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文化开发

旅游文化开发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旅游文化开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旅游文化开发

篇1

(二)区域经济不发达、旅游交通及配套设施不健全。龙南位于赣州最南端,附近区域经济落后,极大制约了龙南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龙南在旅游交通方面仍存在不足,许多偏远村落的交通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健全已经严重制约了龙南客家旅游文化的发展。

(三)旅游目的地及景点感知度较低。龙南的客家文化旅游尚未形成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旅游地形象。使用国内最常用的搜索引擎“百度”,分别对龙南及福建、广东的几个有代表性的重点客家县利用“县名”、“县旅游”、“县客家旅游”、“县客家文化”四组关键字进行搜索,获得的数据信息能间接反映该客家旅游地的知名度。从统计数据可以了解到,龙南与其他客家县相比,城市知名度相对较低。龙南要发展客家旅游,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机遇分析

(一)国家振兴发展赣南苏区使龙南旅游业开发获得难得的发展环境。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文件中明确了国家将加大对赣南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这对赣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无疑是注入了一支“强力针”。在整个赣南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势必会带动整个赣南地区的旅游发展。为应对全国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提升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江西省提出了“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这为龙南深入开发客家旅游文化提供了良好环境。

(二)国内经济环境变化为龙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要素支持。目前,东部地区已经出现产业、资本、信息、项目、人才、技术等要素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对中部欠发达省区的对口帮扶工作和经济技术协作也在不断深入,这些变化无疑为龙南的客家旅游文化深度开发提供了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

(三)居民文化旅游需求被激发为龙南深度开发旅游文化提供了客观依据。随着我国居民旅游产品消费能力增强,闲暇时间增多,人们的旅游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旅游已经成为国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时,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旅游经验的积累,旅游者对出行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经历了“走马观花”“井喷式”的“黄金周”观光旅游之后,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休闲式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在这种大环境下逐步火热起来,这为龙南深度开发旅游文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四)“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建设优化了龙南旅游开发的区位环境。闽赣粤三省于2011年12月在广东梅州举行了“千里客家文化长廊”区域旅游合作会议,在此次会议上签订了三市五县区域旅游合作协议,并且在资源共享、品牌共建、路线形成、宣传推介、市场营销等方面达成了共识。闽赣粤三地实现旅游区域合作无疑会从整体上提高客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能够极大扩大客家文化旅游的国内外客源市场。龙南地处赣粤交界处,位于“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的中心地带,所以,龙南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挖掘独特的客家旅游资源,打造出具有龙南特色的客家文化的旅游产品。

三、威胁分析

(一)外部其他旅游文化竞争的威胁。当前,世界旅游市场从“供给时代”进入“需求时代”阶段。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积极开发文化旅游和文化品牌与日俱增的背景下,龙南要深入开发客家文化旅游存在激烈的外部竞争,可以说是周边皆为“劲敌”,竞争日趋白热化。

(二)其他地域同质旅游文化开发的威胁。客家旅游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雷同性和替代性,广东省率先开发客家旅游文化产品,对龙南客家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产生替代和削弱效应。其他客家旅游目的地吸引大量旅游者前去观光游览,对欲来龙南旅游者具有“截流”影响。

篇2

一、旅游文化的理论研究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文化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即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等。旅游文化主要包括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两个大方面,传统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现代旅游文化还包括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两个内容。旅游文化建设是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旅游文化的范围

旅游文化并不是单纯是抽象的内容,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旅游从业者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各方面因素的总和,包含具体可见的物质文化和抽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人(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财(旅游过程中涉及的经济活动)、物(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品、纪念品)等;精神文化包括旅游服务、消费者体验、环境设施等。总而言之,旅游文化范围包括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涉及的与旅游活动相关的文化内容,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中发挥一定作用的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化。

(三)旅游文化的地位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已经不断地提高,旅游出行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水平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保障。文化因素对于旅游活动产生的影响,也会更加深刻和深远,旅游文化在国人的生活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我们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就认清旅游文化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

二、旅游文化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重视开发过程中文化的价值

在对于旅游文化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本身,尤其是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众所周知,旅游市场的开发必然会对当地的旅游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使得当地的旅游文化逐渐趋于市场化,导致文化的本质与形式发生转变,慢慢失去本身的独特性,使其失去一定的文化价值。因此,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应该重视旅游文化自身的价值,并对其进行一定的保护,将其文化价值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注重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旅游文化建设与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切莫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旅游文化资源的枯竭。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应该控制好力度,从而避免文化资源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我国很多民族文化村在开放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每天进出大量的游客,当地的风土人情被严重地破坏,对于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游客量的增多,会对于景区景点内的相关设施造成较大的破坏,例如,有些游客会在树上、墙壁上刻字;会带走景点中的东西等。因此,景区景点应该控制好景点内游客的数量,并且做好景点内各设施的保护工作,让旅游文化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合政府的政策开发与利用

旅游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应该紧密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来实施。在市场经济主导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不法商家为了吸引游客,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惜将一些封建迷信、陈规陋俗置于旅游文化的建设工作中,这样的做法非但不会对旅游业的长期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反而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国家应该在其中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对于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制止。相关部门应该对于当地的酒店、商家、旅游景区景点进行督促,紧密结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于当地旅游文化进行建设和开发,提高旅游文化水准,保证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文明性,为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四)培养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气氛

在旅游文化开发与利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文化气氛的培养。只有注重对于旅游地文化气氛的培养,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才能够提高其旅游价值。现代很多旅游地都不够注重对于旅游文化的培养,当地的商贩、建筑物、交通工具都与其旅游资源的风格极不搭调,文化气氛不够浓。当然,也有一些正面的例子,以云南众多旅游胜地为例,云南的旅游业无论从旅游项目、广告宣传等方面,都能让游客体验到当地浓厚的民族气息,当地的商家大多穿着当地的少数民族服饰,并且在景点还能看到当地的舞蹈表演和习俗展示,很多住宿旅店都是以客栈的形式建立的,尤其具有民族风味,当地的旅游文化气氛非常浓烈。

篇3

一、前言

秦皇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它将承担2008年奥运会足球比赛项目,这对秦皇岛的体育旅游文化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推动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的发展,它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了解秦皇岛、关注秦皇岛,提高秦皇岛在世界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使更多的人了解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的形成、开发和发展,让体育旅游文化成为加快秦皇岛经济对外开放的步伐,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有效载体。

二、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可行性

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西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秦皇岛市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区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秦皇岛交通便捷,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京津后花园”之美誉。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良好的旅游资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避暑胜地北戴河、南戴河旅游度假区、昌黎黄金海岸等40多个旅游景区独具魅力,每年吸引上千万海内外游客慕名而至。

2.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秦皇岛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色突出,旅游业历史悠久,“千古一帝”秦始皇曾在这里求仙入海,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曾在这里观潮赋诗,“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都不见……”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气势磅礴。令秦皇岛名扬天下。

秦皇岛虽然是一个人口只有200多万的地级城市,但是,在市政府的领导和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积极打造体育名城,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扩建体育场地,美化运动环境,投资30多亿元进行交通改造和城市美化绿化,扩建65条道路,新增林木700多万株,新增绿地7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以上,投入6.6亿元建设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心及配套设施,投入3.13亿元扩建体育运动场地,投资4.8亿元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和国家足球学校,投入13.13亿元修建了秦皇岛体育文化中心、奥林匹克公园、森林体育公园等体育比赛、体育训练、娱乐休闲、大众健身为一体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形成了以长城、滨海、生态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其中,长城文化、滨海休闲度假、历史寻踪、名人别墅、山地观光、海洋科普 、国家地质公园、观鸟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旅游精品线路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海关长城节、昌黎干红葡萄酒节、南戴河荷花节、孟姜女庙会、望海大会等旅游节庆活动,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是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产生的土壤,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文化的基础;是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三、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意义与价值

1.体育旅游文化的特点

(1)体育旅游文化的多样性。体育旅游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受社会制度、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等因素影响。体育旅游文化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不同的地域,可开发与利用的体育旅游文化各不相同,它的构成 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风俗习惯、等具有独特性,相应的体育旅游文化各具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等构成了体育旅游文化的多样性。

(2)体育旅游文化的潜在性。多种多样的体育旅游文化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只有那些真正与游客旅游、观光、娱乐、健身等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旅游文化,才是实现了其自身价值。体育旅游文化的开发,实质上就是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背景,探索一切有可能进入旅游业的过程,能与游客旅游、观光、娱乐、健身等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体育旅游文化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体育旅游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体育旅游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在开发的过程中包含着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开发。

(3)体育旅游文化的多质性。同一种体育旅游文化对同一名游客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因此体育旅游文化具有多质性的特点,如:野外宿营既能锻炼游客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也可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可以培养游客间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等。在开发利用体育旅游文化时,要充分挖掘它的多种利用价值。

2.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意义

体育旅游文化的开发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事业的重要环节,秦皇岛旅游业历史悠久,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其他城市对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给秦皇岛的旅游业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旅游业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活力,没有活力就不会有效益。黄金海岸的“中国神话历险宫”,南戴河的“西游记宫”、“环游世界宫”等旅游景点,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开发更新,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也失去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能吸引游客的旅游还有发展吗?秦皇岛的旅游业要发展,要保持与其他城市竞争中的优势,就必须推陈出新,不断开发利用我市的体育旅游文化资源。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文化更是体育旅游吸引人的核心。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旅游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享受自然、愉悦心情的同时,更加关注娱乐、健身、增强体质。据国内外专家预测,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秦皇岛又是2008年奥运会的伙伴城市之一,作为秦皇岛人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文化,打造体育名城,推动秦皇岛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这才是开发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的意义所在。

