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劳动力市场调研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据统计,2018年北安市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93家企业、总用工人数6000余人,用工单位多集中在服务业与制造业。用工年龄集中在25岁到40岁之间,男女用工比例基本各占50%。专业技术人员占10%。文化程度初、高中占85%,高学历比例较低.底薪1500元至2000元占80%,2000元至4000元15%、4000元以上占5%。虽然用工需求量较大,但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仍然存在着招工难、就业难的问题。
二、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1、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较大,劳动技能相对单一,缺乏较高专业技术和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市场竞争意识,就业困难。
2、不愿在本地就业。部分劳动力(尤其大专院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对用人单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要求较高,加之外出打拼心理,选择外出就业,造成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增多。
3、对信息知晓度低。部分劳动力对用工信息专栏和信息平台不关注,导致很大部分外出返乡人员和本地待就业人员对用工信息知晓度不高。
4、维权意识不够。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遭遇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予办理购买社保、拖欠工资等侵权行为时,维权意识淡薄,无法找到合理的处置方法。
5、成功创业有困难。劳动力一方面面临项目、技术、资金缺乏的障碍,另一方面对市场需求、风险预测等难以准确把握,单凭创业热情和苦干精神难以成功创业。
三、劳动力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
1、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供求比例严重失衡。国有、集体企业在容纳劳动力方面,均趋于饱和状态,加之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困难,失业、下岗职工群体成批增加。
2、企业用工行为不规范。企业片面强调用工自主权,大量使用廉价农村劳动力,冲击了城镇劳动力的就业,一方面企业内部下岗职工大量存在,一方面又用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3、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且择业要求过高。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就业只是为找个饭碗,而且现在就业则较多考虑到个人的爱好、工作环境、报酬高低等多种条件因素,一方面苦、脏、累工种招不到人,加之城乡判别在一定时期仍然存在,引发了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拾遗补缺;另一方面,企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更高,而求职者缺乏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显现为用工单位想招的人招不到,求职者想去的单位去不成,即形成“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的结构性失业。
4、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低,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动力进入市场,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形成完备的市场保护机制,人们对社会保险意识不强,参保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参保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包括乡镇企业职工和城市农民工仍以土地发挥保险职能。劳动者个体在流动和转换工作岗位时,要由自己承担风险,使劳动者在参于市场竞争就业时顾虑重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速度。
5、社会分配不均衡,直接影响劳动力的配置。工资水平是劳动者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垄断行业中职工收入偏高,使劳动力市场中作为劳动力价格的工资,对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另外,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全市劳务中介组织中,除市职业介绍所有服务场地外,其余的多数是临时租用房屋,设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远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
四、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几点思考
1、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积极收集用工信息,开展求职登记、组织劳务洽谈,为用工单位及求职者双向选择提供服务。通过为企业招工、介绍家庭各类服务、开展技术工人交流、劳动力余缺调剂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劳动者的指导,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利用培训会、招聘会引导企业和劳动者树立正确的用工、择业观念,在充分满足企业用工的同时,不断提高就业率,促进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有效平衡。
一、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培养目标
基于职业发展视角,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职业、认识自我,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生个性的职业心理倾向出发,初步制定好符合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根据市场经济和就业形势的变化,结合自身特点,及时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确保未来职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就业能力:帮助学生调适求职心理,了解就业途径,掌握准备就业、选择就业、获取就业的知识,开展求职技能的基础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择业观,提升就业能力。
(三)创业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知识,开展市场调研,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正确创业观,制定创业计划,以达到拓展学生就业途径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的目的。
(四)职业核心能力:引导学生参与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终身从业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
二、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现状
技工院校许多职业指导课老师在教学中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善于创新,千遍一律的灌输方法,使原本就学生对知识学习缺泛应有的生气和活力,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出现了上课老师上面讲,底下学生玩手机、睡大觉的现象,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即使采取了许多方法,如认真钻研教材,耐心细致地讲解知识要点,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讲评,但收效甚微,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建设难于实现。
三、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创新方法
(一)活动教学法内涵
活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教育性与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活动教学法将活动引入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使学科教学、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它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多样化活动。活动教学法为职业指导课教学需要达成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二)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活动教学法创新实例
1.项目活动型
以提出项目活动任务为起点,以学生观察、思辨、交流为主体性活动方式,着眼于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开发,通过引导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具体实施,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教学案例:劳动版《职业指导》第二课第一节:就业
活动步骤:
(1)确定项目活动。在讲授《职业指导》第二课第一节就业时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在与学生讨论后确定项目活动“赴市人才市场体验市场就业”。教师下达活动任务书(项目、方法、活动内容)。
(2)制定工作计划。学生分小组依据课本学习内容和教师出具的活动任务书制作赴市人才市场体验市场就业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表。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作计划、活动记录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保证项目活动任务计划的切实可行。
(3)项目活动实施。活动小组赴市人才市场,依据活动计划观察现场工作状况,熟悉劳动力市场的运作过程。认识各类职业岗位,寻找本专业对应岗位并与用人单位交流,了解企业对岗位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感受现场氛围,分析本市就业形势,掌握市场就业方针。各小组选派1名学生作好小组活动记录表。
(4)项目活动考核评估。各学习小组依据活动记录表展示活动成果,要点有一是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即对劳动力市场主体、客体、过程、规则和就业方针领悟等记载,二是对劳动力市场现场情况的记录,即对市劳动力市场主要招聘单位、招聘岗位、应聘人数的估算及对本市就业形势分析等记载,三是与招聘单位交流的体验,即交流单位的名单、企业对员工素养和技能的要求和能否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记载。教师对各学习小组活动的结果进行审查、评价、总结,并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2.情景体验型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接受不同信息的刺激,形成一定的心理反应,并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进行自主讨论、自主判断、自主选择,逐步提升认识,形成正确行为导向,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根基。
教学案例:劳动版《职业指导》第六课第二节:面试技巧
活动步骤:
(1)创设体验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小品表演《花落谁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入境感受。
(2)设计导思问题。由小品表演给出讨论问题,角色阿强面试求职表现中的优势和不足(第一、第二学习小组讨论),角色小明面试求职表现中的优势和不足(第三、第四学习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公司的招聘人,你会录用谁?陈述理由(第五、第六学习小组讨论),全班分6个学习小组开展合作讨论。
(3)交流内心感受。学生分组讨论,结合题目把内心感受写在张贴板上,面试中的优势和劣势分别采用红色、白色张贴板加于区别。小组贴好张贴板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给出老师总结的面试求职技巧与学生的张贴板互补,播放动画《求职五忌》。此步骤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并接受外部的合理评价,从而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感受,矫正过急或偏向的情绪,升华情感。
(4)进行实践检验。依据教师出示面试中最经典的35个问题,由学生扮考官,准备好面试时所要提的问题,其余学生作好准备,并自告奋勇上台体验,教师点评。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及时向他们提供现实场景,进行针对性求职面试训练,让学生在模拟训练过程中自我体验、自主发展。
3.调查研究型
以学生感兴趣、有教育意义的专题,以小组的方式通过观察、调查、分析、归纳总结等有效方法,揭示问题的本质,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教学案例:劳动版《职业指导》第十二课第二节:做好市场调研
活动步骤:
(1)确立调研主题。依据教材“做好市场调研”,教师挑选本市便于创业的地方优势产业中本校毕业生创业个案,供各调研小组自主确立个体创业经营调研主题,如:关于我校毕业生祝利强创业历程的调研报告。
(2)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单位和对象:第一小组调研96届烹饪专业毕业生海宁滋味馆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军飞,第二小组调研98届电工专业毕业生海宁施曼尔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鹏申,第三小组调研04届机电专业毕业生海宁市鸿耀五金厂总经理祝利强,第四小组调研09届旅游专业毕业生海宁威豪名仕机动车养护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威,第五小组调研09届旅游专业毕业生淘宝商场店主张静燕,第六小组调研09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海宁皮革城杭州路21号店主顾良琴。各调研小组设计调研报告单(表格式):内容包括调研目的、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设备、员工待遇、产品销售、经营策略、赢利情况和调研启示等,并将调研报告单中需向企业了解的内容设计为具体的调研问题。确定调研方法:询问法。确定调研时间:各调研小组组长主动与调研对象取得联系,确定调研时间。
(3)开展调查研究。各调研小组依据调研报告单和调研问题下公司开展调查研究,完成调研报告单。过程中注意安全、礼仪、工作方式等。
(4)交流调研成果。各调研小组组长展示本组调查研究成果和感受,教师适当点评以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丰富内心感受,提升认识,达成集体调研目标。
