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篇1

1煤矿安全风险控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是指在事故发生前,通过辨识监测、监控和危险源判别风险等级,削弱和消除危险源,从而杜绝煤矿事故的发生。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过程中对危险源的识别可帮助煤矿企业更加明确地掌握自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从而明确危险源的相关信息,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是一种预防性的管理方式,具有前瞻性,有利于煤矿企业完善风险管理的应急预案等,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煤矿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

2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公司各单位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

2.1未予以充分重视,培训力度小

煤矿领导及中层管理人员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认识不足,未全面推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导该体系仍处于基础阶段;该体系正式运行后,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导致管理人员未充分掌握该体系的作用,未了解该体系的建设目的和意义。此外,部分领导干部对该体系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导致当前该体系的运行管理工作停留在形式上;矿体组队、管理人员对该体系运行的基本知识掌握不足,工作开展缺乏思路,未抓住重点,仅将安全隐患条数录入作为首要任务,未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且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指导性;矿级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培训工作不到位,未制订全面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和内容单一,导致领导、管理人员和职工不清楚管理体系如何运行。

2.2考核体系不完善

部分煤矿未按照各矿体系办下发的《体系运行管理办法》制订本单位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考核和奖惩机制,进而无法调动职工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工作的积极性;考核管理办法具有不平衡性,存在区域差异,且考核标准的选择分值有分歧。

2.3信息系统使用不规范

信息系统的信息录入质量不高、安全隐患描述不明确,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且部分录入的安全隐患不具有真实性。此外,不安全行为的录入不规范,部分录入的问题非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项;责任人定为队组负责人,无法落实具有不安全行为人员的考核和教育情况;安全隐患录入滞后,为了完成指标任务,采用了月底集中录入的方式,每月只录入固定的条数,且部分部室、区队管理人员的安全隐患录入工作由专管员代替完成。

3改进措施

3.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各煤矿单位应认识到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提高煤矿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是规范安全行为、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各单位要积极了解、借鉴、学习兄弟单位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法和经验,认识本单位体系建设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全体干部、员工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责任感。

3.2完善基础管理

矿体系办要深入区队、部室开展体系运行调研工作,制订保安工作的运行方案,从而使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信息系统与保安工作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危险源辨识卡的作用,通过班前会提问、检查人员现场提问、考试等方式,并采取“不合格不上岗”的强制手段约束人员行为,从而提高员工对岗位危险源的认知水平和对安全风险的防控能力;定期修订和完善危险源辨识卡的内容,使危险源辨识卡准确涵盖岗位主要内容。

3.3提高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

应用数据要按照系统表单或格式要求完整填写,填写的信息应真实、及时、规范、准确;上级单位、集团公司、五人小组、煤矿领导、煤矿动态检查结果、煤矿部室专项检查结果、队组三级隐患台账内容等信息应完整录入信息系统,实现闭环管理;安全隐患和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描述要具体,对应标准及危险源应准确,录入工作应在检查后2d内完成;当现场的安全隐患无对应的考核标准和危险源时,应及时反馈至本单位体系办,体系办应及时补充。

3.4强化培训,提高能力

落实三级培训,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矿体系办应制订培训计划方案,根据矿级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分层次编制不同的培训教材,分批进行体系知识培训,从而使其掌握各自层次的体系知识,提升员工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认知水平,使培训常态化、制度化。

3.5优化考核体系

管理人员应扩大考核范围和加大考核管理的执行力度,从而解决安全隐患未全部录入系统、录入不规范、月底突击集中录入等阻碍管理体系顺利推进的问题,有效推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持续改进。在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奖励与处罚应并存。通过增加激励机制,可提高职工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应明确划分井下责任区域,并按实际情况变更。

篇2

煤炭行业,中国于2011年成立第一个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也可以说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这样可以看出煤矿安全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我国现阶段的煤炭企业的生产和运行运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非常合适的,这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煤矿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煤矿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国家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同前几年相比下降了22.5%,人员伤亡的情况也在逐渐减少。即使如此,煤矿企业依旧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企业,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风险预防管理体系,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风险预防管理体系是借鉴各国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和模式,取其精华,再与我国煤炭企业的自身特点相结合,从而创建一个适合自己煤矿管理安全体系。要把预防和控制作为重点,通过对风险的识别,预测,和检测对煤炭企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2应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制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

采掘总体钻井条件良好,但也有较薄的基岩、采煤压力、顶板和破碎容易崩落、破碎的砂和塌陷经常发生在矿井水和煤层埋深严重的缺点,如渗漏和部分瓦斯煤矿。为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具备安全、规范的操作标准、清晰、清晰的管理流程,使公司的管理和岗位员工可以做到一切与标准、处处有流程。风险控制管理系统是企业遵循和信任管理工具的基础,是成熟和标准化的操作系统,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有序实施,减少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规避安全风险,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效率。

2.2深入推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长时间以来,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限制煤炭企业整体的发展,安全生产,可以更好地适应的客观趋势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在同一行业,甚至整个行业。企业只有科学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企业每一个员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企业组织工作危害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测试的能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实现的“试金石”,使安全生产的思想固化的潜意识,我们所有的员工每个管理活动和作业任务,实现安全稳定发展的企业,也会有无尽的力量,让它勇敢的潮流。

2.3有效发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效能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全面落实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管理要素,高起点,高要求,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后期处理提前预防,将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从根源上避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避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实现企业安全发展。

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3.1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

危险源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确定危险源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当务之急。危险源有可能在煤矿企业生产、建设和改革中每个环节都是有可能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对这些存在煤矿生产当中的安全隐患,其中也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不正确的管理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相关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进行识别和检测,提前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的危害性,然后进行整理记录,进行上报,形成一个全面的安全管控系统。

3.2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后,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水平,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标准。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和企业自己的标准,及时消除危害。在拟定管理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辅导安全出产作业,有效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3.3风险监测与预警

煤矿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使用监控实时动态信息系统,对危险源的状态实时进行监控。对检测出来的危险进行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还要对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进行防御和监控。当危险到达一定程度没有办法控制的时候,要能立刻预警,立即想办法进行解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事故预警系统,在要有危险要发生时,及时发出警告,能够第一时间对危险程度进行判断,然后依据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人们的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3.4提高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

应用数据应按系统形式或格式完成,信息应真实、及时、标准化、准确。上级单位和集团有限公司,五人小组,煤矿团队,煤矿动态测试结果,煤炭部门的专项检查办公室,团队三级信息隐藏参数内容应当完整输入信息系统,实现闭环管理,安全问题和人员不安全行为的进行了具体描述,相应的标准和风险来源应该是准确的,录入工作应在检查后2d完成考试。当现场的安全问题与评估标准和危险源不相对应时,系统应及时地进行解决。

