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专业

非遗文化专业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非遗文化专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非遗文化专业

篇1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86

1研究背景及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世界各领域间的交流也愈加频繁,这也就意味着跨文化交际也登上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跨文化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之上,可见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文化意识”的三方面的内容:即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因此,对于跨文化意识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就整个社会而言,英语专业的人只是极少数。就六盘水师范学院而言,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全校所占比例极小,约为7%,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就占了整个群体的绝大比例。所以,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更具普遍性。再加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背景也不尽相同,这可以使调查得出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可以通过对六盘水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关于跨文化意识的调查与研究,说明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分析研究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形成的因素,探究如何促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调查

在目前的全球紧密联系的社会环境下,跨文化意识的研究调查是符合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的,且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关于跨文化意识,虽然曾有不少人为之下过定义,但是目前仍未有准确而严格标准性定义。的确,由于跨文化意识是一个复杂而牵涉范围较广的概念,所以在各种领域中的定义也有所侧重或是差异。Hanvey认为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是具有文化“移情”能力以及“文化融入”能力。

2.1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考虑到各专业与研究课题的相关度,此次的调查对象为六盘水师范学院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进行分析研究。专业主要有中文、历史、秘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等。调查对象是从取样专业的大一到大三或大四的学生。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来对这些对象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62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5.29%。男生所占有效比为36%,女生占64%。

表1各年级(有效)抽样学生人数

年级2015级2014级2013级2012级总计人数(人)48573720162百分比(%)303523121002.2调查内容、形式

此次问卷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自评问卷形式,第二部开放性问题。

表2问卷题项构成Part 1

测试内容题项题数百分比(%)跨文化意愿1.5.11320文化知识储备2.7.9.12.15533尊重文化差异3.6.10.14427跨文化意识敏感度4.8.13320合计15100此部分受调者可在相应的数字代码下打钩(1=非常认同;2=比较认同;3=不确定;4=不太认同;5=非常不认同)。

Part 2开放性问题:

该部分设有3个问题,主要围绕了解受调者在跨文化意识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各种因素,和受调者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外国文化以及平时可以做些什么来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几个方面来展开。

2.3问卷统计方法及结果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四项调查内容中,受调者在1-5选项中选择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的百分比。

表3问卷1、2选项所占百分比

测试内容题数选择1-2所占百分比跨文化意愿370%文化知识储备535%尊重文化差异465%跨文化意识敏感度361%结果显示,70%受调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跨文化意愿。这表明绝大部分人是不排斥和异族人产生交流和交往活动的。他们愿意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分享交流彼此国度的文化。同时,在尊重文化差异和跨文化意识敏感度这两个调查内容上,选择1、2选项的人都

在60%左右。这与第二部分问卷结果中,大部分受调者主要通过现代媒体来了解外国文化知识息息相关。由于现代媒体传播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范围之广,让受调者意识到各国人之间有所不同。尽管如此,这种意识并不是很系统、完整,这也是在文化知识储备这个内容上仅有35%的受调者选择了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选项的主因。这说明受调人群中仅有35%平时比较注重去了解外国文化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而绝大多数的人在这一个板块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因此,即使受调者意识到差异但却无法准确的找到差异点,做出适当的反应。

在第二部分关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根据受调者给出的答案,在培养跨文化知识上大部分人给出的途径是通过现代媒体,比如看外国电影、通过网络搜索、关注相关论坛等去了解有关知识。同时,绝大部分受调者认为应该通过跨文化知识的增长去促进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的增强。

3调查结果说明的问题

此次的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的说明了一些问题。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全球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极速发展,全世界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此次的受调者大都是90后,他们都是在这种“世界大家庭”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有着较强的跨文化意愿是时代进步的成果。同时,作为大学生,生活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接收能力是强大的。所以,他们大部分都尊重文化差异也有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但是由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剩余6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度有限,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跨文化意识敏感度达不到一个较高水平的主因。

受调者在跨文化知识存储这一板块仅有3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主要原因是在于90后虽然成长于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之下,但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朝夕之间就能促成的,自然这一代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所以,在这种高考这种带有选拔性质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只能花绝大部分的时间在考试内容上,去潜心钻研试题,去仔细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及意图,成为“考试专家”、“心理学家”。这样一来,除了那些有对外国文化特别兴趣的少数群体,多数人平时就很难再有多余的心思去关注与考试不大相关的外国文化。

过去,对人们跨文化意识有较大影响的可能是人们的跨文化意愿或是心理因素。与过去相比,21世纪,在培养正确跨文化意识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储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具备了相应的文化知识,在与异群体交流的过程中,便会产生与之相关的跨文化意识。从哲学角度来说,基本原理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同样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只有当一方对另一方的文化了解,做出相应的意识反应才能够促进交流。反之,则起到相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1.2所以从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中我们能够发现,非艺术类高校在进行艺术专业学生管理的时候确实存在很多先天性的不足。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这些不足,并能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长和学校自身的特点是本文将要集中探讨的内容。

2校园文化建设对非艺术类大学艺术专业学生管理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而具有魅力的文化现象:在校园的空间下,参与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内外活动为主要方式,主要反映高校师生在校园内长期教育和实践过程中的生长和发展状态,具有鲜活的时展特点和校园特色的文化特征。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不仅能提升高校的校园氛围,增强活跃气氛,同时能够大大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不断精进、受益、成长。

我们还能够从中发现,校园文化具有十分活跃的特点,并且其中包含有浓厚的艺术色彩、创新色彩和人文色彩,这与艺术的自身特点是相互吻合的。所以从这个切合点上来看,从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的角度来融入并增强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

2.1艺术专业学生对于增进校园文化的作用从艺术专业学生对于增进校园文化的作用方面,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艺术专业的艺术活动可以为校园增加浓厚的艺术氛围。其不仅可以增加校园中的人文情怀和浪漫气息,美化校园环境,并且可以使其他专业的学生在良好的艺术气氛中受到熏陶,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自身学科的创造力和发展动力。

第二,艺术专业的设立和发展可以引导其他专业学生进行艺术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活动水平,丰富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从而为提升整体的校园文化水平奠定了基础;第三,艺术专业更是高校对位展现自我的一个最好窗口,是高校通过艺术活动展现自身形象和自身良好风貌的最好方式。这在学生和学生团体参加比赛和社会活动中能够得到最好的体现。

2.2如何通过校园文化来强化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管理要使校园文化在艺术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生作用,就要将校园文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形成基本意识并放置到机制当中来,使其形成良好的指导、规范和监督性作用。综合来看,可以通过以下几点:

第一,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力度和范围,鼓励学生投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去。这就需要学校在进行日常学生管理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大力地开拓校园活动。要将音乐、舞蹈、绘画、摄影、设计这些形式鲜明、风格突出,具有表现力的活动在校园中充分多样地开展起来,并鼓励艺术专业的学生充分参与到校园活动当中,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得到成长,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使学生在课堂时间外有益事可做,从而起到管理和规范作用。

第二,将校园文化形成学校自身的黄金品牌。校园文化是学校向社会展现自我的最好窗口,同时也是艺术专业学生的擅长之处。以艺术专业学生为主体,通过长时间组织和培养具有专业水平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并积极参加到社会活动和各种比赛当中去,不仅能够展现学校自身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社会活动和比赛当中得到锻炼提高。更重要的是,长时间的系统组织、训练、演出等活动能够对学生形成很好的组织和规范性作用,使学生得到良好而科学有序的管理。

