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管理的概念

经济管理的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管理的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管理的概念

篇1

高校的管理工作很关键的一部分就是后勤管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当前的高校后勤已经满足不了教学和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为了实现高校后勤改革向着后勤社会化发展,解决高校中存在的教育和服务之间的矛盾,还有后勤单位的经营所有权等问题,相关工作者应该采用精益化管理理念来改革高校的后勤管理。

1 简述高校后勤精益化管理理念

精益准确来说是一种管理的思想和理念。精益化管理理念主要由五个方面组成:一是准确得出产品的价值;二是促使价值的高效流动;三是用户能够拉动生产者方面的价值;四是一直秉着追求完美的态度;五是对产品的价值流进行准确识别。精益化管理理念最早出现在丰田企业的管理中,这种先进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使其在管理行业中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正朝着企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采用企业的精益化管理理念来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高校后勤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高校后勤管理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高校后勤改革面临许多严重的问题,改革的进程出现阻碍,出现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1.管理体系和工作体系出现的问题。高校后勤改革需要牵扯很广泛的东西,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不能保证改革后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否得到提升,担心改革后的管理体系还不如学校自己管理有效;二是考虑到企业化的后勤管理体系可能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三是担心改革后的管理体系不能分担学校的压力,反而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四是怕改革会带来一些问题影响学校的发展与稳定。

2.老一套的思想观念问题。“人”自身的问题是高校后勤改革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后勤工作者由于思想老套,长期受到旧模式的影响,担心自己的铁饭碗不保;另外有很多员工不愿意离开行政编制,至少也要待在甲方工作。还有一部分人安于享乐,把后勤工作当作自身福利待遇,不能理解和适应新理念下的工作方式。

3.改革的目标和实际执行之间的问题。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比较松散,管理部门习惯性的把后勤工作包给后勤部门,不注重管理,后勤部门缺乏管理方式和经验,往往处于被动接受,这些旧的体系非常难改变。需要享受后勤服务时,往往希望后勤成本低和福利高;而在后勤部门需要完善设施时,又寄希望于社会化,使得后勤改革面临严重的问题,后勤改革停滞不前,相互矛盾;后勤管理在逐渐社会化的同时,怎样更有效的为教学和学生服务,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4.后勤的规模效益和工作质量的问题。从全面的角度来看,高校后勤改革工作进展缓慢,且存在地域之间的不平衡。高校后勤改革缺乏灵活的运行方式,使得后勤的服务质量难以提高,后勤工作不能得到老师和学生的满意。当前后勤部门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阻碍了后勤的发展,不能提高后勤的规模和实力,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影响了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浪费了学校的资源。

3 如何采用精益化管理理念改革高校后勤管理

如何在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引入精益化管理理念是较为艰巨的工作,改革中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改革的步伐。如何把精益化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后勤管理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具体的实施办法:

1.改革高校后勤管理的同时要转变员工的旧思想。只有转变后勤职工的思想观念,废除传统意义上的陈旧观念,精益化管理体系才能在后勤工作中得到根本实施,才能有效的促进高校后勤工作的发展。高校后勤工作作为社会化的企业模式,同样面临着各种市场竞争,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实力,有效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才能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持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拥有雄厚实力的企业往往具备优秀的精益文化。拥有优秀的精益文化是企业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只有引入优秀的精益文化到高校后勤管理中,才能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的持续发展,这是实现后勤改革目标的最好途径,也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基本因素。

2.制定一套围绕精益化管理理念的管理制度。首先,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成绩考核制度,要想使后勤职工能从思想上认同精益化管理理念,必须成立完善的成绩考核制度,在后勤的日常工作中引入精益化管理理念进行工作指导。后勤管理由于内外部的不断变化,导致成绩考核制度和方法也会发生改变,只有稳定成绩考核制度,才能实现精益化的后勤工作。后勤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应采用精益化管理。随着精益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不断深入,后勤管理中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变化,使人事管理具备精益化管理理念,能够更加巩固高校后勤管理的精益化和社会化,使高校后勤改革能够与高校的发展同步进行,为高校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最后,要对后勤管理的成本核算制度进行精益化改革。只有确定成本核算的范围和目标,才能更好的在后勤管理中树立成本核算的观念,要想采用精益化管理理念对成本核算制度进行改革,必须要建立在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上。后勤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尽最大限度的降低浪费,这样才能实现精益化管理的要求,精益化管理才能更好的融入高校后勤管理中去。

3.精益化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对质量的把控。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是精益化管理的重要目标。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产品的安全和价值,后勤服务的水平;二是后勤管理在工作过程中的质量;三是全体员工的质量把关,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树立质量意识;四是制定一套完整的质量把控体系。

4 总结

采用上面所述的精益化管理理念来改革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能够引导高校管理体系朝着社会化和精益化方向发展,为尽快达到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使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能够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志铭;产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渐进式改革[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

[2]杜德清,张啸;加强高校后勤管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J];高校后勤研究;2011( 5)

[3]罗树琼;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9)

篇2

校园景观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所大学风格、面貌的体现。独具特色的校园绿化能够很好地表现一种校园文化内涵,能够代表一所大学的风格和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学校的校园绿化也需要不断创新,大胆革除那些已不合时代要求的落后内容与僵死的形式,进一步发展优秀传统与现代内容相结合的绿化形式,改变过去的那种“封闭式”绿化为“敞开式”绿化,使其符合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1 老校区绿化格局现状

由于不同时代对校园绿化的要求不同,校园绿化的风格也不同,就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梅陇路校区)为例,从20世纪建国初期至今,迎来了第60个周年庆典,经历了风风雨雨60个年头的变迁,老校园的绿化格局已渐渐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1 绿化有余,美化不足

