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校课程的体系建设

学校课程的体系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学校课程的体系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学校课程的体系建设

篇1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村小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引起了学校管理的重视,在学校若干的管理问题中,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自然是最为重要的管理问题。结合近一年多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本文试就农村小学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谈以下五点实践要求。

一、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应基于学校课程育人现状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瓶颈,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与要求,涉及学校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需要学校干部教师的积极参与,并认真分析学校的课程育人现状。通过对部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校情分析,我们认为学校课程育人现状,主要应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学校依托课程的实施,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质量的情况分析,综合而言就是学校的办学水平或是办学实力的分析;二是学校课程开设的门类或区分的学习领域,其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密切联系程度的分析;三是学校对于课程育人效果的评价手段与评价效果的情况分析。一般来讲,对学校的课程育人现状进行校情分析,可以结合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开设、质量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校情分析或课程育人现状分析,是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可以说是一种素材的收集与心理的准备工作。

二、农村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应放到社会实践能力上

近年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已有的培养举措更多侧重于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来进行,而很少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去探求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现行的农村小学开设的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不是以应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课程,而主要或仅仅只是从知识掌握和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为此,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我们主张应放到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上,以此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突出校本课程建设管理

新课程改革提出三级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又对优化国家课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学习的课程有新的要求。而作为其中的校本课程,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最灵活、最具有学校特色与资源开发性的课程。校本课程基于学校、基于教师、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课程体系最富有生命力的课程建设。事实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农村学校教师而言,是一个提高课程建设能力,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推动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管理者或校长,如何调动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充实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正是课程体系建设管理的关键性问题。目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高,校本课程的形式化、运动化现象较为严重,凑数量,无质量,所开出的课程往往效果欠佳,能真正给学生有所收获的并不多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开展培训,确定校本课程标准,组织研讨,分阶段组织实施,广泛征求完善意见,评价效果等,是管理者实在的工作内容。

四、提高学校教师课程建设力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

篇2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主,通过对专业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让学生能更早的适应社会,适应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知。

一、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1.使专业更能贴近社会

中职的特点就是培养专业技能,为社会急需的技能专业培养人才,一般都集中在生产一线专业。既然是一线,通过半工半读,多多实践,在实践中认知所学的知识。

2.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能力

无论是哪个教育,最终还是要经历社会实践。亲临现场操作跟凭空想象是两个不同的感受。在课堂上所学的,很书面化,抽象化。社会实践是为以后就业工作适应打好基础,通过“工学结合”,更早的接触到机电设备,使学生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遇到问题不慌张,动手能力强,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能人员。更多的实践才有更多的体会,才有更多的技术认知,才能得到企业用人单位的更多认可。

二、建立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1.合理安排课程与工作时间

“工学结合”的要求就是能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在工作中实践。两者的结合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有条理,例如在学完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程后,可安排学生去独立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在设计过程中认识到计算准确的重要性,一点点的失误会造成多少的废品。通过课程与实践的合理穿插,更有效地吸收理论知识,加强自身实践能力。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践能力更是他们的求职特色,双管齐下,更有竞争力。

2.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

不可否认,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学生还是差了一些。学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就得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不可放任自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保证那些上进学生能正常完成学业。不放弃任何一个想要学习的学生,坚持严格的学习与工作监督制度。中职学生的自制力本来就不强,若不加以引导与监督,任其放任自流,就算毕业后,对社会也没得任何回报意义,对学生自身来说是失败,而对学校来说,算是一种悲哀。

3.联系好对口专业企业

对于中职学生,实践技能才是关键。去对口专业企业实习工作,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知识。马虎、随便、敷衍的学生实习,只能让学生更加懒惰,无法加强对自我的管理。寻找对口专业企业,是学生就业前的实习演练,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尽快地经验积累,尽快地熟练专业技能,对中职学生的就业以及其职业生涯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建立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不放弃理论教学

重视实践并不意味着淡化理论教学甚至放弃理论教学。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才能明白你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理论是实践书面化的表现,通过书本来展现实践的本质。如果只注重实践轻视理论,只会形成“头小身子大”的畸形发展。虽然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为主,但也应当保证正常的理论教学,通过实践深化理论,做到理论实践额定有机结合。

2.关注机电专业发展情况

专业技能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机电专业正朝着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关注机电运用技术专业的发展,为课程体系建立提供专业形式依据。例如,机电维修课,它的发展形势还是以人工维护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多实践,可以相应的减少理论教学。根据专业形式发展,建立适应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才是“工学结合”的核心。

总之,中职学校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使专业更能贴近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合理安排课程与工作时间,建立严格的督导制度来建立课程体系,并在建设过程中注意理论教学和专业发展情况。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社会就业提供强有力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向久.扎扎实实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J].成人教育,1989(2).

篇3

对于校长在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教育改革呼唤校长最佳作用发挥”。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于校长在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课程体系的作用认识。

一、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校长有强烈的感召作用

小学在深化课程改革时过程中,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代表政府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是学校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学习者、研究者、领导者和行动者,对于全体干部教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就是用强烈的改革感召力去影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课改感召力的校长认为:在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校长需要将学校办成“具有精神感召力和教育原创性的高成就的学校”,校长拥有了课程改革的感召力,就会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向往课改、投身课改。事实表明,一个有人格魅力感照作用的校长,就能凝聚教职员工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使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友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所以,提高校长的课改感召力是深化课程改革的第一需要。校长要提高课程改革的感召力,一是要接受深化课程改革的诸多新理念,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以观念为先导,引领新课程。二是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落实好自己的改革责任,率先垂范走进课程体系建设,积极进取开创性的工作。如校长通过以“学”促“研”,以“研”促“学”,走进课程体系建设,成为“新课改”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就很有必要。

