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的产生

竞技体育的产生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竞技体育的产生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竞技体育的产生

篇1

(一)产业结构状况

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经济竞争实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等差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如果地区各产业各生产部门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并形成合理的比例,则地区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将得到合理的配置,相应的为地区创造的财富就会越多,地区的经济实力就会越强,竞争力也会越强。

(二)企业

企业是区域竞争的承担主体,区域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不同区域内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区域竞争力关键是如何提高区域内企业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

(三)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通过吸收和引进知识、技术、技能、制度、文化和管理,企业可以进行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开放可以创造资源,培养新优势,不仅可以扩大原有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而且可发展高新技术的创新产业,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经济综合实力

经济综合实力越强,说明地区产业结构越合理,产业结构的应变能力也越强,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对外开放的层次也越高,地区的竞争实力就越强。

(五)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地区经济、社会经济的基本承载,为地区开放提供了载体和条件。先进的基础设施,使地区与区域外的交流、交往快速便捷,从而为全方位开放和交流创造了条件。先进的基础设施,能够吸引高质量的人才向该地区集中,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六)科学技术

一个地区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资源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地区科技水平和科技综合实力是产业整体素质的技术基础;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能够吸引域外的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入,形成地区内产业、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要素的流动必将带动其他要素的流动,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地区的全面开放。

(七)劳动力

劳动力的构成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集聚的地方更有可能成为高新技术创新产业的集聚区。劳动力素质高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吸引外部的投资,资金、技术、管理及知识大量流入该区域,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地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八)政府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通过财政收支、经济政策等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作用。

以上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根据它们对区域竞争力作用的形式和性质,可分为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其中企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是直接影响因素,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状况和政府作用则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通过作用于三个直接因素对区域竞争力产生影响。通常区域竞争力可分解为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开放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和政府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机制

(一)产业集群可促进区域科技进步

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着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浓厚的创新氛围,从而有利于新的技术、知识的创新。第一,企业之间的微观的竞争压力和动力能够促进创新。集群中同类企业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为了满足集群内有经验的“挑剔”顾客们的要求,企业要承受竞争压力,激励和压力并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脱颖而出。第二,集群环境促进创新系统的形成。集群内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中介机构、教育与研究部门、有经验的顾客在地理上的集中,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第三,集群内本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可以紧密地参与创新过程,与客户的需求一致,适应创新的模式由线性模式向网络化创新模式转变,降低了创新风险。第四,产业集群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与扩散。集群内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更重要地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

产业集群通过其内部天然的创新机制和浓厚的创新氛围成为区域技术创新主体,促进区域科技进步。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在产业集聚现象明显的区域,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以及科研成果、申请专利的数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以我国区域科研经费投入为例来看,在产业集群集聚明显的地区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研究机构,其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北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各区域中科技投入最多的地区,其中北京一市占到50%以上,其次是山东省占到30%左右。北京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其研发经费的投入一直占全国总投入的六分之一以上,山东半岛尤其是沿海城市则在努力打造我国北方制造业基地;东部沿海地区科技投入居第二位,以上海为龙头,江苏、浙江两省科技投入居全国前列,这里恰恰是我国产业集群最密集的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环太湖区、浙江杭嘉湖地区、宁波温州等,在浙江,许多传统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催生出众多的高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南部沿海地区虽然居第三位,但是其投入总值与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相差很大,原因在于其内部结构的不平衡,其中广东省科技投入最大,居全国前列,而其他三省远远落后。广东昆山的、东莞的IT业、潮州的婚纱及晚礼服、中山沙溪的休闲服、盐步的内衣、西樵的面料及装饰布等在全国乃至世界有重要影响。

(二)产业集群可提升区域开放竞争力

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度可由该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两个指标来衡量。据统计,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1999年不足2%,2002年提高至6.5%,这一变化与外资的发展分不开。很多外资企业利用我国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我国为生产基地,向欧美地区出口,其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由1997年的41%上升到2002年的52.2%。同时,由于外资企业的带动和纽带作用,我国许多企业发展了外向型业务,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所以各区域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数量成为衡量其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出口贸易,带动区域经济对外开放。集群区内分工协作、信息交流、不断创新的区域生产效率成为当代跨国公司从外部获取并加以吸收为己所用的重要竞争优势源泉。而跨国公司从集群区内所获得的这种竞争优势更不易被其他公司模仿或移植,因为这种竞争优势根植于集群区域,存在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网络中,其他跨国公司要想获得这种优势必须将这种集群区域的生产链纳入自身的全球经营网络中。由于这种效应,产业集群具有吸引区域外资本的功能。通过和跨国公司的合作,集群往往成为进出口贸易集中的地区,可以有效地带动整个区域的对外交流。

另外,产业集群本身具有很大的集聚作用和自我发展的功能。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催生出大量新的企业,集群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这使得集群的整体规模不断增长,随着其产品供应能力的增大,其市场必然会冲破集群所在区域,在更大范围实现资源的配置和产品的交流。这表现在产品的进出口和企业的跨国经营。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来看,集群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其内部企业必然会走跨国经营的道路,抢占国际市场,带动区域对外开放。

(三)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般认为,影响产业结构的四个经济变量是需求结构、技术水平、市场范围、国际贸易。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是结构成长的核心动力。第一,创新引起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出现,从而引导新的市场需求,使一部分潜在的市场需求转换为现实需求,改变原有的需求结构。第二,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现企业的新组织五种情况。因此,创新能够引起技术进步。第三,产品的市场范围受交通、通讯条件的制约,交通、通讯领域的创新很显然会扩大经济系统的市场范围,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成长。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技术水平对一国在国际贸易竞争的作用愈益重要。创新可以培育一国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增强该国的产业竞争力,进而影响国际贸易。因此可以说,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动力。

如前所述产业集群内部形成一个创新体系,通过系统内创新主体的互动,持续地产生创新动力,形成连锁反应机制,加快创新扩散,促进集群的动态升级。集群创新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的四个变量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四)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

1.集群内企业具有成本优势。集群成员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省相互间的物质和信息流的运移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区域内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一方面提高了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企业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降低了企业劳动力成本支出。此外,集群内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篇2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当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发展,以及这个行业人才流动性大的客观现实,尤其是一些管理型、专业性强的人才流动性很抢手。在房地产行业,从项目的筹备初期,房地产企业就会招聘大批配套的专业技术和项目管理人才;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通常是上一个项目尚未结束,马上就有下一个项目的猎头就找上门来挖角。对于一个房地产公司来说,通过市场机制保持适度的人才流动,有进有出,可以使企业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吸收各类人才。同时,为了适应公司战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持公司业务发展的延续性,需要从提升竞争力的角度全面认识和加强企业的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一环,培训工作在房地产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培训体系的建设工作,不仅可以使员工的能力建设得到改善和提高,更加关系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和长远战略发展。

员工的能力建设

长期以来,国内房地产行业繁荣发展的背后,掩盖不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产品创新少、同质化严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可以传世的房地产精品。同时,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涉及国家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规划设计、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采购营销、建筑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等等多个领域。无论是新入职的员工,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来充实、强化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才能使自己的能力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企业的文化建设

在企业管理中,流传着“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的说法。纵观现在的一些知名企业如苹果、谷歌、万科等公司,他们的成功除了具备一流的产品和品牌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驱动着他们的员工不断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价值,最终使企业走向辉煌。如果说企业成功的要素中,人是其中的灵魂,而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的建设非一日之功,尤其是现在的企业开始面对变革中成长的80、90后新员工群体。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只有通过反复不断的内部培训才能使企业员工理解、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员工朝着健康的企业文化方向前进。

企业的战略发展

在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房地产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取决于企业能力和资源的配置及企业的组织绩效。通过企业的培训工作,使员工清晰的掌握企业发展的方向和个人在实现战略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个人的能力提升和企业内部的分工合作,辅之以不同阶段的考核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的组织绩效,使企业顺利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二、房地产企业培训工作理念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因而房地产企业的培训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人才和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的培训理念,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需要贯彻以下几点:

(一)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培训工作的系统性要求房地产企业不仅关注培训的层次,也要关注培训的对象和内容。从培训的层次讲,培训工作可以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阶段侧重于技能、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标准化的管理课程、营运及技术培训课程、职能为本的培训课程;

第二阶段侧重提升能力阶段,主要包括岗位轮训、外地派驻、应届毕业生工程师及管理培训生课程和外部培训;

第三阶段主要包括知识管理、持续学习及经验分享、企业核心价值-道德标准培训、安全培训等。

从培训对象看,培训工作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人才发展机制上,培训的对象不仅涵盖了新员工的入职,也涵盖了管理层的发展计划等全方位的培训。从培训内容来看,涉及到个人属性、管理能力核心、专业能力核心、社会能力核心、理解能力核心共5种职能模型,根据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二)培训工作是持续学习的过程。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企业的培训工作侧重全面提升员工能力,而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因此培训计划的制订也注重持续学习的过程。这也是构筑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基础。

