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

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

篇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手段,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旧有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为依据。如何把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值得我们深思。

一、音乐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研究交流有待加强

1.新形式下对学生的综合研究及管理对音乐教师教育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都身心上或多或少地都出现了变化,这些变化值得我们教师关注(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情况等等)。加上现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怎样教育、管理学生是很多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的问题。

对学生不了解、不关心,不懂得和学生沟通交流,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授课过程中,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管理这一环节上,音乐教师要特别注意: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和声音有关),课堂纪律和活跃课堂气氛、师生间的互动须掌握一个“度”的问题。笔者认为管理得好的话,对教学是起促进作用的,反之不仅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危急到教师的生命财产。

2.音乐教师教学理论研究的交流

交流是很重要的,人类社会如果没有交流,那一定是很难发展的, 停滞不前的。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只有交流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师要主动和领导、其它学科教师、学生以至于音乐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好音乐教学工作。

(1)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交流

虚心和其他学科老师交流,对改进音乐教师教学方法有重要影响。音乐教师“被特殊性”产生距离感。(笔者认为这种“特殊性”是人为的,一种是外在的,很多人总是把音乐列为特殊学科,却得不到特殊的照顾和应有的重视。一种是内在的,音乐教师自认为自己特殊,衣着言行表现异于其他老师。),因此我们更应主动向其他老师学习,不妨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和其他老师交流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我相信教学管理中的很多困难在谈笑中都会迎刃而解。

(2)与学生的交流

定期和不定期地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听取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尽量帮助学生排除知识上的困难和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没有交流,哪来互动?要知道学生是很喜欢朋友型的老师的。看看我对本校预科八个班362名同学的调查吧。

喜欢 不喜欢 无法选择

朋友型 326 33 13

说教型 134 187 41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学生是喜欢老师和他们平等友好相处的,假如不和学生交流,那怎么谈得上友好相处呢?学生对老师不感兴趣,那么这个老师再能说会道,也难把他担任的学科教好。

(3)音乐教师间(校内校外)的交流

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间的音乐教师交流对音乐教学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师间共同的话题一定很多,经常联系说说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感受,了解别的音乐老师在做着些什么,对照自己的教学,一定会发现大同中的小异。只有这样,音乐教师才能把音乐课在学校的地位牢固树立。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音乐教学中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淡化教育活动中裸的知识传授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注重情感体验。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理解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注重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合作学习,掌握知识。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

(2)强调主动参与、乐于体验、勤于探究

音乐课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体验、勤于探究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音乐内涵,引发学生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要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让音乐教学活动充满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3)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性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学生通过讨论、演唱、合奏、创作、游戏等形式参与音乐学习过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从而形成竞争和合作并存的良好心态。

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它要求音乐教师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将音乐课变成真正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感悟人文、愉悦身心的受欢迎的艺术课。

总之,我们要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进一步帮助学生转变音乐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拓和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安,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篇2

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其中,《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则以“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为基本理念。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将关系到“新课标”实施的成败。对此,我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1.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人类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按理,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确如此。然而,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到了让学生觉得“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的地步。有学生这样说:“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痛。因为一上音乐课,就有无数个我根本不认识的音符迎面扑来,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师竟然让我全都记下来。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乐天才,这么多的‘哆来咪’,看到都害怕,让我背下来,简直是谋杀……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确,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的音乐课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本着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信念,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在新课改之后,我校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其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而学生们则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了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在艺术殿堂里尽情畅游。“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扭转。

2.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的定位观念的转变需附着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操作之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2.1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 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 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篇3

从普通音乐教育的整体看,声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中的自然基础,学习歌唱的过程中,自然地兼代欣赏音乐、锻炼听觉、运用乐谱、了解音乐知识,歌唱技能训练中,包含了歌唱技能、音乐理论、器乐伴奏、识谱能力的综合运用,这就为声乐与本学科各专业之间整合与相融成为必要和可能。改革以往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视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笔者认为,依据声乐与各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声乐与合唱指挥、视唱练耳,声乐与钢琴、乐理、作曲综合为两门课,分别叫声乐综合技能课、声乐综合理论课,前者以技能和音乐听觉训练为主线,旨在提高学生声乐演唱能力的同时,兼而学习合唱排练及指挥方法,并提高学生音乐听觉能力视谱能力。后者,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线,在学习声乐钢琴伴奏的同时,融人乐理和作曲理论的学习,这种各专业之间相通、相容的教学,可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个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声乐与姊妹艺术综合

