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建设

非遗文化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非遗文化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非遗文化建设

篇1

“岳州扇”是中国三大名扇(岳州扇、杭州扇、苏州扇)之一。在中国传统手工艺扇系列中,属于后起之秀,就地取材,价廉质优,品种繁多,工艺精美;始于明末清初,从湖北洪湖传入,在岳阳县“三田一洞”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过去以向外地供应扇骨为主,解放后,在岳阳县成立了岳阳制扇厂,专门生产纳凉用纸扇。“岳州扇”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湖湘地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是研究岳阳历史和当地民间工艺的宝贵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了高校有开展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义务。岳州扇的恢复、保护与传承,对于我国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地方性非物质文化的研究的意义重大。作为本地高职院校,在非遗项目“岳州扇”的传承与发展上,可根据专业与课程需求来进行设计以此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意义

(一)民族文化自觉性的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给大学生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万千学子的背后,是他们的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也是整个中国非遗体系。所以这种“进校园”理应唤起学生们的文化自觉,培养“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促进

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有着“重文化典籍,轻活态文化”的重大缺失,这就导致了我们的素质教育成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发展必须要贴合全球化的社会背景。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突破传统课堂里僵化的教学模式,强调课程贴近学生的现实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文化特色教育的价值取向

湖南是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湘绣、黑茶、醴陵瓷、岳州扇等具有浓郁湖湘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它是中国两千年历史文化的先声,是华夏文化重要的时代标志和地理单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技艺的传承,是一段民族文化进入主流教育体系的过程,更是我国文化特色教育事业的创新。在多种文化背景下实现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融合与实践

(一)确立目标,构建框架

为了能让传统地方民间工艺薪火相传,我院乘课改之东风,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将传承与保护岳州扇列为目前我校课改的首要任务,致力于构建岳州扇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岳州扇的优秀制品包括一百多道复杂工艺,还不乏拉“鼠眼”、剖“合青”篾、“油炸骨扇”等民族艺人的绝活。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这项民间工艺走进课堂,把教室变成工作室,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岳州扇的学习可以循序渐进,如第一学年注重于基础知识和生产流程的了解,第二学年注重于熟悉材料和制作工艺,第三学年注重于实践和更为精深的制作工艺的学习。

(二)创新模式,彰显特色

岳州扇在工艺美术中算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具有强烈的地方性特色。我们可采取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开设专修课程,对高职师资队伍是个有效的补充。我们可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一是聘请岳州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我院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文化讲座、常年开设选修课程等;二是可以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将岳州扇非遗文化项目传承人聘为课程专业师资。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业的方式,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目前岳州扇的制作方面也没有专业的书籍和教材。因此,学院方面应当认真记录、整理、编写和完善教学材料,为我们岳州扇的教学提供实训教材和参考用书,发挥我院的教学教育特色。

(三)建设基地,数字教学

我院校园文化建设与岳州扇进校园的融合需要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传承馆,向广大师生展示岳州扇的诸多制作工艺,保存优秀的岳州扇藏品并展览在校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建设数据库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数字化和电子化也不失为新时期里的重要手段。文字、图像、音像和影像的收集和整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客户、学生、老师、专家和文化工作者的需求,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供岳州扇教学资源和制作素材,完善和提升我们的岳州扇教学水平。

(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教学,师资力量是关键。美术老师、工艺大师以及岳州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三大师资力量的结合可以拔高学生的起点。近年来我国众多民间手工艺的传承经历了后继无人的窘境,原因无非学习过程枯燥和工资低薄。我校与校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协议,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我们的岳州扇传承人“批量生产,量身定做”,并且“重点培养”,相信在不久之后定能缓解本地岳州扇的传承悬而未决的境地。

三、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与非遗进校园的融合与实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学教育工作,能否科学地完成校园文化建设与非遗进校园的融合与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是否能够取得成效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当下的无奈之举,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岳州扇人才培养的必然。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坚持,希望我们的岳州扇专业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水平,拓宽学生的就职道路,将知识化为技能培养再上升到文化传播的层次,在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做好示范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玮著.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篇2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章编号: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29-02

非物质文化遗传是我国民族精神和情感的载体,同时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如今,我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但大面积开展了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而且通过举办社区文化活动,真正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一、社区文化的定义

建设社区文化的目的在于促进社区和谐,而且一般都指的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期,城市和乡村、省和市之间的人群流动,形成了大面积、大跨度的迁徙。但这个迁徙不是相对分散的,而是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社区。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审美好恶、风俗习惯、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在整个社区当中形成了互不相识的现状,人和人之间很难进行沟通和交流,甚至只能隔楼相望。这样不但不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更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公约,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个群体、团体或者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表演、实践、知识形式、技能、工艺品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和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形式,其中主要有民俗活动、表演艺术、手工技能等。在联合国的规定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以家族、师徒或者是学堂的形式,传承了三代以上,此外,谱系也必须清楚,这样才具备申遗的资格。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我国自始至终都非常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还对联合国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约和条例十分的重视。早在2004年,我国人大第十届常务委员会就批准了我国政府加入这个公约当中,同是,中国也是第一个向联合国递交公约批准书的国家,从此,中国成为了缔约国。在加入了这个公约之后,我国认真的履行了其中的义务和条约,而且也在国内推动了相关的立法进程。 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体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1.没有将保护措施进行落实

虽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重视,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因为国家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建立起关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所以在全国出现了很多的宣传活动,很多人都在忙着“申报非遗”的工作。这样的现象导致人们仅仅只把精力放在“申遗”方面,而没有考虑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

2.公众自觉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意识非常的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更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财富,因此必须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很多人都缺乏自觉保护的意识,甚至不了解传承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依靠口授和行为来进行继承的文化形式正处于灭绝和消失的状态,一部分祖先流传下来的技艺也失传了。此外,还有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文化资料被人们销毁,或者流传到了国外。还有一些人,过度的开发和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3.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难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必须依靠人的行为,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很多古老的技艺可能会因为老艺术家生命的结束而失传。这就说明它的传承具有一定的艰难性,另外一些还没有失传的文化遗产,则随时面临中断的现象。

4.保护的经费很少,无法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缺乏相应的资金,如果没有资金,就缺乏动力,也无法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很多专业的人才不愿意加入其中,缺乏利益的驱动,更不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合理的宣传和讲解。这些问题都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四、社区和谐建设需要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几千年以前,而且还在不断的完善当中,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很多有价值的文化财富,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我国素来尊崇“礼让谦卑”的人文品质,这些都凸显了我国的和谐文化。同时,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推崇“以和为贵”的思想,以及国人期望的“世合世泰”,都集中的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相处的思想精髓,而且这些思想精髓也体现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被今天的人们所挖掘和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必须是人们所创造和发明的,所以也必须散发着乡野的醇香。用如今的观点和想法来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其不但源于社区,而且也承在社区,并且大多数都和民俗节日、民俗文化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如:很多人为了能够在春节回家团圆,不惜夜以继日、匆匆的赶回家,同时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辛苦一年,只为春节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过一条广告,在这条广告中有句这样的台词,“快乐也是生产力”,这句台词虽然很简单,但是却说出了我国放民俗节假日的一项初衷,即继承民俗文化,共享和谐生活。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建设的双赢

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提出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且在文件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也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只有合理的保护了文化遗产,才能够连接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定以及统一。 昆明市五华区高度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建立由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牵头负责,区文产办、各街道办事处为成员单位的五华区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以五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五华区文化馆、各街道办事处文化站为一体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网络体系,形成了政府职责部门主抓,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抓,区文化馆具体抓,文化站(室)协助抓的工作格局。为保证五华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

五华区文化馆按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人才的分类不同,分类别、分层次、分方式进行相应的平台搭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播中的表演性代表人物进行宣传和推广。先后组织了滇剧、花灯、民族歌舞类的500人次参加了元旦海鸥节、昆明春节老街庙会、沙朗白族三月三庙会、“五・一”昆明国际旅游节、6月“遗产日”的演出,充分展示他们娴熟的技艺。还编出版了辑《昆明扬琴汇编》抢救了濒临遗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共有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30项,区级项目59项。省级传承人6名、市级传承人11名、区级传承人11名。

