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业设计市场调查

工业设计市场调查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业设计市场调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业设计市场调查

篇1

2.国内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综合性高校中的机械工程类院系中设立;另一类则是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的设计院系中设立。以上两类学校中,前者偏重于理论学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突出,而后者则十分注重于开展实践教学。这一实践是由其设计实践之中产品流向的具体要求所明确的,也是由工业设计行业的职业特点来决定的。为此,我国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一定要摆脱在技能培养上较为薄弱之现状,致力于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打破条块化分割的固有教学结构,实现专业和专业之间的相互衔接和融合。

实施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路径

1.建立健全高职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实施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含了工艺性实验或者设计性实验、综合性课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实践等等。要建立起以专业技术和实践教学、工艺操作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基础知识实践为主线,以学术研究、科技活动以及专业实习为依托的全面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一教学体系之中,要通过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比例,不断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通过强化实践,不断拓宽工业设计专业的口径,提升高职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要充分确保实践教学的时间与条件。精心讲解教材内容,并且强化课外指导,把培养与开发大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落实于具体课程及各教学环节当中,从而让高职生的个性设计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尤其是要提升其自学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让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能够适应于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所需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

2.运用案例教学法提升高职生的实践技能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课堂应当生动而有趣。这是以高职大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充分体现。在高职院校工业设计教学之中,大学生始终应当是教学之主体,而教师则是知识的传播者与引导者。一切教学均应以大学生群体的现实需求为主导,以大学生人才的成才为目标而实施。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不能对教材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授课,而是必须依据教学之所需和高职生群体的实际状况,以教材为基础,积极组织开展实际案例教学。当然,这里所说的案例教学并非是单一地为学生们举举例子,而是指要围绕着工业设计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大学生们实施有目的和有步骤的专业设计训练,以求能够实现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其一是要为高职学生们展示全球最为先进的工业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工业设计大师们的设计思想、造型和工艺实现过程等,进行逆向,从而让大学生们亲身体会到一次成功的工业设计当中所蕴涵的丰富设计思想,这样就能将原本十分枯燥乏味的设计理论转化为十分生动有趣的实例,从而让高职生们明确了今后自身在设计中的努力方向。其二是要让高职生们亲自动手进行设计。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大学生们自行设计,而是必须在设计之前明确目标,在设计之中进行指导,在设计之后加以评价,这是一种层层递进式的引导,能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课题。

篇2

狭义的工业设计概念与教育的正确深度引导密切相关。但是我国工业设计的教师大多由美术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改行而来,在教学的立足点上没有转过方向,将学生过多地引导到纯艺术、纯外观造型的轨道上,影响了对工业设计的正确认知和顺利发展。

目前大多数的专业工业设计公司自身还存在着组织构架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着创新意识的发展以及灵感的实现。我国多数工业设计公司人员分配上有业务、ID、设计、结构设计等人员组成,他们关注更多的是造型设计,而非工业设计。另一方面设计工作室没有专业的市场分析人员进行电子科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调研工作。建材家居下一阶段的大方向,如整体家居、智能家居这一系列的转变,均尚未有成熟的市场,若是单凭企业领导指示而忽视终端消费者,产品设计出来很难保证有明确的市场。

工业设计师抱怨“建材老板根本不懂工业设计,国外的设计不比国内好到哪里去”,而建材商又理直气壮地反驳“国内没有几个像样的工业设计师”。在一些工业设计师看来,中国的“设计土壤”,有太多的OEM企业存在,他们对于工业设计更是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工业设计与其无关。

九比一的尴尬

OEM生产,即代工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朱焘提到,我国出口工业产品中90%是贴牌生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一个比例太大,一个比例太小,这都跟不重视工业设计有关。朱焘认为,一些企业还没有弄清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关系。很多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心”或者“研发中心”中没有负责设计创新的人员。事实上,设计是新产品的第一道工序,而且它的投入一般只占新产品开发的10%到20%,却决定了整个投入的成败。

国外品牌企业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代加工基地,无非三个原因:低廉的劳动力、低廉的采购成本、低廉的场地租金。这才促使中国成为众多的OEM聚集地。但是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增强,劳动力以及其他相关支出都大幅上涨;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汇率持续波动,大品牌订单日益减少,很多外销型企业走向破产或是倒闭。OEM正逐步撤离中国转向东南亚一带,这对于代加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失去长久赖以生存的支撑力量,OEM企业一下子心力衰竭,无法应对。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一直在讲OEM存在的弊端和OEM本身的缺陷,但是忽视了他们背后的品牌企业。从很多案例研究中发现,东菱、格兰仕等这些大型知名OEM企业。在与OEM交易的过程中,国际大买家对其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质量、交货、可靠性、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劳动保障等标准。从另一角度来看“大东家”规范和流程要求越严格,对中国企业工艺和产品升级的压力和动力越大;东家也会提供各种支持工艺和产品升级的资源,如劳动力和管理的培训、技术服务、国际市场知识等。对中国的供应商来说,这是一个“胡萝卜加大棒”的双重复合产物,推动了中国企业的进步,并且促进了这些企业快速改进工艺和产品。

篇3

外观在工程机械产品中起什么作用?许多人误认为外观设计的作用仅是装饰产品,吸引注意或实现形态造型的美。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李乐山教授在对轻工业消费类产品进行了广泛的消费者行为调查后得出结论:“用户对产品的观察和购买行为非常复杂,大多数同类产品的外观并没有明显的本质区别,用户会从多个方面了解产品,例如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最终全面考虑综合选择。调查数据表明,在影响用户选择的产品设计要素排序中,大多数产品的功能、可用性、结构、表面材料、质量、服务等因素都比外观造型重要。”轻工业消费类产品的情况尚且如此,对工程机械这类施工及生产设备,问题更加明显。业内企业往往对工业设计存有某种心理偏见,认为设计只能解决表面问题,不能使产品价值产生根本改变,从而只是被动、保守、有限地接纳工业设计。“技术质量至上”的思想仍然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据主导位置,在对外开展工业设计合作时会将设计合作方置于“配套商”一般的从属地位,不愿投入更多资源主动拓展深层的工业设计研发。

