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营销的营销方式

传统营销的营销方式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传统营销的营销方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营销的营销方式

篇1

一、研究背景

上海作为一座冉冉升起的国际化大都市,越来越吸引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民的目光,根据最新调查显示2014年上海市接待国内游客数达2.6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为3415.96亿元。今年3月20日举行的上海市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去年本市出、入境人数同比都在上涨,其中全市接待入境游客数达791.3万人次,同比增长4.5%。这一系列的数据充分说明了上海不仅仅是作为一座经济大都市,更是一座有着充足魅力的旅游大都市。因此如何充分挖掘上海的旅游资源就尤为重要,特别是通过加大建设具有本土人文气息的旅游资源从而使上海变成一座独一无二的具有内涵的旅游大都市。

然而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人们的出行可以通过“滴答”打车,吃饭有美团,购物可以网购等等。所以当上海在对于传统商业特色街的建设时就更得注重互联网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

上海老街,作为一条比较典型的商业特色街,我们可以通过对其探究当今互联网对传统商业特色街影响,然后对上海老街如何更好地维护当前影响力,利用互联网来弥补不足,扩大优势提出建议,并对其他特色街提供借鉴。

三、上海老街互联网结合的现状

我们随机走访了许多商家,与部分商家进行交谈,在问及他们是否有利用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来营销自身时,76%的商家基本上都说他们很少会这样去做,由于很多游客都是外来的,基本上来这里的频率不是很高,所以很多游客在当地的购物都是第一印象所决定,计划性并不强。

但是仍然有部分商家开始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据其中几家做得比较好的介绍,他们会在一些旅游网站上放上一些关于自己的介绍,同时也打算开发一些App和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和活动宣传。最后还有32%商家与美团,大众点评网等O2O平台进行合作,优化游客体验。

四、老街的其他特色

在走访上海老街的过程当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便是“丁娘子布庄”。在这家店里,有很多手工织布机,顾客进店时可直接看见整个织布的过程,虽里面的衣服均价都在200以上,但仍有很多顾客在掏钱包购买。

上海老街还有一个特点,其虽名为上海老街,但是并不意味着这里只卖上海特色的东西,上海老街还有很多外来的商户,其中有一家江苏来的昆山灶面,虽说来自外地,但是却十分受欢迎,据老板介绍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客流量可以达到3000人以上,店里的特色花色面平均一天可以卖出1000碗。除了这些,外来的商户还有浙江的“咸亨酒店”,香港的“广良兴”,台湾的“杖头木偶”等。

五、互联网下上海老街商业网站的建设分析

我们选取豫园商城并进行浏览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网站,它给股民或潜在股民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了解豫园商城重大事件进程,满足股民或潜在股民的需要。

作为一个集团网站,它给旗下各个单位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不同的单位通过网页的空间将自身推荐给网民,让网民了解集团的不同业务侧面。

作为一个商业网站,它做到一定的宣传效果。它为网民提供的信息包括到达的公交路线、周围的电子地图,不同单位的地址、营业时间、联系方式和地图,让对其有所兴趣的网民可直接前往。

六、上海老街营销现状的优点与不足

(一)优点

商铺富有特色:皮影、上海本邦菜、旗袍等充分展现了上海的特色,很好的展现了老上海的特色。

包容性:上海老街在展现老上海的特色的时候,也在吸纳着其他地方的一些特色,这样既展现了自身包容的特点,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商业功能,丰富了整条街的商品结构。

注重顾客体验:部分商铺注重顾客在消费中的体验,如前面所介绍的丁娘子布庄,虽说没有让消费者直接参与织布,但是通过直接让顾客观看这一过程的来感受整个织布的过程,这既能让顾客体会到织布的魅力,同时也能增加商品的附加值等。

(二)缺点

互联网意识不足:虽有豫园商城,但许多个体商家仍无重视和利用互联网这一渠道。

营销引导不足:虽不乏像丁娘子布庄那样的注重消费者体验的商家,但是接近64%商家实际上只是在给消费者卖商品,而不知道把消费者拉入自己的经营当中,让他们为己所用。

七、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整体营销水平

通过培养商家的互联网意识,利用互联网为自己造势,形成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氛围,使自己在整个商家中更好的突出。

