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a)-012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cademic master degree in medicine of China.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2,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210 respondents including 550 supervisors, 550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110 expert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from 11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nd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designed from course load, coverage of knowledge, frontier of content, content and pattern of core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elective courses. Results 430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supervisors in which 417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75.8%. 513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which 461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83.8%. 99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expert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which 93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84.5%. The total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80.2%.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s, 89.6%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course load could meet the demand; 37.4%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coverage of knowledge was wide; 44.3%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frontier of content was average; 77.5% respondents supported the modulization of core knowledge courses; 56.3% respondents considered that the range of elective courses should not be limited. Conclusion The present curriculum system for academic medical master degree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 for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ectly in China. Therefore, setting educational goal should be accurate; necessary knowledge should be the core of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e and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further expand scope of knowledge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strengthen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ology during the reformation.
3.3 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和覆盖面
课程内容设置关乎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对研究生知识体系的构造与完善及知识创新应用能力[12]。美国研究生课程主要是以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究知识、发现新问题[13]。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edical Clinics,AAMC)资料表明,美国有26所医学院校完全彻底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或实行以问题为基础模式,或实行人体器官系统模式,或实行整合模块化课程,或实行社区基础模式,或实行混合模式等等,其课程名称和设置已与传统名称大不一样[14],大致可以分为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15]。我国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16]。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医学高校研究生学位课程开设量比较充足,但课程涵盖的知识内容和各专业课程涉及的前沿进展则并不能完全满足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按照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框架,公共课程的设置上除政治理论、英语外,还应开设生命科学研究工具性、方法类课程,通过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使他们学会如何做研究[17],核心课程应突出研究生开展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所应具备的交叉知识和前沿进展,专业课程要有本领域发展起源、历史、现状及最新研究的知识和技术,选修课程则实行开放性选修策略,体现宽泛而自由的原则,研究生可结合自主学习和科学兴趣选修。
3.4 为研究生构建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知识框架
当前,更多的科研工作不再局限于本领域而是从其他学科中寻求突破思路,获得创新灵感[18]。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储备力量,是突破科研瓶颈的主力军,当前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研究生必须要做到能够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深度和实现创新不落伍。在美国医学高校,普遍为研究生开设了一门跨学科的核心课程,如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医学科学基础》[19],研究生入学后通过高强度集中学习,很快能够掌握在生命科学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打破以学科开设课程的壁垒界限,开设跨学科领域的生命科学核心课程,为学生构建必备的知识框架,全面了解生命科学领域基本知识、前沿进展和实验技术,促进交叉学科知识融合,开拓学生眼界,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灵感。
3.5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作为影响研究生能力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提升研究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关键环节[20]。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高强度课程教学始终作为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提供大量专业课程供研究生选修,导师也资助研究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类型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公共课程和核心课程可采取高强度集中教学,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讲座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为主,辅以前沿问题、重难点问题和学术争鸣问题为选题的探究式研讨。同时,还应举办各层次和类型的高水平学术交流、研究生创新论坛和暑期学校等系列学术活动,扩展学术视野和知识面,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21-24]。
学位课程是研究生打好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最基本的环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课程体系,覆盖从基础理论到前沿知识的教学内容,辅以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改革,不仅为研究生构建开展科学研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更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熊玲,刘芳,李忠.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93-96,118.
[2] 梁珍淑,刘忠,李昌模,等.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究[J].中冶金教育,2015(6):14-16.
[3] 何勇涛,罗长坤,黄国琼.医学科技发展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影响[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25(3):191-193.
[4] 汪霞,卞清,孙俊华.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30-34.
[5] 田红旗.基于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背景下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18-22.
[6] 李莉.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8,(5):56-57.
[7] Kevin FM.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Looking back,Planning ahead [J]. JAMA,2012,307(6):619-620.
[8] 蓝丹,李登峰,高宗燕,等.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11):5-6.
[9] 陈h,翟月.21世纪以来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16,43(7):104-114.
[10] 章丽萍,金玺,顾建民.研究生课程建设:从理念到方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3(7):66-70.
[11] 张三强.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92-94.
[12] 胡春平,刘斯伟,许烨婧.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6):105-111.
[13] 马舜,陈工.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及其启示[J].科学经济社会,2016(2):94-99.
[14] 孙宝志.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J].医学教育,2002(4):16-18.
[15] 崔爽,段丽萍.浅谈美国大学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108-109.
[16] 岳昌君,吕媛.硕士研究生创新精神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6):20-25,112.
[17] 宋远方,李艳丽.构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钻石模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7-10.
[18] 安江,邢花,郭莹,等.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1(31):27-30.
[19] 何勇涛,罗长坤,黄国琼,等.中美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3):466-469.
[20] 李泽.基于研究生教学特点的LPC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推广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6):16.
[21] 王苹,唐燕.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7):137-140.
[22] 尚立芝,季书,曹珊,等.基于COPD中西医基础研究对研究生实施PBL教学[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4):113-115,11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如何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各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近年来,在“质量工程”项目的引导下,制定了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起点,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一、教学团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现行的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的教学团队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1-5],以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校级教学团队为例,总结如下:
(1)教学团队的形成机制和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现有的教学团队主要还是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的,教研室主任在学院的领导下,负责本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职责,教学目标或任务是上传下达的方式,削弱了教学团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建立教学团队建设基础上的管理运行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相关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造成团队无活力,形同虚设。
(2)教学团队的协同效应和凝聚力欠缺。
按专业化教学需要划分的相对稳定的院系等组织实体,无形中抑制了教师在学校内部的自由流动,阻碍了教师实现跨系部的自由组合,不利于教师团队效应的形成。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团队,人员是按所教专业以行政编制的方式组合的,成员间的知识技能不一定互补,而且目标定位松散,难以采取一致的行动,教师对团队目标的认同感不足,缺乏团队的凝聚力。
(3)教学团队的结构不合理,缺乏核心带头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共14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可见,该教学团队从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上看不尽合理。同时,团队中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高水平教师缺乏,影响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的遴选。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对现行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如何突破教学组织管理体制障碍,推进师资队伍优化,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已成为我校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的着力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建设校级教学团队的过程中,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二、课程建设对教学团队的作用
作为教学工作中最基本要素的课程建设,是集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学校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等多方因素积极联动的结果。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则是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2,4,7]。
首先,在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锤炼优化,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教材的编写和完善,无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只有组织起一支队伍,且长期坚持不懈,协同奋战,不断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才能使课程建设取得长足的进展[6-8]。这个漫长的过程,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真正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天职,在课程建设上作大力度的投入。
其次,要建立一支力量雄厚、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也必须通过课程建设才能得以实现。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也应具有合理的梯队性。是否具有这样一支合理的师资队伍不仅影响着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决定着专业的发展潜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近年来,与迅速发展的本科生规模相比较,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的建设速度与投入显然滞后得多,本科教学工作大多数由中青年教师承担,中青年教师由于工作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和技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因此,要通过课程建设的有序推进,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补充,促进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最终造就一大批名师、名教授和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师资队伍[,5-7]。
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建设工程项目,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组织形式,已得到各高校的广泛关注。我校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以深度融合地方经济为出发点,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特点,把课程建设作为载体,在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使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和组合,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进而促进学校的教学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以课程建设为契机促进教学团队建设[6-7]
(1)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团队建设
以“教学为根本,科研为支撑,社会为导向,成果进教学” 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核心,以打造精品课程为龙头,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为重点。让科研走入课堂,将成果引进教学。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调整构建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考核方式,突出能力考核,重视过程考核,采用多样化考核。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搭建网上教学信息平台,拓宽教学互动渠道,力争在3年内建设1-2门省级精品课程、3-4门校级精品课程,以此示范和带动专业课程教学,建立起完整的、教学内容先进和特色鲜明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一步更新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正确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目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建立多层次、多模式、高效、开放的专业教学体系。
(2) 以教材建设促进团队建设
现有的专业课教材除少数有所革新外,多数则照搬,有的甚至是20世纪50、60年代的教材,存在着严重的老化和滞后性,这样,势必在知识更新、面向市场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均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才竞争的需求。因此,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和使用精品教材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组织机制专业教研室老师,立足于机械制造专业方向,结合科研项目,突出专业特色,以适应新的课程体系为目标,在学习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专业教材和实践教学指导书,加强“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材建设。力争在3年内主、参编教材2-3部,完成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验实训教材和指导书3-4部。
(3)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和研究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明确的教改思路:师德教育与业务并重,教学与科研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合,形成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注重将教学改革和研究同地方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与地方企业形成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所特有的环境和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加强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强化实践、理论教学新概念,注重科研对教学的带动作用,科研和产业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更新,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根据专业建设及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建立开放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监控专业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增强办学活力,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运行和管理机制。
(4)加强学术交流,扩展视野,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
开展教师知识更新与拓宽的培训。特别要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内部培训,制定培养计划,由教授和教学骨干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科研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扶持、奖励青年教师进行学科和教学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以精品课程为依托,以教研课题为载体,以教学创新为突破,以网络资源为平台,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观摩和学术交流活动,对教学团队的青年教师进行指导,深入课堂听、评课,督促他们读书学习,勤做科研,在教学创新、科研立项和论文撰写上予以指导,鼓励并资助青年教师到全国重点高校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以课程建设促进团队建设的特色
(1)以课程为载体,以团队为目标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为途径,为完成目标任务而进行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协作。通过团队合作,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以教师为对象,以学生为目的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团队的建设和不断优化使教师能够潜心研究和创新,严谨治学,施展才能。不断推进教学体制、教材建设、教学法、教学手段的革新,从而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SQRL077),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08YQ030zd)。
[参考文献]
[1]韩映丽.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特色化建设的探索[J].甘肃科技,2011(2):157-159.
