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篇1

回首这不平凡的2008年,年初冰雪的灾害、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给无数中国人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战斗在教育岗位一线深感身上责任重大。本学期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地方课及八年级十个班的音乐课,又逢北辰区教改启动,点点滴滴收获让我感触颇深。

第一次接触地方教材,感觉《学习智慧》、《心理健康》两本书的教材内容十分贴近学生学习和实际生活,作为初中的起始年级开设这两门课十分有必要,《学习智慧》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养成,而《心理健康》尤其是心理教育,是为人处事方法、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指导性的重要意义。该书首先让学生正确了解自我,快乐自信做自己,了解如何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在亲子间架起沟通桥梁,如何与父母沟通,从基本语言交流和行为方法正面引导疏通。其次,利用各种有趣实验活动和心理测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爱上地方课。同时老师的“身正为范”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二分钟铃准时站到门口,观察全班同学,做好上课前的准备,课堂语言规范,严中有关爱、有提醒(用表情、眼神等),在全班面前从不讽刺挖苦同学,让同学们感受到他们被重视被尊重。同时换来的是老师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与尊重。

篇2

新课程的教学要求,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口头作业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很好的将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口头表达进行应用。讨论、演讲、讲故事、口头评价分析、表演、辩论、朗诵等形式的口头作业,不但动了学生的嘴,而且动了学生的脑。如八年级的有关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的知识,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见所闻,讲述一件依法维护人身权利的事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又通过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将学习的知识进行了应用。在这时,教师要及时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有利于分层教学,分类推进。

二、观看欣赏型作业

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紧密联系课本内容,组织要求学生观赏指定内容的电视节目、文章、音乐、摄影、自然风光、案例、作品等,不断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丰富阅历,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观赏分析,过程体验内化,及时总结反思提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品质。如:如七年级有关融入社会生活,陶冶高雅情趣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学生欣赏音乐、欣赏美景或欣赏美术作品,既进行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体验,也陶冶学生高雅情趣,教学效果比干巴巴讲或学生自学阅读要好得多;八年级有关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观看电视台播放的法庭纪实,了解有关诉讼的程序,使学生丰富了知识面,拓展视野,巩固了教学内容,取得不同非凡的效果。

三、调查搜集型作业

开展调查搜集,让学生关注社会现象、问题,利用课本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写出调查报告、总结,并师生互相交流体会。使学生能够走出课本,融入社会,熟练了调查搜集的方法,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调查搜集过程中,也会大显身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结果也会各具特色,互不相同,学生的个性也就表现出来,潜能也就充分发挥出来。如八年级有关公民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搜集几个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事例,交流各自的体会。学生搜集事例,在课堂上意见不统一,展开讨论。最后总结出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好方法,既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也熟练了方法、培养了能力。作业配合课堂,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做作业也有了积极性,态度就自然认真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四、创作设计型作业

思品作业不只是一根笔、一个作业本、再通过读书写完成这种传统模式。学生制作设计也是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好方式。如七年级学生制作自律书签、办手抄报;八年级制作法制板报,设计环保活动方案等。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设计等,加上评比等环节促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综合能力、综合素质都有较大提高。在制作、设计过程中,学生既得到感情的体验,又展示了劳动成果和综合能力,同时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思想政治课作业的创新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展示了个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符合新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作业设计是为了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资料:

[1]《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思想政治教科书》

[2]《思想政治教育》

篇3

2 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Section A Period 2(听说课)本单元围绕现在完成时谈论过去的经历。而本节课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铺垫课,即现在完成时的引入,以曾经去过什么地方为话题学习Have you ever been to…·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在回答时运用Me too 和Me Neither。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等的基础上在本单元学习现在完成时,他们对以前所学各种时态基本上了解其结构、意义、每种时态的陈述句 否定句及一般疑问句结构。因此学习本节课Have you ever been to…·有了一定量的句子结构知识储备。另外对本节课对话要求替换的地点名词如:park, zoo,aquarium 等在以前都已经学习过。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憧憬,对各国的城市与名胜具有好奇心理。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单词:amusement park, water park, space museum

(2)掌握句子:Have you ever been to …·

Yes, I have. / No, I haven''t.

Me too.(Me Neither.)

情感与评价:

情感:①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何去谈论过去的经历,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②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强烈兴趣,乐于参加各种活动的积极情感。

4 教学难点

Me,too./Me neither.的准确运用。

5 教学过程

Step1复习和导入:(5分钟)播放迪斯尼音乐Let''s play.用已学过的句型进行口语热身练习。创设英语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

Step 2新句型呈现(5分钟):用旧词汇图片

用同样的句型替换词汇zoo, amusement park, water park, space museum。加强对该对话的认识。

Teacher: Have you ever been to Sydney·

Students:No. What about you·

Teacher:Me neither..

