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旅游的商业模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表明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不仅要以旅游者为本,也须以旅游地居民为本,以促进城乡统筹、落实富民工程为战略思想。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特定区域在旅游业发展中,将社区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主体,通过对旅游规划、开发、运营、管理和监督等决策与执行体系的广泛参与,在保证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社区全面发展的新模式。由此可见,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不仅可促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还可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收渠道,这正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在古镇旅游商业模式设计中引入社区参与理论,保证社区居民合理参与古镇旅游并分享发展利益,不仅是落实富民工程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两大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旅游商业模式概述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
按照学术上为多数人公认的定义,商业模式是:“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组织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根据旅游产业的特点,将其商业模式分为收入模式、投资分期、营销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开发模式及融资模式七大方面。
(二)旅游商业模式研究现状
总的来说,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对旅游开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化、网络化对旅游商业模式的影响;基于文化保护及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商业模式设计以及遗产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中商业模式的设计等。可见,在已有的旅游商业模式研究中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特别是社区参与理论的结合研究较少,这种研究及其发展趋势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人本化宗旨是相悖的。因此,本文将以此为突破口,以青溪古城为例,引入社区参与理论对古镇旅游开发中的商业模式设计进行相应研究,以期通过成功的商业模式,对促进我国古镇旅游朝着“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有所裨益。
二、青溪古城旅游开发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青溪古城概况
青溪古城隶属广元市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角,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美誉;同时,青溪古城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川陕甘旅游金三角的中心区域,西北接大九寨生态旅游区,东南连川东南红色旅游区,并且是四川大九寨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也是进入唐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路,与东河口地震遗址相邻,区位优势十分突出。近年来,青溪古城凭借突出优势,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形成了"生态旅游、土特山珍、矿产加工"的产业发展格局,尤其是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第三产业产值2084万元,截止2007年已建成星级农家乐40余家,初步形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的青竹江乡村旅游带,核心镇区――青溪古城的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旅游接待能力。
(二)青溪古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参与规模较小,以个别参与为主,仍停留在自发参与阶段。(2)参与广度不足,以农家乐为代表的餐饮、住宿为主,有待进一步拓展。(3)参与深度不够,还没有形成社区与旅游区息息相关的利益机制。(4)参与形式单一,以个体经营为主,有待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形式。
三、社区参与青溪古城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1.促进灾后重建的需要。青溪古城在5.12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基础设施损失巨大,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灾后重建不仅仅是建筑的重建,更是居民生活信心的重建,如何做好居民安置、解决当地民生才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和主要任务。在青溪古城灾后重建过程中,抓住恢复重建机遇,通过正确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古城旅游开发当中,是灾后重建中帮助当地居民安居乐业、重建家园重要途径,也是执行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重要举措。
2.丰富旅游产品的需要。体验社区文化和参与社区生活是古镇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通过社区居民广泛的参与旅游,理解和支持古镇旅游开发,主动参与社区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也能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
3.旅游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倡导社区充分参与到古镇开发中,确保社区和当地居民能获得各方利益,从而维护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的社会稳定,最终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4.保护本土文化的需要。青溪是著名的羌氐聚居地,羌氐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通过居民参与旅游的接待与开发,能够使居民认识到本地文化特别是羌氐文化的价值,从而提高对本土文化、羌氐文化的重视,有利羌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四、青溪古城旅游开发商业模式设计对策
根据青溪古城社区居民具体情况,针对青溪古城社区参与旅游的现状,从商业模式中的开发模式、融资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这四个与社区居民利益相关度最强的因素出发,对青溪古城旅游商业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保证社区居民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古城旅游开发中来,从而实现社区利益最大化,保证青溪古城旅游不仅为旅游者所满意,更为社区居民所满意。
(一)开发模式
与众多旅游形式相比,以古镇旅游、乡村旅游为代表的社区型旅游是社区居民最易参与、受益最多的旅游类型,在青溪古城旅游开发中,以“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开发理念为指导,依托历史悠久的古镇旅游资源和独具川北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提出“古城+乡村旅游+旅游地产+绿色产业+生态景区”的产业综合开发模式,大力发展古镇旅游和乡村旅游,让古城内外居民皆能最大化的受益于古城旅游的开发。
(二)融资模式
一般情况下,社区居民的投资能力和经验管理能力都十分有限。因此,在青溪古城旅游开发中,除了旅游地产这类资金投入大、经营管理难度高的项目以外,对于土特产生产加工、本地工艺品生产、民俗表演、民居客栈、特色餐馆等这类资金投入较小、经营管理简单的旅游项目则主要由政府通过提供技能培训、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等形式,引导社区居民通过对自家建筑的风貌改造和业态置换参与其中,让社区居民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都能参加到古城旅游开发当中,并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融资模式。
(三)管理模式
旅游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旅游管理机制的组织模式,合理的组织模式既能发挥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主导作用,又能保证社区居民在旅游管理上的完全参与,同时又能弥补居民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的不足,从而保证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结合青溪旅游开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引入“政府主导、公司主体、居民参与收益”的旅游开发理念,将青溪古城旅游开发管理模式设计为“政府+公司+社区居民旅游协会”的三维一体的多元组织模式,提升社区参与的深度,让社区民居正在成为古城旅游开发的管理主体。(如图1)
图1青溪古城旅游管理组织结构示意图
(四)经营模式
根据青溪古城旅游开发特点,针对古城居民实际情况,将设计土地使用权出让模式、项目经营权出让模式、资产所有权出让模式、项目合作经营模式、项目独立经营模式等多种旅游经营模式,社区居民根据自身实际特点,以不同的形式产于到古城旅游项目经营中,从而更加拓宽了社区参与渠道,丰富了社区产于形式。
五、结语
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基于社区参与理论的商业模式是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此抛砖引玉,望更多研究者、规划者能够来探讨这一课题,扶持和推动这项意义重大的工程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参 考 文 献
[1]丁焕峰.农村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与旅游扶贫[J].农村经济.2006(9):49~52
[2]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1):47~52
[3]王小莉,衣玮,林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遗址开发的商业模式探索[OL].绿维创景.2010
二、分界洲岛旅游区发展阶段中的不同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概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流行,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是一个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赢利方式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式。海南省分界洲岛旅游区从发展初期开始不断摸索,改进自身的发展战略,到如今成为国家5A级景区,可见该旅游区采取的商业模式是成功的。
(一)旅游区发展初期主要采用低成本战略和绿色商业模式
(二)旅游区发展中期至今主要采用多元化战略、品牌战略、差异化战略
在采用多元战略的同时分界洲岛还采用品牌战略。品牌战略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快速的发展,品牌是目标消费者及公众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心理的?p生理的?p综合性的肯定性感受和评价的结晶物。2013年1月16日,分界洲岛旅游区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之一的接待量要求:5A级旅游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需达到60万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旅游者5万人次以上。同时,游客抽样调查的满意率要求也很高。由此可知,分界洲岛旅游区已经位居国内旅游景点的前沿。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知名度也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有利于消除游客对该景区的陌生感,相当于对游客的承诺,能引发游客对景区积极的联想。
三、分界洲岛旅游区商业模式的理论分析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已变得更为重要,而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的提升,是在经济转型期内每个企业都必须要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之一。“厘清商业模式:这个概念的起源、现状和未来”一文中提出:“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用以实现(创造、营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可赢利性收入的要素”。
四、分界洲岛旅游区的发展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培养个人责任感
(二)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
(三)提高企业知名度
分界洲岛旅游区虽然已经是国家5A级景区,但该旅游区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分界洲岛旅游区知名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游客的口碑,到该旅游区旅游的顾客中,收入基本处于中上水平,社会人士之间的信息传递就是对旅游区很有效的宣传。但这还远远不够,企业应该加大对旅游区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电视媒体进行宣传,除了拍摄宣传片,还可通过旅游节目来介绍旅游区,以及邀请出外景的电视节目到旅游区拍摄等。提高知名度是让企业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也是为往后企业的上市发展奠定基础。
(四)建立完善企业的旅游网站
旅游也和网络密切相关,团购门票,订酒店等都能上网解决。尽管该旅游区已经和各大旅游网站合作,方便了游客。例如湖南卫视研发出了“芒果TV”后,就开始走垄断路线,许多该卫视播出的节目都只能在这款APP里才能观看,如此一来,既保证了视频的资源独有性又推动了APP的使用量。此外,推出自己的门户网站,也是对顾客的另一种承诺,也能够间接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五)把握时机,创新中求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同类企业的竞争愈发激烈,想要成为其中突出的一个,就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法,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海南国际旅游岛成立以来,海南省的旅游业蒸蒸日上,分界洲岛旅游区应该把握发展的时机,在完善自身设施的同时,敢于创新,不管是从服务上,还是从娱乐项目上。不断的创新,就是不断赋予企业新的生命。鲜活的生命才能不断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力和不断地发展壮大。
