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部素质教育

教育部素质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育部素质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育部素质教育

篇1

一、素质教育观念下教材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成份,是课程家族中的基本单位。从教学论方面看,教材不仅要让教师知道“教什么,怎样教”,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要使他们“会用知识。合理高效的教材还可以培养教师,为他们提出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提供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教材使用和教学活动中锻炼成长。因此,素质教育观念下教材如果不能体现新思想、提供好方法,将会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面对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教材图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落后,服务重“教”而轻“学”,缺乏素质意识。所谓素质教育即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相对应。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在于“授之以渔”,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就目前出版的大多教材来看,基本与这一理念脱节。他们的编写指导思想仍在主要服务于“教”而不是“学”,重点在迁就教师而不是适应学生,关注焦点仍在改进如何更好授之以鱼这一“教”的环节。

(二)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探索不足,教材仍然在应试而非素质提高。从目前使用的不同版本教科书编辑和使用情况来看,虽然采用新颖活泼地编排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改革,但是,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教材使用的开放性,知识能力掌握的重要性等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问题。尤其是其根本内容仍然是服务于学科考试,没有脱离“应试”的框架。

(三)教材内容过于肤浅,难以实现特色教学。近年来,我们根据“十五”期间教材建设的要求,积极研究探讨搞好教材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一定成绩,出版的教材种类有所增加,但与素质教育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部分教材还没有真正过渡到以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康复治疗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体系上来,教材特色反映也不够,使得教材过于肤浅没有系统性,不能反映教学的特色,与培养的目标有较大的差异,这些都对人才培养十分不利。

三、掌握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编写适应素质教育实用教材

(一)突出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据教育部的相关人士介绍,新教材突出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一开始,就运用亲身体验与亲身实践的新型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新的课程理念是素质教育贯行的根本。这意味着教材的编写,要更多地关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兴致盎然地参与到主动学习中,使“要我学”升华为“我要学”。这就有待于在教材编写中根据实验,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从多层次、多角度、多种方法体现三维目标。避免知识信息不够明确,能力训练不重巩固,情感体验泛化而不实等缺陷。

(二)遵循认知规律,准确定位,端正取向,从单一走向综合化。一直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形成了考试决定教育的恶性循环,考的科目老师和学生会疲于奔命,不考的科目便掉以轻心,致使学生把课本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较弱。所以新教材的编写更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各学科教学的综合化。所谓综合化既强调每个学科彼此建立联系,跟科技发展及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同时强调跨学科的、建立在各个学科之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对传统教育的极大挑战。新教材正是需要把这种理念渗透到教材的体例设置、内容安排,甚至活动和习题设计中。利用教材编写渗透多学科知识,安排更多的综合实践课内外活动弥补了教材应试这一缺陷。

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特别要在教材改进提升中强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教学的内容来看,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认知结构和接受能力不一样,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联系教育的目的是成就学生的明天,增加知识形成的背景资料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认识,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深化,在实践探索中发展。

篇2

一、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各方面的能力。一个人的表现能大致反映出此人的基本素质的高低。基本素质分为自然素质和精神素质。自然素质包括记忆力、观察力、好奇心、兴趣,爱好等,虽然这些都是自然素质,但并非是后天不可弥补的。精神素质主要指毅力与动力。毅力指献身精神与责任感,动力指爱国主义与事业心。精神素质是创造型人才智能结构的核心,没有优良的精神素质,就不可能成为创造型人才。而精神素质可以说主要基于后天的培养,与一个人成长的条件和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为人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可能。实践证明,教育是造就人的素质的一条根本途径。

人的索质要求是一个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概念,它有一定的社会性、阶级性和时代性。一个人的素质必须是全而的、综合的,必须适应他所处的社会时代的特定要求。在当今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我们所讲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主要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索质、科学技术索质、文化素质、艺术审美素质、身体心那素质和社会行为米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索质是素质阶级性要求的体现,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按照现代教育思想,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专才教育,而几还是素质教育,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的高等教育要在“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前提下,把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能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在教学中,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二、实施未质教育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

1.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构成人的发展整体。一般来说,知识是属于表层的东西.但它是荃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大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和锻炼而形成的,属于里层,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取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并形成稳定的品质,属于内核。高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四个特点。

2.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并强调素质教育,这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精神是一致的,只是强调的角度不同。素质教育是从时展的特点和趋势出发,在一个新的更广阔的事业下提出的。它不能脱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来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全面素质教育,拓宽了德育的内涵和视野,同样也拓宽了智育和体育的视野。从时展的特征和我国的实际出发。特别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索质和文化累质,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需的。更是造就杰出人才不可缺少的。

3.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以往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种专业化教育,适应了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对专业人才的摇要。即使在今天,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仍是专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专业.没有专业的索质教育是一种泛化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能促进专业教育,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耍。不能简单地认为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可以降低专业要求。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科学技术素质教育是普遍受到重视的,教师与学生都把它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学校也把它作为衡摄教与学优劣的标准。但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知”与“能”脱节的问题,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方法教育不够,专业教育往往是书本知识的大扭灌输,学生死背硬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世界上每天出版约10万本书、10多万种报刊,新的知识大量涌现,旧的知识不断更新、淘汰,应当把专业教学的重点由知识教育向方法教育适当转移,加大教学实验环节。掌握了方法也就提高了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期,使其尽快走向创新期。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当今杜会是信息杜会、开放社会,国际交流能力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两个能力已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基本能力;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一个要素,成为用人单位选择人才首先考虑的一个条件。所以大学教育要加大这两门学科的教学分量,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学习质量。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应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与方法的拿握以及中外名著的阅读、文字写作及语言表达。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缺陷,不少专家呼吁高校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改变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历史虑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和一些学生不会写沦文、文章错宇连篇的现象,同时要求学自然科学的学一点人文科学知识,学社会科学的也要学一点自然科学知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交汇融合的趋势。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要从学校的课程安排上休现出来,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学校要专门开设课程,开列阅读书目、并规定一定的学分给予保证。同时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创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艺术素质主要是指审美知识与艺术技能两方面的内容。审美知识非常重要,是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的。要通过对学生的审美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使之形成高雅情趣,奠定文明生活的基础。艺术技能也要通过课程教学的指导、专项培训、自我练习来掌握。特别是我国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如诗词、书法、绘画、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多开设一些选修课,同时有计划地组织艺术讲座、艺术培训、艺术展览、艺术比赛、文艺演出等,为学生提供艺术审美买践机会。

身心素质主要是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要使学生掌握身心健康知识,提高身心健康意识,培训一定的运动技能,增强体魄。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特别重要,特别是在党风和社会风气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能否正确地对待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对他们是一次重大考验。首先是立身,尔后才能立业。但目前有不少学生走上社会后意志消沉。甚至丧失信心,这是心理素质不弧造成的。所以,不论何种专业的学生,都要补上这一课。

社会行为素质包括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文明生活习惯、社交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这方面素质的培训,一方面靠课堂教育,另一方面靠学校管理,特别是校风校纪建设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学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组织开展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体制和教育观念,很显然.这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教育部提出了“体制改革是关键,教育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和“围绕提高教育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两个重点,深化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思路,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着眼于国际竟争和我国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摒弃那些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大胆借鉴和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上,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三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在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适应性的思想;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

2.开展课程结构改革

第一,要始终坚持课程建设服务于总的培训目标的原则,培训什么样的人,开设什么样的课,这是课程改革最基本的要求。课程结构改革过程中,要认真分析现代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研究课程改革问题。

第二,要把课程结构改革作为一种利学的实践活动来对待。在实践过程中.不能把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简单地理解为在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点缀若干门文化素质教育课,应把课程结构改革作为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即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科学的程序来完成课程结构的调整。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学生素质教育方而的作用不可估量。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怎样教人做人。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一,要在教师中进行素质教育思想的学习和讨论,统一认识,形成共识,把进行素质教育作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第二,要对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进行思想和业务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

