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艺术成为各国各民族之间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这也促使了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职业教育深入改革的新时期,多元文化教育下的中职音乐教育具有实践意义。中职教师要积极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与深意,探索一条适合中职音乐教育的有效路径,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模式的顺利进行。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背景及目标
“和而不同”的理念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我国古人所提倡。音乐很好地诠释了“和而不同”理念。不同国家、不同名族,在日益频繁的交流过程中,产生了多元文化生态体系。音乐正是多元文化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基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共识,从而拓宽文化的视域,实现外域文化艺术的欣赏与理解。中职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音乐欣赏与理解,是学生突破音乐思维实现文化思维的转换的重要过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实现学生通过音乐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的音乐元素,从而实现文化元素的构成认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既实现学生的外域音乐视域的拓宽,也实现学生对国际文化及国际关系的认知,增强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其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是被动的接受外域文化和外域音乐,而是通过认知性的理解和分析外域文化和外域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是非分辨能力,既理性的学习外域文化和外域音乐,也能够感性的吸收外域文化和外域音乐。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下的中职音乐教育方法
1.创新中职音乐教育理念,培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识
音乐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音乐教育多年来所欠缺的。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更加明显,不同民族的音乐、不同国家的音乐逐渐被社会所包容、接纳、认识,但是我国音乐教育缺乏创新的教育理念,缺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识。中职学生对音乐的缺乏深刻的理解,对外域音乐缺乏理性的认知,然而,中职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对新鲜的事物更加充满兴趣和好奇。因此,中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多元文化音乐的特点,创新音乐教育理念,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同时,中职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认知意识。多元文化认知意识要从教师的教育开始,教师要有多元文化音乐认知意识,提升教育意识,通过国内外音乐文化的差异表现,吸引学生对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的喜爱,过滤劣质的音乐文化作品。
2.设置科学的多元文化课程,积极强化多元文化音乐意识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下的中职音乐教育就必须遵守多元文化的发展规律,秉承多元文化音乐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使学生接受科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是盲目地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而是规律的科学的文化课程设置,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相融合,既教学基本的音乐原理,也要教会学生世界大同的音乐语言。音乐是一种艺术的交流语言,是国际化背景下的一种民族自信的表达,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的要达到学生具备音乐文化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及辨别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国家文化认同感。同时,教师要通过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共同语言表达,告诉学生其它国家和民族的音乐只不过是另外一种音乐艺术的表达,也要通过音乐的学习掌握和理解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发展规律。另外,教师还要开拓学生音乐视野,通过设置选修音乐课,了解宗教音乐、民族音乐及其它音乐形式和文化形式。
3.加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构建多元文化音乐融合体系
中职音乐教育要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切不可舍本逐末,忽视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下的中职音乐教育要遵循多元文化发展规律,强化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同时,中职音乐教师也要积极构建多元文化音乐融合体系,积极地借鉴其它国家和其它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点。另外,其它国家和其它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模式也值得我国中职音乐教师学习和借鉴。中职音乐教育要实现兼容并蓄,不断地汲取其它国家及其它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点,实现我国音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融合体系的构建是要以“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引进来,即引进其它国家及其它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模式,为我所用;走出去,即通过创新与创造,不断地创造属于我国特色的音乐文化、符合我国特点的音乐文化,从而影响世界。
三、结语
音乐不分国籍、不分民族、不分肤色,是世界的语言,是“和而不同”理念的体现。中职音乐教育作为中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音乐背景下,中职音乐教育要集思广益,充分利用音乐的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音乐文化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学习,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及创造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为我国社会发展创造优秀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孟晓聪.浅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祖国,2016(11):242.
[2]钟启迪.浅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智富时代,2016(4).
[3]于江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4):256-256.
[4]刘菲.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魅力中国,2017(18).
一、“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模糊之谜
人们往往把“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两词相对应,从语词结构的角度来考察,“音乐审美教育”是个主从结构的复合词组,限定词“音乐”加中心词“审美教育”,亦可理解为限定词“音乐审美”加中心词“教育”或限定词“音乐”加限定词“审美”加中心词“教育”。中心词的不同必然导致复合词组含义的偏差,根据对音乐、审美、教育的不同倚重,也必然产生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概念理解上的偏差。
就“审美”一词的中外文内涵来看,亦可引发理解歧义。“审美”一词外文为“aesthetic”,除“审美”外,还有“美的”“感性的”等等含义,即“审美”和“美”“感性”是同一个词,用法相当宽泛,使用起来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审美”一词就中文辞书来讲,具有“领会、辨别事物与艺术的美”的意思。“领会”一词是一个很玄妙的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审美”一词理解上的含糊。
就“审美”一词来自哲学术语还是普通口语来看,其含义的深浅度也是不同的。把它当作哲学术语,“审美”一词的理解必然要建立在审美关系基础上,并且要对审美主客体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强调主客体统一的认识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但对那些未受过系统哲学训练的人来说,它多半还是一个陌生的技术词汇。结果,给人的印象是,“以审美为核心”不同于音乐教育。它或者说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变量,或者说是对音乐教育的一种学究式的说法。而口语中的“审美”更多的是体现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作为当代的新课题,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它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弄清楚其确切内涵确实比较困难。此外,随着人们对人文学科的普遍重视,综合艺术课程的提倡,“审美”一词更多的跨领域使用,导致人们习惯于对其只在共性意义上把握,往往只狭义地理解为“情感教育”。并且,人文学科的概念本身就极其复杂也必然导致其使用混乱。
由于长期以来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忽视,似乎非得用音乐的外在功能来说明音乐的价值才能使人们得以重视,使得音乐教育本该具有的独立理论品格不够鲜明,这也是导致对这一提法陌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对待音乐审美教育所采取的理论视角不同也会导致理解的不同。一些人采取美育的视角,按照美育本质的经典理论来理解,必然重视情感教育,在实践中表现为偏重于审美主体对音乐客体的偏主观性、个性、创造性的阐释。另一些人采取美学视角,必然强调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其内涵不完全局限于情感教育,在强调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追求审美主客体认识的统一。