3.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社会价值

(1)体育旅游文化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体育旅游文化在物质文明建设中表现出的是它的经济功能,体育旅游文化的经济功能是指体育旅游文化进入市场,包括体育旅游文化活动在内的体育文化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实现交换关系的总合。体育旅游文化的经济功能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泛,但是,从人的参与情况分为三类,一类是欣赏型体育旅游文化,人们通过购买体育书籍、体育音像制品、观看体育比赛等形式,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欣赏体育表演,主要是寻求体育文化、享受体育艺术,自身不去参与体育文化活动而是观看其他人进行体育文化活动;另一类是参与型体育旅游文化,通过自身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分享体育文化带来的快乐,满足自身的需求。第三类是买卖型体育旅游文化,通过货币交换实现各自的理想,如:购买体育彩票、体育福利彩票、足球彩票等。人们在旅游消费的同时刺激着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是秦皇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几年秦皇岛的旅游业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其它旅游城市,特别是国外的旅游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公民对体育和健康的消费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82.23% 的人表示生活中需要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文化活动是带来健康、愉悦心情的有效途径,人们在进行体育文化消费的同时刺激了经济的增长.目前,世界体育文化产业年产值已经超过4000多亿美元,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有关资料显示:秦皇岛2002年接待游客770.81万人次,产值38.7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81%,2003年接待游客801.06万人次,产值40.8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4%。通过数字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秦皇岛旅游业收入年增长速度还不到10%,与世界体育产业年增长速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秦皇岛的旅游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成为秦皇岛经济持续增长的新亮点。

(2)体育旅游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体育旅游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出来的是它的文化功能,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体育旅游文化活动项目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人们可以通过欣赏、参加各种体育旅游文化活动,放松心情、锻炼身体,满足个人不同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方式,对体育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人们通过参加体育文化活动,自觉地规范个人行为方式,彼此进行交流、合作,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交流了情感、愉悦了心情,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有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体育文化直接为科学教育服务,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过程。体育旅游文化的创新不仅是人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在娱乐健身的同时规范了其行为方式、道德标准、改善了人的思维模式。培养了人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了人们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体育文化还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生活的满足不仅仅是生活表面的价值,更加关注的是生活的内在价值。体育文化已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文化的交流,享受了娱乐、健身的乐趣;建立起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热情。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只有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功能,人们的精神生活才会更加充实健康,精神文明建设才会健康和谐发展,人们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学习、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秦皇岛有丰富多采的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文化的开发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推动秦皇岛体育旅游的内在动力;是全面提高秦皇岛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构成秦皇岛人充实健康的生活重要内容;是秦皇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2.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大好时机,加大对外宣传规模,坚持“送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模式,“送出去”就是把秦皇岛文化特色和旅游优势宣传出去,提高秦皇岛在国内外的名度;“请进来”就是把国内外先进的旅游理念和发展模式消化吸收进来,为我所用;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构建“海-路-空”三位一体的立体式交通网络;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坚持“扶持-开发-规模-效益”的发展战略;加大多元融资渠道,坚持“政府监管-谁开发-谁受益”基本原则;加人力资源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对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结构调整,坚持“旅游-企业-学校”强强联合的发展战略。使体育旅游成为秦皇岛旅游业的生力军;成为秦皇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秦皇岛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篇4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08

1竞合理论概述及问题的提出

竞合(coopetition)是指两个或以上企业(或组织)之间在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同时又在另一些活动中展开竞争。竞合观念来源于这样一种共识:在企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中,价值创造过程及价值分享过程都会涉及一个部分一致的利益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竞争和合作问题同时存在,并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竞合。

竞合理论出现在我国理论界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而被旅游学者引入研究则更晚,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竞合理论在研究各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市场定位,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等方面成果较多。

从竞合理论的角度来看,丽江旅游处于大香格里拉旅游区,该旅游区涉及四川、西藏、云南三省的82个县(市、区),其中云南包括大理、香格里拉(原迪庆州)、怒江、丽江的24个县(市、区)。仅从云南所涉及的区域来看,丽江旅游文化资源所面临的竞争就包括大理白族文化、香格里拉藏族文化及怒江傈僳族、怒族文化等。虽然各种文化类型各有其特色,但如开发不当,不能体现其文化精髓,则很可能增强彼此的屏蔽效应和可替代性,对旅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丽江旅游文化开发有其值得倡导的方面,比如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在开发中保护等,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目前丽江已经离纳西人的丽江越来越远,而成为都市人追求小资情调的天堂,这种发展趋势,对于丽江,无论是旅游发展方面还是文化发展方面来说都是危险的。

2丽江旅游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开发利用不足

丽江文化的精髓就是以大研镇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纳西象形文字、纳西乐舞及纳西节日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得较为充分,纳西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还有很多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比如象形文字和纳西乐舞,其开发层次还处于观光型的基础层次,没有上升到广泛参与性的更高层次。因此它们给游客传达出的也仅是纳西文化的皮毛。

2.2古城人口置换严重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丽江旅游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大量外地客商云集于此。他们在古城中收购或租用原住居民的房产,开始在古城中做生意,而原住民人口则纷纷选择到新城居住。因此原来古城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情趣都随着原住民的离开而逐渐消失,而古城更像是穿着纳西文化外衣的城市CBD。

2.3过度商业化

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将文化进行商业化包装,这是文化产品商品化的必然,但是,丽江的商业化开发有些过度的倾向。上述古城人口置换是一个例证,还有就是古城中酒吧及西餐馆的广泛分布也是一例。现在的丽江古城一到晚上,几乎成了烧烤、啤酒、流行音乐的胜地,知名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也受到部分游客的青睐,但是大多数游客依然对其所造成的喧嚣、浮躁的氛围表示不满,认为其不符合丽江原本的情调。

2.4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规范的管理体制是重要保障。客观的说,丽江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对于如何处理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的关系还是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管理的缺陷。例如,很多制作和出售纳西象形文字相关产品的商家,他们没有掌握象形文字的基本内涵就随意开发产品,一些象形文字书法产品没有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甚至是错字、别字,这无形中对纳西文化是一种伤害,归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造成的。

2.5对丽江文化精髓的理解有误区

丽江古城是纳西文化的聚集地,是上千年的纳西文化的精髓,它是整个丽江旅游产品的核心。但是现在古城给游客的体验,除了纳西建筑、青石板的街巷外,就是各种旅游品商店、酒吧和餐馆,丽江古城从“恬静”、“闲适”的文化意念,开始转向“小资情调”甚至是“艳遇”。丽江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文化之于当今社会的价值,但是却走在了远离本真,迎合游客价值观的道路上。

3竞合理论下丽江旅游文化开发的途径

基于竞合理论,作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各个旅游地,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更

好的实现竞合机制下的互利共赢格局。作为丽江来说,文化是其旅游发展中的灵魂,把文化这篇大文章做好,是提升其旅游形象,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丽江旅游文化的开发。

3.1充分挖掘丽江旅游文化内涵

丽江的旅游文化定位应该是“高原姑苏”的闲适、恬静和天人合一,与现代都市社会的浮躁、逐利形成鲜明对比。当然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商业化包装,但是要把握好尺度,切不可舍本逐末,一味迎合游客的趣味,有时甚至是迎合低级趣味,比如“艳遇之都”称号的泛滥,有学者通过网络文本的分析发现,“艳遇”一词与“东巴”、“民族”等代表丽江的名词出现的频率几乎是相同的,甚至其对游客的文化感知影响更大。(赵仁玉、李洪波)而“艳遇”真的就是丽江文化或者旅游文化的核心吗?显然不是。丽江旅游文化的核心应该是,近千年历史的大研镇、东巴古籍、纳西音乐、节日、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等等。

3.2民族特色生活方式的再建构

现在到丽江旅游的游客都津津乐道于根据纳西族的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客栈,认为这就是体验了纳西族的生活了,当然,民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现在在丽江古城经营客栈生意的80%都是外地客商。要还原真实的纳西生活,感受纳西人民与世无争,在细水长流中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的生活理念,仅仅靠老房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丽江独特的民族与地域生活方式进行再建构,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和社区参与原则,控制商业规模,规划好开发的商业类型,尽量还原丽江原本的自然人文生态面貌,让游客能够感受一个真实的丽江。

篇5

[关键词]

江苏戏曲;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江苏的各个地方都有与之文化背景相符的戏曲剧种,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戏曲文化大省。但同时我国地方戏曲面临生存的危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有关戏曲文化旅游的研究不断增多,而多数学者均认为将旅游与戏曲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良策,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也越来越火热,人们需要在走出去的同时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而戏曲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开发其历史文化价值,发展戏曲文化旅游成为人们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的双重呼唤。

1戏曲文化旅游分析

1.1戏曲文化旅游的萌芽

中国戏曲主要有三种形式,包括最早的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戏曲最早的起源是原始歌舞,后来经过汉代唐代两朝的发展变迁,一直到了宋、金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我国现存戏曲大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加工、写意,形式内容自由灵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戏曲文化旅游这个理念首次出现于2007年:“戏曲旅游是戏曲文化旅游的简称,是以戏曲艺术、戏曲文化为旅游凭借物,通过营造戏曲氛围和创建戏曲人文景观来吸引旅游者的一种文化旅游活动。”虽然这个概念还尚未成熟,依然值得思索与推敲,但它对我国现存的戏曲文化旅游的现象以及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对进一步研究戏曲文化旅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1.2江苏地方戏曲的发展近况

江苏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历史悠久,不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小戏种,例如江苏省淮海剧团的《回娘家》兴化市淮剧团的《板桥放粮》南京市话剧团的《母爱无边》在全国第五届小戏小曲中均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自开放以来,我省以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以及优秀传统剧目整理为创作原则,并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树立了江苏地方戏曲的特色形象。客观地讲,我省地方戏曲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江苏省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地方名片。然而,近年来,我省地方戏曲的现状与地位以及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于欧美文化的流入,很多人开始崇洋,反而对我国传统的文化感到疏远与陌生,甚至希望用西方的思想来改变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剧团因生存困难而解散,有的演员因生活所迫而改行,但让人欣慰的是也有很多人因为对戏曲事业的难以割舍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愿,放弃高薪,不计回报的重新归队。这种敬业奉献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1.3戏曲文化旅游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由于它的起步较晚,还没能真正有效的发挥出其应具有的效益。现在戏曲文化旅游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健康的文化建设空间以及人们对文化的审美,即旅游寻求文化品位而与作为民族文化的戏曲相碰撞的结果,戏曲欣赏既要有梅兰芳、程砚秋等艺术家,也要有刘曾复、吴小如等鉴赏家。艺术家传递文化生命,观众热情回应,鉴赏家引领时代审美,从而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但这仅仅是浅层,更深层次的原因就要涉及戏曲文化的内涵,以及戏曲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国戏曲已经形成了我们所独有的一种文化形态。个人认为戏曲文化旅游者大致可以分为好奇求知型、炫耀攀比型、求美享受型、放松释压型、文化体验型。既有追求深层次审美文化享受的,同时也存在因其独特与闻名而出于炫耀心理欣赏的。戏曲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它包含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历史价值等,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融入进中国人血液中。

