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篇1

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转型,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有识之士所关注的焦点。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共同关注。

一、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在公民教育方面没有一个独立的课程体系,通常是渗透在德育中“两课”的教学中进行的,学生对公民素质的应有学习不系统、不完整。而且高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公共理论课、重技能培养轻做人修养的倾向,对于“两课”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社会基本制度及各项重大政策需要人们积极的参加。公民需要具有各类政治能力,如对权利和利益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妥协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公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最为重要的能力素质,也是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最为需要培养和具有的公民素质。

2.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要求

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培育和构建法治社会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构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更需要具有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锻炼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使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律制度转化为其生活准则和信念,才能使大学生确立起对法治的信仰和提升参与实践法治的基本能力。

3. 大学生缺乏公民素质的现象普遍

大学生在大学前的生活和教育中,公民素质教育的水平良莠不齐,致使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群体中缺乏公民素质的现象屡见不鲜。首先,缺乏法律观念,公德意识淡薄。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潮和反面行为的影响,变得缺乏主观意识和独立辨析的能力。其次,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书写能力、交际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审美情趣不高,没有健康的业余爱好。学生跨学科学习、交流不够,导致知识面狭窄。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社会科学知识欠缺;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欠缺。

二、培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

1.重视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在我国现阶段,高校设置的“两课”课都包含有公民教育的内容,但要注重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内容上突出国家观念教育,责权意识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使青年学生明确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在国家中的权利和义务,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方法上,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求状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青年学生的公民素质。

2.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修课,不仅可以保证公民素质教育的课时需要,而且也可以保证公民素质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此外,通过专业课和选修课提高公民素质,高校专业门类齐全,通过各专业的融合有助于对公民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通过政治学的研究,可以对公民、公民社会、民主与法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伦理学中,可以对公民的道德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了解公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格素质;在教育学中,可以从教育的层面就公民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途径展开研究。最后,是通过加强教师素质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良好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适应社会环境的优秀心理品质,爱岗敬业、抵制消极堕落思想侵蚀的坚强心理意志,可以影响和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

3.在实践中巩固公民素质教育成果

现在我国在校大学生超过2000万人,更有数以十万计的班级和学生社团,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参与班级和社团活动,使其成员由归属感发展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发展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亲身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从而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进一步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全局的观念;通过认可班级和社团的章程,能使大学生自觉地规范自我,培养公德意识,领悟做人道理,从而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班级和社团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实际问题并通过参与集体讨论,学会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以修正提高自己的认识,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 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使大学生自觉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正是在活动中,大学生公民才将个人责任与共同义务的观念。内化,才习得自愿的控制,这对于做一名真正负责任的公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篇2

公民生态素质是指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公民应具备的生态品德、生态知识、生态技能和生态情感等基本修养,它是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方法论为核心、以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为观照、以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人的内化物。从理论层面上看,公民生态素质强调的是公民自身的内在生态修养;从现实层面上看,公民生态素质关系到公民个体外在行为的生态质量,公民生态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现代公民素质的必备要素,体现了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态度、情感、价值和行为。具备生态素质的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富有活力的生命体。公民生态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不竭的动力,是对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与养成。

一、生态素质培育的体制滞后性制约了公民生态价值观念的养成。

近年来,我国公民生态保护意识开始增加,对公民生态素质的教育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生态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完善的教育机制给于保障。学校是对公民进行生态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一个公民至少有9年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且是人生主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国内义务教育阶段,生态素质的教育是不足的,更不要说在其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全民教育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态素质教育已经是现阶段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公民基本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生态素质的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和教育认知在这些教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系统机制,致使生态素质教育在某一阶段出现断档或突击,不能形成自始至终、从小到大的内化的个人品德、修养,也不能转化为个人素质能力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公民生态素质提出迫切的要求,自然环境保护、空气污染治理、生态污染的防治、农业、工业、林业、渔业等各个产业和行业的生态化建设等都急需公民具备良好的生态素质从事这些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社会需要公民用生态方式进行生活和消费,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中处处都能从生态的角度考虑,事事都能做到生态化处理。这样的社会才是真实意义上的生态社会。但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中没能形成从幼儿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完备生态素质教育机制,不能为公民教育提供一个系统的有效制度保障,不能为公民价值观形成中注入规范标准的生态认知,导致公民对生态的感觉、直觉、思维、记忆等心理特质很难在身心中形成内化的生态品质和道德修养等生态价值观。因此,生态素质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滞后性阻碍了公民生态价值观与其观念的共生与发展,导致公民素质的不完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素质培育的内容碎片化制约公民生态自主意识的养成。

