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经济前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引起了不少学者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1扩大论
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结果都显示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距起到了扩大的作用,这一结论与实际情况最为吻合,也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可。
AdrianWood(1995)认为发达国家非熟练劳动力境况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导致了对发达国家劳动力的需求减小了20%,而这减小的部分主要在非熟练劳动力上。Lamer(2000)认为如果美国的经济体系是对数线性的且贸易品的数量等于要素的数量,那么贸易壁垒对于收入分配没有太大的影响。他认为并不是技术拉大了美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而恰恰是贸易使得美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了,并且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GiovanniAndreaCornea(2003)通过对两个阶段的全球化过程进行比较发现,区域差距的实际情况与一些经典理论的预测是矛盾的,同时他认为相对于国家之间的差距来说,研究国家内部的差距更具有政策性的意义,因为国内差距的路径依赖程度较小,容易受到经纪人行为的影响。Adams(2008)考察了全球化、知识产权保护、外商直接投资、体制基础等指标与区域经济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解释达到15%。DresherandGaston(2008)对一系列国家的产业工资和家庭收入等数据的研究发现,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杨小凯、张定胜(2004)利用一个包含交易成本以及内生和外生比较优势的模型证明了,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地区和具有较好交易条件的个人会首先参与到全球化的活动中去,此时二元结构加剧,收入不平等增加。随着后来者的加入和追赶,二元结构和收入差距缩小,但是当领先者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二元结构又会重新出现。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既不是单调增加也不是单调递减。戴枫(2005)的实证研究表明收入差距与贸易自由化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并且两者之间保持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中国的贸易自由化加剧了贸易条件的恶化,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同时,中国贸易开放的非均衡性也导致了地区收入差距的不平等。
2缩小论
持相反观点的学者的研究和主流经典理论的预测相一致,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区域经济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世界各国应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活动。BhagwatiandSrinivasan(2000)研究了发展中国家贸易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在动态条件下,他们认为经济增长是减少贫穷的发动机,贸易通过经济增长从而减少贫困。徐水安(2003)采用两种要素和两种商品的H-O-S模型(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假设,创新点在于考虑了我国二元经济的实际国情,综合来看,贸易自由化会使得个人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降低。袁冬梅、魏后凯、杨焕(2011)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化中贸易开放程度的扩大起到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3不确定论
但仍有许多人认为尚无法确定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正向还是负向,甚至有些学者对关联的程度提出了质疑,认为并不能确定两者之间是直接关联还是通过其他因素产生的间接关联。何璋、覃东海(2003)以我国为例进行跨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以外贸依存度为指标所表示的开放程度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一种凹型的函数关系。胡超(2008)采用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就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发现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之间是一种倒“U”形的关系。虽然改革前期对外开放扩大了收入不平等,但是开放为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推力是毋庸置疑的,对外开放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只是暂时的。
经济、能源消耗及环境现状
近几年来,江苏省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江苏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在增长,但是江苏省的增长速度普遍比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从1990~1993年,江苏省的GDP增长率每年都在上升,到1993年达到最大值,其具体值为22.02%。1993年后,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总的来说,其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大的,均超过了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消费量也是相当大的,江苏省的能源消费量逐年递增,并呈加快趋势。1999年,江苏省的能源消费总量是5960.14万吨标准煤,而到2007年则快速增长到18031.67万吨标准煤,是1999年的三倍多。同时,电力的消费量也在增加,其年增长率变化较大,最大已达22.1%。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种能源的消耗量也将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江苏省自身产能水平极低,供需缺口很大。而且,由于电力供应不足,江苏省在过去几年普遍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许多企业被迫调整厂休,避峰让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江苏经济的发展。因此,能否很好地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将成为影响江苏省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环境污染方面,这里主要分析工业废水的排放情况。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从总体上来说也在不断增加。1996年排放量最低,为85481万吨,2007年则上升为192426万吨,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这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相违背的。
能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虽然社会能源的种类很多,但是一个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能源投入,其初始状态通常是煤、石油、天然气及水电四种能源。而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与振动危害及其他。本文仅以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FS)表征环境污染程度。并以能源消费量(NY)和废水排放量为自变量,全省生产总值(GDP)为因变量,建立如下计量模型进行研究:
Y=β0+β1X1+β2X2+μ
其中,Y、X1、X2分别表示GDP、NY、FS,μ为随机项。
本部分收集了江苏省1990~2007年的全省生产总值(人民币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等有关数据。所选数据全部源于1997~2008年各年的《江苏统计年鉴》。由于从年鉴上得到的全省生产总值是按当年实际价格计算的,各年的数据不具可比性,因此本文用以1985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其进行修正,以便使所得结果比较客观准确。
根据以上建立的模型,对所收集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3.0进行线性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建立了如下回归方程:
Y=-554.7009+0.307044X1+0.001697X2
(-13.29282)(52.36129) (3.287607)
R2=0.998840,F=5594.677
统计学检验、计量检验。从回归结果看,拟合优度R2接近于1,解释了总离差的99.884%。同时,在给定5%的显着性水平下,各变量的参数估计都通过了t检验,F值也大于其临界值,这说明回归方程的总体显着性水平较高,拟合得很好,而且变量电力消耗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显着的线性关系。此外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自相关及异方差。因此,回归方程是总体线性显着的,它能正确地反映能源、环境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意义分析。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β1为0.307044,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能源投入的增加,江苏省的生产总值将不断增加。能源多消耗1万吨标准煤,全省的生产总值将增加0.307044亿元,这种正向的相关关系与实际也是相符的。能源是一国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没有能源的提供与利用就不会有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的供应。然而,由于江苏省“无油、缺煤、少电”,资源匮乏,95%以上消耗的能源都要从省外调入。因此,江苏省不适合发展高能耗项目的产业模式,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另外,β2为0.001697,说明江苏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说,江苏省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在我国,普遍采用GDP或GDP的增长率来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成就,用产值和经济增长率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进行考核,这就导致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由此所产生的恶果也最终将对经济产生“报复”。因为环境污染的加剧,又不断会拉大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支出。
同时,运用Eviews 软件计算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矩阵,得出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79059。这说明能源的高消耗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改善环境,就要从减少能源的消耗入手,不断提高能源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江苏经济的增长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同时江苏省资源不太丰富,不断拉大的供需缺口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环境污染最终也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是一种极不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
能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江苏省的产业结构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轻重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轻工业,向结构轻型化发展。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行业的发展。必须建立标准化的定量技术指标,在水泥、钢铁等行业,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从而促进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江苏省的能源结构首先要加快江苏省的电源电网建设,并大力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以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其次要积极开发水电,利用江苏抽水蓄能的丰富资源,重点考虑建设一批调峰能力强的中型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再次要优化发展煤电,推行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和提高技术设备水平,以提高煤炭等一次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利用江苏省具有引进天然气港口和良好住址的条件,大力发展天然气,并加快对风电、潮汐发电等适合江苏省情的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三)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从而使物质和能源能够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耗等融为一体。同时,循环经济还能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此外,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符合江苏省的省情,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消耗型向循环型、投资推动型向创新推动型经济转变,实现江苏经济向高级化发展。
(四)完善绿色GDP 指标体系
江苏省作为全国“绿色GDP”核算的试点之一,首次也是全国首家向社会公开通报了全省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监测效益。但是,江苏试点的并不代表全面计算完整意义上的绿色GDP,最多只能称之为“浅绿色”GDP。而且在已有的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如现有核算只是对当年流量的核算,对历史造成的污染治理成本如何估价,悬而未决;污染损失的口径范围也没有明确等。因此,要不断着力于提高全民,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绿色GDP的认识观念,提高绿色核算技术,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并制定出与绿色GDP核算相关的法律制度,以摸索并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05;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相关概念
