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混合式课程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8―0021―05
一 问题提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应用进程之中。随着网络接入设备的普及、接入速度的提升,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已越来越多地涉入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特别是被称为“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的年轻一代,几乎每天都在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PSP等内置联网功能的计算终端,并利用电子邮件、文字信息(手机短信或即时通讯)、在线聊天或诸如“魔兽世界”等虚拟世界进行人际交互。可以说,以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数字体验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轻一代对数字生存的倚重及其在虚拟生活中投入的大量精力,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蕴含了很多有待挖掘的教育潜力。首先,越来越普及的联网终端提供了传输和展示交互式多媒体学习资源的极佳渠道;其次,在适当的引导与自我管理之下,现有技术环境可以很好地支持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除了以资源、技术等方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之外,还能以时间管理、认知辅助等方式支持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最终使个人学习生态(Personal Learning Ecosystem)健康演进;第三,联网终端及其应用系统变革了人类社会的通讯方式与互动结构,学习者可以按任务、兴趣、人际等多种维度构建学习共同体并进行交互。ICT的这一特征,也与近十余年来关注建构性、情境性、社会性的学习观不谋而合,可以说ICT已经为新学习理论下开展以技术为中介的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
基于以上原因,教学设计者如何利用新兴的ICT特别是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利用泛在数字生活资源的教育潜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资源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的变革,转变学生学习理念,提升学习效果,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研究课题。所谓Web2.0,主要是指自大约2003年兴起的,以RSS(Atom/Jason)、Tag、Ajax等技术为基础,以Blog、Wiki、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SNS)、社会书签等应用为载体,以用户创建内容、注重集体智慧积聚和用户体验等为特征的一种互联网应用形态。当前,对Web2.0的关注早已不再是技术领域的专利,实际上它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当前经济、生活、教育等诸多社会活动的运作方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本身也应该是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也理应成为新时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
国内外研究者对新互联网技术的教育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关于Web2.0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占据了主要部分。部分学者探析了Web2.0的技术特征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建议Web2.0技术应纳入21世纪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1]:研究者认为Web2.0具有“可写”(Writable)性,有助于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内容的创建,从而获得更深的学习体验[2];同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能引导深入的人际互动,构建多维的、高内聚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此外,Web2.0可以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人学习生态(环境)[3]。基于Web2.0技术的教育实践也很普遍,研究者对Blog[4][5][6]、Wiki[7]、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s,SNS)[8]等技术形态的教育应用进行了大量尝试,以社会网络为例,仅在SNS站点Ning中,以“Education”为主题的在线共同体就已达到4995个[9]。国内研究者对Web2.0教育应用的研究也同样表现出极大热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同时包含“Web2.0”和“教育”、“教学”或“学习”关键词的记录在短短三、四年间已经达到235条,就研究内容上,既有对Web2.0教育应用理论分析与探讨[10][11][12],同时相关的实践也在各级教育系统中广泛开展,研究者除了将Blog、Wiki、社会书签等Web2.0应用作为开展英语、化学、文献检索[13][14][15]等课程的支持平台外,有的还将Web2.0应用技能作为学习内容进行课程化建设[16]。
可见,以Web2.0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的教育价值已为教育工作者所共识,但由于Web2.0这一概念框架本身技术架构庞杂、应用形态多样、更新发展迅速等特点,加之相关研究也缺乏明晰的范式与研究方法加以借鉴,因此对于这一新技术对学习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以及对新技术环境下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仍有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种考虑,本文试以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人类学习与认知》课程进行的混合式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基于互联网络服务设计与开展混合式教学。本文介绍了以Google Sites(协作平台)为核心构建课程资源站点,并依赖Google Groups(讨论组)、微博客、社会网络和即时通讯软件等公共Web2.0应用规划和设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方式与方法。
二 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的混合式学习课程规划与建设
1 课程概况
《人类学习与认知》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计3学分48学时,规划于本科第4学期开设。课程内容包括三大模块:1)学习科学发展中的主要学习理论流派;2)影响学习绩效的个体认知心理与群体认知因素;3)当前ICT背景下进行学习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本课程一方面是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前期有关“学习理论”的系统梳理,同时也是对“技术支持学习”这一本专业重要研究领域的引领与指导。课程设计者希望借此促进学生搭建理论与技术的桥梁,提高个体和组织学习的效能,推进知识创新的组织方式、支持策略与激励机制应用,能以系统、整合的、生态观的方式开展设计、开发、管理与评价ICT支持下的人类学习活动。
2 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规划
依据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研究者规划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在课程站点设计上,研究者希望除基本的在线学习功能外,还为学生提供及时、多渠道的课程资源获取方式,以使学生能以即时通讯、Web、E-mail、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共同体交互,将学习融入学生日常数字生活,整合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为学生创建一个一体化的学习生态。
为更好地进行课程规划,研究者于2008年12月提前对选修该课程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前期调研,内容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已有的技术基础以及对课程的期待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只停留于对一些名词如“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的了解,而对于理论的意义和整体脉络较为混乱;在技术方面,选修学生均自备电脑,每周平均上网时间约为18小时,每周平均使用即时通讯工具QQ与社交网站校内网(省略)超过8小时;同时学生对课程拟提供的多渠道、多维度的技术支持系统期待较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研究者采取了以下策略开展本门课程教学。
(1)在资源提供方式上,使用公共互联网,基于Google协作平台和讨论组、微博客(选用“饭否”、“嘀咕”)、社会网络(选用“校内网”)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与信息。
(2)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案例教学法。同时,为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系,对各学习模块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活动,最终拟定的学习活动规划如表1所示。此外,课程还设计了一个贯穿整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3)在教学组织与学习支持服务上,课程采用了本、硕互动的组织方式,由预修过本课程的4名硕士二年级研究生担任本课程的助教,通过面对面、电话及课程互联网平台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同时鉴于研究者先行研究[17]中已验证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互相支持与自我服务方面的有效性,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兼职管理员制度,吸纳部分学生参与课程建设与学习支持。
2、注册微博客并绑定即时通讯、跟踪课程内容更新微博客
2 2009年2―3月,18学时 学习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1、学生在社交网站中为学习理论家创建个人页面;
2、学生将学习理论家的观点制作成一个专题学习网站;
3、学生小组间作品互评、展示与终评。
3 2009年4月,12学时 新兴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社会与情境取向的学习论、非正式学习等) 1、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生涯规划知识,完成个人大学四年生涯规划,集体策划一个面向新生的生涯规划教育项目;
2、对策划生涯教育项目的过程进行会话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分析集体协作的发生过程。
4 2009年4-5月,12学时 新兴学习技术与学习设计 1、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规划与管理个人网上活动生态;
2、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进行一个具体的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
5 2009年5月下旬,3学时 课程内容梳理与总结 无
3 课程站点的设计与集成
课程站点作为混合式学习中在线学习部分的起点,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学习支持服务设计的技术基础,是课程资源信息、师生和教辅人员交互的中枢。根据本课程规划的功能需求与应用流程,研究者最终选定Google Sites作为课程门户站点(sites.省略/site/coglearning/,图1),Sites可以创建页面(Pages)、列表(Lists)、公告牌(Announcements)、文件夹(File Cabinets)和面板(Dashboards)等5类Web对象,可以满足Web资源建设的主要功能;同时支持无限分级、文档附件、多人协作和版本管理等功能,便于开展基于Web的协作活动; Sites还可以Web部件的方式混聚与利用Google Docs等外部应用和资源。
依据课程内容、先行调研并辅以运行过程中的持续修正,课程站点最终模块包括课程简介、学习指南、最新公告、教学日历、课程资源、课外阅读、每周电子报、课程讨论区等9部分。
功能模块 功能说明 实现技术
课程简介(主页) 课程及师生基本信息、课程最新动态展示 Google Sites页面
学习指南 课程目标、评价方法以及学习方法指南 Google Sites页面
最新公告 课程相关的通知、公告以及资源信息 Google Sites公告牌
课程大纲 提供课程教学大纲及各章节学习目标 Google Sites页面
教学日历 提供教学进程安排及资源建设动态 Google Sites列表
课程资源 提供课程面授讲稿、学习活动规划,阶段学习成果展示等 Google Sites页面、文件夹。其中在线课件由Google Docs后嵌入(同时也以文档附件形式提供PDF版本下载)
课外阅读 提供各章节相关的课外拓展阅读资料 Google Sites文件夹
每周电子报 由助教和学生兼职课程管理员收集并编辑的电子小报,用于展示学生每周心得、制品及推荐的优秀资源。 Google Sites公告牌
课程讨论组 兼有邮件列表与Web讨论区功能,提供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交互 Google Groups邮件列表
其它资源 提供了微博客(饭否、嘀咕)和社交网站(校内网)的课程资源更新源 基于GMail、Google Groups、饭否、嘀咕等服务混聚而成
4 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
在以技术为中介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支持服务的作用尤为重要。本课程学习支持服务设计主要依循三条思路,一是发挥学生者自我服务的意识与作用;二是注重学习群体的建设与学习氛围的营造;三是提供多源、泛在的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
具体的讲,除了提供课程讨论组、教师及助教定期答疑等常规支持服务形式之外,本课程还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是征集部分学生承担学生兼职管理员,他们与研究生助教协同参与课程网站建设、讨论组释疑解惑等支持服务;此外,管理员还负责维护一份称为“每周电子报”的在线杂志,用于收集全体学生每周在课程学习方面的经验、心得、作品以及分享的网络资源。采用这一方式的用意一是为了创建学习者共同体;二是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生成自主意识。此外,研究者组织优秀学员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探讨并分享课程学习的经验,期望以模仿学习的方式,诱导其他学生的非正式学习。
其次,从技术的角度整合公共互联网技术,规划与构建多源、立体的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出于引发学生在日常网络生活中的偶发学习的考虑,研究者采用混聚方法设计实现了以微博客为中介,面向学生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Gtalk)和社交网站(暂时支持校内网)的信息推送机制。首先是课程站点的更新信息自动通知管理员,并由管理员审核后通过邮件转发在讨论组(groups.省略/group/coglearning),而讨论组的所有更新(包括师生创建的交流主题)均以RSS源的方式混聚自动更新课程微博客(省略/coglearning 或省略/coglearning),考虑到学生较多地使用社会网络,研究者同样利用微博客站点的插件将更新信息同步至至建于社交网站校内网的信息帐号(省略/profile.do?id=230650652 )。这样,学生只需要注册相关的微博客服务或社交网站并将课程的信息帐号加为好友,即可以及时地接收课程资源、师生交互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在将自己的微博客与即时通讯软件绑定后,还能在QQ等即时通讯软件中及时了解课程动态。另外,由于课程服务采用的Google讨论组具有邮件列表的功能,因此师生也可以通过收发电子邮件实现及时接收课程信息,并参与异步的讨论。本研究中课程信息资源的最终流程如图2所示。