人们对待什么是美主要有三种基本观点,即美在主观、美在客观、美在主客观统一,采取不同观点的人们对待什么是“审美”也许也应该有三种基本态度。
二、“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
从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角度来看,音乐教育曾先后经历过建国初火热的政治年代(强调音乐教育的政治功能)、“”期间的“演中心”与“唱中心”(音乐教育的政治功能极端化)、改革开放以来强调音乐教育的思想道德功能与智育功能。可以这样说,以往的音乐教育除了不强调自身的美育功能外,其他教育功能都强调过了。当然,即便这样,人们也承认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它实际上只不过是打着美育的幌子而已,美育的本质和中心地位被笑眯眯地置换了。兜了这么一大圈,历史经验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必须回归其美育本位。
从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角度来看,建国初,受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影响,音乐教育也自然而然地接受其美育观。根据苏联奥夫相尼柯夫等主编的《简明美学辞典》对“美育”的解释可看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从属论”,即美育可包含在德、智、体等之内,实质上等于否定美育的独立地位与作用。这种观点对我国的影响很大,如叶圣陶先生认为:“美育确乎必须重视,但是不必另立一项,可以把它包含在德育里头。”毋庸置疑,学习苏联虽在音乐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使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的美育获得独立地位。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界又先后引进“世界六大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实践一时红红火火,但是实践中也出现了“非艺术化”“专业化”的不良倾向。此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戈尔曼的“情商理论”又席卷我国,它们虽都从不同角度为证实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终因其只是从智力和情感技术训练角度立论,因而无法证实音乐教育是每一个人所必须要具备的,从而不能成为音乐教育最本质的核心理论。世纪之交,受美国教育家雷默“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经过权衡,终于为音乐教育找到了适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理论基础。
三、“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从正确贯彻教育方针的角度来看,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突出加强美育。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基础音乐新课程标准,就必须首先提出体现贯彻美育的明确主张,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改变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对美育漠视的顽固认识。当然,这种主张首先必须符合教育规律。
从遵循音乐教育规律角度来看,“音乐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乐之目的”,音乐教育由“音乐”和“教育”两个词组复合而成的概念的内涵已基本表述清楚。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音乐的特殊规律。由于以往的音乐教育过于强调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导致“非艺术化”教学倾向严重,同时不正确的强调音乐的特殊性规律,导致“专业化”教学突出等问题,因此,鉴于音乐在本质上就是审美的,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是认识之必然。
从音乐教育功能角度来看,通常认为,音乐教育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健体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首先突出审美功能,如果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都不把审美放在首位,那么,加强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样,也就更谈不上音乐教育的其他功能。
从音乐教育直接目标角度来看,尽管音乐有很多重要的非音乐,但是对所有人来说,它的音乐的审美本质才是它独特而宝贵的价值。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敏锐的反映能力。只有达到这个目标,其它目标才会被包括进来。一旦非音乐性目标的强调超越音乐性目标本身,实际上我们就等于已经背离了我们所钟爱的音乐艺术。亦可这样理解,如何使客观存在的音乐美在人的主观意识中产生美感,是音乐美育的直接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谈不上美育对德、智、体的促进作用,如果越过这个目标,企图直接达到影响德、智、体三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等于取消了美育。
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角度来看,美育的传统表述是情感教育,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第一层含义就必然是要注重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因此,要给学生以充分地情感体验途径和机会。再者,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据《辞海》解释,美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审美意识。狭义专指审美感受,即人对于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精神愉悦,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础。作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在狭义层面上使用,强调偏重主观感受与体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适当的淡化一些纯技术性的机械式的音乐知识技能训练是可以的,也是务实的。
从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特殊性角度来看,既要重视静态的教学媒介――教材的审美标准,又要重视动态的教学媒介,关注音乐教学过程的审美化,只有美的对象和美的环境才可能更好地唤起人心中的美感,使其心灵美化。
从音乐审美认识过程的特殊性角度来看,音乐是善于表达情感的艺术,黑格尔有句名言:“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情感是不能被逼迫的,因此,教学中我们既要遵循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音乐认知的特殊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紧扣情感脉搏,遵循“音乐是声音艺术”的法则,多给学生提供“听”的机会,避免过多的课堂讲解和文学化、视觉化方式的音乐“对译”,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弥漫性特点,潜移默化其情感,从而达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情操。
四、“以审美为核心”并非“审美唯一”
确实,一直以来,几乎都把“音乐审美”作为普通学校开展国民音乐教育当中最核心的东西,尤其是当前的音乐教育改革。以至,音乐教育实践中难免出现了过度强调“审美”的情况:课堂上不时时贯彻“审美”好象“完全不对”;教案中不常常提及“审美”感觉不“前卫”;理论研究中不处处书写“审美”似乎教育观念“错位”。诚然,因为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长期以来被严重忽视而加以强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若把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强调到“万能”的地步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音乐感知和音乐表现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情态是音乐所特有的,是非语义性,非具体性的,可感知的就是情态。”此外,“情智互补和格式塔的认知过程,这些也都是音乐审美的价值体现”。还有,“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传载文明,如同看古诗、现代诗、外国诗的感受一样,感知、学习音乐就是感知不同远近、不同历史、不同风格的文化,所以在音乐审美中包含着这些意义”。再者,“一个人的品行、修养、能力或素质,和其它一些因素也有种种关系,比如遗传、人群、家庭等,还有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这些都是对人品的影响和塑造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对音乐审美能力的价值的判断,首先是估计它的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其次也不要把它说成是万能的”。这种倾向的根源是音乐审美教育“自律论”观点的绝对化,孤立化,也是音乐审美教育要求“自律”的具体表现。它与以往的“从属论”主张是对立的,出于对以往的纠正,有点“矫枉过正”而已。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一门学科教育,除了审美功能外还有二:一是向学生传播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延续和发展音乐文化(音乐教育的本体功能);二是追求一般的教育功效(音乐教育的终极功能)。比如承载道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心理治疗,促进体格的健康发展等。此外,即使就“音乐审美”自身来说,“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它是真善美的统一,为了理论研究,把“音乐审美”与其他事物分开进行研究未尝不可,但是,实践中人们不可能做绝对化的分离。因此,在音乐教育水平已得到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切不可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以审美为核心”问题。音乐教育不仅要“以音乐为本”,而且还要“以育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吕景云,朱丰顺. 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2]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订本.
[3](美)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叶圣陶. 文汇报,1980-05-05.
[5]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吴斌. 关注音乐[J]. 中国音乐教育. 2006(1).
