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疗设备出入库管理

医疗设备出入库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疗设备出入库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疗设备出入库管理

篇1

2系统功能

2.1设备档案管理功能

系统除了应有完备的数据库功能外,能进行固定资产到期提醒及折扣到期提醒功能,还可以进行集中检索或者导入与导出功能,应可以进行相关软件的关联搜索及数据填录与流转,可以关联设备使用科室直接进行对应设备收入统计,进行月汇总自动进行效益分析并生成效益分析报表。还可以在相关设备的目录下新建医械不良事件备忘及处理的情况。在设备数据的建立过程中,可以体现医疗设备招标、安装及验收的相关进程。设备档案系统可以在临床科室设备模块功能下检索汇总各自科室的设备信息,有利于临床科室对科室设备的清点核对及销账并对科室进行成本控制。临床科室可以直接在设备档案管理系统上对本科室的设备进行报废申请,并实时显示处理状态,能实现报废完成后的归档功能。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应包括医学工程维修信息化,可以进行相关状况的挂靠及查寻功能;可以在设备档案的设备子目录下实现新建维修日志、预防性维护保养功能及计量送检情况;可以通过时间导出维修数据或保养数据及计量目录等。在建立设备的档案功能过程中应包括了记录招标信息过程的功能,可以由医学工程部导入excel表格数据或者录入数据的方式,然后再由维修部根据相关的状态进行安装与否的状态确认,由设备仓库进行入库做账与否的确认。

2.2供应商档案管理信息化

在设备信息化系统中增加供应商档案管理功能,可以借用调用数据或者以附件的形式检索供应商相关资质材料,并在系统中与设备数据进行关联。通过在设备档案目录下的设备供应商名下使用附件的形式上传供应商资质证明及产品注册证等材料。可以在供应商名下进行供应商信用评价记录和服务态度记录,并能具有显示和提醒功能,以方便在采购时进行综合分析,实现采购设备的优质化。

2.3维修档案管理及维修保养信息化、系统化

功能直接调用设备档案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在唯一性标识的关联下设备的子目录,用于设备维修档案的维修日志登记及预防性维护保养的登记;可以进行汇总并统计故障次数及维修保养次数;可以实现按日期按设备进行数据汇总列表导出。

2.4设备仓库的信息化功能

设备仓库信息化功能应完善耗材的基础数据外,在目前招标的情况下,还应该对采购计划管理进行流程再造,完善退单功能,在不予采购的情况下可以由采购员对科室订单进行退单处理,在临床功能界面上可以弹出窗口提示采购计划退单的情况说明。一旦采购员确认退单后,退单的内容可以在系统上直接清空,避免了系统重复统计。设备仓库信息化管理进程中,除了要注重耗材出入库的信息化开发,也应加强设备出入库的信息化进程。加强设备仓库信息化建设,从入库时间到出库时间及发票登记和合同编号的关联状态,甚至对支付状态等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信息流程去向及登记。真正实现设备从招标完成、录入系统、安装验收情况,入库到出库,再到档案建立及支付等完整一套的信息全流转。

篇2

其目的是提高审批效率,实现网上无纸化审批。对临床科室提出的申购需求,含医用卫生材料新品申购、月计划配给需求、年度医疗设备申购计划以及常规设备增补计划进行审批,并将审批结果反馈申报科室。要求每个节点均有操作时限,申报者可以浏览整个事件处理过程、时限及滞留节点。立项审批后根据模块中产生的采购计划进入招标采购过程,医院采购部门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挂网、接受投标报名、组织招标、形成小结以及院办公会形成决议后签定合同[10]。

1.2验收建档和使用过程管理

验收建档过程管理是指医疗设备与HIS的资产、物资库对接。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2011年)进行电子入库、出库登记和同时链接建档,管理目标是方便进行索引、查询和统计;业务指导管理是指将设备装机和使用培训的各种信息数据整理,并汇集相关的培训课件、制度流程及法律法规材料挂网,管理目标是强化岗位技术培训,试用调拔报废过程管理是指依托医院HIS数据库,实现试用、调拔、报废申请、复核以及审批规范的流程管理,使功能达到程序化、网络化;供应商在线管理是建立供应商信息数据库,实时查询供应商其所品、合同及资质材料,也可按产品、合同等索引查询相应供应商,便于调阅供应商档案材料并建立网上联系模式,及时向供应商传送医院采购和管理相关信息,实施供应商在线信息管理[5];合同票据款项管理是指建立随货同行票据报表,清晰记录所有应转、待转及未转票据的信息数据,其目标是统计财款支付情况及预算额度实际使用情况[11-12]。

1.3在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

查询技术状态功能是按入库时标记设备分类属性,随时查询每台设备维修、养护(含PM保养计划)及巡检的各项记录数据;租赁功能是详细了解临床科室租借设备的时间、待修故障和效益情况,并形成月报表与科室绩效关联,做出租赁设备使用率评价[12];质控跟踪过程管理功能是在计划申报、采购,出、入库登记过程中建立相关跟踪参数,自动提取申报流程信息报表,查询相关链接审批原件,对违规流程具有警示功能,督促及时修正;计量设备、放射放疗设备及急救设备的质控功能是建立属性标识便于统计查询,可登记每次检查(自查、他查)的时间、项目、结果及记录形成检查项目报表,提取未检、漏检信息,便于汇总统计和分析追踪。对不良事件发生信息数据,可关联相关批次、检测结果,形成汇总报表,该数据与上级不良事件监测网络和医院绩效管理对接,降低医疗风险,保证设备使用安全[13]。

2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实施

2.1开发领导思路完善数据准备

该系统建设需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包括决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医疗设备实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后,基本上可以杜绝以往人为管理的随意性,这种管理模式变革若无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启动实施将十分艰难。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基础数据的完整,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也不例外,系统的启用将增加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和医学工程人员的工作量,以维护数据库的真实完整性。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数据脱节都会影响系统运算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管理的正确决策。

2.2电子文档储备及表单结构化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可最大程度降低无纸化要求,但有些纸质材料必须保存,如行政管理文件、签定的商务合同。要实现这些文件的可查阅性,可将其采用扫描方式将其转化为电子版,与信息管理系统并联存储。所有的相关表格单据在设计初期应尽量实现结构化,以方便后期数据的提取、统计、汇总及运算过程管理。

2.3加强宣传培训

医疗设备各项管理措施能否到位,在观念上需要临床使用科室的共识并在工作中给予配合。随着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改变了临床以往的工作习惯,加大了管理力度,严格了管理制度,细化了管理目标,这一系列变化临床需要适应和调整,如二级库的卫生材料,科室使用时必须在网上进行出入库登记,否则帐、物不符会影响月终结算,直接影响科室绩效。医疗设备管理者一定要做到耐心细致地宣教培训和技术指导。

篇3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作者简介:范人杰(1985-),男,汉族,工程师,上海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公立医院设备科,工程师,主要从事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当前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已成为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各种高科技,高金额的医疗设备被引进到各个医院,如何管好这些设备,发挥这些设备的功效,为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带来正能量,已成为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新问题。所以在如今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1 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各种高新设备大量购置,原有的设备管理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管理需求,目前我国医院的设备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某些医院在设备采购前不进行充分论证,盲目跟进其他医院购置的一些大型设备。设备购置后患者人数有限,或者自身操作水平尚未达标,这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此外,有些医院本着进口设备好于国产设备,设备辅助功能必须全部配齐的原则来购置设备,结果买来的设备其性能并不比国产设备突出,而过多的辅助功能没有病源开展,这种事例并不少见。

