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营销道德与营销文化

营销道德与营销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营销道德与营销文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营销道德与营销文化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18-01

一、体育院校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一)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

在语音、语法和词汇这些语言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有的学者将词汇分为一般词汇与文化词汇,指出“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含义。如颜色词“红”,在中国,人们用红色象征幸福、喜庆、吉祥、欢乐、兴旺发达。结婚被称为红喜事,新娘穿红衣裙。而英语中的red不具有汉语的“红”包含的那些文化内涵。在欧美,新娘的结婚礼服为白色,象征纯洁。在教学中加强这些词汇的文化渗透势必会提高学生对这些词汇的深层次理解,从而使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文化背景知识能弥补在跨文化交流中因思维模式不同而造成的理解障碍

由于文化的差异,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往往以不同的思维模式看待、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他们对同样的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因此对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价值观、思维方式、交际模式、生活方式等的了解是语言理解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我们就可以设身处地的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使我们充分理解各种语言表达中所蕴含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从而理解语言表达的深层含义。

(三)文化背景知识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必须注意文化习俗的差异。很多表达在语法和词汇上都是正确的,却会引起误解。因对对方文化不了解而造成的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让外国人不能理解和原谅。比如,外国人夸我们外语讲得好时我们常常回答“No, my English is quite poor.(不,我的英语不好。)”像这样我们中国文化所推崇的委婉的表达方式在很多西方文化中可能会被他们认为是自己缺乏鉴赏力。所以,在教学中导入相应对象国家的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减少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流障碍,使口语交流顺利进行。

(四)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多数学生缺少英语学习兴趣。外语教学有计划地导入文化知识,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克服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和理解偏差,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相对而言,文化的东西因其独特之处,比较容易吸引人的兴趣。

二、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指文化导入要注重与日常交际用语紧密相关,对于那些干扰性文化因素,应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文化知识对外语教学很重要,但所涉及到的对象语文化知识范畴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与学生当次课程所学内容密切相关,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选取适当的文化资料,避免抽象、空洞和较难理解的文化资料。实用性较强的文化资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二)动态性原则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虽然文化是历史的沉淀,但它仍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文化的动态性原则,以动态的眼光看文化发展,这样学生的文化知识才能得到不断的更新。

(三)适当性原则

适当是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应与教材相关。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要注意适当。文化知识的导入对外语教学重要,并不是说外语教学要以文化教学为中心。文化教学只是传统外语教学的补充和发展,过度的文化导入对外语教学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给学生增加过多的学习负担,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厌烦。

(四)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自身水平,由浅入深,逐步扩展。这样学生会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全面的语言相关知识。外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因授课对象不同采取“点滴积累、渗透或灌输”的适当方式进行文化导入。文化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一个背景,一个补充,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地培养和熏陶。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文化的过程。想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需深入透彻地理解它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教授体育院校学生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体育院校学生专业特点以及国际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仅要讲授英语基础知识,同时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介绍外国国情的书籍,从而提高他们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社,2003,7.

篇2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128-01

《英语新课程标准》(2001)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列为重要目标之一,并具体规定了小学英语教学要实现的跨文化目标,诸项跨文化目标能否实现,有赖于我们教师是否能够挖掘出教材的文化因素,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1 目前小学英语教材在使用中忽视文化导入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材内容包括丰富的跨文化知识,但课堂教学中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小学英语教材使用中忽视文化导入的具体表现

小学英语教材在使用中忽视文化导入的现象表现在诸多方面。

(1)教科书

教科书中每个单元都提供了相应的情景图,以及不同板块等内容,其中既包含了学生需掌握的语言知识,也包含了学生应当了解的文化知识。但在教学实践中,教科书主要被用于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语言技能的练习,其中有关英语国家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的文化内容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如笔者在观摩一节小学六年级的观摩课时,发现教师在讲授“New York is the biggestcity”时,教学重点仅仅放在了形容词最高级的讲解上,对于美国最大城市纽约和首都华盛顿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等没有作任何的介绍。

(2)教师用书

教师用书包括致教师、教学目标与要求、各课时教学建议等部分。该书明确规定了课堂教学的语言目标和文化目标,对教师如何开展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提出了建议。但在使用中,其中的语言目标被当作重点、文化目标几乎被忽略。

(3)挂图和卡片

挂图的内容以学生用书的会话和故事为主,卡片以学生用书中听、说、认读的词汇和听、说、读、写的单词为主。卡片和挂图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但在教学实践中,他们的静态特征被过分的突出,主要被用于单词的认读、句型的练习等,而其中能够体现交际情境和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的文化信息却没有的得到深入的发掘和利用。

(4)磁带

磁带中主要包括会话、单词、歌曲、歌谣、故事、听听做做等内容,磁带的使用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其中的歌曲、歌谣的文化功能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

2 小学英语教材使用中忽视文化导入造成的影响

2.1 导致英语教学呈现知识化、学科化倾向

由于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被充分强调,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成了教学重点,语言结构的分析和讲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英语教学知识化、学科化现象严重。

2.2 导致学生文化意识淡薄,交际能力薄弱,后续学习能力差

由于教材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文化导入,使学生不能全面、准确的认知英语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英语的学习与社会文化生活严重脱节,致使学生在实际交际活动中,不会根据西方社会文化规范和具体交际情景恰当的使用英语交流信息;英语后续学习能力的发展受到局限。

3 在小学英语教材使用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建议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媒介,教师应合理地、创造性地对其进行文化导入,使之成为符合教学目标、学生学习需要和社会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真正的让学生“用学会的语言做事情。”

3.1 在词汇教学中展开文化教学

许多惯用语、习语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适当的介绍他们的来龙去脉或是背景知识。例如,在学习有关颜色的单词时,可以介绍一些与颜色有关的短语以及其意义:whiteelephant(大而无用的东西、累赘)、ablacksheep(拖后退的人)、agreenhand(新手)。还有些常见词的文化含义因历史变迁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应作基本的解释和说明。