二、音乐的教育,偏正结构,强调教育为主体,在教育中掌握音乐。这种理解是把音乐作为一门有自身特点的学科,在教育过程中除了音乐自身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外,更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在音乐中接受教育还是在教育中掌握音乐,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事实上,在教育过程中,这二者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互补的,这二者的全面结合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涵所在。实际上,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宽松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正规系统的学校音乐教育(尤其是高师音乐教育)除了模仿专业音乐教育在20世纪初期从国外借鉴来的经验和模式外,几乎没有自己的经验可供总结。回顾30年来中国音乐教育走过的道路,虽然在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不少成绩,音乐教育也慢慢地走向正轨,但音乐教育中暴露的某些问题,如为技术而技术、重教育形式轻内涵等,反映了对在音乐中接受教育还是在教育中掌握音乐这关乎到音乐教育本质的原则问题,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研究。而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教育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指导作用有待更加重视
教育理论(主要表现为教育学)是一切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它是研究教育者、受教育者、知识这三者之间如何随时代、社会环境和科技进步而变化的。其中受教育者的成长是教育理论关注的根本所在。受教育者的成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如何实施教育的影响、教育的局限性等这些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正是音乐教育施教的基础,但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还有待填补空白。有人认为,教育理论研究是教育专业的事,和音乐不相干,这样不可避免地使音乐教育脱离了教育的一般规律,从而走到在音乐中接受教育的狭路上,这条路把音乐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看成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和评价标准,而忽视音乐之外的人的全面发展所应该具备的文化综合素质的要求,音乐教育被认为是对音乐技术的培训,国内的音乐教育学著作也大多主张音乐教育学应该代替普通教育学,笔者认为,而这恰恰颠倒了教育学对音乐教育学的指导作用,忘记了教育问题是音乐教育的灵魂所在。有了教育理论的支持,音乐教育才能准确、全面的把握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只有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才能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全面的、有素质的未来音乐人才,而不是一个知晓音乐知识只会唱歌弹琴的音乐技匠。
二、关于重技术方法的讨论,轻音乐本体的理论研究
在音乐教育界,对音乐本体的理论研究在国内是不多见的。音乐本体在教育领域内的理论研究应包括:哲学、教育哲学、美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哲学等。哲学是一切学问的本源;美学揭示了美存在的理由及它们如何存在,艺术美是如何转化为人的精神享受;音乐教育哲学揭示为何及如何通过教育的手段实现美的转化等。有了这些理论,音乐教育者就会对音乐教育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对人的本质、教育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本体理论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石,没有学科理论的支持,对问题的研究和谈论只能局限在表面层次上。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发展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然而在国内,相关音乐本体理论研究还比较欠缺,也包括那些对国外相关的理论译作也不多见。这正是制约中国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深层原因。
三、对音乐教育中心问题——课程的整体思考的匮乏
中国音乐教育始终是随着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升沉起伏,除了缺乏对教育和音乐本体的理论研究,音乐教育过程中,对教育中心问题——课程的研究还不够,也是影响音乐教育不能按其自身规律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
“课程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中心,以至如果没有对课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详尽的考察,就不能充分地讨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课程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是由课程本身的多义性所引发的,目前对课程的认识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其一,课程即是学科和教材;二,课程即目标;三,课程即计划;四,课程即经验;五,课程即法定文化;六,课程即师生之间的对话。学校音乐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封闭性、特殊性,决定了学校音乐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系统严密的课程教学上,所以对课程类型、课程结构的深入研究,对课程设置的安排,对课程内容(主要表现在教材上)的选择,对显性、隐性课程的作用及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的接合点等问题的研究应是音乐教育不可回避的主要课题,遗憾的是,有关音乐课程研究的专题和文章还不多见,这也反映了我们对音乐教育主要问题认识的偏差。
四、对国民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关注重视还不够
学校音乐教育虽是狭义的,但它属于广义社会音乐教育的范围,是特殊的社会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儿童系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促进祖国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随着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园音乐教育也与时俱进,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希望通过变革来满足儿童自身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但是变革后的音乐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使得幼儿园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误区,如:教师对音乐教育认识存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音乐教学的形式与过程,而忽视学生对音乐教学相关内容的体验与实践;又如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充分体现儿童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及教师与儿童的互动交流等等,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需引起相关部门和幼儿教师的重视,针对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解决,进而促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为此,本文着重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对今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有所帮助。
一、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儿童音乐兴趣的培养、儿童音乐素养的提高和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音乐教育也是一门学科教育,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儿童接受幼儿园的其他学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加强儿童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再者,幼儿园进行音乐教育的开展并非毫无根据,是教育专家通过对学前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以及儿童发展需求进行深入研究而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材的编订,对儿童的教育总的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幼儿园要注意儿童的音乐教育,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并积极避免进入教育误区。
二、目前幼儿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一)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音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儿童,音乐教育对其自身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幼儿园教师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音乐教育认识存在不足,往往将音乐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看待,忽视了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忽视了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其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容易陷入教学误区,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上课效率,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形式轻实践
重形式轻实践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误区之一,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课堂效率的提高。形式和实践都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式和时间的合理处理对提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影响,教师对教育认识存在片面化,以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往往重形式而轻实践,忽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与儿童缺乏应有的互动
儿童是幼儿园音乐教学课堂的主体和参与者,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以便能及时了解学生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其却成为了教育面临的主要误区,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开展,不利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技能训练与音乐表现的处理存在问题音乐技能训练和音乐表现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师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教师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儿童音乐技能的训练,而忽视音乐表现的重要性,使这两者的关系成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误区,急需引起教师的重视。
三、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的有效解决对策
(一)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关键,是解决教学误区的主要掌控者。要想解决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误区,幼儿园要组建强大的教师队伍,幼儿园要加强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认识,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处理形式与实践、训练技能与音乐表现的关系