2江苏地方戏曲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样化带来的不仅是金融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危机和机遇。民族戏曲固有的内质与现代文明冲突,引发了民族戏曲的生存危机,特别是西方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现在街头巷尾播放的流行歌曲,圣诞节挂起的装饰灯、圣诞树,英文歌曲的传唱让不少中国青年迷失,甚至产生了一种中国哪儿都不如国外的危险思想。戏曲的传承岌岌可危,专家学者认为将戏曲与旅游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宣传弘扬文化,比如关于中国戏曲故事与旅游名胜景点的结合,我们所熟悉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无锡就建有三国水浒城,还有《梁祝》在江浙地区的梁祝文化景点,《白蛇传》与杭州的断桥、水漫金山和江苏镇江金山寺,《桃花扇》与南京秦淮河李香君故里,这些著名的戏曲故事对景点的知名度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还有不少地方甚至为了争夺其归属权闹得不可开交,不过这些景区的开发从总体上看,依然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仅仅只有故事是不够的,它们的景区设施设备以及旅游资源相对依然处于弱势地位。现在关于戏曲文化与旅游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阶段。与现在所有的研究相对比,景区的开发和保护,学术的研究依然显得较为单薄,不协调。

3如何发挥戏曲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3.1戏曲文化旅游产品转变为文化旅游活动

旅游者在参观游览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当地的文化内涵,开拓自己的视野,获得精神层面的享受。而戏曲文化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戏曲文化与旅游有着相同的价值内涵,变化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满足了游客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层次的需求。但现如今戏曲文化还仅是一种资源,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将其转化为有偿的文化旅游产品。个人认为应该对江苏戏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归纳与开发,包装戏曲文化资源的外表与内涵使其成为一种产品,建设旅游观光和影视制作于一园的戏曲文化基地,将旅游与戏曲文化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打造戏曲文化的发展的平台。

3.2社会资本向旅游经济靠拢

戏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需要结合社会资本,有了资金才能进行更好的开发。因为江苏戏曲文化种类繁多,因此政府的投资范围也非常的有限。为了更好地开发戏曲文化资源,政府需要鼓励进行多元化投资,例如允许民营资本开发戏曲文化旅游资源,将文化与社会资本结合在一起,在向旅游经济靠拢的过程中,同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政府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提供文化资源开发的平台。

3.3戏曲文化与多媒体的结合

旅游文化是不可触摸也是无形的,因此必须要借作一定的物质才能进行感知和渲染。同样的戏曲,需要团队的合作运营,乐器、演员、场地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将戏曲文化和媒体结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能够更好的扩大戏曲文化的影响力,同时还能够降低其宣传的成本,提高人们对戏曲文化的知名度。现在也有不少戏曲将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推陈出新,别出心裁的结合游戏,例如剑网三团队推出的粤剧《决战天策府》等。利用现在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江苏戏曲文化旅游的开发能够更好地加强戏曲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占领市场的速度,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

3.4建立具有特色的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指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将娱乐休闲以及服务接待结合在一起的现代化旅游目的地。目前主题公园已成为地方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旅游地的知名度与游客参与度。例如常州恐龙城现在就已实现了由馆到园,由园到城的转变,成为常州的代名词,江苏也应该在合适的地方,建造戏曲文化主题公园,结合现代化设施,将戏曲文化资源转变成为旅游活动,建设集影视制作、旅游观光于一园的戏曲文化基地,吸引多个年龄段的游客,以传统文化保护和江苏戏曲文化弘扬开发为主题,运用新旧潜力巨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培养文化消费群。

作者:丁海峰 单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朱江勇.中国戏曲文化旅游概述[J].旅游论坛,2010(04).

[2]朱岚涛,陈小燕.河南戏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7).

[3]李玲.湖北戏曲资源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篇6

想要做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下的旅游产品开发,那么必须要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予以掌握,以达到针对性、全面化的设计开发。目前对于旅游文化产业的定位,欠缺一个精准化的定义标准,仅能为其赋予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国内外专家,针对旅游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方面,也存在着颇多的争议。

1.国外学者对于旅游文化产业概念的认识。从旅游文化产业概念的发展来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国外文化经济研究学者便提出了开发旅游文化创新产业,能够广泛地向人们提供来自艺术、文化及娱乐消费层面的产品和服务,这种类型的文化、艺术服务,可能是书籍、视觉创意产品、艺术表演形式、影像文件制品,也可能是时尚的游戏及玩具等,存在着明显的经济消费特征。至上世纪90年开始,西方学者开始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真正付诸于开发设计,并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概念,做出了更为细致的划分诠释,将旅游产品的开发纳入到了旅游文化产业范畴之内。其中包括旅游产品的文化结构差异、旅游传递功能、舞台真实层次、旅游文化标志等。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纳,并指明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即是通过不同的、恰当的方法与符号系统,对旅游产品展开研发设计,以传递地域文化特征,凸显旅游产业社会地位作为根本目的。

2.国内对于旅游文化产业概念的不同观点。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文化产业的概念标准分类相对多元:大致为下述几类观点:(1)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旅游类别,现实中能够将该产业分为古代遗迹旅游产业、人文节庆旅游产业、建筑遗址旅游产业、商品旅游产业四大类别。(2)旅游文化产业,是消费者个人所具有的一种旅游文化产品消费目的的旅游行为的表现过程。(3)旅游文化产业即是民俗旅游产业。(4)旅游文化产业是旅游景区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向游客提供旅游产品,促使其在旅游的过程中,对所游览景区的文化进行了解。直白来讲即是对传统文化及历史民俗文化的一种现代营销手段。(5)旅游文化产业是对游客异质文化渴求憧憬的一种满足,将虚化的文化转变为了具象的产品,令游客自觉进行消费,促使游客内在的文化介入心理、参与冲动及占有情结在消费的过程中得以满足。从以上国内外经济学专家学者对于旅游文化产业概念所持的不同观点,能够看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非是固化的,其具有极强的动态化特征,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衍生出不同的文化载体。

(二)国内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分析

目前国内重视旅游业发展已近逾30余年,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对于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这一点从旅游业1998年被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即可窥得一二,同时国家为了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政策及发展环境上均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是在这一宏观环境之下,旅游经营者猛增,在景区人文景观的营造及旅游文化产业构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大量雷同的建设。诸如在杭州西湖被颁定为国内首批自然风景文化遗产之后,全国各地陆续涌现出近50多处名为西湖的景点,这些景点有本来名为西湖的景区,但更多的是模仿改名后的景点,导致景区混淆,各地区景点之间产生了不同层次的恶意竞争,阻碍了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客观而言,各旅游区域内均存在着不同的优秀人文资源及自然环境优势,只是在开发层面未曾做到精准定位而已,如果站在长远发展的视野进行规划,开发出系列并具备文化推广意义的旅游产品,那么景区寻求发展的目的自然会得以较好实现。在这一理念促使下,诸多景区开始意识到构架品牌的重要性,纷纷开始打造自身对外的旅游品牌形象,这也是国内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背景。但若想取得持续化的发展,单纯依靠品牌的创新并不现实,还需要开发属于自身景区的人文产品,才最稳妥,这也是多数景区管理者深刻体会到的一点,由此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才能在发展中逐步形成。

(三)旅游文化产业及旅游产品开发的关系

旅游文化产业是通过多元的文化产品予以构成,假定一个旅游文化产品是一个单位,在多个文化产品单位聚集成为一个集合的情况下,便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旅游产品是旅游企业及个人,为了满足旅客游玩过程中的需求,向游客展开的产品销售及服务的行为。旅游产品开发则是指旅游单位在综合游客需求下,对产品及服务所展开的市场分析、产品调研、设计创新、产出过程。对于旅游文化产业中旅游产品服务功能的划分,能够从食、住、行、购、娱、游六大因素予以展开,这六大因素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文产品,贯穿于游客整个旅程之中,是保障地域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和品牌文化塑造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产业内的各类文化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每一个地域的旅游产品均不相同,往往因为一个旅游产品的瑕疵,将影响到整个产业集合内产品的声誉。因此在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制定出一整套开发的原则和标准,有针对性开展对每一项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避免因个体产品的失误,造成整个旅游文化产业链的形象受损。

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旅游产品开发基准原则之探讨

(一)旅游产品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对于旅游产品开发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具体是以生态经济学及社会伦理学作为根本理念,是为了保证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既能够保持产品资源的现代化需求,又不危害到后世的发展所需,所提倡的是一种人类和谐化协同发展的关系。此理念的提出遵循了社会人文视野下“和”的观念,是对日益消极发展的旅游消耗模式提出的警示。因为现代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很多旅游企业为了谋取利润,而过度地对产品资源予以消耗。诸如目前多数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并不是依赖新型的媒介技术进行设计开发,而是通过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但是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而言,众多传统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频繁地开发会导致生态结构的破坏。例如,目前景德镇瓷土资源、浙江嘉兴紫砂壶泥料、新疆和田玉籽料,均在频繁的开采中挥霍殆尽。这种为了利益不惜一切的资源开发方式,可以称之为极不理智的行为。所以当前通过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现代旅游产品设计中的贯穿,能够进一步促使人类文化活动同生存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深化提升旅游经济效益。

(二)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化原则

旅游产品的系统化开发,提倡的观点是在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从一个方面着手,应坚持整体发展的原则,从旅游文化的大局着手予以开发。因为系统作为若干个体的有机组成,具有整体性的显著特征。旅游行业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游客活动涉及各个方面,上文中所论及的六点旅游产品要素即是良好的证明。完整的旅游产品服务系统,是由客源系统、目的系统及文化产品系统予以构成的。客源系统是来自于不同地域的游客所组成,目的系统则是由景区所在地各方面资源及服务主体所构成,文化产品系统即是通过不同的文化资源衍生产品所组成。三个系统各自独立却又彼此关联,在效能作用上存在着关联性。游客系统是主体,目的系统是服务客体,而旅游文化产品系统则是支撑二者的基础。所以在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整体系统的需求,对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予以烘托支持,以此达到全面综合的服务。尤其是在旅游六大要素层面,必须践行全面兼顾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循环共赢的目的。