四、教学实效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活动教学法把职业指导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活动教学课堂中教师只作为引导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去学习、去探究,进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克服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睡大觉的现象。如在就业教学案例中学生亲临市劳动力市场,直观感受了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客体、规则,主动探究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就业过程,加深了对市场就业方针的理解;通过主动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沟通,了解了不同职业岗位招聘的具体要求,初步形成了职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的扩大,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总量更是迅速增加,2010年应届毕业生约630万,2011年人数约为660万人, 2012年高达680万人次,而2013年则已经高达699万人次,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成为“知识失业”群体的一员,人们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在普遍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大学无用论,很多大学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问题,所以增加大学生就业率,提高大学生就业保障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知识失业”介绍
在广大的劳动者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就是“知识劳动力”。而一旦这部分人因为有能力和找工作的意愿,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或者说不愿就业、教育过度等原因失业,这种形式的失业就是“知识失业”。
“知识失业”的危害性非常大:首先造成很大的福利和效率的浪费,同时还意味着人们为了受到高等教育而付出的投资,因为没有找到工作而没得到回报,所以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对自身教育投资或家庭教育投资产生消极影响。
目前,在我国“知识失业”主要群体就是大学毕业生,并且由于高校持续的扩招,毕业生存量累积越来越多,导致“知识失业者”的数量不断增多。同时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究生来躲避就业难的现状,导致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学历在贬值,由此也就使得研究生的就业前景变得越来越差,使得部分研究生也加入到了“知识失业”的大军当中,加深了知识失业的程度。
二、经济学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1.供求不平衡的劳力市场导致“大学生失业”
由于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连年持续、大幅度的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高存量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成了社会的一大难题。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其回报一般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大学生持续的教育投资较高,所以也应该得到较高的工资待遇。而大学生找工作时工资是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因素。而用人单位所能够支付的工资要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部分毕业生不愿意接受,所以当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时,大学毕业生失业成为必然。
2.过高的求职成本导致失业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信息不完备,大学生在这样的劳动力市场中找工作往往要付出较多的成本来搜集工作信息,所花费的时间越长,付出的成本就越大,加上为获得大学教育较高的投资大学生在求职中,对工资的期望较高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行为。根据菲尔普斯的理论,在信息不完备的劳动力市场中,找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所以大学毕业生愿意用很长的时间来找工作,是在对劳动力市场状况信息掌握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的必然反应。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要求的工资待遇超出了所能接受的工资范围,加之现在大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怀疑,从而使找工作得到延迟,“大学生失业”就不可避免。
3.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1954年刘易斯提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极具影响的“二元经济”理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存在着二元分割:按照地域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城市和乡镇两个劳动力市场;按照教育水平不同可以分为中初等教育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两种劳动力市场。当大学生在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就业时,大学期间获得的专业能力可能就无法发挥,闲置起来。而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使其所学的专业需求增大时,在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就业导致专业能力的闲置已使其失去竞争优势。
4.利用过度教育来逃避就业困难
通常认为学历越高将来得到的工作回报就会越高,因为高学历者找到满意工作的概率会更高。所以当就业比较困难时,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更高层级的教育,一方面来逃避就业难的现实,另一方面期望高学历给自己带来高回报。导致高学历者越来越多,而将来的形式却不容乐观,形成 “等待性失业”。
三、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二是高等教育的承载者――高校的原因;三是求职者自身――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对形式的判断等原因。所以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加快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同时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要利用经济调控手段,加快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根据社会这个大市场的需要来加强人才预测和调整专业设置,同时要加强对高校办学的监督和指导,对过时的专业和社会不需要的专业要坚决的取消。
政府要通过改革,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有碍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级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调。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同时要制定措施大力倡导大学生资助创业。
2.高等教育的承载者――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培养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
高等学校要将自己的培养的人才定位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要加强社会调研、企业调研和市场调研,以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来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能够依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能迅速的做出调整,同时整合有效资源,不断增强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之上将学校打造成名牌院校和特色专业;
3.大学毕业生要转变就业心态
面对现实,大学生应该忘记自己“天之骄子”的身份,以勇敢的心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求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诚信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不要把一线城市、沿海城市作为求职的唯一地区,而要勇于去二、三线城市,去县城、乡镇,那里有大量的机会等待着大家,也欢迎高素质大学生的到来,那里也是发挥才能的沃土。要勇于到基层去大西部发展,众多的微型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在这里你的发展空间会更大,舞台会更广。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大学的专业专业,不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热门专业”只是一时的热门,兴趣爱好才能陪伴终身;进行职业生涯科学地规划,同时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命运的主宰者。(作者单位: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长亮 从筛选假设理论浅析我国“知识失业”现象[J] 学理论 2011(4)
[2]蚁雪飞 浅析大学生“知识失业”现象[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10(5)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的回报越高。但我国的实践表明,人力资本的回报并非与其投资严格成正比。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2006年2月14日播出的节目“扩招下的求职路”报道:从2001年~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人,而2005年达到了338万人,是2001年的3倍;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34万人,2002年37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2006年7月,由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6年5月底,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占27.25%。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413万,比2005年增加了75万,增长率为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虽然高校扩招了,而就业市场的容量并未因此而水涨船高,“知识性劳动力失业”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专家指出:就业问题将是“十一五”期间制约中国发展的“九大风险”之一。可见,解决好就业,特别是大学、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长期任务。
二、“知识失业”经济学分析
(一)“知识失业”概念。“知识失业”一般叫做“知识性劳动力失业”,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劳动者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与合理配置的表现。知识失业的主体是具备一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它可能表现为公开失业,即劳动力有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但却没有工作机会;也可以表现为隐性失业,如就业不足、人才过度消费等。“知识失业”在我国典型的表现就是大学生失业。
(二)对引起我国“知识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1、教育扩张引起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导致“知识失业”。随着我国高校大规模、大幅度的扩招,更多的高学历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假定工资用W来表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高学历劳动者的供应S与高学历者工资W成正比,而高学历者的需求D与高学历者工资W成反比。当高学历者的供应总量和高学历者的需求总量相等时,确定的工资称为“市场出清工资”,用W*表示。(图1)
但是,按通常的说法,高学历者的工作岗位工资要高于市场出清工资,即W=Wo>W*。在这种情况下,高学历者的劳动力市场如图2所示。高于市场出清工资造成的失业就是在工资Wo时劳动力供给总数So和劳动力需求总数Do之间的差异。然而,在我国,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在大幅度增加,那就意味着劳动力供给会很多,表现在图2中就是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1,但对高学历者的需求并没有增加或者增加的很少,这是因为工资并没有降低,所以企业不想雇佣过多的高学历者。导致的结果是更多的高学历者变成了知识失业者。同时,在大学生供过于求,而他们又不愿接受用人单位支付的较低的“市场出清”工资时,大学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自愿失业者”,结果是更多的大学生变成了“知识失业”者。(图2)
2、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引起“知识失业”。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极具影响的“二元经济”理论,明确提出了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现象,即以主要为满足农村人口自我消费为主的传统经济部门与以大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
我国城市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一般被分割为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所谓正规部门是指那些只要能够去、几乎所有的人都乐于去工作的部门。它包括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人们都渴望进入这些部门工作,因为它能够提供较高的工资和稳定的就业机会,作为高学历者当然也不例外。由于正规部门较高的工资福利待遇、较大的选择空间,激励着其原有的雇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并更加努力地工作,这样使得其提供的就业机会十分有限。所以,总是有一支庞大的待业队伍等待着城市正规部门的雇主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如图3所示,图中的L-LF)。
非正规部门指工作没有保障、报酬低下且不稳定的一些个体企业和做一些临时性工作的打工者。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工资水平能够提供就业岗位,但又低于正规部门的工资水平W,而知识劳动力又不愿到那里去就业。因此,部分大学生选择待业以期望获得正规部门的工作。(图3)
3、知识劳动者把失业作为投资导致失业。菲尔普斯职业搜寻理论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为寻找工作而采取的“职业搜寻”(即失业)时间越长,劳动者就越可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的工作报酬就越高,但是随着他在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时间的延长,未来寻找到的工作岗位报酬的提高幅度递减。同时,劳动者为获取有关报酬和工作岗位的信息需要花费成本,随着搜寻时间的延长,职业搜寻成本也随之增加。