1.2医院设备管理仍处于人工记账、手工统计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但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且数据不完整,会有较大的误差。

1.3由于缺乏有效的设备使用监测手段,使得设备使用情况不能动态监测,对使用率低下的设备不能同意调度和统筹使用,造成了部分设备长期闲置,即降低了设备使用率,又直接影响了医院效益、科研工作及疾病的治疗。

2 整体业务流程及医疗设备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

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设备管理部门内部进行的日常管理,医疗设备管理是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的结合,静态管理主要针对设备的技术资料、购置信息、合同记录、出入库资料等,这将便于对单台设备的具体信息进行查询。动态管理主要针对设备的日常使用率,折旧率、维修费、耗材使用率、效益盈亏情况等,这将便于设备日常管理和为购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从医院其他系统(HIS、LIS、RIS)中提取相关数据。

在设计之初,必须先了解具体有哪些部门使用,而其中各部门间的关系是如构建的,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系统的设计方向。

2.1整体业务流程

整体业务开始由科室提出设备购置申请;然后由相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物资采购办统一招标购置;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负责开箱验收,并进行出入库登记,同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计量、报废等工作统一由设备科负责管理;所有的账目由财务科统一处理;院领导把控全局,查看设备的申购及使用情况。

2.2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2.1医疗设备预决算管理

科室按照统一格式提出的设备购置申请需求,由相关科室(设备科、医务科、医保办、财务科、设备耗材管理委员会)对设备的维修情况,经济效益,医保准入,医院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采购计划。在整个预决算过程中,需把每个步骤中产生的文档以扫描件形式在系统中备档,以便日后查询。

2.2.2医疗设备电子档案管理

每台医疗设备都在系统中建立电子档案,设备档案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规格型号、产品数量、产品金额、设备序列号、安装日期、验收日期、保修期、计量周期、发票扫描件等。这些资料都在日后的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提示作用。

于此同时,系统要建立科室台账,每个科室的科主任及设备保管人可以随时查阅本科室设备的基本情况。

2.2.3仓库管理

包括设备及其附件的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退库、退货、供应商管理、付款管理、转移等。设备在出库时,因为设备贴上专有条形码,方便设备盘点和动态跟踪。每月统计供应商当月设备购置金额,根据设备购置合同打印付款通知单给财务科,然后付款。每月形成出入库报表。

2.2.4医疗设备资产管理

由医院资产专管员负责,包括设备帐明细、转移、调拨、削减、打印设备条码、折旧、盘点、设备报废。电子档案管理、仓库管理和资产管理是整个医疗设备信息化的基础部分,详细记录了医院设备的具体分布,建立较为完善的账务信息资料。

2.2.5医疗设备三证管理

医疗设备采购、招标、管理的时候需要对设备的证照进行资质审查,并且设备证照需求贯彻了整个设备使用生命周期。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在完成人工证照审核后(医疗仪器厂商或经销商的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医疗设备产品注册证),就将证照扫描进系统,作为设备电子档案附件管理。

2.2.6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出现故障,由临床科室在网上递交申请,简单描述故障情况,这样方便设备维修部门对症下药。设备维修部门接到递交申请后,派专人上门进行检修。对维修费用问题,我们采取的是3000元以下设备管理部门自行审核,3000元以上由分管院长审核。每次维修结束后,维修工程师需在系统内填写详细的维修情况说明,包括故障设备名称、故障内容、维修方式、维修周期、维修费用。这样在日后的工作中既方便统计维修费用,又方便领导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在设备更新、报废时做出合理决策。

2.2.7医疗设备PM保养及计量管理

在设备日常PM保养及设备定期计量工作中,可根据数据库录入的设备定期保养、计量周期时间信息,设置预报警功能,到期进行报警提示,避免了认为因素造成的漏保养和漏计量现象。

3 设备效益分析

如何准确得出每台设备实际收入,是每个医院领导层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我院在做设备效益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HIS、RIS、LIS、PACS系统做接口,设备收费代码与设备做对应,抽取设备的工作量及收入。当然这中间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实际工作量与实际收费金额没法做到对应,因为里面牵涉到很多误操作及人情操作等,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给每台设备5%的误差率,当你的实际收费金额低于理论收费金额5%的时候,缺少的部分从相关科室当月奖金中扣除。其次很多设备的收费代码相同,比如监护仪、输液泵等,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均摊,一个科室当月输液泵收入为1万元,他有10台输液泵,那我们就均摊每台输液泵当月收益为1千元。再次就是设备使用耗材问题,我们采用月结及均摊并行模式,独立设备,按月扣除其耗材领用成本;平台设备,按月均摊扣除其耗材领用成本。最终我们效益分析公式是:单台设备当月收入―当月耗材领用费用―当月设备维保费用―当月折旧费用=单台设备当月实际收益。

使用设备效益分析软件后,我们不但获得比以往手工记录更精确的收益数据,以供领导层在设备购置时做出正确决策,同时临床科室在设备日常使用中更关注设备日常保养,设备正确操作规范及设备耗材领用的实际消耗。对医院来说节约了不必要的损耗,对科室来说增加了自己的收入,这是双赢的模式。

4 小结

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可以使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信息化管理对设备查询、统计、管理、质量和服务等各方面进行量化统计。目的是确保临床应用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和综合效益。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使用中必定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就一定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使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精确、直观。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在数字化医院管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蕾.简论医院设备全面技术管理的信息化【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5):34-35

[2] 张红蕾,李斌.关于建立医院医疗设备信息系统的构想【J】科学管理,2011,26(11):67-67

篇4

1.1院外医疗器械物流管理

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商业企业绝大部分为小规模企业,由于该类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先进的系统的医疗器械物流管理理念,缺少优秀的既懂经营管理、仓储调配又懂专业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导致企业经营规模有限,难以形成网络优势、规模优势。在仓储方面,存在仓储条件差和运输方式原始等现象,导致仓储整体表现为低效、高耗、分散、不安全。从而很难通过信息化、物流建设以提高运营效率,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由于经营性企业门槛低,使得大量企业均可进入该领域,普遍规模偏小,不可避免的增加可流通领域层级,中间环节过多最终导致层层加价。中间商物流管理水平有限,同时针对储存过程中的层层转包,其监控和追溯也难以全程开展,那么在医疗器械的转运、储存过程中则会增加安全隐患,从而难以保障消费者安全。例如,诊断试剂等医疗器械的运输、储存多需要严格控温,由于国内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济,冷链物流发展受限,对于出货量偏小的诊断试剂,货量、冷藏车辆的资源整合受到显著影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2]。大部分医疗器械的价格虚高并不在生产厂家,而是由于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过程复杂所引起。

