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实施

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建设实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建设实施

篇1

途径一:纳入学校课程

在落实足球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务本求实。把足球课程实实在在排入课程表。学校三个校区以3~6年级为重点,确保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遵循《朝阳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提出的课程设置创生性和选择性原则。一方面在传统模式的足球课中不断教研、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从学情出发、从教学需要出发,大胆尝试长短课、大小课、双教课等不同的教学形式。例如,既有20分钟的女足基础训练课,也有30分钟的男足实战训练课,还有40分钟主教与助教共同完成的传统足球课,力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选择。

途径二: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

结合

《朝阳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规定,各学科平均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学科实践活动,体育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丰富体育生活为主。在我校体育足球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便广泛开展了校内体育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

(1)校内体育活动

奉行“生命教育”的中园小学“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本着惠及全体学生的宗旨。在足球课程推进过程中,学校三校区1~6年级学生人手一个足球,自主创编的“快乐足球操”得以普及,实现了每一天每一个孩子都能触摸到足球,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对足球的控制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精心策划举办为期两个月的3~6年级班级足球联赛,各班级纷纷成立自己的班级足球队、足球宝贝啦啦队,设计独特的足球标识,抽签形成对阵图,自发组织训练,调动家长志愿者参与其中,海报、彩旗、助威、呐喊……全校形成了浓烈的足球氛围。

在关注全体的同时,学校注重高水平球队的建设。组建了学生男子、女子足球队。把每周二学校社团活动时间和周一、周四课后活动一小时时间作为提高足球水平的补充和延伸,聘请专业足球教师训练,校内足球教师助教,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2)校外实践活动

学校注重开发利用各种校外资源。结合班级足球联赛,组织三校区足球达人、最佳小射手、足球校队队员、最佳班级拉拉队,身披国安标识走进工体、开展“走进国安、为国安加油”足球课程校外实践活动。孩子们文明观赛,用正确的方式为自己家乡的球队呐喊助威,在0:2输球的时候,还同身边的“御林军”一起为国安唱歌,为国安呐喊,最后2:2追平比分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着不服输、勇于拼搏、积极向上、“永远争第一”的国安精神。同时,在浓烈的足球氛围中更加深刻地感受足球的魅力,更加热爱足球、热爱家乡!他们在之后的训练中更加顽强拼搏,团结一致,在社区恒大杯比赛、区级金鹰杯学区选拔赛、市级百队杯等比赛中,均有出色的表现和不仅是足球技艺的提升。

这些校内外足球项目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实现了过程育人、实践育人。

途径三:家校联动

本着“课程改革,全员育人”的宗旨,我们还积极开发各种资源。组建了“阳光力量”家长、教师男子足球队,定期开展友谊赛;定期举办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足球主题定向越野”活动等,广泛调动了家长资源和参与足球课程改革的热情,实现家校联动,促进足球课程改革的普及、巩固与宣传,有利于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共育共建。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以足球为重点项目的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首先,教师队伍获得成长。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在思想认识上发生了转变,不再墨守成规于传统体育课堂,视野更加开阔;接受社会资源引进校园,逐渐树立全员育人、整体育人的意识。青年教师由最初对足球的个人兴趣转变为足球专业素质的跨越式发展;体育教师团队更加凝聚、大气。

其次,学校内足球文化氛围初步形成。3~6年级每一个班都组建了足球队,设计有独特的足球标识,通过足球主题家校定向越野、班级联赛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关注足球运动、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不断攀升。学校女子足球队组建成功,男子足球队在各种比赛中不断磨砺、成长,取得

佳绩。

最后,在学生成长方面。用孩子自己的话说:精彩的足球联赛里,有激烈的对抗,有尽情的欢呼,有胜利的喜悦,有失败的泪水……每一场比赛对于我们的球队、啦啦队来说,能享受这些就是幸福的。

比赛的时候,可以把平时学习和积累的技术毫无保留的拿出来,撒开了打。而且,打比赛还可以锻炼我的心理素质。因为当球队输了比赛后,每个人的情绪都很低落。这时候,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必太伤心就行了。就像老师对我们说的一样:输了还能笑,才是

高手!

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rt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and Training Course

CHEN Chuan, FAN Jianbei, LV Yongfeng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art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and training"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orienta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he course features three areas.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xpertise of the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for hospital mold. Through this course construction, aim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dimensional solid modeling, dimensional analysis, teamwork, etc.,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oday's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part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and training; course construction; mold professional

高职教育作为技能教育的主线之一,肩负着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CAD技术的日益普及,社会对CAD技术人才需求与要求也日益增加。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成为许多高职院校迫切要求。

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其鲜明的职业属性,职业教育的专业不是学科专业,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学过程与相关领域的行动过程具有一致性。①因此,需要所授知识更加贴近岗位需求,更加符合以后的工作需要。另外,高职教育的能力培养更注重实践,对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而言,特别应当加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训,强调技术的应用能力或工程实践能力。②因此,针对我院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构建更加具有职业属性的课程体系,③将该课程进行重新安排,把原先的CAD软件应用分为两门课程,第一门即零件三维设计及实训,并增加了实训环节,主要教授三维软件(UG)的实体建模、装配、出图等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对学生进行技能教育,也要培养其学会分析、配合团队协作等能力的素质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毕业后在学校自我评价、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④⑤⑥三方面能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 课程定位

零件三维设计及实训是我院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机械制图、AutoCAD、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塑料模具设计及实训、冲压模具设计及实训、模具CAE技术等课程,需要掌握二维制图、三维制图、塑料/冲压模具设计、制造工艺学等技术,毕业后可以从事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等工作。

图1 课程定位思路

图2 课程与前后置课程关系

零件三维设计及实训课程安排在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后,要求学生掌握三维软件基本建模等操作技术,为模具CAD/CAM软件应用、模具CAE技术等后续软件课程打下基础;同时,在学习软件过程中,从零件设计角度深入理解三维零件造型、分析过程,是进一步学习塑料模具设计及实训、冲压模具设计及实训等后续课程的基础。课程定位思路、与前后课程关系分别如图1、图2所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尤其是浙江省内对模具人才要求的需求更加迫切,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习零件三维设计及实训,掌握三维设计软件操作技术,是学生胜任模具设计师岗位的前提。

2 课程设计与实施

本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分别为教学与实训阶段。教学阶段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做”的形式教学,每次课需完成若干个零件三维设计;实训阶段以项目为载体,要求学生分组,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一套装配图图纸。

2.1 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

教学阶段主要讲解二维草图的绘制技巧、三维实体造型的基本方法、三维曲面造型的基本方法、三维零件的装配基本方法、三维软件出图等,并且每节课都安排学生上机实操,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掌握软件实际应用。教学安排以2学时为一个单元,在机房内首先由教师进行“教学”,然后安排学生通过实际上机操作“学、练、做”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技能。教学阶段共26学时,2学时/周。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培养学生的三维零件设计思路与三维软件操作能力。以实际三维设计零件为例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三维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性都较强,各部分的教学均应注意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以典型实例教学为主,应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制定三维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完成三维设计操作步骤。如图3为例,已知二维零件图图(a),要求学生在看懂零件图并想象出三维图的基础上,构造草图图(b),对草图进行拉伸、回转等命令后,如图(c)所示,最后进行打孔、边斜角等命令,完成如图(d)三维设计。

(a)已知二维零件图 (b)草图

(d)最终零件实体

图3 三维设计实例

2.2 实训内容设计与实施

实训阶段主要完成一个项目的三维总装图、零件图以及二维总装、零件图。实训开始时教师发放项目任务,学生分组后自行研究讨论、分析学习,完成各自的三维零件设计任务并出二维零件图,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三维装配并出二维装配图。最后,每组上交一个三维总装图、一套三维零件图、一个二维总装图以及一套二维非标零件的零件图。实训阶段共30学时,为期一周。

零件三维设计及实训课程采用齿轮油泵作为项目载体。零件包括左泵盖、右泵盖、泵体、齿轮、轴、键等,各零件设计难度不同,每组学生可自行分工合作。齿轮油泵实物图与学生完成装配图,对比如图4所示。另外,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以另外安排学生绘制其他实训项目载体。

(a)实训项目实物 (b)实训项目三维装配图

图4 实训实物图与学生完成装配图对比

3 课程特色

通过零件三维设计及实训课程建设与实施,有以下特色:(1)以专业方向与工作岗位为导向,将三维零件设计建模、三维零件装配与二维出图相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三维设计到二维出图的一套过程练习,有利于实现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2)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采用边讲边做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软件基本技术,学生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掌握软件操作技巧;并且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发散学生三维分析能力,提高三维构图能力。(3)通过小组形式完成实训安排的工作任务,每个学生各尽其职完成各自的零件图,并且合作完成装配图,不仅强化了专业能力,而且提高了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4)每节课以上机实例操作为主,将三维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将三维设计理论融入于三维零件的实际设计中。

注释

① 姜大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初探[J].教育研究,2004(5).