3.2 在歌曲、歌谣中进行文化导入

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歌曲、歌谣体现着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要将它们融合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愉快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语言的文化内涵。并就学生敢兴趣的乡村音乐、爵士乐等的历史背景或社会文化环境作进一步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3.3 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文化导入

小学英语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比较好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素材。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4B》第八单元Atthesnackbar时,就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快餐店的相关场景,在活动中导入英语国家的饮食习惯、用餐礼仪等文化知识。

篇3

一、概述

目前,我国正处于科教兴国的关键时期,社会需要的劳动者必须是具有较强就业竞争能力的人,这就给中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中职教育中英语教学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中英文化的学习对英语教学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学习中,让学生多接触和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对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将英美文化导入到英语教学中来,从而让学生掌握与之相关的内容。

二、文化导入在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接触一个民族的历史,这其中涉及到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文地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语言与文化两者是相互渗透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了解世界的工具,而英语教学恰好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和异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英语教学也能引导学生阅读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文化教学有利于相互学习与借鉴不同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悠久文化,所以适当的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导入到英语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改变了以往的“哑巴式”英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进而使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

三、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对策

1.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能学好英语就要创设一个有利的语言环境。在我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往往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尤其是锻炼口语方面,由此可见,我们所学的英语实质上就是“哑巴式”的英语。为了克服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许多英语老师更青睐于情趣教学。在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就必须要为他们创设出相应的语言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将英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课堂上,英语教师要尽可能的用英语和学生交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语感。例如: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上用英语做自我介绍,去更好的认识学生。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学习层面来看,教师应帮助学生们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做好积极的引导。同时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英语文化的重要性。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状态,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将来工作的涉外业务往来中文化知识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关注不同的文化现象和差异,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将所学的知识都能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去。

3.创设对话所发生的文化语境。通常我们在交际中,选用的语言形式往往要受到多个语境因素的制约,如:时间、地点、交际双方的个性和情感、语题、文化背景等。所以,教师要在语言练习的过程中多给学生介绍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创设出文化语境,可以体现在角色表演上,如:对打招呼用语“Nice to meet you!”“Nice to see you!”“How are you?”的讲解时,要让学生明白不同问候语的使用对象以及使用时的时空意境。英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场景,在外出时偶遇一位老朋友Jack,这时就要用“Hi,Jack!Nice to see you!”去打招呼,而不能用“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通常是用于双方初次见面时。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传授跨文化知识。目前,中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多采用的是现行的外语教学资料,并且图文声兼备,为文化知识的传授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传授文化知识始终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推动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有加强跨文化交H的意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将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有效地导入进去,不仅能有利于学生获取语言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创新水平,也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4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92-02

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那位韩麦尔老师说的一句话道出了民族语言的巨大力量:“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英语与汉语都包含着自身的文化和价值。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跨文化导入,是实现两种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有效途径。

一 概念界定

1.文化与语言

美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对于文化的理解,现在社会存在把文化作为知识、价值、思维方式、修养、行为、态度、信仰、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一定的语言总是历史地和一定文化相关联。语言是相关文化的关键。各种语言本身只能在交织蕴藏语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语言和文化总是被一起研究的。”著名语言文化教育研究专家Kramsch在《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中认为,应该把语言和文化看做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使语言和文化教学融合为一体。

2.跨文化对比

外语教学的目的并非要让学习者变得越来越“外国化”,而是要通过外国语言文化学习的“跨文化对话”让学习者具备跨文化的交流意识和理解意识(cross-cultural awareness),做到母语文化与第二文化的互动(interaction)。语言交流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跨文化对比应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注意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其次,培养正确的文化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外国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化无好坏之分,对待外国文化应采取客观、宽容的态度,避免用我们自己的文化、道德、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评判外国文化或拒绝外国文化。

二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

本文选取了西南师范大学编写的小学英语教材(下面简称西师版),对教材中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并根据教学实践分析文化导入中出现的问题,论证跨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看得见的文化与看不见的文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西师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文化的模块和单元,比如小学六年级,每个单元都会设有Culture Garden,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1)关于全球化下的共同文化。以六年级上册为例,第一单元介绍Air School,Internet的普遍运用。(2)生活方式的文化。如不同国家的交通规则(Different Traffic Rules)。(3)风土人情。米饭在不同的国家的不同吃法。看不见的文化包括:(1)价值观念。这些文化行为内容包括礼仪观、面子观、关系观,如颜色、数字、手势、动植物、物品的文化联想等。(2)思维方式。不论是思考问题的模式、方向还是情感态度、观点意见、个人隐私、时间还是空间等的概念,中西方间的差异很大。(3)交际文化。外语交际属于文化型交际,其中有不少交际文化问题,所以,外语课程中要注意介绍中西方交际文化差异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知识和能力,如称呼、招呼问候、寒暄、介绍、邀请、拒绝、拜访、约会、帮忙、送礼、告别等中西方礼仪礼节知识。

2.跨文化的碰撞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交流。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范畴,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碰撞。汉语文化氛围的影响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迁移或负迁移。西师版教材中没有单独将这两种文化拿出来作比较,只是在不同的知识点中一笔带过。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跨文化的碰撞无处不在,任何一个简单的知识点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比如中西方对颜色(例如红色)的不同意见等。因此,应在课程内容中增加目标语文化、中国文化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通过讲故事、英汉翻译、对比讨论、案例分析、观察、调查、采访等尽可能多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相关或必要的文化知识、语言功能和交际策略。

