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风景园林设计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

篇1

二、构成艺术的概念界定

构成艺术起源于20世纪后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艺术从具象转化到抽象的探索之中,这也是萌生构成艺术理念的核心,最终形成构成艺术的理论体系应该是在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在受到荷兰风格派艺术的影响后,融合并形成了构成主义理念。构成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不再仅局限于固有的一些形态模式,这也就不是留恋传统的观念,对传统观念进行再创造,当下的构成艺术是以一种利用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的在组合形式,虽然形式有些抽象,但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可以展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语言上的表达。这种对艺术的关注就显得更有内涵。构造艺术用纯粹的点、线、面、体来构筑崭新的形势,这也强调了点、线、面、体独立存在的价值意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色彩的已经不再是依附于自身的形态,而是通过自身形态增加了其独具的表现魅力,这在构成艺术中表现力极强。构成艺术在色彩材料上的选择也尤为重要,一般选用环保且与工业技术相互补的,这样可以提高创新的能力。现代设计的历史潮流中,构成艺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其价值也非常深远,构成艺术对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起着深厚的影响,它对其他现代化设计也同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构成艺术的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欧普艺术、其活动艺术一直延续到80、90年代的高科技艺术,构成艺术的影响在每个时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上表现不同,分别为构成艺术的理念与艺术形式。在现代化设计的每个阶段,不同时期它的形成和观念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和联系现代设计中的风景园林设计尤为突出,这使得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受到构成艺术的影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构成艺术从不同的角度为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创造的灵魂与理论的基础,在形态、空间等多方面寻找分景园林设计的表现模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化园林视觉形态的表现形式,这样与有利于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也满足了大多数人们对于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的设计需求。这种构成艺术的形式在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使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更加完美多样化。

三、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构成艺术

欧美城市公园被各国所熟知,因为欧美公园是具有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的艺术成品,它是受英国的启发,其他国家也先后加入到了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浪潮当中),法国、美国、德国也分别进行了现代化风景园林的设计热潮中,最为广泛的就是公园建设活动。初期,并没有固定的形式与风格,所以公园建设也就没有新的艺术形式,而是处于既留恋传统风格又渴望创新的困境之中。20世纪初,西方的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促使了人们的观念改变,在对一些艺术的欣赏和判定上都有着很大的改变。也正是因为欧美城市公园的建设艺术把混杂无序的风格给克服了,慢慢呈现了较为单纯的现代化风格。现代化设计风格并没有对风景园林设计造成较大的影响,始终都是一种参照。德国最为出名的学院包豪斯是构成艺术的发源地,这里就是现代化主义运动的起源。构成艺术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包豪斯学院在现代化主义中提出的和分派的思想而构成。这两个现代艺术流派都产生于同一个时期,所以风格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思想上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艺术上又远离客观的事物、造型上均格外在意形体上的结构。

(一)平面构成艺术

1、平面构成艺术、景观平面关系:

构成艺术就是把最基本的色彩、线、面、体等条件加以不同的组合,是这些新的组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内容性,但这些组合也不是随意的,它必须有一定的规律和依据。构成艺术在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多都是把一些体、点、线、面、色彩、纹理等概念性的要素物化,让这些要素转换为直观的风景园林的元素,例如地形、植物、山水等。这不仅仅只是生态的属性,其中也有寓意与象征。

2、造型要素:

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通过不同的组合在艺术中得以表达。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是通过运用视觉艺术语言,进行色彩和形体的建造,最终塑造出抽象美的概念。在园林设计中,点可以运用很广泛,它既可以是盆栽也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动物。然而点动成线,线有着直线、曲线。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中直线与曲线又有着很多划分,但是不同的线条给人的艺术体验也是不一样的,就像直线让人感觉大气,曲线让人感觉柔美。面又涵盖了点和线,面体现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体是园林设计的三位形态,因为体可以表现出不同角度的的美感,为人们营造出一种立体的视觉效果,可以更加吸引人们的视觉。

(二)色彩构成艺术

1、色彩构成三要素:

色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是通过光的刺激,引起眼睛产生视觉感知。然而色彩的三要素就是明度、色相、纯度。

2、实例分析: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常说的“色先于形”,这就是说明人们在对任何事物的认知中最初都是靠颜色来记忆的。色彩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增加了情感。例如:故宫的金碧辉煌、徽居的黑白相间、江南园林的秀丽淡雅都是色彩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所以现代化风景园林的建设中,色彩起着点睛之笔的作用。

四、构成艺术与现代风景园林的关系

构成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以及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构成艺术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创造方法,也是一种对事物的认识,在造型语速设计中构成艺术是它的基础内容。构成要的的基本要素中的色彩、材料等都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现代风景艺术园林中去了。构成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也使视觉形态设计变得更加完善,构成艺术在一定的基础上为培养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提供了新的方法。在艺术领域中构成艺术中的构成在含义上有很多,例如:建造、形体、构图、组织等很多含义。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研究室外空间的设计,利用建筑、绿化、道路等很多方面做出具有人性化,抽象有内涵化的景观设计。因此,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构成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广泛,风景园林是通过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来体现设计的感染力与设计特点。

五、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无论什么设计都是为了给人们欣赏,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也不例外,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必须与人们的审美统一,要想达到功能与审美的统一性,就必须运用构成艺术,因为构成艺术的理论体系可以满足统一性,构成艺术可以将现代风景园林艺术的美感通过设计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整体和谐原则:

整体和谐大体上分为两点体现,第一点就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要达到整体一致的原则,另一方面就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所涉及到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要在设计内体现和谐一致。因此,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整体与内部之间的和谐设计,使现代风景园林更加有感染力。

(三)体现地域特征原则: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设计,而是结合原有的环境,再加以设计,使整体较为和谐的设计,设计中也可加入创新的设计理念,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变的更加具有感染力。

六、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包括点、线、面、体、色彩。这些基本的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体现出艺术的美感。视觉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也最为常见,这种艺术主要是通过色彩的在创作体现出一种抽象美。

(一)点决定形态:

点是构成所有事物的基础,在设计学中,点已超出原有的意义,点已经成为一种较小的形态,这种形态可以让创作设计者赋予更多的想象设计空间,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点可以有很多形式表现,例如点可以是一个建筑物、点也可以使一个植物,点可以说是设计中随处可见的。点的存在可以很快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可以说点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最基础的内容,点可以为现代风景园林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的感染力。

(二)线决定视觉语言:

线是由点组成的,线分为两种,直线和曲线。不同的线条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线的设计在很多设计中都广泛应用,古典的设计中,直线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受,曲线给人一种庄重的美感。在现代设计中,曲线给人以活泼感受,直线给人以简洁明了的感受。因此,线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们对于现代风景园林的最直接的看法与感受。

(三)面决定整体效果:

面又是点与线的结合,面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决定着艺术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时候,要先对面积进行一个有序的整体规划,也要合理的分配各个要素在园林中的体现。不同面的设计与规划,表现的美感也不一样,但在设计中也要通过因地制宜去对面进行规划和利用,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自然的美。

(四)体决定三维形态: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最能多角度表现设计的美感就要属体的视觉效果,体的视觉效果可以让人们能够立体的欣赏设计,并且能感受到艺术的真实性。体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表现形式比较多样,例如建筑物的造型、花草树木的造型等等。

(五)色彩决定内容:

古语说得好,色先于形,这就是色彩的效果比形态的效果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色彩具有很多的颜色,不同颜色给人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这些色彩可以形象的烘托出设计环境的氛围,也可以赋予设计和更多的情感,展现文化上的特点。在设计中运用色彩时候,要结合色彩的多反面,例如色彩的结构和色彩的变化等很多特点,这样做是为了能够为观赏者创造更多的视觉感受效果,这样就有助于跟好的满足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审美要求。也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鉴定了基础条件。

(六)空间决定视觉:

空间是通过其他的基本元素组合成的,其中空间包括平面空间、立体空间、和色彩空间。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空间是为构成艺术中的基本元素提供组成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填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空间层次,这样的设计可以巧妙的将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因此,空间的存在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视觉艺术的重要基础内容。

篇2

生态风景园林是借助着园林植物、景观环境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一个环境质量更好的城市居住环境给城市居民,与此同时,生态风景园林还是吸引投资者发展旅游业的必要考量因素,但随着风景园林的持续发展,在现阶段也遭遇了许多困局,本文就风景园林建设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突破困局的主要措施。

一、风景园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风景园林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首先起到的是美化环境的功能,适应经济发展,并且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改善城市的精神面貌,同时,风景园林还能够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园林植被具有能够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改善城市一定区域内的空气环境,对城市人们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存在意义。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风景园林建设持续发展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整体发展陷入瓶颈状态,主要体现在:

第一,设计师专业素质水平不过硬。风景园林的整体调控布局是需要提前做好设计规划的,但是由于某些城市的整体园林设计者专业水平有限,导致最后的风景园林设计不够优秀,在进行设计过程中总是过分模仿成功的风景园林个案,脱离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例如土壤条件、气候条件),造成整个风景园林完工后毫无地方特色,与城市整体规划格格不入。

第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理念难以与传统概念融合,造成风景园林难以实现地方特色。随着西方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的引入,许多地方采取了更加西式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本土风景园林设计上,忽视了我国传统的园林风景设计底蕴,无法将优秀的传统理念与现代思想融合,导致最后的成品缺乏新意,变成过度模仿的“四不像”。

第三,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不能够正确的表达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在施工过程中随意配置材料,组织设计不协调,扭曲创意意图,缺乏先进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

第四,风景园林工程中各单位缺少沟通交流,当设计单位完成设计任务后,与施工单位没有良好的沟通,施工单位仅仅是按照图纸办事,不去理会设计图的真正意图。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把关不严格,更有因为个人喜好来更改风景园林设计图的行为出现,正是这些不健全的管理体系,导致风景园林的最终成果不尽人意,达不到公众的要求,并且不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质。

二、现阶段风景园林建设的突破困境措施

首先,需要提高设计师专业素养。风景园林的设计是风景园林建设的灵魂,只有优秀的设计理念才能更好的展现出风景园林的特色,设计者不应该盲目参照已经成功的风景园林设计,更不可生硬的将西方先进概念与传统园林设计理念拼凑在一起,应该努力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结合本土特色进行创意设计。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风景园林设计学科教育,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过硬的设计人才,注重职业道德素养与专业素质的同步培养。

其次,风景园林建设应该坚持公众参与的理念。风景园林建设的最终服务对象还是城市居民,风景园林设计固然应该由专业人士把握,但是城市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的时候,还应该将公众的意见也参与进来,毕竟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更何况风景园林建设的大部分利益都与每一个城市公民息息相关,他们有参与的权利。

最后,需要实现合理化的行政管理,创建完善各方面的管理体系。不管是行政管理部门,还是设计单位或是施工单位,都应该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保证良好的沟通,确保设计单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图纸,施工单位能够更好的实现设计理念,城市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设计和施工是否达到城市要求。

三、风景园林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西方风景园林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应该不断朝着功能更全面,更加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首先,风景园林的功能不仅仅是做艺术观赏,美化城市环境这样单一,社会总体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的享受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景园林还可以透过开发景区内的商业功能来增强风景园林的全面功能,并且还能够更好的配合市政项目,发展城市旅游项目。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落实多方参与制度,平衡多方面的需求,克服风景园林设计的局限性,得到公众认可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城市发展。

其次,风景园林建设需要朝着更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能源危机不断爆发,节能环保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也必然要将这个因素考量进来。具体可以体现在施工过程节约能源,可应采用利用太阳能来代替其他能源。施工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建筑物设施,如楼层低矮的可以不用设置电梯,合理根据环境特点,设置相应的能源配置,最大程度的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最后,风景园林建设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风景园林建设最终受益者还是城市居民,但不能因为一时的壮丽,不去考虑后续的城市发展,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在保证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合理的进行风景园林规划建设。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建设发展到现在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各相关主体(政府部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城市居民主体积极面对,主动深入探究风景园林建设未来发展的方向。

篇3

造型艺术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要研究造型艺术,构成艺术是基础。构成艺术是一种认识和方法,是对艺术的一种科学认识,和艺术创造的正确方法。这种艺术形式对现代社会不同领域中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对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来说。

构成艺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这些角度包括色彩、材质以及空间规划等方面。以视觉元素为基础来寻求展示各种艺术风格的设计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一种完满的视觉风格设计,并且培养了设计师一种创新的思维意识,鼓励设计师从创新的角度来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构成艺术还从立体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方面将各种要素组合在一起,并且从最佳合理的角度设计出最具有人性化的风景园林。尤其是在绿化植被的位置设计、景观安排以及各种道路的勾画等方面进行安排,从而提高整个风景园林的气质和水平。构成艺术还帮助设计师清楚了解各种艺术的风格,帮助设计师从真正贴合当即实际环境的角度来选择合适的艺术方式,用争取的艺术眼光来进行设计,安排舒服的景观,并且从理性的角度利用艺术来对控件环境进行设计和安排,将景观看做极为简单的点、线、面等构成因素,并且依附于自己的美学观念,以构成艺术为基础来做出最为合适的安排。另外,一切间题都可以从构成的方法中找到答案。