Step3句型练习:(15分钟)学生看图片分小组练习对话,然后再按洋葱圈方法练习(五分钟)。练习完之后学生分组及按洋葱圈顺序展示对话。(5分钟)

然后学生一起听听力材料并作相关练习题。(5分钟)

Step4任务应用:(8分钟):让学生接受当记者采访他人的任务,利用所学句型对话访谈。

StudentA:Have you ever been to…·

StudentB:Yes,I have.(No,I haven''t.)What about you·

StudentA:Me ,too.(Me neither.)

Step5小结:(1分钟)师生共同总结所学句型与新词。并以练习题的形式巩固小结内容。

Step6书写练习(5分钟):让每位同学写出一段对话,完成语言输出书写的任务。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写,在教师走动给学生提供指导并给予评价。

Step7作业布置(1分钟)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并为了和下一节迪斯尼乐园的简介一文衔接,给学生布置两个作业:1.Describe a place where you have been.

篇4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情景,教学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周围的实物,如教室、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如我在教学冀教版Book1的Lesson9时,我一边拿出苹果,玫瑰花,以及各种颜色的水彩笔,一边用“What isthis ?和 What color si it”?提问物体和颜色。学生看到了红通通的苹果,粉红的玫瑰花还有水彩笔。非常高兴。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熟悉的喜欢的。学生们听到老师的提问,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我又让学生根据老师念到的英语单词,上台涂颜色。学生们又争先恐后地上台。学生的积极性一直保持到下课。这节课,学生很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问答物品和颜色的句型。

二、看图导入

看图导入就是教师利用教学挂图或教科书上的图片,一边引导学生看图,一边让学生用英语表达所见所闻,从而导入主题。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54页时,我首先用幻灯向学生展示课文里的五副插图,然后用“What is he doning” 提问。学生看到了具体的图片就能很快回答看到的内容。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feed the dog, cook dinner ,go to the library,do your homework”再让学生把这些短语填到相应的空格里。这样学生既复习巩固了现在进行时态,又进一步掌握了“Would you mind…,Could you please …”等有关提建议的句型。

三、表演导入

教师在上新课前让学生表演某个情景或某个运动项目或游戏进行导入。也能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迅速融入紧张而有序的教学活动中,为下步活动开展埋下伏笔。如教学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各个部位疼痛的症状,如头痛,背痛,牙齿痛,等。然后用以下句型问学生:

What should he /she do?

He/She should see a doctor.

What will doctor say?

What is the matter?

这种导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What is the matter?的用法。

四、提问导入

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开始导入,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How do you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时,教师可以用“How do you make …”提问某一食品的制作过程。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然后老师根据回答板书,并引导学生用“First,Next,Then.Finaly”把制作过程连成一段话。这样学生熟练掌握了如何表达某一物品制作过程(process)。另外在教学九年级第一单元时可以用“Today is my birthday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向学生提问,从而引出“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这一话题。

五、音乐导入

运用音乐导入,可以创设和谐,预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学习。我在上八年级下Unit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的第一课时Section A (1a-1c)时,首先播放音乐导入,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问他们:“Do you like this song?”他们都会回答:Yes, we do.然后我马上把音乐关了。又问: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有学生回答“Yes”, 有学生回答“No”然后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提建议的几个句型的问和回答。接下来我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道具,让学生上台表演,表演后又让学生以“Pair work” 的形式进行练习。整节课学生们情绪高涨,个个踊跃练习。

六、采访导入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I wan to be an actor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句型“What is your favroite job?和W hat do you want to be 来采访其他学生,再根据回答引出“I wan to be an actor。”来谈论自己的理想。这样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讨论导入

讨论导入可以创设和谐亲切的开课氛围,让学生参与学习。给每位学生创造开口展示自己的机会。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内容让学生自由讨论:

T:Do you think a fifteen-year –olds should be allowed to go out on school nights?

S:I don’t think so ./Yes I think so .

T: Do you think students should wear uniforms every day at school?

S1:I disagree.It is boring to wear uniforms every day at school

S2:I think so .

T; Do you think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S;Yes I think so .We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ourown clothes.

