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费用分析的内容

财务费用分析的内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财务费用分析的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财务费用分析的内容

篇1

根据成本对象不同,可以将成本分为营业成本和生产成本。营业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这些产品中可能有些是以前时期生产的,也有些是本期生产的,营业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毛利润,并最终影响企业的净利润。生产成本是指企业本期生产产品所发生的支出,本文主要讨论产品生产成本的分析方法,分析的目的是了解成本变动原因,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产品成本。本文的费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一、产品成本分析

根据成本项目的构成内容不同,产品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三大部分。分析时主要是将这三部分费用分别与预算成本指标或标准成本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清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以便采取措施,加强成本管理。根据成本计算依据不同,产品成本可以分为单位产品成本和产品总成本。从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角度进行成本分析,其重点是分析单位产品成本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产品成本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费用与预算材料费用的差额。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变动受直接材料价格和消耗量两个因素的影响,据此可以将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解为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两部分。价格差异是指材料实际单价脱离预算单价所产生的成本差异,简称价差;用量差异是指单位产品实际材料耗用量脱离预算耗用量所产生的成本差异,简称量差。一般来说,价格差异大多属于客观因素,如市场调整价格或通货膨胀影响,但是也要考虑企业在釆购中是否做到货比三家,是否注意节约釆购费用等主观因素。材料消耗量差异一般属于主观因素,有可能是下料或加工中造成材料浪费,也可能是废品率过高,或者材料本身质量较差导致材料利用率降低等,要注意分清责任人。此外,还应该注意,有些产品消耗的各种直接材料间具有替代性,如生产食用色拉油的企业,在不影响口感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产品中不同种类油的配比,降低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由于调整不同价格材料配比所引起的直接材料成本降低额,称为直接材料结构差异。分析时可以将其归入价格差异,也可以单独计算。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产品成本中实际直接人工费用与预算人工费用的差额。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变动受小时工资率和工时两个因素的影响, 据此,也可以将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解为小时工资率差异和工时差异两部分。小时工资率差异是指实际小时工资率脱离预算小时工资率所产生的成本差异,简称价差;工时差异 指单位产品实际工时脱离预算工时所产生的成本差异,简称量差。一般来说,小时工资率差异与企业工资水平有关,如果企业跟随社会普遍提高工人工资,或者工人的技术级别普遍比较高,小时工资率就会提高。工时差异反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属于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

从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出,企业要降低直接人工成本,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在满足岗位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技术级别和工资级别较低的工人,降低小时工资率;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消耗的工时数量。

(三)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产品成本中实际制造费用与预算制造费用的差额。制造费用中, 绝大部分费用项目与产品产量没有直接关系,是相对固定的费用。因此对于制造费用,主要是分析其总额的变动情况,查明制造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制造费用超支或节约的原因,搞清楚哪些是主观原因,哪些是客观原因,以便明确经济责任,制定改进措施,降低制造费用。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按费用项目编制制造费用明细表。可以釆用比较分析法,将实际制造费用项目与预算指标或上年实际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制造费用变动的原因。也可以釆用 结构分析法,分别计算每个费用项目占制造费用总额的比重,与预算或上年实际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找出占制造费用比重较大、同时变动幅度也比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

二、期间费用分析

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期间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冲减利润,因此对期间费用的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方面。

(一)销售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也称为营业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 用,包括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障损失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所发生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性费用。如果是商业企业,还包括进货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等。对于不同的销售费用,分析和评价的标准也各有不同。

1、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商品维修费以及产品质量保障损失等,是企业销售产品时向客户提供的附加服务,虽然耗费了企业的资源,但是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竞争力,提髙客户对本企业的认知度,因此属于必不可少的支出。如果企业打算减少这部分支出,应慎重考虑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实际上这些费用具有变动费用的性质,与企业的销售量和销售额成正比。只要将其总额控制在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内,就不会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2、企业支出的展览费和广告费,有助于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目的是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的营业收入,所以此类费用并不是越低越好。对于展览费和广告费,需要从费用支出效果来分析其是否合理。具体方法是将展览费和广告费支出与预计增加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进行对比,评价的依据是企业增加的利润至少能够抵补展览费和广告费支出。

3、专设销售机构经费通常随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而上升。企业设置专门的销售机构,有助于在不同地区开拓市场,扩大销售量,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但是相对于委托代销或分销方式,设置专门销售机构费用较高,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固定性费用,因此要求每个专设销售机构至少要达到盈亏平衡,否则就将成为企业的包袱。对于专设销售机构费用,可以结合该机构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合理性。

(二)管理费用分析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费用,如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等;维持企业经营能力的费用,如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如研究费、技术转让费;社会责任费用,如为职工缴纳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等。不同种类的费用,分析标准也有所不同。

1、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与业务量无关,属于相对固定的费用,因此通常对其采用预算控制。只要预算是合理的,超过预算就说明企业对行政管理费用的控制存在问题。但是,由于行政管理费用主要发生在企业管理层,内部监督比较薄弱,如何使其预算科学合理,以及如何控制费用支出等都有一定难度。

2、维持企业经营能力的费用中,中介机构经费、咨询费、诉讼费等金额较小且不经常发生,或者企业难以控制,因此可不作为分析重点。排污费与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有关,如果支出额较大,应予以关注。

3、社会责任费用是企业不可避免的支出,也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因此不作为分析重 点,但是应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此类费用的影响。例如,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费已经成为一项固定的支出,如果国家调整缴纳比例,这部分费用还会相应增加。

(三)财务费用分析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和相关手续费,以及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和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1、财务费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筹资决策,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政策和财务风险,考核财务费用支出是否与预算相符。利息费用高低与企业筹资方式有关,分析利息费用时应关注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财务杠杆作用,可以通过计算利息保障倍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等指标进行分析。

2、汇兑损益是企业持有的外汇资产或外汇负债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减值或增值,反映企业对外汇资金的管理水平。虽然企业无法控制汇率变化,但是可以通过对汇率变化进行预测,及时调整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比例,尽量减少汇兑损失,增加汇兑收益。

篇2

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类。

(一)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重点

1.销售业务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

(1)合同制度是否健全。某些企业对于产品销售业务没有建立健全合同制度,即使对已签订合同的订货,也没有专人负责登记和控制,合同意识非常淡薄。这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销售,而且还会使销售业务失去有效的控制。

(2)开票、发货和结算制度是否健全。某些企业没有建立一套严密、有效的开票、发货和结算制度,开票无专人负责,发货时,常常出现计量不准,规格不符的情况,货款的结算也无专人负责。

2.发票的开具是否合规。

(1)销售发票虚开金额,为对方作弊提供方便。

(2)以收据代替发票,或不开票。采用该种手段最主要目的是偷税,同时,也往往会使此类收入形成账外收入,造成个人的贪污、挪用或“小金库”。

(3)开“空头发票”,有的企业年末为达到虚增本年利润的目的,在未实现销售的情况下,开出虚假销售发票作应收账款处理,下月初用红字冲回作销售退回。

3.产品销售收入会计处理是否合规。

(1)将以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不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长期挂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账户上。

(2)企业内部在建工程、福利部门领用本企业产品不作收入,从而偷税。

(3)月末时,违背配比原则少转、不转、或多转产品销售成本。

(4)期末结账时,人为调增产成品差异,从而虚增本期利润。

(二)其他业务收入审计重点

其他业务收入具有时间不定,数额不稳的特点,因此,对此项业务的审查,应主要以其他业务收入明细账为中心,采用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等技术方法,选取一些发生额大,发生频繁、摘要不清的业务进行审查。同时还要结合银行存款、现金、其他应收款等账户对照检查。

(1)审查销售材料的数量是否正确,有无多发少计,进而套吃量差或好处费的现象。

(2)审查固定资产的出租合同,查明租金数额是否真实、正确。

(3)审查运输工作量并与其收入额相比较,查明有无少计、不计的现象。

二、成本、费用的确认审计

成本、费用是指一定期间内未获得收入而发生的各项耗费,它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成本和费用审计包括成本审计和期间费用审计等。

(一)生产成本审计重点

1.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1)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审查直接材料的计算是否正确。

(2)审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是否真实,有无把非生产用料混入直接材料成本的情况。

(3)审查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真实合理,材料计价及材料费用分配是否正确,是否与材料分配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材料费用相符。

(4)比较前后期同一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是否波动较大,如有,分析其原因。

(5)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复核,材料成本是否及时入账。

(6)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应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摊、账务处理是否正确,以及直接材料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在本会计期间有无重大变更。

2.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

(1)抽查人工成本计算单,审查工资费用组成项目是否合规,工资费用的计算方法及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是否与人工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2)审查工资费用计算分配是否公允正确。