和大多数教材一样,西师版的教材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文化的内容多偏重于事实的介绍,缺少深层次的感同身受。其次,本土文化介绍的比重小。为了营造英语语言学习的氛围,英语教材中更多的是展示外国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介绍则一笔带过。再次,文化内容不系统,大多是根据知识点的需要引入,点点分布,相关内容并不面面俱到,并且缺少归纳性的描述。

三 小学英语文化内容的导入策略

1.夯实传统文化,不失本我价值观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对小学生而言,对传统文化体系、文化蕴涵、文化精髓的认识并不全面和系统,因此在语言教学的文化导入时,要先夯实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的文化意识。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保障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且还可以在导入外国文化时避免产生混乱,避免学生将外国文化作为自身态度、情感价值观取向的严重错位。

教师的教学信念和文化素养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给学生普及常识性的知识,依据教材提供的知识点有层次地导入文化,能够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英语语言。

2.多种方式导入,构建文化体系,注重开放、包容与实践

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基础之上,要注重建立开放、包容、实践的文化意识。文化始终处于多元化和变化发展之中,需要构建开放的文化体系。文化本身没有对错,跨文化的对比与交流要保持包容的态度,不以本民族的标准衡量其他文化的差异。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流,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交流不同文化的价值也是英语教学者的教学目的之一。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跨文化导入中首先要夯实传统文化,再将外国文化导入,进而进行跨文化对比,不仅可使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且可以更深地理解语言的文化含义,避免出现“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阿尔封斯·都德.最后一课(郝运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57:71~75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114-02

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比喻成一座完整的高楼大厦,社会就如同一座大厦,是由代表各种符号和意义的语言组成,语言又是社会符号之一。与此同时,语言又可以理解为一种符号认知系统,但这种符号与手势、身势语、交通指示灯等具体的符号迥然不同。Halliday把语言当成一种社会符号来理解,也就意味着要把语音放在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体系中来理解。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要理解语言就必须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之上。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密不可分的文化和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如当代著名外语专家邓炎昌与刘润清所说:“外语学习不仅仅是指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也要学习以其为母语的人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他们是如何用其语言表达观点和情感的,又是如何反映其社会风俗及一些生活习惯的……语言的认知和文化的学习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开的。”

1 英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导入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词汇中的文化和语篇中的文化。

1.1 文化在词汇中的体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词汇又体现了各种文化特征。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同时也承载了文化的最大组成部分。我们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影响一个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某个单词的发音,拼写,其主要因素是如何的正确使用这个单词。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汇意义可能大相径庭。就拿汉语中的“龙”来说,它代表威严、权力,因而有“龙腾虎跃”、“龙马精神”、“望子成龙”,我们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然而在西方人眼里“龙”(dragon)则是邪恶的象征。在中国人的眼中,“狗”含有明显的贬义,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走狗”等;西方人则很喜欢狗,并将其视之为好友,因而英语中有一则谚语“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词汇所承载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对文化含义的了解不够,学生就很容易产生交际障碍,因此,注重词汇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则表现的尤为突出。

1.2 文化在语篇中的体现

从语篇上讲,英语和汉语有诸多差异,尤其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形象的理解(去掉)汉语文化思维是曲线的,而英语文化思维则是直线的。汉语文化思维的模式主要依靠直觉,特别重视直觉感受到的东西,依据整体性,从而产生一种认识,一种悟性,其本质只是一种经验;而英语文化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点,注重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有着严谨的行为条理顺序。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人的线性语篇特征和中国人的螺旋性语篇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果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破译以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方式组织起来的英语篇章结构,固然会经常产生误解和歧义。

2 英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2.1 实用性原则

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都包含在文化的演绎中,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这就造成了差异文化理解和接受的局限性和复杂性,因而在具体的外语教学当中也不可能将其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所以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做一些合理性的取舍,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尽量做到被传授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紧密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紧密相关。文化教学结合语言交际实践活动,多增加一些感性认识,让学生对于语言和文化的认识不再模糊、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兴趣。

2.2 阶段性原则

文化教学也需要一定的阶段性。这就意味着在外语教学,尤其是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基础、认知能力和生理、心理状况,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使学生逐步理解文化内涵。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阶段性地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扩大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接触范围,帮助他们拓展视野,不断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英语专业教学文化导入的方法

“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改变我们不能接受的”,笔者认为此话颇有道理。诚然,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亦无法改变,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学习英汉文化,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把握。作为独立院校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之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吸收新文化,融入到新的文化语境当中,即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文化导入方式通常有两个方面。

3.1 认真的理解教材,深刻领悟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在进行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是第一手材料,因此教材中涉及到的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和资料,如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制度、历史等,我们都应该重点强调并尽可能详细地介绍给学生了解,在教材的选择上,需要精心挑选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教师也可适当地进行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对比,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3.2 利用多媒体教学体验文化

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实物和图片的展示,播放一些外国电影,让学生生动形象的接受知识的同时,又了解了外国的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等。从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英国人如何交朋友,进行什么娱乐活动,谈论什么话题,如何庆祝节日,甚至是说话的表情、语气、手势等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在两种文化的对比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差别,如在英美等国家举行葬礼时,人们一般身着黑色礼服以表示庄重和对死者的哀悼;而在中国,人们多穿白戴孝。这种迥然不同的对比,既增加了课堂的知识信息量,又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他们排除对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最后做到语言和情感上的全面沟通。

4 结语

目前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大多仅停留在英语语言知识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而在文化素养课程方面却表现出来一些学习内容的缺失,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语言规律的认知,也严重影响了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外语学习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可悲的是很多学生已经被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糊了英语学习的规律,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基本,如今到大学期间还是得不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和加强,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势必会产生很多的学习障碍和交际尴尬。这就需要高校根据英语专业学生就业任职发展需求建立选修课程体系。如文化素养类课程是通过英语语用文化、艺术环境的熏陶和学习来提高英语的系统性和交际的流利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加强学生对语言本身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重点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提供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语言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学出版社,1997.