1.2医院内器械物流现状

医院内的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主要包括对内、外的信息沟通、传递以电话、传真以及电子邮件等订货方式为主,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大量工作人员分工不合理,从事的事物缺乏规范性与专业性,且工作效率低下,如大量工作人员叫货、入库、验收、票据、库存管理等低质量、重复性的工作[1]。日常管理中缺乏专业指导,容易导致货物存储混乱,资料查找、核对困难等问题[3]。一些医院盲目攀比,为了提高医院声誉和收益,超前购买、配置各种大型医疗设备,造成其使用率较低,从而引起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医院重购买轻管理,导致部分医院的医疗设备购置与应用开发、效益评估等存在脱节的情况。加上没有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容易导致使用不到位,仪器一旦出现故障,只能花费很长的周期返厂维修。尽管我国部分医院的医疗设备配置较为先进,但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医院器械物流管理也存在不同的问题,例如三级医院本身实力较强,器械物流消耗量极大,储备、管理、技术人才充足,更容易认识到医疗器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能更多的接触先进的创新的管理理念,整体而言观念、理念认识相对较高,但也存在部分认识不足,出现医院发展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二级及以下医院,主要表现在医院主管人员自身对管理的理念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人才,缺乏优化管理的压力,许多医院对于发展精细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物流的动力不足,且对于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尚处在模糊不清的初级阶段,多数医院无质量风险控制流程,甚至停留在货物的出入库管理层面。

2.医疗器械物流管理的对策研究

医疗器械物流在整个医院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其的管理优化则是衡量医院诊断治疗效率、医疗服务质量以及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方法。随着政府、医疗系统对该行业的逐渐重视,以及政策和市场的导向,其发展已开始逐步向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转变。第三方医疗器械商业企业快速发展,不断重组合并,对医疗器械的运输、储存的集约化、规模化管理逐渐展开。目前,医院医疗器械物流管理已开始从简单、粗糙的出入库管理逐步向计划、采购、入库、使用、维护等系统化管理过渡。但物流管理发展的同时面临许多制约性问题,针对以上医疗器械物流发展的趋势、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①优化货位[3]:医疗器械具体分类,并对仓库进行合理布局,以优化货位,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医院医疗器械存储杂乱、随意摆放等的现状,有效改善货物周转率、利用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情况以实现“零库存”的管理;②数字、信息化建设[4]:建立一套实时监测的数据监管平台,即通过建立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医疗机构以及监管部门的数据平台,做到信息共享、资源配置优化以及监管得力。通过标准的数据分析、信息交换技术以及预警模型研究,提高医疗器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既可以精化生产企业的按需生产,又可以提高中间环节的医疗器械供应效率,同时保障了医疗部门的诊疗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③建立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5]:对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检测、考核、维护、使用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全行控制,并进行优化完善,做好每一环节的登记、交接记录,保障每一环节透明化、可溯源,如此才能将风险、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医疗设备安全、可靠,促进医疗设备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④制定行业物流管理标准[1]:政府、医疗、物流行业携手合作,制定关于医疗器械物流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强制性的规范准入企业、医院、人员规范医疗器械流通、储存等过程中的行为,统一编码,统一管理,建立医疗器械流通标准,便于交流、对接,通过合理提高标准,严苛要求,淘汰或者整改不合规的企业、医疗机构。

3.结语

医疗器械物流管理的优化需要从技术、制度、人才等多方面进行优化、改善,需要政府部门、第三方企业以及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对于人才的培养,可为行业注入新的血液,有利于现有制度的完善和新制度的提出,对于技术的改进,可优化行业运行效率,降低库存成本,对于制度的完善,可以净化环境,利于各项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的实施。最终建设完善的医疗器械物流供应链,优化货位和仓贮管理,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诊断治疗效率以及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锦,王耀飞,李建生,等.283家医院医疗器械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6,6(1):54-56.

[2]崔忠付.我国医疗器械物流发展问题与趋势分析[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20(11):50-51.

篇5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039-03

现如今,网络与计算机已经广泛的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随着医院在医疗设备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固定资产中占有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医疗设备管理进行科学、快速、高效的管理,直接能够影响到医院的各方面的利益。通过径计算机技术应用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对设备的可靠性具有直接的作用。

1 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通常采用的是Client/Server三层结构:前端程序采用MS VB7.0;数据库采用MS SQL2000;客户端、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0。网络主干应用千兆以太网结构,输出设备包括针式打印机、标签打印机,输入设备包括条码扫描器;服务器与客户端采用DELL 8455;工作站配置的CPU PⅢ内存要求在256M以上。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SQL Server的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将信息数据以表的形式展现出现,方便更新与管理,不仅较低了人的体力与脑力劳动,提高了工作通过效率的同时,还不容易出错,大大的增加了工作的准确性。

2 计算机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建立由临床科室—供货商—设备科三个部分组成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每层结构之间形成业务流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的需求,由设备科将申请购买的医疗设备清单,递交至上级领导进行审批,通过科长-副院长-院长的逐级审批后,再通过招标购置,中标后通知备货,通过供货商发货后,再执行出入仓库管理-财务管理-数据统计-后台管理-设备维护及报废-计量管理,通过设备科的计算机局域网管理后,登记完成后下送设备至相关的临床科室的循环管理系统。

(2)临床科室申请购买医疗设备管理模块。临床科室根据具体的需求,经过经济效益的论证与分析后,制定详细的购买计划与内容,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交给相关的护理站。设备科通过将临床科室上交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审核、保存后,再上交至各级领导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在进行招标购买等一些列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医疗设备的购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的被研发出来,医院想要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就应该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掌握全新的技术,根据临床科室的实际需求,在网上进行招标,招标后由院长审批,办理相关的手续,通知中标的厂家准备相应的医疗设备。

(4)医疗设备的管理。设备科在接收了供货商提供的医疗设备后,应该由专门的人员对设备进行登记、核查,初步检查合格后在通知相关的临床科室负责人,进行现场的安装、调试、实践等,经检验合格后再运至相应的临床科室进行实际操作。医疗设备验收合格后,将医疗设备的签收实践、发票号、供货商名称、应付金额、单据号等详细明细信息进行记录,制成付款计划单,这样设备发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询相应的计划清单,再由设备科通知供货商进行设备的维修,同时也方便维护、查找、核对等日常工作的进行。此外,系统还能对付款计划进行审核,将审核数据登记成已付款款项,同时还能将已付款项与未付款项的数据进行统计,方便医院领导及时了解医院在医疗设备的经费投资情况,为医院下一步的付款计划提供参考。

(5)医疗设备维修的管理。设备科通过将医疗设备的好坏、维修次数、维修记录、维修厂家、维修时间等,以及维修花费的资金以及设备产生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信息,统一的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将无使用价值,或者负使用价值的医疗设备淘汰,将报废申请递交至上级管理部门进行逐级审批。

上述医疗设备的管理,从预算购买到申请报废等一些列的工作,全部都是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上完成的,其简单的操作显著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

3 计算机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应用的成效

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两年的应用当中,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1)提高了采购的工作效率。根据各个临床科室提出的具体要求,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各种流程的处理,对相关的购置要求逐级的向上级部门进行审批,通过计算机系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采用了更加优化的申报程序,在审批的过程中,实现了规范化流程管理,避免了手工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丢失、延误等问题,使医疗设备的购置过程更加简便、合理,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库房管理的信息化。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医院所有医疗设备的申请、审批、竞标、中标、采购、入库、出库、管理、储存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记录,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数据更加清晰化的展现在工作人员眼前。此外,所有工作流程的数据都是下一个流程的根据,通过将所有设备的入库出库账目进行清晰、详细的记录,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实现了不积压、零库存,符合该院的节省开支的要求。

(3)通过将所有设备的信息记录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性与共享,通过将所有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为设备的购置、折旧计算等提供完整的信息,同时,也为财务部门以及其他的管理部门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通过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实现对全院全科室的设备进行统计,计算医疗设备的资产情况、运行状况、维修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效益等进行分析,实现对设备的动态管理,方便院务工作者及时、准确的了解医院的资产情况,为财务无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4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医院的规模也在逐渐的扩大中。众多的医疗设备,如果不能够得到合理、快速的管理,将会给医院的服务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中引入计算机技术,通过其简单易用、可靠、全面的信息统计系统,能够显著的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的质量与效能,促进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准确、快速的完成,实现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黄冠朋.浅谈计算机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J].中国科技博览,2010,(34):588.