李乐山教授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外观设计的7种主要作用,以下结合工程机械产品作简要分析。(1)表现产品概念。图1所示的单钢轮压路机,其作业方式是向前运动、向下压实,产品造型就设计成倾向前方的钢轮,尤其驾驶室的造型倾向前方,表现对工作区域的关注;装载机(见图2)是搬运物料的,驾驶室的造型设计就倾向后桥和配重,以表现重心稳定的感觉。人们需要通过外观造型去理解产品概念,因此造型必须符合产品概念,才能传达出不同产品特有的属性。(2)体现产品价值定位。有些人喜欢产品高档,有些人喜欢低价;有些人喜欢卡通,有些人喜欢高质量。这些不同的产品价值观念也要通过外观设计体现出来。比如高档产品的驾驶室采用深色玻璃(见图3),机罩通风口和内部件也做成深色(见图4),从外面不易看透,这时并不是根据用户喜好决定颜色和材料,而是由产品的价值定位来决定。(3)表现产品的运行方式。造型应符合产品的运行和工作方式。双钢轮压路机外观造型基本对称,表现其水平往复的运动方式,其中整体车架的机型(见图5(a))对称造型更为明显。铰接车架的机型(见图5(b))外观则在对称基础上倾向主车架方向。单钢轮压路机外观造型(见图5(c))有明显的方向性,表现其运行方式是向前的、单向的。(4)表现产品的操作方式。图6所示手柄的形状可以提示用户要用什么手势来操控,是按压或是旋转,驾驶室门窗的把手则可以表示是滑开的或是推开的。用户通过外观理解产品的操作方式,造型必须符合使用需要。(5)表现功能。图7中摊铺机熨平板大臂和侧机罩的相似造型与呼应联系,表现了这两个部件的运动配合关系;图8中平地机机架前部和配重的倒三角造型表现了配重的功能。这表明外观造型还可表现功能,使功能形象化。6)表现结构。这里的结构主要指产品零部件结构或功能结构(见图9),外部可见的功能结构同样是造型的重要部分,可以表现产品设计精细可靠,增强用户信任的心理感受。(7)表现审美感受。每个人有不同的审美爱好,社会群体有各种不同的审美习惯和倾向,因而外观造型设计对不同用户也会产生不同的关注程度。有些人喜欢直棱直角,有些人喜欢饱满形态,有些人喜欢动感,有些人喜欢高雅。当代表一个社会群体(例如一家企业)主要倾向的审美感受通过外观设计表现出来,就会吸引有相近喜好的用户关注,逐渐形成企业特有的审美感受和文化氛围。

2工程机械外观设计的工作方法

既然外观设计有诸多层面的作用,其实现过程必然是复杂的,是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工作,必须以专有的工作方法作为保障的基础。

(1)企业必须接受正确的工业设计思想。工业设计的目标是规划未来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最大价值在于创造思想的转变,产品是实现这种思想转变的载体。一种新型机械或新的操作方式的出现就代表了某种工作方式的转变,企业以革命性的产品向社会传播这种观念转变,率先占领这些市场区域,形成行业规则,使自己居于行业领导地位,取得竞争主动和上游利润,使得其他企业被动跟随。这种运作模式是工业设计带给企业的最重要价值。认为设计只是用来美化和装饰产品外观,短期提高一些售价,或者隔几年变化一下造型取得新的宣传形象,都是对外观设计价值非常肤浅的理解。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山寨”产品从反面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外观和造型花样百出,但产品的价值和价格反而变得更低,更不必说塑造品牌的无形价值了。

(2)设计项目的开发团队应该由不同的、相关领域的人员(企业的工程设计人员、专业设计机构的工业设计人员、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人员、外协厂商的设计人员等)组成。合理的团队构成有助于打破不同专业领域的隔膜,更客观全面地解决问题。有些企业认为委托了设计机构就可以把外观设计工作完全委托出去,这是片面的想法。工业设计师与工程设计师一样并非全能,不能相互取代,工业设计师的最高任务是沟通思想,疏导理念,平衡意见,搭建平台。企业对外合作的态度更应倾向于“引进”而不是“外包”,即积极引入工业设计体系,借助外部力量加强自身团队建设,以灵活的机制构筑多领域交叉合作型设计团队。

(3)必须以完善的设计调查做依据。不管企业内部推动的或是与设计机构合作进行的外观设计项目,在设计展开前都要认真做设计调查。企业对此常有的误区有3种:一是常常认为自己的设计团队长期专门从事特定产品的开发,了解丰富的相关信息,早已能熟练把握产品设计,因此无需再做调查;二是对合作的设计机构则认为,既然是专业搞工业设计,就理所应当能“快速地批量生产效果图”,习惯性地把设计机构等同于零部件供应商一样用“产能标准”衡量,如果还要先去调查,就显得不够专业;三是把市场调查与设计调查混淆,工业设计强调设计调查,目的是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取得新产品规划的要素,这与为了解价格、销售情况、市场占有率等信息而进行的市场调查完全不同。例如,某企业希望新产品看起来档次高,这样的抽象概念体现在产品外观上应该使用什么方式?选用金属还是塑料?抛光面还是哑光面?散热口采用栅格还是纱网?不同人群的理解就会完全不同,这都是需要调查取样统计测定的,工业设计机构通过设计调查沟通了用户和企业,使用户的看法在规划设计初期就参与进来,这将成为未来产品能否取得用户青睐的关键。

(4)应遵循外观设计的步骤流程。工业设计师一般通过草图—简单材料模型—计算机三维模型—(油泥或树脂材料的)实体比例模型—工程模型等步骤完成产品造型设计,这一设计思考的演进过程,是工业设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不少企业片面追求速度,要求设计师省略步骤时,又把设计要求提得很高(如与某某国际品牌产品相当),这样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如同工厂的工艺流程,优秀的方案只有经过多次反复的设计、修改、论证过程才可能赢得用户和市场的认可,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篇4

 

0.前 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机械设计和制造等技术的告诉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工业设计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工具。虚拟现实技术的广发应用是现代工业实际走向更全面的数字化,是设计部门与企业管理、工程设计与市场营销等产品开发的主要部门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不记打打缩短了企业产品开发的时间,而且也为其产品的宣传、销售赢得了先机,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添加了筹码,加快了企业发展的步伐。

1.虚拟现实的定义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计算机界面技术。从本质上讲,虚拟现实就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用户接口,它通过给用户同时提供诸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直观、自然的实时感知交互工具,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操作,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根据VR应用的对象不同,VR的作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将设计概念或方案可视化和可操作化,以方便设计评价和优化;实现逼真的遥现场效果等。

2. 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各个阶段中的应用

(1)虚拟现实技术在需求分析阶段中的应用

通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Web页面进行市场调查,可以激发被访问者的兴趣,所得到的信息更丰富,更准确,并且有针对性,这样在产品设计之前可以真正了解市场的需求情况。同时可以利用给予Web的虚拟设计环境把产品的特点和功能尽可能展示给用户,并通过用户的反馈信息获得的个性化需求信息,这有助于设计出符合大批量定制原则的合理的产品结构。。

