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建设的核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59-0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Work Process Based Curriculum Design Method)是由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ITB)Felix Raun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增强学生对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优点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实施的依据都是工作过程,这就使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看似非常直观,其实不然,因为工作过程仅仅是该课程模式的出发点和目标,其中的实施过程不仅仅涉及课程内容本身,而且在师资配置方面和软硬件环境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配套。
本文以作者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线索,围绕课程建设的根本、课程建设的“软实力”以及课程建设的“最终归宿”三大主题展开论述,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选取、教师素质、学生管理、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一、工作^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建设的根本
在核心课程建设中,课程设置及教材选取是影响每位老师授课质量以及每位学生学习成效的直接因素。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缺乏创新,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境况不合拍,教材落后,没有进行实时跟进,与社会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创新性,教材选取的实用性与社会性对高职教育举足轻重。
(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根据专业知识的由浅入深进行课程的先后排序,以及根据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过程进行基础课程及专业分支的选取,是课程设置最基本的原则,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构建。然而,课程设置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一是课程顺序排列不合理,未按照基础课程先学,专业课程后置的顺序排列,导致学生在专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学习高阶课程,收效甚微;二是专业种类与教育质量失衡,一些学校过度追求专业种类的丰富性,存在跨专业排课、课时被压缩等现象。针对以上两个问题,首先,高职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好,大一期间基础课程应浅显易懂,不过分追求理论难度。在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更应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其次,适当增加实训项目,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根据本人教学经验,在实训项目中高职类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果明显,知识掌握牢固。同时,这也要求高职院校配置充足的实训环境与实训设备,保证实训项目的正常进行。
(二)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对于教学课时,由专业特殊性确定专业总课时,总课时包括公共基础课时、专业基础课时、专业核心课时以及选修课时等。本文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时(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安排的分配见表1,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图2所示课时分配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
由图2可看出,实践课课时占据三年学时的一半以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呈平均分配趋势。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本身定位以及培养的目标学生所决定的,不同于高等教育四年的学习时间,高职学校只有三年时间,但高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专业技能,因此实践课程的“高比例”配置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技能与理论知识。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论学识的基础上更为强调专业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做支撑,当然不同专业的要求不同,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安排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其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专业的知识储备量以及专业实践操作都不尽相同,应根据专业情况确定课时量,因此在课时安排上肯定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有些学校在三年的大专教学时间内限制了教学课时,同时却只是盲目删减课程,删减的过程中又不注重课程的前后衔接以及专业课程的选取,导致学生前因不知后果,专业课时的短缺也使得学生只学到皮毛,“懵懂”完成三年学业。学生的学期课程安排应由专业教师及专家教授进行商讨进而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安排,而不是单纯地从网上摘抄或所谓借鉴他人成果。经探讨确定后的课程设置应由多家职业学院进行专家审核,相互探讨,根据专业的具体发展情形,适当调整课程,对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这不仅可以起到对职业学院的约束作用,也是规范课程设置的最好办法。
(三)教材选取的实用性。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必须依托教材,但是目前市面上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种类繁多,其中有不少精品教材,也有很多照搬照抄甚至错误的书籍。各科授课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应认真翻阅、仔细比较、选取精品。对于高职教育的教材选取应偏于简单直接,高职学生大多为未能达到高中毕业资格的群体,对于这类学生基础薄弱,接受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高职教材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基础内容简单明细,课程难度循序渐进,案例论证生动贴切,教材更新与时俱进。根据项目举例穿插理论依据来进行编排教材的方法多为现在高职类教材所采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础理论的描述方法没有改变,复杂度并没有降低,学生理解及掌握起来并不轻松,而且还要在后基础理论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去完成前一个含有后续理论的项目,往往很难理解,教师讲解也更具压力,因此选取教材不能盲目跟风,以项目编排的教材马首是瞻,而是应选取原理通俗,举例恰当贴切的教材。这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更快速的掌握专业知识。
二、“软实力”构筑核心课程建设
在工作导向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中,其软实力建设尤为复杂,也是课程建设好坏的决定因素,其中教师素质、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教师素质的针对性。对于高职教育的教师来说,应当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此类的专业技能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应看重的是实践能力,这是高职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1.教师的选择与聘任。一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对于高职院校,同时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然而,“双师型”教师都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往往能在企业中获得学校所不能企及的“报酬”,某些没有教师情怀的行业翘楚一般也不会考虑教师职业。因此,高职院校应学习企业,应差异化招聘,提高薪资水平,吸引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将其优秀的教学模式进而辐射到学院乃至学校,造就良好的“双师”教育环境。二是鼓励年轻教师参与企业历练。“双师型”教师可遇而不可求,在这种情况下,聘用经验丰富的专业技能型人,鼓励年轻教师参与企业历练不失为解决办法之一。专业技能型人才项目经验丰富,从他们那里学生能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而且能在项目实践中学到更多对工作有利的经验,增加其在工作竞争中的优势。更多的年轻教师经过企业锻炼,在实践中丰富个人的教学素材,了解各专业课程在各领域的应用及具体作用,从而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更具针对性,教学内容也更具吸引力。三是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学校人才流动较为缓慢,大多是无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此时,招聘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老师,从真正职场人的角度,给学生进行实践课程教育,开阔学生的职场视野。很多企业都有给刚入职场的新人进行培训的企业讲师,如果能招聘到企业讲师定期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职场的需要,进而改进自身知识点的不足。但兼职教师的可控性不强,学校应严格审查兼职教师的资质,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加大对兼职老师的考核和监督。