一、互联网+对旅游的影响
互联网对旅游行业最大的影响跟其他产业影响一样在于消除了信息对称性的壁垒。作为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人为因素(旅游人)主要有三方面:一为旅游产品供应商,二为旅游产品消费方即旅游者,三为旅游业管理人员即为旅游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人员。
(一)互联网对旅游供应商的影响:
1.旅行社传统经营模式将发生转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靠信息不对称性生存的传统旅行社将被市场淘汰,旅行社的中介功能将被类似阿里旅行的网络平台所取代。旅行社开始从旅游中介的角色向旅游产品供应商的角色转变,着手布局线下旅游产品,通过垄断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权,或通过包机包船等形式,实现差异化竞争。比如,携程开始进入邮轮领域、同程同韩国乐天合作开发中国人赴韩国旅游市场等。
2.旅游供应商提供的旅游产品更加贴近市场需求。通过互联网,旅游供应商更加真实的了解旅游者的需求,适时地针对性调整旅游产品供应。比较普遍的互联网销售模式是B2C模式,均为商家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像携程、同程、途牛等的主体模式都是“B2C”。最近也出现了比较热门的C2B模式,即通过互联网得知消费者的需求,而确定最终旅游产品,比如蜂窝网的根据旅游者的意愿形成的旅游产品。
3.旅游供应商营销更有针对性。通过互联网有助于准确了解消费者潜在的旅游需求,这使得供给方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成为可能。2014年年底,全国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企业比例为24.2%。据易观国际的数据,2014年我国互联网广告产业规模达到1535亿元,占整体广告产业的28%。在旅游领域,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选择与互联网企业合作进行宣传营销;尽管旅游部门在利用W络营销方面相对滞后,但也开始有不少旅游部门选择与网络公司合作进行市场推广,或者是选择网络媒体作为传播旅游营销信息的主渠道。
(二)互联网对旅游者的影响
1.旅游者选择性多了。以前网络不发达之时,旅游信息不对称,旅游者不是直接从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手中购买旅游产品,而是主要是通过旅行社来了解购买旅游产品。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尤其是有些旅游网络平台的出现,旅行社的中介功能被网络平台所取代,旅游产品生产者直接把自己的产品放在网络平台,供游客挑选。就像淘宝网一样,旅行中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者均可以在网上可以淘到。且少了旅行社这一中间销售渠道,价格也会便宜不少。随着导游自由职业化的实施,现在旅游者就连导游服务也可以在网上购买到。
2.旅游者互动性多了。通过互联网,旅游者不仅跟旅游产品供应商的沟通畅通了,通过跟旅游产品的供应商的供需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满意度。而旅游者之间交流,则直接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购买决策。旅游者在旅游前会通过互联网了解大量的相关信息,比如旅游前看之前网友的旅游体验,购买某一旅游商品时看之前的旅游购买者的评语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在旅行过程中,旅游者通过网络平台适时的他人互动,分享旅行体验,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旅游者。所以有人说互联网解决了旅游者“旅游前的心动问题,旅游中的行动问题,旅游后的分享问题”。
3.旅游更方便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前旅游者去旅游交一定的费用给旅行社,由旅行社解决旅行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即“包价旅游”。现在这些旅行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全部都可以通过一部可上网的智能手机搞定,旅游全面进入“指尖”时代,旅游已经完全实现了互联网化、智慧化。旅游者已逐渐习惯了“边走边订”的旅行安排,出行更加方便了。--------途牛《2015-2016年出境自由行消费大数据》
(三)互联网对旅游管理者影响
互联网对管理者来说最大的优势也是实时性,即管理者可以适时的掌握相关信息,并对相关信息做出预判,进而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这样大大提高了管理效果。
随着旅游信息获取的便利化,旅游目的地的管理也越来越贴近旅游者的需求。比如九寨沟旅游景区管理部门,通过监控当前在景区的游客人数,从而适时地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景区游客人数超过景区容载力而出现意外。
二、互联网+旅游的商业运营模式
互联网+旅游改变了传统的旅游商业运营模式,互联网+旅游的商业运营模式主要有B2C模式、C2B模式以及C2C模式。
(一)B2C模式
1.在线旅行社形式(OTA)。传统的旅行社+“互联网”,自己建立独立的网络平台,把原来在实体店经营的旅游产品,放到网上,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网上销售,赚取费。主要代表为携程、艺龙等。比如携程近80%的收入来自饭店预定和交通票务,艺龙也80%的收入来自酒店预订佣金。
2.在线平台模式。在线平台模式就像一个大超市,平台本身不卖自己的任何商品,仅仅是提供供需方交易平台,只收取少量平台费用。在消费者眼中,这种在线平台相对客观中立,为消费者提供了很好的购物渠道。在线平台有两种,一种是一阿里旅行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模式;另一种是一去哪儿为代表的搜索平台模式。
以阿里旅行为代表的旅游电商平台模式:阿里旅行提供一个网络平台,任何一个旅游产品供应商,这里供应商包括了批发商和零售商,只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用于交易引起的赔付以及缴纳一定的服务费,就可以把产品放到网络平台,供游客挑选,其本质就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超市。阿里旅行仅仅是通过其巨大的流量入口和方便快捷的网络支付体系,为旅游产品供需方提供平台。
另一个以去哪儿为代表的垂直搜索平台模式:其跟阿里旅行一样,也是一个平台,不买自己的任何产品,实际上也是一种在线旅游。与阿里旅行电商平台不同的是,去哪儿不但提供交易平台,还提供垂直搜索服务,即可以让消费者在不同的供应商之间进行比较,找到性价比最好的旅游产品。其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于“按效果付费项目”(pay-for-performance services,P4P)的服务收入,服务业务的收费按照“点击成本模式”(cost perclick ,CPC)或者“际销售量成本模式”(cost persale,CPS)的方式计量(庞世明,2016)。去哪儿约90%的收入来自机票和酒店的搜索引擎业务。
3.团购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游客通过网络联合起来,获得对商家谈判的筹码,以求最优价格的一种购买模式。商家也以薄利多销的原理,以低于零售价格的优惠销售给消费者。
(二)C2B预定模式
UGC模式,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客户生成内容,即根据客户的需求来生产商品,与市场营销中以客户为中心的原理是一致的。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供应商与游客互动更为密切,旅游产品供应商通过聚合游客相关方面大数据定位游客需求,并以此开展相关电商业务,把旅游产品精确配置给游客,实现C2B的商品预定交易模式:。旅游UGC改变了旅游产业服务方式,即游客需求定制模式。主要代表是蚂蜂窝、淘在路上和面包网,均为基于移动社交场景的旅游预订平台。
近年来,移动电话的普及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得数据成为可能,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移动电子商务。数据显示,2011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达年达到1.5亿人,同比增长94.8%;2012年则约达25050万人,同比增长67%。从盈利规模来看,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65亿元,同比增135%,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而作为移动电子商务主要载体的手机,发展速度尤为惊人。数据显示,与2011年比较,2012年手机网民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的比例增长了6.6%,用户量是2011年底的2.36倍;此外,手机团购用户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较上年底提升1.7%,手机在线支付提升4.6%,手机网上银行提升4.7%,这三类移动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速均超过了80%。因此,手机已不再仅仅用于通话和收发短信,而开始成为人们的钱包、钥匙和身份证。特别在3G时代,基于手机的移动电子商务在旅行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移动互联网的特性也决定了旅游者在使用时具有了特定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同时,旅游者网络使用模式的改变也会对旅游产业链内的组织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关于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包括移动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影响的初步探讨基于手机用户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研究很少。本研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将手机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到旅游业中,由于各旅游企业现有的电子商务运用水平和深度、经济技术实力、企业的特点规模不同,应用模式也会不同。目前,根据3G手机的特点,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模式。
二、基于短信平台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模式
移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是为旅游者在旅途中利用手机查询旅游地相关内容和服务而设立的。基于短信平台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以便为旅游者提供针对。
(一)信息查询
旅游者可以在出行前或旅途中发送需要的内容,旅游地的短信服务平台会及时地将相关信息发送到旅游者手机上。内容主要涉及旅游地各大景区、酒店、餐饮、娱乐、旅游、车票等信息。另外,如果旅游者询问的问题超出了与目的地旅游相关的范围,短信平台可请旅游者登录旅游地旅游移动商务网站进行具体的查询、预订等等。
(二)信息广告
日常生活中随意散播的广告,可能会引起接受者的反感。但是当旅游者到达某一旅游地时,将旅游地相关的促销信息,例如具体旅游景点信息、优惠活动信息、新旅游线路信息等,直接发给用户随身携带的移动手机,可以做到100%的命中目标群体、100%的阅读,使促销活动能更准确地定位到合适的人群中,节约了宣传费用,也不容易引起旅游者的反感。这对于那些资金、技术力量不是很强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发展旅游移动电子商务很好的一种途径。同时,有意向的旅游者可以立刻通过手机进行进一步了解和预订,减小了宣传活动与客户响应之间的时间差,避免了潜在客户的流失,提高了促销效果。另外,信息广告中可在短信内容中设置超链接,方便旅游者登录体验。
(三)信息售后
当旅游者离开旅游目的地时,短信服务平台可主动询问旅游者是否满意、向旅游者表达感谢祝福、期待再次光临等。这对于在旅行中满意的旅游者,是一种温馨的感谢和祝福;而对于那些在旅行中有不满意,又不愿意主动登录旅游地移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反馈的旅游者,这时短信服务平台可以主动及时的进行旅游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旅游者不满意的原因,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对不满意旅游者进行一定的补偿等,使不满意的旅游者重新成为满意和忠诚顾客。这样,通过移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在旅游者来时的表示欢迎、主动介绍相关内容,到旅游结束后对旅游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表达感谢祝福等,形成对旅游者全程服务的全面关注和完整信息,提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了解,有利于提高旅游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模式
中国手机用户群有相当一部分用户使用着各式各样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手机互联网通过手机上网,主要是通过空中的频率上网,只要在区域内架设接收塔,无需连线到每一个用户,使每一个用户随时随地接收到自己所要查询的信息,徜徉于手机网络中去。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就是构建旅游目的地旅游移动商务网站,为旅游者查询、预订、交易、交流等提供良好地服务。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一)旅游产品区
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为旅游者提供的各类产品信息。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以及商务、通讯等旅游者可能关心的其他各类相关信息。例如旅游目的地的各大旅行社的信息,各个旅行社推出的线路、优惠活动;各星级酒店的房价;美食;特产;纪念品;服饰;民俗活动;会展中心等。
(二)个性化定制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者消费意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希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旅游线路,不同的旅游方式等[7]。个性化定制区就是为了满足旅游者这类需求设立的。旅游者在该区可以键入自己的需求和具体要求,据此有关人员将设计出针对该旅游者的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涵盖个性化线路、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完全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
(三)交易区
主要包括预订、购买、报团、个性化定制缴费内容。即:旅游者在旅游产品区选择好相关产品,进入交易区进行提前预订。对于自己中意的产品,线路等可进行在线支付。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旅游者,可根据价格在线支付。
(四)旅游好帮手区
长途跋涉的旅途,势必会让旅游者感到乏味。旅游者可以选择登录旅游目的地旅游移动网站进入该区,阅读旅游新闻、提前查看一下旅游目的地的地图、进行汇率的查询、下载比价软件、了解旅游常识等等。该区主要为旅游者提供一些辅助。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外国旅游者呈上升的趋势,语言不通成为外国旅游者了解目的地和体验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在该区可设置语言翻译系统,满足外国旅游者个性化语言服务的需求。
(五)交流区
目前,大多数的旅游者喜好根据个人的需求进行旅游,强化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生活质量,彰显地位和身份。因此,不管是出行前、旅途中还是旅游结束后,都十分热衷将自己的旅游见闻经历与他人分享,交流区为广大的旅游者提供这样的平台。旅游者可将自己在目的地旅行中的独特经历、照片、视频分享给各位游人。一些人或许会因为其中的一张照片或一句话,深受感触,激发了前来目的地旅游的欲望,为目的地赢得大批潜在旅游者。