(2)虚拟现实技术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在概念设计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体验设计思想更好地融于其中,也就是更多关注产品使用者感受,而非产品本身。在不同的虚拟环境中,让他们亲自体验修改模型的感受;利用触摸屏来选择产品的造型、色彩、装饰风格等许多可选部件,在渲染和生成十分逼真的三维模型时,充分感受自己所喜爱的产品在虚拟环境中的“真实”情况。甚至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建议,邀请专家和部分用户一起对模型提出修改意见,观察设计和修改过程,直至大多数人满意为止。

(3)虚拟现实技术在详细设计中的应用

详细设计是概念设计之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包括零件详细设计、工艺详细设计和可制造装配性详细分析等,其中可制造装配性详细分析尤为重要。。在进行复杂产品结构设计时,通过虚拟像是技术可以直观地进行装配分析,避免可能出现的干涉和其他不合理问题,及虚拟装配。

(4)虚拟制造

虚拟现实技术为制造模拟带来了真正的虚拟制造环境,通过虚拟知道可以发现制造中潜在的问题,进而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措施,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的目标,从而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奏起,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虚拟制造系统基本上不消耗资源和能源,也不生产实际的产品,而是运用计算机迷你现实中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开发与制造过程,它的运用将会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5)虚拟评价和测试

在虚拟工业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环是虚拟产品进行评价和测试。虚拟评价技术主要是在方针的基础上,对产品运行状态与性能进行虚拟条件下的评价,从中获得修改的依据,降低修改和生产的成本。

3.结束语

正如其它新兴科学技术一样,虚拟现实技术也是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交叉、集成的产物。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传感器、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控制、心理学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这个领域的技术潜力是巨大的,应用前景也是很广阔的,但仍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尚未克服的技术障碍。客观而论,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所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还仅仅限于扩展了计算机的接口能力,仅仅是刚刚开始涉及到人的感知系统和肌肉系统与计算机的结合作用问题,还根本未涉及“人在实践中得到的感觉信息是怎样在人的大脑中存储和加工处理成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一重要过程。只有当真正开始涉及并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技术实现途径时,人和信息处理系统间的隔阂才有可能被彻底的克服了。我们期待这有朝一日,虚拟现实系统成为一种对多维信息处理的强大系统,成为人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和对人们已有的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张立群.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篇5

1?问题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中的地铁建设被摆在城市规划的重要位置,目前国内已有地铁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台北、香港 、南京,在建中的有成都、郑州、武汉、大连、长春、哈尔滨、鞍山、佛山、杭州、乌鲁木齐、苏州、西安、兰州、昆明。在某种程度上,地铁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地铁站内设施产品的设计成为工业设计从业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城市建设始终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垃圾的收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垃圾的受害者,垃圾吞噬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后果不仅要由我们自己、还要由我们的子孙来承受。科学合理的垃圾桶设计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卫生和便利,还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在垃圾桶设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也不利于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

文章从工业设计角度,针对地铁站这一特定环境,对现有产品进行分析,结合工业设计理论对现有产品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2?垃圾桶设计要素

公共垃圾桶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场所环境中被人们丢弃的垃圾,便于人们对垃圾进行清理工作,从而起到提高城市卫生质量、美化环境和促进生态和谐的作用。

垃圾桶主要被设置在步行街道、休息区、候车区等场所,可单独存在实现功能,也可与其它设施一起构成合理的设施结构整体完成其使用功能。在地铁站内垃圾桶应根据人流量大小来分布垃圾桶的位置,使其满足使用需要。

室内垃圾桶与室外垃圾桶因使用环境不同,在材质与开口、顶盖结构等细节会有区别。比如,室内型垃圾桶底部通常设有脚圈,防止刮花地面;室外型垃圾桶常配底座与锁具,便于垃圾桶与地面连接,防盗安全。

垃圾桶的材质在以往用陶瓷较多,随着现代新工艺生产的新材质出现,比较常用的有玻璃钢、钢木、钢制、塑料等,造型美观且经久耐用。市场拥有量最多的是玻璃钢,具有防腐、防盗、不生锈的特点。

普通垃圾桶一般高为60-80cm,宽为50-60cm。垃圾桶的形态多种多样,从设置的方式来说,可分为固定式、活动式、依托式3大类。

公共垃圾桶,包括室内与室外垃圾桶,都应在设计时注意容易投放垃圾,容易清除垃圾,防止有液体流出,室外的垃圾桶还应有防晒措施防止日晒雨淋时垃圾变质散发臭味,影响环境。在地铁站这一特定环境中,是交通节点、人流量较大,垃圾多为飘游性的,如空罐、果皮、纸袋、塑料杯等废弃物,加之清洁工人经常地打扫,因此,设计时可以小巧些,开口朝上,开口尽量大,方便过往行人顺手投入垃圾。

从垃圾桶的主要功能而言,公共垃圾桶不属于景观装饰,而是人们生活的必备品。设计时一般不刻意强调它的形态、色彩,而是力求简洁实用。

4?地铁站内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现有地铁站内垃圾桶基本上都可以满足使用功能,但在一些细节方面还存在若干问题。笔者在论文撰写期间在北京、南京、上海的地铁站发放问卷做市场调查,归纳若干问题。

在做市场调查时所发现的最大问题是垃圾桶的数量和摆放位置。很多人都表示在地铁站等地铁时经常会因找不到垃圾桶而不得不把垃圾拿很久,或是没有耐心的随手丢掉。地铁站是相对拥挤的环境,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表现的更为明显,如果垃圾桶数量过少,摆放的距离过远,乘客会因周围人太多,而没有耐心走相对长的路去丢弃垃圾。所以,增加地铁站内公共垃圾桶摆放的密度,并形成垃圾桶摆放的规律性有利于人们很快处理掉废弃物,从而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比如,每个入口地道、每边的售票机组的附近、出入闸机附近、每边的站台都应有适当数量的垃圾桶。

外观问题。市场调查中,有部分民众反映在地铁站找不到垃圾桶的原因因为垃圾桶数量太少,而是因为垃圾桶的外观“不像垃圾桶”。所以,在地铁站内垃圾桶外观设计时,应避免造型过于奇特,或是看起来像邮箱、报箱等其它物品,而影响其被使用。在产品设计中,加入文化元素等艺术风格是好的,但应当使用恰当合理,并符合人们的认知,有明显的标识方便使用者找到。