(3)审查工资费用和应付工资会计记录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审查职工福利计提分配的正确性。

(5)比较前后期同一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是否波动较大,如有,分析其原因。

3.制造费用的审计。

(1)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复核其计算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总账和明细账中相关数据核对,看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应查明原因,并做出记录或调整。

(2)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审查其核算内容及范围的合理、合法性,若发现异常会计记录,应追查至原始记录。

(3)抽查制造费用中的大额或例外项目,注意其是否合理。

(4)审查制造费用分配的合理性,看其是否与企业本身的情况相符,是否体现受益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分配率的确定是否合理,分配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5)必要时实施截止日测试,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和凭证,确定有无跨越记录制造费用的现象。

(二)期间费用审计重点

1.营业费用的审计。

(1)审查营业费用项目是否合规、合法,是否划清了营业费用与其他费用的界限,有无将超支的管理费用、佣金回扣挤入营业费用的现象等。

(2)审查营业费用是否符合企业及有关会计制度规定的开支标准,有无乱提福利费等现象。

(3)审查营业费用的确认是否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开支数额是否真实、正确。对于销售业务中发生的数额较大的项目,应重点注意是否属当期应负担的费用。同时,应结合审查预付的待摊费用、预提的应付费用摊提数的正确性。

2.管理费用的审计。

(1)审计管理费用所列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注意有无超规定的费用挤列其中。

(2)审查管理费用的各个具体项目中,项目金额是否合理,有无开支不实、虚列或人为少列费用的情况。

(3)审计管理费用各项目实际支出数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标准,特别是业务招待费是否在限额内据实列支。

3.财务费用的审计。

篇3

分析报告(大致)提纲,以财务报表分析为例:

一、基本情况、分析期间、分析目的

二、三个会计报表及简要说明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改进建议及实施方案或步骤

五、总结。一般最后用语为“特此报告”或“专此报告”,另起一行。

分析时可以用绝对数、相对数、与企业历史情况比较、与同行业比较等方法,选取关键性指标,如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权益报酬率、现金获利指数等等。

公司一季度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一、利润分析:

(一)集团利润额增减变动分析

1、利润额增减变动水平分析

⑴净利润分析: 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05.3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5.16万元,减幅34%。净利润下降原因:一是由于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50.5万元,二是由于所得税税率增长,缴纳所得税同比增加4.65万元,其中利润总额减少是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⑵利润总额分析:利润总额140.48万元,同比上年同期190.98万元减少50.5万元,下降26%。影响利润总额的是营业利润同比减少67.24万元,补贴收入增加17万元。

⑶营业利润分析:营业利润123.18万元,较上年190.42万元大幅减少,减幅35%。主要是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同比都大幅减少所致,分别减少46.53万元和20.71万元。

⑷产品销售利润分析:产品销售利润82.95万元同比129.48万元,下降36%。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有利因素是销售毛利同比增加162.12万元,增长率27%;不利因素是三项期间费用686.41万元,同比增加208.65万元,增长率43.67%。期间费用增长是导致产品销售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由于今年一季度淡季不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3%,销售运费、工资、广告及相应的贷款利息、汇兑损失也比上年大幅增长。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增加额分别是108.31万元、8.32万元和92.19万元,其中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增长最快,分别增长98%和67%。

⑸产品销售毛利分析:一季度销售毛利769.36万元,销售毛利较上年增加162.12万元,增长率27%;销售毛利同比增加的原因是收入、成本两项相抵的结果。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600.20万元,增长53%;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加2438.07万元,增长57%。

2、利润增减变动结构分析及评价

从20xx年一季度各项财务成果的构成来看,产品销售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11%;比上年同期2.66%下降了1.55%;本期营业利润占收入结构比重1.65%,同比上年的3.91%下降了2.26%;利润总额构成1.88%,同比3.92%下降了2.04%;净利润构成为1.41%,比上年的3.30%下降1.89%。

从利润构成情况上看,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都有下降,各项财务成果结构下降原因: ①产品销售利润结构下降,主要是产品销售成本和三项期间费用结构增长所致。目前降低产品销售成本,控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增长是提高产品销售利润的根本所在。 ②营业利润结构下降的原因除受产品销售利润影响以外,其他业务利润同比占结构比重下降也是不利因素之一。 ③本期因补贴收入为利润总额结构增加0.25%,是利润总额增加的有利因素,而营业外收入结构比重下降,营业外支出比重增加及所得税率结构上升都给利润总额结构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二)各生产分部利润分析

1、一季度生产本部(含QY分厂)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⑴本部利润总额129.91万元,同比减少48.94万元,下降27.36%。利润总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同比减少44.77万元、20.89万元,补贴收入增加17万元,及营业外收入同比减少0.26万元增减相抵所致。

⑵本部产品销售利润72.58万元,较上年同期117.35万元减少44.77万元,减幅38.15%。其减少的原因是一季度销售收入的同比增加幅度抵消不了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增加幅度,造成产品销售毛利空间缩小。其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312..68万元,增长55.97%;而销售成本、费用增加2357.44万元,成本、费用率增长达58.72%。其中:产品销售成本增加1603.44万元,增长70.52%;期间费用增加214.46万元,47.61%。

2、一季度AY分公司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⑴AY分公司利润总额10.56万元,同比减少1.56万元,下降12.91%。利润总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利润减少1.75万元、其他业务利润同比增加0.19万元两项增减相抵所致。

⑵产品销售利润10.38万元,较上年同期12.13万元减少1.75万元,减幅14.48%。其减少的原因是: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因此产品销售毛利并未因业务量增大而增加。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87.52万元,增长38.95%;而销售成本增加295.09万元,增长42.23%;产品销售毛利较上年减少7.57万元,减幅19%;期间费用21.53万元,同比减少5.81万元,费用率下降21.25%。

二、收入分析

(一)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一季度集团完成销售收入7470.4万元。出口NSB、国内销售NSB及PEX材等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按销售区域划分: 1.出口贸易创汇收入602.8万美元,同比增加258.8万美元,增长42.9%,折合人民币销售收入434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1% 2.国内销售收入(包括QY分厂)2104.7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9.9%,同比增加649.7万元,增长44.6%。 3.AY分公司PEX材收入1025.7万元,与上期的738.20相比,增加287.5万元,增长了38.95%。

(二)销售收入的销售数量与销售价格分析 一季度集团销售收入中出口销售、国内销售、AY分公司在收入结构所占比重分别是 58.1%;28.2%;13.7%。其中以本部出口业务量最大,其对销售总额、成本总额的影响也最大。 1、本部一季度因销售业务量增加影响,销售收入(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加2312.67万元(含QY分厂),增长55.97%; 2、尽管3月始上调了部分出口产品售价,但汇率由7.8元/1美元降到7.2元/1美元,因汇率损失影响,一季度(人民币)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价格仍然减少,因价格降低影响同比销售收入减少302.38万元; 3、本部由于一季度出口销售业务扩大,因销售量的变动影响同比增加销售收入1831.83万元。

(三)销售收入的赊销情况分析 20xx年一季度应收帐款期末余额3768.7万元;与上期的3337万元相比,增加了431.7万元,应收账款增长了12.9%。其中:应收账款账龄在三年以上的有253.7万元,占7.66%,1-2年的应收账款3058.3万元,占赊销总额的92.34%。说明销售收入中应收账款赊销比重在加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⑴各代表处赊销收入286.12万元,占发货累计的70.55%;超出可用资金限额644.44万元; ⑵商及办事处等赊销收入20xx.35万元,其不良及风险赊销款872.53万元,占其赊销收入的43%。(不良应收款占28%,风险应收款占16%)

三、成本费用分析

(一)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1.全部销售成本完成情况分析 集团全部产品销售成本6701.09万元,较上年同期2438.07万元增长57%。其中: ⑴出口产品销售成本3877.22万元,占成本总额的57.9%,同比增加1603.44万元,增长71%,其成本增长率大大高于全部产品销售成本总体增长水平(14%=71%-57%); ⑵本部国内产品销售成本1830.0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27.3%,同比上年增加539.54万元,增长42%;说明国内产品销售成本增长率低于全部产品销售成本增长率(15%=42%-57%); ⑶AY分公司产品销售成本993.81万元,同比698.72万元,增加295.08万元,增长42.23%,占成本总额的14.8%;其销售成本占收入结构的96.89%,同比上年增长0.22%

2、各销售区域产品销售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 ① 出口产品销售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66%。 ②国内销售产品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22%。② AY分公司销售产品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12%。 一季度由于成本增长影响,出口产品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2%,这是销售毛利率下降的主因。国内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成本并没有同比例增加。