(三)切合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的开发原则

旅游产品市场理论是三项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因为对于产品的开发,需要面对旅游消费市场而展开,如果旅游市场对于旅游产品不予接纳和认可,那么上述两项原则践行再为标准也是徒劳的。对旅游产品市场理论进行分解可得出如下结论:旅游市场的构成包括了游客消费行为、旅游市场类型和旅游市场预测调查、产品营销管理策略、市场开发、价格机制等因素。其中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习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旅游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可以将产品市场进一步细分成不同的销售市场,就目标市场进行确定,制定相对明确的产品营销体系,以最少营销资金投入,攫取最大销售利润。所以在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即是切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践行人本消费原则,一切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根本,在不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理念及系统化发展原则之下,构建具体的市场分类导向,结合市场特色需求及创新原则,以前瞻性的视野拓展市场方向,激发游客的认同感,满足其消费需求,从而从文化层面带给游客以更深的知识内涵体验。

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下的旅游产品开发方法策略分析

(一)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做好旅游产品的开发定位

针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各地区旅游单位必须以全面发展的视角研究开发定位,深入理清本地具有的旅游文化资源,综合市场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依据合理的表现方式转化成为可直接投放于市场的旅游产品。另外在整理出的诸多文化精品中,需筛选出具备文化代表性的产品,进行前期市场的投放,观察市场效果,市场反响较好的便能够继续进行后续产品的投放,以此形成梯级化产品结构,提升旅游文化品位。而在市场效应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也能对后续产品做出暂停市场投入的行为,认真分析前期产品投入市场所获效益较低的原因,了解产品是否存在文化代表性不足、产品形态美观缺失、抑或载体选择不当等问题,在确定具体的原因之后,展开进一步的变化整合,重新进行文化定位和市场定位,以此避免盲目开发产品,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及经济效益流失。

(二)准确定位旅游文化载体,突出产品文化主题

在旅游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开发旅游产品,必须把握好对于旅游文化载体的选择,因为旅游产品开发并非单纯停留在纪念品开发的角度,其能够依托的载体及表现形式极为丰富,上文中也曾提及旅游文化的外在表现和传播,能够依托书籍、音像制品、艺术表演、视觉产品等形式进行扩散。所以在文化载体的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以免因为选择的失误,导致优秀文化资源被糟蹋,影响地方旅游品牌。在针对旅游文化载体的开发方面,古徽州旅游局所展开的定位即尤为精准,众所周知古徽州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宏村、西递、南屏等诸多旅游胜地的烘托下,徽商文化、古徽派建筑文化被广泛推广至全国各地,乃至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资源。但是如何就这类文化主题,通过合理的文化载体予以表现,则是徽州旅游部门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综合文化资源表达效果及文化载体经济投入的前提下,徽州旅游局选择了以地方丰富的竹资源作为文化表现的载体,古徽州境内气候湿润,极为适合竹子的生长,将竹子作为文化的载体,徽州旅游局所看重的首先是取材方便,开发生产旅游产品简单,能够极大地节约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投入。但是最为主要的因素还是竹子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象征。众所周知竹子属于古代文人喜爱的物品,代表着刚正不阿的品格,本身即具有文化的内涵,将其作为文化资源表现的载体,可想而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其他文化载体无法媲美的。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地选择旅游产品载体,对于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经济性与人文性,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篇7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尽管旅游者出游动机各异,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活动就是旅游者用货币购买的一种异地文化体验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资源是旅游地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然而,旅游业在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下,往往忽视旅游活动对旅游地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再加上目前的旅游行业对保护旅游地文化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不够,致使许多旅游地的文化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整体的旅游吸引力下滑。在当前的文化资源开发“热”过程中,一哄而起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重文化形式轻文化内涵的浅层开发、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开发”等现象也是随处可见。文化资源如何实现持续利用已经成为需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面对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旅游界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改变传统的旅游开发理念,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探讨比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黄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2004)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上述三个概念对文化生态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出游目的是体验旅游地文化,而第二个则强调了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第三个则提出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把文化生态旅游定义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其文化景观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们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服饰、饮食习俗、住居习俗、建筑习俗、婚嫁习俗等等。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文化的差异。因此,旅游产品只要能够把地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

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础上,提取其精华,以旅游文化的精髓为开发突破口,实施有重点、带动效应显著的开发策略;对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进一步转化、优化、深化,提高其产品档次和素质;对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视,但又具有深厚潜力的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脱颖而出。

3.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共处原则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对环境的利用越广泛,其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系统内部有着独特的物质和信息流及系统的反馈调控机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学原则,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和谐共处。在这个和谐的大系统里面,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应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4.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开发的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完整性、文化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严禁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

1.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发掘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建筑工程等;非物质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风民俗、故事传说等。

总体来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蕴涵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自然景观要注重其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发掘则要注重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2.注重原生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筑了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保护好文化产生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文化的发展才会延续,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充实生态旅游的内涵,使生态旅游变得更加完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生成的生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规律及发展生态旅游标准来进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护,其中物质性文化生态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在相关人力资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物古迹游、寻根谒祖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

四、玉林都峤山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都峤山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都峤山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灵景寺古时即为海内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此外,历代名人赞誉都峤山的诗文很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写的广西的游记中,最长那部分就是都峤山游记。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发育有秀美、壮丽的丹霞地貌景观,山顶峰丛等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

2.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其旅游开发现状,都峤山应围绕“三教胜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题进行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主导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深挖宗教内涵,打造宗教圣地;发掘、修复历史遗留古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1)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万物平等、贵生、天人合一、构建人间仙境等观点与实践,既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还营造成了许多洞天福地,成为今人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生态示范园。

①目前都峤山的宗教旅游还只是停留在 “看庙拜佛”的层次上,寺庙缺少人气。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注重动态参与项目的策划。除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开发并形成多种与宗教节日、宗教规仪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可以在宗教节日举行不等规模的庙会,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入开展。近年,都峤山举办了斋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为开发参与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②深挖宗教文化内涵,因势利导,让宗教信徒和民众在旅游中通过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把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地质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区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识

都峤山要发展地质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尽快对都峤山旅游资源开展全面详尽的综合考察,重点在中区和东区,在详尽了解全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都峤山的地质价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申报都峤山地质公园是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旅游资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要建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学研究与科普的基地。

①加强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导游词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地质地貌科普知识;

②结合旅游区建设,对较为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挂牌介绍,使一般散客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内容;

③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目前都峤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其西区和东北区一带,大部分地区还未进行开发,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原始状态,只要适当选线,劈开荆棘,编排内容,便可以组织“回归自然”原始风光探险考察旅游。

(3)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多旅游亮点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现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该尽快将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在其旁边修建仿制品,立标识牌介绍古民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充实了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也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先人生活的艰辛,对游客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都峤山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能够展示给游客的只有很少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搜集、挖掘先人留下来的珍贵石刻字画、建筑、房舍、古诗文等,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

4.文化环境保护的内容

旅游者在旅游区内的文化体验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如果文化物质载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或消失,文化延续所需要的条件就不再满足,从而体现的文化就会有不等程度的流失。都峤山属于丹霞地貌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加强对文化载体的保护就更具实际意义,具体的保护对象有:(1)植被与水体:植被与水体是丹山碧水、绿树鲜花组合景观的重要要素,都峤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故植被与水体的保护就非常重要;(2)地质地貌景观:是最能体现都峤山丹霞地貌美学、科学价值的物质载体;(3)文物古迹:如“七十二房井”、寺庙等;(4)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生产生活方式等。

参考文献:

[1]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求索.2004(11):107-109

[2]黄安民 李洪波:文化生态旅游初探[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3):56-58

[3]刘少和 张伟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J].思想战线,2004,3(30):122-125

[4]刘清泗 刘 敏:易县旅游文化生态的特点及开发研究[C].全国第14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长白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1999.7

篇8

[作者]张春霞,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乌鲁木齐,830046

[中图分类号]G05;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2-0185-00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特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却又常与经济贫困融为一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似乎在新一轮的文化旅游开发中迎来了新的曙光,使当地政府和旅游者都看到了发展、繁荣、摆脱贫困的便捷路径。因此。以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为首选的民族旅游发展已经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亮点。伴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热潮的是来自学术界的理性反思。自上世纪80年代始,国内不少经济学、人类学、旅游学、社会学专家学者便开始从正反两个方面关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政策性建议。但是,这些研究很少上升到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因此,本文尝试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对我国文化安全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文化安全的主体维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日益成为时代的课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而对于文化安全概念的界定则是文化安全研究的逻辑基础。纵观这些年学者关于文化安全概念的界定,大都是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界定这一命题。

贾磊磊和肖庆对学术界关于文化安全的界定进行考察,归结为四种,并从文化战略角度提出对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考虑应兼及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向度,认为应该从广义文化,即文化新陈代谢的历史规律和历史进程中的人为因素去考虑,认为文化安全是一直存在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在的基本问题,它不仅指现代民族国家面临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文化安全形势,还指民族文化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断层与消亡。

严兴文在《试论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特点和作用》中把不同学者的研究角度归结为三类:一是外部冲击论;二是文化安全内涵泛化论;三是文化安全纯洁论。最后得出国家文化安全应该从内部和外部因素考察国家文化体系安全。

李金齐在《文化安全释义》中从哲学的角度对文化安全进行了界定,“文化安全是指对文化主体(包括人类、民族、国家、个人等)生存权利、生存方式(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及其文化成果的认同、尊重和保护,从而使文化主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威胁、危机和危险。”笔者认为这一文化安全的概念涵盖了不同的文化主体所面临的不同的文化安全现状与境遇,是比较全面的。

根据实践唯物主义,广义文化即是“人化”。“人化”是哲学对文化本质的高度抽象的界定,它包括“人化”和“化人”两个互相作用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和存在状态,涵盖了属人的一切现象、过程和结果,具有很广阔的外延,包含了一切文化形式。当前大家所公认的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而从文化的主体看,不仅包括类主体、国家主体、民族(族群)主体,还包括个体主体。广义的文化安全就应该涵盖以上四类主体所拥有的生存方式(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文化成果以及各种文化表征受到认同、尊重和保护,尤其是其核心价值体系不受外来思想的侵害、消解与侵蚀,能够沿着文化主体的自主文化选择得到稳定健康发展的状态。那么相应的,关于文化安全的研究应该从以上四个维度考察。从类主体的角度看,文化安全是指族群或民族文化消亡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它体现的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从国家主体看,文化安全是指现代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格局面临的危机现状,它体现国家文化战略视角;从民族(族群)主体看。文化安全直接涉及到民族(族群)的存亡,它从属于国家文化战略层次;从个体主体看,文化安全指涉个体灵魂的安放与自我文化身份的构建。

