人,才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平时教学时,教师应多让学生有意识地去选择、改变信息,创造、开发新的信息。如不同前提下同一结果、同一前提下的不同结果,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验证、处理,做好有关统计,积累信息。
(3)结合课题开辟新的信息资源
笔者还在研究中注意结合教材课题学习,开辟新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搜集、关注,使得学生在多样信息环境下,不断提高创造、开发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求百分数后,笔者设计了一节计算“基尼系数”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布置学生回家调查上个月家中的主要开支情况。学生调查的项目有:家中上半年每月水费、电费、电话费用、食物支出、购买衣物、娱乐等支出情况;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作好表格,算出每一种支出所占百分比。食物所占的百分比就是“基尼系数”,孩子根据各项支出的百分比,对父母提出对家庭生活安排更为合理化的建议,获得家人的称赞,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研究的反思
(一)研究成效
通过孩子在测试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实验班六(8)班的学习成绩与六(7)班的差距逐渐拉开,六(8)班的孩子在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上强于六(7)班,学困生的进步不明显。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课,对六(8)班的孩子完成信息素养的初步启蒙教育(见表4)。
(二)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期一年,在时间上显得有些仓促,而“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在准备和操作的过程中都比一般课型复杂,课时安排也比较少。所以课题的实施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其中也存在显效滞后的问题。相信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信息素养会不断得到提高。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为学生提供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机会,为创造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当前,教育部正研制新的高中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将发生重大变化。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该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体现和运用?面对全国卷试题的特点,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应对?这也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而高考“遵循教材”―“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高于教材”,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视野的高度、宽度在哪里,课堂教学的水平与边界就在哪里;备考复习的程度在哪里,高考的效能就在哪里。
因此,备考一轮复习,教师首先要有充足的储备,教而有道,才能立足于正确的备考方向。
1.对照考纲明确教学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课程标准或考纲中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再现和整合,也不是四项基本能力的点到为止,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思路和措施,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提升复习质量的基础。
如衡水中学备考中的如下目标就可以很好指导教师的目标思路。
史实――对基础知识储备和基本历史概念的落实。
史通――对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做到纵横贯通。
史论――对历史知识的说明和评价,做到史论结合,论从
史出。
2.制定合理有序的教学计划
计划不仅仅是进度表,应是时间、知识、能力的有效统一,才能有效控制教学节奏、教学效果,掌控学生学习进度和程度。
如2015届高三备考中青岛市城阳区教研室历史学科要求制定的教学计划配档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计划的形式主义。
3.熟识历史学科素养,全面指导一轮复习
统观2016年高考全国卷试题,各个学科,各套试题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考查比较隐性。大多数题都不只是考查某个单一的核心素养,而是综合考查多个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全面掌握历史学科素养的内涵、运用和考查,才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可以参考这几篇文章)
(1)历史学科素养内涵。
(2)2016年考题学科素养对照。
(3)例题解读五个学科素养。
课堂篇
1.优化复习模式
一轮复习基本思路是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通史。可以采用宏观―微观―宏观的复习方式,由线及点先单元再每课,再由点到线由课到单元,并适度淡化三轮复习界限。在一个知识体系下展开复习,再对知识点进行精雕细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小专题总结,更便于学生把杂乱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提升化。
案例 如必修一 第一单元在进行基本复习复习过程后,可以适当进行小专题链接。
(1)通史链接: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折射出的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
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折射出的经济、思想文化的特点。
(2)横向链接:
①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代希腊时期的比较。
②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2.深化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是复习、考查的重点知识,一轮中不仅要识记、区分、理解主干知识,更要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深化。
案例 必修二 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第一步 学生自主归纳概括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步 材料解析: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和影响。
第三步 多视角认识近代经济机构的变动。
