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七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和要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学生注重结合身边的实际生活进行作文创作,在写作时,能够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发挥逻辑思维和创造性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写作环境,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当前七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轻视作文教学
当前七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即许多教师过度重视课文教学,忽视了作文教学。教师在学期初,根据教学大纲备写教学计划时,能够严格地按照计划完成任务,但是对作文教学的教案却不会备写得很详细,缺乏系统性。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往往是将主动权全部放给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草草了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太看重考试分数,因为只要课文教学中提到的知识,学生就容易掌握,也容易在考试中得分,这样就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成绩,而且无论学生写得如何,都会得分,作文的判分随意性较大,同等水平的作文在得分上可能差距较大,这就增加了作文成绩的风险性,削弱了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2.忽视学生写作实践
许多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常常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审题、立意、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和手法运用,着重训练学生应试作文的写作能力。教师的这种快速、走捷径的方法只会欲速则不达,根本没有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意义的写作,没有调动学生进行写作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自然就不会达到理想的作文教学效果。
3.忽视写作质量
长时间以来,各科教学都有搞题海战术的倾向,作文训练亦如此。许多语文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写作的数量跟上去,学生的作文成绩自然就会提高,因此,教师不断地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作文写作训练,一周交一次大作文,每天写日记、读书札记等,学生为了应付作业,拼命地写,甚至抄,为了凑字数一句话能重复好几遍,这就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不能很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文,造成教师和学生都“受伤”的局面。“多读多写”的确有利于学生的作文写作,但是超过了一定的度,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进行作文的训练和写作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写作数量与质量的巧妙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七年级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策略
1.引导学生进行篇章结构设计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七年级的作文教学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较低,简单地记述一件事情或描述一个人就行,字数一般在800左右。但初中作文教学的要求就提高了,首先字数要求多了,其次如果是记事作文,还应夹杂着描写和议论等手法;如果是写人作文,还应有几件具体相关的事情加以说明。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在提笔之前,应先有一个大体的结构框架,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要求学生注意作文内容的思想性和健康性,要求学生不得抄袭,强调学生自己的创作,在作文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熟悉的事物。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七年级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舞台,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坚持灵活多样的写作,提倡自由式作文和专题作文相结合的方式。在自由式作文中,学生可以任意地书写自己所了解的、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和现象;在专题作文中,学生要围绕教师给定的作文题目,进行联想和创作,从审题、立意和构思等方面抒发自己的见解。
3.引导学生注重积累作文素材
教师在引导七年级学生进行写作时,要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平时加强指导和训练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引导学生如何选材,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如何详写,如何略写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一定的范文进行讲解。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平时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多摘抄好的文章段落。在阅读课上,可以开展专题讨论,展示平时积累工作做得好的同学的成果,激励大家进行素材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改的大趋势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研究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在写作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教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种或某几种,从多个方面和角度逐渐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写作。
参考文献:
[1]陈月华.利用教材 打开写作之门:谈如何提高七年级作文教学的效果[J].语文天地,2012.