由于高学历劳动力找到好工作而且被好工作接受的概率比低学历劳动力要大得多;而且通常比低学历劳动力具有更好的经济背景,比低学历劳动力更能够承受长期失业的损失;又因为高学历劳动力为其人力资本所做的投入远比低学历劳动力的要大,如果随便接受一份不太理想的工作,既不能达到回收其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目标,同时身处不理想的工作岗位这一状态本身也具有较高的机会成本。因此,高学历劳动者通常会从职业生涯发展的
角度来考虑,而不是随随便便就接受某份工作,这也导致他们经常处于较长时间的等待性失业状态。
三、知识失业解决方法
对社会来说,“知识失业”较一般的失业形式造成的浪费更大,本来教育扩张就已经耗费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失业又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中,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个人来说,“知识失业”可能会使一部分人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挫伤另一部分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国家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从结构上进行宏观调控。在发达国家,大学校长是通过在全国乃至全球竞聘产生的,在我国却是政府任命的行政官员,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校长只对上负责;我国的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大学生真正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去选择和发展的余地却很少。在这种大学教育体制下,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就很难取得一致,二者之间的鸿沟就很难跨越,很难抹平。在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盲目选择和学校的惯性培养,比如大部分学生或家长选择所谓的时髦专业、热门专业,以便将来能够从事“高贵职业”或“白领”工作,其结果必然是专业“扎堆”和毕业生华而不实;大学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及其培养与人才市场严重脱节,必然造成学非所用,毕业生就业困难;几十年一贯制所形成的教育设计,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重脑力轻体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技术、重意识形态轻生活现实的所谓“高级”知识分子们,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市场排斥知识”的现象。
所以,国家应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和大局出发,强化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加快“市场化”取向改革。当前,要尽快建立高校专业信息预警机制,加强专业预测和调控的主动性,从教育总量适度超前于社会需求总量和保持两者的相对平衡的角度来规划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发展和健全职业中介机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教育主管部门在学科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师资队伍方面,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并有一定的前瞻性,力争用新的专业人才催生新的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第二,教育培训要适需对路,讲求对就业门类需求的适应性。现代劳动力市场大多具有需求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知识更新与岗位多变的需求成为对从业者的客观需要。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也要适应这种要求。技能培训后的出路归根到底取决于市场需求,因此,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专业选择要认真做市场调研,对导向进行验证而决策。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上多种短期培训机构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灵活适应性和企业自身对劳动力需求的确定性,对其加以激励,使之开展适需对路的培训。
第三,教育培训要以人为本,符合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仅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要符合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性。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要从着重近期需要的“短、平、快”,逐步向“内涵式”高水平教育培训发展。以育人为本的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应该提高受培训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且要符合职业教育基础化与强化岗位培训相结合的职教发展趋势,以育人的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原则确定: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第一,坚持灵活便民原则。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内容及语言要尽可能通俗易懂,培训方法上尽可能简便,便于农民接受;培训方式上尽量灵活,以短期培训为主,充分利用广播、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和农闲时间,最大可能的降低农民的参训成本;教学模式上可以分为课堂培训、学徒培训、现场示范教学、远程教育和函授培训等;资金补助上操作要尽可能简便,既要方便管理,又要方便农民,可以采取直接补贴、培训券等方式。第二,坚持适用效能原则。要强调适用性、突出技能性,以“零距离”教学确保“零距离”就业,紧密结合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解决农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术、技能问题,使培训后的农民能较快获取培训效益。第三,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一方面要坚持市场运作,不能政府包打天下,要充分运用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政府在培训中负责宏观管理职能,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考虑市场需求,实行按需培训,推行订单定向培训,由用工单位出“订单”、培训机构提“菜单”、政府部门帮“买单”。要搞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加强与劳务市场、用工单位的衔接,推行订单培训,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增强培训和就业的关联性。第四,坚持分类培训原则。鉴于当前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就业意向等方面的差异,培训中应开展分类指导、定向培训,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满足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的需要。要注意分析农村劳动力的组成结构和务工特点,针对农民个体差异和多样性安排组织培训。要区分新生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及转移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组织管理形式,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第五,坚持多管齐下原则。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各种性质的职业教育学校、社会各类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学校、行业组织和用人单位多管齐下,全方位开展培训工作,形成“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帮助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他们开拓创造的信心。要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培训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他们积极组织培训为农民找出路,并根据企业用工需要,拓展培训项目,为企业培养输送大批技术工人。
三、机制创设: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1、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投入机制。要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村劳动力本身的投入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共同解决转移教育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问题。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投入力度。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三是鼓励农村劳动力自发投入参加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2、建立规范化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要整合力量,形成合力,拓展管理宽度和广度,把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一是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政府工作机制。二是明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职能分工和管理体制。三是把市场主导型培训纳入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体系。
3、建立制度化的培训绩效评价机制.要不断探索市场主导型培训绩效评价的有效方法,把政府主导型培训的绩效评价规范化、制度化。一是要使主导型转移教育培训绩效评价行为制度化。二是要探索建立市场主导型转移就业教育培训的绩效评价机制。
4、建立市场化的教育培训运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投入、培训、转移等各个环节,提高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效率。一是财政补贴运作市场化,尽量放大补贴资金的政策效应。以农民受益和不干涉劳动力市场正常秩序为原则,采取市场化的财政补贴方式。二是加强对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引导及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三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转移教育培训的引导作用。
四、运作策略: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1、实行政府主导下农村劳动力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的有效联结。相对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来说,高职具有充分的教育教学资源,(如人力资源、设备实施、试验实训、基地、技能鉴定等);因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理应发挥高职院校在其中的作用。第一,在政府主导下,从企业和市场收集有关的就业信息,包括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现实需求,行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的要求,以及通过预测对未来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的标准的推定,来存储、分析,给出有效的培训情报信息;这些培训情报信息应该及时反馈到高职院校,这应该是高职院校制定框架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当然,高职院校在制定框架教学计划还应该从农村劳动力这个培训对象去调查分析,寻找依据。第二,由于市场对就业的需求和对劳动技能的要求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应该在组织和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工程的同时,注意控制环节,及时的进行调整、更新和整合。这就体现了就企业方面来讲有适应市场需要作出就业方向过滤的信息供给提供,高职院校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就业导向作出教学内容安排的灵活性和执行力。第三,教学的形式、方法应该多样化。展开来讲就是理论或经验———课堂教学,一般知识性指导(包括就业常识、职业道德、制度纪律意识、维权意识、健康心理知识等);实践(基地、园区、企业)———在工作地点学习、在生产过程中学习、在现场学习、通过实际工作学习。第四,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从形式和内容上来应该是经济、管用、实效。即培训时间短;学的内容适用,贴近现实,更多体现可操作性,无须太多理论,主要以一般层次的为主;同时注重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的延伸,即考证培训、技能鉴定等形式,把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的短、中、长期不同阶段的培训结合起来。
2、实行“社区网络”服务。社区是社会、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协调发展的基本单位,建立社区教育培训体系,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全员、全程、全面、全方位的培训制度。在城乡,主要是以县(市、区)为单位,以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为依托,以行政村(居民委员会)为基础,形成三级社区服务网络。
3、从法律上确立就业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劳动准入制度的综合运用。政府应在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领域内发挥主导作用,即对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带有某种制度上的强制性。为此,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出台这方面的制度和法规,从法律上确立劳动就业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劳动准入制度。
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劳动力体制是由国家完全控制的。城市劳动力由机构统一分配,工资按级分发,有一套详细的体制规定。劳动力的变换是禁止的,无论是在城市间还是在城市内,工人的工作从一而终,即所谓的“铁饭碗”。
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企业开始自由招聘,它们有权制定工人工资以及招聘和解聘事宜。最近几年,企业实行下岗制,在1996年到1999年间就有2500万工人失业,同时,工人可以自由转换工作。
劳动力市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起点很低,还在不断发展。刚开始,工作变换是非自愿的,随后,当越来越多的工人辞职挑选好工作时,用人体制迈进了一步。在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有三个主要方式:最普遍的长期雇用制,最近兴起的超短期雇用制和合同到期工作中止制。我们认为第一种方式比较适合中国,第二、三种则不是。