2.教师评估及科研发展。一是规范教师考核机制。教师的评估机制一直为很多人所诟病,但是其中存在各种矛盾以及各种细节,其解决办法确实不能一蹴而就。另外,教师的科研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往往“不那么重要”,这对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与时俱进的要求格格不入,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教师考核制度在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走过场,这很容易导致教师教学懈怠,甚至很多教师以“资深”自居,认为一旦进入体制就一劳永逸了。对兼职教师则基本上不存在考核一说,而这些都会导致教师的懈怠,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当然评价一名教师是否教得好的标准是多样性的,不能由单一方面决定。除完善学校考核体制外,老师自身职业要求、相互之间的监督、学生的意见都是需要重视起来的部分。二是提升教师自身科研能力。教师除教学外,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既能巩固本专业的技能掌握,同时也能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研发,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能力和精力,目前高职类学校教学教师一般课程安排较多,据调查平均24课时/星期,这么高密度的教学安排必然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其他科研活动,根据本人经验及咨询大部分教师,课程安排平均12课时/星期的教师能有较为足够的精力进行科研活动。通过表2对比可以看出,教师的课时安排为24课时每周时,需要额外时间来进行学生教学相关工作,每周12课时左右能有部分时间结余能进行良好的科研活动。虽然没有相关法制规定教师上课时间,但是上课课时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加重教师负担。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科研能力,同时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是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体现。
(二)学生管理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欠缺,但同时个性鲜明,不容易服从管理,专注力持续时间不够,这都是影响老师上课以及学生管理有效性的直接因素。
高校的教管分离模式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适用,高职学生的依赖性和服从管理的心态呈两极分化态势,这种情况下的学生对没有朝夕相处的任课教师与事必躬亲的辅导员心理上是有一定的区别对待的。辅导员往往对高职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但任课教师的谆谆教导往往效果不佳,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难以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也是课程建设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很多课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潜在问题。本文提出的这一点是本人在作为单独任课教师以及任课教师兼辅导员岗位后学生的真实反映中得出的,两种区别分别体现在后者所带领的学生积极性以及专业技能方面有显著提高。
目前,对高职类与高等教育类学生进行分类可分为科研型、应用型和实践型,在管理和教育的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科研型学生往往具备更充分的条件去进行应用和实践,而实践型的高职类学生反而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进行实践操作。这其中存在的矛盾也凸显了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导致高职类学生“学业不精”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因此,对高职类学生的教学管理应提供更为高效、丰富的实践条件和实践环境。这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协同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实用性。长时间以来,教学方法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创新,然而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法追求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应更注重考量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对于不同专业的课程甚至课程的不同章节都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多为高职院校所采用,但有些学校忽略了实践教学的时间节点选取,有些甚至大一或者大三上W期开始实践,这类时间选取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在没有掌握好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前过早投入社会实践中,很容易力不从心,甚至产生对本行业的厌倦感。社会实践应在不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以及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时进行,学生“工作”更为轻松,社会企业也更能接受。此外,不应盲目追求所谓的“科学”教学,完全交由“多媒体”去执行,板书方式的教学方法有其一定的优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应用是否得心应手,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适应某些教师,但对于其他教师则可能无法应用自如;学生理解是否轻松自如,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好玩简单”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好本课程;教学目的是否准确传达,明确教学目的,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点代面。
然,现在也有很多新兴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等一系列的课程教学给了我们启发,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时此类教学方法也可以借鉴到各专业及个学科中去。
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建设的“可靠支撑”和“最终归宿”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职业发展,那么企业便是学生今后的直接服务对象,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结合也一直是政府和专家学者极力推崇的。此类校企结合模式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合作一般偏向于名校王牌专业,对于一般学校或者非典型专业一般很难引进企业与之合作,所以,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全面覆盖还有很长的路。因此,高职院校在选取校企合作对象时应仔细考察,选取切实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公司进行合作。此外,对于校企合作除了工作岗位上的互通,工作技能的传授也可以纳入合作范围,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企业单位突出技能型人才为高职院校学生做专题演讲,既可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化知识为生产力的转变过程,提升专业自豪感,提升对本专业本行业的兴趣。
当然,也不能局限学生于自己专业,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应鼓励他们多参与到各行各业中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学校教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除了能让他们具备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标,在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去走出迷茫的阶段,给予正确的指引。
总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课程建设方法,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好好利用这一方法。应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改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Felix Rauner.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3]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04(24)
[4]邓光,傅伟.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10(9)
