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在音乐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内涵解读、创造都有重要作用,这也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目标。在音乐课堂中加入适当的律动和舞蹈,当然少不了器乐的配合。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应用在学习器乐上,一旦学生的兴趣打开,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到音乐课堂上。而且,器乐教学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有一定作用,也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器乐学习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是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主体性的。不能因为是小学生就对音乐课堂敷衍了事,或者是教师教,学生一味地跟风模仿。这很容易让原本丰富多彩的课堂陷入枯燥的氛围。器乐演奏进入音乐课堂,让小学生和教师对音乐课堂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口琴、笛子、手风琴、小提琴等一系列的乐器都是如何发声的,不同乐器演奏一首音乐是什么感觉,都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的音乐课堂是学生在兴趣指引下的学习,是充满快乐的。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自我表现意识
学生想要学到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碰撞,在音乐领域里就是让学生融入音乐的世界里去,那么器乐作为感受音乐最重要的符号,不得不存在在音乐课堂上。当学生真正触摸到实实在在的乐器的时候,会通过与乐器相关的活动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如果有学生发现乐器的深层奥妙可以尽情展示,与大家分享,这也有利于学生表现意识的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也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3.有利于创造和谐学习氛围
其实在音妨煊蚧岢鱿制氤、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很多形式是需要学生之间的协同作业的,这就需要学生经常进行交流互动,共同参与。在这样的群体参与的音乐活动中,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更需要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这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很有帮助,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关系,那么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就随之出现,学生的音乐潜能也会在这样的氛围里被激发。器乐在音乐课堂就像磨合器,增进专业活动的同时,也增进情感共鸣。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器乐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任何一种乐器的学习都是对所用感官的调动,学生的反应也会更加灵敏,智力进一步开发。而且,在真正的演奏过程中,可以诱发学生的很多思考,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促进小学生爱好器乐的方法
1.教学方法多样化
器乐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器乐示范讲解、器乐演示、器乐合奏指导和器乐综合训练等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而且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时,都要适当地加强趣味性和游戏性,这可以缓解课堂枯燥氛围,也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2.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每一次器乐教学,教师都可以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这也让学生在学习无措的时候,获得一个强心剂。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需要向周围的人寻找肯定的关键时期,适当的奖励会提高学生对器乐教学的兴趣,这也避免了小学生意志力不强在音乐器乐教学中体现。
总之,器乐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历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教学治理,使效率能够得到提升。当然,对于器乐在音乐课堂的应用,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地附和教育改革的目标,更应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00-01
1 音乐教育哲学学科发展概况
音乐教育哲学隶属于教育学,它是教育哲学与音乐学的交叉学科。它的存在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教育学的内容,并对音乐教育的,特别是器乐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导性的作用。
当前,在音乐教育哲学学科领域中,影响力较大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主要分为五种,其主要内容包括:
(1)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该观点由美国音乐教育家Bennett Reimer提出。他认为: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对于音乐教育的基本价值起到了决定作用。
(2)以实践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该观点由美国音乐教育家David J.Elliott提出。其主要内容是:音乐学科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艺术科学,其发展关键在于实践。
(3)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该观点由我国的王耀华先生提出。他主张,音乐学科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音乐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因此,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
(4)以社会/功能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该项观点由美国学者保罗・哈克提出。他承认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并指出,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学科。
(5)以文化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该观点由音乐人类学家内特尔所提出的:音乐教育哲学是多学科的、综合的与文化整合的哲学。
这五种音乐教育哲学观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器乐音乐教育工作的发展。
2 音乐教育哲学对器乐音乐教育工作的指导性作用
(1)器乐音乐教育应注重加强实践。
器乐音乐教育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表演的实践活动;二是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器乐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仅需要重视与表演相关的舞台实践活动,也应重视与教育相关的课堂实践活动。
当前不少艺术院校的教学工作和教育评估体系往往将舞台实践活动作为艺术教学的重点,却忽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这导致不少学生在初为人师的阶段无法迅速进入角色。因此,笔者认为器乐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认真了解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理论,充分认识到这一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作用。其次,器乐专业教师也应当设法为学生提供“舞台”和“讲台”,以提高其表演和教学能力。
(2)器乐音乐教育应注重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一直以来被视为音乐教育中重要的教育任务,因此,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理念影响着器乐教师的教育行为。
器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标准,让学生在艺术表演的过程中体验美感,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如钢琴独琴曲《牧童短笛》,其标题让人想到牧童手拿短笛,坐在牛背上,怡然自得的情境。该曲按五声调式特点编写的音符起落有致,清新自然,这使得画面上手握短笛的牧童形象逼真可人,出色地完成了作品所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教师授课时可准备好相关图片,在学生边聆听作品边欣赏画面,使其能直观地体验作品意境。
(3)器乐音乐教育应注重功能性。
器乐音乐教育的功能性主要体现是:第一,器乐音乐教育是传播音乐内涵和音响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器乐演奏法,能够亲身体验乐器的声效特质,通过学习器乐作品,能够深刻理解到其中的内涵与外延。第二,器乐音乐教育隶属于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器乐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音乐教育工作的发展。
(4)器乐音乐教育应注重创造性。
创造性是音乐教育中的又一重要内容。器乐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器乐教学始终。具体而言,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启发学生对器乐演奏形式进行创新。器乐的演奏形式包括独奏、重奏和合奏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和声、织体、调性进行再创造,以丰富演奏形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改良器乐教学方法。由于很多器乐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都将承担一定的器乐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对器乐教学工作的教学形式、课程计划、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启发其对现阶段器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5)器乐音乐教育应注重文化性。
文化性在器乐音乐教育中无处不在。其原因在于:第一,器乐音乐作品的创作源头均具有文化性。总览当前所有的中外器乐音乐作品,无论是其音乐创作元素,还是音乐写作方式,其内涵外延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器乐音乐中所蕴藏的文化性特点。第二,不同的地域、历史、风俗决定器乐音乐作品中存在文化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性恰恰是不同器乐音乐作品独具特色的根本原因。第三,器乐音乐课程具有文化性。就器乐音乐的课程价值而言,“人性至上”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毋庸置疑的。音乐的审美属性和文化属性在器乐音乐教育过程中是并存的。
作为一名器乐教师,在传到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应首先认识器乐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文化性特点,并同时提升自身的音乐文化修养。现在不少教师都热衷于演出、比赛,而忽略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教师是停留于“吃老本”的状态中,无心学习和品读与音乐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器乐教育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器乐教育是一门以传授器乐演奏技巧为主的学科,其实践性较强,而音乐教育哲学则是一门以研究教学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理论性较强。众所周知,理论研究源于实践,指导实践。脱离了理论指导的实践工作缺乏理论基础的支撑,便难以在更高层次上继续发展,因此,在器乐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学习和了解已有的音乐教育哲学成果,也应该重视如何借助这些成果指导器乐教学工作,以此推动该项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雷默,著.音乐教育的哲学―― 推进愿景[M].熊蕾,译.3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8):8,101.