② 赵娅.面向应用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8).

③ 隋学圃,颜玉凤.关于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21).

篇3

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对于电路课程,应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地位,完善实验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加强设计性实验内容,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课程不仅能验证理论知识,训练动手操作技能,而且在接触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原理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学院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1.修订《电路实验指导》书。取消一些纯验证性的内容,增加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设计性实验不给出具体电路或参数,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和参数,通过实验结果,体会电路定理。它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使学生变被动地机械操作为积极主动地研究、设计和创新。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在学习了动态元件的内容之后,有的学生从运放可以构成加法电路,联想到应该也可以构成积分电路,于是不仅设计出了积分电路,而且悟出了验证的实验方案,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2.实验教学手段多样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将多媒体授课和黑板板书有机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图文并茂,信息量大;但缺点是学生难以记笔记。因此电子教案应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用板书补充必要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气氛活起来。3.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以硬件实验为主,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电路,有效地将虚拟实验与实际硬件设备相结合。各种仿真软件如Multisim等引入实验教学,强调理论、模拟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学会正确连接电路,认识电路原理及各种仪表的正确使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加深他们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对于一些不容易的电路输出特性,通过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得出直观的输出曲线,根据我们所学的经典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到底是否正确,学生可以在软件上进行仿真。对于电路的演示主要应用于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电路中,比如对于二阶动态电路的响应形式,学生一般不容易搞清楚几种阻尼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软件上显示RLC电路的输出波形,根据电阻阻值不同引起响应形式改变的特点,实时改变电阻阻值,使得响应形式发生变化,进一步掌握过阻尼、欠阻尼和临界阻尼三种响应规律。再比如在正弦稳态电路功率和能量求解中,可以直观地查看R、L、C元件功率和能量波形,理解L、C元件在电路中不耗能只储能而R元件在电路中不储能只耗能的性质。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后续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等电类课程中对复杂电路的分析、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也使实验室设备损坏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新编《电路学习指导》讲义

由于现在湖北省三本院校较多,工科专业院校大多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专门为此类学生编写的电路课程学习辅助教材。《电路学习指导》讲义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后,经修订改编即可正式出版,可推广到同类学校同专业学生使用。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46-02

1 课程中人文关怀现状

1.1 情感教育的缺失

人文教育的效果与学生心理情感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人文教育切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满足实际需要才能达成最优效果,空喊口号是无用之举。当前的课程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而缺乏情感教育成为普遍的共识。在考试压力之下,人文教育处于不断被挤压、压缩的尴尬之中,即使是一周一节的班会课,也常常面临被学科侵占的局面。学校不是认识不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而是社会把考试当作评价学校好坏,成绩是学生升学的主要凭借,所以中考、高考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导向,学校不得不把精力完全投入到知识教学中,忽略了符合青少年生命需要的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提倡“三维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是人文教育的体现,但是真正做到落实的寥若星辰。教育重心过分偏向知识教学,忽略情感教育的后果,就是学生陷入生活的麻木之中。钱理群先生曾经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就是这样的受教育者具备高超的智商,突出的情商,拥有丰富的知识,是社会眼里的成功者,优秀者。但是,这样的人却是“利己主义者”,自私自利,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自己,行为只为自己谋取利益服务。

1.2 教学与实际相悖

教育目标的落实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中。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学内容偏向于成人化知识,倾向于存在的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与生活实际存在不小的断层,而不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把生活也当成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对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生命教育,为人教育,生活智慧教育。课程建设中看不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看不到与学生紧密联系的世界,看不到能够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社会与家庭环境,使教育成为与学生个体成长互不相干的事物,成为单纯的认知。教育本来就来自生活,为了生活,在生活这片活水中寻找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目的,最终的目标还是学生终身的幸福。如果教育脱离生活,学生没有生活的活水的滋养,就会失去生活的活力,缺失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寻求生活生命幸福的有效策略。

1.3 体认知的薄弱

现代教育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实。课程教育过分偏重于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将陈述性的知识当作教学的主要重心,漠视生命教育,“为人”教育,存在着“为知”的倾向。人文教育的缺失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之一,学校与教师对人文教育的敷衍是对学生全面成长的不负责任。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中,眼中只有教案和课本,唯独没有学生,没有具体的个人。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脱离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看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落实。这样的教育中,学生只是老师教学的追随者,学校管理的被安排者,无法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并慢慢失去自己的主体意识,从个体转变为共体之一,成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的一个,必然造成尊严感的缺失与担当意识的缺陷,人性逐渐走向冷漠。只有将学生看成有思想、有生命、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体察他们细小的但是对成长至关重要的心理变化。真正去发现人、培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看见自己的存在,理解和尊重生命。课程改革无论如何进行,都要保证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不能忽略了人的个性的发展,造成千人一面的单调,人云亦云的悲哀。

2 人文关怀的实施策略

2.1 人文学科人文化

人文学科的一大重要教育方式就是以情感人,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提供实践路径。在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人文学科的人文性。以语文学科为例,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进行人文性挖掘。语文课程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为文”的范本,而且体现了许多人生的智慧。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交流中,师生的距离被拉近了,教师可以更方便地体察到学生真实的心理,而不是隐藏的真实心理。对作品的把握与理解,就是对故事主人翁或者作者的体验,就是对超脱自己的校园生活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反思自己的生活与思想,获得对真实世界的不同角度的理解,把握生活的真义。还可以通过写作来加强人文引导。可以在写作中渗透“为人”素养,设立写作专题或者主题,在写作教学中进行“真善美”的弘扬。如《热爱生命》《一位可敬的人》《难忘的事》等作文题,就是在训练学生“为文”的同时进行“为人”的养成。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对生命的关注,对成长成果的珍视,是对学生品德塑造的保证。重视人文学科的人文性,对于体现课程理念中的人文关怀十分必要。

2.2 丰富的教学方式

人文关怀的落实不是靠空喊口号也不是靠简单说教。丰富教学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是一个可行的途径。进行人文教育可以通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进行总结,归纳,讨论,强调主动参与与口语交际,组织协调,策划实施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学到合作、尊重、担当等品质,不仅锻炼了独立思考与实践,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其次,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如语文教学中,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时,可以偶尔进行改编,改编成话剧的形式进行重组。这样学生不仅能将自己代入到教学中,产生真正的去恶扬善的价值取向,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学习教学内容的精神价值,既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能将人文精神的内核真正培育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篇5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special dress as aprofessional required courses, the students become thedress design major required courses of. In view of the features of the current student learning,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problems, enumerated itsexist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idea of core.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在服装设计与工程系的立体裁剪课程基础上逐渐发展过来的,将礼服设计与立体裁剪相结合,针对服装专业学生的专项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礼服审美及设计方法,并在实际设计中有效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较熟练地掌握礼服设计的方法和审美特征,提升礼服的设计与造型技术,有效地提高动手能力与思维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本专业的浓厚兴趣,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课程特色

本课程结合课内操作实验课,共48课时,8课时的课内实验。将设计与制作结合起来。主要包括礼服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过程、应用与表现三大板块内容,立足于全面性与系统性的教学,在内容的深度与精度上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予以充实和加强。主要以教师示范讲解,学生以作业训练为主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完整地贯穿下去。课内教学贯彻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设计操作能力。课堂练习设计从易到难,由浅及深,配以课外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该课程作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设计方向的学科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基础的礼服设计应用能力的课程。基于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1.针对性

本课程针对服装专业学生涉及到的礼服设计与制作进行专项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礼服设计与制作技巧,并能够将之灵活应用于服装设计之中。

2.基础性

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3.系统性

本课程结合课内操作训练,主要完成包括礼服设计与制作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过程、应用与表现三大板块内容,立足于全面性与系统性的教学,在内容的深度与精度上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予以充实和加强。课程内容从基本的知识、设计原理到基本的设计表现,内容系统而科学。

4.应用性

内容侧重于礼服设计与制作的特点及应用。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设计与制作的的特点,熟练掌握礼服造型表现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基本的创作实践能力。

5.积累完备性

教学与社会实践项目并重,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完成大量的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借助相关科研完善教学资料、理论积累。