本文基于中国国家统计局1999年中国城市家庭情况调查数据分析,阐述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劳动就业的不断发展变化。
工作变换的差异
在中国,城市居民的工作年限相对长,外来移民的相对短。
劳动力变换的分析大多基于企业明细的资本理论和工作匹配理论。劳动力变换既有坏处也有好处。一方面,导致企业人力资本的损失;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匹配率,通过个人技能的更佳匹配及高薪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在雇主间的变换部分原因是薪水的不断变化。在中国这样经济高速增长的转型国家,随着许多企业的衰退和其它企业的扩张,工作变动越来越多。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国家的工作变动比其它国家高了。
在中国城市,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工作匹配。即使90年代末,工作单位仍提供社会福利。改革和市场化进程仍在进行,福利体制改革尚未完成,阻碍了自愿工作变动。相反,90年代末发生的大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政策导致了大量的失业现象,政府要拿出相当大的财力和精力解决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外来工人在城区就业受到严格控制,即使在改革期间,外地户口工人只能在城市中找到城市户口工人不愿从事的剩余工作,且城市企业招聘外来户口工人的数量受到限制,外来工人一般只签定短期合同。外来工人的如教育和医疗的社会福利得不到保障,这将许多外来工人拒于城市之外。最常见的模式便是外来移民中的某个人在城市里参加了一两份短期工作,接着便回乡下老家了。最近,越来越多的外地工人将家小从外地搬进城市居住,从事不受城市欢迎的工作。在这种情形下,老板们都不愿花精力培养外来工人。
不同变动的模式
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放松政策出台之前,对城市户口的偏爱可以保证其获得“好”工作,即永久的安稳的“铁饭碗”,对外来户口的歧视只能限制他们,只能找到“坏”工作,如临时工作,高危工作和低薪工作。在这种背景下有差别变动的模式只反映了歧视特点。外来移民的工作变换对有效率的城市人力资本结构冲击太大了,这样十分危险。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匹配显著特点是耗费巨大成本寻找合适的企业及员工,我们的目的是分析决定变动的因素,不仅要考虑企业原因,还要寻找动机和企业的需求。
数据说明
对中国城市家庭就业状况的数据调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同国际经济学者一同设计,于2000年由国家统计局实施,数据主要包括1999年的信息,同时也包括了一些历史信息。总样本发放到4000户家庭,其中2500户是城市户口家庭,其余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家庭,包括一些没有城市户口,常住于城市的外来工人。另外,我们还从国家统计局抽取了500个有过下岗经历的城市家庭样本,800个外来工人样本。对于城市样本和外来工人样本反映出劳动力变动的一些特点。
本次调查遍及全国6省13个城市。北京(代表直辖市),辽宁(代表东北),河南(代表内陆),甘肃(代表西北),江苏(代表沿海),四川(代表西南)。除北京外,其余5省省会都在调查当中。本次调查不是专门为了研究劳动力变动而设计的,我们只选取其中最有用的数据。因此,调查结果可能反映出影响工作变动的原因,比如:总就业率的上升,劳动力的增长及结构的变化。
城市样本
我们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一些城市样本,不包括那500户在5年中经历过下岗的家庭。它们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大多数缺少工作变动。
被访者中78%只从事过一份工作,11%的被访者从事过两份。只有11%的被访者从事过三份以上工作。74%的被访者有30年工龄的工人还在从事他的第一份工作。少数工作变动的被访者的每份工作平均时间为5.5年。这还并不代表城市样本的全部。第一份工作平均周期为21.3年,若只考虑在职者,排除退休者,平均工作周期为16.6年。附表中数据显示,被访者参加工作时间、离职时间、从未变动工作者比率,只一次变动工作者比率、多次变动工作者比率。只一次变动工作者按离职时间分析,清楚地反映出详细时段和参加工作时间后的第一次变动工作的比率变化。
我们所关注的是随着改革的进行哪类变动上升得最快。西方理论认为就业第一年的离职率最高,随后降低。附表可以按行、按列方式研究。按列研究,我们发现,工作时间越长,变动比率越低。
我们继续研究自愿变动和非自愿变动。我们发现无论就业时间长短,时间越近,自愿变动率越高。1995年至1999年中非自愿离职远比上一个五年高,“铁饭碗”越来越靠不住,的确在1995年-1999年间,“铁饭碗”被完全打破。
当那些从未变换过工作的受访者被问到是否愿意换工作时,77%的人回答不愿意――他们认为这不太可能。国企员工、干部对自己工作满意度较高。我们还发现工资超过预期,未变换工作人员对工作都比较满意。
民工样本
民工样本取样于外来工人的家庭,定居于城市的外来户口人员。这些定居的移民不能完全代表外来工人。还有许多离家打临时工的同其他工友同住的移民尚未算在本样本内,这些人的工作变动率远比定居的外来移民高。
在某些方面,外来移民与城市居民很相似。77%的移民工人只从事过一份工作,10%的两份,7%的三份,6%的三份以上。但这种相似有误导性。对城市工人来说,我们分析的是他们参加工作以来的整段时间。但对移民工人来说,我们分析的是他们进城工作以后的时间段。城市工人平均就业年限为22.8年,而外来工人为5.9年,他们比城市工人年轻,城市工人平均年龄38.4岁,外来工人则为28.6岁。
移民工人平均完成工作的合同时间为2.2年,最低工作时间为1.3年(20多岁)最高为4.1年(50多岁)。变换过一次工作的外来工人中有72%高比率的为自愿变换,从未变换工作的外来工人中的33%想变换,67%不想变换。学历越高越想换工作,私营企业中换工作的比率减少。与城市工人不同,移民工人工作时间经验越长越可能换工作。私营企业中未换过工作的工人都不太愿意换工作,外来工人更愿意在私营企业中工作而不是国营企业,薪水也比国营企业多。
结 语
对于第一次对中国城市就业变换性的系统调查,我们对城市居民和在城市定居的外来工人的家庭进行了大量数据样本调查。我希望这些样本数据能给我们提供测量性的研究,勾画出中国工人工作变动方面的轮廓,并加以解释。基本结论为中国城市中外来工人的工作变换率比城市工人高。
在改革之前,城市工人变换工作的情况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终身在一个单位工作,工人与工作的匹配和调动只发生在单位内部。
而外来工人的工作变换率非常高,基本模式是他们暂时离开家乡到城市里打短期工后再返回,数据显示这种模式没有大规模变化。数量巨大的城市工人只有一个老板。随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开放,城市工人并没有直接受影响。而且,移民工人的就业年限比传统判断要高,部分原因至少是因为样本异样于定居于城市的移民工人。在发达国家,在城市里站住脚的移民工人也同样在工作中站住脚。
得出结论:移民工人的变换工作率几乎是城市工人的6倍。这对比的数据,反映出这两群人在就业选择上的法规、机会限制方面的差别,这两群人的就业条件是不平等的。至今为止,对城市工人变换工作的限制和对移民工人变换工作的法规都被解除,两者变换工作的条件、限制基本统一。
其它分析结果如下。对于城市户口居民,象其他国家一样,年轻人变换工作的比率要高,随着时间延长,在未变换工作的工人中,想换工作的工人是因为本身工作没有吸引力。
衡量劳动力变动的市场价值时要考虑四点,还有一个判断标准。
第一,工作变动具有社会成本,造成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损失。
第二,工作变动,尤其是非自愿的变动,能造成失业方面的社会成本。
第三,工作变动有社会收益,即允许工人和工作的更佳匹配。
第四,工作变动能造成劳动力市场竞争,工资的竞争及其社会收益。
在中国城市工人和外来工人的个人要判断工作变动是否在社会意义上最佳,主要标准为个人的收益与社会的成本收益成本是否相同。
以上考虑,显示城市工人和外来工人工作变换率相差很大,两者的自愿变换率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是程度是否足够还不能肯定。
作者简介
1.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程度、生源的有效供给情况以及开办该专业所需的师资设备条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新开专业的盲目性。
2.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本校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能知晓有关专业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时弄清教学中存在问题,从而能为改进教学、调整专业奠定良好基础。
二、根据调研结论,组建专家团队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
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教学计划是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既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同时还要满足企业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特点,体现中职特性和培养目标要求,为使专业设置能有效对接社会与企业岗位,学校可以聘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或高校的专业人士,组建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团队,校企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和相关论证活动,对相应职业岗位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掌握企业市场动态,动态调整和完善课程建设体系。
三、以行业标准为前提,开发和完善校本教材建设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存在着专业教材体系混乱,教材内容比较自由宽泛,技能操作缺乏统一规范,执行行业标准不一致,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等问题,为学校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教材开发应根据企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坚持行业标准和规范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依据学校现有的资源,开发适应岗位技能的专业校本教材,注重教材的整合、提炼,力争使教材体系同时兼备理论性和实用性。
四、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打造一流教学队伍
1.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保障,培养和打造师德高、业务精、能力强、技术硬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提升的必备条件,学校鼓励在职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高进修和国内外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学习。
2.在教学上要不断的推行新手段新方法,加大多媒体教学力度,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应用能力,进而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顶岗实践,让老师们不断将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应用到教学当中,为培养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做好铺垫,保证技能教学的高质量运行,大力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五、创新教学模式,开放教学课堂
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业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论教学和项目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开放教学内容,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访问,了解企业文化、行业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将教学由课堂走向课外,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近企业,到大自然中去创作,到工作岗位中去体验的同时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及感悟体验,更好地熟悉岗位技能,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今后进入企业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是总量供需关系持续紧张。最直观反映劳动力供需状况的“求人倍率”(聘用人员与登记求职人员的比率)曲线,正处于持续下降通道之中。据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资料,2008年第三季度全省用人单位共招聘102.3万人,登记求职115.9万人,求人倍率为0.88,与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0.01,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11。总体上看,无论是从产业需求状况、用人单位需求状况还是分职业进行的走势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江苏面临的就业压力都有进一步增强的可能。
其次是外向型企业需求疲软、裁员增多。金融海啸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欧美国家的实体经济,江苏的出口市场也受到冲击。据南京海关数据,2008年1~10月我省进出口总额为338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9%。增幅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出口订单指数已跌至2005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虽然江苏还没有出现国内其他地方一样的中小企业“倒闭潮”,但也有相当部分外向型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并实施裁员。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就业转失业人员在失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已近20%: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总需求人数的比例,在二季度下降2.5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呈继续下降态势:私营企业用人需求比第二季度下降4.66个百分点,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3.93个百分点。
再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江苏在校大学生总数多年来居全国第一,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庞大的高校毕业生规模也使就业面临空前的压力。数据显示,江苏16~24岁的青年,求人倍率正持续下降,2008年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下降了0.1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3。第三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在新增失业青年中所占比例达24.90%,比第二季度上升了11.01%。