[2]付义.精品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24-25.
[3]曹源文.加强工程机械教学团队的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103-105.
[4]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5]都光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1):27-30.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画学习的基础。一直以来,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都是美术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我国高校开设中国画教学课程,为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然而近年来,中国画的教育阻力明显增加,发展履步维艰,年轻一代人从业人数越来越少,很有“后继少人”的意味,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碰撞对高校中国画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中国画教育相关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大学中国画教学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画教学的对象主要是高校的大学生。在这个时期,学生已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相对的、较为深刻的了解,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因此,其对中国画理论也会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观点。而中国画的教学会进一步地深入。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中国画教学进展缓慢,且受到了一定阻力。
(一)中国古代文史哲知识的欠缺阻碍了中国画教学的进展
一个民族的传统就是这个民族的世界观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画学习的基础,而中国古代哲学又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也要求学生必须要对其有很好的掌握。中国画的传统理念是以中华民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并在长久的发展历史中得到了传承和完善。中国的哲学思想主要有道、佛、儒这三家,其中尤以道家的哲学思想最为完善,且具有崇尚自然、融合自然、“天人合一”等特点,它主张将人与自然作为不可分割的和谐统一体,对于艺术境界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①。但是目前高校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忽视了对中国画哲学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他们难以从中国哲学、宗教等角度来对中国画传统进行透析,无法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精神,因此也就无法引导学生体味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与中国画的艺术精神相违背。
(二)西方文化给中国画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世界各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都开始具有国际化的特点。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虽然我们一直在宣传文化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积极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这一文化理念,但是由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因此在很多方面的融合中都出现了矛盾和冲突,对中国画的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②。
二、大学中国画教学的创新改革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中国画教学体系
虽然中国画教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再加上起步时间比较晚,因此在实施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新时期,我们要对中国画的教学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从中国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方面,不仅要注重中国文史方面的知识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识传授,使学生从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上对中国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了解中国画的内涵③;第二,重视中国画教学中的书法课教学。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书法,与此同时,书法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绘画都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因此也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④。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有更多的绘画实践机会,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绘画能力。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中国画教学质量
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方法有很多种,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开始被应用于各种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中国画教学也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这一先进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国学网站资源进行利用,并鼓励学生对中国画绘画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更加深一层次的探究和体味,对其中存在的绘画理论和哲学理论进行研究,当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地将其提出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中国画教学活动的展开,同时还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思想、知识等共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欣赏能力⑤。
结语
总的来说,中国画是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画的基础。中国画的艺术规律、风格特点以及表现方法都体现了中国的美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新时期,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在今后的大学教学中必须要对中国文化对中国画教学所起的基础作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绘画技法和绘画理论”的教授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将西洋文化、西洋绘画理论与中国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中国画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中国画教学达到效益最大化。
注释:
①刘娟.继承传统,提升内涵--议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开设中国画课程的必要性[J].学园,2013(26):15-16.
②刘广绵.对艺术类中国画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19):188.
③隋春艳.关于高校中国画课程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16):259-260.
2.论多元方法论框架下的计量经济学观
3.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
4.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研究
5.观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望大数据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
6.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
7.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8.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革命
9.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
10.计量经济学中的潜变量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考察
11.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12.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若干新近发展及展望
13.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14.计量经济学精确性研究
15.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任务
16.中长期负荷预测的计量经济学与系统动力学组合模型
17.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18.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19.基于WinBUGS软件的贝叶斯计量经济学
20.再谈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研究
21.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22.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
23.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24.国外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回顾、进展与述评
2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
26.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教改方案研究
27.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28.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
29.健康计量经济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卫生领域的应用展望
30.关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1.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
32.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33.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
34.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比较
35.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及其反思
36.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37.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及小而精案例探讨
38.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39.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40.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之路
41.基于计量经济学的陕西省建筑企业经济分析
42.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
43.计量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与超越
44.关于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45.论PBL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
46.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
47.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
48.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
49.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50.本科计量经济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51.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模式研究
52.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及其决定因素——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
53.计量经济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
54.国内计量经济学的文献计量分析
55.打破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迷思
5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57.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58.《计量经济学》课程中“最小二乘法”的教学方案研究
59.应用蒙特卡洛方法辅助理解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基于Eviews程序设计的两个实例
60.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61.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特性
62.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讨
63.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整合
64.财经类高校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65.注重应用能力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及反思
66.《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三维”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
67.对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68.应用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以三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69.诺贝尔经济学奖、计量经济学与现代贝叶斯方法
70.我国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
71.计量经济学高级课程的设置与内容体系研究
72.从本科毕业论文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方向
73.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74.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视角下的线性回归模型——再议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
75.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汇率预测的综述
7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7.论大学本科教育中计量经济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78.关于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探讨
79.灰色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80.基于“学、拓、化”架构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索
81.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文献可视化分析看计量经济学的演进
82.《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刍议
83.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衔接问题探讨——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84.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均值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理论综述
85.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86.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87.计量经济学实证项目的设计与案例分析
88.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的教学设计
89.网络环境下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90.合约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91.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新思考
92.计量经济学在中国服务业生产率测度中的应用
9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94.研究型大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5.简述现代计量经济学及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96.关于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的研究
97.结合应用软件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初探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分析,并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从而使学生们有效的完成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本文将简单阐述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意义,同时,将目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与对策。[1]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的作用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领域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培养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了相关院校教育活动的重点目标。虽然传统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相关内容传授于学生,但是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性思维得不到有效拓展,使得学生毕业后鲜有人能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下的人才需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不仅要提高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即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还需要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从而使得学生们更好地满足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展就能够很好的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使学生们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综合素质以及主观能动性也得以显著提高。[2]
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课时严重不足
以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材为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共三篇,包括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共计35章节,课时的安排为36至72学时,课时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关于医学微生物与免疫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而较短的授课时间势必限制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但是,如果增加该课程的授课时间则会影响其他课程正常开展。因此,只有对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时间以及其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优化,才能有效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3]
2.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该课程常见教学模式是由任课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同时指导学生按照相关实验课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课程本身较为抽象晦涩,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甚至课后不愿意主动复习,并且对理论知识不进行深入思考,以至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质量呈直线下降趋势。同时,在开展实验课程活动中,学生们因没有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束手无措,甚至有些学生对实验的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均不明确,严重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及水平。[4]
三、应对策略
1.根据专业学科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一本教材,由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两部分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免疫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其作为独立学科已逐渐渗透于其他学科领域,与此同时,免疫学原理、免疫实验技术逐渐在相关研究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当今的医学微生物免疫学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加之授课时间严重不足致使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在不影响其他学科教学时间以及教学内容传授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以及内容进行重新调整与优化,从而使学生们既能够了解免疫学研究的新进展,又能够提高其专业水平。微生物部分,可将微生物课程中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医学微生物的分类进行系统的概述,合理的删减微生物学各论内容,从而实现医学微生物学内容概述性、综合性目的。同时,教学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微生物的免疫性、致病性与防治原则的讲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5]
2.改变教学模式
教师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相关规定,以培养学生们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为教学重心,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应用新的教学方式作用于课堂活动。以研究性教学方法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立一个研究题目,然后指导学生2-3人组成一个讨论小组,要求每组学生自主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或者图书馆文献来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然后对所搜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合汇集,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以论述或PPT的形式在班级内进行公开答辩。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将其中发现的问题指出并帮助学生们改正。此方法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而且使得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6]
四、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的学生交际能力以及探索问题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与推广,必将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参考文献:
[1]董艳芬,梁燕玲,孟金兰,邢德刚.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 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7(11):48-50.
[2]张宇燕,杨洁红,黄燕芬.研究性学习在中医院校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6(12):77-79.
[3]刘爽,魏巍,朱金玲,张金波,张淑红,杨昕艳,吴祥红,王英敏,姚海涛.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实践[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8(10):45-46.