(六)在线咨询区
在该区旅游者可以直接通过在线咨询服务人员,获得所需信息、解答疑难问题或表达相关需求。这样大大方便了旅游者出游咨询的获取,也做到更好的为旅游者提供细微、周到的服务。
(七)旅游商品销售区
在此区主要汇集旅游目的地的各大商家,出售纪念品、特色手工艺,美食等。一些旅游者在旅游前可能对目的地的某些产品感兴趣,但是又不确定物品的真实情况。在到目的地对相关产品进行实地考察、货比三家后决定购买该产品时,就可以通过出售区进行购买,减少旅途中携带纪念品的麻烦。另外,在出售区旅游者也可以进行产品自由销售。例如,有一些旅游者可能因临时有事,不得不更改行程,为避免承担相应的费用可将原来购买的旅游线路出售给其他旅游者。再如,一些旅游者可将自己在目的地购买的纪念品通过该区出售给其他人。
(八)旅游信息区
在日常管理中,旅游目的地可通过此区对年度、季度、月度的旅游收入、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旅游创汇等进行相关统计和。在旅游旺季,旅游者骤增会给旅游目的地的接待、游览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可对旅游者的流量等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引导旅游者合理选择出游地点、出游时间。
(九)虚拟旅游区
所谓虚拟旅游,指的是建立在现实旅游景观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或超现实景,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立体旅游环境,网友足不出户,就能在三维立体的虚拟环境中遍览遥在万里之外的风光美景,形象逼真,细致生动,而且还能拍照留念。这样,通过移动手机旅游者可以通过阅读和互动体验的虚拟游戏方式实现线上旅行,并且为线下旅行提供指导。
(十)旅游者档案区
对于使用目的地移动电子商务的手机用户,通过及时整理客户信息,建立客户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既有利于了解不同旅游者的特殊需求,以备旅游者再次光临时提供个性化服务;也方便通过手机向旅游者发送各种信息(如生日祝福、节日问候、介绍旅游常识、优惠信息)来加强联系;或者在特殊日子给目标客户赠送一定的礼物(例如重大庆典的礼品,春节送旅游挂历等)进行关系营销,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和对旅游地的正面口碑推荐。
三、其他应用模式
(一)移动定位服务平台
移动定位服务也就是基于位置的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它是指移动网络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终端用户通过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8]。在手机上安装GPS导航仪,通过对移动终端的定位,运营商可以为用户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为旅游者和外地车辆提供基于地图的导航,为其提供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指示,例如去某个景点,走哪条路更近,哪条路更快捷,无堵车等。提别是对于自驾车的自助旅游者来说,移动定位技术可使他们的旅游活动有更安全的指引和保障。
(二)移动支付服务平台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经常会面临多笔小额支付,对于习惯采用银行卡、电子货币等进行购买的年轻旅游者而言,通过手机银行SP(信息服务提供商)等实现移动小额支付无疑会提供极大方便。旅游时携带大量现金很不方便,用银行卡异地消费不仅会产生一些额外费用,而且寻找银行也不方便。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在旅游时选择带智能处理功能的SD卡,将SD卡与个人银行卡进行绑定,使手机具有支付功能。这样无论是小额还是大额支付,旅游者都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消费。极大方便了旅游者的旅行。
(三)移动监控
旅游者在外旅游时,经常会牵挂家里的情况,3G手机的新业务“手机全球眼”,使得用户只要在家中安装摄像头,远在天涯也能通过3G手机视频随时查看家里的情况,以此防范偷盗、火灾等问题,解决在外旅游的后顾之忧。
(四)移动比价
为规范旅游市场竞争秩序,防止欺诈等行为的发生,旅游者可在旅游目的地旅游移动网站下载比价软件,安装在手机上。该软件汇集了旅游目的地主要零售商店的各种商品价格,旅游者购买产品时,只需登录该软件,输入商品名称或代码,即可获得该商品的网上售价,进而进行价格比较。
1引言与综述
盈余管理是会计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受到市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关注,同时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所谓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指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范围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规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干扰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判断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1],从中获得自身利益的会计行为。目前我国旅游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佳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然而这些公司在其不佳的经营业绩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如果存在,盈余管理程度如何,是隐藏了收益还是夸大了利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优化投资者对旅游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能够丰富旅游上市公司的学术研究,对于政策制定方面也有一定意义。
国内外对于盈余管理已经做了较多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盈余管理动机和盈余管理手段两大方面。综合学者们对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得出,盈余管理动机主要为契约动机Healy,1985;Sweeney,1994;张祥建,2006;程敏,2009;王范,2013等)、资本市场动机Frankel et al,1995;Teoh,1998;Hayn,2000;张靖,2007;马葵,2008;黄福广等,2010;姚莹,2013等)和政治成本动机Moyer,1990;Key,1997;田丰等,2000;杨旭东等,2006;张晓东,2008;许云鹏,2013等)三个方面。契约动机具体包括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及与政府制订的契约等,资本市场动机具体包括IPO、配股、防亏保牌、节税等,政治成本动机具体包括避免政策限制、获取相关优惠政策等。盈余管理手段方面,国内外相关学者普遍认为主要包括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具体通过运用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的变更李振,2006;王婷婷,2007;杨丽丽,2009;张柳逸,2012等)、关联交易魏明海等,2000;曹文辉,2007;高洁,2010;关月琴,2014等)和利用地方“优惠”政策陈晓等,2001;薛爽,2005;王伶等,2008;刘心,2011等)等手段来操纵收益。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083-01
2011年7月,丽江旅游局按照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目标,以大产业、大文化、大服务、大市场、大环境来规划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在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的关心和支持下,丽江列为了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5个试点城市之一,玉龙雪山列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单位)之一,这既是对丽江旅游诚信商业模式发展的契机,也是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全市累计投入各项资金2.8亿元,营造了“人人关心标准化,人人参与标准化”的氛围,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旅游诚信主要表现在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旅游诚信的建立有利于建立旅游标准化与技术设计、市场为主、竞争塑造、企业管理、系统维护为主的商业模式相结合,形成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欧美国家的旅游标准化相一致,推动以丽江为首批旅游标准化为试点城市旅游诚信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基于战略规划研究为基础,对丽江旅游标准化背景下,丽江旅游诚信商业模式创新实施问题进行研究。
一、丽江旅游企业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商业模式
丽江旅游标准化从服务要素上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规范旅游从业人员的质量;二是规范各旅游服务涉及机构的质量;三是统一旅游信息服务;四是为上述各类标准提供统一的描述语言。以上四方面的标准再加上诚信标准形成分别以住宿、导游、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经营者和服务供应商等为规范对象,丽江旅游企业在丽江旅游标准化的服务标准上纷纷推出旅游企业相关的诚信服务旅游体系,为建立丽江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商业模式奠定了基础。
(一)目标确立
丽江旅游企业(酒店、旅行社、网络订购系统等)明确战略目标,即不断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旅游产品或服务。采用差别化战略、低成本策略等基于旅游服务基础上实施阶段的旅游商业模式,建立旅游酒店、旅行社、网络订购等旅游企业旅游服务人员服务诚信标准,与薪酬紧密结合的旅游诚信监督机制,丽江高端酒店旅游诚信监督机制正快速发展。酒店产品订购、旅行社产品订购及网络订购系统正在完善阶段,其战略目标的制定需要建立在诚信与质量标准基础上和高端需求基础上,建立价值链体系和价值链重构体系。
(二)客户确定
丽江旅游企业面对客户范围广,主要是企业、个体、、旅游服务机构等。散客市场数量较多,这给旅游销售渠道的创新极大的空间。因此,丽江旅游可以定位在自助度假旅、探险旅游等方面,主要面对散客;其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可以通过网络预订重新组合产品资源.找到合适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品、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竞争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渠道
丽江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个性化旅游相结合,旅游企业提供自定行程、自助价格为主,以适应人们个性化的要求安排形成和旅游项目。这是未来五年丽江旅游在标准化背景下可以采取的旅游诚信商业模式战略及产品技术创新的实施阶段。企业与企业沟通、联合,起步较晚,需要整个旅游行业的企业组成网络,单个企业自己无法实现。旅游界急需一种省时、省钱的方式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针对淡旺季采用行业联合的方式针对不同旅游产品进行资源重组,面对个性化游客展开营销。带来新的销售渠道,这样的销售渠道离不开诚信服务和标准化服务的结合。
(四)收入来源
标准化的企业间的联合可以带来整个丽江旅游标准化的全面发展。酒店预订、票务预订系统等都是丽江旅游诚信服务的标志。以客户为中心,不仅要保证为客户提供便捷、周全、可靠、专业的服务。而且利用先进的技术提供标准化的24小时旅游服务。确保各类广告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整个行业的旅游企业提供诚信服务。个性化经营,比如:对旅游项目色旅游产品的真实介绍,在对待服务质量时,提供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化诚信服务,都是个性化经营过程中,提高增值服务的手段。在产品策略方面建立丽江旅游企业旅游诚信与标准化相结合的商业模式。旅游企业合作经营、优势互补。在发展策略上应注重与多方合作,通过合作壮大自己的力量,与众多旅游单位结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等。在业务经营上,合作双方建立诚信条约,按照合约标准提供诚信服务与旅游产品。扩大自己旅游企业的影响力。建立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相结合激励机制。为丽江旅游诚信为主的商业模式在竞争机制方面更有活力。激励用户的消费行为。给旅游企业一定发展空间。
二、丽江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商业模式发展初探
各旅游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析旅游企业现状,制定企业联合经营战略、建立企业联合经营监控体系,把提高顾客忠诚度和满意度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制高点。进行差异化定位。丽江酒店的地域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提升酒店服务素质,塑造品牌、建立一定忠诚度都是是丽江酒店发展的契机。旅游诚信体系的建立需要根据不同企业文化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划分。提升顾客对旅游企业品牌的认知。凭借旅游企业诚信度的建立才能掌控丽江旅游整个供应链和旅游产品销售渠道。商业模式是一种战略发展模式,构筑丽江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的商业模式,是商业模式实施阶段的战略的变革。新技术主要指网络订购服务,市场机会动力主要指在旅游标准化服务下,旅游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丽江旅游企业诚信服务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酒店、旅行社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六方面的诚信服务和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将在不同旅游企业企业文化和游客满意度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为丽江旅游传统商业模式向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商业模式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转型。
三、结论
丽江旅游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创新、系统变革、价值链优化商业模式创新都需建立在丽江旅游标准化与丽江旅游诚信体系之上,从本源做起,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标准化体系挂钩,吸引更多的欧美及日本等一直处于丽江主要客源国的客源前来丽江进行各种符合游客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国际旅游产品及符合世界标准的旅游服务。改变旅游资源配置方式打破原有商业模式,建立符合具有丽江地域文化特点的酒店品牌文化和具有诚信系统的酒店经营模式。让丽江标准化经营与诚信化体系结合,形成一个打破原有传统的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永胜,唐波,等.供应链管理下的客户价值提升叩[J].中国国情国力.