作为语文教师,本学期我在做好、备课、上课、教研的同时,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并能够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坚持读书和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力争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语文课堂,利用生生课堂平台,进行了语文拓展积累的实践尝试,扩大了学生的背记范围,较大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为备课组长,我能服从工作安排,兢业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责任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按照学校“面向人人,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和落实“君子文化”的全面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好每周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带领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初步得到了加强,课堂教学有了一定改善,学生语文的语文素养有了较大提升。
其次,我们在上课过程中,十分关注学情的反馈信息。从教学进度的课时安排,到课堂提问回答等细节,无不重视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跟踪。我们一致认为,这一届学生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都很薄弱,非智力因素几乎没参与,跟以前的孩子不同,语文学习任务都必须用逼迫才能落实到位。因此,教师课堂组织教学环节凸显重要。这也是教学常规必须狠抓到底的主要任务。
第三,本备课组成员都能积极参加县区校不同级别的七年级语文教研活动,在活动中热情主动,参与片区的教学课题研讨的过程中,能畅所欲言,与他人互动交流认识,在业务上分别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我们通过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来丰富自身的教学教学经验,共同提高语文教学方面的业务水平。
第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阅读,还分别参加了班级和年级的诗词朗诵比赛,参加区级的写字比赛,参加学校的专题征文比赛,让孩子们在书写、习作等能力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升。
第五,备课组布置的作业量基本统一,单元考试时间绝对统一,期中期末评卷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大家长期通力配合,愉快合作,完成任务也实现及时高效,不拖年级的后腿。
培养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最佳的起点是初中七年级。因为七年级开设的学科内容较浅,学生作业负担还不重,且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里已经有过这方面的初步训练。此外,他们还具有少年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好奇、好动、好学、好问、向师性、模仿性、竞争性特强。因此,只要教学得法,是不难激起他们的在课内外学习语文,锻炼听、说、读、写能力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
教学必须确定基点。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和训练。小学毕业生进入中学后,很明显地就会暴露出他们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在小学,他们大多数习惯于背书、抄写,在课堂发言和考试答卷中,只会重复课本上或教师所作出的答案,他们喜欢阅读课外书刊,但只津津有味地涉猎故事情节,还不善于思考、分析、钻研,更不会从中寻章摘句,积累词汇。因此,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不强,语文基础知识还比较贫乏。上述情况就是我们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点。教师自己心中有数了,方可设计出一个大致上符合学生实际而又能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来。
二、课内为主、课外铺开
语文课(包括早读课)的课时比其他各门学科的课时要多些,但这毕竟还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讲授新课,又要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不得不从改进教法入手。
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贫乏,主要原因是阅读面不广。几年来,我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读书。在七年级上学期,我选了约五十首唐宋诗词要求学生在早读课上背诵、解释,课后把读过的诗词大意译成现代汉语加以复习巩固。为激起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学遗产的兴趣,我在指导中穿插介绍一引起古代诗人的生平事迹,成语典故,或帮助解决几个生字、难词问题。七年级下学期,提高阅读的难度,选了约六十则文言短文,供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做好预习工作,不要求学生字斟句酌,只要求基本上能读懂即可。学生升入八年级之后,阅读难度也随着升高增大,阅读面也有了进一步拓宽。我选给学生阅读的文章除古代诗文外,还有现代的抒情散文、议论文、科学小品等等。学生通过两年来的广泛阅读,不但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了;他们不但读教师指定的必读文章,而且自己去阅读文艺、科技书刊等课外读物。学生在读书中找到了乐趣,丰富了自己说话、写作的词汇和表情达意的方法,无形当中就提高了自己的说和写的能力。
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过去教学中训练得比较少,所以上中学后必须进行强化训练。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记好听课笔记,并通过提问和书面小检查来了解学生听和记的能力。起初,学生记录的速度很慢,常常记不下来。通过近两年来的训练,不少同学能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教师讲课时的语言感情,抓住要点、难点、重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较完整的听课笔记了。
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尤难,但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形势下,这个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需要。我在上课时除了加强学生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说话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求每个学生课外准备一个短小的故事,课前轮流讲给全班同学听。有的学生开始有些怯场,大胆的学生却也能讲得完整,但缺乏生动性。由于我在讲评时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两年来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不在怯场,而且能够把故事讲得十分生动。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例如,我在教这《孔已己》一课时,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个‘孔乙己’这个名字”为题,启发学生设想一下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以“孔乙已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2 注重培养初中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
目前的语文教学,重写而轻听、说,故不再赘述“写”。课堂上,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边听边思索,这是每位初中生都能做倒的,但课外的聆听、思考则为我们所忽视。胎教的流行,证明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始于听觉。婴儿哇哇坠地到成长为一名初中生,随着他们自身知识的增长、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进入成长的“烦躁期”,对周围的大部分“声音”开始有点不耐烦,或只停留在听的阶段,常常没作深入思索。俗语说得好:身边一切皆学问。平时收听广播、听别人争辩等,如果能边聆听边思考,亦能获得和提高语文能力。如当一名初中生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发现电视节目主持人把姓氏中的“任”读成“rèn”,如果这学生能深入思考,联系到课堂上老师读“rén”,想到是主持人读对或老师读对,翻开字典,发现主持人念错了,那么这位中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就得到巩固、提高。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导学生养成边聆听边思考身边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3 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资源,增强实践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以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全册书共安排了三次综合实践活动,三个实践活动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就新课程对七年级的学生的要求来看,要达标,决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有所变通,特别是在乡镇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校各方面配备又不齐全,因此很难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以“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为例,农村学生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知识面太窄,语文素养不高,很多学生进入初中之后,老师问他:读过名著了吗?竟然不知“名著”是何物。学校的图书馆只能叫图书室,藏书量既小,又太旧、太烂,破损不堪。而新课标中对七至九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二至三部名著。怎么办呢?新的课程观告诉我们,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即扩展课程资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都是课程资源。
4 注重教学语言、行为的有效性
每当七年级上学期开学没多久,总有学生会问我:“老师,初中语文怎么学?怎样提高我的语文成绩?”“老师请你帮帮我。”面对这些迷茫又充满期望的眼神,我们要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做好小升初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为什么要进行衔接教学?