第三,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工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不断研究、探讨有效的素质教育形式,加强教学现代化建设。达到教学相长。

4.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日标,落实人才培训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改革僵化的教学方法。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

第一,加强实践教育。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不仅有理性的认识,更有感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为此,需要重视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提高试验和实习质量。

篇3

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在实现国民个人自身价值的过程中来实现对社会的贡献。一个国家的国力强弱、竞争力强弱,取决于构成这个国家的基本细胞――国民素质的高低。现实是,家长和学校认为,你考试成绩不好,就去上不了好学校、学不上好专业,就没有好未来。致使竞争从幼儿园一直延伸到大学,对课程考试成绩的重视远高于对全面发展的重视。功利主义造成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或从事过长期跟踪学生的成长,没有一个家长敢于把自己的孩子当试验品。一句话,素质教育没有市场。

二、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认识上有误区

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受教育者实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这个重点和“四个统一”是对素质教育内容的高度概括,也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依据,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当一以待之。而这么多年来,许多工作地方却把“只要不是死学书本”就当成素质教育,更有甚者,把不学习书本知识,而以搞课外活动作为素质教育。以为搞了点儿课外活动,组织了几场文体活动,教学时用了多媒体设备,甚至提出几句响亮的口号,就是素质教育了,殊不知,这只是“以管窥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误区不打破、不纠正,素质教育怎能推进?

三、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主体认识上有误区

许多人认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是学校,不关别人的事,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又一大误区。因为,素质教育针对的对象,不仅包括青少年,也包括幼儿和成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素质教育的对象,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和教师,也包括家庭和社会,包括政府和企业,每一个中国国民身上都负有进行素质教育的责任。这一点必须明确。

四、选人用人机制决定了素质教育难以全面推进

就目前我国选人的机制来看,主要还是通过高考,而高考就是以分数高低来论英雄。虽然近几年个别地方和学校采取了一些高考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选人机制。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人们极其注重甚至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只重视与高考有关的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其他方面没有市场。

篇4

社会竞争多样化、特色化,社会就能和谐共处,赢得满堂喝彩;社会竞争单一、单调就会增加竞争风险,甚至导致扭曲、恶性的不和谐竞争。教育同样如此。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校教育多样化、特色化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教育的现实需要。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数字”教育,束缚了全体学生各展其能主动自觉发展的手脚,遏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仅有学习成绩好是不够的,仅有学习成绩好也是不行的,这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也不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就正如人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社会既需要卖茶叶蛋的,也需要搞原子弹的。社会多元化决定了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呼唤多元化人才的大量涌现。

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是以人为本,不是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没有给予学生理性的现实关怀与成才的长远考虑,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是不公平的,以少数人考上了高一级学校的升学率掩盖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落败,这个代价太大了,其损失难以估量,其影响是深远的。“数字”教育严重冲击、摇落了素质教育“春华秋实”的梦,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进一步深化与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培养有理想的学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学生是因教育而生出了理想,是在学校励志而行。因教育的单一,许多初中毕业生或是高中毕业生黯然离开了曾经给了他们青想的菁菁校园,他们五彩斑斓的梦被中考或高考无情的分数猛然击碎了,他们在阿拉伯数字王国迷失了前进的路,梦缺了,路断了,曾经美滋滋的希望变成了冷冰冰的失望。一届又一届学子,带着一颗颗受伤的心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没入社会生活茫茫大潮之中。学业的不起眼,技能的不全面,生活的不适应,给这些学生的未来涂抹上了一层层不可预料的阴影和灰色,给未来的生活带来了一个个不可确定的阻碍,给社会带来了许许多多显性的或隐性的不和谐之音……学生之痛,谁之过?家长之忧,谁之过?社会之患,谁之过?

忽视、漠视大多数学生现实的教育需要和未来的生活需要是教育的不公正,是对教育的片面理解和极端做法。教育是为了面向全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教育回避不了而且必须直面解决的问题,当然这要靠全社会担当起素质教育的重任。学校即社会。学生在校园里提前演绎着未来的社会生活,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健体,如何做事……学校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自身创造未来鲜活生命个体的进化摇篮,里面充盈着生命的活力。为此,我们必须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合格+特长”式的和谐发展,让他们素质全面并能适应社会生活,这样才能实现学校教育全面化,学生成才多元化,社会生活和谐化。

篇5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 简称IL)是指人们获取信息、出来信息,并且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良好的信息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竞争能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所就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我校现在已经开展的一些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1.1新生入学的入馆培训

每年我校新招收本科生为4000人左右,研究生有2000人。我们图书馆通过散发宣传小册子,传单等来向新生宣传一些很基础的图书馆的常识。例如图书馆工作流程(通常都是借还书环节),藏书的分类体系,检索方法及规章制度等。另外我们还进行分级培训。就是对助理辅导员和新生代表进行集中培训。然后由他们在分头回去和其他广大新生进行比较详细的培训。通过这个入门阶段的培训使新生对图书馆的机构设置,服务体系,工作流程等形成一定的认识。这个各大高校都已经开展此项模式。

1.2开设文献检索课

应教育部的要求在各高等院校以图书馆为基地来组织教学,我校图书馆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这门选修课,不仅是对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新任务,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促进。这门课现在是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担任,主要是从讲述文献与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主要检索工具书的内容、结构及查找方法;主要参考工具书的内容,作用及使用方法;数据库等一些基本知识方法等。这种教育模式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我认为应该建立一支由馆员和专业教师相结合的信息素质教学课程的教师队伍,发挥各自的特长,由馆员承担信息利用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工作,而由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检索工具的教学工作。

1.3定期开展一些专题报告,简称为一小时培训

我校的专题讲座按照内容大致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一事数据库讲座,介绍图书馆各种数据库的使用;这个主要是我们请一些数据库商来进行培训;二是不同类型文献使用讲座,例如,如何检索学位论文、如何查找会议文献、如何检索CSSCI收录的文章、专利检索等;三是不同学科信息检索讲座;例如,如何检索经济类信息、如何检索法律类信息等;四是文本编辑等学校科研过程中常用软件的使用讲座;例如,word软件、power point软件等。由于讲座时间教学时间短,一个月四次,内容一般是介绍性的,不深入,所以在课后还会有咨询台等可以负责答疑等。

1.4 BBS网上答疑及网络培训

我校图书馆的信息咨询部门专门有一个BBS小组,专人分工负责及时解答网上(图书馆主页上的留言板)读者提出的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方法具有及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网络培训使把相关内容制作成各种形式多媒体课件挂在图书馆主页上,发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生动直观的特点,直接与读者进行点对点的交流和培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点进行有的放矢的自助学习。

1.5开展与读者相联系的文化活动

在每年的读书日这一天,我校图书馆的馆长都会亲自带队进行读书宣传活动。我们会在事前印制多份有关学校图书馆的宣传资料,主要包括学校数据库的各种介绍以及针对我们学校特有的经济方面的各种信息的查询及检索等方面的内容。指导同学们学会利用学校的数据库等各种电子资源为自己写论文或是查询各种信息。还会宣传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有关读书的文化活动,包括读者联谊活动,读书知识竞赛,名人名著推荐,还有文化名人纪念讲座等。形成提高读者信息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与环境。