第三,将校园活动纳入学分制。学校可以根据艺术专业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次数、水平、成绩以及积极性等方面对学生形成一个综合而科学的评定,给予学生在学分方面的奖励,从而对艺术专业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激励性作用,并确保学生在充分投入校园文化的同时,顺利完成自身学业,达到一劳多得的目的。

篇3

随着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国内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逐年上升,非通用语人才已成为外语人才队伍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力量。国内外的大好形势为非通用语教育带来了广阔前景,也无形中对高校非通用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从某种程度讲,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层次的非通用语教育规模及其教育质量,不仅客观反映了国家综合外语水平的高低和外语人才战略储备的水平,还能反映国家文化对外宣传交流的资源配置实力。从现实情况看,相比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我国在非通用语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和研究规模呈现出明显不足。我国高校的非通用语教育以亚非欧语种为主,这其中不乏对象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相对较弱,但语言文化高度发达丰富的语种。从长远来看,非通用语高等教育将在多语种、多文化的基础上满足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多元化文化传播和维护拓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作为一种亟需的战略教育资源,非通用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亟需从根本上得以优化提升。

提高非通用语专业教学的质量,加强语言教学中对象国文化的导入和渗透,实现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每个非通用语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所在。本文以笔者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孟加拉语专业教学为例,初步探讨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涵和意义。

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基本内容

外语基础教学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问题在外语教学界是一个较有争议的议题。以吕必松、赵贤州、张占一等为代表的学者们主张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类。交际文化指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知识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不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胡文仲1994)。这样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交际文化在外语基础教学阶段的重要性。这样的划分对于现阶段的非通用语教学尤其是本科非通用语的课程设置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以孟加拉语本科教学为例:文化教学可以大体植入两类课程。“知识文化”这一部分文化教学放在“孟加拉语对象国社会信息与概况”“亚非影视赏析”“孟加拉语文学选读”这类课程中实施,设置在高年级学习阶段。“交际文化”这部分文化教学放在“孟加拉语口语”“孟加拉语视听说”“孟加拉语高级试听” 这类课程中实施践行,这类课程贯穿于四年的学习始终。这样,“知识文化”和 “交际文化”区分开来教学,保证了 “交际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二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导入也体现了文化教学应遵循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阶段性原则。由于非通用语学生要在4年内实现从零基础到全面掌握该种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飞跃,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培养出非通用语的交际应用能力,以便较快适应毕业后专业领域内工作的实际需要,这种侧重交际文化教学的文化观在现阶段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体系下还是能够适应非通用语教学需要的。

然而,如果考虑到学习环境、学习者需求、教育目的的因素,非通用语教学又与 “大语种”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所不同。首先,学生不生活在目的语环境中,日常交际活动用汉语进行。以孟加拉语专业为例:与英语、日语、韩语等专业的学习者相比,此专业学生所能利用的学习媒体资源十分有限,在现实中也很难创造出类似“英语角”这样的模拟交际环境,仅靠口语或视听说课程的课堂时间不能保证交际文化教学的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次,非通用语种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选择了专业领域之外的工作,或者在工作中直接使用外语进行口头交际的机会比较有限,他们可能更多地以非通用语语言文化为背景知识,从事与对象国外交、文化、经贸相关的工作,也有一些人将此外语作为专业阅读的工具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再者,外语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人文教育,力图使学习者成为具有更高素质和更完善人格情操的人。外语学习的目的不能被肤浅地理解为学习一种谋生的技能,或应付日常交际的工具。非通用语教育也不应局限于只培养具备基本语言能力却对目的语对象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流派、宗教、文学、艺术等知之甚少的学习者。不理解一种价值观念系统所依托的文化,就不能理解这种文化系统中的交际行为, 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非通用语教学在宏观层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对象国社会文化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不仅包括所学外语的语言能力(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运用)、语用能力(具体语境中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理解、评价、整合已有语言知识技能并用其有效加工对象国社会文化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讲,社会文化能力包括: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有理性的洞察力和感情的移情能力;对所接受的文化信息有理性批判的能力;将目的语的文化信息和已知文化图示相融合,对目的语文化的精神财富真正地摄取、消化、吸收。这些诠释社会文化能力的重要内涵对非通用语教学有着显著的教学指导意义。

例如:在笔者所教授的 “孟加拉语高级阅读”课上既有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简化的精缩版故事性的课文,也有印度古典名作《沙恭达罗》的精缩版散文性的课文。类似这样的课文都是在近年来非通用语教学改革中为了更好适应文化导入教学的需要而新添的教学内容。让孟加拉语专业的学生了解孟加拉语文化(从历史渊源来讲,孟加拉文化很大程度上隶属于印度文化体系)伟大的人文成就是很有意义的。学生在“罗摩衍那”的故事中看到信仰印度教的孟加拉语文化成为心目中的英雄,体会到了印度教神话人物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尊严、荣耀,了解到印度教孟加拉族文化价值观中所弘扬的美德,所坚持的情怀。“沙恭达罗”的故事中,学生们调动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绪去看沙恭达罗这位静修林美女的形象,感受印度教文化对美的定义和诠释,在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悲欢离合的爱情中体会印度教文化对因果业力的理解。当然,在孟加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中,还必须注意到孟加拉文化既体现在以印度教文化为中心的印度的孟加拉族群体中,也体现在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主流的孟加拉国的孟加拉族群体中,两个文化群体同为孟加拉族人,但由于的不同,二者的文化是迥异的。总之,只有学习、体悟、吸纳了目的语文化的精神内涵,把握其价值观念体系,学生才能够设身处地了解目的语对象国民族的精神世界,视其所视、感其所感,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中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意义

文化适应力是非通用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姆斯(D.Hymes)首先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指出“交际能力”的四个评判标准是可能性、可行性、适宜性、实际操作性。可能性就是外语教师经常强调的语言正确性,即语法、语音、词汇上看是否正确。而可行性、适宜性、实际操作性本质是指语言使用者的语用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

在孟加拉语的日常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大一、大二时的孟加拉语的语音、语法基础都很不错,成绩也名列前茅。但是到了大三,早期形成的语言学习优势就开始走下坡路。他们会造出一些形式上符合语法规则,但一说出来就会让孟加拉人很难理解的句子;或是分不清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写出语用不得体的小作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会对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语言信息差异和词语的某些层面意义的差异感到费解,从而影响他们的交际表达。例如:孟加拉语单词 “???????”这个词的意义为“放弃”,但是这个词不能用在所有需表达“放弃”的句中。原因是“???????”这个词有着丰富的孟加拉文化内涵。它原指在以信仰印度教为主的印度西孟加拉邦,人们在庆祝杜尔迦女神节的最后一天将隆重祭拜后的装饰华美的杜尔迦女神神像投入河中的仪式。“???????”这个词所指的“放弃”,绝非世俗意义中的各种放弃,而是饱含深刻的印度教宗教内涵,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宗教意味。在孟加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充分地学习和理解孟加拉语的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此外,也要让学生习得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掌握把孟加拉语语言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文化相联结起来所应遵守的语用规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文化适应力,能够与孟加拉人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前面所述的语言交际能力实际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获得在外族文化信息中扬弃贯通的能力,即在跨文化交流和汲取外族文化时具备感受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能够有效地洞察外族文化现实,有良好的评价能力,避免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较好地抵抗文化适应,形成自然的整合能力。如果一名外语学习者只有语言能力,而没有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那么他还没能真正地入门;如果他只具备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缺乏在外族文化信息中扬弃贯通的能力,那么他充其量只是个完美的语言模仿者。只有三者兼备的学习者,才能有效地加工和汲取目的语的社会文化信息,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将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自身的人格中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使人格向更加健康、丰富、完整的方向发展。