[2]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6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原则;英语教学模式;综合型英语人才

英语教学中的各种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从而使得英语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英语教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模式了,而是应该寻求更为积极主动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多元化的英语教学形势。事实上,英语教学本身就属于语言类教学,其本质上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二者之间是一个大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属于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我们进行英语教学并不仅仅为了教语言本身,更是要把语言中所含的文化知识都渗透进去,从而让英语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文化背景,进而更好地把握住语言。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中应该遵循文化导入的原则,真正把语言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文化导入的内涵

文化这个概念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与文化的结合,将赋予文化不同的含义。就英语教学来说,文化涉及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其文化导入的内涵主要包含了这么几个方面:

1.背景文化

它实际上就是指说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技、文教等背景知识,这些属于知识方面的文化背景。如果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忽略这些背景文化知识,将会使学习变得较为困难,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很好地了解英语的背景文化,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这种背景文化也会造成英语词汇、词组、句子以及篇章的构造方面的差异性,这些主要是由于英语背景文化知识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它是不同文化的心理反应,是说英语国家人们心理思维状态的集中体现。如果英语教学中能够让学习者深刻体会到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将能够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学习影响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结构规则和英语思维方式。

2.观念文化

英语语言反映的民族观念等毕竟都是与中文有着较大差异性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糅合了不同的政治信念、社会准则以及道德标准等。因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必须考虑到这个方面的内涵。这就是说文化导入的内涵中也包含了文化精神,比如说由于观念差异而无法进行对译的词汇,也会产生一些不同层面上的意义,一些词语的褒贬性质也不一样,也有一些词汇带有特定的民族观念等。具体来说,文化导入中的观念文化就是指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词语在文化含义上的不等值性,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异在词汇及语义上的显示,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惯用语。

3.语用文化

英语语言除了词汇、语法等基本构成要素以外,还有不同的使用语境和使用方法,这就是英语的语用文化。比如说,在英文中“black tea”,其字面上的意思是黑茶,但是翻译成汉语将是红茶。因此,这种语用文化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它是英语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文化归约性,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该遵循的规则,比如说不同的使用场合,不同的潜在差异性,不同的适用范围等。

二、文化导入的原则

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已经明确把文化素质教育列入到了英语教学中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而表明了我国对于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逐步认清以及看重。因此,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即现代语言学的发展逐步突破了“为语言研究语言,就语言研究语言”的樊篱,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受到注重,对英语教学性质的认识有所深化。那么,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有哪些呢?具体阐述如下:

1.理解性原则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以文化理解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文化导入的根本性目的就是要让学习者具有良好的文化意识,要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敏感性,让他们能够以更为客观和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还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中的各种行为方式,从而提高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成功率。当然这一原则也会受到社会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中必须正视这一原则,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理解性原则就是要求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知识单纯灌输式教学,而是应该让学习者了解到文化异同以及原因,并重视对于学习者英语文化的共情能力,让他们能够从内心里接受并认可英语文

化,这样就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以理解作为原则来接受英语文化的导入。

2.有序性原则

这里的有序性原则,就是说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要让文化导入内容编排体现出文化本身的逻辑和系统,还要让教学活动与之相适应,从而让英语教学变得有序和有步骤,让英语学习者在有序的文化基础之上,更好地掌握英语系统化知识。从本质上来说,有序性原则就是语言文化知识系统内在的要求之一,它是教学活动受限于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这就是说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原则中应该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规律,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化体系,否则将造成较大的学习障碍,得不偿失。那么,根据有序性原则,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在内容选择方面就应该注意文化知识内部系统性和序列性,在内容编排上根据学习者各自的认知情况以及思维发展情况来适当地安排文化导入学习,让学习者从简入繁、由浅入深、由粗到精地对文化进行导入学习,这与学习者的智力发育规律,即不成熟到成熟、不完善到完善的有序过程之间是相吻合的,它也将让学习者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

3.对比性原则

这种原则实际上曾经被一些学者当作一种导入方法,而我们这里把它看作是一条导入原则。之所以这样看待,是因为一些学者在提出一些文化导入方法的时候,几乎都离不开对比性,加之一些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都会涉及两种文化及以上。因此我们认为对比性是文化导入方法的基础,也是文化导入过程实施的基础,它完全可以被看作是导入原则。那么根据这一导入原则,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根据这项对比性原则来选择文化导入的具体内容,找到英语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异同性,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发现一些学习的亮点和重点,比如说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某一词汇有着类似的含义等。同时我高校英语教学中也应该使得整个文化导入教学自始至终地贯穿对比性原则,让不同文化差异性带来的语言教学更好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能够提高他们对于不同文化的敏感度,进而加深对于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力。

4.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过程中,是一种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质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从实用性角度来考虑英语语言教学情况,不仅要向学习者传授文化知识,还要积极创造各种机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真实或模拟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加深对于英语知识与文化的理解与感悟,这显然是符合文化导入的基本要求的,我们要让学习者经过选择、领会、习得和巩固四个阶段来掌握英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增强他们进行英语语言学习的文化意识,适度地进行英语语言文化的导入与学习,可以通过直接注解法、交互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异同比较法、词义挖掘法、语法提示法以及翻译对比法等来让学习者更好地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

总之,高校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导入。当然这种文化导入并不是盲目为之,也不能过分为之,而是应该遵循一定的导入原则,主要包含了理解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对比性原则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等,然后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语言与文化的有效融通,增强学习者对于英语语言学习的文化敏感度与领悟力,能够帮助他们把英语语言学习得更好,也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真正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冯旭.浅谈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篇7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要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基础,否则无法正确地把握和运用这种语言。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就应该以文化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体育院校学生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于英语的兴趣和认知都极为有限,也正因为如此文化导人在体育院校他学英语教学中就尤为重要。因为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一、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要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语言,特别是体育院校学生更加需要了解整体文化状态来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体育、社会、历史、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

