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政策

竞技体育政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竞技体育政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竞技体育政策

篇1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89 — 02

核心竞争力是让对手在短期内无法模仿,是竞技项目长期拥有的,使本国竞技体育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体育环境中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1〕 齐齐哈尔市是我国冬季竞技体育项目的主要训练基地之一,冬季竞技体育项目是我市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项目,他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先后涌现出宋丽、薛瑞红、王北星、付天宇、刘艳等世界名将。但近年来,我市的冬季项目竞赛成绩不理想,后备力量匮乏,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课题运用战略管理科学中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对我市冬季体育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进行细致研究,以及政府、社会如何支持我市冬季体育的发展等。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研究,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长期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加强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对于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竞赛水平,使冬季竞技体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竞争力理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到竞技体育事业,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黄卓和兰续章学者认为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能力、认识和普及程度、学习交流意识三个一级指标。其中核心技术能力函括后备力量分额系数、名次成绩再现系数、队员成才周期优势系数、设备投资优势系数、成绩实现系数和专项技术绝招优势系数等指标;认识和普及程度函括领导满意程度、大众满意程度、名次占有额和项目普及份额等指标;学习交流意识函括创新学习机会和信息传递机制两项指标。〔2〕梁建平、常金栋、董德龙等学者认为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源于竞技体育之间的竞争,竞技体育事业的团体或组织要想在某些竞技项目上保持长期稳定(即可持续性)竞争优势,保持处于一流的水平,那么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必须由一流的竞技主体、先进的竞技科研和广泛的竞技基础三个方面构成。其中竞技主体函括运动员专项技术绝招系数、运动员先天优势系数、教练员专项技术战术创新系数、教练员调配综合能力系数、成绩实现系数、运动员成绩成长周期系数、后备队员培养系数和名次成绩再现系数等评价指标内容;竞技科研函括科研队伍综合实力系数、科研设备综合实力系数、科研信息应用转化系数和科研信息传递交流系数等评价指标内容;竞技基础函括项目普及程度系数、大众认可程度系数、项目成绩系数和领导决策满意程度系数等评价指标内容。〔3〕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充分结合竞技体育的本质和影响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相关要素,本研究认为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指在长期的科学管理、运动训练和竞赛、体育科学研究、竞技人才培养、后勤保障、政策支持、裁判员培养、体育文化建设中形成的,建立在竞技体育各单个运动项目竞争力基础之上,具有自身特色的超越竞争对手,能支撑运动项目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内在超常整体竞争能力。它包括三个层面上的竞争力,即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和环境层竞争力。

二、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各要素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并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在研究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时,我们必须根据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仔细研究影响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的各要素,依据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形成机制,并结合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以及现实情况提出合理有效地对策。

(一)改革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加快竞技体育市场化

制度保障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又一根本来源之一。虽然“举国体制”一直是目前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成功的保障,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见的。齐齐哈尔市体育管理部门应该在竞技体育管理上深化改革,加快冬季竞技体育市场化,逐步将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资助为辅的竞技体育模式,发展转变为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并重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不断加强竞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走竞技体育产业化道路。齐齐哈尔市应当注重对竞技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开发,吸引社会资金对冬季竞技体育的投入,利用竞赛商业化运作,达到增加运动训练和竞赛管理的经济收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总之,只有建立健全冬季竞技体育的管理制度,加快冬季竞技体育的市场化运作,才能有效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二)培育科技创新团队,为冬季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持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支撑,特别在竞技体育方面,无论是运动器材、医疗水平还是训练手段等等,其科技含量已成为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关键因素。现代奥运会的竞争,已经成为参赛国家科技发展的竞争,从运动器材、服装到竞技技术等等无不充分地体现出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形成高水平的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团队,才能实现持续高效的竞技体育知识的创新和积累,而知识不断的的积累和创新是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之一。齐齐哈尔市应该将体育科研机构、学校、职业运动俱乐部和运动队的科研人员有机整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团队,增加竞技体育科研经费,把冬季竞技体育训练中发现的难题进行立项研究,充分发挥体育科技人才的智慧,有效利用科学技术去指导训练,强化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冬季竞技体育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来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三)增加经费投入,确保冬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经费投入是竞技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市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市财政投入来推动冬季竞技体育的发展,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渠道,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很难保证冬季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因而,需要大胆的制度创新,多渠道增加体育经费来源,积极吸引和鼓励民间和企业资金投入到竞技体育之中,从而保障体育经费的充裕,为冬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提升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优秀人才引进

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着冬季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确保冬季竞技体育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应当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加强本土优秀人才的培养,同时重视引进优秀的冬季竞技体育人才。其中包括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管理者、体育科技人员等等。以优秀冬季竞技体育人才的引进提升当前的冬季项目竞技能力,确保我市冬季项目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加强本市冬季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提升我市冬季竞技体育持久的竞争力。体育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运动员能通过专业训练取得好的竞赛成绩,更要他们自觉努力接受高等教育,确保他们将来不再从事竞技体育活动后,也能很好地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以往竞技体与文化教育分离造成的种种人才培养弊端,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办学,让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另外还要切实做好退役安置工作,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才积极参与到竞技体育事业当中。

(五)把齐齐哈尔市打造成我国重要的冬季体育竞赛举办地

通过举办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亚洲冰球对抗赛,全国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锦标赛等重大竞技体育竞赛活动,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赛事管理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通过举办各类重要竞赛活动,将对冬季竞技体育文化的培育,冬季竞技体育知识技能的交流,以及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环境的营造等等,带来积极的影响。齐齐哈尔市已经具备了成为全国重要冬季体育项目比赛举办地的条件。

(六)积极参与各类冬季竞技体育竞赛活动,提升冬季项目竞技水平

竞赛活动不仅是检验成绩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竞技水平,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不仅要重视全运会、省运会等大赛,更要加强市内各类冬季项目竞赛活动的开展,通过增加参赛次数,达到锻炼运动员,提升冬季竞技体育竞争力的目标。因此,要争取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冬季项目的比赛,并以全运会和黑龙江省运动会为重点,制定竞赛、训练计划。通过多参赛,来检验、提高训练水平,促进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脱颖而出,保证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七)找准突破口,积极打造冬季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核心人物

从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运动员和教练员水平等等因素,以及潜在优势项目的内在规律,大力打造和发展适合现有冬季竞技体育实情的优势项目,加强冬季竞技体育项目的整体布局研究,合理布局,确保优势项目优先发展,达到在省运会、全运会上增加金牌、奖牌增长点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要重点加强对优势项目核心人物的培养和保护,努力提高其竞技水平,达到以点带面。各项目领军人物的培养,可以在队伍中形成榜样效应,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队员看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使全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市冬季项目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重新科学界定我市冬季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潜在优势项目,在此基础上,强化优势项目,扩大潜在优势项目,合理进行布局,以达到增加齐齐哈尔市冬季项目在全运会、省运会上的夺金点。

〔参 考 文 献〕

篇2

关键词 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市场特征 开发策略

随着世界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征,著名职业体育联盟在全世界都拥有着规模庞大的拥趸和数以亿计的观众,职业体育市场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竞赛表演市场产值迅猛增长。电视转播市场、体育赞助市场、门票市场、无形资产市场和体育产品市场等竞赛表演业态成为职业体育组织经济增长的支柱。国家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支持职业体育市场的发展。因此,厘清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概念;分析其特征;探索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开发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特征