二、课程的不足

国内同类课程结合实践对礼服设计课做了较好的课程设置,但主要侧重与设计,而没有将设计与立体裁剪,制作结合起来,系统深入地讲授礼服设计的具体过程和实现。侧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而较少完善其实际操作制作的过程,无法满足服装设计专业本科生的需求。本课程符合国际潮流的设计教学体系,学科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清晰,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教学效果得到认可。由于课程在设计教学中作为教学必修课的传统课程,在国内的同类课程中与后续设计课程连贯性较弱。因此本课程中注意对实际作品和优秀设计案例的分析,作业与专业设计紧密结合,在课程进行中主动于后续专业课程相联系。做到丰富性与系统性的结合,实践性与与分析性的结合,与同类课程相比处于前例。

与同类课程的比较本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是全新的课程,本课程从教材到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重新做起,同时可以借鉴的成果较少,因此本课程的建设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在教学资源方面有待充实。在学生实践教学方面应更加系统,将课程实习与理论更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教材方面的建设,使得学生从系统的教学理念中深入地掌握礼服设计与制作的流程。

三、改革的核心与重点

如何将设计与制作课程融为一体是本课程改革的重点。鉴于目前设计专业学生设计课学习的特点,本文从课程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列举出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及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两大要点。

1、基于课内操作训练环节的教学改革

课程在授课中加强课内操作训练教学环节,一共8课时的课内实践环节的操作训练,根据教师安排的课内实践指导书,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力求设计与制作密切接轨。

2、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

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新教学大纲明确且系统。教学以理论授课、示范讲解操作以及课内实验结合,改革以往只重理论的单一设计教学模式。

四、建设构想实施

1、教学内容建构方案

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礼服专项设计与制作是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方向的学科专业必修课,同时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礼服设计基本理论的学习,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制作过程以及礼服设计与制作的应用与表现,使学生掌握礼服设计的造型、制作及表现能力,为今后的专业服装设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示范讲解操作与设计制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组织与安排方式,让学生实际操练,实现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上课主要集中在立体裁剪教室和工艺实验室进行,将设计与制作较好地连接起来,达到教、学、用的有效特点。

3、实践教学的实施措施

实践教学的实施措施主要有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设计操作训练习题,结合一些实际的设计制作款式将礼服设计与制作应用于服装以此达到教学实践的目的。上课主要集中在立体裁剪教室和实验工艺室进行。分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分步骤,分项目地进行实践,使其有机结合;协助健全服装制作与工艺作室,满足学生真实实践的要求;量身定制系统教学案例库,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规范实践教学过程和考核方法;强化对礼服设计与制作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款式、结构、缝制工艺等的设计以及制作材料的创造性运用综合表达。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

本课程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为指导,着重探讨嵌套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采用讲课、模拟操作、实际开发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本课程拟采用多媒体课件、各类专业软件及网络教学资源。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将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礼服专项设计与制作的动态,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操作训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实际操练,实现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服装企业参观、实习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该课程的乐趣与意义,并积极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策划工作,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应用时尚教育技术,讲解礼服造型特点的处理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在教学中积极尝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如礼服设计的表现形式和工艺的视觉创意手法等课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上本课程拟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立体裁剪训练、设计与制作训练的教学方法同时进行。各类专业软件及网络教学资源。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将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礼服设计的时尚的动态,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利用专业教室的课程讲学,有效地利用学校基本的硬件设备实现礼服设计的表现和实现的实际操作过程。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应用时尚教育技术,示范讲解礼服专项设计与制作的处理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在教学中积极尝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

本课程结合设计实践,主要完成包括服装色彩与图案的基本概念、色彩与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色彩与图案的应用与表现三大板块内容,立足于色彩与图案全面性与系统性的教学,在内容的深度与精度上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予以充实和加强。首先讲述色彩与图案的特点以及其实用与艺术结合的创新性,使学生对色彩与图案作为设计要素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接着阐述色彩与图案在设计中的特点,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表现来进行色彩与图案实际运用和表现手段的分析和探讨,强调突出色彩与图案的实用和艺术并重,探讨如何在设计与应用间紧密融合和完美呈现。

教学内容安排从基础的服装色彩与图案基本概念到服装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最后是服装色彩的应用与表现;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结合成衣色彩设计与搭配使学生掌握服装色彩在实际应用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结合成衣图案的设计了解服饰图案的应用形式以及应用类别。

在课程设置上采用理论和操作训练相并行的特点,理论课18个课时,操作训练课30个课时的设置,在加大操作实践的力度同时,保证理论课的数量。以教带练,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更好地获得课堂教学的设计体验和实践经验。

6、教学条件建设

教学条件建设主要是实践性教学环境的建设,在松江大学园区建立专业服装实验室,配置立体和平面裁剪的教室,工艺室,提高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的实验教室,结合礼服设计与制作的表现,实现其工艺。实践教学的实施措施有具体包括:设计专项练习,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实现设计;分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分步骤,分项目地进行实践,使其有机结合;协助健全服装制作与工艺室,满足学生真实实践的要求;量身定制系统教学案例库,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规范实践教学过程和考核方法;强化对学生设计制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环境:在大学园区建立专业服装实验室,配置立体和平面裁剪的教室,工艺室,实现动手能力。

结语

礼服专项设计与制作课程本身就将设计与制作有效地连接起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立足于先有条件和基础,在教学资源方面逐步充实,实现应有的构想。对于目前来说,礼服专项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改革与构想的实施总体归纳为改革的重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的实施。本课程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汲取精华,借鉴已有的成果,虽然课程的建设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相信只要遵循科学的规范的教学思路以及将设计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改革核心贯彻始终,最终定会取得应有的效果,让学生实实在在体会到课程的应用价值并将其作用在其它的设计课程中有效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篇6

[作者简介]徐江红(1973- ),女,湖北荆州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路由交换技术和网络工程的规划与实施。(北京 10001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35-03

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针对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已经由传统的教授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已经越来越得到认可,并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广泛应用。作为任课教师,针对自己所讲授的专业课程,对课程的内容、形式、过程和评价方式进行就业导向的改革,使学生所学越来越能满足未来的职业需要刻不容缓,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针对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网络工程规划与实施”,就如何基于工作过程模式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模式的基本思想

职业教育改革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学生在学校习得工作环境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强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出体现职业属性的课程模式是改革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ITB)FelixRauner教授和他的同事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该方法指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建立在对相关职业岗位需求系统化分析的基础上,强调整个课程的开发是在企业和行业专家、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以工作岗位需要设计课程内容,以尽可能真实的工程项目为依据设计教学情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同时借助于真实的或仿真的工作环境,实施教学,从而有效地将教学内容和工作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课程过程中自然习得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结合职业分析、工作分析、行为结构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分析、资格分析和个人发展等综合因素,开发出的课程具有整体性、综合性、过程性和职业性特点。该方法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界推崇的课程开发方法,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图给出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设计的步骤。

二、以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内容不是传统以教材的内容为线索,而是以工作过程中的工作任务为线索,其中心思想就是工作需要什么技能,教学就训练什么技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首先进行行业企业调研,深入了解网络工程师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然后针对网络工程项目的客户、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工作规范、项目质量标准等方面的信息,结合课程特点,以真实网络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和开发本课程。

教学内容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二是课程内容的序化。工作过程式的课程内容应以职业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而课程内容的序化,一方面强调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顺序(简称工序),另一方面考虑个体对知识的构建过程需要。“网络工程规划与实施”课程是针对网络工程师岗位设定的。该课程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作为一个网络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工作过程,包括工作中应该具有的技术知识和职业素养。网络工程师的工作主线一般是:首先是找项目,投标项目,拿到项目后实施项目,最后是项目的测试和验收。本课程以网络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内容为依据,将学习内容分成三大情景:网络规划与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测试。其中网络规划与设计阶段,主要安排的内容是寻标、投标、阅读和分析标书、设备的选型和报价单的制作、绘制项目拓扑图和书写标书。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与网络的连通性相关的交换与路由技术(包括网关设备的选择、IP地址的规划技术、vlan技术、vtp技术、dhcp技术、静态路由技术、动态路由技术),连通后网络的优化技术(包括STP技术、以太通道技术、端口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NAT技术、HSRP技术、广域网技术)。 项目测试阶段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连通性测试、网络安全性测试和网络的可靠性测试,针对测试结果,完成测试项目任务单。其中网络连通性测试主要包括内部网络连通性测试和外部网络连通性测试。网络安全性测试主要包括防火墙性能测试、ACL测试、端口安全测试。网络的可靠性测试主要包括链路的可靠性测试、备份网关测试、备份路由测试。整个工作内容都是围绕一个真实中型网络建设项目构建的,所有的技术点都融进项目技术需求中,与此同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还增加行业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内容。以网络规划与设计情景为例,教学内容与学习标准设计如表所示。