因为讨论的话题切合学生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既掌握了should/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sth.的句型,又了解了一些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的同时,受到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八、练习导入

练习导入就是教师先给学生出几道习题或完成课文中所出现的练习,通过练习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如教学特殊的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时,教师先出示good ,well,much,beautiuul,far等形容词,然后让学生上台写出它们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结果学生在这些形容词后面加了“er”构成比较级,加上“est”构成最高级。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告诉学生,有些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没有规则。学生通过练习懂得了特殊的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需要加强记忆。

九、故事导入

教师利用一段故事导入新课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如,冀教版Lesscn27:The dove and the Clive B ranch,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叙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边讲故事边用卡片教学新单词及固定短语,最后学习课文。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轻松愉快地记住了单词和短语,理解了鸽子和橄榄枝的象征意义,也受到了热爱和平的教育。

总之,导入的方式很多,除上面列举的以外,还有开门见山导入,新旧知识对比导入,情景导入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本班实际灵活使用以上导入。妙用导入是一门学问,在导入新课中妙用导语,能使我们超越课堂的藩篱,拓展自身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立明、徐笑梅.新课程典型案例与点评.

[2]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研讨;教学反思

一、我县初中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这种课型以其丰富的内涵与新鲜活泼的形式受到师生的喜欢,同时也受各种考查的青睐,往往成为考查最活跃、最新颖的题型。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新的课型教学激起了广大教师探求的热情,然而,在我县对这种课型的教学却极不乐观。有的老师固执地认为只要能做题、会考试,综合性学习可有可无,教到书上这个环节干脆跳过,就算中考遇到这种题目,那就看学生的运气。有的老师也知道综合性学习的重要,中考一般是10分左右,功利思想作祟,将生动的实践活动变成空洞的解题方法指导。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研讨

为改变我县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现状,也为学校教学提供一些示范,笔者(笔者是县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定于2013年秋季组织一次全县性的综合性学习教学研讨活动,由我县的外国语学校、城关初中、云溪实验中学三所学校各承担一堂示范课,三堂课分别涵盖三个年级。外国语学校承担七年级(上)的《主题探究学习: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什么》;城关初中承担八年级(上)的《旅游资源调查》;云溪实验中学的九年级自定探究主题。准备时间一个月,要求学校必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生成课堂教学的内容。

七年级的《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什么》一课,主体环节是一场辩论,学生分成两拨。正方观点:现代科技对人类利大于弊;反方观点:现代科技对人类弊大于利。学生除了正反方各四人团队主辩外,其他同学可以在每个主辩发言之后随时赞同或反驳。学生占有资料的丰富让人吃惊,特别是许多联系生活的、身边的实例,如弥江河(我县最长的河流)的污染,嫘祖广场的彩灯、塑料食品袋、汽车尾气、蔬菜大棚等作为论据,让我们看到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理解和思考,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八年级的《旅游资源调查》,展示的是盐亭县的旅游资源,笔者和与会老师课后都感叹:自己长期生活在盐亭,第一次感受到它竟然如此美丽。课堂展示的内容分为三个板块: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舌尖上的盐亭。特别是板块展示后针对远方的朋友设计一条旅游路线最为精彩,学生们纷纷发言,各抒自见,将盐亭的高山公园、玉龙山、莲花湖、嫘祖陵、文同故里、酸辣粉、母猪壳、回子馍等看的、玩的、吃的巧妙融为一体,令人耳目一新。

九年级自定的主题是《嫘祖文化探究》课堂上最动人之处,是学生们七嘴八舌话嫘祖――流传故事、神话传说、名胜古迹等之后,对传说与神话后面的精神实质的探究,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从中总结出了人物乐于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勇于发明创造的开拓精神、善于包容互补的团结精神和勤于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发言者多数逻辑清晰,表达流畅且有自己的见解,表现了九年级学生高人一筹的概括、提炼、归纳能力,实属难能可贵。

三、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看到这些学生的精彩时,我们不禁思考,是谁成就了他们的精彩?对我们教学有什么启发?学生长期的广泛涉猎和深厚积累自然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特别是实施新课改以来,“以生为本”,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多数老师们的共识。

1.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教师要心中有轮廓,教学有程序,要有教学的整体规划。每次综合性学习给学生的准备时间应不少于半个月,提前给学生布置,活动就一定得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在准备时,笔者也是反复要求授课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尤其是身临其境的东西最为重要;同时,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题材不必拘泥于教材的设置,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精选话题,小处入手,务求实效。

2.引领学生力求占有更多的资源

资源匮乏是我们许多学生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初中更甚,这也是许多老师力不从心的主因;但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大家一致认为,花费心思是可以克服的。从哪儿获得资源呢?教科书资源、学校图书馆资源、影视资源、网络资源、地方资源等都是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笔者还认为,获取资源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更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教益。如本次的三堂课,学生都能从现实的生活中找到素材,如《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什么》的主题探究,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简单,但由于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实例,如水源、汽车尾气、废弃塑料等污染的危害以及电子邮箱、无线上网、MP4等带来的巨大便利,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现代科技就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毁灭人类,人类只有用好现代科技,才能使之真正造福人类。认识的升华是在对大量的事例引用、分析、辩论才达到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