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校长有决策指导的作用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和指挥者。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其中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资源,需要形成有自我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教师、校长、家长、学生、社会人士、课程专家等广泛的参与,更需要校长充分发挥其决策指导的作用。

三、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校长有重要的领导作用

校长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对本校深化课程体系建设有规划、组织、管理、指导的职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

1.校长有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作用。校长是要职能要求校长对本校课改实验工作、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规划,确定长远的改革思路和具体的工作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只是学科教学改革,而是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不只是简单地调整课程、更新教材,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校长明确课改目标,把握课改方向,组织人员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提出的深化课程改革的“五个统筹”任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规划本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既要制定两年、三年或更长一段时期内的建设目标,又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相应的工作策略、保障措施,使课程体系建设有明确的目标与清晰的思路。

2.校长有课程体系建设的管理作用。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的一项中心工作,手校长要亲自抓、亲自管,更要重点抓、重点管。校长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管理,一是组织,也就是以自己的权力和威信,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指挥和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校长要根据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确定各处室、各位教师在建设中的工作职责,使每位行政人员和教师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都能承担一定的责任,都能在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二是协调,也就是及时做好课程体系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协调工作,对学科教学、课程开发、课程培训等进行时间、设施、师资的调配等,妥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态度、绩效要及时评价,激发和维持广大教师投身课程体系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

篇4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是指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过程。其核心是微视频,是在网络教学大环境下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外,微课(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在国外,微课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各类学科,发展较成熟。而在我国微课才刚刚起步,2010年广东省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全国开展中小学微课竞赛活动,此后,随着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探讨,微课成为各类学校开发的教学新课题。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得到了全国31个省热烈响应,近500所高校参赛,参赛作品达3000多件,涉及几乎所有学科门类。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委属民族高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下,让少数民族学生从大一开始做好职业规划很有必要。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中南民族大学提交作品26件,课程涉及心理学、化学、数学、外语等多个学科,而无一件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在全国仅有6件作品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可见,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应用微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文件要求,中南民族大学自2008年10月开始,分别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与发展规划》课程,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每个课程18个学时。学校采用自编教材,引进锦程职业发展教育平台,让学生进行自主测试、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但由于社会、经济及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该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并亟需完善。

1、教学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及实践性,需要教师不仅重视理论讲解,更要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但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讲授都在教室进行,教师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践操作指导不足,无法真正达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

2、教师队伍有待完善。中南民族大学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队伍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以及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知识背景的优秀辅导员组成的教师队伍。但由于辅导员专业背景较复杂、实践经验少、职业规划专业知识不系统,加之事务性工作较多,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教学效果无法很好保证。

3、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足。许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都实行大班教学,一个课堂动辄百人,课堂管理难度大,课程需要做的体验式活动、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民族院校,全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状况差距较大,加之学生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大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微课与传统网络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1、开放性、自主性较强。网络可存储海量知识,任何人都可以浏览访问,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自主性较强。这是微课与传统网络课程的共通所在。

2、短小精悍、方便学习。微课时长在10分钟左右,其资源容量也较小,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vniiv、fly等),加上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教学课件(微课件)、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等资源也只有几十兆,方便学生下载播放及保存。传统的网络课程大多以45分钟为单位,时间较长,教学目标较多,学生不一定有耐心看完。而微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自由灵活安排时间,效果较传统网络课程好。

3、教学目标集中、针对性强。微课的教学目标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或者难点展开的,一事一课,目标单一、集中,主题突出,针对性较强。传统网络课程是以一堂课为一个单位,将传统课堂搬到网络,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较多。而微课可以将传统网络课程的目标及重点分解,主题更加突出,针对性更强。

三、微课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1、搭建平台。微课的应用必须依托网络平台,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网站下设中南民族大学精品课程网,对学校申报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展示,内设课程简介、师资队伍、课程课件、课程录像、导学练习等板块,学生可直接登录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技术较成熟。利用已有平台,将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纳入教务处精品课程网,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丰富校园网络课程形式。

2、课程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的开发,必须做好充分的课程规划。科学合理且具有切实指导性的规划,是微课开发的关键。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课程的规划,需由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集合相关专家、教师对微课课程的选题、课程设计、授课过程进行精心布置、合理规划。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课采用自编教材,课程分为八个单元四个模块,包括自我认知(职业兴趣探索、职业性格探索、职业技能探索、职业价值观探索)、职业认知(职业世界探索)、职业生涯决策及职业生涯管理,每个模块都有重难点,我们可以选取每个章节的重难点部分进行微课拍摄、加工、报送、。

另外,在课程规划中,还应注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学生特点进行微课设计。“高校在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来设计教学内容和分配学时”。我们可以将微课内容扩充,不仅对教材进行微课设计,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为正在修读这门课的学生和对职业规划有困惑的学生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3、组织微课制作培训。制作高质量、精品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需要对教师进行微课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微课制作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学校教务部门还应对教师进行微课平台的操作培训,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微课平台的开发和建设,让微课更好地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帮手。因本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本门课程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学校可以聘请校外公司、企业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曾多次聘请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相关专家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课教师进行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还应加强培训力度,最好能对教师进行实践性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微课录制与上传。微课的录制方式可以根据技术及讲课方式划分为“软件式”、“录课式”及“混合式”。几种方式中,比较常见的微课录制方式是“录课式”,即用摄像机录制教师讲课的全过程。中南民族大学有专门的录播教室,录制微课视频较方便。在录制过程中,应遵循引入快速、线索明晰、语言简洁、总结干脆的原则,将课程在短时间内圆满、高质量完成。此外,教师在着装、教态方面也要注意把握。微课录制完成后,可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剪辑并上传到精品课程网。