20世纪50年代,老校园中绿化普遍树木过多,华东理工大学亦不例外,到处郁郁葱葱,绿化有余而美化不足,已经对校园教学楼及宿舍的使用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教学楼前后种植的几排高大乔木遮挡光线,致使教室内阳光不足,通风不良,阴暗潮湿,影响学生学习。

1.2 老化有余,朝气不足

由于种植年代较长,速生树木、花灌木、绿篱已日趋老化,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病虫害多,花期变短。绿篱生长过高,下面老叶脱落、干枯,失去了应有的观赏价值。那些病弱、枯老、杂乱的树木形状与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形象格格不入,生长不良的树木也失去了观赏价值。

1.3 平面绿化有余,立体绿化不足

由于建校初期,老校园用地充足,绿化面积较大,常在较大的平面内种植低矮植物,立体绿化被忽视,而随着建筑占地的扩大,绿化面积日趋缩小,整个校园内的平面绿化已显得过于单薄狭小,迫切需要增加立体绿化,来丰富其空间层次感。

1.4 封闭有余,开敞不足

老校园的树木、绿篱经过几十年的生长,起初整齐、美丽的绿地内挤满了乔木、灌木,绿篱高达2m以上,不仅减少了学生的活动空间,而且也缩小了人们的视觉范围。这种拥挤、封闭、呆板的空间易使人产生消极压抑的情绪,不利于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精神。

1.5 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校园内大多采用几何状绿地布局,绿化树种大多采用常绿的松柏类树种,这种格局显得过于简单,缺少那种效法自然,给人以诗情画意的意境,易诱发人们消极情绪的产生。

2 新建校园景观规划原则

综上所述,针对华东理工景观现存的问题,形成了最终相应的改造思路。新建校园一般都有与校园总体规划相配套的绿化原则,而像华东理工这样的老校园由于岁月推移,绿化改造比新建校园绿化难度更大。不仅要遵循“效法自然,因地制宜,艺术造景”等一般原则,还要根据其特殊性,从以下几点出发:

2.1 设计简单,易于管理

在进行高校景观改造工程设计时结合了学校绿化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改造区域的地理环境、周边环境以及是否适合师生学习、娱乐、休息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以后的维护与管理。由于高校受绿化经费等限制,绿化设计考虑简单易行,便于后期的维护与管理,保持和提高绿地的观赏价值,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2.4 保留大树,改变地形

由于过去种植了很多的树木,起初整齐、美丽,随着树木的长大,就显得过于拥挤,透视性不强,这样就造成了远看郁郁葱葱,近看杂乱无章的现象,形成了“封闭式”的绿化模式。所以考虑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树种,在大树周围合理运用草花和地被植物,增加绿化层次,丰富绿化景观。在适宜的地方可通过适当改变地形,增加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2.5 植物造景,调整格局

针对原先绿化有余,美化不足的实际情况,确立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在现有的绿化框架上进行格局的调整和改变,特别是在细部的绿化上下功夫,把影响美观和观赏性不强的部分植物移植,改“封闭式”绿化为“敞开式”绿化,使绿色真正融于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实施中,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香味、叶相、季相等自然美。通过利用不同色彩的低矮植物(红花檵木、红叶小檗、金叶女贞、龙柏等)进行造景,形成大空间、大色块,色彩对比强烈,丰富的曲线造型,以动势构图突破图案的呆板,富有时代感而不排斥诗情画意,给师生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2.6 增设景点,提高内涵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播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任,因此学校的绿化美化要适当考虑“精神环境”的塑造,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美好精神风貌的育人环境。结合华东理工的整体布局,根据“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建有特色”的原则进行造景,并达到“寓教育于景物之中”的目的。

2.7 循序渐进,推陈出新

老校园经过几十年的绿化,大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和高校的精神风貌融在一起,成为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精神上的模式,经过多番的会议交流讨论,我发现这种精神模式在一部分保守老同志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所以在绿化改造过程中,不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校园本来的风格,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局部修整,慢慢改变原来的那些不适应时代的东西。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对校园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相信师生观念在慢慢转变,随着审美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创新设计手法将被大家所认同并接受。因此,对于校园绿化改造需要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雨洪利用,可持续发展,绿色街道

Keywords: Rainfall flood u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street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发展概况

伴随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框架的观念不断加强,甚而比作城市景观的血管,同时提出更高要求。然伴随城市发展和道路的修建,下垫面状况改变,不透水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形势愈加严峻,这使得城市建设者们不得不开始新的探索。1971年,麦克哈格与WMRT合作的伍德兰兹新城规划项目,开始了对以自然方式处理建成区雨水排放方法的有益探索。90年代,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出现,“生态街道设计”“绿色街道设计”等逐渐出现。多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了不同规模的雨洪利用研究。这对于走向“可持续”意义重大。

2“绿色街道”的内涵及国外实践经验

“绿色街道”设计内涵:将雨洪管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增添活力;利用街边植被群落降低污染,改善局部小气候,提高空气品质;展示雨水自净自然过程;减少经管道排入自然水体的径流,降低道路对穿越水系或生态敏感区的影响。

2.1加拿大温哥华市的绿色街道

温哥华市的Ridgeway连接城市最大公园绿地Central Park与Pacific Spirit Regional Park,并串联沿途公共绿地与开敞空间,其景观策略着重于恢复和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群落,以形成具有生态通廊作用的绿色空间系统,最大程度发挥植物对雨水的收集和净化功能,道路两侧设生态边沟,对减少径流流失和净化污染物起到很大作用。在温哥华,几乎所有滨水区都规划有自行车道,与绿色街道一起形成相互交织的交通网,极大促进交通出行向更环保健康的方式转变。

