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生命的感叹

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生命的感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0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29-02医院感染是说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因为医院内的感染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因素,所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口腔科,因为人们目前对于口腔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开始增加口腔检查的频率。在口腔检查和治疗过程中使用多种大量医疗器械,直接作用在患者的口腔疾病上,不可避免地与唾液、血液等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接触。因此,在口腔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消毒隔离的原则,以避免乙肝、艾滋病、梅毒和其他传染性疾病。口腔科的感染率和口腔护理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医院的内部口腔护理管理应进行整体调整,从而对患者进行出色的护理干预,使得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力度能够深入到口腔科的护理工作之中,给患者也带来了福音。因此,发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口腔护理管理措施是口腔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和护理管理人员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使得医院护理管理程序向标准化发展,有效地规范护理行为,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在2010年6月,医院口腔科严格按照《医疗口腔医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并能有效地切断医生和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的感染,使得院内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医院从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共收治了509例口腔患者作为对照组,240例为男性,女性269例,平均年龄48岁,将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524例患者的护理管理作为实验组,男253例,女256例,平均年龄44岁。口腔科对这个期间的患者进行感染状况的对比。其患者病因主要是拔牙、补牙和牙齿清洁,两组病人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在科室内部接受治疗处理,因为没有护理管理措施,所以只给予常规护理手段。而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我院有护理管理措施,所以给予他们全面的口腔护理管理。对两组治疗后的患病率进行分析和评估。

1.3统计学观测到的两组数据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SPSS社会科学统计程序)统计处理完成。以P

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发展特色口腔护理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比较观察两套数据,卡方检验,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来完成此过程。P

3讨论

医院在2010年进行了口腔护理管理的重大改进后,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3.1口腔科的消毒管理

3.1.1口腔科的消毒管理口腔科具有医疗器械体积小、分散的特点,医护人员要执行的操作与患者的分泌物和血液等有直接的接触,所以,应该在口腔专科的消毒室中设置预处理池和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预处理池中的消毒液为0.1%至0.2%有效氯溶液,预处理池消毒剂需要浸泡30min。清洁区域应严格限制外出人的次数,以确保空气环境的清洁。而且消毒设备应该按照操作进行包装、密封、消毒、灭菌、储存以备使用。治疗操作的时候必须做一人一个器械、一人一套消毒设备、一人一双手套和一次性口腔治疗托盘[1]。

3.1.2门诊口腔科管理门诊口腔科室因为牙床分布的比较广阔、而且人员流动性很大、空气中存在各种飞沫传播杂菌。所以我们每天用0.1%有效氯或专用清洁剂来清洁处理装置和相关的物品表面,每天定时开窗通风30min,封闭房间,每天上班前进行紫外线消毒。而且要实行同一天签名记录系统。护士要配合好医院进行传染病监测统计的各个方面。如空气、无菌物品、工作人员的手、表面消毒剂的监测。

3.2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在口腔科之中,口腔护理人员的工作与患者的感染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加强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才能确保患者的口腔病情稳定,从而康复。首先,我们护士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了解和掌握医疗知识,严格要求一次性用品,如果证件不完整,要严格禁止使用;严禁使用没有消毒日期的灭菌包;严格禁止使用破漏的包装。在实时操作的过程中,护士和医生需要保持坐位操作,而医生坐落在患者头部的后面进行治疗,护士位于患者头部的左前方,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和护士的双手需要协同完成口腔护理。在治疗中,护士应及时收拾治疗产生的污染物或颗粒,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减少交叉感染[2]。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消毒隔离工作已经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由于护士与病人、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访问最频繁、最密切,所以护理人员的严格无菌护理操作增加了患者康复的信心。

3.3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要想将口腔科控制感染的工作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我们应及时与医院领导进行详细的沟通,以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此外,为了提高口腔科感染控制意识和自我意识,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坚决执行。我们将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方法基本要求》作为指导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我们会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感染控制以外的各种知识和会议,尤其是口腔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灭菌的相关知识培训,并且定期对其进行评价、考核,对其评估的基础上的表现给予奖惩[3]。参考文献

篇2

一、质疑促思,自主探究

当代课程改革的理念由传统的教师组织学习内容向设计学习经历变化,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语文学习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而非居高临下的概括灌输。教师要把学习的时间、思考、对话、自主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解放他们的智力,解放他们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让他们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合作交流,变“学会”为“会学”。而主问题的设计和板块思路不失为一种质疑促思,自主探究,生成课堂感悟的好手段。

主问题的设计。美国Merrill博士的“首要教学原理”指出:“当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当激活已有知识并将它作为新知识的基础时,才能够促进学习。”教师可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新颖的激疑性、探究性、发散性的主问题,激发高层次的思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促使人们进行对比的问题:“同样写水清澈,柳宗元和吴均有何不同?”要求人们综合性思考的问题,如教学《最后一课》呈现:我不喜欢小弗郎士——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他贪玩、总迟到、不爱学习,还不关心自己的国家……我也不喜欢韩麦尔先生———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好老师,他体罚学生,拿戒尺打学生;还叫学生替他浇花;甚至他干脆给学生放假,自己去钓鱼,还不认真讲课。这是我的看法,请谈一谈你的看法(小组读课文,勾画批注,讨论)。要求做出评价的问题,如《蚊子与狮子》的课尾设计:假设你是一只老虎,是森林公司的老板,因公司发展的需要,要招聘一些公司职员,正好有蚊子、狮子、蜘蛛来应聘,请问作为老板的你,你会招聘谁呢?你又会放弃谁呢?说出理由。学生回答会异彩纷呈(招聘蜘蛛:技术性人才;招聘狮子,狮子有绝对的实力,有正义感,可做公司的形象大使;招聘蚊子,因为社会需要敢于挑战的人;三个都招聘,它们各有所长。绝对不会招聘狮子,会威胁老虎的地位;不会招聘蚊子,因为会捉弄老虎;不会招聘蜘蛛,它只会等待,机会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巧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起思维火花,使大多数同学跃跃欲试。当然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产生洞察力,而不是分享信息。所提出的问题最好是开放式问题,要求经过一番深层思考后才能回答。在教学中,也要教给学生在文本研读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技巧,鼓励质疑文本,并引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的合理解读。这些质疑的过程,就是按照学情和时空推进的激活思维,推进生命的过程。