第四步 主干知识延伸: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特c和认识。
第五步 经典考题针对性训练。
如此,既可把握基本知识点的线索,又能提升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
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以人教版为例),图画、材料多了,文字表述少了,很多知识点都“隐”了起来;加上教材编排重专题,不可避免地带来内容连贯性不强。因此,挖掘利用隐性知识非常有必要。
高考《考试说明》在“关于知识的考核深度”中指出:“高考命题对于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给予应有的重视。”从近几年的文综高考和各省高考试题来看,考查“隐性知识”的比例和范围都超过前几年的要求。以2016年的江苏高考题为例,第12题涉及印度支那的概念问题,就属于隐性知识。
综上所述,不论从理论还是实际需要来看,隐性知识都是如此重要。但是,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的隐性知识,在常态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善于发掘隐性知识,利用隐性知识,对于丰富课堂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着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大意义。
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际,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第一单元为实例,我发现课文中的一些总结性、表述性的隐性知识内容,教师如果设置有梯度的设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就大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历史素养。而且,如果放到复习课当中应用效果更佳。
1.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材对于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是这样表述的:“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取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家思想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结合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其他学派主要有哪些?儒家思想与其他学派的思想是什么关系?战国时期儒学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如何?通过这样设问,引导学生学习并补充:儒家思想尽管是后世的正统和主流,但在战国时期只是“百家”之一,绝不是最受欢迎的主流思想。再引出战国――秦朝――汉朝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通过这样挖掘,既拓展了知识,使得课文内容平稳过渡,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讨论求索的过程中能力素养得到了提高。
2.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汉代儒学的影响表述为:“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段表述如果应用在单元复习中,让学生以表格形式概述儒学发展历程,并对这段话进行论证,就会起到良好的知识引领和素养提升作用。部分学生对宋明理学和明清进步思想家思想会有种错觉,感觉儒家思想消失不见了。实际上程朱理学也好,陆王心学也好,甚至明清之际的几个进步思想家,他们本质上都是儒学家,他们只是不断融合吸收其他思想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促进儒学不断丰富与发展。
3.第三课“宋明理学”,对理学的影响是这样表述的:“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理学对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教材言而不明,但是从考试和历史素养的养成角度看,这段隐性知识的补充非常必要。
政治上,正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学体系对规范人心,重振纲纪,强化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教育上,为了传播理学,宋明重视教育,促进书院教育的勃兴。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大家都曾参与其中,对文化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伦理道德上,中国文化中的注重气节、品格、立志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民族性格的塑造,都是理学强化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积极产物。
当然,强调理学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回避理学为君主专制服务、强化思想专制、扼杀人性和创造力的消极影响。通过这样的分析与挖掘,增加课堂容量的同时,对学生的精神追求产生影响。
4.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最后一句这样表述:“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的?引导学生讨论后列表概括:针对“君权神授”,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继承先秦孔孟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主张;针对道学家空谈义理、脱离实际,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思想,并继承传统儒学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主张;针对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王夫之针锋相对地提出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出,表明历史课程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教材为载体,对隐性知识大胆发现、巧妙应用,必将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也必将为课程改革书写华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二、挖掘教材
高考试题是由大学老师命制,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对教材的看法是不同的,大学老师是用学术研究的视角看待中学教材。教材是高考与教学的交汇点(高考命题要依据教材,教学是用教材教),高考命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是知识再现和知识建构的过程,更是知识升华的过程,从而加深知识学习的深度,以便有效地应对高考。
三、侧重能力培养
高中历史考试说明提出高中历史教学要达到四个层次能力要求。在教学中要通过学案导学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主要知识,获取有效信息,落实第一个层次能力要求;课上通过习题演练培养学生分析、运用、调动历史知识的能力,落实第二个层次能力要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落实第三个层次能力要求;尝试练来的高考真题,逐步培养学生评析、论证、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落实第四个层次能力要求。逐渐把知识内化为能力。