三、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综合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元活动形式组织教学

确定了教学内容,如何实施教学是关键。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其职业教育教学范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学科结构化教学范式、行动导向教学范式、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范式。学科结构化教学范式以学科知识和基本职业理论为主。行动导向教学范式依据相对稳定的工作活动内容设计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以训练职业技能为主,弱化了学科文化知识。行动导向教学范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并独立地评估计划,从而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范式的关键是培养相应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范式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通过在不断发展的职业过程中学生自我的学习、调整和成长,最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而不单是职业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获得不能通过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来实现,而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在做的过程中自然习得。在综合分析了学生情况、学院实验环境与设备和工作任务后,本课程教学过程采用多元教学模式相结合,包括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组织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模拟软件与真实设备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模拟场景与真实场景相结合。通过在教学中引入职业角色和职业活动,加强课程教学环节中职业性设计,着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学生具有职业角色,承担职业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是遵循企业项目实施的过程。项目的实施以项目组为单位实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内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角色的工作任务,通过这一点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学习方向更加明确,有利于学习与工作方向的确定。以网络规划与设计情景为例,在这一情景中,同一个组的学生被分成了项目经理、技术员、销售员、网络结构绘图师、采购员。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与任务的分配,技术员负责网络项目中技术和设备的选择,销售员负责网络上寻标,网络结构绘图师负责项目拓扑图的绘制,采购员负责报价单的制作。通过小组中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完成当前这一情景中的职业文档,即标书的编写。

2.设计多样职业活动促进学习。每一个网络工程随着项目进展都有其特定的职业活动。为了尽可能地做到与实际项目没有差距,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职业性活动,让学生体验真正工作过程。以网络规划与设计情景为例,要想制作出性价比高的设计方案,使标书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降低设备的成本是很重要的。因此,作为采购员的同学需要多方面询价。在这一环节,参考职业人实际项目中的询价过程和行为,安排学生通过QQ工具、网络搜索引擎、专业贴吧、专业博客、专业BBS、专业论坛、网络社区工具,发送设备报价单需求,多渠道获取报价,并通过多方面比较,确定渠道最低价格,从而降低项目成本,并最终完成和实际工作中样式一样的报价单制作。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观察分析可以得出,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了作为网络设备采购员的实际工作经历,体会到了实际工作的不易,增加了学习的现实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有了职业方向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效果显著。

四、基于工作过程模式下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好的教学评价设计能够促进教学顺利进行。为了让学生感同身受体验到工作场景中对职业角色的要求,在综合使用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元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增加了职业性设计。让学生像职业人一样接受评价考核,使他们逐步熟悉职业人考核过程,初步具备职业人素质,完成职业角色的转换。

1.以学生对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水平作为定量评价依据。基于工作过程模式下的教学评价首先是过程式的。每一个情景作为工作过程的一个阶段,在学习结束都会有相应的评价,作为整体评价的一部分。其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当前这一情景中完成的过程产品,包括文档的整理、各个阶段网络项目的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每个项目的答辩情况等。以网络规划与设计情景为例,在该情景结束的时候,学生应该根据教师给出的项目需求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以文档的形式呈现出来,根据该方案的书写内容、格式、设备的性能、报价,拓扑结构的合理性,学生的方案设计答辩情况综合给出评价结果。

2.评价是多元的,体现职业属性。评价的多元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参与人员的多元性。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评价是结合了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为主的形式;另一方面评价的内容也从单一的评价课业成果变为同时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学生在学习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程序开发的态度和能力、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完成任务的责任心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其中课业成果定量评价,职业素养定性评价。

3.评价考核与职业岗位取证相结合。当前持证上岗已经推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并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是引导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部分。在网络行业,公认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资格证书是思科公司和华三公司的工程师培训证书。拥有这样的资格证书,对于学生在网络专业领域中的就业用处很大。因此,为了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这样的证书,在评价“网络工程规划与实施”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时,将资格证书也作为了参考依据中的一项。

五、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是以教学为载体,有效地将职业性内容推进教学中,使高职课程体系更具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并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本文就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并在当前教学中实施,调动起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主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学生的认知是很复杂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认知轨迹,如何科学地因材施教,将个性化融进课程建设中,使教学改革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为不同的学生做独特的教学设计,这是我们未来课程建设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74-01

近年教育部启动了“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我校的石油工程被列入首批试点专业的名单。专业课程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我校本着优先建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原则,对石油工程专业的基础课“胶体与表面化学”提出优先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我院主讲该课程的老、中、青三名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学术素养的同时,从课程建设和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研究,为该课程乃至石油工程专业的整体教学和综合改革进行了先期探索性研究。

1 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自1992年起,我校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现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石油工程学院在多年的改革和创新过程中,评选出了一批校级优质课和校级以及省级的精品课,主干课程“石油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学院每两年即对本科生课程进行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修订,对课程建设和评价实施方案进行整改。

石油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应突出本科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的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二次创业培养出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师”[1]。

“胶体与表面化学”可以解释和解决包括油气井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及采油工程等研究方向在内的石油工程专业所遇到的化学问题[2]。例如,钻井液有油气井工程的“血液”之称,要钻出优质井,就必须使用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钻井液。常用钻井液为水基,类似于胶体分散体系。油气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卡、漏、塌、喷等系列难题,都可以用“胶体与表面化学”中的胶体基础理论知识来解释,并提出切实可靠的钻井液调控方案。石油与天然气开发与采油过程中遇到的砂、蜡、水、稠、低等问题,则多可以用“胶体与表面化学”中的表面化学知识来解释和解决。例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洗涤作用,可以提高地下原油的洗油效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只有掌握了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加以运用以解决石油工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具体落实到“胶体与表面化学”的课程建设和实施方案时,我们认为,指导思想应该是适当引入专业名词,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辅之以相关的专业知识,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主讲教师还应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的能力。

2 课程建设和实施方案

《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我们这些自甘清贫的大学一线教师虽欲“独善其身”,但更希望的却是自己的学生能闻达,进而“兼济天下”。为了培养出我国新一代石油工程行业应用型卓越人才,我们教师自身不仅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基础应用研究经验。

课程建设首先强调的是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和整体素质。我院共有三位主讲“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的教师,年长教师不仅具有一流名校的化学专业博士学历,还主持承担过我国各大油田的多项科研项目,有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中年教师一直从事着油田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过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以及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主讲该课程的青年教师目前正在职攻读石油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并准备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了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一直在充实自身,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以及教研水平。

课程建设其次强调的是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课程内容必须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每次开课前,对教学计划、教案、教材及参考书目等教学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学期中,对教学及实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学期末,对课程的考核实施细则进行认真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授课时,我们都会及时将教研成果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例如,2008年至2010年,我们完成了校级“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钻井液用超细颗粒的研制”,将21世纪的新型纳米技术引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课程建设及实施方案着重强调教学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我院本科生来自全国各地,基础水平迥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们不仅注重石油工程专业知识的引入,还专门为他们讲述“胶体与表面化学”知识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例如,我们在讲授表面化学部分时会告诉学生,德国科学家埃特尔因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基础好的学生深受鼓舞,学习热情高涨。针对来自新疆等地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我们在讲课过程中联系新疆等油田的实际问题,会引入当地油气藏情况。例如,南疆塔里木油田的油气很丰富,但是钻井却很难,因为油气井多为高温深井,所需钻井液的抗高温性能很难满足。只有运用“胶体与表面化学”中的“胶体的聚结稳定性”等有关知识,才能很好地理解并解决钻井液难题。来自新疆的学生在听课后能够更加自主地学习,并于最终顺利地通过考试。

3 结论

为了更好地完成“胶体与表面化学”专业技术基础课的课程建设,我们任课教师在以教学为主的同时,辅以实践教学,应强调石油工程专业的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正为培养出我国未来的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而努力,相信他们会将我国的石油工程建设得更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098-02

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生力量,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就是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陈旧的教学手段,暴露出传统教学理念中的种种弊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继续加大投入开展网络课程、微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推动“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就成为每一个独立学院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网络课程现状及主要问题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张,高校在校生数量急剧增长,各高校的师资数量和教学资源已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特点,这一现象在本三层次的独立学院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有限的师资力量,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的学习条件,就成为独立学院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加快建设一批优质的网络课程尤其是精品网络课程,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师资使用率的有效手段。

目前江苏独立学院的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肤浅,概念模糊

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的原因,独立学院网络课程的建设的还处于启动阶段,教师普遍对网络课程的认识比较肤浅,误以为网络课程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全部教学过程,因而在网络教学上投入不多。从广义上来说,网络课程并不简单是传统课堂课程的移植,而是借助网络这一多媒体工具来展现具体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过程的形式。具体来说,它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两个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网络课程教学最鲜明的特色在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充分展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二)教学方法单调