综上所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强调构成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构成艺术的基础性元素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任何设计艺术形式的基础性元素都是点、线、面,构成艺术也不例外。它不仅仅利用点、线、面来进行艺术性的创造,更是强调立体、色彩和空间的和谐搭配。将这些基础性元素单独拿出来具有无法理解的抽象感,这就要求设计师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学会使用正确的艺术语言,从视觉方面入手进行造型的设计和创造。这就要求设计师拥有极高的审美观念,以及灵活的设计思维。

2.1 点

点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基础,在日常生活的任何艺术形式中都极为常见。而艺术中点的概念并不类似于我们传统认知观念中的概念,而是将一些相对于较小的艺术形态称之为点。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一旦将其运用得当,能够紧紧地抓住参观者的视线。例如,在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大片绿化面积旁边树立的雕塑就是一个点,在草坪中不规则的绿化形状也是不同点的和谐搭配。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点可以成为人们视觉的中心,进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前文中提到的雕塑也是一种核心点,能够抓紧人们视线的核心点。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亭、台、楼、阁都是一个点,都是整个风景园林中的核心店。另外,点还能通过形状的变化而改变了单调的形式,赋予整个环境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2.2 线

线是艺术设计中最为直观的艺术语言,它的种类及多,有着十分复杂的变化。不同类型的线能够给人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直线给人们一种直接的感觉,而曲线则给人一种柔美的感受。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古典园林中,大量使用直线,主要原因在于直线能够表现出一种宏大的气概,而西方古典园林中,不同的形式也有着不同的线条使用概念。例如哥特式园林多数喜欢利用曲线,展现出一种神秘感。而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大量直线线条使用,增加整个园林的现代感,给予园林一种简洁的感觉。而曲线的利用则是强调园林的变化多姿,比如道路使用曲线的方式进行安排,能够带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

2.3 面

不同于点和线,面的面积要大,更容易被人们所注意。所以一般整体性效果都是由面构成的。例如草坪、树林、大量的建筑等都是占据着一定的面积,在整个园林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被人们所接受。同时,园林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使用线等元素将大块的面积进行分割,进而使得整个园林更为简洁,也不会过于分散,给人一种不适感。另外,面也不仅仅都是十分规范的面,多数利用的是曲线构成的面积来进行柔化整个风景园林的气质。这样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放松之情,更能够帮助整个园林深入的融进自然中去。

2.4 体

不同于点、线、面这种一维二维的元素,体是一种立体的三维元素,体现的角度多,视觉效果也更好,在现代风景园林中更容易吸引人的视线。现代风景园林中几何形的体随处可见,像长方形体的花丛、树阵,球体的雕塑,圆柱体的建筑等都是几何形体。

2.5 色彩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色彩不仅能使我们认识事物,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现代风景园林中更是离不开色彩,色彩能烘托气氛、创造气氛,为环境增添情趣,并且能体现出地域、民族、文化的特点。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会产生冷暖、远近、轻重、软硬的感觉,色彩的这种属性也能调节环境的空间感。所以,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我们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以及人们在不同环境中心情的变化,来考虑环境色彩的选择。

2.6 空间

空间是由点、线、面、体围合成的三位的体,具有形状、色彩、机理等视觉要素,以及方向、位置、重量上的变化。现代风景园林就是一个大的空间,由各类建筑、山、水、树、石等来对空间进行限定,并通过起伏、凹凸、层叠、交错等方法来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

3 构成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在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篇4

1.“借景”概念

中国风景园林的“借景”理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景随机”、“借景无由,触隋俱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指根据由于相地而总结归纳出园址的“异宜”,以“园之异宜”为凭籍塑造出适合于园址的景象和景境;“借景随机”是指善于捕捉利用用于理景之“机”,进而塑造成情景交融之景;“借景无由,触情俱是”是指造园要以感情、情意为导向,设计出来的园林景物能够以情动人,达到“对内足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之目的。

2.“借景”在传统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2.1借宜相地

相地主要看重两个方面:一是据意择址,根据园林主人的身份和爱好,在其所及范围内选择最适宜的造园地点,二是园址已定的情况下,利用现状,趋利去弊,最大程度满足园主的需求。相地的成果对以后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准确估量用地之异宜是兴造园林的关键,只有准确相地才能因地制宜构思出最适宜的设计作品。古代杰出的相地案例就是避暑山庄,因为相地得当而构园得体,既能使统治者修养身心,又能兼顾其政治功能,以至于在后世称为游览胜地,深受园林家和游人的推崇,由此可见相地的重要性。

2.2借景立意

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不仅有高度的艺术境界,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艺术创作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先生将这种艺术创作方法总结了一个序列:“借的明旨一借宜相地一借景立意一藉景问名一布局一理微一余韵”。其中“借景”是核心内容,“借”是沟通情意与景象、景境的重要桥梁,将无形无象的情意转化为实体境象,将情意寄入境象,将情意转化为精神与境象的相互交融,可以说“借景”是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创作手法的核心要义。

2.3布局起承转合章

传统风景园林的设计非常注意布局,布局是总体设计,是将微观景物展示在宏观布局上,“借景“讲究的是将景区景物与周围景点从总体上采取别出心裁的组合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印证,联系成一个整体。因地而宜,善于借助相邻且联系性很强的景点组成的景区,合理布局便把这些景区和景点和凑为一个既可抒情言志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风景园林艺术品。“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起承转合式布局往往能把人的审美体验推到至高点,营造出景色本身无法比拟的视觉美感。

3.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的创新与发展

3.1立足于中国传统特色

我国风景园林的最高境界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共生和谐,追求一种天然之趣与人工之美的巧妙结合,“借景”理念以“天人合一”为主旨,讲究“人与天调,天人共荣”体现了借景的内涵,即“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景随机、借景无由,触情俱是”。不仅强调风景园林设计要因借地宜,也要通过设计改造自然,将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起来,情景交融、重意蕴情。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能“化景物为情思”,“对内足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寓之于目,得之于心”,追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引导观者对园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局限于景色本色,能够脱其形达其理,创造出人和自然相辅相成、合生共荣的风景园林景观。

3.2吸收西方园林艺术精华

吸收西方园林艺术精华,促进中西方的交流,互通有无,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风景园林“借景”理念传向世界各地,保持并延续传统开创全新特色,促进中西方园林文化的沟通、对话,成为全世界共享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同时,扩大高科技、新材料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比如灯光、幻影等技术的运用为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念运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3.3灵活“借景”创作思维

篇5

当今风景园林已经逐步走出单一的审美功能,演化为当代人居环境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统一,营造一种舒心恬静、极富温馨的宜人环境,既能达到丰富的意境和艺术效果,又能极大地公众舒适和安恬,这是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雏形。然而,由于地域差异带来的经济水平发展状况不同,多数经济基础较差的中西部地区不具备建设风景园林的经济实力,多数政府不能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的情况下进行风景园林的建造与维护,甚至一些发达地市也会受到经济等的影响,这些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及问题,会严重制约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舒适度的提高。本文阐述了,在确保风景园林设计及施工建设品质不降低的大前提下,以及建造与维护资金短缺情况下,如何实现的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及方法,进而满足公众对于风景园林的迫切需求。