四、增强习题演练的效度
练什么题?练高考原题最有效,每课课后都配几道高考原题。怎么练?做选择题时通常分5个步骤:读信息—判立意—审关键—辩选项—定答案;做材料题的一般步骤是:读题设、看分值—读题干、判立意—提取有效信息—整理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答案。训练题不求多,但求精,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努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提高习题训练的效度。
对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不难从试卷中挖掘一些命题思路和趋势,对于老师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备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通过与多位优秀历史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高考历史命题的衍变及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高考历史命题突出整个历史进程的主干知识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其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和意义。这些主干知识主要包括一些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人文思想、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影响力较大的历史人物等。对于备战高考的学生来说,要对这些主干知识做到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对中国和世界在历史中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主线和特征进行把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史。在这个历史阶段,要将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等相关的制度和特征,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不断深化、理解和掌握。二是中国近代史。这个阶段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具体表现存在着何种差异,相同之处是什么,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影响等要分析透彻;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如何演变而来也要重视。三是世界史。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发展过程和特点需要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归纳和总结;对工业革命的相关背景及影响进行概括。四是对中外历史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比较。
二、高考历史命题注重对历史课程知识的考查
一是部分历史课程知识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甚少,但在之后大学阶段的学习中有着关键地位,也就是说,目前高考命题注重与大学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紧密结合。如2012年,海南单科第14题,利用民间的传言反映我国民族矛盾的日益加剧,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并未体现。
二是高考历史命题中,体现了当前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以及学术界较为热门的争论。如2011年课程标准卷第28题,利用巴黎公社的文告,充分表达巴黎公社从此开始积极关注工农群众的基本利益,从而快速获得了群众支持和拥护,解决了政治孤立的现状。
三是高考历史命题中在考查相关知识的同时,还体现出培养学生史学素养的理念,主要有史学研究观、史学思想、史学研究方法及重要的文史知识等方面。
三、高考历史命题呈现主流价值观
(一)命题中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个人或集体,是对国家的一种较为积极的认同感以及行为上的表示。爱国主义就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与民族主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站在历史的角度,中国史和世界史中都蕴含着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主干知识,这是高考命题发展的趋势。对于考试命题来说,不能只是将其作为选拔学生的要求和标准,还是整个历史教学活动的风向标,是整个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考历史命题中,蕴含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点,历史教师对此要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高效复习。
(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公民意识
社会公平正义是整个人类一直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杆。公平正义需要将社会中的各个主体的利益矛盾进行正确处理和协调,从而有效实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民主自由平等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和向往。在近代史中,人们追求自由、平等以及民主的社会氛围,反对专制统治;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主义的民主得到了充分发展,最大化的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公民意识是每一位公民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核心内容是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把国家主人翁精神与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有机融合。因此,在高中历史主干知识中,必须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机制、多元化的民主体制、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保障人权等基本的思想主张。
(三)尊重文明多元化的同时追求和谐
民族的种类较多,文明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每一种文明的发展和壮大,有着最为根本的原因和依据,同时也有着丰富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各种各样的文明形态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文明与文明之间也存在着交融和摩擦,在冲突中交流,在碰撞中发展。因此,在高考历史备考中,要深入挖掘东西方文明的特征和差异,将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作为学习和复习的主线,注重对不同国家的外交手段进行学习。