三 应用效果及讨论
1 应用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研究者依据学生到课注册率、学习活动成果、课程作业、课程考试以及研究者编订的调查问卷,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的评价。
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到课注册情况较好,两个平行班的平均到课率分别达到93%和87%,当然由于研究设计上无法应用组间比较进行检验,这一数据无法证实与课程组织方式之间的相关程度,但就此数据大致可以判断,学生对课程的组织方式持有认同感和欢迎的态度。从课程学习活动成果、课程论文及期末成绩的分析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除了对课程内容体系有了较全面的掌握之外,对于课程讲授的相关技术有了更多的理解,对于技术的教育化应用意识也有所提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此外,研究者还采用自编订的问卷就这一课程组织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知识习得、技能掌握、学习态度与学习意识改变等方面影响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评价。首先,研究者采用德尔斐法(Delphi method)分两轮向领域专家征求意见,同时结合对目的抽样样本进行的深度访谈,最终编制成一份包括课外学习情况、课程内容掌握、技能掌握、技术教育应用设计与应用能力等四个维度共25题的自编问卷,经试测并修正后对87名修读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94.3%;问卷信效度分析Cronbach α=0.775、KMO=0.685)。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基于协作平台的,师生协作构建课程网络资源、基于微博客与即时通讯等方式提供及时课程更新信息通知、学生兼职管理员制度等课程组织形式具有较高认同度;另外,借助多源信息通知的技术机制来引发非正式学习的设计也获得明显效果,学生借由这一方式引发的课外自主学习达到4.3次/周和3.1小时/周之多,而学生在同时期修读的同类其它课程上,每周的自主学习活动则为1.7次和1.2小时,效果较为明显。用于调查学生对课程组织方式的Likirt 5点量表(1=完全不认同 5=非常认同),显示学生对这一课程组织方式的总体接受程度较高,如表3所示。
此外,学生也普遍认为这一课程组织方式调动了其对课程学习的主体意识与参与热情,有助于其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对选修学生对课程学习效果的调查(采用李克特5点式量表,1=完全没有效果、5=非常有效果)结果也显示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课程内容体系把握、相关的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学生对于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选择、设计与规划技术支持的意识与方法等方面有较佳的效果,如表4所示。由此可见,学生在知识、技能与应用意识等方面较好地达到课程设计的预定目标。
总之,本研究的结果证实,这种新课程设计与组织方式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该研究对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经验。
2 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足,需要在进一步研究中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1)要使这一较多融合了非正式学习的课程组织形式具有实效,首先前提是学习者发挥主体意识,意识到学习是自身成长的自觉诉求。但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却缺乏这种对个人意义的追求,只是将课程学习视为任务,处于被动化。这影响了学生对课程设计思想的理解,并限制课程学习效果的拓展和深化。
1《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概述及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C语言作为一门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有着清晰的层次结构,可按照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对程序进行代码编写,不仅有利于程序的调试,而且依靠非常丰富的运算符和全面的数据类型,轻松搭建各种数据结构,通过指针类型更是可以对内存直接寻址以及对硬件直接进行操作。所以C语言既能够用于开发系统软件,也可用于开发应用软件[6]。C语言作为学习编写程序者的入门语言,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与计算思维能力,也为他们后续学习其他计算机语言,如我们熟悉的java语言、C++语言的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助于培养编程者的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鉴于C语言的上述优点,从2016年开始,学院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预科理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并对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义明确,旨在培养预科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与计算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进入本科阶段的持续学习及日常应用中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夯实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的结构化方法。(2)能力目标:具有独立分析阅读程序功能的能力,独立编写一般程序的能力,独立在电脑上调试程序运行的能力,小组团队协作的能力,初步构建计算机思维能力。(3)素质目标:通过编写程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通过调试程序培养学生直面问题时沉着冷静、坚持不懈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能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统筹规划的能力;通过综合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协作的能力与团队精神。《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预科学院受众面极广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计算机课程的共性特点,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标学院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合的。
2《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在第一章介绍程序设计语言概述时,无缝衔接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显著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祖国的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在第二章C语言概述介绍基础语法“标识符”命名规则的时候,顺势指引每位学生作为社会人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都要遵纪守法,恪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制度,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在第四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中,通过选取选择结构的实时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当下社会,每个人面临的诱惑很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一定要有一个道德、责任的评判标准,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才是硬道理;同样的道理,遇到问题或面临多重抉择时,要分清主要、次要矛盾,量力而行,学会取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在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中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重复性工作的重要,如我们的环卫工人,每天清晨不辞辛劳地清扫我们生活的城市卫生,这就是一种重复工作,但也正是这种重复工作,给大家提供了清新、干净的居住环境。在第六章数组中,介绍数组定义———相同类型的数据的集合。数据的集合显然是超过一个以上的数,自然联想到集体的力量,在生活中学生们要学会团结合作,遇到复杂,难度大的问题,注重发挥团队中的个体优势,再加以规划、整合,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第七章指针中,指针是C语言的精华,也是C语言中的难点,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这个时候,要多多鼓励,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找回自信,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力。在第八章函数中,讲解递归的思想例题的时候,激励学生的责任担当,发扬模范带头作用。
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实现
3.1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面上,预科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在先前的学习经历中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编程语言,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编程而言可以说是零基础,但是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他们,对计算机程序设计又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认真设计教学模式、悉心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在认知层面上,这个时期的青春少年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容易沟通,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能否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这个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时期,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知识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品德修养加以正确引导。
3.2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不仅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移动式、互动式教学成为可能,让学生卓有成效,又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混合式教学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建设——以预科《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将课前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课后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将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3.2.1课前教学环节课前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设计中的第一环节,课前教学环节设计的成功与否对课堂的教学效果意义重大。课前教师将《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任务按章节进行知识点的细化拆分重组,制作电子书、教学视频、在线习题、在线测试等教学资料,将其上传到学习通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电子书完成相关预习任务,随后进行必要的线上小练习,检查线上学习成效。练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惑,随时可以通过学习通互动平台在线反馈给授课教师。该学习平台还将检测学生课前的学习状态与进度,教师通过观察后台的学习记录数据,对学生的自学状况有一定的了解。这里特别要强调教学微视频制作,这是线上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关键环节,一般将视频时长控制在10min左右,主题突出,语言浅显易懂,画面设计要能抓住学生的眼球,一旦新内容的学习中涉及思政元素,要用30s左右的时间,点醒该视频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达到学习知识兼顾育人的目的,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如在介绍C语言基础语法“标识符”命名规则的视频中,“规则”就是思政的切入点,可以加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凡事都要讲规矩”的语段。3.2.2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课堂里,第一阶段小结课前学生在学习通平台的自学内容,反馈线上学生普遍提及的问题;接着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思考,而后相互交流对问题的认知看法,教师旁敲恻隐锻炼学生多维度思考去剖析一个问题,做到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二个阶段是因材施教,个体解惑答疑。《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上课地点在机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设计一道与视频内容紧密相关的程序编程题,让学生分组练习,由于个体的差异,每组学生在设计编写程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第三个阶段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通过线上测试,查漏补缺,使用思维导图加强对知识点的梳理,使知识脉络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题。第四个阶段提升素养阶段也就是升华到德育教育的高度,呼应视频中新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贯彻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以《if多分支选择结构》为例,设计到语法结构、执行过程及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典型例题的程序分析,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识的学习,还能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
3.3课后反思环节