4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创新策略

4.1更新安全风险预控的管理理念

想要建立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新系统,第一步就是要更新安全风险预防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做到事故可以避免;还有就是要在原始管理方式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有效的归纳到本质安全化管理体制中。

4.2加大监督检查,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化机电管理和考核

业务部门和专项技术人员需要对现场的工作人员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加大。生产过程当中对已经识别出的危险源需要定时进行检验。充分发挥风险与控管理体系中的考核功能,一旦发现问题的存在,要第一时间录入安全管理信息软件中进行预警,在录入的过程中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根据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整改。各部门在工作之前都需要对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造,减少或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对改造的问题进行上报。依据根据风险水平和发生频率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月末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记录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上报,从而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5结束语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相比,现代安全管理的概念更加注重人们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可以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得到保证。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风险与控管理的教育的好处,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制度,保证风险预控管理系统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折红霞.浅析如何推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Z1:40-42.

[2]陈星海.浅谈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J].科技与创新,2016,08:57.

篇3

本阶段主要任务:统一领导班子和干部思想,明确体系建设整体思路,全员参与。

1、审定体系建设方案。

2、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体系建设管理办公室和各专业工作组,明确各小组人员及工作进展程度。

1)成立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常务副组长:安全副总

成员: 各部门负责人

2)领导小组下设风险预控办公室

风险预控办公室主任:安检部部长

成员:各专业工作组人员

3)成立体系编写小组

组长:

成员:各专业工作组人员

3、工作计划:

在组长的带领下负责左则沟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组织编写工作。明确《风险预控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目标》。预计15个工作日完成。

第二阶段(识别危险源,确定危险源特性)

本阶段主要任务:识别煤矿内所有危险源,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1、体系建设启动动员

进行体系建设动员,对工作进行总体部署;下发岗位危险源辨识表;

2、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根据每人每班填写的人、机、环、管的危险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编写小组人员及时收集资料,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分类,造册制表进行管控,明确职责。

3、危险源调整与完善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危险源调整与完善。

4、危险源规范与初审

由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对危险源辨识结果进行规范和初步审核。

5、危险源审核

各专业工作组对危险源辨识结果进行审核。

根据员工填写的危险源辨识表,由区队风险预控小组成员进行审核。

6、工作计划

在常务副组长的带领下负责左则沟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手册》和《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组织编写工作。预计60个工作日完成。

第三阶段(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措施)

本阶段主要任务:挖掘和构建本矿安全文化建设,对员工日常不安全行为进行总结、分析、管理。

1、安全文化宣传

1)编制印发《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手册以左则沟煤矿普通员工为阅读对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的文字阐释煤矿安全思想和基本内涵。手册印发后,通过班前会在全矿员工中组织了学习,对广大员工了解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在主管以上干部中进行培训。

3)制作了宣传牌板。

4)制作岗位危险源辨识与管控措施卡片。实地考察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应用情况和运行效果,进一步消除广大干部的思想疑虑,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经过这几个方面的宣传和培训,让风险预控管理理论为干部所熟悉,安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员工所认可。

2、编制《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

通过对采煤、掘进、运输、机电、一通三防及其他类对员工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划分,以及按照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重要指标进行划分,让员工在有意和无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之前,经过学习培训,掌握和了解规程措施条款,熟悉岗位操作标准,明知道怎样做才符合规定。对于自身对不安全行为的价值认识上存有差距,在侥幸、麻痹等错误心理驱动下而做出的行为选择,明知故犯行为得以矫正。

3、编制《标志标识管理手册》、《工余安健环手册》。

4、工作计划

在常务副组长的带领下负责左则沟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和《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标志标识管理手册》、《工余安健环手册》的组织编写工作。预计30个工作日完成。

第四阶段(制度建设及完善)

本阶段主要任务:在危险源管控的微观系统的基础上,形成危险源管控的宏观保障制度和运行机制。

1、制度制定与修订

对现有制度进行符合性检查、修订,补充制定新制度。 。

2、制度修改与完善

对制度进行修改与完善。

3、制度规范与初审

煤矿主要负责人对制度进行规范和初步审核。

4、制度审核

各专业工作组进行制度审核。

5、工作计划

在组长的带领下负责左则沟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度建设及完善,形成《安全管理制度汇编》。预计7个工作日完成。

第五阶段(体系文件初稿审核与完善 )

1、根据体系规范,对编制的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和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标志标识管理手册》、《工余安健环手册》体系文件初稿,初步形成体系框架。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矿生产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越发的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运用科技的力量,将各类技术系统的优势与当前的煤矿生产相融合,进而提升煤矿生产的效率。在实践的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的安全管理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在煤矿生产中,对煤矿生产企业的生产风险实现了良好的规避,也大大的提升了煤矿生产效率,最终达到提升煤矿企业运营效益的目的。鉴于此,文章针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了切实的分析。

1对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分析

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会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予以规避,进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风险预控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以及综合管理,在这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重点管理是风险管理,要点是员工在生产中所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基础内容是生产系统的综合管理,其中的体系支撑则是保障管理,对这几部分内容进行切实的管理,则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和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并将PDCA闭环管理手段作为运行重点,对其中的各项环节进行监控,而后为体系的良好运行提供安全保障[1]。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具体运行情况分析

煤矿的生产过程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引入是必要的,也是煤矿生产企业顺利运营的重点。因此,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煤矿的生产特征,对风险预控管理手段予以实时的更新。文章针对性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2.1风险评估环节的安全管理

在对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辨识后,则要对生产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进行预判,而后再针对性的对风险等级予以判断。根据最终的判断结果,再落实具体的风险预控以及管理措施,最终制定良好的风险管理和预控方案,提升煤矿生产的风险规避能力[2]。这一环节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所涉及到的风险予以上报,而后风险小组再将这些汇报的数据予以整合和协调,再对其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行复审,要求各个部门将这些汇报的不足之处予以完善和健全,而后再交由风险预控小组,经过切实的修改,实现多向的反馈,最终对风险实现完善的预控和判别,提升管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不可出现工作上的失误,一旦出现问题,定要及时的改进,而后确保测评的准确性,将PDCA的管理优势体现到实践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2.2危险源监控环节的安全管理

危险源监控环节涵盖风险控制过程中的监测以及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控,危险源监测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它可以对企业所应用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监控,通过危险监控的方式,对危险予以切实的规避,以此方式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并间接的促进企业的煤矿生产安全,促进矿产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3]。