目前,农业旅游已发展成为一种极具特色和趣味的旅游形式,它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传播民俗文化和生产文化发挥了极为关键的积极作用。农业旅游带给现代居民回归自然,在自然中释放自己,令更多的城市居民获得全身心贴近自然的生活。根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各类休闲农业旅游接待人数与经营收入都保持在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仅仅以2014年上半年为例,全国的休闲农业旅游已接待游客5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当前现代农业旅游的商业运作模式依然以传统的产品模式为主,出现了用户研究滞后、产品品牌建设落后、产品营销模式陈旧、管理服务不规范等与现代农业旅游发展不相符的矛盾问题,迫切需要商业模式创新来改变当前农业旅游的被动发展状态。由此,笔者针对这些问题以及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构成策略状况,对商业模式创新对策加以探讨。
一、我国现代农业旅游及商业模式概述
(一)现代农业旅游发展的背景和作用
1.大众休闲时代农业发展条件和机遇。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正在直线上升,增长速度飞快。从2014年刚刚出炉的中国成绩单中可以看出,我国2014年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在全国范围内已有7个省市的人均GDP破万。此外,我国居民在法定节假日上,共有125天公休假日,其中有10天的带薪假期。因此,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休闲旅游消费需求的渴望也日益增强,这都充分说明我国已具备休闲大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利于农业旅游的大力发展。
2.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参与的表现。《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14年由国务院颁布并实施,该文中提及了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以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要点。其中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息息相关,它们都利用了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以及市场需求,发挥了生态优势,从而突出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形成一批具有多样化、特色鲜明的农业旅游产品,进一步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同时,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途径。
3.有利于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农业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成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消费,旅游者在农业旅游的过程中购买了文化和精神产品,充分享受了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农业生产,使得旅游者拥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与此同时,旅游者进入乡村也带来了现代的思想与城市的文明,推动了城乡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现代农业旅游与商业模式
1.农业旅游商业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农业旅游商业模式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运用的一种系统,充分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形成能够促进旅游者消费的服务。与一般的企业运营商业模式相比,农业旅游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依托性、价值性、风险性和高要求性。首先,依托性体现在农业旅游领域内依托多个产业发展,满足其旅游者目的地旅游的精神需求;价值性体现在为农业旅游创造了更多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风险性则表现为旅游者需求的改变而造成的商业模式的多变性;高要求性是指农业旅游商业模式需要更好的产业策划、更优秀的管理团队、更为广泛的参与以及合作,更需要品牌建设的加强。
2.目前,我国农业旅游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存在很多弊端与不足。首先,在用户方面存在滞后性,策划与决策上无法跟随时展的脚步;其次,产品未形成品牌化,不具备本身的竞争优势与顾客体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第三,宣传和营销模式陈旧,缺乏“年轻态”。第四,非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导致服务存在偏差。对于旅游景区来讲,专业化的管理服务必不可少,农村旅游景区更是需要专业的经营管理,乡村居民没有较强的旅游服务意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感受。
3.商业模式创新应用于现代农业旅游的必要性。首先,可以提高农业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者体验和感受;其次,促进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建立起具有文化内涵、精品以及特色的旅游产品生产体系,扩大品牌影响效应;同时增强农业旅游经营管理能力,以用户为核心,提高策划和决策的“数据化”。
二、我国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构成策略
(一)旅游发展环境策略
企业商业模式需要完善的内部管理作为保证,由此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的顺利实施则需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主导营造作用,首先,保护和扶持农业旅游资源。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涉农自然资源进行合理保护,进而做好相关扶持工作;其次,优化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利用财政补贴、招商引资等措施不断完善农业旅游区域内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规范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二)产品定位和开发策略
产品定位和开发是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中最关键的一步,产品定位直接关系到旅游产品的开发,而产品的开发则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销路。例如农业旅游当中所涉及的文化创意、文化创意包装、文化旅游产品都是经过产品定位和开发策略之后而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文化创意是产品定位和开发策略的核心内容,以文化为主题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农业旅游产品的价值,形成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从而造就强大的产业生命力。
(三)品牌营销策略
经过产品定位与开发后,农业旅游的发展就面临着市场竞争力的巨大挑战。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就是为了提高农业旅游景区的独特性,使之与其它农业旅游的区分度增大,从而彰显出地方特色与旅游项目特色,以避免出现雷同等现象。品牌营销策略主要包括资源利用、品牌建设和品牌宣传三个方面,进而增强农业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四)市场运营策略
农业旅游的市场运营策略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户和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经营模式,在农业旅游发展当中,基本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已经具有明确的分工。从农业旅游角度上说,农业旅游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而管理权则是依靠农户和相关企业,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到农业旅游管理上来,仅仅体现在政策上与资金上的扶持。
(五)产业链发展策略
现代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势必要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从而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大更多的价值。一是围绕农业旅游产业,大力调整产业机构和发展相关服务业、交通业、物流业、加工业等,扩大产业链条,革新县域经济结构;二是以乡村建设为载体,建立农业旅游绿色食品、旅游产品开发等主体产业,打造出具有农村特色的产业品牌;三是围绕旅游服务,建立涉及水果、畜牧、蔬菜等农村产业为主的旅游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旅游营造更好的经济环境,实现了农业旅游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
三、我国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对策
(一)发展集聚式旅游,扩大产业链条
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主要是整合空间内部资源,将多种旅游要素整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旅游产业链、价值链,最终建立综合经济社会效益的旅游区。农业旅游集聚效应得以产生,主要源于当前情况下农业旅游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重构农业产业链条,创建以农业旅游产品为核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集聚点,对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农业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二)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
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是现代农业旅游的重要基础,因此基础创新就是以旅游者为中心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设计。首先,消费者是旅游业的服务对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能够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给不同的产品。其次,所开发的产品必须具备应用价值,并符合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对现有资源实施创新利用;最后,以商业模式的创新设计为核心,优化商业模式,建立一体化的模式优化体系,在给与消费者良好体验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商业与社会价值。
(三)产品升级与体验
在满足旅游者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之上为其提供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突显出了商业模式的核心创新,即产品升级、产品个性化设计以及增加体验活动。该创新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形成,旅游者的需求不断升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大众化需求,而是个性化、能够体现与众不同的产品需求和服务需求。因此在核心创新方面,首先,促进产品升级和个性化设计,其次,提高旅游者体验感受指数。
(四)打破农业旅游产品的空间限制
以市场需求为依托,扩大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维度,保证基础产品和功能产品研发,以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使特定旅游资源更具主体性与功能性。同时,加大对发展产品以及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致力于未来产品的研发,打造农业旅游高端品牌。其主要针对高收入旅游者。因此,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分门别类,才能把握关键创新。
(五)高水平、高品质的管理服务
根据农业旅游的实际关注点,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管理才能满足旅游者对农业旅游特色性、参与性、原始性、舒适性等方面的需求。因此,首先要从细节入手,以流程再造为主要手段,以追求卓越为最终目标,努力开发高品种的服务模式;其次要从自然入手,以源于自然和高于自然为主要核心点,以热情、温馨、亲情等感受为最终目标,做到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1)
在文化地产的开发模式中,处处体现以文化、理念为设计核心,提倡实现业主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理想,用文化包装提升建筑价值。文化地产已经发展成为地产业内多领域应用的开发模式,文化主题街区、文化产业园、文化办公写字楼等都是文化地产丰富的组成部分。文化地产是将地产、产业、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商业模式。
2.文化地产的商业模式
主要的文化地产商业模式:(1)将企业作为文化主题标志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方式是将企业作为发展的文化标志,企业的商标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优秀品质、优质服务等一系列受到消费者认可的潜在价值。(2)产业链式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展现出丰富的经营领域,表现为一个企业同时经营多领域的产业,而这些产业之间又存在某种联系,实现一环带动一环的局面,从而实现多点收益的模式。(3)多种行业“混搭”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文化产业和其它相近的产业融合,共同注入文化地产中的发展模式。(4)高度专业化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简单的说,就是“以专取胜”的模式。通常表现为,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的成绩,并将这一成果注入文化地产中,从而实现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卖点的一种模式。(5)对地产原有的属性进行重新定位、文化改造、文化升级的商业模式。例如北京的798文化创意街区。总而言之,文化地产的商业模式可以从多角度入手进行开发,但必须符合国情,符合消费者的文化属性,这就要求开发者有很好的把握能力,同时对可行性要有严格、全面的考虑。
二、文化地产与旅游地产的关系
旅游地产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文化产业对旅游地产开发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目前旅游地产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化元素的融入。开发商注重打造旅游地产的地区文化氛围,在旅游地产的开发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文化与旅游地产的良性互动作用。
1.文化地产与旅游地产的共生共荣关系。随着旅游业从单一的景点观光发展成为旅游休闲度假区,旅游地产中的文化诉求日益加深。旅游地产的开发中,文化元素已经成为新的开发引擎,成为旅游地产吸引消费者的一项重要工具。对于文化地产来说,当地的旅游文化可以作为很好的开发思路应用在文化地产开放中。
2.文化、旅游地产的相互促进作用。地产品牌的建设包括很多方面的工作,运用独特的文化元素与旅游业巧妙的结合,对旅游地产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做既能增加旅游旅游产业的附加值,也能更好的为客户带来很好的体验感。文化地产更多的蕴含着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城市韵味,旅游产业为文化地产带来了更加深厚的底蕴,使得文化地产获得了更多的正相关效应。