一、风景园林设计理念

(一)传统园林设计理念

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是传统园林设计的基本汲取体,融汇贯通、“天人合一”这一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核,更是贯穿于中国风景、园林、建筑等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传统风景园林的设计始终在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天地宇宙与社会人生的和谐统一,称之为“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景观园林设计的布局之美、环境之典雅,创造出“天人合一”的意境之美,处处体现出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的“天人合一”。

(二)传统风景园林设计与现代设计思想的融合

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审美观的改变、特别是对风景园林功能要求的提高等,都决定了传统设计手法不能满足当代的社会大众的需求。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织,可赋予当代景观设计合而不同的新体验,也将赋予当代园林景观新的生命,即可满足现代人对于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也可满足欣赏的需要。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域在景观的布局、与自然的柔和对文化的传承的演绎的更为精准,更倡导低成本多功能的风景园林设计。

(三)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价值

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显得尤为重要。同“高价”风景园林设计同样,低成本的风景园林的设计及建造同样受价值观的引导[1]。梳理风景园林的价值观,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把生态主义的思想引入到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园林建造及设计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责任。因此其是风景园林核心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社会价值观

社价值观主要是指风景园林实践中的社会价值观,这与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建筑材料浪费的设计策略直接相关。从传统风景园林等级设计中轴线布局到工业文明时代的满足人们需求再到现代社会公众对于多元化园林景观的功能化要求,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地域范围,社会结构是决定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塑造出来社会价值观,相应的也就成为了决定风景园林形态的指导思想。

3.美学价值观

不分地域差异,美学特别是审美的发展都会首当其冲的影响风景园林的价值观及体现形式。现代的风景园林的美学价值的塑造与以人为本遵循自然环境特征直接相互关联,这俨然为低成本材料、低技术施工与低频率维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与风景园林的降低维护成本直接相关。

二、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概念及原则

何为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所谓低成本的风景园林设计,主要是指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者应付出尽可能少的资源,使用最少的费用设计出集艺术、社会和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园林[2]。为了更高效的实现风景园林最低成本设计,需要根据风景园林使用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当地的资源、环境、资金投人和人员投入等方面,严格按照降低成本、减少人员投人的原则,并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上降低维护成本,努力实现低成本风景园林的建设目标。

三、实现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既能节约园林建造工程成本,又能减少园林绿化工程的开支,还能缩减政府财政的支出。低成本、多功能的园林设计,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特别是可为中小城市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风景园林低成本设计有多个方面的设计方案可以参考,主要为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

(一)维护生态平衡,遵循自然规律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智慧和制造力足以掌握改造自然以满足的自身的需求和审美等。风景园林设计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切合自然环境才能算作成功的设计[3]。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尽可能将周边环境纳入到设计方案中来,降低对当地环境的伤害,也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更好的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不遵循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的产物不计其数,造成的生态不可恢复,环境污染,物种的锐减等,并引发生态危机。某些大型工程自建设之初至今始终存在争议,工程的建设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损害生物多样性;同时可诱发滑坡、崩坍甚至是地震。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设计师设计之初,必须经过详细的现场调研,充分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地理条件与生态状况,充分结合己有的资源开展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要做到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要使得风景园林有利于地区生态系统循环。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

(二)巧用当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要在保证设计高品质,又要减少资源消耗,可通过优选建筑材料、降低人力投入成本、鼓励大众参与等方式降低建设成本。巧用资源最有效的途径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设计的需要,尽可能多的利用工程地的原有条件,将其应用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建设中,这对于风景园林建造工作的资源消耗与工程投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地制宜的利用工程地资源,充分考]场地的地理、植被、水源、土壤等条件,将其纳入设计中,可有效地保持工程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减少风景园林设计及建筑的费用。成功的例子可以参考北京南海子公园,公园在建造时将建筑渣土、碎石和水泥墙体等根据公园道路建设需求,将其破碎,应用于道路建设。将风景园林工程场地的生活垃圾、草叶木渣、废弃秸秆等与土壤一起混合铺设,以增加土壤肥力[4]。降低了建设成本的同时巧妙的运用了当地资源,还有效处理了垃圾。复合社会价值观指导下风景园林设计的原理。

(三)降低维护成本,可持续发展

风景园林的后期养护,可以使得风景园林长久其自身效益为公众服务。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之初,设计师就应充分考虑后期维护成本,选择科学优选绿化植物、选择科学的种植方式减低维护成本,合理设计电力资源、建立雨水的循环利用系统等方式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2]。

四、结语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应遵循核心价值,在美学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开展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设计及建造过程中应在设计前、设计中、设计后以及施工中,通过多种途径降低成本。本文阐述了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以及低成本园林设计理念对传统理念的传承和演化,浅析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遵循自然规律以维护生态平衡、巧用当地资源从而有效降低建设成本、降低维护成本以便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供后来者借鉴。

【参考文献】

[1]毛艺霖.浅谈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J].同行,2016(09):64.

[2]吴晶,吕晓峰.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低排放――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05):72.

篇6

2应用中的特点

2.1设计空间展示的全面性

传统的表现形式只可以传输一种空间信息,而且无法做到完整性。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立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完整地把每一个细节予以呈现,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不再只是看着图纸来想象,而是身临其境进行感受。

2.2浏览的快捷性

利用发达的计算机网络,设计者和施工单位可以联系的更为快捷。设计者的“想法”不必亲手送到施工单位,立体的设计样品利用远程浏览便可商榷,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浏览的快捷性还可以让大部分群众参与到决策中来,让群众在享受虚拟的园林设计活动中,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有助于施工单位和设计者的工作。

2.3设计趋于完美性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设计者在整个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能够随意进入任何一个设计阶段进行切身的体验,从而客观地审查自己的作品,如果发现不足,可及时进行修改。此外,在虚拟的现实环境中审视自己的作品,有利于提高设计者的水平。

2.4决策的准确性

风景园林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因为风景园林设计与周遭环境氛围以及和大众审美趣味是息息相关的。人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园林设计的整体过程知晓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就越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及意见。简而言之,虚拟现实技术是连接大众和设计者的纽带。只有前期人们对园林设计进行了整体的了解,施工方的后期施工过程才能得到人们的宽容和见谅,此种人性化、大众化的园林设计才能获得双赢。

3应用的展望

3.1不断进行创新

首先要加快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和革新,不断发展现代虚拟技术系统,制造出高性能、低成本的计算机设备,要在技术层面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在运用过程中,要根据风景园林设置的理念进行再创新,使其具备风景园林设计的特色。技术的创新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内核动力,是虚拟现实技术进步发展的源泉。