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危机

旅游只是东道主文化遭遇不同文化社会因素的一种形式,但是显然是能够决定文化的转变一种重要形式。“在文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条件下,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资源,它以奇异风格的‘他者’身份被吸纳到当代审美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中,服务于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及其运作,对这种文化资源的投资与运作不仅仅关系到文化的丰富性问题,而且关系到该族群文化表征机制的命运,也就是说,这种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有风险的。”而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看,旅游文化发展中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开发无疑是促成其文化危机的直接动因。

1、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主体看,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带来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文化安全问题。

民族文化是特定的民族群体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并为该民族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有形或无形的影响共同体中个体的认知、思维及行为。而这些独特的、有形或无形的传统与习俗恰恰是不同于他文化的异质性所在,从而成为旅游发展的卖点。但是,相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特色民族文化只是潜在的旅游资源,它不能被市场所直接消费。因此,它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审美、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等进行开发、设计和加工等转化过程,使其商品化,变成文化产品和体验,从而成为旅游吸引物。在此过程中: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或改变。基础设施的改变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展的物质基础,如大型的现代宾馆、娱乐设施等的建立,这一过程往往伴随传统文化存在的文化生态基础的彻底颠覆与改变。而文化生态则是一个民族文化不竭的生命力来源,是民族文化的根。为了符合大规模文化旅游的市场运作,尽可能的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的规模化销售,一些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节日仪式和活动庆典因各种原因被移植、改变,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了避开春季多雨寒冷的天气,将原来每年农历三月三举行的传统民歌节改在秋高气爽的秋季举办。“从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角度看,这一改变是意味深长并且影响深远的,说明它已经脱离其自然和文化的基础,成为某种符号性的文化。”根据文化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文化和生命体一样,都有自己的生态特征。文化现象也有自己的内在的秩序与规律,即文化是人与其生存环境互动的产物,原生文化的存在、延续和发展必须要有原生的文化生态环境。无根的传统文化很容易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走向消亡。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各个层面的变异。伴随着大量游客到来的多元、异质的高势能文化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当地民族文化的原生形态,并逐步解构,促使其瓦解或流失。“传统社会中相对的文化自

主性和原生的单纯性遭遇到威胁,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在本土语境中的‘旅行’。”来自游客的高势能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与示范效应,并引导着少数民族的消费方式和模式,瓦解了当地文化的传统根基,加速着少数民族文化从物质(衣食住行的各个层面)到制度层面的变迁,促使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成员逐步放弃自己的文化特色,年轻人向往游客的现代生活方式与模式,放弃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字。正如有学者研究表明:“…东道主文化的语言凝聚力受到旅游发展同化力量的严重威胁。使用本土语言的退化扰乱了确立完好的社会模式,以及当地社会和文化的同一性。White(1974:35)从罗马天主教语言使用的衰退得出结论,旅游是当地社会文化特征消失及其被更大程度的同质性所代替的主要原因”;传统社区的社会凝聚力衰退。民风变得不再淳朴等;最后东道主居民的审美、价值观、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等深层文化心理的改变。而共享的价值观念、信仰、准则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格,是维护一个民族可持续认同、民族文化同质性、内聚力的必备因素。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被肢解、“碎片化”和“符码化”。针对旅游者的猎奇心理,当地旅游开发商只能对游客感兴趣的少数民族文化成分进行拣选,从而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碎片”式开发。这种断章取义式或碎片式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截取的文化成分可能是对旅游者最有价值的,但是却不一定是当地所珍视的文化成分。尤其是脱离文化生态的文化运作,如把民间艺术变成舞台化的文化演出,实质上变相的加速了特色文化的消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异了。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旅游业发展的潜能也就消失了。

“当迎合被旅游者趣味而对自身文化的某些成分进行拣选时,这些被拣选出来的文化成分往往具有文化身份的象征意义。以至它们在被作为特定旅游符号的同时。也被作为了某种文化的符号。孔雀舞之于傣族文化,蜡染之于苗族文化,十二木卡姆之于维吾尔族等。当其象征被其族群普遍接受的时候,它们就构成另一种文化身份的认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被迅速“符码化”。

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滚滚旅游热潮中被庸俗化、被嫁接,甚至被伪造,产生许多“伪文化”。伪文化的存在使得民族文化变形、变味,失去其本真性,对下一代少数民族成员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人作为文化的人。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中浸润,潜移默化的具备该民族的文化人格,伪文化的产生使其不能产生相应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其影响无疑与不看西游记原著的中国年轻人只看美国版《西游记》所产生的影响,这不仅是民族文化的歪曲,更是恶意的篡改与渗透。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完整性、相对稳定性和创造性消失,即文化本身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地被强大的外来力量削弱,文化丧失了其民族特质,而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族群的“根”。如果这条“根”萎缩,那么这个民族、族群的文化很可能就消亡了。

2、从文化个体的角度看。失根的民族会产生没有精神寄托的个体主体。从而导致个体认同焦虑。

民族是一种归属感,一种位置感。而文化及其表征则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边界。建立在共同历史传统,共同的行为思维方式,周围世界共同的音乐及熟悉的语言、声音等认同基础上产生的归属感是民族个体存在的文化根基。伴随大量游客的涌入及相应文化生态的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血缘关系和社区纽带遭破坏,商品化、世俗化、失真化、碎片化,经过旅游文化产业化的民族特色文化在脱离了支撑其文化存在的文化基础后,变成一种纯舞台的表演性质的、与原生态文化“形似神不似”的文化形态,民族文化主体本身也变成这种新的文化形态“他者”。原有文化形态的文化认同功能极大削弱。如,南宁的歌墟如此,维吾尔的木卡姆歌舞也是如此。经过改造、加入现代文化元素的舞台化木卡姆歌舞,一方面,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而增加了舞蹈的成分,只有少数演员参与的表演使得广大的维吾尔的群众成为事实上的观众和“他者”;另一方面,即便一样的舞蹈,一样的动作,但是其神韵已经与绿洲旷野中自娱自乐的老艺人的神韵相去甚远。少数民族原生文化及其构成成分的逐步流失和消亡,会增强民族个体的失根感与文化焦虑感,从而引起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认同功能的衰落。“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而民族文化对于塑造个体的民族身份、民族认同,对于个人的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共有的历史、传统、习俗以及文化符码,为历史变迁之中的人们身份认定提供一个相对稳定、连续的意义框架。而对于民族成员个体而言,个体正是从小到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不断社会化,不断掌握该社会环境中的各种道德准则、规范、习俗、礼仪等,从而建构起对整个民族、社会的认同,并对自己的身体和言行进行符合社会规范的管控,获取信任,建立自尊、自信等,获取自己的荣辱感、道德感、安全感和方向感。随着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巨大冲击,本民族文化的急剧萎缩与消亡,文化的认同功能以及为个体所提供“主体性安全感”的功能衰退,从而使民族个体成员处于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的无意识状态或者焦虑状态,从而引起行为的失范。“每个民族的道德准则都受到他们的生活条件决定。倘若我们把另一种道德反复灌输给他们,不管这种道德高尚到什么地步,这个民族都会土崩瓦解,所有个人也会痛苦地感受到这种混乱的状况。”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结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同时也是该民族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的深层历史积淀。文化旅游开发引起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断裂、流失和消亡,极大的影响了少数民族个体文化身份的构建,从而引起个体的身份危机及文化焦虑,从而带来文化危机与认同危机。民族地区原有社会结构的内部凝聚力下降,随着各种各样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园”消失,原有文化的认同维系功能逐步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失根感、焦虑感和危机感。

3、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和国家建构角度看,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也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文化格局面临的危机。同时也给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认同带来深远影响。

认同是多层次性的。少数民族的认同具有双重性:一是对本(民族)族群及其文化的认同,二是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认同。少数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在构建少数民族个体的文化认同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共同的历史传说、共同的英雄、语言等“想象的共同体”促使现实共同体的建构。但是。旅游为目的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开发导致传统文化各个层面及文化生态变异,导致民族个体文化认同的危机:一方面,一部分人找到了快速致富的手段而无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则在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等极具诱惑力的强势文化面前则产生了深深的文化自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身份失去兴趣或者拒绝接受。文化断裂导致民族认同稳定性的根基被抽空。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在开发中,开发的主体大都是当地政府或者文化企业,那受益及受惠的都是这些主体,而当地的少数民族成员个体却要承担相应的环境、资源、社会

问题等代价,而且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成员都参与旅游过程分享旅游带来的益处。因此,伴随外来文化冲击的有少效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对本民族文化消亡的担忧以及对本民族被同化的忧虑。都会导致强烈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甚至引起强烈的文化对抗。而族群认同与民族认同并不都是重合的,如果两者出现此长彼消的现象,国家认同建构的凝聚力就会受损。整体上看,文化旅游开发使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处于断裂过程中,一面是认同的危机,另一面是对危机的反应――认同的强化。旧的认同面临危机,新的认同尚未建立。这种文化危机应急反应下的族群内部的认同的增强不仅不利于中华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的建构,而且也成为影响边疆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心理因素。因此,保持和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少数民族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与创造力也是保持“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需要。因为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是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根基,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4、从类主体角度看,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消亡危机就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危机。

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相对于世界民族文化的花园而言,任何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都是无可替代的财产,对于维持整个世界文化花园的文化生态平衡,保持文化的交流、革新与创新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包含了后天获得的、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行为及思维习惯是我们正确理解不同民族思维差异、寻求世界和平之旅的根本保证。也正是通过对不同特色的民族的研究我们获得了“从外部观察我们自身文化的观点和视角”,这是民族乃至人类文化不断进步,实现文化超越性的思想根源。同时。正如人在与不同的人交往的过程中变得聪明一样,人类也正是从保持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基础上交流与沟通实现文化的创新。因此,文化多样性是创新的源泉,更是我们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很多共同问题的智慧之源。

三、确保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几点建议

思想上,各级各类政府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要从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考虑到文化旅游开发对各类文化主体带来的危机,从根本上处理好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