2.3危险源的辨识环节

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就应当意识到生产过程中将会遇到的矛盾和生产阻碍性问题,比如,矿产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煤矿生产不具备稳定性等,将这些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进而再予以切实的规避,这些危险源的提前避免方式成为矿产危险预控过程中的必然手段。危险源可以在煤矿生产已经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有所体现,无论是煤矿企业的生产、改造,还是企业的建设和完善等环节都会涉及,煤矿生产之前的危险源辨识已经成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进行煤矿生产危险源识别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危险源的诱因进行分析,还要对危险源进行归类和分析,对不同环节、不同性质的危险源予以把控。比如,企业所涉及的环境危险归为一类、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危险归为一类、所涉及的机械设备应用危险归为一类,在确定了危险源之后,再对危险源进行检测,检查这些环节是否存在切实的危险,最后将这些数据予以记录,为日后的生产和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安全保障[4]。

3对于风险预控体系的作用分析

3.1提升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安全运营指数,也对危险源实现了良好的规避。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可以在煤矿生产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将企业运营中的工作岗位、安全生产系统以及生产作业等等企业运营环节中的危险源予以辨识和分析,而后通过安全管理措施,对这些风险因素予以评估和解决,尤其是对于煤矿生产企业的重点环节,对其危险源进行确定,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针对这些危险源,予以切实的评估,再针对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的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内容,最终制定出适合煤矿企业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而最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3.2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当煤矿生产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会对生产实践中易出现的风险源予以判断,而后通过切合实际的方式,制定出合理的措施和风险控制标准,将传统的煤矿生产管理模式的危险因素进行避免,进而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对各个环节的内容予以把控,比如,对事故的预防和解决、对煤矿风险的辨别和判断以及对风险的控制等,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煤矿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动态的、实时的监控,一旦在煤矿生产中出现事故,则要通过风险控制的手段对风险预控管理,进而提升煤矿生产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5]。

3.3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概率

(1)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领导,无论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还是实施煤矿生产的过程中,都会对风险实现评估和有效的辨识,进而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切实的管理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率,进而为煤矿生产的施工工人提供人身安全保障。(2)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会对其中的操作工人及其涉及的危险因素予以切实的分析和把控。进而实现有效地评估和辨识,为煤矿企业的运营提供安全保障,为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实践依据,为日后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类的危险因素,要想实现煤矿企业良好的、长远的发展,就要对这些企业运营中的危险因素予以避免,运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企业各个环节风险因素予以解除,提升煤矿企业的运营效益,大大的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晋辉.煤矿地质灾害的安全评价与损失预测[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96-197.

[2]姜伟.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作用及价值探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5,23(6):199-200+203.

[3]侯跃峰,马春,李小龙,等.浅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文化周刊,2014,16(20):31.

篇5

中图分类号:T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161-01

郑煤集团大平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大平煤矿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如何构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机制,使得煤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转向预控管理转变,使我矿的安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我矿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安全风险预控原理,从制度和体制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 建设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大平煤矿矿井开采处于末期,生产作业战线较长、瓦斯地质条件复杂、巷道受压变形严重、顶板管理困难等不利因素和“三软’’煤层区域消突工作困难。要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有安全、规范的作业标准和清晰、明确的管理流程,使管理层和职工能够做到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流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正是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体系的成熟化和规范化运行,便于矿井对各项工作实施有序的安全管理,督促全体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降低安全隐患及不安全行为发生,规避安全风险,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效率。

1.2 深入推进风险预控体系建设是实现矿井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直以来,安全生产都是影响和制约煤炭企业整体向前发展的首要因素 ,安全生产搞得好,才能更好地顺应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客观趋势,才能极大地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其在同行业乃至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可以使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把职工自我管控岗位危险源的能力和系统管控重大危险源的能力作为中心来管理,使安全作业的思想固化到全员的潜意识中,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贯彻落实到每一项管理活动和作业任务中,有效的预防事故,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平稳发展,使矿井具有不竭动力实现安全高效发展。

1.3 全面建设安全风险预控体系是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设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高起点、高要求推进危险源辨识管控和安全风险评估,变事后管理为超前防范,必将有利于推动安全生产的无漏洞化进程,从根源上避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事件的发生,最终达到变经验管理为预控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干部管安全为全员管安全,变片面管理为系统管理的目标,进一步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逐步打造安全、高效、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矿井,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

2 大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框架结构

大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其核心是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和重点;通过保障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体系突出体现了对风险的超前预控和过程性管理 ,贯穿了“ 所有事故均可避免 ,所有危险均可控制”的预控式理念 ,融合了我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所有指标,是一套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

2.1本着贴合实际的原则,从生产现场做起,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开展全员性危险源辨识, 重点对生产过程中“人、机、环、管”的薄弱点进行细致梳理,全面、具体地辨识各项工作任务、各道工序中存在的人机环管方面的危险源;使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的事故树分析(FTA)法开展系统性危险源辨识,针对危险源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确保了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管控范 围内,并把风险预控管理对象、管理职责、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以及最终的管理目标作为一个持续改进的闭环系统紧抓不放。

2.2组织对职工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辨识。根据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监督考核管理办法,将不安全行为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常抓不懈,每月对查处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发生 “不安全行为” 的深层次原因,及时采取强化培训教育、 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等措施,并不断完善不安全行为纠正、奖罚考核机制,使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不安全行为的危害性,减少或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2.3 不断完善安全风险预控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建立了信息平台使用站,及时将各级管理人员查处的安全隐患录入信息系统,实现了安全隐患查报、 整改、 复查及升降级信息化管理,提高了隐患闭环管理效率。

3 大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主要策略

为确保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取得实效,在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中,我矿始终坚持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务求实效的原则不动摇,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逐步夯实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的基础,推进体系建设落地生根。

3.1狠抓风险预控培训。开展覆盖全员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和风险控制标准培训,根据不同对象,编制不同的培训教材,对管理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成为体系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对区队长、班组长、技术员进行座谈和现场指导,使其成为体系的传播者和推行者;对一线职工进行个人辅导,使其成为体系的应用者和管控者。充分利用手指口述作业法,加强从安全确认的内容上、操作标准上对职工进行强化培训,并与安全风险抵押金挂钩进行严格考核,激发职工主动学习安全风险预控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职工素养,规范职工行为。经常与试点矿井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汲取先进体系建设经验。

3.2加强现场风险管控。井下作业具有突发、多变的特点,作业环境复杂,且临时性作业环节较多,安全监管难以全面覆盖和实施,是零打碎敲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大平煤矿根据当班作业内容,组织员工在入井作业前编制现场风险预控表,将当班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及管控措施记录在现场风险预控表中,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现场风险预控表,作业前根据表中危险源及其管控措施进行现场预控,由安检员、班组长、区队管理人员分别对现场风险预控实施情况、危险源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抽查,对当班作业任务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通过管控措施规避可能带来的危害。