合理处理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与实践、训练技能与音乐表现的关系是解决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形式与实践并重,加强儿童对知识的理解。音乐是一门学科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同时也应组织教育活动,使儿童有技能表演的机会,以此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与专业音乐教育相对应的音乐教育方式。它不以掌握专业音乐艺术技能为目的,培养的不是音乐艺术的从业者,而是音乐艺术的高水平受众:它重视学生音乐素养、音乐理念和音乐品味的陶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性、普及型的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音乐鉴赏的教育:其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提高未来社会劳动力的素质与能力,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高校对公共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据2005年对全国48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全国还有很多高校并未开设此类课程,在已开设的高校中选修音乐的大学生人数还不到总人数的两成。”可见有些高校决策层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轻视公共音乐教育。有的院校至今还未设立公共音乐教育领导机构或管理机构,有的虽然设立了但是挂靠在别的部门下,没有自。甚至形同虚设,致使公共音乐教育的领导机构、管理队伍不健全,公共音乐教育难于落到实处。有的高校虽然设立了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但“并不是根据学生的程度和需求开设的,而是根据学校师资的条件所开设的课程,”“许多的音乐选修课是由音乐学院(系)的专业教师兼职代课。”究其原因,还是观念上认为专业音乐教育与公共音乐教育区别不大,甚至认为公共音乐教育只是专业音乐教育的附属物。因此,忽略了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经常重此轻彼,并不能保证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的正常开展与教学研究。除此之外,还有些高校把办艺术“校团”的出发点局限于为本校争奖项和荣誉,挤占本应用于面对全体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的师资、场地、设备和经费,颠倒了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以社团活动来代替公共音乐课程。
2、公共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界定不清楚
面向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化音乐教育和面向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要求等方面都不同。然而,我国目前的公共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法教材等方面缺乏专门化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仍然存有专业化音乐教育的色彩和倾向。
3、大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据2006年对大连5所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27.5%的学生选学音乐课是为了补习中学阶段所扔掉的课程:有49.5%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还有23%的学生想学习一些音乐知识,用以方便以后工作,迎合社会潮流,应付各种场合的需要。”该调查同时显示,“学生普遍存在重实践课程,轻理论课程:重声乐课程,轻器乐课程:重流行歌曲演唱,轻声乐基本训练等现象。高校学生对音乐素质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讲存在偏差。”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没办法真正得到提高。二、改革方案
1、更新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理念,充分认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用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音乐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将大大改善思想道德教育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学生将了解作曲家的生平、时代背景,理解多种题材、体裁、风格与形式,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演唱演奏技巧,还会接触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群体及地区、民族,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地理、民族学、人类学及其他艺术等领域。这些知识将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大学生认识世界多元化,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与热爱,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开发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陶养其心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2、完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政策法规与机构建设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政策法规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机构建设的参照和有力保证。它使高校教育管理部门的意图,通过教育法令和规章得以全面实施,让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进程有法可依。按章办事。
美国音乐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贝内特·雷默出版了《音乐教育的哲学》,为世界的音乐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启示,随后其学生戴维·埃里奥特也出版了《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其全新的音乐教育的理论和思想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教育哲学,为新时代的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的钢琴音乐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启示。本文就“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对我国钢琴音乐教育的启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1、“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概念
1.1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作者和提出背景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最初是由美国音乐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贝内特·雷默的学生戴维·埃里奥特所提出的,并将编写成书,出版了《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引起了许多音乐教育学者的关注。
戴维·埃里奥特在自己的工作期间经常热爱收集与音乐本质和价值存在差异的观点理念,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音乐教师的教育工作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将音乐教育的理论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1.2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主要思想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主要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针对音乐本身
埃里奥特在著作中表明了“实践”一词的内涵,他认为这个词汇包含了对音乐本质的全方位理解,而并非是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音乐的内容决定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对音乐作品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并不等同于对音乐本质的理解,音乐教育的目标主要还是针对音乐的本质。
(2)音乐教育的价值建立是以音乐技巧的掌握情况为基础的
埃里奥特在著作中表明了自己的思想,他认为音乐教育的本身具备多种意义和价值,人们只有在学习和掌握了音乐技巧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认识和了解到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因此,音乐教育的对象需要在音乐学习中具备一定程度的音乐情结和素养,对音乐的本质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音乐教育的自身价值和意义体现出来。
(3)音乐本质文化具有多元性
埃里奥特在著作中提及,音乐包括了各种音乐文化,其丰富的内容使其具有多样性,音乐自身的文化具有多元性,因此音乐教育的本质也需要体现出这一点。
1.3“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价值
在目前,“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自身价值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地大多数的音乐教育者的大力关注,其自身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不断地被应用于音乐教育行业的各个方向。“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价值彻底打破了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思想,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思想理念也因此受到了冲击,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音乐教育实践的价值和作用。
2、“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对我国钢琴音乐教育的启示
2.1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为音乐本身的观点影响了我国钢琴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长时间的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已经将“审美音乐教育”的思想理念融入其中,大多数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上也将“审美音乐教育”作为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将“审美”的理念观点融入到整一个教学过程中,这也因此使得大多数钢琴教师在进行音乐作品本质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本质与“美育”相联系。在目前的钢琴教育工作中,将钢琴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义为审美教育的教学思想普遍存在,钢琴教师在钢琴教学上不断地放大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美感”,这一种错误的做法和思想直接导致了音乐作品本身的价值受到了更多人的误解,造成钢琴音乐“千律一面”的形势局面,钢琴音乐的教育本质也被大多数人单纯的定义为审美教育,成为了更多人学习审美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在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明确说明了音乐教育目标应该是音乐的本身,而并非其他的一些元素。这一种说法也为我国钢琴音乐教育工作带了新的指明道路和发展方向,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这一观念的提出,也让众多的钢琴音乐教师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本质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更多人对其与钢琴音乐教育的联系加深了分析,这一观点对钢琴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也让传统的钢琴教育思想被不断瓦解,钢琴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开始引起了更多人的重新思考,钢琴音乐作品的自身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开始有了新的诠释,其内在价值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2.2 “音乐教育本质的多元性”观点提升了中国特色钢琴音乐作品的地位