关于使用安全的问题是很多产品都共同存在的。地铁站是一个人流量相对较大的环境,且使用者范围相当广泛,所以地铁站内的设施产品都应在尺寸、材质、导角方面考虑到受众范围与安全问题。另一问题是近年来由于国外一些地铁站内的垃圾桶成了放置炸弹的选择,国内外一些城市一度在重要会议或活动举行时,把地铁站内所有的垃圾桶都撤掉防止被利用。这一点可以把封闭式垃圾桶换成敞开式垃圾桶。比如上海的地铁站在这一点上采取的措施是用不锈钢做一个顶部和底部构成的架子,支撑着一个敞开式的塑料袋,这种做法节约成本、环保、方便清理,又能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可供其它城市借鉴。

5?结论

地铁不仅仅是一个使用工具,设计优秀的地铁站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式建筑,地铁站内的公共设施是地铁站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工业设计从业者,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篇6

做为国内受邀的四家媒体之一,小编代表《工业设计》杂志参加2013年1月20日至23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举办的全球最大的3D CAD盛会SolidWorks2013全球用户用户大会。那里空气虽然清新,但场面却十分火爆,让时差没倒过来的我瞬时兴奋起来,它不仅是一场3D CAD盛宴,更是一场视听盛宴,值得一提的是solidworks更加注重易用性、高效性、协同性等不断创新的同时,正围绕自己搭建一个很大的平台,每年都有来自全全球各地的几千位solidworks用户、及合作伙伴、经销商、媒体记者也正体现了这一点,而这样的平台搭建是值得很多公司去借鉴的。

以需求主导进行产品创新

2013年1月8日~11日有着行业的风向标CES展会于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举行,海尔像往年连续13年入驻CES中央厅,据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 (Euromonitor)的最新全球家电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海尔大型家用电器2012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8.6%,第四次蝉联全球第一。从CES受关注的情况看,海尔在技术创新和产品体验等方面甚至已经逐渐超越了欧美家电企业。今年的美国CES现场,凭借展出的眼球控制电视、体感控制电视、脑力波电视等新一代智能电视,以及包括法式冰箱、全球首台单门双温区酒柜等在内的创新产品,海尔又一次引发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成为全场一大亮点。海尔已经成为“中国创造”的一张名片了,以需求为主导来进行产品创新是其其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因素。

篇7

关键词:产品设计;教学过程

《产品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能够系统运用工业设计各类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独立从事产品设计全过程的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事产品设计的调研、设计定位、创意、功能与结构设计、方案评价与确定等一系列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出设计实践能力强的工业设计人才,怎样进行《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为提高《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选择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关键。《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质量。目前,国内很多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改行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其实中国的企业非常需要工业设计人才,可是企业却不愿意接收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多数毕业生缺乏产品设计的系统知识,只懂简单理论,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工程技术知识,对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成本核算等问题无法深入,对产品不能做出科学的综合评估,只能从事简单的产品外观形态设计,与现在企业需求脱节。所以在进行《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能力,把《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绪论、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调查、设计开发程序、功能与结构设计和形态设计6个教学模块。在每个教学模块教学时,都应贴近企业,按照企业的运作模式组织实施教学,让学生提前实习,实现设计教育与设计岗位的顺利对接。

2 教学过程设计

《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重心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挖掘生活中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对学生而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推动他们去探索研究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研究表明,对某门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这门学科,并很可能获得创造性成果。为提高教学质量,《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要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论文针对《产品设计》课程的6个教学模块进行以下教学过程设计,旨在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1 绪论教学

绪论是教学的第一堂课,讲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绪论的教学过程设计至关重要。在绪论教学过程,用大量的案例图片给大家展示《产品设计》课程学习的内容,为吸引兴趣,所采用的案例产品要以当下最新潮的产品,或者具有情感化幽默的产品,此外,还应给学生展示一些上一级学生取得的良好成绩,让学生看到希望。

2.2 设计调查

设计调查是产品设计开发前期的必要工作,但目前学生在产品设计时普遍缺乏调查的意识,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设计调查通常包括文献调查,市场调查和用户调查,缺一不可。在这个教学模块,为吸引学生的兴趣,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为了督促学生去市场调查,强调设计与市场的重要性,可开展辩论赛。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市场调查的重要性。如辩论的题目可以设为:正方――设计主导市场;反方――市场主导设计。通过开展辩论赛,学生积极查找资料,并进行调研,在辩论的过程中便认识了市场的重要性。又如在讲述用户调查方法――观察法时,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采用和企业类似的方式,进行案例情景观察分析。以豆浆机改良设计为例,让2位同学在课堂上现场演示豆浆机的工作过程和清洗过程,其他同学进行全面观察分析,并讨论可改进的要点,从而得到新的改良方案。

2.3 设计思维与方法教学

产品设计的思维和方法有很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或者几种设计方法进行,不管哪种设计方法都是为了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了解企业产品开发设计的方法,以头脑风暴法为例,进行类似企业产品的开发设计流程。头脑风暴法主要针对给定的课题进行充分合理的创意,并记录下每个人的创意,之后用草图的方式将比较符合设计定位的方案表达出来。具体操作方式为: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召集6~10人的小型会议,与会者按一定的步骤和要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自由联想,互相激励和启发,使创造性思想火花产生撞击,一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大量新设想产生。每位同学根据头脑风暴的结果各自绘制的创意草图展示,并进行分析选择方案,类似企业产品开发的过程。同时,不同小组还可进行横向对比,相互启发。

2.4 设计开发程序教学

设计程序是否条理清晰而完整,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一般而言,产品设计程序包括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初步阶段、设计深入与完善阶段和设计完成四个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产品的设计开发程序,在老师讲解和学生复结后,采用采用情境再现,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展示。依项目分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角色扮演,分小组开展工作。以某工厂委托设计人员设计洗衣机项目为例,让各小组展开角色扮演工作。具体操作是:每小组确定厂方代表、项目经理、设计总监和客户经理、用户代表等角色人选,然后由项目经理牵头按角色分工,把整个产品开发的程序以情景再现的形式表演出来,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导演和教练员的角色从侧面进行统筹和指导。大概8~10人一组,每小组都进行表演,一方面可以展示大家的表演天赋,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各小组进行横向对比,大家都想表现好,所做准备更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把设计程序理解得更加透彻。

2.5 功能与结构设计教学

功能是产品与用户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产品是功能的载体,实现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人使产品时,经由产品功能获得需求的满足。产品结构设计是为实现某种功能,适应某种材料特性、工艺要求而设计产品构件形式及部件间组合连接方式,它是产品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产品的功能要通过结构来体现的。为了让学生理解两者的重要性,这模块的教学主要采用企业案例教学和分组讨论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企业的实物产品,分析产品的每一功能和对应的结构。这种直观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功能与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2.6 形态设计教学

产品形态就是物体的外表面或结构所表现出的形象,是产品功能的体现形式。它受到产品的使用功能与结构、材料工艺、美学、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充分考虑了这些制约因素之后,所创造出的产品形态才有价值。形态设计教学要让学生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于设计。如为培养学生的仿生形态能力,在教学过程可指定一植物(莲藕),先从植物到菜肴等方面分析莲藕的特点,再让学生根据特点进行形态联想,构思出根据仿莲藕形态可能有的产品。全班讨论分析得到尽可能多的方案,启发学生。

3 总结

《产品设计》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极为重要。《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必须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吸收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对接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筠.产品设计教学反思[J].艺术教育.2011(01).