最后,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回流,使农村尤其是苏北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农民工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保障程度最低的一个群体,受金融海啸冲击的可能性也最大。虽然江苏没有出现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的情况,但在苏北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局部的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这些回流劳动力将何去何从,如果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他们有可能成为引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影响江苏扩大劳动就业的原因分析
江苏的对外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目前,与江苏建立外贸进出口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10多个,但主要出口区域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这些区域的出口占江苏出口总额的70%左右。对印度、南非、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只占5%不到,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出口也只有3%多一点。由于这次金融海啸恰恰对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的强势经济体造成的冲击更大,也就容易通过外贸的传导效应,形成对江苏就业的压力。
江苏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中小企业是江苏外向型出口企业的主体,也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但江苏中小企业多年来以低价格扩大出口、以扩产方式带动业绩提升的增长模式,尚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相当多中小企业对内涵发展重视不够,技术含量相对较差,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这使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偏弱,在危机中受到外部市场变化冲击最显著。对就业的影响也比较大。
劳动力市场总量供给增加,与当前市场需求减少的矛盾加剧。据统计,今年江苏新增劳动力总量大于往年,各类学校毕业生超过全省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的三分之一。2009年江苏高校预计毕业生总数达45.8万,加上往届未就业以及外省来求职的学生,总人数将大大增加,而江苏预计仅能接受35万人左右。同时,在中央明确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还将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供给总量进一步增加,再加上失业人员再就业等问题,总体来看,我省就业压力未来两年将呈现日趋加大的态势。
积极应对,缓解劳动就业压力
加快开拓新兴市场,促进江苏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江苏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对新兴市场的开拓,以求“东方不亮西方亮”。前不久广交会成交情况表明,来自新兴市场的订单未降反增,证明开拓新兴市场潜力巨大。江苏出口商品的结构、档次很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特别是危机中产品价格下降成为大势所趋,而江苏中低档产品性价比高、竞争力强,可以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关企业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组织适合产品,扩大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跟踪分析。引导企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并实行政策倾斜,如提供优惠贷款、出口风险担保和运输担保、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确保江苏对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平稳增长。
创新举措、落实政策,帮助江苏中小企业顺利度过难关。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江苏要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机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其抗冲击能力。包括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调整企业增值税与出口退税率等。可以通过动用失业保险金,对企业实施职介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以及贴息贷款甚至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招聘和使用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与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与发展,以缓解一批中小企业缺乏资金的燃眉之急。帮助中小企业抵御危机,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段是促进自主创新,应当实施有力的财政、税收措施,鼓励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事实证明:凡是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企业,在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受到冲击,而且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296-01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促进农村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强化培训,造就一大批具有发展意识和较强劳动技能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推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一、完善培训体系,强化培训功能
农广校创建20多年来,经各级办学人员的努力,已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办学体系,形成了完整的教育培训网络,有省、市、县三级教育培训机构,并有覆盖全省的广播和卫星电视教育资源,现代远程教育已初具规模;全省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建设也已陆续启动。为搞好农民科技培训,要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大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课程的开发力度,培训课程内容要包涵岗位基础知识以及与职业技能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县级农广校,应联合劳动、农业、科技、职业教育等部门建设多功能的培训基地,也可以联合城镇企业,利用外部资源,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能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专兼结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二、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
注重实效的培训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技能。使全日制涉农中专学历教育逐渐稳定,积极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努力探索半农半读中专学历教育,大规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要采取集中授课和创建实训基地相结合,培训形式上体现灵活性,政府主导与产业协作相结合,内容上把握针对性,效果上突出实效性。在教育培训形式上,为使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农民都能被满足需求,应开设“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等,坚持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理念。
三、突出培训重点,拓展培训内容
以提高职业技能作为主体,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重点。一是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增强农村劳动力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以公共交通规则等常识、安全生产,教育外出就业的道德规范为主要。二是为使培训与就业岗位需求紧密联系,需对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技术操作规程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三是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以提高遵纪守法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能力,使农村劳动力了解,投资创业、就业经商和回乡创业等相关方面的规定和政策。
四、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率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培训方法和模式,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探索新时期的农民培训工作,以效率为中心。一是根据经济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来调整、用工单位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二是积极探索“订单”、“定向”、“储备”等培训模式,坚持就业与培训紧密结合,加强培训与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挂钩,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三要以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为基础,开展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等,实施灵活多样、长短结合的培训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逐步向大专、本科扩展。
五、完善培训服务功能,提升培训服务档次
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建立统筹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与输出窗口,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体系和优势,加强农广校要与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与协作,积极开展区际、省际、国际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要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加强劳动市场与用人单位的对接,把培训与就业引导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职业技能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衔接机制,努力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就要加快建立就业跟踪资料库、岗位培训媒体资源库、城镇用工信息库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库等。
六、争取政策补贴,增加培训投入
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各国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通常做法是加大投入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各级政府义、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当成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要多渠道、大幅度增加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补贴资金,促进就业资金,保证实施农民工培训项目的专项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农广校的培训系统还不健全,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补贴农民转岗就业培训工作,就要努力争取各级财政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专项经费。
七、树立优秀典型 调动培训积极性
农民培训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及时推介好的经验和做法,使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不断加强。营造出全社会关心农民培训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扩大社会影响,在农民心中树立培训成功的典范。
中图分类号:S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108-02
1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发展现状
我国存在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状况,闲散的劳动力无处安置与农忙时缺少青壮劳动力是其中矛盾之一,也是农村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1.1 农村存在剩余大量劳动力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农业中释放出部分劳动力。其次,农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普及与推广农业机械化,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再次,农村析出的隐性劳动力。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生活与收入水平差距都较大,部分壮年劳动力外出寻求新发展。
我国农村存在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时间过剩,存在一定的赋闲青壮年劳动力,同时也存在农村劳动力在部分地区转移殆尽的危险。
1.2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目前,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的局面却不能满足农村的基本农忙的劳动力需求,这一矛盾归结为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忙季节性短缺等问题上。也即上段提出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一部分向城市转移后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有效供给。