钢琴音乐最先出现在国外,在国外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发展才开始传入我国,因此,钢琴音乐对于我国而言算是一项外来的文化,这也使得外国的钢琴音乐作品成为钢琴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在上世纪出现多位音乐家,如贺绿汀、朱践耳等,这些音乐家都将本土的音乐素材融入到了自身的钢琴音乐作品。另外,周广仁、但昭义等钢琴教育家编写的优秀理论著作也对我国的钢琴音乐教育有了推动性的发展。然而,大多数的钢琴教育工作者还是将国外的钢琴音乐家的音乐作品作为正统的钢琴音乐。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作者明确说明了音乐的本质具有多元性,音乐教育的本质也应该具有多元性。这一观点,让中国的本土钢琴音乐作品的价值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现着当今社会文化事业的鲜明价值取向,也是促进音乐事业发展、培养新型音乐人才的一种重要实践,其根本目的就是传承、发展和创新音乐文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着独特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属性,在普通高校体系中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对培养提高高师和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起着积极作用。加强音乐教育特别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既能充分认识到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又能体味到世界各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情,还能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增强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感情认同、实践认同和普及认同。但通过调查和平时工作实践中,也仍有部分高校或教师、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理解不够,影响和制约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顺利推行和作用发挥。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推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是我国高校尤其是音乐类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建立和完善多元文化和音乐课程体系,不断加强高校综合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文化品位显得尤为重要。
一、推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适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全球的一种教育改革运动,是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潮流,也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总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类传媒、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相互依存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人们对全球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深,多元音乐文化的推广已成为时展的必然所需。许多国家都认识到音乐教育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了适应时展的音乐教育文化多元。正是在这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并开始实施的重要音乐教育举措。早在1953年,就成立“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并倡导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主旨。从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逐渐得到全球广泛关注和实施。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大学教育专业中,多元文化已成为必修课,并列为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对一直崇尚于欧洲古典主义音乐教育模式的英国,注重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纳入学校开设的音乐课程之中,并要求学生多接受来自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各种风格的音乐。澳大利亚在许多音乐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内容。作为欧洲音乐中心的德国,也重点推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由此说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今天音乐文化全球化的大趋势。这些都足以说明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了人们尊重并认同国际上存在的音乐文化需求―音乐文化的多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中国文化市场走向国际化,推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既可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频繁交往,又能与世界各族人民互相交流情感和文化。从目前情况看,随着中国音乐教育界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实施和推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逐步形成音乐教师、专家学者及教育部门的共识。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历史原因,基本还是沿袭欧洲的音乐教育体系,没有真正走向国际化,实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正是目前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师、专家学者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顺应全球音乐文化发展的潮流,自觉祛除以欧洲为中心的“一元论”旧观念,进一步牢固确立“多元化”理念,切实使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稳步发展、推向深入。
二、推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解比较局限。虽然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历史进步所趋、时展所向,但对其认识理解和实践运用上差距比较大,没有真正摆在重要位置上,依然处于被冷落、忽视的状态。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音乐院校中,仍沿袭以欧洲音乐体系为基础的音乐体系。就连我国音乐院校也是如此,现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几所重点院校开设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并作为必修课,其他院校虽然也设置了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但一些硬软件跟不上,仍以西方音乐为基础的,民族的、世界的音乐相对较少。应该说,中国高等音乐院校的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二)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师资力量是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他们会影响到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影响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否顺利推行和成功实现。在我国大部分院校中,许多音乐教师传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能力普遍偏弱,因为他们接受的都是传统的以西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少触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面的内容,使他们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产生“先天不足”,这也是我们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必须立足长远下功夫解决。
(三)我国音乐教育模式比较陈旧。由于欧洲教学体制和音乐理论体系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主要采用西方音乐价值体系,多元文化音乐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存在教学手段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教学缺少生动形象等方面的问题,大部分高等院校的音乐教材主要是西方音乐材料,一些音乐教育的评判仍以西方音乐价值体系为标准。这种单一的、传统的教育模式,长此以往,必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三、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初步考虑
(一)必须确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民族音乐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灿烂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同样也是多彩的,游离于世界的音乐文化不是完整的音乐文化,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两者的关系,在重点强调“本土文化”的同时,更要提倡世界音乐文化。我们还应知道,多元文化音乐是人民群众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创新的,因而又为人民群众广泛接受和使用。21世纪音乐教育应是以世界音乐为核心的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这也是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应突破“欧洲文化中心论”这种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正确认识西方古典音乐仅仅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努力改变以往以欧洲古典音乐知识体系以及文化价值观为主的教育模式,积极推行既可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又能以民族音乐文化为背景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模式,加强对世界各民族文化音乐的了解并学习他们的长处,增进彼此间的文化交流,以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普通高校特色并与之国际潮流同步的音乐教育体系,做到与国际音乐教育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使普通高校音乐文化融入国际音乐文化大家庭中,促进普通高校音乐文化中国化、全球化。
(二)必须加强音乐课程和教材建设。一方面,科学设置音乐课内容。在科学安排中国音乐内容比例的基础上,多增加一些欧洲以外国家音乐的教育内容,让大家更多地掌握中国音乐文化,更多地了解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同时要突出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内容,把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纳入高校音乐教学课程,并作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另一方面,重视加强音乐教材建设。美国等一些国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材建设比较重视,先后出版了大量的配合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教科书,有效地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高校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目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匮乏,长期以来困扰并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教材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加强多元文化音乐教材建设。比如,多出版一些配合音乐教学的书本和乐谱类教材及一些音像教材,从国外多引进《世界音乐》《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等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材;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翻译有关世界各民族音乐的著作。