新世纪以来,我国公民的生态素质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自身发展条件、主客观环境与发展阶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公民对生态文明的相关认知还不成熟与完善。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中还没有形成一个自下而上和由上至下的完整的生态素质教育体系。我国公民生态素质的教育处于一种分散的、零星的、间断的过程。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宣传栏、报刊杂志、书籍图画、网络通讯、电视广播等方式认识和了解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这些生态文明知识以各种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往往具有集中性、临时性、任务性和局部性,但却不能全面、系统、详细地呈现出来。这种生态素质教育环境影响到公民生态素质的整体形成,公民也就不能自主自觉地将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上升到大众认同的境界,也不能将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与感觉转化为自我的生态素质,更不能将对生态文明的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目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中,党和政府对公民生态素质培育的认识程度和重要性都已经大大提高,也开始意识到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育的重要性。这些只是刚刚起步,而其中大多是被动型和应对型的。国内对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还是流于形式、枯燥空洞,不能直接贴近公民生活,不能直接操作,不能直接运用在行为中,从而使得这种素质教育失去了现实意义。因为公民在生态素质的零散、空洞的培育中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更不能外显在日常行为中,所以公民不能养成自主的生态意识。众所周知,公民对生态的认知是一个经由心理特质转化为身心属性的过程,需要不间断的有意识的接纳和吸收,期间对于生态素质的情感、意志是一个动态系统过程。如果期间一旦出现生态内容的混乱、生态信息的中断或变化都将影响个体对生态认知的内化,不利于生态素质的养成。目前,国内关于生态素质教育的内容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系统的知识链,还没有形成一套从理论到实践,从初级到高级的知识库。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水平的公民还没有形成合理的生态素质教育内容。这些都制约着公民生态素质的最终养成。

三、生态素质培育的法制不健全制约了公民生态法制意识的培育。

公民生态素质的养成与培育不仅是公民自身的行为与要求,还需要国家完备的法律法规对公民素质培育的规制。公民在生态素质的培育过程中要经历心理认知和社会环境影响。尽管国家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已经开始纳入法制轨道,但是还没有形成关于生态素质培育的完善的法律规章。从目前的情况看,鼓励和支持公民参与生态实践活动的相关法律制度较为缺失。在认知制度方面,公民在很多情况下对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治理等的知情权仍得不到保证。在评价制度方面,国家有关生态环境的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前的听证会制度还不能发挥实质,多数政策评估机制和制度取向仍然摆脱不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和对GDP崇拜,忽略甚至无视生态效益和生态平衡。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单靠自身的养成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国家建立系统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为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不健全的,公民在生态方面的法律责任与义务也是不全面、不明确和不具体的。这样难免造成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乏一个可以遵守的健全的法律规章,缺乏一个予以保障的有效力的法律规章,对公民的生态行为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从而导致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局部效果,不能改善整体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A治理B损坏,C付出D享有”的反差现象。当公民良好的生态行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生态治理的成果得不到法律的有力保障,公民的正能量得不到应有弘扬时,公民的生态潜意识就会被抹杀,公民的生态良知就会被埋藏,公民的生态心理特质就不能内化为自身素质的构成部分,公民的生态素质也就不能养成。

篇3

职业技术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指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职业人”首先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具备普通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民;其次作为从事特定职业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素质。需要具备其职业活动所要求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一定的人文素质,如将此视为素质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的深化,可归结为职业素质教育。而目前教育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不同看法,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将各观点与职业技术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辨析

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从19世纪初被提出以来,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表述达50多种。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界定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对教育质量非常不满,发出了“国家处于危险中”的呼声,因而“回归基础”的呼声高涨。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学术能力等的训练,许多学校将英文写作、数理统计、自然科学、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能力等视为学校教育基本要求。所以20世纪80年代左右哈佛学校发表的《哈佛大学关于核心课程的报告》开启了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标志和特征的新时代。以核心课程取代原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些核心课程涉及文理学院六个领域。包括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领域与哲学分析、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道德思考领域。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毕竟不同。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是关注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它是包括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在培养一个公民;而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特定专业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从人的素质结构的具体操作目标入手解决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素质教育包括了通识教育中的内容,同时专业教育中也有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人文教育(humanism education)辨析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并促使其内化的教育活动。其中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化。

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人为本,做人的素质,特别是人格,是本之本”。可见,人文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内化、积淀,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落脚点都在人身上,但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还蕴含着其它诸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三、文化素质教育(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辨析

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化知识是指经过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得到的种种具体知识;而文化素质则指一个人的知识、才能、鉴识所构成的文化造诣或素养的一般体现。

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可见,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但文化素质教育涵盖了人文和科学素质两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单纯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广。

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旨在培养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不仅涵盖了人文素质培养,还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

四、职业素质教育(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ducation)辨析

素质教育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于1987年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的讲话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他认为基础教育不能单纯办成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叶澜(2006)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宗旨,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在教育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施以较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育途径上,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育评价上,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品质的养成,并鼓励不同特色的培养。严格上讲,素质教育对教育效果的衡量重基础、重长远,不重眼前。

素质教育在每个教育阶段应有所不同。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系统提出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只零散于各期刊中,多数从探讨的角度进行分析,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较缺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的探讨。对于职业素质的构成,有一定分歧。孙晓霞(2008)提出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宫玉杰(2007)认为除上述四项外,应将业务素质也涵盖其中;吉飞(2009)则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更有学者将职业素质进一步细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周光宇,2009)。职业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要求,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自然不同,故对其构成有不同认识。在借鉴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职业素质教育虽然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有所不同,但仍是具有共性的。本文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5个方面。