1.3 农村劳动力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才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这一生产要素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比如,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农村劳动力中大专文化程度的占3.1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8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为84.98%。农村中的劳动力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小农意识强烈,导致农民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大多缺少一技之长。Ronald Skeldon1999年在家阐述农村地区的老龄化问题时认为农村人口老龄化受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中以老年人儿童妇女为主,年龄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老化导致农村保障性投入增多,而农村劳动力资源供应不足导致农业技术及生产在农村难以推广发展。
2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结果,主要表现为向效益较高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引起农村劳动力最大变动的主要因素即为城镇间的劳动力转移。这种移动包括省际间的劳动力流动和就近向周边城镇的转移。向外流动的劳动力又分为候鸟式和兼业式两种,候鸟式的流动是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年为单位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兼业式的流动指劳动力利用农闲季节短期的季节性的外出打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2.1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地区较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5%以上的有:江西、福建、重庆、四川、湖南、安徽、广西和宁夏,转移比重较低的省份有:新疆、海南、吉林、云南和黑龙江。
2.2 以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
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专业技术和文化知识,向外转移的主要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对技术水平要求低,易于掌握与操作并需大量廉价劳动力。2008年进城务工人员所在行业的比例是:建筑施工业占17.3%、电子电器业占12.5%、制衣制鞋业占12.7%、住宿餐饮业占9.8%,这四个行业就占了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以下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旅游服务业占6.1%、机械制造业占5.8%、食品制造业占4.9%、居民服务业占4.5%、交通运输业占4.3%等。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劳熟劳动力和高素质劳动力正在转向供不应求。
2.3 农村整体发展滞后
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在土地、资本、技术及至相关制度为既定的条件下,农业劳动力供给是影响农业产出的主要因素,农业供给结构失衡将严重影响农业发展。
2.4 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
着矛盾
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制约了土地的经济功能的发挥。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寻求更多收入,同时,保有农村户籍的外出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2.5 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占到一定比例
常年外出和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较多。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平均为18.1%(东部23.55%,中西部约13.6%),占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的近40%;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农村生活环境的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数的5.29%,占常年外出劳动力的1/4强,其中西部举家外出率最高,已占常年外出劳动力的1/2。
3 平衡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均衡发展建议
在城镇化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开发农村经济发展,其主体都是农民。通过政府合理引导,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平衡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3.1 农村向工业化农业转型
农业工业化主要是指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用工业的技术手段,或者工业的设备,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用工业的手段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村经济,将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技术应用到农业上,如现代的生物技术、种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改良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还包括用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
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生产活动。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仍以个体或一家一户为单位是发展不起来的,在合作社或其他集体形式下,统一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然后进行规模生产,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其次,针对农业生产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我国农产品规格标准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份额。这样的标准为农业生产提供约束,强化食品安全生产的条件,让生产者在法律约束下进行生产,而不是靠生产者的自律。最后,用工业的生产经营理念或组织形式来发展农业生产经营,规范、科学、系统地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细分化、专业化,把农产品看作工业品在公司的形式下运作它的育种、生长、采果、销售等过程。
3.2 引导农民职业化发展
首先,把农民的职业教育同高等教育同样重视起来。从观念上来讲,职业教育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不重要的,农民的职业教育就更加的不受重视。把对农民的农业职业教育纳入到国家的教育总体规划体系中,与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相配套,吸纳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培训导师来培养农业的专业化技术性农民,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补助资金规模,扩大农业科技入户补助规模。其次,建立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系统。由各地农业部门负责,以村为单位定期在农民中发放问卷调查,农业生产中需要的技术帮助与遇到的生产难题,然后逐层向上反馈信息,以帮助有效地制定农村帮扶政策。最后,建立职业农民补贴保障制度,给予从事农业创业的农民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简化民间资本创业手续,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3.3 建立统一的城乡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平台
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可以合理有序的流动,相应地,要求健全劳动力市场,如对劳动力的权益保障、职业培训、政府服务等,还要建立面向公开公平的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克服职位准入制度不一致的政策。
搭建这样的平台需要放开户籍制度,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城乡在信息资源不对称状况,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等等,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后,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流动或转移才会变得自由而稳定。
3.4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20-03
纵观哈尔滨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师范专业最近五年来的就业情况,在教育岗位就业人数占师范生的比例从2004年的73.16%下降到2009年的12.36%;除考研和出国外,非教育岗位就业的比率则从2004年的7.38%上升到2009年的26.16%。可见省属师范生就业去向在近几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呈现着多重心、多取向的难题,如何解读这些变化,面对新的挑战,提高省属高校师范生的就业率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一、省属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特点
(一)主要服务于本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少部分向其他区域发展
省属高校师范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也为本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培训人才。从2004年到2010年的统计资料看,尽管许多毕业生乐于到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去就业,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在东北地区就业人数还是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从2004年的68.57%,上升到2010年的86.1%。即大部分的师范专业毕业生留在了东北地区,主要是黑龙江省就业。同时师范专业毕业生在沿海地区就业人数减少的趋势十分明显,从2004年至2010年从24.42%减少到7.99%。虽然近年来到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的就业人数略有上升,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就业人数也逐年增多,成为发展势头较快的就业新区域,但比例较小。西南地区的用人需求量增幅最大,成为发展势头较大的就业新区域;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属于我校有待进一步开拓的就业市场区域;西北地区由于地域偏远,经济条件落后,很难在我校形成招聘优势,所以需求一直居于末位。
(二)教育行业从业人数下降,师范专业流向趋向多元,三成以上实现灵活就业
近几年来,基础教育系统“凡进必考”、“编制核定”、“地方保护”、“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固有矛盾又有新发展,给省属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从全国形势来看,中小学整体需求也比去年略少,数量在25万左右,全国师范类毕业生总量为60万,从供需之间的缺口来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阶段里,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根据中国社科院2009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的信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量在2020年预期比2008年减少1800多万人,如果师生比基本保持不变,未来12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将减少100万人。
2004-2008届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基础教育和升学两大部分(见表1)。而2009年这一集中现象发生了改变,师范类在企业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超过了基础教育和升学。企业就业率从2004年的3.66%跃升到31.98%;全校考研率有一定提高;在高校及事业机关及科研单位就业的人数逐年减少,每年都由于许多的原因,有少部分学生待就业。
(三)主要面向基层,升学和出国比例有所提升,少部分到高校、事业、科研单位就业
从宏观上,大学生就业工作还是被许多地市边缘化,由于没有义务连带,通常不作为常规工作加以重视或安排。省地市重点中学选择招聘对象主要集中在东北师范大学(对该学校毕业生普遍反映是基础教育知识扎实,对新课改教学内容熟悉)、部分省属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211”综合类型学校,个别对我校招聘的地区均要求考生为一表学生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我校近7年来的统计情况,师范生就业行业中到高等学校中发展和到事业机关、科研单位的人数占师范生总人数的比例都有显著的下降,分别从11.04%和3.62%下降到2010年的0.31%和1.03%,到2010年两项加起来不足2%;出国和升学在这七年间略有提高,也只有1.39%和15.53%,到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基层工作岗位就业的师范生,在70%以上;就城市规模而言,70%多的学生到非省会城市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包括乡镇)就业。这种趋势符合了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大学生的总体就业取向,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就业工作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指导策略。
(四)师范各专业的就业需求量保持稳定,专业结构趋向均衡,小学科受欢迎
从直接需求看,2008年之前,英语、数学和汉语言文学等主要学科的需求量明显地高于地理、历史、生物等“小学科”,全国和本省多年来主要学科的招生人数一直比较多,而基础教育招生人数在2008年开始处于稳定中趋于下降的态势,加之,以往师范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也成为基础教育工作岗位的应聘对象,特别是基础教育经历了近几年的结构调整,所以基础教育对主要学科的师范生的总体需求没有提升,保持一个配对稳定的比例和数量。而诸多的小学科,例如地理、生物、音、体、美等专业需求量可能较往年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数量也趋于缓慢增长的态势。到2010年,我校师范类各专业的就业比例总体上趋于平衡(见图1)。