由于甄选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都来自于市里的各个社区,所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具有保护社区的性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也加大了对社会文化的建设,使得社区文化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另外,因为民族、民间的文化活动在社区当中的活跃,使得剪纸、土陶、花灯等走进了学校和企业、机关等等,对广大的社会人士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且民风、民俗在所的社区被挖掘,社区居民们的文化素养、道德素质被充分的提高,社区也开始慢慢的走向和谐之路, 既完成了文化遗产的传承,又建设了社区文化,所以真正实现了双赢。

六、总结与体会

我国在大力的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时候,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的影响和阻碍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属的社区,必须将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并且鼓励社区居民和民众积极的参与,这样才能够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一定的成效,并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创新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3

准确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是我们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可以分为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活动与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六类。

从上述概念和分类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主要表现为技能、技术、知识的传承;在特定的区域内由创作成员世代相传(100年以上);与生活密切相关;是活态的遗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也就是说,在物质文化遗产中,注重的是具象的物,比如说“剪纸作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的是精神的、无形的,是通过固态载体和活态载体的相结合来为人们所认知的,比如说针对于剪纸而产生的“剪纸技艺”、 “剪纸相关习俗”等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在我国,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传统的方式保留在农村。但是,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快,现代工业文明正逐渐取代古老的农耕文明,尤其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壤正日益消亡。更由于一些地区对“新农村”的片面理解,认为一切都要新,搞一刀切,走极端,使得农村的文化生态环境恶化,传统的文化记忆不再。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切新的民族文化赖以根植的母体和本源。珍爱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守住我们民族的根,维护我们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不被强势文化所侵蚀。

由此,我们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继承了“旧”,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二者并不对立,而是有机地融合、渗透在一起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如何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实践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摆在我们基层文化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秀洲区是浙江嘉兴市的一个县级区,地处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千百年来,秀洲人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遍布乡间的灶画纯朴粗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是秀洲现代民间绘画的母体语言之一。

在过去,秀洲区农村每户人家一日三餐全都依赖灶头做成,家家户户都建灶画灶,因而造就了众多的民间灶画艺人,每个村都有三至四名,其手艺为前辈传授。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原先做饭的灶头大多都已经被现代煤气灶所取代,灶画也自然消失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有些人家既保留了传统的灶头,又添置了现代煤气灶,但灶画已经部分或全部被印有图案的瓷砖所替代;只有居住在偏僻地方的农户,仍依赖着灶头过日子,传统灶画艺术得以保存。由此,秀洲区的民间灶画从艺人数日益萎缩,一些灶画艺术已经失去了传人。

为保护、传承和发扬这一江南独有的民间灶画艺术,近几年来秀洲区文化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16字方针,制定和采取了多项计划和措施,来打造民间灶画之乡。

首先,投入资金用于本区民间灶画艺术的挖掘和保护。早在2004年,秀洲区对全区12名优秀灶画艺人就进行了先期立档。在以后逐年的非遗普查工作中,对全区115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摸底,全面记录、拍摄了民间灶画制作工艺流程,搜集、收藏了民间灶画艺人祖传的灶画图案资料,制作了内容详实的系列档案。

其次,加强民间灶画艺术的研究工作。建立区民间灶画艺术研究专题组,负责制定五年保护发展规划,陆续建立民间灶画艺人的数字档案并发放从艺补贴。创建浙江省第一个民间灶画传承基地,邀请民间艺人传授灶画艺术,并在学校开展灶画艺术教学专课等等。

篇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我国在[2005]18号文件《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②传统表演艺术;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技能;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这种以口头或动作等方式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地区长期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并随着其所处环境和与自然、历史的互动被不断创新,为该地区群体提供历史认同感,从而成为地区持续发展的文化原动力。

1.2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的一部分,而活态文化多自主流传于民间,是以人为载体,高度依赖于语境及社会、自然环境空间的人类活动结晶,是一种活的文化形态[1],通俗地讲,即更多地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局限,这种非文字的活态文化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边缘状态。于是,需要被官方确认,才能有保护与传承的依据,获取相应的力量得以推广普及。基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便应运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通过申报、审批而被官方确认的活态文化即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因相关机构的重视而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弘扬。中华文化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洗礼,各级各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逐年倍增,而承载这一资源的文献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伴随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对保护对象进行了翔实、系统的记录,积累了大量的视听文献资料。以近年来国家图书馆音像电子出版物采编组采编的音像资料为例,有《巴渝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VD)、《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集》(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VD)、《太谷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VD)等。这仅是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套装非遗音像集,保存、整理这些文献在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体现得淋漓尽致。

2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建设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通过口传心授和行为示范才得以相传,因此可以利用现代声像媒体技术采集他们的技艺。而新媒介的出现让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融为一体,能够弥补口头传承的随意、失真和文字描述的时空局限。对于已经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应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建设势在必行。

2.1均等化知识服务对图书馆的要求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机构,在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担当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其开放性、公益性的社会属性保障所有公民零门槛、均等化地获取知识。图书馆代表一种社会公平制度,以公平的底线向公众提供最宽广、最全面的知识信息,尤其是向弱势群体倾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载体即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历史造就了农村的经济贫瘠与文化个性。图书馆的普遍均等服务包含了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关注,那么必然会选择适当的知识资源为农民开展知识服务,提高其文化自觉性,帮助他们挖掘本土化的文化资源,提升其文化自信,从而改变贫瘠的生活状态。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扮演着传播文化、守护记忆的角色,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传统功能。随着人类知识内容的多元化和文献概念的演变以及图书馆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图书馆保存与传播文献的职责自然应从高文正典拓宽至民间文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民间传统的文化记忆,其传统价值与社会作用已经逐渐被人类认识,因此在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图书馆不能只强调保存濒危的一部分而忽视其传统“草根性”力量的另一部分[2]。随着光盘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信息以大大超越了旧时文本的方式传播着民族民间文化,并以此弘扬着中华文化传统知识。因此,图书馆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采集与管理,使得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互动融合,从而激发农村众多基层民众的文化自信与知识创造,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2.2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的有力补充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大多濒危的国度,但受传统观念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偏重对文物、遗址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研究,而认为民族民间文化是本土人赖以谋生的非主流文化,因此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价值与学术价值已不容置疑,对其进行保护与研究势在必行。图书馆作为社会最重要的资料保存与服务机构,肩负着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必将成为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流传于民间的非文字的活态文化,在传统习惯中,这些未能形成文字的精神产品虽然体现着民众文化的知识创造力,但没能有力占据图书馆馆藏的坚实地位。随着现代声像技术的发展,现代文献的概念发生了嬗变,非文字精神产品可以文献化,这无疑促成了过程知识的原貌记录与储存,同时更便于图书馆的文献采集。作为现代新型文献载体的音像资料可以将图像、声音、文字融为一体,直观准确、形象生动地完整记录和再现知识过程的空间态势,可以对无法用传统方式采集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作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有力补充。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以其独具特色的资源价值,已逐步成为图书馆特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馆藏资源的一种重要补充。如此一来,图书馆既抢救了民族民间文化,增补了馆藏资源,还能将这些资源整合研究,再反馈给广大读者,最终实现馆读共赢的良好局面。

3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采集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民间族群文化发展的产物,代表着广大民众心灵深处的智慧。记忆遗产的精神财富,客观上能够增强图书馆记忆、交流、传播人类知识的功能。因此,图书馆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作为一个特色项目给予重视,图书馆采集行为应该将体现群众文化创造的动态知识纳入收集范围[3],这将给图书馆保存与传播文献知识的观念带来较大程度的变化。具体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的采集,鉴于其载体形式与传播方式的特殊,采集此类资源,必须根据非遗音像资料的特点和馆藏需要,灵活妥当地运用多种方式,以使馆藏从文献向文献化适度扩张。