文化即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又是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 , 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区域文化主要研究的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下,包括地势、环境、产品需求、风俗、科研等等各个方面一定存在着不同的区别,它在不同的地方变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功能,有些地方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有些地方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举例说明,A地区人口众多,没有山,没有水,土地多,人们思想观念薄弱,以种地创收入,根据地方的需求,文化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依旧传统思想,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B地区人口少,有旅游产业,交通发达,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很高,人们在追求价值观的时候思想意识达不到觉悟高,地方经济水平逐渐增高。通过两个地区的对比,不难发现,这种结果是由区域差异、环境因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等众多方面造成的,分析两个地区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A地区首先,根据当地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人口和土地多可以招商引资,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地方政府,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招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让企业来这里投资,餐饮、交通、物流等方面,最重要是要求政府开一些辅导班,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人们的价值观。B地区,人们思想意识超前,在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改进方法,更好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联。由于各个因素,如人的素质、居住的环境、需求不同,造就了非常大的文化差异,制约着经济发展。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文化是由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过程决定的,区域文化的特点、构架、因素等各个方面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状况的高低。地方产业文化的发挥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环境不同,地域差异,表现出文化的特征显然不同,因此地域差异的原因发挥出不同的功效。从而区域文化差异制约着区域经济状况的高低。各地区文化的差异不同,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价值观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反而,文化价值观低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薄弱。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与经济是有关联的,不是孤立的,他们互相影响着对方。结合地方文化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如开封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带动交通、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2006年度全市累计旅游接待量为1891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3469万人次,年均增幅16.3%,年旅游综合收入持续攀升,由2006年的60.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8.4亿元,年均增幅20.6%。从数据表明,开封市旅游文化产业呈逐渐上升状态,这就说明特色文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开封市每年会举办很多节日,如大宋年文化旅游节、清明文化节、第32届文化节等精彩活动,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到开封观光旅游,开封特色地方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氛围,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二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对价值观会产生分歧,这就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人们对文化思想的改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动力之一,是城市化进程向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推进。珠三角从小珠三角到大珠三角的扩展再到泛珠三角的提出,长三角“15+1”机制的推进,紧锣密鼓的京津冀规划,环渤海城市群、沈大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东营)的涌现,使得城市圈、城市带成为东部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在落后的西部也有这样的地区,那就是成渝地区。
一、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划分
成渝地区是我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四川盆地。川渝共同确定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区的23个区县进入“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确定老成渝高速公路经济带、黄金水道经济带和川东北经济带三条区域经济发展轴心。经济区幅员面积15.5万平方公里,2005年GDP近9000亿,常住人口8000多万,分别占重庆和四川总量的25%、55%、65%。范围大致包括:西至成都为中心的宝成-内昆铁路,东至重庆为中心的襄渝铁路,北至成达铁路,南至长江上游的重庆-宜宾沿线。这一地区人口密集、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城市星罗棋布,是我国重要的重型机械制造、电站设备制造、军用飞机设计制造、电子信息科研和设备制造、汽车制造、水能资源开发、天然气资源开发、天然气化工、核工业和其他军事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二、成渝经济区的的区域优势
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又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向东可与武汉城市群相接,向南经过西南出海通道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紧密相连,成为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
目前国家正在修建上海―重庆―成都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预计到2009年至2010年建成通车,成都到达重庆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四川和重庆正规划向铁道部提出,再建一条成渝高速铁路,设计时速将提高到300公里,届时成都到重庆只需要1个小时。这不仅有利于成渝经济区产业的互补,还有利于提高成渝经济区的竞争能力,降低产业成本,方便四川和重庆人民的交往。”
三、成渝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并非易事。成渝经济区既承担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任,又是中央企业、国防工业集中而条块分割矛盾突出的地区。成渝两地政府的合作固然重要,但中央政府的政策和作为更为重要,这些政策包括公共产品供给政策、区域金融中心和资本市场建设政策、特区政策、税收政策、率先开放政策、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等等。由于成渝经济区的结构和问题与东北有许多共同处,成渝地区也应实行“东北政策”。成渝经济区在川渝合作和中央政策支持下,能够也应该成长为西部和全国的重要增长中心,成长为具有全国意义和区域意义的“第五极”。
而成渝地区在形成上述两种机制方面仍十分孱弱。一方面,成渝地区从未被高层政府设定为一个特定的规划区而实施一系列特殊政策、必要的行政调控与统一规划,以促进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成渝两市的空间互补作用能力弱,区域自组织机制没有形成。虽然重庆、成都的城市规模、综合经济实力居西部前列,对中小城镇及区域的辐射影响最大,但成渝两市之间毕竟相隔300多公里,两市的影响力范围也还远未强大到在空间上相互重叠或呈连续分布。成渝铁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了人口与物资在两个城市之间的可移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空间运输成本,但时间成本仍然很高,500公里的铁路线要花10小时以上。成渝高速公路的建成虽然大大降低了两地的空间距离(成渝高速公路全长340公里)和时间成本(只需3至4小时),但公路运输在准时性、全天候、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费用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使其难以成为城际快速交通的主要运载工具。由于空间可达性尚不足以保证在成渝两个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一定的通勤流,进而沿成渝交通轴线形成密集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因而成渝两市以物质、人员、服务以及信息交换为特征的空间相互作用力十分薄弱。
四、发展机制与思路
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将有利于川渝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通过经济、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承接国际和我国东部优先发展区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转移,成为承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载体。
在共建成渝经济区过程中,将请国家发改委和中央有关部门编制规划,从而有利于合理进行产业配置和空间布局,使经济区成为西部开发战略的高地、西部投资的“洼地”。
成渝经济区将加强合力,推进国家级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的建设,提高成渝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跨区域的重大项目将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下,得到更好更快的建设。”
以共建成渝经济区为载体的川渝合作,不仅有条件和可能,更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川渝地域相邻、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我们衷心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双赢互利。我们必须要淡化行政区域概念,增强经济区域观念,自觉打破行政藩篱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在经济区域更加畅通和融合。”
参考文献:
本文针对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作一初步探讨,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条件,并以县城为例,分析如下:
1.地理位置
本县与江苏省西南部丰县为邻,地处北纬35°04 ',东经116°18’,总面积885.3平方公里,属于黄淮冲积平原。地形西高东低向西南倾斜,西方湖边区和运河流域平均海拔68米。属于温暖的大陆性季风型大陆气候特点,平均年降雨量694.5毫米,年平均温度为13.8℃,冬季夏季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降水相对丰富,有利于作物生长和人们的生活。
2.基础设施
县城内外的交通以公路为主,县城和乡镇都建成了水泥路,实现闲了通村公路硬化,道路运输灵活,但是运费比较贵,加上运输量较小显现出弊端。全县通讯网络发展的十分迅速,互联网的普及率也很高,在村庄和城镇都实现了“村村通”工程。在道路规划上,设计师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路面设计的都非常宽阔,基本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而且还能看到可能无法时应将来的发展。这不能怪设计师,因为没有人能设计一个能够一劳永逸的城市,城市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3.教育和科技
本县为汉族聚居县,全县总人口超过61万人,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区域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集约化发展,小市场的拓展。龙头企业的规模效应,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不了主导作用。再加上落后的教育,提高人口质量是很慢的。本县在国家支持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普通高中。但没有大学无法培养高层次人才,技术力量薄弱,势必造成本县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的发展不能留住人才,人才继续外流,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将来会对金乡县经济开发存在长期影响。
4.农业现状
本县盛产大蒜,在全国享有极高的声誉,这里种植面积达500000亩,每年总产量都是最高达6000000吨;平均亩产1200公斤,最高亩产量超过3000公斤;大蒜已畅销全国30多个省和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通过大蒜农业到战略决策的大蒜产业快速转型,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依法全部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土地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土地承包已经成功完成;乡镇综合改革计划如期完成,乡镇事业单位“以钱养事”新机制基本确立。围绕农业问题,增加农产品优势的培育和发展,扩大农产品的深加工,积极增加本县优势农产品的宣传,扩大市场是金乡县县经济发展的一条可行途径。
5.第三产业发展
全县有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健全的市场体系和良好的服务环境,这为本县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全县有工业企业1000多家,主要以机械,电气,化工,酿造,纺织服装,建造,农副产品加工10大工业体系。亚洲最大的干式变压器生产厂家金曼克电气集团位于本地。本县经济开发区,区内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10千伏级干式变压器、万吨甲醇、菲律宾独资蔬菜精深加工等项目正在兴建。本县具有42处批发市场,每年有大约2600000吨大蒜卖到周边省份和城市,“国际大蒜商贸城”年交易额25亿元,在1998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菜篮子工程”定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县有11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海关,商检,动植物检疫部门建立办事处,年出口量盈利约60000000美元。完善的市场体系和良好的服务环境的力量,为本县经济的腾飞插上翅膀。
6.财税金融
本县区内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信合及邮政储蓄可为工商业发展筹措资金。政府也具有非常强的经济管理功能,如工程立项、寻求区内外资金支持等。此外,纯朴的民风、优美的环境也能吸引区外资金来此兴办实业。近年来中国流动性过剩,加之来本县企业发展尚不够大,又居民储蓄欲望强烈,资金缺口表现不充分。但如果考虑到本县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及科教文化事业,资金依然是不足的。在本县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可以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金乡县政府还具有很强的经济管理职能,如工程项目,寻找金融支持。本县在外创业人员中的成功人士常有回家投资创业的愿望。近年来,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除了金乡企业发展还不够大,居民储蓄增多。今后考虑到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各项事业,资金仍然不充足。
二、发展区域经济策略。
1、加强基础建设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本县是平原农业县,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突出区域化,规模化,技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农业空间布局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利用绿色农产品的特点,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和其他龙头产业;另外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进程。
2、实施三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目前本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势头来看,已经实现新突破。一是突破自我,创新观念。二是突破地域,开拓市场。本县农业不仅要走出山东,走向全国,而且更要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3、坚定不移的走科教兴县战略。以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务,优先发展教育,拓展训练作为战略重点,加大投入,提高基础教育薄弱的落后状况,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时改善环境,吸引帮助有利于发展的各类人才和技术,快速提升本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4、以五大产业基业为着重点走特色发展之路。首先发挥有机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势,蔬菜种植是主要任务,另外建设区域性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二是以政府为核心,充分利用水利优势,建设淡水养殖基地结合民族饮食文化,建设县城所特有的休闲旅游、观光娱乐基地。(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参考文献:
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效率优先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呈现逐步上升态势,从1980年的51.13%上升到2005年的59.63%,提高了8.5个百分点;而同期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6.76和1.74个百分点。应该说,从改革开放到1999年中国区域政策的重心是经济增长或者说是注重效率,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在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拉大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经济差距;而1999年开始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改变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暂时没有充分发挥。
(二)地方保护主义
从总体上看,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东部与中西部间的资源---加工型垂直分工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变。面对利益的双重流失,在分权式改革体制下,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中西部地方政府纷纷采取资源转换战略,竭力控制本地区初级资源产品的直接输出比重,提高其深加工程度,企图把产品的贸易结构重心转移到中间制成品和最终制成品的输出上来,延长初级资源产品产业链,发挥区域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增长。但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较差,在中间制成品和最终制成品方面同东部地区竞争很难获得优势。于是,中西部地区想方设法防止“肥水”外流,限制某些东部地区产品进口,保护自身幼稚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因此,以“关、卡、封”为特征的地方保护主义便席卷各区域。
(三)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中西部地区为了改变在区域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的格局,集中投资于那些价高利大的加工产品,由此导致一些加工工业项目的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形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趋势。大多数省份都将汽车、电子、机械和石化等列为“九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中,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的省区市有22个,而且整车是绝大多数省份发展的重点;将机械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省份有16个;将化工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省份有16个,大部分又以石化为重点;有24个省份将电子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其中又以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音像等作为发展的重点;有14个省份将冶金工业作为支柱产业。
二、中国区域经济关系变迁的启示与政策含义
(一)区域发展战略决定区域分工,并进而主导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分工格局具有路径依赖性,必须充分考虑前期发展战略及业已形成的区域分工格局,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兼顾垂直型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进程中,国家适时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地区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创建交流合作与互利共赢的经济投资平台。
语言经济学不仅研究语言自身产生、发展、演化和变迁的规律和路径,而且考察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语言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即“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马尔沙克。他认为,语言除了作为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外,还具有经济学属性,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①人们可以借助语言获得工作机会,进而直接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习得多种知识和技能,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我们遵循经济规律和语言经济规律,客观科学地认识英语的巨大经济价值,充分利用中原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利于塑造中原地区城市品牌形象,提高中原地区经济的外向度以及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中原地区使用英语环境的现状
由于中原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传统的人文历史观,作为外来语的英语并没有较多的使用空间,英语环境的建设和使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城乡学生课堂上英语教学资源使用存在差异
在中原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是传统课程资源,如教科书、习题册等;农村的英语课堂上使用的媒体教学资源主要是录音带或MP3,外加一个扩音器。学生学习英语使用的最传统的“跟读模式”。城市的英语课堂则主要使用电脑、投影仪、教学光盘、教学课件、语音室等媒体教学资源。相对于农村学校来讲,在技术上是进步不少,但是大部分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权集中在授课教师手上,基本上由教师主导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鉴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及对所学知识的消化能力不同,这样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使用。
(二)第二课堂中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利用不充分
中原地区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其他学习资源在课堂外的使用状况不容乐观。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如无线电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涵盖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实践应用技能,但大部分学生只热衷于英语电影、英语文学作品、英文歌曲等趣味学习资源的欣赏上,更多的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和音乐节奏上。而现代媒体提供的其他教学、学习资源,例如英文聊天室、英语美文赏析及录音、中英文化差异、跨文化知识等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
(三)学生对于多种资源的学习意识和主动性培养不到位
由于中原地区人口众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较大,进而导致传统的学校英语教育更多趋向应试教育。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对教材的学习和对习题的练习这一初级阶段,学习目标集中体现在通过课程考试及获得相应的外语等级或资格证书等外部层面上。因此,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不强烈,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多种学习资源闲置或浪费。
(四)教师在英语课程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完全
中原地区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导致英语教师无法从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中走出来,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开展研究性教学。虽然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能用双语或全英组织教学,安排学生进行跟读、分析文章结构及主题、分组讨论、个体发言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表达缺乏自信,或者在表达过程中多次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在课外,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虽然学生通过这些环节的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但大部分学生却没有相应的环境实现课本的理论知识向实际的交际能力的转化。
三、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举措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重要战略任务的落实,中原地区建设成熟、多元化的英语环境迫在眉睫。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经济特性。②因此,以语言经济学为指导,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满足经济及市场需求为目标,建设中原经济区多元化的英语环境,既能保障英语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第一,从宏观与微观,即社会和学校方面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的宏观经济价值是指“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使用地位、频率、语言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政策”。③因此,作为宏观层面的社会在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社会可以多向学生提供一些接触英语的机会,输入大量的英语语音信息。比如转播英文广播、英文电视节目、开放社区英文图书馆、举办地域性外联活动等,积极营造英语氛围。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使有就业需求的学习者通过专业学习获得各类英语职业资格证书。微观方面,主要从学校的培养角度出发。首先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学生的桥梁,尤其是高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校这一学习场所成为外语教学的市场主体。结合中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学生发展志愿,设置不同层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完善英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形成特有的英语人才培养品牌,最终使创建英语环境的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如学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微观方面与英语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政策评价与规划等宏观方面实现英语环境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从投资费用和投资效益方面实现英语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语言经济学认为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入。人们之所以学习外语,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学习外语的成本及预期收益和效用之间的比率。英语的经济使用价值使学习者在我国出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战略性目标的驱使下看到了英语带给他们的机遇和挑战。学习者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提高英语听说、写作、翻译等应用技能。同时,通过了解英语国家概况、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提高个人修养和情操,培养有效得体的交际能力。学习者在承担支出投资费用并学得用英语思维、推理、判断和分析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之后,就会向着预期的投资效益迈进。学习者具备了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有效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就业市场上就会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他们更容易受到跨国企业或外资企业的青睐,较一般人才有更多的出国深造、学习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对外交流文化等机遇。
第三,从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实现英语环境资源的最优化。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中的经济原则是在完成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人们对语言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的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语言的经济原则要求我们在创建英语环境资源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越快越多地培养英语人才,使语言投资实现最优化,进而实现自身和社会的经济价值。作为承担培养英语人才的主体,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教师应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大胆地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取舍,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同时,多增加一些应用型、实用型教学任务的安排,着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技能。
四、结语
语言经济学理论对实现“创建英语环境,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语言的经济价值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不仅能实现语言自身的经济价值和功能,而且还能更好地促进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我们应该以语言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社会和学校等外在层面扩散开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和学生为中心,积极开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专门课程,更好地培养英语专业高级人才,实现其自身和社会经济价值,从而推动中原经济区经济和谐发展。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改项目《中介语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湘教通(2012)401号文件)阶段性研究成果;南阳理工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IT2012JY-22
注释
① Marschak,J.Economics of Language[M].California B-ehavioral Science,1965.
② 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J].外国语,1999(4):43-48.
③ Coulmas,F.Language and Economy[M].Oxford,1992.
参考文献
[1] Coulmas,F.Language and Economy[M].Oxford,1992.