独立学院的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多样性。网络课程除了内容上应体现课程的属性,包含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馈等,更应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出比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优势,如: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知识和信息传输的及时灵活,教学过程中的多元互动等等。

(三)服务对象单一

网络课程的建设通常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向领导、专家和同行展现课程的教学过程、运行模式及教学效果,很少从学生“学”的角度考虑。目前网络课程建设大多停留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建设上,在教学管理及应用、师生互动、学生学习交流和反馈等环节尚未实现突破,教师很少利用网络为学生答疑解惑,造成网络课程的服务对象过于单一,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获取知识的兴趣不高,甚至有学生不知道如何基于网络课程在线反馈。

(四)缺乏实时维护和更新

网络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对高校及相关的院系而言,被视为一种荣誉,在项目申报阶段,往往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聘请专业人员制作精美的网页,录制讲课视频并进行后期制作。而一旦项目申报完成,所有的工作也就结束了,网站没有后期的维护和更新,讲课的视频、习题、试卷和参考书目一成不变,很难吸引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有的网络课程由于长期缺乏维护,网页无法打开,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五)难以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网络课程建设的初衷是为整个社会免费提供高品质的教学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高校出于各种考虑,会对网络课程的访问进行限制。除此之外,学校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去登录网站访问相关课程。总之,网络课程无法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二、独立学院网络课程建设对策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针对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网络课程的方案设计、内容设置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界面美观、人性化、互动性强,增加学生对教学反馈模块的设计,教学内容必须生动、灵活、方便查阅、师生互动良好、更新及时。

(二)完善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鉴于教育主管部门对网络课程的立项评审、使用评价和验收制定有具体评分标准,因而网络课程的建设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申报、轻使用的倾向。如要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充实、完善科学合理全面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这会带来如下好处:首先,能使学生全面进入到网络课程的建设中来,真正使学生成为网络课程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其次,制订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增加网站学生访问、师生互动和网络更新维护等的比重,使之成为评价网络课程建设优劣的指标。

(三)搭建网络共享标准和平台

为了有效扩大网络课程的辐射面,增强其影响力,首先需要制定网络课程的共享的统一标准,包括: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管理模式、教学功能的设计方式、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模式等,给使用者获取和使用教学资源提供方便;其次,基于不同层次和类别的网络课程,教育行政部门应出面协调,将各级各类网络课程统一加入到国家精品资源课程共享网络,实现网络课程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统一使用;最后,实现不同高校学生在网络课程平台学习效果相互认定。

(四)保障课程网络的持续动态更新

网络课程的实时动态更新是避免课程内容陈旧落伍的基本条件,因而应该建立长期有效的动态监测机制,若发现网络课程内容更新不实时,就立即给予提示,严重者则予以淘汰,课程负责人也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而对于更新及时、使用效果较好、示范性较好的课程则给予有力的支持。

为了保障网站的安全有效运行,建设者要在团队中明确人员分工,指定善于进行网站更新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样既可以保证网站内容更新的及时性,也可以有效避免网站缺乏维护而导致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

(五)增强课程的易用性和互动性

网络课程要想得到学生的欢迎,必须提高其可使用性和师生的互动性。网站设计内容应避免过于复杂、繁琐,内容检索应方便快捷,保障学生能够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使用网站的积极性,例如可在网站上增加导学功能,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指导,这些都可以提高网站的可使用性。除此之外,网站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使用者分类设立讨论区,使讨论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互动性。

三、独立学院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了建设一批优质的高校网络课程,就应该依据目前建设的实际状况和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从优化课程学习资源、完善教学反馈评价系统、建立网络互动平台等三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一)优化网络课程学习资源

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是有效实施网络教学的前提,是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统一的条件。网络化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是指在网络技术的条件下,将学习者、学习内容、媒体、学习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有利于学习者参与和积极思考的网络学习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学习将建立在丰富的学习资源基础之上,因此,优化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是保障网站内容先进实用的基础。

(二)完善教学反馈评价系统

教学反馈评价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因而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以保障网络课程建设的发展。教学反馈评价系统模块应该能够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真正起到教学反馈的作用,使教师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准。教学反馈评价系统的设立对于提高建设质量、完善建设内容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还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三)建立师生互动交流平台

由于网络课程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因而网络课程的建设需要建立统一有效的网络互动平台,作为支撑网络教学的外部环境。首先,该平台可以促进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探讨;其次,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在线交流,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导,倾听学生的心声,同时,学生也可以与老师展开互动交流,及时反馈自身学习状况。

四、结束语和展望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目前江苏独立学院网络课程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推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独立学院应切实加快网络课程建设的步伐,着力改善教学环境,积极有效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重新认识网络课程概念的内涵和实质,用网络课程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兴趣,真正推动网络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技术本科 课程建设 内容选择 组织实施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教育形态,是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任何教育类型的独特性都要在课程中有所体现,任何教学改革和建设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上。 

一、技术应用本科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 

(一)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亦可称之为“技术师”或“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简单来讲,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就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有两方面特征要求,一是人才培养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要求;二是必须符合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特殊要求,即所培养的才必须是应用型的,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从培养目标转化到课程建设的要求,是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分析来实现的。 

技术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且注重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基础。此外,这种理论知识也不同于传统的某种学科知识,它是指从各种技术活动中概括出的共同的理论知识原理、定律和经验知识所组成的系统知识体系,对此,我们称之为“技术学科”知识。 

在能力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除了要具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善于协作等基础能力外,还应重点突出具备以下能力:①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②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③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④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 

而在素质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本要素,即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素养,包括合格的政治素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基本建构 

根据以上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对课程建设要求的分析,笔者认为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 

1.通识教育课程——合格公民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高等技术教育当然也需要具备高等教育所拥有的所有特征。大学作为一个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场所,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健全人格的、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遵守现代社会法律和规范的社会人。通识教育课具有许多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功效,即经过良好组织的文化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个世界,并通过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比如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美,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人类精神文明所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更好的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对周围世界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好的理解这些工作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产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的、以更加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式完成将来的工作,使得他们具备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能力,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走向管理的岗位,承担领导的角色。 

2.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设置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的特点之一。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将来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提供科学原理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专业领域内的技术问题。随着知识经济在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推进生产力不断增强的

编辑整理本文。

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技术师对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对于技术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的理解,更加依赖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深度和水平,更加依赖在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创造性的应用基本科学原理的能力。但技术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同于工程本科和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前者在理论的深度方面明显不及后者,但并不是后者的简单压缩和改写,而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两种课程的组成部分。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回应学生的呼声与满足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是它的主要办学理念,应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在专业基础课较好的奠定了学生理解技术问题的科学原理方面的基础之后,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作用就在于向学生提供能够直接对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提出理论解释的专业方向课。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于技术理论的理解,通过专业方向课传授的技术理论与技术问题直接相关,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对基层一线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4.专业实践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就在于对于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与此联系最为紧密的无疑就是专业实践课了。实践课是各种课程类型中与未来的工作最为接近的一种,通过以上各种课程学习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要在此得到检验,学生也会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联系加深对于各种理论的理解(当然学生也完全有可能先接触实践,然后学习理论知识,然而经过学习之后人们还是要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其实,实践课的意义绝不只是对于已经学习的知识的简单应用,它也应当是学生真正充分理解和领会其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这里,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过程,切身感受现实工作情境,更进一步的理解其职业的内涵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内所形成的理解能力并不能自然而然的转化成实际工作场所中的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要真正形成在工作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则必须在实践的环节中实现。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两种课程论的比较  

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有以下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学生可以先打下较为宽厚的基础,为今后学生在不同方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知识方面的支撑,也使学生在接触实际工作之前对其所从事的领域的理论有足够的认识。第二种理论是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技术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表征方式与科学知识不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的时间获得项目来掌握完成技术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对于相应理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以第一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适用于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和应用型专业性的大学,而对以培养主要适应特定行业并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高级技术能力人才为培养方向和以培养再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的应用型技术性的大学存在许多弊端。首先,目前在我国很多职校都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学生对理论学习没有兴趣,也不擅长。其次,技术实践能力的养成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以第二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从技术知识本身的特性,按照特定专业范围内实际的技术活动项目来组织课程的内容安排学与教的进程,始终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和实训课,将学生尽快带入专业技术领域;同时向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广度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普通文化内容和数量更多、内容更为丰富的专业选修课,使得学生具有理解更加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选择自己在工作领域的主攻方向提供便利。  

(二)按照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构建“抛锚式”课程教学模式  

技术学科课程与工程学科课程相比较,它们同样是一种比技能教育更厚实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工程或技术能力;不同之处在于技术能力的形成更赖于理论与一线实际技术活动的结合,如此才能形成现场实用的技术能力。如何在理论教学中克服传统传递知识型学科教学的弊端,必须首先从转变学习理念开始。若能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就可能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优势。为此我们构建了“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的“抛锚式”课程模式。  

技术本科课程建设

编辑整理本文。

探索的一个基本点是使学生基于一个真实的技术活动项目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自主学习技术知识、培养技术能力;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学习以及学生探究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首先是以技术活动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技术能力,为此,我们配合理论教学同步开设项目实验,将学生的系统理论学习与系列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在实验活动中检验、掌握和运用技术原理知识。其次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开放型、互动式课程活动方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刘文华.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4).  