[2] 王金玲.高职院校展示设计教学过程初探[J].美与时代(上).2010(07).

篇8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校企合作其实就是企业获得人才的一种较好的途径,这样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与反馈,按照市场导向对设计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注重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不仅企业受益,学生也不用因所学不贴切企业需求而苦恼。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双赢”模式。教育本就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结合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的接班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本质上是教育业经济的关系。校企合作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具体途径和实现形式。

(一)校企合作带给企业和学校的广阔前景

职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不仅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以及经济社会原始创新的主力军,而且要结合企业与经济市场,在产学研各个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推进作用。从现代企业发展的特征来看,企业的竞争更多地转化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与学校合作,为现代化建设寻求强有力得到、高水平的科技与人才、技术以及资金等方面各有优势。学校除了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基地,还是传播新思想、培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拥有多学科专家人才和综合资源,非常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研究。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最贴近市场,能够把科技要素、人才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传统的校园招工模式很难满足企业对工业设计师的需求,工业设计学生也是难以符合企业的高要求,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使企业先期介入学校,参与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确定,参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制订,参与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这样就可以保证培养出来的工业设计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各个企业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场地,组织学生开展“岗位实习”采取联合培养、订单培养、集中培训或委托培训等方式,企业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得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企业还可以依托高校资源,在开展员工培训、项目开发等方面获得收益。从学校角度来看,为适应教育大众化阶段对人才培养培养质量的要求,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通过校企合作给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了解企业发展的动向,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促进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培养适应行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项目开发,有利于了解企业现实与发展的动态,有针对地开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校企合作模式对工业设计系的重要性

作为与社会潮流发展最密切的专业来说,校企合作把职校工业设计的学生拉进更广阔的空间中。职业院校的工业设计学生相比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是智力较低,他们的差异在于学习方式不同。书本传授的抽象思维对于职业院校的工业设计学生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他们更习惯与生动的实践与教学结合。因此,职业教育的根本就是让学生在学与做的时候获得最大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对学习树立信心,从而愉快地完成学业。就工业设计的专业课室建设而言,需要按照生产的要求和职业实践的过程来创设学习情境,从而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真实的企业工作感觉中学习,同时,在空间的照明、色彩、陈列上应当按照企业设计工作室的场景设计,让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中做设计。

校企模式是工业设计学生工作经验的一种来源,每次学生一参加招聘会就会很无奈,很多的招工单位都是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不过也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招到的员工能短时间内进入工作状态。这让刚走出院校的学生如何怎么面对?非常的不切实际!但是校企合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读期间就有机会在企业进行工作实习,这种实际的工作学习也是一定的工作经验。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两不误。

(三)工业设计系的校企合作模式

工业设计教学主要通过项目教学法来实现的。实施项目教学方法的关键是参与企业的实际研发项目,当学校与企业制定了一个项目的时候,例如一项工业产品设计项目,产品设计的学生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施任务:(1)制定设计任务计划表。不管是新产品的开发还是原有产品的改造,一旦确定项目,学校将与企业签订设计合同,学校开始制作计划表:明确项目内容、目标、完成期限等(2)尝试制定设计大纲。在教师简单演示后,即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实施项目的计划,在教与学中辅助学生完成任务。(3)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对市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并学会分析调查结果。(4)设计初步整理与构思。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设计理念与方法,发散与收敛思维,利用头脑风暴法、635法、记录草图等设计方法实践获得设计的构思。(5)方案实施阶段。在确定了设计方向之后,教师教与学生进行三维草图与建模方法,使学生在项目中掌握产品设计的各个方案展示方法。(6)设计评价。通过集体的评价情况,可以使学生明白设计不是个体的活动,而是大众的需求。有效的设计评价可以减少设计中的盲目性、筛选出各方面性能都满足目标要求的最佳方案并且有效地检核设计方案,发现设计上的不足之处,为设计改进提出依据。(7)学校与企业进行方案汇报与交接。最终完成此项目的操作。

严格依照核心能力课程设计实践,这些课程构成体系坚持工学结合的原则,并非按照企业的流程直搬硬套进课堂,而是将企业过程转换为教育过程。通过项目引领式实践教学,在教学与设计实践中培养学生据哟偶独特的设计理念、二维三维的沟通与执行能力、模型表现能力等综合型应用型设计人才。 这种教学模式将设计第一线的流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流程,使理论教学以实际设计过程为载体进行融合释放,强化了课程学习与企业设计真实环境的联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学成果和市场需求的脱节。

虽然职校中工业设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还不完全成熟,还面临着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政策和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但是为了继续探讨工业设计与企业合作的课程体系发展的进步,这必然是个巨大的挑战。即使困难再大,也值得尝试。

参考文献:

篇9

纺机产品行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想赢得竞争,抢占先机,就要在技术和外观造型上都做出创新。面对这样的紧张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开始重视外观造型的创新,将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摆在同一高度上,发挥智慧,提高创造性,才能拔得头筹,才能使我国立于不败之地。

二、平网印花机外观改造的意义

经过几次纺机机电产品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调查中涌现出这样一个问题:许多人对于纺机机电产品的外观造型很不满意,甚至连纺机机电产品生产制造者也在调查中谈到由于外观造型的因素,令客户感觉到生产出的产品低于他们所制定的价格,使产品的价格无法提高。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产品的外观造型对产品的重要性。好的产品外观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赢得市场竞争,还可以给予消费者信心。

如图1-1,这是未改造前的平网印花机照片。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平网印花机和国内现在一般的纺机产品一样,外型老化、样式落伍,这种外型不仅使得销量受到影响,而且使得消费者对于机器没有信心。在当今时代,“酒好不怕巷子深”已经一去不复返,这种质量等于市场的狭隘的思维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只有产品质量和外型两手抓,并且在营销上“卖花赞花香”才能取赢得市场。

平网印花机平网印花机外观改造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消费。通过对形态、功能、材料、布局、色彩人机等方面对机器进行设计,引导客户对其消费,使得平网印花机在营销方面获得成功,达到“好卖”,改造平网印花机外观的主要和直接意义都表现于此。