据调查,我市很多家长曾经让自己的孩子上过衔接班,目的就是接近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跨度差距,让孩子对新的学习生活有一个适当的了解和心理适应过程。“小升初”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很重要的转折阶段,也是孩子从儿童开始跨入青少年的阶段,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小学教育主要以兴趣为主,孩子会有许多的时间进行娱乐活动;而初中教育则更注重孩子的理性思维和系统知识的培养,教学内容也更专业和系统。许多孩子进入初中后,一时无法适应新课程学习,导致学习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因此,衔接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衔接教学?
如何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做好衔接工作呢?我就下面几个方面的尝试,在此与大家交流,请给予斧正。
(一)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新课程标准在初中三个阶段作了如下安排:第一阶段,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能力;第二阶段,分解为三种表达方法,使对实用文体的学习更深入;第三阶段,从文章的学习过渡到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这样,三个阶段的过渡衔接很显然地突出来了。因此,教师了解了教材的意图,教学时就有了准绳,有了依据,教学时才会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每个阶段的教学都有所侧重,而有所侧重才能有所收获。
同时我们也要熟悉中小学教材,处理好衔接,明确教法学法。小学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50%,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在此情况下,七年级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及对该课程的特点、知识要点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上,为顺利进入新的阶段学习打下基础。学生从七年级获益的,除了知识以外,更多的是一种学习上的启发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这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阶段更快地适应,学得更轻松。
(二)注意习惯的衔接,养成良好的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初中阶段必须让学生“坚守”住小学养成的良好习惯。如果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好了,就能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终身受益。
1.非智力因素习惯的培养。
进入初中,学习难度加大,学习任务加重,竞争也比小学更激烈,学生遇到屡次的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修养性情,磨炼出坚强、乐观的性格,在磨炼中不断成长。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同时也要不断改变自己不良的性格。老师不能将情绪带到教室,而应该心胸开阔,为人师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影响,与学生一起形成坚强、开朗、乐观的健全性格,从而勇敢地面对今后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2.智力因素习惯的培养,也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1)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我们还要求学生在学期各阶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确立学习竞争对手,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获得进步。
(2)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鼓励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养成上课主动做笔记的习惯。记笔记要求学生记重点、记难点,而不是照搬板书。
(3)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教会学生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学习文言文,我们会在假期里就提前布置学生试背下册语文书上的文言文,并且把文章抄誊在笔记本上,有能力的可以先解释字词义,或试着翻译,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在新学期的负担,还能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效果更好。
(4)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给学生的阅读提出了较为清晰的阅读要求。七八年级每班每周都安排阅读课,老师带着学生到阅览室,事先挑选好书,让学生尽情地阅读。也会安排学生阅读语文书上推荐的名著,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如做相关的读书笔记,使之养成习惯。有时进行大话名著的讲故事比赛,优胜者有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注意研究学生,做好衔接、提高质量。
1.《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人格形成主要受学校、社会、家庭、年龄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就给如何做好衔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做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2.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各个阶段的语文水平,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感情、知识等的衔接。特别是中下生应侧重于基础的再现与反复,优生可着重从拓展、加深方面考虑。
3.无论在哪个阶段,教师都应及时计划,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多与学生探讨,找出衔接的问题所在并给予解决。
综上所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训练学生须考虑层次性和连贯性,促使各个环节的衔接联系,是学生整体优化、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总之,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经过积累、感悟、熏陶,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中学语文人文性的价值。
参考文献:
在目前的初中基础教育改革中,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为此创造性思维教学已经被提到战略阶段。我们认为,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发展重要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新起点,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语文作为各学科的基础,必然要担负起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责任,在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又是思维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我探讨了初中语文“互动―创新”的教学实践探索,以促进教学思维的创新。