新课程倡导以音乐学科为主体软化学科边缘,有机的与其它学科交融,高师音乐系教改应顺应这一理念,课程设置上以音乐学科为主,适当融入其它姊妹艺术,为新理念指导下的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音乐与姊妹艺术都具有情感性特征,都表现为形象性特点,不同艺术门类尽管在表现方式上各又所异,但在表达情感、抒发心声方面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对情绪、情感的表现是各艺术的共同特点。在音乐艺术中声乐最具表达情感的直接性,与心灵想沟通,笔者认为声乐教学中融入姊妹艺术,包括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是实现之一理念的最佳方式。声乐教学中适当融入姊妹艺术,旨在多种艺术形式间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支持,会使学生的视域、听域得到开阔,丰富学生的体验和经验。

声乐与艺术之外其它学科的综合

高师音乐系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一直令人堪忧,不仅会妨碍音乐学习的进步与技能水平的提高,还会限制他们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文化素质的不足还会影响教师职业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发展,新课标的出台,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一次敲响了警钟。笔者认为,利用声乐作品的潜在综合文化优势,实现声乐与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综合。声乐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音乐与抒情诗相结合就形成了歌曲,从历史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由于环境、民族、信仰的不同,音乐将会产生汉族与少数民族、东方和西方的差异。可以说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其本身就是综合文化的载体,其内容包罗万象、蕴育深刻,学生可从声乐作品中徜徉文化知识的海洋,了解一系列的人类文明成果,也可从文化角度了解音乐、探索音乐。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科交融,其信息内涵丰富,知识横向拓展,对高师音乐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形成立体知识构造意义深远。

高师声乐教学无论是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的更新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复杂而繁重的工程。面对中小学音乐新《课标》,高师声乐教学应不断接纳新的教学观念、完善学科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其教学思路与方法,从而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声乐教学系统,更好地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服务。

作者简介:

篇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我院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我院两次举行“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会”,分学科、分教研室就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如何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提高综合性大学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针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第一,提出树立培养“社会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破除以往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局限于培养“单位人”——学校对学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结果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依赖思想,造成学生竞争性弱、能力不强的做法。

第二,加强教育思想的创新,破除一些陈旧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做法,总结办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第三,不断提出新的、科学合理的目标,在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第四,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办学手段,在稳步推进本科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并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为突破,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第五,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六,发挥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面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形势,经过社会调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我们对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即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音乐师资、社会教育机构师资以及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不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还应要求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审美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质。

培养目标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习,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的学习,突出“人本主义”。

三、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为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思路。考研了国内外综合性大学音教的最新动态,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大高新宽全大课堂”的理念:“深”——深厚的基础;“大”——大量的信息;“高”——较高的实践能力训练;“新”——新的艺术视野;“宽”——拓宽的专业口径;“全”——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素质的培养。

1.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客观来说,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致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过一些失误。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一整套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这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音乐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上好舞台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创作人才,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只能是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2.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动体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下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参照文化部印发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尤其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的《音乐课程标准》之后,对应新的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评估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设置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大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

第二大类是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1)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常识(含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音乐名著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电脑音乐制作等。

(2)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合唱与指挥等。

(3)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含即兴伴奏)。

(4)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此外,为使学生的专长得到进一步发挥,知识面得到拓宽,还将选修课程逐步扩大到100余门,开设了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文学、各种器乐演奏、美术常识等选修课和有关讲座。

综上所述,我课题组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篇5

第一,学习、宣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不到位。《纲要》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诞生的,是一件新生事物,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它还比较陌生。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质了解不够,更谈不上理解其重要意义了。

第二,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而导致理解错位。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能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很不错了,已经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可谓根深蒂固,一些教育工作者没意识到我们正经历着剧烈的变迁,致使心理课程被放到比所谓副科还副科的位置上。

第三,由于认识不足导致心理误区。有些教师认为,什么心理健康教育,不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吗?班会、队会、思想品德课等各学科均可做到,没有必要专门开设心理课或开展心理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内容其他学科兼而有之,不必独立开设。否则,势必增加许多麻烦。

第四,专业教师缺乏。广大农村教师虽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基础知识,但也是多年以前学的了,与当前的农村教育状况不能接轨,因此很难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在一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卷访谈中,有105个教学班参与,只有7个教学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此外,我们还发现,在一些农村开设此课的学校有的是给学生读一读,就像讲《西游记》的故事一样,不够专业;87.4的学校干脆束之高阁。开设此课程真是困难重重。其原因就是缺乏专业教师队伍,学校领导对此课程不够重视。

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对策,来完成《纲要》提出的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第一,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各级行政领导的重视,要有专家的呼吁,需要有专业人员的管理,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为培养广大农村青少年健全的人格提供心理动力。