从国家宏观的政策层面看,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从现在起,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就“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来源多样化”。许多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方式,获得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入职资格,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使得中小学吸纳了大批非师范类专业的优秀资源进入教育队伍,也使得师范专业的社会需求数量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许多小学科是师范类院校比较有优势的专业,更加适合中小学教育的需求,自然其需求也就在稳定中有所提升。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迈进,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高校扩招的脚步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社会上出现了“学非所用”、“学而少用”甚至“学而无用”等各种“教育与职业不相称”或“高教育低就业”抑或“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待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我校体育教育、小学教育、教育学等专业的一次、实际签约率也起伏不定。艺术类专业、音乐学院的专业在一次、实际签约中表现得均不理想。由于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的前几个专业,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二、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引导师范生主要面向本地区就业,鼓励扩展就业区域的指导策略
针对近年来我校师范生就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和发展态势,我校制定了“巩固北方、扩大沿海、开辟中部、渗透西部”的大学生区域就业指导策略,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分析,介绍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发展形势,引导学生了解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就业政策,指导学生在就学期间学会自主收集就业信息,有目标、多方案地确定自己的就业取向。学校采取措施,巩固南方已有的就业基地,同时重点对黑龙江省十三地市就业市场进行开发,与各地市建立师范生就业的合作关系,向各地市推介优秀师范生,使得供求双向信息畅通。同时,进一步集中精力,扩大师范生在黑龙江省的就业区域。鼓励师范生积极拓展就业思路,有条件的可以到沿海和发达地区就业。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足黑龙江省的教育,引导学生到广大的乡村任教。
(二)重点保障教育需求,鼓励学生考研与跨行为就业
我校一方面加强市场调研和专业调整,适当减少师范生的招生数量,确保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保障基础教育的需要,五年来,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信息十分丰富,每年均保持在8000个以上,近于1:3的供需比较好地满足了师范毕业生的选择需求。随着就业市场的自我调整和我校在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市场的不断开拓,2008年以来,我省基础教育系统逐年地增加了在我校招收师范类毕业生的比例。直接进入我校召开校园招聘会的基础教育系统用人单位数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数量保持在400家左右,平均每家用人单位的需求人数在10人以上,属于我校定位的主要市场,无论是岗位性质还是工作地区都基本满足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另一方面,引导师范生开拓就业思路,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和社会需求,实现升学、考取公务员、到事业单位应聘、获得相关行业就业资格等多种措施的灵活发展与就业。考取研究生的学生的比例在2010年提高到15%以上。2009年、2010年的总体需求岗位数量略有回落,但是我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相对稳定。
(三)鼓励师范生面向基层就业,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甚至法规的支持,特别对我校以培养师范生为主,非师范专业又没有形成品牌的学校毕业生就业受政策影响很重。广大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或欠发达地区,有大量的空缺岗位,地方财政无力负担,形不成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环境。同时,在基层的事业性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人员得不到优化,不合格的人员出不去,合格的毕业生进不来,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十分脆弱。另外,在一定意义上说,许多基层在户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生活保障、工龄计算、职称评审、工作调动、子女人学等一系列问题上仍然存在体制。积极参与和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设岗位计划”、“特设岗位教师服务计划”、“农村教育硕士”和“征集普通高等学校刚毕业的大学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等国家和地方项目,并持续地关心、支持这些毕业生在基层的成长成才。开展有前瞻性的研究,结合地方和高校的实际,认真研究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相结合的新途径,努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新领域。
(四)稳步发展师范教育,积极做好专业调整和职业资格培训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其实,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否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相吻合。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状况如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切关注。不管高等教育的目的如何描述,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未来就业做准备,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教育与就业,更宽泛地说,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动力,也是省属师范院校专业调整的主要动力,教育发展与人力规划应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依据。要随市场变动而调整专业,设置一个专业需要很大的投入,建设好一个专业后需要一定时间的稳定期,专业设置本就是一项预测性、前瞻性的工作,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动是无法完全预料的,也就是说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只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对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通过对专业设置的风险分析,以一种长远的发展态势来筹办新专业,才能适应动态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才能延长专业的生命周期。更为重要的是,在无法预计的风险中,做好规避措施,以使风险值降低到最低!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很多学校设置了预期前景不错的专业,但就业并不乐观。随着人口总体情况的变化,教育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公民素质提高的要求,特别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调整师范教育专业势在必行,并需要保持一个动态调整、相对稳定的状态。我校建立了科学的专业调整信息收集网络、政策研究队伍、学术讨论机制和定期研究的制度,以保障学校整体专业与招生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此外,专业设置还必须进行严密的科学的论证,这是建好一个专业的基础。专业论证既要听取行业专家意见,更要听取考生的意见,要重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把毕业生反馈意见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作为专业设置和改造的重要依据。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形和求学者的升学意向,适时调整专业及招生人数。坚持社会参与、专家决策,“宽窄并举”设置专业。应注重了解本地区、所涉及行业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规划,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专门课题组进行调研,主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坚持专业宽窄并举,适当拓宽专业覆盖面,使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避免人才需求饱和,以满足经济建设及毕业生就业需求。
近年来,我县始终牢固树立“欲富民,必先减少农民”这一轴心,用抓工业的思路抓“三农”,把劳务开发作为产业来抓,创新农村劳务开发机制,积极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劳务开发步伐。据调查统计,2004年,全县23.11万个农村劳动力中,就地转移二、三产业的有3万人,占总数的13.0%,县外劳务输出7.8万人,占总数的33.8%。全县实现劳务总收入6.4亿元,拉到农民人均增收161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5%,比去年增长14.7%,走出了一条劳务开发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新路子。目前,我县劳务农村劳动力培训总量、就业结构、文化程度等方面呈现以下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培训总量不断增加。
一是农业科技培训。充分利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结合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科教培训工程”、“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开设了农学、农机、畜牧兽医、果树、蔬菜等培训专业,今年培训农民1.3万人以上,现已培训1.12万人;二是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扩充公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截止目前,全县共审批机电技能培训中心、东华技校、第二职业技校等公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17家,开设了农机驾驶、车工、钳工、机电、服装电脑“CAD”设计等专业,今年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有2730人,现已培训1964人,其中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有750余人;三是引导性培训。鼓励农民外出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外出求职基本常识培训,以及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公民道德规范等知识培训,确保每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能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增强其外出求职信心,大胆出门闯天下,现已培训近5000人。
(二)劳务输出的地域不断扩大。
外出务工、经商的地域从过去以广东为主向全国各地拓展。目前,我县劳务输出在广东的约3.6万人,集中在深圳、珠海、东莞、广州、汕头、惠州、梅县等地;本省约3万人,主要集中在厦门、晋江、泉州、漳州三角地区约占70%,福州、莆田、南平、三明地区约占30%;其他省市约1.2万人。我县现有建筑企业70多家,其中有资质等级的企业42家,建筑从业人数约5.1万人,有职称工程技术人员1450人。我县建筑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的深圳、广州、惠州,如深圳著名的“锦绣中华”景区其供水工程就是##人承建的。随着西部开发热潮的到来,我县部分建筑企业逐步移师西部的陕西、贵州、四川等地。
(三)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从文化程度看,据初步统计,目前劳务输出人员中,高中(含高中、中专、技校)以上文化程度的外出人员约1.7万人,占外出劳动力数的21.8%,比2000年增长14.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8.2%,约6.1万人。从参与管理意识看,在外打工人员中,有一部分已在企业中担任管理人员、中层干部等。
(四)从事的行业朝多样化发展。
从以往单纯的建筑行业逐步向电子、矿产、商饮、服装制造、机械加工等多行业发展。过去我县外出人员近90%的从事建筑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近60%的外出人员仍旧从事建筑业,约22%的人员在外资企业或个私企业工作,约18%的人员从事商饮等第三产业。
(五)劳务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我县著名的“建筑之乡──才溪镇,并依托“才溪建筑”这一特色招牌,加大建筑行业的技能培训,一批批外出务工者依靠这一特色走上了致富路,该镇现有资产在百万元以上的270人,资产在千万元以上的48人,形成了新“九军十八师”的喜人现象。官庄乡通过开展装饰装璜的技能培训,靠“一个能人帮一帮,一帮能人带全乡”的乘积效应,在厦门市后厝创业形成“官庄装璜装饰一条街”,从业人员有3000多人,成为我县外出就业的新典范。稔田镇也不断利用各自优势,积累经验,发挥技术专长,长年在福州从事电脑及配件销售,目前开设电脑及配件销售10多家。
二、劳务开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就业观念跟不上。农村劳动力中存在“不愿出去、不敢出去、不会出去、不愿意干”等问题。农民们不愿出去是先富起来的农民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懒字作怪;不敢出去是怕上当受骗,特别是受到过黑中介、传销等欺骗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外出劳工的积极性;不会出去是没有掌握必要的技能,而“体力型”劳动力的需求量逐步减少,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种;不愿意干是期望值过高,对工作时间长、收入低、苦难脏累险工种,如城市环卫工、护工、搬运工等工种感到不满意。
二是劳动力素质偏低。全县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主要表现在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其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9.1%,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占11.5%。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存在非农劳动技能不高、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成为制约农民脱离土地、进入二三产业就业的瓶颈。