关键词:
材料成形CAD/CAE/CAM;工程教育认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是先进材料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成形CAD/CAE/CAM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门专业课,涉及计算机、机械、材料及数学、力学等多学科知识,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也是一门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要求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运用能力,学习难度较大,此外,新时期工程教育认证的实施,对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等环节进行改革探索,使之在工程教育认证的导向下,适应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培养计划和学科建设要求。
一、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2013年6月我国成为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这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转折点。该认证旨在培养大量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推进工业化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1-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能力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展开[4]。福州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之一,也是国内较早开始进行本科工程教育认证的高校之一,在工程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2014年以来,我院也积极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申请工作,对培养计划和学科建设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因此,对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现状及改革需求
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是我院金属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具有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和实用性强等特点,课程内容主要介绍材料成形CAD/CAE/CAM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CAD三维造型技术和信息交换技术,CAE数学建模技术和有限元模拟仿真技术,以及CAM数控加工技术和数控编程技术等在材料成形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内容侧重于介绍CAD/CAE/CAM的原理和方法,尤其是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数学建模及优化理论等,而对使用具体的专业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的实践偏少。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方面的培养效果不理想,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够。目前我院在工程教育认证导向下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的建设目标为:培养学生运用CAD/CAE/CAM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点:
(1)掌握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掌握材料模拟方法的原理和模拟软件的使用,能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2)能利用本专业所需的现代工具对材料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预测与模拟、制定解决方案并开展实施。
(3)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将材料专业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进行创新研究。在工程教育认证导向下,对课程内容的建设不仅要围绕课程本身的性质要求,也要结合学院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使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在内容建设和学生培养上更具特色和竞争力。此外,学院目前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主要还是以实验为主,而与工程实践相关的设计类毕业设计较少,在新时期工程教育认证导向下,“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定位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课程的知识框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向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探索,期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具有工程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探索
教学内容的把握应建立在我院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实施以及专业培养计划和目标的调整,课程学习重点不仅是学习基础的CAD/CAE/CAM知识,更在于将CAD/CAE/CAM技术应用于具体的材料成形工艺中。如何把CAD/CAE/CAM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材料成形的具体工艺有机结合成为本课程教学的一个关键所在。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培养具有工程素养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结合先修课程引入教学内容。目前“材料成形CAD/CAE/CAM”在大三下学期开设,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材料科学基础、机械设计原理和实践、材料制备加工、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等课程,已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然而,我院学生在数学建模、有限元模拟仿真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对如何把专业理论知识和现代工程设计理念结合,并通过相应专业辅助软件实施感到迷茫。因此,在教学时需增加有限元模拟仿真原理及方法,并结合已学习的专业基础理论,使抽象的专业问题具体化、工程化。
(2)结合课时调整教学内容。本课程原来的学时数为32学时,培养计划调整后的学时数为40学时。教学内容的调整既要突出课程要点又要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首先对以往的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加强对材料成形CAD技术在三维造型和建模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的介绍,加强材料成形CAE技术在实际工程案例中的应用。其次对教学内容的框架进行整合,根据实际的工程应用案例,阐述CAD/CAE/CAM技术在材料成形中的典型应用,包括液态成形、轧制成形、锻造成形、热处理、焊接、表面技术等工程应用,将材料成形CAD、材料成形CAE与材料成形CAM相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结构体,更具逻辑性和工程实践性。
(3)结合科研特色优化教学内容。目前我院金属方向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的制备、加工和表面处理方面,这些方向涉及凝固、塑性加工、焊接和表面处理等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将增加和扩展我院教师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CAD/CAE/CAM技术在材料成形中的新应用。如在讲授表面技术CAE时,以李强老师研究的等离子喷涂课题为例,向学生讲解等离子喷枪电弧、射流的非稳态模拟,以及等离子喷涂涂层沉积过程累积应力的数值模拟等。通过在教学内容中结合我院教师的科研进展,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达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4)结合工程教育特点加强软件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中,大幅增加专业软件的实践教学,CAD软件主要以Pro/E为主,CAE软件主要以Ansys和MSC.Marc软件为主,介绍CAD和CAE软件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突出在工程问题中的软件应用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式的探索
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涉及计算机、机械、材料等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和融合,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首先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内外给学生有力的引导,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感受。基于此,笔者认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阐述学习难点和重点
课程涉及大量的软件操作和模拟结果分析,传统的板书式或PPT教学无法清晰生动地讲解材料成形计算机模拟仿真实施过程。因此,课堂设置在学院的机房教室,保证学生每人都有一台计算机进行操作和实践。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收集大量的图像、视频、动画等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将复杂抽象的数学建模和有限元模拟等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效率。
2.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程内容多,实践性强,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很难掌握各种计算机辅助成形技术的方法和实践。因此,本课程在福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扩展知识。在该平台上,设置了课程通知、答疑讨论、作业在线批改、教学课件、教学素材、视频动画等功能。此外,还将课程涉及的二维、三维模型构建和材料成形有限元模拟仿真的实例放入该平台,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采用互动式教学,关注学生差异性
学生的知识累积程度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同,有些学生理论知识水平较高,而有些学生实际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较强。如何协调和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是教学的难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考虑的也是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在教学时,采用互动式教学,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是在软件操作的环节,三维造型软件的功能强大,造型方式多样,可以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差异性指导,而有限元模拟软件在进行材料成形仿真模拟时,因涉及的材料参数较多,有些还涉及原有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同学生理解的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多跟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效果。总之,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教学从灌输式转向对话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四、考核方式的探索
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办法还是以期末闭卷或开卷理论考试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能力是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搜集材料成形过程的实际问题建立案例库,每道试题都以一个实际的案例来进行考核。试题的设置要按照课程建设所要求的标准进行,包括试题的类型、内容、难易程度、学生能力等方面。此外,因课程偏向于实践教学,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课堂软件实践等成绩。期末成绩主要由大型综合案例作业来评定。这样既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的负担,又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结语
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评价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达成度来评价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导向下,我们对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进行了探索,在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课程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探索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多样化授课方式。
作者:汪炳叔 王晨 李强 单位: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孙禺,孔钢城,雷环.《华盛顿协议》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借鉴意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0-15.
一、引言
海洋生化工程是以海洋生物学为基础,利用陆地生化工程体系和工程原理,将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研究成果推向产业化的一门新兴的极富生命力的综合性学科[1]。其作为高新技术之一,正以巨大的活力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通过对实验室研究成果大的开发、放大和工程化,进而为人类提供更丰富的商品和社会服务[2,3]。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不可逆性增长,人类生活水平的不可逆性提高,陆地资源和可耕种面积的不可逆性减少,全球性陆地资源短缺的压力将日益增加,海洋生化工程将成为人类缓解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矛盾的至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九五”期间国家在“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和首次被正式纳入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的“海洋863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中加大了对与海洋生化工程研究相关课题的支持力度[4,5]。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十五―863”计划也对该学科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由此可见,这门课程的开设顺应了时展的要求。
很多学者认为,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6,7]。因此,工科院校学生掌握一定的海洋生化工程基础知识,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就业能力的提高,适应新世纪、新形势和新环境对本科学生的要求等都至关重要。海洋生化工程是面对具有理工科基础的非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由于海洋生化工程包含了非常广泛的研究内容,除了涉及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两门基础课外,生化反应工程、生化分离工程、生物工艺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都是该领域中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然而对非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一一列出这些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笔者认为,海洋生化工程既然是公选课程,面对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就应该充分考虑选修此门课程的学生的专业特点,从课程内容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应该围绕这个特点来进行。
二、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专业分别为材料化学、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本课程的目的是向非生物工程专业类学生介绍海洋生化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使他们在学习本课程后对海洋生化工程领域的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也就是说,本课程应该以介绍性为主,在知识的广度方面尽量展开,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海洋生化工程的方方面面,而在深度方面则不作特别的要求,毕竟他们的专业不是生物工程,而且本课程的总学时数只有32个课时。因此,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个原则,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海洋生化工程的基本原理为主线,以非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学习海洋生化工程基本知识为目的,将海洋生化工程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及最新研究进展有机地融合起来,笔者将本课程的内容分成四大部分。
(一)微藻生物技术基础。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微藻的特点和分类、微藻的大规模培养和生物量采收、微藻的生物量和代谢产物及其应用以及常见的经济微藻和赤潮微藻。此部分内容对于未接触过海洋生化工程课程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然而此部分内容对他们学习后续内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会以大量实图,包括主要微藻的显微图片(中国浮游植物图谱)、微藻的大规模培养设备、生物量采收的工艺流程和以色列等微藻生物技术发达国家在某些经济微藻养殖、采收等方面的示范视频短片,使学生能对微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快速、轻松地进入第二部分内容的学习。
(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
本部分内容包括海洋药用物质、生物信息物质、海洋生物毒素、生物功能材料等各种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由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一般都是以微量形式存在,因此如何获得足够量的活性物质一直是能否进行实际应用的关键之一。近年来,大量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初始来源大部分甚至可能全部来自低等海洋生物如藻类及其共生菌类。因此,笔者认为本部分应围绕以低等生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培养、基因工程、DNA重组、生化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生产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讲解,并应该大量结合当今海洋生化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此外,由于此部分涉及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洋无脊椎动物、海藻和微藻,因此,笔者讲解活性物质种类及功效时配以活性物质来源的海洋生物的相应图片。在讲解过程中,笔者发现此种方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课时安排上适时调整,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拓展,力图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海洋生化工程的发展前景和动态。
(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技术。