2.取长补短,其他高校优秀创新模式研究

2.1网络检索竞赛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子2008年起开始举办大学生网络检索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主要是由图书馆、校团委、教务处、学生会联合举办。竞赛形式分宣传报名、培训、预赛和决赛四个阶段。参赛队伍按学院为单位组队进行,,先由图书馆老师进行培训,讲解竞赛的形式、规则,互联网信息资源,前沿的检索技术和方法等。然后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形式为网上题库答题,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进行答题,采取计算机自动判卷,内容涉及机场知识和时间检索操作类。经过预赛环节激烈的角逐,最终有6个队进入决赛。决赛形式为大屏幕出题,学生作答。内容大都是考察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题目,不仅考察队检索知识的掌握,还考察对网络信息的熟练程度等。由于竞赛形式新颖,而且内容实用,极具互动性。大学生们反应非常热烈,积极参与。通过该项竞赛活动,大学生的网络检索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进一步加强了,我觉得这种教育模式非常新颖,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非常适合大学生口味、具有竞争性、激励性、荣誉性等特点。可以借鉴和参考。

2.2实现基于blog的信息素质教育

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Blog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传输信息的工具已经悄然成为网络达人的一个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在高校图书馆Blog可以作为在线的教学和用户虚拟学习,研究的平台。也可以成为用户网络学习的信息导航平台和图书馆与用户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一个平台。这种以博客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具有一个开放性,形象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也是符合现在这个网络时代的很先进的模式。这种方式现在已经被很多高校采用。

3.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拥有丰富、高品位、高质量得馆藏,不断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需求。另外,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式也是高校图书馆应当具有的服务项目。让大学生在众多的模式当中选择适合自己,为自己所需,能为自己所用的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20世纪末,中国大地兴起“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潮。由于素质教育的理念极大程度地切近和满足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并且在理论上有效地弥补了现实教育即“应试教育”的不足,以至于它的出现当即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片叫好。一时间,大家对“应试教育”口诛笔伐,素质教育大行其道,颇有取而代之之势。但是,经过了近10年实践的检验和理性的思考,笔者不禁要问: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它想要做什么?它能够做什么?“应试教育”是否真的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它的前景如何?的确,需要思考。笔者在此试图用冷峻的思考、中庸的态度和理性的结论来回答上述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素质――基本的含义,应该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具有本原意义的组成部分。素者,元素、要素也;质者,质地、本质也。一个是有待于组装的零部件,一个是这些零部件抑或零部件实施组装之后器物的成色及其好坏,而素与质又共同组成一个特定社会人的最内在、最起码的,即具有“底线”性质的定在。素质,从词源意义上讲,强调的是人先天的自然属性,但既然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体,以致在实际上自然的属性被摆在了一个人所共知、不说自明的,甚至是带有公理性的位置上,它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前提条件。失去了它,或者它在某种程度上不健全的话,就会使另外一个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一般来说,因为教育能够起到显著塑造功用的体现往往又集中在后天的社会属性上,所以,素质的社会属性从而显得更加令人瞩目。有鉴于此,所谓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就是围绕着受教育者素质的优化与提高而实施的一系列灌输、传授、影响和塑造的活动。而受教育者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特定素质实实在在的改善,则是整个相关活动的落脚点和关键之所在。根据上述情况,如果把素质教育定位于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便使之进入社会时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具备的公共性、基础性能力培养的话,这是可能、也是可行的,理应受到肯定。人的发展,从基础教育这个阶段性的任务结束之后,就会向不同的方向发散,但不管其朝向何如,毕竟它应有一个现实的基础、应有一个坚实的点,这个点就是“公共教育”、“基础教育”抑或叫素质教育的聚焦之处。无论把这个焦点规定为“德、智、体”三个元素,还是把它分解成“德、智、体、美、劳”五元素,从理论上讲,人们对此都有一个潜在的认识,即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素质。对于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就是我们基础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面对这样的任务,新的教育思潮――素质教育――没有满足于上述的解释与分析,而是将有关理论作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升华,在高扬于旗帜上的纲领性宣言里明确地告诉世人:“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它包括“三大要义”,即“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素质教育还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作了阐说,其整个思路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学生则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要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起来;把包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在内的适应公民素质发展需要的课程教材体系建立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沟通起来;把理论与实际、动脑与动手、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把有利于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评价制度确立起来;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

一个美好的理想,一幅迷人的图画!

素质教育就是这样带着它的宗旨、要义和预期目标等一揽子方案,满怀着涤荡教育领域里一切污泥浊水的气概来到了现实中间。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

素质教育,作为试图否定“应试教育”而出现的教育思潮,它所声明和包含的优越性是否足够将“应试教育”淘汰出局呢?这些我们没有必要匆忙地下什么结论,最好是先将其对手――应试教育――进行细致的考察之后,才能作出最后的取舍。

其实,所谓的应试教育,严格地说并不是一种教育理论或思潮,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目的较为明确的操作方法。它来源于“试”,服务于“试”,其自身也随之在不断地“试”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了一幅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画卷。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它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其副作用在某个既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还表现得相当严重。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课程难度过大、强调共性、忽视个性、考试的次数过多、考题古怪等等。总之,与素质教育的理想是相差太远,甚至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还表现得有些残酷。学生从上幼儿园起,所面临的就是激烈的竞争,远不如素质教育所标榜的那样,在一派轻松愉快、温情脉脉、莺歌燕舞的氛围中就能达到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的目的。

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它是严峻的,无法容纳任何的虚幻与想象。学校既不是“桃花源”、也不是“象牙塔”,它不在“天国”而在人间,它是现实社会中一个实实在在、鲜活生动的组成部分。社会实存的一切都会程度不同地辐射和影响到教育领域,社会运行的所有规律也都会在学校这个社会的“微缩景观”里得到实在的体现。

可以这样说,人类生存的空间、生活的资源只要不是无限地宽广和富足,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只要不是完全没有优劣和差别,那么,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竞争就不会停止。

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一定的群体势必会在各个方面充实、壮大和完善自己,在人员方面也会按某种特定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组成部分”。在选择的过程中,考试可以说是一种简便易行、清晰明了的选择方式(当然,这里所说的考试指的是广义的考试,不仅包括书面的、口头的,而且还包括使用其他方式实施的各种选择)。既然考试已被公认为是人才选择的方式中最简单、明了、公正、准确的模式,那么,考试的盛行和被人推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种检验,作为衡量某种“成品”的客观标尺,作为攀上人生某个高度并能得到公认的有效证明,容不得人们对它不予以高度重视。正是由于有了这般的重视,才决定了它得以赢得“指挥棒”和“调节器”的桂冠。现实中,人们主观上重视往往具体地物化并落实为客观上的目的性、针对性十分明确的准备和训练的过程中。而这种为应付特定考试所作的准备和训练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当前在理论上大加鞭笞、指责,然而在实践中又理直气壮、我行我素的应试教育。

要考试就希望顺利过关。要顺利过关就需用考什么学什么。要学好考试的内容就须得排除任何干扰。要排除干扰就得把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放在一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傻瓜才会去下大力气钻研和捣鼓那些与自身的需要不相吻合的玩意儿。“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收益”――这是人类社会自觉遵循的最经济的生存和处世的原则。时下,尽管大家讨论的“应试教育”这个概念的涵义所涉及的还远没有如此普遍的层次,它不过仅仅是素质教育相对应、与基础教育相对应,说白了甚至只是以通过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为标志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的存在是一定社会规律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但是,从一般和普遍的意义上理解客观存在着的那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对于实事求是地抑制和调适当今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习惯于蜂拥而上、不顾后果的做法,总算是树起了一道理论的栅栏和思考的规范。