市场供给主体主要是职业竞技俱乐部,需求主体大多是运动项目的爱好者和俱乐部的支持者。市场客体体育表演服务,除了具有服务的一般特征,还具有竞赛表演服务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最终产品即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广泛的社会关注性;产品的载体即运动员也具有市场价值,产品质量随载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而变化;最终产品可衍生新的市场需求等。我国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进度相对不成熟,市场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策略

(一)依据相关法律体系开发

随着我国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需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法律体系也日渐完善,对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法律的保障,一系列管理规定加大了对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法律规范力度,对于推动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秉持低碳经济开发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为了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战略,我们可以从体育生活方式、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建筑场馆设计四个路径来重点开发低碳体育市场。

(三)注重媒体转播权开发

媒体转播权包括电视转播权、广播电台转播权、互联网转播权等。媒体转播权收入现已成为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每年的全明星比赛共有190个国家和地区用各种语言进行现场直播,仅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就达5亿美元。中国的职业体育赛事的转播权的经营应当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从国际市场上获取巨额的收益。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开拓赛事转播市场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应当成为未来媒体转播的主要载体。

(四)职业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开发

职业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开发主要涉及赛事冠名权、专有权、特许权等。冠名权分为赛事冠名、开幕式与闭幕式冠名、体育道德风尚奖等;专有权涉及专用产品、指定产品、标志产品;特许权是服务行业的特许招商,包括邮政、运输(民航、汽运)、酒店宾馆、餐饮、银行、保险、印刷、商场、休闲健身、旅行团等。任何级别的赛事都可对赛事的无形资产进行开发。

(五)门票市场的开发

职业体育赛事的门票收入都是俱乐部的重要收入来源,约占总收入的45%。可自主开发,或找专业票务公司,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广泛的销售渠道,采用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取得成效。

(六)衍生品市场的开发

职业体育竞赛表演衍生市场开发主要为零售服务特许销售经营,它由俱乐部发放给商家,是准许其在产品上使用赛事标识的一种经营方式。目前,业内对衍生市场的开发越来越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一)职业体育产业的经济收益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支柱产业地位凸显,市场开发对体育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带动作用,依法依规实施对市场的开发非常重要。

(二)绿色低碳经济是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目标、思想和发展策略对推进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是以比赛为主、相关服务活动为辅,能够满足消费者观赏娱乐、愉悦身心等的体育文化需求,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形和无形物品总和。开发策略可顺应时势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 鲍明晓.体育产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2-123.

篇3

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具有新的运行模式和市场特性,比如,企业间竞争方式方法的改变就具有显著的代表性。所以说,企业在当前新的经济时代背景下,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就必须熟悉网络经济的特点及运行环境,审时度势,利用网络经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实现竞争能力的提升。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论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获得资源、配置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竞争动力的整体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离不开这样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获得不同类型资源及技术并将之集成、转化成为企业产品和服务技能的能力;二是企业组织、调动不同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保证企业处于相互协调统一的运作能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是将知识、技术作为基础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企业得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基础,必须在企业的产品及服务过程中得以体现。由于企业所从事的实际行业的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决策竞争力、组织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员工竞争力、流程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加工竞争力、渠道竞争力、伙伴竞争力、服务竞争力以及科技发明创新能力等等,但是不管是以哪一种形式的竞争力为核心,其最终要实现的目标都是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能力。一个企业可以具有多种类型的核心能力,当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能力比较复杂的时候,就可以将之采取有效的组织方式集成起来,借此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超越竞争对手,获得市场优势。对于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与企业自身存在不可分割性,其具体的载体可以是组织当中的个体、整体、制度,还可以是企业的战略资本,当这些资源与企业相互分离时,其价值通常不能够得到完全的体现,必须将他们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够让他们的功效得以发挥,才会形成一股强大的、企业在市场运营中所需要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网络经济下企业竞争环境的主要特点

1.传统中介的作用已经淡化

网络经济是建立在完善的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经济的产生使得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主要是因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已经能够促成商家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流,因此再将这个交易过程交给第三方来完成就显得非常多余。网络经济下,整个交易工作已经不需要中介直接参与,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整个经济网络运行的中介和载体。因此,在传统经济时代的那种对中介的强烈需求已经被大大的削弱,这就给那些在整个市场价值链中充当中介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网络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在当前网络时代,商家若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必须时刻打起精神从网络中获得与之相关的信息,制定合适的产品计划,从而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差异化产品,并根据市场的反馈信息迅速地对自身的经营战略进行对应的调整。企业之所以需要这样做,主要是因为通过互联网可以发现自己正面对着成千上万个与自己类似的竞争者,而消费者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得其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所以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竞争更加趋于透明化。

3.空间障碍已经消失

当前的互联网已经将整个经济社会中所有的商业经营活动从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中解放出来,地理区域已经不是限制某个公司经营范围和市场规模的主要因素。同时,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不必采用提供更多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而是可以将自身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方面,或者是开辟比其他地域更受欢迎的网络站点建设方面,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这时,那些在网上进行商务交流的企业就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开展产品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让一些传统的地方性公司也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潜在的客户,使得自身的业务范围得到迅速拓宽。

三、网络经济下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路径

1.利用网络优势重组业务流程,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在当前的网络经济时代中,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顾客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这就使得企业在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必须做出对应的改变,尽快适应与传统经济时代不同的经营环境。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应用方式已经发生了对应的改变,企业必须顺应这种变化,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或者组织结构改革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结构流程进行优化,使得原有的金字塔型的结构体系尽早地被当前反应快速快、创新精神强、信息精度高的动态网络结构所替代。对业务重组和组织结构优化,可利用计算机系统替代传统的中层机构监督和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能,使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和直接。首先,中间层的管理功能迅速下降,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企业的规模,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其次,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或者科室是企业的基本活动单元,企业要将传统的被动管理方式转变成为主动的参与性管理,对职能部门或者科室进行充分授权,利用这种组织方式可以通过平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各个部门或者科室之间的活动,从而实现对企业内部的动态管理。这样,不但信息沟通更加通畅,而且能够使企业应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更加迅速。

2.利用外包方式重组企业价值链

企业并非所有经营环节和经营活动都产生价值,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自身价值链的主要对应环节中获得竞争优势,而对那些非重要环节或者非核心业务的价值链则可以放在次要位置处置,以便将更多精力放在重点,实现企业在价值链环节上的增值。业务外包是企业对既有的价值链进行优化分解的有效方法,企业选择其中非核心业务或非重要环节外包给其他专业公司,建立起对应的联盟关系,从而使经营风险下降、竞争能力加强。在网络经济时代,业务的合理外包是发展趋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分工,从而使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让企业在组织及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实现经营能力的提升。所以,利用业务外包的方式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重组,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提高企业的柔性和经营效率。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跨地区的信息同步交换,尤其是在当前网络应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企业管理决策工具,例如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电子会议系统(EMS)等已经大范围的开始应用,这可以使得企业获得、传递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经营决策方面可以更加灵活、快速、准确,企业的经营流程由此可以形成一个由信息———决策———行为构成的统一集成体,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决策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拓展企业管理人员的思维空间、改变其思维方式,使其决策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有效地减少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等问题,企业的决策效率因而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当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只局限在计算机硬件方面,还应该将管理者专业技能的提高和经营理念的转变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立足于互联网所带来的各种经济信息全面、精准的优势来保证企业在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优势不被削弱。