(三)培训工作追求协同效应。

通过企业组织的各项培训工作,在提升员工能力的基础上,获得对实现公司目标、建设企业文化和协助员工成长的共同进步,实现培训工作的协同效应。在培训工作中,这种理念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多的是贯彻到公司的各级、各类培训工作中,包括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计划的制订等多方面。

三、房地产企业的培训工作实施路径

(一)培训方式的创新

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不同,房地产企业的培训可以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如课堂讲授、讲师演示结合实操、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案例研究、情景模拟、施工现场讲解等。对于培训方式的创新,无论是从形式上打破常规,还是从内容实现突破,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培训的有效性,即通过培训方式的调整来改善被培训对象的培训效果,实现公司的培训目标。

根据专业机构的调查结果,70%的被培训对象认为通过实践及经历是最有效的,20%的被培训对象认为通过关系、反馈及指导是最有效的,10%的被培训对象认为通过正式培训、有计划的自学及小组开展工作是最有效的。

由于所处行业相同,从中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性。绝大多数人认为结合工作实践的培训是最有效的,因而教师演示结合实操、小组讨论、案例研究、情景模拟等这些能够使被培训者主动参与的培训方式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效果也较好。传统的课堂讲授或多媒体教学培训方式适用于新入职培训及自我提高,培训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培训方式的创新主要应结合工作实践,以调动被培训对象的主动参与为目的的方式最有效。其中,“以师代徒”就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

“以师带徒”的培训方式实质就是导师培训制,它通过员工所在部门的负责人、业务骨干或者行业专家作为辅导老师,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一对一”手把手辅导,解决员工在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新入职员工普遍存在的岗位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以师代徒”的培训方式使员工在导师的指导、监督、反馈下,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实践,增强获取岗位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新员工迅速成长、提高,从而获得适应岗位要求的培训效果,所以“以师代徒”的培训方式适用新入职员工的培训。

(二)培训科目的设计

培训科目的设计是否贴近实际,培训计划安排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各个岗位的培训需求,不仅关系到员工参与培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且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因而培训科目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目标,设置不同的培训模块,如基于新员工入职的培训体系、基于工作岗位的培训体系、基于员工晋级的培训体系、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体系、基于核心和特殊人才的培训体系等科目。这些培训科目的设置,可以较好地满足各个层次员工的培训需求,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培训需求的分析和培训计划的制订

建立在员工能力和岗位要求匹配基础上的需求分析,不仅是公司设计培训科目的基础,也是房地产公司制订培训计划的基础。

在培训工作中,应充分掌握本单位员工能力和岗位技能要求的差距,明确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员工在培训内容、培训周期、培训时间、培训效果方面的目标,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企业组织员工自下而上,制订部门和个人的培训计划,并将培训需求和计划上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汇总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后,自上而下地对各单位的培训需求和计划进行分析,区分普遍意义的培训需求和个别意义的培训需求,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员工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

(四)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

培训课程体系主要围绕要对哪些人培训,以什么方式、开什么课、由什么人开课、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开课、使用什么样的培训教材和软硬件、开课的效果如何等内容,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

在进行了培训需求分析和制订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基本上明确了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目标。为了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训的课程体系可以结合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培训、职业技能与资格认证培训,辅之以灵活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岗培训以及员工个人的自我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并且加强对培训计划、培训实施过程、培训实施效果的评估,以增强员工在培训中的动力和压力,获得满意的培训效果。

篇3

体育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在中国的发展颇为迅速,体育产业将同旅游业、影视业和网络一起,成为21世纪最有活力和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体育用品行业工业总产值以每年500亿元的速度增长,健身商品占商场总额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在这样的浪潮下,吉林省的体育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之中。虽然吉林省体育产业的总量和发展水平与南方发达的省市相比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体育服务业,经营规模和质量层次与发达的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但就吉林省体育行业具有存量资产、人力资源、无形资产以及资本增值效率等发展趋势来看,体育产业已成为吉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体育产业的作用将日益显现出来。体育所蕴藏的巨大商机,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个新产业的巨大魅力。体育产业的迅速崛起也引起吉林省政府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作为区域性的大众滑雪、漂流、观光等体育旅游项目的呈现蓬勃发展的势态。只有在客观分析体育产业发展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找到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吉林省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对策与途径。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期刊网及图书馆查阅关于体育产业方面的文献资料,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访谈法

通过对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吉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观念、思路、社会效益等问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体育产业及体育产业结构的界定

(1)体育产业的界定

体育产业是社会各部门开展的与体育有关的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总和。即体育产业不仅包括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的各部门,还包括提供有形体育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体育产业包括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体育延伸产业和体育边缘产业四部分。体育本体产业是以体育自身特性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如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咨询培训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等,是产业的部门群。体育相关产业是以体育为重要资源和手段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如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建筑业、体育场地服务业等,是一种产业链。体育延伸产业是在体育产业周围形成的综合网络,各个部门没有性质上的联系,但有形式上的联系,如体育彩票、体育广告、体育信息传播、体育保险、体育金融、体育旅游、体育新闻、体育经纪等,是一种行业网络。体育边缘产业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本体产业的效益而提供综合服务的部门,如为使观众更好地享受竞技体育表演而提供的饮食、住宿、纪念品等,与体育本体产业密切相关。

(2)体育产业结构的界定

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体育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体育产业内部的构成以及各部门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合理的体育产业结构会使体育产业各部门之间保持平衡发展,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因此在发展体育产业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合理的体育产业结构,确立体育产业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部门应按怎样的序列和比例发展,以便发挥它们最佳的结构效益。理想的体育产业的结构模式是由体育本体产业、相关产业、外延产业三个产业结构组合而成的协调发展体系。

2.制约吉林省体育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主要因素

当前吉林省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需求的增大已成为吉林省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并将其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来培养,是吉林省宏观经济发展应该纳入的战略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吉林省地处祖国东北部,深受产业结构、消费市场、气候、地理条件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培养体育产业作为吉林省经济新的增长点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客观制约因素的限制。

(1)体育产业发展认识不够,优惠政策与市场法规缺乏

地方政府在思想认识上没有把体育产业、体育经济工作摆到重要的发展位置,对体育产业的理解和认识不全面,政府部门对于体育设施基本上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修建的,目的大多不是为了经营、赢利,在体育产业化、社会化之后,一些政府投资的体育健身设施也参与赢利性的经营活动。忽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目的和意义。缺乏对体育产业工作的整体规划和指导,没有相关的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体育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市场的繁荣一方面需要政策的扶植,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培育、引导和宣传。

(2)体育产业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规范的行业管理

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当前吉林省正处于标准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因此,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要在产业结构中有明显的提升速度,并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从整体上来说还很有限。吉林省体育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在发展中自身仍存在许多问题。同样吉林省体育产业尚未建立起健全的行业管理标准,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未实行积极、有效的管理,这将严重妨碍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主体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

资料表明,体育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体育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大都在2%左右。还有待探索。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健身娱乐活动逐步成为社会每一个成员的生活需求。但就全省总体而言,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了以长春、吉林为中心的体育产业快速增长带,而其它地区发展则起步较晚,还存在产业规模小、体育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

(4)体育产业发展目标短浅,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熟谙体育和经济两门学科的经营人才来运作。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体育经济院校,只是个别院校设立了体育经济专业,不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后续力量;现有的经营管理人员中,一些人的管理知识老化,急需更新或补充体育经济管理的新知识。许多单位对体育产业的理解和对体育资源的开发仍停留在出租门面、地皮、办培训班等低层次的利用上。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吉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培育体育产业作为吉林省经济增长点的措施

发展体育产业最显著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人们用于体育健身消费的开支每增加1%,就可以带动GDP增长0.5%,因此,对增加当地财富和经济收入来说,确实不应忽视。

(1)制定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导

近几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全省各级部门要提高对体育产业的认识,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将体育产业发展纳入吉林省经济发展规划,并加强领导,认真贯彻实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健全体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充实人员队伍,强化体育行政管理职能,确保体育事业经费足额到位并逐年有所增加,组织协调好涉及各有关部门的体育工作和各项大型体育活动,及时研究解决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切实把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议通过制定差别税率和减免税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项目、体育用品项目、体育竞赛表演项目和新型体育服务项目等。

(2)加快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重点突出,多点开花

根据吉林省体育产业实际发展的水平,现阶段应全面发展和完善相关的体育专业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重点由传统的体育用品进口转向体育用品制造和体育服务业。创造有代表性体育冰雪产品的品牌,建立若干体育用品的生产基地,根据区域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有选择地培育大众化体育消费市场,实现体育产业与支柱产业结构的相适应转变。

(3)大力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体育产业队伍的建设

我国体育产业不仅要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还要适应加入WTO后与外国同行的激烈竞争,但由于人才队伍培养的滞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体育产业要想最终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如果其中缺少了现代体育人才则是难以想像的。体育产业部门缺乏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将必然形成管理方式落后、经营内容简单、经营理念陈旧的尴尬局面。现代体育市场的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体育运动技术,而且要掌握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还要熟悉相关的国内外的法律知识。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经营人才,是体育产业搞活、发展的必要保障。