3、单位产品材料利用率同比下降对成本的影响 ⑴0.5FC利用率只有78.62%成本,同比成本增加了16.4万元。其原因是PEX不合格70米,阿拉伯兰色KQ不良产生145.5870标准张降级。 ⑵0.40FC板利用率有83.78%,同比成本增加了12万元。主要是XX不良、拉闸停电损失。 ⑶0.30FC利用率有92.28%比上年的94.21%低约2个百分点,成本增加6.2万元。主要是XXXXXXXXXX试验调整。 ⑷0.50FC比计划成本高4.5万元,因为2月有PEX材不合格220米,3月有X材不合格致使47.1468张BZB降级。

(二)各项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三项期间费用共计686.4万元,总费用水平9.19%,比上年同期的9.81%下降了0.62%; 其中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增加是费用总额增加的主要原因

1、售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218.5万元,占费用总额的32%;与上年同比增加108.3万元。销售费用变动的原因:一是运费、工资和其他项有较大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9.1万元、21.5万元、20.3万元,增长幅度分别为270.56%、110.75%、66.56%。由于公司销售业务量加大,其收入提成、运输费和包装材材料等费用相应的增加,同时广告会务费、交际应酬费、差旅费等方面的开支也有一定的增加,但办公费比上年有所下降。

2、管理费用分析管理费用239.3万元,占费用总额的35%;与上年同比增加8.3万元,增长4%。管理费用变动的原因是工资同比增加19.1万元,增长34.09%。水电费增加7.9万元,增长62.98%,其他项增加8.7万元,同比增长48.98%。办公费等同比减少的项目有: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比上年同期下降41%;差旅费、修理费两项均下降72%;办公费下降36%;税金下降27%;交际应酬费下降16%。其中无形资产摊销减少12.6万元是与上年摊销期限不一致形成的。

3、财务费用分析 一季度财务费用支出228.6万元,同比增加92万元,增长67.35%。其中:手续费支出同比增加3.1万元,增长40.79%;利息支出152.7万元,同比上年增加55.1万元,增长55%;汇兑损失65.2万元,同比31.4万元增加33.82万元,增长108%;其中利息支出和汇兑损失支出增加是财务费用总额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

四、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增减变动分析: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41万元,同比增加597.08万元,增长102%;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4.1万元,同比上年-175.92万元,净支出增加128.1万元;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7.38万元,同比上年621.6万元现金净支出增加 778.98;

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50.08万元,同比上年-853.24万元 净支出减少403.16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上升4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只有11.41万元,说明尚不足支付经营活动的存货支出,而投资活动未有回报,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说明目前正处在偿付贷款时期。整个现金流量是负数说明公司的现金流量很不乐观。

(二)现金流量数据分析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表明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

2、现金购销比率92%,接近于商品销售成本率90%。这一比率表明生产销售运转正常,无积压库存。

3、销售收入回笼率91%,表明销售产品的资金赊销比例太高,此比率一般不能低于95%,低于90%则预示应收账款赊销现金收回风 险偏大。

五、有关财务指标分析

(一) 获利能力分析 长期资产报酬率2.1%,与上年同期比下降20.3%;总资产报酬率0.6%,降55.5%;毛利率10.3%;降17.4%;销售净利润率1.4%;降57.2%;成本费用利润率1.1%,降72%;说明销售收入成倍增长,但获利能力呈下降趋势。

(二)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143.9%,与上年同期比增长29.3%;速动比率105.2%,增长79.1%;表明本期因贷款额的增加,用于流动的资金同比增长很快,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很强;现金比率42.1%,超出安全比率的20%。表明偿还短期债务的安全性较好,但同时说明资金结构不太合理,流动资金未能充分用于生产经营。

(三)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与上年同期比总资产负债率53%,增长7.4%,尚在安全范围内;产权比率31.1%,一般应在50%为好,该比率过低,说明财务结构不尽合理,未能有效地利用贷款资金;利息保障倍数192%,下降35.1%;表明因利润减少利息支出增加,长期偿债能力较上年同期在下降。

六、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产品销售成本的增长率与上年同比大于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具体表现在:成本增长率大于收入增长率;毛利及毛利率下降;集团公司一季度出口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上年增长34.15%,而其成本增长37.61%;AY分公司收入增长5.9%,而成本增长12.1%;只有国内产品销售呈良好发展态势收入增长大于成本增长。

(二)负债增加,获利能力降低,偿债风险加大。

1、对外负债总额一年内增长26.6%,其中以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形式占用的外部资金有明显上升。其应收账款严重高于应付账款1.9倍,全部应收款也高于全部应付款的1.4倍,表明 其对外融资(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获得的资金完全被外部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占用。

2、赊销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大,造成营运资金紧张,严重影响了现金净流量。3月末应收账款余额2297.4万元,其中:各代表处、发展部不良或风险应收账款为872.53万元,占其赊销收入总额的43%;商及办事处赊销收入占发货总数的70%。销售收回的现金流量少,不足以支付经营现金支出,加重了财务利息支出的负担。

3、由于外汇比率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供求关系的不确定性使得公司产品盈利空间在缩小,同时由于负债增大,偿债风险也在增加,目前偿债能力日趋下降,极易产生财务危机。

七、意见和改进措施

篇4

随着产业融合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业范畴的扩大使之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不仅代表了一个地区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达程度,也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体现。社会服务业上市公司,将其作为整个服务业的代表,其利润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整个行业的利润状况,通过将社会服务行业上市公司的利润结构与理想的利润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对社会服务也上市公司将有积极的意义。

一、利润结构简介及社会服务业行业概况

1.利润结构分析简介。企业的利润结构是指构成企业利润的各种不同性质的要素的有机搭配比例。从质的方面来理解,表现为企业的利润表是由什么样的项目组成的,不同的项目对企业盈利能力有极不相同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利润结构分析中,不仅要认识不同的盈利项目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性质,而且要掌握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

2. 社会服务行业概况。服务业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继商业之后产生的一个行业。为解决由此而产生的人的食宿、货物的运输和存放等问题,出现了饮食、旅店等服务业。目前,我国的社会服务业主要包括:公共设施服务业,邮政服务业,专业、科研服务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娱乐服务业,卫生、保健、护理服务业,租赁服务业,广告业,建筑、工程咨询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共计十二个子行业。

3. 样本选取。目前,我国社会服务业的十二个子行业中约有七十余家上市公司,为了能准确的反映整个行业的财务状况,选取十家上市公司做为样本,通过分析十家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表合并总额,分析其利润状况,进而了解整个行业上市公司的利润状况。

首先,根据每个子行业上市公司的数目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采用分层抽的方法,先确定每个子行业所选取公司的数目,然后再从子行业内部采取随机选样的方式,确定样本公司。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将社会服务业上市公司的利润结构与理想的利润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如下分析结果:

1.营业成本对比分析。社会服务业所提供的商品不需要原材料,其成本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方面。

通过上表我们可知,社会服务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要低于理想状况,其原因主要可以通过服务产品的特性来反映:

社会服务业的产品为各类服务,供需直接接触,上下游行业相关性小、可独立完成,对原料、能源依存度低,受高新技术影响小,投入及流动资金较少。

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这样,便会大大降低服务产品的存货成本。

2. 期间费用与营业利润对比分析。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得知,社会服务业上市公司的的期间费用与营业利润所占比率分别为14.78%和12.04%,接近于理想的水平。上市公司一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对费用的控制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 财务费用分析。从社会服务行业的财务费用来看,由于社会服务行业具有资金回笼快的特点,所以企业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拥有大量的资金,从而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有所降低。同样就会降低企业因筹集资金所需的财务费用。

(2)管理费用分析。从社会服务行业的管理费用来看,由于社会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其管理费和其他行业相比,社会服务行业的管理费中不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的盘赢和盘亏。这样就减少了影响企业管理费用波动的因素。

(3)销售费用分析。从社会服务行业的销售费用来看,由于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即服务产品的非实物性,使得企业不再发生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这样便会降低企业的销售费用。对于服务行业来说,其品牌效应对企业的影响较大,所以企业可能会投入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借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3. 营业外收支净额对比分析。社会服务业的营业收支净额明显高于理想水平,其原因主要是,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许多企业会涉足多个经济领域,所以企业中出现营业外收支净额高于理想状况也不在少见。企业的利润总额已不再是主要来自于营业活动。

4. 利润总额与净利润分析对比分析。在影响利润总额的因素中,其中期间费用为理想的标准,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占比例不大,且社会服务业的营业成本要低于理想状况,所以社会服务业的利润总额也要高于理想水平。同样,从利润总额中扣除所得税,便得到企业的净利润,在营业总额高于理想标准的情况下,净利润也必然高于理想水平。