课后反思环节是通过学生作业的查收情况,再测试情况来完成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学生首先需要按照课堂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阶段性编程练习。教师对编程作业进行批阅、评价。教师需要建立起目标、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鉴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考虑从计算思维角度层面出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程序中出现的错误,不能简单漠视或是否定,更不能不屑一顾、不作评价,面应当来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另外,当需要鼓励、赞赏的时候,也要注意评价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问题呈现出的结果,并对自己的结果有新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再结合实体课堂的现实表现给出每一位学生的阶段成绩。在此过程中,学习通智能学习平台就是师生之间互通信息的媒介。最后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分发给学生,并附带给每位学生一个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课程学期初、学期末,分别对四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满意度。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放18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图1展示了经过一个满学期的教学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运用混合式教学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提升道德素养作用的调查数据。认为对自己的道德素养没有提升作用的学生人数从学期初的17名下降到学期末的0名,比例提升显著,将思政元素融入C语言专业课的学习中,确实对学生价值观塑造有积极作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组织形式改革逐步得到了深化,混合式学习在培养未来教师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师范生培养的理念与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强调的“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贯彻‘自主、探究、协作’”的理念有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教学方式改革”需与“学习方式改革”相匹配。因而只有让师范生自己体验“自主、探究、协作”的学习过程,才有可能让其在自身的教学中付诸实践。因此,培养未来教师的过程理应率先创新和渗透这种理念[1]。
华中师范大学在“生物学教学论”课程设计中契合“自主、探究、协作”的教育理念,将传统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相混合来体现完整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混合式学习的方式,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又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一、“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的理念与目标
“生物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师范专业的一门文理兼容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全面整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取将来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具备的一些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美国著名教学心理学家加涅将教学看成是有意识安排的,目的在于支持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者取得有效的学习结果,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根本任务。在参考相关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学校、学生的实情,我们对本课程的定位和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确立了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的理念与目标:
1.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3]。课程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来开展协作式学习,鼓励每一个合作小组成员相互沟通、协作,通过自主建构来获得知识与技能。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在混合式学习实施中,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和真实世界连接起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提供仿真的探索情境,或者带领学习者进入真实场景,把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本课程的首要任务。
3.强调学习过程的师生互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本课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体验,突出基于问题式学习方式,重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科教师、中学教师的互动。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探索与构建
为了保证本课程的质量,我们重构了“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创设了网络在线学习与传统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环境,并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4]。
1. 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生物学教学论”作为一门重要的教学实践课程,多年来一直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师范生开设,目的是为学生走入教师岗位前得到系统的学习,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研究团队多年的努力,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已逐渐成熟。2010年,课程设计人员调整了其教学内容体系,“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由34个学分的必修课时和24个选修课时的教学专题内容组成。每一个专题内容都由面授和在线学习两种形式混合进行。
2. 创设混合式学习环境
“生物学教学论”是一门兼有理论与实践特性的课程,其课程知识具备一定的动态性和迁移性。针对各章节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来进行学习。这些教学活动的形式并不一定是单一的面授教学或在线教学,而是可以根据学习活动的特点,安排在多种环境下交叉进行。当需要在线学习环境时,教师是否能选择恰当的工具平台并适时地参与,是否能够合理分配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比例,是混合式学习成功的关键[5]。
本课程由35%的在线学习和65%的面授学习组成。在线学习的优势在于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文档、数据、视频等各种学习信息,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或所需的知识可以以自然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而面授学习的优势在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学习者的自我展示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进展,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创新混合式学习模式
本课程的混合式学习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促进学习者以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来促进知识的建构,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中社会情境的体验。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混合式学习模式。
一是基于问题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直接联系的知识内容。本课程中的课程与学习理论、课程资源的重组与开发、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等均是使用这种学习模式。
二是情境式学习。情境式学习方式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6]。也就是说,所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需要实践操作的知识内容的学习。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等教学内容使用了这种学习模式。
三是个别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是指适应学习者各自的特点和需要,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活动来进行学习,学习者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在线学习给个别化学习方式提供了更自由、宽广的空间,这种学习方式不局限于本课程的任何知识内容,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性和需求性,因此,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方式主要是在线学习。在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时,导学教师会全程跟踪指导,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发散思维。
三、课程改革的成效
从2010年至今,“生物学教学论”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方案付诸实施已有两年。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已初见成效,不论是在在线学习平台还是在面授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涨。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演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所习得的再不是死板的书本知识,而是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在合适的情境中,通过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解决、活动参与、任务完成、自主建构,获得可供实践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批完成混合式学习的师范生在2011年下半年进行了教育实习,我们进行了跟踪比较研究。这批学生从事实习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对一些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些基本知识技能的应用上,总体上明显优于往届学生。尤为欣慰的是,学生们会有意识地使用混合式学习中“基于问题式学习”、“情境式学习”来设计中学生物学的课堂教学。“生物学教学论”混合式学习设计对师范生教学能力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作用。
四、实践反思
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现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存在着一些困惑。
第一,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课程期待尚有差距。从课程教学一开始,我们就积极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角色向主动学习角色转变,但很多学生呈现出来的是迷茫和不适应,只是一味地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或者过分依赖导学教师的作用,合作学习时分工也不够明确。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尝试以渐进的方式来设计学习活动,在课程初期,尽量以相对稳定的知识内容、相对简单的问题和任务,来鼓励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团队的交互。在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之后,再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和任务的难度。通过一个月时间的引导,学生才慢慢适应我们所设计的混合式学习中的学习活动。
第二,学习服务中导学教师的功能性并未完全体现。作为本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过程中的核心力量,教师导学团队的作用非常关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导学教师团队中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个体本身的表现也不够稳定。有一些导学教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客观负责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甚至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学习。但也有少数导学教师难以胜任自己的职责。其原因是因为导学教师的团队结构不够合理,人员也不稳定,除年轻教师之外,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参加了导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高度负责、教学水平高的导学教师团队,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目的。
第三,在线学习中学生的表现具备较大的差异性。不管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情境式学习,还是个别化学习中,都要依靠学生在在线学习平台上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我们统计发现,2011年本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中参加讨论交流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人数的比例是74%,也就是说,还有26%的学生是很少在线进行发言。对整个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讨论交流和提出的问题定性分析后发现,不少学生在发言中仅仅只是表达赞同或者反对,或者大篇幅的复制文献中的内容,很少有能提出自己独特见解、质疑和批判观点的行为。这种情况表明,刚开始推进的混合式学习对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我们认为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仍然是导学教师没有完全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导学教师只有通过情感上的积极鼓励、及时的肯定、引导和帮助,才能改变学生们固化的学习思维方式,改变学习方式。在教学管理上,只有建立起及时反馈、激励机制和在线学习中的过程性成绩评价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生物学教学论”混合式学习设计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将传统面授教学的优势与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混合式教学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混合式学习,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课程质量得到了提高,达到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预期目的。但是,如何充分发挥“生物学教学论”混合式学习优势,并推广应用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黄荣怀.教育信息化助力当前教育变革:机遇与挑战[J]. 中国电化教育,2011(1).