经济结构,特别是三次产业的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就越低,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则越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时期,整个社会新创造的财富的绝大部分是依靠农业实现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扩大而第一产业迅速收缩。而伴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第三产业迅速膨胀。例如,美国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只有1.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72%。同期,世界平均第一产业也仅占5.2%,第三产业比重为61.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紧紧围绕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农业结构明显升级,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在不断优化升级中的重大调整。三次产业中,1979-2007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长11.4%,第三产业增长10.8%。从构成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3%,下降了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9%上升为48.6%,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3.9上升为40.1%,上升16.2个百分点。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颍东区自1996年建区以来,面临着经济总量小、交通不便、发展环境差等诸多困难因素,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经过12年的发展,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量大大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中,一产年均增长2.7%,二产年均增长1.0%,三产年均增长11.2%。三次产业比重由建区之初的42.8:30.0:27.2调整为2007年的35.8:20.3:43.9,二产发展明显滞后,三产发展迅速,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但与全国、全省相比,颍东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上,还是结构调整上都差距甚大,尤其是二产、工业“短腿”、经济结构失衡,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至2007年底,整个二产在颍东区经济总量中仅占20.3%,比阜阳市33.5%低了13.2个百分点,更远远低于全国48.6%及全省44.7%的水平。工业乃至整个二产在经济总量中份额小,比重低,对经济无法构成应有的支撑及拉动效用。以2007年为例,由于二产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低,只有20.3%,尽管增长速度高达20.7%,但对GDP的贡献率只有32.8%,仅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仅占GDP总量的11.0%,以26.2%的增长速度仅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只有21.8%;而三产由于比重高,占GDP43.9%,尽管速度低于二产,但仍以15.7%的速度拉动GDP增长6.5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53.7%;一产虽增速较低,仅增长4.5%,由于比重高于二产,也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3.5%。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8-0077-04
中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圈。然而,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无序竞争所带来的问题凸显,尽快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呼声渐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之所以出现“南快北慢”的状况,与这一区域内经济联系较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无论是从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的需要来看,还是从解决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问题考虑,都要求京津冀地区必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担当起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剖析
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同“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明显滞后。资料显示,就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而论,“长三角”是京津冀都市圈的3.45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3.25倍;以人均GDP而言,“长三角”是京津冀的1.84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2.63倍,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行政区划观念过强,适应市场经济的合作机制还未形成。突出表现在:行政意识远远强于市场意识,区域内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缺乏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重复建设、产业雷同问题突出;跨省市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还缺乏有效协调,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合作缺乏高层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学术讨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实质性进展。
2. 受“分灶吃饭”财税体制的局限,条块分割严重。区域内各省市的绝大部分发展措施往往首先考虑本行政区利益的最大化,地区间经济协调的成本很高;各地区几乎还是封闭的,这与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流不相符。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开放不仅对外,而且也要对内。
3. 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区域发展的市场推动力。京津冀区域经济结构明显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地区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对企业干预比较大。目前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大多是以城市群的面目出现的,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五大湖区城市群、日本关西城市群、英国中部城市群、德国中部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大小城市之间,在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产业部门合理分工的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可以说,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在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提高大城市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城市发展规划的必然选择。
4.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感觉是走走停停、时冷时热,而且理论探讨多,实际效果不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与机制,这已成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当务之急。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1. 城市规划与布局一体化。城市规划与布局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问题。区域经济的空间聚集指向于城市,主要是由于城市具有聚集经济效益的缘故。然而京津冀区域除了具备一般城市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地域集中和流动性点状布局的特征外,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该区域是集全国行政力量与经济强度于一身的经济中心与科技中心,这就决定了京津冀区域具备了一体化较为明显的空间特征,即它的等级性与多层次性。
2. 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体制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拥有科技体系完整、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密集和科研开发深度强等优势,但三省市经济技术水平的明显差异决定了该区域只有尽快改善区域科研管理体制,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变分散优势为整体优势和现实优势,才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受经济技术梯度差异规律的影响,任何国家或地区均存在着一个完整的技术分工与协作体系。因此,三省市在推动技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应选择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根据技术体系构成、技术发展规律及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区域技术分工,从而达到各有侧重、联合攻关的目的。具体而言,在垂直分工方面,三省市要围绕该区域已具备的先导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强大优势,借助北京科技开发和综合配套能力强、天津科研成果转化条件好以及河北基础研究有一定特长等优势,建立科技开发与成果转换、主机生产与零部件配套的区域协作。
3. 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中国航空、海运、铁路、公路和管道网络的枢纽地带。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加了各国经济与贸易的相互依赖性,使生产和流通过程更加规范化,从而引起了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这种变化将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必须建立一个以联合运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运输网络。从国内外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看,综合运输网络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综合枢纽布局。它不仅是各种运输干线的汇集点,大宗客货中转、换乘、换装与集疏场所,而且也是联运生产的主要基地。它决定了不同运输方式间联运换装地点的分布,而且还会对主要客货流的运输、路径、运输效率和物资运转速度产生重要影响。
4. 产业结构与生产力配置、基地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区域性产业结构合理化,应以能否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为准则,扬长避短发展当地优势产业和调整自己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强同国内外、区域间的相互联合、协作和配套,逐步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产业特点,又能同周围区域相协调的产业结构体系。
5. 旅游网络建设与综合开发一体化。旅游业已成为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九五”期间,京津冀三省市旅游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均达到4%以上,特别是天津已达到5.91%,表明该区域除了具有区位优势大、交通通讯便捷、景点相对集中的条件外,还具备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区的巨大潜力。然而,从京津冀区域旅游业的整体素质看,仍处于一种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状态,旅游服务滞后、旅游产品单一、缺乏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是三省市旅游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一地区旅游科技投入少,高科技在旅游决策科学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利用程度低,导致该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中高科技产出效率不高。
三、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想
1. 强化合作意识。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首要的问题是合作,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提高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通过建立利益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使我们从区域合作中加快区域整体发展,实现个体“共赢”,在树立先进的“竞合”理念的同时,增强整体发展意识。区域合作的目的是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必须加强沟通、联系与配合,实现区域内的要素流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协调发展。
2. 打造 “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发展最可贵的经验,就是产业链拉动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经济圈。而京津冀地区却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链,仅有的几个产品的产业链十分单薄。其原因主要是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占主导位置,产业自然是“大而全”,“强势政府”自觉不自觉的“大而全”行为,自成体系的后果是区域内产业链的残缺。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两大突出问题。其一,京津产业严重趋同。北京应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信息齐备的首都优势,发展具有更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总部经济”。而天津则应发挥其天然的港口优势,利用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着力发展制造业、物流业、海洋经济等等。其二,除京津之外的周边地区以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为主要表征的城市竞争力落差太大而且活力不足,导致一方面北京核心地区功能过密,大量第二产业急需外移;而另一方面城市能级落差太大,周边地区很难接受京津地区的辐射效应,不利于双方的发展,形成两难窘境。笔者建议在构筑大规模的交通网络体系的前提下,在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等地兴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合理的产业链。