三、结论

对企业利润结构的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社会服务业上市公司的利润结构,找出其与理想结构的差距,分析原因,并从现有利润结构的数据中分析其利润质量,进而判断出我国社会服务行业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状况。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篇5

准确的数据预测是预算工作质量的保证

要保证预算工作质量,就必须保证预算数据的准确性,而要实现预算数据的准确,就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制订既符合企业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又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预算指标体系,并加以定义,以保证预算数据在基础口径上的统一化、标准化;二是建立标准的预算报表体系,齐全和统一的预算报表体系,是保证预算工作质量和速度的重要内容;三是建立预算编制的数据预测标准,所谓的标准,是指依据标准、流程标准、计算公式标准;对主要财务指标的预算阐述如下:

百货零售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为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制订预算时,一般采用两种预算指标中的一种,即含税的商品销售收入预算或不含税的商品销售收入预算。这里所谓的“税”即增值税,增值税作为价外税,在会计核算上是不能体现在商品销售收入中的,也就是说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不含税商品销售收入。所以制订预算时,我们也应该采用相同口径,制订不含税的商品销售收入预算,但是在实践中,广大基层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他们面对的是含税的商品销售收入,即收银收入。因此,为了使预算指标更具直观性,也可以考虑采用含税的商品销售收入作为预算指标。在采用含税商品销售收入指标后,财务部门应把含税商品销售收入转化为不含税的商品销售收入。那么,在制订含税商品销售收入预算指标时,还应同时配套制订增值税税负率指标,企业应根据预计商品销售毛利率,计算出标准的增值税税负率指标。

商品销售毛利是百货零售企业商品进销差价,目前国内的百货零售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营商品经营;二是联营商品经营;三是柜台租赁。其中前两种经营模式产生的商品经销差价来自于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形成了企业的商品销售毛利,百货零售企业由于经营商品种类的多样性,品牌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地区消费结构的差异性,同一连锁品牌下的不同百货商场的毛利率也会不同,所以我们制订商品销售毛利预算指标时,要以专柜为单位,以商品实际进货价格或合同约定条款为依据,以上年各专柜实际销售业绩、单位坪效为基础进行分析预测。

百货零售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来源是关联于主营业务的价外费用性收入,大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柜台租赁收入;另一个是来自于供应商承担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回收费用,如超过正常使用标准的二次照明电费、超编人员工资等一些其他由商场额外由专柜供应商承担的费用。对于第一类来自于租赁柜台的收入,首先是在确保合法经营的前提下,通过测算同楼层、同品质位置专柜的商品销售毛利坪效,结合租赁柜台的面积,来确定租赁柜台的租赁收入预算指标,而对于第二类,由供应商承担的合法费用,我们一般不采用预算的办法,在财务上通过代收代付的形式来实现,以保证预算指标的准确性。预算其他业务收入,实质是要预算其他业务净收入,即扣除成本费用和税金,从收入的性质上看,这里最大的一块是税金,上述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分为增值税纳税项目和营业税纳税项目,其中二次照明电费等属于增值税纳税项目,在财务处理上反映为计缴增值税或作进项税转出处理,这是做预算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除增值税纳税项目外的其他部分,则属于是营业税纳税项目,应依法计缴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在预算收入时,也必须同时予以扣除。

百货零售企业的费用按管理者的可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涉及日常经营管理的费用,如人事福利费用、能源费用、行政办公费用等,管理者通过施加管理手段,可以适当压缩其支出幅度。但对于像固定资产折旧、装修费用摊销、开办费摊销、经营用房的租金和物业费用等,管理者往往无法通过施加管理手段加以减少或控制,所以我们将其列为不可控费用。在制订预算时,应区分上述两类不同性质的费用,对可控费用,应该确定支出标准,给管理者有一定的调控空间。在制订费用预算标准时,将可控费用分成按根据实际需要测定的预算指标、比例预算指标和定额预算指标三类。按根据实际需要测定的预算指标,一般包括能源费用、维修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等,因为能源费用、维修费用与商场物业的自身条件有关,即商场的面积、装修品质、新旧程度和照度等有关,连锁企业间各商场存在的差异性。而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又与初始投入有关,也会存在的差异性。当然在测定过程中,也是需要通过标准计算模式来完成,以能源费用中的电费为例,一般可以将商场的设施设备分成三大类别,即照明系统的电费支出、电梯系统的电费支出以及空调系统的电费支出,然后分别根据其功率大小、使用时间,测算其耗电量,再结合当前电价,测算而定。比例预算指标,即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确定费用预算标准,如印刷费用、促销费、商品损耗、运杂费、财务费用中的银行卡手续费等,这部分费用的高低是由商品销售收入的所决定的,并随商品销售收入的增减而增减。定额预算指标,经营预算中的大部分费用都是可以通过制订定额标准来预算的,如人事福利费用、广告宣传费、业务招待费、邮电通讯费、行政事务费、中介费用等。以人事费用中的工资费用为例,企业可以通过标准商场员工定岗定编和岗位工资标准,并辅助制订的一些其他标准来实现。

做好经营预算的过程管理,是保证经营预算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

预算自其起,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预算制订的基础和条件发生变化,造成预算与实际出现偏离,如不及时跟踪和调整,势必造成预算执行困难,甚至无法执行的情况,因此,加强预算的过程管理,是保证经营预算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经营预算的过程管理,包括经营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和经营预算调整两个方面。

经营预算计划下达后,各单位要及时将经营预算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坚持“过程控制”。经营预算指标的分解落实。经营预算下达后,预算执行人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分解到各个部门,部门分解到柜组(班组)专柜和员工。将年度经营预算细分为月度经营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年度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并抓好落实工作,要深入柜组、专柜,帮助下属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商量促销措施,形成全方位的经营预算。经营预算的执行跟踪。对经营预算执行要实行跟踪,及时检查完成进度,对重点品牌的每日销售收入实行跟踪,其它品牌三天跟踪一次,每旬跟踪各专柜、员工销售完成进度,业务部门每周开好销售分析会,商场每月开好预算分析会,对销售收入、销售毛利完成差的部门要找问题,对超支费用要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预算职能管理部门对所属企业的预算完成情况每月进行跟踪,掌握各项预算指标的执行进度,了解经营状况,并上报有关领导。

经营预算调整是预算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重视预算调整工作应等同于预算的制订。经营预算调整,首先要设定预算调整的前提条件,预算调整的对象必须满足事先设定的调整条件。百货零售企业经营预算调整一般应考虑下列因素:外部因素:政治形势、政策对当前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整对当前经济的影响;周边市场竞争对手质量、数量的变化;内部因素:企业战略性品牌调整;经营场所面积的增减;非常规性装修;有必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其他因素。经营预算调整又分成即时调整和定期调整两种。即时调整,就是在符合预算调整的情形出现时所作的调整。调整前,预算执行部门应提出预算调整申请,陈述调整理由,提出调整要求,报预算制订部门。预算制订部门收到预算调整申请后,应对预算调整理由进行核查,确认理由成立后,再运用预算制订的办法,对相关的预算数据重新进行计算,以确定新的预算指标,经预算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重新下达执行。定期调整,一般是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符合调整条件的情形,不需要立即对预算进行调整,而是采用定期的办法,对预算进行调整,具体如下:半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通过对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周边市场状况进行评估后,对预算指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依据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周边市场状况,对年度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调整。下列两种情况不调整预算:未提出预算调整申请的;事件的发生对预算的影响程度无法准确估计的。

篇6

一、期间费用概述

1.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每一个期间费用都包含了很多的项目,例如管理费用包含:公司经费(员工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聘请中介机构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其他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包含的项目繁多,但是不能列入产品制造成本,而在发生的当期从损益中扣除,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

期间费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已越来越受关注,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2.加强期间费用分析的意义

(1)加强期间费用分析有助于企业强化对期间费用的控制;(2)可将企业当期利润受期间费用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期间费用excel分析

目前中小企业对期间费用的分析主要是运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运用excel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1)期间费用中每项费用使用情况;(2)期间费用实际与预算比较;(3)期间费用每月增减变化情况。

1.建立期间费用明细数据列表

根据A企业2010年1月-12月份管理费用明细账中提取数据,建立管理费用明细表(见表1)。

2.建立单项费用数据表格(见表2)

(1)在excel表格A14~M14中输入月份数据;(2)运用Index函数,在A15单元格上输入Index函数,即“=index(A3:A9,$A$12)”,表示从固定的单元格A12中,分别以代码序号来表示要表达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来源于A3至A9的命令;(3)通过Excel自带功能强大的拖动功能,即在A15中当出现小十字架的时候往右拖动,至上述表格数据源的数据长度,此时A15一行数据就会连动;第15行数据来至于表1中相应的数据。