5、交流提升。微课开发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后期的专家点评、讨论交流、学生反馈中不断进行修改、提高。微课的开发离不开学生的实际需求,微课的应用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可督促学生由传统被动听讲的课堂模式转向自主学习的模式,另一方面又极大地补充了课堂教学,让大学生职业规划课能形式多样,内容创新,让教师在课堂上把更多精力放在答疑解惑及个性化探讨中。

四、微课应用在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意义

1、网络教学背景下,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网络课程是教育资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开设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为我国发展网络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随着网络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网络课程开发是各类学校、各类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微课是在网络教学背景下产生的区别于传统网络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对各类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2、传播及时,受众面广,不受时空限制。“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得以通过网络得到更大范围、更远距离和更快速度的传播”。中南民族大学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能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有职业规划意识。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会根据学习、实践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不断发生调整,这就需要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必须具有阶段性、长远性。简便灵活的微课可以随时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职业规划教育的需求。

3、丰富教学形式,弥补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微课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时间碎片化、需求个性化的需求,学生利用线上教学,更好地弥补课上学习的不足,并可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学习反馈,深化学习,且微课的内容设计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可以让学生得到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对教师而言,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利用更多课堂时间进行讨论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个性化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课外实践教学经验,微课的短小、针对性强的特点,对教师的课程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督促教师的专业化学习。

网络课程开发是网络化背景下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微课的灵活性、简便性特点也决定了其必定会成为网络课程发展的又一新方向。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实践性、灵活性、个性化较强的学科,特别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占大多数的民族高校而言,利用网络的力量拓宽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教学方式,推进课程建设,形成民族高校独具特色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及努力的方向。

(注: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辅导员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民族院校人文素质类微课开发与实践”(编号SCUN1314

A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篇5

一 在理论脉络中兼收并蓄,更新课程实质结构

纵观课程理论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1)以博比特(Bobbitt,F)、查特斯(Charters,W.)、泰勒(TylerR.)为主要代表的“技术理性”(technical interest)课程理论,强调效率优先和对环境加以控制,在提出课程基本框架的同时,也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普适性、划一性模式;(2)以布鲁纳(Bruner,J.)为主要代表的学术中心课程(discipline―centeredcurriculum)理论,将原来以直接经验为课程主要内容转变为专门化的学科知识,突出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结构性;(3)以施瓦布(Schwab J.)为主要代表的实践课程(practical curriculum)理论,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境认知,让课程重新回归实践,具有较强的灵活变通性;(4)以派纳(Pinar w.F.)为主要代表的概念重建主义(reconceptualist)课程理论,强调行动(action)与行动后的反思(reflection),即“反思性实践”(praxis),立足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或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断批判而建构意义,让课程重新回归于理性。

目前,在教育技术界,对于学科的理论体系也有几种不同观点,其中著名的有:由南国农教授提出的“媒体中心”理论体系,它把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放在核心位置:“系统过程”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处理教学问题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五领域”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两层次”理论体系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其中,基础性探索层次包括教学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性探索层次包括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表明教育技术学研究重点开始向绩效方向发展。

理论体系后面蕴藏的是教育思想,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如李龙教授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个部分组成。本体论论述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义与定位,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领域和范畴以及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发展历史、价值观、方法论等;核心论主要论述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两方面的理论:过程论和资源论论述智能技术和媒体技术在优化学习过程和丰富学习资源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绩效论则从学科的课程开发、教学系统开发、媒体资源开发、绩效系统开发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建立的课程体系如表:

理论具有前瞻性、引导性。每当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出现时,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弄清楚其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在该专业领域中的积极影响,并据此对自己的课程体系做一番审视甚至调整。当前,各高校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学科中心论”类课程较多,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较少,有关学习理论、网络媒体和绩效论的课程还没有进入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课程门类没有及时更新,跟不上时展,而且各门课程还存在内容陈旧的现象。如: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中较为陈旧的经典理论偏多,新技术知识含量偏少,涉及的往往是大量经典理论计算,很少囊括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二 在分化与整合中重构体系,优化形式结构

课程的形式结构是课程的外部存在形式,反映了课程的门类与数量,讲究课程类别的完整与互补,主要体现在是分科还是综合、是必修还是选修、是学科还是活动的差别上。从逻辑结构看,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首先可以分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层次。前者是学生学习该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后者则是为形成该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设置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智能技术基础,即思想方法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这三个部分:二是媒体技术基础(物化技术),包括硬件基础、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基础等。

在专业基础课之后的专业课应开设哪些呢?由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可以确定,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应该是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学科,又可以分为二者相结合的专业理论、二者相结合的应用技术、二者相结合的实践应用三个层次,即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在专业理论层次中,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传播学是基础。教育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电声系统、教育电视系统等;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绩效技术、远程教育理论、网络教育理论等。此外,还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对教育技术学本身进行研究的理论。在技术应用层次中,主要课程有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文化艺术、以太网技术应用、绩效技术应用。在实践层次中,除了专业实习、教育实习、项目设计等综合实践外,还有电视广告创意与设计、电视节目制作实践、3D实践、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脚本设计、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开发等。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计中“照葫芦画瓢”现象屡见不鲜,层次不分、比例不当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按学科的逻辑层次来分,大学课程的层次构成一般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跨学科课程。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分层一般采用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三层楼”结构,一般先开公共课,然后开设专业必修课,最后开设专业选修课。这个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内容层次不分,没有专业基础课模块,以至一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次序不清,学习顺序紊乱。因为专业课中仅仅把必修与选修作为课程开设先后的分类标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内容之间的继承与递进关系。又如在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中都应该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如果按必修先开、选修后开的顺序学习的话,有些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的必修课就会先于专业理论类的选修课,学习顺序就颠倒了。应该把以上顺序调整为“公共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理论类课程一技术应用类课程一实践类课程一跨学科课程”。