[5]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教育部《关于全国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已置于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它与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是什么关系?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入点在哪里?抓手在哪里?重庆市潼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一班人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践行课程改革的路上。
二、案例描述
重庆市潼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二小人认为,奠定人生幸福的基石有四块:良好的习惯、儒雅的心智、高尚的情操、创新的动力。学生获得了这些核心素养,也拥有了幸福人生的基础。
为此,我们按照“实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在坚定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依托和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拓宽课程资源,发挥群体智慧,将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能力相结合,积极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地方与学校课程,努力使地方、学校课程校本化,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开放,使学生核心素养有了生长点。
(一)养成教育是学生良好习惯素养的生长点
实验二小开发了低、中、高三阶段《学生品质诚信评价手册》校本教材,提出“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三大习惯培养目标。我们运用此手册,结合每周一的晨会课、每周五的班会、队会课,开展各种主题活动。通过每周一承诺(学生承诺)、每周二评价(老师、家长)、每月三小结(学生、老师、家长)、每期一总评(学校),把“做人、做事、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平台,开展“小手拉大手,和美齐步走”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养成教育成果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向社会。
(二)“书香校园”是学生儒雅心智素养的生长点
1.环境浸润策略
实验二小校园环境建设注重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绿地和每一片景色都能“说话”。古诗墙的古诗、文化橱窗的好书推荐栏、教学楼道及教室的名言警句……每一个置身于校园的学生,时刻都受到文化的浸润和熏陶。
2.读书陶冶策略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晨读晨背一刻钟;学校每天下午第二节课课前自读20分钟;间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学校提倡亲子阅读,倡导家长在家庭里创设读书氛围,支持孩子买书、读书,并尽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
3.课程辅助策略
学校自主开发了六本《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阅读对象分别对应一至六年级学生。我们也特别加强学生对校本教材学习指导,确保它发挥最大效益。
4.活动促进策略
学校会定期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举行“书海,幸福起航”为主题的小蜜蜂校园读书节开幕式。小蜜蜂校园读书节前后持续2月。读书节上,开展“捐一本读百本”、“好书漂流”、“与经典同行”故事朗诵比赛、“我的读书故事”演讲比赛、“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书签制作评比、“跳蚤书市”等内容丰富的活动。
5.评价激励策略
我们每期都会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阅读之星、藏书大王、“故事大王”、“小诗人”、“读书博士”。
三、艺术教育是学生高尚情操素养的生长点
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将艺术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几年来我校除了加大艺术教育的硬件投入力度外,还通过一系列课程建设,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促能,以艺冶情,以艺健体。学校大力推进口风琴进课堂教学,正在开发《我和口风琴交朋友》校本教材,申报了区级教科研课题《口风琴集体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艺术活动的主要部分,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2013年,我校将社团活动正式列入课表(每周2节,每周三下午举行),广泛开展书画、器乐、舞蹈、声乐、鼓号队、田径队、排球队、足球队、围棋队、手工制作等二十多项社团活动。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社团活动组织。学校每年都结合“六一节”,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孩子们舞动多彩的衣裙,拨动金色的旋律,描绘绿色的遐想,歌唱美好的童年,放飞美好的梦想。
四、科技教育是创新动力素养的生长点
几年来,我校坚持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活动为载体,狠抓科技教育管理,努力把科技教育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学校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科技师资雄厚,有6位教师分别具体负责计算机类、创新发明类、科学论文类、少儿科幻画类、科学探索类、科技制作类等项目。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渐被点燃,科技教育成果也实现了新的突破与超越。
五、案例反思
学生核心素养的拥有视课程的品质而定。实验二小一班人“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这一办学理念是否能体现小学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一理念下践行的课程建设是否能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如何实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如何使内隐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可观察、可量化的显性指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09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perior and core curriculum play a key role in talent training. In this paper, we have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and main goa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perior and core curriculum, and researched the main contents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uperior and cor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thought
优质核心课程是指对本专业培养目标起关键作用、影响学生专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并运用系列的教学措施与手段的实施,教学质量优良的课程。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生源状况的变化,一定要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加强课程建设。笔者认为以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抓手,可以带动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资源等建设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从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专业核心课程是支撑学生未来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技能,有些课程甚至可以说是学生的“饭碗”课程,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的未来职业成长的帮助较大,是其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使之更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的需要,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尽快适应企业需求、适应就业岗位要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专业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云平台”和“互联网+”等大数据时代要求升级精品课程建设,将核心课程建设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网络云平台实现共享,可以满足服务毕业生和社会从业人员的需要,甚至可实现远程教育。同时,通过课程本身的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课程建设,将会整体提升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课程团队培养和提升的需要。课程组成员通过全程参与课程建设,以及让课程组成员主持或参与其他课程建设,将使课程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可防止由于原课程任课教师的工作调动导致课程授课教师出现“真空”或教学能力下降。