2.2波特兰市第12大街

该项目将街道雨水管理与利用融入街道景观设计中,成为当地街道新景观的重要元素,截留经雨水管道排入威拉米特河的雨水,将位于人行道和街道侧边石之间的“废地”重新利用起来,借助其中栽种的多种植物,成功收集、滞留、清洁、渗透雨水从而实现可持续管理。整个设计主要为4个植物种植池,雨水经过种植池边沿的30cm的端口进入池中,当种植池雨水饱和无法继续收集,多余雨水即从另一个出口经街道再流入第二个池,直至最后,当第4个种植池也达到饱和时,多余的雨水将流入现有的城市雨水排放系统。

2.3NE Siskiyou街道

该项目为街道停车场的一部分,将其改造成两个街道侧边扩展池。普通的街道侧边石通常用于交通防护和保护行人安全,而NE Siskiyou街道的侧边石,它还具有雨水处理的生态功能。遇到暴雨时,水会从一个单元流入另一个单元,形成跌水景观,直到植物和土壤完全吸收水,或者侧边石扩展池达到储水饱和。当出现大暴雨时,多余雨水会从侧边石尾部的另一个出口流出,最后汇入城市雨水排放系统。

3“绿色街道”在我国建设情况及改造建议

雨季或暴雨时节,我们常看到城市遭雨水倒灌、道路被雨水淹没,车辆、行人在水中行进艰难,这充分说明我国大多数城市在雨洪管理上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多数城市所宣传的绿色街道还停留在绿化和美化层面,与可持续的街道建设尚有距离。在现有条件下,可从:

1)建“雨水花园”,在发挥传统功能外,使其具有收集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位等功能。

2)改变传统道路模式,抬升标高。现行道路系统中,路面比两侧绿化绿地高,雨水很快流走,并淤塞下水道,但植被浇灌却要依靠自来水,造成浪费。

3)减少城市街道广场中硬地和人工植草,增加以植被群落形式组织的绿地,利用其生态群落效应,涵养水分,保持水土,减少地表径流,促进大气中水循环,增强蓄水能力。

4)更新市政设施材料,以透水性取代非透水性材料,多用嵌草铺装,提高渗水能力。

5)利用水的形态特征,与其他造景材料结合,创造既富特色又具净化功能的雨水景观。

4结语

“绿色街道”其恢复自然界雨水循环系统,创造可持续的生态景观和街道景观的理念,是人们实现营造健康、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有效途径。在当今全球范围内面临水资源问题情况下,充分节约和利用水资源,使基础设施“绿色”化,是城市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雨洪利用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更是我国走“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熊广忠 城市道路美学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陈晓彤 传承・整合与嬗变――美国景观设计发展研究 [M] 南京 东南大学

[ 3 ] 李宏 梁献超 刘艳阳 城市雨水利用中的景观营造 [J] 《城市问题》

[4] 陈晓彤 倪兵华 街道景观的“绿色”革命 [J] 《中国园林》2009年第06期

[5] 省略 [z]

篇4

受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因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其整体人才质量逐渐降低。理性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质量降低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专业特征不突出、缺乏层次性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是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个性与层次性,共性趋同特征显著

 

近年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十分快,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众多教材缺乏更新,甚至采用十几年前的教材,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没有体现出教学特色。众多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多表现出共性趋同特征,其人才培养越发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对多层次、多样化与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不利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偏高

 

在不同的院校中,其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描述,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于: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时展,其“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并没有产生多少变化,然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发展的实际国情不符。事实上,经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毕业的学生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可能性较低,甚至很大部分一部分学生无法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然而其院校所秉承的高级专门人才则会给其毕业生以一种虚假的“高级专门人才”身份,学生从内心抵触、不愿意进入到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工作,一味去追求高级管理部门的稀少职务。人才培养定位偏高成为了人尽其用的一种客观限制,也是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分析

 

综合考虑知识经济发展的实际,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合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高素质。当前时代,知识资源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竞争的成败。为满足企业需求,学校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学生整体素质,推行素质交易以提高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确保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我、自我教育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要求创新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第二,高能力。当前,虽然知识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但知识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结构综合化与知识传播数字化等特征越发显著,为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过程中,要求强化学生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信息接受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辨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研究与组织管理能力等;第三,宽广的知识面。当前,时代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确保人才素质能够满足时代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在国外一些院校中十分关注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培养,推行“百科全书式”教育方式。在很多卓有成就的人才中,其一般是某一些学科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通才;第四,创新性。创新性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理念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核心理念。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知识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与创新教育体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需要以学生知识创新为关键节点,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与首创精神,引导学生更为关注自身能力的发展。进行教育体系创新,构建出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体系。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创新,是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条件与必然基础,只有在核心理念创新的指导下,方可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并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在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后,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在于理论突出而缺乏实践操作,创新性活动少且缺乏自主创新培养,缺乏对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注。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能力提升,发展复合型人才与具备现代管理观念与思维的人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推动教学改革,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改革路径主要表现为:

 

(一)转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时展的现实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教学模式下,更为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倡导学生更多背诵理论知识,这样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所具备的判断力、表现性与创造力十分有限,其整体素养难以满足知识经济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除了在教学生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培养。基于此,需要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需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充分重视知识的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市场需求相挂钩,引入当前市场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试试探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拓展研究新的知识与领域。

 