作者:铁峰 单位:河南中平招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067-02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具有高度集聚化和专业化特征,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渠道,也是当今产业组织的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十分普遍和成熟,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大多也是依靠产业集群效应而在经济上获得迅速发展的。

1982年,义乌市率先在全国建立小商品市场,从而使义乌小商品市场获得先行之利,产生先发效应。围绕着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义乌初步形成了以家庭工业和个体私营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小商品为主体的专业生产基地。义乌小商品生产基地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众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化生产的典型,这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雏形。学术界以各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依据,将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然条件促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市场需求拉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后期)、外商投资推动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产业转移和升级阶段(2000年至今)。

从产业集群的地域分布来看,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辽宁、山东、江浙以及广东地区,而且这些地区有着发展产业集群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发展起来了,典型的集群如广东省的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和陶瓷等产业集群,浙江省的温州电器和皮鞋、义乌小商品、海宁布艺、宁波袜子、平湖服装等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并且主要属于政府推动型产业集群,这样的集群发展势头近年来出现了“升温”态势,例如成都高新区2012年通过《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动5年打造2 000亿移动互联产业集群,就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具有的吸引力使得这一地区的优势逐步由区位优势转向产业优势,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也进而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效应

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力是有很多帮助的,因为集群化带来的整体攻击力,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单体资源投入,通过共享资源,可以节约很多成本和实现快速创新,对于战略规划在主业上做精做强的企业而言,是很好的选择。

1.集聚资源优势,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区位产业优势,就会产生对资源的集聚力。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科研机构、国内外投资者就会向集群区域聚集。当前,跨国公司考察投资环境时不仅关注优惠政策,而且更为重视当地的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集聚效应体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规律,资源的集聚又将进一步强化该优势产业,并形成该产业的基地地位。有资料表明:新的竞争格局将是以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利用产业集群,可以集聚资源优势,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多方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集群内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从而使企业获得了明显的成本优势。一是环境成本降低,集群内企业因地理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的产品转移费用,并实现公共设施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二是信息成本降低,集群内形成了功能发达且完善的专业市场,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集群内企业容易通过市场的变化灵敏捕捉各种最新的市场信息,可以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三是配套成本降低,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专业化经营,集群内各个专业化企业处于同一区域内,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库存和人才招聘成本;四是交易成本降低。从这几方面降低了费用、成本,就必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敏捷制造,加大企业产品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方面,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另一方面,顾客对提品或服务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企业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作出敏捷的反应。集群产品一般具有技术的可分性,使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高度深化,存在着大量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这种技术的可分性,既降低了创办企业的资金要求,使单个企业承担某个特定的工序成为可能,又为集群产品的差异化创造了条件,使集群能够以较低的转换成本和较短的转换时间满足顾客对产品的多方面需求,加大了整个集群内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篇5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它区域相对比所具有的当前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以及凝聚各种经济要素,在未来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的总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包涵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环境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

在借鉴波特模型和IMD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多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想,本文提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模型。用公式表示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协调发展水平。

(一)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发展水平三大核心。本文参考各地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经综合整理后细化得出表1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评价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指数法,首先应用频度统计法和相关统计分析法构建和筛选评价指标,其次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再次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运用综合加权法计算综合总指数。

(二)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步骤

第一,具体计算步骤为:

第一步: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首先是给系统中的每个指标规定两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最大值),另一个是不允许值(最小值);然后计算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再依据单项功效系数,用加权平均法得到平均数,公式如下:

Yi={[xi-x(s)i]/x(h)i-x(s)i}×40+60

式中,xi是统计指标的实际观测值,Yi是对应于xi的评价分数值,x(s)i为第i个指标的不允许值(最小值),x(h)i为第i个指标的满意值(最大值)。第二步:对各层指标赋权。第三步:逆向逐层汇总,计算评价要素层和最高层的得分值。 第四步:根据计算结果,按分值对区域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 第五步:计算结果评价。

第二,标准化处理公式的确定。上述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Yi={[xi-x(s)i]/x(h)i-x(s)i}×40+60

是将指标数据转化为取值范围在60至100之间的无纲量数据的计算公式。60表示将有量纲数据转化为无量纲数据后的最小评价值,40表示经过无量纲处理后评价值之间的最大差异值。最小评价值和最大评价差异值之和为100,如果确定的最小评价值越大,最大评价差异值就会越小。

第三,评价指标赋权。根据层次分析法(AHP)作为评价指标赋权的方法得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各层指标的权重,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权重为42%,可持续发展潜力权重为43%,协调发展水平权重为15%。

我国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

(一)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

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特色比较明显。近几年,东部10省市GDP总量均达约50%左右。本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其他地区中排名第一,综合评价分值高达81.05分,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农业总体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工业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在工农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得以健康发展,近几年GDP约占全国的18%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为73.56分。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近几年GDP总量达15%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仅为71.45分。

4.东北地区。在国家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近几年GDP占全国的9%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为77.72分。

(二)各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评价

1.东部地区。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利用型工业行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高科技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现代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信息咨询等行业也将成为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域、交通、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因此,原材料精深加工、装备制造产业将是中部未来发展的优势和方向。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在未来发展中,西部地区将走上一条充分开发利用地方资源、提高劳动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发展道路。同时,将借助自身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然风景,打造出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行业。

4.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凭借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优势,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进一步深入,现代工业、现代生产业加速发展,东北地区未来发展后劲十足。

(三)各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优势及劣势

根据上述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各个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区位特征、政策体制、资源状况等原因形成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其中优势表现在:基础设施条件好,产业结构优化,支柱产业发展较好,政策导向有利等。劣势表现在:区域经济总量小,产业集群化水平不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弱,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能力有待加强。

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推进经济发展的核心。一方面,把一些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优势丧失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从本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出发,吸引发达地区转移出的本地重点发展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以带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

(二)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第一,从外部经济效益看,集群可以带来劳动市场和公共设施的共享,有助于产生专业化;第二,就产业集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而言,生产替代产品的企业即同行企业集聚在一起,实现规模最大化;第三,生产具有互补性的企业即上下游企业集群,企业间提供了相互的市场,降低成本;第四,产业集群促进分工与协作,创造了良好的竞争与创新环境。

(三)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并实现由点到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是提高I类发达地区、重点城市区域首位度。集中力量加大重点城市,如省会、资源城市等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其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步伐,提高其要素聚集与产业融合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其真正成长为具有强大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二是推进II类综合经济较好的城市地区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发展、吸引人口、支撑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功能。努力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是将III类综合经济欠发达区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结构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规划建设,发挥本区域的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

(四)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创新一是要高度重视教育投入,特别是专业性强的高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教育;二是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三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从教育、管理、法律和技术等方面共同推进,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五)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抢抓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综合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内部各经济区域之间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地区振兴等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国内产业转移加快。一是西部加强与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方面的有关合作与交流,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二是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因时因地制定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规划;三是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加强对产业转移中的相关企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发挥政策优势,促进综合竞争力协同提升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在各地协调发展中形成重要的一极。

(六)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是对西部地区而言,从东部甚至国外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二是加强与周边相对发达省份的经济协作。充分利用地缘关系、人文联系,延长企业生产链;三是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加强其与国际企业集团的合作;四是大力加强宣传推广;五是提升区域产业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合作比例,强化项目带动与对接。