2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1)课程内容建设目标――建成优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邀请汽车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将课程建设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使课程既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满足学生从事该岗位的工作需求,同时,又能为从事(或准备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技术人员和毕业生的后续发展服务。
(2)课程团队建设目标――培养提高课程团队教学能力。让课程组成员全程参与课程建设并身入其中,让其在参与中体验和体会、在尝试中感知和升华,培养和提高建设团队的微课、MOOC等资源制作能力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能力,为推动本专业的建设发展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3)课程资源建设目标――整合开发课程优质教学资源。联合企业技术专家,共同优化课程标准、细化课程整体设计,共同设计和优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任务单、教案等系列教学资料,完善实习实训条件,整合学习资源,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和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打造育人教育平台,且兼具企业培训课程功能,为社会相关从业人员和毕业生提供课程产品服务。
3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3.1 课程内容改革
(1)优化完善课程标准。利用校外课程组成员的人脉优势,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一起进行课程标准研讨,进一步把握行业、企业技术现状,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优化完善课程标准。
(2)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选择和序化上,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满足学生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为根本,以真实、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同时融入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规范,使课程内容更具真实性、典型性和可迁移性。
(3)细化课程整体设计。以2或4个学时为教学单位,细化课程整体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讲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学生的技能训练、过程考核等,使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更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补充完善课外内容。进一步收集和整理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教学资料(如视频、动画、技术资料、网站等),以便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拓展学生视野,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2 课程实施改革
(1)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按需施教、以学为本、学以致用”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大胆探索与实践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合一,使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前自主预习、课后自我复习,课堂成为查漏补缺、自我巩固的环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探索和研究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为主,采用示范教学法、练习法、相互学习法、任务驱动法,实现手把手、半松手和放开手,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3)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改变传统多媒体教学独霸一方的格局,利用网络平台,探索和尝试微课、MOOC和网络答疑等网络教育教学手段,挖掘典型的教材案例,尝试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和推广,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以服务社会。
3.3 考核模式改革
课程考核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的手段,加强能反映学生平时学习和掌握情况的过程考核模式探索与研究,将考核贯穿分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赋予不同权重,细化每个学习任务的过程性考核方案,涵盖考勤、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技能掌握等。探索构建出“考核模式多样化、考核内容系统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对象差异化、考核实施易操作化”的课程考核模式,充分发挥了考核环节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②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
3.4 课程团队建设
利用地方区域优势,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参与课程建设,利用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课程建设。让课程团队教师全程参与课程建设并身入其中,鼓励教师平时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深入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程教研活动和教学研讨。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以老带新”进行传帮带,“以说评课”进行教学研讨,助推青年教师的成长,使青年教师尽快成才、脱颖而出。选派教师到企业培养锻炼,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选派教师外出技能培训和学习交流,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申报各类教科研课题、撰写教科研论文,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5 教学资源建设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与能力培养相匹配的一体化教材、学习任务书、教学视频、在线模拟学习等资料。整合相关互联网学习资源,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库,为教师课堂教学和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便利。
4 结语
社会在不断进步,企业产品在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有人需求也会产生变化,课程和课程内容也应随之发生变动,因此课程改革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和适应时代的变化需求,不断总结、探索、研究、创新,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更应又好又快地改革发展,切实进行改革以提升学生的关键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幻,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劳动者来说,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等6大模块,其中前三者属于社会技能,后三者属于方法技能。
一、职业核心能力解析
人们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8项职业核心能力的总体框架,除“外语应用”外,以国家7项职业核心能力体系作为课程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人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综合体,在8个单模块课程基础上,可以分别从“技能/技巧”“个体/社会”两个维度,把课程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组合型的课程模块。
在教学中,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训练的过程是“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这样的科学训练程序(简称OTPAE五步训练法),在每节的能力点训练中,均按照“目标”(呈现每节特定的学习目标)、“任务”(描述该能力点在实际工作任务中典型状态、呈示学习的意义)、“准备”(对理解与掌握该能力点“应知”内容进行列举和说明)、“行动”(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训练)、“评估”(通过教师、同学和本人的自我监控,及时了解学习成果,获得反馈)组织训练。
二、我部门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探索
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理论部在2010年已参加过一次。在培训回来后,几位老师都在上课过程中融入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由于概论教研室负责《形势与政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门课要求学生有一定历史知识、政治知识和时事敏感性,理论性较强,比较难互动,因此学生对这两门课的上课热情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下学期开始,概论教研室也开始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课程,希望以小组合作形式丰富课堂内容。