3.建立组合框(见图1)

(1)点击 “视图”-“工具栏”-“窗体”;选择“组合框”按扭;在excel表A17的位置拖动光标得到一个大小适中的组合框;(2)在组合框上点击右键,选择“设置控制格式”;(3)在控制选项卡“对象格式”中“数据源区域”框中A3至A9,“单元格连接”框中A12。

4.绘制费用分析图(见图2)

(1)在工具栏上点击图表功能按键,选择图表类型;(2)数据区域框中B15至M15,以及1月至12月,下一步点击“系列”按键,“名称”框中A12,其后适当改动细节,即可出现连动的工作对比图。

5.利用下来组合框中点出表1中所有的管理费用明细,包括:表1中的管理费用、差旅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折旧费、工资及福利和其他。需要查看其中任何一项费用只需点击组合框选择相应费用即可。

三、结论

运用excel进行期间费用分析可以将所有的费用分析编制在一张表格中,而且只绘制一张分析图。利用组合框能够随意调出任何一项费用图,很好的节约了在期间费用分析上的时间,简单明了。特别是在大型企业中,管理费用可能设置了几十个明细,如果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就需要绘制几十张分析图,运用这种方法效果将更加明显。通过分析图能够很清晰的看到每一项费用的变化情况,便于企业寻找发现期间费用中存在的问题,使企业更加有针对性地去控制期间费用,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有效地利用在企业其他费用的分析上,增加了企业财务人员在分析中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篇7

对于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的归类历来争议不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95号—现金流量表》投票时,七名成员中有4名成员投赞成票,3名成员投了反对票,意见主要也集中在现金流量的归类上,如:分类主要为了服从会计净收益构成内容的需要,与财务学文献中的分类不相符,利息费用应属于理财活动,却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投资收入应当归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却列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我国原制度不要求单独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新准则更为清晰地反映企业所持有房地产的构成情况和盈利能力,将投资性房地产单独作为一项资产核算和反映,与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加以区别。准则的新变化带来了在现金流量表中如何对投资性房地产归类及列报的问题。很多实务工作者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有关论述出发,认为应把投资性房地产的现金流量归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强调“投资性房地产业务是经营性活动。投资性房地产的主要形式是出租建筑物、出租土地使用权。房地产租金就是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使用费用收入,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营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也规定: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从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中的核心—“投资”出发,笔者认为投资性房地产的现金流量应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新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如下定义: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投资一样,属于长期资产,都是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使资金增值,为获取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投资性房地产属于财务学中众多投资形式中的一种。

以下对如何列报相应的现金流量进行讨论。

(一)外购、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支付的现金应列入“投资支付的现金”

投资性房地产的本质是投资,且与自用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性质不同,因此,外购、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现金流出应列入“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同时建议对《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的编制说明进行修订,将投资性房地产补充进去,即修订为“反映企业取得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债务工具、合营中的权益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所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交易费用。”

(二)取得的租金收入列入“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

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与进行债权投资收取的利息、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性质相同,都是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只不过股权、债权投资取得的股利、利息等收入在日常会计核算时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但在期末应按现金流量的性质编制报表,即将性质相同的现金流量归入同一项目。因此,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可列入“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三)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收到的现金列入“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

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收到的现金在会计核算时也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但本质上却是收回投资性房地产。因此,应列入“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

(四)投资性房地产对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影响

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并且计提折旧及进行摊销实际没有支付现金。因此,在补充资料“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进行相应调整。

新准则将投资性房地产与自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因此,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和摊销不应列入“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项目,建议从投资性房地产的性质出发,将折旧额及摊销额与取得的租金收入对比后的净损益通过“投资损失”项目进行调整。同理,可将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时产生的损益也通过“投资损失”项目进行调整。

二、现值计量属性的充分运用带来的归类及列示问题

新会计准则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着眼于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充分运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对资产、负债进行计量,如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时,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值的现值为基础确定。现值计量属性的充分运用带来现金流量表如何列示相关现金流量的问题。

为更准确地提供相关的现金流量信息,我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应以现金收支的性质来划分而不能依据前期交易的性质来划分收支的类别。二是本息应分别列示。

(一)超过正常信用条件购买长期资产

超过正常信用条件购买长期资产(包括融资租赁),该项业务具有融资性质。因此,购入资产的成本不能以各期付款额之和确定,应以各期付款额的现值之和确定,各期实际支付的价款之和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实质是借款费用,不论借款费用是资本化或是费用化,按现金收支的性质不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与支付的本金一道,作为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在列示中容易将本息混淆,这个问题值得注意。

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中有反映企业偿还债务本金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和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或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的项目——“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例1,2006年1月7日,A公司从B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公司资金紧张,经与B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100万元,每年末付款20万元,5年付清。假定同期贷款利率为5%,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2006年购入时:

借:无形资产865900

未确认融资费用134100

贷:长期应付款1000000

2006年年末支付款项时:

借:长期应付款20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

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433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43300

有不少学者和实务工作者错误地认为,2006年购入时长期应付款的余额1000000元就是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负债本金),实际上真正的账面价值(本金)应为现值865900元,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长期应付款应填列865900元。年末支付的总额200000元中本金为156700元,利息为43300元,年末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本金)为709200元(长期应应付款余额800000元-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90800)。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不能将200000元全部列入“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项目,而只能填列156700元;“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填列43300元。

(二)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现金的列报

按规定,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冲减财务费用)。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对收回的款项进行归类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该观点依据的是现金收支前期交易的性质。二是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该观点依据的是现金收支的性质。

例2,2006年1月1日,A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B公司销售一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1000000元,分五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设备成本为700000元。在现销方式下,该大型设备的销售价格为7582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

通过计算得到实际利率=10%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758200

销售商品时:

借:长期应收款1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758200

未实现融资收益241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700000

贷:库存商品700000

2006年年末收取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长期应收款200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75820

贷:财务费用75820

净利润=758200-700000+75820=134020元

采用第一种观点,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收到的200000元列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在填列补充资料时,75820元的财务费用属于经营活动的财务费用,不应进行调整,长期应收款属于经营性应收项目,应进行调整,金额为634020元,分析中假设购入存货的现金已经支付。

现金流量表列示如下: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000000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70000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0000

补充资料中进行如下调整:

净利润134020

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63402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0000

采用第二种观点,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收取的200000元中的124180元列入“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将75820列入“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销售收入对应的长期应收款属于投资性应收项目,在补充资料不能作为经营性应收项目进行调整,应列入“其他”项目。

现金流量表列示如下: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70000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0000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124180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75280

补充资料进行如下调整:

净利润134020

投资损失-75820

其他-7582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0000

第一种观点将长期应收款的收回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符合人们的日常思维,不会影响到大量涉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标的计算,并且计算过程简单,但这种观点存在逻辑问题,即已经支付的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从现金收支的性质分析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若也采用此观点从现金收支涉及的交易分析,支付的已计入长期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应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已计入存货成本的部分应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第二种观点从现金收支的性质出发,将符合投资性质的长期应收款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虽然处理较为复杂,但能提供正确的经营及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笔者建议采用。

三、存货借款费用资本化带来的影响

篇8

1.强调“收入”是“日常活动”产生的,以区别于“利得”是“非日常活动”形成的。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入账。分以下几种情况:

(1)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通常为公允价值;

(2)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实质上带有融资性质,应当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应收金额的差额,计入“未实现融资收益”,并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冲减财务费用。

3.会计科目的变化:

(1)代销商品业务科目采用:发出商品(也可单设委托代销商品)、业务资产/负债(也可沿用旧科目受托代销商品或受托代销商品款)。

(2)售后回购业务采用“其他应付款”科目代替“待转库存商品差价”科目。

(3)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业务,新准则没有设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而是将其记入“发出商品”科目。

二、新申报表中“收入总额”项目的变化

1.新申报表基本上建立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例如,新申报表第1行的“销售(营业)收入”口径反映的是纳税人按照会计准则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扣除折扣或退回后的净额)、“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法规定应确认为当期收入的视同销售收入。视同销售又分为“自产、委托加工产品视同销售的收入”和“处置非货币性资产视同销售的收入”。另外,明确了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等项费用扣除的计算基数为申报表主表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