1.初中语文课堂创设良好思维环境的意义与措施
良好的思维环境会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同时良好的思维环境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适应心理,具有良好的心理定势。当学生放释心理负担,没有左顾右盼、欲言又止的心态时,他就会建立内心自由,即不畏惧、强迫、紧张、刺激,而有坚定的意志,自强不息,富有较强的洞察力、预感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语文课堂上教师淡雅的装束、惬意的微笑、文雅大方的举止、和蔼可亲的言谈会让学生欣赏,让学生心理轻松,因为这些都是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所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思维环境还可为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要依赖于社会历史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赖以顺利展开的各种教学条件,这里主要包括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良好的思维环境就是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宽容、民主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再是宣讲者、指挥者。师生之间的民主、亲密、和谐的关系,是进行创造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前提。因此教师应当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具体方法如下。
1.1导语激趣
我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以下导语:“你想听动人的故事吗?想讲优美的传说吗?想欣赏感人的事迹吗?想勾画出最美的景致吗?”学生听到这段导语之后兴趣盎然,求知欲洋溢在脸上,急着去翻书,那种渴望,那种激情充满整个课堂。
1.2朗诵激趣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优美的音乐做背景,有表情地朗诵全文,要求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学生在朗诵的乐曲里,尽情享受那春的气息,会顿时迸发对春的向往。
1.3绘画激趣
在《爱莲说》开课设计中,我画了一幅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婷婷玉立于池塘中,一下子就打动了学生的心,他们仿佛在画中寻到了“莲”的品格、气质,顿显跃跃欲试的求知神态。
2.基于“互动―创新”式教学理念的教学思维模式的创新
我们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尝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互动―创新”式教学实验。
2.1实验方法
2.1.1实验对象及人数
本学校七年级(1)、(3)班,学生50人,入学成绩最低30分,最高91分。
2.1.2实验时间
2010年1月――2010年2月。
2.1.3控制条件及测定方法
首先只在七年级(3)班进行实验,七年级(1)班为对比班(两个班入学平均成绩相同),不开设实验。其次,使用同一份思维测试题目,同时测试实验班与对比班。第一学期期中与期末分别进行两次测试,一年后,作第三次追踪测试。每次测试均用统一指导语,并规定完成时间,不解释题,不回答题,统一由主试者按统一标准阅卷。再次,追踪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状况,以测定近期效果。最后,根据两次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结果。
2.2实验结果
2.2.1思维测试结果
我在实验班和对比班使用同一份测试卷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思维测试结果要明显优于对比班。
表1:实验班与对比班思维测试结果分析(分)
同时从远期效果看,实验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均高于对比班学生的水平(图表略)。同时实验班教学,时间分配上发生明显变化,教师点拨下的学生互动交往时间由原来30%增加到59%,学生自主互动也增加了16%,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发展观。互动时间的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
2.2.2期末考试结果
两组期末考试结果见表2。
表2:实验班和对比班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分)
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动性明显高于对比班。在学年末的语文期末考试中,实验班的成绩也明显优于对比班。
2.3实验讨论
以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的状态,有的需要教师的提示,或者说教师说什么学生答什么,抑或说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完全被禁锢在一个模式里。如今经过一个阶段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训练,学生打破了思维的僵局,思维的角度发生了变化,看问题、分析问题不再是老模式,完全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在写作时,学生也提出不应该总是按着固定的形式来写,要任选体裁,其结果令人满意。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训练中,我真正体会到的是学生的思维角度变了,变得敢说敢想,敢于创新。经过上述实验课程,学生的思维程度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思维训练方面基于课本,就事论事,虽说也提倡“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却只是空谈,经过这一阶段实验之后,我觉得学生思维程度加深了。他们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是”,每节课都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同时学生的思维层面广了。由于思维角度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学生思维的程度加深了,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层面也展开了。在七嘴八舌的课堂争论中,学生知识层面渐渐已不仅局限于语文学科,跨学科的知识已储存在他们的思维海洋之中。
总之,基于“互动―创新”式教学理念的教学思维模式以互动学习为起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要有所改变。教师的重要任务不再是如何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也要转变学习语文的观念,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地去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在其它科目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杨邦俊.互动性阅读概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
[2]孙建锋.享受语文对话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5,(9).