3.1常规方法采集

常规方法采集主要是指利用图书馆传统方法进行采集,即通过呈缴、购买、赠送、征集等方法获取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音像资料,包括光盘、录像带、录音带等。例如,前文所述,由太谷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赠送的太谷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山西传媒学院制作的《太谷秧歌》DVD光盘资料,该光盘资料反映的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的地方戏曲秧歌戏,该音像资料赠送3套,为丰富国图特色资源奠定了厚实的基石。值得一提的是,采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音像出版社、书店和音像销售市场,而要把采购渠道扩大到个体私人书店、电视媒体、文化社团等一切可以搜罗的文献集中地。常规采集方法常见且熟悉,相对容易操作,但由于此类资料的特殊性,仅靠常规方法,采集数量有限,因此有必要开展非常规的采集方法给与补充。

3.2非常规方法采集

非常规采集方法作为常规采集方法的一个补充,为文献采集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近年来,采用的非常规采集方法主要有实地采访、专项采集、读者互动征集、网上采集、依托媒体征集、隐形文献征集、合作建库、自建资源等,无论是何种方式,都要主动出击,彰显图书馆固有的文化自觉。谈到主动,这里仅选取几个更为常用的非常规采集方法略述一二。

3.2.1实地采访

图书馆不乏兼具图情知识和民间文化常识的人员,可以发动这样的工作人员走出图书馆,走进农村,来到艺人家里,甚至可以走进不易发现却可能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偏远地区,通过沟通交流,获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无论是得到个人赠送,还是允许个人购买,总之最终获取到非遗音像制品。

3.2.2网上采集

网络科技的发展和普及使人类在信息传播与利用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互联网带来了海量的音视频资源,其中不乏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资料。而且这些资源具有实时廉价、检索快捷、利用方便的特点,是不可忽视的非遗音像资料的一个来源。因此,图书馆要重视该类网络资源的采集,根据网站内容和所需类别,以下载、链接等方式,对网上非物质文化音视频资源进行采集。

3.2.3通过相关机构采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一般由文化部门来承担,例如文化馆、群艺馆之类的相关机构。这些机构拥有众多原生态的非遗资料,尤其越到基层,资料越翔实。图书馆应主动和他们联系,通过其获取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资料的内容。另外,还可以和地方非遗保护中心等组织进行沟通,争取相关机构的支持,尽可能多地开辟新的渠道与方式进行该类音像资料的采集。

3.2.4自建非遗音像资料

首先,图书馆音像部门可根据需要通过架设卫星接收器、网络下载及与广播电台及电视台合作,在版权允许的前提下,有选择地进行复制或录制使用价值大、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音像资源。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地方口述史料、民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等尚未物质化的地方原始资料,需要通过拍摄等技术记录其田野风貌。馆员可以利用自带的录音录像设备,亲手用影像记录最具原生态的文化表现形式,诸如民俗活动、表现技能等文化创造过程能够被原貌收录,并依靠图书馆的现代多媒体技术,自制光盘等音像资料,然后予以收藏保存。例如大理学院图书馆视听资料室利用影像技术先后拍摄了《绕三灵——苍山洱海的祝福》(DV录像带-自拍)、《大理三月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文艺展演实录》(DV录像带-自拍)、《大理三月街民间洞经音乐演奏实录》(DV录像带-自拍)、《大理三月街民族情歌对唱实况》(DV)等多部影像资料片,并制作成光盘存贮,建立相应的馆藏特色影像资料信息资源库,服务于全校师生及地方民族文化研究[4]。大理学院图书馆的这一举动是图书馆自建资源的有力措施,在业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的推广应用

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化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源,借助现代音像技术设备和多媒体载体形式,来发掘、记录和开发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信息,形成馆藏非遗音像资料,进而推广利用,不但对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是有力的补充,还是对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拓展。

4.1成立非遗音像资料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库可以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地方文化数字光盘旅游产品的开发,为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社会价值。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本馆的现有条件,建立图书馆音像资源协作网,形成特色非遗音像资料库,从而方便资源的推广与利用。以国家图书馆为例,作为业内龙头,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的非遗资源众多,音像部门可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源中心,整合非遗特色音像资源信息,发挥大馆的示范效应和馆藏价值。如资料库可以细化分层,其中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影像资料信息库,在当今非遗传承人逐渐缺少甚至消失的情况下,这是可以有效防止人亡艺绝的必要措施。

4.2建立配套的非遗音像资料视听室

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体现其使用价值,采集到的这些视听资料,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才能为民众服务。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开辟专门的非遗音像资料视听室,并派专人管理,负责宣传、咨询、解答非遗相关问题,指导光盘等视听资料的使用,并随时接受大众的意见,以更好地丰富完善该资料馆藏。只有专门的对待,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真正做好该类资料的采集与利用。

4.3举办展览、参观活动,延伸非遗音像资料服务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举办展览、参观活动,借助文化机构的公众影响力来弘扬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定期举办非遗影像资料展览,尤其是吸引广大未成年人、城市青年一代来馆参观展览,以增进他们对祖国民俗民间文化的了解,引领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篇5

消费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的日常购物方式进行调研。在对购物方式调查的题目中,有86.9%的同学同时选择了外出购物和网上购物。并且,调查结果显示,网购商品种类涉及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帽、鞋、袜、饰品、零食到学习用品,甚至各类电子产品。由此可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

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评价与存在问题

受近年来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亦表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从消费结构来看,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以饮食消费为主体,交通通讯、电子消费等消费项目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消费方式来看,电子消费方式深受90后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其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从收入来源来看,仍然以家庭供给为主,与消费结构的多样性相比,其收入来源则相对单一。整体而言,上海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但从上海市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和消费环境来看,其消费水平基本适当。然而,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等方面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饮食消费健康意识淡漠。问卷调查显示,饮食消费虽然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占较大的比重,但通过对其饮食消费细目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在饮食消费上随意性较大、健康意识淡漠。

1.1校外就餐现象较为普遍,饮食安全存在隐患。在对每周校外就餐多少次的调查题目中,选择3次以上的学生占比32.6%,甚至一些高年级学生经常性地在校外就餐,学校周边的小餐馆、小吃摊生意异常火爆。然而,如上就餐场所在原材料采购、餐具使用卫生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1.2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知识匮乏。调查问卷显示,3成以上的学生不经常吃早餐或早餐营养价值不高。在被问及日常饮食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时,76.8%的学生选择的是菜品的口味,而非营养均衡,多数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并且,不少学生喜欢油炸食品和重口味食品,而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量不足。

1.3零食、饮料消费过度。大学生吃零食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女生更加偏爱零食。调查问卷显示,8成以上的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零食消费平均占大学生饮食消费总额的26.9%,这也是大学生平均饮食消费较高的原因之一。并且,部分学生经常以零食代替正餐。另外,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日常饮水量不足,没有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甚至有部分学生经常以饮料代替白开水。

2.电子消费追赶时尚`,娱乐化倾向明显。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消费作为新兴消费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从随身听、游戏机、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电子消费日益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开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大学生在电子消费中普遍存在如下不良现象:

2.1求新求变心理突出。调查问卷显示,73.5%的大学生在购买电子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时尚和品牌,而非实用性。新外观、新款式、新功能的电子产品通常更受大学生的“青睐”。不少同学坦言,在电子产品消费中喜欢追赶潮流,“更新换代”较为频繁。这一方面与大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相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消费行为的非理性化倾向。

2.2电子产品娱乐化。当前大学生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上,娱乐功能所占的比重远高于其他功能。调查显示,78.6%的学生表示,除了基本的通讯功能外,他们经常用手机玩游戏、上网等。同时,70%以上的受访学生表示,除了毕业写论文和找工作,平时真正用电脑处理文档、查阅资料的时间并不多,远远低于用来玩游戏、看视频等娱乐的时间。甚至一些学生对电子产品有成瘾性依赖症,习惯性地在课堂上玩手机、电脑等,使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