3.2加强参与的大众化程度

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自身优越性,让更多的人们参与到风景园林设计中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利用各种网络、电视等新媒体进行更大、更广范围内的网络虚拟活动,使园林设计有更多的大众参与,这样将有助于决策者的科学准确决策,最终得出既科学准确而又人性化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

3.3充分利用其他科学技术发展自身

例如,与环境和空间技术的结合,便能够应用到城市的规划、修复与重建、城市的绿化等各个方面,这不但可以使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化,而且更加人性化、更加环保。

篇7

2.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2.1三维模型初步发展

风景园林设计与其他的建筑工程设计存在较的区别,对环境变化有着更高的灵敏度要求,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就对周围环境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概念。在虚拟现实技术出现之前,为了满足上述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采用的是建立沙盘进行分析,然而严谨性不足,将人的主观感受与设计理念分隔开来使得风景园林设计方案存在先天的不足。虚拟现实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三维模型,将人的主观感受与设计理念紧紧相连,三维模型的核心技术原理就是数学几何表达形式,由多个单面组成,单面数量与所模拟的实物体态复杂性成正比例关系,如: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常涉及到的石头与假山等,体态复杂性非常高,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的难度也较大。当前,我国的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模型方面取得了初步的进展,理论上可以实现对体态复杂的实物的外观模拟,只是由于单面数量较多,所需的模拟时间较长,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三维模型势必会得到更高程度的完善。

2.2图形语言与虚拟场景的进步

虚拟现实技术图形语言与虚拟场景的实现主要是基于VRML以及3DSMAX两种技术,这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VRML通过虚拟技术以图形语言的方式描绘出风景园林的建成效果,搭建虚拟世界,设计人员可在这个虚拟世界当中发现原有设计方案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转变设计理念,与传统的手工绘图方法相比较,具有更高的严谨性。而3DSMAX比VRML技术更为先进,输入与输出的转换更为方便,通过摄像头还可以实现虚拟场景内的导航效果,浏览内容更加丰富,根据人体的感受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具体参数进行变更,落实到细节方面,促使风景园林设计在美感与调理两个方面实现更加完美的平衡。此外,由于风景园林最大的存在意义在于其观赏性,寒暑更迭,四季变换,园林内的主体色彩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图形语言与虚拟场景的进步实现了以四季的变换为标准进行色彩编辑的想法,强化风景园林设计的美感特性。

3.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3.1进一步突破二维模式的形式禁锢

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时间并不长,目前仍处于上升的阶段,有待完善。受传统设计方法与理念的制约,三维模型虽然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但是未能完全突破二维模式的形式禁锢,设计信息不够丰富。鉴于此,风景园林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的多维性特征,虚拟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空间的变化与色彩的编辑,更应该向声音、感官等面发展,实现全方位的虚拟,使设计信息更加丰富。二维模式的形式被时代淘汰已经是大势所趋的方向了,风景园林设计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应当进一步突破二维模式的形式禁锢,向着三维模型的方向发展。

3.2促使物质性信息载体更加多元化

风景园林具有明显的物质性,内部用以装饰的景物非常复杂,传统的设计方法使其更显单一性,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具有高度的信息性,多元化特征明显,以三维模型、图形语言、虚拟场景等为途径,使单一的物质性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形态,使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得到更好的展示平台,充分利用VRML以及3DSMAX技术,落实于色彩的编辑、空间的规划、声音的虚拟等环节,完善设计方案,保证风景园林在建成之后能够给予游人更加丰富的美感体验,进一步完善虚拟效果。

篇8

关键词: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在城市设计规划中,风景园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项目,风景园林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的自然环境,并且能够让城市中的人们感到舒心和安逸。而作为风景园林的核心项目,植物景观影响着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好坏。对于植物景观的设计,是体现园林整体的设计规划方向和思路的过程,并且是提高风景园林的自然气息以及艺术气息的重要步骤,所以做好植物景观的设计工作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好风景园林。

一、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概述以及原则

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体系是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经过6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园林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些诸如“生态园林”、“节约型园林”的现代化园林设计理念,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有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上,长久以来我国的设计师们已经有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产出,并且指导着我国未来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植物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使得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更加宽阔的领域和更加全面的思路[1]。

现代长久生活于城市中的人们,随着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于自然的渴望更加的迫切,更加的希望能够亲近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在现代园林的设计时,主要分为了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一种是“以人为本”的园林设计,这种园林主要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植物的设计也是以人的需求为主,目前大多数的园林设计都是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使得植物景观在种植时能够满足周围建筑以及人们生活的需求,例如城市中的小型绿地、以及住宅、工厂等地方附近的小型园林。另外一种是突出自然的理念,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设计的园林,这种园林是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模拟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然后建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供市民们欣赏和生活。这种园林主要是在城市的大型绿地以及滨水的公园,郊区的公园等地方进行设计。而园林设计的规模越大,就越要注意保护自然的原生态景观。所以在建设现代化园林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造生态化完整循环的生态园林,并且对于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要进行协调,保护好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发挥出风景园林的真正意义,做到城市与园林的和谐统一。

二、植物景观设计程序要点

在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要经过五个步骤,首先是分析现状,其次进行概念规划,第三步进行方案设计,第四步是对方案的深化设计,最后设计施工图,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设计配合[2]。

(一)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是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之前,对园林的施工地方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这个阶段是指导植物景观设计方向的关键,保证了园林施工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实施。在分析施工地区的现状时,主要要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和周边考察三个工作。资料收集是对施工场地所属的城市地区的规划理念以及植物的地域性分布情况进行资料的收集,并且收集当地的基本气象、土壤、水温、地质的情况以及当地与植物相关的一些传说和典故。现场调研就是对施工产地的土壤等情况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分析是对施工地区周边的整体绿化情况,以及周边的建筑物等情况进行了解。

(二)概念规划。概念规划是设计师根据施工地区所属城市的整体规划理念,结合现状分析的资料对植物景观的设计提出一个大概的规划思路,并提出整个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新意和特色。

(三)设计方案。在规划好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之后,就要进行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是调整规划概念中的层次以及内容,并且将概念进行深化和细化,将宏观的概念方向变成具体的细节步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将规划的宏观内容全面有序的展开,将植物景观的特色进行分区,并整合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然后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方案。

(四)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是对方案设计内容的再次细化和调整。将方案这几中的内容借鉴园林植物配置和设计的原则,对植物进行分类,归置,并且表面种植的数量和需要间隔的距离等,深化设计是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同步进行的细化过程,是对方案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全面的调整。

(五)设计施工图。施工图的设计囊括了植物种植的施工以及工程的预算、工程的监管和验收等工程的各个方面具体细节的设计。施工图能够准确的表达出种植某种植物的目的以及种植植物的具体步骤和细节。植物的施工图明确了植物种类、名称、种植位置、行距、数量、规格等大多数需要施工中注意的问题,并且表面了植物的选用情况以及种植植物苗木的质量,苗木的移栽方法等资料和要求。是最终进行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3]。

(六)施工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可控的情况而出现种植的问题。施工配合就是在施工中对现场施工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并重新设计的过程。设计师要在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出现的问题,并且对现场的施工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这个过程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效果和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设计师要积极的对施工进行配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遵循现代园林设计原则,并且做好设计前的现状分析,提出具有特色的规划概念,同时提出全面的设计方案并且加以深化完善,形成指导施工的施工图,才能够使植物景观在施工中更加有效,使风景园林的质量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牛艳玲.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00-4104.