另一方面,因为层次不分,也就不可能考虑到各个层次的比例问题,造成了各个层次的课程比例不合理,理论类课程过多,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课程偏少。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把教育技术学知识分为八类其中工具性知识6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9门、自然科学知识5门、知识管理知识4门、传播学知识9门、计算机知识10门、电子技术知识6门、教育心理学知识7门,其中所列课程绝大多数为基础理论类课程,只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少数几门课程属于技术应用或实践类课程。各校实际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属于这种情况,第一个层次的理论性课程偏多,后两个层次由于受师资、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普遍比较薄弱,开设的课程门类少或即使开设也不能教到位,未能从整体上形成多元化、层次化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第一个层次空泛理论知识的堆砌导致泛而不精;技术应用类课程的不到位导致第一层次的理论无法消化,动手能力差,而这又导致学生缺乏创造、设计的能力,以致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难以落实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上,常常只能流于形式。此外,专业基础课也存在数量少,涉及面太窄的问题,不能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个性化选择。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着力加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应用类课程群整合,作增设学际化课程尝试;在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可增设某些微型化课程,以适应学科一方面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又不断综合的技术发展趋势。

三 在共性中寻求个性,提升专业特色

对于多元化的社会实体,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真实地把握实体的本质。“和而不同”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与哲学信仰。在强调共同性、普遍性、统一性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个体性与差异性。

哪些课程应作为体现专业共性的必修课开设?哪些课程又应作为凸显专业特色、地域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开设呢?我们可以参考“教指委”构建的课程体系,共五个模块:(1)学校平台课程:两课、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美育、军事理论、综合交叉、信息技术、跨院系任选。(2)专业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学与教理论、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项目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基础;(3)专业基础课,包括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机基础模块有: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子基础模块有: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电子工艺实验等。(4)方向核心课程:包括在不同方向上计算机类、教育基本理论、设计类、数字媒体类、远程教育类等方面课程的组合。(5)专业任选课和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基于项目与任务的活动等。建议以上课程体系总学分保持在150左右。

笔者作如下设想:如果按总学分150,必修课每门3学分,选修每门2学分算,按7:2:1的比例来设置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3:4)、限选课、任选课,则专业必修课必须开20门以上,专业限选课10门以上,任选课5门以上。具体安排如下:

(1)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又分为智能技术基础课与媒体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作为专业的主干课程又分为专业理论类、技术应用类、实践类三部分,保证三者各占一定比例;

(2)方向限选课体现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旨在培养某一方面的特长,为学生进行选修课学习做准备;

(3)专业任选课以拓展专业广度和深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可以分“前沿发展”模块、“邻近学科”模块、“兴趣爱好”模块。一方面向新理论与新技术开放,把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作为任选课及时反应到课程之中,并全方位地向其他邻近学科扩散。同时,按照学生的需求开设个性化课程。这样在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紧跟时展,增强适应性,促进个性化发展;

(4)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增加选修课,增强课程灵活性与多样性,拓宽口径与适应性;

(5)必修课应控制在2年半左右学完,保证选修课有时间开设。

四 兼顾适应性与超越性,着眼于受教育者终身发展

目前在教育界,对于“是以适应性为主,还是以超越性为主”的问题的回答存在两种态度,一些人持超越论观点,一些人持适应论观点。前者认为,21世纪的科学技术文化会有重大发展变革,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教育和课程改革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认为,课程教材要适应现实的要求,超越现实,脱离学生的实际,会遭到失败。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专业理论课更多的是着眼于厚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而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形成技术应用课程以及后续的实践应用课程主要是形成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一技之长,甚至于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

篇6

1.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小学科学课程应该通过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不断了解科学概念,积累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在实践中学会沟通、语言表达以及同组合作的能力。科学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2. 构建“双主线”的授课内容和课堂

科学课程的设计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形成双主线的互补模式。我们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层面,不断地渗透在教材和课堂中,打造课堂内容与课堂教学“双主线”特色。“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体系以项目教学为载体,教学内容以“学习―实践―思考”为主线,教学设计以“看―想―说―做”对科学课程课堂进行一体化设计,让学生逐步领会科学本质,学会用科学思维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3. 以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为起点,搭建知识学习平台

科学课程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大量联系生活中与科学原理相关的例子,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4. 构建探究学习模式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科学探索课程体系构建中,科学探究主要体现在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例如,课前导入时,采取和课程相关的科学小故事进行导入;课堂实践中,不急于给出科学现象的结论,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首先进行思考分析后猜想实验结论,最后联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

5. 以项目式为引导,构建分层的由浅入深的科学探索课程体系

以科学知识搭建科学项目为依托,在生命、地球、物理、化学等方面从起始年级开始,每个学期选取16个核心概念作为主要学习内容。鉴于学生的具体年龄特征,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分级设计,也就是把所有的核心概念细化成具体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子,逐步使学生从掌握渗透到应用。

二、具体的设计思路

学校在支持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工作中,结合小学特色项目打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开发出“双主线”的科学探索校本课程。生活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随时都会明显地感到来自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探索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动手和探究为核心,用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在教学内容上,以“学习―实践―思考”为主线,用科学故事导入,在讲解科学原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形成认识,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验证科学原理,加深印象,通过课后思考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加深认识,扩大知识面,使课堂知识得到延伸。课程内容的设计符合小学生思维的构建方式。课程设置按照年级和学期划分,用“核心概念”螺旋递增的建构方式,每学期与教学同步,设计16个科学实验,随着年级的增高,不断强化并逐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拓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独立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看―想―说―做”为主线开展探究式的教与学活动,将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后传递给学生。通过“看一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现象,引起直觉认知;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识别科学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积极思维;重视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总结与反思;通过“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实例分析

科学探索课程内容将学生可以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学中的较为直观、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当作载体,将重心设置于培育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兴趣、正确思维形式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本文以“飞舞的纸片”为例,介绍“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模式的具体内容。