3.缺乏明确的财务规划,冲动消费、从众消费行为突出。

3.1缺乏财务规划。调查显示,65.4%的大学生对于每月的消费开支没有明确的规划,95.7%的学生没有记、账习惯,76.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较差。在对月消费额较高的学生进行访谈时了解到,不少学生持有“有钱就多花,没钱就少花”的消费观念,以至于出现“月初富翁、月底负翁”的境况。虽然月消费额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学生会对日常生活以外的开支,如去娱乐场所消费、买高档化妆品和服装等有较为理性的节制,但他们也表示,对于每月的开支很少有明确的财务目标和规划,大多数学生属于“跟着感觉走”。仅有少部分学生有较为明确的消费计划,特别是月消费额较低的学生,除饮食、通讯费、交通费等必不可少的花销外,额外支出较少,消费相对理性,属于“精打细算”型。

3.2冲动消费、从众消费现象突出。由于缺乏明确的财务规划,大学生的冲动消费现象也较为突出。调查显示,78.2%的大学生会受商场的促销、打折等宣传活动影响而购买当时可能并不需要的商品,比如衣服、食品等。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消费中的羊群效应。调查显示,无论是衣服、鞋帽、饰品,还是各类电子产品,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72.9%的大学生表示,其在商品的购买过程中最信任的信息媒介渠道是同学或朋友的经验传授。这一方面与大学生活高度的聚群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从众心理。甚至有些学生通过其消费行为的趋同性,以保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和自我认同感。

引导科学消费行为,加强高校理财文化建构

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对理财能力的培养和理财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理财能力的培养和理财文化的形成又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针对当前90后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其科学的消费行为,加强高校理财文化建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饮食健康教育,引导科学饮食消费行为。

当前不少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健康饮食意识淡漠,饮食消费行为随意。因此,大学生饮食消费干预措施和饮食健康教育亟需“跟进”。

1.1提升学校食堂服务质量,减少学生外出就餐机会。其一,丰富学校食堂菜品种类,增加特色小吃、点心,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饮食需求;其二,深化特色化经营模式,适当增加特色餐厅,以满足学生生日、节日等特殊就餐需求;其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缩短采购链条,大力推进平价菜制度,提高学生饮食消费的“性价比”。

1.2普及营养健康常识,培养科学的饮食态度和消费习惯。其一,充分发挥高校社团作用,定期开展营养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普及食品营养和安全的基本常识;其二,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入手,培养其科学的饮食态度,尤其要培养大学生按时吃早餐和科学消费零食的习惯;其三,对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实行积极的干预措施,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大力推广营养餐。

2.引导大学生电子消费行为回归理性。

2.1加强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和现实需要购买电子产品,并充分考虑其实用,而不是盲目跟风、攀比或者过分追求时尚和品牌,从而使大学生的电子产品消费趋于理性化。同时,应充分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为电子产品消费开支金额相对较大,通常是由家长“买单”,因此家长应从经济源头上控制孩子对电子产品的过度消费。

2.2严格加强高校课堂纪律管理,减少电子产品娱乐化的不良影响。如今,大学课堂上玩手机、玩平板电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视电子产品为玩具的学生不在少数。虽然有些高校对此也出台过一些相应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流于形式。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也与课堂纪律管理不严格有关。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使电子产品对大学生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负面影响尽量弱化。

3.加强理财教育,建构理财文化。

消费与理财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加强理财教育、建构理财文化必不可少。理财专家指出,大学时期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培养大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同时,增强其“财商”的培养,在大学校园建构和谐的消费、理财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1培养理财观念。大学阶段是理财观念和理财习惯的形成阶段。然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2.6%的同学认为自己尚未步入社会,除家庭外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所以“没财可理”。还有学生认为“财是赚出来的,不是理出来的”、“理财是富人的事,和自己关系不大”。并且,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到,不少在校大学生将理财等同于投资,认为理财就是炒股票、买基金等。由此可见,当前在校大学生对理财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误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因此,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篇6

一、依法保护、科学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和档案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法所称的“保存”,是指保存对象(所有的非遗)尽可能客观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以便完整地奉献给后人,供人们了解、研究、防止损坏、丢失、灭绝。所有非遗是“时代相传”的一种活态文化所以必须通过文字、照片、录音、录像、复制、数字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声音、形象、技艺等全面的整理到档案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传承、延续非遗。否则一旦停止了传承,也就使之中断或消亡,即“人亡艺绝、人走歌息”。

科学管理非遗档案工作,是保护和抢救非遗、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级党政部门及社会各界为之做出了巨大努力,使非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保护,形成了大量的非遗资料,为进一步加强非遗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相关档案部门也主动参与各类传统民间活动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但非遗档案管理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首先是建立的非遗档案不完整、不系统;有些非遗没有建档,相关的文件、音像资料的存放,存在着管理不严和流失现象。由于空档或者建档不完整、不系统,极大地影响了非遗的永久保护。其次是对非遗保护和档案管理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民众保护意识淡薄,不重视非遗档案的管理,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濒临灭绝的非遗档案亟待补救。把档案的收集整理作为一个重要项目来抓,贯穿于“保护工程”始终。实行专库存放、专室展览、专人管理,逐步建立并形成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非遗档案管理框架;对各门类的传承历史、具体内容、艺术流派、艺术团体、技艺演变、代表作品、经济价值、发展趋势等非遗进行研究整理,分期编写出版专集;对所有档案资料尽可能多地编辑制作成音像作品和电子文档,创建非遗档案互联网数据库信息化,加强保护和管理,积极主动为社会各界查阅利用非遗档案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与档案信息化原则

在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实践中,适当对部分非遗档案优先信息化,运用可行性、通用性较强的技术,兼顾效益和安全,推动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信息化建设涉及计算机技术、信息存贮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安全技术、视音频捕捉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每一项技术的运用和实践将会直接影响档案信息服务的效果、未来的持续开发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共享和兼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手段必须谨慎选择,充分比较,认真分析,不要一味地追求技术的最新和最先进,应在多做调研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和运用较为适合的,具有可推广性、开放性、适用性的信息技术。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应坚持效益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是指最大限度提高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力争以少的支出谋求大的更好的、更便利的效果管理原则,以期降低成本,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经济使用效益。档案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为社会提供免费查阅、更好的了解非遗。

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主要包括档案原件的安全性、信息化档案内容与档案原件相吻合以及非遗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数字化档案信息与传统档案信息相比,具有明确的不稳定性,信息的易逝性、易变性和可操作性极大地威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此外,病毒、黑客和载体、物理形态的安全都成为困扰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安全性的难题。因此,在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加强技术研究,积极采用新技术来保障非遗档案的信息安全,同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密级来确定利用者的访问,利用权限,控制访问的许可范围。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与档案信息化方法

在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的一点是,非遗档案不同于传统档案。传统档案有着一定的保密性,而绝大多数的非遗档案,其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展示、共享、传播和传承珍贵的非遗资源。非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应立足于全面扎实的非遗档案普查以及深入细致的非遗档案征集、建设、管理,重点搞好面向公众的非遗档案网站建设以及基于长期保存的非遗档案数据库建设,以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面向公众需求的非遗档案网站建设,网站建设是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非遗档案的社会利用需求越来越旺盛,利用者来源也越来越广泛,既有遗产爱好者,也有科研学者,甚至是普通民众,都渴望近距离地了解非遗,感受非遗的魅力。同时,利用者的个人素质和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已不满足接收静态的文字信息,而是希望欣赏到视频、音频等大量多媒体资源。目前,数字形式的非遗档案产品或服务较少,一些非遗档案还处于“隐蔽”状态,很少为人所知。非遗档案网站的建立,拉近了非遗档案与利用者的距离,丰富了非遗档案利用的形式,提升了利用效果,成为展现非遗魅力的最好形式。