三、城市文化旅游中心区实践——UCTC商业模型
1.XA市商业地产发展情况
XA市目前处于综合性商业发展阶段,消费需求呈现鲜明的多元化特征,主要倾向于休闲娱乐,商业业态和居民消费意识逐步提升,传统的商业形态已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求,针对这种现状,开发商正努力进行将都市MALL向更高级形式升级的探索,开发更人性化的商业体验。综合体项目逐步入市并得到市场认可,文化与商业结合的模式逐步成为主流。。
2.UCTC商业模型的定位
(1)区域文化主题鲜明,与其他综合体形成差异化发展。(2)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将项目打造为城市旅游景点。(3)利用国际最新商业地产模型,构造全新商业体验。(4)合理分配产品业态,适度加大餐饮、娱乐比例,摆脱单纯购物的桎梏。(5)订单式开发模式,确定主力店、次主力店后,再进行建筑设计,将商业与建筑融合。
3.UCTC模型解析。UCTC(UrbanCultureTourismCommercial):特有的城市、文化、旅游、商业四大要素组成的新型综合体模型。它倡导以文化为项目灵魂,以城市旅游景点为项目地标,以体验为商业主功能。通过摆脱传统商业的桎梏,体现商业、生活与时俱进的完美融合。UCTC模式用文化作为项目特质,以实现与众多商业项目的差异化,旅游是项目的直接目标,也是运营成功的保障、资源优势的体现,商业核心为HOPSCA,城市新型群落的商业价值是终极目标,继承HOSPCA的六大构成内容和不夜特质,并加重突出文化、旅游特性。UCTC由四大要素构成:
3.1地域特质文化主题。UCTC模型将文化放在首位,深入挖掘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形成各具风格的城市文化主题。UCTC系列项目,不仅仅将文化铭刻于建筑之上,更加注重项目整体的文化渗透,其独特的文化氛围有别于如今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地产项目。
自21世纪以来,传统的竞争模式已受到了经济由单一化走向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强烈冲击,我国的旅游市场仍然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较好的管理、快速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协调运作,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拯救旅游行业的措施也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有效地实现,这也导致了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企业一直难以和国际上的旅游企业相抗衡。因此,本文主要论述的目的是使当代国际竞争理论在我国理论界得以深化,企业市场理论得以提升,同时也为国家如何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个理论参考。
集群商业模式的优势
在现代社会,形成集群商业模式的企业进行贸易的次数和总量要远远大于普通市场里企业单个的、随意的贸易总量,其主要原因在于,集群商业模式下的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表现出整体的企业集群优势,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地域的集中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物流成本,同时增强区域竞争力(杨文琪,2010);第二,集群内企业由于精简了重复的生产过程,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效率,这成为集群商业模式的优势,集群作为一个整体,接受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从而可以更好地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第三,集群内部各部门独自与一些相关机构的联系增多,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学习,也提高了本集群的创造性和互相协作配合能力,使得本辖区内的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第四,在形成旅游集群后,集群可依靠集群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高科技的技术支持,实现创新和体制改革,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第五,形成集群后,可进一步加快集群内部信息、资金、资源等的流动,加速集群内部企业对外部企业的兼并,实现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第六,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创新集群内开放的特征逐渐明显,可深化现代国际竞争的理论,实现集群内部各企业的优劣势互补。所以在我国旅游行业建立集群商业模式,不仅能够促使我国旅游企业逐渐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且可以为各企业建立起互相信任的行业基础。因此,集群化的商业模式成为我国旅游企业日后长远发展的首要选择,建立集群商业模式也必然可以促进我国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集群商业模式的实现
(一)利益分配公平化
旅游集群企业可以维系合作的基本前提,就是合理的分配所有既得利益。集群内每个旅游企业都寄希望于建立合理化的利益分配制度,即使每个旅游企业规模、信息获取、对利益的期望等自身能力不同。因此,如何遵循一定的方式将集群既得利益进行公平的分配,是确保集群内部合作基础坚实的重要前提(薛聪等,2011)。也只有对所有既得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集群内部各旅游企业才能长久的、稳定的维持在这一集群之内。所以笔者在shapley值可以进行单独求解的基础上,得出以下求解过程:
假设i={1、2、3…n}为旅游集群内的企业,其中由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旅游企业形成的组织可以用一个子集S表示,子集S的特征函数用V(S)表示。同时旅游企业形成的组织,通过平衡其内部各企业间的能力,以及对各企业进行协调,从而获取的最大程度的收益也用V(S)来表示。旅游企业形成的组织所获取的既得利益V(I)为n企业竞争与合作提供指令,旅游集群中的企业所得到的回报和酬劳,可用ξ(V)表示,因此,笔者定义了随意一个分配利益的公式如下:
ξ(V)={ξ1(V)ξ1=2(V)…ξ n(v)}
以上公式常常被运用于在多个解决办法中寻找最佳办法的过程,假设S为博弈V随意抽取的一个企业集群,且这个集群内部所有企业都没有参加这个组织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那么,这个组织的既得利益分配额应该是0,可以得出:
ψi(V)=V(S)(公理1有效性);如果内部旅游企业参加其集群活动且分配到一定利益,那么与它被给予的标记I无任何关系(公理2对称性);假如集群N中任意的两个对立企业U和V,可得出ψ1(v=u)=ψ1(v)+ψ1(u)(公理3可加性)。
如果获取的利益是两个独立企业两项合作取得的,那么必然这两个企业一起合作了两个项目。满足以上三个公理n唯向量ψ(V)的只有博弈V的shapley的值,Shapley值是存在而且只存在一个,同时为随意抽取的企业N参与的竞争与合作作了一个很好的证明,且ξt(v)=w(│s│)[v(s)-v(s/{T})]=v(s);W(│s│)=成立。
对以上理论,笔者进行了以下证明:假设:在一个制造商处,有三个加工和销售不同类型货物的企业A、B、C,并且这三个企业是以合作的方式向制造商订货,因为订货批次多,制造商便会多给三个企业一些利润,若三个企业分别向制造商订货,其成本和形成集群后的成本如表1、表2所示。A表示企业单独订货,成本可节省:20-109/6=11/6;B表示单独订货,成本可节省63/3(计算方法如A);C表示单独订货成本可节省68/3(计算方法如A)。
因此,按照企业集群内部各企业在合作中起作用的大小和贡献的多少来分配既得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群内部的公平、平等和符合常理的特性。用shapley值的分配方式可以使联盟组织趋于长久和稳定,而这种方法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走向联盟。在集群的运作经营中,互相协调配合的关系使各内部成员感受到了自身价值,也因此会更加推崇这种方式。
(二)增强企业责任感
由经济学角度分析,所有经营理念都应是建立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经济学基础上,集群组织须制定一种制度使内部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恰好实现了集群组织的利益(王建华,2011)。因此,旅游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的筹划理念是:灵活的运用激励法,激励组织内部每个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组织的每一次合作中去,并且发挥自身最好的水平,最令人满意的激励方法是这样的:R==1。R表示激励程度,假如R>1时,则表示企业成员能够主动的配合集群,合作所消耗的各项资源就少,获取的利益就多;当R1,而非R
(三)加强集群的内部监督
成功的基础是谋略,而不是运气(余力力等,2011),如果其他企业失败,而另有企业在这个根基上获得了成功,这样没有获取成功的企业必将会面临出局。但此时,在其他企业失败的基础上获取成功的“成功企业”也将面临自己被剔除的境况,因此,此时成功的企业如何避免把事物往相反方向推动,也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建立合理的集群运作的规章制度和企业信誉水平评价估算的体制,防止对某个个体的主观偏向,使企业背弃集群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变大,也只有这样,集群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才能对其内部企业起到震慑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将对集群不利的行为扼杀,使集群一直处于一个良好的协作状态,确保集群可以安定、稳固、强健的发展。
(四)与地区特点有机结合
集群企业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地区集合,这种特征使集群内构建和当地文化可以相互融合的体制显得尤为必要,同时也是确保集群安全稳固运作的重要基础。旅游企业集群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达到和当地文化相互融合的目的:一是建立旅游企业集群和企业彼此信任和依赖的基石,使内部企业成员更乐于和旅游企业集群协作,尽企业最大的努力,并且敢于和集群一同承担所有后果,避免为达自己目的不顾集体利益、不按规则办事、无视原则行为的出现;二是加强旅游企业内部成员彼此的友好关系,营造相对和谐的合作氛围,避免内部成员互相攻击、仇视、报复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三是确保旅游企业内部成员协调配合,为达到集群利益都尽自身最大努力,防止有寻求自我利益状况的出现。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笔者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依据世界旅游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我国旅游企业的现状,对我国旅游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释。企业集群化的商业模式是旅游企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旅游集群公司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企业固有的缺陷。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旅游集群企业的实现还存在很多问题,这还需要国家、政府和企业多方的配合才能实现。
(二)合理化建议
一是组建旅游集群公司,旅游集群公司是旅游企业集群中的领导者,领导着整个旅游集群企业的发展。因此,集群公司应在公司内部按照不同的分工区分开各个环节,将关键环节组建为集群公司,针对旅游集群公司,可把餐饮、娱乐、购物、住宿等作为关键环节,而非关键环节可承包给集群外企业完成。
二是使旅游集群公司的运作模式得以创新,旅游集群公司采取联盟的方式来运作,可把核心的某项任务承包给别的企业去完成,而旅游集群公司只做自己最有竞争力的环节,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优势,使旅游集群公司的目标更加明确,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成本的消耗。
三是在集群企业里,可以依赖最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共同加大推广,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可以通过集群企业同行业或者不同行业间的互相行销,还可进行积分、发放优惠券的方式,使顾客的附加消费得到不断提升。
四是要加强旅游集群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内部企业可以公平、平等、稳定的运作,确保集群公司拥有较高的执行力和凝聚力,以便使集群的工作效率维持在高水平。
五是发挥政府的监控作用,随着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政府在规范企业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政府对旅游集群的引导、消除发展障碍、制定完善的发展政策、促进产业合作,对我国旅游集群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杨文琪.国内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研究述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
关键词 :在线旅游 创新模式 开发研究
前言:
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的发展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线旅游行业以网络技术为发展平台为我国旅游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目前比较流行的在线旅游行业主要有去哪儿网、携程旅游网等。在线旅游行业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企业的商业模式会随着外界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对线旅游行业的商业模式进行适当的创新,能够促进在线旅游行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在线旅游的基本概念
在线旅游是以网络为技术依托,为满足消费者信息查询、产品预订及服务评价而建立的,涵盖了航空公司、酒店、景区、租赁公司、国内国际旅游局等旅游服务供应商及相关的搜索引擎、旅游咨询、电信运营商和社区网站等在线旅游平台,消费者能够实现在线分享旅游经验和乐趣。
二、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旅游行业应该在为消费者提供旅游资源和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向综合性、经济性、服务性等方面发展。在线旅游企业的出现能够实现消费者提前预定旅游服务的需求,将旅游服务项目变得更加的细致化,缩短了旅游服务的周期,同时,在线旅游企业还促进了自助式旅游和商务式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在网络技术和现代化信息的影响下,旅游中介在分工上更加专业,附加服务的质量也得以提升。旅游行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在线旅游行业作为一种网络化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技术,促进了传统旅游行业服务方式等的变革。在线旅游具有旅游信息资源丰富、服务质量高、对旅游信息进行实时更新等特点。
三、在线旅游行业创新模式研究—商业模式创新
在线旅游的构成主要可以分成两大模块:供应商和企业、消费者和企业,一些消费活动都使用在线支付的付款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服务行业来说,在线旅游的固定投资更少一些,现金流主要包括佣金收入、广告收入以及人工成本,供应商和消费者的支付构成了企业的收入;消费者的消费还由供应商分配一部分。在线旅游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采用顾客至上的服务态度,这种经营模式为在线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民众基础。在线旅游企业继续对商务模式进行创新能够有效的促进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
(一)创新途径