(2)促进创新。通过对平网印花机外型的改进,促进平网印花机同类产品的发展,继而引起同类产品的创新。

(3)企业发展。外型的改进,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而对于产品外观设计的重视,也使得企业在长期发展上占有一些先机。

总之,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为企业获得真实的用户需求提供技术支持,保证了需求信息向设计思维的准确传递,减少设计过程中的盲目性,促使企业及时推出创新设计来引导和满足需要,提高了企业产品开发过程的效率,从而可提高设计的成功率,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商业价值。三、平网印花机外观改造设计方案

1.设计分析

(1)市场调查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市场调查不仅在设计之前就要进行,而且要伴随着整个设计过程。本次市场调查是从外型、经济、人机性等几方面着手的。

①外型需求调查:作为外观改造设计方案,外形需求调查在本次调查中显得尤为重要,外型作为纺机与人接触的第一印象,必须一改以前的老化、落伍形象,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形象。

②人机性需求调查:机器都是由人来操纵,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在平网印花机中则体现在了操作面板的设计上。

③经济性需求调查:在设计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求新求贵,要考虑到生产成本以及购买者的购买能力,选用经济实用的材料。

(2)设计构思及定位

由于整个设计只是改造平网印花机的外观,机器的功能并不做改变,因此设计只需要考虑到外型方面。通过对于平网印花机机械功能的分析,对于外型分析之后得出以下结论:

①形:许多设计者认为机器是硬线条的,忽视了人操纵机器时的观感,因此,在操纵台上,避免了完全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采用了参差的梯形,使得平网印花机在形状上看起来不是那么硬朗。

②色:从图1-1我们可以看出,平网印花机的底色现今还沿袭着国有企业大时代的颜色——军工绿。这种颜色虽然表现出朴素、耐用,但是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已经落伍,因此我们选用了与自然相接近的白色。

③质:作为耐用型机械,钢铁材质依然是很好的选择,因此在材质方面并不做改动。

2.计算机效果图

如图1-2即为最终外观改造设计方案,本图为采用varyforrhino渲染而成的效果图。

四、结语

本文在对用户需求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时代背景的解读,并结合工业设计评价方法,从形态、色彩、人机、评价等方面为设计师提供设计指导和设计辅助,最终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摘要】当今知识经济发展、创新思潮涌动,产品的性能不再是消费者决定购买的最主要因素,产品的外型、宜人性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工业设计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面对国内纺机产品外型老化、样式落伍的现状,从市场角度出发,纺机产品外型改造势在必行。本文以平面印花机外型作为实例,对其进行改造设计,最后得出新的外型方案。

【关键词】平网印花机外型改造设计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TB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94-02

工业设计专业和玩具的设计在基础课程的设计上是一致的,都要对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且要学习人机工程学和美学等课程,而且这两个专业都需要借助美术知识,运用色彩和线条的比例设计出精美的作品。在对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时,也具有相似性。因此,我国玩具设计课程建设大都倾向于艺术设计课程方向或机械设计课程方向,轻玩具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课程教学普遍呈现教学效果不明显,效率比较低和效益成效少的状况。玩具设计教育又因其专业的特殊性而呈现出很多特有的问题,逐渐显现出:玩具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匮乏;原有本科教育模式与玩具人才实际发展需求不匹配;高职高专教育模式又只重技艺培养;玩具人才培养质量出现偏差;高等院校课程建设阶段忽略了对儿童心理发展、儿童生理发展、儿童发展与玩具的关系,缺乏相关课程设置,以致中国玩具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环节日渐脱钩等诸多令人忧心的教育现象。综上所述,从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本科阶段玩具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建设阶段忽略了对儿童心理发展、儿童生理发展、儿童发展与玩具的关系,缺乏相关课程建设。因此,作为本科院校,玩具设计特色课程改革与实践是玩具人才培养研究的焦点,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课程内容改革

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改革是比较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实践才能完善。在课程改革中,应该设置好中心课程,促进课程的整合,将课程之间的关系搞清晰,分析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要分清各类课程之间的界限,防止各类课程在讲述中出现重叠的现象,使课程体系更加清晰,主要改革方式如下所示:

(1)提升“儿童心理学”“玩具与儿童发展”等特色课程,使课程的体系进一步更新,并且使课程在讲述中一直贯穿技术设计类知识,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征,然后设计阶段性的玩具。儿童的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在课程设置中,要培养优秀的玩具设计师,就应该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在设计玩具时,本着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进行。玩具设计应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应该开设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儿童的心理,在设计玩具时可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设计出适合他们的玩具。

(2)加强“玩具安全检测与法规”“玩具与科技博览”等课程行业内和科技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引入,包括先进简单有趣的设计方法、轻松自然的用户研究实践形式等。加强对学生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与能力,以及用户参与式设计思想与能力的培养。IDEO(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公司)为优秀的设计重新作了定义――优秀的设计创造的是美妙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IDEO通过大量设计实践所探索出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形式,正改变着企业创新的方法,高校应紧跟国际设计前沿,革旧图新,重视新课程的建设,传授前沿知识。

(3)完善玩具形态创意设计基础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不断完善学生的基础形态设计能力基础上,对玩具的形态进行创新设计。在教学中,应该加大课时量,使教学更加具有深度,将玩具形态的设计作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中心环节。由于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的学生,他们的艺术造型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提升,而且玩具的设计是具有自身规律的,玩具设计造型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显得非常不生动,呆板,所以,在进行玩具形态设计时,应该通过观察实际,分析造型规律和线条,设计出理性和艺术化结合的作品。

二、特色课程实践环节改革

设计课程是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评,模型制作课程也是独立开设的,学生在进行了玩具市场调查后,再完成作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会将设计课程、模型制作和论文的考核结合起来,注重实践。在传统的课程中,这几门课程是比较分散的,而不是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改革后,学生应该有更多的实践,老师应该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专题设计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实现课程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完成整个项目。

在课程的实践环节,可以通过理论的学习作为辅助学习,实现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结合,将不同知识的界限划清,同时又可以找到不同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还要加大玩具模型制作类等项目实践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在课程的设计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在课程中应该让学生通过制作模型的方式,对设计的想法进行反复的实践,切实提高设计能力。

三、课程改革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

在传统的课程中,老师对基础知识的讲授是比较多的,学生在学习后、工作时不能将这些基础知识灵活地运用,导致所学的知识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老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对市场情况的分析。所以,在课程的改革中,应该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使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明确市场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工作设计课程体系中,应该让学生融入设计的环境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结语

对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要求建立有特色的课程,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应该是清晰的。通过课程基本框架的设计,以及对课程整体功能的分析,打破课程的局限性,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

知识,毕业后尽快适应市场。在课程改革中,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完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课程的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同时,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改革的需要。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玩具设计课程教学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罗聪.玩具设计表现技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梁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饰,2010,08.