孟加拉语专业教学在当前的非通用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案例性。尽管孟加拉语属于非通用语种,但全世界约有2.4亿人以孟加拉语为母语,其使用人口数超过了不少所谓的“大语种”。孟加拉民族涌现出像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阿马蒂亚・森、・尤努斯这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的世界级文化精英,孟加拉文化(包括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文化与孟加拉国的文化)为世界文明贡献了瞩目的人文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加拉语属于语言文化高度发达的“小语种”。目前,像孟加拉语这样的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处于语境资源相对匮乏、办学条件相对受限的历史阶段中。由于客观现实原因,像很多其他非通用语种一样,孟加拉语本科教育的教学战略和体系有待全面的规划。在科学规划本科教学的进程中,由于理论认知的不足和办学条件的局限,对文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系统的定位,导致长期以来非通用语教育在课程规划设置和教学研究方面对文化教学缺乏自觉性和系统性。对于学习外语专业和将来从事跨文化交际的外语工作者而言,他们不仅要成为具备深厚的语言基础的人才,还要成为精通对象国民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精神内蕴的跨文化交际外语人才。这是新时代对我国非通用语人才在综合素质上提出的新要求。有鉴于此,非通用语教育中的文化导入将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教学意义。

全球化浪潮卷席世界的今天,全球化的内涵不限于经济层面,而是以某种方式渗透到文化领域,其文化内涵日益凸显。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多姿多彩,文化无优劣之分,无高低贵贱之分。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各种文明、文化既相互区分、冲突,又相互沟通、融合,由此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传播的全球化进程中,植根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力量焕发着生机和力量,成为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和精神后盾。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外语语言文化的教育成为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交流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步入全球化的进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精神文化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外民族文化输入和本民族文化重构将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和结合,中国将能够在与各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发掘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有鉴于此,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将具有时代性的战略意义。

对于高校非通用语教育者而言,如何培养出适应21世纪国家文化对外传播战略需要的优秀外语人才,让中国的文化与文明走向世界各个角落,也让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精粹为我所知、为我所用,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实现民族精神文明现代化的全球趋势中,非通用语的教育者应当坚持非通用语的学科定位和内涵发展,在语言教育中科学导入文化教学,造就具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语水平出众、通晓国际规则的非通用语种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文化教学的准确定位和恰当导入,将使非通用语教学事业真正服务于国家的战略亟需,使一代又一代的非通用语人才更好地承担“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理解中国”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的文化导入问题. [J].外语界, 1996(1).

[2]胡文仲,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文化[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篇4

[论文摘要]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当前高职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的重点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语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熟练的使用日常用语。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就尤为关键。

一、概述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的时候同一句英文却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所以在交际的时候我们必须根据说话人的文化背景分析出他所表达的意思。可见文化意识的掌握程度决定着文化交际的流畅性,更能促进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所以在英文教学中增加文化意识的培养是相当有必要的,语言好比是走路的脚,文化好比是眼睛,只有当眼睛选择好了路再迈出脚开始出发才能达到既定的目的地,可见要达到交际语的应用能力两者缺一不可。现代新课程提出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渗透各国文化学习,一般在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语境。

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高职的英语教学就是以这为目标。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从而使得将语言交际能力使用到日后的工作中去。

高职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强,积极性不高,在语言的学习方面学习效果方面很一般,在文化意识方面的培养就更加不重视。所以离高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目的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显得更加重要。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和方式

要改变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学习现状,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各方面进行调整和更新,创造文化学习环境。力求达到高职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的目标。

(一)营造文化意识氛围。

在学校的课内课外大量的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在课堂上老师前期尽量使用英文教学,后期实现全英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且潜移默化的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创造英语情景对话话题,让学生使用英文自由的谈论,增加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练习机会,老师也可以时不时的加入到某一对话中,增加其中的趣味性,提高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使用英文的电影话剧等影像资料将多元化的文化生动的展现至学生面前。学校为学生订阅英文报纸一方面可以提高国外的一些观点以便了解思维方式,一方面又能阅读到不通形式的文章,对写作的能力有所提高。学校利用广播播放英文的歌曲让学生走入校园时就能够感觉到浓厚的英语环境。

(二)转变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文化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就首先意识到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不断的校正和改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方式方法,使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其次,必须加强自己的跨文化修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只有想法,没有知识储备是不行的。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接触多元文化,教学中涉及跨文化背景知识时,有足够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将其纳入教学范畴,成功地驾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三)做好教材的选择工作,加强英语文化教学内容。

在教材选择方面,首先应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职业英语,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材应该在考虑到其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突出其岗位特点。在教材的设计上,可以大量增加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并辅以相应的课堂活动安排,突出交际性原则,并且设计应有利于在课堂上开展交互活动。

(四)强化英语专业词汇的“文化意识教学”。

所谓“文化意识教学”就是在学习某个专业单词时,将与这个单词相关的文化历史背景、文化现象及其文化内涵联系起来,将那些生动有趣的内容引入课堂,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可帮助学生理解、再现和记忆单词。教师除了通过教学形式的新颖与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来吸引学生之外,还可以采用单词的“文化教学”策略,通过“同化”与“顺应”使学生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我国的大多数院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的教学基础是简单的将商务和英语简单的分开,认为只要懂得商务知识,再使用英语将其翻译出来与之进行交际就能够畅快,就能顺利的进行商务活动。但缺乏文化意识的交际往往会产生误解和冲突,有甚者导致合作业务的失败,影响日后的商务往来合作。因此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

三、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它的实现也不是遥不可及的,通过在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同时,加强英文的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多元化的了解各国的文化,也能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红玲,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何冬梅,李莉,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篇5

0 引言

在过去的20年间,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概念逐渐进入了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受到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目前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Bryam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含知识(文化意识和洞察力)、对不同文化的正面态度和文化情景中得体的行为。Fantini主张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五个方面:文化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语言能力。Wiseman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与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知识、动机与技能”。综合上述几种定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与来自其他文化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知识、意识、技能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外在的技能和知识,而且包括内在的情感;不仅包括关于本族文化和目的文化的知识、技能,而且包含了对两种不同文化现象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思考。

1 研究方法

本文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高等院校选取500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合使用质与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大样本的问卷测试与调查,获取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包括文化意识和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等情况。