     第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陈和(2007)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可从职业理念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创业素质教育5个方面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要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含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杨东进,2008)。黄三平(2008)从校园文化角度提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目前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多数仍停留在形式上,普遍存在着模糊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职业素质养成是以知识为基础,课程教学仍应是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课程设计是重点,但不能忽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否则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落实到位。

五、结论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飞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技术院校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在技术能力培养上不仅注重实践操作技能,且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即重视培养技术能力又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从目前我国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只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播科技,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在职场中为人处事和如何思维,但是现今的职业院校培养很难达到以上要求,目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提倡职业技术教育应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才能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american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port.1998.

[3]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1999(3-4).

[4]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6]孙晓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7]宫玉杰.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7(1).

[8]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9]周光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10]陈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篇4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执行新大纲,要以全民族素质教育为准则,牢牢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的教育。以这四个方面为红线,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新大纲确定的初中化学的教学目的是: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考虑升学需要,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新大纲指出:初中化学教学要“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只有搞好全体公民的素质教育,使全体公民都有知识、有文化、受过良好训练,有一定的能力和创造性,德才兼备的尖子人才的出现才有牢固的社会基础,才能大量涌现。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也需要众多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篇5

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素质高的表现。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的公民。事实上,随着考试内容及考试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高分低能现象也在逐渐减少至最低程度。从这个意义讲,考试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化学教师如何在突出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自学、思维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图片观察除外)、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及德行、体质等难以通过考试检测,但学校及教师是不是只要抓住了“对付考试”就抓住了一切呢?显然是行不通的,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再单纯看升学率,同样,学校评价教师也不再以升学率为唯一尺度。第二,经验表明:化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也应与学生沟通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诸方面的进步。即素质教育抓好了,考试成绩也一定会上去的。相反,倘若对大纲所规定的“掌握、理解、了解、常识性介绍”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视为多考与少考、重点考与非重点考、考与不考来组织教学是有害的,即那种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做法应理智地予以摒弃。

讲到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问题想提出来和同志们商榷。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及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等问题。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素质高的表现。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的公民。事实上,随着考试内容及考试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高分低能现象也在逐渐减少至最低程度。从这个意义讲,考试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化学教师如何在突出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自学、思维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图片观察除外)、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及德行、体质等难以通过考试检测,但学校及教师是不是只要抓住了“对付考试”就抓住了一切呢?显然是行不通的,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再单纯看升学率,同样,学校评价教师也不再以升学率为唯一尺度。第二,经验表明:化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也应与学生沟通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诸方面的进步。即素质教育抓好了,考试成绩也一定会上去的。相反,倘若对大纲所规定的“掌握、理解、了解、常识性介绍”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视为多考与少考、重点考与非重点考、考与不考来组织教学是有害的,即那种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做法应理智地予以摒弃。

三、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初中化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教育目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参加教育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2.研究教学大纲,用好化学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新教材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传统知识同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充实学生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新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适当降低了理论概念的难度,删去了繁杂的化学计算,加强了实验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列出了“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研究新教材,明确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使之难易适度,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真正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篇6

”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在“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提出了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结构。在“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又对上述目标结构中的各子项分年级、分单元提出了层次分明、具体的要求,形成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三级目标体系。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会议代表认为这是一个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教育的系统结构。

智力素质是指感知、思维、概括、识记等方面,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它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其智力素质主要包括:

(1)知识素质。我国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公民,对于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以及一些计量、统计知识、几何形体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要经常用的知识,必须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积极动手、动脑思维,形成一个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质。

(2)技能素质。为了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无论对个人的生活还是对国家的贡献,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技能素质。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技能(包括口算、笔算、运用工具计算等),学生通过学习解决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技巧,这样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自身的技能素质。

(3)能力素质。数学能力是智力素质的核心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是由运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数学思考方法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成的,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人的素质水平的高低,除与知识水平相关外,还与它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思维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非智力素质是指兴趣、情感、意志等,属于人的意向活动范畴,非智力素质主要包括:

(1)情感素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师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数学情感素质。数学的情感素质包括学习数学的态度、兴趣、不怕困难攻克数学疑难问题的顽强学习意志,勇于进娶敢于竞争的学习精神。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在此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大有作为。

篇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56-02

党的十以来,“社会治理创新”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两个重要课题。但二者并非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恰恰相反,“社会治理创新”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紧密相连的,“社会治理创新”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重新定位和考量的重要内容,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与否也必将关系到“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效。因为二者的核心都在于“人”的因素,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成就“人”,而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依靠“人”。所以,高校重视和完善现代公民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治理创新的需要。通过现代公民教育让大学生辩证地协调好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同时,高校现代公民教育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更应该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培育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而民主社会建O也迫切需要高校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没有合格的公民及其政治参与,现代民主政治就无从谈起。