[2] 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
[3] Leslie P. Steffe等主编.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 高文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
“视像中国”研训总监许波老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项目的发展及在中小学网络课程领域的实践探索。许老师指出,要以全球化、未来化、信息化的视野制定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决策、领导、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接下来由各学校代表向与会人员介绍一线学校在混合式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践形态。北京四中的常菁校长分享了北京四中具有开放、合作、个性张扬、尊重学生等特征的“双课堂”实践经验;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刘飞校长分享了对主题探究式混合课程建设的实践感悟,指出主题探究式混合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等特征,打破了传统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整合。
会议的第四个部分围绕生涯课程建设展开。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王红丽老师介绍了北京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及实践,并根据自身课程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对生涯规划课程发展的建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陈晨老师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战略实施的视角分享了学校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情况;河南大学的梁林梅教授分享了《探索职业:航空篇》网络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体验及收获;北京师范大学的杨莹同学代表李玉顺研究团队分享了团队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召开
本刊讯 6月10日,“信息技术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厦门明珠海湾大酒店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指导,《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主办,厦门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协办,福建化工学校承办。会议邀请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厦门市教育局、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领导,以及教育信息化专家教授和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应用典型院校代表到会作主题报告。
研讨会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总编祁伟主持。厦门教育局副局长任勇,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刘学民,福建化工学校校长张永强等领导到会致辞。
在“专家讲座”环节中,演讲嘉宾就“职业教育信息化系统性问题”、”、“社会性网络教育应用”、“创客教学法在职业院校的应用”、“职业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等问题展开研讨。在“学校交流”环节中,常熟理工学院、山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化工学校就数字校园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热点问题进行了汇报、交流。参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思路受到启发,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也更加深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41-03
一、 引言
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教育技术正在源源不断地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各类工具。如何适应专业教学需求,实现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互补,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重点。
二、 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中教育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但教学大都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足之处如下:
1.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利用率较低
韩冰在2013年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资源利用情况的研究表明,73%以上的学生未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学习。[1]2012年潘爱珍等人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表明,国家精品课程的访问率很低,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的 3902 门高职高专课程中,点击量在100 次以上的仅 127 门。[2]当前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未能有效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身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对学生如何有效进行在线学习缺乏指导。
2.校园信息化信息整合和信息利用不充分
高职院校大多对多媒体教室数、校园网带宽、生均计算机拥有量等人才培养评估指标所要求的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重视,但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应用却明显滞后。[3]缺乏统一的信息化规划,各职能部门根据需求自行建设,编码混乱,形成信息孤岛,限制了信息共享与信息整合。
3.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到位
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偏低,大多教师还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思想,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依旧重教轻学,各类教技设备虽然得以应用,但仅是“粉笔+黑板”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延伸。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创新较少,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三、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1.混合式教学的定义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其原有含义是各种学习方式的融合。何克抗认为,Blended Learning把传统学习方式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4]
Heather Staker和 Michael B. Horn在2012年定义Blended learning为一个正式的教学过程[5],其教学方式包括:①包含教学内容和指导(包括:时间、地点、路径、节奏)的在线学习;②在有监督的实体课堂进行学习。 “正式”一词用于区别非正式的在线学习(如:学生自行观看教学视频);“内容和指导”一词用于区别其他种类的在线学习(如: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其分类如下图。
2.Moodle提供的支持
Moodle (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由Martin Dougiamas开发的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CMS),目前得到了世界各国广大用户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
Moodle平台符合混合式教学的模块化教学设计需求,主要由网站管理模块、用户管理、课程管理、作业模块、聊天模块、投票模块、论坛模块、测验模块、资源模块、问卷调查模块、专题讨论模块等模块构成。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建设时,可动态组合各个模块,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互,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进度。
3.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实践
高职院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配置。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还没有进行校外实习,可借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Stillwater Area Public Schools的Moodle应用案例:学生们在教学时间内通过传统方式进行课堂学习和实践;非教学时间(宿舍或家中)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在线学习(如:观看异步教学视频、理解问题并完成作业)――这种模式允许学生多地点学习和自行调整学习节奏。Innosight Institute把这种模式定义为翻转课堂模式(Flipped-Classroom Model)。[5] 如下图:
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方面,教师通过构建在线课程,解决传统教学中诸如课堂学时有限、内容拓展不够、自主学习缺乏、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包括学生的答疑、讨论、作业批改和反馈等)等问题,并可以实践“微课”等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教学成本,减少师资支出,提升运营效率,并拓展学生的学习体验。
4.混合式教学面临的问题
跟风、浮躁和短视很容易改变混合式学习的初衷。虽然混合式教学能降本节支,但这不是它的主要目的。美国一些学校通过增加在线教学份额和减少教师数量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忽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交需求,从而引起广泛质疑。[6]学生如果缺乏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易产生精神、情感和健康方面的问题。另外,如果混合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强调服从权威,而忽略独立思考、创新思考和质疑精神,那它仍是新瓶装旧酒,不能发挥这项应用技术的所有潜力。
四、 混合式教学平台的敏捷实现
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必要把搭建一个全面、成熟,并且耗资巨大的混合式教学平台作为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先决条件。对于并发访问数仅为几个班级的应用,可敏捷实现混合式教学。
1.敏捷实现是探索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方法
软件工程中测试驱动开发(Test-Driven Development)的最佳实践“测试用例最小化”,同样适用于混合式教学平台的建设――由任课教师与教育技术专家合作,搭建柔性、彰显课程特色的,符合教师、学生需求的教学环境,并根据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资源――有的放矢,按需调整。
2.混合式教学平台的快速部署方案
高职院校目前大都建有信息中心、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机房;通常,宿舍区上网已覆盖;便携式电脑和智能手机已普及,具备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基础。
(1)硬件部署:如果学校能提供PAAS的虚拟化平台(或私有云),那么部署起来很方便;如果没有,使用托管在学校中心机房的独立服务器,也能满足部署需求。
(2)系统软件部署:可采用开源软件如CentOS 5和XAMPP for Linux 1.7.4,后者是Apache 2.2.17,MySQL 5.5.8,PHP 5.3.5,Perl 5.10.1, ProFTPD 1.3.3d,phpMyAdmin 3.3.9等的集成。为了提高响应速度,XAMPP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
(3)应用软件部署:本研究采用Moodle2.4.3 for linux为实验系统;用Zend Studio 10对PHP语言提供调试支持。
(4)安装和配置过程简介:
第一步 配置iptables 开启80和3306端口;
第二步 安装XAMPP(tar zxfv xampp-linux-1.7.4.tar.gz -C /opt);
第三步 设置mysql的密码,通过lampp security命令设置安全权限;
第四步 安装moodle,初始化应用环境,设置基础数据;
第五步 创建和分发各类账号,建立在线课程,进行教学实践。
3.平台建设的成本和运营模式简析
作为开源软件,Moodle是免费的。在建设初期这是一个优点,但在中后期,反而可能阻碍混合式教学的持续优化。根据一致性原理,如果初期的投入少,其后获取更大支持的可能性也不大。
在实际应用中,Moodle的二次开发和运维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经费,在线资源的内容建设和技术团队的运营需要持续投入。考虑到与教育技术系统配套的激励措施(如教师的课时补贴)及相关教学管理改革,成本会更高。
通常,软件自主开发的费用高于外购成熟系统,服务外包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更低的成本。受限于高职院校的立项审批周期和经费拨付的间断性,如果希望大规模应用混合式教学,应当在初期就考虑引入第三方合作机构。
五、 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同时也是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创新。在线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混合式教学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并提升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的成效依赖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有经验的教师;敏捷部署是探索混合式教学的一种有效支持技术。
参考文献:
[1]韩冰,顾京.浅析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33 (6) : 14-16.