板块式设计。由于学生的兴趣有别,个性特点不尽相同,教师既要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伙伴、或者自主选择他们所习惯的方式呈现阅读体验,如朗读、表演、表述……也要善于根据不同文体和自己的风格选择恰当形式引领他们阅读体验。例如余映潮老师执教《沁园春·雪》的板块式思路设计,精简、优化教学环节,精妙的分层朗读指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竞技者、表达者、展示者,是以“学”为中心的生动的课中活动:1.读出字词句的力度。(上阕)2.读出若干字的长度,如“望”、“惜”、“须”、“妖娆”、“俱”、“数”。3.读出几个句子的高度(学生找出并齐读下阕)。层次简练,美轮美奂,给学生一种渐入佳境的朗读感受,学生在吟咏之间领略到“吐纳珠玉之声”,在展示之时体验“舒展风云之志”。又如《女娲补天》,以女娲抟黄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沟联西方《圣经》上帝用土造亚当。使学生能够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和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

充分时间思考。李希贵老师曾告诫过:“不要经不住课堂上的沉默,只有活跃气氛而没有屏神思索的和思维交锋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教师提问必须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中途不要有任何插话或干扰。不要因为暂时的沉默而慌了手脚,教师的喋喋不休、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带来的只能是学生的失语、人文的失落,也就听不到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教”不仅仅意味着“先声夺人”的积极介入,还意味着“欲擒故纵”的延迟介入,甚至“放虎归山”的不作介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时要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要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去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二、对话互动,悟意审美

新课改迫切要求教师改变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向交往互动的对话式教学转变。“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应把它看作一种阅读态度,一种研读的方式,也是一种引导学生阅读的语文教学方式。余映潮老师认为,阅读教学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就是“美”的发现,“美”的感悟过程。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思考,如何把孩子们眼中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还原为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蜀道”,让他们在拥有险境跋涉的艰难之后,终于看到风景。“学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对话,贵在引导深入探究文本内涵,悟意审美,继而发现世界,通达自我的过程,而非结论。

文本细读,深度挖掘内涵。文学大师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王君说:“文本的细读,是一种在混沌中出生入死冲杀突击,历经了脱胎换骨的灵魂历练的生命之旅,非有九死一生执着不悔的精神不能开掘出语言的通途。”教学中要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从体验语言入手,由一个字的推敲、斟琢、熏陶、感染,引导学生体悟到一个字背后的情感容量,把课上到学生的心灵里去。如《那树》,树被砍倒下时人们“只知”马路上的路灯变得更宽阔了,却“不知”什么的问题,引领学生探究出人类的盲目、愚昧、无知、妄为,感悟到语句意味深长,感情凝重,揭示了作者深深的忧患。再如的《我的母亲》一文,语言平白如话,不加丝毫雕琢,但质朴和平淡之中笔笔深情,副词的运用更是平中见奇。除了仔细体味母亲三次催人泪下的“哭”的细节,更要在“刚、就、真、实在、悄悄、最”和六个“从不”(从来没有)等副词表达效果上重锤敲打,体会作者强烈涌现的至真至纯的爱母之情、敬母之意。微言之处有大意,寻常之处见匠心。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文本探宝、寻宝的对话感悟过程,从而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于无声处听惊雷。教师挑战的不仅仅是文本,不仅仅是课堂,更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还有生命境界,这是一种全方位的砥砺和修炼。

互文解读,体味人文精神。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从语言中品悟,在阅读中思考,让课文里的人文精神自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营养。例如杨聪执教《杨修之死》,当课堂上学生对“杨修之死”的认识倾向于杨修本身的恃才自傲,自取灭亡时,教师引导学生重新看杨修,屏幕出示李敖说的一句话。又四次展现相关资料,与课文进行了互文解读,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感受到作者罗贯中在杨修身上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之悲,人才遭弃之痛,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文化心态:我们可以选择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然而我们不应该鄙弃甚至打击那些才华外显、放旷直言之人。杨聪老师提供与文本相匹配的学习材料,选择恰当的时机呈现,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步步推进对话与“交流”,让学生自学、自探、自己重新修正观点得出结论。此时教师就像是站在那塞林格笔下的“麦田”的悬崖边,不让学生迷失方向的守望者。这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是从教学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成长,是依照学情和时空推进的激活思维,感悟生命,浸润生命的历程。

假设重构,形成价值取向(批判或倡导)。教师在对话中引领学生假设重构,形成价值取向,其方式有文本角色体验、角色内省、角色评价等。如全国一等奖的课例《小石潭记》:请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为题,在文中找出融情于景的文句,与柳宗元对话。教师深情示范后学生思维活跃:伐竹取道——寄寓与世隔绝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忧伤;空游无所依——寄寓贬官永州报国无门的苦闷;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寄寓一生坎坷,前路渺茫;犬牙差互——寄寓仕途艰险......再如《春》,只有引导学生贴近儿童时代的自我,用纯洁的儿童的眼睛和天真的孩子气才能真正读懂作者独特的童真、童心和童趣,读懂文中富有江南气息、充满古典诗情画意的春之情趣美。教学《故乡》:如果你来到了平桥村,你愿意和哪位小朋友交友呢?再如教学《老王》:你认为,在与老王交往中,“我”怎么做,日后才不会愧疚?教师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教学中来,有更高的热情和意愿去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实现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流,让个体生命在对话中绽放出五彩光芒。

三、建构体验,蕴情感怀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于漪言,“教师要以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新课程强调情景建构,注重孩子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独特感悟,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学为中心的感悟课堂,通过诵读体验、品味涵泳、联想与想象、咀嚼与回味,从而拨动心弦,形成追求充满人文情怀的、闪烁智慧光芒、荡漾融融爱意的美的教育境界。

美读、演读,体验情感的醇厚。诗人郑敏说:“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了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诵读是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文学作品是生命张力的载体,包含着中国文化的血脉、根基乃至生命基因。教师只需督促诵读,“放牧南山”,非诵读不足以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非诵读不足以让学生感悟到这些美文本身情感的温度、深邃之意。有些散文如《那树》的第八段:“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美文本身创设庄严、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悲剧色彩。再如王君教授《老王》时认为《老王》其实是很难读懂的,那压抑在文字中的躲躲闪闪,那缠绵在语言深处的欲说还休。为此,她针对五处语言点,设计了五个多样化的诵读情景,努力化平淡为神奇:1.自述身世,理解老王被社会遗弃的痛苦。2.饰老王,创造性对话,理解老王没有家人的孤苦无依。3.饰看客,“演说”社会闲人对老王的挖苦讽刺,理解社会对老王的凉薄。4.演读老王和杨绛的对话:理解老王有“房”无家的痛苦。5.诵读文中反复出现的“只”字,感受老王的走投无路。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富有探究、充满乐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获得心灵的理解、震憾。引领学生在演读中体悟到最浅淡的文字,却承载着一代精英知识分子对灵魂的叩问,从而对淡朴的文本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