海洋生化制备技术是生化制备技术在海洋生物中的具体应用和延伸,原理、方法和技术与生物化学制备基本一致,因此,重点讲解内容为海洋生化制备技术与其他经典的生化分离方法不同的特点及海洋生化制备的实例。在此部分,对于传统的分离技术如过滤、离心、结晶等未进行讲解,而对生物产品分离的方法,如盐析、离子交换、等电点沉淀、亲和层析、双水相萃取和超临界萃取等进行了相应讲授,这能够充分拓展材料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学生的视野。并且,在讲解过程中,笔者会配以上述基本单元炒作的原理演示动作图和实验人员规范操作的视频短片。令笔者兴奋的是,课后不仅材料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专业的学生反映这些实验方法对于指导他们的课程实验和毕业实验非常有用,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感觉这部分内容很好地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四)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膨胀和资源约束的不断加剧,浅海滩涂资源开发不仅已成为缓解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一项世界性的事业。我国浅海滩涂面积大、分布广、地理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讲授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国际发展的新形势,以适应国际新环境。因此,本部分也是笔者的重点讲解内容,包括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模式,等等。由于荷兰、日本、挪威、英国、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浅海滩涂开发较为典型,因此,有很多实例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以图片方式)“围海造地”、“自然保护区公园”、“海水增养殖业”和“建机场、码头和人工岛”等浅海滩涂的利用途径。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关于包括滩涂在内的湿地保护工作备受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重视,扬州大学、浙江大学、集美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等11所大学加入此工作,相应的宣传短片不仅让学生感同身受,而且让海洋生化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进行。
(一)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一些实际问题紧密联系。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海洋生化工程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海洋生化工程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行之有效。例如,在讲解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中,很多活性物质都已经被开发成为新药,那么可以讲授过程中,侧重于这些新药的疗效和应用,让学生领略到海洋生化工程的强大功能;同时,也要注重趣味性。例如,化妆品广告中大宝SOD蜜中的“SOD”指的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奶粉广告中的脑黄金“DHA”、“AA”就是指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将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大大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和颜色于一体,使知识传授和教学艺术高度结合,而且将较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海洋生物及活性物质结构等直观、动态地显示在学生的面前,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倡导在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改变以往专业人才培养狭隘的“对口”观念,将学生培养成厚基础、宽口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科技型人才。而海洋生化工程公选课的开设,正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让非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具有相应的生物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很好地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跨学科交叉综合思维的能力。笔者对跨学科公选课海洋生化工程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让笔者更有信心开展下一年度的跨学科公选课。然而,在教学中也遇到了相应的问题,例如,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课,而学生专业跨度较大,因此,每年开课前授课内容都要相应改动,而且有时候做很大变动,这就给本课程的教学增大了工作量。同时,课程内容涉及面太广,而现有国内海洋生化工程教材理论程度都较深,很难用于本课程的教学。因此,选编适合的教材对于海洋生化工程公选课的开设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当然,跨学科公选课海洋生化工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笔者相信通过教学实践,跨学科公选课海洋生化工程面临的困难一定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欧阳藩.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现状.化工进展,2000,5:5-9.
[2]欧阳藩.21世纪中国的海洋生物技术产展望.97’中国青年学者生物技术前沿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北京,1-2.
[3]欧阳藩,董志峰,白新盛.发展我国医药工业的探讨.生物工程进展,1995,5(5):20-24.
[4]中国海洋学会.21世纪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展望.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5]韩晓鹏,彭海青,翟世奎.海洋科学中若干前沿领域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讨.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
在目前教育部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示范性专业建设是重头戏,如何进行示范性专业建设?在建设示范性专业时要考虑哪些因素?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专业建设要有根据有基础
凸显市场性的要求,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专业设置是否适应市场需要,是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在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时,要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内外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态势,认真分析并找出学院自身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认真分析专业内涵应有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论证、预测所设专业、专业规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匹配程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符合程度,以及学生择业志向的满足程度,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的现代化。
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根据人才市场数据、行业发展数据、政府计划规划、国际分析数据综合得出,软件技术人才市场需求量大,广东省和广州市亦高度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这些因素为举办软件专业提供了条件。
二、专业建设目标要明确
建设一个专业,必须根据专业调查和市场需求,明确提出专业或专业群总体建设目标。例如,对于软件专业建设的总目标可以表述为:根据 (第一位)市场导向,按照(第二位)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以龙头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带动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信息管理、多媒体技术等整个专业群的建设,提高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把专业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一流中高级技能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建成覆盖计算机应用与软件领域多个专业方向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能为本地及区域内高、中职院校提供业务指导和支持,在企业信息化推进方面成为中小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在社会培训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退役士兵高级技能培训方面提供与企业应用要求一致的培训和实训环境,培养符合用人单位职业技能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凸显就业性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基本定位。适当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可以落实的,这不仅表现在目标的定位合理,也表现在其要求是明确清晰而不是含混模糊的。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社会生产力的具体操作者,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而不同专业还要根据各类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其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将各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三、专业建设内容要详实
专业建设内容是在前述专业方向、目标和规划的基础之上,根据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可操作性建设项目。如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建设内容需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内涵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
建设思路:多管齐下,强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质;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做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范,全力提升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针对企业IT人才能力要求,重视技能培养,增强学生专业能力,通过科技创新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岗位的层次和质量。
建设措施:一是加强社会实践和实习的引导,让学生到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进行社会实践,接受教育,并邀请企业家进校园举办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意识;通过党团、社团、文娱、体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每个专业每学期开展一轮这样的活动。
二是各专业继续加强与区域内知名IT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扩大校企合作的接触面,并将校企合作层面从目前的企业支持高校办学为主,扩展到学校支持企业发展的高度,实现校企双赢。每个专业建设2—3个甚至更多的紧密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
三是各专业紧跟技术进步,跟随企业的用人标准,及时调整各种主流技术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比重,提高学生对相关国际标准的了解程度,提高对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各种能力的要求,使专业建设在产业主流技术变化中进退有据,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始终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四是加大校企订单、定向等方式联合培养的实践力度,实现全程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通过学生到企业岗位工作实践,真正实现工学交替。
五是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深化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改革,继续施行“以项目(任务)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2.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教学创新最根本的内容是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创新,集中体现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变化。就业导向教学要求高职教学必须面向职业领域或职业岗位群,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培养合力。对于教师,只有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内容与自身素质的双重协调,才能使专业教学创新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建设思路:建设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素质、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
建设措施:加强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在各专业构建培养梯队;教师培训继续向“双师型”努力,加大力度,采取措施鼓励教师获得IT权威认证或国际认证;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基地企业的合作,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兼岗,确保专业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实际;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学术会议,聘请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交流、讲学、合作科研或兼职工作,以带动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和服务水平;鼓励专业教师面向社会,积极参与政府、社会、行业协会的相关技术工作,聘请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学者、高管担任顾问,指导学生创新和毕业设计;继续利用学院软件专业在国内首先导人印度NIIT培养模式的先发优势,加快探索、实践、吸纳、借鉴、迁移的速度,利用对印度模式研究的教改课题成果,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软件专业教师团队。
3.以“工学结合、项目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为核心,搞好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凸显务实性要求建设课程是高职示范性专业建设的基本内核。高职专业课程的设计是对从事某一职业从业者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为课程学习者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
建设思路:根据“项目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的指导思想,从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评估标准化、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4个方面着手,同时推进。
建设措施:以就业为导向,做好每年一次的专业(群)市场调研,研究企业用人需求,划分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依此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IT业各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参照权威IT认证的资格标准,建立各专业课程评估办法,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化。
抓好各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建设,每个专业建设4—5门核心课程。全部核心课程均按照工学结合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建设。
按技术路线决定课程路线的思想,根据课程结构设计教材体系,继续在校企联合编写出版工学结合实训教材方面取得进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库。
每年定期完善和优化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实训计划、实训指导书、教师教案等基本教学文件。
在重构行动体系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生产实际,建设可供软件技术及相关专业进行专项实训、顶岗训练 (项目再现),以及跨专业综合实训的一体化实训环境。
4.培训和社会服务达到新层次
示范性专业和院校建设必须要将对社会、地区、地域和社区的服务放到突出位置。
建设思路:发挥整个专业群的优势,大力拓展面向社会的IT人才培训,配合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引进设立IT专业行业认证机构,努力成为本地域IT高级人才培训认证基地;与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和自身资源,积极为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成为立足广州、辐射华南乃至全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基地;加大对社会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专业群对社会的贡献。
建设措施:坚持“双证制”培养方案,加大软件、网络、信息管理、多媒体等专业认证的推广力度,扩大现有初中级培训的规模,形成初中高多层次、全考种培训体系。
在依托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和实训中心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学习社会培训机构IT职业认证培训连锁化的模式,利用学校声誉,采取校企合作模式逐步推进,最大限度完成面向社会和公众的培训。
秉承服务社会、服务社区的宗旨,利用专业群办学资源,开展面向企业、面向社会普及和推广信息化技术等专项活动,为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服务。争取专业群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的项目常年不断线。
5.建设高度共享的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凸显开放性要求确定资源结合方式,是高职专业建设的基本途径。作为重点专业,特别是作为专业群建设,必须建设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其资源共享作用。
建设思路:发挥龙头专业和群内各专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整合专业与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以及技术、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对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对外向合作企业甚至全社会开放。
建设措施:计算机教学资源库建设包括硬件、应用软件和资源库两个部分。硬件环境是信息资源系统的物质载体,主要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由学校统一建设;应用软件平台,主要包括资源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加盟学校管理,用户管理,后台管理)、自主学习型课程系统、网上实训室(链接到可以远程登录的、开放的专业实训室)、网上考核系统(包括理论和实操考核)等;专业资源库将集成计算机专业群优秀的教学资源、企业的各类技术标准、核心知识、关键技术、最新观点、典型案例等,以多媒体网络为载体,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学、研资源服务体系,是整个专业资源库中最核心的部分。
四、示范性专业建设定位要准确
示范专业方向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性的趋势,高职唯有把握住这种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才能实现学校和社会的双赢。
应该对同类学校相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比较性调研,为本校在该专业的特色建设提供借鉴。专业建设在特色选择上要和其他学校相同专业的特色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同时要对拟建特色专业的校内校外可用教学资源的现状进行调研,以便在专业特色建设中扬长避短,把握机会,选择最适合的特色方向。
在确定方向时,应该采取客观务实态度,以市场导向的姿态进行全面分析。例如,对国家技能紧缺性软件专业建设进行项目背景分析时,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和定位: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专业建设优势和特点分析;专业带动专业群或专业群构成分析。
特色的定位是示范性专业建设的必要环节。特色定位必须要建立在对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条件充分调查并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高职院校的品牌是依靠重点专业、专业特色来体现的,所以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全力实施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与地方(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为特色的专业,以特色专业的发展带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廖克玲.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就业关系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7,(1).