2 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调查

本次调查借鉴了付永钢、李天行在《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的部分调查内容。测试内容分成7个部分,从英语国家的知识(3项)、社会价值观(3项)、时间观念(3项)、社会规范(3项)、会话原则(5项)、言语行为(6项)、非言语交际行为(3项)等方面考察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最后将每一部分所有错误的或对跨文化交际不利的答案加以统计,计算出每一部分的平均错误率。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答卷476份,回收率为95.2%。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结果比较客观可信。

表1

调查显示(见表1)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掌握不多,尤其是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部分了解甚少。价值观对人类活动起着规定、指令的作用,它确定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指导人们的道德取向,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学生不了解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势必会成为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目前多数的高校中,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导向。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出现“高分低能”,加之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不强,导致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强。在参与调查的几所高校中,大学英语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大班教学的模式,平均每个班级的人数为70,人数多,学生开口练习的机会少,与教师的互动频率低,英语学习和交流的真实环境难以保证。

此外,教师不善于灵活运用跨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从目前情况看,多数英语教师还不能掌握各种现代教学法,特别是还不太善于根据具体教学目的需要选择各种教学法中最适用的部分。教学中偏重语法和句法,偏重语言交际,忽视文化因素以及非语言交际。教学中往往注重书本(下转第128页)(上接第124页)知识,而对如何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西方文化和获取跨文化交际知识,对拓宽学生知识面重视不够,方法不得当。

2.2 关于跨文化意识的调查

本次调查对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就跨文化意识发放问卷调查表。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答卷482份,回收率为96.4%。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结果比较客观可信。

表2

篇6

 

引言 

 

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加大了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对文化的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同样重视文化的学习,因为在特定的文化中能得体和正确地运用目标语才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跨文化意识的含义 

 

hanvey(1979)指出,“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贾连庆,2008:30)。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差异对比,对与本族文化的不同之处的敏感程度。语言和文化互为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文化,文化因素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对于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建立这种对英语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更好地达到语言学习的目标。 

 

二、对跨文化意识敏感度的调查分析 

 

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语言的应用能力,更多地取决于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达到更深、更全面地了解目标语文化的目的,首先要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在此基础上,语言学习者才能自觉自主地把目标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不同之处,才能更准确、更恰当地运用语言,使跨文化交际能顺利进行。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程度,笔者对121名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三种结论:(1)认为偶尔有跨文化意识,并希望去培养的占50%;(2)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占18%;(3)基本没有跨文化意识的占32%。 

从以上分析得出,当前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只占了一小部分,因此,为了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必要的。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在跨文化交际的形势下,外语教学的目标不应只是在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上,而应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这已被普遍认同,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显出其必要性。 

首先,已有的跨文化交际事例告诉我们“文化错误”比“语法错误”要更难以接受,文化因素直接关系着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成败,因此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应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其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包括语言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及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使学生能在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指导下正确应用语言。 

再次,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之间的对比,即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对比。这个过程对跨文化知识敏感度的培养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有很大帮助。文化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外国语言文化学习,让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间的理解意识,做到跨文化交际中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互动。 

 

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主要于英语课堂中进行,因此,我们从课堂内容、课堂组织、课堂活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从课堂内容来看,主要在于对课本的利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就是很好的文化传输的中介。首先,文化的输入可以从词汇开始,语言反映着文化,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特征、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相关的词汇中包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比如,英国是岛国,很多表达法都与海有关;“喜鹊”在汉语中被视为美好的事物,但在英语中却指爱说闲话的人。因此,教师在讲解词汇本身意识的同时,也应提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含义;同时,教师可以从构词法的角度来讲解单词中的文化涵义,例如,trivial(不重要的,琐碎的,平凡的),这个词的意思有两种说法:①由“合三条路的地方”变成“各方向的聚集之处”“各处都有的”“平凡的”。②集合三条路的岔口,是购物回来的女性必定会合而谈天的地方,而她们的谈话内容大多“很无聊”,由此而引出此词义;barbarian(野蛮人,蛮族),当时自恃文明甚高的希腊人轻视希腊语以外的各种语言,认为外国语的发音听起来只有“bar-bar”,因此称那些外国人为barbaros(外国的,无知的,粗野的),其拉丁文是barbarus,演变成英文则是barbarous,barbarian。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每一章节所涉及的英美文化补充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就描述了美国人对时间的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一些相关的文化内容,比如中美在时间安排上的不同,以及对时间的灵活性的差异,来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兴趣,同时添加一些其他国家在时间上所持有的价值观,并与我们中国人的时间观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正确理解所学知识,接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为跨文化交际奠定认知上的基础,使之遵从于庄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提出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中的适应性原则(贾连庆,30)。 

2.课堂组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作英美文化的专题讲座,比如,关于风俗习惯、社交礼仪、人文、历史地理等,让学生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一些有在英美国家生活经历的教师请入课堂,这些亲身经历的讲述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英美文化,同时在师生间展开关于文化对比的讨论,这对提高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敏感度及跨文化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不能忽略非言语交际信息的重要性,比如,体态语、面部表情等的涵义。 

3.丰富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设定一定的语境,比如,在图书馆、办公室、餐厅、机场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是角色扮演的口语练习,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例如词汇及各种表达法、文化知识等应用到实际中,这能让学生在加深记忆的同时也使交流能恰当和得体地进行。除此之外,英语辩论、演讲、话剧表演等活动对文化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辅助手段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展示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如《喜福会》、《刮痧》等。这些影片能给学生呈现出生动真实的画面,从而提高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敏感度,加深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msn等媒介与国外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到更多的海外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进民族间的友谊。 

5.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也很重要。首先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程度,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了对本族语文化的输入与理解,只有全面和深入掌握自身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与目标与文化进行对比,更准确地找出差异,逐步培养文化对比的意识,从而实现跨文化意识的建立。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跨文化意识的建立是第一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各种辅助手段,通过充分利用教学材料,适当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以及丰富课堂活动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guo-ming,chen and william j.starosta.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lanham:rowan & littlefield pub inc.,2005. 

[2]曹冬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9):116-118. 

[3]冯冬红.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j].大学英语,2009,(6):190-192. 

[4]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篇7

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担。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随着国际上对于各国音乐类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而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所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育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音乐教育专业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一 、音乐教育专业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 。有关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师资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否在自身的教育体系当中反映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并且能否承担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责任,还需要进行研究。基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音乐教育专业中传承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责任,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只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据此采取具体的措施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从始创阶段就以“中学及师范音乐师资”的培养为目标。早在1952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对全国高等师范的办学方向做了统一规定,规定以培养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为主。

1987年5月,国家教委在天津召开“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审订会”。会议对原有的22个基本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师音乐专业”改名为“音乐教育专业” 。这次会议使得音乐教育专业这一名称以首次确立,也对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一方向规定了它从课程设置到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都必须确保培养既掌握与时俱进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又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教学法的毕业生。这是音乐教育专业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志。

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在该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总之,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的音乐教育师资。

2、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要求方面,要求: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其中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

就如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表达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之外,突出的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可见教育部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 各校可参照《课程方案》中建议的科目开设选修课,也可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特长开设相应类别的选修课,以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和地域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见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篇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5-0071-01收稿日期:2015-10-27