2.新申报表第2行的“投资收益”栏主要变化是:股息性所得不用再进行还原;存款利息收入不再包含其中,而是列示于第9行的“期间费用”中的财务费用中。

3.第5行的“其他收入”增加了“固定资产盘盈”及“让渡资产所有权收入”。

三、新申报表中“收入总额”项目内容

(一)基本收入

根据新申报表附表(一),一般企业的基本收入包括生产经营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材料销售收入、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包装物出租收入、自产、委托加工产品视同销售的收入、处置非货币性资产等视同销售的收入、财产转让收入、股息红利收入、补贴收入和其他收入。对于前11项收入,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一般人员基本能理解,实务操作也相对简单,而“其他收入”则是我们应重点关注的特殊收入。

现就基本收入中变化最大的“分期收款发出商品”销售方式举例说明:

【例1】甲公司售出设备一套,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从销售当年末分5年分期收款,每年2000元,合计10000元。假设不考虑增值税。假定购货方在销售成立日支付货款,只须付8000元即可。

分析:应收金额的公允价值可以认定为8000元,据此可计算得出年金为2000元、期数为5年、现值为8000元的折现率为7.93%(具体计算过程可参照有关财务管理教材的“内插法”)。

账务处理(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销售成立时:

借:长期应收款 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2000

第1年末: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长期应收款 2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634

贷:财务费用 634

第5年末: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长期应收款 2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47

贷:财务费用 147

财税差异:

对于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税法上规定,销售方应该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来确定销项税额。当然,如果一次性开具了发票,则应全额确定销项税额;新会计准则将应收金额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冲减财务费用,但税法并不认可,所以,以后各期摊销的未确认融资收益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二)特殊收入

新申报表“其他收入”主要是指会计上不作收入而税法上视作收入的项目,包括“营业外收入”和“资本公积”科目的明细项目。例如: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债务重组收益、接受捐赠的资产、资产评估增值,以及新增的固定资产盘盈及让渡资产所有权收入等内容。这几项收入的情况各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一定需要其扣除的支出,不是严格按照“配比原则”确定的收入。

现就一般企业常见项目列举如下:

1.资产评估增值

有4种评估增值:

(1)清产核资中的评估增值,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交易发生时缴税,增值计入应税所得额;

(3)产权转让中的净损益,计入应税所得额;

(4)股份制改造中资产评估增值,不计入所得额,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因评估增值而多提的折旧和多摊销的成本,调整方法有两种,据实逐年调整和综合调整。

【例2】企业固定资产原值8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股份制改造中固定资产评估值为60万元,综合折旧率为15%。

(1)据实调整

会计上的折旧额=60×15%=9(万元)

评估增值多提的折旧=[60-(80-30)]×15%=1.5(万元)

当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

税前扣除的折旧额=9-1.5=7.5(万元)

(2)综合调整

将评估增值10万元在10年内调整

当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10=1(万元)

2.纳税人接受捐赠

税法规定:接受货币或非货币性捐赠,都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新准则没有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而是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应交所得税金额转入“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例3】某企业受赠设备一台,价值50万元,因其财力有限,决定分五年平均交所得税,则第一年财税处理如下:

(1)借:固定资产 5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000

(2)借:所得税费用 132000(500000÷5×4×33%)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32000(500000÷5×4×33%)

(3)本期应交税金=100000×33%=33000(元)

篇9

多步式利润表正是比照以上三个步骤来进行项目的排列,并对前两个步骤分别以中间性的利润数据“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来进行小结,这样安排可以方便报表使用者迅速获取信息。但从具体核算内容和报表要素定义等方面进行详细考察,会发现利润表的结构尚有不合理之处。本文以一般工业企业为例,拟对利润表的部分项目进行解读来分析其结构的合理性。

一、“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以下简称讲解)中将“营业收入”解释为“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将“营业成本”解释为“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成本总额”,将“营业税金及附加”解释为“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承担的各项税费”,将“销售费用”解释为“反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经营费用”,将“管理费用”解释为“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各项管理费”,将“财务费用”解释为“反映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发生的筹资费”。

(一)从具体会计核算角度分析收入有不同的分类。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重要性,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进行核算;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与企业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所实现的收入,如工业企业对外出售不需用的原材料、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等,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进行核算。“营业收入”项目根据以上会计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列。

费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费用泛指企业各种日常活动发生的所有耗费。狭义的费用仅指与本期营业收入相配比的那部分耗费,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发生的费用,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进行核算;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与企业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历生活动相关的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工业企业对外出售原材料的成本等,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进行核算。在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列。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分别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直接配比。广义的费用还包括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其他耗费,根据费用的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税费、经营管理费用、因销售商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因筹集运营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等,这些费用分别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中进行核算。而在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等项目也根据以上会计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列。

上述项目的具体核算都涉及到了“日常活动”及其“经常性”,说明它的一个共同的立足点:其核算内容都来源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并且这类活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经常发生。

(二)从会计要素的定义角度分析“营业收入”反映的报表要素是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反映的报表要素是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将“费用”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在这里,基本准则将收入和费用的概念进行了严格的配比。但从具体的会计核算内容到抽象的会计定义,基本准则都涉及到了“日常活动”及其“经常性”。这反映由报表要素与其衍生的具体报表项目及其核算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可以相互印证的。即:所有的收入和费用是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其报表要素的分类和核算应当遵循“日常活动”的性质。

二、“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解析

讲解中将“营业外收入”解释为“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将“营业外支出”解释为“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一)从具体会计核算角度分析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如非货币资产交换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通过“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核算。在利润表中,“营业外收入”项目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列。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例如,债务重组损失、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通过“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核算。在利润表中,“营业外支出”项目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列。‘这类收支虽然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多大的关系(或者是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但从企业整体来考虑,由于同样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也是增加或减少利润的因素,因此,对企业的利润总额及净利润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两者的有一个共同点,即其核算对象都与企业的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表明这类活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不常发生。

(二)从会计要素的定义角度分析“营业外收入”反映的是利得,“营业外支出”反映的是损失。基本准则中并没有将利得和损失单独作为一个要素分类出来,只是明确规定了利得和损失,将利得定义为“由企业非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将损失定义为“由企业非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两者都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部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前者虽然不是经营收益的组成部分,但却会影响本期净收益的数字,因此计入利润表。

将两者定义与收入和费用的定义相比较,发现他们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或减少,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其区别之一在于是否是“日常活动”。可见,日常活动是区分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关键之处。区别之二在于收入和费用反映总流入和总流出,而利得和损失反映一定的净流入和净流出。由会计核算具体的内容到会计定义的高度概括,基本准则将“日常活动”作为区分“营业”与“非营业”的关键,表明这一特征十分重要。因为它是一个区分营业收入与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与非营业成本的根本所在。

三、“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投资收益”解析

讲解中将“资产减值损失”解释为“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解释为“反映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将“投资收益”解释为“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一)从具体会计核算角度分析资产应当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甚至不能带来经济利益,那么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就无法反映其实际价值。因此,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的损失,以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企业会计准则中规范了企业资产的减值会计问题,对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商誉等若干资产所发生的资产减值,通过“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列。基本准则中规定对会计要素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但也适当引入了其他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对于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一些资产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由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而产生的利得和损失,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列。

除了通过传统的销售商品来获取利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获利的能力,投资就是其中一种。企业会计准则中规范了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收益的会计处理,对于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投资、可供出售投资、持有至到期投等行为产生的收益,通过“投资收益”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投资收益”项目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列。

(二)从会计要素角度分析由于生产条件、市场供需、技术进步或其他因素影响会导致资产的价值发生下跌,从而企业要对资产计提减值损失。为拓宽收益的渠道,企业会辅助投资以增加获利,从而取得投资收益。而活跃市场上交易频繁,价格时常波动,企业所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也要承受其价格的涨跌损益。这些经营活动都属于企业的非主要经营活动或是偶发事项,并不是企业时常进行的不间断的经营活动,其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难以预计,一般属于不再生性的。所以“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投资收益”三个项目对应的是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在日常活动以外产生的经济利益,与收入和费用无关。

四、“营业利润”解析

讲解中将“营业利润”简单解释为“反映企业实现的营业利润”。

利润表诸多项目名称中的“营业”二字是同一含义,是对不间断的经常性的经营活动的强调,则“营业利润”解释中的“营业”二字也不例外。因此,营业利润可被报表使用者看作是日常活动中实现的经营利润,核算的内容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但作为一个中间性的利润数据,“营业利润”与其他项目在利润表上的关系却是: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1)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

等式(1)表明营业利润中包含有“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投资收益(或损失)”。经过前文的解读和分析,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投资收益(或损失)属于利得和损失的范畴,是企业在偶发事项中产生或是由企业非经常性经营活动导致的、在非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可再生损益。由此而计算出的营业利润在内容上不仅包括严格意义上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差额,还包括部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其内容和含义势必与以上假定相悖。等式(2)表明利润总额反映的是企业在税前所实现的所有利润,既包括日常活动实现的经营利润,也包括非日常活动中实现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有利得和损失。而营业利润反映的既非纯粹日常活动实现的经营利润,也非所有活动实现的全部利润。并且其包含的报表要素和组成项目与利润总额在性质上无异,在核算范围上交叉重叠,那么,两者就属于重复性的指标。这使得营业利润在利润表上的定位就显得有些尴尬,其原有的意义也变得模糊不清。