因此,将高校现代公民教育与社会治理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使公民教育研究产生新的理论生命力。这应当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关于公民教育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经验和实践探索,所以此类问题的研究仍是薄弱环节,值得我们总结和探索“中国经验”。尤其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下,以社会治理创新为视域,以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大背景,深化高校现代公民教育研究,更能体现“中国特色”,增强“四个自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等学校肩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重新思考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公民教育的重要地位,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和输送优秀的社会主义公民,使其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一、现代公民教育需要正确认识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概念的关系

现代公民教育不等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加强高校现代公民教育首先就必须要厘清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一度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显学,加上当前国家和高校都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被当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剂良药,但是这两者并不能完全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本研究认为,人文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是教育改革的一种价值和方向,其中所包含的大部分内容与现代公民教育是相同的,但又有“遗漏”。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补齐“现代公民教育”这门课,既要“重技”,也不能“轻道”,须在专业教育与公民教育之间寻求一定的平衡,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让更多的教师、大学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秀公民。现代公民教育也应该注意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相互补充和促进。同时,在我国开展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中国公民,因而需要中国本土文化的参与[1]。原生性的市民社会文化背景是我国与西方大学生公民教育首要的区别。在西方社会中,公民教育实际上是经过长期历史积累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普世价值体系的观念的推广[2]。因此,高校开展公民教育,还应该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公民教育”的精华,以此为根,不断丰富和融合现代民主法治等内容。

二、现代公民教育需要不断丰富和优化方式方法

现代公民教育不是说教。现代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公民素质和公民能力,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实现“无缝隙过渡”,适应社会、适应职场,依法履行自己作为现代公民应该行使的义务和权利。公民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价值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性质和特征[3]。因此,高校在加强公民教育改革的时候,应不断丰富和优化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实效。一是要创新课堂形式。实践证明,理论的说教、单向的灌输、结构化的试卷,在公民教育上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公民教育固然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公民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内化为自身价值和行为规范,因此公民教育的课题不能局限在学校和教室,可以在政府部门、企业,也可以在社区。二是要变革教学方式。在公民教育中,教师可能是在年龄、知识、阅历、经验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的公民能力就一定比学生强。因此,公民教育更需要变革教师的思想,让教师放下“权威者”的身份,扮演好组织者、策划者、帮助者的角色,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和交流讨论,教学相长。三是要开发系统科学的专业教材或阅读书籍。公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教育的目标、内容及进程等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在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书籍,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而教材或书籍的内容应更多采用案例、故事等形式,尤其是要突出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内容,避免空洞而枯燥。

三、现代公民教育需要做到“走出去”和“引进来”

期望学校依靠自身去发展民主公民所需要的技能和道德将是不切实际的,人们学会成为负责任的公民,不仅在学校,而且还在家庭、邻里以及公民社会中的各种其他群体和场所[4]。现代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而这恰恰更多的是需要在社会大场域中来锻炼和实现的,这就需要高校现代公民教育将课堂搬进社会,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习得这些知识和技能。因此,现代公民教育要走出“象牙塔”。在这方面,美国和英国在开展服务学习方面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开展的活动包括学生办社区报纸,做指导手册、资源指南、广播电视节目;学生对社会问题主动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提议开展社区活动等[5]。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社区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同时,在招生、毕业等环节都可以设置相应的分值和权重。高校现代教育“走出去”的不仅仅是学生,也需要学校本身和广大教师“走出去”。只有学校与社会建立了良好的外部关系,教师真正了解了真实的外部社会及外部社会发展和需要,才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公民教育还需要“引进来”,引进真实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引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组织的工作者,让他们成为高校的教师,为大学生讲述真实的公民生活经历和经验。

四、现代公民教育需要高校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

完善、系统的现代公民教育离不开顶层设计以及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同时需要高校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探索,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以效果为导向进行改革,并加大现代公民教育专项资金、科研经费和设备的投入。其中,在软件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将现代公民教育作为一个体系,而非仅仅是一门课程;在教育理念上提升到与专业教育、技术技能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重视,让现代公民教育成为学校领导层、管理层及基层教职工的共识,从而围绕这一共识开设合理的课程,建设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在全校构筑起重视现代公民教育、加强现代公民教育的良性教育生态。在硬件方面,需要高校加大投入,在教室、教学设备、研究所等方面做到配套完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公民教育不能走传统课堂灌输、空洞理论说教的老路子,必须以教育有效性为导向、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能力为目标,创新教育场所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基地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等外部组织的联系,建立协同开展现代公民教育的伙伴关系和教育基地,为大学生接受现代公民教育提供真实、生动的实践机会和活动案例,保证高校现代公民教育的科学有效。

五、现代公民教育需要发挥大学生组织和新媒体的优势

如今,“互联网+”、“数字时代”、“信息时代”、“微时代”等名词,已经成为这个社会最鲜明的特点,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高等教育也正在这样的大潮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对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是要高校打破传统、打破常规,敢于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机遇在于高校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来实现新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具备了良好了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高校公民教育也必须变革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媒w等途径,发挥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两微一端”的教育作用,扩大公民教育的影响和效果,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还要发挥组织的平台优势,整合高校共青团、大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等力量,扩宽现代公民教育的组织渠道和参与机会,让学校参与更多的社会治理实践,更好地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为进入社会扮演好公民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5,(7):5.