旅游东道主区域文化的异化与变迁主要是受旅游者影响的。一方面,东道主地区要根据旅游者本身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品味开发文化资源,以迎合、满足其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来自旅游者本身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消费方式对被旅游地而言是强势文化或高能量文化,它不仅具有吸引力,还带有强烈的文化自负和文化自豪感,因此会对旅游地的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全面提升游客的文化品位及对“他”文化的尊重与了解无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然而,这一问题太大,似乎没有什么可操作性。但是从提高民族国家整体的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角度而言,它事实上很必要。游客的文化品位低及其审美情趣肤浅化,本质上是因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无知并表现出盲目的文化优越感与自负。政府可以适当加大新疆文化旅游宣传的力度,建立专门的网站,详细介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使游客提前有一定的了解,并引导游客尊重异域异质文化。同时注重导游民族文化知识内涵的提升与培训,并禁止避免低俗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宣传介绍。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开发与优秀作品的创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避免强烈文化落差的出现。

1、注重文化旅游过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主体创新人才培养。唤起并引导民族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豪感。

资金与人才是制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当前的民族文化开发的主体而言,主要是政府主导性质的,其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GDP。而多数的文化开发主体就是政府或者文化企业。虽然也有民族文化主体成员参与文化产品的开发以及销售,但是毕竟是少数。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文化企业和追求政绩的政府为开发主体的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往往不能够切实的执行保护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愿望,更谈不上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因此。我们要着力培养一批少数民族的旅游文化产品研发人才和学者,使两者能够实现良性的互补。根据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真正标志民族象征的文化成分,并在开发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2、要合理开发特色民族文化。并注意保护民族文化的文化生态环境。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全球化背景和汉族文化的高势能影响下,其本质上是脆弱的和易变的。如果不假思索的、不知深浅的全部开发,无疑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合理、适度开发。同时要注意保存少数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因为那才是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存活、沿袭,不断发展的文化土壤。由于我国旅游文化开发发展的不均衡性,旅游文化开发相对较早和较成熟的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后发地区的学习和借鉴。如,丽江古城在1997年被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但是如今的丽江古城却变成“空巢”。据调查,2002年古城人口大约2.5万人,居民6000多户。从1987-2002年间,已经有1527户,6000多居民从古城迁走,除小量民居闲置外,大多数的民居有本地人出租或出售给外地人。古城商贸区基本上是外地人开设的商铺。原住民大量迁出和外地人大量迁入,古城的文化发生巨大变迁。失去自身文化的古城不知会变成什么样?下一代的古城人对自己本真文化的认知从何而来?还保留多少?失去文化生态的古城文化到底能走多远?这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开发中应认真思考、借鉴的。

3、处理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出现的利益分配问题,加强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建构。

由于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地缘政治地位及在国家能源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其稳定与团结一直是边疆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但同时,它也是境内外不断进行渗透、颠覆的重点区域。以新疆为例,新疆境内外的分裂势力不断地在利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问题、民族发展差距问题、文化问题等,不断促使经济、文化等问题政治化,不断挑拨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感情,从而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问题、民族文化式微、消亡带来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就会给分裂分子以口实和机会,就会在认同层面及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出现问题。

篇9

[关键词] SWOT分析 青岛 旅游文化 深度开发

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就是根据旅游者对青岛旅游客体文化和媒体文化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充分发掘客体文化的内涵,同时提升媒体文化的技术和艺术品味,以整合和构建青岛的整体文化形象,从而增强旅游吸引力和辐射力。对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进行SWOT分析,有利于认清青岛旅游现状,找到发展青岛旅游发展的突破点。

一、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优势(S)

青岛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旅游资源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进行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全方位的优质旅游资源条件和广泛的客源基础。

1.青岛的区位优势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三面环海、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2.2度。青岛处于环渤海这一经济发达区域,临近客源输出地―京津塘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大地区的城市人均GDP均超过3000美元,居民出游能力不断增强,休闲度假需求处于迅速膨胀之中。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海外游客入出中国的主要口岸,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度假胜地,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2.资源优势

青岛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海洋文化与崂山的险峰异石、市区滨海风光交相辉映。旖旎壮美的海滨风景线,起伏跌宕的海上仙山――崂山,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景,具有典型欧陆风格的多国建筑,浓缩近现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现代化的度假、会展条件,使青岛这座中西合璧,山、海、城相融相拥的城市,成为中国最优美的海滨风景带和海内外著名的度假、休闲、观光、商务、会展目的地。

3.市场优势

青岛市所处的胶东半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居民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参与城市旅游的可能性大,邻近的江、浙、津、京都是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居民外出旅游的比例很大,青岛可能成为他们选择的目标。邻近的韩国、日本与青岛的商务来往频繁,是主要的国外客源市场。另外我国港澳地区和台湾地区、美国、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来青旅游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从青岛稳步增长的游客数量可以看出发展青岛的旅游业是有广阔的市场和客源基础的。

二、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劣势(W)

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在拥有优势资源的同时,也存在劣势,主要表现在:

1.旅游文化资源的含金量未被充分挖掘

长期以来,游客心目中“逛逛崂山,吃吃海鲜,洗洗海澡”似乎就是青岛旅游的全部,旅游资源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风景游览区在市南海滨和崂山,市郊及远郊景点较分散,空间距离大,不利于文化旅游产品的组合和旅游线路的整合,文化旅游圈未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旅游资源的优势还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2.旅游文化品牌打造不足

青岛的最大特征是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因此青岛旅游业的文化品牌,首先应该是海洋文化品牌。仅山东,烟台有海、威海有海、日照有海,青岛必须塑造自己独有的特色,如果打不出独特的海洋文化牌,青岛在旅游者心目中,就难有独特的、鲜明的形象,对游客的魅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3.季节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对基础设施带来压力

青岛市市区人口仅170万左右,且依山傍海,城市的容纳量有限,主要的风景游览区及商业购物中心多集中在市南海滨及中山路一带。每年超过500万人次的国内游客,又主要集中于7、8、9三个月份,使得青岛的旅游景点及旅游设施处于超饱和状态。这就难免出现游客过于拥挤、旅游质量下降、游客缺乏轻松游玩心理、旅游资源与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等现象,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低。过多的游客同时涌入,对运输部门也产生了极大的压力,超过了现有的输运能力,使游客在交通上遇到困难,影响了旅游的情趣和兴致。同时由于季节性差异大,旺季游客蜂拥而来,淡季则了若星辰,发展十分不平衡。因此需要通过青岛旅游文化开发,科学管理、引导与调控旅游市场,塑造较好的青岛旅游形象。

三、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机遇(O)

稳定的政治环境、较好的政策支持、奥运帆船赛的后续效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带来了机遇。

1.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拓展入境旅游创造机遇

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吸引各国来华旅游的人数必将越来越多。随着国际威望的提高,国际交往不断增多,在我国召开的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各种会议、访问、洽谈、协商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规格、规模越来越大,必将带动商务旅游的发展。

2.政策的支持带来开发机遇

2003年,青岛制定旅游业发展蓝图,“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建设国际海滨度假城市,打造帆船之都”等,成为规划的鲜明目标。2005年,青岛旅游有史以来第一个操作性强、涉及面广、指导性突出的文件――《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再次明确了青岛旅游业的战略方向:“由观光型向度假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变,使旅游业发展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三个转变”的思路,使青岛旅游发展空间豁然开朗,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模式,则一举破解了旅游业的资金瓶颈,使青岛旅游进入前所未有的建设高峰期。

而青岛发展空间的极大突破,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以老市区、黄岛、红岛三点为核心支点,以胶州湾畔蜿蜒伸展的滨海公路为主要轴线,沿线串起琅琊、胶南、黄岛、红岛、老市区、鳌山、田横等七大组团,构建“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框架,在青岛城市特色得到更强烈彰显的同时,大大拓展了青岛旅游经济的资源空间和发展空间。以此为基础,市、区(市)、景区、项目四级旅游规划体系的建立,奥运旅游、海岛保护与利用、游艇码头及度假区、风景区和重点旅游项目规划的编制实施、“十一五”旅游规划的出台,都有力地推动了青岛旅游特色经济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空间及资金扶持空间也持续加大。近年来,市财政还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宣传、旅游宣传等等。鲜明的产业定位和“刚性”的政策主导,给青岛旅游文化开发带来机遇。

3.2008奥帆赛为青岛带来独特机遇

“奥帆赛举办地”成为青岛旅游的最佳传播载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激起了国内外旅游业巨头的投资热情。到2009年底,落户青岛市的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四星和五星级酒店已达58家。使青岛市城市旅游接待能力日益提升,优化了城市旅游环境,促进了青岛城市旅游业进一步走向成熟。占地42.06公顷的奥运帆船比赛基地,奥运会结束后成为一些水上俱乐部,为群众开展娱乐健身活动提供场地。同时承办国内外各种赛事,开发海上旅游,充分展现青岛所具有的海洋文化内容,为青岛发展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和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4.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为青岛旅游文化开发提供机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成为社会生活,旅游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国际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假日不断增多、人们出游去体验异质文化、放松身心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都为青岛旅游文化开发提供机遇。

四、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面临的挑战(T)

1.周边省市旅游业蓬勃发展,造成青岛客源市场分流

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确立以后,各地纷纷出台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和创造旅游产品。周边省市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

2.开发与保护并重可能会限制深度开发的规模和速度

考虑到青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青岛旅游文化开发的规模还要受环境容量、接待容量等的限制,走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开发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深度开发的规模和速度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青岛旅游文化开发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因此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大旅游”发展理念、旅游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上,在继承与发展并重、可持续发展、突出个性、以市场为导向、综合原则的指导下,更深入地发掘青岛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 综合考虑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媒体文化的深度开发,形成现代性、国际性、历史性和品牌化有机统一的特色旅游文化,促进普通的观光旅游向高层次、更富吸引力的文化需求型旅游发展,从而使旅游业的发展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态势。同时,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取得更大的效益,使青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旅游文化名城。