(2)李洛,廖永红,陈建潮.以就业为导向确定高职高专培养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3)卢致俊,曾华,张海峰.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特征及其构建[d].教育与职业,2006,(33).
2.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3.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
4.高等数学教学如何与中学数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有效地衔接
5.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6.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案例运用初探
7.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8.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9.物理教育专业《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研究
10.《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11.数学建模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12.数学史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13.影响《高等数学》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14.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5.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
16.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7.高等数学概念教学阶段分析与对策思考
18.高等数学研究性教学方案探析
19.数学思想方法在高等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20.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1.注重应用实例 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22.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优化研究
23.浅谈高等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24.工科专业高等数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25.浅谈《高等数学》试题库建设
26.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7.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
28.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困难原因调查及统计分析
29.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30.工科学生“高等数学”成绩的相关分析研究
31.高等数学教学质量评价的统计数学模型与Spss应用
32.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与回顾
33.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34.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
35.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
36.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37.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8.新建本科院校本科《高等数学》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39.关于理工科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的构想
40.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研究与实践
41.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42.高等数学MOOC课程讨论区开放性问题在线讨论实证调查与思考
43.基于专业导向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44.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融入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初探
45.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目标
46.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47.分级教学:工科高等数学教学的新平台
48.MATLAB用于《高等数学》的教学
49.高等数学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尝试
50.MATLAB在高等数学实验中的应用
51.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52.高等数学实验化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53.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适用性的分析
54.基于微课程的高等数学网络学习的探讨
55.工科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的探索
56.高等数学课程新教师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
57.浅谈大学生如何学习高等数学
58.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59.我校大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态度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60.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路研究与实践——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61.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引入数学史教育的教法探讨与实践
62.浅析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
63.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模式探索——传授数学思想,渗透数学文化
64.高等数学应用能力研究的现状综观
65.数学史与高等数学教育
66.浅谈高等数学中的数学美
67.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68.高等数学学习归因、自我监控能力和成绩关系的调查研究
69.关于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70.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71.信息技术是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72.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73.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74.高等数学教学法探讨
75.应用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走班制分层次教学探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
76.《高等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优势探讨
77.浅析改善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78.融数学思想和应用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79.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等数学教育的体制化
80.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高等数学教学质量评价
81.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困惑与探索
82.高等数学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83.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84.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教学改革探究
85.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数学建模为切入点
86.关于高职学生高等数学教与学中若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87.经管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88.高等数学案例教学法
89.《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90.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高等数学》教材的选取
91.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学生高等数学课程学习状况调查——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92.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93.计算机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94.如何学好高等数学浅谈
95.加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6.基于数学文化观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97.对高等数学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法的探析
98.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99.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讨
100.高等数学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对接的研究
101.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建模的思想
102.工科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问题研究——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
103.信息化条件下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新模式探讨
104.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05.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106.实施院内分级教学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数学》课程实施分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107.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08.浅议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
109.新形势下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探讨
110.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索与实践
111.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112.高等数学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113.高等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
114.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现状研究及其对策——以本院学生为例
115.基于数学文化观的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研究
116.数学建模案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117.长江大学《高等数学》分类分级教学实践
118.改革高等数学课程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119.经济管理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120.我国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途径
G807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类
1.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亦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它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其结构和内容直接反映了所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并对整个教育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
课程的起源和词源,唐代的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写道“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亦多处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限期,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主要指的是“功课及其进程”
英文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自阿拉伯语“currere”,原意为“跑道”(race-course),据此,人们将课程理解成“学习的进程”。在英语国家,较早使用“课程”(curriculum)一词的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兵塞(H.spencer)。斯兵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最早使用“curriculum”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由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方案;是有组织的教育内容,它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另外,课程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的学科的总和及其进程的安排。
2.体育课程概念分析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李润中[1]认为将体育课程界定为狭义的体育课程和广义的体育课程两种是适宜的。狭义的体育课程概念。过去人们对体育课程的界定一般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狭义的体育课程即是指学校体育课程,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受学校教育目的的制约,它不仅包括在学校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而且还要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其中,也就是说学校体育课程是介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广义的体育课程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体育课程也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深化,我国的课程制度根据“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要求,从而由原来的“国家课程”单一模式逐步改变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的三级课程模式。
毕进杰在《体育课程概念辨析》[2]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体育课程是什么是基于对体育课程一种科学的认识,它本身并不带有任何价值判断,中国的体育课程是这样的,外国的体育课程同样如此,体育课程是什么仅仅告诉我们体育课传授的是什么知识和获取这种知识的方法以及其自身存在的目标,但体育课程创造不了教育目的,更不能把这种教育目的灌输给人们,它只能作为一种手段为某种教育目的服务。
二、对不同教育思想的研究
黎黎在《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3]中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个性,把儿童培养成了不会独立思考、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这样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其必然性。作为“发现儿童”第一人的教育家卢梭,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所提供的论指导和现实指导,将促使儿童的主体性更好地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发挥,使儿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刘汝萍在《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研究》[4]中认识到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教师不应只关注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不能仅关心学问与知识这一问题。涂诗万[5]认为杜威的思想虽然庞杂,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杜威认为教育只是哲学的实验室,从这个角度来说,杜威的哲学同时也就是杜威的教育哲学。
刘峻杉在《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法论启示》[6]一文中说到,在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中,研究者也有必要突破学院自身的限制,达到思想与视野的更大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除了目前已经实现的向西方思想敞开之外,更应该重视的是“向历史敞开”以及“向民间敞开”。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突破学院传统的围墙,以理性和谨慎的态度,怀着荣格那样勇于探索的勇气,走进原生态的道家思想,会对老子教育思想的深入解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老子思想对于推进人文与科学精神融合的潜力,无论是从教育学视角来展开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全过程中深入践,都是非常必要和值得期待的。
三、对体育思想的研究
何叙[7]对体育思想做了一个定义,即对体育的认识,它是人们对体育的本质、特征、形式、功能、价值、发展规律、发展方针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的总和。另外,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是在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人类体育进入近、现代阶段以后所产生的,是人类近、现代思想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阶段,体育思想的主体始终围绕“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样一个主题而展开。从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不难看出,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既遵循人类思想和体育思想发展的一般普遍规律,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色。
梁立启[8]认为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我国的当代启示有以下几点:
1.“健康第一”思想在现阶段必将占据指导地位;
2.“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多元思想并存局面将长期存在;
3. 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将受到全面本土化改造;4. 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总的来看,纵览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浓缩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理念、符合我国特定阶段学校体育发展需要的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经过自主选择、主动引入、本造,深刻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伴随着学校体育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未来我国各种学校体育思想仍将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多元并存,共同作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张磊[9]认为“身体”之于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来说,不仅客观内蕴其中,而且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研究视角,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当前,在学生身体遭受严峻危机的现实境遇中,面对“身体”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思想研究中处于遮蔽和忽略的境况,亟待对“身体”在整个学校体育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进行更高远,更全面,更深入的挖掘和定位。另外张磊在《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10]中认为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身体”维度不仅能够成立,而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本体性的研究维度,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4.对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的研究
花树洋[11]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设有体育教研室,有负责体育工作的校级领导,并把体育成绩列入学生评优的考核标准。多数教师认为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组织机构不健全,教学管理文件和教师考核档案不太完备,与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有关文件要求相比具有较大差距。体育课时偏少,各校都有体育课程教材,部分教师认为现有的理论教材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不太实用。体育教学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大多数女生没有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多样化,男女生选择锻炼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徐建平[12]调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沿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教育特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单一,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落后。课内外结合不紧,课外活动组织管理差。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衔接,体育教学与社会生活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职业针对性不强。教学评价,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缺过程评价,只有教师评价,没有学生评价,缺乏相应的发展性评价。
窦秀敏[13]认为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的创新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大学体育目标更加关注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大学体育课程内涵得到延伸,更加注重满足学生个体需求,注重学生个性和终身体育的形成;大学体育出现了多种教学形式,逐步走向开放式;大学体育和社会体育趋向融合。
刘婷[14]调查后认为山西省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考试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山西省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场馆基本能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建设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室外田径场和球类运动场,但是缺乏一些综合性的室内运动场地。山西省独立学院w育师资力量的总体结构不理想,教师学历水平较低,缺乏具有博士学历的高水平体育教师。
综上所述体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体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和实践基础。另外,教育思想为体育思想提供了依据,是体育思想的本源;体育思想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为体育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体育课程的发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积极的吸收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的精髓,将有益于体育课程发展的思想成分结合教学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使教学过程有理有据,为学生创设有效有益的体育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润中,王玉侠. 论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J].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73-75.