第二,要提高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教育工作者要率先转变理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中去,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征的学习、生活、心理环境,不断引导学生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要及时向老师求助,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第三,心理师资队伍建设是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关键。《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加大培训力度。”

第四,学校努力建立具有可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使之纳入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考评之中来,督促和激励广大师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几年来,我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欠缺,如每年的各级各类培训就很少涉及到此内容。笔者呼吁,今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专业化。

目前,我市阜阳一中、太和一中、阜阳城郊中学等校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心理咨询室,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篇6

初等教育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对小学教育颇有研究的师资队伍。学院设有“初等教育研究所”、“科技教育中心”、“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初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教育研究中心”、“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多次承担国家和北京市重大课题。目前,初等教育学院在校本科生1602人,研究生139人,是国内小学教师教育领域中拥有三个办学层次的学院。建院十五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为首都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艺术类专业设置:

初等教育学院设有2个艺术类专业:美术学(小学教育)(师范)、音乐学(小学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功底和基本技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并能从事教育科研的教育工作者。毕业学生具有主教美术或音乐课程教学专长,同时能够兼任其它课程教学。

美术学(小学教育)(师范)开设的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速写、简笔画、中国画、设计与应用、素描人像人体、油画人像人体、中国人物画、实用美术、电脑美术、中外美术史、小学美术教学论、儿童少年卫生学、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等。

篇7

伴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深化,音乐课程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学生的审美要求逐渐提升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而对于音乐的审美理解有着更广阔的视野。利用学生的审美与想象力可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审美理解就是利用学生生活体验与思维逻辑、理解能力感受音乐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直观性与感悟性。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理解可以利用学生思想意识能力进行培养,通过提升审美理解力感受到自然事物的外在美。同时,使学生了解其韵感美、节奏美等,利用音乐的情绪起伏使得学生能够对音乐含义有深入的了解。伴随着初中学生年龄的增长,今后所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广,对音乐的审美理解也将不断的增加,有助于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掌握音乐的形式美感,感受到音乐内所展现的含义,感受音乐意境美感。

(二)初中学生音乐想象力

音乐审美想象是基于音乐表象上的感受,即歌曲歌词、节奏、韵律等,感受到音乐内的一些深入因素。例如:感情因素,因为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学习的关键阶段,学生的经验与知识水平、思想意识、想象力逐渐趋于完善,音乐审美想象就会得到提升,进而可以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体会音乐的起伏变化与情感展现。不过,由于初中阶段受升学压力影响,学生无瑕在音乐审美现象上给予更多时间,使得审美想象受到影响造成生活目标的变化,生活形式单一而缺少想象与创新,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体验音乐具有一定难度。所以,久而久之使得学生缺少音乐审美力,想象力限制在音乐表层而缺少内涵理解、感知体验等。

二、初中音乐教学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应用音乐心理学,对学生自我情绪管理具有帮作用,通过音乐艺术帮助学生提高素养、缓解压力。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的一种意识、一种思想、一种情感,更能够给予人较大的想象空间。通过心理学进行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情感,确保教学质量。

(一)提升学生想象力

音乐是动态化的也是一种情感的展现,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仅能学习到音乐的表象因素。而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樂的另一面,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海洋里感受其神奇,同时学生也要发挥想象力将音乐想象成为具体的情境与形象。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真正意义。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想要让学生深化对音乐的理解、增加感情投入、充满激情,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而调动学生兴趣并主动投入到音乐教学中。

例如:《洗衣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风俗,通过对民族文化的鉴赏进行深化理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与兴趣进而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

(二)提升音乐认知

音乐是利用声音传递的方式进行展现,初中学生对于音乐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听音乐、唱歌等形式对音乐有基础性了解。但是,初中阶段音乐教育并非仅是让学生停留于基础性掌握,或是认识五线谱、乐器弹奏等,缺少具体的音乐意识形态。初中阶段,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应是对音乐思想与生活展现都有一定的掌握。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基础性音乐入手逐步深入到更深层次的音乐理解中。在教学中,教师利用音乐的基础技巧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使学生能够从理性的角度转向感性角度感受音乐的美。加强学生音乐认知,才能让学生掌握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曾有心理学专家提出:人对不熟悉的事物不容易被吸引,进而人的美感与主动探究行为无法得到激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尝试从学生熟悉、了解的音乐歌曲入手。比如:在《丢丢铜仔》这堂课教学中,我尝试用不规则拼读法先给学生将原词翻译出来,阿末伊都丢、唉唷磅空内这样学生在学习歌词时便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用多媒体展示台湾风土人情,利用新鲜事物使学生眼前一亮,通过学生熟悉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引入,使家乡民歌与台湾童谣做出鲜明的对比,整堂课从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开始,继而从心理产生共鸣,降低学习难度,结合台湾童谣一句唱词、一句衬词的特点,配合火车声克特克、库突等拟声词和身体律动,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首歌曲的表演中,使得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三)融入情感体验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艺术水平。教师借助大量歌曲形式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素养,扩展学生情感交流形式,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情感节拍中感受到其作品的情感特点。通过该种形式实现音乐和情感的融合,具有重要影响。