篇10

    (1)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永州历史名人众多,如舜帝、柳宗元、怀素、周敦颐、黄庭坚等;地方文化丰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书文化、草书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2)风景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闻名的。潇水南北纵切,湘江西东纵横;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场4大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境内,全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间,风景独特。(3)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古朴。永州境内居民共有29个民族成分,以汉族、瑶族、壮族为主,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方气息浓郁,对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1.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统日趋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境内有洛湛铁路、衡枣高速、永连公路三大交通动脉,区位优势逐步显现。(2)相关配套设施明显改善。永州市供水、电、气系统完备,环境卫生良好,为永州市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各类旅行社1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拥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省旅游餐饮示范点1处。 

    (三)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永州已经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阳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书法碑林、江华江永瑶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区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态旅游区等九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二、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主题的物化 

    文化主题的物化,即将旅游文化的内涵用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载体体现出来。旅游者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观光、游览、娱乐、休闲,获得一种经历,而绝不是研究某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物化过程,以一种独特的、直观的、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旅游者所接受。因此,开发旅游文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主题的物化。永州市要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就必须注意文化主题的物化。但是,永州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不容乐观,以柳文化和舜文化为例:关于柳文化的唯一的景点就是柳子庙,而闻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现在大都难觅踪迹;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目前只有舜帝陵与舜文化有关。 

    (二)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 

    旅游者的需求千变万化,若旅游文化仅仅固守其原本的文化基础,最终只会被旅游者所遗弃。作为具有重要吸引功能的旅游文化,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汲取新的营养,拓展其内涵,延伸其外延。永州市在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还停留在柳宗元时代;舜文化的开发,其目标顾客主要是拜祖、寻根的旅游者;女书文化正在进一步被遗忘……这种局面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基本上还保持在固有的模式上,其内涵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旅游者和旅游文化之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旅游者对其敬而远之。

    (三)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二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能否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目前,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性破坏,在我国时有发生:建设性破坏,景区超载开发、错位开发、索道建设等,屡见不鲜;保护性破坏,以保护为名,却使得景区失去原真性、整体性;管理性破坏,由于旅游区管理不善,使得环境受到污染……目前,虽然永州市还没有发生严重的开发性破坏,但由于开发不当,导致旅游事故的事情也有发生。因此,永州市在开发旅游文化时,应该以此为鉴,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的对策 

    (一)突出地域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首先,突出“舜文化”特色,兼顾“柳文化”。开发舜文化,应注重“德”、“教化”,将与舜文化相关的载体联合起来,即以“舜文化”为主题,将舜文化、碑文化、舜帝陵结合起来,以九嶷山风景区为基地,根据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点的整体开发,形成立体开发网络。开发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复当年风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纵情山水的欣喜,也要流露出“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并将柳子庙作为凭吊柳宗元的场所,将柳宗元当年的游览线路贯穿起来,形成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其次,纵向开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永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可纵向开发,将永州的古老文化以时间为纽带,一一展现出来,突出其历史的厚重性,把永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历史文明结合起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二)科学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将其内涵和游客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如瑶文化,可突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开发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如“盘王节”、“耍春牛”、“敬鸟节”、“坐歌堂与送亲”等,让游客和瑶族人有一个亲密的接触机会。此外,可通过题材和立意(突出其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形态设计(张扬其个性特征,设计不同人物形象)、材质(通过木、竹、金属等不同的材质,开发独特的旅游工艺品)等,从不同的方面展现瑶族人民的风貌。 

    (三)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在不破坏原生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应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首先,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以时光倒流的方式让游客欣赏永州的历史文化;其次,与特色文化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游客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如体验舜帝的耕作方式、学习怀素芭蕉练字、模仿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参加瑶族的节庆活动、认识女书等等,通过种种途径,让游客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了解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将游、娱、乐和旅游文化融于一体,从而达到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目的。 

    (四)加强宣传促销,塑造旅游形象 

篇11

旅游业被喻为无烟的____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旅游文化产业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下,湘西____苗族旅游文化产业来势很好。据统计,2013年接待游客24.28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5338万元,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在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特殊作用。

湘西____苗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给当地带来了经济发展,也引发了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急功近利,管理缺位和保护不力等原因,也带来了环境被破坏,文化被误解、歪曲等负面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凸显了湘西____苗族传统文化在立法方面的缺失和执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加快____苗族文化旅游的立法步伐,尤显迫切。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旅游开发对____苗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开发过程其实就是保护过程,要在发掘、整理和提炼____苗族、风俗习惯、历史掌故、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服饰饮食,接待礼仪等苗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注重保护。当前,____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面临突出的法制问题。一是商业化趋重,苗族文化“失真”问题;二是文化同化使其原生态环境开始面临的破坏。

(一)当前____苗族文化旅游资源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立法方面不到位,甚至缺位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湘西作为湖南省旅游大州,虽然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旅游法》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和规范性文件,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不容小觑。当前,就____区苗族文化旅游立法工作事前调研不够,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缺乏针对性,未突出地方特色,有的如《____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尚未出台,虽有规划,未有保护条例,法制缺位。有的立法内容过于原则性,缺乏有效规范,实践中缺乏操作性,为旅游资源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同样立法中重视旅游文化资源法律保护,对____区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缺乏关注。二是执法方面也面临缺位与不到位的问题。____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管理机构一直没有成立,管理存在缺位。行业协会作为自律组织也没有成立,行业管理规定落实不够,缺乏标准化。

(二)发展____旅游文化产业的法律对策。一是____苗族文化旅游资源法律保障应坚持四个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____苗族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制定景区规划时加大对资源的法律保障,实现可持续性;坚持预防为主原则,____景区独特的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一旦破坏,后世修补无济于事;实际可操性原则,结合____景区实际制定,本地区实施办法,与法规政策、法律、《条例》相衔接,解决法律实际过程中的区域差别问题;坚持公众参与原则,民族文化植根民间,开发与保护必须建立民间主动参与上。二是加强对____区旅游文化资源调研,使立法具有民族特色。加强就____景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展资源调研,使立法具有民族特色。加强就____景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展立法调研,制定立法规划,加紧出台____非物质文化、____景区,苗族特色建筑等方面的法规,及时有效地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地方性法规一定要具有区域色彩和苗族特色,在立法中加以规范。三是通过立法实现____景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____景区旅游文化资源所有权属国家、管理权在政府部门,经营权属开发商和经营商,但是____苗族文化属于本地区所有、集体所有的部分产权,建立通过收购或其他方式解决,属于个人的产权建设采取变通试解决。鉴于过往政出多门,“管理多头、管理混乱、都在管理、都不管理”的局面,建议在____景区设置统一权限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事务管理,依据地方实际,采取独创性的管理模式。四是通过立法解决____区村、镇共享发展收益机制。在立法中明确____苗族地区对发展方式的选择权和参与权,尊重民族习惯,保护民族文化,促进____景区民族文化活动中的村镇参与,群众参与,赋予群众在规划和决策中的发言权和收益权。在立法中明确规定,____苗族地区村、镇参与,群众参与利益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有利于苗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五是加强对____景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规范旅游文化开发与保护行为。

篇12

近年来,各地陶瓷产业发展迅速,陶瓷行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开发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开创了独特的陶瓷文化游,对陶瓷行业或则所在城市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中国陶瓷旅游现状

中国陶瓷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把陶瓷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尚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在开发陶瓷旅游中如何打好“文化”这块牌,提升陶瓷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仍是今后旅游开发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国内而言,陶瓷旅游发展仍集中在几大陶瓷产地。

江西景德镇为发挥“陶瓷之都”的特色优势,让旅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景德镇市创新思想观念,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出十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同时推出了古今陶瓷艺术游、陶瓷古迹寻踪游、传统制瓷工艺游、现代陶瓷工业游、陶瓷文化交流游、陶艺研修体验游等六条精品线。为使陶瓷王牌景点名扬天下,该市实施了立体化推介战略。在突出宣传“认识CHINA从这里开始”和“赏瓷品茶观山景”的主题下,吸引各方游客。

被称为,“佛山陶,景德瓷”的广东佛山打造著名的陶文化旅游区,它将以500年窑火不息的南风古灶为核心,北至季华三路,东南与江湾路、和平路相接,西至东平河,占地面积1100亩,分为陶文化观光旅游区、商贸展示购物区、度假娱乐运动区和大型户外游乐区等四个特色功能区。同时,将重建陶师庙、建设大型的陶文化研究院、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美术馆以及陶文化广场,并结合民居保护,在旅游区内形成大型的国际艺术家村落、陶艺酒吧街、特色民居酒吧等等。使古窑(南风古灶)、古庙(陶师庙)和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共同构成南风古灶的三大灵魂。该项目建设期预计为五至八年,总投入超17亿元。

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泉州德化县开发了福建唯一的陶瓷文化旅游区。2005年5月,泉州又出台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开发“德化瓷都生态旅游区”作为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包括兴建城关洞寨山公园、古窑遗址、德化陶瓷博物馆、陶瓷工艺厂、陶瓷旅游商品购物中心(街)、民俗文化表演中心、九仙山风景区等。

综观中国南北陶瓷产地的旅游开发,仍然停留在陶瓷工艺品的售卖和陶瓷模型的观赏等方面,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仍待加强。

二、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

1特色原则。特色即与众不同,强调的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的创新与差异,开发的资源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陶瓷文化旅游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在全国的旅游资源中这一条件比较明显。在开发中。应将陶瓷的知识文化性和旅游的休闲娱乐性结合起来,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项目。

2市场原则。市场原则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为此,在陶瓷旅游开发过程中,首先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旅游者需求和同类企业竞争状况,结合资源状况,积极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场,确定目标市场,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3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强调陶瓷旅游开发要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同时也不能为了发展旅游而对陶瓷工业的投入有所减弱,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注意与其他部门和行业的协调,加强区域内外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合作,产生共赢的良好效果。

三、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

(一)陶瓷生产制作流程旅游开发

对于任何一个陶瓷生产地来讲,存在着大量陶瓷生产作坊、企业,它们是发展陶瓷旅游特色经济的基础,也最能代表当地的陶瓷工艺特色。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和工艺技术保密的前提下,将陶瓷生产、加工,交易地点开辟为陶瓷旅游景区。陶瓷加工制作原料、陶瓷坯料、陶瓷釉料、原料处理、坯、釉料制备、坯体干燥、粘接、修坯与施釉、烧成与窑具、陶瓷装饰陶瓷制品造型设计与成型模具进行开发与挖掘,让旅游者熟悉和了解陶瓷生产的全过程。在陶瓷旅游开发中,不仅注重其观赏和趣味性,还要培养旅游者的参与热情,对参与性强的陶瓷工艺项目如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等适当予以开发,鼓励旅游者动手参与到具体的制作工艺中去,对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等制作工艺予以开发,鼓励旅游者动手参与到具体的制作工艺中去,旅游者通过现场亲手制作,能够尽情领略陶艺创作的乐趣,增强对陶瓷文化的感性认识。