1、文化对比法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学生母语和英语之间的尾文化差异,从而产生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例如,Monday一词在中英文中都是“周一”的意思,但中文中认为Monday是一周中的第一天,而西方人则认为Sunday才是一周中的第一天,Monday是第二天。这就会加深学生对于表示星期几的词汇的记忆。

2、课文引入法

凡涉及到自己专业领域或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内容,人们都会比较敏感。体育院校学生对于体育文化自然非常关心,尤其日常比赛项目、赛制改革以及焦点体育人物等等。例如,在学习课文Basketball的时候,姚明以及NBA的赛事都能引起学生对于篮球这篇课文的兴趣。这样,把姚明以及NBA的趣闻穿插到课文内容当中,就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词汇引入法

英语中有很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文化因素决定词汇具有社会涵义。词汇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宗教种族观念,价值观念等都通过词汇表现出来。英语教学中遇到这些词汇就应不失时机提醒学生。例如,若没有教师的传授,英语中的礼仪、禁忌,俗语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蕴涵显然需要学生较多时间的积累。Negro一词表示“黑人”,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贬义色彩。在谈话时,人们通常使用the black来代替它。汉语翻译看似相同的话在英语中往往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学习单词时一定要注意其文化内涵。

4、课后辅助法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辅助文化教学。鼓励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等语言资料,阅读书籍杂志,收听英语广播。电影等影音资料提供的语境多,尤其是日常交际用语,阅读文字资料可以扩大词汇量,而且可以积累自己感兴趣的文化素材;收听英语广播中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对于其它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好处。

二、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一定要有选择性,文化导人要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所以在选择文化导人时应该遵守一些原则:

1、适合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适当,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选择,一定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主流文化或具有广泛性的内容,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将西方文化的积极一面介绍给学生,使其从中受益,从而更有利地推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品德的升华。此外,导人的文化内容,应尽量与学生的日常交际活动,兴趣爱好和以后从事的职业相关。学生对于能引起自己兴趣的内容,尤其是与体育相关的内容的认知会较为深刻。

2、阶段性原则

教学中文化导人的内容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来确定。语言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教学也应相应地分阶段层次地进行。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英语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体育学院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不高,不分层次阶段的一股脑的倾灌会造成学生理解混乱,易产生错误。

3、差异原则

世界上没有两种文化是完全一样的,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交际时难免会遇到障碍。为了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目的就是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三、文化导入在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强化,但在交际时,却词不达意,常常犯“文化错误”,从而造成误解甚至冲突。这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英语文化知识的缘故。尤其是体育院校学生若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英语文化,他们的对英语文化知识十分有限,因此文化导入在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人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因为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掌握语言而不学习文化,即使说着一口流利英语,也会犯下严重的错误。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就必须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有目的语的文化导入,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社会文化能力。

其次,文化的导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语言的同时结合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使大学英语内容更丰富,可以涉及英语国家人文历史、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等。这些文化背景信息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被学生理解和吸收。

再次,文化导入使英语课堂产生交际氛围,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文化导入不仅能丰富教学素材,还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语言文化资源。经常向学生灌输一些英美文化习俗,这样遇到学生了解的话题就会引起共鸣,再进一步探讨中促进英语语言的学习。如果学生对于某种文化习俗持有错误认识,教师可以不适合英美文化习俗的语言。

篇8

1. 文化导入在体育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1有助于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

对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交际模式、生活方式等的了解是语言理解的基础。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使我们充分理解各种语言表达中所蕴含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从而理解语言表达的深层含义。

1.2有助于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英语听说能力是跨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两项技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必须注意文化习俗的差异。比如,外国人夸我们外语讲得好时,我们常常回答“No, my English is quite poor.(不,我的英语不好。)”像这样我们中国文化所推崇的委婉的表达方式在很多西方文化中可能会被他们认为是自己缺乏鉴赏力。所以,在教学中导入相应对象国家的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减少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流障碍,使口语交流顺利进行。

1.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多数学生缺少英语学习兴趣。外语教学有计划地导入文化知识,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克服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和理解偏差,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2.1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指文化导入要注重与日常交际用语紧密相关,对于那些干扰性文化因素,应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文化知识对外语教学很重要,但所涉及到的对象的文化知识范畴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与学生当次课程所学内容密切相关,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选取适当的文化资料,避免抽象、空洞和较难理解的文化资料。

2.2适合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适当,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选择,一定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文化的前沿,以动态的眼光看文化发展。对于主流文化或具有广泛性的内容,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将西方文化的积极一面介绍给学生,使其从中受益,从而更有利地推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品德的升华。

2.3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水平发展,由浅入深,逐步扩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全面的语言相关知识。外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因授课对象不同采取“点滴积累、渗透或灌输”的适当方式进行文化导入。文化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一个背景,一个补充,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地培养和熏陶。

3. 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3.1对比法

对比法是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跨文化体育交流是两种文化基础上的体育交流,文化的差异势必会影响体育交流的效果。为了避免文化冲突,为了更高速有效地掌握两个之间的文化差异,课堂教学中最好采用对比教学法。在教学中,设立模拟真实场景,列举实例,通过形象生动的表演具体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

3.2引入法

凡涉及到自己专业领域或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内容,人们都会比较敏感。体育院校学生对于体育文化自然非常关心,尤其日常比赛项目、赛制改革以及焦点体育人物等等。另外,英语中有很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文化因素决定词汇具有社会涵义。词汇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宗教种族观念,价值观念等都通过词汇表现出来。英语教学中遇到这些词汇就应不失时机提醒学生,英语中的礼仪、禁忌,俗语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知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3.3课后辅助法