[2]毕进杰.体育课程概念辨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97-101.
[3]黎黎.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53.
[4]刘汝萍.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72-73.
[5]涂诗万.美国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进展[J].教育学报,2012,8(2):101-112.
[6]刘峻杉.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法论启示[J].教育研究,2012(8):127-135.
[7]何叙,律海涛,那述宇. 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与特色[J].体育科学,2012,32(9):45-51.
[8]梁立启,邓星华. 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J]. 体育学刊,2013,20(5):13-16.
[9]张磊,王健. 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14,37(6):98-103.
[10]张磊. 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219-223.
[11]花树洋.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54-55.
[12]徐建平.福建省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3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8-0013-05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龙头建设,它是以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等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一项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状况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它是提升高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水平的基础,在高校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国内外办学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已经在学科建设方面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院校在学科的认识与建设上积累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格而成,在学科建设方面多存在学科认识不足、学科定位不准、学科基础薄弱、学科建设任务不清等问题。占普通本科高校1/4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因此,专门研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面临的基本任务是建设什么以及怎么建设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多年的办学实践和学科建设探索,笔者认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该重点抓好以下任务。
一、厘清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
关于学科的解释,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我国《辞海》把学科看作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种解释与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定义是一致的。可见,学科一般有两层含义,第一主要是指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第二是指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对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专科层次时一般不强调学科建设,往往不严格划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区别和联系,常常以专业建设代替学科建设。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有的呈现出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层次水平较低的问题,有少数院校为追求学科发展的均衡性、齐全性而出现抓学科建设不得力、不得法的问题。
要解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上述问题,首先就要厘清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应该依据国家统一的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划分标准进行学科厘定工作。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厘定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的时候要以国家最新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努力革除学科建设中的单一性或低水平的问题。在明确学科门类与学科级别的基础上,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基础、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来确定本校重点建设的学科。
二、编制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
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科建设规划是学科建设的依据,科学规划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基础、动力和保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更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
第一,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编制学科建设规划时尤其要符合国家有关学科发展纲要及管理办法的精神,处理好国家、地区、行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科建设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关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
第二,要以学科建设的实际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基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尤其要关注国内同类高校、区域内同类高校及自身学科专业的已有数量、布局及其可能发展的广度、高度与深度。为此,需要处理好已有学科点和拟新增学科点的关系,统筹规划,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学科资源;还要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既要科学分析和正确预测实际需要,又要客观分析已有学科基础和建设能力,实事求是,避免建设的盲目性。
第三,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规划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重点建设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以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学位点的建设为突破口,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以争取国家级、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为动力,采取有力措施建出特色,发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后发优势,增强学科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服务功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科建设中打破学科、专业、部门和行业界限,优化配置各种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学科整体优势,鼓励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在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与融合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
第四,处理好学科建设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规划中要注意处理好长远建设目标与阶段性建设目标、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总目标与分目标有机结合的关系,分清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基本任务,使学科建设规划既有前瞻性,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确定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研究方向是体现学科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般问题是没有形成稳定的学科团队、学科成员没有明确而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尤其要注意明确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促使学科团队确立有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学科成员有明确而稳定的科研攻关方向。学科往往汇集了高校的学科精英和良好的科研基础条件,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示范效应。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性使它对学科相关内容的发展具有相应的推动力。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中,需要在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之下确定三个以上的相关研究方向,使确定的学科研究方向能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或者研究方向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优势,或者在本方向的理论上取得进展和突破,或者形成极具特色的学科,增强学科发展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如何确定学科的研究方向呢?
第一,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定位选择学科研究方向。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一方面要立足于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应立足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在办学定位中,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明确提出要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学科建设研究方向应尽可能结合学校所处的区位优势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殊需要。
第二,立足传统和优势学科,围绕学科理论基础和前沿问题开展高新学术研究的学科研究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整合学科资源,体现本学科团队的研究特长与优势,积极组织学科团队对本学科亟需攻克的难题、基础及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引领本学科团队向高新科学研究方向发展。
第三,围绕传承发展文化,引领文化进步确立学科研究方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围绕中华文化、地方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积极开展学科研究,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抓好学科团队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
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强调的就是大师、人才对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意义。我们常说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学者,一流的学科才能吸引一流的学者。这一方面说明了学科建设及学科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科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团队是指由学科知识相同或相近、才能互补、团结协作为实现共同学术研究目标的人力资源及其相互关联而组成的集合体。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学科团队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团队包括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及普通学科成员等。
学科团队建设需要成员有强大而坚定的“团队精神”,为此,需要建立共同的愿景,激发每一个学科成员的兴趣和潜能,为实现学科建设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要为学科团队成员提供发展的空间,确保不同个性、能力各异的人才有锻炼和展示的舞台;要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保证学科团队意志的实现和延续。学科团队需要有明确而富有特色的建设研究方向,学科团队成员需要围绕学科方向确定自己稳定的科研攻关方向。
学科团队建设的一个重点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该重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思想、学术能力、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充分体现在他们的研究和工作中。
五、合理设置学科下的课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合理设置学科下的课程,并使部分课程成为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高校学科建设要为教学服务,学科建设成果需要落实到学科课程上,落实到课堂上。因此学科建设需要注重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尤其应当加强各学科下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的改革,以此不断提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组织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时,要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主,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分布以及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要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各高等学校还要切实加大和保障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科的规划和发展来设置,要充分体现精品课程对学科系统知识和人才培养的作用: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及时反映本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先进的教学经验,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精品课程的建设要由本学科团队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领衔,并逐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历较高、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地方优势与特色资源,建设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六、开展科学研究
一般来说高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而科学研究在高校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中一项长期而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而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寻找自然界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发现新事实、新规则、新的科学基本原理,并形成学科基础理论,用于指导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工作在学科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二,科学研究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成效需要通过学术水平、科研成就等指标反映,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科研经费是评价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三,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使传统学科得到改造和发展,使其发挥学科优势,保持竞争力;也只有在科学研究中,才能形成新的学科体系或交叉学科体系;并在传统学科及其他新兴学科的基础上向纵深拓展,派生出具有更强生命力的学科。