篇7

中图分类号:F592.7;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15-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生存发展中形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经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往往更加偏重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而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建设,新常态下,要求工作人员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工作的重视,积极研究相关建设模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相关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是记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所有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所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鉴别、申报的相关资料,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现有情况、保护计划等,第二部分是文献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通过文字书写记录、录像等形式,将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转化,所形成的具有不同载体的文献资料,第三部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相关记录的地方文献资料,例如地理志、人物传记、游记、族谱等,第四部分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著作和文艺作品,例如广东砚文化研究基地工作人员的研究成果和制作出的艺术作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是历史文化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对弘扬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以及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需要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传统模式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的传统模式中,国家主要将文献建设工作授权给相关的社会团体等,要求其运用有效的文献化保护策略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但是并没有具体的规范要求。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建设工作严重缺乏系统性,文献化后得到的文献也出现了内容缺失等问题,并未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妥善保管的目的。同时,用于文献化的原始资料大量累积、人力资源方面又相对匮乏、文献建设工作缺乏合理分工等因素,都给文献资料的保存带来了严重风险。一些机构在文献化过程中,也不会主动收集其他组成部分的资料,难以形成系统化的文献体系,给日后文献的利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新常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模式的构建

1.整合各部门力量。很多部门都在开展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例如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新常态下,要想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模式的科学、有效,应对各部门力量进行整合,加强各部门之间合作,以减少重复建设情况,合理分工,提升文献建设效率。例如图书馆和档案作为文化信息的重要保存中心,可以在分工中偏重于文献的收集、保存工作,深入民间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献资料。文献化资料数据库可由本科院校图书馆建立、管理,建立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文献资源数字化保存工作,以提升文献保存的安全性,促进各部门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2.建立综合型数字化文献数据库。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模式中,主要采用特色数据库的形式,这种数据库的建设限制条件众多,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难以充分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新常态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工作也应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综合型数字化的文献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进行统一管理,进一步促进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和共建共享。例如全国地方文献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组织的文献共建共享联盟,在超星公司和湖南图书馆的支持下,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了基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库,有效实现了对地方文献资源的统一管理。通过这一数据库的建立,联盟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利用互联网实现对所需文献资源的快速抓取,并在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提供自身拥有文献,以补充完善超星集团缺少的文献资源,为各地方文献门户网站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支撑。

3.文献资源的推广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价值实现在于其充分运用。因此,文献资源的推广运用,也是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新常态下,相关机构应运用互联网,将文献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无形变为有形,并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广大群众,尽量将文献资源整理成文书和光盘两种形式,以便于保存和运用。同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提升人们对相关文献的兴趣,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充分利用。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是传承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新常态下,我国应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工作,分析以往建设模式,并通过整合各部门力量、建立综合型数字化数据库、加大文献推广运用力度等方式,构建新的建设模式,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妥善保存和延续传承。

篇8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大数据越来越引起关注,开始在经济、政治、社会、科研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在浩瀚的数据洪流中获取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将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利用。从2006年开始至2014年,我国分四批共1370项命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含“急需保护名录”)的项目已达30个,我国已经成为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世界第一的国家。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明确规定: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开始构建。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势必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1 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一般是指: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业界通常用4个V(即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 来概括大数据的特征。

1.1 Variety(多样化)

是指数据的异质构成和类型繁多。大数据有多种数据类型,以事务为代表的结构化数据、以网页为代表的半结构化数据和以视频和语音信息为代表的非结构化等多类数据,并且它们的处理和分析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1.2 Volume(海量)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通过各种数字化设备,产生的数据规模日益扩大。计量单位已经从以前的GB和TB晋升到PB、EB和ZB级别。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已有的研究报告,在未来10 年里全世界的大数据预计会增加50 倍,而用于管理数据仓库的服务器的数量将会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10 倍。引用一

1.3 Velocity(快速)

大数据主要以数据流的形式生成,而数据流能被充分的利用是要建立在有效时间内。大数据要求快速处理,因为有些数据存在时效性。比如电商的数据,假如今天数据的分析结果要等到明天才能得到,那么将会使电商很难做类似补货这样的决策,从而导致这些数据失去了分析的意义。高速网络传输技术和云计算、超级计算机等高速先进运算方式的大规模使用使得大数据能够呈现出动态、快速和强时效性的特点。

1.4 Value(价值)

单个数据的价值量是非常有限或者根本毫无用处的,但是当这些个体集成在一起形成数量巨大的“数据流”,这时候数据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就开始体现出来。然后通过采集获取、分析评估和应用实践,海量数据的价值被挖掘出来。同时,数据每时每刻都在演变,数据的获取也需要不断的更新,要进行动态趋势分析和研究就要动态的数据积累。因此,大数据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积累的数量上,更是体现在动态的演进中。

2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存在的问题

保护和开发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资源数据库。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非物质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地方差异大。因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参差不齐。且“各自为政”,互不相关,缺乏联系和合作。其次,很多建成的资源数据库都被“束之高阁”,利用率过低。同时,还存在着资源数据库数量不足,内容单一,功能简单等问题。

3 借力大数据,促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对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好处,促进资源库的建设,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

3.1 定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标准和规范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繁多,可以分为曲艺、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俗、传统医药等十种类别,数字信息源包括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本等类型。类型的丰富性决定了信息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类型资源的所需信息自然不同,所以有必要根据不同信息的资源属性来研究和定义不同类别资源的元数据规范。根据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情况的不同,定制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有利于提高资源数据的共享率,缩短数据库建设的时间周期。在数据库标准和规范的定制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各个地方优秀资源库建设的先进经验。

3.2 增强资源数据库的功能

资源数据库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价值的挖掘,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功能。在检索功能方面,在大数据下可以充分发挥数据挖掘的功效,为数据库提供基于视频、基于内容、基于知识点等不同类型的先进检索算法,提高检索效率和检索的智能型。在数据库的展示方面,采用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以多种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强化交互功能,与使用者之间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再次,提高资源数据库的交互功能,为不同人群的沟通交流带来便利,可以使更多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事业中来。另外,增加对数据库个性化功能的开发和设计,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普通用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等应该拥有不同的功能使用权限。最后,可建立电子商务功能,开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提供给爱好者购买收藏,也有利于募集资金继续推动和开发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4 结语

篇9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90-02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作为方特主题公园的第三期。芜湖市是一个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省级次中心城市,在成功推出“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两大国际级的主题游乐公园之后,又做出如此大气魄、大手笔的文化产业滚动发展谋划,体现了决策层的战略眼光和担当意识,这一令人振奋的文化产业项目,无论从文化层面的观照还是从社会、经济等层面的利好来看,都十分重要和必要,如果建设得科学合理,定将惠及后代,泽被千秋!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及文化意识,体现着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笔者想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建设,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 遴选世界级、国家级“非遗”项目,精心打造

我国的“非遗”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根据中国非遗网消息,目前我国的非遗资源达87万项,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有7万项,世界级“非遗”已达34项,排名世界第一。如何在一个园中选用富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来展示其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确实是个难题。笔者以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对文化的敬仰与尊重为前提,应结合本地实际,首先选择我国的世界级、国家级“非遗”典型项目来精心打造!譬如本地的宣纸制造工艺、蚕桑丝织技艺、铁画煅制技艺、无为鱼灯等,因为这些都是“品相”杰出――具有人类智慧杰作的突出价值,“血统”正宗――对相关地区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有特殊价值,“生存”顽强――即能体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拥有相应的传承机制的项目。所选项目建设要在有关专家指导下进行,以杜绝其无端流变及异想天开。

二、按照国家通用标准分类构建、多层展示

我国目前关于“非遗”,共分为十大类:(1)民间文学;(2)传统音乐;(3)传统舞蹈;(4)传统戏剧;(5)曲艺;(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7)传统美术;(8)传统技艺;(9)传统医药;(10)民俗。博览园可以考虑分类建设,这样既便于受众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参观,又能照顾到受众根据自己的知识需要和兴趣点重点观瞻,还能方便受众从中进行比较、辨别、联系。多层展示主要是指利用电脑界面,既有浅显的概述,也有较深层的知识传达,为受众提供多层选择的可能性。例如:作为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民间工艺品――年画,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民间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和工具,我们可以将中国著名的“四大年画之乡”――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的年画集中展示,让受众了解几类年画的风格、手法、题材、历史、发展脉络、代表性传承人等方面的知识;熟悉年画的工艺大致都是:画稿、构线、木刻、制版、印刷、人工彩绘、装裱等几道工序。再深层可以让受众了解到年画的分类,如按印制工艺可分为:木板、水彩、扑灰、胶印等。按着色层次可分为:单色、黑白、彩色等。这样,受众可以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比较着看看几类年画,也可以参考文字、图片等作一步步的深入了解。