不应只等着靠整条街的名气把消费者拉过来,要利用推送平台把自己推出去,学会利用互联网讲故事,从而占据消费者的心灵空间。

同时可以开发app,微信公众号,微店,美团、大众点评等互联网,移动网的技术,对店铺活动进行宣传推广。

我们也设想说,整个老街全面覆盖高速无线网,游客进入后可以下载一款豫园的app,游客填写相关信息后,该款app会根据个人喜好定向推送豫园的优惠活动信息,同时具有精确定位,指路导航的功能,帮助游客在琳琅满目的老街中快速找到要达到的商铺。而且,该app还能记录游客的走路路线,收集游客的动线,驻留时间等等消费者行为指标,便于老街商业战略部的人员进行分析,提高整体的商业竞争力水平。

(二)注重消费者体验

篇2

作者简介:唐昊宇(1977-),男,四川安岳人,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项目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8-0031-03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房地产业的增长应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协调,过度发展很容易形成危害巨大的泡沫经济。当经济复苏时,房地产业作为经济链中的先导产业,对刺激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当经济过热时,房地产业便成为首先被遏制的对象。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以后,要想顺利地进入并占领目标市场,必须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一、产品组合策略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房地产产品是房地产市场营销组合的基本要素,是营销活动的载体,也是企业的经营核心。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围绕产品进行的,即通过及时、有效地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营销目标。

房地产企业想要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仅靠单一的产品很难达到目的,企业必须生产多种产品形成自己的产品组合。房地产产品组合是指一个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产品线或产品项目的组合方式,也就是房地产企业全部物业的结构或构成。房地产产品组合主要包括以下3种策略。

(一)扩大产品组合策略

扩大产品组合策略,即增加产品组合的广度或深度。增加产品组合的广度使资源产品组合中增加产品线,扩大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组合深度是在原产品线内增加新的产品项目,增加房地产产品的规格及品种。扩大产品组合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生产潜能,降低生产成本;拓宽市场面,增加销售额;开展多角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

(二)缩减产品组合策略

缩减产品组合策略,即从产品组合中剔除那些获利很少、不获利甚至是亏损的产品线或产品项目。缩减产品组合有利于使房地产企业集中资源、技术于少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使企业目标集中,提高效率。

(三)产品延伸策略

产品延伸包括向上延伸、向下延伸和双向延伸3种:第一,向上延伸是指房地产企业原来生产低档产品,现在也生产中、高档产品。采取该策略可以使房地产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企业形象,完善产品线,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向上延伸需要企业有较高声誉和向上延伸能力,还要能对付竞争对手的反击。第二,向下延伸是指房地产企业原来生产高档产品,现在也生产中、低档产品。第三,双向延伸是指房地产企业原来生产中档产品,现在同时增加高档和低档产品。这样可以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提高竞争力。

房地产产品组合是一种动态的组合。随着房地产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房地产企业要及时调整产品组合,适时地增加或删减一部分产品线或产品项目,产品组合始终处于合理化、最优化的状态。

二、品牌策略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房地产品牌策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对房地产品牌的创立、塑造,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期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任何一家房地产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在经营过程中,努力创立与发展品牌。因为品牌是对内提高员工忠诚度、对外提高顾客忠诚度的重要保证。

品牌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志。品牌一旦创立,就能给企业产生品牌效应,品牌效应能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效益和显赫的声誉,从而表明企业的巨大成功。品牌代表企业的信誉,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确保创立与发展品牌,就必须高度重视质量与信誉,谁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谁就赢得了市场。品牌竞争是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地产产品的消费观念已由过去仅仅注重物质满足,转变为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部分消费者已进入品牌消费阶段。树品牌、创品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树立企业形象的必然选择。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塑造、提高企业形象就必须导入品牌观念。房地产企业要树品牌、创品牌,并使企业的品牌深入人心,首要的在于向公众推出优质的房产,其次才是设计品牌、宣传品牌,而这一切都得要接受公众的监督。

三、价格策略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价格策略是房地产市场营销组合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营销组合中一个敏感但又难以控制的因素。房地产产品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利润目标。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既要考虑消费者对房地产产品价格的接受能力,又要符合价格补偿能力,尽可能合理地制定房地产价格,并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订价格。