(4)多元并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根据国家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制定合理的体育经济政策。投资体制应变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吸引外资等方式并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加快发展吉林省的资本市场,同时,政府应积极帮助并扶植发展中小型体育设施,在项目、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5)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大力发展体育彩票业

运用市场机制做好信息服务,加强体育市场经营管理人员、体育经纪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满足群众对提高运动技能和掌握体育健身知识的需求,增强人民的健康消费意识。规划期间,积极开展对国内外体育产业的调查研究,为省内企业提供项目咨询和指导,提高体育信息资源使用效率。认真执行国家体育彩票发行政策,加强对体育彩票发行工作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促使体育彩票的发行科学化、制度化,使体育彩票收入成为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渠道,为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健身工程的开展及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资金。

(6)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高现有体育场馆的使用率

有了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加快体育产业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要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促进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体育休闲项目的经营活动。开发、引进新型体育服务项目,对新型体育服务项目适当减免各种税费,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场馆设施在体育服务业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对群众的开放程度,努力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体制。积极申请和举办国内、省内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承办,鼓励企业赞助体育活动,借鉴国内外举办商业赛事的惯例,逐步建立和完善竞赛中介机构和竞赛经纪人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做好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和经营开发工作。公共体育场馆要创造条件,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质量,方便群众健身娱乐。各类场馆要按照“以体为主,多业并举”的方针,兼顾训练、竞赛、群众健身娱乐活动和文化、经贸活动,积极开办一些有规模、有效益的体育经营项目,盘活现有体育资产存量。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也应在满足教学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

参考文献:

[1]赵 芳: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体育科技,2003,2 (24):2~4

[2]周 莉: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发展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体育,2002(6)

[3]元 晰: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非常规转换问题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3):232~234

[4]陈林祥 罗普磷: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

[5]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篇4

胡立君:我认为产业结构有三种含义:第一。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指国民经济中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工业内部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问的比例关系。第三,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指第一、第 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记者: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知识与技术创新、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自然资源禀赋、资本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是一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基本制约因素。您能具体介绍几个重要的因素吗?

胡立君:好吧。我具体介绍几个对产业结构重大影响的因素。

第一是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和扩散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影响,特别是技术革命,往往导致一些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的纺织工业基本上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汽车、化工、钢铁等产业群则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诞生的新产业,如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属于知识技术密集或资本一技术密集型产业。新技术革命不仅促成了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也使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发生变动。同时,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创新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这一转化正是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实现的。技术创新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从动态角度看,技术创新过程是同科学研究形成新的发明,新产品开发、试制和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构成的。技术创新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就农业而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农业科技拓宽了农业生产领域,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例如,温室栽培技术、滴水灌溉技术、品种改良技术等都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计算机工业的发展,不论是硬件技术还是软件技术创新,近二三十年来,都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大。

第二是自然资源禀赋。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过程所依赖的外界自然条件。一国自然资源的桌赋状况(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状况、矿藏总量及分布、水资源、气候等)对一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经济最早在寒带地区和沿海地区得到发展,当今许多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印证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农业的发展。而地下资源状况,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以及重工业的结构。自然资源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许多原来难以采掘的资源得到开发,并能开展综合利用和节约代用天然原料;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缓解自然资源对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从纵向发展过程看,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作为工业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先决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越是在初、中期阶段,其影响与作用可能越大。当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被制造业所取代,从而完成了起飞与初期阶段过渡时,它的作用与影响会趋于减小。

第三是需求结构。由于需要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而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在低收入阶段,恩格尔系数较大,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对吃、穿等产品的需求占主导地位,同时居民储蓄较少,无力发展资本集约型产业。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物品的生产也迅速增加。因而,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中心的生产转向使用工业原料的以设备、耐用消费品制造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的生产。同时,在这一阶段农业、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超过它们自身需要的过剩资金和劳动力、使资源向非必需品生产的转移成为可能。在人均收入高水平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消费选择的余地大为扩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日渐由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取代。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过程中原来的单品种、大批量的硬性生产流水线向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的柔性生产线的转变成为现实。目前出现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完全可以使同一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在样式、颜色、品种等方面有所区别,从而使得企业的产品能够适应与满足市场上不断变化的多样的需求。同时售前、售后服务空前发展,促使以信息咨询业等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

第四是人口规模与结构。人口规模具有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的规定。人口数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人口总置,质量指的是在既定的人口总量中不同的构成。在自然资源、资本数量与可利用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速度或一定时期国民产出的增加取决于可资利用的劳动力数量。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推动其产业结构转换的起始阶段,曾经受到了劳动力不足的制约。例如美国曾依靠大量的外国移民来缓解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不足所产生的严重制约。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

力质量(劳动者身体与文化素质)起主要作用。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源于人力资本投资。正因如此,现代教育发展成为实现一国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基础性产业。因教育的发展所形成的对一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的普遍提高,从而为现代产业乃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最稀缺的资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熟练工人。能否向新的或发展扩大中的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的劳动力,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重要条件,劳动力中缺乏这种可移性将阻碍产业结构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第五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在开放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比较利益机制实现的。一般来说。各国间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的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进出口结构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促进了产业的国际转移。目前。各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变时期,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对于普通制造业、家用电子产业,则保留研究开发部分,将生产装配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国际转移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产业转移呈现多层次性特征。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将对国际分工格局、世界经济格局和主要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一国资本的积累程度、国际投资规模、经济机制、产业政策、历史条件、战争与和平环境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总之,上述种种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因素可能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以至互相抵触,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现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

记者:我国要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丰富的内容。它是政府制定产业蛄构政策的目标导向。胡教授。请惩谈谈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和内容。

胡立君: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是一相对的概念,它不是指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而是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水平、人口规模、国际经济关系等特点,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达到与上述条件相适应的各产业协调发展的状况。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

一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即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运行质量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产业结构就越不合理。

二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资源利用水平应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其标志是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提供了基础,而高度化则推动产业结构在高层次上实现合理化。结构的合理化首先着眼于经济发展的近期利益,而高度化则更多地关注结构成长的未来,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全过程,应把合理化与高度化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在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中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三是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一方面是产业部门间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即从时间序列的产业波动性评价产业的均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指产业部门、产业要素在产业发展中要协调一致。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一种比例协调的结构,意味着不存在明显的短缺、剩余产业,也不存在着瓶颈产业,各产业均能合理、有序地发展。

四是产业发展的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产业发展,即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通过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各产业的高效发展。可以从速度、质量和效率三个维度来考察产业发展的状况。产业发展速度表示某一产业总体规模扩张快慢,一般用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就业人数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产业发展的质量从更长远和更深层次来揭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内核动力,常用技术进步率、产品的技术层次分布、单位资产的产出额等指标来衡量;产业发展的效率是表征某一产业的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可以从资源配置效率、资源利用率、技术进步与扩散度及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来考察。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处于结构之中的各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都是息息相关的。是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的基本保证。

记者:对于提升我国农业、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您有那些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呢?

胡立君:今天我只能从宏观上简要地谈几点对策。我认为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主要是3点。

一是适应新形势,始终重视农业发展。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农业生产上去很难。掉下来容易,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经济的活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农户经营规模小,主要带来三个问题:一是不利于采用先进技术;二是不利于进入市场;三是效益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解决这三个问题开辟了现实的途径。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生产。为使农民生产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企业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不仅使小规模生产的农业解决了进入市场和采用先进技术的问题,而且使一家一户经营的农业走上了分工协作的社会化生产道路,使农民有可能分享工业和商业的利润。提高了农业的效益。

三是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激发和维持农民积极性。为了使调动和维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制度化,应该建立能够调动农户、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力和财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项目在内的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应该同时建立农产品价格支持基金和农业保险基金,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统一的农业风险基金,作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经济基础。这样结合的好处在于,该基金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重灾年补偿农户损失并抑制农产品价格暴涨;丰年以保护价收购过剩的农产品;平年还可以用于积累,进行自我发展。从

组织机构角度看,为了降低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本,可行的方法是借助现有的农村基层政权、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以及农村信用社、农村供销社等组织系统,结合正在逐步建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各自为政的多个不同系统重组。形成一套可以使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共享的统一的多功能组织机构系统。这种机构重组,由于实现了资源共享,既可以解决现有各个机构体系普遍感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紧张的问题,更好地完成各种职能,又可以从总体上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和效果,节约国家有关行政开支,也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提升我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主要是两点: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应是“跟踪前沿,重点突破,引进创新”,这一战略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实施这一发展战略应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密切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基础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由国家投资,努力培育高技术发展的根基。但高技术发展重点始终应该是产业应用技术,特别是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对改造传统产业有重要价值的高新技术。

第二,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既要把握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又要注重国际分工和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成为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强劲原动力。

第三,引进高新技术必须注意消化吸收,将引进技术变成我国产业追赶世界技术水平的契机,尤其是要避免再走重复引进和“引进――引进――再引进”恶性循环的老路。

第四,高科技企业家是将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缺乏具有现代企业驾驭能力的企业家队伍,培养和造就大批一流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家队伍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最紧迫任务。

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提供的市场融资机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经验,鼓励和支持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作,使之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催化剂。”