(四)符合团结、合作和共赢的精神内涵
团结是任何一个集体发展和成长必须具备的精神内涵,这是一种由多种情感碰撞所产生的精神,团结能建设好一个优秀的团体,也是集体主义的集中表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团结能够凝聚整个集体的核心力量,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壮大中占据优势,从而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团结。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集中表现的知识点有:清代商帮、近代革命中国共关系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等。
四、结语
通过对高考历史试卷的分析,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备考时,要基于历史课本知识,将其作为高考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善于挖掘和整合历史知识的核心和内容,将多元化的史料作为鼓励和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的手段和途径,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历史备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方旭,付三龙.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7)
一、高考频率统计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各省市共考11次,其中2015年、2016年共7题,其中两题都是云南的考题,可知是高考高频考点。
二、夯实基础
基础主要从条理化、分类化等角度着手,以时间为轴,以事件为核心展开,示例如下(详细内容略):背景,时期,代表,口号,指导思想,概况(前期、后期),评价(积极性、局限性)。
我所教的学生,是乡镇高中的学生。学生基础差,行为习惯散漫,所以教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去做,我一般让学生以背记、默写等方式巩固基础知识。
三、拓展思维
以时代背景为基准,重视培养学生的时空素养;以整体、全局视野,拓展学生的历史解释的逻辑思维素养;以史料为引,训练学生的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以的重要概念“中体西用”的理解为例。
1.含义
【史料引用】
“1861年,冯桂芬在《校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李鸿章等人也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也”, 被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
史料的引用,一则让学生熟悉史料,二则让学生从史料从获取信息,得出结论:“中体西用”是保留中国固有的制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也就是“器物”。接着从具体概念着手,让学生清晰地认识“中体西用”的含义。
【历史解释】
“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2.评价(历史背景、整体观、全局观)
(1)为西学的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虽然中学是体,但西学既然已经为用,它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魍晨蚣埽取得了合法地位。从中国发展历史背景着手认识中国走出“天朝上国”迷梦过程中的重要性、艰难性,同时从世界整体的角度,弄清中西关系发展的渐进性。
(2)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政治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交融,从而产生了中国自己的近代政治思想。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全局观的角度认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是中国近代化开端的重要意义,熟悉历史的时序性和逻辑性。
四、训练方法
全国卷历史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的得分是高考历史成绩的首要影响因素,所谓“得高考选择题者得高考天下”。基础为根,思维为干,方法则是枝叶,有枝叶才能成为真正的大树,做题的方法往往使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效率。现在简单说一说讲课中常用的方法――四大辨析法 ,其贯穿于审题干、看设问、辨选项的整个过程。
时间辨析:用时间进行分析,辨析清历史时间可以说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教材辨析:把选项和教材的具体知识联系,一般史实性题目居多。
关键词辨析:找出材料中具有提示性的关键词,如时间、地点、术语、历史的特殊名词、反复出现的词语等。
对应度的辨析:选项是否符合史实;选项提法是否过于绝对;材料、选项、设问是否一一对应,如关键词是否一一对应;是否都是过渡性的表述(逐渐性的、过程性的);是单一还是比较性的描述。
【例题】
( 2016年高考历史新课标III卷)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考点】
一、历史试题之分析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沿袭了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基本风格,强调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素养,其主要特点如下:
1.试题稳中有变,坚持能力立意
历史试题在结构形式、试题内容、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但稳中有变,稳中求新,坚持能力立意。
在结构形式上,与去年一样,历史试题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85分,包括12个选择题共48分,两道材料题,其中40题25分,41题评述题12分;选修仍为四选一,15分。选择题仍以政治经济史内容为主,但今年的呈现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去年的求答词有很多类型,比如“原因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表明了什么”,而今年的求答词多以“该材料反映”“这一论述反映了”“表明当时”等类似词语出现,也就是材料表明型选择题,从而增加了试题难度。
在试题内容上,注重对书本主干知识的考查,比如重农抑商政策、宋明理学、中国近代化、工业革命等都是历史课程的核心知识点。
在难易度方面,笔者认为所给材料比较常见,但阅读量比去年更少,难易度下降,考生相对去年会做得更快。其中,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全面解读信息的能力,其目的毫无疑问是要回归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
2.渗透多元史观,突显学科素养
综观各地高考,笔者认为,新课标全国卷的历史试题在关注史学理念、学科素养方面走在课改的前沿。