篇8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呢?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是能产生独特、现实、有社会价值的多种能力与优良人格特征的整合。是高质量的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2]。它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元认知等心理因素。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成分,创造性想象是必要成分。

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作为主要介质,而音乐艺术是一个需要创造的艺术。从作曲家作曲(又称“一度创作”)到表演者的演唱、演奏(又称“二度创作”),再到听众的欣赏活动(又称“三度创作”),“创造性”活动无处不在。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活动,音乐艺术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灵魂”。因此,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潜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激发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强有力的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个人有高度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创造意图(也就是说时常想到创造),才容易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才能够产生高水平的创造性”[3],而音乐艺术及教育具备激发创造意识的诱因。

首先,音乐艺术的种类繁多,题材形式多样,风格流派各异,能够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音乐教育内容形式来看,有歌曲演唱、器乐演奏、律动、歌舞、欣赏、创作等,其形式丰富多彩,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他们参与到音乐的创造活动中去。同时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比较,学生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身心更为愉悦。因为音乐艺术运用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以及色彩丰富的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手段,可以创设一个愉悦的氛围,为创造意识的产生提供有利的心理环境。

其次,音乐艺术在内容上具有非语义性,在形象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音乐作品不可能像绘画作品那样直观呈现它的内容,也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把内容传达得十分清晰,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和理解,会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样的特点,使得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相对“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理解、诠释和创作,不至于担心表达方式不当而受到别人的否定或责难,使他们感到更 “安全”,因而更容易产生创造的动机和欲望。

二、音乐教育能够有效训练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部分,带有生动的形象性和直觉性。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也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在诸种思维的协同作用中,发散思维是主要成分”[4]。

艺术原理告诉我们: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艺术家主要采用的是形象思维,同时也部分的采用抽象思维,音乐艺术也如此。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作曲家的创作,还是表演者对作品的演绎、诠释、或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活动,都体现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从美学的意义上看,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5]。音乐创作的这个过程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内心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听觉表象,第二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听觉表象通过各种作曲手段外化为乐谱或实际的音响。在第一阶段中作曲家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而第二阶段则必须在运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借助逻辑思维来组织音乐材料。

例如,肖邦在创作《A大调波洛涅兹》时,曾产生过“一队全副武装的波兰武士列队而来”的幻觉,这正是形象思维在音乐创作活动中的体现的说明。而他在把这种感受转化为音响形式时就必然运用逻辑思维来处理各种作曲技法的运用。

当然,在音乐艺术的活动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运用不仅体现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也存在于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结构的分析把握和情感的处理布局上,还存在于欣赏者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及审美评价中。

另一方面,由于音乐语言的模糊性和非语义性,使音乐艺术又区别于视觉艺术,表现为不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具有空灵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对于同一事物、同一情感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根据“梁祝”的故事而产生的音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钢琴曲、以及古筝等多种不同体裁与形式。而对于同一首作品,在表演时的演绎和在欣赏时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同样是演奏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亚沙海菲兹的演奏客观冷静,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则高雅甜美。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受到听众的喜爱。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一特点,使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多样化的感受、理解、表演和创作,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可见,音乐艺术活动需要运用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形象思维与发散思维,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和遵循音乐艺术的思维规律,就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的创造思维所涉及的各种思维得到协调发展。

三、音乐教育可以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发展空间

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性想象。而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的形象”[6]。创造性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成分。

音乐美学原理告诉我们,“音乐创作是一种把内心体验转化为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是音乐创作最基本的心理方式”[7]。可以说离开创造性想象,音乐创作活动将无法进行。这是因为音乐想象“是由其他表象转化为听觉表象的过程”,“听觉表像的产生是由于作曲家的想象力把其他表象上升到纯粹精神的高度而创作出来的,所以它是一种创造想象” [8]。