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科研工作要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及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解决地方经济建设和当地人民生存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地方新建本科院的科研工作尤其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发展文化、瞄准高新科技目标来开展科学研究。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单靠学校自身每年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争取国家或地方的纵横向科研经费,组织学科团队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攻关研究,以获得大量的学科建设经费。因此要组织好各种纵横向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以高标准、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攻关研究为抓手,锻炼学科队伍,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促进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七、加强学术交流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应注重学术交流。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术交流的机会本身是有限的,我们应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想,加强学术交流,带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创造条件,争取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环境。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主动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联系,逐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内容。积极争取组织承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学术交流论坛的机会,支持学科骨干成员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通过这些活动,结合地方特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提高学科团队学术水平,提升学科建设成果的影响力和学科团队的整体水平。
八、投入和争取学科建设经费,保障学科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是保证,没有足够的经费就无法正常开展学科建设,更无法保证学科建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注意拓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经费的来源渠道。
首先,学校及学科点所在部门自身要加大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办学经费的困难,但是也应该从原则上保证安排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尤其是要将经费投入重点建设的学科,用于支持各级别重点学科队伍建设、项目资助、成果奖励、学术交流等。仅仅依靠学校的经费投入是不够的,学科点所在系部(或学院)也应该在自主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科建设。
其次,要抓住各种机会,争取国家及省部、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和资助,政府的支持和资助是学科建设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除了争取各级政府对高校办学经费的资助外,还可以采取对口建设的方法,积极争取民委、文化、教育、体育等系统的相关经费用于学科建设。
最后,要积极申请各种纵横向科研项目,努力争取科研经费。由于各级政府和学校层面投入的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是有限的,争取各种科研项目经费成为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学科团队应通过承担各种课题,破解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争取获得更多数量的国家、省部及地方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不断改善学科建设条件,促进学科建设内涵发展。通过学科团队协作申报与攻关科研项目,既可以锻炼学科队伍,又可以产出了高水平科研成果,还可以增加学科建设经费。
九、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成果的示范带动和龙头辐射作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各方面资源、条件有限,在学科建设上不能搞均衡发展和全面建设,而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有良好基础、有一定优势或有一定特色的学科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进行重点支持和建设,也就是抓好重点学科建设。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抓学科建设工作,既要注重不断总结经验,汇集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又要注重在校内充分发挥建设成果突出、成效明显的学科成果和经验对于其他学科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和龙头辐射作用。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果及经验有必要在校内宣传、借鉴和推广。通过规范的管理,科学的考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推介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效和经验。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和龙头辐射作用,以带动和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
十、通过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要依托地方条件和区域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主动承担为地方经济服务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使学科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以应用、交叉学科为基础,办好若干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重点学科专业,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
第一,为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人才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为地方发展服务的基本职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学科团队优势,整合资源,大力培养符合地方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各种水平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研究项目(2012SJGLX134)和河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5217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Q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75-02
一、高校专业课教学的现状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课程是教学的最根本依据和最基本的知识源泉和表达形式[1]。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和前沿学科,是从不同层次上(包括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等层次)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学科的活跃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日益丰富的内容。但是在高校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在不断的压缩,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不仅要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且要及时补充最新的学科进展,平衡好教学内容和课时缩减之间的矛盾,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以细胞生物学为例的专业课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细胞生物学是难度较高的课程,学习起来压力较大,这一方面是由于该学科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尤其是研究层次已经进入分子水平,学科本身具有深奥和抽象的特点,一些涉及细胞功能和调控的实验难以通过学生实验开设,加上该学科研究技术难度提高、对实验设备和操作人员水平的要求严格,无法满足学生亲自操作的要求,所以总的感觉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严重脱节,实验课已经不能起到深化理论课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有进一步深造意愿的学生来说(占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应届毕业生的95%以上),细胞生物学常常是许多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必考课程,因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要求很高,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考研试题难度的要求,结合考研的要求把理论课讲深讲透,同时也希望通过课堂弥补理论和实验教学之间的断层和缺口,提高自身的考研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深造机会。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材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二、对专业课教材的思考
以细胞生物学为例,为适应高校课程改革背景学生的需求,首先我们对现有的国内外优秀的细胞生物学教材进行了分析,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 教材体系的构建:
专业教育的改革是以课程内容为重点的,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对学生学习有着深刻影响[2]。笔者认为教材应具备以下特征,首先是科学性和先进性,即与时俱进,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其次是系统性,即注重知识的衔接和前后呼应,有助于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再者是实用性,教材的编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求知实际,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此外,教材还应具有灵活性,即内容编排有弹性,给教师课堂教学留有较大的空间,对学生课外拓展和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通过对国外优秀教材Karp的《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第6版),以及目前国内著名的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第3版和第4版)、王金发主编的《细胞生物学》、韩贻仁主编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等教材的分析,结合课程目标、我校学生的培养方案和一线教师的教学体会,我们对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整合,本着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指导思想,突出了教材的实用性、前瞻性、系统性和灵活性,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概述和方法、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活和调控三个模块,以真核细胞结构、功能和调控为主线,将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通过相对独立的11章贯穿起来,构建了一个特色鲜明、简洁清晰的细胞生物学教材体系,该教材已经于2012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作为生命科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出版发行。
2. 教学内容的衔接:
大学生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将形成学生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进入大四准备考研的同学,甚至是考研面试的同学,并未完成专业课的系统梳理,还未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所以在专业基础理论的测试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现象也提醒专业课教师,专业课程的开设,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也需要考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系统性。作为专业课任课教师,是否在教学中忽略了对本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地位的介绍,以及与其他专业课之间联系的铺垫。
以细胞生物学教学为例,该课程在我校大二第二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植物学和动物学,所以在教学中,细胞生物学教学是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导入的,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从细胞这一层面上认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而导入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古核细胞的概念,使学生非常自然的理解细胞生物学和已经学习的植物学、动物学之间的联系,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微生物学等学科做了铺垫。从学生的认知上看,是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知识基础为起点的,接受起来并不困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胞生物学是向更深、更广和更精方向的渗透和延伸,专业课之间是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的关系。
3. 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
内容重叠问题是专业课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包括许多专业课在内容上存在部分的重叠,例如:关于真核基因表达的内容,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中都有涉及,给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带来一定困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避免各专业课老师都讲,但是都讲得不深不透这一问题呢?从学科特征上分析,细胞生物学侧重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调控;分子生物学则是从分子水平入手,研究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等生命本质问题;而生物化学则关注大分子的代谢本质。因此,在教学中,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部分的讲述在细胞生物学中突出遗传物质的组织、基因表达调控的多层次性,在分子生物学中则侧重于遗传信息遵循中心法则流动的分子机制,在生物化学中则将重点放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的介绍上。
在侧重点的把握上,我们主要遵循两个原则,首先,一些最为基础的内容放在培养方案中最先开设的课程中详细讲解,例如: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介绍放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对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组织和包装主要在细胞生物学课程中讲解,而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分子机制则是分子生物学课程重点讲解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温故知新、渐入佳境的感觉,无形中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取舍,确定在最适合的课程中讲授,尽量避免学生的知识链产生断层,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