感性唤醒,建构人文情怀。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有位老师教学《归园田居》,导入时播放了羽泉演唱的《归园田居》歌曲,并展示歌词,有效地引领学生的情感走向,激发了下文的深入探究。在课快结束时,此老师又展示了一系列材料:“‘开心农场’的游戏”、“农家采摘游图片”、“英国女王的‘后菜园’”、“美国奥巴马‘有点田’”、“北京现实版的‘开心园’”,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到了田园生活别样的魅力,从而更好地领悟了陶渊明的情怀。又如《聊斋志异》设计结语:尝尽世间辛酸,识遍人间艰辛,阵阵风霜化神奇,片片丹心寄聊斋。狐仙花妖亦懂情,一哭一笑皆醉人,最是书香能致远,痴心浩荡铸经典,人鬼情未了,《聊斋》成了我们的、也是世界的《聊斋》。同学们抽空到“聊斋”坐坐!这样的一些教学语言,不但能显现出一种教学艺术,营造情感氛围,还能促发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此种种,诗意的课堂,精神的沉淀,情感的语文,才能培养出有思想高度,语言深度的文化人,真正实现语文的终极目标。

再如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上《春酒》,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文眼“到哪里去寻找真正的家醅呢?”的蕴意,课件出示琦君其他文学作品资料。这些文学作品的植入,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回归到文化的大背景和传统知识分子的乡土情结之中。这是借助感性材料,建构情景,巧妙无痕地帮助了学生深切体悟到琦君特殊的乡情。

语文教师,呈现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让学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我,感悟自己,感悟人生。关注学生感悟是新课程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教师应以“学为中心”,努力呈现感悟的课堂,做学生生命的牧者。就像生本教育倡导者郭思乐教授所说: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知识的“纤夫”。当然,这并非是对我们当前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阅读教学作出的必要调整、完善和发展。几点粗鄙看法,惭愧贻笑大方之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篇3

诚然,小草之所以要破土而生是因为它对生命的珍惜;花儿之所以百开不败是因为它对生命的呵护;松树之所以四季常青是因为它对生命的眷恋。生命的多变却让我时常感叹,感叹它的脆弱,又感叹它的顽强。可以在高山之巅顽强生长,却又抵御不了那冰峰之寒。可以与海中的霸王搏击,却奈何不了一个无心之矢的大浪。

生命不是永远,它在不停的消逝,若它能永远延续下去。即花开花落也不会惹人黯然生情;草枯草长也不会令人情生嫉妒。

生与死其实没有距离,但生比死似乎要更痛苦的多。死只需要一时之勇气,但生却要一世的胆识。生死一转念,火灾、车祸、溺水一切人为灾害随时随地夺走一个又一个生命。那些生命在呼救、叫喊、、甚至乞求上帝渴望获得重生,渴望生的曙光。死神带走了这些原本不应该被带走的灵魂,因此我仇恨上帝的存在,因为他对这些生命的爱太过脆弱,脆弱到他们失去自我安全意识。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生命,而“安全”是“生”的代表,“命”的主宰。但也昙花一现般的短暂,所以人类不应该去固执相信那渺茫的上帝。如果想好好生存那就应该好好掌握安全知识,我们不知道灾难何时降临,但我们应提前准备,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它不应该被“安全”二字束缚。

篇4

生命意识,顾名思义,指的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命主体的生存状态、存在价值和最终归宿的自觉的体认、反思。在对生命意识的深入思索中,对于死亡现象的观望与反思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儒道两家无疑都对死亡采取逃避的心态:儒家主要将目光集中于现实人生的功利追求之上,并不直言死生之事,试图在对生的价值的追求中缓解对死的恐惧;而庄子讲求的“生死齐一”的齐物论思想,似乎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但道家也讲“全生”,并批判了那些“危身弃生以殉物”[1]P800的行为,主张“乘道德而浮游”[1]P534。受此影响,虽然在各种文学题材中都曾抒发对于生命、人生的或显旷达或觉消极的感叹,却很少能因此与死亡走的太过亲密,所作的思索也大多限于对生命的普遍而宏观性的把之握上。可以说,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没有任何一个主题可以像悼祭主题这样距离死亡如此之近,体悟如此之深切。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意识的阐释与体认体认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极具个性色彩,是对于自身生命的独特的审美关照,但人类生命原本就有共通性,所以关于生命的体验最终也具有共通之处。

一、生年有终的人生感伤

生而有涯,是人类无法改变的现实,其中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生命的有限性;一是死亡的必然性。生命的有限性在文学中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短暂、生年有限的感发上,伤悼生命的离去,体味生命短促的悲凉是主要的情绪。生命的有限性,接续的便是死亡的必然性。正因着生命有终,才必然有死;也正因为生命终结的不可避免,才会令人分外悲伤于人生的有限,二者相依而生,不可断裂。

生命短暂的感叹背后呈现的生命现象本质实则是人的个体时间意识的流露。在宇宙洪荒、自然循环、四季更迭的大时间背景下,人的个体时间有限而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生命虽然渺小如此,却仍旧是个体生命主体拥有的全部。也正是意识到个体时间的短促,才会有看到他人时间耗尽时的绵绵伤感,悲从中来。文人们知道,终有一日,自己也会面临同样的结局。

对于人生苦短这个再平常不过的道理的感叹与领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却数量可观:“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2]P32“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3]P155等等,这样的诗文触目可见。与其他以伤感为基调的忧生作品不同,悼祭文学的生命感伤是基奠于死亡的沉重土壤之上的,并非单纯的伤逝忧时,对生命有限的普遍感伤。人生本就短暂,时光总是易逝,而经此一别,再无相逢,不禁令人哀断愁肠,更不用说掺杂了文人们清楚预见自身结局后的沉痛之感了。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病几多时……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5]P74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氏的诗句。首句以爱妻亡故后自己的孤独处境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双重悲哀,既悲妻亡之故去,又悲自身之处境。诗人由妻子的死亡引发出了对人生短暂、自身命运的思考:人生旅途长不过百年,想来自己活在这世上的时间想来也所剩不多了,终究逃不过死亡的命运。而后人生的无常又让其对死后能否与爱妻合葬不敢有所奢望,更不用说来生再聚的愿望了,令人感伤无限。

二、面对死亡的恐慌焦虑

任何的个体生命,都始终存在着一种企图将自己的生命长久的延续下去的渴望和冲动,但生而必死的残酷现实却又将其无情的粉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使得个体生命必然要对自己的终极表现出深深的忧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6]P91 这是孔子的焦虑,又何尚不是人类共有的焦虑!望着滔滔奔流,不禁令人联想到生命也如同这水流一样,匆匆而去一刻未曾停歇,每逢思此不免心忧。悼祭文学正是从作品的字里行间将文人面死而生的恐慌焦虑展现出来。