三、形上之素质教育与形下之应试教育可价值互补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句揭示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辩证关系的至理名言,为我们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相互关系指明了一条现实的途径。在人类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教育适应着不同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 ,教育及其发展的阶段与模式并非是人类选择上的任意,它是社会及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反映。无论素质教育的思潮还是应试教育的做法的出现与存在,都有它自身存在的条件和存在的可能性,它们是特定本质的外化和体现,它们都是所处时代的产物,它们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抑或向其它什么教育模式的转化,本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揠苗助长的做法,是没有真正地理解应试教育在一定历史阶段、即理想社会到来之前是不可能被取代的道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人类在某个具体领域里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存在和涵盖于更大范围的人类社会的理想之中,不存在脱离整个大环境而单独实现其自身的可能性,小理想要服从大理想、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一位经典作家必须首先解放全人类,然后才能解放自己的教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存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毛病,我们完全可以顺应客观的社会规律去修补和匡正,而不应该试图消灭和取缔。应试教育的弊端,当年“废科举”时人们已经认识得非常充分;应试教育的不足,亦可谓“前人之述备矣”;然而,令国人所没想到的是,我们的科举废了,西方却把它拿去发展成了保障社会政治稳定的“文官制度”的基础;“”中,考试被取消了,别人却在这难得的时光里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事业,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取消考试及其相关的教育活动,仅用空洞和想当然的所谓“德才标准”选拔人才的做法,其弊端、其流毒更甚于应试教育不足的千倍、万倍而不止。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我们极力地反对、否定和取消考试以及围绕着考试而展开的一系列训练、培训等应试教育活动,我们的事业就会徘徊,就会落后,就会倒退!这一点已经成了我们全民族交过巨额学费后的体验与共识,以至于谁也不敢公开地反对考试,反对的只是围绕着考试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但是,因为这种教育活动是符合规律的、必然的、不可抗拒的,所以尽管反对的声势似乎浩浩荡荡,可实际上则无异于隔靴搔痒。

至此,读者如果认为笔者是素质教育的反对者,那就错了。

从上述素质教育所展示的宗旨、要义和思路看,我们不但没有理由去反对它,而且还要根据教育事业的客观实际,不断地去补充它、完善它、发展它。目前,素质教育虽然还仅仅是一种理念、一个方向、一次探索,尽管它叙述和展示得还不够充分、特别是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去实现,但是这个“乌托邦”(“乌托邦”本来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字眼,指的是对未来和谐社会的一种理想。这里用的就是本原的含义,并非指什么“空想”的意思)毕竟为人类教育的理想目标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现实的镜子,来参照、弥补和纠正其漏洞和不足。从长远和抽象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理想永远是一种昭示和引导,能够使现实的教育活动不至于失去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从具体和现实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内涵起码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的又一种新的说法,有利于我们通过新的角度来理解、把握法定教育方针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中,素质的含义、全面的思想、实现的途径以及最终目标等等,都通过清晰、简洁的语言得到了强化。从法律权威性的角度理解,完全可以说素质教育的全部思想就是《教育法》精神在社会现实中的自然生发和理论延伸。比较《教育法》的规定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大家不难看出一个简练、一个细致,一个经典、一个生动,相互之间可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有趣的是,如果顺着这个逻辑思路继续探索,我们还可以惊奇地发现:曾几何时,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被炒得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所谓“论争”,其实只不过是一场“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的喜剧而已!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理想,说明了它的存在是以思想性、观念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的,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是关于教育现象及其规律“道”的思考。所谓教育思想,就是对教育问题的一般认识,核心总是表现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如:为什么培养人,即培养人的方向、性质和出发点;培养什么人,即培养人的目标、规格和标准;如何培养人,即培养人要实行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内容、原则、途径、形式和方法等等。素质教育不但就是这样的一种思想,而且还是层次较高的带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颇具高屋建瓴的哲学味道。而应试教育恰恰相反,它不仅没系统的理论,甚至就连公开打得出来的旗号都没有。虽不排除从事实际教育工作者的同志在日常应试教育的实践中不乏闪光思想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它拔高到形而上的层次。这是因为应试教育本来就不是与素质教育旗鼓相当的理念,它只是一种具体、实在的、能够操和的方法和手段。与教育思想务虚的能力相对比,它务实的性质则属于形而下“器”的范畴。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就运用这个具体的手段和方法,把国家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在课堂的每一节四十五分钟之中的。所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本是分属于不同层次的社会存在,它们的本质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外化为关于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它们之间根本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虚实结合的共存为我们时代在教育领域里构筑了一道现实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风景线。

综上所述,教育界热点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论争,经过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事业的理想设计,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论形态,它的存在能够对现实的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引导和昭示作用。作为教育的目标、规范和准则,它必须实事求是地明确自身的定位,避免那种摆出一副救世主无所不能的样子这也想管、那也想干,但事实上什么也管不好、什么也干不了,甚至还将自身陷入到什么都不是的虚幻境地的状况。应试教育作为具体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只要我们不再对它存有偏见,不再把现实教育中的所有问题都一股脑儿地推到它这个“替罪羊”身上,应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与其它的方法和手段结合在一起,完全有能力把素质教育的理想一步步地逐渐变为客观现实。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各自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论的、逻辑的和现实的基础,两者之间应是理论与实践、规范与行为的相互补充、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应试教育以及现实教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失范的现象,肯定需要规范,但只有在理想的引导下锲而不舍地对现实进行改良和弥补,教育事业才会在周而复始的“失范――规范――再失范――再规范”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吴紫彦.现代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2]郭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Z].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

[3]黄白蓝.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4]陈白玉.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5]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篇7

近几年来,校园里出现了一些所谓的“追星族”,不管是在发型上还是在服饰上,都在盲目追求和模仿当红明星怪异、个性化的打扮,以至于学校这个读书学习的场所多了一道非常不协调的风景线,这就是过去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艺术教育的倾向而造成的中学生只有低级趣味的审美眼光,不能正确辨别美和丑。不能想象一个素质教育很高的人,艺术文化知识贫乏,艺术审美能力低下会是什么样,因此,我们可以坚定地说,只有具有良好艺术修养的人,才能成为素质良好的人才,离开了文化艺术修养,素质结构就有了致命缺陷,缺乏艺术教育,就不是素质教育。

在经济和社会急剧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发展取决于有没有高素质人才,而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施之于全面教育,包括艺术教育。美国已把艺术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七门核心课程之一。日本把80年代末教育改革的成功原因之一归于艺术教育的加强。我国把高中美术课作为必修课开设,目的在于提高全体高中生的文化修养,以完成素质教育任务,正是适应了教育转轨的需要。因此,在高中开设美术课非常必要,因为:

一、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大家知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内容无比丰富。但对每个人来讲,不管他如何见多识广,也不可能观察和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然而,借助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美术作品,却可以使中学生形象地接触到许多个人生活经历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以此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高中美术欣赏课中介绍的中外古代和现代美术作品,上至五六千年的彩陶,历代的绘画、雕塑、工艺品和各种建筑艺术,直到现代风格多样化的艺术作品,都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如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在这幅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长卷绘画作品中,详细描绘了北宋首都汴梁的繁荣景象。通过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北宋繁荣发达的都市经济和多姿多彩的市民阶层生活,从官吏、仕人、商贩、船夫、和尚、道士等各种人物,到桥梁、城墙、亭台、船只、酒肆、饭铺各种建筑,这些900年前的北宋城市景象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比文字介绍要直观。古希腊雕塑作品《米洛的阿芙罗蒂德》充分展示了女神那丰腴饱满的身体与端正、大方具有古希腊妇女的典型容貌,使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了解到古希腊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及那个时代人们崇尚人体美的审美观。

所以,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帮助学生周游世界,漫步历史,极大地扩宽了知识领域。

二、通过美术欣赏,可以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精神境界

美术欣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因此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就是对人的思想情操的陶冶过程。

如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艺术品《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等,通过欣赏,使学生深深感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领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现代大型雕塑作品《收租院》通过114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被迫交租、验租、逼租及走向斗争等四个主要内容的展开,逼真地再现了解放前农民向地主缴租时受到敲骨吸髓的剥削情景。通过欣赏,使学生受到深刻的阶级教育,并懂得要珍惜农民劳动果实。