篇6

中图分类号:U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092-01

一、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港口工作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1、港口安全对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城市对外交往来的一个平台,第天往来国际、国内船舶较多,货物、人员流量巨大,沿海港口尤是如此,并由于其外向性经济特点,往往成为外国友人踏入国土城市的第一站,港口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窥一斑略知全貌,港口安全生产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形象的好坏,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2、港口安全生产是效益的保障。港口具有投资大、收效低、回收期长的特点,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而由于设备、设施及人的不安全,导致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没有安全生产,效益就没有保障,因此,港口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效益和国家经济增长的保证。

3、港口安全生产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自古以来,人命关天,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维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其合法权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了人。港口安全生产就失去了原动力。

4、港口安全生产是构筑和谐港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港口安全生产是满足企业、社会、员工需要的基础,中人各方利益兼顾,不失偏颇,才能构筑和谐港口,实现绿色生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正是因为港口安全生产意义重大,而在国内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地研究港口安全生产的实践不多,故全面而对安全生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构包括保障管理、风险预控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以及综合管理五部分。在该体系中,风险管理是核心,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是重点,以生产系统要素和综合管理作为基础,以保障管理为支撑,最终以信息化系统作为运行平台。

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

基于风险预控理论的工作安全生产管理是一种过程式管理,其安全管理的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具体特点进行相应的变动,但其过程大致包括五个阶段:

1.1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生产企业系统中可能威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或者带来生产不稳定等危害的根源或者状态。危险源是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发生事故的起因,同时,危险源存在于企业建设、生产和改造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于危险源的辨识是企业风险预控管理的首要内容。

1.2 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矩阵,通过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风险等级,针对管理对象和风险等级编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完成单位风险管理表的初稿。

1.3 制定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通过危险源辨识提炼出管理对象,针对管理对象制定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从而控制以及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的管理标准必须达到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标准,并且做到只要达到这条标准就能消除相应的危险源;管理措施的制定要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有针对性的制定,不能一概而论,措施要具体,符合现场实际,能更好的指导现场安全生产。

1.4 危险源监测。危险源监测包括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测和风险控制过程监测,危险源状态监测关注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危险源监测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不断提高体系运行效率,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1.5 风险预警。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的风险进行预期性评估,按照其严重度和特征设定风险预警等级,并根据危险源动态检测中暴露出的各种风险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级相关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或降低风险,达到可接受水平,从而避免不期望的结果出现。通过危险源辨识能够有效的掌握危险源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弄清楚安全管理的对象以及现状;通过风险评估,掌握每个危险源发生实效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找出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以作为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

三、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优势特点

1、建立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

主要是通过全面辨识各生产系统、各作业环节、各工作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安全管理的对象;对辨识出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安全管理的重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安全管理的依据和手段;通过落实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证管控标准和措施执行到位。这一流程通过体系内部的预控保障机制得以有效运行,保证了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效性。

2、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了实处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调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体系中的每个管控元素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在纵向上,明确了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各矿安全管理的责任关系,什么问题,由哪一级负责,由谁负责,非常清晰。在横向上,通过系统危险辨识,明确了各业务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把安全管理责任由安全管理部门一家延伸到所有业务部门,实现了部门业务保安;通过岗位危险源辨识,明确了职工的岗位安全责任,实现了安全管理责任的全员化。

3、实现了超前预防管理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严密的保障措施,使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转变为“辨识和评估风险―降低和控制风险―预防和消除事故”的现代科学管理,同时建立信息网络系统,运用系统自动预警等功能,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跟踪管控,真正实现了关口前移和超前防范,开创了风险预控、主动式管理的全新模式。

4、突出了风险控制的重点和考核机制

主要控制两类危险源:一类是以领导干部和业务部门为主体,开展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并落实整改措施,杜绝重特大事故;第二类是以区队、班组和一线员工为主体,开展岗位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力争杜绝事故的发生。

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港口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

在陈旧的安全管理理念中,港口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管理理念落后,安全管理基本是被动的、落后的,而在现代安全管理中,人的生命价值更为重要,安全与生产的位置倒换,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安全管理模式由以往的被动管理转变为超前预控,随着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港口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用而生,它是现代安全管理发展的产物,所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必然选择。以PDCA 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不同于现行的港口安全检查管理法和安全隐患排查管理法,它具有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螺旋上升管理、以预控为核心、双保险、闭环式管理的特点。

通过建立港口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超前防范;建立安全长效控制机制;让管理走在事故前面,切实消除事故的发生。事故风险的可控的管理过程是整个体系强调的重点,由于其管理形成了一套自动循环以及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从认识观以及方法论来讲,都是全面推行我国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必然选择。

结语

综上所述,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港口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其不仅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还牵涉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不断学习他人先进的预控管理方式,结合自身缺陷,实现在风险预控管理上的创新。

篇7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52-01

0 引言

任家庄煤矿位于宁夏灵武市东北约20 km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是横城矿区开发建设的第一对现代化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40万吨/年。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服务年限54.9年,主采煤层为三、五、九层煤。目前我矿生产的特点是生产工艺复杂,参与生产的设备种类多、工种多、联合作业多,点多面广,安全管理难度大。传统煤矿安全管理主要依靠事故经验教训,管理跟着事故跑,主要采取行政推动、会议布置、集中整治等手段,管理无程序无标准,缺乏前瞻性和计划性,常常是“一个问题没解决,更多的问题冒出来”,管理顾此失彼,处于“救火式”的被动局面。2014年,我矿探索并推行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我矿的安全发展。

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根本特征和意义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强调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采取有效的消除、减少、稀释和隔离等措施,从而实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力求将煤矿风险降低和保持在可容忍水平。

2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领导安全管理体系化意识淡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推进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在我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和推进中存在着领导安全管理体系化意识差,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工作了解重视程度不够深入,没有把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作为提高本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的手段和措施,依旧依赖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不够,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工作的投入不足,影响了体系的有效贯彻和实施。

2.2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工程,在体系建立过程中,个别存在部分的评价考核体系中和各小项所制定的标准存在矛盾或管理环节接叉不清,存在管理工作重复交叉,职责权限不清等现象。单凭综采考核标准部分就未能体现独有的特色,如工程质量考核、文明生产标准不统一等。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止步于通过录入安全检查查处的危险源和人员不安全行为,并按照本质安全考核管理办法给定的运算系数和公式给出一个考核分值的简单功能。现有功能设置达不到考核管理体系自身要求,系统的维护和系统中基础信息修改的功能设置完全达不到安全管理人员的需求,且现有功能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相关安全信息基础资料的统计仍需用人工的方式来完成。