1. 注重课程内容设计,构建全面知识平台

在实验项目内容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以科学小故事“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大气压。科学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动手能力,还要不断地帮助学生拓宽科学知识面,让学生认识大气压,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大气压与沸点、与海拔及与流速的关系。因此,在内容设置上,注重每一项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日常生活中和大气压有关的例子,基于科学视角认识和解释日常生活中因大气压引起的科学现象。通过现实中的诸多例子,学生可以了解、熟悉大气压及相关知识点,通过亲手实验,培养探究科学原理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探究科学问题。

2. 注重探究式教学方法,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内容设计是学习科学知识和提升科学素养的基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是学生领会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飞舞的纸片”课程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扮演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看―想―说―做”这一主线,通过实验法、提问法、列举法及引导总结法,交替组织课堂教学,不断加深对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启发学生发现大气压这一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篇7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已经走进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其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根据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试图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初步的探讨。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比较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3.2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能力。其中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对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到:“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的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3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关系

3.3.1合作学习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3.3.1.1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通过课堂这个舞台,具有一定自由空间的合作小团体为小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挖掘自己潜力的天地。在团体中,小学生要组织调配、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等,为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既促进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激发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是学生产生了不仅为个人荣誉,更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感受。它能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发现他人优点的美德,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和良好现代竞争观。

3.3.1.2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新的社会适应环境

合作学习具有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观点,使小学生一起很轻松的进入新的环境,摆脱了原来旧的“单打独斗”的局面。所以使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3.3.2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互相作用。转贴于

根据三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原来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大部分的小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例如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商解决,我曾对我校二年级305名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跟踪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29.5%的小学生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70.5%的小学生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3.2%的小学生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只有10.8%的小学生选择与同伴合作。2002年9月开始合作学习上体育与健康,且贯穿全学期。经过一年对我校二年级305名学生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有59.5%的小学生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40.5%的小学生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有53.2%的小学生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50.8%的小学生选择与同伴合作。合作是小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

3.3.2.1树立合作的榜样

同伴是小学生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小学生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小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小学生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小学生的合作行为。因此,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小学生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小学生一起游戏,是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3.3.2.2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很多,如跳绳、跳橡皮筋、接力等。在游戏中,可以给孩子们分配不同游戏角色,因此孩子们彼此之间便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孩子之间相互交往,都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

3.3.3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对合作学习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

3.3.3.1培养自己的最基本生存能力

在培养最基本生存能力时,要树立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一方面,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讨论日常生活方面,安全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用煤气,在公路和街道上走路,在动物园,在山里,应该怎么办?然后在操场上结合这些实际生活场景进行合作的游戏,如救火、抢救伤员、搬运伤员,过十字路口等游戏。另一方面,对付坏人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复杂化,社会上也有一些违法人员,例如在学校门口敲诈学生钱物的流氓,拐买人口的骗子,小学生一定要学会与陌生人大交道的能力,识别坏人的能力,并学会遇到坏人时沉着冷静的想办法保护自己。

3.3.3.2培养自己能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一种开放的心理面对新的小朋友。不适应环境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原来的环境中习惯。

3.3.3.3学会在适应新的环境的同时,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环境。

环境都可以改变的,到了新的环境,首先我们必须适应它,然后慢慢的改变新环境不好的地方。

总之,在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课例很多,只有我们细心的观察周围的现实生活,社会充满诱惑和憧憬,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更加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篇8

国家“十一五”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基于国家的这一发展战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二、 部署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的情况对比

在国家对各部署院校引领下,质量工程建设通过见年的建设成果显著,尤其是出现了一批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等,通过质量工程建设的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但是,对于普通院校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由于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情况和部署高校存在如下差距:

1、经费优先部署院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而一般本科院校没有,并且还要和当地的其他高校进行均衡实用经费。

2、项目优先在申报“质量工程”项目的时候某些项目是部署高校先行申报,之后才是一般本科院校申报。

3、专家优先由于部署高校和一般本科高校存在着很多差距,尤其是以专家尤为明显。部署高校有着国家级的各类专家教授,而一般本科院校不存在这样的优势,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就存在一般本科院校举全校之力对部署高校的一个专家现象。

4、资源优势部署高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从“大楼”到“大师”都是一流的,而一般本科院校不是为“大楼”发愁就是为“大师”发愁,教学资源同样存在的差距。

三、一般本科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考

由于“质量工程”建设的重点是提高质量上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思想和好的教风,规范教师与管理人员教书育人活动和岗位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端正学风,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对课堂、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而“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是全国所有高校一起建设,如果一般本科院校想要和部署院校竞争,必须有一定的实力和特色,因此建议,一般本科院校可以考虑从内涵建设,着重培育出发,通过培育建设,来逐步的达到有竞争优势的,有特色的“质量工程项目”。

四、 二级建设保障体系的构建

为了搞好“质量工程建设”,一般本科院校可以考虑建立学校一级的“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并投入经费进行建设。但是具体建设还是在各教学单位,因此各教学单位的重视程度就成为校级“质量工程”建设的关键。为了能够做好“质量工程“建设必须建立必要的二级监控保障体系(如图)。

因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宏观控制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及特色优势立项一批有助于学校发展,学生受益,能整体提升办学质量的项目。

2、实现两级管理 质量工程的推行前提在学校宏观把握,而关键在各教学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态度。因此,要适当的给予教学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权利,放宽经费使用的权限。给学院主动建设的权限和动力。

3、加大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在给予政策导向、权利下放后的监控体系中,必须加大项目建设的检查和监督力度,特别是项目建设的速度、建设的内容以及经费使用,这样可以发现在建设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的给予解决,使项目能快速,向好的方向发展。

4、加强推广应用质量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建设项目推广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推广应用了,学生才能受用,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广应用,就是要让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信息及方法手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就是要让学生享受学校提供的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最终实现办学水平的提升。