[2]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3]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篇10

一、课程建设基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于2006年最早开设了宠物类专业,于2008年针对宠物医学专业开设了《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并编写了校本特色教材,2010年该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行校合作编写了《小动物影像技术》项目化教材,201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之一,2014年该教材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农业职业教育优秀教材”项目资助。该课程目前拥有“双师型”教师3人,以校内实训基地宠物医院为实训场地,开展实训教学,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源。

二、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对课程的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本课程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体现培养掌握影像技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2.《小?游镉跋窦际酢房纬探ㄉ枰?综合师资队伍、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设施等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做到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3.《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集教学名师、校企合作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重点体现先进、适用、够用,即内容紧跟现代宠物影像技术发展,知识与技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并在现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力争早日申报建设成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建设成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三、课程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将《小动物影像技术》建设成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能充分体现高职特色、课程特点,体现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示范性课程。

具体计划:在2010年院级《小动物影像技术》精品课程与2012―2013建设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学习平台基础上,于2015―2017年在宠物医学专业开展《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网络辅助创新教学实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并于2017―2019年申报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按要求建设。

四、课程建设内容

《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流的教师团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并在课程创新教学实践与申报在线开放课程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六方面的内涵建设。

1.教师队伍方面:打造课程团队,逐步形成一支以课程带头人负责的,教学水平高,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教师团队在现有3名教师的基础上增加了2人,并按一定比例配备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知名宠物医院影像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

预期目标:课程教师团队成员7人,校内教师5人,校外2人。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2名,兼职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2.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与适用性,保证够用、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不断增加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成果,紧跟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适时增加彩超、CT、MRI等影像技术的教学内容。

预期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涵盖普通X线技术、CR技术、DR技术、CT诊断技术、MRI技术、B超技术、彩超技术等符合企业单位需求的影像技术。

3.教学方法方面: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应尽可能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相关的课程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资源、实验指导书、技能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参考文献目录、X线图片资源、B超声像图病例资源等全部上传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并完全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带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预期目标:建设资源丰富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并以此开展信息化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

4.教材建设方面: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校企合作编写的国家示范建设成果《小动物影像技术》教材,经过几年的使用基本上能够满足宠物医学专业宠物影像技术学习的需求,但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宠物医院引进了CT、MRI等影像技术,因此教材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加心超、CT、MRI等相关技术的内容。

预期建设目标:2017―2019年申报并立项建成农业部“十三五”立体化教材,建设后的教材涵盖X线、超声、CT与MRI四大影像技术。

5.教学设施与实训场地方面:高度重视校内X线实训室、B超实训室、校教学宠物医院MRI实训室的建设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从而体现影像技术课程的特色和水平。

预期目标:2017―2019年在学校所在市区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个,校内X线实训基地1个,校内B超实训基地1个,校内MRI诊断中心1个。建成后的X线实训室拥有移动式X线机1台,动物DR1台;B超实训室拥有彩超1台,黑白B超5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宠物医院拥有宠物核磁共振仪(MRI)1台,总投入计250万元。

6.教学管理方面: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通过《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建设,优化现有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对课程的教与学过程的评价机制与制度,促使《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不断深入的向前发展。

预期目标:形成完备的教学管理与课程评价制度与机制文件。

五、课程建设实施

1.实施保障措施。成立《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小组,制订《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整体建设实施方案。分解实施任务,责任到人,并制定奖惩措施,调动相关教师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篇11

摘要:浙江省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工艺实施类高技能人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职机制专业设计并实施基于工艺实施流程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以工艺能力为主线的“单元式”项目课程,切实培养学生的工艺实施能力。

关键词 :工艺实施能力;高职机制专业;课程建设;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09-03

作者简介:屠立(1966—),男,陕西西安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机械工程分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机械设计。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工艺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技能人才OAA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R30065)

根据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目标,浙江省将建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地区与先进制造业强省。浙江省机械行业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金属制品制造等机械制造业保持了30%以上的高增长率。据浙江省就业管理部门的数据统计,从事制造业生产一线的加工和工艺实施类人才缺口每年达三万余人;浙江省制造业的强势发展与其对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基础。

浙江省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机制专业培养工艺人才

装备制造业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工业。上世纪90年代起,美、日、德等国工艺装备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而且专业化生产程度达到了80%以上。我国要追上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装备制造业必须快速向前发展。

对于浙江省机械行业尤其是众多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工艺技术的革新与改进是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大中型制造企业的18个车间与杭州、台州区域20家中小企业调查分析发现,企业不仅需要操作与维护机械加工设备的高技能人才,而且对工艺实施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目前,在车间一线的工艺员约占员工人数的1%,大中型企业车间技术组中以工艺为基础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工时定额与材料定额计算)人员普遍短缺;中小企业中工艺知识面广、熟悉各岗位工作流程的实施人员更为缺乏。因此,必须加快工艺实施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企业调查也表明,浙江省机械制造类中小企业对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工艺规程编制、生产成本管理(工时定额与材料定额计算)和车间一线生产的组织调度和管理上。因此,为适应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机械制造业企业对工艺人才的需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以企业生产一线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现场工艺实施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充分满足企业工艺创新、技术进步的要求。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

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工艺实施为主线,构建基于工艺实施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培养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准机械工艺师,使专业院校成为省内机械制造类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成为区域职工培训、工艺技术服务中心。

(一)形成基于工艺实施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车间一线的零件生产工艺流程,按图纸分析过程、工艺分析过程、工艺方案制定过程、工装设计过程、生产组织、产品质量检验与分析处理过程,构建基于工艺实施的“传动轴制造”、“主轴制造”、“箱体制造”、“异形件制造”四门课程组成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制定有相应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实践训练的项目。

(二)建设以工艺核心技能为主线的“单元式”项目课程

以传动轴、主轴、箱体、异形件等零件加工制造项目为载体、以工艺实施技能进行单元划分来构建课程教学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教学设计见表1。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相关课程内容按工艺实施工作过程划分为图样分析与毛坯选择、零件加工设备的选择、零件工夹具的选择与设计、零件的工艺编制、零件的质量检测与过程控制、生产计划编制及生产调度、零件加工七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中设置相应教学模块,如主轴成批生产计划编制及生产调度教学单元中包含成批生产的作业计划、生产进度控制两个模块,针对不同零件的加工将原金属切削原理、机床设备、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等学科内容按零件类别进行分类组合开展教学,一类具体零件结束后再进行下一类零件的教学。

课程教学过程中,打破以学科逻辑顺序编排教学内容的做法,以四类零件制造工艺为主线并围绕这一主线,以工作过程知识编排教学内容结构,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内容(见表1)。通过完成从零件图纸到零件的整个工艺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国家、行业相关标准,会识读零件图,理解所制造零件的结构、功用、材料、毛坯、技术要求;掌握机械加工基本概念、基准、定位、夹紧等工艺基础知识;掌握切削加工方法、会正确选用机床设备;能够使用刀具、夹具,了解常用热处理;了解新工艺、新装备、新方法;会编制加工工艺规程并切削加工部分零件;会检验零件的质量;理解生产运作管理等相关知识。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实践

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开展课程教学。

(一)建设工学结合课程

与企业资深工艺技术人员联合制定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训方案。将传动轴、数控机床主轴等零件的生产加工实例作为各个项目任务,共同编写教材,并开发基于企业生产实例的单项和综合实训。

(二)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各团队,分配不同项目任务,团队讨论制订加工工艺路线,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进行针对性地讲评;再由学生个人完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一个工序的工序卡,工艺编制完成后,各个团队在学院机电实训中心、工艺及创新实训室、杭州神雕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中进行加工,对所编制的工艺等进行验证和修改,轴类零件工艺在工艺及创新实训室或杭州华昌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进行,既强调工作过程整体性和岗位工作综合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建立机械产品加工工艺实例库,自主开发工艺工装的二维图、三维动画库,制作现场加工技能要素视频库、金属切削加工视频库及有关工艺实施视频库,制作助学课件,收集300余套典型零件实物及通用、专用夹具实物,创建集课内与课外、仿真生产现场教学、实物展示、数据信息一体的先进立体化教学环境。建设课程网站,制作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等课程教学资源。

在教学改革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设计并开发的“传动轴制造”、“主轴制造”、“箱体制造”、“异形件制造”四门核心课程教材在教育部125规划教材评选中均获得选题立项。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工艺水平掣肘装备制造业[EB/OL].(2004-11-12).http://pv360.com/News/Info/129.html.