[2] (美)戴维・埃里奥特,著.关注音乐实践― 新音乐教育哲学[M].齐雪,赖达富,译.谢嘉幸,李小莹,校.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22,66.
器乐教学能够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对于创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器乐教学本身是一个广泛的学习领域,在这个领域中能够提供更有价值的音乐教育,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多方面需求。运用器乐教学能够使学生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进行民族器乐和乐曲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有很大的作用。
一、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在传统模式的音乐教学中,一般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任务。主要是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认识五线谱,练习唱歌,教学的方式很单一,方法也比较简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体验音乐的过程,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器乐教学只是在课外进行,因为有些学校的条件有限,只能让一小部分的学生学习器乐演奏,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器乐的演出比赛,没有将器乐的学习与音乐活动同步进行,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器乐演奏的技能知识。
在现代的音乐教育当中,是以素质教育为主,把音乐教学当成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音乐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生演奏乐器,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欣赏、表现音乐。所以在现在的音乐课堂中,真正的使乐器走进来,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器乐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表现音乐,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智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弹琴与绘画中,就要要求动作的精细,使大脑一种处于兴奋状态。通过研究调查表明,当学生在不断学习与演奏乐器时,使手指不停的运动,反应更加的敏捷,有助于智力的提升。这种锻炼能够使思维开阔、反应灵敏,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心理的角度上分析,当学生在演奏器乐的时候,美妙的声音能够促使荷尔蒙的分泌,提高大脑的分析能力,使记忆力增强,所以器乐的演奏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二、器乐教学的乐曲选择
在器乐教学中选择合适的乐曲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器乐教学的器材中限制器乐的品种,由于长度或者难度等原因,不能使学生掌握乐曲主奏乐器的技巧,所以一些价值很高的经典的曲目不能进入课堂,同时在选择的时候还要避免一些枯燥无味的练习曲,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歌曲或者乐曲作为器乐教学的曲目,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学过的歌曲作为选择的依据。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具有美感的乐曲更能够使学生增加表现的欲望,很容易让学生融入到音乐学习当中。因此,在器乐教学中,不仅选择适合学生的器乐,而且还要选择具有审美价值的乐曲,两者有效地结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此同时还与唱歌结合起来,在唱歌教学中的曲目,都是非常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他们的演唱,熟悉歌曲的曲调和内容,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掌握曲目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在配合自己的乐器表现出来,不仅能够伴奏,而且还能够进行独奏,这样才能真正的使学生热爱器乐教学,热爱音乐。
三、精选乐器,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乐器的动力。在对学生进行器乐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才能够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首先要将乐器普及化,将器乐走进课堂,然后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乐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器乐教学真正的深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在选择的时候要选择简易型的乐器,要保证在学习和演奏的基础上,质量不会出现问题,才能符合音乐审美的需求。比如在选择二胡的时候要听音色是否优美动听,听音质是否纯净无杂质,发音必须准确,同时在制作上也要有一定的工艺,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视觉的美感。在一些学校不注重这些细节,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器乐的学习失去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在器乐教学中乐器的品种有很多,这样就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适当的选取一些。在《音乐课程标准》中里面提到的打击乐器、口琴、风琴都是比较经济实惠的乐器,在普通的音乐教学中比较容易操作。在器乐教学中,要根据条件的限制,最好让学生学习一些简易型的乐器演奏,不仅方便携带,而经济实惠。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出发,可以适当的让学生自制一些简单的乐器,这样能够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把器乐教学深入到音乐教学当中,有时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教师使用多种器乐教学的手段,活跃课堂的气氛,比如可以选择欢快的打击乐器,在强有力的节奏感下,能够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刺激,慢慢的参与打击器乐教学当中,所以可以选择适当的乐器去调节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能够从多角度去理解教学的内容,而且在这种强有力的节奏感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中运用一些乐器的辅助教学手段,使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器乐本身具有形式美,对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展现自我的欲望有很大的作用,此外,器乐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记载了我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去欣赏体验传统民族音乐,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情感。通过器乐教学能够使学生接触我国传统的民族击奏乐曲和吹奏乐器,让学生体会到传统的音乐文化,继而培养他们的民族审美观和民族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现在很多中学音乐教师都在思考怎样利用器乐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将课堂中的乐器学习与歌唱、基本乐理、欣赏学习相互结合,因材施教等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展开了对乐器进课堂对中学音乐教学影响的探索,旨在对该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乐器进课堂"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在音乐教学课堂上以器乐教学为基本,在教学合一的有趣演奏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乐器带来的真实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优美声音的感受,这样对培养中学生亲近音乐的良好态度具有重大作用。
(二)促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
器乐是音乐课堂中表现音乐美、艺术美的重要手段。通过器乐欣赏,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改变音乐课堂氛围。同时,乐器还可以引导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一条简单的发声练习,学生可能很难唱准确,但是老师利用乐器来进行引导,这样就很容易让中学生把握音准,大大增强学习信心。
(三)提高中学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效果
在中学的音乐课堂中,如果还是单一的老师唱学生跟的方法,时间久了中学生难免会产生倦怠心理。但是引入乐器教学,中学生就会产生对学习乐器的向往,这样学生就会为了掌握乐器技能而努力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提高基本的音乐识谱技能,这样就让中学的音乐课堂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二、"乐器进课堂"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法把握不够导致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尽管现在很多中学音乐教师尝试采用乐器进课堂的教学方式来打破传统的音乐讲授式教学,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在运用乐器进课堂活动时由于没有准确把握中学生的音乐水平或者是过分地脱离教科书而没有达到音乐课堂的学习目标。很多教师的原意是希望通过乐器能加深学生对这歌曲的理解和体验,却没有想到这样的乐器教学却成了败笔。