对商业模式进行适当的创新是为了增加在线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理的创新路径,积极的构建与供应商、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将消费者所需要的旅游服务传达给供应商,再向消费者提供供应商多样化的旅游服务,为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全面、系统、高质量的服务,以实现双赢的目的。
1.保证旅游资源的实时性
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企业的利润收入,在线旅游可以凭借促销等手段改变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同时还应该及时的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其合理的分配到各个销售渠道中,使其附加值得以提高,以提高销售收入。旅游资源的整合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制定整合方案。
2.创立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是对在线旅游进行创新的重点。电子商务平台的创立是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依托,向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合理、真实的信息,有益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市场调研提供一定的便利,在线旅游企业可以直接在网上做市场调研,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成本;有助于网络分销模式的实现。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的推动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为在线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动力。
(二)创新策略
1.提高电子商务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企业想要得到高度的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因此,提高电子商务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在线旅游创新模式的重要手段。企业应该加大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的研究,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以推动在线旅游企业模式的创新。
2.对现有的信息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创新
对信息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创新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策略,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新过程中,企业应该对消费者进行调研,分析最新的市场动向,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并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实现信息资源快速、准确的传送,进而解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应该对信息的管理进行适当的创新,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实时性可可靠性,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和相关制度,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总结:
目前,网络技术与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化,在线旅游行业应该及时把握时机,尽快完成服务策略的调整,根据现代信息化的建设程度以及网络的发展速度及时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整和整合,构建合理的商务运行模式,提高供应链的集成度,完善商务模式的运行制度,为在线旅游行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在线旅游行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5-0050-05
从目前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来看,电动汽车的价格偏高、续驶里程短、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弱、充电不方便、市场认知度不高,电动汽车离产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突破电动汽车产业化瓶颈,为电动汽车市场推广和普及提供一种新型解决方案,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电动汽车的发展脉搏,为电动汽车尽快实现产业化,面向大众市场,提出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战略思路和对策。
一、我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推广现状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主要涉及两大核心问题,一是购买和使用模式;二是能源供给模式。第一种模式包括租赁和购买两种子模式。租赁的优势在于短时、方便,缺点在于租赁价格较高;购买的优势在于所有权完整,缺点在于消费者承担车辆风险。购买又包括整车购买和裸车购买+电池租赁两种形式,整车购买的缺点在于价格较高,优点在于所有权完全转让;裸车购买+电池租赁的优点不仅在于购买成本较低,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品牌的电池,但缺点是发生事故时电池与车辆的责任很难界定。第二种模式包括换电和充电两种子模式。换电的优点是时间短,缺点是需频繁更换电池,接插件易损坏,成本较高;充电的优点在于地点约束较小,但缺点是充电时间较长。其中充电又包含集中充电和分散充电两种形式,集中充电优势在于特定地点充电,便于电网改造,且易于维护,缺点是充电自由度较差;分散充电优势在于充电自由度较高,安装简单。
我国现有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是在2009年启动的25个“十城千辆”示范城市项目中进行摸索和推广的。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商业化运作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城市特点划分,分别是以电池租赁为代表的深圳普天模式、以整车租赁为代表的杭州短时租赁模式和以整车购买为代表的合肥定向购买模式。三种模式市场切入点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和优点,可以为我们下一步推广商业模式提供借鉴。
1.电池租赁模式
电池租赁模式以深圳普天模式为代表,目前重点应用于电动公交车领域。普天公司先整体将电动公交车买下,然后将车和电池分开销售给公交公司,公交公司只需支付裸车(不含电池)的价格,电池则以租赁方式分8年付款,公交公司由于无需一次性承担电动汽车的高昂价格,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实时监控是融资租赁后的衍生服务,普天通过实时监控系统,监测电动公交车的行驶状况、充电状况、电池状况,保证了电动公交车的安全运营,实际上是给客户提供一种全新的服务和体验。该模式比较适合于政府批量采购并且需要保证运营安全的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邮政车、城市物流车、市政环卫车等。
2.分时租赁模式
分时租赁模式属于整车租赁模式。杭州Evnet“分时自助租车系统”在浙大科技园、赛博创业工场、浙江传媒学院、兰庭国际公寓、阿里巴巴滨江园区,设立租车点,共投放20辆车,包括Smart、MG3、熊猫AT、比亚迪F3DM等车型。会员通过网上预订、刷卡用车、方便快捷。分时租赁模式的优点在于方便、价格便宜,以Smart为例,9点到17点租金为27元/小时,17点后可提供“上下班”服务,租金为60元,再加上里程费(一般是0.5元/公里1,这比传统汽车租赁以及打车要便宜很多。一些年轻白领,既有用车需求,又承担不起养车费用,分时租车模式较好地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旅游城市也可拓展电动汽车租赁业务,旅游城市流动人口较多,租赁用车需求较大,电动汽车租赁既符合环保需要,又保证方便快捷,比较容易为市场所接受。
3.定向购买模式
定向购买模式属于整车购买模式。合肥市江淮集团通过定向购买,销售了585辆同悦电动汽车,主要面向内部员工和供应商。每辆车国家补贴4.5万元,合肥市政府补贴1万元,江淮补贴3万元,补贴后车价在6.5万元左右,基本与同级别传统内燃机汽车价格相当,但电动汽车每百公里费用节省率高达70%。定向购买模式的优点在于企业针对特定消费者销售电动汽车。消费者的用车路线固定,用途相对单一,如仅上下班使用,并且充电地点相对固定,便于车辆集中充电,只要在固定地点设置充电桩,就能满足消费者绝大部分充电需求。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动汽车性能不足以及充电困难等问题。政府公务车领域、大集团员工等细分市场都比较适合推广定向购买模式。
上述三种商业模式主要集中于电动汽车购买和使用模式的探讨,电动汽车商业模式还包括能源供给模式,即充电和换电模式的选择。目前,企业界对充电和换电还未达成一致,整车企业主张充电模式,电网企业主张换电模式,从全国推广应用的情况来看,选择充电模式的电动汽车较多。事实上,充电和换电并没有严格的好坏之分,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关键是要与电动汽车的技术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二、商业模式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地方政府缺乏科学的商业模式系统规划
目前,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推广由各地方政府主导,主要考虑当地整车企业利益,普遍缺乏一套科学和系统的规划作为指导。各地方政府在选择商业模式的时候,往往没有结合本地区的特点详细论证,制定综合规划,只是简单地选择充电或换电模式进行推广,也没有关注和研究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推广与城市建设、交通规划、电网改造、土地供应、补贴资金等各个环节相结合的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分析清楚,商业模式就很难获得进一步的推广。地方政府缺乏科学的商业模式推广规划,一方面导致目标和方向不明确,进展缓慢,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盲目投资,乱上项目,导致资源浪费。
2.围绕商业模式运营的利益分配机制还未形成
商业模式运营的利益主体较多,涉及供电企业、运营企业、配套企业、整车企业、电池企业,企业之间在商业模式的推广和运营模式上未能达成一致,整车企业与电网在充、换电模式上存在分歧,运营服务企业对供电保障还存在顾虑,换电模式下如何分配政府补贴资金,充电设施运营利润分配还不明确,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围绕商业模式运营,建立一套使各方受益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的缺乏,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企业相互之间不能形成合力,商业模式推广的内生动力减弱,最终将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3.地区之间商业模式缺乏协调机制
现阶段,缺乏针对不同地区推广商业模式的统一协调机制。充电和换电模式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完全不同,如果充电模式区域和换电模式推广区域缺乏有效衔接,一旦大规模推广开来,将大大制约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特别是毗邻的城市群,在地域环境、城市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水平、文化理念等方面的相似点较多,城市在选择本地商业模式时,需考虑与其它城市商业模式的兼容和衔接,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协调,使电动汽车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使用。
4.充电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规划对接不足
充电基础设施对商业模式推广至关重要,如果基础设施不完善,纵使有再好的商业模式,电动汽车也难以推广开来。充电基础设施要与城市建设规划紧密结合与衔接。城市定位、功能区分布、CBD规模、居民住宅建设等方面将影响城市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和区域分布,土地供应、电力供应、小区物业、公共停车场、公交场站的分布等方面将影响充电设施的运行保障。这些问题的解决早期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和协调,由政府主导,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充电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相匹配。
三、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思路
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综合体系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和方向。第一,前瞻性。新技术出现以及外部环境变化,都将给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巨大的机遇,促使商业模式创新发生质的变化。第二,系统性。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发展必须紧跟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还必须考虑到其它行业的发展。第三,多样性。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推广上不能搞一刀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不同区域地形、气候、文化和习惯差异较大,而且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推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具体来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商业模式可以不同,城市与城市之间商业模式可以不同。第四,实践性。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发展都不尽相同,要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找出适合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商业模式。我国已经在深圳、杭州和合肥等城市率先尝试推广不同的商业模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持续改进,为我国全面进行商业模式的推广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持。
在综合考虑电动汽车特点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城市和不同领域的特点,我们提出我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发展思路。
(一)大城市商业模式推广思路