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辅助文化教学。教师可以多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通过欣赏电影、排演情景剧、表扬提高学生对其他国家习惯、风俗等文化的意识。鼓励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等语言资料,阅读书籍杂志,收听英语广播。电影等影音资料提供的语境多,尤其是日常交际用语,阅读文字资料可以扩大词汇量,而且可以积累自己感兴趣的文化素材,收听英语广播中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对于其它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好处。

篇9

一、运用词汇渗透文化

英语词汇多数来源于西方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以往的英语词汇教学,我们习惯于介绍词汇本身的结构以及与该词汇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延伸词等,往往忽视了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实际上,文化教学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是英语文化的传播过程,如果仅仅从英语词汇本身去教学,而没有把词汇的文化元素介绍给学生,学生就不能准确地运用这些词。

如,《牛津小学英语》中的词汇“apple”,词的本意是“苹果”,但是“Apple”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公司的品牌,如果和一些特定的词组合,意义又会发生变化,如,“The boy is the apple of her mother’s eyes.”意为“这个男孩是他母亲的心肝宝贝”。学生全面地了解了词汇的内涵,在交流中就能准确地捕捉对方的意图,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关注俗语蕴藏的含义

和汉语一样,英语也有其特定背景下的俗语,这些俗语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宗教有关,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俗语的含义,就很难顺畅地和人交流。比如,“rain cats and dogs”,这是狂风暴雨的意思,我们注意到这个俗语中包含了两个表示动物的单词,即“cats”和“dogs”,那么这两个很简单的动物词汇组合在一起怎么就成了“狂风暴雨”的意思了呢?原来,北欧神话中的狗(dog)是象征着“风”,而猫(cat)则象征“雨”,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狂风暴雨”意思,而“You'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同样说明了西方人对“dog”的喜爱。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虽然对“狗”也有“忠诚、聪明”的评价,但更多的是贬义,“哈巴狗”“狗仗人势”等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类似的俗语还有“as wise as an owl”,由于“owl”在西方的神话中是经常栖息于智慧女神雅典娜身旁的“智慧鸟”,因此它也就成了“智慧”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也就成为形容人的聪明与智慧的俗语了。而在中国文化中,因为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鸟,且常发出凄厉的叫声,因此中国人常把他与不幸、厄运联系在一起。

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英语俗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

三、挖掘语篇中的文化因素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内容的安排多是以话题为单元,这些话题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习俗。如,在《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3“Asking the way”一课中,以问路为话题的语篇,就告诉学生,英语中把所有横的街道称之为“街”,而竖的才称之为“路”,且全部按照阿拉伯数字的顺序编号。在问路的时候,回答的人只需要说出两条路的交叉点,就很容易找到地方,即使你迷路了,但只要知道路的编号,你就能找到目的地。再如,《牛津小学英语》5A“A telephone call”一课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西方电话交流用语与中文用语之间的差别,而且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中的电话用语:

篇10

在教学中,我们既是教学实践者,又是教学研究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高职行业英语文化教学进行透视,了解教学现状,发现存在的与行业英语教育不相适应的因素,一方面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进行文化教学以增强行业英语的应用性和职业性来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再则激发学生学习行业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从行业英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中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导向,提高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一、行业英语中进行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这种行业英语教育思潮于20世纪60年代在英语国家逐渐形成。Hutchinson and Wa-ters定义ESP就是与某些职业相关的英语,就是我们常说的根据学习者的某些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这种概念强调根据学生以后可能进入的某种特定职业岗位,来满足这些特定岗位所需的语言,ESP这种教育思潮传到来我国较晚,来到中国后,被划分为职业英语和与学科英语两个类型,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2000年,教育部又明确了高职英语课程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求各个院校根据自己设定的不同专业和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来安排教学内容。

行业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的教学,建立以应用为主体的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根据不同的专业,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例,学生自入学后,学习了约一学年大学英语基础知识后,再开始行业英语的学习。高职英语的《基础要求》明确指出,高职行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习在以后职场行业中将要用到的一些英语知识,并借助字典或网络和翻译或阅读有关专业的英语材料,能够更好地为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开阔空间。以我院电子商务为例,如果学生除了掌握丰富的商务知识外,还能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那么眼界就会更加开阔,能够从事一些涉外交际活动。在从事这些涉外交际活动中,学生就要求必须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在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是我们尤其需要关注的问题。文化因素成了能否进行顺利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的沟通和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行业英语中进行适度的文化导入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职行业英语的教学中,教学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的目标主要都是以培养学生的涉外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作为掌握了与行业相关英语知识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除了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涉外交际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行业英语中文化导入为以后的这些涉外交际打下夯实的基础,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以后学生在从事本行业工作中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二、文化导入在行业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笔者在咸宁职院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近些年来,本院很多专业开设行业英语课程,本人通过自己的英语教学体验以及同事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目前在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基础相差较大,我们以所带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例,部分学生听力,口语等英语能力较强,但是有的学生连简单的英语交际都有很大的困难,词汇量少,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都显得非常困难。在对话中,简单语法出错,出现很多中国式英语。另外,许多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在语音上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无法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长期处在被动学习。这些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英语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深化,对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实现提出更大的挑战。

其次,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教师只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中只能是被动学习,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仍然是偏重语法、词汇讲解,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即使有时选取主题要学生进行自主口语交流,也只是点几位基础较好的同学进行,有时还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另外,英语不被职业院校重视也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以我院为例,虽然开设了行业英语课程,但是每周只有2节,最多的专业也只有四节,由于这些原因的制约,在碰到某些文化问题时,老师便一带而过。没有更深入的去讲述,学生也极少数去深刻地探究。学生仅仅知道几个国外常见的节日,对于许多生活习惯和习俗了解甚少。但是对于许多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又会接触到各种涉外交际活动,如此这样,学生会因为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导致对方的误解,严重的话导致一桩生意的失败。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对英语的重视度不高,主要表现在:每周开设2-4节课,强调得最多的便是学生的四级通过率。很少去重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更不会将英语这门学科与专业需求相结合。在学校的教育中,学校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比如对学生的技能资格证非常重视,英语教学也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培训上,对于文化教学的意识就显得格外的薄弱。