同时,创造性想象也是贯穿在音乐表演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意境的领会以及音乐形象的再创造,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而演奏者依据乐谱对音乐形象和音响效果的想象属于创造性想象。实践证明,表演者的想象越丰富,听众从它的表演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意境也就越明确。正因为如此,中外许多音乐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对想象在音乐中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明人徐上瀛在其所著的《溪山琴况》中提出‘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他要求演奏者应‘远以神行’,即运用想象去追寻乐曲的意境”[9]。

当然,想像也存在于音乐欣赏活动中,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里音乐欣赏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是一个例证。在这里,大诗人白居易“一会儿联想到急雨,一会儿联想到私语,一会儿联想到莺语,一会儿联想到泉声;即使音乐暂时休止,但想象却未停止,而是觉得另有一种忧愁暗恨之情,胜过有声之时”[10]。在欣赏活动中,因为音乐艺术形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音乐的想象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由此可见,创造性想象广泛存在于音乐艺术活动中,而音乐教育所涉及的活动既包括音乐创作、也包括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等形式。因此,在音乐教育注重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四、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是创造性活动中的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对有关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意识,或个体检验、调整和评价自身思维的能力,其实质是人在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我调控”[11]。元认知水平越高,意味着懂得更多的有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意味着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善于自觉的调控自己的活动,更善于获取反馈信息和评价自我,并能及时的修改、调整策略和行为。

在音乐的活动中,由于声音具有流动性和瞬时性,因而无论是演唱、演奏或欣赏,都必须充分调动元认知能力,参与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情感、风格的把握、监控和调节。哪怕是唱出一个简单的旋律,也需要具备调控的能力。尤其是在合唱、合奏等集体活动中,更需要较高的元认知能力。因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演唱、演奏,还必须同时倾听别人的演奏、演唱,以便使自己能更好的与其他人合作。可见,元认知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得到有效的训练。

结语

在音乐的艺术活动中,创造性是必不可少的的心理因素。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创造思维,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提高认知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注释: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17页。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4页。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5]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6]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283。

[7]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8]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9]张 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篇9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十大理念之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热爱音乐是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教师要建立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构架起师生交流的平台

1.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是通过教师本身具有的人格魅力形成的。这样的老师会让学生对相应的科目产生喜爱之情。教师上课时要有饱满的热情和与音乐作品相符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教师应该微笑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的永远是朝气和热情,只有这样,才会充分调动每个学习音乐的兴趣。

根据儿童的心理,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满足产生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失望,要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在音乐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在对待一些面对歌唱或音乐活动不是很自信的学生,我们在必要时也要给予肯定,有的学生总担心歌唱得不好或课堂表现不如人,就不愿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产生消极态度。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的音乐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取音乐情感的体验。当学生唱错音、词或答不出问题时,要耐心指出错误或给予帮助和鼓励,用热情关注的目光注视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咳嗽、嗓子哑了,可以让他将歌唱在心里,充分利用课前和课后的10分钟了解学生在社会上、家庭中接触的音乐作品,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体贴关心学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

好的人格魅力除了包括爱心以外还有教师的自信、胸怀宽广、沉着冷静等。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这些素质包括: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等。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2.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获得情感的互动和交流

单一的课堂模式和重复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枯燥感,音乐课往往是一张谱,一首歌,这样的单一形式阻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儿童不可能长时间地注意一件事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引起儿童的注意,才能使他们有效地学习,同时不断地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借助音乐游戏,发挥学生听、动、唱的能力,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在教授双声部歌曲前,利用学过比较熟悉的歌曲:《春天来了》和《小星星》进行“异曲同唱”的游戏。两首独立的歌曲旋律完全不同,但声部放在一起很和谐。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通过有效地适应学生心理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开展音乐合作、讨论、表演等活动,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根据学生心理实施教学

篇10

就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而言主要是音乐知识的记忆、理解与领悟及音乐实践能力的掌握,教学目标水平仅停留在知识、领会、运用这三个层次上,而对于音乐观念的分析、综合与评价的能力等都有所欠缺,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很难培养出学生的音乐个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启发和传递学生有关音乐思想、音乐观念等方面的思考。职业中专在学生的培养上应注重音乐审美的主体情感化,使自然情感“内化”为由音乐而生的赋予灵魂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音乐的审美情感是由音乐而引起,经过深刻的人生体验或反复沉思而出现的表现音乐的情感,即作曲家的“情生乐”或演奏家的“乐生情”,钢琴家涅高兹说:“凡是人能够感受、体验、思考、感觉到的一切东西,在声音的艺术中毫无例外地都能够体现、表达出来。正是感情的强有力作用,才使演奏染上了千变万化的色彩。”①因此,音乐教学追求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的训练,而是在音乐的感悟与体验中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探知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制定周密完善的课堂计划,以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音乐教师在课前首先应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以及他们当前的发展水平、音乐素质等,来确定适当的教学手段、内容与方法。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年龄都在14―17岁左右,处于青春初期阶段,他们的生理与心理方面均已趋向成熟。与初中生相比而言,他们的音乐认知能力有很大提高,在音乐审美认识上显示出较强的“个性”心理。在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对音乐作品的表现与创造力等方面已有自身的音乐审美态度。例如,大多数的学生对通俗、流行音乐十分追崇和偏爱,有的学生甚至达到疯狂的程度。作为教师而言,应该利用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从流行音乐拓展至民族、美声等相关方面的学习。使他们的音乐学习在欣赏音乐作品与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中同步学习、同时进步。