二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的方向,但传统产业的整治则是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中关系全局的大事。

篇5

一、 引言

近期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重申支持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使虚拟经济更好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目前,经济领域学者对虚拟经济在合理范围内能够较好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而过度膨胀则会危害到实体经济的认识基本一致。但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标准(Standards)和警戒线(Boundaries)。

二、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概况

1. 中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概念界定及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划分理论,并考虑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金融市场分类等因素,文章将虚拟经济范畴界定为以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为主的经济总量,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证券基金市场、期货市场和商品房销售市场的交易规模。同时将工业增加值规模界定为实体经济方面。

从规模上看,2006年之前,虚拟经济总量与GDP、工业增加值呈相对协调发展,而2007年后,虚拟经济总量开始加速上涨,远超工业增加值等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

2.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内在比率关系。金融相关比率FIR (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是国内外学者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内在比率关系的重要指标,它是指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在总量上的关系,即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的比率。金融增长快于实物经济增长,金融相关比率上升,但上升不是无限制的。文章将M2/GDP作为金融相关比率,虽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相关比率(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国民财富之比)存在差异,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我国1999年以来的金融相关比率和工业增加值变化趋势看,2009年之前,金融相关比率保持相对稳定,与工业增加值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而2010年之后,金融相关比率攀升而工业增加值增速不断下行,形成“剪刀差”。

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体现在三方面:第一,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虚拟资本一开始是从实体经济中产生的剩余资本里转化而来,因此,实物资本或实体经济是虚拟资本存在的依托,同时,实体经济是虚拟资本的利润源泉;第二,拟经济独立于实体经济,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第三,虚拟经济中的长期资本又会以某种方式与产业资本融合,以实体经济的形式存在。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实体经济的融资提供较大便利,利于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经济效益的迅速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快速升级;但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迅速发展容易造成泡沫经济,使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加大。

实际上,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时,虚拟经济的发展将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一国经济增长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当虚拟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实体经济时,便会产生金融抑制现象,导致资金的低效运用和市场分割,并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时,则会引发过度投机和金融泡沫。

三、 全要素生产率

1. 全要素生产率内涵。生产率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看,生产率与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均会促进经济增长。从效率角度来看,生产率等于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总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以索洛(1957)等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增加要素的投入,另一种是提高单位投入的产出效率。但长期来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仅仅依靠增加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是无法持续的。因此,一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主要是依靠提高技术水平以推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在衡量技术水平时,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比单要素生产率更优越,更合适。全要素生产率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可以看成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剩余值”。

2. 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方法。假设中国经济的生产函数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分别代表资本k和劳动l的产出弹性;当规模报酬不变时, 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

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模型1:

采用1991年~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亿元)做为衡量国民经济整体产出的指标;历年社会劳动者人数数据(万人)做为历年劳动投入量指标;资本存量数据(亿元)(该数据是根据历年全社会固定投资完成额测算,按照10年期平均折旧,残值为0计算得到)做为资本投入量;但是模型1结果显示自变量间存在共线性,系数因偏小而不尽合理,于是采用哑变量代替模型1中的时间变量t,进而模型1变为:

根据1991年~2015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情况,假设当处于2000年~2008年期间,哑变量取值为1。模型2结果如表1,从模型2结果也可看出,哑变量的取值是符合中国实际经济情况:即在2000年~2008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较明显。

3.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分析。总的来说,中国经济TFP是先升后降的,TFP在2003年之前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从2004年开始至今基本处于下降趋势,只是在2007年稍有反弹后继续下降。而TFP增长率在2003年前虽下降但也是正增长,而从2004年开始变为负增长。

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图1)中可以看出:第一,资本投入的报酬率高于劳动投入的报酬率,一定程度说明劳动力未能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发挥充分作用。第二,从2004年起TFP下降且TFP增长率由正转负,反映了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逐渐降低,说明此时中国经济的增长大量依赖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是典型的投入型增长方式,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效率。第三,1978年起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如1984年进行了以价格双轨制为特点的工业改革;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住房改革;2011年加入WTO,而这些改革措施带来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使得红利在2000年~2008年期间才陆续释放,导致这时期国民经济整体产出明显增加。第四,2008年之后,随着改革红利效应趋减、大规模经济刺激导致产能过剩行业重复建设,对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产生挤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

由此可见,中国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低下,生产能力利用水平偏低,设法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有较大促进作用。

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黄金比例及结论。文章以虚拟经济总量代表虚拟经济发展规模,以工业增加值代表实体经济发展规模,研究虚拟经济总量与工业增加值之比对上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最终回归结果如下:

@里xt表示虚拟经济发展规模/实体经济工业增加值规模。对上述式子求导,得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对全要素生产率起促进作用的黄金比例为:X=16.7。也就是说,当虚拟经济发展规模是实体经济工业增加值规模的16.7倍时,两者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这时对全要素生产率起着促进作用的正效应,虚拟经济的发展将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图2趋势表明:在2008年该比例达到15.2,2009年~2014年该比例远大于上述黄金比率16.7,在2010年达到顶峰31.3。这充分说明自2009年开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已经不在合理区间,也就是说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可能会引发过度投机和金融泡沫,诱发系统性风险。

三、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1.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滤波分析。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既有短期波动因素也有长期的趋势性因素。从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情况看,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比如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加值等都会围绕着它们自身的确定性趋势发生周期性波动;同时,在微观虚拟经济体层面,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基金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其交易规模的变化虽然呈一定的波动,但也并不总是随机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趋势性。尤其对于虚拟经济体而言,趋势成分更能表明市场的机制建设和发展规模的趋势性特征,而波动成分更多的表明了短期市场的投资、投机行为。所以,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考察宏观经济的波动,还是在微观层面分析虚拟经济体的交易变化情况,既需要了解变量的趋势成分,又需要了解周期波动成分,这就需要时间序列的HP滤波法。

经过HP分解后,可以得到每一个变量的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其中:变量工业增加值经过HP分解后的趋势成分可以看作是我国实体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反应实体经济在较长时期内的增长潜能与变化的方向,所以其变化方向的调整也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大周期的体现;而周期波动成分反应的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之间的差额,即所谓的短期波动,反应的是由于宏观经济内在或者外部环境变化的各种冲击带来的实体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具有反映的及时性特征,其变化方向的调整可以看作是实体经济小周期的调整。相应地,对虚拟经济、工业增加值、股票交易等指标经过HP滤波分解,可以得到其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分别代表虚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TFP),以及各虚拟经济体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内的波动幅度。

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长期趋势、短期波动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由于样本数据都是时间序列数据,且要以动态时间序列模型作为分析基础,所以在进行深入的模型分析之前,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测其是否存在单位根,拟或是同阶单整的。因此,先检测单位根以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再对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分别进行协整分析。然后分别进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长期趋势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短期波动的GRANGER因果检验。

从上述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可得出:长期趋势上,实体经济与各虚拟经济体之间存在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虚拟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虚拟经济各主体市场的发展。从短期波动的关系上看,股票市场、基金市场的短期波动能够影响实体经济的短期发展,因此对于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不仅需要重视长期的制度性、趋势性分析和风险管控,也需要重视短期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而期货市场、商品房市场、债券市场的短期波动对实体经济短期波动的影响较小,因此需要长期持续的制度性、规律性和趋势性的规范管理。

四、 总结与建议

自2009年开始,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可能会引发过度投机和金融泡沫,诱发系统性风险。

因此经济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1. 增加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在重视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要制定相关奖励措施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经济结构的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 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与约束。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构已经严重偏离最优比例,出现金融资产、不动产价格脱离真实价格水平的虚涨现象。为了保障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必须监督和控制各种促进泡沫增长的投机活动以约束泡沫经济的发展。

3. 提高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准入条件。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步伐协调,要精准、高效地资金引导至实体经济领域,避免过多滞留在虚拟经济领域。一要提高金融机构设立条件和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规范金融市场发展秩序,强化准入标准在产品设计、风险控制、资本约束、从业经验和技术运用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必要时可以采用牌照监管方式提高准入条件;二是深刻认识金融创新的实质,要以是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金融和系统性风险为出发点,回归金融创新的本质要求,对P2P、众筹等所谓的通道型、复制型金融创新要及时稳妥治理和规范;三是对于银行业等风险管理较为规范机构,要由业务监管向资本监管转变,进一步强化资本监管,在资本约束下,倒逼和鼓励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和精细化水平,助推银行机构向低资本消耗的模式转型。

4. 深化市场经济建设,构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双向促进机制。虚拟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虚拟经济各主体市龅姆⒄埂R虼嗽谖夜市场经济建设及经济转轨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应该多沟通、多协调以确保各市场政策目标一致。

参考文献:

[1]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6):51-61.

[2] 刘迎秋.论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J].经济研究,2001,(8):3-14.

[3] 曹源芳.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关系――基于1998-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6):57-62.

[4] 杨万东.虚拟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5):77-80.

[5] 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2):17-24.

[6] 刘沁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性的统计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24):120-124.

[7] 曾虹.虚拟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探索[J].统计与决策,2012,(32):6-7.