通过具体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是无可非议的,从扎实训练学生基本功入手,搭好了三座桥:即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桥,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小学向初中过渡的桥。低年级侧重搭了启蒙桥。在入学之初,注意为儿童创设了学习语文的情境,让儿童在语言环境中学好汉语拼音,打好识字和写字的基础,利用汉语拼音工具,提早读书,同时早读书为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架起了桥梁。中年级一直是学生低凹段,语文教学一方面在注意丰富学生词汇的同时,加强句段训练,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学生独立默读的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指导读书方法。从三下开始以读写训练为重点,从多方面拓宽道路,铺好了过渡桥。高年级语文教学注重把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统一起来,以阅读为基础,读写有机结合,同时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能自己读书,自己会作文,在实践中培养了儿童的主动性和初步的创造精神,为升入初中搭好了挺进桥。
到了初中以后,尤其在七年级上半学期这个“过渡期”内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自信心。七年级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又例如在初一上学期的每次测验或考试前,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回顾、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列出详细的复习提纲;测验考试后再共同分析失误原因,总结教训;到初一下学期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上述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使用深奥艰涩的学术语言。对于学生的发言,无论答案正确与否,都应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总之,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放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六年级到七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的衔接是基础教育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小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特别是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心理年龄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在他们的眼里,初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增加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初中教师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地扶着走,加上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初中生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走了弯路,出现滑坡。所以说,认真抓好中小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实践非常必要,很有意义。
回顾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深深地感到,学生中考成绩的优秀与三年来学生们大量阅读名著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让我真正体验到了名著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巨大作用,同时阅读名著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国家教育部门为此也指定了中学生每一个学期的必读书目,这些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中学生必须阅读的精神食粮。而且近年的语文中考当中,名著或者是近当代作家的名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阅读当中,而且名著考题也需要学生对文章情节有深入理解,才能较好地作答。这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我们同时也会发现,现在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不乐意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阅读一些名著。学生平时作业较多,课业负担重。他们常常会把看电视和玩电脑当作课外的娱乐消遣方式,这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特别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中学,学生家庭环境大多一般甚至困难,家中少有藏书,家长也较少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因此,真正能完整读过名著的学生很少。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走近经典,阅读名著,已成为每位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在名著导读的教学中也做了一些尝试,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 制定阅读计划,设定目标。
阅读计划须按年级制定,详细至每学期、每一个月、每一周。特别重要的是七年级。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过渡到中学,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自觉性不强,我们必须指导学生准确地设定目标,让目标成为他们精神跋涉的前方驿站,引导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按计划达成目标。七年级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这时候打下了基础,往后在八、九年级才能循序渐进,事半功倍。在六册的语文教科书中,规定了每学期必读的名著篇目,但在课文当中其实也提供了不少的可读名著。依据这些,我们拟定七至九年级的阅读计划如下:
制定每学期的阅读篇目后,还要布置适当的阅读量,合理安排好阅读的密度和时间。九年级的必读篇目不少,但九年级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可以把九年级的阅读任务放到七、八年级。比如,可以把九年级上学期的《水浒传》、《傅雷家书》放到七年级,把《格列佛游记》和《培根随笔》放在八年级,九年级上学期阅读《简?爱》。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加以灵活安排。在平常的阅读中,七年级学生每天要抽出一个小时进行阅读;八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30-40分钟阅读;九年级因为学习时间紧张,阅读尽量安排在寒暑假以及周末,平时让学生每天抽出15分钟左右阅读回顾精彩片段,包括12部必读名著。同时,七八年级每周可安排一节课让学生阅读或点评名著。
老师光帮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还不行,学生必须要落实计划才能收到效果。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拟订一个可行的措施,比如每月阅读的篇目内容、每周的进度、每天阅读的时间等等,制成一个表格,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栏中,以起到互相监督、互相鼓励的作用。也可以在全班进行阅读比赛,看谁读得更多更快。总之,在班级中要营造一种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让每一个孩子能落实阅读计划,养成阅读习惯。