篇9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风景园林设计风格多样化

(一)设计要素的涌现

形式的多样化首先应表现为设计要素的日新月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设计中所出现的多样化设计要素。我国现代设计师可以自由的运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等形体要素来创造新时代的风景园林。这些现代园林设计师已经掌握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所以创造出来的景观风貌也是多姿多彩的。

此外,风景园林设计形式多样性的另一个源泉就是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创新运用。例如:可以加强地形的点状效果,或是突出地形德行特色,以创造出如同构筑物般的多种空间效果,或将自然地型的极端规则化处理。还有的喷泉也发生了一些变革,与传统的侧喷泉相比,这些有电脑调节造型、控制高度、形态多变的喷泉更有一番情趣。

(二)技术的广泛运用

新技术与草料的合理运用,使很多设计师都具备了超越传统城市景观园林效果的基础条件。通过利用色彩、光影、质感等多种手段,可以在现代城市内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如:美国加州的绿景园为了能够创造出一处烈日炎炎下的凉爽空间,为向职员们提供共享的户外空间,在自然的丛林中安装了雾气喷嘴,雾气定时喷放,受到阳光及微风的影响,雾气变换多姿。还可以将雾气喷嘴放置于圆形的玻璃盖当中,在底部安装光源,源于同一处的雾气及光源在夜色中创造出的戏剧般的效果,会使环境犹如剧场布景一样。

日本兵库县姬路视郊的儿童公园设计者有感于儿童捉迷藏游戏的规则,相继创造出了“地之路”、“ 风之路”、“ 风之屋” 等概念的构筑物。在设计中,主要是把握“环回线路,安全至上”,“地之路”主要为木制地面,黄色钢管扶手及金属栏杆;“风之路”为木制滑道,螺旋形态。在整个设计构思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宛如一曲钢管乐章,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三)形式与功能上的突破

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设计师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因此,可以将形式与功能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图形,找到功能需求的几大因素。

例如:美国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等商业性主题公园,自身的独特游乐项目的功能需求,使得在形式创造方面有很多科学依据,在环境形态方面也与综合性的城市公园有着本质区别。在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美国路易斯安那湖公园中,有意识地保留了植被的原始感和森林的神秘色彩,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的玩耍。有时孩子们也会加装对觉艺术很感兴趣,而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真的懂,也不是真感兴趣,只是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还有在功能性形式的塑造中比较成功的就是加拿大的海滨聚石园,该公园是处于海港边沿的,为了保护海岸防止潮汐与东西风暴侵袭,就必须在公园步道靠海一侧必须建设防波堤。此外,为了满足景观和功能的双重需求,还要设置人工潮汐池和组石,以便促成水岸和防波堤。当潮汐汹涌上涨时,大海就能与人工潮汐连成一体,就成了人们戏潮的场所;等到海水退却时,充盈海水的人工池又可使人回忆起涨潮时的意境。在聚石园内,石块都被疏密有间、错落有致的布置于水面较高的潮汐池中,还有的被安置在防波堤上。总之,通过组石不同的摆放形式有效地解决了形式与功能统一的问题。

二、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风景园林设计作品趋于雷同,盲目模仿的痕迹明显,从而缺乏了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好的风景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但是必须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是生搬硬套,不顾科学研究,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规划理念与方案设计都缺乏连贯性,设计理念既肤浅又空洞。因此,在作品中都没有得到切实反映。有一些大型的风景园林工程,如:综合性公园、城市广场、滨河绿带等,在设计初期,方案都具有独特的规划理念,但是到了工程进行阶段,就经常因沟通衔接不足或其它因素,使规划理念与方案设计出现严重脱节,当初的规划理念没有体现在方案设计方面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的,也随之导致施工图阶段出现问题,影响了整个景观效果。

(三)现在有一大部分风景园林项目方案仍然停留在平面阶段,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追求形式上的美却忽略了功能,设计出的方案不切实际,缺少人文关怀,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四)有大部分风景园林项目设计没有很好的立足于基地本体,基地生态的观点、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均等未能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实际相结合,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浪费了有限的自然资源。

(五)有的风景园林项目将达到人文景观与生态景观平衡、现代景观与传统景观融合作为目标,但是事实上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实现。还有的园林建设中人工成分过多,园林景观缺少了自然美,这样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还有很多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风景园林设计不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所以,每一位风景园林设计者都要加强多种学科的学习,并将景观设计与现代美学、心理学相结合起来,从而使风景园林设计风格更新颖,更具活力!

四、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44-01

前言:不同地区的气候、水文、地理条件不尽相同,发展的历史背景也不一样,所形成的人文风情和特色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历史上,众多不同地域和不同时间段的园林设计都遵循了一个相同的地域特征规划原则。充分体现各地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其中包括体现不同时期的人文历史,社会属性和自然环境,尊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域特色建设和规划风景园林。了解到这些内容,才能使风景园林规划与施工意义有更清楚的认识。

1.风景园林规划中地域特征的内容

1.1 地域自然特征

地域自然特征包括水文特征、气候特征、地质地貌特征、植被特征等。根据某些特定地域的气候不同我们会设计不同的建筑构建不同的植物配置来有效地将自然地貌合理运用起来。山、水是风景园林塑造的重要元素,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所不可或缺的。地貌特征的形成是来自地球表面在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而成,而地质地貌与风景园林中的植被和建造亭台楼阁有这密切的关系。植被是人居环境建设中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因子,具有净化空气和欣赏的作用。植被的地域性变化较大,且分布规律,因此,地域植被特征对风景园林的影响非常大。

1.2 地域人文特征

地域人文特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地域人文特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在不断发展与变化,对社会的发展进程意义重大,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当地的历史遗迹、社会历史发展背景等等。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当地的历史文化也是自然形成的,包括民俗、生活习惯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各种文化成果等等,都是当地文化的体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将这些文化成果浓缩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而规划到风景园林中,可以为风景园林景观增添文化色彩。