3. 组建京津冀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三地政府应从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并积极争取中央出面协调,尽快建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与机制,并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系建立、区域资源整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选取条件成熟的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
4. 建立京津冀地区资源补偿机制。京津冀山水相连,而地处京津上游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直接影响着京津地区。一些学者提出在张家口、承德建立“首都生态特区”的设想,使其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突出绿色屏障、饮用水源、治理污染、城市环境四个重点,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生态经济,以生态经济增量消化高污染、高能耗工业存量,进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河北省政协与会同志提出关于建立京津冀地区资源补偿机制的建议,得到了北京、天津与会代表的理解与支持。大家认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资源补偿机制问题被忽视了,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加剧了河北省一些地区的贫困状况,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京津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只有解决了资源的补偿机制问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合作才能立足长远,真正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5. 在构建现代化区域交通体系上实现突破。从国际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大都市经济圈的范围按尺度和作用强度分为两种:日常都市圈和大都市圈。日常都市圈也称“1小时都市圈”,即从核心城市到周边城市之间的单向时间距离在1小时左右,距离约为100公里;大都市圈也称3小时经济圈,单向时间距离一般在3小时左右,半径可达300公里~400公里。1小时经济圈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通勤圈,它们的内部联系十分密切。3小时经济圈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对腹地内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与腹地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要素聚集和辐射扩散效应。按照上述城市理论,河北省绝大部分区域在京津的辐射圈内,11个设区市都在3小时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区域交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城市之间时空观念的更新,为地区空间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可能性。京津冀要积极推进城际快速轨道网络建设,强化通道运载能力,为城市布局的扩展和城市体系的组织创造新的条件。京津两大枢纽应加强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交通运输网从“单中心放射式”向“双中心网络式”的转变。强化航空港、海港、信息港等交通通信枢纽与区域及城际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有机联系。要留出足够的发展余地,建设国际枢纽机场。加强沿海港口的协作,合理分工,形成港口体系。要联合开展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全方位融合交织,让区域间血脉贯通畅行,城际融合零距离。
6.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职能。从国内外大都市圈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仍将是协调、整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政府的作用仍然是首位的。(1)政府职能发挥的主线应是区域经济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供给,通过制度规范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从而减少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政府职能要积极引导并发挥市场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主体,政府服务于市场,为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由于政府的作用往往是先导的、显性的,因而往往容易被高估。但不能因为市场的作用是分散的、潜在的而忽视其在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3)政府职能还体现在加强市场不愿涉足的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协作上。所谓公共领域,主要是指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市场不愿意提供也无力推动的公益性项目。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打破行政界限,按一个生态整体加以宏观治理,以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07-04
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城市与社区是两个实质内容相近的概念。英国、美国使用城市这个概念,而且对城市的规模均有相应划分。美国在1910年还提出了“大都市化”的概念,在其国家统计总署的统计文件中指出人口在10万以及10万以上的城市,及其周围10英里范围内的郊区人口与中心城市连绵不断、人口密度达150人/平方英里的地区,均可合计为大都市区人口 [2]。而北欧国家使用社区或社区发展的概念来衡量城市发展水平。中国提出了“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概念。从城市、城镇、社区的内容和本质来看,其发生和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通常与行政区划一致,而社区不与行政区域对称,城市的概念相对具体些,社区的范围相对广泛些,广义的城市社区是针对农村社区而言的,是一个大的概念,可以包括众多城市或城市群、城市体系,狭义的城市社区则是城市中的某一部分。
一、社区变迁及其趋势
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促使传统的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变化,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演化,社区发展经历了“农村社区”到“城乡结合部”(边缘社区)到“城市社区”的过程。城市的扩张使城乡边界模糊,以农村村落为特征的农村社区逐渐缩小、空心化,有规划的城镇、城市逐渐扩大,而城区内又形成不同的小区,每一个小区构成一个狭义上的城市社区,城市管理依靠一个个小区管理,城市社区是社区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影响社区变迁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人口的移动引导资源流向促使社区发展,社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人、财、物有集聚作用,使社区本身自我发展和扩张。现代社区的变化呈以下趋势:
1.社区城市化。已有的研究表明,城市化是内生于经济增长之中的,其实质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聚集过程。马歇尔(Marshall)注意到了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聚集现象,并指出知识的外溢性是导致工业聚集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化通过知识外溢与经济增长联系到一起。1965年美国地理学家贝利选用了95个国家的43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经济、技术、人口和教育等因子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最密切,并证明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1982年周一星采用137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总值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了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成正比的关系式 [4]。根据张景华的模型计算,中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经济增长率将提高近5个百分点 [3]。社区通过城市化来拉动经济,城市社区是现代社区的特征和形式。
2.社区生态化。社区发展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当代人与未来人的利益越平衡,社区的自我维持和发展能力越强。社区中个体能相对容易的谋生,生活比较稳定,保障机制比较完善,个体对社区的依存度高,社区的公共设施齐备,公共服务周全,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投资、消费、生产、服务形成合适的生态链,社区的自我完善市场机制越发达,人们对城市、对社区的保护意识、保护能力越强,社区的自我完善、自我平衡、自我延续能力越强,现代社区成为一个具有生存能力、平衡能力的生态社区。
3.社区分层化。从全国范围看,由于历史不同,以省为分界线,各个省依然存在经济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将继续,但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其差别幅度将缓慢减少。由于产业发展程度不同,集聚的人才不同,城市或社区的平衡能力、维持能力不同,城市与城市、社区与社区的差异增大,这种差异体现在社区中、城市中个体获取的收入不同,享受的服务不同,而由语言、收入、价值体系造成的文化差异阻碍着社区与社区的交流,从而使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社区与社区分离、分层。特大城市、特有名的社区与边远地区的社区或小城镇的经济差别将进一步增大。人口变化、收入变化、文化差异导致社区分层,分层体现为城市群之间、城市之间、同一城市的社区差异。同时土地供给减少导致房地产价格高企,致使部分个体难以在理想的城市或社区中长久生存,从而导致高知名度的城市对应着高层次的人才或雄厚的资本,知名度相对低的城市对应相对低的人才和资本。社区和社区在人才和资本的储备上存在隔离,在人才和资本的流动上存在互逆性,即在大城市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的中小资本,难以在大城市中投资或购买房地产的这部分资本将回流到中小城市,在中小城市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大资本将到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人才流动的方向和资本流动的方向一致。
4.社区规模扩大化。城市社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力量推动下,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演变,边缘社区不断缩小,城市社区因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边界逐步缩小,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圈,城市群或城市圈是社区演变的最终结果,也是城市产生规模经济的结果,最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导致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动力体现为城市或城市群经济的增长动力。社区规模扩大使社区具有更大的凝聚力和名气,更大的城市规模和名气又会加强社区对人才、资金、财货的集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城市社区的发展。
二、社区变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社区变迁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形成区域特色和经济区域,而各个不同的区域经济指标构成和总量发生变化显示区域经济的差异。
1.社区变迁趋势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从大的范围来说,社区朝着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发展,使区域经济的差异显示在城市社区的差异上。从社区发展变化趋势来说社区朝着生态化、分层化、隔离化发展将使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不同。一个社区的生态功能越完善,其经济越稳定。分层化的社区使区域经济的差异增大,这种差异导致小城镇、小型社区的经济越来越差,而大城市、有名的社区将其他地方的人才、资本、商品吸引过来,增强其发展能力。隔离化的社区使城市中的人口规模相对稳定,限制了城市和社区的过快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社区变迁趋势显示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城市和城市群经济,而海洋经济是对相关地区的资源补充,通过扩张新的产业来拉动经济发展,但海洋经济带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因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2.社区发展导致区域分工的变化。社区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集聚和产业对人的吸引不同,从而引起专业化分工不同,最终导致城市社区的特有分工和区域特色、区域分工。
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一些城市中的产业逐渐消失或转移,依托城市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发展相应的产业或优势产业,产业的分工导致城市的分工,城市发展不再是全面发展,而是向其城市优势发展,总体上高端产业向大城市和沿海地区集中,而传统产业向中心城市周围辐射,区域分工表现为城市分工。
城市分工体现在城市拥有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不同,专业化程度不同。一个城市,社区中如果拥有产业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人口集中度高,分工越细致,专业化所带来的效益越高,同时,产业对人口的需求越大,产业工人搜寻成本较低,人口与产业结合越紧密,城市社区中知识集聚和知识传播迅速,社区成员能够享受知识的溢出效应,个体知识能够快速提升,知识传播的途径越多,个体能力提高快速,专业分工越细致,个体工作机会越多,该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越大,人才集中度越高,产业集聚吸引人才集中,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集聚效应和外部效应,带动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相对发达。
大型城市集聚高层次人才比较多,其陆域经济的产业集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资本和劳动力要求较低的产业则向人力成本较低的地域移动。沿海地区则以海洋产业群的扩张为主,主要是建立门类齐全的产业,以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为主。海洋产业将创造和增加许多新的行业及就业机会。区域经济将以海岸为界线,沿海地区将主要发展海洋经济,其他地区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发展城市经济。有少数几个中心城市居于沿海地区,具有城市经济和海洋经济共同发展的优势,将在区域经济中显示龙头作用。