三、 重视现场展示与全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前者的文化成果主要是以物质形态存在,如建筑、运河等,后者当中虽然也有在最后转化为物质实体的,但其主要方面是在创作的过程之中。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遗”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主要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遗”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遗”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行为(实践)性(仪式、节庆)、符号性(知识体系)、口头传承性等特点。所以,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对象主要是“物”,而“非遗”主要展示的重点不是物质性的成果,而是技术、行为、观念及符号系统等,可以说,“非遗”的展示要比物质文化遗产复杂得多,艰巨得多。我想博览园可以引进“非遗”传承人驻场展示,打造文化街,同时销售“非遗”产品、纪念品等。如国家级“非遗”项目“芜湖铁画锻制工艺”,可以邀请传承人根据客人要求,现场锻制侧面肖像、小动物等,作为旅游纪念品,备足各类铁画货源供客人选购。此外,以全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声、光、电高科技手段在博览园里应得以充分综合运用,所谓全息技术就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目前分三种:(1)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2)激光束技术;(3)360度全景显示。全息投影技术是真正呈现3D的影像,可以让受众从360度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的各个侧面,并无需佩戴眼镜,舞台上立体的虚拟物(人)栩栩如生(目前日本的舞台上运用较多)。我想,以全息技术作技术支撑,可以很好地打破时空的局限性来展示众多“非遗”项目,还能方便受众的参与和互动,增加文化旅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才能让一园呈现全国众多代表性“非遗”项目成为可能。

四、尊重史实,还原本真,再现“非遗”项目的完整过程

篇10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5-0122-02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意义

2003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启动实施了旨在全面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系统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由以往的项目性保护,开始走向全国整体性、体统性的保护阶段。截至目前,全国各个省区都已经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并加大力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全面普查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

可以这样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科学创新之源,是民族精神延续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分类、鉴定、整理工作尚属于起步阶段。建立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将成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业务工作的方向之一。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

2.1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地方文献反映了地方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人文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情况,为人们研究和探索当地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翔实的信息,对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文献资源信息库,对改进服务方式,增加服务项目和范围,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是当地公共图书馆目前急需充实的内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地方文献,是国家文献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本地区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进行征集、整理、保存与开发利用,建成各种专题数据库,与国家图书馆数字化文献形成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向全世界展示,让世界了解当地,让本地区走向世界。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传承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以河南省为例,截至2009年10月31日,河南各地共投入经费近1600万元,直接投入普查人员达16万人,普查各类线索180万余条,基本立项22万余个。共整理文字资料30204万字、照片10万余张、录音3800余小时、录像4300小时,收集实物数万件。

以偃师为例,偃师素有“七朝古都”的美誉,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沫民初,唱腔流畅、明快,是河南四大曲种之一。偃师的河洛大鼓已入选了首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偃师申报的“偃师银条的栽培与烹饪”、“宋氏通背拳”、“薛氏石刻”、“黄大王传说”,均列入洛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偃师市图书馆将申报文本作为地方文献放在偃师文化资源共享支中心的网站上广泛宣传,从而进一步激起民间力量积极了解和参与、传承和延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来。截至目前,偃师挖掘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56个。申报成为国家级的1个,省级3个,洛阳市级的10个。去年偃师又申报了6个省级项目,目前正在等待上级部门验收。

针对当地丰富而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公共图书馆能够把那些经过抢救、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永久的保存下来,并通过数字资源推广出去被更多的人利用,不仅是一种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延续,也是我们对民族、对国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3 文化共享工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多种优势条件

3.1 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县支中心建设简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的重大文化项目,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移动存储、镜像、光盘、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国已建成了遍及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点,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675个,群众艺术馆390个,文化馆 2907个,文化站42024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22171个,图书室59312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网络。文化共享工程主要依托这些现有文化设施进行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提供给社会大众利用。在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中实施,文化部把县级支中心设在图书馆,并通过中央、省、县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共投资68万元对县级公共图书馆进行了现代化标准建设。县支中心由中控室(机房)、数字加工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演播室组成。县支中心应用目的是:以满足共享工程应用和图书馆业务自动化为目标,构建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平台。县支中心功能是:重点强调数字资源的整合、管理与服务功能。

3.2 现代化技术的支持

在县支中心建设中,计算机技术、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服务器技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安全、数字化加工技术、文本和超文本的编辑制作技术、多媒体的制作技术等,都得到较为全面地运用,支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这些现代化技术,才能胜任支中心的各种业务工作。而这些技术要求,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所必备的。

3.3 网络环境

县支中心是以网络交换机为核心,部门级服务器为支撑,磁盘阵列为数字资源存储介质的星形网络结构局域网。主要由中心机房、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业务部门等部分组成。

3.4 资源保证

文化共享工程县支中心具有对本地区各种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合、的职能。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县图书馆是领导成员单位之一。当地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既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的实施者,又是当地文化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网点。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图书馆和它们的分工是这样的:当地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收集,然后汇总到县支中心,县支中心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归类、加工、整合,县文化馆再根据整理出的结果,向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因此可以说,县图书馆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库”。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构架

4.1 数据库的类型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结果,产生的文献类型主要是一些图片、音频、视频和项目申报说明文字。为了全面反映这一主题内容和方便向上申报,我们在建库时,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定型为包含图片、音频、视频和文本的全文多媒体数据库。

4.2 县级公共图书馆数据库管理平台设计的因素

4.2.1县图书馆服务器和网络的配置

目前县图书馆的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Server2003企业版,它是目前微软推出的使用最广泛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支持高性能服务器,并且可以群集服务器,以便处理更大的负荷。因此在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BDMS)时,最好采用微软自己开发的产品。建议后台数据库系统采用目前最流行的功能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 2005企业版。Enterprise Edition的全面商业智能和分析能力及其高可用(如故障转移群集),使它可以处理大多数关键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负荷。支持超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联机事务处理(OLTP)、高度复杂的数据分析、数据仓库系统和网站所需的性能水平。

4.2.2 用户访问时要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基于县图书馆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的配置环境,建议采用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模式。用户的界面都统一在浏览器上,浏览器易于使用、界面友好,不须再学习使用其他的软件,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用户的使用问题。在Windows Server 2003企业版的操作系统环境下,安装IIS6.0,采用微软开发的服务器端WEB数据库技术,可以说是比较好的B/W/D方案解决。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海量的信息资料,对保存和再现的具体操作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它的完成和趋于完善,必将为后人留下巨大的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 孙海英,王宇佳.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J].图书馆学刊,2009(9).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Z].2005.

[3] 易星.论公安院校图书馆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图书馆论坛,2009(8).