(二)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学生兴趣的缺失
在运用乐器进课堂教学时,如果应用的乐器脱离了教学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学生对乐器展现的情境就没有办法理解。例如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运用中学生都无法理解的古代乐器为演奏对象,而这些手段的运用又完全脱离了学生理解的实际,让学生处于一种莫名其妙的状态中,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
三、促进中学音乐教学中乐器进课堂的对策
(一)提高对器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根据当前新课程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要高度重视器乐教学,依据器乐教学内容的有序发展,以专题的形式列入常规教研活动中。如何在四十分钟的中学音乐课上,根据教材歌曲内容,如何有效发挥乐器学具功能,巧妙组织学生进行音高型和节奏型的即兴游戏活动,在歌唱活动中发挥课堂乐器对乐句的感受及在乐句基础上进行即兴乐句对答游戏,尤其在关注呼吸和音色的基础上对相同乐句和不同乐句组织的简单曲式结构的感受和体悟,保证中学生器乐表现能力的持续提高。
(二)充分运用打击乐器,活跃课堂气氛
打击乐器以其强烈的节奏感、丰富的表现手段为广大师生所睛睐。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乐实为功不可没,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教学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们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嘴与手的协调性及同学间的合作密切性。如老师可以在教学《新朋友见面会》这节活动课时,利用木鱼、碰钟、三角铁等八种打击乐器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气氛,让中学生在欢快、轻松的环境下进行音乐学习。
(三)加快中学器乐师资的培养
随着中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渐快发展,教育行政部门需要采用政策,推动中学音乐教师深入体悟器乐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采用激励方式帮助教师提高器乐演奏与教学技能水平。例如,可以在市内开展各种级别的基本功比赛、课外展演活动、科研论文及器乐优秀课评选、对外器乐文化交流等。或者是将中学音乐老师的年终考评、晋升职称等环节与其器乐的基本功联系起来,激励他们对器乐进课堂的实践教学,促使器乐课内教学和课外器乐活动互通共进。
(四)唱奏合一的教学模式
在音乐教学中,最好能把唱奏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攻克教学中的难点。例如老师在处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十六分音符和符点音符这个节奏难点时,要求学生注意节奏音准。在实际练习中,老师可以将其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奏一组演唱,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教师伴奏学生合唱,第二次师生器乐合奏,第三次合唱加器乐伴奏,通过师生的唱奏互动,不仅轻松地攻克了教学中的难点,还让学生充分欣赏和享受了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总之,对于乐器进课堂教学方式,一定要综合考虑中学生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展演、教学评价等诸方面来进行。而对于该教学方式的深入探讨,则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一、器乐教学和音乐情感的内在联系
1.音乐情感概述。所谓音乐情感,是指人对音乐所产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培养十分重要,器乐教学中也不例外。通常来说,器乐教学中的音乐情感可以划分为审美情感和学习情感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学生对器乐的认知和理解,只有具备一定器乐认知基础和鉴赏能力,才能形成相应的审美情感,否则反而会认为器乐是无端的噪音。而学习情感则主要指学生对学习器乐的态度和理解,是决定学生能否学好器乐的关键因素。2.音乐情感是器乐教学的主导和基础。声音与表演都只是音乐艺术的外在形式,从本质上来说,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以情感表达为核心的艺术形式。因此,对器乐教学来说,占据主导地位的不是器乐知识教授和演奏技巧传授,而是音乐情感的培养。音乐情感是器乐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在缺乏良好音乐情感的情况下,学生可能会丧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可能难以理解音乐艺术的深刻内涵和意义,从而导致教学活动难以正常展开。因此,以音乐情感驱动学生来进行器乐学习,是当前器乐教学活动中受到普遍认可的基本方式。3.器乐教学和审美情感的关系。顾名思义,审美情感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情感,是建立在人类对音乐的认知、理解基础上而形成的情感。不同的审美情感,决定了人类对同一音乐的不同感受。例如同一首钢琴曲,部分人对其旋律、节拍和表达的情感有着深刻认知和理解,从而能够与之形成情感共鸣,进而愿意深入了解该钢琴曲。然而,由于审美情感的不同,有部分人可能不喜欢该钢琴曲的节拍与速度,从而无法欣赏该钢琴曲的表现形式。进一步而言,对该钢琴曲要表达的情感认知不足,或者不认同其要表达的情感,则会使人无法与之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更遑论深层次的审美。因此在器乐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十分有必要,让学生养成正确、合理、丰富的审美情感,可以帮助其充分理解器乐演奏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从而强化其与器乐之间的情感联系,使其能够更加简单、高效地进行学习。4.器乐教学和学习情感的关系。学习情感主要是指学生在器乐教学过程中与学习相关的情感,诸如学习兴趣、态度甚至师生关系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美情感是决定器乐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学习情感则是影响器乐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说,学习情感可以看作学生对学习这一活动或过程的情感,只有在良好的情感驱动下,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否则,学生可能会对器乐教学活动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阻碍器乐教学的正常进行。学习情感又可以广泛地划分为意志、气质和态度三方面。其中意志情感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力,是关乎学生能否排除困难、坚持学习的关键。而气质情感则更多地与学生自身状态相挂钩,譬如部分学生更加安静,而部分学生更加活泼,那么他们在器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将截然不同。至于态度情感则是指学生对器乐教学相关内容的态度,包括对教师的印象、学习器乐的动机等,如果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必然会导致器乐教学活动难以正常进行。
二、器乐教学中音乐情感培养方法探析
1.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感。在器乐教学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往往是学生模仿、借鉴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情感,进而为音乐情感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相关的音乐情感。例如:在讲解钢琴演变历史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对钢琴的个人情感融入知识讲解之中,向学生充分展示自身对钢琴的热爱之情,同时融入一些自己对钢琴演奏的看法。这样一来,学生在耳濡目染下也会对钢琴及钢琴演奏产生类似于喜爱的情感,有利于音乐情感的培养。2.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注重情感培养。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应用,从而充分强化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情感联系。其中,情感体验法是最简单也最为有效的方法,值得各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应用。所谓情感体验,就是直接通过器乐演奏来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对器乐演奏做出理解。例如: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听一段《F大调大圆舞曲》,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等对此进行分析和理解,同时让学生体验这段钢琴曲中蕴含的情感。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对其中的旋律、节奏、节拍等进行深入讲解,并对其要表达的情感进行简单分析,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强化学生审美情感。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该钢琴曲的演奏技巧进行详细讲解和演示,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进行简单演奏,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3.融合演奏技巧与音乐情感。虽说音乐情感是器乐教学的重要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演奏技巧就不重要。事实上,不管是演奏技巧,还是音乐情感,都是器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且二者均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演奏技巧传授和音乐情感培养加以深度融合,使二者成为统一的整体。只有这样,演奏技巧的传授与音乐情感的培养才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器乐教学的质量及效率提供有效保障。