篇6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29-02

近几年来,面对世界性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已经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我国政府于1994年就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资源丰富的中国,全面提升经济质量、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资本经营,实现其资本收益的回收,即生态经济化;二是产业经济部门的生态化经营,彻底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输出、大量废弃的低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环境资本收益流失或环境资本经营亏损问题,建立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资源―产品―资源化产品―环境加工―再生资源”的系统低成本高效率的产业生态经济增长方式,即产业生态化。

1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内涵

1.1 产业生态化

1.1.1 产业生态的概念

产业生态化就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中,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实现产业生态化要求我们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

1.1.2 产业生态化精髓

产业生态化的精髓是实现产业流程的生态化再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产业经济流的生态化再造,通过建立绿色可持续国民账户,科学评估反映生态经济效率、生态可持续能力、财政运行可持续性、代内平衡与代际平衡等质量经济指标,实现环境资本收益的回收。(2)产业代谢过程的生态化再造,通过投入产出的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等方法重建产业过程中物质、能量、信息以及资金流动的生态化网络系统,实现系统成本最小化、消费最小化、效率最大化的产业生态实体。(3)产业集群布局的生态化再造,通过资源循环、互补与共生的内在流动规律,实现关联关联产业的生态化集群,最大限度地利用该产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创造价值,实现整个系统低成本高效率的经济产出。

1.1.3 产业生态化的作用与意义

产业生态化是为了经济走向质量与循环的优先发展道路,而不是狭隘的以保护生态来遏制经济发展,因此这要求以质量经济为最终目标的经济过程的两个方面必须相互协调。这就是说产业生态化并不是简单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而阻碍经济发展,而真正要强调的本质是实现以低耗、优化利用生态原料资源的产业经济系统,强调生态资本货币价值最大化的生态产业经济化系统、重新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系统,这个系统在实现低耗优质的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同时,更能够实现生态资源经济化的资本化经营实践,这种发展系统正是与科学发展观要求是相一致的,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安全、社会发展的稳定、经济发展优质的循环经济发展系统。

1.2 生态经济化

1.2.1 生态经济化概念

生态经济化就是采用合理经营和适度利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环境资产的真实价值,合理回收环境资产的增值,建立健全绿色会计制度和国民账户体系,真正建立环境资产资本化经营机制,实现环境资产的有机生态循环以及环境资产持续考虑的价值供给和增值(亦即还原环境资产的资本性本质)。

1.2.2 生态经济化本质

生态经济化就是认为:环境是资产,是一种特殊资产。作为资产,它能够通过交易发生产权或使用权的转移,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拥有者(企业)带来利益。作为特殊资产,一则体现在它与人力资本并列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典型方式包括:一是通过有形物质转移实现价值或价值增值,如矿产、水、森林、土地以及各种生物等环境资源性资产;二是通过无形生态服务实现其价值或系统网络外部性价值的增值,如区域性生态环境的生态净化、生态舒适度、生态美度等环境功能性资产。尽管这些环境资产有诸多差异性,可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传统经济方式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强度的增强,环境资产愈加稀缺和有限,甚至形成环境悲剧。

2研究现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产业生态化”产业经济发展思想,正是因为它与人类生存安全和真正富裕的质量经济的需要相一致,随后,很快就由概念转化为指导产业设计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回顾其早期的研究与实践,“产业生态化”仅是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产品和流程的产业设计中,目的是实现产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消费的优化,废弃物产出的最小化;随后发展到运用原理革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以此来指导产品和产业过程设计,指导生产和消费赖以存在的经济制度的设计,并指导人们深入分析经济系统中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规律。如同Cantlon的研究结论:将生态原理融入文化和制度革新,融入产业与政治经济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经济中,才是令人满意的、可持续的系统。

3存在问题

显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对于生态环境资源价格的制定缺乏一定的标准、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职能部门。(2)没有形成良好的自然生产要素市场。(3)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化和价格扭曲。(4)传统的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方式存在弊端,没有将生态环境的贡献纳入其中。(5)对于如何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相互融合,仍然存在缺乏成熟完善的措施。

4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相互融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4.1 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融合,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前者是产业过程的变革,后者是生态系统的价值化与货币化。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生态化和经济化,实现社会的真正富裕。

(1)产业生态化为保证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把产业活动纳入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以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2)生态经济化是扫除实现产业生态化的障碍的重要手段。当前许多公共资源产权不明,价格扭曲阻碍了产业生态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因产权不明而导致的资源无价、低价,因补贴而造成的某些生产资料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等。生态经济化就是通过制定规则,对污染量进行定价,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进行正确评估,从而有效地利用价格效应,进行市场交易。在市场价格效应下,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会激励厂商企业节省资源、综合利用资源,以求利润最大化。

因此,要使我国强大的环境资本成为真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稳定、高效率增长的循环动力,就一定要革新高耗、低效的滥用环境资源制度,必须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融合,以确保资源性资本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

4.2 实现有机融合的方法和措施

(1)制定环境价格。价格是引导行业行为的有力杠杆。我们要根据一定原则对生态环境资源实行定价,以便所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主体都因损害了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而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任何保护环境的产业都能因其恢复和增加了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而得到丰厚的报偿。(2)完善产权制度,提出完整的产业体系政策指导,加强环境立法。产权界定是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许多生态环境资源是可以事实产权界定的,如森林、山林、草原、流域、湖泊等,可将限定用途的使用权交与一定的主体加以产业化经营和管理,并且赋予其不受污染破坏的权利。有的环境要素如大气、海洋等不好进行产权界定,则需要采用立法的方式加以保护。(3)建立一个新的要素市场―― 自然生产要素市场。企业必须通过市场交易才能获取这些要素,它们可能造成的外部成本就事先被内部化了。这就势必使企业尽可能节约利用资源,推动产业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损害。(4)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经济化与产业生态化的有机融合。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生态经济化与产业生态化是一致的。我们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度上多下工夫,要在产业规模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化的进程,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发展的同步。(5)转变观念,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纳入政绩考核之中。我国在长期加强政府职能以来,认为环境产权公有,甚至认为生态环境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忽视了它们是人类生存之本的重要性,或者是由于为了政绩、为了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与破坏。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宣传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并且将环境保护与经济质量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加快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结合。(6)建立绿色会计制度和国民账户体系,利用绿色GDP来衡量社会的发展水平。绿色GDP=现行GDP-自然部分虚数-人文部分虚数,充分体现生态环境资源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力量。

5结语

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融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加强宣传教育,强调协调发展,提高经济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从而达到产业生态化过程中的资源高效利用、产出经济化与最大化、排放最小化与生态化的循环经济,质量经济的目的。

篇7

[2]雷希颖.加多宝侮辱事件应自己反思[EB/OL].内蒙新闻网,.

[3]陆纯皓.中国食品企业危机管理[D].复旦大学,2009.

[4]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5]Benoit, W. L. Image repair discourse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1997(23).

[6]媒体人怎么看,加多宝“多谢大V行动”的失败[EB/OL].微口网,http:///v/fc3641?source=qrcode.

篇8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3-0056-04

一、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分布与专业化分工

绍兴素有“纺织之乡”之称,经过多年的发展,纺织产业已经成为绍兴的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绍兴经济的发展、出口创汇和劳动就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绍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3234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纺织产业总产值占浙江省31.9%,比2011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2084亿元)、化学纤维制造业(810亿元)、服装鞋帽制造业(340亿元)分别增长12.0%、10.5%和1.1%,增速分别高于浙江省相应行业增速的3.2、5.5和0.7个百分点,产值占浙江省相应行业比重的38.8%、30.8%和16.0%。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由若干子集群集合而成,各个子集群集中在不同的区域乡镇,基本上形成了市区以化纤产品为主、诸暨以袜子和衬衫为主、上虞以棉纺织和染料为主、嵊州以领带为主、新昌以毛纺和纺织机为主的块状集群分布。绍兴的纺织产业在全国纺织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拥有“化纤布的生产量、领带的生产量、袜子的生产量、纺织品的成交量”四个全国第一。同时,绍兴拥有健全的专业市场,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中国轻纺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依托专业市场,绍兴纺织产业形成了大区域范围的产业集群。强大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区域内相互配套、共同发展的新优势,集群内的工业企业产销联动,互促互进,有力地促进了绍兴经济发展。

(二)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特征

1.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自身的聚集度不断提高,集群内部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良好,资产总额与利润总额也逐年增加,如表1所示。

2.产业链较为完整,区际分工明确

绍兴纺织产业经过多年的集聚发展,块状经济已经形成规模,逐步成为了当地支柱产业。纺织产业有化纤、毛纺、棉纺、丝纺、麻纺等多个门类,各个门类又有纺纱(丝)、织造、印染、家纺、服装等多个环节。绍兴纺织产业从化纤起步,通过横向拓展及纵向延伸,目前已经形成了上游的化纤原料,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服饰的完整产业链,并围绕该产业链出现了纺织机械、印染助剂、技术服务、纺织软件等辅行业。完整的产业链、配套的产业与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市场、嵊州领带城、大唐袜业城为代表的专业市场,以及浙江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纺院江南分院、大唐袜业研究所为代表的专业服务机构相配套,形成了国内最完善、最具规模优势的纺织产业体系。