[2] 马乙玉.论比较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34.

篇8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以这四个方面为红线,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新大纲确定的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如下。

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意识。

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考虑升学需要,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新大纲指出:初中化学教学要“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只有搞好全体公民的素质教育,使全体公民都有知识、有文化、受过良好训练,有一定的能力和创造性,德才兼备的尖子人才的出现才有牢固的社会基础,才能大量涌现。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也需要培养出众多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二、关于教学内容

现阶段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初中毕业生能够升入高一级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继续学习的是少数,在农村尤其如此。城市里的初中毕业生虽然有较多的升学机会,但是二分之一稍多一些的学生将要进入职业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学习。

我国今后中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将向职业教育进一步倾斜,进入职业高中或专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一般很少再有学习化学的机会。这意味着,我国未来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大部分只是在初中阶段接受过一年(指“六三”学制,化学授课时数为96学时)或两年(“五四”学制,化学授课时数为132学时)的化学教育。在仅有一年或两年的化学教育中,如何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的化学知识,同时又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初步基础,这是我们选择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必须认真考虑和严格遵循的两个基本标准。

篇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壮大,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院校数量以及在校生总数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提高整体国民劳动者素质、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产生的,其内涵必然要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与社会的进一步融合,具体表现是学生社会属性的增强。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高职学生社会属性增强的根本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和高职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二是高等职业教育最直接服务于社会、最与社会相融合、最能快速反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三是学生与社会接触面广,涉及人员多。高职学生社会属性的增强表现在:学生开放意识的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强、社会关系的增强和社会观念的增强等方面。面对高职学生社会属性的不断增强,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必须认真思考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一、改革必须符合教育的本质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本应该是一种人的教育,但我国现实教育却更多地表现出人力教育的倾向,主要是一种功利性的实用教育,它使得教育培养人的特殊性淹没,使人们看不到教育的根本价值——实现人们思想、精神、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离不开入的文化素养、科技水平、思维方式、创新才能、道德情操、价值追求、思想水平、精神气质、身体状态和心理素质等。也就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综合教育,而非单纯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

从职业教育的概念界定及职教目的来看,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仅仅教学生职业而置精神陶冶于不顾是把一种良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徒艺传递,不能称之为完整的职业教育,更称不上高等职业教育。强调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上的价值,要求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这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也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把教育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现代文明对教育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高人性,开发人的能力。

马克思说: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陶知行说:“教是为了不教”。

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

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爱因斯坦说:“有时人们把学校看成仅仅是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递给成长中的一代的工具。但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是在为活人服务。它应该在青年人身上培养那种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消灭个性,把个人仅仅作为如蜜蜂或蚂蚁那样的社会的工具。因为由一个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目标的标准化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毫无发展可能的、可怜的社会。相反,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生活问题。”

很显然,科学家、伟人、哲人所有这一切对于教育本质属性的阐述,均表明教育要追求的只能是使受教育者成为“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成为使学生能够在思想、精神、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生活准则”。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应该返璞归真,回到教育的原本属性上,教育只能干教育的事,而不是别的。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培养每一个人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属于他的最佳发展的过程,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带走的不仅仅是一点知识,他们带走的应该是对于知识和真理执着追求的熊熊燃烧的求知欲的火花,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立志成就一番事业从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抱负和信心,是坚信自己将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自信。

二、改革必须要加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生活态度、人生观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其目的在于陶冶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素质。在人才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战略资源的今天,素质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企业以至一个国家谋求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素质教育,以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早在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上指出:“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高等职业教育是高校中一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高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应具文明之风气,成为社会上受人尊敬的人。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更要注重素质教育,应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尤其应当体现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素质教育若不是体现到课程上来,那就失去意义了。在重视冰山“水面上”的部分一一知识、技术、能力等有形成分时,不能忽略“水下”对有形成分起决定作用的无形的因素研究,必须创建科学与素质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素质课程体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IIYI,应根据学校总体安排的有关课程,配给素质教育专任教师,开设各类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将素质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融合。素质教育是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 反思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高职学生普遍对自己所受教育的特点与目的还不十分清楚,有的学生对上中高职有自卑心理,认为高职学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低一等,因而自己看不起自己。一些学生无视学习的责任,终日沉迷网吧,无所事事,逃课、睡赖觉、带女朋友玩,混耍胡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混乱,心里一片空白。由于他们素质较差,知识面较窄,给学->J~n培养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然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与近年来我国教育过分偏重应试教育、学科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有着极为直接的关系。目前,高职学生中的道德观念削弱,精神空虚等现象也在不断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迫切。

高职院校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大多花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无暇参加各种实际活动,那就很明显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培养。高职院校虽然也应强调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但更应注重学生社会实践~DIEJ新意识的培养。因此要广泛吸取社会资源,加大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尽可能多地把社会资源吸引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来,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通过构建稳固的素质实践基地建设,确保学生实践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此才能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改革必须注重公民教育