篇9

引言:在国家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己任。但欲实现此培养目标,就必须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法学教育模式,因而加强法学实践教学就成为其题中应有之义,但其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又关涉整个法学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

 

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所设置的实践课程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应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此,研究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如何设置有效合理的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意义重大。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现实结构

 

(一)研究对象。武陵山片区四所本科学校除湖北民族学院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外,其余三所都在湖南省境内,其中吉首大学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学院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邵阳学院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参见表一)。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武陵山片区高校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但从目前整个本科法学专业教育的过程来看,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都是围绕培养目标与要求而设置的,一般都会与理论教学课程内容一起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里面,因而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

 

(二)四所高校法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1)专业培养目标。虽然此四所高校都地处武陵山腹地,但由于办学历史、办学经验与背景不同,其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也不尽然相同。其中,吉首大学和湖北民族学院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较为一致且概括。而怀化学院和邵阳学院在法学专业培养目标上更具有针对性。邵阳学院的培养目标在于。输送“具有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培养要求。为实现专业培养目的,四所高校都提出了具体的培养要求。培养要求主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三个层面展开。在知识要求上,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怀化学院及邵阳学院都强调学生对法学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除此以外,吉首大学强调学生应了解“法学理论前沿、相关的外国和国际法律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规则以及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区域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而湖北民族学院则特别强调学生应了解“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我国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知识”。

 

在能力要求上,四所高校都强调了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要求。其中怀化学院特别明确阐述了培养要求,即培养六种专业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辩论能力、法律谈判能力、证据调查分析能力、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法律研究基础能力。而吉首大学和邵阳学院对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时,湖北民族学院、邵阳学院及怀化学院对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亦作出了要求。在素质要求上,四所高校都强调法学专业的政治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三)四所高校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成。四所高校都开设了法学实践课程,但课程内容、课时数、时间安排及学分等课程体系构成上却存在差别。

 

(1)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吉首大学法学实验(训)课程包括庭审观摩、模拟审判、法律事务社会调查、社会法律援助、法学专业辩论、法律实务讲座、法学研究与写作、司法鉴定实训、法务谈判、刑事侦查实验。湖北民族学院法学实验(训)课程只有模拟庭审与法律诊所。

 

怀化学院法学实验(训)课程有刑事侦查实务、律师与公证实务、证据实务、调解实务及社区矫正实务。邵阳学院法学实验(训)课程有庭审观摩、物证实验。除了法学实验(训)课程外,四所高校都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暑期社会实践(调查)、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律师实务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

 

(2)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数、安排时间及学分。经统计分析,吉首大学法学实践教学课程课时160,学分50分,课程设置除暑假社会实践每年暑假开展外,其他的课程分布基本上遍布大学四年每个学期。湖北民族学院法学实践教学课程课时72,学分25.5分。怀化学院法学实践教学课程课时105,学分28分。邵阳学院法学实践教学课程课时161,学分38分。除吉首大学外,其他三所高校的法学实验(训)课程安排时间基本上是大三之前完成,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基本上都安排在大三、大四。

 

二、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之科学构建路径

 

(一)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为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教育部、中央政法委于2011年联合启动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2011卓越法律计划》),《2011卓越计划》明确提出了分类培养机制,即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三种培养模式。其中,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其培养目标为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

 

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着力点,其培养目标为具有奉献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但不管是哪类法律人才的培养,都应“突出法学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

 

当前学界对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的培养要求或培养规格认识不一,但笔者认为,根据其培养目标,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的培养要求至少应体现如下:一是具备扎实、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这是西部基层法律人才进行法律实践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具有高尚的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自愿扎根西部,促进西部法治事业的发展;三是具有较强的职业技术能力,能适应西部基层各类法务实践活动,具备较好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运用法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面对西部法律实践和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不偏离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对武陵山片区高校法学实践

 

教学课程体系建构的促进作用。由以上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可以看出,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着重应突出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对武陵山片区高校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是武陵山片区高校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前提和基础,为其指明了方向;再是,武陵山片区高校所培养的法律人才基本上是满足此区域内地方的社会经济需要,因而其法学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课时数、环节以及学分等安排必须以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为皈依。

 

(三)武陵山片区高校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具体建构路径。(1)厘清课程体系设置的目的。武陵山片区社会经济处于崛起阶段,法律人才需求大,人才的应用型培养是重要要求。武陵山片区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民族风俗等特点,人才的复合型培养不可缺少。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人才培养要求,首先必须明确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目的,即实践课程的设置是为提高法律人才素质,培养法律人才的能力。首先,课程设置应明确培养何种素质与能力。

 

例如,武陵山片区四所高校法学专业普遍开设有“暑期社会实践(调查)”课程,鉴于服务地方的需要,此课程的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与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课程应设置明确素质、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层次性、阶段性。第1-4学年的课程设置应是素质与能力的兼容并行,并以递进式开设,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法科生开设不同的素质与能力培养课程。最后,课程设置应明确合理的比例。美国高校本科生课程分普通教育课程、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比例分别为33%、34%、33%。德国大学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属基础教育,选修课占课程总量的25%,第二阶段为专业教育,选修课占课程总量的50%。

 

日本选修课占本科生课程总量的50%。法国选修课占本科生课程总量的40%-60%。所以,法学实践课程的设置应不断以选修课、公共课的形式开展,且与必修课应持1:1的比例,确保实践课程的灵活性。

 

(2)科学设置职业素养方面的课程。德、智、美、体的全面发展,要求对法律人才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公民基本素养等方面内容进行培养,即法律人才的素质培养。这就要求:素质培养课程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形式设置,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素质培养课程应注重社会道德与职业道德的结合,开设与法学专业相关的德育课程;素质课程的实践部分的比重不低于课堂教学的1/2,并且在课时、学分、考查形式上做到与理论部分相对平衡;素质课程的内容应兼顾地方特色、职业培养、兴趣发展等内容。