1.电动公交车可主要考虑电池租赁模式。电动公交车的购买模式更适合选择电池租赁模式。电动公交车价格昂贵,关键是电池价格较高,大约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而一般公交公司经费有限,很难一次性支付电动公交车的购买成本,同时,公交车使用频率较高,电池消耗较快,如果由公交公司完全承担电池成本,显然是不经济的。如果选择电池租赁模式,由厂家或第三方提供电池租赁服务,电池维护、回收都由专人负责,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公交公司的采购成本,而且能够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2.电动出租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集中换电模式。大城市市区范围较大,居民出行距离较长,出行路线也不固定,如果采用充电模式,电动出租车一天至少要充2、3次电,即使快充每次也要20分钟左右,很难被出租车司机所接受。换电模式则能有效解决上述状况,换电模式时间短,一次换电一般不超过5分钟,与传统汽车加油时间差不多。大城市电动出租车选择换电模式另一个原因是,大城市出租车车型基本固定,电池的规格和大小可以标准化。以北京为例,基本只有捷达和现代两款出租车,换电运营企业只需配置1~2种型号的电池,就可以满足出租车的换电需求,便于企业规模化经营,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私人电动汽车以整车购买为主,裸车+电池租赁为辅。目前消费者购买传统汽车大多为全款购车,使用分期付款或融资租赁方式较少。电动汽车是一种新鲜事物,代表先进技术,一般只有家庭收入较高的人群才会考虑购买电动汽车,他们并不太关注电动汽车的价格,而是关注电动汽车带来的不同体验。因此,大城市私人购买电动汽车可考虑以整车购买模式为主。当然,除整车购买之外,裸车购买+电池租赁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购买模式。对消费者初期接受电动汽车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裸车+电池租赁模式还要考虑到城市消费文化的特点,例如从地域文化特点来看,沿海城市创新意识较强,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而北方城市消费者对待新鲜事物更加慎重,一旦推广开来,而事故责任界定、保险理赔的制度又跟不上时,就容易引起纠纷,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4.城市核心商务圈可推广电动汽车租赁服务。城市核心商务圈如CBD、产业园等特定区域内的企业众多,企业员工在工作期间的业务用车需求量大,又相对集中,而租赁电动汽车比打出租车便宜,也比传统汽车租赁便宜,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用车成本,同时,业务租赁用车的单次出行距离路线明确,业务结束后仍返回原地,具备点对点服务和充电的优势,便于租赁公司集中管理和维护。
(二)中小城市商业模式推广思路
1.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可首选充电模式。中小城市城区面积较小,居民出行半径不大,对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出租车的续驶里程要求相对较低。中小城市公交车单次往返大约40公里左右,一天4~5次,日均出行距离基本不超过200公里,而且夜间9~10点公交车就基本停运。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电动公交车一次充满电,基本就能满足日常行驶里程需求,车辆白天无需频繁充电,只需利用夜间空闲时间,在公交场站集中进行充电即可。中小城市出租车日均行驶距离虽然比大城市要低,但一般也在200~300公里之间,然而,由于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原因,居民对出租车夜间需求较小,政府可对出租车进行合理调配,使电动出租车无需全天候运行,白天运行的电动出租车可在夜间停运时段分散进行充电,减少了因充电给出租车司机运营带来问题。
2.私人电动汽车可采用整车购买模式,分散充电。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性价比不高,对普通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中小城市多数消费者购车选择时比较关注价格因素,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电动汽车由于价格偏高,很难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中小城市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人群,应该是收入水平较高,价格不敏感,购买电动汽车主要是体现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部分人群不会考虑以电池租赁的方式购买电动汽车,因此整车购买模式比较适合于中小城市消费者。此外,中小城市土地资源相对不紧缺,居住空间和停车环境比较宽松,居民住宅拥有自家停车位的比率较高,而且中小城市的居民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下班后空闲时间较多,消费者完全可以自主选择在家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如果城市建设规划中明确,在新建居民住宅小区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建充电桩,就能基本满足消费者的充电需求。
(三)旅游城市商业模式推广思路
旅游城市可主推电动汽车整车租赁业务。旅游城市人口以流动人口为主,推广电动汽车整车租赁模式比较理想,通过建立一站式租车服务,刷卡消费,消费者在城市的各个交通枢纽以及旅游景区都可以及时、便捷地租用电动汽车,使用完之后将车辆还至指定地点,可自动充电,无需自己充电。考虑到电动汽车目前的性能特点,应重点鼓励短时租赁,实行差别定价,租赁超过一定小时的收费标准应逐级增加。
(四)农村商业模式推广思路
农村适合推广充电模式的小型纯电动汽车。农村的用户对电动车续驶里程、最高车速要求不高,可以大幅度降低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而且,农村用户大都拥有独立的停车场地(院子、车库等),有独立的充电电源,充电更加方便。小型纯电动汽车,特别是时速不高的电动车具有速度适中、价格便宜、使用费用低、易操作等优点,深受农村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发展前景较好。
四、政策建议
1.中央政府应尽快制定指导各地区商业模式推广的统一规划。在总结现有商业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出针对不同城市和不同领域特点的商业模式推广规律,并制定指导各地区商业模式推广的统一规划,进一步明确商业模式的目标和方向,加强投资引导,创造良好的商业模式推广环境。规划应在区域统一、能源供给、产品准入和充电标准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重点解决目前商业模式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仅靠地方政府无法自行解决的一些问题,如地区间不同商业模式的衔接和兼容问题、运营企业与能源供给企业的协调、电动汽车企业和产品准入、充电国家标准等问题。
2.开展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专项试点工作。开展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试点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试点来验证商业模式的发展思路,如充、换电模式的适用性,电动汽车租赁的可行性、私人购买电动汽车的市场定位、公交电动化大范围推广、城市接驳电动汽车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是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好的、新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试点城市可以在“十城千辆”的城市中进行选择,也可以选择新的试点城市,关键是要覆盖不同类型的城市,包括东中西部城市、大中小城市、旅游城市、资源型城市、不同气候和海拔的城市等。
一是整体性。即一种商业模式需要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等诸多要素来支撑,而并非某一要素单独构成;二是系统性。商业模式是一个商业体系,这个体系既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又体现企业运营特色,还体现利润实现途径;三是主题性。商业模式应该具有一定特色与主题,并且简单可提炼,诸如IT行业零售商宏图三胞的“WDM模式”借鉴和融合了沃尔玛的规模采购与平价销售形式、 Dell电脑的专业定制生产和直销模式以及麦当劳的标准化服务,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四是关联性。商业模式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把各组成部分有机地关联起来,使它们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并确保实现企业的价值主张。
为什么一些强势品牌或者颇具规模的企业也会失败?抛开非经营性因素,就是因为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不知道去寻找、创新商业模式,还在延续老的商业模式。有专家在谈到企业创新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在竞争对手毁灭你之前,先自行毁灭”,实际上这也是笔者所要强调的观点,即企业要善于进攻自己,如果不被自己打败,就一定为会为竞争对手打败。不断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是一个品牌持续成长的必要条件。
我们都知道惠普,这家公司提出了针对企业发展的“动成长理论”,即“动成长所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中主动适应并做出改变的机制”。无疑这对于一个挑战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当强势品牌的一种商业模式老化之时,就是挑战品牌以一种新模式进攻的最佳时机。
商业模式就是生产力,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商业模式的竞争力在于其创造了一种差异于竞争对手的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并且这种方式更具挑战性与先进性,对于消费品来说是生活方式,对于工业品来说则是一种生产方式。其实这很好理解,如今卖品牌就是卖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已为业界所认可,但是要知道一种品牌产品或服务只有在特定的商业模式下才能把这种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的魅力发挥到极致。诸如在百货商场与超级市场卖相同的商品带给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也有所差异,尽管卖的可能是相同的产品。
商业模式竞争是一场“系统战”
在此笔者强调过一个观点:商业模式的客户价值是其成功的关键。为了实现为客户提供预期的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必须通过商业模式把各种经营管理要素整合到特定的“环境“之中,这个“环境”就是“客户价值”,即各种经营要素要向客户价值回归(如图1)。
商业模式竞争离不开产品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是产品或服务创新,因为对任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而言,其物质功能都要由产品或服务来实现。说到这儿读者可能要问,尽管传统百货业态做不过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但他们卖的不都是一样的东西吗?其实他们卖的已经不是一样的东西了,诸如在销售环境、销售方式、销售价格、延伸服务等方面已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实际上产品或服务创新往往能为商业模式创新创造很大便利,也能为颠覆竞争对手增加砝码,诸如超级市场中的量贩店以“大量批发、低价销售、自助消费”为特征,这就需要从商品上进行配合,即采取大包装产品,放弃小包装产品或者单包包装产品。
在过去,许许多多的企业吃亏之处就在于谋求在营销上的快速成功,但却立足于产品或服务差异化不足甚至同质化的基础之上去谋求通过短期刺激或过度投入资源的方法来获得市场的成功,结果成功往往是短暂的,并没有得到企业所预期的长期利益,实际上这是“杀鸡取卵”式的自杀式营销。企业为获得长久的竞争利益,应该谋求在产品或服务创新前提下的商业模式化创新,这才是长久之计。我们知道,戴尔的成功就是能够提供差异化产品的定制模式,再与其高效的直销模式结合起来,做到了客户价值(好品质、低成本、优服务、高效率)最大化,结果才长期在PC市场独领。
图1
客户价值是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
一种优秀的商业模式,首先考虑的不应是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而是能给客户带来什么。很多企业在经营上张口闭口必言“市场导向”,可“市场导向”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准确地讲应该是“客户需求导向”。实际上,一种商业模式所提供的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能否得到客户响应,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客户价值。
那么什么是客户价值?可以理解为客户在你提供的商业模式下为获得这种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投入产出比。还有一个更为确切的概念即客户让渡价值,就是客户所获得的“价值产出”与“成本投入”的差值。对于挑战品牌来说,如果能够比其他品牌创造更大的客户让渡价值,实际上就拥有了成功的资本。
在IBM与惠普的分销模式下,计算机为客户提供的是功能价值,即计算机能够提供运算、文字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强大的功能;而在戴尔一对一的直销模式下,计算机为用户提供的却是用户价值本身: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需求,戴尔的销售人员所做的无非就是对用户个性化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从而能够把这些不同的需求挖掘出来,这就是其商业模式最独到的地方。对于移动通信行业,由于基本服务的差距越来越小,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之间的比拼已经集中于两点:增值服务与细分服务。对于增值服务,实际上就是在比拼客户价值;对于细分服务,则是在比拼价值,通过更为个性化的服务,让客户得到最大化满足。
可见,一个品牌只有在设计、生产和提品时以顾客为导向,为客户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价值,把客户从竞争对手及领导品牌那里“解放”出来,才能够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客户价值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最后请大家记住“一点点”,在为客户的价值创造上一定要比竞争对手多那么“一点点”!
商业模式要能克服竞争对手的弱点
挑战品牌如果与领导品牌的商业模式一致就很难颠覆领导品牌,除非领导品牌在经营上犯了大错误,实际上竞争对手的最大弱点就在于其与客户相脱节之处或者客户需求没有被满足之处。那些成功的企业总是善于寻找挑战、打击竞争对手的角度,诸如竞争对手的产品线“短缺”(即产品线深度、宽度都不够)、竞争对手高价营销束缚了消费潜力、竞争对手的渠道便利程度不高、竞争对手的客户服务效率低下……
在设计商业模式时就应该把竞争对手的问题都考虑在里面,正如前时代华纳CEO迈克尔・邓恩所说:“在经营企业过程当中,商业模式比高技术更重要,因为前者是企业能够立足的先决条件。”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一定是在技术上的突破,而是在某一个环节的改进或是对原有模式的重组、创新,甚至是对整个原有的经营规则的颠覆。商业模式的创新形式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贯穿于企业资源开发、研发模式、制造方式、营销体系、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也就是说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上的创新都可能变成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
我们都知道携程网,正是因为它的存在让很多旅行社失去了价值!携程旅行网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集宾馆预订、机票预订、度假产品预订、旅游信息查询及特约商户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旅行服务网络公司,现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宾馆分销商,提供可供预订的国内外星级酒店多达2100多家,遍布国内外二百余个城市。携程还建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机票预订服务网络,覆盖中国的35个大中城市。此外,携程推出的以“机票加酒店”为主的度假游业务为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然而携程不是做经销,而是提供信息服务,它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一方面使全国的旅行者能及时找到所需要的酒店,能获得最低的客房价格;另一方面又能使遍布全国各地的宾馆、酒店能得到应有的消费者,而携程公司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携程未来商业模式是提供旅游、机票和酒店的一站式服务,其业务是最传统的旅游服务业,靠收费作为经济增长点。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站在竞争对手的肩膀上去设计商业模式,那就能比竞争对手看得更远,走得也会更远。既然有领导品牌这个标杆与参照物,为何不充分利用呢?