[2]潘爱珍,沈玉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回顾与检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41-145.
[3]姜轮.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2,(11):203-204.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183-02
混合式教学是指综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数字化网络教学模式的一种策略。当前主要是指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和在线学习(E-Learning)这两种典型教学形式的有机融合,即线下线上教学结合。混合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面对面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进行整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管理学原理》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管理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管理学原理的课程体系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综合管理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专业管理素质、社会责任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改革、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到《管理学原理》课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混合式教学应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可以将《管理学原理》课程实践部分内容按照管理职能分为若干个管理技能模块,在每个技能模块训练中采取学生参与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男生与女生互动等方式,营造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很愿意提出问题、深入探索问题,最后概括总结问题。这样,老师要求学生认真配合课程项目的开展,全员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互联网+”的新形势要求课程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教学改革引入了新的理念。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在从“辅助者”向“引导者”转变。互联网+课程建设,给探索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模式,灌注了新的理念。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课程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基于这种新理念,传统的《管理学原理》课程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进行调整,用信息化改造它,用混合式教学法改造它,以在线学习、MOOC等方式促进《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达到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2.市场对人才新的需求要求更新教学方法。新的市场环境对管理者的素质、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从粗放型向技术型、智力型转变,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高校的教学方式也要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改革。混合模式教学方法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学生在教师面对面的教学指导下,获取理论知识,在线上与老师互动、与同学互动,甚至共享全国名校名师优质课程,从中获取更广泛的知识,理论知识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协调、管理、创新能力。
3.教学对象的变化要求教学模式改革。目前“95后”已成为高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生长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普遍具有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的特点,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模仿学习能力很强;1995年后中国电子信息迅速发展,中国家庭电脑在1995年以后开始增多,更确切地说,“95后”是真正的网络时代人,信息化程度特别高。在教授《管理学原理》课程中,要结合“95后”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用混合式教学法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强调的原理、方法、原则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管理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管理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管理问题。因此,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除了学习管理理论外,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管理理论、原则、方法的能力。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是把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中,将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以便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面对面教学。《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中的面对面教学,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管理基础知识,而且指导学生怎样运用管理知识。学生通过分组研讨、小组汇报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讨论课堂中遇到的疑惑及问题。同时,教师针对学生课前网上讨论企业案例和课堂研讨分析企业经营案例的情况,在课堂上结合企业案例和学生讨论结果,讲解各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做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和拓展。此外,教师布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及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保证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2.网络在线教学。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合于《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完善网络教学环境,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网络教学课件,建立网络教学交流平台等,引进MOOC网络教学,精心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形成新的教学结构,以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可选择的交互方式主动探究管理知识。教师通过网络开展对学生的辅助教学,弥补课堂学习资源不足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3.学生协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进行课程学习的研讨、交流、合作,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运用ERP沙盘模拟是以沙盘教具为载体,进行协作学习,学生运用管理学及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做出生产、供应、营销、技术、财务、人力资源与后勤等有关方面的决策,使学生树立了共赢理念,增强了全局观念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重传统教学与混合教学模式的统一。混合教学中的在线方式虽然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便利的沟通工具、先进的互动手段等独特的优势,但教学中不能完全采用线上教学,如果缺少教师的系统教学设计,缺少教师在课堂的系统教学,教学效果并不会很好。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
2.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定位。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线上教学,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主观上主动学习,特别是《管理学原理》课程,才能真正获取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应该更多地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注重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理论课教学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步探索一种《管理学原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目标要求,分层次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管理学原理》课程体系。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教学团队应该进行教材建设,根据混合式教学新特点,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编写一本全新的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以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需要。
参考文献:
[1]禹海慧,吴孝政,易想和.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设计思考――基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马晓霞.混合学习模式在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教育技术学基本原理”课程为例[J].宁夏大学,2013-03-01.
[3]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Principles
TAO Hui-ping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7-88-03
Applic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in the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Zhang Ruimin, Zhou Tao, Zhong Furu, Lu Pei, Zha Zhihua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our colle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by using the blended learning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network learning and fusion with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object and learning objective, using the existing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he teaching reform is explored o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organiz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learn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learning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blended learning can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requiremen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lended learning;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effect
0 引言
F代通信技术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熟悉并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通信网的规划设计以及通信网技术的发展等知识。该课程理论难度较高,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多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1 课程现状
目前,我校面临着班级人数增加,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教学质量很难保证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难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较多地了解到学生对课程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教师不能很好的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开设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的形式,教师这种讲“评书式”的讲授方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方法单一,模式一成不变,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课程知识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很难被激发。随着时代进步,计算机网络已经在高校普及,目前在校本科学生普遍是九零后,学生热衷于网络新媒体,对参与度更高的新的学习方式有好奇和偏爱,更愿意在学习的各个方面表现自我,展示自我[1]。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导致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困难的两难现象的出现。
2 混合式学习理念与网络教学平台
混合式学习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技术和手段,并结合传统课堂的特点而产生的一种学习方式[2]。这种学习方式将传统课堂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3],目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突出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学习形式,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和团队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适应目前高等教育中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开展,我校教务信息化平台引进了THEOL网络教学平台,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软、硬件环境。以往的课程教学平台基本以教师为课程创建的网络课程为主,这种教学平台只针对特定课程,考虑面比较窄。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包括通用网络教学、研究型网络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教学资源库等多个平台[4]。实现一次课程建设,满足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多种模式教学过程和环节信息化支持等多方面的要求,使教师摆脱为创建课程平台而进行编写代码的繁重的重复性工作。也为我们开展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
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时空的限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协作,而且培B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3.1 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目标
⑴ 对象分析
现代通信技术开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等课程,对于现代通信中的基本概念、现代通信网络组成及其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我们开展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大多数学生都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他们对于网络工具和移动互联网工具非常熟悉。而且非常喜欢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各种平台与同学、老师交流。并善于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获取新知识。这些特质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来组织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⑵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现代通信网的基本概念、主要分类和特点;掌握现代通信网传输、交换和通信路由等技术的原理和规则;掌握电话通信网、数据通信网以及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性能和特点等课程的专业技术知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课程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混合式学习给学习过程带来的便利和快乐。学生可以通过研讨式课堂表达和表现自己,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学习以及测试学习效果,通过查找资料撰写报告学会知识点的总结。
3.2 课堂教学组织
在进行混合式教学中,课堂仍然是主要的教学阵地[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明确除了讲授知识外还应调动课堂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基础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讲述多路复用技术、移动通信中越区切换、分组交换网工作原理等内容时,制作视频动画来形象的模拟整个过程,让学生能够形象地了解枯燥的理论。
同时,将研讨式教学法引进课堂,以问题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整个课程设置多个探究式课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进行资料查找,提出思路,通过引证、举例得出结论,然后在每次课堂时间中会留一定的时间,小组制作幻灯片并选出代表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和阐述,各个小组可以对观点提出疑问并给出成绩。
3.3 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的开展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来进行。自主学习阶段,以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为主要载体,将课程讲义、微课视频和常见的疑难问题解答等资料到教学平台上,使学生能随时查阅。并将部分教学内容放到教学平台,要求学生进行自学后在教学平台上进行在线测试。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以及QQ群、微信等实现与学生的在线答疑或讨论。很多不愿在课堂提问的学生会经常通过网络提出一些问题,以及自己对于课程的看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还通过知网、图书馆、论坛、学习笔记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以项目教学法为驱动,开展团队学习,将学生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由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提出探究式课题让学生分组研究,小组在课下查询资料,面对面讨论和QQ、微信讨论,并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汇报幻灯片。学生在完成探究式课题项目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为主的学习完全突破了传统课堂时空的限制,使整个学习不仅在课堂上进行,课下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提高了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3.4 学习评价
传统的考核评价周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往往造成学生学习的懈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我们采用章节测试、试题库进行分章节考核和综合考核,随时抽题、随时考试,阅卷灵活,可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考核。我们在最近的两个学期,每学期开展4-5次考核。另外,还采用任务式考核方式,针对老师布置的探究式课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用综合知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方案,老师根据每组的表现决定考核分数。并辅以学生自评和互评考核等方式,全面测试学生水平。
根据课程教学活动我们调整了整个课程的评价体系,调整后评价体系包括:期末考试成绩(60%),线上网络学习成绩(查阅资料的情况)(10%),课题论文成绩(上传论文的质量及汇报答辩的质量)(10%),分组讨论表现(10%)和平时作业成绩(10%)五大方面。在这种评价标准上,主要以学生是否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为考量,注重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 总结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对比了我校电信2102级72人(未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电信2103级81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发现:学生对于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内容设计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分析了学习对象和学习目标以后,基于现有网络教学平台,从课堂教学的组织,网络学习的开展和学习评价标准的制定等几方面开展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既发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又将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进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实现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进而实现有效的教学。加强课程改革实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其他课程也具有借鉴意义。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更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细化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内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杨铁虹,吴红.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药物分析学混合式教学的
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9).