(三)必须创新音乐教育方法和模式。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本土的音乐和音乐教育模式,必须吸收世界各国民族音乐的精华,积极培养创造性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力求转变中国式的教育模式,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不断创新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成效关键取决于各种教学实践,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接受不熟悉的音乐文化。多元文化音乐课程通常分为专业理论和实践体验课。在理论课中,重点从多元文化教育视觉把握外来与内在、传统与现代、西学与中学、现代与本土化的关系,让高师和大学生在各种音乐文化对比中加深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在实践课中,主要学习演唱、演奏世界各民族的歌曲、器乐曲,或随音乐进行表演,从而使学生获取多元文化音乐感性认识,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四)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推行多元文化音乐只是一句空话。美国对音乐师资力量始终高度重视,也采取了许多有效办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否发展进步,不能仅限于方法或者教材,更主要的是教师的能力素质。首先,抓好职前教育。小孩的教育往往从学前抓起,我们的教师也要注重抓好职前教育。比如,在中学、大学、研究生专业课程中增设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内容,让他们提前“进入情况”,为将来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夯实基础;其次,搞好岗前培训。对在职音乐教师进行必要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培训。目前我国大多数音乐院校还没有开设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培训力量薄弱,资源比较缺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开设有多元文化音乐课程,有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建议,这些师资力量雄厚、学者型人才多的学院,每年举办不少于两次的多元化音乐教育课程研讨会或高校教师培训班,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经费资源等共享,以解决高校师资培训难的问题。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送教师国外进修深造,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帮助教师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任职和教学的能力;再次,严格选拔考核。对凡被选入音乐教师候选对象的都要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相关内容知识的考核,对不合格的一律不录取。对现职的音乐教师定期组织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激发内动力,增强紧迫感,逐步形成一支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创新意识强、奉献精神好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韦蔚,对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形成的反思[J],西安音
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
――基础与原理[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224页
[3]马达,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音乐
研究,2009年第6期
[4]刘咏莲,对我国高师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认识与思
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下面我主要讲一讲几个概念,许多与国内的相同点就不谈了,而主要说一下区别。从总体上看,德国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将音乐视为人类文化现象,作为具有人类生活塑造可能性的实物见证,去向人们进行引导和介绍,去传播音乐文化。作为学科的基本任务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多种多样的角度,从艺术的、技能的、实践的、活生生的生活出发,并且以科学的方式去理解这些人类文化的果实-关于音乐教育方法学:是为人们去理解这些音乐文化果实而刨造设计和提供的具体的理论学说和可能性.那么音乐教育学与他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简洁地可以这么归纳…下,就是说,将音乐教育学概括为一种学习认识过程和场景,在这个过程和场景中,借助大量的可能性、有效措施去探讨怎样教授音乐,怎样学会与音乐打交道的方式。一句话就是:去理解,了解音乐的果实。
这些概念中的几个关键点:
一、音乐教育科学——对人或物的定性、认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这里说的文化现象是哲学意义上的。也就是为什么目前在德国、欧洲、法国、意大利称他们的音乐教育科学为音乐教育哲学的科学理论,这样的表述反映出他们的音乐教育科学遵循了哲学的基本原理,含有一种人类学的观点。
二、有一种思想:致力于对人类音乐文化的传达、传播和理解。
把音乐教育文化的发展与一个国家音乐文化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在欧洲,许多国家也是如此。如美国,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音乐文化氛围。这些文化现象、氛围反映在生活的每--个场点时刻。
三、涉及到有关教与学的问题。
这里面涉及到几个观点,在国家教育学大纲或任务基本确定下,不仅是围绕“教什么”,而是“怎么教”的问题。从面上讲“教什么”的问题各国区别不大。“如何教”的问题则涉及到很广的范围。音乐教育科学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部分,与国家音乐文化联系在一起。为了国家音乐文化的繁荣,教育要跟上去。德国音乐教育系统化、具体化以及走向深入,也是在近二、三十年的事c
四、还有可能性、尝试性、建设性的问题。
这些字眼的运用并不是几个字这么简单,它们的运用,提出并显示了一种人类学习活动的递进性、循环性、开放性的哲学思想。他们是一种带有以问题定位的学科,是不满足现状的,也不是以我们得出的结果为目的。这就是说,只有能够提出问题,才有可能去为解决问题而努力,这种循环是积极的。
有关音乐教育学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1)音乐教育学包括全部的为了传播、进行音乐认识、理解活动的各种指导实践和理论。如:全部实践活动、目标、科学性、哲学思考、学科、研究性、教与学的理论。2)关于音乐技能、能力、知识、规律性的原则性东西;音乐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种种尝试,这是属于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反思方面的问题。3)在交织性上,音乐的教育可以与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方法学有切合点与区别。
从狭义上说:作为独立科学本身的反映,就是说,科学的音乐教育学,为其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实际的、应用的基础理论,音乐教育学是一个实用的、为了艺术和科学的以及教育科学实践而服务的科学。
广义音乐教育学所涉及的方面
一、进行“音乐的教育”的音乐教育学
1. 把音乐作为人类文化、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从教育科学观点出发,我们有义务让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去占有、去学习属于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去激起人们对它的兴趣和爱好。
2. 这个音乐教育学涉及到全部音乐的问题。从音乐的音响、塑造的可能性、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功能、艺术作品、即兴创作到这个教育学涉及到的多样性认识音乐的活动与音乐交往的方式。
3. 该学科包括研究、讨论各种社会文化背景的方方面面,历史的、宗教的、结构的、人类学的;音乐教育还具有这样的任务,通过学习、借助于音乐素材音响去培养、去为教育、为生活实践、为生活塑造服务。
二、"借助音乐进行教育”的音乐教育学
就是说,音乐作为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涉及道德、伦理、美学、人的行为活动、交往方式。从整个人类音乐历史看,音乐作为教育的手段与途径可以为了解和理解音乐的历史做出贡献。这里有社会秩序观、信仰问题、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情感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本来就贯穿于音乐历史长河之中。今天我们应该做的是,使我们的同学们,我们的后一代对这些问题敏感化,引起他们对文化的重视。
总结:借助音乐进行教育的目标是与社会对于教育的期待、社会的教育理想一致的,并且为了实现社会的教育理想,社会对人才的期待有一系列与之相应的普通国民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学。具体的说,普通国民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和开发人的内在的、潜在的创造性才能。这种潜在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心理学有关,旨在培养独立自主的思维方式。
了解认识历史和社会各种行为方式,各种各样的事情,并且学会对这些社会性的种种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做出解释,最终目的在于学习社会文化历史。了解生活,达到认识和了解自身,了解世界的目的。
我们音乐教育的学科目的与人的培养联系在一起,涉及到人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占有者,继承者和创新者。
三、从事"音乐教育实践”的音乐教育学
一方面,指学生具有独立与音乐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指演奏,表演的能力。了解、学会一种乐器,在专业和非专业的音乐教育中被确立为不可缺少的前提。作为该前提的基本观点是,只有能够演奏一种或II种乐器,才能把我们通往音乐的大门打开,它可以成为我们认识感受的途径、理解的途径、理疗的途径、表达的途径等等。
这里要指出一些批评的观点:1)假如过分强调教育功能和意图,有可能在选择作品上会出现随意性,所以应注意文化是一个整体的问题。2)假如忽视了教育的意向,可能将忽视对表演想象力、对解释,再现音乐和想象力的培养,对身与心,以及表达、表现的培养,忽视个性的塑造。所以要从综合多样化和立体全方位角度去对从事和认识音乐与音乐交往能力进行培养。音乐教育的这种文化观念与文化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3)忽视了教育意向可能导致纯形式的概念性的知识学习,只会是一种没有或没有完全实际音乐能力的音乐实践和表达能力、而只有一个框架的,缺乏实际内容的音乐教育。
四、关于表演、训练、反思中的音乐教育学
在德国,一种器乐学习的素质培养是有意识的,老师要注意的是观察、审视,解释以及各种专题性系列音乐的讨论。有必要的话,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比如专题作品、有争议问题的讨论。对专业音乐教育来说还包括心理学、技能学、音乐艺术表演、艺术理论、美学、人类学、哲学等问题的思考讨论的教学。
一方面,深化学习的活动是被看作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只是被动的接受,在接受过程中应是反射性的,有意识的深化。作为表演专业的同学要求研究探索音乐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并包括有关音乐历史的问题。目的在于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文化氛围,让他们了解历史,人类学的现象,使整个学习活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并且要求在艺术表演和理论学习中,伴随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活动方式。
另一方面,强调思维思辩的活动体系,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如此。而且,这不光是音乐院校,而是要体现在各种教学方式的各个方面。
其子老砰与嗲4的其系我们国家的传统教学法是老师授课,学生接课。近二、三十年来,有很大的变化。对欧洲来说,这种传统从古希腊就开始了:即要求通过反思把学生活的东西开发出来,进而促使双边的思考。从方法学来看,这在古希腊叫“修辞学”。总而言之,教师不是讲课,而是导课,启发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帮手等等。
五、关于音乐教育科学与音乐生活的关系
基本观点:
1. 音乐教育科学是音乐生活一部分。从人类学角度看,她是音乐生活事件、现象和音乐生活的表述。
2. 她具有独特的学科任务和权利,而且要为公民参与音乐生活和占有人类文化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可能性,这也包括借助音乐进行教育。
3. 音乐教育科学与音乐生活呈互为转化、变化的关系C
4. 音乐教育作为独立科学,不管社会发生什么重大事件,音乐教育依然执行着自己的职责。
5. 音乐教育科学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影响是重大的。
6. 关于音乐教育科学的整合性。
中世纪的欧洲,主要是修道院和拉丁学校的生活,音乐教育学方面的工作在那时便与维护和发展中世纪宗教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些神职人员写下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些仍是今天研究欧洲音乐史的重要依据。如怎样建构音乐教育文化观念,就要从自己的文化背景,从多方面去看音乐的发展,找出发展的可能性,去挖掘内在的东西。世俗音乐和对音乐使用方面在欧洲有着很重要的传统。关于器乐教学,从很早就强调器乐教篇学,而不是今天因为考虑到音乐反射问题而提出乐器学习的重要。概括地说,理论研究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实践的确受到理论的支持。关于艺术表演和理论问题,我们应将死的理论变成活的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7. 关于音乐教育科学与音乐生活的矛盾。