4.审美情感的培养。培养审美情感自然需要从审美入手,而且应当做到循序渐进。审美是建立在理解和一定知识层面上的,因此教师需要先从器乐演奏的基础入手来对学生的审美情感加以培养。只有在学生充分掌握了器乐演奏的基础技巧后,其才有可能透过形式去感悟音乐艺术的本质。否则就像空中楼阁一样,过于虚幻。换句话说,器乐演奏的审美情感是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演奏为重要基础的,脱离了这两点来体验音乐的情感,很容易被个人的主观意识所误导,就像不同的听众在听器乐演奏作品时,往往是以自身喜好和意识进行评判。在学生具备了基础知识和技巧的审美能力后,教师再致力于引导学生体验器乐演奏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以自身所学来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进行体验式、理论式、实践式的全方位感受,从而准确感受音乐作品情感。5.学习情感的培养。在器乐教学中,学习情感的培养往往需要从多个方面同时展开,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中,最为关键的在于态度、意志和气质三面。所谓态度就是引导学生形成对器乐教学的良好态度,让学生能够认真、积极地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尽量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内容等展开教学,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等负面情绪。而从意志的角度来看,教师需要合理控制器乐的学习难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来达成相应目标,但也要避免难度过大使学生萌生厌学情绪。而气质则重在因材施教,不同气质的学生在学习器乐演奏时表现出来的特征、状态皆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在适合的方式下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强化学生对器乐学习的情感联系。总之,在器乐教学中,音乐情感的培养十分重要,其与演奏技巧的传授一样,是器乐教学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与此同时,音乐情感和演奏技巧二者更是统一的整体,只有二者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才能确保器乐教学的有效展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对音乐情感的培养加以高度重视,需要以身作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音乐情感培养和演奏技巧传授相融合。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审美情感及学习情感加以重点培养,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情感。
一、孔子“乐教”思想与小学器乐教学
(一)孔子“乐教思想”。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1]。孔子的“乐教”思想主要是指儒家经典,例如在《论语》《学记》《礼记》中的“乐教”思想,当然也包括儒家六艺中的某些思想。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乐教理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音乐的育人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孔子主张学习“尽善”“尽美”的音乐,人们只有通过学习音乐,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达到“成于乐”的境界。孔子推崇礼乐教化并制定了礼乐教化体系,对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文化、音乐理论以及音乐实践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二)小学器乐教学。在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器乐教学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并成为小学音乐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后来,随着音乐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基础性音乐教育,不仅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的有效环节[2]。从《音乐课程标准》大纲的要求中便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除了应积极在课堂上体现“教具”乐器的作用,还要密切注意歌唱、创造等环节与器乐教学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体现出器乐教学的普适性、基础性与不可或缺性。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3]。因此,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对课堂学过的内容进行消化与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将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动态过程。
二、小学器乐教学现状
(一)器乐教学地位薄弱教学理念滞后。中小学音乐课上对器乐演奏的聆听、感受,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净化学生的心灵。然而,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是器乐教学得不到重视,处于一个被忽略的漠视地位。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尽管这一举措对一线的小学音乐器乐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还是有大量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视歌唱,以培养学生会唱部分歌曲为目标,忽视器乐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缺乏与时俱进意识。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认为“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4]。由此可见,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民族继承的意义与源远流长的价值。因此,对于器乐教学与音乐文化,我们不仅要树立“我国为主,西方为辅”的主基调,还要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大背景下,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烂多彩。(二)学校器乐配备单一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虽然我国器乐教学从理念到课程实施都进行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改变,但是在实际的小学器乐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学校对于器乐教学不够重视,器乐的种类与数量配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实际学习需求;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不足以达到器乐教学的效果。不仅如此,学生对于器乐教学的认识也表现出偏差,大部分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缺乏对器乐的学习兴趣;受到家长传统观念的影响,音乐课长期处于“副科”的位置,再加上学生家长认为文化课的学习十分重要,器乐学习没有必要,甚至不会给学生提供购买乐器的支持,学生缺乏对器乐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器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孔子“乐教”思想与小学器乐教学的融合性分析
(一)与传统教育思想的结合。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由一开始的唱歌与奏乐为主,即使各方面都强调器乐的重要性,鼓励教师积极引导开展器乐教学,但是小学音乐课程仍旧是以歌唱内容为主,很少涉及器乐的内容,甚至被完全忽视。音乐教师以学生会唱、背唱、能唱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培养方向的三维目标的培养。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突出器乐学习的同时,教学中不断将儒家教育思想贯穿其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器乐教学中,缺失了孔子“乐教”这一别具一格的特殊维度。(二)与教育热点研究的渗透。当下音乐教育的教学应深入认识儒家教育思想,对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研究。首先是对孔子“乐教”传统教育思想在现当代借鉴使用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探究。其次是作为传统教育思想,孔子的“乐教”思想能否为小学器乐教学的实际发展状况提供独特的理论依据与相关的学术支撑。将孔子“乐教”思想与小学器乐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颖、特殊的视角。虽然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相关的研究文献繁多,立意涉及范围也比较广。但是大部分是对于孔子思想相关的理论研究,缺乏实质性的实践研究。因此,通过理解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结合小学器乐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与实践活动便十分重要。
四、小学器乐教学中融入孔子“乐教”思想的策略