回顾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之间横向对比虽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纵向对比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要按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快速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丽霞,楚永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经济纵横,2005(10)

2.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4(19)

篇6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1-0033-03

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经济政策,在制定和实施前要充分考虑与新的经济现象的适应性,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导致经济虚拟化程度提高,乃至目前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规模的背景下,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合理调控应当成为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一、货币政策面对历史和现实的难题―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不协调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到1928-1929年间的股票市场空前繁荣,使得美联储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既应当通过提高贴现率来放慢繁荣,但也需考虑不抑制厂商和个人的合理需求。最后,美联储在1929年8次提高了贴现率,但过度投机的市场狂潮已经产生,联储的行动只是加速了股票市场的崩溃,促使经济陷入萧条。汉密尔顿1987年的研究表明,“毫无疑问,美国在1928年开始的时候采取了一种紧缩的货币政策……而影响1928~1929年的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的因素则是股票市场”。

80年代后期的日本、北欧等国家股票市场极度膨胀引发的“泡沫经济”对其经济造成了长期不利影响,在推动股票市场的泡沫和未能及时阻止资产价格进一步增长的问题上,日本中央银行一直受到批评与指责。

90 年代中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股票市场走势明显偏离实体经济上涨的趋势,引起了有关决策部门的普遍担忧,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更多地考虑股票市场的因素。

中国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控制通货膨胀的“软着陆”之后,出现了实体经济持久的通货紧缩与股票市场5年的牛市。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但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这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协调的现象应当引起决策当局的关注。

这些经济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协调,使货币政策进退维谷。正因为如此,各国中央银行开始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在传导货币政策中的作用,着力研究货币政策如何调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一致,以期实现整个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分析

(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虚拟经济的发展是经济金融化的重要延伸。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一是有价证券的出现标志着经济虚拟化的开始。生产资本本身是商品,它具有价值,而有价证券是一种凭证,它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是由它的收益派生出来的虚拟价值。二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标志着经济虚拟化的深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出现了互换、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它们的价值是由有价证券的虚拟价值再次派生的虚拟价值。

虚拟经济虽然独立于实体经济而存在,但却以现实的实体经济为基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发展虚拟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的坚实基础。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虚拟经济如何发展,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拿股票而言,它是虚拟资本的化身,但是,一旦它所代表的企业的亏损甚至资不抵债,股票的价值也必然荡然无存。

(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1.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是有助于提高全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通过市场发行并交易虚拟资本,调节资金流向,促进优良企业快速发展;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二是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股票、债券、股票置换、控股收购等交易方式,为企业规模扩张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推动了股份制的建立和完善,带动了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三是有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资产证券化、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金融创新对企业资金安排、投资选择、规避经营风险等具有重要影响。四是,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动摇社会信用基础。二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三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引发泡沫经济。如果虚拟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监控,新兴市场开放过快,使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经济泡沫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泡沫经济。泡沫一旦破裂,往往以金融体系的崩溃为突破口,引起金融资产价格暴跌,本币贬值,银行呆坏账大量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匮乏,甚至引发通货紧缩,实体经济大幅缩水,失业增加,需求萎缩,国民经济走向衰退。

(三)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组合

在经济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价格稳定这一角度出发,分析经济的运行状态,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分析中,因为其分析对象只是面对实体经济,则商品与劳务价格的涨落只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两种情况。但是,在考虑虚拟经济系统的价格运行以后,则就会产生如下四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病态运行的极端的组合(见表1)。

第一种:双高,应利用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这种情况一般见于经济周期中复苏后的上升、繁荣时期。我国在1992-1994年间曾经出现了高达20%的通货膨胀率,股票市场也是出现了巨大的泡沫,从1992年初到年中,上证指数从300多点涨到1300多点,国家在1993年开始整顿金融秩序,提高利率,收紧银根,在1996年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第二种:实体经济高涨,而股市运行低迷,此种情况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较少见,多见于金融结构不完善或不对称的国家,需要做的是对资本市场进行制度性的变革。

第三种:双低,股市低迷,实体经济遭受沉重的打击,经济陷入谷底。这种情况在经济周期中的萧条时期经常出现,此时的利率已经较低,真实利率甚至为负,积极的货币政策作为不大,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会发挥较大的作用。

第四种:实体经济运行正常或通货膨胀率较低,而金融资产价格高涨,这是一个反常的现象,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经济问题。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 80年代日本的经济泡沫, 90年代末的美国的新经济,1996年后软着陆的中国的经济,都出现了这种现象。

三、货币政策调控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研究

(一)构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协调机制

1.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费雪效应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又称之为“正反馈原则”。

官方利率的变动对长期利率变动方向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长期利率受当前和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平均值的影响。因此,长期利率的变动取决于官方利率变动对未来利率预期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最重要的是官方利率变动对长期利率的实际效应,部分的取决于政策变动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2.利率与股票价格的关系。金融资产价格的预期的自我实现,是建立在人们的理性预期的基础之上的,当预期利率下降时,根据资产组合理论,人们更多地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需求增加,金融资产价格趋于上升。

在我国,现行的利率制度虽然使股市对利率的敏感度不如国外,但股市在利率的每一次调整前后都有一定的波动。

3.以利率为解释变量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协调机制。在市场利率无差别的情况下,假设经济主体是风险中性的,可知如果投入虚拟经济体系的收益大于投入实体经济的收益,则大量社会游资会向虚拟经济体系集聚,引起股票等虚拟产品价格的上涨。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无法合理地调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均衡,货币供应总量也不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见图1),通过选定调节利率来达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理想的均衡点E是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实际产出率等于潜在产出率,通货膨胀率和金融资产价格指数的变动及预期变动均为0。这是现实中没有的,但应当是货币政策追求的目标。

于是,我们可以以E为中心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率区间,如图中的E区所示,在此区域内调节利率以使偏离均衡点的金融资产价格指数或通货膨胀率收敛于E点。因此,在一个相对运行平稳的区域内,中央银行应当以短期利率为操作目标,长期实际利率为中介目标。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决定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方面。即货币政策不再以实体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为唯一目标,而是要考虑金融资产价格的走势,防止过度波动。

但是,如果出现的是实体经济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走低,而股市一路走高,利率的变动就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当过度偏离以后,就会出现如Ⅳ区所示的AB曲线所示的点A与点B同时出现的情况,就会陷入利率困境,提高利率以抑制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同样会造成更严重的通货紧缩。

而且,利率的小幅提高,有可能使得资金从利润率低的实体经济,流向收益率高的足以抵补资金成本的股票市场,不足以阻止虚拟经济的继续膨胀,却严重地伤害了实体经济。如果是大幅提高利率,高到大于风险投资的收益率,则经济实体可能无法承受。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总量以外的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金融当局能否调控虚拟经济,将一方面取决于金融当局对银行信用的控制,即控制资金流向;另一方面是能否合理地引导参与金融活动的经济主体的预期。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重要性

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股票市场和经济运行状况,通过调整保证金比率和股票质押贷款比率来调节银行资金流入股票市场的数量,从而起到调控股票市场运行、间接影响经济发展进程的作用。