社区变迁导致人才流动,工资差别决定人才差异,人才差异决定经济差异,经济差异决定区域差异。社区变迁的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一致,社区变迁过程中的人才流动影响资源分配和产业集聚,影响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分工,社区变迁趋势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显示出来。
三、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形成了政策性开发与市场化运作两种价值取向,出现了由地缘关系造就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据统计,从经济存量(GDP)上看,目前四大经济区域实力顺序是:东部6.25万亿元、中部2.52万亿元、西部1.83万亿元、东北1.16万亿元;从人均发展水平(人均GDP)来看,其顺序是:东部是14 205元/人,东北10 841元/人,中部6 545元/人,西部5 335元/人。从综合性因素衡量,目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性主导力量的顺序是: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其中东部在全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处于领先的主导地位[5]。但随着城市和社区的发展,区域经济将不再以东部、西部、中部、东北为界限划分,而是依托城市和社区进行发展,形成城市经济和海洋经济两大部分。城市经济依靠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根据目前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将形成十大特大城市群,以发展和维持传统产业为主,而21世纪是海洋的世界,靠海的区域以中小城市为依托发展海洋经济,以进行技术革新和开拓新的消费领域为主。在短期内城市经济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仍然保持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了解和掌控,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将超过城市经济。本文认为未来区域经济格局将形成城市群经济区域和海洋经济区域。
(一)城市群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
1.城市群经济是一种规模经济。社区规模越大,人口消费量大,私人投资增加,土地可集约使用,产业门类齐全,知识外溢,产生规模经济。社区规模较大对区域经济的集聚作用越显著,发挥的作用越大,社区名气越大,吸引劳动力、资本的能力越强。人才、资本推进城市、社区的发展,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大型城市和社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速,而小型城镇和社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原来比较大或中等的城市将朝着大城市发展,大城市朝着特大城市群发展,通过这种中心城市来支撑和推动地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以社区规模为标准,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 [6]。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城市群在未来二十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除了上述十大城市群之外,以长珠潭为中心的湖南中部、以长春、吉林为中心的吉林省中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黑龙江中北部、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地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等都有希望发展成为新的规模较大的城市群,显示着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城市群经济使交易效率提高,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按杨小凯的理论,专业化程度越高或邻人间距离越短,则有效率的分工水平越高[7]。当一对邻人间的距离足够小时,专业化经济的增长会引起均衡从自给自足演进为生产和交易的完全分工,当专业化经济足够大时,城市化将通过缩小邻人间距离使该经济体先从自给自足转向生产和交易的部分分工,进而转向完全分工,这一过程将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分工,进入市场,并提高人均真实收入 [7]。缩短邻人间距离的优势体现在交通运输的便利、市场集中度、信息网络的发达度,信息的易获取性、通畅性。城市化、网络化都是缩短邻人间距离,一方面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另一方面促使专业分工体系更加完善,促进专业化经济的提高,增加行业门类,从而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均收入。具有较小邻人间距离优势的城市和社区对人的吸引力越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群的发展正是交易效率提高的体现。
交易效率的高低还取决于制度环境。制度通过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的规则来减少不确定性。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交换包含有许多可变的属性,并且交换延续的时间也较长,故非得依赖于制度的可靠性不可 [8]。好的制度环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扩大交易范围,使生人社会成员的交往得以进行。各个城市或社区为了其自身的发展,为了吸引人才和资本,稳定现有的投资和消费,通常会制定合适的制度和政策以吸引人才和资本,引导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动向城市社区发展的最佳方向以刺激经济的发展和维持经济的繁荣。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是政策、制度优越性的较量,优越的制度和政策将延续下去,并辐射到其他城市和社区,最终使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地区发展的力量消失,引起新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将人才和资本从其他社区、其他地方吸引到本地区,制度和市场力量一起引导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
大城市和城市群由于拥有更大的交通运输网络、更大的信息覆盖网,更好的制度以及更好的执行力,相比中小城市拥有更高的交易效率和更大的交易范围,其经济更加发达。
2.城市群经济是一种互补经济。城市群经济呈现的优势主要是相邻城市的交通运输费用较低,运输速度快,能够迅速在城市群内调动资源,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1)自然禀赋优势与后天优势互补。根据传统的资源禀赋论,一个地区自然资源越丰富,其经济相对越发达,这种优势在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依然存在。自然资源按其地理因素划分为陆域资源和海洋资源,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看,对资源的开发程度取决于对资源的了解和掌握,21世纪科技的重心、经济发展的重心将向海洋资源迈进,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陆域资源向海洋资源转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扩大,对区域经济起根本作用的将不再是自然资源,而是一个“大”资源概念,包括了城市所依赖的陆域资源和海洋资源,以及城市中的人本身所拥有的资源。一个社区、城市中所拥有的人才及其人才的创造力,将决定和带动科技的发展,人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对新的可能的资源的掌握程度将为区域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优势主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后天优势和社会优势。一个城市和社区中除了拥有传统的自然资源外,还有其他现代文明所需要的条件,其条件越容易使人口得到满足,其区域优势越明显。传统的区域优势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方面,而现代文明所需要的区域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易获取性,交流的可能性,教育、医疗的完整性、消费的便利性,环境优美程度、人文环境的和谐程度,社区或城市的名气,社区或城市的支撑功能,这些区域优势越明显的区域其经济越发达,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城市所具有的自然禀赋优势与后天形成的区位优势相结合,推动城市发展,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费用、制度协调成本下降,交易效率不断提高,交易成本相对下降,城市建设的边际成本小于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城市经济增长,进而发展成为城市群经济。城市群的发展实质上是社区规模的扩张,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结果。
(2)工业文明优势与人本关怀优势互补。一方面城市的发展需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工业文明往往没有农耕文明的悠闲。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专业化使行业与行业的依存度增强,单个个体的依存度下降,网络虚拟空间的出现,使人们更多的依赖机器和电子产品,工业化社会往往缺少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城市社区扩大的同时,生人社会扩大,为了体现一个城市社区的人文关怀,城市的教育、医疗、消费需要非常便利和人性化,具有完善的就业、养老体系,社区成员具有相对安全感,人居环境和谐。如果一个城市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则城市具有相对人文关怀的区域优势,这样城市或社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有利于城市和社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对人的关怀上。
(二)海洋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中国沿海地区依托海洋区位、资源优势,正在发展成为人口、产业集聚的区域,成为区域经济中的新的增长点,到2010年左右,沿海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将上升到70%以上,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目前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区域已经形成。根据《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9]显示,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已经基本形成:环渤海经济区海洋产业总产值5 510亿元,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2.4%;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产业总产值5 860亿元,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5%;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产业总产值3 000亿元,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7.7%。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依靠渔业资源的传统养殖、捕捞业向海洋工业、海洋服务业转移。海洋产业群将向海洋能开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医药、海洋化工、海洋电力发展,并由此发展滨海旅游、海洋开发与研究、海洋物流等海洋服务业。伴随着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经济区域的持续发展依靠各自区域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特色和技术创新将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
联合国《21世纪议程》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沿海地区的人口将达到人口总数的75% [10]。中国有沿海城市53个,三大海洋经济区域包括沿海城市21个 [10],还有32个沿海城市具有天然地域优势,可望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形成海洋经济特色,并形成较大型经济发展区域。目前,占中国国土总面积15%的沿海地区,承载着40%以上的人口,创造着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11],按2020年的75%计算,中国沿海地区还可吸纳20%左右的人口,依据张景华的模型计算,城市化每提高1%,经济增长近5%,到2020年沿海地区的经济将比现在提高10倍,但是增长的经济分布在哪些沿海城市却有赖于该沿海城市的人才储备、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等,海洋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随着社区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城市群经济构成区域经济的主要部分,城市化过程拉动经济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和速度不同,城市发展较快而有海洋经济作为补充的区域,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快速,总体上经济发展区域向东部和南部集中。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东南部依靠城市群经济和海洋经济将容纳大量人口,西北部除了依靠中心城市发展原有经济外,依靠陆域经济自然资源优势作用减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源泉将集中在沿海地带,整个区域将在经济发展中进行重新分工,沿海城市和地区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成为主角。
因此,本文认为在以后的区域发展中,对区域经济贡献较大的力量在于一个城市或社区的规模、名气和平衡能力,和比其他城市或社区先行一步的制度创新,社区的变迁将使区域经济呈现出分化现象,区域经济的新格局则是城市群经济和海洋经济并举。
参考文献:
[1]宋林飞.当代西方社会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李文学.发达国家城市化借鉴[J].华北工作通讯,2008,(1):26.
[3]张景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7,(5):47-53.
[4]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经济,1982,(1):29-33.
[5]李靖宇.创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观的成功尝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1).
[6]中国城市规划网[EB/OL],2007-04.
[7][澳]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一个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8-157.
[8][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61.
[9]国家海洋局.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北京:国家海洋局,2006.
[10]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编[R].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14-51.