3.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相互依托,相互推进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反过来又会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在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与配套的专业市场同步发展,主要有柯桥的中国轻纺城、钱清化纤原料市场、越城区轻纺城原料市场、嵊州领带城、大唐袜业市场、上虞伞布市场、绍兴(中国)染料城、新昌兔羊毛衫市场。这些专业市场是众多同类纺织企业销售产品的总窗口,也是纺织企业采购原材料、辅料的公共营销平台。正是这些专业市场的形成吸引了更多的同类企业,使绍兴的纺织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4.纺织产品出口规模较大

从1998年开始,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产品开始大规模出口。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全市纺织品服装出口86.4亿美元, 同比增长5.8%,较上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比重达66.6%,分别占全国、全省出口总额的6.8%和28.4%,增幅分别低于全国、全省6.3和4.6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66.3亿美元,同比增长6.2%;服装出口20.1亿美元,同比增长4.5%。

二、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绍兴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一)评价指标

产业集群具有多样性和发展动态性的特点,因此,难以通过具体数值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予以界定,只能依据相关的统计数据,采用指标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本文以出口评价法为依据,从产业竞争力、创新竞争力两个方面构建了评价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4。

(二)评价结果与分析

依据前文所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分别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绩效评价。

1.产业竞争力分析

综合评价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1)2006―2012年的7年间,绍兴纺织品出口额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一定下降外,基本保持逐年递增发展趋势,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见图3);(2)集群纺织品出口一直保持顺差态势,基本处于逐年提高的状态,特别是2011年,顺差额达到了127.41亿美元,集群纺织品的出口创汇能力较强(见图4);(3)绍兴纺织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在0.9以上,表明绍兴纺织产业和纺织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明显;绍兴纺织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较高,2012年达到32.47,说明绍兴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见表5)。总体来看,绍兴纺织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基本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表明了绍兴纺织产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竞争力不断提高。

2.创新竞争力分析

(1)人才竞争力分析

绍兴纺织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涌现了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技术水平较高的纺织人才队伍,他们能自如运用现代化设备,借鉴与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但制约其发展的仍然是专业人才缺乏,目前,绍兴纺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少,档次低,各类技术人员占员工比例仅为3%左右,并且大多是知识面很窄的技术师傅,真正具有开发能力的能贯通原料、织造、印染、面料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凤毛麟角。

(2)科技竞争力分析

虽然绍兴纺织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但是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高性能、功能化纤开发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面料开发滞后,很多纺织企业停留在模仿阶段;纺织机械和机电一体化水平相对较低等。科技创新能力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纺织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偏低,科研经费投入相对较少。目前,大多数绍兴纺织企业科研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为1%,低于国际水平的2%~5%。

(3)信息竞争力分析

与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较低的现状相比,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信息竞争力则相对较强。装备的信息化方面,绍兴纺织企业购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配套上了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运用最多的是CAD技术。同时,绍兴拥有多个比较成熟的软件产品,纺织通网上贸易平台、纺织原料搜索与服务、印染企业管理执行系统等软件在纺织企业中有较广的应用。90%以上的纺织机械装备采用嵌入式控制软件,装备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企业管理方面,绍兴骨干企业业务流程管理集成度达到60%以上,正逐步建立完整的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方面,绍兴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了“网上轻纺城”项目。截至2013年6月,网上轻纺城访问量高达200万次,会员注册数超过了165万人,共建立网上商铺40万家。

三、提升绍兴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绍兴纺织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已完成了最初的市场拓展,但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了集群内部产业链档次偏低,高附加值的服装设计和品牌运作能力较弱,制约了绍兴纺织产业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并非以价格为主,绍兴众多纺织企业在竞争中相互压价直接导致了其利润空间被压缩,整个纺织业的利润微薄。如何快速发展,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是集群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政府层面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竞争和企业选择的结果,但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与扶持。从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看,正是在政府指导下发展壮大起来的。进一步提高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绍兴各级地方政府还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1. 合理界定政府角色,加强产业引导作用

绍兴纺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针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但又是传统的产业集群这一现实,政府应制定合理规划,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政府应积极运用财税政策,引导集群内纺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引导集群内的优势企业、龙头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关注中小纺织企业,促进集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不能忽视广大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中小纺织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虽然较小,但对整个集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大对其金融支持的力度。

3.营造区域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

政府部门要提高人员素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法制环境,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在产业集群内部,政府要鼓励先进纺织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果的转化,鼓励纺织企业的科技创新,在集群内部形成向科技要市场,向科技要利润的良好竞争局面。

(二)企业和行业协会层面

1.优化营销渠道

优化营销渠道是提升绍兴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集群内的纺织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互联网交易,通过网络使生产商与消费者联系起来,省略中间销售环节,降低成本。同时,以终端市场为中心进行营销渠道的管理,使渠道内各成员的关系由交易型转变为伙伴型,通过传统的单一渠道向多渠道销售转变,提升集群整体的竞争力。

2.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在国际市场上品牌至关重要,也是决定纺织品售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是绍兴纺织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保证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联合与合作

集群内的纺织企业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理念和营销理念,整合集群的内部资源,提升集群内部的产业链档次;加强集群内纺织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提升集群内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纺织行业协会要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加强与纺织企业的沟通,开展与各国纺织工业组织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同时扩大其在绍兴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专业技术部门间合作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何晓英.金融危机下绍兴纺织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消费导刊,2010(5):67,205.

篇9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3D电影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在人们获得二维电影所带来的感官享受的时候,人类永无止尽的求知欲和紧凑的生活节奏带来的压抑感使得他们并不满足普通的排压方式,而更多寻找一些新奇的方式,让人们不仅感受到一种超时空的并且是全方位立体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在电影中完全释放自我,排解压力。3D电影的兴起更源于电影公司和制片人依托现代科技不断追寻新奇的电影表现方式来展示其电影艺术。

二战后,欧美经济蓬勃发展,为了将观众从电视拉回到电影,立体眼镜被大量推广,加之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立体电影的良好感受,3D电影迎来了它的一次春天,《博瓦纳的魔鬼》则将人们正式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1953年的《蜡像馆》成为另一个3D技术的成功典型,它第一次在电影院中使用立体声音响。

20世纪60年代,3D电影基本上处于冰点状态,但仍有新技术的发明,如Space-Vision3D技术,用一个胶片叠加两个立体影像,解决了同步的问题。尽管3D电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复苏,但未能避免再次崩溃。

迄今为止最成功的3D电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从这开始,人们广泛的需求促使大量的3D影片投入市场,2010年底中国3D银幕已经发展到2400块,位居全球第二。3D电影经过百年的探索后进入了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不断循环扩大中。

二、3D电影所引发的环境问题

随着3D电影的逐渐普及,各种环境问题也逐一呈现,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资源浪费、电子设备的危害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也对应于3D电影制作的三个不同阶段:前期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以及放映阶段。

1.拍摄中资源的浪费。这一问题主要产生于3D电影前期拍摄阶段。在准备过程中,美术部门进行置景、道具的配备会产生大量的难降解物,而在一部影片拍摄完毕后只有小于1/3的部分会回收利用,对环境的美观和小环境内的生态产生不小的影响。同时,电影拍摄需要营造浓厚的场景氛围,这必将对环境产生干扰。首先,拍摄某些场景具有危险性,如爆炸场景,爆炸后的烟尘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有害气体未经处理肆意排入空气,造成局部的空气质量下降。其次,拍摄中人员的化妆、食宿等过程留下的大量生活垃圾和塑料废弃物大量存留在环境中,对土壤、水质的破坏是长期性的。

2.制作工序中电子设备的危害。后期制作的工序主要有剪辑画面和对白,制作声音,制作特技,制作片头片尾等。在此阶段中,大量工序主要是通过电脑处理完成,电脑大量的应用软件处理大大提高电脑的折损程度,增加电脑报废率,报废电子产品不仅难处理而且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壤、水质等多个生态系统的污染。

3.观影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在为3D电影配备各种现代设施的时候,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将加重环境的压力。同时,影院为营造神秘感几乎没有自然采光的渠道,取而代之的是暗淡的人造灯光。长期在此的工作人员极易患上“病态建筑综合症”,危害身心健康。

在3D观影的过程中,对眼睛的伤害尤为严重。其一,人体长时间观看3D电影,大脑被迫去耦合“辐辏―调节”在不协调的情况下传进大脑的信息就会出现视觉疲劳、视物模糊、头痛等症状。其二,在观看3D电影时会产生“3D眩晕症”。 3D画面逼真且视角频繁切换,人的眼睛会不停进行自动调节以适应屏幕,并不断地向大脑传达“自己真的在动”的信息。这样头脑发生了“知觉错误”的矛盾,造成神经中枢的混乱,引发头晕、恶心等症状。其三,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若让儿童以左右眼不同影像实现3D效果的做法,让眼睛不断地运动调节自己的晶状体以变换焦距,对其眼睛发育存在潜在影响,很可能会造成斜视、弱视。而过度的声光刺激又会引发幼儿不良反应和烦躁情绪。