所以,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

三、通过美术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这就是说,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反过来又会对人们起到美的教育作用,从而提高人们欣赏艺术的能力。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说的“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欣赏艺术能力的积累,就是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是通过艺术欣赏的实践。

如我国元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描绘了恬淡自然、清新秀美的江南水乡景色。画面上雄秀苍莽,变化多端,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飞泉,无不体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情趣,使学生在欣赏中发现美、体会美、享受美,从而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不但让学生欣赏到了画面的优美、色彩的和谐、微笑的温柔和神秘,而且感受到了人性光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韵味,知道什么是美。

因此,通过大量地、广泛地欣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就会慢慢具有和提高感受、理解美的能力。

四、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帮助学生娱情怡神,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欣赏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娱乐方式。由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都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愉悦和。

如我国古代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用酣畅的泼墨法表现了一位酩酊大醉而又十分可亲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看后都会开怀大笑,获得一种喜悦。美国画家罗曼・罗克威尔的插图作品《禁止游泳》表现出儿童天真、机灵、调皮的个性,让人看后都会觉得愉悦,获得一种视觉上的满足,同时又有益于身心健康。

总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而且在开发学生心智、潜能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美术欣赏成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在我国也仅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它是美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其他学科相对较完备的教学体系相比,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而且现阶段美术欣赏和其他基础教学一样,存在严重的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其他能力方面培养的弊端,学习与生活严重脱离,再加上其教学内容特殊,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教师探索的地方。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把“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作为至理名言,确立“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素质教育”的观点,然后把它应用到美术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41-01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忽视体育教学这一重要部分的现象。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笔者结合自己的体育教学和体会,仅供同行商榷。

一、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而实施了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

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表明,体育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可以通过体育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感受到体育教学不仅是健身,更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开发人的智力。动作练习中,如长距离跑,使学生感到十分疲惫,这时教师通过鼓励,让学生克服困难。这样无形当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竞争是体育运动的突出特点,在竞赛中,运动员们你争我抢,顽强拼搏。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的一种竞争意识和一种勇往直前的的精神。每一项体育活动都有它的对抗性。在对抗中,除了肢体的外在对抗,更有内在的智慧较量。例如:球类运动运动中,要求人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预测能力以及处我调节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对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1、彰显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体育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并不断提高运动成绩,过分要求学生对动作的练习。同时在教学中也普遍存在着教学军事化,出现了大批教官式的体育教师。忽视了在体育方面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一大批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在小学存在着教材单一,许多教师存在着一个教案几堂课,一个教材许多年级的情况。许多学校还存在放羊式的教学,这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

我在教学中做了尝试:体育课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体育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上体育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跳橡皮筋是小学生普遍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教师在课前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一种跳法,课上,由体育委员组织,教师指导。先比赛一种跳法(如:小马过河)。然后,分组表演“啄木鸟”、“东方红”等。教师启发,是不是可以把两种跳法结合起来跳,学生兴致很高,效果很好。最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几个学生一组,尝试自己跳出新花样。课后,要求学生可以组合成多种跳法,这样,既让学生运动,又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的这一重要特征要求我们在体育教育当中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和体育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求学校体育充分发挥其功能,进行学科渗透,在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同时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和生活劳动素质。

3、重视普及促提高

一些学校中为了在各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抓住了一些体育尖子生,而忽视了正常的体育教学,结果是,比赛成绩还可以,达标考试项项红的现象。其实,体育竞技的本意就是在普及中提高,如果普及搞好了,那么提高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体育教学中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让学生自由练习,学生爱怎么练就怎么练,甚至于回到原有的“放羊式”的教学当中去。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知识知之甚少,在许多的练习方法上还有问题,如果“放羊式”,就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在一定范围内还将发挥作用。学生的主体活动应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启发诱导、科学组织下开展的。学生的主体归根结底,是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篇9

在对学生评价中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注重基础性制定发展目标及具体要素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2.注重全面性一是素质教育内容要全面,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3.注重时代性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育人要有超前意识。我们确定目标的具体要素时,要预想到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需要。4.注重针对性各年级要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是家中小主人”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的情感,教育学生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要求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培养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美德及善良真诚的品格。班里有一名叫白冬的学生,性格外向,个性较强,易冲动,脾气暴躁,经常与同学发生口角。他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要求孩子标准过高,不满意时,就唠叨、斥责,甚至打骂,久而久之,母子间产生了较深隔阂,直至发展到孩子不想与她在一起,跑到外婆家去。

我单独为他讲“孟母教子”的故事,并组织了一个“理解———奋进”的主题队会,发动班委与他交朋友,热心帮助他解决困难,带动他参加集体活动,使他融入集体之中,感受到其中的温暖,并和其家长恳谈,使家长明白与子女感情上交融、人格上尊重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让人欣慰的是,现在他们母子和好如初,感情越来越深厚,同学们也逐渐接纳他了。

篇10

最近她花了很多时间在当地的动物收容所里。为撰写一份关于宠物安乐死的报告,她正做着相关问题的刻苦研究。这份报告可以为她今年即将面临的毕业赚取语文科的学分。

但布列塔尼·罗林斯只是一名就读于纽芬兰镇立高中的17岁中学生,她所在的高中也仅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里斯托尔市的一所乡村中学。

新罕布什尔州是当今全美最积极实施“以培育学习能力为基础”的素质教育实验的州。而在被引为典范的纽芬兰镇立高中,学校更明确提出:学校教育的成功“不取决于学生在教室座位上待的时间”,而是“取决于到底能够让学生展现出多少学习能力”。这意味着,学校想要让学生以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这也意味着,学校认为与其让学生以学习能力薄弱为代价换得文凭,不如让他们能够洞悉世间万物的知识体系;更意味着,学校想培养学生自己寻找多种学习知识的路径的能力,能用多种方式展示出自己的学习潜能,并在最理想的状况下,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求知道路上掌控适合自己的学习脚步。

“在这些方面,纽芬兰镇立高中已是走在了同行业前头的一所学校。”大力倡导“以培育学习能力为基础”素质教育实验的基础教育咨询机构MetisNet的创立者,克里斯·斯特吉斯如

此评价。

然而,实施“以培育学习能力为基础”素质教育实验肯定艰难。因为这将对当前一些传统教育制度发出挑战,如以考试定成绩的体制,以分年级定学习进度的体制等。

新罕布什尔州的能力素质教育实验,在摆脱“基于教室学习时间积累”等传统教育观念上已走过了多少路程?未来,他们还将有多少里程需要去跨越突破?

纽芬兰镇立高中学生布列塔尼·罗林斯的体验,也许会予以清晰说明。

“随时随地”、“个性化”理念

布列塔尼“扩展学习实践机会”的校外学习方式,实际上体现的是该州强调的三大关联理念:一、包括校外学习、虚拟网上学习等项目方案的“随时随地”学习理念;二、致力于“量身定做”、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的“个性化教育”理念;三、以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的能力素质教育”理念。

十年前,新罕布什尔州开始尝试导入这种“以培育学习能力为基础”的能力素质教育。但在2005年,该州给各学区下达了一个“最后通牒”:最迟在2008-200年之内,各高中学校必须建立起“不是基于学生在教室座位上的受教育时间,而是基于学生掌握课程水平的能力展现”的奖惩评价体系!各学区必须具体细化如何评测“学生掌握课程水平的能力展现”,即根据地区情况用“具体的能力与技能”来体现该州的课程框架。

由此,首先在推进“能力素质教育”的立法政策上,新罕布什尔州就已遥遥领先于美国其他州。时至今日,在美国也才仅有少数几个州允许下属学区可以选择“用学生能力展示评测”替代“考核学生在教室学习时间”的评价标准。而新罕布什尔州成为了惟一一个以立法的形式要求下属各学区必须如此的州,目前尽管有一些学区仍未达要求,但它们也正努力向目标靠近。