由于本人在概论教研室,在参加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后,我特地针对《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门课程,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做了一个课程设计。《概论》是门综合了历史、政治、时政等多方面的课程,一些章节理论性较强,所以鉴于我院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这些章节还是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质量会更好。但是,一些章节时效性较强,内容学生容易参与进来,这些就成为我们《概论》课课程改革的试验田。例如,我们会尝试从以下几个章节入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一)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分组把学生分成国家决策组、企业组,查找资料分析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以及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通过讨论启示学生思考如何在经济转型中不被社会淘汰。
这需要相关的历史知识、经济知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与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网络应用能力、辩论和演讲能力。在正式上课进行时通过角色扮演、辩论或讨论的方式进行。在角色扮演中,所培养的能力与上课进行的方式,在下面章节学习的体现中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以下章节的活动探讨就不作更多赘述了。
(二)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与民众的调和
分组把学生分成政府组和民众组。查找资料了解如果让社会主义社会从争议社会转变为和谐社会。政府的诉求是什么,民众的诉求是什么。通过辩论让学生思考官司与民如何在社会转型中取得共识,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三)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两岸发展现状分析
分组把学生分成中国大陆组、中国台湾组、日本组和美国组。查找资料了解台湾的历史和两岸关系最新发展。分析发展现状,及祖国统一问题。
这一章节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军事知识,这些知识如果平时积累不足的话,也可以在网上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四)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超多强”格局各国的诉求
分组把学生分成中国组、美国组、欧洲组、日本组和俄罗斯组。通过了解各强如今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现状,分析当今形势下,各强的需求,从而了解他们的外交政策走向。
在进行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立场的阐述,对当今热点争议问题进行辩论或讨论,在此过程中更深刻理解各国立场,以及大国的外交政策考量,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如今所处和国际形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概论》大多章节理论性较强,需要老师的讲授才能让学生理解。但上述所选取的章节可以紧贴时事发展,课程专题内容比较吸引学生,因此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更好地了解某一方面的内容,通过和其他“角色”辩论或讨论,能得到更全面的知识。而在分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点,以至与人合作的能力。为了自己组的荣誉而主动地去学习,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04-02
一、《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建设背景
作为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仪器系统设计》课程无疑是专业的最主要课程之一。在本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前几年,《仪器系统设计》内容分为了《现代仪器概论》与《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两门独立的课程,其中《现代仪器概念》在大三秋学期,主要偏重仪器基础原理;《现代仪器系统设计》在大三冬学期,主要偏重仪器设计与应用,并附有实验环节。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是热衷于教学,也都结合了自己的科研实践跟学生进行了讲解与交流,课程评价均分别多次评为优秀。但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课后的交流,发现两门课有些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同时也存在着仪器相关知识的缺漏部分。某些知识点在《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中认为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但事实上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此外,由于《现代仪器概念》课程没有实验,而《现代仪器系统设计》实验只有一个冬学期,实验时间不够充足,而课堂知识点又是比较丰富,事实上存在实验课程无法完全让学生全方面深入掌握课堂知识的缺点。为了进一步打造专业精品课程,在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在《现代仪器概论》与《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两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部重新梳理与建设,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打造出一门《仪器系统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组织了课程建设小组,以原有两位教师为主要负责教师,并组织其他相关教师一起参与,重新审视与打造这门课程的大纲与内容。作为一门长学期课程,《仪器系统设计》就在大三秋、冬两个学期连上,在内容上进行了统一的编排与整理,并突出实验环节的实践性与扩展性,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去完成仪器专业科研工作的基本设计流程,并能将课程知识直接应用到类似毕业设计等科研实践环节中去,成为仪器专业综合应用的基础课程。
二、《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建设相关措施
为了建设好《仪器系统设计》专业这门核心课程,课程建设小组首先重新对国内外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国外,也有多个学校设置了仪器相关课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但在这些学校里,仪器课程一般都设置在机械学院,以“精密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等课程为主,与我国的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相关院校的课程设置更接近,而类似本专业这样以电子技术与系统设计为核心的仪器专业课程往往没有单独设置,都以电气学科为多。因此,在设置与讨论本课程大纲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积极参考国外的同类专业课程大纲,另一方面也需要参考电气学院相关课程大纲,重新拟定出适合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与内容。本课程的理念还贯穿了“原理与应用并重”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学生仪器设计原理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充分领略专业的知识内涵;另一方面强调了“学以致用”,通过应用示例的讲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仪器设计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前期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可以真正理解传感器技术、微机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弱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课程知识在仪器设计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从而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对仪器设计有了完整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课程讲授的知识点自主进行仪器设计,对于后期的科研工作将产生直接的引导作用。教学思想是“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为第一要务”。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会多用自身的科研实例进行分析讲授,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在讲授过程中会特意留下一些发散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与研究。
三、《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实验环节建设思想