在心理学意义上,焦虑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不安或恐慌,是对即将面临的具有危险性,抑或不利处境的事物的本能的反应,多表现为不愉快、紧张甚至痛苦。光是想想人生终黄土的客观事实,便已足够令人心生忧虑了,更不用说真正面临亲朋的死亡时所带来的不安了。悼祭文学对于这种死亡焦虑的展现,正是通过其对于生命的悲剧性认识而表现出来的。“变生仓促,哀哉上天,死生常理,我故晓然。”[7]P159(王十朋《祭令人文》)从诗句中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内心潜藏的对于生死无常的不安情绪。妻子的死亡对于诗人而言是件太过仓促的事件,诗人对于生死的自然法则固然是再明白不过的,却还是不免深感哀伤。这哀伤不仅有对亡妻之死的难以接受,还有对生命短暂、无常的不能平静。“我生纵有涯,焉能学蒙庄。”[7]P425(毕沅《四十生朝自述》)一句中更是清楚地表明了其虽知生死皆有时,却无法做到像庄子那样以旷达的心态面对内心的死亡焦虑。人的必死性和情感上的难以接受所形成的反差,更添一份生命的悲伤与无奈。

值得说明的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至深的儒道两家,对死亡采取的都是相对回避的态度,并没有正视面死而生的焦虑恐慌,因此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消解。虽然儒家企图以追求“三不朽”来缓解死亡带来的压迫感,但有时过于执着于现实的生活,沉溺其中不对死亡有所思考,反倒会在面临生命的终极之时产生更多的恐慌。但伤悼文学却使人通过对生命易逝、人生短促的哀伤之情的抒发中得以缓解。文人们虽然对死亡深怀焦虑,虽然充满了对生命悲剧性的认识,但也不会消极的否定人生,更不会将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

三、痛并热爱

死亡是生命这条单行道的终点,它的高墙坚固无形,横亘于未来的途中,没有人清楚,也无从选择何时就会与之相撞。当生的热切欲望遭遇无法穿越的冰冷的死亡之墙的阻挡之时,便会油然而生一种生命的疼痛感。因着撞击的疼痛而来的还有一种对命运的无奈。这痛不仅仅是因为死亡在生理上的不可超越性,(下转第122页)

(上接第120页) 更缘由伴随生命而来的艰难困阻,以及一切对个体生命的否定因素――生命的不自由。死与生都是不自由的。

生而为人,注定无法摆脱的东西、后天加予生命的重负实在太多,亲人、朋友的死亡便是所有负荷中分量不小的一笔。这痛包括了“一往何时还,千载不复生。”[8]P14(潘岳《思子诗》)对死者生命不可挽回的叹息,“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5]P102(梅尧臣《悼亡》其三)对死亡本身无从避免的伤感,“本期百岁恩,岂料一夕去。”[9]P74(梅尧臣《怀悲》)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感慨,“吝妙赏之不留,悼知音之已逝。”[10]P263(江淹《伤友人赋》)对憾恨不可弥补的惋惜等等。

与此同时,更应看到,文人们并非一味的沉溺于悲痛之中,这些对死亡的哀愁,恰恰反映出的是对生命的深深眷恋。没有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便不会生出如此沉重的忧伤疼痛。哀愁越是深沉,眷恋越是热切;越是因哀愁而疼痛,越是因眷恋而热爱。“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11]P89他们是在生命的疼痛中挚爱着生活的美好。

四、悼祭文学生命意识的现实意义

死亡的存在,一方面是生的否定,但另一方面却恰恰成为了生的彰显。没有了死,也便无所谓生。只有在死亡面前,才能使人领悟生存的意义。但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对其加以间接的体验。文人悼祭作品正是通过对亲近之人的死亡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来反观生命和人生的。他们对生命存在、人生价值、生命情感的领悟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所在。

首先,是对于死亡的审美超越。虽然在客观理性上死亡有着绝对的不可超越性,但在主观的思想情感上,即便是死亡也阻挡不住生命的光芒。斯人虽已逝,却依旧以记忆的形式继续存活于生者的心中,而诗人们又以文字的形式将其曾存在过的痕迹和对其倾注的情感封存在了虽经千年百年而犹未衰的诗句文章中,使亡者生命的痕迹及作者对其的情感一并存活至今。作者则凭借自身的深情动人、思想启发人,以其对生命的强烈感触震撼后人,使其得以不朽。这无疑是蓬勃的生命力量对死亡的一种超越,让生命的虚无之感稍显淡释。

其次,启发人们要把握生命。在悼祭文学生命意识的探求中,我们看尽了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无常、死亡的必然。也正是这些消极的因素更增了生命的可贵和我们应及时把握、用心珍惜,让生命少一分悔恨惋惜。正如罗洛・梅说的那样“有些人直到通过某人的死,体验到友谊、奉献、忠诚的可贵后,才懂得什么是深挚的爱。”[12]P118固然这是由死亡衬托出的死者生前的可贵,却不免令人惋惜,为何总在失去后才幡然醒悟?古人之伤,足以为鉴。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2010.03重印)

[2]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谢思炜.白居易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08(重印)

[4]尚永亮、高晖.十年生死两茫茫――悼亡诗百首译析[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2011.07重印)

[6]胡旭.悼亡诗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7]郭秀华.高培权.历代哀祭诗词精华二百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8]朱东润.梅尧臣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篇5

雷平阳的诗集《云南记》立足于云南大地的各种生命现象,通过独特的生命视角,构筑了一个广阔而又苍凉的生命世界,表达了诗人的生命本体观和价值观,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一、对原始自然生命的抒写

雷平阳在《云南记》中,用云南大地上壮丽的自然元素,组成了一道独特的生命景观。其中的自然意象群主要有山川草木,天空大地、荒冢杂草等。到处都充满着生命迹象,凸显着生命的可贵。诗人常用细腻的笔触、移情的手法,写出自然植物玉米、葵花、茄子等生存密码,通过对层层包裹的“玉米杆”,散落地下的“脂粉”等生命细节的微弱变化,表达对生存的强烈渴望,并感叹季节的更迭,把它们赶入生命的下一个轮回(《下川坝的秋天》)。诗人还有不少关注动物生存状态的诗作,如直接以动物命名的《田鼠的歌唱》、《翠湖上空的海鸥》、《捕鼠记》等。天空的飞鸟、地下的田鼠、深山密林中的昆虫,构筑成了一个立体的生命世界。无论动物还是植物,诗人在赞叹它们能顺应自然、并因云南特有的山川得到了暂时的栖居地,也感叹着它们期望长久平和的生存却因为人类的贪婪介入变得危机四伏,尽管出于生的本能在拼尽全力,奔跑觅食,繁衍生息,却仍逃不了人类的天罗地网。诗人用泣血的文字书写着动物的生存状况和灭亡悲剧,为的是告诉人们,动物和人类一样拥有平等生存的权利、生存的欲望和生命的尊严。表达了关注动物的生存,珍惜动物生命的生态和谐观。