二、激发阅读兴趣,快乐阅读。
名著阅读是快乐的,名著阅读也是枯燥、艰辛的。要想快乐阅读,必须有兴趣做基础。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人们只有在活动中对某种事物萌发的情感,才会去学去做。”兴趣是学生阅读的最佳老师。教材中的名著导读对作者、主要人物和情节作了简要的介绍,展示了作品精彩的片段并进行了简要的点评。有的学生仅凭兴趣看一下,或者在老师的讲课中快速浏览一下,而大多数学生是很少认真看的,很多学生就算看也是为了应付考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通过多种方式或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拉近学生主体与文本的距离,使之产生一定的阅读期待。
1.视觉欣赏激发阅读兴趣。
用影片片段也可以很好的激起阅读兴趣。比如播放《荒岛余生》的一个片段:主人公处于一个荒岛,赤脚艰难地走在水中,脚烂了,鲜血从红肿的腿脚上流出来。主人公咬着牙,脱下上衣,把他撕下,包裹在脚上,拄着棍子继续前行。主人公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才出现这一幕,学生都很想知道。这时候就可引导学生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同样,《骆驼样子》、《西游记》也可以播放片段让学生观看,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09-01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在教育较落后的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也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了。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因此出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存在着热热闹闹走过场的现象,没能达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甚至于某些主题无法开展。如果教师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地方教学资源,就会存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不完整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进行的一点实践探索,写出来与同仁们探讨交流。
一、扩大综合性学习主题空间
初中课本中,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在操作上有重复之处,因此,有必要将课本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综合性学习合并为一个主题开展,这样会省时、有效。如八年级下册有《背起行囊走四方》和《到民间采风去》两次综合性学习,它们具有上述特征,于是我将这两个主题合并为《我爱我的家乡》一个主题,将全班同学按居住村寨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搜集当地的民风、民歌、民谣、笑话等;另一组调查当地农作物种植种类,家畜家禽的饲养情况。第三组负责调查当地各民族同胞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以上过程大致安排2—3周时间,然后各小组成员总结调查所得,再由组长执笔写出专题报告,最后举办一个《我爱我的家乡》主题成果展,这个展会,既有同学个人的独自成果,又有同学们集体智慧结晶,达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目的。同样《寻觅春天的足迹》与《古诗苑漫步》可以合并,《世界何时铸剑为梨》和《让世界充满爱》可以合并。
二、丰富综合性学习主题内容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它的取材十分广泛,学习主题随处可觅。语文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仅是给教师和学生的提示,有些主题本身就是学生的生活,是地方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些主题,我们应该按课本的安排组织学生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上册《我爱我家》,这一主题的编排意图在于让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开展主题活动,我除了按教材的安排完成了写作任务外,对主题进行了适当延伸:一是讲故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找出自己家里的老照片,询问家长向同学们讲讲老照片的故事。一组同学拿来家里的珍品,向家人询问它的来龙去脉,给同学们讲讲它的故事。二是体验辛苦,主要让同学们回家给自己的母亲洗一次脚,看看母亲脚的特点,然后想想自己都为母亲做了什么,母亲唠叨是为什么。这样延伸,丰富了主题内容,扩大了活动空间,易于创造成果,达到了表达、交流的目的。同样应遵行的课本主题还有七年级上册《这就是我》,七年级下册:《成长的烦恼》,八年级下册:《献给母亲的歌》等。
三、催生综合性学习主题资源
课本中提到的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农村无法开展,如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七年级下册的《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八年级下册的《世界何时铸剑为梨》等,在无书、无网的农村初中是难以实现的,如果由老师代替又不能实现教材编写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改变课本主题,,如将《戏曲大舞台》改为《你歌我歌大家唱》,让同学们到各村寨去收集山歌、民歌,并举行山歌、民歌演唱会,体会原汁原味的民众风采;将《探索月球的奥秘》改换成《大山里的神话》,让学生收集本地的神话故事、地名由来,品味出家乡的每一处地方都具有浓郁的神奇;将《追寻人类起源》改为《家族的变迁》,去追寻家族中的交叉历史,如异姓通婚史,异族通婚史,异族继承史(异族过继儿子继承财产)等,从而让学生理解,我们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血管里都流动着对方的血液,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再如,将《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改为《家乡人物传》,给家乡历史上的名人立传,由于它们来自老百姓亲口述说,学生更能从中发现历史人物的闪光点,激发起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乡土文化,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二、语文教学与民俗乡土文化的关系。
1.地方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地方文化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现在很多中学语文教学却无视社会生活,学生被锁在课堂、封在校园,结果缺少生活的体验,缺乏实践的机会,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学生们并未能真正领略家乡之美。注重地方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对家乡本土人文的热爱之情,培养地方的亲和感和自豪感。
3.语文教学承传乡土民俗文化,乡土民俗文化又促进语文教学,乡土民俗文化具有辅助教学、德育教育、知识积累和审美教育等功能。
三、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教学过程中该如何选择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呢?