2.3 专业检查种类繁多。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的两大元素生产过程现场控制和机电管理,每月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了专业考核组进行检查考核、我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每月分一次检查考核、质量标准化3次检查互相重复。我矿相关业务部门在接受上级公司的专业考核组检查的同时还承担本安体系检查考核的准备工作,且通常以专业检查为主,以本安检查为辅,分化了集中推进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精力,无形中对本安体系的推进和落地产生了阻碍。

2.4 风险预控管理流于形式主义。

本安体系在建立和贯标过程中主要依靠“第三方”暨本安体系研究小组,搞的是“运动战”一阵风,人员专业性不强,虽然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没有真正从改进和提高我矿基础管理工作入手。目前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仅仅是靠某几个职能部室和某几个人进行日常的运转,PDCA持续改进的循环模式形不成闭环,其它环节存在执行不力的现象。在本安体系推进工作并没有落实到安全管理的核心级,没有直接落实到班组这一级别层面,没有实现全员参与,科、队级管理和班组级落实方面存在“两张皮”或者“无作为”的现象,导致风险预控运行效果不理想。

3 完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我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落地的措施和建议

3.1 发挥领导作用,确定我矿安全管理目标

煤矿领导应决定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所需达到的程度和目标,充分考虑内部管理需要、外部需要,各方面的结合等因素,以及是否需要外部确认,外部确认立足达到的等级,如本安一级,二级,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等;提供本安体系完善和推进本安体系落地所需要的资源,做好内外信息沟通。我矿在安全管理目标确定以后,将安全目标逐层分解至科队级和班组级,科队和班组分别根据矿、队级分解后的目标再次加以分解,对能量化的进行量化,不能量化的确定时间、节点、工期。矿安全管理科负责对分解后的安全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跟踪验证,最终将实现全矿安全目标的责任主体落实至每一位员工,并通过践行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矿安全文化,凝聚每一位员工的向心力,最终实现矿安全目标。

3.2 完善组织构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煤矿在采用和推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时,应确定一个完整的组织构架,确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化所需的各种职能。由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化是一项长期的持续工作,在组建结构时应充分考虑体系化组织结构的长期性、人员的稳定性,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确保由有一定安全管理基础和专业能力的人员担任相关职务,否则很难正确指导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和推进工作,甚至是误导。

矿长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组建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同时,应考虑到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目前国内符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安全管理理论集大成者,坚持推进和贯彻落实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是一项长期任务,应设立专业科室,并配备足够的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的人员,专职负责风险预控考核管理工作。

3.3 强化“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六化”考核。

我矿应该强化“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工作思路,明确和界定安全管理机构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持续推进“六化”考核,持续稳定地推进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地。

按照“层次分明、各有侧重”的原则,明确矿、队、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从上到下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安全责任逐级传递的“分级管理”工作机制。

六化检查考核具体为:一、检查人员全员化,充分体现全员参与的思想。二、检查内容制度化,将考核评分标准按专业分成四个考评表。每月矿领导级别考核人员分专业组,进行检查考核。职能科室考核按生产单位分专业组,做到检查、录入、整改、复查、消警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三、检查手段多样化,既检查现场隐患,又审查内业资料,既人工检查,又利用各类设备、仪器精确检测,既有对待设备的静态检查,又有跟踪作业循环,查看联合作业执行情况的动态检查。四、检查时间动态化,既包括日常检查、月定期检查、季节性检查、特殊天气检查、夜间检查、节假日检查,又有消防器材、危险化学品等在特殊时期的专项检查。五、检查层次多元化,每次检查都要联合生产、安全、机电、技术各专业人员。参与成员包括矿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生产单位队长、专业技术人员、安监员等。六、检查岗位流程化,每次检查必须严格检查岗位工种标准作业流程,现场实操与手指口述结合,目的是严防“知道做不到”的问题发生。

篇8

0 引言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是我国煤矿行业安全管理的新型模式,也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最高阶段。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就是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全面辨识煤矿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杜绝一级非伤亡事故,实现事故为零”的风险管理目标。

1 风险预控管理术语定义

危险源:直接的或间接的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和状态。

根源危险源:指能够引发危险、事故的载体,比如本单位所有的岗位、机器设备、环境、管理。

状态危险源:指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的缺陷,状态危险源总是依附于根源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风险预控: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

事故树:指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一层一层地逐步寻找引起事故的触发事件、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并分析这些原因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用逻辑图把这些原因及其逻辑关系表示出来的树形图。

2 体系结构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五个部分:保障管理、风险预控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

2.1 文件、记录要求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安全文化建设手册》、《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岗位风险提示卡》、《岗位风险手册》。

2.2 风险预控管理

辨识煤矿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分类、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并对危险源监测预警,实现危险源的闭环管理,进而消除或控制煤矿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发生。

2.3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通过对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机理分析,制定、落实相关的控制程序与制度,从而减少矿井各类人因事故的发生。

2.4 保障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明晰的机构职责、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行,同时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形成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实现员工安全的自我管理和团队互助,达到人―机―环―管协调统一。

2.5 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对各生产系统要素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制定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与制度,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使各生产要素时刻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障安全生产。

2.6 综合管理

篇9

中图分类号:F84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22-02

安全生产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关乎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安全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多年来,企业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转变思维模式,制定了一套比较科学、完善和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新模式,风险预控管理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有效的管理体系。

1 风险预控管理理念分析

传统的风险管理目标都是以安全生产为目的,执行相应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反事故技术措施等技术性文件,从而完成整个生产技术流程。当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之后,结合相应的程序找到不符合技术文件的内容,并进行整改,是一种事后处理风险管理的措施。而风险预控管理措施和传统安全管理措施完全相反,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先对各种安全事故进行全面分析,利用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惊醒运输人员,其基本理念是通过对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和流程提出疑问,从操作人员、运输设备、器械、环境和工作方法等多个方面找出可能会出现危险的因素,分析哪些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哪些因素起着从属作用,做到实现预防,对症下药,消除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从危险角度出发比从注意安全方面出发更加直观、具体,针对性更强。风险预控管理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预控措施,其操作性更强,更容易被员工所理解和接受。在生产过程中,制定的措施都是动态变化的,这样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安全思想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能够纠正作业过程中连续违章的行为,强化员工对安全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

2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分析

2.1 有利于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建设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系统、作业环节和工作岗位等几个方面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可以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对象,并针对安全管理对象进行风险评估,依据最终评估的结果确定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并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建设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生产流程。