随着我国现代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日益为人们所认识。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未来中国一线劳动者的公民素质高低,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公民教育尤其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公民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

客观要求。当前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职业化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同时具备两方面的素质:一是专业技能,二是职业道德。知识与才能是从业的资本,职业道德也是从业的资本。尽管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要求,但任何一个行业的职业操守,都离不了社会道德这一底线,即在社会道德和行业规范之上的权利和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f2004]12号)指出:职业院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培育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理想,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要求。只有具备了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从业人员才能在职业实践中成长为训练有素的骨干人才,才能保持永久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二)加强公民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发展的

篇10

[6]志愿者精神[DB/OL].http:///view/4310371.htm.

[7]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转型[J].教育研究,2002,(10).

[8]姚冬琳,黄甫全.公民教育课程化——粤港第一届公民教育研讨会述评[J].学术研究,2001,(4).

[9]胡春娜.当前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四个向度——以苏州市中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

篇11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15-01

成人教育是一种区别于全日制教学的教育形式,从其名词解释上看,成人教育主要是指国家政府为社会成年人所提供一种教育。成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并帮助社会成年人增长知识和能力,使其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获得与其专业相关的实用技术或理论知识,达到充实自己、丰富知识底蕴、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目的。在全球化经济需求以及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着的今天,成人教育作为我国众多教育形式的其中一种,当其在教育界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时,我们便有必要对其教学内容和内容特点作深入的认识和研究,以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成人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

1.公民教育

对于一些极其重视成人教育的国家来说,成人教育所包含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是公民教育,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民的基本素质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基础建设水平,也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根基。鉴于成人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基本素质教育,所以,基层公民素质教育应该是成人教育实施的起步点。对那些成人教育处于领先阶段的国家来说,对公民进行成人教育时,所针对的公民或教育对象大多是一些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甚至没有掌握一定生存技能的社会群体。教育时,可对这些弱势群体进行最基本的阅读、计算、书写等技能教育,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语言交流、文化历史、法律法规、品德与政治等等。目的是希望通过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培训,来增长公民的知识,提升其掌握各方面知识的能力。

2.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教学内容中的第二大组成部分,即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所针对的教育对象主要是一些无业或失业人士,比如在美国,便有专门为一些社会失业人士所设立的职业技术培训班,为社会失业和无业人士提供相关的就业咨询、就业培训以及基础技能指导和学习等;而在法国,国家所采取的职业教育方法是设立新技术培训班,为失业人士提供一些基础训练教程和职业进展课程,并向失业人士进行培训指导,相比于美国,法国政府更加注重对社会失业人士经济科学和实用科学上的培训,其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多为实用科学。除了美国和法国之外,欧美其他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也日趋成熟,教育中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也相对较完善。

3.闲暇教育

所谓闲暇教育,主要是指,针对一些工作和业务时间较少,在生活和娱乐上有充足时间,但却不能对其进行合理分配的社会成年人所提供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帮助这些业余时间充足,但不能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的人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其自身修养和素养,在培养其生活乐趣的同时,提升其生活品质。以英国为例,英国成人教育教学中的闲暇教育包括了制陶、园艺、音乐、绘画等多方面的内容,且在这些被包括的教学内容中,几乎全部都是英国公民感兴趣,并愿意去尝试的。再比如德国,德国的闲暇教育大多开设在业余大学中,政府在业余大学中设置了娱乐、休闲、健康等相关课程来供成人选择。

二、成人教育教学内容的特点

针对不同国家的成人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英、美、德、法等,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教学特点,比如法国在成人职业教育教学中,其教学内容更加偏重对成年人经济科学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培训;英国闲暇教育的教学内容几乎包揽了所有休闲领域等等。但是,不论其细分之下的教学内容如何不同,其实施成人教育的宗旨始终没有变,所以从全局上来看,世界各国成人教育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基本特点为:

1.以人为本,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在现已实施了成人教育的国家中,其所设置的成人教育教学内容必定是丰富多元的,且不同国家具有一个统一的理念,即关注国内或社会上所有成年人的根本需求就是在关注国家需求。的确如此,成人作为国家,乃至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素质是国家的根基,支撑并体现着国家的整体素质。因此,为了提升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巩固国家基础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丰富多元化的成人教育。从公民基本素质教育开始,进而加大对成年人职业教育、闲暇教育的关注和培训力度,建立一个健全、完整的教育服务系统,使成年人在这个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学习领域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教育课程和教育服务机构,为成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内容。这是当前成人教育发展较好国家实施成人教育时,所具有的基本特点之一。

2.贴近实际,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实践

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成人教育使民众尽快拥有生活和职业技能,教学内容愈来愈趋于实用性,即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实际应用为目标,培养成人的实际生活和工作能力。美国的成人教育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社会的适应性,在基础教育上强调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职业教育上强调技能技巧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和掌握。