(二)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讲授法属于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其并不能作为唯一方法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尤其是应引入经济管理类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如选择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探究性教学等,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是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三)引入生活素材并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并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设备,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拓展学生眼界,不断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前沿变化。教师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丰富与大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实际问题,确保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实际,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自我发展。

 

(四)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改革需要以创新为着力点,确保让学生学会思考,具备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过程教学,尽量表现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创新与进步,高度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并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基于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开放程度,增加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强度。

 

(五)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反映生活之中存在的客观性问题,打破理论知识局限,将其拓展到实际问题之中并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强化实践与操作,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确保其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信息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入丰富而具有趣味性、娱乐又具备知识性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设置需要体现自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其需要充分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整体素质。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其效果初析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在经济管理类领域推行了教学改革,创新了教学模式,获得了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层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在教学方式上引入探研型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讲授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图书与资料,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提出选题、设计出解决方案,积极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邀请相关企业或一些承担有科研项目的学生活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实际中所面对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三,邀请富有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让其到校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现实并发现素材,学会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其四,选出学生设计中具备创新性与优秀的研究方案,引导并帮助学生依据兴趣成立科研实践小组,为科研小组配备一定的经费,安排高年级学生或教师来协助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用到实际;其五,积极鼓励科研小组应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应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调查与谈论工作,以团队自身努力,解决科研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学期考核过程中,科研实践小组应将其所研究的问题通过实践报告总结出来,并发表自己的体验与相关收获。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后,课程教学获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如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极大提升,学生更为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与探索知识,这些通过考核与试卷考试均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较好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思维能力获得提升,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素材的丰富,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科学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简而言之,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改革创新,切实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参与意识获得增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获得肯定,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12-02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1]。它是以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实践的、协作式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等多个方面获得全面的训练和提高[2]。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2014年以来本文作者进行了基于CDIO理念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通过企业调研、问卷调查、实践应用等方法,对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应用。

一、目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目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处于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手段深度结合期,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亟需改进的不足。

1.传统章节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框架,使课程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教学模式单一,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导致学生或者对教师产生了过分的依赖,或者对课程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甚至产生不想学的念头。

3.协作能力培养欠缺。课程的教学目标重视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团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协作精神。

4.目前的考核方式单一化,无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能力,也不符合现代工程教育的评价标准。

5.教材内容编排不合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相关的教材很多,但多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主,不能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些教材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使得教、学、做难于合一。

二、基于CDIO理念构建课程、专业、社会“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基于CDIO理念,根据园林植物造景师岗位相关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围绕就业岗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岗位技能为切入点,选取课程内容。具体内容如表1。

三、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施和保障

1.教学组织设计:在教学组织上,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以项目导向为主,同时穿插专题研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同时实行分组教学,推动团队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项目开发能力,提高学生在项目设计、工作分工、交流汇报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团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考核方式设计:以往的考核以书面考核为主,强调结果的考核。以CDIO倡导的“过程评价”为基础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课程采取企业、教师、学生不同主体的评价,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注重考核学生项目设计与应用能力。除了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精神的评价。从项目设计过程、项目设计效果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多元过程考核评价。课程总评成绩中项目测评占60%,职业素养占5%,课堂表现占5%,期末考核(理论和技能)占30%。

3.教学团队建设:建设高水平和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更需要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团队由拥有丰富职业经验的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企业培训和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应用和社会服务,引入企业新技术和服务规范,使得课程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4.实训条件建设:建设符合课程需要的实验实训条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教学,实训室应该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融合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的多重功能。我校结合上海市重点专业建设改建园林制图实训室、园林设计实训室、园林植物识别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室等实训场所。积极开展顶岗实习,与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绿化养护有限公司、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鼓励和安排学生参加相关设计单位的实习岗位,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更好的提升。

5.教学资源库建设:除学院教务处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文件、实施方案以外,随着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改造,产生了以下主要教学文件:园林专业课程的实施方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标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考试改革方案及成绩评定实施办法等。完善了满足课堂需要的包括课件、教案、案例、图片、技能竞赛等内容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四、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1.课程实行了项目化改造,并采用“双线制”训练方式。依据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需求,校、企专家共同筛选与园林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能够贯穿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内容在逐步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展开,课内课外训练并行,通过完成项目的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建立了与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能力目标、工作任务、训练过程和自我评价,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以真实的园林设计项目任务为载体,教、学、做相结合开展项目教学。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建设使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被评为2014年上海市级精品课程。

3.出版了与项目化课程配套的特色教材。由9位来自全国高职院校的资深专业教师和3位企业设计骨干组建了具有校企合作优势的教材编写团队,出版了与项目化课程配套的特色教材。教材建设摒弃了传统教学“章、节”的架构体例,遵循“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新理念,建构了模块、项目、工作任务层层相扣的新体例。每个项目都突出工作过程,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4.采用了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能力考核贯穿教学始终。以对完成项目的过程考核为主的方式,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工作态度、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公开、公正、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

篇6

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转型期是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的转型促使管理的改革和转变,其中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更被视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它源于企业的战略目标、组织解构、管理制度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非技术因素的企业管理问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抓住机遇,掌握优良的管理创新方法是保证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

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区别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定义,它是指企业根据经济发展的条件和企业自身生产与经营的需求,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背景下创建的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方式方法的一种创新理念。

企业管理创新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文化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其中又可以细化为管理理念创新、模式机制创新、运作过程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制度方式创新等类别。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决策层、执行层和操作层三层创新的有力结合,它的核心是制度创新。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1.国内外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20世纪70年代初,国外管理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Ray Stata提出了双核心创新理论,即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视为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式。他还首次提出了公司管理创新模式,认为管理者组织学习的速度是唯一的竞争优势,是公司取得竞争力的基石。在我国最早由芮明杰在《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中提出了管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管理创新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利用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既是一种全新的资源整合利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全方位管理,也是一种全新的各个具体资源整合利用以及目标工作制定等相关方面的细节管理。