[2] 马武林,张晓鹏.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
语电化教学,2011.5.
[3]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m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04.3.
[4] 高志杰,范亚东.基于THOEL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
管理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管理学原理的课程体系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综合管理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专业管理素质、社会责任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改革、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到《管理学原理》课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混合式教学应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可以将《管理学原理》课程实践部分内容按照管理职能分为若干个管理技能模块,在每个技能模块训练中采取学生参与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男生与女生互动等方式,营造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很愿意提出问题、深入探索问题,最后概括总结问题。这样,老师要求学生认真配合课程项目的开展,全员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 互联网+的新形势要求课程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教学改革引入了新的理念。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在从辅助者向引导者转变。互联网+课程建设,给探索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模式,灌注了新的理念。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课程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基于这种新理念,传统的《管理学原理》课程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进行调整,用信息化改造它,用混合式教学法改造它,以在线学习、MOOC等方式促进《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达到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2.市场对人才新的需求要求更新教学方法。新的市场环境对管理者的素质、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从粗放型向技术型、智力型转变,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高校的教学方式也要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改革。混合模式教学方法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学生在教师面对面的教学指导下,获取理论知识,在线上与老师互动、与同学互动,甚至共享全国名校名师优质课程,从中获取更广泛的知识,理论知识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协调、管理、创新能力。
3. 教学对象的变化要求教学模式改革。目前95后已成为高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生长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普遍具有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的特点,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模仿学习能力很强;1995年后中国电子信息迅速发展,中国家庭电脑在1995年以后开始增多,更确切地说,95后是真正的网络时代人,信息化程度特别高。在教授《管理学原理》课程中,要结合95后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用混合式教学法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强调的原理、方法、原则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管理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管理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管理问题。因此,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除了学习管理理论外,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管理理论、原则、方法的能力。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是把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中,将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以便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面对面教学。《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中的面对面教学,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管理基础知识,而且指导学生怎样运用管理知识。学生通过分组研讨、小组汇报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讨论课堂中遇到的疑惑及问题。同时,教师针对学生课前网上讨论企业案例和课堂研讨分析企业经营案例的情况,在课堂上结合企业案例和学生讨论结果,讲解各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做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和拓展。此外,教师布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及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保证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2.网络在线教学。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合于《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完善网络教学环境,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网络教学课件,建立网络教学交流平台等,引进MOOC网络教学,精心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形成新的教学结构,以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可选择的交互方式主动探究管理知识。教师通过网络开展对学生的辅助教学,弥补课堂学习资源不足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3.学生协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进行课程学习的研讨、交流、合作,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运用ERP沙盘模拟是以沙盘教具为载体,进行协作学习,学生运用管理学及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做出生产、供应、营销、技术、财务、人力资源与后勤等有关方面的决策,使学生树立了共赢理念,增强了全局观念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
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前网上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和课堂任务实践及交流互动,教师从传统课堂的“照本宣科”转变为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创设与优化”。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督促学生借助网络、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被动吸收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混合式教学使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师知识讲解、课后学生复习巩固”转变为现在的“课前学生知识采集、课堂师生交流探析”,有效地推进教学模式和手段改革,提升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师层面:专业素质、信息化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做到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设计到位,资源丰富,活动有效,那么教师的专业素质、信息化教学水平、课堂控制能力、时间和精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无疑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对教师综合素质有极大的要求和挑战。
2.学生层面:学习负担增加,学习兴趣和可持续性不够
有研究表明,混合式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全程进行线上和线下学习,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作业等,学业负担加重,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逐渐降低。
3.学校层面:技术、资金、培训进修支持力度不足
学校层面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现有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与开展混合式教学不适应;教学设计、资源设计及教师培训等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支持和时间、经费等保障。很多学校缺乏具体实施标准、技术保障、团队建设、经费支持等政策。
三、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问题应对策略
1.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强化自主学习理念
当前教育发展已经到了“更加关注内涵、更加注重质量”的转型时期。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辅以项目学习,有利于进行项目训练或综合考核。教师要有足够的能力设计项目训练,借助课堂提问、研讨等方式督促学生完成项目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拓展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少讲、精讲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践训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解决和应用能力。
2.优化教学资源,促进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共建,推进课程建设
开展混合式学习,课程资源的数量、多样性和趣味性直接影响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效果。本研究在前期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基础上,积累了大量优质的网络资源。为了更好地进行混合式教学,还需要制作、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这些无疑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近年来,各高等院校积累了大量制作精良的课件、微课和视频等网络资源,但仅限于本校使用,缺乏校际间流动性和有效的推广应用。因此,由院校主动联系网络运营商进行合作,共同建设网络学习和教学平台,对于整合课程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高校加盟后,可以共享相关的网络课程资源,组织和管理在线教学活动,解决了人力和时间不足等问题。
3.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能力递进,提升综合素质
为了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创设能力递进的学习任务,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全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主要通过问题导向,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学习,掌握基础性知识。课前任务设置难度要小,利用课余时间课前完成。课堂学习要划分学习小组,通过问题讨论、项目完成、案例分析,以研讨、师生释疑等方式协作,完成理解和应用类知识点的学习,实现理论知识的升华,提升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教师根据学习情况,相关文献、链接、网络资源,进行知识拓展,开拓学生视野。或在前期基础上,设计更为高级的任务进行综合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解决“拓展级”知识点的高级学习目标。
4.设计严密有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习动力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的重点,要保持线上和线下学习活动的有机融合。(1)线下与线上讨论讨论内容可分为教师和学生导向性两类主题。一类由教师根据课程设计讨论主题和内容;另一类是由学生根据课程,对于兴趣性较高的、时兴的或者难度较大的内容,进行习题分析、专题探讨或者案例学习等。(2)课上抢答与线上测试设计课堂抢答环节,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力。教师设计或利用在线题库,随机在线测试,平台自动批阅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3)课后作业与线上成果展示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模块”,在线作业,并进行批阅。学生可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查询成绩。通过个人及小组成果展示,介绍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5.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实践能力