二、对边地人生命状态的抒写

动物的生存状态如此,那么人类呢?怒江人的生存是艰难的“这儿落后/一头牛在乡村公路上/啃草,不知道喇叭,保持着/吃的速度。/……/这儿贫穷/穷得怒江两岸,山,高,高如教堂/天,空,空如展开的经书/穷得只剩下充盈的自由。”[1](《怒江,怒江集》)怒江人民拥有的只是脚下这片贫瘠的土地、高高的山脉和滚滚向前的怒江水。《昭鲁大河记》在对父老乡亲生命历程的回顾中,贫穷、饥饿、挣扎、死亡,构成了昭鲁人民的生命字典。为生活所迫的年轻人,抱着改造贫困的愿望走出大山,他们用自己的生存方式,祖祖辈辈怀着希望抗争着努力着。

雷平阳在其诗歌中还透露出自然回归的生命哲学观。“献给我的父亲雷天良”的《云南记》诗集里,不仅记录了父老乡亲的生命历程,也回忆和安放着父亲艰难的一生。其中的《祭父帖》体现着诗人关于生命的思考。父亲生前的一切,历历在目,死去的人,活在亲人的思念里,但一切归于尘土,生命得到了自然的回归。“把肉身一点不剩地还给大地,得救了/空气里的步伐,又快又轻/”[2]人的身体,来自大自然,又回归土地,这就是生命的自然轮回。人类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很多时候,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让很多无辜的生命消失陨灭。那么,在人类生命的尽头,是不是也应该把自己交给自然,让自己的肉体回归大地?只有这样,归于尘埃,融于泥土才是生命的最好的归宿。可以说诗人是用自己的身躯去测量大地的体温,用自己的灵魂去领悟生活的真谛,用赤子之心去感悟家乡的生命,才有了这生命中的感悟。

三、《云南记》呈现生命意识的艺术特点及成因

雷平阳的诗歌,本着对云南大地的热爱,用反复斟酌推敲的口语化、质朴的语言,抒发着对生存的关注和对生命的敬畏,勾勒出厚重的生命,呈现出超越地域限制的现代性启示意义。

1、生活细节呈现壮观的生命

一个真正能够把握住生命细节的诗人,才能真正地握住生命的脉搏。雷平阳的诗歌,能从现实生活的细节之处窥见生命的力量。在《怒江,怒江集》、《昭鲁大河记》、《春风咒》等长诗系列中,对植物生命的呈现细至苦荞的血管、葵花的脂粉、细小的松针等,刺入生命的内部,迸发出震撼人心的生命能量。诗人对动物的生存与灭亡,也能感受到田鼠“细碎的牙齿跃跃欲飞”,各种昆虫间的“窃窃私语或鼓腹而鸣”等,正是对这些深入骨髓的生命细节的感触,才能捕捉到动物界生命的狂欢。在描绘边地人的生存困境及抗争时,从个体生命体验入手,将自己细腻的情感经验沁透在细节的提炼和描写中,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感悟生存的艰难,感叹生命的厚重。如《祭父帖》对父亲一生的重塑,就从父亲的点滴生活细节里,呈现其“为生而生”的艰难,用泣血的文字表达一个乡村孝子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勾勒了父亲平凡却壮观的生命。

2、质朴语言雕琢厚重的生命

雷平阳诗歌语言的生命力,是通过对词语的深度凝练体现出来的,诗人在《词语》一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词语运用的踌躇:“一个接一个/生病的词、乞求的词、泡在血汗中的词。”[3]诗歌中呈现出来的语言,都是由一个个泡在生命血汗中的词语累积而成的,并在精雕细琢中展现出生命的厚重。诗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环境以及创作观念,决定了他的语言有着农民的质朴,却又不失石头的坚韧,泥土的厚重。正如家乡父老乡亲的生命一样,朴实无华,简单自由,却在冥冥之中散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我们体会到生命澎湃的激情和退潮后的自然平静,生于自然,归于泥土。将关于生存的艰难、生命的苦涩呈现在字里行间,让人伤痛却又无力。

3、《云南记》中生命意识的成因

雷平阳“生命意识”的形成,既是生活成长环境的恩赐,又来源于各种生命体验和生活感悟,同时也离不开时代背景的渲染和云南地方文化的熏陶。

诗人童年生活的地方,是云南昭通市土城乡一个叫欧家营的农村。由童年玩乐带来的对山川草木的熟悉,对昆虫动物的了解,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他在《云南记》的自序中说:“从阅历中来。这是我私底下恪守的不多的写作规矩之一。”这样的阅历构成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尤其在父亲离去之后,对生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异乎寻常的感悟:生的艰难,死的疼痛;生于非命,死亦非命。

成人的诗人生活的昆明市,是现代都市生活的缩影,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但木制的家具、花鸟市场买来的泥土、餐桌上的野生动物等,都让他感到生命窒息的疼痛。他想逃离,想寻找到生命的原始动力。于是,他开始在“坟地上寻找故乡”,开始回忆起远在昭通的父老乡亲,童年的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家乡的一切,融合成一部生命的乐章。《云南记》正是为纪念这些生命的价值而诞生的诗集。诗人将云南大山精神和高原情怀熔铸在父老乡亲的生命历程中,为读者描绘了云南大地上的各种生命景观,给了当代人们以生命崇高的启示,从而彰显出生命独特的价值意义。

总之,雷平阳的“生命意识”,与现当代中国文坛大家们基于小说等文体对“生命意识”的直观书写也有所不同。他的写作,是“有根的写作”。从大自然中找寻生命的动态,为动植物的生命呐喊,既表达了父老乡亲生存的艰辛,生活的无奈,生命的厚重;也体现了动植物生存的秩序,生命的挣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生命理想,体现生命存在的意义。

【注 释】

[1][2][3] 雷平阳.云南记[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9.62.141.20.