2.企业管理创新的定义要素

为了建立全新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型,我们概括出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各种要素:①管理组织者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本体;②企业需要及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是管理创新的动机来源;③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是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④高效地整合资源及利用是企业管理者创新的间接目的;⑤引进国内外新的管理思路、企业文化、运营方式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⑥公司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持久的活动;⑦企业管理创新的系统性、方向性、敏锐度、市场性、创造性和把握度;⑧企业管理创新的竞争性、冒险性、动态性、合理性、效益性。由此可见企业管理创新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定者对参与者和生产者施加的相关影响的能力,调动公司系统中的工作人员的积极力和协调执行力,以更好地实现公司管理者制定的目标[3]。该企业创新管理包含了四层含义:①管理创新的前提假设、依据和基本观念是管理创新的基础;②企业为实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公司运营上的战略方式是管理创新的手段;③促使工作人员积极协调地工作是管理创新的任务;④实现公司制定的利润目标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目的。

三、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企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优良的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对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提高在经济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建立管理创新的新概念模型是研究企业管理创新的根本。提出管理概念模型和发掘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两项任务。其中,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结合了西方普适性管理经验及新时期我国转型背景的特殊情况所产生的。这种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由企业管理管理思想初衷分析、企业管理创新形式分析、企业决策层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者人格分析、企业任务管理创新及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组成,具体模型如下图所示:

首先,这种创新概念模型应该遵循传统管理理论并结合了国内外经验方法。其中,管理者的理性一词不仅仅是人所蕴含的能力和遵循的道理规则,更是使用传统行为作为解释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其次,由以往的管理经验得到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虽然依据传统的管理理论,但只有把传统经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使人们认同其管理概念方法。因此,这种管理模型须通过跟踪企业管理创新的实际工作才能证明,即新时期社会转型下公司企业管理创新方式方法的发掘,即把经验管理模型的传统理性与现实结合的管理方法。企业管理概念模型为企业发现管理创新提供了可供研究的方法。

四、结语

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灵魂。管理创新则是企业创新的基石,企业只有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背景,研究管理创新的概念模型并运用到企业的创新管理中去,才能把握创新的趋势,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7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是在传统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与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相比,其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因此与传统企业经济管理的生产管理重点有所不同,其进行经济管理的重点集中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基于此,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指的是,在企业现代化经营的大环境下,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根据企业特点及经济发展规律所实施的产品价格、费用控制、员工报酬及福利等方面的管理手段,以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实现其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具有关联性强的特点。在现代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到企业经济方面,如涉及到企业资金及其分配等,这也就意味着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密切关系着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及部门,其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现代企业整体管理的水平。

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处于指导性地位。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领导者及各部门的管理者在采取某种管理措施时,其最大的依据往往是企业的财务目标,并以此为基准,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为目的制定企业的管理章程和各项具体的管理措施。因此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处于企业经济发展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地位。

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具有综合性特点。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贯穿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不仅涉及到企业财务的预结算,亦关系到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部门,有效的调节各管理部门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协调发展及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说其具有综合性管理的特点。

二、实现现代企业经济规范化管理的途径

为实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应遵循以下有效的管理途径,为完成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为实现企业经济的规范化管理,首先就需要建立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使各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做到“有据可依”。因此,在企业的运营中,要建立起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评价标准,以促使各管理活动的开展能够有章可循以及各管理人员能够合理的分配各项管理任务,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性&持续性。

(二)合理规划企业经济目标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最有效依据就是要做好企业经济目标的规划工作,只有合理的企业经济目标,才使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存在可能性。因此,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合理规划企业的经济目标,并将其目标的实现积极落实到各个环节及各个部门之中,做好相应的审核和监督工作;其次,企业经济目标的制定要严格按照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及资金周转状况设定,切勿设定过高的经济目标,以免其没有顺利实现时,打击企业士气,从而推动企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三)有效配置企业经济资源

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其规范化发展,应做到对其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唯有做到企业人、才、力等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企业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之上促进各管理活动开展的有序化进行及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促进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科学评价企业经济管理

在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科学评价及反馈工作,一是体现在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的评价上;二是表现在对经济目标及经营策略、经营目标的评价上。唯有做好科学评价及反馈工作,才能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吸取相应的管理经验,调整企业的经济目标及经营战略,改进企业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进一步实现企业经济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篇8

【第一章 】电子商务与医院经济管理的整合研究序言

【第二章 】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

【第三章 】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的基本情况和体系框架

【4.1 】现代医院电子商务内部系统建设理论及应用

【4.2 4.3 】电子商务参与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 】医院经管中电子商务应用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当今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疗机构规模的日益扩大,特别是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医院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经济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因此医疗机构亟需寻找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来指导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实践,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技术恰恰为此提供了帮助,二者的结合和具体应用也就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严肃课题。

本论文在分析了现代电子商务及相关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以及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的基本情况和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的要素和特点,也结合新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背景和医疗机构管理的新需要,论述了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技术与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的紧密联系,同时通过具体的理论方法和实际案例分析了电子商务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所带来的效益,并指出了电子商务在参与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论文从整体结构一共分为四部分:

第 1 章 提出本文要论述的问题及所涉及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相关理论;第 2 章 介绍电子商务及其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脉络,分析了国际电子商务运营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突出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第 3 章 从财务、物资、信息三要素出发介绍了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的基本情况和体系框架以及传统工作模式的缺陷,着重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所呈现的新特点、新需要,从而指出了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技术应用于医院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 4 章 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案例论述了电子商务内部、外部系统及各种理论方法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及由此带来的好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 医院 经济管理 医疗保险 信息系统

目录

1. 序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1.1.2 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技术蓬勃兴起

1.1.3 医疗机构迫切需要高效的新型经济管理模式

1.1.4 笔者从事的工作

1.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2.1 研究角度

1.2.2 论文结构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2. 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

2.1 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基本理论

2.1.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2.1.2 电子商务的基本特点

2.2 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五个阶段)

2.2.1 第一阶段:电子邮件阶段

2.2.2 第二阶段:雏形电子商务阶段9

2.2.3 第三阶段:互联网电子商务阶段

2.2.4 第四阶段:全程电子商务阶段

2.2.5 第五阶段:成熟电子商务阶段

2.3 国际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简介

2.4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概况

2.4.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2.4.2 电子商务在我国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概述

2.4.3 我国医院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5 信息技术是现代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有力保障

3. 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的基本情况和体系框架

3.1 医院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

3.1.1 实施医院经济管理的背景意义

3.1.2 医院经济管理的基本概念

3.2 医院经济管理的要素

3.2.1 要素一--财务管理

3.2.2 要素二--物资管理

3.2.3 要素三--信息管理

3.3 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基本原则

3.3.1 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2 医院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3.4 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新特点和新需要

3.4.1 当前医疗事业发展的形势和背景

3.4.2 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新特点

3.4.3 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新需要

4. 电子商务在现代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4.1 现代医院电子商务内部系统建设理论及应用

4.1.1 B to C理论优化了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收费模式

4.1.2 SCM理论完善了医院物资管理流程

4.1.3 ERP理论的应用提高了医院经济资源管理质量

4.1.4 条形码技术提高了临床工作精细度

4.1.5 RFID理论实现了医保患者医疗费用实时结算

4.1.6 OA模式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效率

4.1.7 电子商务思想创新了挂号及付费方式

4.2 现代医院电子商务外部系统建设理论及应用

4.2.1 建立了公开、透明、高效的网上采购体系

4.2.2 方便快捷的网上信息交互

4.2.3 提高远程医疗和远程科研的时效性

4.2.4 广泛的服务营销和网络推广

4.3 电子商务参与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4.3.1 安全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技术

4.3.2 容易造成人为管理弱化

篇9

一、医院经济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一)医院经济管理的概念

医院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指的是在医院运行的过程中,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先进的经济手段对医院的正常运行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通过医院的经济管理,强化医院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核算,能够最大限度得提高医院运行的经济效益,满足医院不断增长的医疗需要,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

(二)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医疗设施的投入逐渐变少,超标准费用得不到有效补偿。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医院想进一步发展,必须不断降低医院成本,增加医院的收入。所以,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医院经济管理方案,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能够不断适应医院医疗体制改革步伐。

其次,能够有效减少医院成本。在当前医院运行体制下,医院的很多医疗设备还是靠国家投入,医院还存在“等靠要”的传统观念。从医院负责人到医院工作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不强,造成了医院成本的无形增加。通过强化医院经济管理,能够对医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监督,实现医院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有效减少医院成本,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再次,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进入医疗领域的趋势越来越大。随着民营企业不断进入医疗领域,公立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医院之后不断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才能够为在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当前医院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医院经济管理观念落后

首先,医院负责人的经济管理理念落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医院负责人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期待国家给予医院各种设备,还没有想通过经济管理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医院经营管理还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当前医院的经济管理非常粗放,还没有形成细化、系统的管理模式,医院的各种资源不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再次,医院工作人员对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工作过程中体会不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造成了医院成本的增加和各种资源的浪费。

(二)医院缺乏有效的经济管理人员

随着当前医院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医院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忽略了人才的选拔,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那么就不能够肩负起医院的经济活动,往往就会造成医院医疗的质量低、物质消耗大,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三)医院经济管理手段落后

首先,医院的经济管理知识缺乏。在当前的医院管理过程中,大部分虽然已经意识到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医院工作人员的经济管理水平不高,经济管理知识缺乏,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有心无力;其次,我国医院现行的管理方法比较简单,一般都是运用经济方法和行政方法。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单纯利用这几种方法不能够保证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

三、新时期创新医院经济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医院经济管理观念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更新医院经济管理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创新医院相关负责人的经济管理理念,在医疗改革中不断优化创新策略,从医院发展实际出发制定发展思路;其次,医院一定要树立全局的意识,从上到下落实医疗改革政策。同时,要树立质量观念,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全方位提高医院的形象,为促进医院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再次,必须树立经济效益观念。在医院的运行中,防止盲目追求规模的情况,把注意力放到提高效益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真正按经济规律办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

(二)完善医院的经济运行机制

首先,完善医院的经济补偿机制。在医院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调整医院自身的经营策略和经营理念,进而来完善经济补偿机制;其次,完善医院的绩效管理体制。完善的绩效管理能够提高医院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够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前提条件。所以说,在医院工作中,负责人要建立奖惩制度,给予贡献大的员工物质和精神的激励,通过完善的权责利机制,保证利益分配到公平性;再次,强化医院的竞争机制。随着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私营医院范围的扩大,医院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一方面医院要积极应对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应该注意医院内部各个科室之间的竞争,形成必要的经营竞争。