教师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策略,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主动进行知识构建。基础性和理解性内容主要采用问题导向学习策略,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设定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协作,讨论、分析问题并总结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项目式学习策略适用于应用类、拓展类知识,以项目为导向,通过小组协作,完成项目的学习和知识的构建。对于复杂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采用案例导向学习法,学生根据教师遴选的典型案例,围绕主题进行分析和研讨,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实践。
6.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陈坚林教授指出,“教师的角色必须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节下进行解构和重建”(陈坚林,2010)。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驾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更新和拓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重构课程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和重组,因此,课前“备课”环节变得更加复杂,也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和拓展专业知识。(2)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加强教师不仅要设计课程任务和目标,整合课程结构和内容,整合和录制信息资源,供学生线上学习和课堂实践;还要采用灵活、多变、有趣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自学、线下实践和小组协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非常高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3)提升信息化技术素养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才能进行视频录制、资源上传、学习督导和平台操作。教师应积极参加信息化技术的交流与培训工作,熟悉网络多媒体技术,搭建实时交流的平台,努力完成从讲师到教练的角色转变。
7.加大学校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改革效果
当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蓬勃兴起,改变了人类获取知识和技术的方式,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成为可能。这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引起了专家学者对高校广泛应用的混合式教学法的重新审视。
1混合式教学法的应用状况
Garrison和Vaughan把混合式教学法(BlendedLearning)定义为面授与在线学习的有意融合。面授的口头交际与在线书面交际最优融合在一起,两种学习方式的优势相结合,成为独特的学习体验[1]。教育范式正在向包含更多的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方向转移[2]。混合式教学法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推广多年,但是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论文拟重点探讨我国高校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混合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混合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混合教学法实施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其潜力的发挥依然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出现诸多问题,呼唤新的范式转换。
2.1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滞后
教学资源协助师生开展教与学活动、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显性或隐性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和教学服务支持。但是不少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硬件设施很难物尽其用,使用效率低下。原因是由于资金短缺,后期设备管理维护更新跟不上,设备故障多,网络传输性能不佳。硬件资源建设薄弱严重影响了师生运用技术的信心和积极性。其次,部分软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交互性、兼容性和实用性尚有待提高。陈坚林教授认为教学是否成功,尤其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软件资源[3]。事实上各高校都存在忽略需求、重建设轻应用管理、软件更新周期长等问题。最后,部分高校在网络课程建设上重量轻质,比较集中的问题有:课程资源匮乏,静态封闭资源多,互动环节少,更新不及时;欠缺对网络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分析,学习内容组织及表现方式欠佳,忽视情境设计等[4]。
2.2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割裂
混合式教学要求把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互动与课后的在线协作学习协调和互补,而当前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严重脱节,学生未能在网络资源和技术的支撑下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协作化、探究式学习。尽管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了很多年,但是当前统治各层次高校课堂教学的依然是传递式教学模式。在线学习本应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自然延伸。但是,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受到席卷全球的慕课、名校优质网络开放课程的冲击,网络学习平台受技术等因素限制远未发挥其管理知识、共享资源、师生互动的多重功能,没能成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手段。
2.3教和学主体能动性缺失
相比实施混合教学法所需要的资源环境的硬、软件建设,教师因素是更重要的。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法的具体方式、过程还没有真正地重视和理解、对混合学习系统各要素缺乏深入思考、教师自身协同发展意识薄弱等因素是导致混合式教学法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从学生层面来看,混合教学法意味着学生要发挥比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3改进措施
3.1营造丰富优质教学资源环境
高校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当前现实发展的需要,还要兼顾长远的需求。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要着重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协同,转型升级现有课程。知识的可视化,教学环境的虚拟化,人际互动化和智能化是人类获取信息最重要方式[5]。高校要以创建精品课程资源为重点,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对现有校际网络课程实行升级换代,提升课程的交互性、可视化、数字化和自适应化。二是倡导多校协同,共建共享。要鼓励高校在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团队、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发展挑战。
3.2促进师生角色和观念转换
首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充分认知自身在新的混合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从讲台上的贤人变成课堂教学引导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课堂行动研究者和反思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者和分析者、学习成果的诊断与评价者。混合教学模式也变革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学习是学生结成探究共同体,利用移动智能学习终端,接收定制的教学内容,不断质疑、反思、实践,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是实践-感知-思考和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holisticlearning)和深度学习[6]。
3.3创新混合教学模式
何克抗教授强调课堂教学才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信息化,不能总是“敲边鼓”,总是打战;而必须面向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打攻坚战[7]。目前网络上丰富的国内外名校公开课、微课、慕课、SPOC等大数据学习资源为高校教师开展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采用以微视频或微文本为载体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样知识的掌握可以由学生通过访问网络资源、观看视频、收听播客、阅读电子书来高效完成,而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用来开展基于真实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辩论、讨论、竞赛、评价,打造高效、互动的课堂。
4结论
高等教育已经从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生产模式进入到个性化、适应性的教育时代,混合教学模式呼唤新的范式转换。高校要重新定位,在快速演变的知识社会适应变化的现实语境,转向更灵活、更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在新语境中重构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
作者:甘容辉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2]《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14-28.
[3]陈坚林.外语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建设——一项基于部分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调查研究[J].外语学刊,2014(5):95-100.
[4]李彦敏.美学在网络精品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8):84-85.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未来五年制临床医学将成为医学本科教育的主流,到2020年全科、儿科等紧缺人才培养得到加强。作为几乎涉及所有专科的基础跨学科课程,医学遗传学的学科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实际人才需求上,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临床遗传咨询人才短缺严重,因此,增设了临床遗传专科进行规范化培训。随着近年来遗传学理论的快速更新、精准医学理念的提出,基因编辑、高通量的测序等技术日趋成熟、成本快速下降,许多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正在逐步成为现实[1]。作为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运用,无一不对医学遗传学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我国地方高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却存在与临床需求脱节的情况:在校授课教师多为基础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型人员,且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导致无法将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出现课程知识点堆砌导致体系散乱、单元孤立等状况。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知识点繁多、课时紧张等因素,课堂上难以开展充分的案例讨论和临床前沿的学习[2]。前期我们初步探索并建立了基于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即“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提升”的学习过程[3]。课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主要分为两块:①进行知识点分块,基于两个维度开展:一是立足学习要求分块的信息传递类和能力素养类知识;二是立足实际学情和人才培养要求的重难点分块。②明确教学方案,主要包括课前、课堂、课后的学习内容和课堂开展形式,在此基础上制作了覆盖课程所有环节的全周期智慧教学课件包。本文是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凝练课程知识点、对课堂环节进行再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的核心思路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并非简单地添加线上内容,而应在学习内容上突出课程特色,教学设计突出重点。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强调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交叉学科。为了帮助学生在看似不同的章节之间挖掘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和构建遗传学的知识体系,我们从课程改革之初便确立了核心思路:以教师成长为基石,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中心,简单知识线上学,复杂内容线下学。所谓的简单知识,指的是以记忆、理解、应用等低层次目标为学习要求的知识点;学生往往对这些知识点有所基础,或知识点本身简单易懂。而复杂内容则以分析、评价、创造等高层次目标为学习要求,需要通过充分的思考、交流、试错和修订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的延伸和拓。此外,由于医学自身的特点,这部分线下学习还包括医患沟通的艺术等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4]。其中,课程的建设核心是“线下”,一切线上资源的设计与整合都是为了线下服务,而线下课堂的建设集中在临床案例库的建设和教学环节的设计。