如布列塔尼的情况,她能够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自主证明自己对学科内容的掌握能力,以此来应付学校对她各科成绩的评测。她可以用多种方式逐步证明自己具备了课程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

当这种证明自己学习能力与掌握知识能力的新方式成为学生被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时,它所激发出的学习激情是通常在教室里被动学习者难以体验的。

“如在语文学科,我原以为自己擅长创作,但当我大量接触了校外的真实社会生活,发现自己的写作并不如想象中好,因此这对于我是一个挑战!”布列塔尼说,“而我喜欢这种完全由自己设置去面对挑战的新学习方式,对写作,我变得很感兴趣、很投入,现在我可以更轻松地写出真正的好文章了!这远比总待在教室里去面对一位时时告诉你该怎样去写的老师要好得多。”

2012年的春天,布列塔尼对写作主题做深入的校外调研,其间坚持做好素材笔记,最后,她将作品提交给了由学校教师与社区成员组成的学科成绩评测委员会。

这种学科成绩评测委员会,正是新罕布什尔州追求的“能力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他们不只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内容,还考察学生的相关技能,如立论能力、口头陈述能力等。

事实上,布列塔尼把这学期语文科的学习自主分割成以数周为一小单元的方式参与考评,这也显示出该州对学生参加考评的时间采取灵活性举措。

这学年的语文科总任务是新闻写作,布列塔尼就经常与新闻学教师戴维·哈洛以及“校外扩展学习机会协调教师”伊丽莎白·科尔比两位老师沟通,经常讨论她今年要完成的八个语文科技能目标,制定出相关单元规划,并及时汇报学习进展,及时参加每个单元的考评。

她今年要完成的八个技能目标包括掌握“为多种目的、不同读者文章”的写作能力,获得“有针对性、准确清楚地表述”能力,掌握“专注用心、同时带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调查能力,以及学会如何去收集、组织、评估信息的能力等。

艰难推进的转变

纽芬兰镇立高中现有425名学生,在“校外扩展学习”与“以能力评测学生”两个项目方案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以培育学生能力素质为基础”教育理念在其他关键环节也一直努力寻求突破。

如其“成绩报告卡”制度就是目前正努力推进和改进的一项工作。该校校长迈克尔·奥马利介绍,在他们理想化的设想中,这种基于能力素质的考评报告卡,除了给学生“A”或“B”等级成绩,还应有对学生能力进步的准确叙述。然而目前学校仍然有考评教师只简单地在卡上写上“A”至“F”各等级成绩,并只有一两句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简单描述。

学校对此已采取一系列步骤,让“成绩报告卡”制度朝向理想目标迈进:考评教师必须在报告卡上,把学生留给教师的印象态度、他们自己的实际努力,分开打等级,不得混在一起,而最终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级,只能与他们对学科的能力掌握相关。并从下学年开始,报告卡上将取消D至F的等级分数。

纽芬兰镇立高中采取的另一关键措施,是允许那些在一次考评中表现不佳的学生经其教师再次教学后重新参加测试。奥马利校长说,这能够避免学生被“一考定终身”,也体现出学校“强调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且不必非得在统一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教育追求。

“但这目前也带来不幸的困扰。”有些学生投机取巧于新制度,他们知道有重新考评的机会,于是在开始阶段不用心学习。目前,学校管理团队正在讨论研究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情况。

在一家名为“中学重建中心”的机构的帮助下,纽芬兰镇立高中的教师群体正进行着一场“教学思想的文化变革”。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学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中介者”,而不再是代表权威知识符号的“者”,因为在能力素质教育中,学生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过程中担任着更大的角色。“中学重建中心”机构总裁乔·迪玛特强调:“这也要求教师必须用新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努力。”

未来变革的难题与方向

奥马利校长承认,目前,即使像布列塔尼这样的学生,她也只是某些科目成绩由校外项目、能力表现考评取得,其他科目的成绩仍然由传统方式取得,即大多数时候还是坐在教室中听课,然后参加传统考试。

“在纽芬兰镇立高中,加入校外扩展学习、网上在线学习等非传统的课程的学生,目前也只有15%左右。”并且,不管这些学生已经如何证明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他们仍然与其他学生一样,每年必须参加全州对3~8年级和11年级统一进行的语文、数学科目标准化考试。

“如果我们真正建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素质教育体系,我们就应该完全能够自主掌握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成绩考评等,因此,目前我们的探索还远未成功,改革还任重道远。”尼古拉斯·多诺霍,新罕布什尔州的前任教育专员、现娜莉梅教育基金会的总裁如此评价。如今他正在新英格兰等州努力推进类似的改革项目。

篇1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老师都能根据教学计划、大纲制定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对作文教学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所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怕写作、不爱写作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虽精讲细评,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于是作文成了两周一次被应付的差事。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不断加快,实施作文教改势在必行。

如何走出目前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如何引发广大中学生的写作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本人从以下六方面谈谈体会。

1.优化作文题目,激发写作热情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多半是为了应试,没有写作的动力和需要,因而常处于被动地位。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捕捉中学生自由写作中的动情点,将其转化到写作训练中,便应付作文为积极主动地自愿作文。为此,要在布置题目上下一翻功夫。

1.1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使其有事可记,有话可说,有理可发,有情可抒,而且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使他们感到写作文是自我抒情写意的需求。这样,方能调动写作热情,使其产生强烈的资额做欲望文思涌泉。命题作文可由老师布置,也可由大家共同商量,要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1.2作文题目要体现一种美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学生,启发学生,引起联想,激发热情。可借鉴古今中外文学书名,运用象征、暗示、比喻、悬念等方法,制作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题目。

2.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教师可把作文训练的项目列成一个程序表配合阅读教学展开活动,先把训练内容写成签,附上明确的要求。游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个组员说一句,依次进行,这些句子必须组成一个片段,被淘汰的人少的小组为胜。七年级以训练记叙语段为主。每次训练各有侧重。如训练把内容说具体,可设计“天很黑”,“我非常着急”这样的签条,组员必须描述出“天到底怎样黑”,“我究竟如何着急”这样的签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让学生编故事,签上写个故事和开头,参加游戏的组员一个接一个往下讲,内容、结尾各异,故事的哲理各不相同,各组讲完后品评出一、二、三。若要培养学生写景状物的能力,则可让同学口头描述一段景物,如抽的签上写有“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的句子,组员们就顺着这个句子往下接,还要讲究句序;还可练习作文中如何使用中心句,签条上写上中心句,组员们把它作为首句,往后一个接一个说出支撑句。这类游戏七、八年级同样可以展开,活动内容可与课本的说话或作文练习同步进行。可训练语言的连贯、得体,也可训练说明语段、议论语段。游戏完毕即可布置作文。由于是游戏,时间可安排在课外活动,学生在娱乐中学作文,可以以优佐劣,全面提高,久而久之,学生说话、作文的能力、思维能力会均有提高。

3.打破传统,让写作训练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

春天带学生去郊游、去野炊,夏季带孩子到广场、去旷野、去河滨等处,实时感受生活情境,去接受环境的熏陶、感染,必要时有清晨去逛市场或观日出之举,这无异于带学生去野外写生,这类室外作文课得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进行,在活动中可与学生作些启发性的交谈,返校后,安排一个让学生畅谈收获的机会,可以布置作文,也可不布置作文。不管怎样都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事实上,即使当时不安排作文任务,后来学生还是会自发的写出来,经过这类室外作文课之后,学生练笔本上陆续出来了一些好文章。这么做,可以排除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烦恼。