[3]罗庆锦.高校玩具设计教育问题与思考[J].中外玩具制造,2012,09.

[4]尹玉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特点及个案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9,09.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66-02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对设计目标的品质要求将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这就对工业设计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上,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充分了解当今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发展要求的新趋势,及时进行知识、能力方面的充实与更新,能动地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需要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试以就业为导向,探讨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以求教于方家。

一、离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由于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未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因而很多毕业生无法完全适应企业要求。同时,由于许多企业不了解、不重视工业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很多学生难以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设计课所占比例较少,工业设计课程的次数普遍低于国外院校的工业设计课次数。理论课程的知识涵盖面较狭窄,主要集中在技术类课程和人机工程学课程上。以介绍设计方法和训练设计思维为目的的课程太少,大多数院校还没有开设这类课程,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

第二,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在校的专业教师很多是从美术等其他专业转型而来,他们自身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不足,更缺乏第一手的经验与认知。而许多新成立的工业设计专业更是严重缺乏工业设计教师,尤其是富有工业产品设计经验的教师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加之扩招使得大量学生涌入课堂。师资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补充,一些院校招聘的刚毕业的研究生,在自身缺乏设计实践的情况下就开始执照上岗,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第三,教材与硬件设备滞后。相比其他设计专业,工业设计相对不确定性较强,因此,教材和专业硬件设备应与时代保持一致,甚至要有超前意识。然而,目前工业设计专业教材建设方面不尽如人意,硬件设备上也还处于低层次徘徊阶段,当学校还在使用低端的Pc机教学时,一些大企业已经引入了工作站。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难以尽快融入工作岗位,难以第一时间与时代同步,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与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相对应的,是我国工业设计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最近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工业设计的市场已经在逐渐形成。其中,表示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非常需要”的单位占52%,表示“需要”的单位占40%,表示“不需要”的单位占80%。这一调查结果让我们看到工业产品设计的市场远没有饱和。我国工业设计就业前景目前正处在上升阶段,我国要"实现从“工业制造”向“工业创造”的转变,就要求技术上的创新,对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应紧贴市场需求,快速主动地适应区域、行业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根据各个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各自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对本专业的师资、设备、课程教学等各方面作出调整与改革。

二、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

针对目前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现状,要实现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就应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具体说来,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建立特色课程体系

办学特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工业设计的本质特点决定工业设计教育是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完整统一体。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应注重课程间的相互链接,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并及时更新教学课程内容,以提高教学课程的综合水平。应让学生着重学习工程技术类的课程,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的工作原理、产品结构设计、制造加工工艺过程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机械结构设计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可组织设计骨干外出考察,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设计和管理经验,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教师的综合设计能力。同时。可组织教师到其他知名度较高的学校学习进修,不断优化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还可加强专业团队的交流合作,定期举行科研活动,加强工科类教师和其他艺术类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可邀请国内外设计师和企业家前来讲学或举办学术报告会,同时可聘请校外专家或专业人员及有实践经验的工业设计师到本校做兼职教师,以不断开拓学生及教师的视野。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模型室、计算机设计室等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可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采取融教学、科研、生产、开发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增加校外实训机会,让学生多到企业去参加实训,全面了解企业在市场调查、消费需求、目标人群、设计开发、生产技术、加工制造、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竞争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设计比赛

各种设计比赛是创造力的竞技场,也是业界动态和发展方向的晴雨表,更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大舞台。高职院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层次的设计竞赛,以缩短教学与实践间的距离,让教师和学生对行业动态和设计界最新的价值导向有所了解,从而有效开辟实践性教学的新空间。

(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篇1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5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工业设计正在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工业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已经由单一的工业生产领域扩大到其他创造性领域,成为了信息经济时代最有活力的服务型、主导性产业。使得工业设计的范畴大大扩展了,设计创造思维在经济增长及文化发展中的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工业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指出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行业背景下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才,满足社会对工业设计的需求,是工业设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为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工业设计专业简介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曾给工业设计学科下了一个广泛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觉而赋予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

工业设计是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吸收了科技、文化艺术与经济成果,涉及美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市场学、创造学、技术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它是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它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技术为艺术增添活力,艺术赋予技术以灵魂,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总之,工业设计不能简单地像技术创造那样只服从自然科学的客观法则,也不能类同艺术创造那样主观自由地发挥,而应该两者有机的结合,使设计的审美价值产生在功能的完善之中,实现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专业教学思想缺乏正确的认识与定位

目前,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虽然已初具规模,从客观概念上也已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但由于办学时间短,具体到设计专业还处于初创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能真正满足于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并制造出合理的、准确的教学大纲。表现在教学方法还比较陈旧,主要是灌输式教学,缺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育思想,忽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业设计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决定着它的教育培养模式。一个好的产品设计方案不只是看设计方案画面是否优美,更为重要的是看功能定位是否准确,是否满足人们对其功能、精神、审美的需求,有无鲜明艺术个性,材料工艺是否满足生产需要,绿色环保的要求等。这就要求工业设计的教学方法,应该满足于社会对设计师的这些能力的需求,但受教学条件、课程安排等因素。课题多为虚拟设计,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差,注重对学生构思、设计、表达等能力的培养,缺少与设计实践的结合,导致工作时不能有效地整合自己的设计资源为设计所用。[3]这就与社会实际应用专业性设计存在很大差异。这必然导致学生毕业就业与社会脱轨,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工业设计专业迅速扩张发展,导致专业教学的师资严重不足,师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年来学校引进的都是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理论知识丰富,但是与社会、公司接触较少,缺乏市场、工程等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师很少有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必然导致教学脱离实践。此外,学校对设计专业特征认识不够,对实践关注不够,对教师参与企业、公司的设计业务不能很好的理解,认为教师参与设计实践的目的是赚钱,对教学工作有负面影响,这就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三、在工业设计专业中开展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通过对行业背景下工业设计发展趋势及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转变以往与社会需求相对脱节的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因此,应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创新思维与实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革以往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建立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把教师从一个单纯教学演示者,转变成一个组织教学的引导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设计课程中实施启发、讨论教学,强化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重视设计程序和方法论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并在设计课程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能力,实施启发,讨论教学,形成真正的沟通、互动。通过丰富灵活的训练课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全程设计与思考的能力。

(二)在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那工业设计教育体系就必须体现出实践性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的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市场调查与分析、动手能力、产品材料与结构、团队合作、教学考察、企业实习等内容。