3.与时俱进,注重教学内容的市场灵活

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对劳动力的素质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技能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这种与时俱进的成人教育也早已成为了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重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人才战略的普遍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步伐也越走越稳健,在对成人教育的研究中,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其核心,是各个国家成人教育得以运行和发展的血肉,理应得到各国的重视。

篇12

从性质和宗旨上看,义务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全民性教育,是最低限度的教育。一方面,它是国民教育序列的基础,是发展高层次教育形式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础;另一方面,它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基础,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强调的是培养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而不是培养专业和专门人才。

何谓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篇13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对近代高等教育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实践。它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是自由人应受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探究真理,而不是为了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他把接受自由教育而在不追求功利和免于为生计而劳碌的闲暇进行理论的沉思视为最高贵的事业和生活。有学者指出:“所谓通识,在本体论和知识论层面,它所追求的是宇宙万物的终极本质、依据与原因;而在人生观和价值观领域,通识所关注的则是人的生命世界的终极意义和目的。”[1]人类要想到达这一境界,本身天然的成长并不能自足,往往需要教育的参与、引导、培育和建构,即需要通识教育。台湾学者黄俊杰将其定义为:“所谓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人之觉醒’的教育。”[2]基于此,台湾将高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全人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充分提升与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为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时至今日在不断探索中已经成绩斐然。然其实施通识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克服大学工具理性化冲击下专业过于分化导致学生素质片面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摆脱当局政治宰制应对民主转型,实现高等教育“主体性”的需要。一方面,近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强势盛行的工具理性单兵独进,对守卫社会精神良知的大学全方位渗透,使得大学的功利主义倾向加剧,台湾亦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专业分工愈加细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断裂甚至冲突明显,导致学生轻文重理,学生素质养成片面狭隘。另一方面,台湾通识教育的提出与实施是为了摆脱当局政治的强力束缚,塑造“大学主体性”的迫切需求。战后台湾的教育面临重重问题,在强势政策的主导之下,其高等教育是经济与军事建设的基础。“各大学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上是执行社会政治及经济政策的工具。各个大学系所的增设,资源的分配,乃至教育内容的决定,莫不深深受到统治者意志的渗透”。[3]在这种政治的高压情况下,台湾大学的主体性失落。然而随着台湾社会政治的权威转型(学者刘阿荣将台湾地区的政治变迁划分为3个时期:权威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民主转型或民主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民主巩固时期20世纪90年代迄今。[4]),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随之嬗变,通识教育的大力推进实施正是民主转型中大学主体性逐渐崛起的重要标志。此外也为台湾的民主转型提供人才以及理论的支持。由此可见,研究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是以教育为侧面了解认知台湾的重要锁匙,因为教育理念本身就是一定社会、地区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

基于此,围绕“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这一论题,笔者通过搜索期刊数据库、查阅文献、登陆相关大学网站等途径,就台湾地区高校的通识教育相关问题概述如下: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是致力于此项研究的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之一。对于这一阶段的划分,学术界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在目前的研究中,学者基本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例如,黄俊杰将其划分为:“战后台湾五十余年来,台湾通识教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酝酿期、发展期、弘扬期。”[5]1956年私立东海大学的“宏通教育”,可视为台湾通识教育的滥觞,1981年虞兆中教授任台湾大学校长,开始在台湾大学推动通识教育,开启了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的里程碑;1990年是台湾大学院校通识教育正式全面推动之年;1999年开始的58所一般大学院校通识教育评鉴工作,标志着台湾通识教育发展的成熟。与此相类似的大陆学者庞海芍将其划分为:“萌芽阶段(1950年~ 1984年)、起步阶段(1984年~ 1994年)、发展阶段(1994年至今)。[6]”在萌芽阶段,当时的通识教育被称为通才教育,主要由几所大学提出并实践。继1956年东海大学提出通才方案之后,20世纪70年代台湾清华大学在留美学者沈君山等人的呼吁下,大力推动通识教育课程。随后,在1981年~ 1984年,虞兆中担任台湾大学校长期间,致力于推动通才教育。在起步阶段,于1984年4月,台湾教育行政部门经由专家组的研究,公布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通知各公立和私立大学及独立院校遵照办理通识教育的选修科目。1994年,通识教育学会以及大学法的修正,宣告了台湾通识教育时代的来临。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值得注意的划分方式,称为“移台初期通识教育发展中的限制、通识教育的明确发展和初步受到重视、90年代以来台湾通识教育的快速发展”[7]。指出,1952年,台湾教育部修订大学课程,规定国文、英语、、中国近代史、国际组织与国际形势、社会科学等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可以说,这些公共必修科目体现了当时的通识教育观。”[8]而在此划分的第二阶段中,基本上融合了前两种划分的第一、二阶段。对于第三阶段的划分,以上三种观点一致。

由上可知,对于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历史阶段的划分,是与台湾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阶段相一致的。教育系统是社会有机构成的重要部分,深受主导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与制约。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