(三)建立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医院的经济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建立健全医院经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考察医院经营绩效的基本方法,也是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的重要手段与措施。医院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经济核算,对医院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经济管理和绩效评价,并分析和评估成本及费用的增长,从而全面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总之,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从而为医院的快速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经济管理;影响因素

经济管理思想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不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在企业管理方面,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管理思想也会随着发展变化,否则,就会对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管理思想经过了很长的发展时间,不同的时期,经济管理思想也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且经济管理思想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一定的阶段,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还是会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概述

经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概念,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就是在传统社会的经济体制以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管理思想,其主要方面还是对经济的管理。经济管理思想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社会资源的管理和自然资源的管理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也相互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就是对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管理。经济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农业、企业以及金融业方面,而且当代的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也是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改进和发展。即使是在当代的经济管理思想中,主要内容还是农业、金融行业和企业以及一些现在的经济企业等方面。因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经济管理的思想还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体现出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础性地位。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就像我国的传统文化一样,虽然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对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经济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一定的指引,还需要良好的基础支撑,因此,只有实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有效结合,才能取得有效的发展和进步[1]。今天社会的发展变化很快,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已经表现出了许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对今天的经济管理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今天社会农业产生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社会活动进行的基础,不仅是在传统社会有重要影响,对今天的社会也是一样。纵观我国的历史,实现社会的稳定,都是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而且这种思想从产生一直到今天的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在传统社会,农业的发展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因此,古代社会“重农抑商”思想比较严重,而且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传统社会,农业的管理也一直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方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很大,同时,我国的发展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很严重,在农业的发展方面也表现突出,就是所有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都不敢轻易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发展,始终保持一种平稳的发展姿态,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从整体上来看,对我们今天社会农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农业的有效发展和稳定,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今天社会供求活动的影响。

经济活动的产生,就是一种供求关系的发生,经济活动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进行一定的供求活动。具体来说,经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一定的商品生产活动管理、商品的流通管理以及商品的消费管理,因此,经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概念,涉及到许多方面,有效的经济管理就是要实现各个管理环节的平衡发展。如果对某一方面的管理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社会经济的发展失衡,影响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在对商品的生产方面和流通方面进行管理,一般都是要进行一定的市场情况的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方面的内容,需要有效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才能实现良好的管理。经济活动中也经常出现放任和管理的政策性内容,都是出于对一定的具体情况的考虑,而且对今天的社会经济管理同样适用。

(三)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今天社会货币金融方面产生的影响。

经济管理是一个社会综合性很强的概念,一般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方面,涉及到具体的货币和金融这两个方面的内容[3]。对供求关系方面的管理和对货币金融方面的管理,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传统社会,进行关于货币金融方面的管理,一般都是政府方面规定相关方面的价格,进行必要的价格控制,实现一定的经济管理,稳定金融市场。传统社会中,一般是用一定的谷物进行必要的价值衡量,确定一定的价格标准。在我国古代,自秦统一货币以来,金融方面发展非常快,也对传统社会的货币金融管理构建了一定的基础条件。货币金融方面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经济现象,比如借贷以及利息的产生和发展,是货币金融方面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直到今天社会,仍然是社会货币金融方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今天社会政治经济管理活动的影响。

对每一个社会来说,经济管理都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方面,对于社会的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国家的财力、军事力量等方面[4]。传统社会的经济管理内容,都是和人的劳动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农业方面,人的劳动对于社会资源的生产和创造是最基础的方面,国家也是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有效获取来进行一定的经济管理。在传统社会中,国际一般在经济方面进行管理的依据是量入为出,国家进行的相关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国家财力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一些财政政策,以及军事政策方面。而且在传统社会,征税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就是国家在经济方面对农民收入进行的再次分配。直到今天社会,传统社会的经济管理思想,对社会政治经济管理活动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结语

经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传统社会以及今天社会,不论是对政治还是对经济,都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进行了一定的概述,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重要影响。

作者:王海胜 单位故城县军屯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贾成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10:59~60

篇11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应用与作用分析

企业管理学起源与20世纪初,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创新,逐渐形成了管理思想,为人们进行企业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之后的工业管理中,经济管理才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由此,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基本形成,经过后人的不断研究与实践,一些思想应运而生。因此,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就是传统经济管理学,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管理。经济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学科特性,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辅助管理,保证管理实践的有效性。依靠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生成的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的方式相同。因此在实施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运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实现企业全面发展。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下面两点: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科学就是传统的经济管理学,它是依赖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发展而来的方法,在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现代经济管理思想。

(二)在现代的农业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发展中,利用传统的经济管理的思想进行研究对于现代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于农业活动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生存的根本。长期以来我国就将农业的发展作为最基本的政策之一,农业进行的生产活动是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在我国,小型的村庄城镇是农业社会的关键组成部分,在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就需要将经济管理作为指导思想,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使用经济管理方法非常重要,在生产中获得的经验与理论性的认识要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应用于实践,逐渐寻找出适合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新思想以及新形势,从而有效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生产活动具有循环性,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管理的稳定发展,减少因为生产对管理活动造成的影响,促进农业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于货币金融管理产生的影响。

金融与货币的结合,通常是基于需求以及供给等方面综合考虑的一种行为活动。在货币金融管理中,对于供求关系以及管理活动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在传统的货币金融管理中,人们关注的热点是价格,对于国民来说,官方价格中的传统观念是以“谷米为基础”的形式进行最终定价的。在以往的定价历史中,农业与商业的重要性就是按照粮食的价格来进行判定的,在古代经济管理思想中,对于货币的管理是一项非常丰富的概念。而在当今社会中,借贷与利息是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的存在也对借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期间,高利贷的出现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应当借助法律法规政策的影响来处理这些问题,保证国民经济能够稳定发展。