篇1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041-04

课程开设背景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改革方案》提出: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学校要构建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同时,鉴于各级各类比赛中常设置有VIS(Visual Identity System,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赛项,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开设了《CorelDraw与VIS设计》选修课程。

CorelDraw是一款矢量图处理软件,适合用于VIS中各个组成要素的绘制和后期VIS手册的排版,所以笔者将课程命名为《CorelDraw与VIS设计》。

课程意义及目标

这是一门技术与艺术深度整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情趣,提供给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平台与机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逐步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一套VIS,从中掌握VIS设计的概念、原则、方法与制作技能,并掌握CorelDraw软件的应用技巧。

课程的有效实施

《CorelDraw与VIS设计》选修课程共设18课时。课程采用“先见林,再种树,最终形成自己的一片林”的理念开展教学。笔者首先让学生欣赏全国、省级的各类比赛中优秀的VIS设计作品,了解整体课程理念及终将达成的学习目标全貌,再由浅入深地制作VIS中的应用项目,最终设计出VIS,并将之应用到各个应用项目中,编辑成一小套完整的VIS。

课程具体课时安排如下页表。

课程第一章意在让学生“先见林”,一睹该门课程的风采,让学生了解CIS、VIS等相关内容,通过欣赏知名企业及全国赛事中优秀的VIS作品,了解整个课程的学习任务及目标是了解和体验VIS设计完成的过程,并最终设计制作出一套非营利性组织或活动的VIS。

第二章让学生逐步“种树”,层层深入地学习利用CorelDraw绘制VIS的各个组成要素。这一章学生既要学习CorelDraw软件的使用技巧,又要灵活地应用技巧绘制出VIS中部分应用物品,最终这些应用物品都将成为VIS手册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一章在内容设置上,看似纯粹地学习CorelDraw软件,实则每一课时都是围绕VIS展开,两者相依相存,逐步深入。

第三章是一个提升,但也还属于“种树”的过程――给自己的树设计制作一个独特的标志。当学生掌握了CorelDraw的使用技巧,再来设计VIS中的标志,会更加得心应手,设计出来的标志也更具含金量。

第四章意在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一片“树林”。学生将设计绘制好的VIS的各个组成要素整合在一起,编辑、排版、美化,形成一本简单的VIS手册,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如何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呢?

1.CorelDraw与VIS自然整合

课程包含CorelDraw和VIS设计两大部分内容的学习,要在18课时内有效地达成课程目标并非易事,笔者也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行。课程开设初期,在CorelDraw软件教学部分,笔者没有紧紧围绕VIS展开,课堂上用的范例、给的任务时而会与VIS无关,有些课纯粹为了教CorelDraw而设,虽然当堂课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整个课程目标所起的作用甚微。那么如何将CorelDraw与VIS两项内容自然而然地整合在一起,用尽可能少的课时完成新课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能不能用CorelDraw来逐步绘制VIS中部分组成要素?这样每节课创作出来的作品将都是最终作品的一部分。后来逐步形成了现在第二章内容的设置,紧密围绕VIS完成CorelDraw的使用技巧部分的教学。

2.概念与实例有机结合

概念总是抽象难懂的,但它并非现象而是本质。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知的飞跃。为了使学生掌握概念,教师就要从实例出发,让学生从形象的实例中认识概念。例如,讲CIS和VIS等概念时,笔者辅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VIS”及近几年全国赛事中获奖作品“快乐学习体验中心VIS”“长沙梅溪湖VIS”等范例进行形象分析,学生便能轻松直观地理解各个概念。

3.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纯粹的理论学习枯燥而又乏味,很容易将学生拒之门外,学生若能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理论知识,不仅课堂上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都会得到提升。例如,1.3企业标志设计,看内容简介似乎都是理论性的知识,但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标志让学生据此进行分类,这样学生既能切实掌握标志的分类,又能深入地了解教师提供的标志所蕴含的意义。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标志的草图,并阐明创意,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每一个标志都蕴含着一定的内涵。

实践需要理论来支撑,而用理论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本课程CorelDraw软件部分的学习,貌似都是技能的学习,只需会实践即可,但倘若没有基于理论的理解,学生就无法自如地应用于创作。例如,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交、相减、焊接、结合,假如学生不懂各功能的意义,每次都得试一试才可知道效果,那么势必会导致事倍功半。又如,用贝塞尔曲线绘图时,假如不理解贝塞尔曲线的原理,学生将难以画出想画的曲线。

4.基于网络平台开展教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给教学提供一种交互、开放、便利的环境,《CorelDraw与VIS设计》这门课程基于Web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开展,让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机结合。在平台上教师可以开设课程、设立课时、上传课堂资料、管理选课学生、管理和评价作业、管理测验和查看测验分析数据等。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业、参与测验、查看测验结果及分析数据等。

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更具系统性、直观性和交互性。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个教学助手,为学生巩固知识、课后学习及探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图1为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章节截图。

5.微课辅助教学

基于学生学得快,忘得快,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也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笔者从互联网上筛选了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微课,自己也制作了一部分重难点的微课,挂于网络教学平台上相应的课时下供学生自主学习。无论是通过网络下载的微课,还是自己制作的微课,时长尽可能不超过5分钟,微课名称以知识技能点命名,微课内容精简扼要,主题突出。如此,学生既能快速找到自己想学的微课,也能耐心观看。

微课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课堂教学的资源,但不建议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微课给全体学生看,毕竟课堂上有教师,那么珍贵的一个师生当面交流的机会,怎能被微课取代?微课可以查漏补缺,可以用于巩固知识,可以是课堂学习的拓展与延伸,但无论怎样,微课适合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而非强制全班学生一起学。

6.模仿借鉴中创新

本课程要求学生不仅需掌握CorelDraw软件的使用技巧,更要学习VIS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最终独立设计出一套VIS。选修本课程的学生都是初学者,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地要欣赏、参考优秀的VIS作品。初学CorelDraw软件,甚至还会模仿已有的VIS,照葫芦画瓢,模仿得越像越好。模仿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的设计方法,提升审美能力,但仅限于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模仿中需有自己的感悟、提升、优化,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考,可以吸取参考作品的某些元素与风格,取其精华,再加入自己的设计理念,重新设计形成自己的作品,绝对不可抄袭他人的作品。

7.作业评价系统激励教学

作业能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从学生的作业中能直接分析出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一个优秀的作业管理系统又是反馈作业强有力的平台。本课程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在该平台中包含作业管理系统,有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上交作业、作业统计、作品欣赏、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功能。

学生上交的作业都会以缩略图形式在网页上直观呈现,学生可以相互鉴赏与评价作品,学生对其他同学的看法和评价是比较在意的,这样一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激励着学生认真、努力、用心去学习与创作。作业管理系统能统计每次作业未交学生的名单,以便教师找学生沟通,了解情况。基于Web的作业系统也方便学生管理自己的作业,可以下载、修改、删除,整理,图2、图3为作业系统截图。

课程实践成效

选择学习本课程的绝大多数学生切实体验到了VIS设计的整个过程,了解了VIS设计的方法与原则,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那一片“小树林”――设计出一小套VIS,多位学生还在省、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获奖。

学生懂得了用CorelDraw设计绘制VIS,并能举一反三利用CorelDraw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社团的宣传海报、为运动会设计联盟服、寝室文化节活动绘制插画等。