篇1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原则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我们需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的完整性、丰富性、互补性的意义,正确判断非物质文化与自己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建设就是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体会、交流与实践,使大学生了解、认识和传承文化,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为中华文明的完整性、连续性、丰富性构建新的发展平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一般原则

1、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来被各全世界视为人类的重要文化财富,一方面代表了民族的思想和灵魂,一反面体现了民族智慧的发源。非遗是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从单纯的文化意义上是不分地域和种族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南方海岛还是北方草原,它们都是高校课程内容设置应该涉猎的。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新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在完全抛弃现有文明的基础上凭空创造出来,而是以既有的文化为依据,以现有的条件为前提进行创造。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是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也就是说,任何文化的发展,总是要从它的先驱那里继承一定的材料为前提和出发点。这种“文化适应”就如同“语言适应”,好比中国人自然而然的适应汉语一样,人还是更适应自己生长生活的地域文化。所以我们在构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内容时,就要坚持“文化传承”的前提,将非遗内容与“大文化”内容的不同规律分离开来,并进行对照学习,达到在文化结构、文化语言智力结构方面的探索。基于文化的适应,提出因地制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原则,也就是提倡将非遗研究内容与高校所在地的文化结合起来,比如赣南师范学院就开设了《客家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课程,发挥教学的最大功效;做到因地而制宜,并坚持不懈的把“宜”进行下去,也就能达到真正的“实效”,在“宜”和“地”之间产生辨正的效果,这是对“因地制宜”的一种诠释。所以,“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是课程建设的大原则,同时它也是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大原则。

2、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学校实施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非遗课程建设研究中应该重视如何使其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这是其最根本的原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在大学生中实施文化传承的根本原则之一。只有踏踏实实的把文化传承工作贯彻到底才可能进一步产生推动文化发展的效果,才能把非遗教育落到实处。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而不是培养技能型艺术人才。可以说,普及是我们在高校中实施非遗教育并使其产生效果的第一前提。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作为个体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接受也有着很大差别,这种不同程度的影响也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在基础教育理论看来,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是有本质差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创造性的,而创造也就意味着参与,参与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操作性的,操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口传心授。这种主动与被动的存在也等同于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如何协调普及性学习与提高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也是我们制定教学设置的一个重点原则。

篇12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随着申报热潮的逐渐退却,怎样全方位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开发利用成为摆在每一位非遗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并且要认真思考的问题。2013年年初,浙江省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列入省政府十件实事项目之一,首期将在全省范围内建成1000家文化礼堂。为此,全省各地掀起创建农村文化礼堂的热潮。村史展示、民俗传承、讲座培训、文体活动,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出现在乡间村头,遍布乡野。在当前各地纷纷创建村级文化礼堂的大背景之中,在广大农村地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应该要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相结合,把非遗保护工作融入到文化礼堂建设中,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在众多的非遗资源之中,我国的民俗活动便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资源,这些“我们的节日”不仅是属于历史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当前的文化礼堂中被“激活”,这不仅只是一次历史重现,而是一种新的意义上的保护与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开发利用的机会。

1 潮济村元宵活动概述

“潮济元宵”是黄岩区级非遗项目,2014年2月14日,北洋镇潮济村元宵活动便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潮济村位于黄岩区中西部,处于永宁江上游,2012年被列为浙江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潮济,是历史上黄岩地区中西部的重要集镇,也是黄永古道上的水陆交通要地。潮济老街建于清末,现保留有直街、横街、上街、下街四条街道。其中直街是潮济老街最繁荣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南起三官坛,北到b江亭,以前街两边开有药店、饭店、布店、南北货店等各类商铺20余家。

元宵节当天,村里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上了大红对联,挂起了大红灯笼,把古色古香的老街装扮得喜气十足。下午1时,本村村民们在老街上办起了本地特色小吃美食展,有黄岩元宵传统小吃山粉糊(有甜有咸),在家门口现做的潮济特色小吃乌饭麻糍、以及番薯庆糕、蒸香芋、煮红薯等,还有现做的芝麻糖、薄荷糖等美味糖果。村民们走街串巷相互品尝,也吸引着游客排队购买,大饱口福。

下午6时半,潮济老街上开始热闹起来,闹元宵活动正式开始,在街道两边拥挤的人群的簇拥中,迎灯的队伍伴随着热闹锣鼓迎面而来。平水庙庙旗、高照、大锣、锣鼓、舞狮、老爷乐、老爷轿、潮济文化俱乐部队旗、吉祥物(马灯)、长号、战鼓、舞龙、舞凤、排舞、扇舞、腰鼓、小旗、锣鼓在老街巡演。其中,令人瞩目的是村民队伍,村民手中举着锄头、长斧、钉耙等农具,这些工具顶端还装饰着红灯笼。队伍的最后面,是举着彩旗或提着灯笼的小朋友们。、许多围观的村民与游客,自发加入到队伍当中去。整支迎灯队伍所到之处,礼花绽放,欢庆红火。

2 潮济村元宵活动意义

2.1 传承与创新:展示了本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潮济村的元宵灯会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展示。潮济村以前一向有元宵节闹灯的传统。据说每逢正月十四晚,潮济村就会户户挂上灯笼,还有人扎花灯,村里组织的游灯队伍会从平水庙里用老爷轿抬出平水老爷,游遍全村。现在三官坛里摆放的木雕精致的龙头,龙头高约2米,雕刻精致,威武异常,嘴巴里的龙珠是可以活动的。据说当年西乡闹灯,这个龙头曾经被评为“西乡第一”。迎灯的队伍每抬到一户,该户人家就用鞭炮炸那个插香用的石皿,传说如果有人把这个石皿炸裂,就表示老爷会进你家,保你一年平安发财交大运,所以该天晚上潮济村鞭炮不断。只是后来,经历,再后来随着几位主事的几个老人陆续去世,现在村子里无人带头,已经好些年都没有举办了。最近几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逐渐恢复。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非遗项目“潮济元宵”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风貌,也融入了现代文明元素加以创新。例如活动的具体内容也随着时代有所变化,例如鞭炮换成了礼花,具体的迎灯队伍也加入了排舞、腰鼓、村民农具展示等等。此外这次参加元宵活动还挖掘了本地传统饮食文化,网罗了本地特色小吃等,丰富了元宵活动,也让更多的游客有了更丰富的旅游选择,更形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味。

2.2 建设与打造:促进了本村文艺团队的发展

因为村里的元宵灯会,前几年村里也有外请表演团队的经历,不少村民萌生了组建自己的文娱队伍的想法,让自己村的元宵自己村的村民来闹,这样的想法就促使了2013年潮济村腰鼓队的诞生。潮济村本来就拥有长号队、舞狮队、排舞队,还有一些民乐方面的小队伍,再加上一支腰鼓队,就比较全面了。因为有目的、有激情,潮济腰鼓队的队员们的热情高涨,从不会到会,从打一两个动作到打一套花样,平时坚持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4年的元宵节上,成立不到一年的腰鼓队也打出了喜庆,打出了农家人的精气神。

3 关于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点展望

3.1 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丰富本村的文化内涵

物质方面是指民俗活动举办时凭借的物质载体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的专门设计的各种相关物品,如赠品、纪念品和食品等。精神方面指民俗活动期间的各项仪式、工艺、程序、传说及相关宣传报道等内涵。因此,文化礼堂举办非遗活动需要重视两者的有机融合,要求寻找非遗中典型的物质性载体进行开发利用,让这些物质载体召唤村民的情感,传承非遗的文化精神,延伸活动项目与相关物品,达到村民广泛参与的目的。实际上,通过各种载体开发利用相关物品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3.2 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现本村特色

篇13

一、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

农民是农村的核心,是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建立一种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文化。这种文化理念需要对内在的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对外来的文化有效整合、合理利用,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传统的文化大众化、普及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新型的农村文化。

1.发展中的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大集体(生产队)活动减少了、社会活动(民间民俗活动)的次数、区域和覆盖面也相对减少,人们的民俗文化意识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的思想、情感、格调需求也要发生变化,原始的农村文化开始与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不相适应,发展中的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2.创建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型的农村文化应产生于农村,流传于民间,与民间生活要相适应。在各民族长期聚居区,特别是各民族农村聚居地有人们通过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产物,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是农村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应当沿袭和发展、保护和传承。

在被称为“战鼓之乡”的正定县,流行于东、西杨庄的常山战鼓因其慷慨激昂的气势、灵活多变的队式,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了战鼓之乡的风采,常山战鼓成长为正定县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而其他村街等不同区域的战鼓,其鼓点和节奏又略有不同,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见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正因为民族、地域的不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情各异的民间文化艺术。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彰显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和发展特色鲜明的符合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嫌弃“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

1.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在广大农村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浓,缺乏发展意识,文明、健康意识不强,具有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人们甚至错误地将经济的落后与本地的“土”文化等同起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崇外思想,甚至否定了乡土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辛苦劳作的文化大餐却被丧失在愚昧落后的文化思想中。其主要原因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流失、政府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畅、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和文化发展失去载体。为此,针对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否定传统、完全创新,切莫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要嫌弃优秀传统的“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母体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特定文化的传承、维护和弘扬是新农村全民利益所在,也是维系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政府与农民“零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已制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法制上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是真正农民“口味”的文化,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在正定这个物华天宝、美丽富饶的民族聚居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分布在全县各乡村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以及战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典型的“土”文化。