(一)加强道德的教化作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并且他将音乐对道德的教化作用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不仅仅是因为人的道德教化能够在音乐的帮助下辅助完成,并且可以通过艺术教学活动,将道德情感逐步带入到“成于乐”的高深境界,然后将道德教育不断转化为美德教育,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最终使人达到德育的目的。孔子“乐教”思想对当下的小学器乐教学实践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乐记》中也说道,“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不难看出音乐教育对学生道德的形成有着关键的影响。解读儒家经典文化,对学生学习器乐、完善良好的人格、培养高雅的艺术气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注重高效的器乐教学。小学教育中的音乐课程,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与阶段,是小学音乐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要通过音乐教育,让他们逐渐形成对器乐的兴趣与演奏能力,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与弘扬民族音乐的责任。一种良好的音乐教育渗透,首先可以给学生带来极高的音乐素养和优雅的艺术修养;其次,可以培养学生对待音乐学习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分工协作、严谨求学的认真态度;最后,在学习器乐的道路上,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的兴趣与爱好,不仅可以感受、享受到音乐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器乐合奏的练习,相互之间不仅可以督促学习,还能够完整地演奏乐曲,不断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从长远来看,我国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要不断受到重视与推进,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与畸形的教学现状,广大的音乐教育研究者也正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学习,总结小学器乐教学的实践问题并对其进行反馈,思考小学器乐教学长远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器乐演奏能力与良好的练习习惯,有助于民族经典教育思想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严明.杖藜扶我过桥东——例谈课外学习资源的引用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11):141-143.
[2]许洪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二、当前器乐教学的现状
1.器乐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高师音乐教学大纲中只是模糊地列入了器乐课程,但没有明确指出此门课程教学对象到底是那些学生,开的是音乐技能技巧课还是理论欣赏课,且未指出学生学习结束后应演奏何种乐器、达到那种水平。教学大纲中对器乐课的安排模糊不清,就会导致发生教学混乱、教师教学缺乏条理性等一系列教学问题的发生。
2.教师在器乐课教学中随意性太强
很多高师院校没有制定严格正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只是粗略地写一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导致器乐教师在教学中随意备课。另外教师对每节课的上课内容、课程要点、所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都没有精心准备,缺乏严肃性、认真性和系统性。不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备课、上课盲目的现象,在许多高师院校的器乐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缺少科学性
器乐教学教师通常将传统“师傅代徒弟”的教学法运用到当代高师课堂上,很多院校的器乐教学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即一间琴房、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把琴、一本书,且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很少和学生进行交流。另外很多老师在上课中只教给学生死板的技巧,而不去研究其理论;不是使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而是按中国民间传统陈旧的教授法,结果只能使学生机械地学些生硬的技巧、而不能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4.教材选用困难,教学评价单一
目前,关于高师器乐教材,每个学校、每位教师使用的都不相同,大体上都是沿用音乐学院、业余考级或自编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定,更没有体现出“师范教育”的特点。且高师器乐教学评价一直沿用高等音乐学院模式,以演奏一首音乐作品作为考核评价标准。在器乐教学评价过程中,忽视学习过程,只看考试结果,仅仅用传统的单一因素评价法去评价学生的演奏水平、综合素质难以得出全面的评价结果。
三、改进器乐教学的对策
1.明确器乐教学目的及其重要性
在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中,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对于器乐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清。所以在高师音乐专业器乐教学中,高师院校应从当前中小学对音乐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入手,满足器乐课程学习对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作用。另外要深入了解社会各层面对现代音乐教育中器乐学习的发展动态、功力目的等问题,宣传器乐学习对陶冶情操、开发智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论证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
2.制定出一套系统的、详细的器乐教学计划
高师院校一定要具体合理地为每位学生安排好和上好每节器乐课,每位器乐教师每学期开始就应该给每类型的学生制定出一套详细、系统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进度来合理认真地进行器乐教学,选用好每门乐器所使用的教材,在选教材过程中除选取已有的较为优秀的练习曲外,还需专业作曲家与演奏家能够投身进来,创作出一些适合高师学生练习的练习曲与乐曲。调查显示,目前社会对键盘乐器教师的需求量很大,其次为中、西管弦乐器老师,如二胡、古筝、琵琶、小提琴等,希望高校今后加大此类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是当今社会需求的焦点,也是现在器乐教学的中心。
3.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世界多元音乐教育的发展,在器乐教学中应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把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结合起来。器乐教学应实行教、学双选制和主、辅修制度。器乐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应区分选修器乐与主修器乐专业的两类学生,教师一定要根据其不同的基础来进行器乐教学,合理地为每位学生提供必要辅导。另外对学生器乐成绩评价应转变单一的评价机制,在器乐教学评价中应该主张多维的评价方式,重视学习能力的测评,增加对学生合作组织能力的综合测评。
4.组建器乐课外活动小组,强化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在视唱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用乐器视奏乐谱,使之在反复的视奏过程中认真细致地体验和感受音的高低、长短变化,在奏准和听准后,再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吟唱,通过反复训练,学生便会逐渐形成较稳定的内心音高、节奏的概念和较好的听觉,从而增强学生的视唱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器乐教学有助于学生欣赏音乐
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和知识的局限性,在音乐欣赏课上不能恰当地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加上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滔滔不绝地讲解的方式来欣赏音乐课,所以,音乐课学生通常听得昏昏欲睡,得不到应有的情感教育。在音乐欣赏课上,如果可以加入器乐,让学生在听完了优美的乐曲之后,产生欣赏音乐的乐趣。
这样,学生就会努力克服音乐演奏上的困难,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四、器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器乐教学不是一个学生能够完成的,需要多个学生进行协作来完成。在器乐演奏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集体创作的乐趣。
每个学生不能太张扬自己的个性,要磨合自己与其他学生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美的乐曲来。所以说,器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经过了器乐教学,才能让学生加强自己与别人团结合作的精神。而且器乐教学本质上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让他们从心理层面上提高对音乐教学的热爱和兴趣。