(二)陶瓷工艺品旅游开发

陶瓷文化旅游是特色旅游的一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是针对陶瓷旅游本身来讲,要增加多种收益,就需要开发经济价值高、游客喜爱的陶瓷旅游工艺品,它在陶瓷旅游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旅游策划中可以开发一些旅游者喜爱的工艺品,如唐三彩,各类艺术瓷盘、小花瓶及黑陶小工艺品,宜兴紫砂壶;仿古瓷花瓶及茶碗、茶盏,青花瓷工艺品等。像北京珠市口礼品一条街、亮马河工艺品市场、天津的南市及广州文昌路工艺品市场等,都成为在国内外闻名的旅游工艺品销售店。在陶瓷工艺品开发中,首先,应注意艺术瓷产品品种、花色,手法的创新,根据旅游者喜欢新、奇、变的心理以及购买能力和消费倾向,设计和制造出适销对路的工艺品。其次,对陶瓷工艺品产品要加强包装装潢及广告宣传的投入,同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和协调,避免各厂商相互模仿、重复,在销售时相互压价等不良现象。

(三)陶瓷实体文化旅游开发

陶瓷文化旅游的开发,让旅游者认识、了解陶瓷生产只是一个层面的内容,任何一种劳动或成果都是人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中国陶瓷还是中华书法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在陶瓷文化旅游开发上,不仅让旅游者学会看陶瓷,学制作,还要懂得品文化。这就需要开发一系列有关陶瓷文化的实体景区,以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中国五千年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原始的彩陶、秦砖汉瓦、唐三彩、青白瓷,反映着每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生存环境与人文空间,琉璃的上釉及窑烧技术,直接催生了现代釉面砖的诞生。秦砖、汉瓦,一路的传承与演变,成为中国建筑最具特色的元素,为当代建陶产品提供了珍贵的文化宝藏及设计源泉。陶瓷博物馆、陶艺街、陶艺广场就是体现这些陶瓷文化的重要实体形式之一。

1陶瓷博物馆。陶瓷博物馆是“陶瓷”产品的集中展示区。

该博物馆应具有展示、教育、宣传等复合功能。“陶瓷”产品的历史渊源、历史地位、产品特色、陶瓷文化将通过陶瓷博物馆得到宣传与展示。如号称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展品最全的淄博中国陶瓷馆展示面积4000多平方米,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000多年以来,淄博出土、生产和收藏的各类陶瓷精品2500余件(套),其中古代展品249件。展厅分前言区、综合展区、古代和近代展区、现代展区、陶艺创作区、陶瓷精品销售区和广告区七大部分。古代展品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北朝青釉莲花尊、宋代雨点釉、茶叶末釉、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龙山文化蛋壳陶和宋代的影青执壶、定窑碗、哥窑碗等稀世珍品。现代展品按不同用途和艺术风格分建筑陶瓷、园林艺术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现代陶艺、刻瓷和高科技陶瓷几大部分进行了分类陈列。

篇13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77-02

一、文化商品化的内涵

文化商品化是旅游人类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字面理解,“商品化”就是把货物或者服务转变为商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化是指经济价值被附加到之前并非经济学考虑的一些事务上,如思想、特性、性别等市场贸易涉及看似可以交易的商品的一切事务。韦伯斯特字典认为,商品化是指把内在价值或艺术品转变为商品。在民俗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将民俗文化资源经过包装、精心设计成旅游产品,向旅游者展示以吸引他们的到来,这个过程,被旅游学者们称为“文化商品化”。有学者在探讨民俗旅游工艺品商品化与文化真实性的时候,把商品化分为主动商品化和被动商品化,即文化商品化除了由于外来者的到来所导致的被动商品化之外,如今东道地区也学会了为迎合游客而主动使自己的文化商品化[1]。这充分表明,商品化的概念在当今社会已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一个传统上的贬义词,而是一个被赋予了新的经济、文化内涵的新名词。

二、文化商品化对新疆民俗旅游开发的积极影响

新疆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结合了自然、文化资源、奇异的民族风情等的高层次文化旅游,能够使旅游者在体验异域民俗风情的过程中在求新、求异、求知、求奇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满足。近年来,无论是自治区还是兵团,都在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努力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促进新疆民俗旅游艺术品的持久发展

在民俗旅游兴起的过程中,“民俗传统艺术品”是首先出现的。当旅游者来到新疆购买当地的传统艺术品时,由于当地人看到出售传统艺术品有利可图,就开始制作逼真的复制品,因而就产生了带有商业性的艺术品,由于这种商业性的艺术品多为手工业生产、数量较小并且还带有某些宗教功能,因而它是相对“真实”的;此后,出于商业利益当地人仅只保留原有传统艺术品的外形,削减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和宗教功能,开始大量生产带商业性的艺术品,因而就产生了纪念性的艺术品;当市场上大量存在可供游客购买的纪念性艺术品时,必然发生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冲击。在外来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的影响下,当地艺术品或多或少地被同化了,从而产生了被同化了的艺术品。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广大旅游者的审美需要,纪念性的艺术品也很容易演变成为大众化艺术品。当然,这两种变化方式都是可逆的;当被同化了的艺术品大量充斥市场时,它也很容易演变成为大众化艺术品。大众化艺术品的盛行使当地逐渐丧失了地方特色和民族差异,然而失去特色也将失去对外界的吸引力,最终可能丧失原有的民俗传统、宗教文化。面对这种文化危机,当地人越来越觉得有复兴原有传统文化的必要,因而自觉地生产和制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带有传统功能的艺术品,从而产生了复兴的艺术品;在复兴的艺术品产生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保护和恢复了原有传统艺术品。

从这一发展脉络来看,如果没有民俗商品化,民俗文化中某些值得保留的东西将会在外界的冲击下逐渐褪色消失。许多几乎失传的民族艺术和技能,就是因为游人的需要而得以重新流传。

(二)有助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提供民俗文化保护所需的资金

民俗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者以其自身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介入旅游地生活中,会对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示范效应。民俗旅游产生的效应可能会起到提高旅游地居民的卫生条件、生活习惯、生存意识及当地居民文化水平等功效,从而改良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2]。由于有了商品销售带来的资金支撑,商品生产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从而使生产出来的商品更趋完善,更具民族特色,这反过来更有效地促进了民俗旅游艺术品的持久发展。

如新疆喀纳斯、伊犁、喀什、吐鲁番这些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把民族文化的继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盘活了当地的文化资源,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获得新的活力,走上了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有助于新疆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了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游客的游览,特别是外国游客的游览,在旅游地和旅游城市,普遍设立旅游设施如外语路牌、城市地图、旅游咨询站等,全体居民不论男女老少共同参与,在展现本民族风俗的同时,还不忘表现出对游客友善热情、彬彬有礼的一面。因此,民俗旅游的发展会促使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民族地区大多山清水秀,生态环境有较好的基础,而发展民俗旅游对于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积极作用。随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有关方面加大对旅游生态环境整治的投入,必将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四)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实现民俗文化的良性变迁

民俗文化商品化也是文化营销过程,通过一些具有民俗历史价值景观的再现和重组,一方面展示了民族自身文化的智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也重新唤起了各民族成员的历史记忆,增强了凝聚力,由此对长期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边缘群体文化在不同的程度上重新得到肯定,使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俗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朝着健康的方向进行。

(五)有益于新疆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当今世界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化与民族文化之间是双向影响的,在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本民族也正通过全球化的过程使本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甚至使一些发展前景堪忧的民族文化因素重新获得了生存的机会。2011年9月,在乌鲁木齐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上,新疆人民身着本民族服饰,向世界人民演绎其民俗文化,为该民族文化获得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民俗文化商品化开发

商品化的过程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并非总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传统文化虽不能“原汁原味”地保留,但通过不同的商品化模式,那些传统的因子是可以保留的,既不伤及文化的根本,又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一)认清保护对象,适当使用商品化手段

一般来说,民俗传统文化可分为三类[3]。

第一类属于核心文化。既体现着民俗特性,又是民俗文化的精华,如各民俗的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它是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旅游者最看重的旅游目的物。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需要,核心文化需以原样保护为前提,保持其原有的庄重性和严肃性,避免商业化的复制。

第二类属于有历史价值,但已不可能在实现未来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如旧的生产、生活工具以及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和无法传承的技艺、原始宗教、礼仪等。这类文化虽然已经失去了旧有的功能,但只要对民族地区现代进程不产生消极影响,就可以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例如,对于古建筑,通过限制建筑装潢的现代化程度,或将部分希望享受现代生活的居民妥善搬迁至景区区域,使建筑既保持传统特色,也保持了民居生活的真实原貌。对于生产、生活工具则完全可以采用开放式的商品化模式,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如维吾尔族传统服装工厂,不仅可以制作传统的维吾尔小花帽、艾迪莱斯裙等,甚至还可以制作现代时装[3]。

第三类属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悖、代表着愚昧和落后的传统文化,如一些民族中存在的原始平等观念、婚姻上的近亲习惯等都是与民主、法制、竞争、优生优育等现代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对这类民俗文化,我们应毫不犹豫地摒弃,它们的失落和衰退是民俗文化的进步。

(二)提升保护的动力

对普通民众来说,民俗文化的保护动力主要源于经济利益。如果连最基本的温饱都得不到保障,连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都不具备,又如何发展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既吸取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又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成为全球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积极的、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部分[4]在实施民俗文化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过程中,要使普通民众成为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开发者和受益者,而不只是民俗旅游开发的旁观者、被开发者和消极影响的受害者。只有如此,才能将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切入市场经济发展的环节中,培植民俗传统文化自身保存、发展的造血机能。

(三)培养专业人才,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自觉性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可以培养人们自觉保护民俗文化的责任感。一方面,让新疆人民懂得,一旦民族文化被破坏和污染,就难以复原;另一方面,还应该让他们认识到,民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各地或各民族民俗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就是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但借鉴和学习决不是精华、糟粕一并照收,以外来文化取代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是,在保持自己民俗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发展自己的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