比如音乐教育科学本身对社会上许多问题不满意,所以,她将有义务、有责任去针对种种社会现象,如在德国也存在的音乐商品化问题,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问题JAZZ问题。以及青年人在音乐上的定位问题等等。
关键词:音乐教育 情感化 回归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令人担忧的种种问题,诸如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视审美体验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
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这是实施情感性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二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对此,着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 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把非声音因素的“情感品格”。当作非音乐成分来对待,因而拒绝承认它在音乐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茵伽尔登认为情感品格是“在音乐作品声音构成物自身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其非独立的因素”。即它在音乐作品本体构成中以非声音因素而存在,是属于音乐作品自身的一种特性,说它是什么音乐之外的东西,显然不能成立。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
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三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欣赏者对音乐情感意义的把握,需要在主客体的“视界融合”中去把握。其作用原理和特征是音响给人一种渗透力和张力,节奏与人内在心理节奏相呼应相协调,各种个性和风格的旋律在欣赏者和审美者脑海中形成相应的音乐记忆和沉淀,进而形成审美“心理图式”和音乐美感。
三、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对音乐情感体验的正确认识上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形成了一场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其动机是为了构建能够适应21世纪全球竞争力和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的教育体系。综观当今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成果及动向,多元主义音乐观与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已经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本土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因此,如何接受世界音乐的存在事实,如何使教育立足本土文化根本,适应新世纪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这是中国高师音乐教育面临着的挑战。①
一、我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音乐教育
西方传统哲学是以近代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哲学为基础发展而成的,其弊端是排斥人文关怀,格外重视技巧。正如刘承华认为的“西方音乐的发展就首先是在技巧的革新中完成的,从古典到浪漫,再到现代主义种种流派,也是愈到后来愈重技巧变化。”②而这种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究其原因,除了历史演进的客观性,另一个关键的因素是高师音乐教育界文化自觉意识还不够强,在艺术观念上普遍存在着的“他者中心”价值观。持这样艺术观的人们,没有认识到音乐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的产物与作为一种技巧标准化的科学产品不是一回事。固然,在音乐活动中技术观念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将其当成唯一的评价标准,则有可能导致对音乐本质以及对音乐教育价值的扭曲。音乐的本质是特定生命形态与生命方式的产物,技术作为音乐学习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并非相互沟通、传承文化的工具和艺术评价的唯一标准。然而,当代高师音乐教育并没有对此作深刻反思,大多数院校音乐系科依然简单地把对技术的学习作为教育水平的重要评判标准。对此,我们只要从高师钢琴课、声乐课的教学现状便可以发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2.缺乏以中华为母语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观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世界各文化的音乐策略》中指出:“世界各文化的音乐,不论从个体或是从整体来看,都应该在广义的音乐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应该接受由多元音乐文化形成的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但我国的音乐教育观念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高师音乐教育仍然保留一些西欧艺术音乐的传统,对于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建国以来虽然有过多次关于民族音乐的讨论③,但由于缺乏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认识音乐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国一些音乐教育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联系,一味地重视对技术的学习,导致多元主义音乐教育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领域发展缓慢。
二、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对策
1.高师音乐教育应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
如上文所述,当代学校音乐教育内容不仅要面向世界,更要确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本土回归意识。只有引进文化视角,才能真正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作为音乐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资源观念的转变,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全球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更需要各民族和地区不同水平上的多样性,多样性是在全球水平上整合的一个持久的先决条件。”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突出西方强势音乐文化的包围圈,构建以中华母语文化为主体的音乐教育体系,是摆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面前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首先建议高师音乐系科设立民族音乐专业。根据区域文化不同情况和特点开设地方民歌、地方戏曲、地方乐器等课程,保证区域音乐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地方音乐,达到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目标。其次,高师要设立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机构,收集、整理和研究本区域的地方音乐、曲艺,并按照高师音乐教育的要求系统地编写教材,将其作为地域性的音乐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不断完善。通过这个研究平台,不仅对于挖掘民族音乐的人文价值极为有利,而且能够促进农村音乐教学乡土教材的开发。而对于一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其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更是毋庸置疑。再次,要注意培养一支能够熟悉、了解和热爱民族音乐的师资队伍——民族音乐的“活性文本”,他们应该具有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观念、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能够娴熟地运用和丰富充实教材的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使高校有一批了解和教授本土音乐的师资力量,同时也使得所培养的学生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活性文本”。另外,教师也要注意沟通课堂内外的联系,开辟各种渠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教育资源,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到民间采风,向民间学习。利用乡村礼仪、庙会、时令节日、迎神赛会组织学生参加民间艺术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体验和文化认同感。如此,通过高师音乐教育这座链接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的桥梁,我们不仅能培养出更多的民间音乐听众群,而且能给我们的中小学储备足量的民族音乐师资。
2.确立多元文化教育观念,培养多重音乐能力
多元主义文化观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由于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原因,音乐教育领域在这方面依然有些步履缓慢。(转第59页)(接第60页)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育还只停留在一个狭隘和落后的阶段中,我们的音乐教育既没有捕捉到中华文化的灵魂,也没有渗入全球文化的信息。我们只是因循着国内一些音乐学院的教育模式,一味地让学生学习欧洲的艺术音乐。”⑤对此,音乐人类学家苏潘指出:音乐教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克服和纠正“欧洲中心论”的思想观点,强调音乐教育学应当是活动于全宇宙的思维与特殊文化的思维之间的这样一种充满了张力的学科范畴。他认为,通过一种立体的、多角度的音乐学习,使学生获得一种较为全面的、深层的对音乐文化的理解。笔者认为,作为21世纪的一名音乐工作者,必须具备长远的眼光和文化意识,否则难以适应这个信息多变的时代,也不符合国家崛起的全球环境。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建立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课程体系。如“世界音乐”“后现代课程观”“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等课程。这些课程渗透了工业化以来对教育受工具理性支配的错误理念的批判精神,同时给学生展示了欧洲艺术音乐以外的其他民族艺术,比如非洲音乐、亚洲音乐、南亚音乐等,既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加强了学生对世界音乐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国家间的文化理解和民族间的沟通意识。②建立起面向国际性的音乐曲库。反映某个民族文化的音响资料必须搜集到处于原生态的音响或画面,这能最真实地显现一个民族文化的真实风格和个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工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不同音乐流派的典型曲目,从本土的、民间的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阶层的音乐。③着力培养学生的多重音乐能力。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教授学生接触多种音乐风格。要摆脱过去那种一味地对某一作品、某一作曲家进行的纯技术性的分析和训练的教学方法,尽一切努力把作品的阐释引入到文化的语境当中去。如将作曲家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民俗、政治、经济等因素联系起来认识和理解。比如印度尼西亚加美兰音乐,我们除了要了解印尼的历史和民族特性以外,还要找到它的音乐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关系。又如加美兰音乐中使用的铜锣、中国弦乐、笛子与中国音乐文化、音乐文化传播的关系等。教学要达到这样的水平的确不易,但至少我们的教师要努力去尝试,如果我们承认音乐是各种文化的载体,如果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人类现象去理解,我们就必须在传统认识与挑战之间做出选择,使我们在不同音乐文化的思维中,在各民族具体的文化特征及其独具的属性之中获得对文化的一种理解。只要我们做到这样的层面,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注释 :
①郭声健.当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特征.人民音乐,2003年第1期.