[2] 陈翠玲.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应

用[J].医疗装备,2009,(7):43.

[3] 吴向阳,张超群,杭建金,汪庆华.基于C/S模

式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

2009,(3):36-38.

篇6

〔关键词〕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数据量越来越大,价值越来越高,单靠传统医院设备管理模式已“力不从心”[1]。另外,原国家卫生部2011年制定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PDCA),该标准对医疗设备管理流程化、精细化、精确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实现持续改进,以评促改,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我院引进HRP系统,对医疗设备采购、使用、维护、处置等全过程进行管理,现将主要做法报道如下。

1HRP系统

HRP系统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大革新,有着高度集中的管理平台,将信息高度共享,可为设备的分析统计、资源配置以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2]。该系统采用C/S结构,安装部署在服务器端,用户通过客户端输入特定的IP地址访问使用。主要编程语言采用VisualBasic,数据存储采用SQLServer2012数据库。客户端(工作站)通过局域网访问数据服务器,将获得的结果实时传递至客户端。

2医疗设备采购模块

设备采购一般主要包含技术评估、采购执行两大过程[3-5]。HRP系统授予相关部门、科室不同权限,开放相应功能模块。分别完成申请、汇总、论证、审批流程,生成医疗设备采购计划。整个流程环环相扣,公开、透明,为医疗设备追踪溯源打下基础,防止腐败漏洞产生。

2.1医疗设备申请

使用科室负责人登陆HRP系统,填报医疗设备申请表及论证报告。内容包括:医疗设备名称、数量、估计价格、申报理由、意向品牌(三家)、意向型号及主要参数;被申购医疗设备社会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科研教学、人员配置、场地需求、主要配置、科室内部采购意见等。负责人确认后数据传送设备科。

2.2医疗设备技术评估

设备科通过系统汇总各科申报计划,生成年度医疗设备申购汇总表,组织医院医学装备委员对拟购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配置、品牌、型号、参考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内容进行比较,对设备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进行评估。结果上报医院院长办公会讨论审批。设备科根据审批结果,在医疗设备申购汇总表后录入同意采购与否,生成年度医疗设备采购计划。医疗设备配置计划网络流程化,使整个过得公开、透明,可避免现象发生。

2.3医疗设备采购

根据医院管理制度,5万元以下设备由设备科、财务科、纪检科、医务科、护理部、使用科室组成的采购组共同议价采购。5万元以上设备报市招标办,由政府集中采购。招标后,设备科组织医院采购小组与中标销售公司共同签订采购合同。在HRP系统通过审批的医疗设备条目后录入合同内容。包括:设备型号、生产厂家、销售公司、合同价格、设备台套、付款方式、到货日期、质保期限、配置清单等。并设置付款日期和质保期提醒,为财务付款和保修查询提供基础数据。合同录入完成,HRP系统根据国家医疗器械分类编码加流水号生成医疗设备设备编码。从采购环节对每台医疗设备进行唯一编码,编码内容涵盖设备的基础信息。编码转换条形码,设备验收合格后作为标签粘贴在机身上。通过查对编码和扫描条形码均可查阅该台医疗设备的基础信息。医疗设备编码和条形码的使用是实现医疗设备精确管理、数据追踪溯源的基本条件。

2.4建立医疗设备电子档案

扫描医疗设备相关资质证件,上传HRP系统,建立永久电子档案,档案编码与医疗设备编码一致。主要内容有:销售公司及生产企业营业执照、经营(生产)许可证、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生产企业及公司给销售公司的授权书;销售公司对业务员的授权书、业务员身份证复印件;产品技术样本、合同及配置清单;其他相关证件和验收后包装箱内文件;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许可证等。电子档案取代传统纸质档案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工作人员查阅档案提供了方便。

2.5医疗设备验收

医疗设备到货后,维修人员和使用科室负责人、操作人员、送货公司共同对设备外观、性能、配置进行登记验收。给医疗设备粘贴条形码,在HRP系统对应设备条目录入验收结果,为下一步的资产清查及设备维护打下基础。设备科固定资产管理员确认后完成资产出入库手续。

3医疗设备使用管理模块

利用HRP系统强大的数据库及自动统计、汇总、分析功能进行使用管理,实现医疗设备绩效评估自动化。

3.1医疗设备使用记录

在医疗设备购置目录后增加收费项目、使用人次、开机时间、使用耗材品种名称及单价、折旧年限;维修次数、维修费用、更换零配件价格及数量;水电费等字段。与医院临床使用HIS系统对接,直接提取收费项目、使用人次、开机时间数据;设备科录入使用耗材品种名称及单价、折旧年限;修理组录入维修次数、维修费用、更换零配件价格及数量;总务科录入水电费。一方面实现使用情况登记电子化,另一方面为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打下数据基础。

3.2医疗设备绩效评估

医疗设备绩效评估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6]。HRP系统可按时间段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自动生成单机或科室效益分析报表,实现效益分析动态管理,解决传统手工统计费时、费力、数据模糊、统计困难等问题,把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设备科、使用科室、医务科、财务科、院领导共享数据。有利于使用科室合理安排资源;设备科、医务科、财务科和院领导可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清楚的了解医疗设备使用情况,为下一步医疗设备采购、资金预算指明方向。

4医疗设备维护模块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保修合同的管理,维修申请及维修进度均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7-9]。HRP系统的运用填补了我院这项空白。

4.1医疗设备维修

使用科室通过HRP系统申报设备故障,维修人员上门维修。完成之后,工程师在系统录入故障原因及维修情况,更换零配件情况,使用科室确认生成维修记录。按时间段自动生成维修报表,维修人员可通过系统分析医疗设备故障发生主要原因及主要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操作人员培训,或者主动定期维护,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4.2建立计量设备登记系统

计量器具基本信息录入HRP系统,根据计量器具分布、分类、单机的查新,能够快速查到每台计量设备的计量检测情况。根据不同类别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自动根据上次检定日期,生成计量器具日程表,对系统设置自动提醒功能。计量完成后设置检定合格标志,并将原始计量信息记录在案[10]。做到强制计量器具百分之百不漏检。

4.3医疗设备保养

医疗设备保养包括预防性保养,即三级保养和购买维保两种类型。在每条医疗设备信息后设置三级保养记录电子表。使用科室的一级维护保养及维修人员二、三级保养情况录入电子表。对购买维保的大型医疗设备维保合同进行扫描录入电子档案,维保价格和维保周期录入系统,并设置周期提醒日期,为下一次购买维保做准备,避免维保过期现象发生。