五、改进建议

营业利润在利润表中的不合理定位使其在利润表的作用大打折扣,同时也会误导报表信息使用者,降低利润表信息的有用性,从而削弱利润表的可信度。因此,应对此不合理之处予以改进。

改进的方法有两个。一是保持利润表结构,改变个别项目的名称,如营业利润。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保持现有利润表结构的情况下避免称谓上的误解,但更名后的“营业利润”在核算内容与范围上仍然与利润总额有交叉,难以摆脱重复之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所以,这一方法不可行。二是保持现有项目的名称,调整利润表的结构。在计算营业利润时,将“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投资收益(或损失)”三个项目从第一步骤中剔除出来,放到利润总额中,即第二步骤的计算中。如下:

篇10

水泥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战略管理、风险控制和绩效考核三个方面。

(一)预算管理的战略价值

和其他企业一样,水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在进行资源配置的同时,结合企业绩效管理,可以让企业的管理层高效协调企业财务、营销、投资、生产等各个环节,使各部门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协调统一地开展工作,并调动各部门之间及员工之间的生产积极性,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使企业长远目标实现。

(二)预算管理的风险控制价值

水泥企业通过预算管理的实施,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控制,目的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风险降到最低。通过预算编制,督促各部门提前编制可行的计划,减少企业盲目发展而造成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从现状来看,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中会不断促使企业平衡其经营发展环境,保障企业的所有资源与发展目标相统一。

(三)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价值

对于水泥企业各部门来说,用预算指标作为管理层及员工的业绩评价标准,并由此对员工进行量化的考核标准,执行奖惩机制,从而有效地控制和激励员工。预算管理对各部门及其员工的日常活动进行了规范,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目标可循,有制度可依,消除了朝令夕改、活动随意变化的现象。

二、水泥企业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

水泥企业必须对市场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在明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水泥企业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主要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管理等内容。

(一)经营预算编制

1.销售计划编制。销售预算是整个预算的起点,其他预算都要以销售预算为基础。通常由销售部门在对国家政策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预测,结合企业实际生产能力,编制销售预算。销售预算可根据销量、销价和销售收入分别进行编制。

2.生产与单耗计划的编制。水泥企业在进行生产计划、生料单耗计划、熟料单耗计划、水泥单耗计划的编制时,必须由生产部门参照上一年度实际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年度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各种原燃材料的单耗指标、各种生产设备的产能指标、分品种产成品的产量指标等,涉及的关键KPI相关指标:产量、产能利用率、窑磨运转率、熟料耗比、吨煤耗、吨电耗等,使生产部针对关键指标层层分解,归口到相关部门、工序和工段。

3.成本计划编制。生产部门根据当年的生产计划、制造费用计划、修理费计划,结合工序成本实际单耗及成本改善措施,确定预算当年的各主要产成品的修理成本、变动成本和制造成本,涉及的关键KPI相关指标:吨产品的变动制造成本、吨维修成本、吨产品煤炭成本、吨产品电力成本等,特别是生产设备的修理,如回转窑耐火砖的更换、磨机忖板的更换及钢球钢段的耗用等,要合理地预算修理的时间和耗用数量及金额,从而保证预算的可控。

4.物资采购计划编制。物资供应部门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物资消耗及需求量计划编制预算年度采购计划,包括主要物资的采购预算价格、质量指标、采购渠道、采购数量、核定库存量、应付账款的周转率。采购部门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采购进行预测,特别是生产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原材料,如煤、石灰石、黏土、铁渣、炉渣等材料供应情况、价格走势,要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为预算提供准确的价格。

5.工资和人事计划编制。工资计划和人事计划的编制主要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结合“三定”工作,确定人员定额,测算工资总额及工资人员成本。工资计划中包括职工福利及人员培训计划,以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间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6.费用计划编制。费用计划编制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的编制。费用计划编制应该由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协同合作完成。根据成本习性的不同,可以将费用分为可控费用、不可控费用。其中,可控费用必须与业务量挂钩进行控制,不可控费用依据总量控制的原则来确定。费用计划中涉及的关键指标,如吨产品三项费用,由各相关部门针对相关费用分解落实,并将落实情况作为部门考核依据。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分解要遵循“指标量化,分解彻底”的原则。譬如,办公费要细分到通讯费、日常办公费、水电费、办公桌椅的购置等费用。日常办公费用又要细分成纸张、复印费、报刊费、办公设备维修等。通讯费要细化到固定话费、光纤费、手机费、网络费等。水电费也要细分成水费、水资源费、电费。细分时要区分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半固定费用。费用在分解中按照归口部门管理的原则,将费用控制责任落实到位。

财务费用的编制由财务部门按目前的借款额度来计提利息,支出手续费。根据编制好的筹资计划与筹资额度进行利息的计提,对财务费用的预算进行调整。

(二)资本预算编制

资本预算编制主要包括项目投资计划、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无形资产购置计划的编制。由公司发展部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和具体项目的专项计划,编制工程投资计划、预测项目总体投资规模及年度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设备投资的资本支出。根据预定的工期,制定工程进度、安排投资预算、预计工程竣工投产的时间,使得编制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能够依据这些相对准确的基本信息,安排年度产销计划和资本支出,以平衡现金流预算。

(三)财务预算编制

财务预算编制由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组成,主要反映现金收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由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组成,现金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收入,支出主要有原材料的采购、工资的支出、付现的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资产的购置支出。预计利润表是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预算的编制基础上编制的。通过预计利润表的编制,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当预算利润与企业目标利润相差太大时,就要对部门的预算进行调整。预计资产负债表编制,是根据上年末的资产负债表的销售、生产、投资等预算数据加以调整编制的,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主要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水泥企业预算管理的具体执行

再完美的预算编制,如果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也会造成预算管理职能的弱化,甚至使预算成为一纸空文。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相关激励机制、预算监控和调整管理机制。

(一)完善预算管理文件,做到有章可循

完善的管理文件是确保预算管理质量的基础。这些管理文件包括市场调研程序文件、确定企业发展目标的程序文件、预算编制程序文件以及对应的作业指导书;包括预算执行程序文件、预算调整程序文件以及对应的作业指导书;包括预算执行评估程序文件及其作业指导书等等。

除此以外,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明确的激励制度可以让预算执行者在预算执行之前就明了其业绩与奖励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个体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预算执行者自觉地调整、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完成企业预算指标。

(二)明确职责与指标分配,建立指标责任考核机制

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经济总量的同步跨越,实现生存与发展的协调一致,水泥企业要对外抢抓市场,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加强营销整合;对内要从技术创新、管理改进两方面降低成本、挖掘效益,消化客观不利因素。对照各项预算,将指标分解到各部门车间,建立指标责任考核机制,并及时调度与控制,确保各项预算指标的落实和总体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营销管理,及时回笼资金

把提高营销质量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处理好营销总量、结构、售价之间的关系,增强市场预测和调控能力。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增强产品获利能力,弥补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建立客商评价指标,对每一位客商进行信用评价,选择优质客商进行销售,确保货款的及时回笼,保证资金安全,做好营销业务的基础管理工作。

(四)成立预算管理督查组,确保预算执行

水泥企业要以现金预算为核心,做好资金的平衡调度,确保预算执行。在具体操作上,水泥企业可以成立项目督查组。一方面,着重抓好生产经营项目,及其资金的管理工作,确保所有项目都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切实控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加强监控,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预算,保证企业主要目标的完成。

(五)进行预算执行评估,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篇11

一、对会计核算的认识

会计核算是指记录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系列财务、成本、成本指标,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据以考核经营目标或计划的完成情况,为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就是会计核算的方法,设置账户和账簿、复式记录、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是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二、餐饮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餐饮企业的特殊性

现代餐饮企业,是集住宿、饮食、商品零售、娱乐、旅游以及交通票务等为一体的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变现在:(1)功能的综合性:集生产、销售、消费多种功能为一身,要满足不同客人的各种消费需求,有着兼据商务活动中心及社交中心等功能;(2)劳动密集性产业:餐饮业对服务人员的需求较多,对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日益提高;(4)经营方式灵活:餐饮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及区位优势,发展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4)服务过程与消费过程的统一:餐饮企业的服务过程也是顾客的消费过程,二者具有不可分割性。