1.用好文本资源。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就集中选用了多篇名家作品为范文,以《端午日》为例,文章生动地展示了湘西民俗文化,赞扬了当地军民奋勇争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端午这一天,湘西百姓穿新衣、额角画王字、吃鱼吃肉,其中的重头戏是赛龙舟,水上的拼命划桨追逐,岸边的卖力呐喊助威,全民参与的热闹场面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地激起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布置有关的活动任务,就能实现民俗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
2.开发乡土资源。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青州的龙兴寺、博物馆、范公亭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学生借此可以感受到“乡之先达”淡雅的生活情趣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性情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老师来说,理应熟知于心;对于学生,却被有意无意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变得讳莫如深、神秘莫测了。其实,了解、熟知《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精神和理念,不仅仅是每位语文老师的事,也应该是每位学生的事。一般来说,学生并不知道《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和精神。他只是主动或被动地从语文老师那里和课堂上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而语文老师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十分明确具体地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涵告知学生,更不会组织学生去专门学习。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概念和意识。即使他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学习实践中,得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理念的指引和润泽,不断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但学生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感知和理解,依然是间接地、近似于被动、含含糊糊地从语文老师那里得到的,甚至连他自己都不一定知道这就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而得到的这些,也是语文老师自己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和感悟后,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语文学习要求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这信息,是每个语文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论性、理念性、抽象性东西的理解、感悟和具化,也势必或多或少的有失偏颇,并且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可以说,这些相对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精神,有可能只是管中窥豹,甚至是凤毛麟角。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和主体,一个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学习的学科,一辈子都要掌握运用的工具,学生应该知道语文学科学习的“最高指示”和标准,也必须知道、认识语文学习的“宪法”和“权威”的真实、全部的面目。这不仅是语文教研员和语文教师的权力和义务,这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权力和义务。同时,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理念的本意所在和体现。
学生了解了、熟知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将对语文老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自己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明晰了要求和标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责任感将会更强更大,同时也减少了语文学习在歧路上、在迷惘中徘徊、摸索、爬行的可能,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兴趣,让学生更有信心,也更利于语文老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实现和教学任务完成。
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走进“语文课程标准”,熟知“语文课程标准”?较为合适的方式应该是在语文教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呈现。语文教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作为语文教材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师的日常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编写课文的意图和目的,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自学课文和教师教学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因此课后“研讨与练习”往往成为教师和学生走进文本的重要指引和入口,也是探究文本的关键抓手和通道。作为课堂教学和学习成果检测的直接途径和语文考试命题的参照,在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呈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精神和理念,这更利于学生理解、接受,也更有针对性和引导性。
《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丰厚。那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哪些内容适合呈现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让学生感知、理解呢?又如何将这些内容表述出来呢?可以进行以下的尝试和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总体目标与内容、评价建议,特别是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具体要求和解读,在极具权威的教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出现,更能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的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高度重视,进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试想,读这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题目“朗读、背诵这四首诗歌,回答下面问题”(七年级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研讨与练习”一)这种在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很常见的带有强制性、命令性的不平等的语气,而且冷冰冰毫无感情的公务式的祈使句式,除了立即让学生读诗诵诗、品诗悟诗这些很美丽温馨、诗意浪漫的语文学习活动,变得索然无味、兴致全无外,还极易让十二三岁的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由主动学习变为被动、无奈的强迫学习,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远离教材,难以沟通。