三、行业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开展文化教学

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行业英语教学为例,结合平时在教学中的经验,通过分析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篇11

一、导入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在基本层次上组织起来的,人类大部分的思维也是在基本层次上开始的(Ungerer & Schmid,2001)。勒妍和何广铿(2007)也认为,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主要以认知发展课程观为中心,同时也汲取了经验课程观等的要点。

导入是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行为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所授内容具备已有的知识或认知背景是他们学习的必要条件,它能对新知识产生同化作用,构成有意义的、高效的学习,使新知识更易于理解和牢固掌握。导入可以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使教学具有新鲜感和启发性。教师针对课文的类型和内容巧妙、灵活地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愿望,并使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从而为正式进入课好准备。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中。成功的导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单元课文的教学抛砖引玉。

因而,课文的有效导入是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符合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规律的。优化英语课文的导入也是新课程对广大英语教师的其中一项要求。

二、导入的方式

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做到: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促进个性化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教育部,2004)。而导入新课要巧用方法。新课标的高中英语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类型的课文,对其教学采用不同的方式导入。

1.巧用课本彩图导入

图片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形象。高中英语教材都配有课文的插图,插图所能反映的思想内容与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彩图的观察和认识可以为新课文的教学做好准备,为进一步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利用彩图导入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单元话题,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这种导入特别适用于地点类课文教学的导入,如“Travel Journal”,“Canada――The True North”,“The United Kingdom”,“A Land of Diversity”和“Travelling abroad”等单元的课文。

2.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就是提供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案例、问题、情景等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以辨析、评估、辨认等多种有效手段,分析情景,让学生经历“过程”,让学生对情景进行思索,主动学习。

教授课文“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模拟一个节日的情景,让学生猜是什么节日。例如:

(1)The day is celebrated to commemorate a great poet named Qu Yuan who drowned himself when his homeland was invaded and occupied by Qin,and the dragon boat race is a symbol of the attempt to save him.What is the day?

学生根据情景,会想到这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

(2)On this day,boys are supposed to give roses to their sweethearts and girls give them chocolate in return. What is the day?

男孩子送花给女孩子,而女孩子送巧克力给男孩子,这样的情景很容易就让学生想到是西方的“情人节”(Valentine’s Day)

然后教师再作补充:Can you name other festivals in China and in the western world?从而引出本单元话题。

3.视听导入

多媒体(multi-media)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来导入新课,如通过播放电影片段、听力录音、flas等方式,可以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导入“Earthquake”这个单元的课文时,由于亲身经历地震的学生不多,对地震的预兆、地震的过程、地震的毁害性等没有具体的了解和必要的知识,学生就很难参与话题讨论。若教师用相关的视频导入新课,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李国恩、黄秋莲,2007)。

4.时事导入

时事是指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现代中学生思维活跃,对世界局势和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这就为把现实的生活环境引入英语课堂提供了一个平台。利用时事导入法首先要求教师要关心国内外时事,关心学校和身边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敏捷的应变能力。只有教师平时注意细心观察,才能巧妙地利用一些热点时事,为教学服务。例如引入“Working the Land”这篇关于袁隆平的课文时,可以利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荣膺‘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的事迹引入单元话题;又如引入“Nelson Mandela”课文的时候,也可以先以一段最近关于他的新闻作为导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个被誉为“活着的传奇”的伟人及其顽强的斗志、坚忍的毅力、博大的胸怀、鲜明的立场、高尚的人格和幽默的智慧。

时事导入既可以为课文的教学作铺垫,也可以教育学生关心国内外局势,关心学校和周围发生的重大事件。课堂教学因而也就渗透了德育的理念,培养和熏陶了学生的品质素养。

5.表演导入

利用学生好表演、想成功、敢创造等特点,把学生的自由谈话(free talk)、演讲(speech)、表演(acting)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引入“First Aid”这单元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织表演小组,模拟各种危急情况(emergent situations)及其急救措施(first aid treatments),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Making the News”这单元的内容可以安排参访式的导入,让学生模拟一个记者和明星之间的采访。此外,“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等剧本形式的单元则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参与剧情的表演。

表演导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使班上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学习之中。

6.名言警句导入

英语的名言警句闪烁着人类运用语言的智慧的灵光。在课文教学中教师把名言警句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导入“Healthy Eating”这一课文的时候,可以用这些谚语导入:

First wealth is health.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After dinner sit a while,after supper walk a mile.

Diet cures more than doctors.

名言警句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让他们学习和领略到语言的精辟之处;既能顺利引入新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品格,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三、导入的设计

无论从教还是学的角度来说,都应该优化输入。因而,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应从如何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学行为这一角度出发,要以适合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其个性特点为基础,本着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原则。漂亮的板书、精心制作的教学卡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音乐和贴切的视频等都能吸引学生,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吸引其注意力并能激发其求知欲(闵长政,2002)。因此,设计课文的导入时,要充分体现英语课的整体性和灵活性,力求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教师应将课堂教学过程视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既保证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能促进语言技能的进步;既能引导学生浓厚的兴趣,又能让他们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达到高效导入的目的,教师在设计课文导入时,首先应该想好这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可以用哪些方式导入?

(2)为什么要选择某一种方式导入?

(3)选用该导入方式,期望达到怎样的效果?

(4)导入课文之后,怎样衔接好下一步的课文教学?