另外,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中国艺术教育“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表示一种违心、无奈的状态;大部分职校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定位不明确,甚至很迷茫。经过深入了解,得知他们认为自身与普通高中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相提并论。对此,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职校学生树立起一个平和、正确的价值观,以艺术的形式与学生的心灵触碰,通过影响他们的情感和感受,进而改变当前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音乐教学必备的重要认知策略

职业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如果对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不满足,便会排斥、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出现,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全面武装自己,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身心需要。

(一)“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关系定位,营造愉悦、宽松、民主、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

音乐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审美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单是知识授受和道德教化的关系,而是双向情感交流的一种艺术审美关系,应该在平等、和谐的情境中学习、探索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态度较差,存在“轻视”现象,采取不负责任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显然与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相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不存在高低之分。此外,音乐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舒适的教学氛围,当学生处于情绪舒畅、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学习状态就会呈现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效果,让学生沉浸在富有余味的艺术空间里,达到较好的教学成果。

(二)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观”,发散学生思维

在自身的学习成长过程与课堂教学中发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大多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面对教师的提问时,回答问题的勇气越来越小,相信作为教师的同行们深有体会。“这是因为他们在举手之前已考虑到参与的后果,担心回答不好被其他人笑话,影响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一定的封闭性,这也是中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趋于成熟的标志之一。”对此,我们应积极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良好习惯,通过这一途径引导学生产生热爱表现自我的艺术感觉,表达内心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形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反馈”,形成观念的有效“碰撞”,从而结出绚烂的知识之花。此外,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创造性意识与启发性思维方式教学,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音乐课程资源及运用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效交叉结合等,引导与激发学生对教师、教材、教学手段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性与灵活性

音乐这门学科的学习绝不是一味地模式化,令人枯燥乏味的,而是灵活而又丰富多彩的。传统的音乐教学通常用先局部后整体的教学方法。例如,先把教学难点中曲目中抽离出来,作为重点来教,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接受较难知识点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学方法上应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在学生对整体的知识内容有了充分的把握与理解之后,在逐步克服一些重、难点。另外,作为课堂教学的操控者,教师可以适当地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教学法的精髓,例如瑞士的达尔克洛兹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由练耳、体态律动和即兴演奏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体态律动尤为重要。它可以唤醒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强化音乐感知力,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律动和艺术的美感。又如匈牙利的柯达依教学法,它涵盖了有关读谱、歌唱、练耳、节奏和音乐欣赏等课程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例如把音高翻译成手型、动作,把音符时值转换成语音,方法易于学生掌握。另外,教师应将多种教学法适当地加以结合,如情境教学、提问教学、讨论教学及欣赏教学等重要方法的有效结合,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师把课堂操控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从而以满足不同学生追求、接受新知识的需要。

(四)教师的有效性示范

音乐教师的有效性示范在学习者的音乐技能地形成中具有导向作用,对学习者今后音乐技能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如音乐课中的声乐教学这一环节,教师的科学性示范对学习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促进学生的技能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声乐课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科学示范,这种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后逐渐从感性与理性结合的角度掌握发声技能的知识。

(五)“艺术实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通常与实践紧密联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才能确保学生学以致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将艺术实践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有效途径,以此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两方面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无论是演奏还是音乐欣赏、作品分析等都可以使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得到检验和发展。“音乐理论都是直接用来服务于艺术鉴赏或艺术展现的,在音乐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乏味而且空洞,而纯实践性的教学又显得形式单一,因而应根据学生及教学条件等具体情况去选择教法,多运用实践操作与书面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②

(六)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激情

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富有激情的讲解和示范,会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促进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状态,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分析、体验、想象和表现音乐作品,并会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激情。“音乐教师的内容再丰富,没有激情相伴,则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再好的教学手段也将缺乏感染力,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再丰富的内容也难有效传授给学生。正是如此,音乐教学中教师始终应该激情饱满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释放炽烈的热情,用奔放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使平淡地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用激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音乐教师的激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内涵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应该充分利用的教育力量。”③