 

基于以上内容,笔者认为,可比照如下操作进行:开设以选修课和必修课为主的人文素养课程模块,必修课拟开设《社会主义法治经典著作选读》、《大学生基层法律服务》和《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等课程,选修课拟开设《当代中国社会》、《中外文学名著导读》、《世界文明史导论》、《西方经济学理论》、《自然科学史》、《中国民族文化概论》、《人类学概论》、《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此外,选修课与必修课比例维持1:1,实践课程比例维持不低于1/3。最后,课程的设置之前可开展问卷调查,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形式;课程开设之中,进行课程的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开设结束,进行课程评价,收集各方面意见,做到集体性决策。

 

(3)合理设置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课程。能力培养包括较强的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等。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如下几点:能力培应与实务操作紧密联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能力;能力培养课程应具多样性、灵活性、可拓展性,例如能力培养课程的实践实训比例应不断提高,并与相应课程同时开展,做到及时高效的训练;能力培养的考查应不仅拘泥于理论考查,应提高实践能力考查的比例;能力培养分类进行,以时间、学历为基准,开设不同课程。基于上述内容,笔者认为,在能力培养中,应确立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社会管理创新课程三个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模块旨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积极通过精简、整合等方式对原法学专业16门主干课进行整体优化,重点突出《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以及三大诉讼法的教学,适当压缩《中国法制史》、《经济法学》、《商法学》、《国际私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增设《民族法学》、《民族法律政策与公共治理》、《区域法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等选修课。职业技能课程模块旨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本技能,拟开设《社会调查方法》、《法律诊所》、《律师实务》、《审判实务》、《检察实务》、《政府法务》、《企业法务》、《社区法务》、《模拟法庭》、《法律方法》、《非诉讼程序(ADR)》等实践实训课程。社会管理创新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法律实践和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拟开设《法律实务与社会管理创新》、《公共政策》、《危机管理》等课程。

 

篇10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wwW.133229.cOm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篇11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设计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的生活与工作都要和大量的设计发生频繁的接触,设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在此过程中高校设计体系在培养设计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上却与社会需求脱节,究其原因是高校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中过于保守陈旧按部就班,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学生毕业后与市场需求不符,学生需要重新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才能适应社会需求,这样不仅加重了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而且又推迟了学生融入社会的时间加重社会就业压力。正因如此,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必须依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实践教学课程结构与实践教学体系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需求。

一、从传统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现状谈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专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实际的利益,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生活品质。当今设计师所受的教育训练已经无法满足今日的需求,我们需要新型设计教育,更着重创意型、实用性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和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特别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设计教学中不能只以理论教学为主,要安排与理论教学相符的实践课程,理论联系实践才能验证理论的准确性,才能在实践中完善教学理论。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单一、单调的理论学习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理解一定的理论方法,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上显得力不从心,也就是在进入具体的设计执行过程中,往往不清楚方法如何运用才能产生好的视觉效果,学生不能理解其中要领的重要原因就是实践操作少、经验不足,我们只有在理论课程学习中加入大量的实战课题,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不是纸上谈兵,它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成果。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客户提出的具体要求,通过市场调研与考察做出客户满意的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不仅了解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市场需求,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在实践设计中的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特别是艺术设计这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更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必须成为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

二、实践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改革探索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高校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教师水平又是决定学生水平的主导因素。 因此,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是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口。

1.“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与积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通过各种途径不间断的读书学习以获取新的知识与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学要求。

2.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精心选编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展的要求。

3.教师不仅要多参加国内外知名比赛、展览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还要随时了解当下的最新专业动向,培养自身的专业敏感度,及时把最前沿的专业信息、自身实践体会反馈给学生并运用于教学。把自己在实际设计中的项目,有组织、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小的实践项目操作中学习、训练,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得到锻炼熟悉项目工作流程,在增加实战经验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实践教学中课题的设置要与创新思维相结合

如何建立实践课题与学生创意之间的平衡成为实践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掌握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在实践课题的设置上要有所区分,大一大二在实践课题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刚刚进入高校学习的低年级学生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需要教师的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在对低年级学生课题的设置范围上可以更为宽广,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出发,最大可能的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的教学方法,打开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实践课题的设置上可以安排一些与他们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问题,如低碳生活、环境保护等,把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的一些问题作为实践课题的主题,如廉价的塑料袋、一次性纸杯、清洁员使用的清洁工具等,因为它们的普通而没有人去关心它们设计是否环保、节能或使用便捷等,但作为设计教育者要培养学生学会主动的观察与分析,发现生活中设计的缺陷,如廉价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污染;清洁员使用的清洁工具不能解决垃圾的收纳问题,使用笨拙,二次污染等问题而没人解决,通过对问题进行调研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设计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去设计,设计又是如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逐渐养成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构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

在1990年之前,著名设计教育家高中羽就曾指出: “视觉表现离不开一定的商业需要,所以了解有关市场背景至为重要。”设计是一个实操性极强的专业,同时又是一个新旧交替非常快的行业,“企业招聘首先选快手,上手慢了肯定不行。企业招聘人才不仅要面试,而且还要有试用期……反过来,上手慢的后劲也不会大,连位置都抢不上,也就没有机会发挥后劲了”。首先,大学本科教育的局限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缓解学校经费不足、设备陈旧及实践教学场地有限等实际问题。在校期间学生的大部分作品由于制作成本过高,为了降低制作成本节约资金,许多优秀的创意得不到执行而大打折扣,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最终都要融入社会,接受市场的验证,学校与企业合作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中经费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制作,为企业找到更多好的发展思路,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储备新鲜血液提供了可能。其次,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还可以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缩短学生进入职场的适应时间。在学生与企业长期的合作关系中,使学校优秀的毕业生源源不断进入企业,为企业长期良性发展提供了重要人力资源,更为学校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合理构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未来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结语