就其成就来说,学者们普遍认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是关键。例如:大陆学者冯慧敏、黄明东认为,我国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实施策略成就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大学的积极响应,并形成共识、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如成立了通识教育学会、创办了有关通识教育的刊物、对通识教师进行培训以及各大院校都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9]另外,“独具特色的课程模式是台湾通识教育的重要成果”[10]。台湾大学共同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黄俊杰教授在其所主持“台湾大学共同教育与通识教育改革之研究”计划报告中归纳总结了目前台湾通识教育实施的四种基本模式,即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共同与通识均衡选修模式、核心课程模式、大一大二分院不分系模式。这种模式有效保证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教师授课的灵活性以及最终实现通识教育的实效性。此外,“台湾通识教育实施的阶段性测评也是其优长之处”[11]。

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继续吸纳历史经验,立足多元文化的现实之中并积极应对全球化的冲击挑战。在这其中,一些问题愈发凸显。例如,黄俊杰将台湾通识教育问题概括为“大学通识教育的结构性问题”[12]。具体说来,包括:“体制的问题―大学学术行政体制对通识教育的忽视、民主化以后的问题(校园民主化以后对通识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心态的问题―教师的心态问题,一般大学教师,将参与共同及通识教育教学工作,视为个人专业研究时间之一种牺牲。学生的心态问题,教育视为训练个人专业技能之过程,对待通识课程的功利行为取向。家长的心态问题,同持功利心态。”[13]同时,他还提出了通识教育中存在的“课程的知识承受度不足以及教学方法的问题”[14],相对于上述理论探讨,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指出:“通识教育最重要的是实践,不能只是理论,在台湾,实践通识教育远比讨论通识教育困难。这些实践的困难包括:没有人愿意去管;没有教授愿意去教;没有学生肯花精神去学。”这些问题的凸显,一定程度上是台湾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问题的折射。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国家培养国民具有效忠国家之意识,获取有效参与公民生活所需具备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进而发挥其责任心和荣誉感,以成为良好公民的过程;狭义的公民教育则指的是各级学校中强化与公民资格有关的课程,以及相关训育活动,以培养学生之爱国心、民主观念和法治精神,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做个未来良好公民的准备。”[15]在此笔者采用狭义的公民教育定义。在台湾,公民教育的实施推进主要放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之中。各中小学设有专门的公民课程,教育部门将部分科目列为考科。而在大学普遍实施的通识教育中是否应继续大力开展公民教育以及如何开展,对待这一问题,学界争论颇多。

首先,在高校通识教育中是否应大力推行公民教育问题。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全人教育”,尤其是台湾在经历社会政治权威期、民主转型期以及民主巩固期之后,还高校道德教育、人格养成以自由权利而去政治化的呼声很高。加之当前多元发展的文化态势主导,使得政治色彩浓重的公民教育在大学的放置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基于此,一些学者提出通识教育中淡化公民教育的观点,如“真正的通识教育应该屏蔽意识形态的差异,面向全人类的优秀成果,培养具有生命关怀、道德使命的‘成人’”。与此相联系,官方针对此也似乎给出了倾向性的答案。在20世纪末开始的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的评鉴中,评估小组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识教育固然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之培养,若相关课程之教学规划未经审慎评估,或教师本身对特定立场有过于明显的偏好,则通识教育也容易流于传播特定宗教、政治、族群或阶级立场的课程或教学。由于课堂中师生权力关系不平等,各校通识教育中应避免此种违背教育精神的课程或教学行为。特定价值立场可作为批判性讨论的主题,但不应作为通识课程的预设。”[16]由此强调通识教育的“价值中立”,去政治化。但与此形成鲜明对应的是其教育目标中鲜明的公民教育指向:通识教育的取向之一便是以公民教育凝聚社群共识,达成种族、文化融合、和平共存、塑造世界公民的取向。在通识教育的教育目标中,重点即是要培养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合格“公民”和“人”。在各大学通识课程地图中也明确地提出了公民素养课程,如元智大学对此详细展示的“公民五大核心能力”以及“公民核心能力结合通识能力关系表”[17]。由此可见,谈通识教育,决不能绕开公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通识教育过程内含着公民教育过程。

其次,在通识教育中如何开展公民教育问题。台湾是一个“分歧型社会”,“统独的争议、两岸的纠葛与台湾的定位问题,造成了2,300万人在国家民族认同上的困境……”[18]。在这种困境之下,如何整合分歧,凝聚共识,培养具有核心价值信念的公民进行台湾建设是台湾高等教育面临的重点,也是难点。由此,就通识教育方法而言,摒弃鲜明的“价值灌输”而选择隐性渗透的“价值澄清”成为了一剂良策。而在教育的内容上,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明确提出了“世界公民”的培养方案。由此不断吸纳整合传统的文化教育资源,同时吸取先进的外来文化,依据各大院校的自身特色,走一条既务实又超越的道路。例如:元智大学将以“‘成人’意义的全人教育为标榜的通识教育与‘卓越务实’的专业教育相结合,造就‘元智人’”实践,堪称台湾大学在通识教育中实施公民教育的学习典范。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与大陆大学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