2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课程总学时为24个理论学时,课程考核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平时的课前/课上/课后的任务或小测,占比20%;二是分组学习的课堂表现,包括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占比20%;三是期末考核,占比60%。
2.1突出课程特色,构建医教协同教学模式,建立案例库
我国在遗传专科的建设方面推进缓慢,本科临床专业学生的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实验课时数少,有些医学院甚至没有安排实验课。教师的讲解常停留于教材,与临床脱节。因此,课程组于2015年起开始与本地三甲医院的临床遗传室建立起稳定的教学合作关系,每届均挑选学生在假期到遗传室开展2周的临床见习。见习学生将在课堂上与班级同学分享见习经历,从而带动全班学生加深对遗传专科相关科室的认识。5年以来,临床见习方案不断完善。考虑到临床学生早临床、早科研、早社会的培养要求,目前已形成“临床+科研”为构架的学习方案。其中,临床板块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操作、遗传咨询学习等内容;科研板块则以某种遗传方式的遗传性疾病相关研究的文献阅读和思考为主。这些来自临床一线的学习内容的设计,极大程度丰富了见习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课程组与临床合作建设和完善教学案例库。案例库分为3组:①经典孟德尔遗传的典型案例;②非经典孟德尔遗传的典型案例;③子病风险估算类案例。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关系,目前已连续实践至第4年。案例教学方法促进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为医学生将来进入临床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5]。
2.2立足培养目标,重塑课程内容,设计总体学习方案
二、景区类课程建设发展情况
截至2018年11月15日,以“景区课程改革”“混合式教改”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筛选提炼有指导价值的论文13篇。陈艳(2013)、罗贵萍(2018)、李婉娜(2015)等分别从教学模式研究和课程教学改革角度进行了论述,提出景区课程改革的实用性、动态性、实践性、多元性等特点。事实上,景区类课程建设与改革和其他专业课程改革一样,要经历多年的设计、实践、总结、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我校景区课程也从课程名称、课程模块、课时分配、授课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与测试等多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尝试。
(一)《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建设阶段
我校《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是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2012-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第三学期开课,32学时(实践12学时)。该课程设置为景区服务和景区管理两个课程模块,各自占16学时。以教师讲授和模拟实训为主,以考查方式结课。
(二)《辽宁景区实务》课程建设阶段
《辽宁景区实务》课程是我校2012-2013级涉外旅游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由《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而来。第四学期开课,48学时(实践16学时)。课程结束后的实训周,开设30学时《辽宁景区实务实训》的集中实训课程。该课程包括辽宁景区实务概述(4学时)、辽宁特色旅游实务(14学时)、景区服务(10学时)、景区管理(20~24学时)等四个模块。以教师讲授、小组任务、项目教学等方式完成各模块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了较为科学的“随堂测试评价表”“随堂测评结课考评表”等相关Excel表格模板,进行日常教学分析和分值统计,课程以考试方式结课(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试为6∶4)。在后续的实训周实训课里,围绕景区服务各岗位实际以设置实训作业单、实地景区考察和现场小组任务完成、返校汇报成果等方式进行。鉴于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需要,落实了辽宁域内的重点景区踏勘采拍,进行特色旅游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制作,完善“旅游综合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虚拟软件于2013级学生第四学期投入使用。
(三)《辽宁特色旅游实务》课程建设阶段
《辽宁特色旅游实务》课程是我校2014-2015级涉外旅游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由《辽宁景区实务》课程改革而来。第四学期开课,48学时(实践16学时)。原辽宁省旅游局在贯彻执行国家旅游局的方针政策文件基础上,大力推进我省特色旅游建设工程,打造“辽宁滨海黄金大道”“精品线路一环三线”“精品线路五色旅游(金银红绿蓝)”等重量级旅游产品等实际行动的理解。把金色、银色、红色、绿色、蓝色等“五色旅游”拓展成辽宁特色旅游概念,涵盖辽宁生态旅游、辽宁温泉旅游、辽宁工业旅游、辽宁乡村旅游、辽宁海洋旅游、辽宁冰雪旅游、辽宁民俗旅游以及辽宁古迹旅游等多个项目。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与行业密切一致,因此将建设两年多的《辽宁景区实务》课程更名为《辽宁特色旅游实务》课程。该课程包括特色景区管理解析(4学时)、辽宁特色景区实务(温泉、工业、海洋、乡村、民俗、冰雪、古迹、红色等景区的票务服务、商业服务、接待服务、导游服务等32学时)、特色景区常规管理(12~14学时)等三个模块。在“辽宁特色景区实务”模块采取小组项目任务方式运用景区实训室的特色旅游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软件更加熟悉景区功能、景区布局、景区类型和特点等,并更好地进行景区讲解和类型分析。课程采取过程考核,取消期末考试考核。据课程网络后台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特色景区实务模块的兴趣度达81%,对课程满意度达96%。课程结束后的实训周开设30学时的《辽宁景区实务实训》集中实训课程。继续围绕景区(如沈阳三农博览园,含生态、乡村、民俗、红色等等类型景观)服务各岗位实际,以设置实训作业单、实地景区考察和现场小组任务(如景区环境、景区商业、景区功能区、景区厕所、景区人力等任务)完成、返校形成小组成果汇报等方式进行。该专业在我校招生4届,以景区、导游、外语为专业课程体系的侧重。2012-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的《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按专业选修课开设。因国家调整高职专业目录,涉外旅游、旅游服务与管理、历史文化旅游同旅游管理专业合并,于2016年开始按新的旅游管理专业招生。因此,在设计2016级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时,将该课程按专业核心课设置,在2016-2018级旅游管理专业开课,但取消该课程的实训周集中实训学时。九年来两个专业分别在三个阶段按不同的课程属性持续建设和改革,课程教学团队完成了高职教研成果系列规划教材《特色旅游景区实务》的编写,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8月公开出版,已获得辽宁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积累了一定的景区类课程教学和改革经验。
三、新时代如何进行景区类课程混合式改革与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建设与改革比以往的任何阶段都显得时不我待,与时俱进的课程反思和调整不仅是对学生培养负责,更是行业企业的发展助力。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学生是客户,课程是产品。及时更新的产品才能更加符合客户的需求,才能帮助客户更好的运用到社会中。
(一)有效的课程结构设计
既然课程是产品,那么课程结构设计与内容整合就像产品设计一样,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旅游高职教师而言,在周而复始的课程推进中,需对课程进行一轮轮的设计。景区类课程设计结构要搭建课程模块、更新课程信息、组合课程内容,根据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厘清课程内容逻辑,分析重难点内容,结合理论与实践内容,设计应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为目的,做到两个循环,开课学期的课程有一个完整的循环,课程结课达到开课的预期,完成授课计划的安排;大概2~3年有一个明显改革的循环,使课程在执行2~3轮后有一个设计结构上的升华或改进,以符合新一批学生的需求。
(二)适当的工具手段选择
如何将景区课程这一产品传递给客户也很关键。当前,各校都投入使用了网络教学平台,采购了如超星、点为等信息技术公司提供的APP和电脑端教学平台,还有很多如蓝墨云班课等。优质共享课、资源库也有学习的资源。工具各种各样,景区类课程可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可使用、方便采用的信息化工具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但需注意,任何工具都是手段,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作为实训性质较强的景区课程,不应忽略实地实训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持续的课堂实践开展
针对《电机与拖动》课程的三大块主要内容,设置了直流电机、变压器和三相异步电机三个教学情境,尽可能将知识点碎片化。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已经具有的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上,完善了相关教学资料,按照翻转课堂教学的要求重新整理了教学简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在教学视频中,除了提供一份《电机与拖动》课程完整的全程录播教学视频之外,还陆续增添了按照翻转课堂教学要求所录制的若干短视频,同时将原有的试题习题电子版答案,也陆续逐个录制为短视频进行讲解,以供学生课前课后反复观看,就像教师在一对一教学,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设计
目前,传统的课堂面授式教学只能满足那些学习成绩较好、可以跟得上老师教学进度的学生,一般人数基本在所教授学生的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学生则是学习成绩一般,当堂不能将老师所讲授知识全部消化理解的同学,这部分学生都需要课后再花费时间去消化理解课上知识。原有的简单的电子课件,经过这么多年的检验,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而通过将知识点碎片化所录制的短视频,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消化吸收相关知识,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起到极大地促进。这样一来,也可以做到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目的。《电机与拖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变压器三部分,是将《电机学》与《电机拖动》结合起来的内容。由于课时有限,重点讲解电机和变压器的外特性。教学内容目前主要以教学情境为主,围绕直流电机、变压器和交流电机三个教学情境,梳理每一个教学情境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知识点碎片化,为录制微视频做好准备工作。以直流电动机为例,说明教学情境的设计:
教学任务:①直流电机的基本特性;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拖动及实现;③并励直流电动机的拖动及实现。
教学目标:①掌握直流电机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②掌握直流电动机性能;③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④了解电枢反应、电枢电动势和电磁转矩公示、换向的定义及改善换向的方法;⑤熟悉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接线、启动、改变转向及调速方法。
碎片化知识点: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直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可逆原理、直流电机结构、额定值、额定功率、磁场、电枢反应、电枢电动势、电磁转矩、电磁功率、运行原理、电压平衡方程式、转矩平衡方程式、功率平衡方程式、工作特性、C械特性、换向。
教学重点: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用途、运行特性以及他励和并励直流电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
教学难点:直流电机的内部电磁过程、分析问题、计算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课上所讲授理论知识内容,我们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在课外增加了围绕直流电机展开的小型设计项目。通过分组完成小型设计项目的手段,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直流电机的各种特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
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自动化专业学生特点,围绕直流电机、变压器和异步电机三大知识模块,将知识点碎片化;根据分解后的知识点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的38个短视频,每个短视频时间长度在5分钟至15分钟;同时配套相应的在线作业题目、在线测试题目以及讨论题目,认真梳理并完善相关网络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等内容。
教学设计与方法建设 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从学习者角度出发,继续深入探索课堂教学内容改革,完善基于建模和解模理念的项目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在课堂主讲方式。通过问题讨论、随堂练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尝试课堂面对面和在线自学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前需要提前观看课程微视频,完成相应的预习内容。在课堂上则侧重与教师互动,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及掌握。课外增加围绕直流电机展开的小型设计项目,通过分组完成小型设计项目的手段,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内容。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