1.1开发学生智力。器乐教学不仅是中学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能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当学生在学习器乐的时候,由于双手的手指在不停的运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对于左右大脑的协调平衡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智力的开发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反应敏捷、拓展思维的培养方面上,而且还体现在提高学生洞察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等方面上。站在生理的角度上来说,学生在学习器乐的过程中,音乐会对其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情绪又会影响到其荷尔蒙的分泌,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大脑记忆力和分析力。由此可知,器乐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绪,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而且还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1.2培养学生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想要提高器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就需要提高他们对器乐的学习兴趣。在器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如介绍器乐、演奏方式,听范曲,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进而提高对音乐伴奏中的器乐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器乐教学具有动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自身对器乐的演奏能力和表现能力。
1.3培养学生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肯定,相信自己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困难,而有一部分的学生对这些困难在心理上产生畏惧感,从而使得自己对学习和自身能力失去了信心。而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放松心情,忘记学习中的困难,甚至还能够在音乐中寻找到正能量,重拾对学习的信心。
二、中学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策略
2.1创设教学情境。器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作品中都有背景、情境、感情等。器乐教师应该根据器乐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创设出相应的情景模式,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的想象音乐当中的场景;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音响等工具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和理解,正确体会到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应该利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让他们从内心真正爱上器乐教学。
2.2借助教学游戏。游戏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体现形式,也是学生放松心情,释放学习压力的一种活动。如果教师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学生对器乐一遍又一遍的机械训练上的话,那么将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器乐丧失学习兴趣。但是将游戏融入器乐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器乐,例如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打击配乐、配合模唱、舞蹈结合等游戏,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紧张感,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亲身体验到器乐演奏的乐趣。
2.3积极开展竞赛。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胜心强、荣誉感强等特点,对此教师可以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开展音乐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这种竞赛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学生之间的较量、师生之间的挑战、男女之间的比赛、各个声部之间的竞争等。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和艺术节上比较有意义的比赛,让学生带着平和的心情去参加,并在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他人的优秀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得自身的音乐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舞台表演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2.4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器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学需要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随时随地的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发现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关心,从而使他们从内心上接纳教师。同时,教师还需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在课堂上面带微笑,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器乐演奏。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日常的学习状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能够客观公正的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为提高器乐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条件。
2.5运用合作学习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发现自身的缺点,而且还能学习他人身上的长处,从而扬长避短。因此,在器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对器乐的演奏,让学生明白音乐秩序是不容被随便打乱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更多让学生进行合奏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很快的适应岗位,并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需要通过对器乐的集体演奏,在加强学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合作凝聚力。
1器乐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意义
器乐教学,就是在音乐课堂上教会学生学习用乐器来演奏音乐,用乐器来表现音乐。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斯・莫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
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教学方法亦不例外,关键是应找到它的优势,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才能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讲授法确实是有着适用学生范围广、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和使学生直接感受教材内容的优势,但同时也容易在实际教学中出现误区,把讲述简单处理为满堂灌,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考时间,降低学生的积极性,认为是“别人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难以让学生养成尊重事实、敢于批判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我国的音乐教学大纲在近几年中也逐步加入了器乐演奏这一内容,并且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了各个学段演奏教学的内容,其中“演奏”被列为音乐表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演奏教学不仅与音乐表现中的演唱、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息息相关,而且跟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也难以分割。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教学形式,在整个音乐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