2.2 对提高超前预防能力有着很大帮助

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更好地转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着新型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即风险辨别和评估,降低L险并进行风险控制,做好事故预防和消除工作,利用已经建设完善的信息网络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自动化预警。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各种危险源进行跟踪管控的目的,以此来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事故的超前防范,从而促进企业建立全新的风险预控安全管理模式。

2.3 降低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率

首先,企业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是安全管理的主体部分,需要做好这个主体的风险辨别和评估工作,对安全生产模式进行整改,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其次,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班组和一线操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对不同工作维护和不同工作主体的危险源进行有效辨别和评估,为企业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有利于企业建立封闭式管理体系

在企业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严格按照PDCA循环管理理念建设和执行的,建立一套从管理对象开始一直到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自动循环且封闭式的长效管控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仅能够实现主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有效对接,而且还能够保证各个子系统能够独立运行,有利于企业建立封闭式管控系统。

3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用方法和措施分析

3.1 以人为本,发挥好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决定性作用

首先,要强化对职工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和管理,从思想认知上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观念,摒弃侥幸心理,在企业内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向职工积极宣传我国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和政策,组织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强化生产过程的制度管理,用规章制度去约束职工的行为,减少因为习惯性违规操作而出现的安全事故,通过制度约束能够促进职工形成正确的操作技术规范,提高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最后,强化对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职工业务只有保证熟练,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如果企业职工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在工作中遇到突发安全事故时,就难以保持沉着冷静并及时解决安全事故。只有专业素质高、技术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职工在遇到突发事件之后,才能胆大心细,将发现的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3.2 制定标准化的工作程序

岗位标准化工作程序是规范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过程,以铁路运输为例。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是由车、机、工、电、辆、供、通各个系统专业组成的,各个系统专业之间又是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专业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对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意进行变动。在各个系统专业的具体生产过程中,如值班监视,设备运行巡视,机车、车辆检修,设备定期维护和操作等过程都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真正做到科学、合理、规范。

3.3 做好危险点风险防控

首先,对于严重威胁企业安全运行管理的危险点,应该将其从系统中退出,并停止运行,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技术对其进行维修处理。在维修处理过程中,不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不得参与该项工作,对于操作不规范的应该及时制止,并及时进行整改,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其次,对于有可能存在的故障点和危险点,应该做好巡检和维护工作,采取措施确保系统能够安全运行,整合生产过程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当生产系统负荷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应该改变负荷,调整运行方式,确保运行的安全可靠。

4 结语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并且长期以来,企业实行的安全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因为具有事前预控的能力,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将会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柳晔.关于煤矿安全管理层次化讨论[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5):81-83.

[2] 田雪丽.煤矿安全管理优化措施探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6(8):216-217.

[3] 朱广顺.浅谈“双体系”建设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8):33-34.

[4] 曹兴华,孙小念.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J].科技经济导刊,2016(19):202.

篇10

1.2瓦斯事故风险煤矿缺乏足够的安全设备、相关管理工作不当、有关技术不合理会导致瓦斯事故发生,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损失。这一方面导致本来的项目无法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将会对施工人员造成很大的伤害。

1.3火灾、爆炸事故风险因煤矿生产对象具有易燃性的特点,要是施工时操作不当,非常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同时,一些施工现场有可能发生煤尘爆炸,就安全管理而言,这属于潜在的危险源。

2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做好风险预控管理的策略

2.1提高风险预控管理意识要使煤矿企业所有职工都具有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意识,逐渐构建并完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这样就能够提高预控管理质量。第一,对于煤矿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风险预控管理意识,学习风险防范相关知识,从思想层面为制定有效的风险预控管理制度提供保障。第二,面向所有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风险控制宣传与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培训体系。大部分施工人员为农民工,他们的认识水平相对有限,风险控制意识比较薄弱,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难形成良好的风险预控管理意识。第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引入风险预控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使全员的安全预控管理意识逐渐提升,为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做好铺垫。

2.2进一步完善风险预控管理制度首先,组建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制定小组,具体由风险预控管理专家、负责施工的人员、煤矿领导几部分构成,尤其是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实际状况、工程性质。在此基础上,制定系统全面有效的风险预控管理方案,从而在制度层面为体系的构建打下基础。其次,推行岗位责任制,通过这种方式加强风险预控管理,确保把职权细分到每一个员工,要是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则应当尽快要求有关负责人加以改进,确保该项工作具有权威性。再次,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使管理工作和绩效、待遇福利挂钩,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投身于企业风险预控管理工作之中。最后,注重安全隐患检查机制的形成,确保在搜集风险信息时,不存在任何疏漏之处,充分确保该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

2.3努力培育风险预控管理人才煤矿企业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具有相对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工作繁重,责任非常重大,因此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这样就应当把握好下列几点:第一,制定科学的风险预控管理人才选聘机制,确保录用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同时满足煤炭企业的工程需求;其次,高度重视新人的岗前培训工作,通过多个实践案例,向他们介绍实践中常见的风险,使他们逐渐养成风险识别能力,确保他们可以尽快胜任该项工作;再次,把风险预控管理归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之中,对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为他们提供升迁、加薪等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后,注重培训体系建设,由于在不同情况下,风险预控管理的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结合各种情况的案例,使员工不断发现自己在该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发现有效的方法去改正自己的不足,最终能够不同提升员工的预控管理能力。

篇11

0前言

车辆作为油田重要生产设备,车辆管理存在着服务对象分散、服务时间不定、交通安全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探讨建立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对于提高车辆交通安全水平、增强车辆服务保障能力,至关重要。

1构建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构建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是应对当前形势、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的需要。

当前车辆保有量与日俱增,而普遍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管理手段却与之不相适应。在当前人、车、路、环境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下,对车辆运输保障服务单位来说,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原有的靠加大查处力度、强化安全教育来消防安全隐患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因此,需要一套系统性的防范机制来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使驾驶员的安全服务意识与当前形势相适应。

1.2构建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是追求高效化管理、实现生产优化运行的需要。

交通管理中仍然存在着管理措施需要进一步优化、整体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应用相对滞后、数字化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交通安全管理效能。

1.3构建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是探索新管理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

如何更好的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预防事故、把风险危害消灭在萌芽之中;当事故真正发生时,如何从容应对,把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车辆运行实际特点,构建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提升车辆管理水平。

2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2.1车辆交通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驾驶员不安全行为。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在行车过程中有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准确、迅速、全面的判断和处理交通情况,从而造成违章或事故。个别驾驶员技术素质不够高,对出现的特殊情况判断不准,而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违章发生。