②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 幼儿园音乐教育回归生活的必要性
1.1 音乐教育对幼儿有深远影响
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幼儿园音乐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着巨大作用,在孩童内心深处,生活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类对音乐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如同孩童通过歌唱来抒发自己愉快的情绪。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和情绪,可以增进人的精神。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给幼儿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掘幼儿音乐才能。让音乐进入幼儿的心灵,塑造幼儿的创造性以及个性才能,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1.2 幼儿教育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中一整日的生活。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活动,如活动区游戏、户外活动、教学活动、收拾整理活动、睡眠、如厕、进餐等,是幼儿个人生活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密切结合;这都是幼儿园教师精心组织和安排的生活,每一天都是特定的,幼儿及幼儿群体是生活的主体,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设定特定情境从而渗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幼儿园生活的每个环节都有着教育意义,幼儿所接受的教学就是幼儿每一天的生活。
1.3 回归生活的音乐教育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知识经验缺乏,心智尚未健全。幼儿必须通过自身的操作体验、尝试,不断地构建新知、积累经验。音乐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激发幼儿发现、探索和尝试。一方面幼儿园应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歌唱、欣赏、游戏等,给幼儿以亲身体验,帮助其丰富对音乐的认识;另一方面应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幼儿扩展阅历和经验,广泛收集歌曲、录音、影像资料等,让孩子获得更多的间接认知和经验。当孩子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不断互补,感受越来越丰富时,就为他们的音乐认知和创造作好了铺垫。
2 音乐教育回归生活实例分析
笔者曾经考察过XX幼儿园的音乐课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里,一样的“学做”音乐教学活动中。A教师要求幼儿单调地模仿老师的动作,幼儿缺乏自己享受和体验音乐的空间,不能唤起内心深处对形象的经验积累和认识,更加无法激发想要学做的热情和冲动。
而B教师先给学生自己听音乐, 理解歌词的内容和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接着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自身感受。接着让学生观看有关的视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达自身感受,结合音乐让幼儿自己去编排舞蹈动作。
在同样的音乐活动“大树妈妈”中。A教师在课堂内让幼儿听音乐,理解歌词的内容,体验大树妈妈为了保护小鸟宝宝的那种无畏的感情,然后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
而B教师发现已经正值秋季,于是就把学生带到园外,和学生一起看树散步寻找落叶,给他们说秋天黄叶和大树妈妈的故事,再回到活动室让幼儿欣赏音乐,教师让幼儿在音乐中用自身肢体动作表现树叶宝宝各自飘舞、大风吹拂的情景,用心去体验树叶宝宝和大树妈妈之间的母子情深,联想到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音乐教育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教师在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教的主体,起引导的作用,那么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没有关注幼儿,有没有关注幼儿的生活。教师对艺术、教育、生活、幼儿的理解,决定了教学行为,包括教育活动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方法的采用,教育评价的实施等等。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教学活动,但是不同的教师,对活动、对幼儿的理解不同,组织形式不同,从而活动的效果就完全不同,幼儿所切身经历的,所得到的收获完全不同。
3 音乐教育回归生活的建议
3.1 立足幼儿实际生活
“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促进儿童人格的整体和谐发展”。我们要树立融入生活、融入生命的教育观。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学的回归,让幼儿的生活成为音乐教育活动的生成点,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发展幼儿审美体验和能力,激发幼儿音乐兴趣,帮助幼儿享受生活中的美,并学会用音乐的形式快乐地进行自我表达。音乐教育要立足幼儿的生活,时刻关注着幼儿的生命,培养幼儿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富有创意的审美表现力。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的确立从四个维度开展:体验音乐的能力、欣赏音乐的能力、创作音乐的能力和感知音乐的能力。
3.2 教师要认识生活化的内涵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是幼儿,但是教师是教育的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幼儿园音乐教师,需要的是对生活热爱、对音乐热爱。对音乐的热爱源自对生活的爱,对音乐敏锐的感知源于理解和感悟生活。热爱生活又能更多地激发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追求。对生活充满新奇和探索精神的教师,才会真正热爱生活,从而发现生活的美和实际教育意义。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拥有一种良性儿童观,从幼儿的视角了解幼儿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在和幼儿的接触中,真正认识幼儿、理解幼儿,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尊重幼儿。教师应该随时发现并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童心去激发幼儿内心深处的艺术情趣。
3.3 “教”与“学”平等对待
在师幼关系研究中,几乎总会提到师幼关系,都会强调两个词, “对话”和“平等”。教师与幼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双方应互相尊重、信任和交往,共同享受审美体验。“对话”是当前师幼关系研究中最流行的术语。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实际上的教学。对话,能够实现真正的引导。但在现实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中,真正要做到这两点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教师在开放性、低结构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应当站在幼儿角度看待他们的兴趣和喜好,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淡化教师传播知识的权威形象,让幼儿变得不再消极顺从。音乐教育活动应成为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音乐美的过程,共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达到天平的两端新平衡。
4 结论
生活是一种体验、一种参与,也是一种实践。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和经验。既然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问题,就应当被及时地纳入到活动和课程中来。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对幼儿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和幼儿分享。我们在努力使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同时,应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实现音乐教育回归生活化。生活是教育的根本,游戏是愉悦的学习,社会是教育的资源。音乐教育回归生活,让艺术恢复到本来面貌,让孩子的生命得以圆满。
参考文献
[1] 何宏林,陶行知:生活的教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关键词:音乐教育 情感化 回归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令人担忧的种种问题,诸如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视审美体验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
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这是实施情感性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二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对此,着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 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把非声音因素的“情感品格”。当作非音乐成分来对待,因而拒绝承认它在音乐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茵伽尔登认为情感品格是“在音乐作品声音构成物自身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其非独立的因素”。即它在音乐作品本体构成中以非声音因素而存在,是属于音乐作品自身的一种特性,说它是什么音乐之外的东西,显然不能成立。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
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三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欣赏者对音乐情感意义的把握,需要在主客体的“视界融合”中去把握。其作用原理和特征是音响给人一种渗透力和张力,节奏与人内在心理节奏相呼应相协调,各种个性和风格的旋律在欣赏者和审美者脑海中形成相应的音乐记忆和沉淀,进而形成审美“心理图式”和音乐美感。
三、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对音乐情感体验的正确认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