(一)房地产定价目标

房地产定价目标是某一房地产价格在实现以后应该达到的目的,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目标。综合来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定价目标主要有:利润最大化目标、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目标、稳定价格目标、竞争定价目标、生存定价目标与质量最优化目标。

(二)房地产定价方法

根据不同的定价目标,就有不同的定价方法。房地产的定价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成本加成定价法。即先计算出房地产产品的全部成本,然后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就得到房地产商品的出售价格。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对买卖双方都比较公平。缺点是只考虑成本,而忽视市场竞争和供求状况的影响,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二是竞争价格定价法。是一种以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同类房地产商品价格为定价依据,并随着竞争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价格的定价方法。三是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以消费者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为定价依据的定价方法。具体的定价方法有判断价值定价法和需求差异定价法,它们都是以市场需求强度为定价基础。

(三)房地产定价策略

定价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房地产定价,不仅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还要有高超的定价策略和技巧。房地产企业常用的定价策略有:一是新产品定价策略。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出新产品并投放市场时,可以选择撇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和满意定价策略。二是心理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是为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所采用的价格决定策略,具体包括尾数定价策略、整数定价策略和声望定价策略。三是折扣定价策略。就是房地产企业先为其产品定出一个正式价格,然后配以折扣,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四是差别定价策略。差别定价就是房地产企业对于同种房地产,根据产品面积、质量、朝向、楼层、视野等因素的不同而制定出不同的价格。

当然,任何一种定价策略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只有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价格,运用动态、灵活的定价策略,才能适应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销售渠道策略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房地产销售渠道是指房地产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取得该商品所有权或协助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所有机构和个人。房地产销售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介于销售渠道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中间商。中间商包括经销商和商两种。经销商通过投资建筑或买进房地产,再将房地产商品销售给用户,获取进销差价收益。

房地产销售渠道策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营销目标,使房地产产品快速、高效地从开发建设领域流向消费和使用领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一)房地产企业直接销售策略

房地产企业直接销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而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的销售。直接销售方式由于是房地产企业与消费者直接接触,有利于企业收集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从而改进企业的工作,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是,这种销售方式要求房地产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销售力量,包括一个高效的营销机构和一批既懂房地产营销知识又懂相关法律法规的高素质营销人员。

(二)房地产经销商销售渠道策略

房地产经销商是指在房地产商品买卖的过程中,拥有房地产所有权的中间商。房地产经销商拥有房地产所有权,所以在买卖过程中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在我国,许多房地产经销商既经销其他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房地产,同时也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他们既向房地产商批量提供房地产产品,也向社会零星的消费者提品;他们既向用户销售房地产产品,也经营房地产租赁业务。所以房地产经销商都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否则,难以进行规模经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房地产商销售渠道策略

房地产商是指接受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或经销商的委托,从事房地产销售业务,它不拥有房地产所有权,不承担经营风险,只是按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佣金。许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考虑到本身的实力,经常请专业商为他们销售产品,商根据其专业知识及掌握的市场信息为企业出谋划策,帮助寻找客户,介绍房地产产品,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促进交易完成。

五、促销策略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房地产企业开发出优质的房地产产品,提供完善的销售服务,制定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设计完善的销售渠道之后,还必须借助有效的宣传和沟通手段,将产品的相关信息传递给目标消费者,同时扩大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以便引发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注意、兴趣和购买欲望,促进产品销售,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这一系列的活动即为房地产促销策略,同其他产品的促销策略一样,房地产促销策略也包括4种促销手段: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公共关系。

(一)房地产广告

房地产广告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以付费的形式,通过一定的媒体把房地产产品和服务以及其他信息广泛告知消费者的方式。在企业营销实践中,广告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促销最为有利的一种手段,是房地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一条重要纽带。

(二)房地产人员推销

房地产人员推销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派出推销人员在现场向消费者做宣传,以达到推销产品、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一种直接销售方式。

(三)房地产营业推广

由于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开发企业经常使用一些营业推广手段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房地产营业推广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运用各种短期诱因鼓励消费者进行购买,以促进房地产产品销售的一切措施。