试题贯穿着唯物史观,但更多的是渗透了当前盛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这些史学研究新理念其实就其内容来并不新颖,但它们使我们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了新的角度和侧重点,更加注重从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更加关注时代主题,从人类文明和世界发展等多角度、多层面的历史思考中以史为鉴,学以致用。25题从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中折射出新史学中社会史观;而40题从表面上考的是我们日常生活很常见的红绿灯发展历程,但实际上考查的却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新史学中的社会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3.体现课改方向,重视探究学习
历史试题依据考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命制,体现新课改方向和创新的时代精神。今年的历史试题全都使用新材料、新情境来命题,没有一道题目是完全来自书本的。这种试题需要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并正确解读和评价历史。可能有些试题学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28题关于清朝的内阁制的题目,学生可能会把它与关于军机处的题目混淆,因为它所描述的现象“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很像是对军机处的作用的描述,但如果学生真的这样认为的话,答案毫无疑问是错的!之所以采用新材料、新情境来命题,不仅是因为现在的教材是一种教材多个版本,更是因为高考现在考察的并非单纯考查知识记忆,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获取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此外,今年的历史试题继续强调在命题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化,重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如第41题,要求考生对“冲击—反应”模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通史能力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又考查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方法,还考查了学生对新史观史学理论的了解,可谓一箭三雕。
二、历史试题之启示
1. 高考备考,须从高一开始抓起。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可以从网上搜索史料,包括史书、视频、回忆录;也可以组织学生看历史专著或其片段,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教师要将各个版本的历史教材根据新课标和考纲的要求综合起来有选择地讲述。
2.复习过程中强调主干知识,对历史概念要尽可能阐释清楚并加以相应的习题训练,但不要让学生记忆过细的知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从上述《考试大纲》规定的高考的考试性质看,它是择优录取下的选拔性考试,也是应当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考试。①
“选拔性考试”,测量学上称为常模参照性测验,它是根据考试集体的常模(如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对地位量数等)来解释分数的考试。选拔性考试与水平性考试(目标性考试,测量学上称为标准参照性测验)不同,前者的目的是在学业水平与能力上选拔人才和测试学能倾向,强调区分考生之间的差异;无论考生人数多少、成绩优劣,都根据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②因此,《考试大纲》中要求,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就顺理成章了。这四个“度”架构起高考选拔的“量尺”,为实现其区分与选拔功能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其中关于“区分度”与“难度”的规定,值得注意。无论是“必要的区分度”还是“适当的难度”,简单地说,都是要让所有考生在统一的量尺下“排队”,得到一个成绩位置,以便于高等院校按照招生计划,根据专业所需要的文化素质进行选择。从另一个角度说,具有一定区分度和难度的试卷试题也是用来检验不同考生能力的“门槛”,能迈过多高的门槛由考生自己的能力决定。当然也会有部分考生被“挡在”高等院校大门之外。
择优录取中的“优”是指什么?从字面上看,应该包括“考生成绩”,但又不是完全根据成绩来确定选拔结果,还要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这里的成绩主要是指正式高考时考生总的卷面成绩,①是“智”的集中体现,也是目前给考生“排队”的主要依据。但是,“德”和“体”也并非仅仅是一种陪衬和摆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融入社会生活,愈来愈积极地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为表现出较高道德水准的考生特别敞开大门的事例不断出现。同时,对“体”的要求也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这都说明,就考试与录取的关系而言,卷面成绩固然是很重要的录入参考量尺,但毕竟不是唯一量尺。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它,同时也不能把它绝对化。
在考试内容上,《考试大纲》也做出明确规定。它由两个自然段构成。这些规定中蕴含着丰富信息,读懂其中的内容,至少会使我们的复习备考少走很多弯路。
第一自然段: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从第一自然段里至少可以得到三个明确的信息点:第一,考试内容确定的依据之一是根据高等院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第二,教育部的两个重要文件,特别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内容划定了考试内容的基本范围;第三,提出了“历史学科”的概念。
第一个信息点传达出的要求非常重要,它说明了高等院校在高考中所占的位置,绝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而是拥有对高考提出要求的主动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科的高考不是简单的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检查,也不是完全依照对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来选拔考生,而是有自己的文化素质要求。高校的文化素质要求具体是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可以明确的是,它会更看重专业属性,会在专业上有较高要求。这就提示我们需要思考,完成了高中历史教学任务之后,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和备考,是仅仅回归高中教材,还是应该把目标定的高一些,站在高等院校的角度,思考和研究它们“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都有哪些,我们能帮助学生向这个要求靠近多少。一些老师在复习备考时觉得找不准方向,其实方向在《考试大纲》中已经明确了。还有的老师习惯于按照以往的惯例回归教材,围绕着教材做文章,这对于夯实基础、强化知识是必要的,问题是面对高校的文化素质要求,仅有此点是不是足够?