作者简介:梁攀(1979―),湖南郴州人,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医教研室讲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生,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通讯作者:朱伟群,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一、中医文化的内涵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积累,其包括中医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医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及中医文化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我国的中医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以中医阴阳学说、五行相克等理论为中医文化的哲学基础,从而衍生出中医所具有的独特的疾病观和治疗观,并创造出来了独特的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其中中医阴阳学说和五行相克原理与现代的哲学思想相近,是我国哲学思想的精华,通过将人体和外部环境进行辩证分析,用五行相克将人体的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并对治疗进行辩证的分析,从而构成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体系。此外,中医文化还包含了“仁爱”“仁”等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其要求严谨,对于医生职业道德、价值观念都有严格的要求,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二、综合性大学公共选修课设置现状

公共选修课是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设置的由学生自行选择的课程。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在公共选修课的设置过程中,课程内容过于单一,课程缺乏相应的体系,课程内容并没有从非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够使学生对课程有深入的理解,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未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中医文化作为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的可行性

1运用中医“仁术”思想,培养大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

“医乃仁术”是我国中医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伦理特征和道德追求,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突出了我国中医学的伦理价值,强调良医应该具有仁爱之心和高尚的道德,这也是我国中医文化发展过程中对医者的要求。将良好的医德医风作为中医文化的一本分,对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职业道德,并促使大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技能,以满足岗位的需求,促使大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

2汲取中医文化的和谐思想,构建新型人际关系

中医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通过选修课程对中医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挖掘,可以培养现代大学生新型的人际观念,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然,促进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增进学生之间的信任,构建和谐、团结的团队,形成宽厚友爱的人际氛围,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谐,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并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3借助中医文化独特思维方式,树立大学生稳固的专业思想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与中医相比较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医文化的思维方式与现代教育有所不同,通过中医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加深对社会和学习的认识。同时中医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可以促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增强学习的信心,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中医文化教育通过思维的转变,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自身,培养大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的转变,构建和谐的校园,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综合性大学应该加快对非医学专业设置中医文化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篇9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穿越五千年文明历史,汇聚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乃高等教育框架下的职业方向引领教育,既蕴含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文化气度、文化素养,更是凸显“做中学、学中做、教中传”的典型职业场景;高职教育中的文化建设曾经是短板,实操技能是强项。其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然在不断前进探索之中。2016年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三度连续提到“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因此,我们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升政治思想高度,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设置。新形势下,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引领下,“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构成了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这是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4]首先,培养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师队伍。对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加大投入,“走出去,引进来”。高职院校采取激励措施,政策倾斜,职称优先,鼓励学校教师外出充电参加传统文化培训;高薪招聘“文化工匠”“大师”进校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养。其次,强化对高职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课程设置时,传统文化课程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从大一新生持续到毕业前夕。课程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文化熏陶循序渐进,文化素养逐步提升。除了课程设置外,第二课堂多举办一些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讲座、主题文化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文化审美陶冶情操,学生会以更加愉悦的心情学好专业技能,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三、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转化

篇10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已有不少项目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1]。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的传承下去,需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艺术类院校针对本地非遗特意组织了挖掘、创新、传承等活动。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发扬下去,能够促进国家的向前发展,将生活智慧、人文精神集中起来继续流传,其价值难以预估。

二、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一)地域特质相互契合

艺术类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更好的就业,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学校除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外,还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指引他们更好的突破自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一般情况下,艺术类高职院校会利用自身优势,强调文化差异以及地域特色,组织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与地域特质相互契合,因此,不断穿插在艺术类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团体活动中,就能被学生接受,使其成为实力最强的传承者。学生们了解了非遗文化,找到了与自己专业基本一致的特色元素,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可以进一步的促进非遗传承与创新。

(二)融合先天教学条件

以前,艺术类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设计偏专业化,新课程背景下,第二课堂、选修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考察课程是否具有地域特色,然后,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扬,这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2]。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相比较,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应该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评价的方式进行转变,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要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学生们掌握了非遗技艺,通过实践活动收集非遗素材,在不断的考察中,就能提升审美水平,拥有艺术气质,确保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启发了学生的自学意识,用非遗文化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优化,专业教师不妨利用自身优势,给予学生创作灵感,同时安排好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文化继承中求得发展,在努力创新中走向成功。

(三)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非遗传承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而非遗文化则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流传下来的称为艺术技能的东西。保护区域性非遗,地方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艺术类高职院校推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工艺类非遗的教学内容,或者说,建立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体系,确立创新的目标,促进学生广泛就业。风土人情类的非遗文化,还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地方政府足够重视它,并且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么,艺术类高职教育中非遗传承与创新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继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计划。

三、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创新作用

艺术类高职教育阶段,是传播文化、传授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学术造诣,在实践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满足他们更多的学习需求,从而开拓创新空间,体现创新教育的存在价值。

(二)培养大批人物主体

篇11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54-03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的重要平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行动,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使命。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地方非遗的研究、保护工作,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领域,推动地方非遗的保护进程。

1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桐乡市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文化底蕴深厚,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等交相辉映,石门罗家角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新地里良渚文化遗址有目前已知的全国良渚文化时期最大部族墓葬群。桐乡文化名人辈出,吕留良、茅盾、丰子恺、金仲华、钱君、徐肖冰等文化名人在这里诞生,拥有“文化之邦”“漫画之乡”“摄影之乡”“书法之乡”“篆刻之乡”等美誉。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桐乡市政府近年来提出“围绕人文名城建设,服务文化繁荣,共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指导方针,非常重视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2012年,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桐乡市政府成立了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业务指导、科研编纂和管理等工作。截至2016年6月,桐乡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高杆船技、含山轧蚕花)、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3项。桐乡市通过搭建实体场馆、非遗传承基地等形式,多角度、多形式开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全市建有1个非遗馆、7个非遗传承教基地、2个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个非遗保护生态试点区,以及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地――乌镇非遗经典景区,内有各级活态非遗项目达三十多项,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

2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现状

目前,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途径主要有文献收集与整理、非遗特色馆藏、主题活动推广、传承人进校园、展览、知识竞赛、非遗特色数据库网站的建设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青海大学图书馆充分利用地方名俗节庆日,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园内举办讲座和民间艺术表演,开展非遗项目的互动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海南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海南历史文化博物馆,用于保存和展示与海南非遗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名俗实物等[1];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建立了粤西非遗资料库,对粤西地区的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等16个大类、100多个小类的非遗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2];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为非遗文化的传播、研究提供了交流平台[3];吉首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湘西非遗名录文献,开展了湘西文化研究[4]。

纵观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不论从选题、资料收集、人才培养、文化宣传、非遗特色馆藏等方面都趋于完善,但也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比如: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地方非遗资料时会面临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因为非遗文化来源于生活,分散在民间。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会利用“文化遗产日”“地方民俗节庆日”举办非遗展览,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讲座和民间艺术表演,类似的宣传模式比较雷同,效果流于形式。

3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措施

浙江传媒学院于2011年成立桐乡校区,桐乡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学校的研究者开启了新领域。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有责任在学校与地方政府之间搭建地方文化研究平台。