5医疗设备处置模块

HRP系统设置调配处理和报废处理模块,使医疗设备处置网络流程化,缩短部门反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时统计医院固定资产总值。

5.1调配处理

使用科室对功能完好的闲置医疗设备通过系统填报医疗设备调配申请,申请调配处理,维修人员鉴定后,报领导审批后收回设备库房,扫描二维码入库,同时减去使用科室固定资产。如有其他科室需要则调配使用,再扫码出库投入使用。对功能完好,但不适应医院技术发展的医疗设备,考虑捐赠。合理调配,避免设备资源浪费。

5.2报废处理

使用科室对故障频繁、老化、无维修价值医疗设备通过网络填报设备报废申请,申请报废处理,维修人员鉴定属实后,报领导审批后收回设备库房,扫描二维码入库,已过折旧年限的直接减去使用科室固定资产,不到折旧年限的要分析原因,一次性扣除折旧,再减去科室固定资产,及时报废,防止设备残值流失和场地占用。我院利用HRP系统进行医疗设备管理以来,实现了数据共享、追踪溯源、精确管理,避免重复劳动。与HIS系统融合,使使用人员、采购人员及管理人员都能方便查询医疗设备信息和状态,实现闭环控制[11]。促进了各部门互相配合以及流程再造等工作模式的重大转变,合理利用设备资源,有效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杨琼 单位:孝感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王一栋,陈刚,牛伟新.医院设备信息化管理及系统架构设计[J].中国医学设备,2016,13(3):43-46.

[2]刘元明,刘欢.医疗设备资产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的构建[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1):54-56.

[3]祝海洋.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J].医疗装备,2015,28(6):75-77.

[4]曹少平,印春光,张力方.现代医院设备采购管理的探索[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4,35(2):104-107.

[5]栾琳.医院设备器材采购管理规范化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185,193.

[6]李远洋,王新沛,王晓民.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4):100-102.

[7]徐锋.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2,9(8):32-34.

[8]张红侠,刘勇,卢中凯.关于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效能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3):105-106.

篇7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五大类。以我校三家附属医院固定资产构成为例,固定资产共计近2.42亿元,其中医疗专业设备占固定资产的65%,单价万元以上的专业设备多达500台以上,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这些资产的管理和高效运行将越来越重要。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意识淡薄。医院固定资产的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清查不易,容易造成流失。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型精密贵重设备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更新速度增快,从几百元、千元的小设备到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大资产,种类、数量日益增多,管理起来的确不易。目前集中的问题是大多数单位由于面临市场压力,对购置医疗设备积极性比较高,每年资产总额都在不断上升,而对购置后如何有效使用、如何妥善保管资产方面重视不够,对资产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过问不多,从思想上没有真正树立起资产管理意识,认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制度制约,以至于管理和使用人员上责任不明确,工作措施不力,从而造成普遍存在着的“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公物私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情况,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统一的部门,形成多头管理,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财务部门管账不管物,总务设备等部门管物管明细账却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各领用科室没能明确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未建立起分户账,或者账本建立极不规范,不按部门、金额等设立账户,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资产管理部门对自己管理的资产部分不清楚、不了解,对有什么资产全凭大脑记忆,这样账实出现张冠李戴现象,与科室实际不相符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使账账、账物之间不衔接,有物无账或有账无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大家共用,出了故障谁也说不清楚怎么回事,都不愿出头维修,最终导致医院固定资产普遍存在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等问题。

(三)出入库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专职管理人员缺乏,医院的资产管理人员大都兼任其他工作,专业人员少,人员流动性大,配备随意,在这次清查中我们就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统一的固定资产入账标准,入账标准因人、因时变化,不按规定办理出入库手续。例如,有的将归属到低值易耗品的钳子、夹子、手术灯等统统列入固定资产,有的管理人员今天按固定资产入账,明天又按低值易耗品入账,导致固定资产数据不实,为后期固定资产的核对、使用、盘点、维护等带来一系列问题;其次,出入库制度落实不力,如二附院2008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设备CT250万元,未按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登记入账;另外,部分新增的固定资产由于没有正式收据或因赊账购入等,未能及时办理登记入库,所以也没有入账;再次,固定资产流失严重。由于医院资产品种多、数量大、使用分散,医院财务科或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很难深入到各使用部门加以认真清查盘点,从而造成固定资产在清查、报废、毁损处理上监督欠缺,由于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随意就可报废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设备,部分已报废的专用设备有的放在楼顶上,有的放在床下面,随意报废的现象严重,同时由于没有出库手续,已经处理不再存在的资产仍然留在财务总账上没有得到及时的账务处理,而且逐年递增,造成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

(四)未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资产在购置环节和管理环节中存在一人兼职互不相容的多岗现象,不符合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的会计原则。譬如,医院药械科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同时也是保管、验收人,缺乏监督制约机制,手续不完备,存在管理漏洞。

2、对离职调动人员如何办理移交手续等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物随人走”或者报废移交,新上任者再重新操办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医院需要更新和处置固定资产没有完善的审批监管制度,而是由领导说了算,甚至出现了随意变卖,低价处置固定资产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此管理形式往往将资产盘点与物品管理工作交由一人完成,易形成虚假盘点,按账抄列,导致账实不符,造成资产游离于财务监管之外。

(五)会计核算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目前,按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都是构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这与真实价值相差甚远,造成财务报表中普遍存在着虚增资产、成本核算不真等问题,未能真实地反映医院财务状况,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根据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一般来源于专用基金,而专用基金来源于各种设备折旧的提取。当提取的修购基金不足以支付购置的固定资产时(修购基金原则上是不允许出现负数),《医院会计制度》中就没有明确规定该如何做。如,某医院修购基金的余额为800万元,银行存款为1,500万元,医院为了提高服务水平需要购置价值1,000万元的大型设备,尽管医院银行存款足以支付这笔费用,但由于修购基金余额不足无法购买。实际情况却是,各家医院的修购基金都是负数,有的高达负几千万元,而医院为了不失去快速发展、扩大规模的机会,依然购置固定资产,医院在会计实务上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医院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另外,“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的使用比较含糊笼统,这样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也不能给医院管理者提供客观的固定资产评价依据。

二、应采取的措施

(一)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培训意识。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越来越多,如何管好医院的固定资产,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为临床服务,为病人服务,对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重视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履行岗位职责。对各类资产进行分类分部门管理,各部门资产管理落实到人,定期进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其次,重视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

(二)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定期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等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的问题,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运营收益。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将科室的成本消耗与科室、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实现成本控制管理。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的购买、验收、入库、出库、领用、保管、处置和报废等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制度,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有法可依,杜绝管理中的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可以建立相应奖惩机制,以加强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监管意识。

(三)实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医院部分专用设备由于升级换代速度较快,淘汰率高,医院应成立由财务科、各资产主管部门、监察科室的有关人员组成资产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长期闲置、盘亏盘盈、待报废的资产,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逐笔查明原因,共同编制盘盈、盘亏处理意见,分类汇总后报医院会议研究,按有关规定手续进行处理。对人为的盘亏、毁损应追究保管人员、保管部门的责任;对违规操作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所购的固定资产已经投入使用但货款未结算完毕的,及时办理验收、登记入库手续;对不能使用、无维修价值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上报审批予以报废;对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医院资产的真实性。