三是现行体制和政策存在障碍。现行户籍、计生、土地、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许多制度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农村劳动力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平等待遇。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一直是妨碍农民进城的障碍,人为造成许多农民在城镇已有固定职业和住所,却难以在城镇真正安家落户、溶入城市生活,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现行计划生育工作手段落后,育龄妇女外出打工每隔半年至少需回原居住地接受一次查环查孕,这既增加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负担,又使一些人因此而丢失了工作岗位,制约了劳动力外出;当前带有福利性质的土地制度及其有偿流转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民不愿意彻底放弃土地,以致成为城乡两栖、流动就业的兼职农民;当前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大的情况下,土地已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唯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不解决,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强烈依存必然存在,从而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此外,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在子女就学、工种选择等方面都受到一些歧视性政策的限制。
四是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不全。由于全县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劳务信息的搜集、整理、覆盖面窄、时效性差、中间环节多,缺乏系统性、广泛性、权威性,导致不少群众盲目出门,走了很多弯路。由于中介组织偏少,且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劳动力流转的配套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跟踪管理工作都很薄弱,在目前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大都是自发性,基本上是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转移渠道和形式,带有个人的、分散的特征,真正由中介组织介绍出去的很少,全县输出劳力中有组织输出的仅占全县输出劳动力总数的8.5%。
三、加快劳务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机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建设必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研究制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建设小城镇的政策,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在发展小城镇问题上,既要积极推进,又要避免盲目性。有三点必须明确:一是小城镇的发展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政府的责任是制定政策,扶持引导,而不能用行政手段强制推动;二是要有总体规划,全县22个乡镇,都铺摊子发展小城镇,既不经济,也难有所作为,应在现有重点建制镇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三是小城镇发展,最关键的还是要繁荣经济,没有经济的增长,小城镇的作用就很难发挥。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小城镇经济基础。加快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力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的新兴行业和服务业,鼓励农村劳动力投身社区服务业,从事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搬运、家政、托老、助残等社区服务,提高中小城镇吸纳就业的聚集效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规模效益。
(二)围绕资源和产业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以资源利用最优化原则为指导,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一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以村、镇为单位或以产品为纽带,在自主、自愿原则下发展自己的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等经营组织,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等较为完整的组织模式,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二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生猪、奶牛、烤烟、杭梅、反季节蔬菜、花卉、食用菌等劳动密集型特色优势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三是大力推广生态庄园经济。引导农民发展“果-沼-牧”、“果-沼-鱼”等形式的生态庄园经济,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四是继续引导和促进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使乡镇企业调优、调强、调大、调活,实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产品更新的目标,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门路。五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增强其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三)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增强劳动者的竞争能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一要政府扶持、统筹规划。按照“村发动、乡镇组织、县培训”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事业,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行具体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二要整合资源、多方协作。建立“农、科、教”统筹机制,整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和乡镇政府等培训资源,充分调动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受训者、社会服务机构和群众团体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二、三产业转移,保障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三要培训就业相结合,注重培训实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转移能力为目标,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坚持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在加强市场调研与预测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要求,区分不同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坚持按需培训,注重培训实效。同时,要搞好农村劳动力外出前的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保证受训学员输得出、输得快、输得好、输得久。
(四)开辟劳务市场领域,多管齐下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要发挥区域协作、山海协作通道的作用。积极主动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职能部门、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协调和联系,与厦门、漳州、广东等地区和大城市建立跨区劳务协作机制,签订劳务输出协议,开展定点、定向输出,形成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同时,还要努力开拓境外劳务市场,促进国际劳务输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将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更多机会,各有关部门要利用这一发展机遇,组织开展国际劳务合作,尽力为外派劳务提供有关服务,把外派劳务作为今后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努力拓展劳务输出空间。
(五)大力培育中介组织,健全劳动力市场与网络体系。中介组织是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对实现劳动力就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把培育中介组织作为劳务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一要培育和建立职业介绍机构。要加快县农村劳务开发服务中心的组建和运作,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劳务开发中的中介与服务作用。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也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功能,在农村劳务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鼓励和支持涉农部门、经济实体和社区积极兴办各类农村劳务中介服务机构,鼓励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集职业技能培训、信息搜集、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为一体的农村劳务中介机构。二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建设覆盖全县的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平台,解决城乡之间,供求之间,以及招聘录用之间信息不畅的问题。乡村两级逐步建立劳动力台帐,详细记录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工作经历、技能水平及求职意向,并全部输入计算机,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加强与职介和用工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传递用工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各项培训,并建立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用工的信息网络。三是成立劳务派遣公司。要把劳务派遣作为深化用工制度改期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的新举措、促进就业的新形式。四是劳动、工商、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管理,依法打击和取缔非法招工,避免和减少农村劳动力盲目外出提高劳务输出的有序性。
(六)、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按照“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基本思路,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和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在手续办理上给予方便,市场、税费、用地、供电、供水、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法律上给予保护,实行与招商引资同等待遇。对务工人员返乡创办的企业,可享受城市下岗职工创办个体私营经济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对返乡创办企业的要实行“五优先”,即优先登记、发证,优先解决土地、场所,优先提供水、电、通讯和市场设施,优先提供信贷支持,优先解决子女入学,努力创造宽松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二次创业。各乡镇应建立外出务工拔尖人才档案,建立走访民工制度,分管领导和劳务开发管理机构,每年应到务工人员集中的城市或工矿企业看望走访务工人员,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专业。该专业设立时间虽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已有100多所,这充分表明我国这方面人才供求不均,加强这方面人才培养刻不容缓。然而,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呢?据2005年6月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记录和某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除9%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6%失去联系或因病未就业外,约60%的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剩余25%较为对口的工作就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管理工作或进入商业保险公司工作,就业面非常窄[1]。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需求既是专业发展的动力,又是专业生存的条件。没有市场的专业,不仅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2]。因此,基于市场需求,剖析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误区,寻求解决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有效途径应是专业开办高校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误区
1、盲目化培养
一是培养目标制定盲目化即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普遍无视市场需求,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市场需要的人才数量、质量、类别等未能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导致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取向不明确。二是专业课程设置盲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从专业本身的需要和学校自身的优势出发,要么盲目跟风,要么因人设课。
2、同质化培养
目前,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无论培养目标,还是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都存在严重趋同现象,我们称之为“同质化”培养。同质化培养将会带来多方面危害:首先,同质化培养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会使高校面临生存危机;其次,同质化培养会造成毕业生之间恶性竞争,使劳动力市场出现大量结构性失业群体;再次,同质化培养还会危及社会稳定,阻碍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运行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极端化培养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存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的两极化现象。要么过分注重实习、实训和顶岗值班,忽略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要么轻视专业实践,开设大量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性课程。当中,重理论轻实践者居多。
二、克服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走入误区的对策
1、厘清专业内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