[11]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5)[K].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2):27.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Transition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LI Fei-xing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措施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产业集群渐渐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流,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得到了很大的成就。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其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升级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主要是指在特定范围内,一些具有合作和竞争关系,在地理上集中、有关联性的企业与其它相关机构共同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具有空间集聚和地理邻近的特点,如产业关联及其相应的支撑机构,如行业协会,地方政府、金融部门等在空间上集中;产业集聚还有专业化的特点,成员企业包含:基础设施供应商,上游的机械设备、生产服务、零部件件、原材料等供应商,侧面可延伸至互补关联产品的制造商,下游销售商、销售网络以及相应客户,行业中介和技术、技能培训等相关企业。从世界经济地图来看,产业集群区都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例如美国硅谷的电子产品行业,底特律的汽车产业等。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产业集群能够提高区域竞争力。产业集群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持续动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产业集聚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范围经济及外部规模经济。产业集群内部的不同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并具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带来的优势,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形成了价格上的竞争优势。浙江有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温州制鞋业等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就是得益于产业集群区的集聚效应[1]。(2)相关企业集聚可以有效促进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的扩散,促进行业间的交流,激发新思想的运用,促进产业融合与学科交叉,实现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这种强大的创新力优势对提高区域竞争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由于产业集群是建立在共同的市场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网络关系,能够增强人和人之间的信任,积累社会资本,有效维持老客户,促进新客户的拓展。
(二)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群是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干机构、厂商聚集在某一区域共同发展,能够有效提高该区域的经济收入,增加财政税收,进一步推动就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产业集聚不仅方便了该地居民的就业,而且由于集群区有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引进外地高科技人才,实现人力资本的集聚。同时,人口的大量集中能够带动该地的消费需求,推动住宅、交通、文化教育、金融、医疗卫生、通讯、物流、能源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增加区域生产总值。此外,产业集群和区域规模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使产业层次不断高级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产业集群能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产业集群内部,关联关企业往往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而产生频繁互动,在互动交流中逐渐形成彼此的信任。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和聚会,可以使企业获得技术创新和市场变化的信息,加强他们在把握市场、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使关联企业共同承担创新风险,避免创新困境。(2)产业集群机制有利于共享学习区域的形成,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便于企业寻找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3)由于关联企业生产同类产品、采用类似的技术,面临共同的市场契机,相互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意识。因此,在创新的动力、组织、环境等方面,产业集群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培育产业集群的措施
(一)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产业集群的出现不仅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也需要政府的调节。合理科学的区域经济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涉及到很多经济政策,例如投融资体制、项目审批、税收、土地、科技、外贸等方面。在培育产业集群时,政府要给予适当的政策援助,对经济政策作出系统调整,为产业集群创造良好条件。
(二)明确定位。在培育产业集群时,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取具有特色或优势的产业,充分发挥该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不同地区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因而适合发展的产业也就有所不同,要认清自身优势,在当地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对特色产业给予重点培育,发挥其整体效应,打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营造竞争优势和开拓产业空间提供良好的条件。不同区域明确的主导产业可以是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或人力资源等。
(三)通过当地优势借力发展。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途径是招商引资。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时,采取合理有效的优惠措施,吸引外地的高增值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到当地落后,由此再带动其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还需着眼于自身的产业基础与优势,积极鼓励对同一产业持续的技术投资和资金投入,加强优势产业的培育。当地政府要调整政策,深入分析企业产业转移的关键点,将重点放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配套企业上,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和集聚发展能力,不断引进关键性企业[2]。建立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吸引企业家投资创业,形成区域经济特色,打造区域经济品牌。
(四)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文化。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该地区的文化基础上。长时间以来,由于原有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仍然存在社会资本缺乏、交易费用高、信任度低、相关产业企业法律法规不完善、条块分割严重等缺陷,使我国多数区域和企业只重视内部资源的挖掘,重视提高自身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而忽视了对企业外部资源的开拓,导致我国产业集群得不到很好发展。所以对于已逐渐形成优势的产业集群区,要注重培养区域内部的产业集聚文化,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
总之,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培育产业集群时,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广泛开展合作,优化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
据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因此,只有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各地硬环境普遍改善的情况下,软环境已经成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核心。构建良好的区域发展的软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共识,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优良的经济软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
目前的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与对软环境的依赖性成正比例的关系,即发展速度越快,发展水平越高,对软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强。因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软环境的改善就会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欠发达的地区仅仅靠时间、资金是难以拉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所以,必须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
2.优良软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主体的投资意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往往选择投资环境较好的地区,例如,要具备良好的软环境、优秀的人才、先进的技术、创业投资的氛围、良好的市场条件、优厚的政府政策、健全的法制条件等方面。在当前各地硬环境普遍改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加大对软环境的优化,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相对优势。
3.营造优良软环境是区域内民众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成功加入WTO以来,我国人民群众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人人都希望自己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逐步改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必然引起市场环境的优化、思想观念的更新。民众自我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强大动力。
二、营造良好软环境的表现
1.营造开拓创新的观念环境
人在软环境的构建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因为人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软环境的改善。所以,在营造软环境方面首先应该是观念的创新。尽管目前旧的思想观念已经在逐步消除,但还有很多地方还存在着封闭、保守、地方保护主义、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等,这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必须要进行观念的更新,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
(1)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适时地解放思想,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基本经验。对于一个区域来说,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就会带来一次大的发展。但解放思想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对于发达地区来说,通过解放思想,可以使其消除自我满足感,确立远大的目标,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而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来说,则必须通过思想的洗礼,才能从源头上打破原有的落后的状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
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民族进步以及国家兴旺的源泉。因此只有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一些落后的地区,必须高度树立创新的观念,实行跨越式的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加快其发展速度,实现赶超发达地区的目标。
(3)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理论上的又一大创新,因此在要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在工作当中,摆脱只追求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的旧观念,要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工作都要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营造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
(1)挖掘区域文化,增强区域竞争力。
一个地区的区域文化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了这个区域的人文特色。区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阻碍或者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借助区域文化对经济促进的一面,将其渗透到区域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形成特色经济,以此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提高居民素质,提升区域形象。
区域内的居民素质是区域间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窗口,影响着区域的外在形象。因此,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区域内居民的素质水平,激发群众对建设、发展区域经济的热情和动力,增强区域认同感和凝聚力,提升区域文明程度,塑造区域新形象。
(3)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区域魅力。
区域之间的竞争也需要通过品牌来实现。因此,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区域品牌意识,积极加快区域品牌的建立进程,并且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区域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区域的影响力,以此来吸引外商投资,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3.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服务环境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和服务行业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高质量的服务环境是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重要内容。
(1)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政府在构建经济软环境的工作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政府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到服务性政府上来。政府部门除了要改进服务的质量外,还应扩大服务范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特别是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政府应积极参与。
(2)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在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时,也要不断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要在人性化服务、高校服务、诚信服务上进行下大力气,例如,推行上门服务、24小时服务、365日服务等。除此之外,还应该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办事效率。