同时,这种不平等、居高临下的交流,显然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违背的。如果在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要求前,用一两句亲切温暖话语,将“课程标准”中关于古诗文背诵或学习的要求作为导入语,再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要求,感觉和效果将会大不一样。那么,七年级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我们可以换成这样来表述: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希冀,背诵积累一些优秀的古代诗歌,不但能让你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你的和谐发展,还能提高你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请用心朗读这四首诗歌,在回答下面问题后,再背诵下来这几首诗歌吧!”
充满人文与人情味的表述,不但让学生明白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背诵古代诗歌的要求,更明白了背诵这些诗歌对自己的学习、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使用商讨和劝告的语气,也体现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教材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的主人和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用这样的表述来呈现课后“研讨与练习”,学生一定更乐于、更易于接受,并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完成,进而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再如“阅读”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第四学段(7-9年级)中关于“阅读”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七年级上册第1课《散步》课后“研讨与练习”第1题为例:“朗读全文。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时间的角度来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我们可以试着这样把《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的要求融入到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中: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与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朗读全文后,你会发现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再拟一个标题。试试吧,并把你的理由和大家分享。
培养自信心,是指不断地超越自己,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因此,学生是否有自信心,是影响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了自信心后,无论你面前的困难有多大、你面对的竞争有多强,你就会感到轻松平静。拥有自信心之后,原本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轻松地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学习起来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信心表现为超越别人。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产生自信心,一段时间后,你必能超越与你同等实力的人。超越他人后,你的自信心就得到强化,你产生自信心的方法就得到验证。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你也就越来越自信。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教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而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以后,他的自信心也就慢慢地得到提升。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学校教育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经常在课堂上使用激励性语言,给学生足够的肯定和赞扬,充分使用课堂激励性语言让学生从中产生良好的心理,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中,进而对自己产生自信。如果长期得到老师的赞扬,学生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自信心,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就取得了进步。
本学期开学之初,我校语文教研组搞了《课堂激励》的课题研究,本人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在接受任务以后,我们精心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认真地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本学期我所任教的是七年级(13)、(14)两个班的语文科的教学工作,为了搞好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我在开学之初对自己的教学确定了这样的方案:七年级(13)班采取激励的方式,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激励性语言。在七年级(14)班采用传统的严格管理,批评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在七年级(13)班,我经常在课内课外给学生以激励,抓住每一个小机会使用激励性语言,告诉学生:“你是最棒的!你的观点很有新意!你这段时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所布置的作业,所安排的任务也采取一种相对宽松的政策,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而在七年级(14)班,我采用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对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严加批评,请家长,罚值日等。一学期下来,原本学习成绩不相上下的两个班,在本学期的期中测试中平均分相差达5分之多,到期末测试的时候,两个班的平均相差竟然达到了7分。而七年级(13)班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明显比七年级(14)班要积极得多、学生学习语文的时候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信心,不再害怕学习文言文、不再害怕写作,对语文学习逐渐有了兴趣。由此可见,课堂激励对于学生学习成绩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它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语文教学有意想不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