三、针对3D电影环境问题的解决机制

面对3D电影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多渠道才能有效解决,从政府层面来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建立国家级3D技术基地,实现制作和设备国产化。在全国建立若干个布局合理、技术先进、集约化的大型数字化制作加工基地,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牵引关联产业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的转型。

(2)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当3D电影在中国风行伊始,我国尚未有明确的法律条例来规范3D电影市场,以至于企业只谋盈利,从而造成了3D的泛滥,因而加大法律规范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应通过市场的自主调配来协助解决问题。

(1)加快国际合作,优化产业链条。我国3D电影起步晚,首先要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共同出资、共同版权、共有品牌的国际合制合作模式,提高我国整体水平。其次,优化产业链条,加强资源的有效整合配置,以从源头应对3D电影产生的各类问题。

(2)完善市场机制,建立行业规范。完善市场机制,创造健康的生产和消费环境,明晰竞争环境,引导生产企业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建立权威性的行业协会,规定整个行业的道德准则及技术标准,尤其是明确3D技术的运用规范,以防止行业的混乱。

(3)克服浮躁心理,培养专业人才。企业虽有资金购买一流的器材,但真正用立体摄影机拍摄的3D电影,主要是聘请外国摄影师。而企业浮躁的心理促使其一味的追求利润忽视质量,使中国3D电影并无真正实力可言。所以,只有具备懂得拍摄的人才,潜心创作才是发展3D电影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司争鸣.中国3D电影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学术交流,2012(214):125-129.

[2]洪艳,陈佩怡.3D电影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93-99.

[3]水琉璃.3D电影与健康[J].百科知识,2010(2):49.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179-02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农业专业的基础课,植物生产与环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内容涉及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农业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并且各学科之间知识相互渗透、整合,联系密切,相较于以往单一的课程,这一科目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应用性,这对以往适应单一课程教学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不仅在专业知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如何才能讲出特色、提升学科魅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且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更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 重视绪论部分,上好专业第一课

职业中学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都是从零开始。大家学习了近十年的语数外,突然接触一门从未接触过的专业课,可以说,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怀着既好奇、新鲜又想认真学好专业课的心态来学习的,所以,当学生打开崭新的书本,从绪论开始入门,学习新课时,都会听得格外认真,希望学到知识,了解和语数外不同的专业课,那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讲解绪论时,运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观看模型等,让学生对这一专业乃至农业学科产生更直观形象的印象,也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和自然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诱导思考,比如:为什么树叶是绿的、花朵是五颜六色的、为什么炎热的中午不能给植物浇水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一起探讨和提问,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做到这些,学生在学习中首先克服了畏难情绪,那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有了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另外两门理论性更强的专业课奠定了基础。

二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学科,植物生产与环境讲解的知识点大多为基础性的,需要牢记,才能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另外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较密切,内容多而范围广,可以说,上到天文,下到地理,都有涉及。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就会被大量的名词解释、苍白的书本知识湮没,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减弱,对学生今

后的学习百害而无一利,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保持良好的积极性。比如在讲到“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时,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或实训基地,采集各种形状的植物叶片,甚至拔一些草本植物的根、茎,然后结合书本,让学生讨论、归纳根、茎、叶的形态,教师只作为一个听众,记录一些典型的问题,但是不当堂课给予评价,给学生留下悬念。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户外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鼓励了学生课后自己去书本寻找答案,进行更好的归纳总结。

三 成立兴趣小组,实现项目式教学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后有许多有趣的实验,在学习新课时,穿插实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第三章土壤水分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学相关内容,然后对此内容进行整理与总结,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所学内容,成立若干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步骤,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调查当地土壤的质地类型、测取土壤的容重及土壤含水量,进而算出该土壤是否需要灌水及灌水量多少,实验做完后进行结果分析及讨论。这些实验程序设计、过程操作及讨论、总结,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通过这种项目式实验,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不但牢牢掌握了知识,并且和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多媒体教学

篇11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沿海,被誉为中国最美十大海滨城市之一。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日照市的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2年日照蓝色经济已经占到GDP总量的44.1%,总体形势良好。但是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不高等结构性问题仍然制约着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在蓝色经济区环境下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日照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日照市产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

1.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日照市海陆交通便利,东与韩日隔海相望,南临江苏连云港市,北与蓝色经济龙头青岛市接壤,使其顺利对接产业转移。日照市处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结合部,是潜在的增长极。优越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旅游服务业发展。

(2)基础条件适宜。港口优势是日照产业发展最突出的优势,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日照港是著名深水不冻港,是现代化双亿吨综合大港,吞吐量居沿海港口前十,同时还是世界重要能源、原材料中转基地。港口连接我国中西部铁路、公路网,集疏运能力强,沿海地势平坦,特别适合临港产业布局,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3)政策环境支持。日照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核两极”产业布局中的南部增长极,是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的排头兵。发展蓝色经济、蓝色产业已得到国家、山东省和日照市三级层面的全面政策支持。日照市还设立市级蓝色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排出160条重大事项、重大支持政策和307项蓝色产业重点项目,规划“到2015年,日照蓝色产业、海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将分别达到50%、21%、10%,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的产业经济目标。

2.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劣势

(1)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一方面,2012年日照市GDP仅有1352.57亿元,远落后于蓝色经济区内的青岛、烟台和潍坊等城市,经济基础薄弱束缚了城市产业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另一方面,城市蓝色经济结构层次较低,钢铁、石化、浆纸和电力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旅游产业等高层次产业方面。

(2)产业纵深度低、根植性差。一方面,日照市辖两区两县,土地储备少、土地资源紧张,经济腹地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和产业发展缺乏纵深度,这些均制约着产业集聚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许多产业和项目都是依靠招商引资发展起来的,产业缺乏内生的驱动力和持久力,因而产业本身游弋性较大,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3)蓝色产业不“蓝”、特色产业集群少。目前日照的产业多集中在陆上,海上产业少,海陆统筹性差;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等问题导致蓝色经济不“蓝”;日照市目前仅有钢铁、石化等几个特色产业集群,直接影响了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3.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机遇

(1)外部机遇。“新亚欧大陆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带等发展战略交织于日照,而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日照市定位为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的排头兵,政策、资金、人才、科技力量将形成集聚效应,这些给日照市蓝色经济、蓝色产业及城市的发展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内部机遇。一方面,日照现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鲁南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和清大华创孵化器等,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内生动力;另一方面,随着土地、资源的约束,青岛本地企业以及驻青日韩企业积极寻求向外扩张的发展战略为日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接青岛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机遇。

4.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威胁

(1)海洋生态环境约束增大。日照市近年来在积极推进钢铁、原油码头、纸浆、电力等项目,不可避免的对空气、水质等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影响了生态环境和旅游产业发展;临港产业、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对海洋及岸线资源开发的力度明显加大,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着围填海现象,可能会造成自然岸线缩减、海水动力条件失衡、生态系统干扰等问题。这些都威胁着蓝色经济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2)周边城市竞争日趋激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青岛、烟台等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均要好于日照;日照北边有青岛港,南接连云港港,港口间本能的竞争使得港口受到的威胁增大;青岛、烟台和威海与日照一样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这使得旅游产业提升的空间进一步被压榨。

二、日照市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战略对策

1.SO战略:抢抓机遇,做强临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1)抢抓蓝色经济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机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等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青日连铁路和日照机场建设等。

(2)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优势,集中培育海洋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等临港产业,打造日照精品钢基地和石化基地,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

(2)做大第一产业,培植海洋渔业和海产品加工业,积极开拓“日照绿茶”国内外市场,发展现代农业;做强第二产业,壮大临港产业;做新第三产业,创新发展物流服务业和旅游产业。

2.ST战略:海陆统筹,科学开发,对接青岛产业

(1)统筹海域、海岸带和陆上开发建设,推动陆海关联产业发展,把统筹海洋产业、临海产业与陆上产业协调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划分海洋功能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集约布局蓝色产业。

(2)巩固青岛—潍坊—日照组团发展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接轨青岛,承接青岛市的石油化工、海洋科技、电子信息等产业转移,实现错位发展。

3.WO战略:发展科技,加快产业集聚,建设国际海洋城

(1)立足海洋科技,加快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等海洋新兴产业,政府应在资金、税收等政策方面适度倾斜,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海洋项目、特色海洋产业园区,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

(2)延长钢铁、木浆、石化、旅游等的产业链,加大技术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建设日照国际海洋城,打造蓝色新区,从而优化城市布局、建设特色海洋园区。

4.WT战略:集约布局蓝色产业,打造蓝色高端旅游

(1)蓝色产业不能“一窝蜂上”,要构建集约型产业。以海洋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通过建立资源有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支持蓝色经济加快技术创新,有重点,有层次的推进蓝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2)周边青岛等城市的滨海旅游知名度较日照高很多,因此对日照旅游造成一定“屏蔽”效应。日照要突出重围,打造蓝色高端旅游,充分利用“联合国人居奖”和“水上运动之都”品牌,着力开发旅游产品,注重质量和层次。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 管理