4.以课文为依托 ,架构作文与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仅停留在一学期七八次的集中作文指导上是远远不够的,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在阅读教学中。解题,可培养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朗读,可训练语感;分段分析,可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复述事件,可培养学生叙述能力和取材的能力;分析人物,是在教学生写人物的方法;归纳中心,是在提示学生怎样扣题围绕中心作文的道理;总结写作特色,则刻意教学生作文技巧;语言揣摩,可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在阅读课上传授作文知识,学生具体可感,有体可依。但是要把握一点,学生接受这些作文知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在教师的点拨之下,由学生自己完成才学有所获。有时让学生在没有读课文之前,依照课题谈自己的构思,如《贝壳》、《蝉》,学生往往会说出与作者相同的思路。这时他们会产生“英雄所见略同”的惊喜,无形之中可帮助学生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再结合阅读教学,适时布置一些仿写练习,学生是不难完成的。

5.以优秀作品为依托,尝试佳作鉴赏与自己创作相结合

真正有价值的作文指导课,我认为是作文讲评课。我通常的做法从提高学生能力着手,把学生习作中的优秀作文、精美的语段或是有诸多毛病的文段摘抄出来,分别设阅读赏析题和改错练习,人手一份,分小组讨论,然后由各小组人分别发言,这实际上是写作经验的交流,是不指导的指导,也可把作文评分标准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评分。他们若能较公正的评出分数,证明他们已经明白此文写作的轮廓,至于改错练习则可以让学生单独完成,集体订正,这样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鉴赏能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学生就是创作者。对于那些能够享受到创作乐趣的学生而言,更大的成功是不难想象的。因为由成功而获得的喜悦将成为他们再创造和向前进的内动力。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这种创作的欢乐,教师应采取恰到好处的评讲方式。

5.1评讲作文要以鼓励为主。一次夸张的表扬要比一次准确的批评效果要好得多。哪怕全文只有一个句子写得好,也要热情地给予肯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创作之中。

学生非常在乎老师对自己作文的态度,而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指导,是联系师生之间知识感情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写评语要注意感彩,对于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注意保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平心静气、耐心批阅,要热情帮助每一个学生指点迷津,不仅评论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有分析思想倾向,道德力量,提高学生明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品格,写好评语,关键在一个“情”字,教师要把满脸热情倾注到笔端,学生会铭记在心,并终身受益。

5.2通过不同形式进行评讲,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激情。比如,用学生当次作文办专刊;可由学生上台,介绍经验;还可选出优秀作文向全班全校及至报刊杂志推荐。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表现欲,他们喜欢通过作文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以褒奖为主的评价方式,能更好充分地使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激发更大的创作热情。

篇12

一、亲职教育的内涵

每个小家庭组成了当今整个社会,家庭的学习持续人的整个生命周期。每个人的人格、价值观、社会角色等等都要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而在家庭中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人就是父母了。美国教育家Dodson 认为,生育孩子和抚育孩子是两回事,父母并不会自然地拥有抚育子女的智慧和能力,要尽到父母的职责必须很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从中可知如何抚育孩子是需要家长学习的,也就是说家长需要获得抚育孩子的相关教育和训练。此类教育和训练就是一种专门针对家长的“家长教育”,即“亲职教育”。

林家兴在《亲职教育的原理与实务》中就亲职教育的内涵给予如下解释:亲职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部分,它以父母为对象,以增进父母管教子女的知识能力和改善亲子关系为目标,是由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学校亲职专家所开设的终身学习课程。这里所说的受教育对象,既包括现在已成父母的人,也包括那些打算要成为父母的人。亲职教育实则应下属于家庭教育中,前者比后者在说明对象上变得更有针对性,也更加准确。笔者认为,亲职教育是在为家长提供有关儿童青少年发展及子女教育教养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为人父母者形成良好的家长素质和教育子女能力的教育过程。从其教育内容来看,亲职教育不仅包括了父母的自身教育,同时也包括了父母对子女教育。

二、亲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亲职教育并不是一个新诞生的词汇,在国外,Parental education并不陌生,因为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美国在亲职教育这块领域发展的尤为显著。美国亲职教育主要是为0~18岁儿童的父母提供服务,尤其重视对0~8岁区间儿童的早期教育,多数已开发出的亲职项目或已存在的组织也更加关注此年龄阶段。针对幼儿父母来说,美国目前已存在并且影响力较大的亲职项目有:父母即教师、Triple-P教养项目、学龄前幼儿家庭指导计划、难以置信的几年父母项目等。除美国外,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亲职教育,并相继开发出了本国的亲职教育项目。如澳大利亚的家长充权项目在提高家长的教育效能上成绩显著,其著名的STEP在帮助父母更好地掌握较为科学的方法管教孩子方面取得非常好的反响。在我国,亲职教育理念在台湾较为被接受。2003年,台湾地区立法会颁布了《家庭教育法》,以此将亲职教育理念以立法形式最终确立下来,使之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相对而言,大陆教育界虽也有关注亲职教育,但更多的形式只是以妇联和一些专业学会为主,并没有实现系统、科学的模式,更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亲职教育,至今亲职教育仍没有达到一种普适的程度。

三、家庭内部结构对亲职教育的需求

随着社会进程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结果,当代家庭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情况的产生直接导致家长对亲职教育的急切需求与关注。家庭结构并没有固定的分类,但是按照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的标准来划分是最普遍的。按此标准大体将家庭结构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如隔代家庭、单亲家庭等)。

1. 核心家庭的需求。核心家庭是指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家庭内只有三种关系,即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由于我国自身国情提倡计划生育,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所以在我国核心家庭中主要的就是前两种关系。在核心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是直接的,无外人干涉的且较于其他类型的家庭来说,核心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更全面、更完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意见与目的上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我国的核心家庭中有较大一部分是父母都有工作的双职工家庭,且社会竞争意识、工作压力等原因使得父母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远大于投入到孩子身上的精力。虽然父母知道对于孩子的管教及照顾很重要,但在核心家庭中无人再能抽身看管孩子,这些脖子上挂钥匙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少年的影响,久而久之出现更多的问题。社会上虽然涌现了很多“托管班”机构,但对于孩子本身,这种单方面的看管只起到“管”的作用,并没有吸收到更多的“教”的作用。所以,对于核心家庭的父母家长来说,自身学习相关亲职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2. 主干家庭的需求。主干家庭是指在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而且每一代只有一对夫妇组成的家庭,也就是说主干家庭是有祖父母或是外祖父母与父母和孩子三代组成的家庭。在我国农村仍以这类家庭结构居多,此类家庭的代际关系复杂性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复杂性。相比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由于祖父辈许多已经退休或者居家为主,在处理家务事及照顾孙辈的问题上直接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使得父母较有精力管教孩子。在抚育孩子的问题上,两代教育上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虽然两代人的出发点都是想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但是由于受到年龄、性格、观念等不同因素的差异常会导致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上重现冲突。如果处理不好这类矛盾,孩子的是非观念以及价值观都会受到影响,往往此类家庭的孩子从小和祖辈的关系好,长大却抱怨父母对自己疏于管教。此类家庭结构中,父母很苦恼怎样与祖辈平衡处理教育孩子的问题,对于此类的亲职教育更要重视怎么样教育孩子以及怎么样协调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3. 联合家庭的需求。联合家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们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即有一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经济能力也逐渐提高,联合家庭越来越少并有了逐渐消失的趋势。在联合家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每个核心家庭都在“比”着生活。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是关注于孩子的分数和成绩给家长带来的荣誉感。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总会给孩子带来压迫感,从小表(堂)兄妹关系在孩子们的潜意识里已经成为一种竞争关系。此类家庭教育结构,父母无意识的言行使得孩子淡化了亲情,并且影响了生活的质量。亲职教育不仅要单纯地提高父母教育的效能,更要在促进家庭亲情和睦方面做出贡献。