(四)房地产公共关系

房地产公共关系指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能力,优化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加强与企业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进行双向沟通而采取的所有措施。

房地产已经告别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也不再具有市场的普遍意义了,房地产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而房地产企业能否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开展房地产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1] 于颖、周宇.房地产市场营销[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篇3

然而,营销人员应该将自己范围不断扩大的媒介选择不仅视为一种挑战,而且看作一种值得把握的机会,以鼓励读者共同分享内容,乃至创作他们自己的内容。有太多企业认为,市场营销计划基本上就是决定在何时何地购买媒体的广告空间或时段。然而,随着数字互动数量的增加,营销人员必须认识到存在于传统付费媒介以外的这种力量。

付费媒介包括传统的广告和类似的媒体:企业付费购买媒介的空间或时段,或通过第三方宣传自己的产品。这一市场还远远没有走到穷途末路;对于市场营销人员来说,随着更具有针对性的有线电视、网上展示广告,以及其他一些渠道的出现,更不用说可以吸引受众更大兴趣的在线视频和搜索营销,可供选择的营销渠道正在成倍增加。第二类媒介——自有媒介——包括将其用于营销目的的企业自己拥有的资产或渠道。

篇4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小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约为0.25%~3.52%,临床症状与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哮喘、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夜间与清晨发作次数较多,部分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能够得到缓解或治愈[1]。若没有及时控制患者哮喘急性发作,那么很有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心衰、呼吸衰竭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研究选择8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以此分析两种雾化吸入方式的治疗效果,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哮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15±0.33)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病程(2.11±0.33)年,轻度发作共11例、中度发作共21例、重度发作共8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4.35±0.45)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2.23±0.36)年,轻度发作共15例、中度发作共20例、重度发作共5例。两组患者均符合全国儿童哮喘相关诊断标准,已排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等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病毒、纠正酸中毒等。观察组应用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将1~2 ml普米克令舒和1~2 ml博利康尼放入压缩喷雾吸入给药,压力为1.4 kpa,流量为4.4 L/min,吸入时间为10~15 min,2次/d[3]。对照组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将1~2 ml普米克令舒和1~2 ml博利康尼加入20 ml生理盐水,通过超声雾化吸入装置经规格适宜的面罩吸入给药,吸入时间为10~15 min,2次/d。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如下:显效为患者经治疗后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心率恢复正常、哮鸣音消失;有效为患者经治疗后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率恢复正常、哮鸣音基本消失;无效为患者经治疗后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4]。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显效共31例(77.50%),有效共6例(15.00%),无效共3例(7.50%),总有效例数共37例(92.50%),对照组显效共30例(75.00%),有效共1例(2.50%),无效共9例(22.50%),总有效例数共31例(77.50%),观察组总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哮喘是指一种可逆性气道阻塞和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此病的因素较多,多与炎症细胞和非炎性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临床治疗将控制气道痉挛为主要目的,糖皮质激素是小儿哮喘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治疗方法多以口服、静脉用药治疗为主,其用药量较大,需要经过血液循环之后才能达到病变部位,治疗效果不仅慢而且不够理想,并且长时间用药很容易引起高血糖、骨质疏松等严重并发症。

雾化吸入治疗能将药物转化为气溶胶,通过吸入途径直接作用于肺部、下气道,能取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具有见效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近几年已被广泛的用于临床治疗之中。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较,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药物能以气雾形式进行持续喷送,能直接、快速的被送至气道、肺部而起到良好的效果;②药物被喷送之后能在数分钟之内起到治疗效果,也能促使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效果显著;③药物剂量较小,通过局部给药,小剂量药物也能起到大剂量药物的效果,同时能避免全身用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④吸入技巧和配合要求较低,适合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5]。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于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十分不同,目前临床主要有超声雾化吸入、压缩泵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所产生的雾粒较大,但药物浓度较低,容易加重呼吸困难症状,不利于改善患者的的缺氧状态,并且中度和重度发作患者的呼吸较快,很难将药物直接吸入深部起到治疗效果[6]。压缩泵雾化吸入是以压缩空气为驱动动力,雾粒较小,能保证患者吸入雾粒后的有效沉着,并且能使雾化药物直达支气管等器官,对于呼吸道的刺激较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气道痉挛现象,药物不需要经过稀释可直接使用,用药量小效果显著,吸入时间也较短,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选择8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患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和压缩泵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0%VS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黄全发.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0,16(21):17-18.