在理论教学完备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拿一款产品为设计课题,教师与学生以互动式教学方式从设计定位,外观设计,结构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工作原理,包装设计等一系列对于这款产品的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从市场定位、到艺术、结构、技术的层面都能深入了解该产品,并在此基础上着手创新设计,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加强了所学的知识以及积累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国内外的各项设计赛事,将设计竞赛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把设计竞赛作为激励学生参加设计实践、提高设计实践能力的手段,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设计竞赛中检验教学效果。通过在专业设计阶段进行这样的应用性设计训练,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实战水平。

(三)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工业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教育模式,应该是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这就要求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应该注重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课程培训、进修,拓展设计思维,提高艺术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参与设计实际课题,积累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建立起具有理论与实践能力,创新设计与工程设计,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四)专业之间相互协作,取长补短

工业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然而艺术系学生的结构、技术底子比较弱,因此专业间可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如通过联合艺术系、机电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进行联合的综合课题设计,合作完成结构设计、技术设计、艺术设计甚至市场设计的任务,这种不同学科的协作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此外也有利于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培养合作精神,这对于工业设计师是极为重要的。

(五)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协作

“校企合作”即通过学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在教学与企业在生产中相互支持,相互协作最终获得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与企业联合举办设计竞赛,创造学校教育与企业、市场结合的环境。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思考设计,发挥自身创意潜能,另一方面通过与实际的设计项目接触,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真正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设计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较早地适应市场环境下的产品设计规律。其次,在行业领域内建立“产、学、研”教学基地,通过与学校的项目合作,企业可从学生作品中获得设计灵感、设计活力,还可通过项目合作,观察学生、考核学生,将有能力的学生选拨进入公司进行实习,为公司注入新的设计力量。

四、结语

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求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设计表现、创新思维的培养,还需要强调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提高,两者相结合培养出满足行业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

篇13

工业是现代社会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现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工业设计作为现代工业制造中的核心环节,其设计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现代工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现代工业设计更加注重产品的造型设计、功能、性能、质量,且要求现代工业产品实现绿色化生产。为确保工业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现代工业设计必须提升其设计水平和效率,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条件。

1虚拟现实技术概念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最初是由美国人拉尼尔于1980年提出,自主性、多感知性和交互性是这一技术的主要特征,其本质上是一种计算机仿真系统,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借助计算机生成模拟空间,从而创设一种三维动态仿真环境,从而让人实现听觉、视觉等多感官体验[1]。这一技术的实现,运用了多种现代高新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遥感技术、三维立体技术、感官反馈技术、广角立体显示技术等。简单而言,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人们运用计算机对复杂数据的可视化操作,其与传统视窗操作更具震撼力,实现了技术上的新突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军事、医学、文体娱乐、工业设计、建筑施工、教育、汽车制造等。

2现代工业设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IndustrialDesign)是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其专业性要求较高,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泛[2]。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业设计对于创新性的要求也愈为迫切,要求设计出的工业产品具有融合性,注重艺术和品质的提升,符合环保的要求,可以回收利用,实现对环保的绿色化表达。同时要求设计出的工业产品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质量,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总而言之,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工业设计要求以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基础,对产品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确保设计出的工业产品符合供需规律,提高经济效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工业设计与科学技术相融合,以提高产品设计的技术性,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虚拟现实技术作为高新技术的典型代表应用于现代工业设计中,是对传统工业设计的新突破,其必将大大提升工业产品设计的效率化和专业化。

3工业设计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

工业设计是工业制造的基础,传统工业设计主要采用二维平面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立体感较为缺乏,难以对产品的造型和产品性能准确把握。而在现代工业设计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等现代高新技术,可实现设计产品的三维展示,有利于设计者准确把握产品性能,及时整改设计存在的问题,使产品设计的周期大大缩短,产品制造效率提高。具体而言,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虚拟现实技术属于可视化设计界面,图文并茂,更易于理解,而且可通过网络传输和共享[3]。(2)传统工业设计大多需要制作实体模型,产品每次进行修改都需重新制作实体模型,且需要寄送给不同地区的客户,等到客户反馈再进行修改,不仅浪费时间和成本,而且影响研发进度。而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不需要制作实体模型和实体仪器,可节约设计成本。(3)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数据及图像等都可在计算机硬盘上保存,可进行备份,且不易损坏和丢失,而且便于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和分析。(4)虚拟现实技术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产品设计修改更加快速便捷,使设计流程和时间减少,可提高研发效率,使产品研发周期大大缩短,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5)在工业设计中,部分工业产品的测试场景可能具有一定危险性,或者搭建测试环境的成本非常高昂,在这种情况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交通信号系统设计完成后,大多需要客户到其他已经安装完成的城市进行参观,路途耗时较长,且客户反映没有针对性。而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实现对当地道路或者城区交通情况的模拟,产品的设计将更具有针对性。又如部分军用产品,产品设计测试时不具备使用坦克吊装车辆、导弹运输车辆等军用运输设备搭建测试环境的条件,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最大程度控制人员范围。

4工业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具体应用

4.1虚拟现实技术在需求分析阶段的应用

在产品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Web页面进行市场调查,这种方式可以提升被调查者的兴趣,使获取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准确,有利于对市场需求状况的全面把握。同时,借助Web的虚拟设计环境可向用户展示产品的特点及功能,用户可及时给予反馈,从而可获取多样化的需求信息,有利于提升产品设计的合理性[4]。

4.2虚拟现实技术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在概念设计中,可借助多样的虚拟环境,让用户亲自修改模型,或者借助触摸屏对产品的造型、风格及色彩等可选部件进行选择,再渲染和生成较为逼真的三维模型,以获得对产品的亲身体验,综合专家及部分用户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产品进行修改。

4.3虚拟现实技术在详细设计中的应用

详细设计是工业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可制造装配性详细分析尤为关键。在对复杂产品结构进行设计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进行虚拟装配,实现装配的直观性演示,从而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及时修改。

4.4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制造中的应用

虚拟制造系统为产品的模拟制造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其运用计算机模拟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过程,不会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虚拟制造环境,可以及时发现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消除潜在隐患。

4.5虚拟现实技术在产品评价和测试中的应用

对设计产品进行评价和测试是工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在虚拟条件下对产品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加以评价,并根据评价和测试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总之,在工业设计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仍存在部分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尚未克服的技术障碍,因此应积极致力于相关研究,不断促进相应技术的完善,以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坚实的技术保障,并最终提升工业设计水平的提升与整体工业制造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戚鹏,辛献杰,郭艳,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工业设计虚拟展示平台的建设研究[J].科技展望,2015(20):160.

[2]白娟.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发展状况与趋势城市[J].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