(3)形成人人都是服务环境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服务环境必须要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而不能仅仅靠政府部门。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岗位,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优化经济软环境的氛围,一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营造规范公正的法治环境
法制环境是经济软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环境,也是经济环境中最具有约束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保障其他环境的作用,如果没有法制环境,其他环境的维护将是纸上谈兵。因此,营造公正、效率、宽松、有序的法治环境,是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1)推进平安地方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众所周知,构建良好法治环境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因此,要正确把握当前的社会形势,加大社会治安的工作力度,要积极建立健全社会稳定的预警机制等,维护区域社会的稳定。
(2)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以往个别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服务发展的观念不牢,个别执法人员素质低下,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现象的存在,严重破坏了经济环境。因此,一方面要约束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使其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同时在执法人员中树立“人人都是环境、案案关系环境、事事影响环境”的观念,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切实做到执政为民高标准,执法为民高水平。不断加大对干扰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的查处、惩治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爱护、保护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
济南都市圈、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运河经济带、京九经济带……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背景下,我国众多城市群和经济带正崛起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要求城市找准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搞好区域间的协调配合。
一,聊城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城市概况
聊城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典籍荟萃,历史名人辈出。全市现有文物古迹400多处,三国时期的曹植墓,明代的光岳楼和清代的山陕会馆,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聊城站是京九线上12大火车站之一、4大编组站之一。聊城拥有粮食、棉花、石油、物资4个国家级储备库和1个保税仓库,1个国际集装箱转运站,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等在聊城交汇,形成了“黄金大十字”。聊城是连接山东与中原地区的枢纽,也是连接山东与京九沿线地区的枢纽。聊城是重要的内陆口岸城市,实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出口无纸通关”等,具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便利条件。
(二)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聊城市有色金属冶炼、专用设备制造、纺织业和造纸业极为突出,电力、煤气、水生产供应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事业、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在与周边7市中具有比较优势。
(三)区位优势强
从区位上看,聊城处于山东省东西中轴线最西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也是华东、华北、华中三大地区的交界处,是山东走向中西部的最前沿。向东,是本省发达地区;向南、向西、向北,是中西部能源资源聚集区和人口众多的内需市场,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非常独特。
(四)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完善
工业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2007年聊城市规模以上私营企业有1251个,占总数的78.6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企业初具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46家,尽管只有总数的15.46%,但产值占所有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48.51%。
(五)生产性资源优势明显
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廉价,全市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巨大。目前,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到97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在50万人左右。二是水资源丰富。聊城水资源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好、价格低,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聊城经过,设计流量为200立方,秒,每年可引水15亿立方。三是能源充足。聊城距中国煤炭基地山西仅150公里,是中国东部重要的煤炭集散地。初步测量,全市潜在的矿产资源价值达3073.5亿元,占全省的6%,仅次于泰安、东营、济宁,居全省第4位。煤炭储量240亿吨,且煤质较好,煤层较厚,埋藏较浅,适宜开采。预测石油储量1.7-5.5亿吨,天然气储量1513-3027亿立方米,年产原油65万吨,天然气1亿立方米,分别占到中原油田的20.31%和6.17%。岩盐储量300多亿吨,开发前景广阔。境内2条天然气输送主管道供应山东全省及周边省市,是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基地,现发电能力达到360万千瓦。
二、聊城产业发展的劣势
(一)综合实力差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17个地市中排名12。从人均GDP看,2008年刚超过3000美元,全省排名15,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1200多美元,不足济南的50%,低于济宁、德州等地区5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省内其他城市比较,都是后5名,较难组织生产性元素的有效流通和利用。
(二)产业结构层次低
与山东省平均水平相比,其结构总体呈现出二产偏高、三产偏低的特点。2007年聊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5.1:59:25.9,山东省为9.7:56.9:33.4,一产高出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二产高出近2个百分点,三产明显偏低,达到7.5个百分点。2007年聊城市服务业投资完成66.87亿元,仅占全省服务业投资的1.4%;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为16.1%,低于全省21.1%。2007年聊城市实现生产总值1022.9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为263.2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25.7%,比第二产业少33.5%。从产业素质上看,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规模膨胀较快,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总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三)产业在地区范围内低水平趋同
初步形成了北、中、南3个综合经济区,但各经济区间产业结构类似,表面上看各地区间的产业分工较为明显,但一方面,产业主体在个别企业,并没有形成专业化较高的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产业层次均较低,是典型的同质竞争型产业体系。
(四)工业经济效益低,产业链条短
2007年,聊城规模以上工业资金利税率、产值利税率、销售产值利税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都略低于全省水平,与资源型城市相比,劣势较为明显,尤其与德州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主导产业均为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电力与有色金属及化工与化肥均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产业,面临原材料价格高、运距长以及行业市场疲软等突出的问题。电解铝行业的产业链条相对较长,其主导产业占有铝型材和铝板,终端产品只有汽车轮毂;纺织服装行业,多数企业集中在棉、毛、化纤原料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新型纺织材料、高档精纺纱与仿真面料、装饰类与产业用纺织品以及中高档品牌服装产品较少;机械装备制造业尽管实现了整车生产,但是关键部件多数依赖外部市场,尚无区域影响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产业集聚区。
(五)优势发挥不足
“江北水城”的品牌优势被局限于东昌湖和古城组成的“小水城”,品牌价值延伸面较窄,无法为城市其他空间带来增值服务,且文化传承有待强化,城市中缺少地名、人名等历史符号与标识,名人名著等资源整合利用不足。与京九线其他城市相比,聊城铁路与高等级公路、航空、水运的综合中转优势较弱。聊城虽设一级站,但每天停靠的客车仅为3l对,与同为一级站的衡水和商丘相差较大,且无通往国内大中城市的始发车。铁路经济没有发展起来,铁路对客货运量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公路,且工业经济具有典型的重工化特
征,而这些行业对铁路运输的依赖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成本。从公路运输上看,其运输物资主要集中于煤炭、矿石、矿物建材、木材等资源性货物,生产性产品运输量只占公路运输总量的20%。
三、聊城产业发展思路
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进程,立足聊城市制造业优势,将聊城发展成为鲁、冀、豫三省制造业高地,积极加强区域合作,主动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速融入济南都市圈,构建东西部经济合作机制,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千方百计争取发达地区产业向我市转移。
(一)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它通过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直接带动作用。从总体上看,聊城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快速过渡阶段。
从总体上看,聊城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快速过渡阶段。聊城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基地、运输设备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基地、轻纺造纸及中医药基地和能源电力及节能设备生产基地。着力培植服务业发展新优势,在商贸物流基地的建设上,搞好物流园区、专业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在旅游度假基地的建设上,以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为目标,挖掘、突出和开发古城文化、水城文化和运河文化,发挥温泉资源优势,整合农业、林业、文化等资源,规划建设以温泉为特色的城乡旅游休憩带。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聊城产业间结构的调整要着眼于培育高增长行业,资源配置和政策优惠应尽可能向这些行业倾斜;产业内结构调整优化要着力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以维持其可持续竞争能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品线向高端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打造新型产品和产业,带动地区技术进步,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同时将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形式关联起来,在产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产业群。例如,将有色金属与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煤化工与基础化工、生物科技与食品加工与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加强主导产业关联行业的国内外招商,包括与东部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协作,保障新项目增量超过山东省平均水平,以增量带动生产业关键要素的增长,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国外大型企业加强主导产业核心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二)产业对接
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协作,构建跨行政区连锁企业集团等方式,培育区域特色产品品牌,解决落后地区农产品资源分散、龙头企业构建难的问题。要以先进制造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逐步找准聊城市在济南经济圈中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与其他6市进行合理分工、互补和联动,实现差别竞争。一方面,从市域范围内打通与济南都市圈产业联系的通道,充分发挥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构建聊城与周边地区城市,尤其是德州、济宁的产业联系通道。在高端服务业与济南进行协作与分工,制造业将主要与德州合作,与邯郸、济宁进行协作,与濮阳和菏泽进行竞争;纺织和农副产品主要加强与济宁、菏泽、德州的协作;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加强与济南和济宁的分工,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加强与邯郸的分工;而造纸业主要与德州进行分工。
借助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启动综合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对传统的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进行转型提升、整合重组。金属加工作为制造业的上游行业,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等子行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附加值不高,应是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同时,聊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纺织业规模较大、基础较好,完全可以承接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转移。聊城要充分利用现有主导产业的工业基础,突出金属压延加工、农业机械装备、化学工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以及机械制造5大产业的地位,与半岛蓝色经济区沿海7市形成错位发展的态势。
同时,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在金融运作机制、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方面加强与“一体”中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区域间的互动长效合作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同时构建综合性和专业性物流基地,将山东与山西等地区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原料。
(三)基础设施接轨
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一体化是聊城市成功对接其他经济圈基础性的因素。必须首先抓好规划、交通、信息、市场一体化,在基础设施上接轨,为全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规划一体化主要是编制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重要产业发展规划,科技、教育、人才规划,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一体化一方面要做好聊城与冀南、豫北高速公路交通设施的衔接,另一方面要做好聊城与聊济淄青交通走廊、聊泰莱日交通走廊的对接。向西构筑与冀南、豫北衔接的高速公路,包括:临清一邢台高速;聊城一安阳一郑州高速;青岛一聊城一兰州高速。向东对接省内交通走廊,包括:对接聊泰日交通走廊,建设聊城一泰安(青兰)高速公路。发展市域干线公路,形成全面发展格局。以聊城为中心,形成中心带城镇,城镇支撑中心的交通支撑网络。预留聊城一泰安一日照铁路线路,预留济聊城际轨道线路(济南一长清一济南中心城区);信息一体化主要是加强政务网的对接、商务网的对接、通信网的对接、广播电视网的对接;市场一体化主要是认真清理地区封锁的政策规定,推进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对接,加强与济南会展业的合作,推进信用体系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