篇6

作为一名教师,站在讲台前,我们的课堂便是向学生传达生命价值最好的渠道。高中生物新教材中也处处蕴涵着对生命价值的阐述。

一、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教材处处体现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中提到了生物多样性,并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特别是潜在价值,目前我们人类还没有发现和利用的一些价值,万一没有保护好,我们将无法再发掘利用。所以,我们更应该有这种保护意识,参与到保护濒危生物的活动中。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等同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有一次,我带领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探究污水中微生物种类和生长状况的研究”,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数量和形态特征,并连续一个月观察微生物的生长状况。当学生用显微镜看到肉眼所无法看到的生物时,更多的是惊喜和感动,他们体会到了生命的多样和美妙。使学生懂得应像敬畏人类生命一样敬畏其他生命,关爱生灵。在此基础上,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最早的生物是单细胞的生物,通过漫长的演变,才得以进化成我们人类。于是学生有了更深的感叹,感叹生命的来之不易。

二、认识生命,感谢父母赋予生命

从父母的艰辛中,孩子们懂得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善待母亲,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生命,这也是生物教学中最值得倡导的主题:知道生命既属于我们自己,更属于家庭和社会,特别是辛勤养育我们的父母。于是便有了在母亲节时给孩子们的叮嘱:“孩子们,给妈妈一份礼物或是一份祝福,哪怕是一个再简单的拥抱。”孩子们懂得了感恩。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们渐渐学会与人为善,学会理解和尊重养育自己的父母、教导自己的老师和共同学习玩耍的同学、朋友,学习与他人沟通与交往。在各种探究性的实验与各种调查活动中,进行小组活动与讨论,培养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欣赏生命,感叹生命如此美妙

《遗传与进化》中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学生动手组装了DNA的模型,无不钦佩于DNA独特的结构之美。之后向学生介绍DNA的特异性,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禁感叹起生命的美妙。同样,大自然中的万物也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独特的美来感动孩子们,动物、植物哪怕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学会欣赏生命,爱惜生命。

四、珍爱生命,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

正是出于对父母的感恩、对生命的感叹,才有了对生命的珍爱,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但是,疾病、战争却给人类带来了无比沉痛的灾难。如今,正悄悄地向我们伸出了魔掌,吞噬着那些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人们的生命。鉴于此,对我们学生要进行珍爱生命教育,它是我们做教师的职责。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科学、技术、社会 拒绝,慎用心理药物》一文中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为什么要远离。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吸毒人员的照片,当血淋淋的照片向学生展示时,表现更多的是震惊,为它的危害而震惊,于是便有了远离的坚定信念。让他们了解我国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增强禁毒意识。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禁毒宣传活动。

五、成全生命,让生命得以延续

生命教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从爱惜自己的生命开始,逐渐发展到关爱自然、关心他人、关爱社会。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学会爱护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和关心他人的生命,让他人的生命可以延续。

六、认清生命的脆弱,学会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篇7

[关键词]生命 感知 感悟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74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是《生命 生命》,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作者用朴实简洁的语言,抒发了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之所以选编这篇课文,其意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二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情的分析,教学时可采用以下四个环节。

一、扎根文本,感知生命

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阅读什么”的问题。扎根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如何引领学生阅读文本,教会他们读懂文字背后隐藏着的人生智慧呢?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我们不能指望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我们必须聚焦核心目标。

目标怎样确定?正如薛法根老师所提倡的:学生已经掌握的、读懂的,不必教;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不必教;学生读不懂、学不会,教师教了学生也未必能懂、能会的,也不必教。这课的教学,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生命是什么?这个话题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太抽象。引领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是教学重点,也是核心目标。化解重点的办法必须立足文本,依据学情。

上课伊始,教师努力创设情境,精心选取“鲜花盛开”“竹子破土”“小鸟喂食”这三个极具代表性、极具象征性的场景,让学生驻足欣赏,用心体会。从学生们那一双双惊奇的眼睛,那一声声由衷的赞叹中,可以看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在学生谈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揭题:“一粒种子要冲破多少阻碍才能看见阳光,一朵小花要经历多少风雨才能绽放美丽,这些感人的画面,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同一个词,那就是——生命。正因为生命是如此的顽强、美好、旺盛,它才能引起作者的思考。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跟随台湾作家杏林子一同思考生命,感悟生命的深刻含义。”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聆听心跳”这三件事让学生思考。整节课,教师创设出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可感可触。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于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感悟到:生命是飞蛾求生的欲望,生命是沙漠中的仙人掌,生命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松,生命是砖缝中不屈向上的小瓜苗……这是立足文本对“生命是什么”的原生态的解读。

二、品读文本,感悟生命

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是有限的,仅仅是个例子,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如何超越文本,打破文本的限制呢?回归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必然。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阅读教学将是死水一潭。这就要求教者具有一种透视文本的阅读眼光,找到文本与生活的链接点,选准切入点,在学生所不能达到的地方穿针引线,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获得拨开迷雾、豁然开朗的阅读。比如,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只掌心中的飞蛾,就是落入砖缝中的那颗种子,然后感受自己的心跳,谈感受。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面对生命,人们有两种选择:“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那我们应该做何选择呢?如何做才能好好使用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生活中有没有糟蹋生命的事例呢?教师再适时补充杏林子的材料,让学生走进杏林子,与作者同喜共悲。飞蛾、瓜苗、心脏都是寻常的生命,为何让作者如此震惊呢?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仅凭三个事例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在学生沉默的时刻,教师补充了作者的背景资料:作者是一个曾经对生活绝望了的残疾人。由此,学生豁然开朗,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可见,课外资料的引入必须立足文本,选择时机,在学生愤悱时,将阅读引向深入。这样,学生对生命是什么又有了深层次的思考,于是发自内心而又富有哲理的诗一般的话语便层出不穷了:生命是不屈的抗争,生命是一种希望,生命是一份坚持,生命是一种付出,生命是一种拼搏,生命是一种无私的爱……这是超越文本对生命是什么的领悟。

三、回归文本,善待生命

语文阅读教学适度扩容、拓展是必要的,但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果。因此,回归文本就是牵着风筝的那条线,任凭风筝飞得再高,教师都应紧紧抓住文本的线。文字是帮助我们了解文本、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的重要工具和依据。只有带着学生认真研究这些符号,踏踏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们才能对文本有真正的理解。这课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找出感动的句子;其次让他们驻足品味——抓住重点词语,细细品味,交流自己的理解;最后跳出文本——汇报自己的感悟。学生们经历了沉潜、品味、醒悟的心路历程。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隐藏着作者对自我生命的深刻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作者藏在其中的言语意图。如:“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或是白白糟蹋它。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有限的生命可以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要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几句话无不包含着善待自己的生命的呐喊。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咀嚼,学生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将得以升华:生命是一种担当,生命是一份责任,生命是一种无私的爱……这是回归文本对生命是什么的自我认识。

最后,教师设计了给题目加个标点的训练。课尾的这道训练题有一石三鸟的效果:一是引发学生对文题与内容关系的思考;二是引起学生对文题的关注和推敲;三是引起学生对文本情意的回味与想象。有的学生说:“我会加两个感叹号,因为我要反复强调要珍惜生命。”有的学生说:“我会加一个问号,一个叹号,因为开始作者是在问自己生命是什么,后来她理解了生命是什么,所以用这两个标点符号,从疑问开始,由震撼结束。”也有的说:“可以先加顿号,再加感叹号,因为每个生命都可以变得杰出。”由此可见,一个文题,只要设计得当,也能生发出精彩的教学智慧。

四、拓展迁移,思考生命

篇8

自然孕育了万物。万物在自然的怀抱中栖息繁衍、生生不息。三十五亿年来,历经沧海桑田的巨变,地球上的生命在无数次的沉浮涤荡中,得以艰难地延续,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地球这一有生命的星球,渐渐成了生命蓬勃发展的乐园。从高山之巅到深海之渊,从极地到赤道,从沙漠到雨林,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无不呈现出生命的缤纷和灿烂……即使是在超过生命存在的极限条件下,在温度高至100℃以上的地方,在温度低于零下100℃的地方;在高盐度的地方;在没有一线光亮、温度极低、压力极高的深海海底……在各种各样极端的环境下,生命以超乎人们想象的状态生存着、发展着,构成了地球极端环境下的独特风景!这样的生命面前,除了感叹奇特和不可思议,人们是否用心感到了生命的顽强和超越常俗的坚守?是否在看到这些极端环境下的生命,而产生一种对生命本元的精妙感悟?