3.1非遗特色馆藏建设

非遗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图书馆从业人员在资料的采编、组织、数字化服务的提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专业背景,高校更是拥有相关的非遗研究专业人才,在资料的挖掘、整理、保存、数字化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搭建一个非遗特色文献资源体系。围绕各级地方非遗名录,收集名录的基本信息、传承人信息、传承人口述历史、传承人纪录片、抢救性挖掘资料、保护与传承情况等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是非遗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情报检索方面有一技之长,但在地方文献的获取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单靠一家或几家高校图书馆无法完成非遗的普查和资料收集工作。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在实践中探索高校图书馆与地方非遗保护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将图书馆、地方博物馆、地方非遗保护中心等地方文化机构统一纳入非遗资源采集网络系统,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桐乡校区图书馆还成立了专门的非遗项目团队,委派专人负责对接地方文化机构,带领师生团队走出图书馆,深入街道、镇、村,开展走访非遗传承人、调研地方民俗、挖掘非遗文化历史等活动。经过多年的资源积累,目前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已经设立了非遗特色馆藏实体馆,对桐乡地区的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民间美术、民间文学、传统戏剧等12个大类、100多个小类的非遗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资料包括书籍、图片、音视频、实物等,同时对原有非遗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基于Web的地方非遗特色数字资源库,实现非遗资源的永久性保存,将传统的静态展示延伸到互联网平台,建立互动性、开放性的图、文、声、像并举的非遗数字博物馆,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3.2非遗宣传教育

非遗文化环境的营造是在高校中开展非遗文化宣传的首要工作。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开展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通过举办非遗展览、“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高校图书馆内营造文化氛围,提高读者对非遗的认知、关注和保护意识,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非遗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与传承。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利用区域办学优势,与桐乡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建立长达五年的合作交流,目前已成为桐乡市设在大学层次的“非遗教育基地”,在“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中相继开展了“桐乡故事”系列展览,桐乡竹刻、书刻、核刻、麦秆画、剪纸、蛋画、灶头画、花鼓戏、乌镇姑嫂饼、定胜糕、蓝印花布印染等一大批优秀的非遗项目走进大学校园,让传统艺术邂逅现代大学文化,碰撞出激情与火花。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通过举办大学生非遗辩论赛、“美丽桐乡,美丽非遗”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大学生自主参与非遗文化学习,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地方传统文化氛围。

3.3非遗人才培养

随着近年来的文化热、文化遗产热,各高校中与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越来越多,目前,全国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文化遗产专业,高校对非遗人才的培养走向专业化,但还不够成熟,非遗教育呈现出“散而乱”的局面。重庆文理学院牟延林等人认为,非遗教育应以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性、传习性和拓展性非遗课程相结合的观点[3];河南师范大学丁永祥主张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应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应将专业教育与普遍教育相结合[5];兰州文理学院徐凤提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唤起大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非遗保护单位的从业人员和非遗传承人[6]。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面向师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课堂,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开设非遗技艺传承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开展面对面传承教学,有效促进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当前非遗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比如:图书馆与桐乡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合作,面向该校服装设计专业开设“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课程;与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合作,面向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开设竹编、麦秆画、竹刻、剔墨纱灯等创作型课程,该院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功底,能较好、较快地掌握这些传统技艺;将“巡展式”的短时间非遗体验活动拓展为一门相对系统的非遗课程,能让学生全面掌握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过程。同时,图书馆在引导学生创作过程中结合专业素养,融入自身对非遗项目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进而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课堂目前已开展了6个学期,每学期开设2门课程,累计接受培训学生超过500人。

3.4非遗社会实践

大学生只有走出校门,深入民间,对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传承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深入基地对非遗文化进行亲自体验,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神奇魅力,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社会实践获得的图片、音视频、文字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可以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收集整理的重要补充。为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联合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按照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整体工作部署,设置暑期社会实践非遗专项项目,组织大学生实践小分队对不同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调研。这种高校与地方联动的社会实践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地方各级文化部门的资源,有利于学生深度挖掘地方资源,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3.5非遗学术研究

高等院校应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指导及咨询服务。浙江传媒学院拥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基地内有多位文化研究专员,基地每年承接省内大型非遗保护项目,同时面向学校设立10个研究项目,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非遗学术研究氛围。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桐乡地方特藏库和非遗特色资源库,同时拥有一支地方文化研究队伍,为相关项目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实践保证。

4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立足地方文化,同地方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实践活动,建设非遗特色馆藏,开展宣传教育,搭建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平台,实现非遗资源的永久性保存及传承。

参考文献:

[1]王贤芬.整合海南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海南记忆网:以海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5):45-48.

[2]林晓华.粤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12):29-32.

[3]牟延林,谭宏,王天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1):90-95.

[4]朱长菊.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5):67-70.

篇12

一、环塔非遗文化的概述

1.环塔非遗文化概况

新疆有4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数量居全国第二,且多散居于环塔区域。环塔里木位于新疆南部,面积100余平方公里,人口1080余万,历史上曾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核心路段,又是集河流、沙漠、盆地多样自然景观。在新疆64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环塔地区占58.4%。在2013年新疆的3份总计239项非遗名录中,环塔地区占50.6%,超过了新疆总数的一半,是新疆非物质文化的聚集地[1]。

2.环塔非遗文化特点

环塔地区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决定了其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的特点。

一是多样性。历史上,满、匈奴、羌、蒙古、汉、维吾尔、突厥、哈萨克等几十个民族文化交汇于此,拥有梵、汉、吐火罗、回鹘、粟特、怯卢等多语言文化,珍贵的口头诗《江格尔》《阔布兰特》,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以及维吾尔的手工艺,塔吉克的吻手礼等民俗礼仪[2]。多样化的艺术、音乐、乐器等,环塔地区的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

二是非聚集性。新疆地广人稀,塔里木面积大,加上沙漠环境恶劣,文化资源较分散,很难形成聚集效应。周边县、乡镇等行政单位、自然村落距离较远。

三是民族性、艺术性。众多少数民族的诗歌、音乐、舞蹈均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刀朗舞”等。

二、环塔非遗文化旅游发展不足与需求

有实证研究显示,民族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而游客对环塔旅游的整体评价是比较满意的。但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环塔地区旅游数量只有新疆全区的20%[3]。无论是与中东部比较还是与新疆省内其他地区相比,环塔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其中有诸多原因。

1.基础环境较差

一是经济基础较关。环塔地区周围市县均相比落后,经济实力影响旅游业的水平,承载非物质文化技艺的民间艺人生活困苦。二是自然环境较差,塔里木深处内陆,中高纬度,高海拔,形成了干燥少雨,温差大,风大尘多的气候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选择和出游。三是安全问题,民族习惯差异、宗教禁忌及各种媒体上的恐怖事件报道让游客不得不考虑安全问题。

2.非遗文化损失严重

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是文化没落的根本原因,现代科技产业让许多生活习惯、生产方式、风俗礼仪都发生了变化,民间技艺、文化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用途。其次是保护力度不够。从法律依据、财政金额、执法力度到人员配备上都与环塔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匹配。如楼兰古城的盗采、文物贩卖、传承人离世、建筑拆迁等都在侵蚀着文化资源[4]。

3.非遗文化外界获知率低

游客通常是先闻其名,然后慕名而来。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将信息开发成APP,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但环塔地区尚没有全国范围内知名景点,有关方面的信息(文字、图片)较少,电视宣传片更少,展示的质量也有待提升。