(二)餐饮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餐饮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决定其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在会计核算时要遵循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以及修正性原则,与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相比,其会计核算的特点主要有:

1.会计核算内容的多样性和方法的复杂性

现代餐饮企业有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经营项目,会计核算的内容也就具有多样性,包括的内容包括原材料、服务设施、餐具、配料、饮料等,加上餐饮企业存货种类多,进出频繁的特点,甚至有些企业采取连锁经营,经营场所较多,也就增加了管理控制和会计核算的难度。

由于餐饮业在经营过程中,集生产、零售和服务三种职能于一身,其会计核算上也无法像其他工业企业那样,按照产品逐次逐件进行完整的成本计算,一般只能对经营单位或经营种类耗用原材料的总成本,以及营业收入和各项费用支出进行核算,也就造成了核算方法的复杂性。

2.营业收入与费用分布结构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服务业由专门从业人员运用与之相适应的设备和工具为顾客提供带有技艺性的劳动。在会计核算时,需反映出按规定收费标准所得的营业收入,服务过程中开支的各项费用以及加工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成本。餐饮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其营业收入是企业经营取得的总成果,由于餐饮企业功能的综合性,其经营项目较多,收入结算方法也比较复杂,会计核算必须要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劳务收入按时入账。对于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会计核算时要按实际价款记入“营业收入”科目。其核算内容包括宾馆收入、餐馆收入、商品部收入、冷热饮收入、服务收入等以及各类企业向外转让已入账的无形资产收入。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3.营业成本与费用核算的不同

根据费用要素,一般将服务业的成本和费用项目划分为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辅助营业支出及财务费用五个科目。辅助营业支出在期末要分配摊入各项营业费用中,“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两个科目被用来核算企业各营业部门成本费用开支。管理费用是核算公司管理机构的和非营业性的费用开支。财务费用则是核算企业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和金融机构手续等费用开支。餐饮企业的营业成本明细项目应该包括:餐厅在经营中耗用的各种食品原材料、饮料、调料、配料等的实际成本,零售部门的商品销售成本,票务部门的票务费等。费用的明细项目包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工作餐费、物料消耗、制服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展览费、折旧费等,与其他企业相比,营业成本与费用核算的项目较多。

4.现金流量结算以及会计核算流程的综合性

餐饮企业的货币结算是以货币资金为主,并且具有收款点多、进货渠道品种及渠道多样化的特点,在会计核算时,要确保出纳和会计各司其职,明确分工,钱财分离,防止舞弊行为;同时还有较多的使用营业状况表、楼层房间动态表以及现金单等财务单据和表格,确保报现金结算的准确性。另外,由于目前银行卡、信用卡等结算方式的多样性,会计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核算方法。

5.涉外性质的餐饮企业

一些餐饮企业具有涉外性质的业务活动,在会计核算中,要按照外汇管理条例和外汇兑换券管理办法,办理外汇存入、转出和结算的业务,涉及外汇业务,应采用复币记账,反映原币和本币,计算汇兑损益和换汇成本。

三、总结

总体来讲,餐饮企业的会计核算具有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方法的复杂性,营业收入与费用分布结构不同,营业成本与费用核算的不同,现金流量结算以及会计核算流程的综合性以及涉外性质的餐饮企业要按照外汇管理条例和外汇兑换券管理办法等特点。

篇12

(一)由于旅游企业类型多样,业务多元,多样旅游企业的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旅游企业企业经营的项目包括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既有服务类型的旅行社、酒店,也有生产类型的旅游产品企业。对于旅游商品经营企业,主要要核算的是经营成本;而对于旅行社、酒店等服务类型的企业,主要要核算的是营业费用与管理费用。

(二)与传统的工业企业相比,旅游会计核算也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工业企业来讲,最重要的会计核算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从资金的筹集、原材料的购买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流程非常清楚。而对于旅游会计的核算来讲,主要的对象是旅游服务的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所以,旅游企业的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的核算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三)旅游服务企业项目成本和费用主要是由经营成本和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作为当期费用分开核算,扣除直接从各营运收入。

二、旅游企业营业成本和费用核算的内容

对旅游服务企业的项目成本和费用一般分为成本的因素,即“经营成本”,“营业费用”,“辅助业务支出”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中,辅助营运费用在最后分配摊入各营业费用。因此,企业主要是以“经营成本”和“在成本、费用的核算两个科目营业费用”。管理成本会计管理机制和非经营开支。”财务费用是利息支付企业的会计,处理费用汇兑损失和金融机构。在操作成本和运营费用以下详细的项目:

(一)营业成本的明细项目:

①餐饮企业的成本:实际成本包括餐馆,酒吧,在管理部门的各种食品原料,饮用咖啡饮料,调味料,和其他成分。商品销售成本:是指销售货物的购买价格。车辆运行成本:将运输企业会计制度,即在出租车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工资,燃料成本,材料成本,成本的轮胎,折旧,维修,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制服费和其他直接费用。经营成本,旅行社,包括收费,如房间,收集食物,运输费,招待费,行李费,门票费,手续费,手续费,签证费,专业的活动陪同费,费,费,保险费,机场的宣传费用。摄影,洗涤和染色,在商业服务企业维修成本主要是指用原材料的成本。

(2)营业费用的明细项目:

1)职工工资:指部门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工资,根据有关规定计提。2)职工福利费:指按国家规定企业应支付给职工的洗澡费、交通费、独生子女费、奶费、书报费、探亲路费等各项费用。3)工作餐费:指企业按规定为职工提供工作餐而支付的费用。4)物料消耗:包括企业的日常用品、办公用品、日常维修材料、零配件等支出。5)包装费:指旅游服务企业在销售商品等经营活动中消耗的包装物品开支。6)保管费:指旅游服务企业为客人提供行李、服装等物品的保管发生的开支。7)展览费:指企业为举办展览而发生的开支。8)清洁卫生费:指宾馆、饭店、酒店、酒楼等企业为保持服务场所和设备的清洁卫生而发生的开支。9)低值易耗品摊销:指企业使用的低值易耗品摊入本期的金额。10)折旧费:指企业内部按提供经营服务的固定资产和有关规定计算折旧列入。各部门也可以不计提折旧费,由企业统一计提折旧,列入管理费用。11)保险费:指部门财产向保险公司投保支付的费用。12)邮电费:指部门实际支付的邮电费。13)差旅费:指部门职工出差费用。14)运杂费:指部门购买物品支付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等开支。15)手续费:指部门在经营过程中支付给其他单位代销、代营手续费。16)广告费:为推广业务发生的各项支出。

三、营业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一)营业成本的核算

企业的营业成本应当与其营业收入相互配比。当月实现的销售收入,应当与其相关的营业成本同时登记入账。旅行社之间的费用结算, 由于有一个结算期,当发生的费用支出不能与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时入账时,应按计划成本先行结转,待算出实际成本后再结转其差额。 结转营业成本时,借记“营业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成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营业成本”科目的明细账应与“营业收入”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相适应。

(二)营业费用的核算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各营业部门在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费用发生时,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累计折旧”、“应付工资”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营业费用”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篇13

2确定财务报告分析的重点

确定财务报告分析的重点要依据阅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来确定。要及时与报表使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深层次的沟通,捕获决策者真正需要了解的信息。

3财务分析报告撰写的内容

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第一部分简单说明做好报表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二,概括说明本单位综合情况,让阅读者对单位情况有一个总括的认识。比如说单位的注册地,组织形式和隶属关系;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单位主要收入情况、费用支出情况和盈亏状况。单位在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人数;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等。

第三,对单位各项财务指标完成情况的说明,即对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

第四,对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为决策层提供参考。

财务分析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管单位的财务状况。对单位经营和管理者十分重要。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有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对于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侧重于研究流动资产、资产变现能力与流动负债的关系;对于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则涉及单位长期财务状况、资本结构、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等。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水管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驾驭资产,实现资本增值的能力。营运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资本增值的程度,关系到单位生产经营的水平。成本费用分析:水管单位的成本费用,从财务会计的概念讲,主要反映供排水成本、公益成本以及三项期间费用,即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此时的财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利润分配表、成本表、管理费用表和其他附表中体现的数字,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以及对企业相关比率进行衡量,得出与其他财务评价指标相配套的系列评价结论。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只有了解上述分析方法的优劣以及各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才能把握指标变动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要尽可能将各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分析结论更可靠、更有说服力。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和文字,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要点,多反映单位易于忽视的问题。

第五,作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财务评价不能运用似是而非,可进可退,左右摇摆等不负责任的语言,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第六,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真正起到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4财务分析报告写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水管单位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资金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了解各个项目各个工程环节对财务数据的影响,并依据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