(四)建立三账一卡制度,做到制度到人,有账有物,账物一致。由医院财务部门负责建立并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由设备科、总务科等资产主管科室建立二级明细分类账,按资产的类别、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使用部门在办理固定资产领用、调拨、报损手续时,一般由护士长或科室核算员负责登记,由资产管理部门在登记卡上记录财产增减情况,并在本部门建立相应的数量台账。财会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进行账账、账卡核对,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

(五)参照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处理方法和管理建议,完善会计核算方法。近几年,要求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呼声越来越大,固定资产的核算是一个重点,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其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使用与否、使用程度如何都会发生各种损耗,资产价值也会随之减少。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尤其是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固定资产增值、减值的情况。应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改进,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增加“累计折旧”科目,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建立符合医院内部资金循环和价值补偿机制,达到其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形态管理的统一,使之更合理、更科学。

(六)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目前,传统的手工管理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医院正逐步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进行医疗设备,财产物资的管理,能够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快速、详细的分析,全面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入库、出库、调拨情况,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大大提高管理效益和管理质量,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临床诊疗水平不断发展,各医院的医疗设备数量也在迅速膨胀,如何做好这么多设备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是目前各医院领导关心的问题,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已上升为医院的档次和管理水平的象征层面,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效果不甚理想。医院信息化人才缺乏,医院缺少能提出具体功能模块要求的人员,只能照搬公司的功能模块,致使与医院的实际脱节。真正能编程人员太少,无法按医院的要求修改程序,让医院适应已有的程序。

国家缺乏相应的规范,公司和医院对信息系统开发随心所欲。医院因素、门诊、病房、PACS、LIS、财务、管理分离,不能形成数据流。前端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低,向院长提供的信息还得人工处理,不能实现所有信息的动态呈现。库房、财务、效能科、设备管理科室所用数据源不一样,不同步。医院管理流程设计不合理,职能划分不科学,不能适应信息化管理的需求,造成信息系统运行的不高效或者失败。外行介入的太深,干扰因素太大。医疗体制改革滞后于医院发展对信息的需求。

1 医疗设备的管理模块

医疗设备管理包括如下模块:申请论证管理、出入库管理、档案管理、账目管理(明细账、总账)、维修维护管理、报废管理、转移管理、卡片管瑾、计量检定和质控管理。

1.1申请论证计划管理模块 申请和论证根据设备价格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申请和论证表格电子表格,如5万元以下,5万到10万,10万以上,5万元以下为小型设备,5万元以上为大型设备,小型设备仅填写购置请表,5万元以上要填写论证表。论证表中应包含购置原因,使用类型(是用与临床、临床科研、科研),是更新还是新增,经济效益情况(有无收费标准、月收入情况、维修、耗材等支出情况),是否具备安装条件,市场情况(有多少品牌、市场价位)等。

1.2档案管理模块 论证报告、投标书、合同、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登记表、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验收报告、设各维修手册、使用手册、电路图、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安装光盘等。这些资料可以通过扫描或厂家提供的电子版资料合成。PDF文件,计算机管理中应有设备档案管理功能,则在计算机管理中可直接查询调阅设备档案。

1.3账目管理模块 建立计算机系统的登记、查询、统计、打印报表、数据导入、导出,建立全院总账和科室分户帐。计算机管理的设备至少直内容量括:名称、国别、品牌、型号、合同日期、到货日期、使用日期、使用科室、保管人员、单位、数量、单价金额、供应公司、联系人、购入方式、联系电话等。通过账目管理进行设备维修管理,即通过设备账目查到某一设备,然后对其维修档案登记、查询、统计等。

1.4维修维护管理模块 该模块嵌套于查询模块之中,通过查询找到维修维护的设备,输入维修和维护的内容。维修:输入故障现象,故障排除过程,更换配件名称,金额等维护:根据维护计划填写维护内容。

1.5设备转移模块 由于科室设备的归属发生变化,就要及时调整账目,首先要填写设备转移申请电子表格,然后进行调账。

1.6计量检定和质控管理 嵌套于查询模块之中,在查询模块中查到设备,将计量情况和质控情况登记。

1.7固定资产的报废 医疗设备的处理一般有扶贫捐赠、拆机作为备件、报废三种途径。根据国资委规定,公立性医院的同定资产都是国有资产,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处理报废固定资产,有国资委统一处理,报废资金上交财政。捐赠和作为备件政策上是允许的。由于设备有了身份证,时隔多年,不管人员怎么变动,到报废时办理报废手续,销账时,设备可一一对应。

1.8卡片管理 一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概在10年左右,同一型号的设备在一个科室可能不只一台,由于是不同时间购买的,价格可能不一样,怎样区分是哪台设备呢?就需要给每台设备办理身份证,在设备上贴卡片或条形码,内容包括设备编号、名称、型号、品牌、日期、单价、保管人,这样不管设备中间转移到哪里,但身份是唯一的。当然,设备的身份证可以是条码、射频ID等,但我认为没有卡片醒目了然。

2 设备综合情况分析

设备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但要弄清家底,更重要是为医院的决策、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设备计算机管理应涉及到设备的折旧、医院的成本核算、设备的使用率、开机率和阳性率、设备的效益统计分析。如果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具备门诊的挂号、分诊、处方、交费一卡通系统,那么为每台设备设定固定编号(或条码),计算机系统就可自动采集门诊量、用药情况、诊断情况、设备的经济效益情况、使用率等信息,就可很容易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3 基础库建立

应具备科室代码库、设备名称库、设备类型库、管理人员库等,最好采用树状结构,便于查寻选择,或者是树状结构+代码+拼音码。

4 设备的管理流程

设备的可行性分析-招标购置-签订合同-安装验收-入库出库建档如果库房归设备科管理,那么在选定软件时力争与财务使用同一个软件,数据共享,在设备科和财务科设定不同的权限,不管哪个科室将数据变更,总能保持账目的一致性。否则设备科的账目与财务科的账目很难同步或张张相符,设备科与库房、财务应该使用同一软件。

5 设备管理注意事项

力争医院支持临床科室设立分户账管理人员,只是有联络员,以便设备管理工作的展开。设备科的分户账至少每年与临床科室的分户账核对2次,并查看实物;与财务固定资产帐核对2次,才能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参考文献:

篇9

进入21世纪,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医院中医疗器械的管理也要跟上现代化的脚步,计算机现在已经普遍应用到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但是,大部分的医院对医疗器械的计算机化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医疗器械管理相比医院中其他管理还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一些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上很不成熟,不能全方面发挥医疗器械在医院中的应用,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所以加强医院医疗器械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和管理已势在必得,这已成为医院管理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医学成像上的应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所以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各个领域都存在数字化的信息。在人们医疗中好多人体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这就要归功于放射学的快速发展,放射学在医学图像处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医院的人体成像技术有ct、mri、cr(计算机投影射线照相术)、dsa(数字减影)、nm(核医学成像)、pet(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照相术)、us(超声扫描显像装置)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提供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这些丰富的影像资料使医院的医疗提高到了先进水平。(二)计算机对pacs系统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网络通讯、图像的采集等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也为医学界图像的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处理、传输奠定了基础。在医学界中医学影像的传输系统和医学影像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存储被称为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系统包括影像医学、计算机技术、放射学、数字化图像处理等技术,它有效的将医学中采集的图像资料转化为数字的形式,充分有效利用了影像资料,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图像的存档和图像的传输系统在医院中可以分为四个大类,第一类是在科室的内部;第二类是在院内的图像系统;第三类是整个医院的pacs系统;第四个大类是基于全院pacs的远程放射医学系统。在医学信息领域中,pacs系统能提供很多功能,比如它可以在会诊、诊断、报告、远程工作站上观察医学的成像,它还可以把这些图像根据图像的不同性质存储到不同的介质中去,并且利用局域网或者广域网进行通讯,给用户提供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pacs系统可以降低医院的支出成本,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率,让医院变成一个数字化的医院。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图像压缩功能,它可以将这些数字图像有效的存储起来,减少了一些专门管理的人员,而且已经存储的图像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查看,在复诊 或当诊断需要时能够快速的对诊断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由于计算机技术还具有网络传输能力,所以在pacs系统中可以将医学图像在整个医院内或者是医院和医院之间互相传输图像信息,促进了远程医疗的快速发展。由计算机应用的pacs系统将成为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一个模式,这项高新技术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推动着医学不断发展,推广和使用pacs系统将会是医院的必然。但是中国的pacs系统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这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国家对pacs系统的研发经费发放的比较少,好多中小型医院的医疗设备都比较过时,设备上的数字接口也都不是很标准,更不用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图像的传输了。而且在医院中好多影像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加上好多医务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是非常熟练,这就制约了pacs系统的发展。

三、计算机在医疗器械中的管理

篇10

一、医院固定资产存在主要问题

第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制度落实不到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属于多头管理,医院财务科管总账,行政科管明细账、车辆、房屋及办公家具等,器械科管医疗设备明细账,医疗设备购进在器械科,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购进及管理在信息科,但信息科未设置明细账,由于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脱节,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导致固定资产信息失真,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实不符”等普遍想象,各领用部门无责任人管理资产。在固定资产盘点管理上,医院普遍存在对盘点清查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喝盘点清查管理流于形式等问题。

第二,不严格执行制度,不重视固定资产使用。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验收不够严谨,仓库保管员在入库时往往按照随货清单入库,未看见实际实物进行入账,造成实物与固定资产明细账不相符,无法追溯责任,登记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使用状况不明,管理困难,又不及时定期盘点,造成账实不符,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调整或资产管理人员变更时,移交、监交制度不能严格执行,造成部分资产流失无法追究责任。

第三,固定资产处置随意,报废的固定资产反映不真实。目前,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时都能按照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办理验收入库手续,使各项固定资产从一开始都能纳入医疗卫生单位的资产管理范围。但由于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使用分散,单位财务或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很难深入到各使用部门加以认真清查盘点,从而造成固定资产在清查、报废、毁损处理上监督的欠缺,而使用部门的管理人员又不熟悉固定资产处理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规程,使得早已沉淀、报废,没有得到及时的账务处理,造成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固定资产的科室无专人保管财物,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账,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账。医院每年均有资产报废情况,但未对这些已报废资产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已报废资产形成账外资产且缺乏监管。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第一,为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和加强各科室、职能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行为,科室合理购置、分配、使用医院固定资产,进一步促进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效能的发挥,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往往重视大的原则性内容,忽视了一些细节和工作流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目前在根据工作实际,完善管理流程。完善制度,加强制度可操作性。例如,科室发生变动,需要调整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如何进行,管理部门及科室权限如何规定等都要给出细化的管理制度。

第三,制定、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实行三账一卡管理,即财务部门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负责建卡(台账)。

三、医院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的探讨

第一,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定期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审计,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出入库应有不同的人来担任。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要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

篇11

2系统简介

2.1设计原则

系统采用基于(B/S)的技术构架进行开发,遵循医院设备管理条例,实现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工作的高效性,构建设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2.2体系结构和特点系统采用.netmvc模式进行开发,即把表示层、控制层、逻辑层分开,降低耦合提高维护性。支持目前常见的大中小型数据库,如:MSSqlServer系列、Access2000、Sybase、DB2等,另外也支持Excel格式文本的数据源。依据数据源的功能支持,支持批量数据的调度执行。

2.3外部接口

软件接口可支持多种类型文件上传和下载,可将数据导出EXCEL或者WORD文档等形式。同时系统与军队军卫一号系统可直接对接,实现军卫一号中固定资产中的数据导入功能,并能直接对军卫一号物资管理系统中数据进行实时查询、统计和调用,大大弥补了军卫一号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查询和统计方面的不足。

2.4运行环境

服务器操作系统选取windowsserver2003以上,数据库为MSSQL2005,服务器IIS6.0

3模块开发

根据科室各部门职能不同,分别制作各自所需功能模块。所有模块的开发均基于医学工程科最基本工作流程和国家、军队的相关法规制度,同时兼顾管理者和执行者工作需要,实现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3.1招标与采购

主要包括商品申购和审批、招标管理、大型设备管理和合同管理。商品申购和审批部分按照现行设备申购流程,实行临床科室上报申请,按流程由医学工程科、经济管理科、机关、院领导逐级审批或返回修正的模式进行,通过权限对各级审批部分进行限定,已达到商品申购流程化管理。对所有申购报告都可进行查询和导出和生成正式审批表格。招标管理、大型设备管理和合同管理这几个部分主要是对中标商品信息、大型设备申购和论证材料以及各类合同主要信息进行录入,以供日后随时查询和统计。

3.2耗材管理

依照耗材和试剂管理相关规定,按照耗材、试剂出入库流程进行数据录入、管理、查询和统计,同时对耗材试剂发票进行管理和关联,并设置各类报警选项,使耗材和试剂的管理更加规范化,防止人为引起的失误。为了防止重复工作,在此模块中也选择可不进行录入等操作,直接连接军卫一号中的物资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对其进行查询和统计等操作,以便实时监控耗材试剂的相关信息。

3.3设备管理

此模块分为设备验收、设备卡片、淘汰与报废、设备维修、机械加工及维修、维修材料库房管理、专管公用设备管理等几个部分,严格按照《中国医疗设备管理办法》、《医疗设备管理办法》等法规,从设备申购开始对设备进行全程管理和记录,通过数据的关联,可通过任意信息对设备进行查找,并查看其从申购到报废全生命周期的各方面信息。让各部门人员都可便捷的对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的查询了解。主要分模块描述和功能介绍如下:3.3.1设备验收管理(1)描述:记录并关联设备验收信息、采购信息和基本资料。(2)功能:设备卡片、采购信息、合同信息关联功能;技术资料及图片上传功能;验收报告导出及打印功能。3.3.2设备卡片管理(1)描述:设备台账及设备基本信息(生产厂家、供货商、附件、单价、经费来源、使用科室、安装及启用日期,使用年限等等)。(2)功能:设备卡片信息录入、修改、查询;组合查询、选择排序和统计;军卫对接数据导入(外置)。