车辆的不安全状态。对车辆检查不到位,在出车前会疏忽对车辆的检查,未能及时发现问题,致使车辆带病上路,从而导致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机械故障引发事故。

环境的不良影响。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驾驶员因工作或生活发生矛盾、亲人生病或其他家各琐事烦扰,都会造成焦躁、分心、走神等情况。风沙、雨雪雾天等恶劣天气都会影响视线、刹车易侧滑;油区道路一般路况较差,交通安全设施少,超会车辆、躲避路坑急打方向或道路路面上有原油时都易发生侧滑、方向失控,发生事故。

2.2结合风险因素建立交通安全预控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采取实时监控,采用教育手段、制度手段、经济和行政手段等多种方式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实现管理与控制的紧密结合,建立起交通安全管理的多层次、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预控系统。

安全管理全员化。将交通安全管理组织自上而下分成“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扁平化组织,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形成产体的安全防护网络,形成全员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全员化的工作机制是:领导牵头总揽,安全协调落实,部门各司其职,基层责任承包,驾驶员广泛参与。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承担协调落实的职责,利用既成体系和工作经验更好的协调各部门之间、部门和基层队之间配合一致,协作统一。

监控管理科技化。依靠科技化手段,对车辆运行全过程进行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和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有效降低驾驶员驾驶车辆的侥幸性和随意性,在严格的约束管理下,不断提高驾驶员的守法意识和养成正确安全的驾驶行为。

车辆管理分级化。按车辆等级分类,把安全设施齐全,技术状况良好的车辆列为一类,进行正常维修、保养;把技术状况一般的车辆和技术状况差的车辆列为二类,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维修,保养;营运车辆单独一类,进行强制性的维修、保养,实行超常管理;私家车进行入档管理,纳入管理体系。同时,按照“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好三项基本台账;一是车辆及驾驶员安全档案;其二是车辆检维修基本台帐;三是车辆及驾驶员管理台帐。

在车辆使用和维护保养中严把三关,即:严把安全教育关,车队每日做好安全教育和出车前的安全叮嘱;严把日常检查关,强化车辆设备的维护保养,特别是在班车管理上,做到重点检查,重点保养;严把检修质量关,要求进行检维修作业时主管设备的车队干部和车辆承包责任人必须在现场配合检修,对照标准进行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未能立即整改的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并上报备案。

信息查控网络化。建立全方位覆盖的信息查控网络,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内外部环境对驾驶员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日常生产运行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驾驶员反馈等各种渠道搜集周边经常行驶区域内的道路、天气、突发事件等信息,采取短信平台、告示栏、电话通知等方式及时告知驾驶员,做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消除道路天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对交通安全不利影响,确保车辆安全平稳运行。

2.3强化应急演练,提高驾驶员的事故防控能力。

车辆运行过程中道路、天气、周边环境及各种突发性事件等对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极为复杂,对驾驶员的技术素质,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做到在驾驶中能够正确合理操作,杜绝违章行为和不当操作,造成事故发生,要引导驾驶员展开案例分析,讨论驾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消除风险的方法,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达到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提高事故防控的能力。

2.4完善考核管理,实现量化考核动态化。

实施考核兑现,是确保安全管理体系能够顺畅运行并产生实际效益的重要保证。考核实行量化管理,量化检查考评标准,采取基层考核岗位、机关考核基层、分管领导考核业务部门的形式,考核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内容所占的比例,通过进一步完善督导、检查、承包、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建立以自查、整改、巩固、提升的长效机制。

篇12

煤矿是一个事故多发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这一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煤矿的安全已俨然成为一个人们瞩目的焦点。本文针对内控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对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进行研究。

1煤矿安全风险

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制为核心,对不安全行为管理的重点,通过制定控制标准和措施,对“人、机、环境和管理”的最佳匹配,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其核心是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和关键;通过安全机制,促进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和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通过危险源监测和预警的风险,风险源从开始到结束在一个受控状态。煤炭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安全是煤炭企业管理的第一个和核心命题。为有效遏制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现状,积极研究和探讨运河煤矿企业生产安全预控管理系统的实现,确保战略的长期稳定性;实现全过程的、无缝的预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的底线不能突破;从源头上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2内控管理工作

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工作,完善和规范管理:

(1)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内部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内部控制过程和信息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业务和事项,降低或消除人为控制因素。

(2)内部控制中实施激励约束机制。对全部员工通过内部控制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制度,从而促进内部控制的全面实施。

(3)赋予内部控制所有机构的权利。在授权时,需要考虑权利的范围、程序、责任以及权限,确保授权的合理性。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只可在权利管辖范围内行驶职权。对于重大的业务以及决策,需要企业内部进行集体决策,任何人不可擅自做出决定或改变集体确定的结果。

(4)会计工作规范化。公司需要严格要求会计部门支持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事项确定明确的操作流程,如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等,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5)制定保护财产安全机制。建立物业管理系统,定期对企业内部进行盘点,查看物业记录、实物管理、账户检查等情况,保证物业安全性。避免财产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访问或处理。

(6)预算控制体系。对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明确管理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责任权限,对预算编制、审批、等程序使用规范化处理,提高预算约束力。

(7)建立运营分析机制。管理人员需要对生产、营销、投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综合管理,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式,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明原因并处理问题。

(8)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利用评价指标与定期考核的方式来构建绩效考核体系,对企业部门员工与车间员工的绩效进行客观评价。考核结果可以为员工薪资、职位晋升、等级评选的有效依据,如考核结果始终较差的,可作为解雇依据。

(9)建立风险防范与应急机制体系。根以内部控制的目标为基础,以风险应对措施与控制策略,对各类存在风险的业务与事项进行有效控制。对重大风险建立预警机制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明确风险处理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责任,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及时妥善处理。

(10)建立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形成合理的审计监督体系。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和完善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内部部门在内部监督职责和权力,规范程序、方法和要求,对内部监督、监督实施内部控制的规范化管理。

3煤矿安全风险分析

(1)不安全行为控制。对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规定进行了分析和控制机制和正确的,它的作用是确保每一个岗位严格执行正确的安全程序和标准,防止人为失误,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

(2)生产系统控制。在主要规定的生产活动,特别是消防和控制用水和控制系统的要求,其作用是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在各部门,实现动态遵守。

(3)管理的综合要素。本生产系统的主要规定外生产辅助系统的安全管理的要求,其作用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

(4)安全机制的控制。主要规定了系统运行组织及其安全责任制、系统政策和目标、系统文件和系统评价等,其作用是保证系统能够促进和运行。

4实现安全管理策略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高于一切。在安全管理理论运河煤矿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主线,预控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安全预控管理和规范煤矿工作实践的理论体系,融合的煤矿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形成一套可操作的安全防范和控制评价体系的实施标准,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1)工作程序回路。以时间为单位,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是形成一个闭环系统的过程。即:会议组织、进行现场监督、补充完善、会议反馈。