本课程总学分为5.0学分,每周的课时为2.0~4.0,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会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会花费比较大的时间来重新组织构建课程实践体系,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模式,让学生进一步“学以致用”。《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内容涵盖面是比较广的,有硬件设计相关知识、固件设计相关知识、驱动程序设计相关知识、应用程序设计相关知识,而在过去由于时间不充足,实验环节中更多地强调了软件设计环节而将硬件设计过程变成了“学习”过程,就给学生已经设计完成的硬件电路而让他们在该电路基础上进行软件编程,这样的方式可能使一部分同学产生了知识误区,不少同学在刻意回避仪器设计中的硬件设计与调试过程,觉得那方面特别难。在此次《仪器系统设计》核心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建设小组将实验环节作为突破重点,一方面将实验时间从冬学期延伸到秋、冬整个长学期;另一方面也将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整理,将硬件电路设计、固件设计、驱动设计与应用软件设计都整合到实验内容,一环接一环,前一环的输出恰好是后一环的输入,最终实验结果要在学生的智能手机进行界面显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打破了过去虚拟仪器依赖于计算机的现象。学生对于最终能在智能手机的APP编程与界面显示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对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十分投入的,整体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实验的主要目标是研发一个温度采集仪,实现温度信号的实时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和固件设计,通过蓝牙通讯模块在智能手机上显示当前温度值。
实验的主要任务包括:掌握仪器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核心技术;掌握仪器电路设计流程,完成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调理电路设计;掌握仪器固件设计流程,完成温度信号采集与处理固件设计;掌握智能手机APP软件开发一般步骤,完成温度信号的显示。
实验主要步骤包括如下。
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1)测温电桥设计:本仪器采用热阻效应测量温度,设计一个基于热敏电阻的测温电桥,根据热敏电阻PT1000的阻值变化求得温度值。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是:①灵敏度较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要比金属大10~100倍以上,能检测出10℃~6℃的温度变化;②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315℃,高温器件适用温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达到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55℃;③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腔体及生物体内血管的温度;④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间任意选择;⑤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⑥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2)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指位于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的电路,将测温电桥所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由于放大电路在放大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因此需要后续的滤波电路滤除噪声信号。(3)低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的规则为低频信号能正常通过,而超过设定临界值的高频信号则被阻隔、减弱。但是阻隔、减弱的幅度则会依据不同的频率以及不同的滤波需求而改变。(4)偏置电路:偏置电路的作用是为三极管提供正常的工作点,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
2.IAR开发环境搭建:搭建基于STM32处理器的固件开发环境。
3.编写STM32程序:本实验采用STM32自带的ADC采样功能对所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AD采样,并将所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温度值,通过蓝牙模块将数据发送至手机。程序主要模块包括:(1)主函数:main函数调用初始化函数对硬件进行初始化,并将所采集的ADC值通过蓝牙传输给手机。(2)串口初始化函数,用于对串口进行初始化,实现参数配置。串口初始化函数对串口参数进行配置,实现串口通讯功能。同时,蓝牙本身也是通过串口的方式进行通讯,因此对蓝牙模块的配置与对串口的配置是一致的。(3)ADC初始化函数,用于对ADC采样进行参数配置。
4.编写智能手机APP程序。(1)建立工程:启动eclipse程序。依次选择【File】->【New】->Project命令,打开一个新工程向导。(2)程序编写:智能手机APP编写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蓝牙数据的收发和处理上,其中蓝牙数据接收函数如下所示,根据通讯协议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5.实验结果考核:(1)STM32程序能够通过蓝牙将所采集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手机,传输过程应严格遵守通讯协议,同时STM32应当通过串口将温度数据打印到PC机。(2)手机APP能通过蓝牙向STM32发送读取温度数据的请求,并将STM32返回的温度数据以文本或者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3)温度测量量程可调,当测量量程为0~100摄氏度时,所测得数据与实际温度的误差应当小于2摄氏度,当外界温度环境变化时温度数据及时变化,延迟应小于2秒。(4)经实物检查,根据综合实验结果,给出相应的实验成绩。
四、结语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外贸单证实务》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工学结合”模式下,外贸单证实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探讨,是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真正融合、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质量保障。
一、工学结合《外贸单证实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工学结合已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无论是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日本的“产学合作”,还是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提倡的“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它们的中心都是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二)实施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建设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外贸单证实务》是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开展工学结合《外贸单证实务》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让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提升技能,课程的教学难点将在实际操作、切身体验中突破。因此,建设工学结合《外贸单证实务》优质核心课程,有利于《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来说,是必要和紧迫的。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外贸单证实务》的课程建设理念
课程建设理念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设计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培养外贸单证员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报关员报关工作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建立基于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做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并重,将陈述性知识穿插于程序性知识之中,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最终形成“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资源共享”的全新课程体系。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建设的实施
(一)加强课程内涵建设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内涵的建设。课程内涵建设包括确立课程地位、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它们构成了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依据职业岗位分析,准确进行课程定位