3.3.3淘汰与报废

(1)描述:设备淘汰记录(呈报日期、呈报单位、科室负责人、设备信息、理由、技术鉴定意见、设备管理部门意见、院领导意见、备注、相关人员签字与时间)。(2)功能:记录设备淘汰、报废管理。

3.3.4维修管理

(1)描述:记录各类医疗设备的维修项目及机械加工项目内容,包括时间、科室、维修人员、主要工作内容、配件更换明细、外修明细等。(2)功能:分3块分别记录日常设备维修、A类设备维修及保养、机械加工和维修等内容;支持按时间、科室、维修人、设备品名进行明细查询和统计。

3.3.5空调管理

(1)描述:记录在用空调明细及移机记录。(2)功能:空调录入及移机登记、查询。

3.3.6维修材料出入库管理

(1)描述:对维修配件耗材进行出入库记录和管理。(2)功能:出库及入库功能,导出打印功能;库存查询和统计功能;按科室、维修人、材料名称等选项查询和统计功能。

3.3.7专管共用设备管理

(1)描述:记录专管共用设备台账及借用明细。(2)功能:专管共用设备借还录入,借用明细查询及统计。

3.4财务管理

对发票明细进行录入,从而实现对发票的查询、统计、管理等功能。同时根据每月的付款额度计划,能自动提取出需要付款的发票,方便工作开展。

3.5计量与质控

根据计量及质控的相关规定,分别从检定设备、检定人员、被检设备3个方面对计量和质控工作进行管理。检定设备管理主要是对现有各类型检定设备明细的进行登记,按规定每年对检定设备进行溯源,并记录溯源结果报告进行上传和电子档归档保存。检定人员管理中记录了所有检定人员的相关信息和证书信息,并对检定证书到期时间进行查询和提示。被检设备管理主要是用于对全院所有检定范围内的被检仪器进行管理。通过对各类设备检定周期进行限定,并对被检定设备台账录入,便掌握对各台被检设备的下次检定时间。通过记录每次检定时间并上传检定的原始记录扫描件或图片,对计量和质控进行电子化监控和管理。查询功能可随时了解各时间段需要检定的设备明细,以防止检定工作中遗漏、过期未检的现象发生。

3.6科室综合管理

对科室内各项事务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管理、考勤管理、奖金分配管理、值班管理、获奖情况管理、学习和培训管理和科研论文管理等,主要用于记录各项信息,便于查询和统计。

4系统的特色及优势

4.1紧密结合军队相关法律法规

本系统在流程的设计中紧密结合军队相关法律法规,将各项管理规定中的相关信息有效地融入程序中。在采购管理、大型设备管理、淘汰与报废管理、维修管理、计量与质控管理等等模块中均有体现。既保证了本系统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又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来指导工作,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4.2与军卫一号系统数据相融合

军卫系统中物资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军卫一号对耗材、试剂和设备进行的全面管理,为了避免重复录入,能让医学工程科管理系统与军卫中的系统相兼容,本系统制作了相应的数据接口和导入模块,并与军卫一号维护人员沟通联系,共同完成了直接对军卫一号中数据库进行查询并根据需要进行标记的功能,从而能对耗材和试剂管理中的数据进行实施的查询和统计,对设备管理中的设备卡片进行直接导出和调用,在没有加重任何工作量的情况下,有效地将几套系统同时运转起来。同时,针对军卫一号中的管理程序进行了参考和借鉴,对其中不便的地方进行了改进,令本程序容易上手,尽可能的方便了工作。

4.3全科室全面管理及监控

本系统涵盖了医学工程科所有工作内容,并将科室内部管理融入其中,对科室各个职员的工作都包括进来,并对其工作进行了记录,不但有助于日后查询统计,同时也以程序化的手段对各部门人员进行了管理和规范,令医学工程科的工作有条不紊,一切按流程办理,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促进医工科工作的开展。

4.4权限分级设置,责任明确

基于(B/S)的技术构架,网页访问和操作的设计使用本系统变得简单方便,多样化权限的设置不但明确了各人的职责与权力,也使医学工程的所有人都能进行操作和使用。同时,依靠院内网的服务器架设,临床科室也可对其进行访问,查询其科室设备维修保养,淘汰报废以及专管共用设备借用情况,简化了大量往日设备查询的工作。

4.5功能多样,使用方便

篇12

一、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1、负责设备仪器档案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购置设备的可行性报告书

2、按照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归档文件要齐全完整卷内文件排列有序并保持其有机联系,使档案的归档率达到98%以上。

3、参加设备仪器的开箱检验,只针对完整、准确、系统的文件材料予以验收。

4、按规定的归档时间将设备仪器档案的文件材料按期归档。

5、相关从业人员要接受院综合档案室人员的技术指导。

二、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很大一部分医疗单位包括大型三甲综合医院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是有关人员不重视医疗设备档案资料管理规定,在设备购置验收时,没有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在现场参与;设备开箱验收时拿走资料未能及时归还,造成原始资料的损毁或丢失;在设备安装、检收、试验等工作结束后,使用者不填报备案或填报内容不完整,从而造成了设备档案的残缺。二是不注意抓平时设备安装工作中的施工、检修现场记录,而是在全部工作结束后突击填写相关数据,造成医疗设备档案数据一定程度上的失实。三是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还存在学历层次较低,管理知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医院的设备档案管理内容繁多、复杂,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尚未有标准模式,管理上缺少标准化管理,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医疗设备档案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再者说来,医疗设备档案的形成周期较长,直接导致了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一般与设备的寿命相同,短则5年,长则20年,环节多且参与的部门和人员也多,不管在其中的哪一个环节,哪一个步骤出现了疏漏,都会对设备档案管理的结果产一定的影响。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未来发展

医院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设备档案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在大数据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覆盖科技领域的今天,为了可以让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更加的专业和完善,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专业的档案数字化平台,该系统一定是功能强大且覆盖范围广泛的。其主要功能包括:设备出入库、建档及修改、组合查询、设备标牌设置、各类数据的动态统计等等。它一定能使得档案管理者在查询过程中简便快捷,和纸质档案互为补充,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篇13

二、器械仓库会计负责建立明细账。由器械科长把关,严格执行采购、验收、出入库、调拨、变价、报损、报废等手续。对调入、损赠或自制加工设备,亦应及时办理编号、建账、入库、分配等有关手续,并根据凭证或管理作价,载入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分类内。

三、各科增加设备时,均应事先按规定做出计划,经分管院长审批后,方可购置。

四、凡属固定资产管理的物资,需无偿调拨或折旧作价处理时,须报分管院长审批。

五、领用的各种固定资产,不准随意变动,如确因工作需要在科室之间进行调配时,须经有关部门办理过户手续。对各科室某些不再使用或多余的物资,管理部门给予调出,以防止物资财产积压和浪费。

六、器械仓库每年应对固定资产全面清查核对一次,发现余缺应及时作出记录,查明原因,由器械科提出处理意见,报分管院长批准后,进行账面调整,并追究责任。

七、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档案。大型、贵重、精密仪器参照《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执行。

八、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应纳入科室工作的重要位置,做到合理使用,管理完善。对因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损失者,当事人或科室必须立即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根据情节按有关规定处理。对隐情不报者应严加处理。

九、各科室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未经批准不得将仪器带往外地修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