当看到南极荒原气温低至零下100℃、几乎没有液态水存在的岩石上的名为隐生苔的苔藓群落,看到非洲极度干旱地区一种黄细心属的小植物,在偶尔的一场小雨下,仅用八天时间就能完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而后新一批繁衍生命的种子继续耐心等待……我们的内心是否应该为这些极端环境下生命的坚持,生命的顽强,生命的热爱作一次放下和敞开?生命在自然的怀抱中本无贵贱、本无分别。通常看来,这些生命和其他生命是不一样的,即“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荀子·王制》)。极端环境下的生命,也许有生而无知也无义,但如果人们愿意放弃高傲、放下自我,用心倾听无声的生命,用心感悟这样生命中的内在,就能体悟到这些生命有知且有义。它们知道珍贵,知道珍惜,因为相比于给人类的,天地自然给它们的太少太少;它们有对生命的更多的向往更大的爱;它们以一种生命坚持和不屈不挠,来报答天地,来启迪万物和人,它们有知且有义!

作为“万物之灵”和“天下最贵”的人,有知亦且有义,是否应该对天地、自然给人类如此优越的生存环境,以及如此的厚爱和善待充满感激?是否应该对天地、对自然满怀敬和爱?是否应该对天地自然有一种源于内心并坚守于行的善待?是否应该对一切生命给予发自内心的尊重?是否应该摒弃人心性中存在的自我、自大和贪婪?

在如此顽强的生命面前,人难道还不能摆脱内心的软弱和恐惧等这些人性中的脆弱吗?极端环境下的生命,不低不贱,不卑不微,美好无限,让人知道了人性中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性的可贵。极端环境下的生命神奇、坚毅和生命之爱,以历尽艰辛和苦难后对生命的诠释,启迪人们感恩天地,爱护自然,尊重万物生命,放下自我,从自私和贪婪中走出,投入生命的无限美好中……

篇9

正确读写“打扰、欲望、不屈、茁壮、震撼、糟蹋、有限、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朗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等方式,掌握5个会认字、8个会写字及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领悟作者对生命所持的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课题。

在《永生的眼睛》一文中,我们明白了:“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我们的生命就能得到永生。”那“生命”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内心世界,看看她对生命有怎样的看法。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师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打扰、欲望、不屈、茁壮、震撼、糟蹋、有限、听诊器

(2)指名认读,纠正字音。

(3)齐读所有词语。

(4)交流识记方法。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把字词放入文中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讲了相关的几件事?

(2)学生汇报,师梳理并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

四、再读读文,重点探究。

(1)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分段读课文,并注意点评。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正确抄写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并阅读杏林子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要求会写字词,同桌交换,当堂订正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课文共写了 “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这三个事例。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想一想,这三个事例引发了作者关于“生命”的哪些思考?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感悟“飞蛾求生”。

默读“飞蛾求生”这一事例,找出这段文字中描写飞蛾求生的句子,把有所触动的句子画出来。指名交流。

预设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在这段话中找出表现飞蛾求生的词语?(挣扎、极力鼓动)

引导学生体会这两个词语。(什么是挣扎?联系小时候捉蛐蛐的经历,体会。极力是用了多大的力气?用尽全身所有的力气)把词语放回句子中,再读这句话,读出飞蛾对生的强烈渴望,奋力挣扎求生的精神。

师:如果此时,你是这只小小的飞蛾,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句子最后的感叹号,说说感叹号想要表达什么,这种感叹的语气让你感觉到什么?指名朗读,体会飞蛾极力挣扎求生。

师:望着这只挣扎的飞蛾,文中哪个词能表达作者此刻的心情?(震惊),如果此时你作者,你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出作者对飞蛾求生欲望的震惊。指名朗读。再次关注感叹号,让学生体会到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在我们平时的朗读和写作中,用好了标点符号,就可以使自己的情感表达得到升华。

课件出示事例段落,配乐朗读,师生合读。加深感悟。

2、小组学习,合作探究课文三、四自然段

回顾学习“飞蛾求生”事例的方法:默读、感受、交流、朗读

(1) 交流“瓜苗生长”。

过渡:那娇嫩的小瓜苗又会那些令我们意想不到呢?

学生汇报并说体会。

师:一连使用了两个“竟”字,说明什么?(出乎意料,丝毫没有想到)

师: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为什么作者为这粒种子感到震惊呢?(联系上下文理解:是“掉”而非“种”;扎根砖缝而非泥土,没有阳光)难怪一连用了“竟然”和“竟”来表达作者的意外!

师: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瓜苗害怕吗,退缩吗?哪几个词能表现出瓜苗的不屈向上?(冒!冲!不屈!茁壮!)假如你就是那粒香瓜子,会怎么想?指名回答。

师:此时,你想对这棵小瓜苗说什么?带着你的感情读一读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

再读课文事例,加深感受。

(2)交流“倾听心跳”。

师过渡:一只小小的飞蛾,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为了争得一寸光阴、一线生机而顽强拼搏着。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学生汇报并说体会。

师:是的,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在这么短短的几句话里,蕴含着很多的意思,我再请一个同学读这段话,请其他同学们听一听,看看你能想到什么?(指名说感受)

师:知道什么叫“白白糟蹋”吗?(浪费)怎么做是糟蹋生命呀?(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言)

师:可是,我们不能够白白的糟踏生命。杏林子在这段话中所没有说出来的话在文章的第五段都说出来了,我们一块来读一下。(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走进作者,感悟作者情感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杏林子资料,指名说一说通过对杏林子的了解,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向她学习怎样的品质和生活态度?