与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岗位有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货运员、报关员。与《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密切相关的职业岗位是国际商务单证员。先修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后续课程主要是《外贸单证实务实训》和顶岗实习。按照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将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目标、专业技能目标和专业素质目标落实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环节中,构建“理论教学+课内实践+课程仿真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的课程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构建与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体系包括确定内容选取模式、教学内容的选取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采用基于双元课程建设主体的DSIE内容选取模式
为了突出国际商务单证员的职业能力目标,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打破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创建了DSIE内容选取模式,即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授课和共同对学生进行辅导、共同命题,进行双元课程建设(Dual curriculum consruction),直接从企业的现实情景中筛选素材(Selecting material),并实施教学(Implementing teaching),培养学生掌握制单结汇职业技能,通过教学效果检验修改(Examing and repairing),发现偏差进一步改进教学技能点和教学项目,如此循环进展,使教学总是与实际岗位相贴近,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模拟工作流程实施教学过程
在课程内容的排序方面,突破按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排序,以岗位工作过程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参照系,按照对实际的工作流程经过归纳整合后的岗位工作顺序排列技能项目,同时安排与技能集成的陈述性知识,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3)构建多层次螺旋式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使实践项目与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相对应,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项目教学法,按照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再到顶岗实训的多层次螺旋式上升的渐进式模式,由简单到复杂,对学生进行反复强化训练,保证实践教学效果,体现实践教学的生产性、职业性、开放性,实现教、学、做合一。
3.选择以“工学结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
在教学方法上抛弃了传统的讲授式、单向式的教学方法,选择以“工学结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主讲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团队合作法、实物展示形象教学法、角色扮演模拟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法有机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心由“教”转向“学”,学生多动脑、动手,以学生的操作训练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主要以启发、激励、答疑解惑、团队合作等形式体现。在教学活动安排中,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分角色业务实训,在操作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而教师的作用则以引导、督促、检查、有针对性地讲解、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现“教、学、做”相结合,实现“学中练,练中学,业务训练完整化,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
4.推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内容体系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面向综合职业能力,因此课程考核的原则和考核内容体系既要考虑专业能力,又要考虑专业之外的能力,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等。
课程考核内容体系包括职业素质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综合技能模拟实训考核(包括撰写实训报告)三项。其中,职业素质考核占30%,理论知识考核占30%,综合技能模拟实训考核占40%。职业素质考核标准包括纪律表现、思想修养、动手能力、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加大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核心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核心课程师资队伍是决定优质核心课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有力保证,师资队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形式为教学服务,专任专业教师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切实规划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2.采用“走出去”的策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走出去”,即积极安排主讲教师定期到单证岗位第一线接触实际的单证结汇业务。通过实际的演练和操作,增强教师对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难点的更深认识。进一步强化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三)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是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它既是课程教学目标和职业技能目标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1.加强教材建设
在教材的建设上,我们把握的原则是:一是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二是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实际水平。
2.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课程组经过两年的努力,建设了《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网站和4A网络教学平台。今后还将不断完善。
学生可以利用课程网站自我检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课程网站在课余时间向教师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可在线答疑并参与学生小组讨论。
4A教学平台不仅仅是将教学材料在网上,而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与交流。该平台一方面为教师在网上实施教学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另一方面,教师在平台上先行组织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并且师生利用平台即时讨论交流、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协作学习,具有发挥团体智慧、实现“1+1>2”的差异化效益。
3.密切校企合作,提炼完善工作项目
现阶段,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完成各个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成为“工作”的主体,教师则成为项目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并在运行中搜集多方的反馈建议,进一步提炼完善工作项目。
(四)坚持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我国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针对职业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融合也将是必然趋势。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优势,改变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传统角色,使学生成为教学中心,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但传统教学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外贸单证实务应在坚持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实施网络教学,力求使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开展“工学结合”模式下,外贸单证实务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对于带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与完善,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课程教学与专业岗位零距离无缝对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8(1).