[2]陈晓.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哮喘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4):88-89.

[3]潘庆杰.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1,17(29):46-47.

篇5

[中图分类号] R7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7-005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toperative effects of endoscopic middle turbinate resection versus pres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 accompanying asthma.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44 patients with CRS and asthma were analyzed From March 2012 to October 2014, 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based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section group (n=23) and preservation group(n=21) according to intraoperative resection or preservation of the middle turbinate. Investigations were performed before and 1-year after ESS. Evaluation index included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and endoscopy Lund-Kennedy assessment. The clinical effects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1-year following ESS. Results In both groups, the VAS scores and Lund-Kennedy scores post-operation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pre-opera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sthma; Middle turbinate resection;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

慢性鼻-鼻窦炎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呼吸道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因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鼻-鼻窦炎与哮喘常相伴发生,相关研究显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约有40%伴有哮喘,而90%以上的哮喘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有慢性鼻-鼻窦炎改变[1,2]。伴有哮喘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通常症状较重,常规药物或手术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近年来,本院耳鼻咽喉科探讨对慢性鼻-鼻窦炎伴哮喘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对于病变中鼻甲的处理方式,一直存在较多争议。本研究通过对本科收治的44例合并哮喘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在鼻内镜手术中采用不同的中鼻甲处理方式,对于合并哮喘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3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耳鼻咽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44例慢性鼻-鼻窦炎伴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愿意参与临床研究并配合随访。所有患者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标准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2012年)[3],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年)[4]。术前均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证实双侧鼻腔均有息肉样新生物和粘脓性分泌物、双侧全组鼻窦均有程度和范围不等的炎症表现、双侧中鼻甲均有不同程度炎肉样增生。根据术中是否全部切除病变中鼻甲,将44例患者分为切除组(23例)和保留组(21例)。见表1。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排除:①免疫缺陷疾病、肿瘤、头面部外伤或手术史;②哮喘急性发作期;③近1个月内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行Messerklinger内镜鼻窦开放术,清除鼻腔息肉和息肉样增生组织。切除钩突,开放前、后组筛窦,切除筛房增生骨间隔和病变黏膜,形成一个能充分显露颅底和眶纸板的、以正常黏膜衬里的大筛窦腔。充分开放额隐窝气房和额窦口,开放蝶筛隐窝和蝶窦口,开放并充分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彻底清除窦腔内炎性病变。病变中鼻甲采用两种处理方法:①切除组:将病变中鼻甲完全切除,仅保留少许根部作为解剖标志。②保留组:于病变中鼻甲前下缘始沿中线纵形锐性切开黏骨膜,沿中鼻甲骨外侧面矢状切除炎肉样增生组织。

1.2.2 围手术期处理 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的规范化药物治疗和鼻腔局部治疗。①术前1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口服抗生素抗感染,无糖皮质激素禁忌证的患者给予口服甲泼尼龙0.5 mg/(kg・d),每天1次,晨起顿服。②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与甲基泼尼松龙针5~6 d,出院后改为口服抗生素和甲泼尼松片,根据术腔炎症及黏膜水肿变化情况使用1~2周。③术后予以地塞米松浸润的明胶海绵和膨胀海绵填塞鼻腔,72 h内分次抽取鼻腔填塞物后,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④术后1~2周内进行术腔首次清理,之后每隔2~4周复查、清理1次,直至术腔黏膜上皮化。术腔清理主要是在鼻内镜下清除术腔分泌物、囊泡、干痂、炎性肉芽等,并及时处理术腔粘连和窦口缩窄。⑤术后常规口服抗白三烯药物孟鲁司特片(10 mg,每天1次),至少12周。⑥由本院呼吸科同一名哮喘专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哮喘的治疗和随访,治疗方案按照哮喘防治指南[4]的推荐,规律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不佳者可短期口服甲泼尼龙片或静脉用甲基泼尼松龙。