1.3 地域实际应用特征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深受各种现代艺术思潮影响的设计师们不再仅仅 根据地形地貌、堆山理水、筑亭建台。他们从地貌中寻找地域自在生成的美,巧妙利用大地的肌理构成设计的语汇,重新审视现存物,用艺术的语言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场所方面的有关风景园林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设计者善于利用需要进行设计区的现有物体,并且善于将那些不起眼甚至惹人嫌弃的物件美化。使之转化为适合当地特色符合设计主题的亮眼风景。

2.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2.1 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自然特征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自然界各元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拥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在风景园林规划中需要考虑的气候气象、地质地貌、植被等自然特征。在对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师要对设计的每一个自然特征进行充分地了解,并对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注重将自然要素的特征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避免要素破坏,实施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对风景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假山水的设计,要依据地形地貌特点,做到园林构造与周围的环境要融合为一体,园林要具有艺术特色,虽然园林是设计而成,但是,要达到自然和谐,使园林景观给人以自然天成之感。

2.2 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尊重并延续地域的文脉, 是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特征。任何的设计流派,无论风格样式有着怎样的风貌,实质上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 自然条件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有着渊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技术背景。历史遗迹是人类在地域上活动所留下的宝贵财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的背后必定蕴藏着吸引众人的历史背景。在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应将历史遗迹与风景园林的设计相结合,在保留与尊重历史古迹的基础上添加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元素,既具有历史风格又不显得陈旧落伍,形成历史与现代风格的有机统一。

2.3 地域实际应用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面貌和风格,与传统园林设计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是由于园林规划的实际应用特征决定的,这也是园林规划的地域特征之一。不同的城市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预期是不一样的,有些园林设计是为了满足市民的休闲互动需要,因此应该表现出更多的开放状态,园林中应该设计更多的休息区以及公民自由应用区。有些园林设计则以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水平为目的,因此应该表现出更多的生态元素,园林设计中要包含大量的多样化物种的生存环境,对人类的应用要求却不加限制,例如,广州一些生态园林中设计了各种水道和湖泊,但并没有为人们的日常娱乐设计更多的空间。由此可见,不同城市对园林应用的需求不同,也对园林设计的理念以及设计的风格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3.结语

在现代社会,园林景观越来越呈现出综合的特征,科学、功能、艺术是现代景观追求的目标。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大众审美和需求的提高又进一步影响着园林景观的变化。风景园林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等方面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断追求的发展目标。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是需要注意的内容,无论是地域自然特征,还是地域人文特征,都需要在设计之前有所了解,并将这些元素符号化,融入到规划设计中。

参考文献

篇11

一、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概念

1.风景园林生态设计

风景园林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维持它正常运转的能源、物质均来自于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所以说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2. 生态设计

“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存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二、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以循环为主的水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大型植物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2.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的植物配置的设计

(1)植物材料的选择

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功能,应尽可能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对于构建城市生态园林,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2)选用生态效益高的植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因此,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3)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要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应考虑到植物的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各树种间和草木间群落的稳定性等问题,特别是针对树木间的生化相克和对人体产生过敏或有碍健康的各种问题都应考虑周全。不同植物配置在一起除考虑不同功能区的条件外,还应考虑植物相生相克性、阴阳性、观赏性,病虫害的交叉性,以及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整体功能性的发挥等都是配置园林植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和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暴发,常绿与落叶树种分隔栽植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耐阴灌木树种与喜光乔木树种配植,在增加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3.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3.1 应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主要手法有:

(1)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

(2)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 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3.2 基于生态调控原理,利用并再生场地现有的材料和资源

生态调控原理中的循环再生,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始终,生态的风景园林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3.3 土壤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特别是在风景园林的生态恢复设计模式中,土壤因子很重要,一般都需要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测试,选择相应的对策。

4.土壤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是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常规做法是将不适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换走,或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长,或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微生物的活动,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

综上所述,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是要把人与自然、环境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表达了人类渴望与自然亲近、并与自然融合共生的愿望。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增强和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生态设计手法的探索也在持续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在这些设计手法中得以表达。无论过程或结果,无论表象或本质,它们都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的思索与探究。

参考文献:

篇12

1地势平坦式园林场地

(1)通过对场地利用模块的优化,可以有效增强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效益,实现风景园林效果的提升,满足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解决实际建设用地需求,需要进行传统理论方法及新型设计方法的结合,解决风景园林设计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我国传统风景园林建设精髓的汲取,进行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的应用,适应我国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日益健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这促进了城市建筑密度的加大,市区内的公用空间面积日益减少,为了实现生活环境的改善,需要进行城市广场的优化设计,满足人们的互动交流要求。在城市景观用地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城市建设规划方案的整体性设计,做好现有土地、地势的调整及规划工作,目前来看,我国城市的风景园林做主要建设在地势比较平台的区域,其地形处理难度比较低,这种地形让景物一览无遗,可以进行大型集中标志性景观的设置。(2)地势平坦式园林场地的典型是上海世博园的世博轴,其整体地势比较平台,具备非常突出的主轴观,其设计理念磅礴大气,富有巨大的震撼力,与此同时,地势平坦区域的景观设计也是风景园林设计体系中的最难处理的模式,相比于其他模式的区域环境,该设计形式可借助的环境要素比较少,如果不能进行有效性的处理,就容易导致园林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不利于园林场地的整体化布局设计,其缺乏足够的竖向震慑力及吸引力,在这种园林场地设计模块中,需要进行主体景观体量感的保持,才能打造最优化的风景效果,在配景点缀过程中,不能出现主次颠倒的状况。

2山林式园林场地

在山林式园林场地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山林地势的深入分析,这种地形非常具备代表性,这种自然环境具备较大的起伏落差,其蜿蜒连绵,存在一系列的悬崖峭壁,整体气势恢弘巍峨,相比于地势平坦地区,山林式园林场地具备独特性的特点,其凹陷之处,可以进行水源的深挖,进行人工护坡的建设,通过对山石的选取,进行房屋的建造,沿着山势,进行曲廊的建造,其曲线自然蜿蜒,具备丰富的建筑内涵,山林式园林场地有利于体现文人隐士的深居青山老林的清高气节,通过对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综合性利用,实现对风景名胜及大地景观的有效性利用,实现对天然资源的有效性利用及保护,满足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用地的规范要求。