4. 保持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尽管高校在课程的规划与设置上有较大的自,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也有较大的自主性、灵活性,但在教学实践中,教材与课程的关系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将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我们一贯重视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问题,从国内外优秀教材中吸取精华,取长补短,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易教易学为指导思想,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创新性的同时,还贯彻了开放性、可塑性和灵活性,将学科前沿和进展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和趋势,拓宽学生思路,扩展学科知识的空间。例如: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最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和对学科的贡献,在相关的章节讲解中都会涉及;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发表的最新进展也是任课教师考虑补充更新教学内容的来源。所以一些有考研打算的学生虽然在大二已经学习了细胞生物学,但是在大四,他们仍然会旁听细胞生物学课,因为他们了解细胞生物学这门课每年的教学内容都不会完全相同,一些补充更新的内容是他们在学这门课时没有听过的,所以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其实,作为细胞生物学任课教师,也能感受到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渴求。虽说保证教学内容常讲常新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备课、制作课件,但是学生从中获益,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三、对教学模式的思考
教材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在我国现行课程体系中,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类、医药学类、农学类和林学类本科生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课教学学时在48~54 学时左右,有统计显示,全国仅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三个专业的学科点共500 余个,在校本科生总数近10万人,因此教学需求量大。但是高校专业课教学,大多有重理论轻实验的传统,常常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在课程建设上,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学科的特点,要将细胞生物学许多过于抽象、难于理解的理论讲明白,除了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发挥想象力,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和动态化之外,实验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精神[3],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我们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进行了改革,增大了设计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降低了验证性实验的份量,学生普遍反映改革后的实验课更加有趣,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同时,我们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通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一部分学生得到了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一些学生设计的细胞生物学实验不仅获得了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支持,还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学生的培养质量受到了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刘昌,阎锡海.我国高校生物学专业课程现状及其改革的理论思考,高等理科教育[J],1995,4:52-57
[2]邹方东,王喜忠.细胞生物学“教师、教材、教法”三位一体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国大学教学[J],2009,1:52-54
3.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学改革学习苏联经验的史与思 蒋纯焦
4.南宋时期社会教化的路径及价值趋向 赵国权
5.晚清科举制废除以后新教育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刘绍春
6.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 喻永庆
7.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与壬戌学制 梁尔铭
8.社会教育方针的演变及其实质 杨家余
9.论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传统儒家教育哲学视野下的解读 赵娟
10.比照与警鉴:日本学校教育的"荒芜"及其启示 罗建河
11.士阶层与智者派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余承海,程晋宽
12.解读"生命"与"自由"——尼尔自由主义教育思想探析 张宛
13.马丁·布贝尔品格教育思想研究 张爱华,狄伟,宋跃
14.德国学校心理学家面临的教育挑战与应对策略 崔景贵,谢莉花
15.小学生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 赵笑梅,周丽
16."庖丁解牛"对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启示 李索
17.中德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其比较 裴建伟
18.英国第六学级的职业教育 许惠清,黄日强
19.进一步推进高职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对策——基于学校管理的视角 陈春琳
20.教师教育标准:维度与主体 王传金
21.以教学改革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霍海洪
22.学校文化的系统结构解析 张宝贵
2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母语文化教学的思考 叶慧君,王鹏
24.教育为大众参与发展服务是当代教育公平的根本 蓝建
25.教育公关: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新视角 何岩柳
1.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与个性化选择 段作章,武颖颖,DUAN Zuo-zhang,WU Ying-ying
2.我国教师绩效评估中的问题、影响和对策 杨凤英,邵彩玲,YANG Feng-ying,SHAO Cai-ling
3.中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分析 孟庆东,孟令臣,MENG Qing-dong,MENG Ling-chen
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吴二利,付占国,那琳,WU Er-li,FU Zhan-guo,NA Lin
5.模糊理论在高校教师定量考核中的应用 闫东利,张朝昆,张立鹏,YAN Dong-li,ZHANG Chao-kun,ZHANG Li-peng
6.教师实践共同体:专业发展的平台 王丽燕,WANG Li-yan
7.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对策 周振军,ZHOU Zhen-jun
8.中国与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设计比较 韩迎春,HAN Ying-chun
9.地方高校特色化进程中的四大外部支柱 刘在洲,徐红,LIU Zai-zhou,XU Hong
10.河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析 赵冬梅,赵太航,ZHAO Dong-mei,ZHAO Tai-hang
11.论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的同素异构关系 雷继红,LEI Ji-hong
12.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实施策略 宋思洁,宗树兴,SONG Si-jie,ZONG Shu-xing
13.高校校院二级管理运行体制的研究与探索 张洁,王大本,马丽,骈岩杰,ZHANG Jie,WANG Da-ben,MA Li,PIAN Yan-jie
14.高校按类招生培养策略及协调机制研究 谷进军,GU Jin-jun
15.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 李扬,LI Yang
16.语感问题寻绎:内隐认知和缄默知识理论的视角 钱加清,周春波,QIAN Jia-qing,ZHOU Chun-bo
17.古代诗歌选修课的单元重构:以文化主题为组织中心 王建稳,WANG Jian-wen
18.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研究 葛京凤,梁彦庆,黄志英,GE Jing-feng,LIANG Yan-qing,HUANG Zhi-ying
19.旅游传媒专业初论 杨东,蔡光裕,路紫,聂学东,YANG Dong,CAI Guang-yu,LU Zi,NIE Xue-dong
20.地方高校建筑学教育差异性发展之探讨 刘瑞杰,高力强,LIU Rui-jie,GAO Li-qiang
21.新课改背景下高师教育学"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李月华,张彦云,金臣,LI Yue-hua,ZHANG Yan-yun,JIN Chen
22.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李晓芬,王春征,张亚茹,LI Xiao-fen,WANG Chun-zheng,ZHANG Ya-ru
23.英语学习"费时低效"现象反思 张瑞雪,ZHANG Rui-xue
24.科学发展观与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诸静,ZHU Jing
25.音乐美育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 郭玉红,GUO Yu-hong
26.回归生活世界——高校理论教育的生活化转向 李楠,LI Nan
27.普通高校诊所法律教育的路径选择 侯丽艳,付丽华,许彩云,HOU Li-yan,FU Li-hua,XU Cai-yun
28.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张子杰,顾晓青,张敏,李珉,ZHANG Zi-jie,GU Xiao-qing,ZHANG Min,LI Min
29.新模式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付天军,付晓丽,FU Tian-jun,FU Xiao-li
30.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德育 课题组,PROJECT Team
31.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王甲成,张淼,WANG Jia-cheng,ZHANG Sen
32.顶岗实习: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郝秀芬,HAO Xiu-fen
1.试析我国古代官学与教育理论发展不同步现象 高谦民,GAO Qian-min
2.试论孔子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王毓珣,WANG Yu-xun
3.诂经精舍、学海堂两书院的骈文教学 宋巧燕,SONG Qiao-yan
4.简论柳诒徵对中国历史教科书《历代史略》的编纂 孙文阁,SUN Wen-ge
5."教"与"赡"之争——荣德生"教重于赡"思想初探 张雁,蒋明宏,ZHANG Yan,JIANG Ming-hong
6.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留学生 陈竞蓉,CHEN Jing-rong
7.《退伍士兵权利法案》的颁布对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续润华,XU Run-hua
8.绅士文化与英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估 朱镜人,ZHU Jing-ren
9.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探究 安岩,姬璐璐,AN Yan,JI Lu-lu
10.日本社会的环境教育及启示 曹洁,CAO Jie
11.阅读能力个体差异的脑机制研究进展 范宁,彭聃龄,FAN Ning,PENG Dan-ling
12.心理和谐教育的四个基本问题研究概述 王启成,WANG Qi-cheng
13.社会建构论视角下对"心理和谐"的思考 仝宇光,张丽芳,杨小波,TONG Yu-guang,ZHANG Li-fang,YANG Xiao-bo
14.高职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及教育对策 胡英娣,HU Ying-di
15.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封子奇,姜宇,杜艳婷,高钦,FENG Zi-qi,JIANG Yu,DU Yan-ting,GAO Qin
16.关于高校收费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岳凤霞,YUE Feng-xia
17.高等教育收费定价法及其意义初探 路皓,张雷,哈增红,LU Hao,ZHANG Lei,HA Zeng-hong
18.再论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官僚经济学的视角 马青,邬志辉,MA Qing,WU Zhi-hui
19.基于委托-理论的校长激励策略 左海云,ZUO Hai-yun
20.对中小学教师管理适切性的思考 李飞,LI Fei
21.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影响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 王永杰,尹彦品,WANG Yong-jie,YIN Yan-pin
22.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现象分析 付雪凌,石伟平,FU Xue-ling,SHI Wei-ping
2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措施刍议 梁瑞敏,何广伟,LIANG Rui-min,HE Guang-wei
24.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赵志华,ZHAO Zhi-hua
25.河北省高校实施人才战略目标管理研究 冯朝军,李献士,朱燕空,FENG Chao-jun,LI Xian-shi,ZHU Yan-kong
2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结构研究 谷冠鹏,张健英,宋凤轩,GU Guan-peng,ZHANG Jian-ying,SONG Feng-xuan
27.高校师生互动师德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杨凤勇,宋宏伟,刘晖,陆静,YANG Feng-yong,SONG Hong-wei,LIU Hui,LU Jing
1.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桎梏及其破解 林浩亮,LIN Hao-liang
2.试论和谐师生关系的特点 李学书,李嘉玮,LI Xue-shu,LI Jia-wei
3.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探究 王焕梅,王爱玲,WANG Huan-mei,WANG Ai-ling
4.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新论 刘明生,LIU Ming-sheng
5.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究 张超,ZHANG Chao
6.早期教育革新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李丹,LI Dan
7.推行依法高招维护教育公平——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谈起 郭延凯,GU Yan-kai
8.后免费时代的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 胡耀宗,HU Yao-zong
9.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传统与评价 刘宝岐,LIU Bao-qi
10.90年代以来日本大学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曹洁,李岩,CAO Jie,LI Yan
11.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田山俊,杨桂梅,TIAN Shan-jun,YANG Gui-mei
12.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现状与创新的思考 刘,LIU Hong-jun
13.高等教育个人成本投资与机会成本比较分析 谭少波,张红梅,TAN Shao-bo,ZHANG Hong-mei
14.面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师教育实习变革——盐城师院赴新疆实习支教的实践探索 李国栋,曹健,LI Guo-dong,CAO Jian
15.顶岗实习——调适高师学生就业认知心理的有效途径 顾连忠,蒋丽辉,赵冬英,张淑敏,张丽萍,GU Lian-zhong,JIANG Li-hui,ZHAO Dong-ying,ZHANG Shu-min,ZHANG Li-ping
16.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特点研究 张锦坤,杨丽娴,佟欣,ZHANG Jin-kun,YANG Li-xian,TONG Xin
17."正义与关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核心理念 刘静,LIU Jing
18.计划生育教育: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 杨越明,YANG Yue-ming
19.试析图书馆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功能 梁建荣,LIANG Jian-rong
20.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纪志敏,王春雷,曹洁,JI Zhi-min,WANG Chun-lei,CAO Jie
21.依托重大型号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丁文锐,牟艳琼,向锦武,DING Wen-rui,MOU Yan-qiong,XIANG Jin-wu
22.课程资源研究:成果、反思及走向 周晓燕,董国平,ZHOU Xiao-yan,DONG Guo-ping
23.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课程设计的转向 谢丽娜,XIE Li-na
24.运用桑代克联结理论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段双全,DUAN Shuang-quan
25.外国法制史课程的困境与教学改革 赵立新,ZHAO Li-xin
26.谈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李春宁,LI Chun-ning
27.医学生英语听力策略运用研究 史晓燕,张虹然,SHI Xiao-yan,ZHANG Hong-ran
28.项目教学法在创业设计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以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丁文义,吴亚秋,DING Wen-yi,WU Ya-q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