第二个信息点提示了课标在考试中的作用。对大多数老师来说,这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因为课标所规定的三维目标不仅是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科培养的要求,当然也就是选拔性考试所要检查、检验的重要方面。如果有的老师在复习备考时,没有首先想到课标,不是以课标为纲,先把课标的要求吃透,忽略了从课标的高度设计练习,这样的备考多半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思考以下问题:如何把课标的要求与高考的考试方式、考试要求接轨?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如何把课标的要求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体现在复习备考的练习题中。做过这种尝试的老师都有体会,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易就不易在,课标的要求很多是抽象的,而试题却都是具体的;既要把抽象的要求用具体的试题体现出来,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好难度和区分度。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明确,即“依据……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这个“内容”是指什么?如果把它理解成就是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或者更直接地说就是一系列知识点,这是一回事;而要把它理解为除了知识点以外,还有课标对这些课程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指定与要求,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笔者赞同第二种理解。只有把知识点与培养目标结合起来,考生的能力、素养才能顺理成章地纳入考查范围。知识点考查如果缺失了课程目标和要求,很容易变成考“死知识”,这是历史的倒退,与今天的选拔要求格格不入。在理解考试内容的确定上,我们要把视野放宽,领会《考试大纲》有关考试内容规定的真正含义,不可望文生义,简单化理解。
第三个信息点涉及一个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备考中都非常重要的概念――历史学科。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它的理解和认识现在仍然存在着很多误读。这里强调的是历史学科,而不是“历史”、更不是“历史课程”的考试内容。这三者之间有着毋庸置疑的差别,不是一个含义,也不能相互替代。历史学科既是指某一类的知识范围,同时也是指一种特有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包括了对历史内容的分类与排列,对历史过程的概括与解释,对历史规律的提炼与把握。它使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不再是杂乱、零散的堆积,而是相互联结,形成有机的整体。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历史事件,或者说历史元素,一方面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这就使它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与别的历史元素发生关联;另一方面,这种关联又赋予历史元素一种解释和被解释的功能――它可以用作例证去说明某种历史现象,也可以被其他历史元素证明它存在的历史逻辑、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可以这样说,只有在历史学科之内,零散的、孤立的历史元素才能成为“活的”,也因此才具有意义。由此可见,“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中的“内容”,不是随意的、零散的、孤立的内容,而一定是能够反映、代表学科体系的内容。
上述三方面归结到一点,实际上就是高考历史试题总体立意的依据所在。作为国家级考试的一部分,历史考试总体立意应该是基于中学历史教育水平又高于中学教育水平。基于中学教育主要体现在肯定了课标在高考中的地位作用,高于中学教育水平体现在“高校的文化素质要求”和“历史学科”体系上。这几年,一些试卷整体上难如人意,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命制的全国卷差距明显,除了命题技术的差距外,可能还与整体立意上没有达到高考所应该具有的高度,试卷的整体水平难以跳出平时教学和测试模式的窠臼,有着很大关系。
如果说第一自然段明确了命制试卷试题的总体立意,第二自然段说的就是整体要求。或者换个角度看,就是高考考试要考查的几个重要方面: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历史学科的要求上,高考考查首先当然不能忽视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尤为注重史料与史实,可以说这是历史学科的生命之源和立足之本。无论是专门的历史研究,还是初级的历史学习,基本史实的掌握都至关重要,而基本的历史知识,应该是基本史实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通俗性的描述。历史学科在高考中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相对应,这项要求不难把握。很多老师或学生,看到“掌握程度”这四个字,很容易理解成识记程度,也就是记忆的牢固程度,背书的熟练程度。是不是想到了,这里还包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运用程度以及挖掘程度。任何历史知识,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体系或系统中的一环,除了本身知识含义外,它还可以挖掘出很多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折射、说明、印证……其他知识。对一个“知识点”你是“平面”掌握,还是“立体”掌握,结果大不相同,反映的是程度上的差别。现在的历史试题,对知识点的“平面”考查已经越来越少,而是趋向于考查知识点的运用和活用。
“考查学科素养”的规定尤为值得重视。“学科素养”的提法,可以说超越了现行高中历史课标的要求。课标只是提出培养“人文素养”,而这里的“学科素养”指向更加具体。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即历史素养是什么?怎么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应该怎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面对《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不能无视这些问题了。有研究者把“历史素养”定义和解释为:“具体到历史学科,它所呈现的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①尽管这样的定义还不尽如人意,至少它指出了历史素养的两个特质:综合性和心理品质。历史素养表现的是历史学科知识、能力、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水平,是在处理问题中表现出的心理活动。也正是由于它是某方面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活动,所以才可以借助特别设计的试卷试题,让学生通过作答留下心理活动的印迹,展现其心理品质。明白了这个要求,在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就要从关注个别试题考查内容、与教材的关系、超不超考试范围等细枝末节,转到关注和引导学生答卷解题时的心理活动上,也就是他们心理活动与历史学科要求的常规心理活动方式,是不是相符,相符的地方怎样保持强化,不相符的地方怎样引导纠正。至于历史素养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是怎样呈现的,笔者会在后文中结合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用实例说明。