4.旅游发展资源不足

有调查显示,在环塔旅游方面,游客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交通问题。塔里木盆地尚无高铁,公路铁路多经沙漠戈壁等地区,只有巴州和阿克苏等少数市县游客数量较多。周边旅游企业整体实力偏弱,经验丰富或高端旅游人才不足,旅游经营模式相对落后。其他如酒店、公共交通、饭店等均不能满足大量游客需要。

发展环塔地区非遗文化旅游,既是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契机。

三、环塔非遗文化旅游服务体系构建

要从根本上使环塔地区旅游状况有所改善,就要旅游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建筑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灵活机制,增强当地旅游业的竞争活力。

1.环塔非遗文化挖掘与保护是首要任务

鉴于环塔地区非遗文化的处境,首先要挖掘并保护好这些旅游资源,这是旅游业务开发的前提。

①统计环塔非遗文化。通过现代信息化处理手段,存储、监控和分析环塔非遗文化的数量、种类和状态,通过数据媒体保存文化资源的海量信息,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库。②完善地方法规,加大文化保护力度,建立政企、公益多元合作保护机制。③进一步充实文化资源保护组织力量,引进、培养专业化人员。④切实保证民间技艺传承人政策性资助、津贴落实到位,保障民间技艺传承人的生活水平,给予专项财政支持,鼓励文化遗产师徒传承。⑤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媒体宣传保护政策,提高民众保护认识,引导外界甚至国外相关组织的关注。

2.环塔旅游基础设施体系

旅游基础设施体系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将严重影响旅游质量,同时使旅游企业发展受限。政府主导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传统模式,也是证明切实有效的成功经验。环塔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政府树立“环塔大旅游圈”观念,全局谋划、整体布局,加大环塔道路修整力度,开通贯穿核心非遗项目、著名景点的主干道;平整子路、村路、小路,使通行更加舒适、快捷。在资金上,可以走出去,去一线城市、东部发达地区,向大中小企业、各投资企业寻求合作。政府主导,不意味着政府包揽,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大到建筑工程,小到旅馆饭店,宣传名片,在一切可以市场化的部分积极推进市场化,让企业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享受建设成果,政企合作,公私分明。

环塔游客多数来源于中东部发达地区,他们旅游的形式、观念比较先进,泛旅游、自由行、家庭游、背包客等等,因此,环塔旅游建设不能再仅仅针对团队游,而要满足多样化的游客需要。五地州建立协调响应的旅游咨询、指导中心,帮助中心,对非团游客提供及时服务。

3.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在口口相传的时代,人口稠密的中东部地区景点知名度较高。而偏远、深处高原沙漠的环塔文化,由于难进难出,不为外人所知。而在网络时代,发达地区网络普及,影响知名度更高,环塔地区网络普及率低,景点知晓率依然较低,这可看作是旅游上的马太效应。网络既拉大了发展差距,也带来了发展机遇。环塔地区应抓住时机,构建“大塔圈”景区网络。搭建Web2.0“环塔在线平台”,吃、住、行、门票等均可实现网络预订。直接开展自媒体营销策略,通过微博、微信、Blog、BBS等平台实现环塔信息推送、传播、分享等。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展团购、电销、促销等营销活动,鼓励游客分享、评论旅游经历。开通旅游服务热线平台,通过语音、留言等多种形式提供咨询、指导、路线设计。在车站、旅店等设立咨询点、触屏台,发放旅游地图、安全提示、提供自动导航租赁服务等。

整合各路网络数据,建立统一的环塔旅游大数据库,通过现代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进行深入挖掘,将统计结果反馈给政府、旅游企业、宾馆、饭店等产业链条单位,供其调整政策、业务或经营策略。

4.建环塔非遗文化资源宣传体系

建立城市旅游标识系统。五地州政府充分合作,与国内著名旅游设计企业、中科院、文化创意机构、主流媒体等智力机构合作,请知名CIS设计企业规划环塔旅游形像识别系统,包括LOGO、语言、文化、组织等多方面的形象设计,树立与南部沿海沙滩旅游、东北冰雪旅游、江南园林旅游以及黑色旅游、红色旅游不同的西域文化旅游形象,让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游客都能为独特的西域环塔文化景象所吸引。

政府有责任宣传环塔旅游资源,在高收视率的电视台、知名门户网站、高速公路巨型广告牌等投放广告。环塔企业也要改变营销方式,通过微信、微商,在淘宝、美团等电子商务平台上下功夫。有调查显示,有46.2%的人是通过朋友获知旅游信息的[5]。要充分利用网络点平、社交网站如人人网、大众点评等宣传环塔文化项目,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环塔文化。要改变过去宣传资料以文字为主的局面,通过百度搜索、优酷视频等让更多的图片、视频传播。

5.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服务模式

政府顶层规划。请旅游专家、文化专家组成环塔旅游圈规划小组,召开论证会,针对环塔旅游项目设立3-5个大主题,20-30个次主题,发掘100个以上的非遗文化项目,包罗环塔300-500个景点或项目。环塔文化特点是项目小、单体优势不突出,甚至难成项目,但资源却很丰富,项目间整体规划和组合将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除了顶层设计,要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增强体验和交流,不能再照抄山水风景旅游模式。旅行社还要对非遗文化项目进行精心的包装、规划、与当前已有的休闲游、观光游等结合,形成“沙漠+民俗+非遗文化+娱乐”的综合性模式,改变环塔一直以来“一流的资源”“三流的旅游”的状况。

由于环塔地区旅游企业竞争力弱,因此,先期可以与中东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发达地区旅游企业的大规模定制、快速响应、延迟服务等先进的旅游服务模式,分流目标客户[6]。环塔旅游企业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与外部企业形成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

从游客特点来看,环塔游客中70%以上为自助游。要满足国外、中东部、一线城市游客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定制服务、延迟服务等方式改变单一标准化服务模式,建立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照顾家庭游的特点,提供定票、指导、路线规划和车辆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服务。这些都要求环塔五地的旅游企业进深化旅游服务模式改革,适应当前游客的需要。

篇1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A-0059-05

睢宁县古邳中学于2014年申报成为江苏省“下邳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2015年又成功申报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下邳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让我们有机会全面、深入地研究“下邳文化”,发掘非遗历史文化素材的教育新作用,探索一条适合乡村中学教学改革的新路。

一、非遗文化进校园动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动机和就业问题决定着学生的流进和输出,制约着他们的成败,因而也就控制着人们进入或离开教育领域”,“然而,好奇心,即要求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仍然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策力之一”。[1]看得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动机,应当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持续挖掘的素材,我们在这方面探索得越深,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果会越好。

(一)非遗文化传承的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文化源于农业文明,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蕴藏着许多有价值的理念和智慧,默默地启示着现代人,让我们真正静下心来体悟,汲取营养。

起源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如省级非遗“怀中抱子扇”、“云牌舞”等,然后逐步推广开来,让更多的非遗文化在我们的校园重放光彩。但让我们揪心的是,现在,很多非遗文化渐渐消失或正在走向失传的边缘。如据史料记载,1934年,本地蒲包、蒲扇销售额68.85万元,但今天本地会编此扇的人不足10人,且均为古稀之人。