2.道义劝告、窗口指导与“喧嚷操作”。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过度偏离的第二个反应机制是货币当局及时宣布货币政策的意图,使金融市场反应货币政策的意图。通过对股票市场“非理性繁荣”进行规劝之类的喧嚷操作,用以宣布货币政策的意图,然后按照市场的变动情况来进行操作,一般不会对实体经济构成危害,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投资者对股票价格未来走势的预期而挤出股票市场的泡沫。

参考文献:

[1] 秦池江:《协调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人民日报》,来源于国研网。

[2] 孔祥毅:“经济泡沫的金融根源”,《金融时报》理论版,1999年9月11日。

[3] 魏革军:《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篇7

北方一些城市实行停止福利供暖,由个人直接缴纳采暖费的供暖体制改革后,怎样交供暖费成了百姓议论的热门话题。

供暖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性社会公益事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需求,近年来,相当一部分热力用户严重拖欠采缓费,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主要问题。随着城市供热逐步实行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规范供热和用热的法规尚未出台。使得城市供暖愈发凸显出其与时代的错位。首先调整供暖关系的《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当时城市住房改革尚未全面展开,房屋多以公房为主。根据相关规定,供暖费原则上由单位负担,除非采暖人没有单位。当时现如今住房已完全私有化,但供暖方面却没有出台新的规范;此外如何在政府的计划指导下将服务性社会公益的“供热”作为商品进行生产、流通和消费,如何制定合理的热价,并按热计量收费等等问题。另外,由于供暖合同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其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也并不协调。具体说来,当前供暖合同纠纷案件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造成拖欠供暖费原因多种

一种是用户所在单位与供暖方签订协议由其交纳供暖费用,单位效益欠佳导致供暖费累计拖欠;此外,有些单位职工购买了单位房屋的产权,但是未及时通知供暖单位变更供暖合同,造成用暖职工不知交纳,所在单位误以为职工已经交纳,而供暖单位等待用暖单位交纳的脱环现象;第三种情况是,一些职工离开原单位,但未及时变更供暖合同,形成了上述脱环现象,造成供暖费多年拖欠。

(二)供暖合同纠纷举证难,对于供暖质量和标准问题,特别是供暖期间以后,用暖人举证较为困难;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将承担举证不能甚至败诉的后果。

(三)按照政府对公益事业的要求,供热企业不能像其它商品生产者享有随意提价或停止销售的自由。使得改建供热系统投资的费用承担问题与政府供暖价格计划控制成为难题。特别是建国几十年来盖的楼房,在设计供热系统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节能和计量问题,供热系统本身存在着不具备热计量、环保和热调控能力的固有缺陷。此外,不论新建还是老系统改造,均需要加装必要的设备,同时对供热系统的水质也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投资需要增加,导致供热成本增加,但按照政府对公益事业的要求,供热企业又不能像其它商品生产者享有随意提价或停止销售的自由;其次是供热收费机制不健全,处罚不缴费者无相关法律可依。热既然是商品,它的价值就应通过价格来体现。集中供热对同一地界内的千家万户具有相对的垄断性,它不能像一般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和交易。所以“热”又是一种特殊商品。据此,在制定供热价格时一方面要全面测算供热的经济性,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供热的政策性,否则,不仅计量供热推广不了,还会酿成社会的不安定。

(四)供暖欠费纠纷大幅上升

以近三年宣武区法院为例,2002年收案167件,2003年收案212件,而2004年收案猛增达1506件。从受理此类案件的绝对数量上来看,每年均以400%的速度增长,是民事案件中增长最为显著的一类案件。从该类案件占该院民事案件的比重上看,由2001年的0%增长到2004年的近10%。由此可见,供暖纠纷大量出现,已经成为今后的一种必然趋势。

(五)诉讼主体的特点

从2002年受理的167起案件中来看,原告多为供暖中心和一些物业管理公司。到2004年,原告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供暖单位逐渐成为原告的主要形式。而以接受供暖服务对象为原告的案件却及其少见。

(六)被告主体呈多元化趋势

从1961年《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关于冬季暖气收费的暂行规定》至今,北京市依然延续着由单位承担的原则。从而也导致了供暖方只与职工所在单位签订供暖协议,这样,以单位为被告的案件占到主要地位。尤以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随着城市住房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之个人支付取暖费的商品房增多等原因,一批劳动者享受的福利供暖待遇正发生变化,以个人为被告的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在这些以个人为被告的案件中,被告多为下岗工人、失业人员等社会低收入人群。

二、案件呈现出以上特点的原因

(一)传统的供暖协议与《合同法》的不相适应性

我国供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一项福利事业建立起来的,当时供暖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供暖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根据1994年出台的《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政府对供暖开支不再统包统管,而转向由采暖用户所在单位负担,对于没有工作单位的,由采暖用户个人负担。但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后,供暖体制很难适应《合同法》发展的要求,逐渐凸现出与法律规范诸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供暖协议签订的不自由性

目前的供暖协议签订的现状是,为个人采暖用户付费的单位并非出于自愿与供暖单位签订供暖协议,而是迫于市政府的强制性规定。2、供暖协议履行的制约性,《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中规定,采暖用户无正当理由拒绝交纳供暖费的,房地产管理机关可以责令其限期交纳,情节严重、拒不交纳的,经房地产管理机关批准,供暖单位可以停止供暖。由此可以看出,供暖单位行使权利受着行政规章的制约。即使采暖用户具有“情节严重,拒不交纳”法定停止供暖情节的,却还要受到房地产管理机关的批准。从目前的社会大环境来看,考虑到地方政府的稳定因素,房地产管理机关很难批准供暖单位停止供暖。所以,针对采暖户拖欠采暖费的情况,供暖单位只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这显然与立法本意不相适应。3、供暖协议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供热在技术上系整体供热,在采暖方欠费时,供暖方却不能停止供热,以保证整体供暖。

(二)作为用热单位一方的行为

1、用热单位无力支付供暖费引发的纠纷

一些用热企业经营不景气,效益不好,本来对职工的基本工资都难以发放,更不用说对职工供暖费的支付了。而传统的由职工所在单位代缴的机制当面临单位无力支付时,就显现出诸多弊端,使得纠纷扩大化。

2、用热方未及时变更供暖协议引发的纠纷

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随着公有住房制度的改革,部分用热单位对供暖费用的承担方式也随之进行了改革。用热单位与职工约定,职工承担一部分供暖费用,或是将供暖费用直接发放给职工个人,由个人直接缴纳供暖费,单位不再负担该项费用。但是用热单位却未曾对原供热协议中供暖费的承担条款作出相应变更,使得自己仍然是供热协议的一方相对人,仍应对供暖费承担付款义务。另一种情况是,在职工调离单位,或者被辞职后,为其支付供暖费用的单位没有及时与职工就供暖合同中供暖费用的支付方式等条款进行变更或解除,而当供暖单位收取供暖费用时,职工原单位却难咎其则,以致于双方对供暖费的承担产生纠纷。

(三)作为供热单位一方的行为

1、供暖质量不合格导致的纠纷

如住户室内温度不达标,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温度标准、时间标准。但由于采暖户其没有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或没有在瑕疵发生时采取有效的手段解决,以致在诉讼中不能举出任何证据,从而无法获得法庭认定。

2、用热单位的法律意识增强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被纳入到法律调整的范围中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制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供暖单位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近几年由于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给供暖单位的经营也带来沉重的负担。虽然物价局核定的供暖费在逐步增长,但采暖户拒不交纳采暖费的情况还是大量存在,使得供暖单位举步维艰,从而也就使得以诉讼方式讨要供暖费的案件大量涌现。