可喜的是,正定县委、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在正定“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等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细致的工作。从2006年开始,就采取得力措施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保护。首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由文体局负责对此项工作具体实施,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细致周密卓有成效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坚持四不漏、调查摸底、逐级排查、研究上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人办培训班,“带徒传艺”和“学艺有成”,创“非遗传习所”者给予奖励,鼓励保护和传承各种优秀的民风民俗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还将常山战鼓纳入到正定首家民办学校弘文学校的教学课堂之中,并计划推广到全县中小学教学。

正定常山战鼓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参加了众多公益性演出。近年来,受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活动协调小组邀请,参加了中华世纪坛文化广场表演、天安门广场表演、昌平永安文化广场演出以及在西柏坡举行的奥运火炬石家庄站传递等活动,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200多场。从2004年正定县第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至2009年举办第六届鼓王争霸赛和民间文化艺术节为止,举办各级各类民间艺术演艺活动达几百次,鼓手们用雄浑奔放的表演和极具震撼力的鼓声敲出了太平盛世的时代强音,敲出了正定儿女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展现了燕赵鼓乐文化的磅礴气势。县委县政府也曾多次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2010年初,再次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100个农村文艺家庭户,100个民间艺术带头人的文化“双百”评选活动,由政府为正定“土”文化传承人评“职称”,为传承人扬名正身,与农民文化人“零距离”,可谓是正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大盛事。

3.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逐步建立,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与措施正在实施。传统民间文化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为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建立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8年6月份正定县两项非遗项目正定县常山战鼓、正定新城铺高照(中幡)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即正定竹马、正定宋记碗、真定府马家卤鸡、正定腊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项包括元杂剧、赵氏剪纸艺术、刘家卤鸡制作等。目前,石家庄市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中正定县占2项;省级31项中占4项;市级49项中占9项,正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08年底正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山战鼓)”、这是继“全国文化先进县”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截止目前,搜集整理了正定县非遗普查线索386项,立项资源360项,包括民间文学54项、传统音乐21项、传统舞蹈32项、传统技艺66项、传统美术16项、传统戏剧29项、曲艺5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5项、人生礼俗28项、岁时节令8项、传统体育15项、传统医药3项、民间信俗64项、民间知识9项涵盖了15个门类,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正定县已被命名的县级以上优秀传承人40名,其中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优秀传承人4名。县政府分两批公布了“正定龙狮道具制作”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进入法制化轨道,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传承人为骨干,全面建设新农村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开展新农村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三、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星级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遍布村村寨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此为依托,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全面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近几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文化品牌。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场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农村地区有其特殊性,农民的思想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农村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必须弘扬与人们联系紧密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低俗文化得到根治。而文化事业的发展仅靠当地政府和个人是不够的,应拓展文化开发渠道,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村和组为依托,开展自己的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应重视公益性传统文化事业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同时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实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新文化的需要。

正定近几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或参加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比赛, 着力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一是鼓王争霸赛,通过比赛,在全县选出“战鼓王和“优秀战鼓手”。2004年在正定镇举办了首届鼓王争霸赛。来自全县农村共50支代表队2000多人参加了比赛。通过这次大赛把正定的战鼓正式搬上了新农村群众文化的舞台。二是举办每年一次的民间文化艺术节,展示各级各类民间艺术,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三是开展评选农村文艺家庭户,民间艺术带头人活动,由政府为正定文化传承人扬名正身,分别颁发“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优秀非遗传习带头人“等奖项。

2.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加强科学研究,合理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规划,形成以集镇为中介的城市文化辐射区,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强城乡互动,开展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者借助经济活动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活动,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达到城市经济拉动农村文化发展的目的。

政府牵头,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促进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的状大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些年来,正定县坚持每年举办全县农村文艺汇演、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歌手大奖赛、全县书画美术大赛等各种文化赛事,连续举办了7届民间文化节,每年有40余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参加,节目荟萃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受到了广大市民广泛赞誉。尤其是“2010年元宵节河北省花会踩街启动仪式暨正定县第六届民间艺术节”,由河北省文化厅、石家庄市政府、正定县政府主办,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广场隆重举行。此届艺术节以展现燕赵文化为依托,集萃了一批具有地道燕赵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除正定传统的民间花会表演之外,还特别邀请了河北沧州舞狮、昌黎地秧歌、保定寸跷、曲阳擎阁、吴桥杂技独轮车表演等共15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进行集中展演,内容丰富多样、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河北省民间艺术靓丽风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博得群众阵阵喝彩。通过这些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新农村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而且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教育事业,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在农村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推广民间文化。

正定县多途径宣传推广民族民间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一是举办全县性大规模的农村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全县各个乡镇村街上千名民间艺人,演出了《常山战鼓》《中幡》《二鬼摔跤》《车子旱船》《特色秧歌》等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将正定的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了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展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是组织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参赛,常山战鼓等优秀民间艺术在各种全国性大赛中多次获奖。常山战鼓于2010年3月参加了第五届石家庄市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被中国群文学会授予“金鼓王”称号。三是组织大型民间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近几年县政府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大型正定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此宣传和推广正定的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在2009年迎国庆60华诞群众文化系列展演活动中,县政府在全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10年5月12日至18日赴上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河北演出周活动获得成功,为正定争得荣誉。2010年6月12日,正定县组织举办了主题为“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关注、人人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四是利用现代媒体保护传承民间文化。2007年初开始,我县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正定风采报等现代媒体开辟“正定故事”和“村名故事”、“正定文化”等专题栏目,定期向广大市民讲正定的民间故事、村名由来等传统文化。这些举措开辟了正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广阔天地,新农村的农民文化艺人登上舞台,讲农民自己的故事,符合农民“口味”的新农村文化稳步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五是推动民间文化精品生产。重点打造常山战鼓、元杂剧《墙头马上》、柏棠竹马、三角村高跷、新城铺高照(中幡)、赵向荣剪纸等民间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民间文化艺术展馆(厅),对民间艺术表演队重新整合、编排、包装,提升其民间文化品牌,对民间文化特色村、民间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建立档案,颁发证书。

另一方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乡土教材课。

民族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是正定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特色。如正定教育部门聘请常山战鼓民间艺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培训在校学生常山战鼓专业知识,组织实地教育教学。常山战鼓传承人被聘请组织弘文中学学生战鼓队,通过教学使弘文中学2000多学生都能进行一般战鼓演示,弘文中学战鼓队参加了国家、省、市战鼓表演和比赛。

这些行动弘扬了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改变了正定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同时促进了正定新农村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四、新农村新气象: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1.新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应是开放式的,不是封闭式的

通过民间传统文化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装扮多彩的新农村,我们要让凝聚着祖辈们几百年的民族文化精神永不停滞地流传就必须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不是放到博物馆,它是活态的,应该放在民间。但保护它不等于“原封不动”,不是让它停留在原始的阶段而不发展,继承与发展并存,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一定要原汁原味,但民间传统文化的技法、曲段、语言、格调等是可以发展的。多年来,民间艺人、文艺文化工作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力求为新农村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可发展之路,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新农村建设把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来广泛开展,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并从传统的区域文化传播,追求到省外、国外展示。每到传统节日,新农村的农民击打战鼓、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旱船、讲故事、演戏调曲等,这些活动必将成为新农村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将对城乡文化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新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建设,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地区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把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手工艺、民间习俗、餐饮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正定县是一个地处平原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县,早就认识到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正定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影视演艺业、文化旅游业、餐饮业等方面有成功的尝试,为我县非遗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促进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正定东、西杨庄常山战鼓传承人和新城铺高照传承人已在当地办起了培训班,创建了“非遗传习所”,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参加到此项活动中,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年达100多场,人均年创收5000余元,常山战鼓成为当地农民在传统的种养业之外的又一致富途径,作为正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