2合理规范器乐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艺术一直以来都是追求自由的,艺术家希望能够进行自由的创作和发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式和内容不拘一格。但是高校的器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家的创作,可以有所越界。高校都有规范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目标都是以明确的教学大纲作为依据。但是有极少数高校的器乐教学内容过于懒散和自由,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教材,教师只是根据自身的想法为学生制定学习内容,这必定会有缺陷,有不合理的因素。因此,高校有必要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器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同时制定合理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发现教师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的考核,使教师的教学成果得到肯定与认可,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鼓励与指引,这些做法都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器乐教学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器乐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合现代化的人才发展培养模式,必须进行转变,才能给器乐教学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带来生命活力。作为音乐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更要有专业的音乐教学技能,对音乐的美有敏感性。在课堂教学上,除了给大学生传授乐器的理论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要传达音乐世界里面所流露出的情感与人生态度,教会学生如何理解音乐的意境,体会音乐创作者在音乐里寄托的情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可以不局限,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变性,这也是音乐的本身特性所决定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戏剧,参加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举办小型的音乐比赛、弹奏乐器比赛等多种竞赛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获得技能,还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器乐教学的本质意义,有助于器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3综合性高校器乐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除了物质上的追求外,人们又逐渐向精神文明的追求转变,注重精神上的享受。音乐正是艺术最好的表现形式,能够有效传达出精神生活的内涵。因此,在很多普通高校中,绝大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对器乐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富有激情和热情,学生也是兴趣十足。但是,仍存在一部分高校,其器乐教学的状况令人担忧,存在多处问题。
部分高校在器乐教学的内容和课程安排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些高校把音乐教学开设成选修课,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器乐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抑制了器乐教师和学生对音乐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器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器乐教学基础设施和软性条件的建设方面,少数高校由于专业音乐教师的缺失,或者现有的音乐教师专业技能有限,再加上器乐教学资源的短缺等,都极大地影响和限制了器乐教学的发展。另外,高校领导的不重视,也是器乐教学的最大阻碍之一。
一、前言
课堂乐器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在课堂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课堂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实践的思考与探索。[1]
二、意义
器乐教学,就是在音乐课堂上教给学生学习用乐器来演奏音乐,用乐器来表现音乐。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学生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音乐课堂中增加舞蹈和律动,让器乐进入课堂,这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和突破,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艺术才华,提高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课堂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乐器可以启迪学生智育发展
开展乐器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这一点生理学家早从人类大脑的构成,分工和培养等方面作了明确的阐述。大家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具有分析逻辑思维,数学和文字机能,右半球则主管形象思维,只有两个半脑同时充分发展,人体智能才能得到全面开发和利用,而传统教育和习惯都重视左半球,如:数学、语文教学。而忽视了主管“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开发培训,忘记了其最佳途径是音乐教育。音乐中的乐器演奏对训练思维的“多向”性来讲能起到极其有效的作用,因为乐器演奏不仅用脑,还要用眼、用手、用口,演奏时既要记乐谱,还要掌握力度,节奏、音准和时值等等。这种思维的多向性及脑、眼、手、口、器官的协调配合甚至达到“得之心,应之手”的程度,除了音乐中的乐器练习外是任何领域的训练都不易达到这样完美的程度,同时乐器演奏出的旋律,激发了大脑右半球的机能,眼和手的活动也促进了大脑两半球的思维,自然使大脑得到了“锻炼”,也培养和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2.乐器可以培养学生的德育及心理素质
开展乐器教学有助于学生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和增强自信心。因为参与乐器训练,必须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时还需注意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特别是要学会一件乐器,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与毅力,要做到持之以恒。因此,学习乐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那些原先动手能力较差,或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效果尤为明显。一些原先性格内向的同学,由于在学习乐器中发生了由自身条件展示向“技艺”展示的心理转换,所以在乐器训练时,性格会逐渐变的开朗活泼,也会乐意在同学们面前表演。显然,这有助于他们的性格转型。此外,我们选用的口琴、竖琴等乐器是十分理想的课堂教学群体乐器。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在大家一起演奏时需要整齐的有协作的意识,互相配合来完成,使学生从小培养了将来走上社会的人际关系上应有的修养,能与人交流与人配合,按照社会需要恰当处理自己位置的能力,而我们选用的教材是具有健康思想内容的歌曲和乐曲,学生在演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到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理解和产生联想。
3.乐器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我们的教学中都会有深切的体会,当一个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并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乐器进课堂,它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学生对所爱乐器充满了好奇性。在教师精彩的示范演奏和引导下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为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乐器教学进入课堂使嗓音不好及“五音不全”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们感到自己还有一定的才能可以在音乐课中发挥,从而解除了思想包袱,克服了消极情绪,提高了学习热情,同时也达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由此可见,将乐器教学引入课堂,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能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义。[2]
四、课堂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做好课前准备
把该堂课所需要的一些音乐素材、乐谱,以及教学环节设计好。比如,在设计导人环节时可以由设计教师或者演奏比较有基础的学生先示范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乐曲开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环节选择好所要教习的曲目,考虑好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要选择太难的曲目。另外,在巩固环节可以设计好一些分声部或者有一些休止、轮奏的小乐曲来带动学生的学习。
2.利用一点业余时间,指导学生的专业演奏
我们都知道乐器的演奏也不是一朝之功,都需有平时的慢慢积累。不过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我们所选择的小乐器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单易学的。只要平时有一点点时间的练习,在课堂上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这时间可以放在中产}几到校的预备铃时间。既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是学校音乐教学的一个特色。
3.可以尝试一下合唱式的教学,就是给学生固定好声部
在教学中尝试合唱的感受。一开始可以先从简单的乐曲和两个声部开始,慢慢的可以学习三个声部、四个声部。学生可以在这样的器乐教学中体会到唱歌教学和欣赏教学中所不能体会的乐趣、知识,也很好地完成了新课标所要求的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比较熟练掌握的一门乐器的要求。
4.可以将器乐教学穿插于唱歌或者欣赏教学中
既不单一地体现哪一个课程,又很好地使用了各个课程的特点,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尝试丰富多彩的变化。
五、建议
在课堂器乐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在教学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从感性入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一种课堂乐器演奏技巧的同时,体会情境美、曲调美、伴奏美,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接受音乐的熏陶,使学生与音乐融为一体。