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贴切性

教师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中的转折点,在导入新课的同时能在新旧之间建立自然、平滑的过渡。

(2)针对性

现代英语强调情景教学,教学中需要学生配合去创设语言教学的情景,这要求教师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导入中能有针对性地、恰如其分地创设情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3)目的性

课文的导入是为了保证课文教学的效果,所以应该服务于课文教学。所以导入一定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要学。

(4)简洁性

导入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是3―5分钟。如果导入时间过长,内容过于复杂,会影响课文教学的时间,难以落实重难点。

(5)交际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一个过程。导入时教师要注意不断拓展学生的表达空间,引导他们多进行有交际意义的交流和表达,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6)实效性

导入课文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如同其他的教学活动一样,导入最终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语言,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所以导入要注重实效性,关注应该达到的效果。

(7)原创性

导入要体现教师的个人风格,体现教师的组织才华,所以导入要新颖、别致、灵活,切忌生搬硬套。

四、总结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的必然途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新的课题和新的课堂活动并为之做好准备。课文教学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导入手段。成功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降低新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导入课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新颖、高效的课文导入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研究教法,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以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和学习效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Ungerer,F.& 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篇12

一、任务导向式教学与《营销策划》课程

任务导向教学法是以完成一项课程项目为目标,将讲授、实践、考核等方面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设计。任务导向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

任务导向教学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导向”教学法符合营销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营销策划》是一门培养学生市场分析与营销能力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布置具体的策划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使得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围绕怎样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不仅教师教学思路清晰,而且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更容易掌握。同时遵循营销理论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任务导向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教师方面

1.教学准备不充分

任务导向的教学法,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任务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项目选择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有个别项目进行得很不顺利,也有个别项目覆盖知识点不够广泛。教师在准备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满足教学需要。任务导向式教学法主要是想通过学习任务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挖掘学生潜能,因此结合营销实际,选择难易适中、贴近生活实际的策划任务。教师设计的实践性项目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能力来设计,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2.过度干预学生

当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有的教师过多的对学生进行干涉,以致学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与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是相违背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是营销策划工作中的灵魂。因此学生在执行任务时,教师不必过多干预,要给他们充足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要随意打断,并引导学生形成相互平等和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便使课程任务得以顺利进行。

3.忽视知识传授

任务导向式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在营销策划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法目的是学习策划理论体系, 而任务导向式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我们强调任务导向的实践作用,但是不能完全忽视知识传授的作用。因为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营销策划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好策划任务。没有一定的策划理论知识做基础,任务难以展开,即使勉强应付完成效果也不好。

4.理论教学的时间过多

传统的课程以老师讲授中心,学生被动,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营销策划课程理论部分要与实践任务形成合理的时间分配。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掌握理论的时候,理论课的部分要相对多,当学生慢慢进入状态之后,可以减少理论课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最后教师在评价中总结,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的理论将是深刻的。

(二)学生方面

1.眼高手低

学生自己以为掌握到所学知识,但是实际动起手来却问题诸多。学生出现这种眼高手低现象的原因,从其知识上看,是知识掌握的质量不高,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不全面,不准确。从能力上看,当没有了老师、课本这些支撑系统的时候, 导致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学生如果仅是记住营销策略的基本知识、概念,而对其本质理解不透、掌握不够,没有形成必需的技能。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给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小,学生没有及时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及时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否则教学任务就不能及时完成。二是学习中实践机会少,只会理论,因此适当制定合理的任务,让学生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学习,慢慢地学生会改变这种现象。

2.被动参与

策划任务的完成通常需要学生组成小组来共同完成,主要工作可能只是依赖其中几位同学完成,其他同学搭便车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如何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然是一个问题。在项目设计的时候,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组织的起点,通过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工作任务,同时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一定量的任务,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另外营造主动性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通过完成趣味性的工作任务或者基于完成实践工作任务的学习,营造一个对学生。有推动作用促使其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学习环境会有好的效果正确。

参考文献:

篇13

一、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关于中国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都主要停留在培养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系统掌握方面,这样的教学总体上仍然是单向的交流,忽视了中国文化的传播,造成学生无法用准确的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丰富的文化。因此,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势在必行。但是中国文化的导入不是随意的,而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二、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的原则

高校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因此,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在进行中国文化导入教学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编写教材和设计选择教学模式的依据和目标应该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中国文化导入和任何教学活动一样,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进行导入的时候要合理安排不同阶段文化学习的内容,依据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来确定导入的重点、方式及分量,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粗到精。

(三)教师讲授与学生体验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中国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传授和探索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既要有注重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讲解,又要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活动等实践,巩固知识的掌握。

(四)适度的原则

导入中国文化必须符合于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明确英语教学是中心,是重点和归宿,而中国文化导入是促进英语教学成效的途径和方式,不能喧宾夺主,必须遵循适度性原则。

(五)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导入中国文化不能天马行空,要结合教材内容和跨文化交际本身需要,导入和传授与文化交际密切相关的适用性文化知识,注意适用性和与实际相结合。

(六)科学合理性的原则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要避免主观随意、以偏概全和错误,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做到具体、准确,对于中国文化的导入,不要机械呆板,要与语言教学自然结合。

(七)客观性的原则

客观性、准确性是中国文化导入的基础,客观地导入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促进学生批判性地吸收两种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八)代表性的原则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的中国文化应该是主流文化、国家文化,或者说是中国人共通的能够代表华夏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这些才是我们所说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而不是某些地域或人群的亚文化。

(九)与时俱进的原则

在进行中国文化导入时,不能绝对化,要适当说明一些变化趋势。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很多创新和发展带来的新的事物,导入文化的内容也要注意与时俱进。

三、结语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不是随意的、不加选择的,必须遵循上述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文化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有效率和有意义的导入。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