音乐教育的职业赋予音乐教师的任务是神圣而艰巨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领悟、研究,深入探索研究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研究艺术审美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追寻出更高层次更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理想化教学方式。唯有保证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上真正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确保音乐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准。

注释: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9—0061—01

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对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音乐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其一,要热爱音乐,应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认知,要以饱满的情绪歌唱,以审美的心态进行音乐欣赏。只有教师本身热爱音乐,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其二,要热爱教育事业。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他们甘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学发挥出最大作用;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才能搭建起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当然,这种爱并不是溺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信任、尊重和正确的评价上。

二、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

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有些教师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未能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缺乏最基本的教育能力。音乐教师只有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及音乐教育常识等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能力,才能少走弯路,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心理学也能教书的想法是错误的。只有以科学、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个台阶。此外,教师还应具备与音乐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音乐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其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等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音乐学科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一门综合的学科。音乐课程极强调学科的综合性,音乐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素质,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

三、具备创新素质

篇12

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①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②

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从音乐文化学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

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

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③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

社会音乐意识对主体的音乐心理具有能动作用,其能动作用是间接的,又是广泛的、深远的,往往左右一定社会的音乐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认为,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德育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儒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主张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把音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手段。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孟子说:“人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上心》)荀子认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论》)《乐记》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又曰:“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者别异,乐者合同”,“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儒家的这些关于音乐价值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体音乐意识。这种音乐意识激励着那些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去努力学习音乐。所以,从那以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莫不操琴弄乐,以之怡情养性。

一般来说,社会音乐意识是以观念的形式对主体的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推动主体的音乐实践活动。社会音乐意识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转化为音乐教育的政策、音乐教育理念。它需要政策的执行者去贯彻、实施,然后作用于个体,促进个体的音乐学习。例如,本世纪初,我国进行了音乐新课程的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重新审视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提出了新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④《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并把“审美体验”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了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进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显性社会音乐环境

音乐形态和行为构成显性的社会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的形态层是指音乐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物化对象。由音乐符号、音乐文本、乐器、音像制品和音乐音响的时空运动等形式要素构成,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方式。社会音乐行为层,是指社会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直接表现。社会音乐活动有群体性、组织性的特点。如各种各样庆典活动的音乐演出、音乐比赛交流活动。社会音乐的形态层和行为层共同构成了现实的、显性的音乐环境,这种显性的音乐环境可分为音乐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

1.听觉环境

音乐听觉环境是音乐的音响运动环境,由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和声等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及其所在的时空构成。音乐的存在形式要通过主体的音乐行为来展示,并以乐音运动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引起主体审美体验,并使主体产生音乐兴趣和音乐需要。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部分,以其强烈的力度、厚重而丰满的和声音响、富有生机的律动给人震撼,催人奋起;《苗林的早晨》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优美婉转、轻快明丽,把人带进鸟语花香、芬芳四溢的大自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⑤黑格尔说:“音乐凭声音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音乐的激流里,让它卷着走。”又说,“音乐艺术作品打动我们的方式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方式不同,一部艺术作品如果来自内心,渗透着丰富的灵魂和情感,可以在听众心里引起很广的反响。”⑥以上观点,说明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是对主体音乐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吴跃跃教授认为,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与人的审美心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旋律上行使人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紧张;旋律下行使人感到平静、情绪低落、松弛。旋律成波浪形运动,往往使人感到优美、抒情、惬意。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作品表现出激动、紧张或热烈、欢腾的气氛;节奏疏密相间、自由多变、中速的音乐营造出抒情、优美、柔和的情绪;节奏宽广、慢速的作品则适于表现田园、草原风光,或哀伤、悲痛、神秘、虔诚的情感。在表现强烈、激动、紧张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强的力度;而弱的力度则适合于表现温和、平静、放松或忧郁、哀怨、沉思的情绪。”⑦吴跃跃教授从音乐要素与人的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论述了音乐的音响运动对主体音乐心理的影响。

2.音乐视觉环境

音乐视觉环境是由乐器的形制,乐队的形态,演员的服饰,演出场所,舞台美术等要素形成的具有艺术氛围的视觉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音乐视觉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交响乐与多媒体的结合(谭盾的《地图》),音乐演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以黄河为背景演奏《黄河》),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的震撼。