1.3 评定标准

1.3.1 主观病情评估采用10分制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 要求患者对病情严重程度作主观评价,并在VAS标尺(一条长10 cm的线段,最左端为0分,最右端10分)上标出对症状严重程度感受相匹配的评分,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重,0分为无困扰,10分为能想到的最严重的困扰。按照VAS评分可将病情分为:轻度:0~3分;中度:4~7分;重度:8~10分。若VAS>5分,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1.3.2 客观病情评估采用鼻内镜检查量化评估的Lund-Kennedy评分系统[3] 评分标准:①息肉:0=无息肉,1=息肉仅在中鼻道,2=息肉超出中鼻道;②水肿:0=无,1=轻度,2=严重;③鼻漏:0=无,1=清亮、稀薄,2=黏稠、脓性;④瘢痕:0=无,1=轻,2=重;⑤结痂:0=无,1=轻,2=重;⑥每侧0~10分,总分0~20分。术前的评分项目不包括瘢痕和结痂。

1.3.3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2012年)[3] 在鼻内镜术后1年评估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客观的鼻内镜下鼻-鼻窦黏膜恢复状态,综合VAS评分和Lund-Kenned评分将治疗效果分为:病情完全控制(VAS总评分为0分,Lund-Kenned总评分不超过1分)、病情部分控制[VAS总评分较术前减少3分或以上,和(或)Lund-Kenned总评分超过1分]、病情未控制(VAS和Lund-Kenned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差异)三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分析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Levene检验方差齐性,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本组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或率(%)描述,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524、11.789,P均0.05),术后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und-Kennedy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93、13.899,P均0.05),术后Lund-Kennedy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术后1年疗效比较

根据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与Lund-Kennedy评分情况综合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见表4,切除组和保留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6%、66.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3,P

3 讨论

诸多研究显示,上、下气道疾病之间有显著关联,有学者甚至提出“联合气道疾病”的概念[6]。慢性鼻-鼻窦炎和哮喘不是两种完全独立的上、下气道的局部疾病,而是同一连续气道中的炎症过程[7]。随着现代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日益发展和普及,鼻内镜鼻窦手术已逐渐成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最为有效的手段。尽管下气道疾病的存在,会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疗效产生负面影响,但目前多数研究已经证实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伴哮喘患者鼻部病情的控制有非常积极作用,尤是对患者的鼻腔总体症状评分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8,9]。我们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对合并哮喘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以鼻内镜手术为基础,实施系统化的药物治疗和综合处理,虽然很难达到彻底治愈目的,但可使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鼻部症状明显改善。鼻内镜手术对哮喘的治疗作用目前尚存争议,大部分文献认为鼻内镜手术可改善哮喘症状,减少系统激素的用量[9,10];但对于呼吸功能的影响存在争议较多,既有改善的报道,也有无变化甚至恶化的报道[8-11]。

中鼻甲作为鼻腔的重要解剖结构,在鼻腔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中鼻甲是重要的解剖参考标志,其处理方法是鼻内镜手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鼻内镜手术中针对病变中鼻甲是否应保留,一直存有很多争议。许多学者从维护鼻腔正常的解剖生理出发,主张保留中鼻甲。李玉瑾等[12]和赵春雷等[13]的研究均认为切除中鼻甲易导致周围组织代偿性增生和息肉复发,虽术后早期中鼻道通畅,但影响术后长期的总体疗效。也有不少学者主张在鼻内镜手术中应切除中鼻甲,认为只有完全切除病变的中鼻甲,才能更彻底地清除鼻腔鼻窦病变组织,并能减少鼻腔粘连、窦口缩窄等局部并发症,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提高手术疗效。Soler等[14]研究发现中鼻甲切除患者术后的内镜下转归和嗅觉改善要明显好于中鼻甲保留者,认为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切除中鼻甲能提高手术疗效。怀德等[15]的研究表明中鼻甲是鼻息肉复发的重点部位,鼻内镜手术中切除中鼻甲,能有效降低鼻息肉的复发率。