《考试大纲》提出的“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这是对历史素养的重要内容的进一步明确和突出。“科学历史观指导”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都是学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前者实际上考查的仍然是心理活动,即在答卷解题时,学生是不是“会想”“有思路”“对路子”“头脑清楚”等。这里的“会”“有”“对”“清楚”的标准,就是要符合历史学科常规和基本规范。这就是学科方法的要求了。每一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的基本方法,在解决本学科问题时,是不是运用这些方法,也能反映出学科素养的程度。需要提醒的是,“符合历史学科的常规和基本规范”的字样,不会出现在试题题干或者试题要求中,它属于一种“默认”式要求,就像长跑比赛,规则中不会列入要求比赛者合理调整呼吸一项。如果教学和复习备考中教师没有予以强调,用各种试题强化学生接受这些常规和按照这些基本规范作答,很可能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欲善其事而用错其器的现象。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绝大多数教师早已耳熟能详,不足为奇了,以至于一些教师提出了“问题导向”的教学和复习备考思路,并把教材内容归纳出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供学生复习和思考。无疑,考试就是考查考生会不会解决问题,每一道试题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强调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既有考查解决“旧”问题的能力――在教材范围内已知问题,也有考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笔者看来,后一种问题更为主要。既然是考生没有见过、没有练习过的“新问题”,那么他们只能凭借已有能力去应对了。因此,对这里的“能力”的理解,应该包含两个层次:通过平时培养和训练积累的已有能力,灵活自如地运用已有能力的能力。有的考生,前一种能力不差但后一种能力欠缺,结果成绩不理想;相反,具有一定的前种能力但后种能力更强的考生,可能成绩更为理想。这就是提示我们,应处理好两种能力的兼顾与侧重。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38-02
部分省市拟推行的“高考语文加分,高考英语减分”的政策调整,笔者认为有如下两个自觉、积极、革新之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81
教育部正在组织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并将历史核心素养的达成度作为评价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可以说,考查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今后历史教学评价的根本导向。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自然离不开史料教学,离不开史料的阅读与批判认知。但笔者在多年调研听课中发现,不少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三点:
第一,引用史料篇幅过长,数量过多。由于教师没有对史料进行精心挑选,结果造成史料堆砌,泛滥成灾。课堂教学便成为教师强行驱动,学生对史料进行蜻蜓点水式阅读,并最终在教师“引导”下获得规定“答案”。这种史料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史料挑选随意,质量不高。这样既影响了历史教学的严肃性,也无法取得史料教学应有的效果。
第三,史料使用不当,效益不高。因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难以发挥史料教学的功效,无法通过史料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比较、分析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充分发挥史料教学的功效?笔者在长期教学视导中曾发现某高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评析美国1787年宪法比较成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将其教学过程及分析记录如下。
材料一在1997年进行的一次电话调查中,1000多美国公民当中有71%的公民表示强烈地赞成他们为宪法而自豪的陈述,另外20%的公民表示比较赞成。在1999年的一次调查中,85%的公民表示,他们认为“宪法是美国在过去的世纪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佟德志:《美国宪法的民主批判》
(第一次调查是1997年9月由国家宪法中心进行的“宪法知识调查”,第二次是盖洛普组织于1999年进行的调查)
材料二美国宪法学家路易斯・亨金认为:“对于美国人民,宪法是他们的圣经,是他们引以为骄傲的祖国的象征,是他们美好生活的清晰表述,是他们自由的。”
――[美]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编,郑戈等译:《与权利・导论》
材料三约翰・亚当斯说:“要建立一个使富人的自由和财产感到安全的参议院,以反对穷人占多数的众议院的侵占。”
――邹刚:《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
材料四“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阶级特权不受法律保护,种族特权被神圣化。”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五“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列宁:《列宁全集》
阅读材料后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有何局限,并根据材料五指出其原因。
(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材料四有何矛盾之处?如何解释这种矛盾?