六、结束语
通过对课堂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实践问题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加强该方面的研究,这对音乐教学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02-01
器乐演奏是音乐课程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器乐教学以其深层的内涵、独特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给学生学习音乐带来了乐趣,给音乐课堂带来了生机。
中小学生学习器乐演奏,不单是为了掌握一两件乐器的演奏技能,而是为了通过演奏乐器更好地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这就是器乐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竖笛作为中小学器乐教学中的一种常用乐器,与其它乐器相比,具有价格便宜、便于携带、音色优美、风格鲜明、学习容易、演奏简单、易于推广等诸多优势。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以培养兴趣和爱好入手,引导学生掌握演奏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选择合适的乐曲
任何器乐演奏教学都是通过练习乐曲进行的。这种具有教材性质的乐曲,既要遵循演奏技巧学习和训练的规范,同时也要必须符合审美教育的美感要求。就中小学演奏教学而言,后者显得尤其重要。
与专业性的器乐教学强调技术训练的系统性不同,在具有普及性特点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注重的是与其它教学领域内容紧密结合,更好地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在欣赏教学中利用竖笛吹奏音乐主题来达到学生学习和演奏名曲的愿望,在唱歌教学中对歌曲曲调、内容和情感表现都能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通过吹奏竖笛参与到歌曲的表现中,不仅能提高学生演奏兴趣,掌握演奏技能,更能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竖笛教学中所选择的乐曲要尽可能避免那些枯燥无味的纯技术练习,一定要具有流畅、优美和易学易奏的特点。因为这种具有美感的音乐作品,不仅能给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而且能大大增加他们学习掌握演奏技能的兴趣与信心。从音乐演奏心理来看,乐曲的美感与演奏者的表现欲望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优美的乐曲可以激发演奏者的表现欲望,而低劣的乐曲则会磨灭演奏者的表演兴趣。在器乐教学中,选择既适合学生演奏,又具有审美价值的乐曲,是有效提高竖笛教学质量的保障。
二、选择恰当的教法
浓厚的兴趣来自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好竖笛的演奏,寻求和选择科学的教法是非常必要的。竖笛的吹奏虽然简单,但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它的演奏技巧,还是很有难度的。初学阶段,从吹奏单音开始练习,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奏,观察其指法,再采用口唱、手按指法等进行练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要求学生掌握气息、换气等基本要领。
由于竖笛教学是通过课堂集体教学形式进行的,因此器乐练习和演奏的形式应该以齐奏、合奏为主。这些演奏形式虽然不能象个别教学那样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但是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品格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乐器和乐曲都比较简单的中小学音乐课中这种教学形式所蕴含的美育功能是可以而且必须达到的。
自从我国推出九年义务教育以后,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速度就大大加快,国家对小学相关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加大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的经费投资,这使得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经费投入的加大以及重视程度的提升并不代表着我国小学教育的水平就能提高。我国的很多小学依旧是坚持传统的教育观念,用传统的教育思想来进行相关教学,这不仅体现在学校以及教师的教育观念上,更确切地体现在课堂内容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中。就以我国众多小学的音乐教学来说,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纯粹就是按照音乐教材或者完全依照教师意愿来教小学生唱唱歌,虽然这与我国落后的音乐教学条件有关,但是这也恰恰体现了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抛去教学条件的客观限制不说,音乐教学发展的乏力性、不完整性才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问题所在。
一、小学音乐中器乐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虽然小学期间学生所学的音乐方面的内容不完全是专业性的知识,但是由于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这门学科所学的知识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不经常能够接触到的,因此,音乐教师在讲授音乐内容时要不断地为学生铺垫音乐基础,而这种基础的铺垫最有效的手段无非就是引导小学生了解各种乐器,在教学内容中穿插器乐教学的部分。
1.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音乐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因此,想要让他们对音乐感兴趣,对音乐中的任务、感情产生共鸣,那就必须从课本以外的方面对他们进行引导,而器乐教学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引导手段,如果没有器乐教学,小学生对枯燥的音乐专业知识,比如音符、音谱等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有了器乐教学,小学生不仅对各种乐器的好奇心比较强,而且对这些乐器的声音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和思考,这对开发他们的思维非常有帮助,小学生对器乐方面的学习,有利于教师将器乐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融合起来,帮助小学生产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创造力,有助于推动整个小学音乐课堂的发展。
2.器乐教学对小学音乐教学观念的更新作用
器乐教学虽然很早就出现在了音乐课堂之中,但是那只是限于更高阶段的教育教学,并不是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在小学期间进行的器乐教学能够将小学音乐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让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并不断地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而且音乐教学的概念本来就不仅仅是唱歌这么简单,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乐感、感情、创造力、灵感以及思维等众多方面的培养,因此,器乐教学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器乐教学的不断实践能够使小学音乐教学更加完整,推动小学音乐课堂的发展。
二、器乐教学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小学音乐课堂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从小学音乐的长期发展来看,器乐教学与专业音乐知识的地位是同样重要的,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学生能够将音乐学好的基本标准之一,因此,器乐教学在课堂上的地位和意义非常重要,器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器乐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分析
器乐教学在课堂中能够很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器乐的学习是将专业知识与音乐情感结合起来的纽带,为学生开辟出了一个更加丰富的音乐领域。同时器乐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亲自进行乐器演奏或者认知的时候,能够对各种乐器的音色与历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由于器乐演奏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注重音色上的相互补充,因此,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也非常重要。器乐教学在实践当中更加能够将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作品联合起来,将它们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培养他们的气质。
3.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源泉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生动的内容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器乐教学就具备这样的气场。器乐教学能够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对音乐的热爱,尤其是对某些乐器的喜爱,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感存在,小学生学习音乐时才有强大的动力支持。
小学期间的音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而器乐教学又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引入器乐教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