三、当前审理供暖纠纷案件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采暖户要积极举证。由于热具有传导性,因此在温度问题上应注意做好取证工作,比如请公证处鉴定温度、低温保持的时间,调查问题的原因等。做好证据保全,才能使问题得到合理和有效解决。

(二)供暖费用的承担主体应如何确定是法院在解决供用热力合同纠纷中应当首先明确的问题。根据《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供暖费原则上由单位负担,除非采暖人没有单位。但在今天住房私有化的形式下,并没有新的规范调整个人私有房屋的供暖费用承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依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追索供热费案件的若干意见》之规定,即以合同主体为标准,一采暖个人所在单位或无单位个人本人为补充的确定被告原则。而在审判实践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签订供暖合同的,虽然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双方没有签订合同,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合同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也成立。但因为长时间政府政策规定由单位代职工缴纳供暖费,使得一些供暖单位先告职工个人,这些职工以采暖费应由单位负担为由提出抗辩,故而被告主体不适格,供暖单位只能先撤诉,然后再告单位。此外,虽然北京市高院在被告主体确定问题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政府规章同时存在规定的情况下,这就使得供暖方在选择诉讼主体时有了多重选择,结果出现错误。从最近几年的案件审理情况来看,撤诉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应逐渐统一相关法律规定,完善有关诉讼主体方面的法律规定,以免对当事人造成误导,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出现。

(三)关于供暖合同权利义务的对等性问题

供热在技术上系整体供热,在采暖方欠费时,供暖方难以行使一般民事合同主体的不安抗辩权,不能停止供热,以保证整体供暖。由此供暖合同具有与其他民事合同不同的公共服务性、行政强制性、强制履行性的特点。正是由于供暖单位具有以上的特殊性,所以当采暖方拒绝付全部款项时,法院应不予支持。因此,笔者认为,在现有供暖体制和政策法规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供暖单位应当采取积极形式与采暖方签订供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尤其是明确采暖一方应当全额支付供暖费用,避免出现纠纷时无任何法律依据。另外在立法上,应进一步完善有关供用热力合同的规定,针对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合同中有关权利义务条款的内容作出更为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法律规定,以便使对供暖纠纷的处理完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上来。

1、供暖合同条款内容的变更

供暖系公益事业,供用热力合同通常执行政府定价。但在许多供暖协议中,却没有出现供暖的价格标准,而是应当按照当时的实际价格执行。但是随着物价指数、供暖方式的改变,一成不变的价格标准显然不能支持供暖单位的正常运营。当政府定价上调时,供暖方往往不及时通知采暖方价格变更,由此采暖方拒绝履行上调部分的差价。因此,笔者建议对供暖价格进行调整后,供暖单位应当及时通知采暖方,并积极与采暖方就新价格的约定在原合同中作出相应变更。

2、供暖合同的终止

篇8

从国际形势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三大挑战:第一,在这次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国际市场供求格局的新变化。在金融危机之前,原有的世界供求格局中,美欧发达国家生产并出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则大量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高科技产品。现在,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以往的供求格局,在去杠杆化作用下,美欧国家纷纷改变高负债的消费方式,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由此不断压缩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需求。同时,为了改变长期贸易赤字,这些国家还加大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度。这种变化从两方面给我国带来了压力,一方面我国业已形成的以外需为目标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短期甚至长期内要稳定增加出口越来越困难,因为我国生产了太多世界发达国家目前要减少甚至停止购买的产品;另一方面,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鼓励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也遇到来自美欧等发达国家的挑战。同时,在危机中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印尼、洪都拉斯等发展中国家利用比我国更低的成本优势,开始向美欧等发达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大有替代中国之势。因此,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遇到“高端”排挤和“低端”挤出的挑战。

第二,世界经济回暖后,由于大宗商品特别是资源性产品涨价,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成本有进一步提高的风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大经济体纷纷采取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这些流动性正沿着产业链不断向实体经济传递,最终必将引起石油、铁矿石、铜、铝、大豆、植物油等大宗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中国是资源短缺型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实质性转变之前,经济增长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性产品。很显然,国际大宗资源性产品涨价,会明显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投入成本,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更大的压力。

第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我国经济政策转型面临考验。在金融危机爆发时,美欧经济下滑,他们需要中国的合作与帮助,对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相对宽容;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与复苏,美欧发达国家国内需求上升,经常账户得到改善,势必会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贸易保护,由此将提高我国的出口阻力。就目前而言,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条款和技术壁垒,还有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面对不断加强的贸易保护,我们希望延续危机前以及危机中所实行的政策安排,恐怕越来越难。比如,针对美元贬值,我国面临两难选择,如果选择紧随美元贬值,不但会使我国既有的外汇储备相应贬值和蒸发,而且还将遭到世界许多经济体的强烈反应,他们会采取更加强烈的措施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如果较大幅度实行人民币升值,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内将受到很大打击,直接影响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就业。

篇9

基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农业和农村经济遭遇最大的难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要想有效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结构进行整改,使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自己主动地申报农业结构整改项目,并且还需要根据《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对农业经济结构做出整改。

一、财政支农的问题及其建议

现如今,财政支农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财政农业支出实行分块管理,导致部分资金无法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监管体系不完善,时常都会出现资金流失等问题。基于此,有效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管理体系尤为重要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由省上组建权威机构,针对支农资金进行合理分配,然后在通过省财政部门实现统筹安排,进而落实到相关部门进行负责。此外,要想解决“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的问题,就需要对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管制等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尤其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言,不能松懈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而且在整改农业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作为核心条件,根据我国现有的财政和投资体制可看出,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责,是由乡镇等进行管理,但据目前现状可看出,大部分乡镇及上层没能对其提高重视,甚至都没有把国家项目的配套资金进行落实,就算建设中小型基础设施,也都以农民的集资投劳为主要基础。可见,我国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是我国农业需要进一步整改的核心环节,会直接关系到农民的脱贫致富和收入。基于此,国家应当把项目资金重点投放在农村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如:农电改造、科技教育、卫生等多个方面。

二、流通体制的问题及其建议

流通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产品在流通方面存在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只是盲目地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农产品。虽然能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农产品,但还存有信息不集中、信息质量低等问题,导致农民的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只是依照市场的情况做出调节;第二,农产品的流通规模较小且质量低,就连基本的农品安全都缺乏保障,更别提经济效益提升了;第三,除了农产品的正常流通以外,农产品的批发市场还存有严重的滞后现象,没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将采取以下几点政策:第一,以经济发展为主要依据,结合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健全农产品流通规划;第二,借助网络技术,对信息资源实现整合,进而构建出集中统一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并在此平台中,对农产品流通信息展开收集和整理、分析等工作,进而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信息。与此同时,还应借助网络开辟销售渠道;第三,提高农民步入市场中的组织化程度,并且还需要对农产品流通进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三、外出打工的问题及其建议

篇10

实体经济“去超化”包含两层内涵:一方面,“去超化”未改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趋势,从数据看,这对应着大多数经济指标的环比数据为正值,且少数数值为负的指标其同比数据也呈明显改善趋势;另一方面,“去超化”的目标是熨平复苏阶段的短期波动,在此过程中实体经济将经历从超预期反弹向二次回落的转变,从数据看,这对应着大多数经济指标的环比数据没能超预期,甚至低于预期值和前期值。而2010年2月以来的数据结构表明,实体经济的“去超化”正在进行。