综观该教师的史料引用与实际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值得一线教师借鉴。
第一,选择了五段材料,材料都不太长,适合用来培养高一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符合学情的。
计分科目增加,学校向课堂要效率
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介绍,中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有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也与今年上半年我省出台并实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关。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适应新高考等,无锡市及时跟进调整、制定中考改革新方案。
新方案重视培养初中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继续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操作考查和初二阶段信息技术、生物、地理等学科考查外,明确自2020年起实施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该测评成绩合格作为初中毕业的标准和升学的依据。此前曾提过,2021年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科目纳入初三学生中考计分科目的安排则不予执行,2021年参加中考的学生依然执行现行中考方案。
中考计分科目增加是否会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基教处负责人说,中考计分科目和考试时间的增加,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一定的紧张感和压力。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压力和竞争,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本次新方案也明确要求,中考命题要把握科学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合理确定试题难度,强化对学生知识掌握、综合分析、创新思维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减轻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鼓励开展适合的教育,注重因材施教。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提升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看,无论是考试科目还是考查、测试科目,都要认真学习。我们也会重视督查初中学校的课程开设情况,确保各校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
对于中考计分科目增加,积余实验学校校长丁伟健表示并不担心:“我们在教学中会提高对历史、道德与法治的重视程度,加大、加深对教材、学生、考试方向等方面的研究,提升课堂效率。”
中考科目、时间、总分均有增加
近几年,随着历史新课标教学的全面展开,高考命题出现一些新的趋势。这些趋势主要有:加强题目的智能化考查;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增多;重视对历史学基本理论的把握。新高考形势下文科综合试卷及其中的历史试题亦出现了一些新的
特点。
一、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及历史试题出现的新的特点
1.对试题进行模块化排列组合
按地理、历史、政治的排列顺序对客观题与主观题进行编排。
2.注重对学生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
3.命题的主要目标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答题不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复述,而是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推理。考查学生对知识内在结构的把握及综合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遵循“依据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考查涉及了教材之外与历史有关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解答这些题目。
4.试题多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这也是课改以来文科试题的趋势。总体上看,所选试题多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比如,环境问题、民生问题、西部大开发、党的建设问题、改革开放以及中东问题等,这些都反映了试题趋向于与现实结合。
5.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试题的参考答案要求“考生言之有理也可给满分”,这反映了历史试题的综合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历史试题的形式和考查的主要内容上。形式上的综合主要表现在图表与文字材料相结合。考查的主要内容上的综合既表现在学科内综合,又表现在跨学科综合;既表现在考查知识的综合,又表现在考查能力的综合。学科内综合包括:中国历史内部、中外历史结合与世界历史内部的综合考查和政治、经济、文化史的综合以及它们之间的综合考查。跨学科综合主要表现在历史、地理、政治三科的综合和史政、史地两科的综合两大主要类型。
二、新高考形势下历史教学的新理念
1.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去发现、认识和解答问题,就不能谈如何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中学历史教材讲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古今中外世界各地的历史事件。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事件的时候理应受到这些事件的感染,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教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教师除了分析教材,还可以适当讲述有关华盛顿的事迹,品味华盛顿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很多中学的历史老师的教学方式都是满堂灌、学生搞题海战术,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一些书本知识,更有甚者还机械地背诵试题答案。这种方法也许平时考试可以得很高的分数,但是学生通常会形成僵化的、固定的思维方式和做题方法。这种培养学生的方式和学生掌握的做题方法明显有悖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新的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很灵活,高考的试题不局限于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关于某一事件的表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高考形势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
1.根据课程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要从宏观上了解和把握历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促进学生在其主动进步中实现国家所期望的标准。它是历史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历史课的教学要把握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其次,要理清三者的相互关系。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是历史教学的核心问题;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有效的保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历史教学有效的重要体现。最后,教师要把握好整体目标。如果忽视整体目标,就会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
2.把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前预习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现在历史教材图片知识和文字都很丰富,但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学生在没有预习情况下直接听课效果非常差。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上看,学生行为活动的效果与他们活动目的是否明确有很大关联,活动目的越清晰,其视、听、说等知觉就越清楚、完整,记忆的效果也就越好。
3.加强强化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的形式是考题试卷,任何对知识的考查都要以题目的形式表现,而知识能力是否等于试卷得分,除了要掌握基本知识以及具备相应能力之外,还与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考场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要使学生考试时取得佳绩,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工作之外,还要进行应试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