针对术后复发、合并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伴有筛窦骨质增生等复发型或难治性的慢性鼻-鼻窦炎,如单纯采用常规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多数患者的病情可能无法获得有效控制。有研究者提出应采用包括中鼻甲切除手术在内的所谓“根治性鼻窦开放手术”,同时结合系统化的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16,17]。Jankowski等[18]对伴有鼻息肉的严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尝试采用筛窦轮廓化(中鼻甲切除伴筛区黏膜去除,Nasalization)手术,术后嗅觉、通气等主观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对于合并哮喘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切除中鼻甲的患者不但术后主观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而且鼻内镜下鼻-鼻窦黏膜转归也要好于保留中鼻甲的患者。实施包括中鼻甲切除术在内的更为彻底的鼻窦开放手术,能够更充分的清除炎性病灶,减轻鼻窦黏膜炎性反应,更有利于改善鼻腔的通气和全组鼻窦的引流,并为术后鼻腔清理和局部药物治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鼻内镜手术中切除中鼻甲,能有效地提高合并哮喘的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有效率,降低了术后复发率,总体疗效好于保留中鼻甲者。很多研究表明中鼻甲的切除并不会导致鼻腔通气过度或反射性头痛等不适,也不会对正常的嗅觉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多数术前嗅觉障碍患者出现了术后嗅觉恢复或明显好转[19-21]。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研究例数少,随访时间不够长,今后需要对这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同时再增加不合并哮喘的鼻内镜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研究,以更全面地探讨中鼻甲切除对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合并哮喘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应采用鼻内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中切除中鼻甲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Pearlman AN,Chandra RK,Chang D,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verity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osis,asthma,and atopy[J]. Am J Rhino1 Allergy,2009,23(2):145-148.

[2] Stelmach R,Junior SA,Figueiredo CM,et al. Chronic rhinosinusitis in allergic asthmatic patients:Radiography versus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evaluation[J]. J Asthma,2010,47(6):599-603.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92-94.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5] Fokkens WJ,Lund VJ,Muuol J,et al.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12[J]. Rhinol Suppl,2012,(23):291-298.

[6] Fasano MB. Combined airways:Impact of upper airway on lower airway[J]. 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0,18(1):15-20.

[7] Feng CH,Miller MD,Simon RA. The united allergic airway:Connections between allergic rhinitis,asthma,and chronic sinusitis[J]. Am J Rhinol Allergy,2012,26:187-190.

[8] 陈枫虹,徐睿,左可军,等. 慢性鼻-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内镜手术综合治疗疗效观察[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6):444-448.

[9] 闫占峰,王宁宇,刘锦峰,等. 鼻内镜手术对成人慢性鼻-鼻窦炎伴哮喘患者疗效的影响[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1(7):337-341.

[10] 皇甫辉. 内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8(19):1501-1504.

[11] Ehnhage A,Olsson P,K?ilbeck KG,et al.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mproved asthma symptoms as well as PEFR and ol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nasal polyposis[J]. Allergy,2009,64(5):762-765.

[12] 李玉瑾,李佩忠,金新. 中鼻甲不同处理方式对鼻内镜手术疗效影响的研究[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12):1035-1037.

[13] 赵春雷,杨维. 鼻内镜下中鼻甲不同术式对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5,21(1):46-49.

[14] Soler ZM,Hwang PH,Mace J,et al. Outcomes after middle turbinate resection:Revisiting a controversial topic[J].Laryngoscope,2010,120(4):832-837.

[15] 怀德,戴俊,徐敏,等.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21(5):373-376.

[16] Videler WJ,Wreesmann VB,van der Meulen FW,et al.Repetitive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ailure:a role for radical surgery[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34(4):586-591.

[17] Bassiouni A,Wormald PJ. Role of frontal sinus surgery in nasal polyp recurrence[J]. Laryngoscope,2013,123(1):36-41.

[18] Jankowski R,Bodino C. Evolution of symptoms associated to nasal polyposis following oral steroid treatment and nasalization of the ethmoid-radical ethmoidectomy is functional surgery for NPS[J]. Rhinology,2003,41(4):211-219.

[19] Jankowski R,Bodino C. Ol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nasal polyposis:Effects of systemic steroids and radical ethmoidectomy with middle turbinate resection(nasalization)[J].Rhinology,2003,41(4):220-2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