通过对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我们深刻感受到实践教学课程对高校、学生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不仅在提升学生实际执行能力、了解业内需求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学生今后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与市场化密切结合的今天,人才市场对设计专业毕业生具有快速成材的迫切需求,高校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要符合市场需求,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为高校找到了多元化、专业化、权威性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为高校艺术设计在专业性、实践性、开放性上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中羽.视觉表现28谈.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1

篇12

高职院校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肩负着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能型人才的使命。学校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要把握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人才培养负有教学质量障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应构建一种能够实现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控制,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容设计中;社会参与主要体现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专业管理平台建设,大量聘请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和教材,共同开展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活动等方面;学校为核心主要是指高职院校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实施的主体在其内部要建立起管理规范、目标明确、保障有力监控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般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以教学质量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二是以教学质量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目标体系,三是以教学质量资源保障为核心内容的条件体系,四是以教学质量监控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

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质上是要建立起一种能够形成自我发展的机制体制,这种机制体制能够自觉地完善和纠正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偏差,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措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

二、教学质量保障核心体系分析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整合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以保障教学工作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在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要突出教学质量目标的重点体系建设。

教学质量目标体系一般由学校的定位、办学思路、指导思想、总目标和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成。教学质量目标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由教学质量标准进行检验把关。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是教学质量目标体系的量化形式,是教学质量目标体系中的核心体系。

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一般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主体的教学标准体系,二是以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为核心的过程管理标准体系,三是以各个教学与管理岗位工作规范为基本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

示范院校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三项工作:(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2)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①。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认为,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中,由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构成的教学标准体系,又是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中的核心体系。这是因为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龙头项目;课程教学内容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供给人才成长的“奶粉”。高职教育的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新的课程类别,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也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完成这种全新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标准建设是一个创新性的工作,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由此可见,在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由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组成的教学标准是核心体系。其他体系都是围绕这一核心体系进行建设的,也都是为这一核心体系建设服务的。其中,教学质量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体系应主动适应教学标准体系的要求进行建设,教学质量资源保障体系应主动满足教学标准体系的要求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系应主要依据教学标准体系的要求进行建设。

因此,在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应递进性的突出两个核心体系建设:一是要突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二是要突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中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体系建设。

三、关于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专业教学标准是规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的依据,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专业教学标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它是学校组织专业教学和进行评估的依据,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参考依据。

专业教学标准是高职教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工作。随着高职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对一些易于全国统一的专业,应由国家制定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在校期间课内课外学习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学制与修业年限、学时与学分、教学进程(含实习实训)和职业素质教育安排等内容。

由此可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条件是构成专业教学标准的主体。虽然它们都是专业教学的重要文件,但是,一个侧重于指导,是处于顶层设计的静态教学文件,从设计者的角度来讲,具有普适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一个侧重于实施,是处在过程中的动态教学文件,从实施者的角度来讲,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四、关于课程标准建设

课程标准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国家课程标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规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的教育指导性文件。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定位与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考核与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课程定位与设计应当明确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课程定位应当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相关技术领域和任职资格要求,说明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所起的作用。课程设计应当坚持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坚持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课程目标的确定来自两个途径,一是来自课程任务,学习领域课程就是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和知识;另一方面来自专业目标,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要注意专业目标和课程目标之间的包容关系,应区分清楚两者之间的异同,既不能混淆、也不能割裂,更不能等同。

课程内容要根据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或根据后续课程的需要来确定。对于学习领域课程而言,课程内容主要反映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结果)、环境”等六个要素,换言之,“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对于一般课程而言,课程内容应当根据后续课程的要求确定,如技能的训练、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素质的养成等等。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应当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排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信息技术运用)和教学条件等。应当按照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的要求,有针对性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师资队伍、实训设备和课程资源等都要符合课程内容及其组织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校内实训条件要满足学生生产性或仿真实训的需要,校外实习要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篇13

我们认为,开展学校德育体系的科学研究,掌握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规律,对于迎接时代挑战,建设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是推动教育转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提高学校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经之路。而且,通过科学研究,探索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思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总结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探索性教育实验,必将提高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水平,必将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德育理论。基于以上考虑,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组织了这组专栏文章,尝试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和不同视角来探索学校德育体系。

拙作《学校德育体系建设论纲》一文,指出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有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以公民教育理论和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二是实现学校德育的要素融合与整体提升;三是强化大中小学校德育的有机衔接;四是建构家庭—社会—学校的高效德育场;五是实现国家德育制度创新和学校制度生活变革。

卢旭博士的《学校德育的三大深层矛盾》认为,当前学校德育研究,亟待突破“问题—对策”的简单思路,运用矛盾分析来提示德育体系建设的路径。学校德育存在着三大深层矛盾,一是学校教育“知识授受”的功能限定与“品德培养”的功能期望的矛盾;二是“价值多元”的社会趋势与“价值一元”的教育导引的矛盾;三是学校教育的局部性、短期性与道德效应的全局性、长期性的矛盾。

喻学林博士在《论学校的道德要求与社会不道德现象之间的冲突》中,直面“学校的道德努力与社会的不道德现实”之间的冲突。他论证了学校教育的道德性质,分析了强权取代道德、富有驱逐道德、自私漠视道德三种社会不道德现象,指出了这些不道德遭遇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强调只能用道德的方式才能培养真正道德的国民。

师德建设在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中占有特殊地位,我国历来注重师德建设。不过,正如傅淳华博士在《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中指出的,师德建设存在三大误区,即工作化、个体化和知识化,新时期师德建设必须回返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那就是师德建设的人本属性、关系建构和积极倾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