(2)目标责任闭环。在这个阶段,目标是实现近期目标,逐步实现安全目标的闭环管理。也就是说,动机的目标、分解、评估反馈的目标、落实责任-荣誉奖励和惩罚。

(3)质量管理闭环。从工程设计和施工,到质量的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即:工程设计-编制程序-组织实施的施工-安全监督检查-项目质量验收。

(4)隐患管理闭环。从隐患消除隐患到消除闭环控制系统的形成。即:隐患排查、分类整理、进行整改、审查和验收、信息反馈。煤矿管理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每天检查发现的各种隐患,总结报告的评估报告,并将有一个隐藏的转变输入计算机,在日常生产会议简报的专业领导和所有的风险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消除。

(5)“违反”人员和封闭式循环。从“三违规”的人员,接受的教训,并形成了严格的重新任命的闭环系统。

(6)安全事故管理闭环。对于整个事故周期,系统的组成从闭环系统的开始和结束,即:事故报告-事故分析-事故处理-事故报告-事故预防。

5结束语

可以看出,对于内控管理制度来说,是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的一种有效的措施。在不断的对内控管理进行分析下可以明白,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是大家所希望的,所以,有关部门对这一项必须严抓实打。

参考文献:

[1]杨春宁.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5,7.

[2]辛龙.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理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3,14:290-291.

篇13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和装置与互联网、无线专网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是一个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地、实时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1.2物联网的技术支撑

RFID:电子标签属于智能卡的一类,物联网概念是1998年MITAuto-ID中心主任Ashton教授提出来的,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主要起“使能”(Enable)作用。传感网:借助于各种传感器,探测和集成包括温度、湿度、压力、速度等物质现象的网络,也是温总理“感知中国”提法的主要依据之一。M2M:Machine-to-Machine的简称,专指机器与机器间无线通信的业务类型。侧重于末端设备的互联和集控管理。M2M不是简单的数据在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它是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一种智能化、交互式的通信。两化融合:工业信息化也是物联网产业主要推动力之一,自动化和控制行业是主力。

1.3物联网的系统架构

在业界,物联网从技术架构上可分为三层:底层是用来感知数据的传感层,第二层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最上面则是应用层。如图1所示。

2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

2.1系统理念

王楼煤矿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是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减少其安全管理运行成本、综合化、集成化的软件信息平台。系统的核心理念是:安全第1,从0开始,向0三违、0隐患、0事故迈进,安全工作100%。信息系统功能涵盖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的全过程,能降低贯标的难度,有利于流程化、规范化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提高贯标效果,提升安全绩效。矿区各科室区队通过局域网访问系统,完成各种相关操作;除了浏览器外,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部署模式如图2所示。图2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部署模式

2.2系统特点

(1)与王楼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紧密结合: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完全按照矿井长期形成的、运转高效的、特有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的,满足王楼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2)以风险预控为核心:整个系统的开发设计围绕风险预控管理展开,内容涵盖危险源管理、隐患治理、不安全行为治理等;(3)易于部署、良好的安全性:本软件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集中存储,软件只需要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其他电脑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有效地保证了数据和软件的安全;(4)操作方便、友好:软件界面设计友好,采用了业界最新的Ajax技术,操作简单方便,速度快。

2.3系统体系架构

煤矿安全100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危险源管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组织保障管理、管理体系考核评价、安全文化建设、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

2.3.1系统前台

王楼煤矿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首页登录前台,是集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文件、图片新闻、最新信息、会议纪要、通知通报、安全文化、安全培训和资源共享等为一体的信息平台,方便职工了解上级一系列文件精神及矿井安全动态等。未闭合的安全隐患、最新不安全行为及未闭合的考评指标显示平台,将各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及考评指标的闭合完成情况以柱状图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信息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安全信箱对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或矿井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或建议。前台页面最下端设有相关安全网站链接,可点击直接进入,进行查询相关安全资料、获悉最新安全动态。示意图如图3。

2.3.2系统后台

系统后台共由15个模块组成,如图4所示。图4安全100管理信息信息系统后台构成部分模块功能简介:危险源辨识模块:规范危险源辨识的业务流程,实现辨识单元划分、根源危险源辨识、状态危险源辨识、任务工序梳理、危险源统计分析等,能够导出各工种风险管理卡、及各工种任务工序(包含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隐患治理模块:实现隐患的闭环处理流程,包括隐患录入、整改确认、隐患复查、隐患查询、图形化分析、责任追究等。不安全行为模块:实现不安全行为录入、不安全行为查询、生成不安全行为报表及不安全行为类型分析等功能。短信服务模块:利用该模块,可以实现隐患、不安全行为、考核指标等的短信通知,可以给员工发送安全相关信息、可以实现工作安排提醒等。考评体系模块:该模块提供了各种体系(如安全、职业健康、质量、环境、综合管理体系)的设置、考核功能,多个考核体系可以并行。

3物联网与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

在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初期,使用人员登录系统后,可查询每项相关信息,如本部门被查出的隐患情况、三违人员等。虽然使用方便,但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保证科室工区第一时间接收到相关信息提示。为了能够随时随地且第一时间地接收本部门的安全信息情况,除了登录网页系统查询外,还开通了网络短信平台,可以使用手机终端接收系统的信息反馈。根据短信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包(SDK),开发出接口软件,无缝链接到短信平台。进入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后台的“短信服务模块”,设置具体接收人的短信收发权限。开通短信收发权限的接收人,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相关安全信息。用矿井隐患治理的闭环流程举例说明:检查人查出A部门的隐患情况,由相关工作人员筛选后录入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确认隐患整改责任人,系统就发出隐患整改信息至整改责任人,同时发送手机短信提示至整改责任人手机终端。隐患整改完成后,在系统中确认,系统自动发送系统提示及短息提示至检查人,检查人现场确认隐患整改情况,达到整改标准该隐患即可闭环;若不够整改标准,则发送信息至A部门,责令其继续整改。中间环节一直是WEB系统和手机短信两种提示方式并存,直至该隐患整改完成,达到标准要求,即可关闭该隐患治理流程,即为闭环。流程如图5所示。图5隐患治理流程图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发送的手机终端短信提示,除了隐患整改提示外,还可以在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后台设置其他重要短信提醒,如会议通知提示,重要日程提醒,不安全行为的提醒等。这些短信提醒功能可以根据矿井的实际需要进行权限设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