优美的音乐视觉环境与听觉环境共同形成的音乐环境,带给人们视听的美感享受,更能激起主体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在现实音乐环境中,人们可能会被音乐厅神圣而高雅的艺术氛围所折服,并产生学习音乐,进入音乐殿堂的冲动;可能因听到小提琴迷人而高贵的音色而产生学习小提琴的欲望;也可能因听到一位歌手动人的歌唱而不自觉地随声和唱。“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说明良好的音乐环境对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作用多么强烈。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网络、广播、音响设备等大众传媒成为音乐环境中新的流行因素。在当下,各种流行音乐、娱乐性音乐节目和商业广告音乐等内容成为新的音乐文化元素,充盈了现实的音乐环境。它借助现代传媒的巨大的能量,以一种饱和的状态,渗透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人们的视听。这样的音乐环境,对个体的音乐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加强社会音乐文化建设,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推动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8月.第67页.

②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122页.

③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德音网.

④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⑤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⑥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42-357页.

⑦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第48-49页.

篇13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音乐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由于受到教学题材和教学模块设计的局限,教育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为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教师应当从多形式的民间民族音乐资源中汲取养分,丰富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民间民族音乐资源在幼儿音乐课堂开发的基本原则

1.代表性原则

中华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民间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对这些种类繁多、类型丰富的音乐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遵循代表性原则,选取那些被广泛认可,节奏、乐器、旋律、肢体语言表现均达到完美水平的音乐素材。例如,《百鸟朝凤》运用道具和口技模仿各种鸟的叫声,将唢呐音色的不同变化和小乐队的伴奏优势发挥到极致,就非常适合作为大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育素材。

与此同时,所运用的音乐资源还必须具备地域代表性、民族代表性,能够切实保证幼儿从中感受到民族民间艺术之美。例如,道情是甘肃皮影戏的剧种之一,普遍流行于黄河两岸,其落音拖腔的地方,众人相和,以增强气氛,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适合在中班音乐欣赏课当中运用。

2.适宜性原则

幼儿年龄较小,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一阶段的孩童活泼好动,他们主要通过具体地感知形象来认识事物,记忆、思维和想象活动具有表象特征。3~4岁的小班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学习个性、兴趣、爱好;中班学生处于游戏巅峰阶段,他们极其偏好角色扮演类的游戏,爱玩会玩;大班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渴望追寻那些引起他们好奇心的事物,抽象思维概括能力处于萌芽时期,学习行为方式和学习态度比较稳定。

在不同班级运用民间民族音乐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适宜性原则,所选取的音乐素材应当与幼儿的学习特征和心理特征相吻合,一方面要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还要适宜幼儿发展,尽量选取那些幼儿喜闻乐见的素材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例如,中班学生喜好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可以开展《金沙》音乐剧欣赏活动,帮助幼儿了解音乐剧的形式和特点,感受3000多年前神秘的古蜀文化。

3.普及性原则

幼儿的学习经验和认识水平有限,无论选取何种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教师都需要注意所选择的音乐应当具有普及性,可为大众可复制,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传播,便于幼儿理解。纵观以往的幼儿音乐课堂,笔者发现虽然也有教师关注到民间民族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开发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所选择音乐素材的普及性这一问题,选用的素材对幼儿而言明显具有一定难度,幼儿理解不了那些音乐的形式和表现特点,这就导致他们开始抗拒课堂教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当尽量挖掘那些能调动课堂气氛、韵律特征明显、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素材。

二、民间民族音乐在幼儿音乐课堂开发的基本途径

幼儿音乐活动包括歌唱活动、音乐欣赏活动、音乐剧欣赏活动和集体舞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应用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可以参考以下两个途径将其有效融入幼儿音乐课堂:

1.与表演结合

音乐剧融音乐、戏剧于一身,富有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通俗易懂,可以表达那些用歌词无法表现的强烈情感。幼儿音乐教师应当关注民族民间音乐教育资源中那些富有表现力的教育素材,将其与表演结合,以音乐剧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幼儿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例如上文提到的《金沙》等类型音乐。

2.与舞蹈结合

“音、体、美是一家”,音乐离开舞蹈便会黯然失色。教师可以将民间民族音乐与舞蹈相互结合,通过集体舞、创造性律动等形式渗透音乐教育。例如,《七月火把节》《千手观音》《草原小牧民》《竹筒声声》都可以与舞蹈相互结合。

民间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中最灿烂的一颗明珠,加强对民间民族音乐运用于幼儿音乐课堂的研究,既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提高幼儿音乐课堂活力的需要。幼儿音乐教师除具备专业音乐素养之外,还应当不断拓宽知识面,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注意发现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