实体经济“去超化”趋势的形成主要是受到货币政策“去超化”的同步影响。货币政策“去超化”也包含两层内涵:一方面,“去超化”以退出“危机应对型”超常规政策为主要内容,以货币政策的“常规化”促进金融市场的“常规化”;另一方面,“去超化”不改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经济平稳复苏所依托的宽松货币环境不会骤然逆转。

2007-2009年危机期间,美国金融市场由于各类风险同时上升而陷入信心崩溃的流动性枯竭境地,美联储被迫将基准利率、贴现利率分别调降至0-0.25%区间和0.5%,并通过TAF等创新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细致分析各项政策,基准利率调降的目标是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两方面避免危机深化和影响扩散;贴现利率调降和流动性注入旨在以“政府信用”弥补金融市场“市场信用”的缺失,从而避免信心彻底崩溃。而2009年下半年以来,信心危机已经逐步得以缓解,金融体系的能力恢复也日渐加速,大幅受损的国际银行业也渡过了生存性危机。如此背景之下,旨在保障市场信心并促进金融市场功能恢复的“危机应对型”货币政策已经初步具备了“退出”的基础。

篇11

所谓产业集群竞争力,指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等)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具有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关键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研究探讨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对于壮大县域经济和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域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现以嘉禾县铸造产业集群为例,分析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集群发育程度较低

嘉禾县铸造产业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境内现在企业400多家,产值约为100亿元,但这种优势仍主要由小而弱、小而散的企业(包括大量手工作坊或家庭工厂)形成“群体规模优势”,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少,既缺乏能够整合和带动整个行业的整机装备或先进制造型企业,又缺乏模具造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等生产性配套企业,产品销售、配套服务“两头在外”。集群内无序竞争、产品雷同,彼此之间内在联系少,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企业之间纵向分工和横向合作的产业链都相对较短,整体凝聚力、实力、效益不高,产品仍以数量多、价格低为主要竞争优势,尚不具有质量、品牌竞争优势及多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

(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铸造企业普遍规模小、档次低,生产技术和装备差,自主创新能力弱,铸件质量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在熔炼设备方面,多为小吨位铸铁冲天炉及中频炉,热风冲天炉、冲天炉一电炉双联熔炼工艺及炉前控制等新技术还未广泛推广;在造型和制芯方面,多数企业仍采用砂模工艺,树脂砂造型刚刚起步;在生产产品方面,多为生产毛坯件、半成品,没有消失模造型和高牌号灰铸铁、合金铸造、精密铸造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

(三)企业融资问题突出

调查发现,大部分铸造企业主要采用滚动式内源性资金积累,发展速度缓慢。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发展资金十分紧缺,严重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主要原因:一是多数企业规模小,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二是县域金融机构放贷不足,2008年嘉禾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仅为9.2亿元,存贷差达30.2亿元,许多企业主要靠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不规范且风险大;三是县域贷款担保能力偏弱,难以满足广大企业的需要。

(四)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铸造企业资源消耗高,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目前嘉禾铸造企业主要依靠高投入,尤其是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以产品数量和低价来取胜,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据统计,在嘉禾每生产1吨合格铸件,排出废渣300KG、粉尘50KG、以SO2为主的废气1KG、废砂80-400KG。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严格落实,铸造业面临的压力十分严峻。同时,嘉禾县是全省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发展铸造产业的土地、生铁、焦炭等资源也很紧缺。

(五)企业主和员工素质偏低

嘉禾铸造从业人员多为家族成员且仅有初中、小学文化。有的企业主思想保守,存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有的企业主怕失去市场主导地位,不愿倚大联强、强强合作,怕债权债务纠纷,不愿他人参股、入股。多数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滞后,财务管理、现场管理、物料管理较为混乱,还处于“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阶段。员工素质也普遍偏低,企业文化薄弱,企业缺乏凝聚力。

(六)政策引导和扶植欠缺

从嘉禾铸造产业集群的发展看,政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表现在:园区规划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园区产业集群效应不足;对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员培训、产品宣传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引导不够,导致产业发展和企业布局欠合理,延缓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

二、提升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提升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当前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统筹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产业规划的宏观引导能力。培育产业集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远的目光和持久的耐心。按照波特的估计,一个产业从开始集聚到演变成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起码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为此,通过制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将培育县域产业集群作为一届又一届政府持之以恒的事业来做。要结合国家产业、环保、土地政策,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要求,突出地方特色,科学制定产业战略规划,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最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重点培育1-3个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如嘉禾当前应重点突出铸造产业集群的培育;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差异发展的原则,抓好现有产业园区的定位和整合或高标准规划和建设新园区,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产业园区集中;注重项目引进和产业培植,努力促使企业做大做强,由“扎堆”向“聚集”向“集群”发展。

第二,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提升骨干企业的竞争带动能力。骨干企业是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关键。骨干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迅速确立,有利于形成分工合理、配套完备和减少无序竞争,对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快速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因此,要把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竟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作为推进产业聚集的重要任务来抓;要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向骨干企业聚集,培育一批“根植性”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主动承接国外内产业转移,引进关联性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产业龙头作用和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鼓励骨干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引进和采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管理水平的现代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产业集群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关配套政策应由支持孤立状态企业转向支持产业集群的骨干企业,由支持单个企业转向支持产业集群的群体企业,拓展产业集聚空间。

第三,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增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力。在一个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断地技术创新。为此,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构建全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关键技术的研发,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在工业化中集约倍增和催化作用,使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改造,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优化;面向社会引进各类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应增进集群内企业的交往,通过业务往来形成内部网络关系,增强企业学习能力,并通过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他企业的信息,提高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并获得更多创新源泉。

第四,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能力。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专业化分工既包括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分工,也包括相关企业的横向分工。因此,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企业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要引导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分工协作,鼓励中小企业主动为大企业配套,向高、精、专、新方面发展;积极培育战略联盟供应链,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零部件生产,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小企业专业化、配套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产业集群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使产业集群形成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

第五,推行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能力。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推进产业集聚过程中,当地政府和企业要把打造知名品牌特别是区域品牌,放在重要位置。为此,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对地方名牌产品、龙头企业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产业、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推行品牌经营,支持名优品牌企业逐步从OEM(贴牌生产商)向OBM(自有品牌生产商)或ODM(原始设计生产商)生产方式转变,实现从自主品牌到知名品牌、国际品牌的提升。鼓励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共创区域品牌,打造产业名县(市)、名镇,如嘉禾要着力打造“江南铸都”,提高产业集群与市场对接的能力;加强自有品牌的营运和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和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除了兴办市场以外,还可以通过发展电子商务,通过举办国际性的产品或企业交流会等渠道,加强集群的推介和品牌的打造。

第六,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创造产业集群的环境营商能力。服务体系不仅决定着产业集群竞争力外部环境,并将深刻影响着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形成过程,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为此,要加强园区(或基地)、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金融、法律、土地等相关优惠政策,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及时有效协调解决产业集群中的关键制约因素,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督作用,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体系、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人才支撑体系、质量控制体系、营销服务体系、生产管理体系;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产业集群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基金、风险投资机构、银行机构(包括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展政策性融资担保、租赁、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信托等金融工具,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大产业集群的发展资金扶持;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失信戒惩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对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篇12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1-0000-02