四、总结升华情感

其实,杏林子的生命和挣扎的飞蛾、不去生长的小瓜苗相似,虽然那样脆弱,但她却永不放弃,用精彩的文学作品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价值。让我们把所有的感动与震撼都融入到朗读中吧。(指名读,评价,齐读)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篇10

也许,显示是残酷的,人情是冷漠的,致使人们只看到了生命的卑微和痛苦,从而轻言放弃;也许,憔悴的面容,过重的压力,使人变得不堪一击,禁不起生活小小的锤炼,从而轻言放弃;也许,人生苦短,去日苦多,人们只能带着面具,行尸走肉般地生活着,从而遗忘了生命的色彩及滋味,并而轻言放弃……

可是,你看,春天是那样的生机勃勃。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抓起黄沙扬向天空,把天空拨弄得迷蒙而热烈;又像一个不高明的小偷,溜进房间时却不小心撞响了门,把你的心思捉弄得跃跃欲试。难道你没发现春的纯净,夏的热烈,秋的清澈,冬的肃静?它们像不同的音符,却跳跃着一样的勃勃的生命律动!

君不见,古人尚且知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从而吟出“老冀伏枥,志在千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豪言壮语,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篇11

但这些身陷困境仍坚毅不屈的人们却更让人肃然起敬,在这里,我们把司马迁和屈原的生死抉择作个比较:他们同样是遭受挫折,但他们却做出了相反的决定,司马迁选择了生,屈原选择了死,虽然两者选择方式不同,但都表明了在生命的自我选择中实现了生命意义的超越,而司马迁的生命超越则是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难,通过著述摆脱对生命价值的困惑和疑问,在对历史的思考与描述中获得生命的尊严与生存的终极意义。司马迁的“隐忍苟活”,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垂名不朽,实现人生价值;屈原的“毅然赴死”是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

在生与死的抉择上,对生死有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人在选择死亡的时候,这种死是否是必须的,比如刘胡兰、、谭嗣同这些人来说,他们无法选择苟活,他们的死是必须的,他们只有赴死才能体现人生价值。

但在人们自身可以选择生死的情况之下,笔者认为活着比死去更具有意义。每个人都有理想,在人们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一旦理想得不到实现,就选择以死明志,那么理想永远不会成为现实。也就不会有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越国也永远不会复国,也就是说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就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之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之路,从而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生存之道,在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任何选择死的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比如《渔父・楚辞》中屈原说的“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正说明了屈原在“美政”的理想无法实现时,就用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有人说这一行为表达了屈原宁死不屈,对自己理想的珍爱、执着,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但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屈原投身汨罗,以此结束了生命,那么,试问一个人都已经失去了生命,那么如何去执着、珍爱自己的理想,人死了,理想便不复存在,那么,又如何体现所谓的价值取向呢?我想屈原的死并不是浑浊的世道所致,而是他自己的性格所决定,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在“美政”的理想破灭之后,除了死,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吧!而这种死是毫无意义,在这里,笔者并非批判三闾大夫,只是提出这样的质问罢了。

篇12

生命,这是一个多么严肃的不容人可以因为失责而可以轻易亵渎的字眼;生命,这是一个多么值得人珍惜到不容人可以因为偶尔的一次失误就可以潦草结束的字眼。生命之重的不可承受,让人弥足珍贵。让人小心翼翼、让人倍感珍惜,怎么可以草草了事,用金钱衡量,用权力来掩盖它的真实性?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让人不敢懈怠关于生命缺失的理由,让人没有理由去解释生命之重的陨落和耗损。该怎样去面对那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在瞬间失衡和坠落的现实?该怎样面对鲜活的生命之重承载着那已逝去的生命之重?

尼采曾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过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颇负盛名的著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人们常常感叹生命的沉重,活着总有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为什么会感到沉重?是因为相信生命可以永恒轮回吗?认为今日的选择或者是现在所做的事会对以后抑或将来甚至是来世都会有着深刻地影响和必然的联系,所以,当你面对眼前的事情并且作出选择的时候,才会患得患失,忧虑重重,使每一次的选择变得沉重,以至于使生命也变得沉重。

篇13

珍惜生命,是我们的权力也是义务。

它体现了成为生命的我们存在的意义:作为一个生命,所要经历的有幸福、快乐、轻松,但是苦难、艰辛与挫折也是必然存在的。我们不能在生命的大声感叹生命多么的美好,我多么热爱生命;却在低谷的时候,轻易地就气馁,转而指责命运的不公。

命运是公平的,就像埃斯库罗斯说的: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 每个人都会经历好的与坏的,在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快乐着;不同的是在面临苦难的时候的态度:或是乐观而顽强,或是消极而妥协。

自然赋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就要学会思考,思考着如何去更出色地体现出生命的神 圣。

珍爱生命,首先是当我们遭遇逆境时,也不能放弃对生的希望。就像虽一度彷徨而最终又重新回到生活轨迹上的史铁生;就像也曾因为永远失去了光明而一把火,将生命的潜力发挥出来,将人的本能挖掘出来,历经数十天折磨,依然意志坚定,不度暴躁的海伦•凯勒,最终也用善良、细腻、柔软的心去发现了世间的美好,活得崇高;就像失聪后倍受打击的贝多芬愤怒地立下誓言: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终谱写出了《命运交响曲》这等不朽的杰作!就像我的大奶奶。大爷爷因为脑溢血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撒手人寰了……叔叔一时不能接受这个如晴天霹雳般的事实,伤心欲绝,无心工作,一时无法从失去父亲的悲痛中缓过神来。叔叔都这样了,那么以后都将一个人独自住在乡下的空房子里的大奶奶,会如何地心痛?大家都很担心也已年迈她会……而她却坚强地一个人生活着,告诉大家不要担心,她会好好的……

她曾经告诉我说:“你大爷爷呢就这么走了,其实奶奶也想走,奶奶也老了,但是奶奶实在不忍心看着你们一连失去两个亲人……”我久久地不作声,眼泪簌簌地滑落,奶奶不知道,因为奶奶看不见……但是奶奶喜欢住在下乡,因为她熟悉这里,生活也可以自理。没有了大爷爷,她少了一个最坚实的依靠,但是她会坚强地与这间大屋子为伴。

奶奶珍惜了自己的生命,虽然更多的是为了我们。想起来就充满辛酸,不行,又想起可怜的妞妞了。她们都默默地承受了痛苦。珍爱生命,自己的,别人的。

眼泪又来了……

“好好活着……”史铁生母亲的话是。深刻的,活着是一切的基础,但是既然活着,就不仅仅是在厄运面前不低头,也在于努力地去谱写更灿烂的人生。如鲁迅所言: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意义,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现今的社会,有兢兢业业工作着的人们,也有过着浑浑噩噩、腐朽生活的人们。往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容易迷失生活的方向,被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所误导,开始产生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喜好享乐,吃不起苦,被奢侈、安逸的生活所俘虏,活得现实又虚幻。他们找不到心灵的籍慰,醉生梦死地活在物质的世界。这样的活,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对自己,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与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