3傍水式园林场地

(1)水资源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万物生命的起源,亲水性是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点,水景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形态园林设计模式的应用,实现水景建筑物建设体系的健全,水景是设计师们自然情感的抒发工具,通过对水景的利用,才能进行景观隐形范围的扩大,提升景观视觉效果。在水边建林,能够提升绿色植物的生长效率,有利于为园林提供良好的景色,实现对景观环境的有效性开拓,这种若隐若现的水景象具备独特的特点,非陆地景象难以相比的,这种景色能够进行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唤起,这是我国古代园林造园设计过程中的精髓,能够引发人的心灵共鸣,陶冶人的精神情操,为人创造一种愉悦的自然居住环境。(2)在我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尤其是沿江、沿海、内河区域的城市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可以实现城市地域特色的有效性突出,滨水景观的处理是现阶段景观设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设计模下,水能实现了景观轴线的延长,实现景观视角的有效性拓宽,有利于实现城市人文特征的塑造,不同形式的水系给人的景观感受是不一样的,为了解决实际工作要求,需要进行水流转角处景观焦点观景点的设置,进行亲水平台的设置,满足人的亲水性心理需求。

4依靠建筑的园林场地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推广,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得到增加,为了适应现阶段绿色城市的建设要求,不能仅仅进行山体、荒地的绿色恢复工作,需要将风景园林设计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宅院、学校等的园林设计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这种依附于建筑体的景观设计模式受到建筑基地环境条件的影响,其整体布局比较反散,其整体地形结构比较复杂,处理起来的难度系数比较高。通过对建筑环境风景园林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建筑区域的保护,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游园乐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有利于触发文人骚客的精神情怀,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实现实用功能及休闲功能的结合,进行建筑绿地设计规划模块的优化,实现道路交通环节、亭廊花架环节、休憩平台等的有效协调,切实增强园林场地的整体功能性。

5风景园林设计用地模式

(1)通过对自然地势环境条件的利用,可以有效增强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效益,这需要进行地形地势状况的分析,做好景观设计的基地环境处理工作,实现对区域自然条件的有效性利用。在工程实践中基地建设条件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有利的,有不利的,不利的影响因素通常分为两个环节,分别是自然不利模块,人力不利模块。自然不利模块主要包括地势环境影响因素,其对于施工因素及后期设备配置带来一系列的难度,人为不利因素主要包括人工开发及利用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进行自然要求的充分性考虑,导致违背自然规律的状况,从而出现土地不可利用的状况,比如地质结构的变化,水环境污染问题、土壤酸碱性改变问题等。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的不利因素,需要做好实地考察及分析工作,进行矛盾焦点的找出在满足建筑造园的基础上,做好景观点显著特点的突出,实现其景观特色的突出,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落实好设计师的工作职责,强化对不利因素的处理,通过对各种科技模式的应用,实现生态保护效益的提升,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通过对人力不可改变景观因素的分析,进行特定造景方式的应用,将其隐藏与自然环境中,使其成为基地环境中的景观核心,实现社会效益、居住效益、生态效益的结合,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通过对废弃采石坑的规范化开采及管理、建设应用,可以进行风景名胜的创造,比如绍兴东湖实现对废弃采石坑的稍加点缀,形成了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实现了对用地资源的准确性利用,在风景园林设计模块中,进行用地具体用途的分析是必要的,这应用到了我国的传统相地概念,需要做好用地的选择工作,做好地基地质的勘踏工作,进行相地域内环境的良好应用及选择,进行用地实际状况的深入分析,做好风景园林的任务设计工作,在设计任务书的应用过程中,做好风景园林的现场分析工作,实现对用地材料的协调使用。

6结束语

为了提升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效益,需要进行风景设计及建设模块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的分析,实现对有利条件的利用,避免不利条件的负面影响,实现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的应用,打造适宜人居住的生活环境,实现人精神情操的陶冶。

参考文献

[1]孟兆祯.中国风景园林的特色[J].广东园林,2006(01).

篇13

景观一词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学科之间有不同的解释。在地理学中,景观就是存在的一种景象,是一个地方的风景特征,是这个地方独一无二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又被分为特殊的3类:纯自然景观,乡村景观,城市景观。在纯自然景观中,顾名思义,就是纯天然,不经过人工雕琢。而乡村景观则是在乡村人为下进行轻微的雕琢,没有很大的建筑或者风景。而城市景观就是把乡村景观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背景。

1.2乡村景观的特点

1.2.1自发性。

乡村景观的存在不是经过特殊雕琢,它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必然形成。在有农村形成以后必然有乡村景观,乡村景观的体现在农民辛勤劳作下无意中产生。它没有经过农民刻意的雕刻,也没有为了好看而特殊制造,乡村景观完全体现农民为生存对自然做的一些轻微改造。乡村景观的形成是人类与自然最初的相处,它是自然环境下的一处美丽风景线。乡村景观的形成存在一定的自发性,是人类依赖自然的体现。

1.2.2生产性。

乡村景观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生产性。在农村中,人们为维持生活,只有对大自然的土地进行劳作,对土地进行耕种,这一切是为生存。而乡村景观也在这种情况下无形中形成。从乡村景观中可以看出村民们对自然的改造,可以看出村民是为生产生存对大自然的一种粗略开发利用。所以,乡村景观具有一定的生产性。

1.2.3地域性。

乡村景观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些文化差异的影响下,乡村景观也不同。不同地域,生产方式也不一样,在我国南方和北方明显可以看出在田地方面的差距,所以乡村景观在地域性方面非常明显。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下,乡村的文化也越来越进步,乡村景观也会随着地域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2乡村景观在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启示

乡村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在现在园林中也应用起来,体现园主的返璞归真不忘本。乡村景观对园林设计具有深远意义,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可以参考乡村景观的特征,加入园林设计中,让园林更有一番风味。

2.1乡村景观的艺术再现

目前,大多数的西方国家,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都加入一些乡村景观。这也是乡村景观的一种艺术再现。我国在园林设计中,应该分析研究西方园林设计的目的,适当加入一些乡村景观。在城市景观中,乡村景观也是一道风景线。在公园设计中,可以直接加入乡村景观,体现我国美丽的田园风光。

2.2耕作景观的再现

美国风景园林师丹•克雷、埃克博和罗斯认为农民是“首席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农民的辛勤劳作,在劳作中体现的风景园林,是汗水的结晶,具有很大的意义。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当加入一些耕作景观,可以作为整个风景园林的特殊设计。中国土地中梯田就是美与使用相结合,对我们的视觉有一定的冲击力,使我们看到时产生不同的情感。

2.3把乡村带入城市

“把乡村带入城市”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最令人瞩目的贡献。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他认为把乡村景观引入城市公园,是城市对大自然回归的一种体现,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城市人的生活减少很大的环境压力。

2.4变化的风景

在过去园林中的设计,人们都希望看到的景观能够一沉不变。但是,在如今的社会,这种不变不再适应。一些设计师认为,景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一些变化,这样更能适应现代的环境。乡村景观随时间的变化有不同的动态,反应季节变换,自然界的繁荣与萧瑟。所以,现代的设计师要抓住这一重点,进行新方向园林的设计研究,使园林更具活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