商业模式市场化需要战略保驾护航
关键词: 演进;商业模式;顾客价值
Key words: evolution;business model;customer value
中图分类号:F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006-03
1 提出问题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有人提出了“商业模式”的概念,但直到90年代,日益加剧的全球化竞争导致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动荡不定,产业价值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有些产业甚至呈现超强竞争的态势。而商业模式创新是塑造新游戏规则的重要途径,加上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因此,从商业模式角度思考企业发展的问题逐渐受到学者和企业家们的重视。例如,埃森哲(Accenture)在就“公司创造和获取价值的核心逻辑是什么”这个问题对40家美国公司70位高管进行访谈时发现,他们都提到了商业模式(Linder和Cantrell,2000)。即使在传统产业,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商业模式创新对于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
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如今企业间的竞争,是商业模式间的竞争而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Hamel则把商业模式表述为“企业做生意的方式”或。从根本上说,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如何运行。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回答彼得·德鲁克常问的三个问题:业务的本质是什么?谁是顾客?顾客珍视什么?它也能解决每个经营管理者都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如何通过经营管理来盈利。
商业模式作为一种运营机制,企业通过运用它来持续达到主要目标。商业模式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之间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最终实现商业模式运行。Thomas的观点是,商业模式是一项构造,该构造可以通过一项可盈利的业务将企业运营中涉及的客户、供应商、资源等联系起来。起初,商业模式强调收益模式,但是企业仅仅追求收益,忽视了销售链中对顾客价值的重视。真正地剖析收益来源,发现企业创业者的最终目的是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后才真正创造了价值。因此,多种多样的商业模式必须以顾客价值实现为中心,通过不断挖掘用户价值发展商业模式,赢得商业机会和企业发展。
2 现有文献中从价值创造角度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比较
商业模式最早的定义之一是Paul Timmers(1998)的观点:商业模式可以看作是一个由成品流、服务流和信息流构成的系统。其后,Weill和Vitale(2001)在Paul Timmers研究的基础上,在增加了市场参与者的地位后,提出:商业模式是对公司的供应商、顾客、投资者等相关利益者的角色的描述。Amit和Zott(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实现效率与创新的关键,是企业为自身、供应商及客户创造价值的重要方式。在国内相关领域中,王波、彭亚利(2002)认为,商业模式有两种理解:一是经营性商业模式,即企业通过完善运营机制来不断获利;二是战略性商业模式,指一个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中调整自身的战略以实现持续盈利。袁新龙和吴清烈(2005)提出,商业模式是一个由不同部分组成系统,该系统的各部分相互关联互动,体现在企业既为顾客提供价值,同时自身也实现价值获得收益。
从客户价值角度出发的商业模式创新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创造出优于现有方法的方案,从而更好地为客户解决问题。Mitchell提出,商业模式创新是以客户满意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服务。Magretta则将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链理论相结合,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价值链的改进,不断实现客户价值。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根据迈克尔·波特的战略观点,成功企业包括三种:专注、差异化和低成本化发展。在山寨经济肆虐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差异化竞争的商业模式发展难度很大;随着东南亚市场的开拓,低成本优势也在消失;因此只有专注才是目前中国企业的最大的契机,发展专注于自己顾客的商业模式,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因此,经营者对于商业模式认知正由经营运作向战略层次转变,由最初的企业关注自身、利润等向顾客价值、战略目标等转变。但是企业运用商业模式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必须面临调整随着时间的推进与企业的发展,企业要由以自身利益为主导转向以顾客利益为主导发展。
3 理论框架分析
从顾客价值角度看,就要形成对“顾客份额”的追求,将顾客看成不同的个体,尊重其个性化需求,并从顾客的行为特征来看问题,通过对消费者行为追踪,设计满足其消费行为的多类商品项目的组合。大多数消费者对于价格都比较敏感,偏向于较低的价格或折扣,这一点往往成为新商业模式的突破口。目标客户更重视产品价格却忽视产品装饰,新的商业模式挖掘顾客需求这方面的特性可以形成成本优势,从而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利润。
由于新商业模式有较大的低成本优势,其带来的大额利润可以支持其进一步扩张。因为商业模式创新易被模仿,新入侵者出现,模仿改进原有模式,进一步侵占更多客户市场。由于旧模式隐含的高成本以及提供许多超出现有客户需求的服务,使用旧商业模式的公司很难在成本价格上与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持平。因此,旧商业模式公司大都采用重新定位目标市场客户的做法,转移公司注意力,发展高端市场,但仍不能排除新商业模式低价对客户的影响,旧模式不断被影响,日益艰难。新商业模式继续发展,在保持低成本优势的前提下,增加产品附属价值,赢得更大市场空间,进一步压迫旧模式。旧模式逐渐消亡后,市场渐转为新商业模式间针对效率、差异化、客户、供应商等的竞争,新一轮的市场竞争由此开始。虽然以上阐述的是新商业模式逐步替代旧商业模式的过程,但对于每一个单独的企业来说也都是一样的,企业的商业模式随着市场不断被拓展,顾客需求不断被满足,终有过时的一天,企业要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持续运作就必须不断根据顾客的新需求,以自己原有的商业模式为竞争对手,开拓出新的商业模式,维持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在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过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4 基于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演进案例探讨
4.1 顾客的消费观念是影响商业模式演进的前提 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引领着商业模式的变化与演进。以电信业为例,要赢得顾客份额,实现企业价值,就必须不断对商业模式进行完善修改。电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相关,随着电信产业的快速发展,用户需求也不断提升,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传统的语音业务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3G市场的日趋成熟,用户的需求将会发生井喷式的爆发,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将加剧。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电信必须通过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出新业务来满足用户需求。
4.2 把握顾客价值的细分、创新、重定位及价值体验是推动商业模式不断演进的核心
4.2.1 顾客价值细分 例如,随着人们的旅游悠闲意识的提高使中国旅游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然而,由于人们对待旅行需求的差异是很大,其所要求的突破常规体现自我的旅行方式对旅行社的产品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许多南方沿海经济发达旅游中介纷纷推出“点菜式”自助旅游,挖掘顾客的细分要求,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实施顾客价值细分的商业模式,外部市场需具备;客户间差异性增加;客户更加成熟。当客户期望更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时便推动企业演进商业模式开发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引导企业良性发展。
4.2.2 顾客价值重定位 这种重新定位可以通过改变目标市场实现,很多奢侈品品牌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在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重新定位顾客价值,引导顾客价值到一个新的领域,如世界著名奢侈品Prada,在20世纪70年代时,时尚环境变化,公司一度濒临破产边缘,Miuccia Prada接管家族企业,将公司传统品牌理念和现代化先进技术进行结合,引领顾客审美向简约发展,吸引到一批奢侈品爱好者,企业化险为夷,获得了高额利润。每个企业都可能遇到发展瓶颈,类似情况下,企业就应重新定位客户价值,抓住契机开创另一个辉煌。
4.2.3 顾客价值体验,改进产品质量以及提出个性化服务,在本质上都是为顾客创造良好的价值体验 同为电商的PPG和凡客,凡客在经营时借鉴PPG商业模式在顾客价值方面的缺失。凡客老总因为看到顾客在网抱怨关于物流速度太慢的抱怨后,立即意识到客户在网上购物后的迫切心理。于是,凡客于08年4月建立了“如风达”物流公司,在各大一线城市中,公司拥有自己的仓库,一天两次接货,大大提高了送货的速度。凡客优化服务流程,开放网上评论、及时对失败服务补救,从源头上留住了顾客。逐渐形成以顾客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其商业模式的演进针对顾客对自身商业模式做出的改进,最终适应顾客的动态需求。
4.3 最适合顾客的模式是商业模式演变过程中新旧模式替代的目标 阿里巴巴公司的创建灵感源于对外经贸部的网站建设,其初始目标是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对外出口销售产品的贸易平台。他们的首先不是为赢利,而是为增加企业的知名度,让风投能为大众信服。为此,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利用低价方式吸引中小企业成为“中国供应商”,在公司业务形成一定规模后,顺理成章地向中小企业加收服务费。阿里巴巴从客户角度出发,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建立网上交易模式,突破了传统模式时间空间的限制,适应了现代社会需要,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随企业规模的扩大,阿里巴巴也致力于追求做大做全,更多地希望把直接消费者培养成忠诚用户。因此,阿里巴巴做出了在淘宝上投资20个亿的决定,改进消费模式,事实证明这一举措确实明智。阿里巴巴推行的培养忠诚客户的商业模式,在吸引新客户的成本远高于保住老客户的今天十分成功,而抓住顾客的要领就是不断调整商业模式适应顾客的需要。
5 研究结论
商业模式演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因素较多,因素间关系又彼此错综复杂。本文在分析了商业模式的定义及其演进过程中顾客价值的重要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顾客价值出发的商业模式的演进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产业形势和产业发展特点,并且可以将相关理论应用与于实践中。
在实践中也可以将上述理论应用于江苏中小企业,随着网络的发展,顾客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提高,电子商务公司也从传统会展中得到启发,发现商机,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发展网络会展,从传统会展中争取客户,在不断探讨尝试商品网络交易会,拓展客户领域,发展新的会员。同时大力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区域性网络在线销售平台,促进网络在线交易,不断以客户为导向改进商业模式。
总的来说,我们面临的是新的经济形势与新的市场需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指出,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将表现为三个阶段:商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世界金融文化不断融合,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以不同于以往的速度迅速的变化着。消费者的需求由以往的单一、简单向个性化、高端化不断发展,顾客逐渐更加重视产品的精神化部分。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个挑战,企业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与体验是现代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企业需要的是专注与创新,同时兼顾效率,专注于企业的优势部分,面对不同年龄层、职业、文化的顾客创新不同的营销战略以及相切合的商业模式,通过创新来提升顾客满意度。归结到最后,不管是营销变革还是渠道变革,实质上都是抓住顾客价值的商业模式变革。
参考文献:
[1]Christoph Zott,Raphale Amit.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7,18(2):181-199.
[2]Raphael Amit,Christoph Zott.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49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