(三)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企业无时无刻不处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需要企业管理者参照一定的管理方法、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就有了经济管理思想的提出和企业管理学的产生。20世纪泰勒在前人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并通过自身实践为企业经济管理提出科学管理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这使得人们开始重视科学的方法、标准化地生产、良好的企业管理等企业经济管理的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技术、信息网络的普遍应用,改变了传统信息传递和促进社会产业的发展和淘汰,巨大的环境变化给企业的经济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就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遵循传统科学管理的原则上,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方式,形成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效益。

(四)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于政治经济管理产生的影响。

对在政府对国家进行管理时,需要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社会的管理效率。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人口资源、经济资源和军力资源的管理。西周时期,“量入为出”的概念对于国家财政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量入为出”强调税收的征集是国家获取财政收入的关键渠道,也是对人民收入进行再次分配的主要形式。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下,财政收入方面应当开源,在财政支出方面应当节流,有效的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对财政支出进行控制,如此才能够保证国家拥有重组的资金进行生产与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为现代的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启发的内容,对于管理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现代经济管理创新的基础。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当代经济环境下,应当对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的优点进行整合,从中取得经验,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进行传承,有效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篇12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发展基础,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逐渐形成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新形势。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逐渐消除城乡差异,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最终向着共同进步与繁荣的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很多概念都被引入到农业这个学科之中,所以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当下如何正确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并且利用现有条件不断促进其进步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1. 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求

1.1促进学科之间交叉发展

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不应该只是单独依靠某个学科领域,而是应该将多个学科进行融合,之后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基础,进而实现多个学科之间的互补与融合。但是学科融合不仅仅是学科之间的简单叠加,我们应该从全局把握,将未来经济作为基本的发展点,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实现学科的发展与升级。当前经济与学科之间共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并且以多元化为发展方向,所以在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时,应该做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互补,将多种学科进行综合探究,使学科之间的交叉形成现实。

1.2调整当前农业结构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经济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业人口数量巨大,然而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外加当前的经营方式又不是十分科学合理,所以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都是相对低效的。当前农业经济的形式正在向着国家化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所以传统农业的管理结构与现代农业的管理结构矛盾突出显现。面临这种形式,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现实状况,以科技为先行导向,在实现农业经济积极管理的同时,还有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力度开发农业资源,让生产经营不断走向组织化。在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新时期之下对与农业产品的要求,需要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准确把握发展方向,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与技术支持,以便在问题出现之后可以有效快速的解决。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凝练发展方向,调整农业结构,将农业经济发展推向另一个高峰。

1.3注重团队精神,提高科研技术水平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主观贡献,然而每一门学科的进步与发展都不可能是单独依靠某个人完成的,只有团队成员之间共同协作,才会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不断进步发展。所以当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建设一支综合水平强大的学术队伍,以此作为技术支撑。就当前情况来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术队伍的建立除了要依靠国内的科研学者之外,还应该积极鼓励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学者加入其中,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培养新骨干,不断提高科研技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

2.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2.1以政策研究辅助农业经济应用研究

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中小规模农户经营占大部分,基于这个国情外加我国国土辽阔,并且地域之间差异巨大,所以在农业经济方面的法律政策研究将成为当前的主流,如何制定有效的法制政策对农业经济管理经营实现更为有效的管理是农业经济管理建设的重中之重。其次,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内容,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前长时期应用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城乡之间存在隔离,所以如何有效制定农业经济政策辅助农业经济发展,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是重点内容。

2.2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之中

随着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内容,无论是在哪个方面的发展,都应该将环境保护的概念引入其中。农业本身就是将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将自然保护性与生活的舒适性都涵盖其中,农业在环保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其他产业都不可取代的。

2.3农业经济管理将走向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种形式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农业经济管理领域自然也不例外,各国之间农业产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并且农业产品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在进行农产品交易时都非常谨慎。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所以更加应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将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推向世界化。以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知识资本是农业生产管理的基本要素,在不断的应用中,知识不断积累,为农业经济管理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多,对其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多的方法将会被引进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之中,不断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3.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新时期下的形式,当前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求主要是促进学科之间相互发展、调整当前的农业结构、注重团队精神,提高科研水平。未来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趋势为以政策研究辅助农业经济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之中,逐渐农业经济管理将走向国家化。

篇13

二、现代化经济管理的表现形式

现代化经济管理能够引领社会时代的关键就在于其表现形式的时代感和信息化,现如今,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必然举措,其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管理具有艺术性。好的经济管理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且能够把艺术特征寓于其中,使其具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第二,经济管理具有能动性。由于管理的主导者是广大人民,其主要对象也是人民群众,所以,经济管理活动要具有能动性;第三,经济管理具有自动化与科学化特征。想要保证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立足于未来发展,就要保证管理的科学合理性,能够提高社会的整体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三、经济管理发展的未来新趋势

我们在上述内容中已经了解到了经济管理的概念以及表现形式,想要保证其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完善,促进未来的建设发展,就要明确经济管理的新趋势,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一)以人性化管理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实,从根本上来看,这些新变化、新发展、新举措实施的目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基础。无论社会怎样变迁,经济管理模式如何更改,其管理理念一定是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加强社会经济管理,保证制度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二)民主化的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一人说了算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如今,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中也应该遵循民主的理念,发挥出广大人民的集体智慧,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做到决策的合理化,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团队精神

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要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团队精神是取得进步的关键,没有凝聚力的集体就好比是一团散沙,毫无竞争力可言。所以,未来的经济管理一定是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管理模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