前言: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做科研的咨询类企业,把握知识产权,对于提升其竞争优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这种无形资产进行把握,并通过发]“无形资产”的价值,使自身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以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一、知识产权管理分析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其本身并不存在货币价值,但是知识产权对于一个企业发展来说,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以做科研的咨询类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其发展的基础,其包括了专利、合同、商标、版权、注册设计等相关内容。知识产权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把握,发挥知识产权的功能,才能够增强企业自身实力,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抗压和发展。

咨询类企业在对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产权的“隔离机制”进行把握,这种隔离机制侧重于知识产权保护,避免知识产权遭受侵害,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认为,做科研的咨询类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要注重对知识产权本身的内涵予以认知,并能够从战略性管理角度出发,切实保证知识产权的功能和作用得以发挥,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二、基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管理分析

科研类咨询企业在当下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一类企业知识产权是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产权管理对于这一类企业发展来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价值链环节的战略管理

价值链环节是咨询类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把握自身的核心技术,避免核心技术泄露,是战略管理要点。咨询类企业应对这一问题时,要从战略管理角度出发,对价值链上的核心技术予以重点关注。核心技术说白了就是能够为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技术,这一技术往往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于企业生存来说,至关重要。价值链环节战略管理要注重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盈利点,能够在专利、合同方面进行慎重考虑,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保证核心技术不被泄露,并能够给企业盈利创造良好的条件[2]。

(二)价值链环节的营销管理

价值链环节的营销管理,应注重使自身的专利技术不能被复制,避免同质化竞争出现,企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借助于知识产权,发挥独特的优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长足的发展下去。做科研的咨询类企业知识产权营销管理关键点在于专利申请,能够对自身独有的服务或是产品予以专利保护,并在遇到侵权问题时,能够对自身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同时,从竞争优势角度来看,竞争优势的把握以及竞争优势在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要坚持长远效益,能够对长期目标进行把握。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一些重要专利进行提前保护,能够有一个提前量,保证自身独有的技术手段避免被复制。

(三)价值链环节的制度管理

企业内部是否具有较强的内部控制力,对于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科技类咨询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利用约束机制,对内部人员行为进行约束,并且通过配合相应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对知识产权进行检索和查新,避免知识产权流失[3]。制度管理,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内容:(1)完善关于知识产权的保密协议,要求员工能够严于利己,不泄露公司内部机密;(2)员工在岗期间获得的专利权,一律归公司所有,并将专利申请和专利维护由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保证专利权得到较好的保护;(3)加强网状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覆盖整个企业,避免管理死角。制度管理,要对知识产权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问题予以明确阐述,保证规章具有针对性,可以就实际问题进行阐述,使各个管理者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应对这一问题,以提升知识产权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篇13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面临着快速、全面的区域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建设,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三废”排放、土质变差、资源枯竭等问题困扰着我们。“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这说明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区域产业转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形成与发展

产业区域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和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产业转移理论最早来源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产品生产的比较劣势而实施的空间移动,是产品生命周期特定阶段的产物,是产品演化的空间表现,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区域产业转移指的是国内的产业转移,引起区域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学术界主要从经济差异或产业梯度等角度进行研究。产业梯度是建立在梯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首次提出该理论的学者何钟秀、夏禹龙等认为区域之间的发展程度存在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高梯度的地区凭借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制度等推动经济向低处推动。产业梯度如娄晓黎(2004)提出的地域产业梯级分工模型图所示(见图1)。张可云(2001)结合“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区域产业转移的客观性,也认为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并呈由高到低扩散的趋势。

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但20世纪90年代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就逐步向中北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扩张,并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推移。例如,2002年珠三角地区吸收外商投资113.34亿美元,占全国各省市的21.6%,比1992年下降了12%,同期,长三角地区吸收外商投资175.4亿美元,比1992年提高了13.4%(李松志,2008)。

(二)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

从表面上看,产业转移是企业为追求边际效益最大化而扩张或转移的结果,实质上产业转移是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与生态矛盾日积月累的结果。产业承接地区在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由于我国产业转移长期以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再加上作为产业承接地的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这就加剧了工业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自2002年开始,我国能源消耗总量迅速攀升,其增幅曾一度超过GDP增幅的20%。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部门,平均消耗全国能源的80%,排放全国二氧化碳的84%,至2008年这两个数据分别达到87%和96%。在生态资源方面,资源损耗过大,以森林资源为例,全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6万余次,受灾面积超过100万公顷,受火灾威胁和侵害的草原约2亿公顷。另外,近年来我国多处地区还遭受到地震、滑坡、荒漠化等严重灾害。

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审视新一轮产业转移。可持续发展理论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即产业转移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更要从产业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环境的和谐等方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十二五”规划指出,必须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合理的产业转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如何促进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需要从根源上解决或杜绝产业转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产业转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区域产业转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的《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指出,北京、天津、广东、海南、浙江等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排名靠前,有16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主要以中西部地区的省份为主。现阶段,我国区域产业转移面临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生态资源过度消耗,我国中西、东北地区是国内矿产资源和能源的集中地域,自建国以后该区域为中东部地区提供了低成本优势(黄河,唐善茂,2010),但也导致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此外也导致了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自然环境污染严重,我国承接国际工业产业的过程加剧了“三废”的排放,从1995年和2005年我国各地区工业污染情况对比表(见表1)可知,我国废气废水的排放量大,治理成效不明显。2013年1月份以来,我国多处地区深受空气污染的危害,新一轮产业转移如不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不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将给环境带来更大的负担。

(二)产业转移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1.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产业转移带动了生态资源需求的增加,这与是生态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根本矛盾。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数量少,粗犷式的生产方式也忽略了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约束,必然超出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2.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剧环境恶化,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赵志龙,2009)。从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农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广大地区还是粗放型农业,这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第二产业方面,区域产业转移的重点仍是工业产业,但我国基础产业设施不配套,很多地区还面临着水电不足、能源稀缺等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自然资源将受到更严重的污染。最后,我国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2012年税收达到50.4%,比第二产业高出9%,但由于第三产业在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上尚未成熟,还无法形成高科技产业带动工业化进程的产业升级道路。

3.相关制度和法律不成熟。我国政府在推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干预,导致不公平竞争现象出现,遏制了企业自主性和竞争性的发挥,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也通过行贿等手段躲过惩罚。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达到数量指标,把不合生产规格的企业纳入承接地,造成环境隐患。法律不严格、惩罚不力也是许多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得以肆虐的一个原因。

4.企业节能减排技术落后,污染治理缓慢。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未能将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应用于生产中,而是沿用传统的高消耗、高耗能的生产方式,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缺乏资源节约意识,另一方面是因为新的技术改造与旧的生产技术不配套,企业家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保留了原有的加工和生产方式,这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5.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是导致工业化生产中生态问题严重的原因。企业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往往从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出发,而对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资源能源的消耗并不关注。2004年,川化公司将超标10倍的废水直接排入沱江,2007年,类似的事件发生在太湖,再如,电子垃圾、超标化学物等的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建议及对策

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明确定位当地的主导产业,结合承接地资源优势、生态园区规划、生态环境承受能力和人口容量等条件,确定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和升级方向,将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探索出一种经济、社会与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例如对于自然资源维持状态好的地区,要持保护为主的原则,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对于中西部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基础,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对于从东部转移过来的化工、电子、冶金等产业要在耗能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重走高耗能、高污染的旧路。

完善产业配套,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完善的产业配套能使不同产业的企业群体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健全的产业体系。产业体系是由无数条产业链构成的,产业链将上、中、下游等企业关联起来,促进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承接地可通过承接产业链缺失的环节,补充当地所需资源,延伸产业链(邓丽,2012)。另外还要设计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使不同产业合理搭配,协调发展。

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建立政府管制与市场调节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区域市场体制的完善过程就是区域产业均衡规模增加的过程(付保宗,2008),产业转移只有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陕西、贵州、甘肃、青海、等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樊纲,王小鲁,2010),应进一步促进这些产业承接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市场竞争机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还需要政府把握好产业转移的管制力度,发挥服务职能,制定合理的政策鼓励企业保护生态环境,对环保企业进行减税免税、提高补贴,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应用行政手段加以制止。此外,还要完善法制建设,加大对破坏环境者的惩罚力度。

投入节能环保技术进行生产,主动研发“绿色低碳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大多数密集型产业如冶炼、化工等都具有污染性,产业承接地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方法,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工艺方面,通过简化工艺程序,减少工业原材料的传递环节,这样就可以节约原材料的用量,减少工业生产所需耗电,另外还可通过新型生产材料的引进降低能源消耗;在污染治理方面,应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整治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废气和垃圾等引起的环境问题。

提高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意识。产业转移的过程不仅要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也应将构建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带到产业承接地区。企业对环境的责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做好企业环境责任自律的推广工作是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可通过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落实环境责任重点专项、促进与先进环保企业的交流等方式加强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建设。

参考文献

1.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

2.付保宗.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3.李松志.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机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黄河,唐善茂,肖艳玲.产业转移背景下城市生态贫困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