4. 隔代家庭的需求。隔代家庭是由祖辈家长对孙辈的看护和教育。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以及在大城市工作的异乡人由于解决不了一些经济问题而将孩子的“监护权”暂且外移给老一辈人,祖孙共同生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父母离开孩子打工这是现实生活中暂时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祖辈家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年轻父母解除了后顾之忧,但是随之而来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的产生。由于隔代教育对孙辈有着更多的宠溺以及更大的“代沟”,这种教育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为中心或者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情绪。且父母长时间没有陪在孩子身边而并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孩子心理方面的成长,多数家长只是选择了以物质补偿表达父母之情。这种对物质有求必应的教育模式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孩子只会变得更加任性、冷漠的索取,且不满足其条件就会向父母发脾气,孩子根本体会不到来自礼物背后父母对自己的爱。亲职教育讲究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并不是所有以爱之名的举动都是对的。

5. 单亲家庭的需求。单亲家庭最明了的意思就是指不完整的家庭,具体是指因夫妻离异或一方去世,由母亲或父亲一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在单亲家庭中孩子经常分为两类发展,一是孤僻消沉型,二是争强好胜型,这都是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单亲家庭的父母更应该照顾到孩子们敏感的内心世界,不能因为家庭的不和谐因素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发展。亲职教育对于此类家庭更是不能缺失,既然家庭的不完整已经弥补不回来,家长更有责任去了解和学习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

四、家庭内部因素对亲职教育的影响

家庭不止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个生命的开始,对于父母更是一种新角色转换的地方。家庭环境需要每个成员的营造,同时家庭环境也影响着每个成员的个性以及心理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尤其是对子女的影响更是相当广泛。亲职教育,由于其主要是一种指引父母如何扮演角色、调整亲子关系以及认真教育子女的社会教育活动,因此,其实施的主体主要是社会教育机构或相关部门。相对从社会角度来谈应给予家长什么样的亲职教育,笔者认为要使得亲职教育理念被大众所重视以及将亲职教育有效实施起来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家长的自身行动。而家长一言一行习惯的养成则是来自于家庭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活行为,这也是日后亲职教育得以有效运行起来的出发点。下面就从家庭内部因素分析一下影响亲职教育的三方面因素。

1. 家庭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家庭中的各种生活活动的典型,其包括家庭生活观念、家庭生活活动和家庭生活条件三个基本要素。人们常说的“家风”或“门风”就是指家庭生活方式,孩子在某种家庭生活方式下生活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家庭生活方式中主要以家庭家庭消费方式、家庭闲暇方式、家庭劳动方式、家庭交往方式等方面对子女身心发展起着直接影响的作用。家庭生活方式影响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是紧密相连的。家庭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一个缩影,儿童透过这个缩影形成了了解社会的基本观念,并对其日后的社会行为习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每个家庭都应积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选择儿童喜欢和能接受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将教育渗透到生活之中。

2. 家庭关系。在家庭关系中最常见的关系就是夫妻关系及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和睦程度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家庭成员之间亲密温暖的感情,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懂得去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反之,家庭关系的冲突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夫妻之间要学会和谐相处,努力给予子女一个安全的充满爱的空间。亲子间的有效沟通也是教养子女成功的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子女的成长,其自身的独立意识与父母的传统的教养意识发生正面或者侧面的冲突,此时更需要家长控制好情绪,并学会科学有效地与子女沟通,拉近两代人的距离。

3. 家长教养方式。家长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时通常运用的方法和方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家长由于自身素质、经历、对儿女的期望不相同,导致在选择教养方式上都会有侧重点。我国学者大多利用“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将家长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主要的类型,即民威性、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忽视冷漠型。但无论家长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这都将影响到子女在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效果。家长如若选择了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当孩子出现了问题只会一味地怪孩子,这样的结果会直接导致教育的失败,亲子的疏离。所以,对于亲职教育来说,父母如何直接甄选或者外界指引父母一个科学、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五、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亲职教育的需要是多元的,但是来自家庭结构内部的因素还是最为主要的,且能够影响家庭内部结构的因素也是众多的,文中所讨论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家长教养方式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从现实角度看,关于亲职教育,目前民众对其的需求与如何去实施是不平衡的一种关系,因为我们国家还没有成形的相关系统的理论支持去指导家长去做亲职教育。所以,如何将亲职教育的理论研究层面更加深入、系统、科学,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入具有操作性的实践层面,将是亲职教育今后有效普及的最重要的前提基础。

参考文献:

[1]盖晓松,王海英.我国亲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推进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沈蓓绯.台湾地区《家庭教育法》的内涵及实务推展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0,(23).

篇13

中国的教育到底行不行?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这个问题都很令人迷惑!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自从诺贝尔奖设立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中国高校(包括台湾高校)的专家教授能获诺贝尔奖?这是不是中华民族一大困惑?

当然,我们不能以是否获得诺贝尔奖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否发达的惟一标准。其实,能获得一定数量的诺贝尔奖的国家,其教育一定会具有一定水准;但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的国家,不一定其教育就不行。

然而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科技发达的国家,教育一定发达!

第二,教育落后的国家,科技一定落后!

美国有人说他们自己是“科技发达,教育落后”,那是他们在鞭策自己。

国内有人说我们自己是“科技落后,教育发达”,那是有人缺乏自知之明。

应该怎样评定我们国家的教育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判断谁是真正的胜利者,只能是在终点,而不是在起点!也就是说,在肯定中国的中学生每年都能击败众多对手而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各种奖项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奖杯或金牌下的阴影。

中国的初等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世界之最吗?

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各种奖,但却没有一个中国高校的成人获诺贝尔奖;而美国则是初等教育“一塌糊涂”,但美国的成人高校赢得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奖。

于是乎,许多人就很自然地想到这两者的结合:中国的“最”+ 美国的“最”=世界之最。

我们来分析“中国孩子在国内接受初等教育,再到美国来接受高等教育”是不是最好的模式?

就教育来说,在中国接受初等教育,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这两者的简单相加,并不一定是最佳组合。

当然,大多数来美的中国留学生都是有些“料子”的,故也学有所成。能不能出个把诺贝尔奖得主,我不敢肯定。但要在我们这代留学生中出“一批”——十来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发育不良的种子,再移植到别的环境,就算能成材,也难成顶级的栋梁之材。

我国著名科学学专家赵红州教授,总结出我国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的4点原因:其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其二,科学研究时间不足;其三,缺乏科学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遴选机制。

我同意上述4个原因,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赵的文章并未提及。

中国孩子问“像不像?”

美国孩子问“好不好?”

每次儿子画完画都要问:“像不像?”

起初我们也不甚明其意地用“像”或“不像”来回答他。其实,到底儿子想问的“像”指什么?而我们回答的“像”或“不像”又指什么?没人去深究。

后来,我们有机会接触美国孩子多了,我发现: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

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像不像”的问题可能也会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由于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线性思维,很多人就又会从现实生活中的竹子回到“样板”般的竹子国画中去。

用理论性的术语来说,就是动力定式导致的定向思维。

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因此,美国孩子画完画后,只问“好不好”,不问“像不像”。

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是指“复印”得如何。

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是指“创造”得如何。

一个尴尬的问题——创造性能不能教?

“到底创造性能不能教”,在相当多的中国教师心里,是从来没有想过是否要打上问号的。因此,他们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教”而是“怎么教”。

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

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出来的。

人的先天的潜能有一定极限,后天的开发也不是无限的。当我们以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那就错了。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培养创造力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

不可否认,开发智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开发智力也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去达到其他的目的。比如,开发智力可以作为应试教育的一个手段来达到“应试”的目的。这是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违背的。如果进而用开发智力来替代培养创造力,就更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了。

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以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一个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摧毁常规障碍的人,甚至可以是一个个性有缺陷或者懒惰的人。但是,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独立性很强的个性完善的人,必须是一个在常规势力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的人。

因此,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智商极高的学生可以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但是惟有创造力极强的人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