怎样科学合理地传承非遗文化?有人认为应原汁原味地“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有人认为要与时俱进,原先农村里那么土的东西如何登上艺术的高雅大堂?有人认为要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融进现代高科技的元素,才会有长久的传承生命力。我们经过实践发现,无论非遗文化以前“长成什么样”,我们都不要嫌弃她,而要保护她、爱护她,核心要素应当是学习这些非遗文化里的智慧元素,为今天人们的生活提供有益的启迪。通过整合、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以“非遗文化进校园”为抓手,校本课程为依托,走进乡村跳出文化为特色,让乡村中学的学生们体验到不一样的多元成功教育。

(二)适应乡村课改的需要

乡村教改,如何解决乡村教育的洼地困惑?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如何与城市学校一样,如果乡村学生没有真切的乡村情怀,他将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生活,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难服务好乡村建设。

我们的课题、课程基地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乡村教育情怀,大胆地引进地方优秀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在地方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发展。非遗文化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们凝集了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智慧,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智慧,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发展的灵感源泉。

(三)人的多元智能特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经过研究发现,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的成功路径不可能只有一条,而真正能够发现并找到这条成功路的人却并不多见。其实这与他们所受教育有关。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课程改革上更倾向于关注不同学生的多元教育需求、多元成功需求。

(四)中英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

2016年,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和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被中英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列为三个试点小城镇,这为我们研究下邳文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有关部门将会从地方经济、环境、文化等多角度来评估、设计、引导地方建设,使其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实践路径

(一)校本课程开发

1.制定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延伸,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教育发展要求,课程纲要从全局引领、规划我们的课程建设。在纲要里,我们明确了下邳文化非遗课程的目标、实施路径、评价方式、学习效果等,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

2.分类开发校本课程

每门课程依据各自的文化特点和我们的教育发展,由师生与民间艺人共同开发完成。校本课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我们的教育同步行进,同向同步调。

依据文化、教育特点,我们已开设了20多门下邳文化校本课程,如“下邳史话”“怀中抱子扇的编制”“云牌舞”“御甜油的制作”“黄河故道考”“古邳地名考”“下邳地理”“剪纸”“古邳风俗”“下邳文化游戏”等。

3.建立课程评价机制

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是有效评价的关键,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部分,遵循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要求,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不同的评价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任务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二)传统文化工作室

1.分类建设

依据文化特点、课程特色及学生兴趣,我们分出不同的课程类别,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一些特殊的文化,集中部分力量,建设相应文化工作室,形成相对集中的研学空间。

工作室课程不同于教室课程,相对单一、集中,有“专题”特点,有的以工作室为中心,形成一个文化辐射链,内引外连扩展开来。

2.常规活动

工作室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召集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参与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室内布置,依文化特点,分步推进。刚开始,学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本的用品、水电网络等到位。随着工作室的活动展开,大量学生作品出现,学生创意呈现,工作室随之成为学员作品的展览区、演出厅、实验室。

在这里,有师傅带徒弟,有学员相互切磋,还有录像、微课、网络,给不同层级的学员提供不同的学习素材。

3.工作室特点

(1)课程的专业性。工作室的教学并不像课堂教学那样严格,基本的教学环节类似,这符合学校教学的实际,能与常规教学有效衔接。教学中师傅会对每一环节进行讲解,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必要时当“翻译”,把民间艺人的口头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让学生快速领会。

(2)文化的专题性。工作室研究从某一个点切入,做成专题,形成特色,有时一个文化元素牵引出众多的学科联动。如,怀中抱子扇的编制,不仅有“编”的艺术,更有“织”的艺术,有同学在民间采风中获知:“扇子有风拿手中,蚊蝇一见影无踪,下地干活隔汗水,拍拍打打搁煎饼”,有同学查阅资料后获悉,蒲草是一味中药,有蒲黄、蒲白等,有的同学尝试不同的扇形、编扇材料,有的研究怀中抱子扇的礼品盒,有的还想研究怀中抱子扇的机器制作程序等。

(3)活动的多样性。工作室并不只有室内的实验、制作,还承担更多的宣讲任务,让我们的文化传承走出工作室,走出校园,与社区联动,与乡村发展同步。

4.工作室举例

具体来说,工作室的建设情况如下:

(1)怀中抱子扇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5月,至今已经开办三期,累计培训学员60多人。考虑到民间艺人的生活情况,我们把学习时间定在中午12:20―14:20,由民间艺人亲自到学校传授各类蒲扇的编制技艺;16:30―17:30为学生研学时间。为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我们制定奖励措施,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学校给予优秀学员一定的物质奖励,颁发优秀学员证书,优先参加相关活动,优秀学员作品优先外出展示。

(2)云牌舞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9月,至今已经开办两期,累计培训学员32人。

学习时间安排在18:30―20:30,相对集中,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

(3)剪纸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9月,主要是我校美术老师教学,利用周三下午第7节活动课,与民间艺术家进行交流展示。

(4)御甜油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6月,以古邳镇“老三益”御甜油厂为基地,参观、考察、制作。主要请甜油师傅进行讲解,教师指导化学分析,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经过实地考察、操作,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御甜油的制作技巧,并开始试验产品。

(5)传统体育游戏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11月,主要采集地方的游戏项目,加以复原,项目主要如下表所示。

(三)课题引领

非遗文化进校园,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合理的提升和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把相关的实践研究系统化、理论化。

1.申报课题

近些年,我们先后申报了省市级课题3项,参与市级校本课程研发1项。课题研究让大家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更加科学地传承非遗文化。

2.课题资源化

课题研究是教育研究活动,既是一次师生共同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非遗文化资源整合过程。研究中,我们通过查阅、采访、实践等,让一些零散的、碎片化的非遗资源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研究资源群落,便于更多的人来学习、研究。

3.学习小组建设

课题研究依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我们选取的是高一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4个人为一小组,分别有组长、材料员、新闻发言人、记录员等角色,而这些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活动,是要轮换角色的,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锻炼。每一次活动,组长们要研讨,设计好活动方案,保证活动的正常、高效、有序运行。

活动小组的组成,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及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和兴趣来划分,每个小组均配有一至多名辅导老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他们不仅自己学习理论,更要指导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并把课题理念贯彻到课题研究的每一项活又小P∽橹饕有故事采集组、剧本创作组、剧本表演组、模型制作组、拓片绘制组、导游创编组、甜油实验组、地名考察组、方言采风组等。有些小组,工作起来进度快,有的组因资料欠缺、学生知识有限等原因导致工作时有困难,教师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大规模的“非正规教学”,好在大家热情度高,时常试验出颠覆性的方法。

课题研究,让非遗文化传承得以理论提升,各项活动有序联结、整合、归纳,形成完整的资源链,为以后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四)课程基地建设

1.让“一室一本”走得更宽广

非遗文化的传承教育,在我们学校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成为省级课程基地后,我校积极行动,抓住改革发展机会,把乡村文化引入到农村中学教学改革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课程基地建设,让我们的“一室(工作室)一本(校本课程)”走得更远,再配上“一景区”,学校课程基地环境资源有“下邳文化广场”“下邳文化长廊”“圯园”等,让学生可以在立体的非遗文化中徜徉,流连忘返。场馆建设,便利了非遗文化进校园,使抽象的形象起来,让大家能够触摸、感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