结束语

《CorelDraw与VIS设计》这门课程内容及难度的设置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满足了不同潜质的学生有选择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本课程的学习,对有些学生而言,也许只是多学到了一些知识与技能,或者只是激发了他们这方面的兴趣与爱好,但对有些学生而言,本课程的学习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影响着他们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实用性与价值。学生通过课程的开展,将自己的想法有效地付诸实践,让创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激发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剑超,王剑白.VI设计(电脑美术与艺术设计实例教程丛书)[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程.VI品牌形象设计(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系列教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陈青.VI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篇1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近10年来,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20%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约有模具生产厂家3万余家,2007全年模具产值达870亿元人民币。年模具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位。虽然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职工队伍发展迅速,估计目前已达百万人,但仍然跟不上行业发展需求。一是总量不足,二是素质不够,适应不了行业发展的需求。全国模具行业从业人员约缺口40万-6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约占20%①。目前尤其紧缺的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模具企业管理人员和中高级技术人员。因此,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模具类应用人才已成为工科类院校的当务之急。《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作为培养模具类专业人才必选的基础主干课程,与之对应的课程教学改革不容忽视。

二、《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有关该课程的研究较少

工科高职高专的模具类专业也只注重模具结构设计教学,缺乏对成型加工设备教学模式的探索,没有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成型加工设备课程教材,更没有相应的实验室和现场教学课堂,这严重影响了模具类专业学员对成型加工设备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二)理论与实践课程脱节

《成型加工设备》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直以来《成型加工设备》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教学,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远离了专科教学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特点,不能适应当前制造业对模具人才所需技能的要求。理论与实践课程脱节,学校环境和工厂环境反差大,学生上岗适应能力差,使得不少企业认为学校毕业生设计出来的东西不切合生产实际、处理问题的思路理想化,要待企业再培训后才能上岗,因此对应届毕业生不感兴趣。

(三)设备利用率低

目前,高职院校在实践环节的硬件上都加大了投入,实践环节条件大为改观,但效果并不明显,设备利用率低。实训场地还存在单一性、封闭性情况,没有向综合性、开放性转变。

三、以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为主的高职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建设

(一)《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定位

《成型加工设备》作为模具专业基础主干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②③,应该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学习的需要,考虑到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和弹性的需要。因此将模具专业《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性质定位为既有专业基础课功能、又有机械工程素质教育课功能。

(二)课程改革的意义

在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最新的专科培养方案(2006)中,《成型加工设备》课程被列为必修的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同时在本科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中,此课程也是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目前,我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高分子材料等机械类3个专业均设置此门课程,计划学时6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10学时。该课程与其他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衔接紧密,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参加工作所必需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理论知识的技术基础。《成型加工设备》既是对“机械设计”的深化,又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基础。但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缺少《成型加工设备》实验实训这一环节,给教与学都带来了困难,因为在“模具设计”中,学生只掌握了模具结构上的知识,而缺乏对“模具使用和工艺”理解,因此在接下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只能绘制一些模具结构示意图,而缺乏对材料成型方法的设想。因此,为了加强专科《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教学,使该课程教学走向实用化,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资源,必须加强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因而我们提出此项课程的教改具有实际的意义④。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明确按照“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一支高水平的教学梯队”6项标准来规范课程建设,进行工作分解,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制订进度计划。项目组成员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既体现团队协作精神,又给每一位成员以提升锻炼机会。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而良好的动手能力是具备高技能的基础。实现这个过程需要新颖的互动教学平台,使学生与教师可以不拘形式地互动沟通,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进行知识的整合、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等各种层面训练。基于实现这个目标,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是:突出实践技能培养,融合传统和先进技术,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建互动教学平台。

1.软件建设

根据高职高专模具类专业教学特点,课程的软件建设是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制定一套与时俱进的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适合现代模具制造业的改革教材《成型加工设备》,设计现场教学的方案和内容;研制开发互动教学课件。

2.硬件建设

创建功能完善,可以开展互动模式教学的、与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匹配的实验室;实验室是开放互动多功能的实训场所,不仅兼容示范性现场教学课堂,更重要的是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研究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硬件支持。创建的实验室有较常见的压力机、注塑机、压铸机及各类模具,具有展示、演示和生产的功能。实验室的开放性更使得学生在掌握成型加工设备技术方面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大大改变了模具类专业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以往的教学状况。

3.课程团队建设

建设强有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一支既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课程建设团队是课程改革与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建设中,配备高学历层次的教师,年龄结构上老中青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每年安排授课教师下厂带队实习。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去国内知名大学进修、与企业合作开展研究等。同时还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来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使《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形成了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讲授的机制。目前,本课程团队由9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高工2人,工程师2人,实验师1人,技师2人。双师比例66%。

(四)整体规划、分层实施,构建实用型高职《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体系

1.设计互动教学平台

在设计互动教学平台上,尝试互动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新模式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成型加工设备课程首先以互动教学模式作为尝试,积极创建互动教学平台,开展互动教学。

(1)理论教学

以开放式实验室兼容现场教学课堂,课程的部分教学学时采用理论实践融合的现场教学,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零距离面对,可以互相提问、解答,并利用实验室传统与现代结合、演示与动手结合的效应,大大加强了学生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综合实践技能训练。

(2)实践教学

成型加工设备的实践教学是在装模实训时开展互动教学的,利用各类用于生产的模具进行现场拆装、生产,老师现场指导,学生现场操作,问题在互动中解决。学生可以真刀真枪地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下完成常见的压力机、注塑机、压铸机装模及生产操作实训,明显提升学生对核心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2003年以来,学院充分认识到实验实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以试点专业教改为龙头,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为重点,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先后建成了模具制造实验室和成型加工设备实验室,购买了一批专业实验设备,满足了课程建设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到实训现场针对相关实验设备进行介绍分析,使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有了很深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效果。

2.与时俱进,改革教学内容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是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方面。内容的整合和选择力求可行性和应用性强,结合最新成型加工设备技术的特点,以压力机、注塑机和压铸机为基础内容,突出模具设计中的设备选型、生产应用中的设备使用,采用工厂产品中应用的模具实例作为补充内容,全面介绍工厂实际使用的典型性强的成型加工设备,既实际又有新意。增加现代成型加工设备的应用及特点的内容,以注塑机作为现代成型加工设备的重点,突出注塑机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2)融入现代高新技术

模具行业是当今制造业中现代高新技术应用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在模具的应用过程中,数控高效冲床、数控注塑机正在企业普及。因而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内容:一是进一步深化成型加工设备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充实先进技术。理论课中反映高新技术应用的内容占近16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27%。二是改革实践环节。为保证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大幅度增加了实践环节中新技术应用比例。通过大量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实施,强化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开发了数控注塑机应用等综合实训,体现新技术内容的实训约占实验总学时的20%。

(3)创建特色教材

一方面,自行编写了适用课程改革的教材《成型加工设备》,设计制作了配套课件,研制开发部分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努力实现立体化教材;另外编写与课程配套的实验实训教材和教学辅助教材,形成文字教材的系列化。教材群的内容突出实践性、技能性和新颖性。

(4)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课程特色

围绕着课程建设现代化与网络化、教材建设立体化与系列化的目标,课程建设项目组成员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完成多媒体CAI教学软件素材的采集、整理和制作。这其中包括文字、文本、声音、解说、动画、图片、图像、影像等,形象生动地呈现各个方面内容,最大限度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直观具体化,将静态问题动态化,将抽象枯燥的理论课程生动化、有趣化,实验化,形成一套具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步实现理论教学现场化。

四、课程建设效果

(一)互动教学模式初见成效

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以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为成型加工设备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充分体现应用技术类课程突出实践技能和综合技能的特点。

(二)配套实验室完整先进

创建的与本课程配套的成型加工设备实验室是开放式实验室,实验室设备模具比较完备,能满足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主要教学要求。课程建设的后期,我校将投入更多资金,扩充更多的设备模具,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开放式实验室又可兼容现场教学,实现互动教学,具有示范性。

(三)学生对成型加工设备的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突出成型加工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压力机、注塑机技术在汽车制造的实际应用及发展,通过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成型加工设备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大大提升。随着现代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中先进的成型理念不断发展,成型加工设备不断更新,要使先进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继续深化本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模具类应用人才,使模具类学生掌握过硬的成型加工设备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需要,也是我们任重道远的目标。

作为《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建设团队,始终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一线生产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条主线⑤,全方位进行教育培训开发,经过各个环节的打磨,逐步将学生培养成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近几年,我院模具类学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受到企业广泛认同。

五、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改革和探索。《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体系已较完善。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了很大的改进,编写、开发了有一定水准和影响力的教材、多媒体课件,创建了功能完善,可以开展互动模式教学的、与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匹配的实验实训室,几年的实践表明,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整合是科学的和必要的。首先,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和实践性环节得到了加强;其次所构建的新的系列课程体系符合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规律。讲授方法的改革和多媒体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践性环节的加强,特别是实验实训课的开设,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协同工作能力显著提高。目前该课程已在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邹洁.从量变到质变,模具业经历黄金发展期. 省略 2008-5-13

②甄瑞麟.模具制造工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