浙江作为典型的资源小省和经济大省,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比较明显。为了实现2010年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2020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必须在确保资源环境容量基础上保持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环境逐步好转。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将成为浙江突破资源约束、缓解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和惟一出路。

一、建立健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严格遵守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情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明确界定“可循环资源”的概念并促进回收,明确政府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职责、强制重点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和规定消费者义务。近期浙江省可重点进行以下几项法规制度的建设,如《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法》、《浙江省工业废弃物回收和再资源化法》、《浙江省废旧计算机和家用电器回收使用法》、《浙江省城市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和再资源化法》、《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条例》、《食品循环利用法》、《容器与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法》和《汽车循环使用法》等。

二、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金融、价格和财政政策

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设立征收生态材料税、垃圾填埋和焚烧税,对不易回收的大宗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实行收费或押金制度;在增加环境(污染排放)税、资源使用税的同时可以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对污染治理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以及环境无害化技术等进口产品减征关税,对清洁能源以及获得环境标志的产品减征消费税和关税。逐步建立以税收标准量化项目准入的招商引商制度,尝试建立以“税收门槛和地价浮动”为杠杆的供地机制,对占地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分期供地、限期建成,供地价格随项目建设进程按期逐步调整,引导企业形成理性的用地需求。

多渠道筹措资金,可通过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金融工程设计等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创新投融资方式,探索推行BOT、TOT、BLT等多种方式,也可以尝试将建设和运营分开招商的BT、OT等灵活形式,吸引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形成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交易市场

在正确处理流域上下游之间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明晰初始用水权,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相应建立水资源使用登记制度,防止因水资源交易对第三方和环境造成损失;建立与完善直饮净水、中水回用和海水利用市场,形成中水、海水替代自然水源和自来水的成本补偿机制与价格激励,使自来水、污水、海水及回用水间形成合理比价。结合《京都协定书》的生效,允许并鼓励企业之间进行排污权市场交易,逐步建立企业排污账户,定期公布排污权交易信息,进行排放富余指标的登记、交易以及划转等工作,交易过程由受让方委托环评单位对排污权交易进行可行性评估,并监督交易合同履行及排污指标执行情况。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试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引导和规范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适时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统一土地管理市场,完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推行土地招标拍卖;进一步培育和规范采矿权、海域使用权等产权市场,推行矿业权招标拍卖、海域资源有偿使用等办法。

四、制定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消费的标准规范及相关制度

对全省的水、大气等环境容量进行科学、准确的核定测算,并以此为指导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及对污染企业进行合理布局;制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水耗、能效标识、绿色标识和再利用品标识制度;制定高耗水、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准入制度,排污单位要做到依法持证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设置环境准入门槛,并相对集中布局在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对经济密集地区、生态敏感地区,实行分类指导、分类考核。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垃圾强制回收处理和利用体系,由政府出资给予补贴。

五、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内容纳入政府责任与考核体系

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成本核算体系和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资源节约利用与环境保护情况加以量化,纳入政府官员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要成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考核的对象和责任的承担人。责任与业绩考核标准应体现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当地政府对中央政府各项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法规政策的落实情况;二是对当地新型工业化的政绩作出评判,包括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原材料、能源、水资源、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等进行考核;三是形成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减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指标,纳入到政府官员考核标准体系。

篇13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空间概念,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定的方位,大到数个国家小到一个自然村。没有完全相同的区域。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区域差异较大。宁夏作为西部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区内差异也十分明显,其北部沿黄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而南部西海固地区经济欠发达,宁夏经济的均衡发展关键在于西海固,因此探讨宁夏西海固(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盐池县、同心县和海原县)区域经济竞争力很有必要,对于整个宁夏乃至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宁夏西海固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产出的实际数量,以及通过经济成果所表现出的潜力和未来的可持续性。其本质是经济系统的数量与能力,数量反映现状,能力着眼未来。

(一)主因子分析评价指标设置

本文选取11个指标数据对宁夏西海固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各指标分别为:X1农村从业人数(人)、X2人均生产总值(元)、X3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X4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X5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元)、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元)、X8粮食产量(104kg)、X9人均工业产值(元)、X1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1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04元)。

(二)聚类分析评价指标设置

为了比较宁夏西海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宁夏中北部之间的差距以及在整个宁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宁夏19个市县为研究对象,进行聚类分析(指标同上)。

二、宁夏西海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一)宁夏西海固8县主因子分析

主因子分析是考察多个定量(数值)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根据其步骤,首先对原指标数据标准化,就是先将以全区数据为标准对各县二级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之无量纲化和标准化。再次通过经验法对二级指标进行权数赋值,加权计算一级指标数据。

其次由标准化矩阵求出协方差矩阵,如表2所示,由此看出前3个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93.6%,故提取前3个主因子代表原有变量进行分析,其余的忽略。

第三对提取的3个主因子建立载荷矩阵,并对其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如表3。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在X5、X2、X7、X10上有较大载荷,它们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二主因子在第一X3、X1、X8上有较大载荷,这说明农业在本区中的地位及其对县域竞争力的影响。第三主因子在X9上具有较大载荷,这说明第三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工业发展对其的影响。

通过求本区8县在第一、二、三主成分的得分,可以分析其代表的变量的综合水平。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前3位的是盐池县、原州区、同心县;第二主成分前3位的是原州区、西吉县、同心县;第三主成分前3位的是同心县、西吉县、盐池县。综合主成分>0(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的依次为盐池县、原州区、同心县、西吉县。

(二)宁夏19县(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聚类分析

根据聚类分析的步骤,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然后运用DPS软件采用层次聚类法分类,结果如图1所示,从聚类图可以看出,宁夏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竞争力最强的县,包括银川市、石嘴山市,它们历史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中心城市综合功能;第二类为竞争力较强的县,包括吴忠市青铜峡市、利通区以及银川的灵武市。因其引黄灌溉便利,农业优势明显,第二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发展潜力巨大;沙坡头区、平罗县、中宁县、永宁县、贺兰县5个县(区)为竞争力一般的县,尽管农业基础较好,但工业化水平一般;西吉县、海原县、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9个县为竞争力弱的县,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三)宁夏西海固8县县域竞争力简评

盐池县在竞争力排序中处于第1位。虽然种植业条件较差,但畜牧业发达,宁夏滩羊集中产区,初步形成了煤炭、石油化工、金属镁、水泥建材、中药材、保健食品、草产业、畜产品加工支柱产业。

原州区在竞争力排序中处于第2位。是固原市所在地,原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交通与基础条件良好,煤矿、石灰岩、石英砂储量丰富,境内还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初步形成了煤炭、酿酒、化工、建材、粮油加工、淀粉加工等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门类。

同心县在竞争力排序中处于第3位。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土地产出率低,非金属资源丰富,以农业为主,“三红一绿”(枸杞、红葱、红枣、西瓜)是同心县特色支柱产业。

西吉县在竞争力排序中处于第4位。农副产品众多,主要有马铃薯、白豌豆、胡麻、元元等,其中,马铃薯种植及其淀粉加工业在全区有一定地位,初步形成了淀粉、粉丝、建材、皮革、磷肥、骨粉、地毯、制糖、粮油加工等工业体系,旅游资源丰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