[2]梁莹莹,等.高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8(6).
[3]魏艳秋,等.高职院校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的困难与对策研究[J].教育论坛,2010(9).
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推出的“TOS+”智能硬件开放平台战略,以腾讯为代表的主流IT企业也展示了智能硬件领域解决方案,这些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嵌入式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带动了以嵌入式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市场对嵌入式开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紧迫需求。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行业所需的嵌入式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毕业生能尽快适应职场,满足企业需求,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亟需关注的内容。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高等教育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高等学校也在宏观和微观上实施了较多的具体改革方案,取得了相当大的效果,但仍存在着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毕竟,改革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嵌入式技术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而言,既存在着一般的共性,也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为此,我们必须思考并解决如下一些问题。
(一)重“教”向重“学”转变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注重培养“强能力、重实践、高技能”人才。不过,长期以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在教育上的影响,“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灌输为中心”的思想可谓根深蒂固,而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总是被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水槽”。无疑,“教”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能对学生获得能力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因为除了一些特殊的固有能力外,人的能力是在“学”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总结和运用知识逐步“练”出来的,正所谓“锻炼能力”而非“教导能力”或“学习能力”,没有思考和实践锻炼的过程则能力培养无从谈起。
因此,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具体实施过程,都需要由重“教”向重“导”“学”及“练”转变。
(二)完善嵌入式方向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速度快过任何其他技术,嵌入式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领域。囿于高校本身的特点和内在运行规律,其课程设置很难同步于社会需求的发展。
目前,一般高校仅将嵌入式技术作为一门课开设,而不是一个方向。由于课程设置单一,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知识时间有限,课堂讲授只能重在一般普及性、基础性知识教育,难以延伸到科研和具体应用。学生学过后往往有一定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主流开发方法和过程的真正了解,没有相对全面的知识体系和一定的实际应用经验,也就没有了创新的基础。从知识构成和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来看,构建一个完整的专业方向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三)加强实践性环节
尽管高校已经注意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问题,但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仍采取的是以理论课为主,配套一定课时的实验课方式。
在教学设备和实验条件不够充分的初期,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而随着条件的改善,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教学设备利用不够充分。更核心的问题是,如此一来,实验总被停留在对知识的认知和验证上,无论是实践内容的设计,还是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结合的紧密性都不够合理和充分,自然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开发和创新能力目标,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对嵌入式开发及创新能力的需求。
(四)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长期以来,教学研究主要围绕课程模块分解、知识体系构成、实验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中对学生“主体性”强调不足,也很少考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及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当学生不能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时,表现出来的总是被动接受而缺乏积极性,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热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嵌入式系统方向的课程建设,研究其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有效的课内外结合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进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主动精神、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应用型人才,更好促进专业方向建设,形成专业特色,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从教育理念发展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重教”走向“重学”;从课程改革发展内在逻辑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从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来看,课程正在从封闭单向走向开放互动。针对嵌入式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需从系列课程建设、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自主性调动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构建“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创新实践”多层递进、层层深入的嵌入式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对学生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专业能力构建往往需要通过多层次的教学过程不断强化来实现。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知识结构内在的关联性,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以讲练并重的基础理论课做先导,在夯实基础之上,以专业应用课通过应用案例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对相关开发技术有深入了解和切实体会,最后通过集中的创新实践课,以实际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开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调动积极性,培养主动性,提升创新能力。
(二)通过“三个加强”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以工程性为导向,加强课内实践教学,加强综合项目训练,加强课外开发实践。嵌入式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例化学习更容易领悟知识精髓和真实的工程运作方式。加强学生实验开发的训练,会比灌输所谓全面的知识产生更好的效果,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到变为主动获取的转变。以实践为核心组织实施教学,根据专业方向要求,研究社会需求重点,据此综合配置和整合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手段、方式和方法。同时“课内教学与课外项目互补”,开放实验室,引入竞赛及教师科研项目,作为对课内教学与实践的有益扩充。
(三)培养学生“自我获得能力提升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上,转变教师观念,把强调传授知识转为强调培养能力,在课堂上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课程教学只是一个层面,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对嵌入式开发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和竞赛项目中来,在实际项目的锻炼中获得能力提升,与课内教学互补,建立针对性强的专业培养方向特色。这样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使有兴趣的学生有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进行专业学习。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必然会遇到课堂讲授以外的内容,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自我获得能力提升”的过程,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构建
课题组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改革实践,构建了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类与项目类训练相交织的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在教学中推广有效引导与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专业能力培养方式由课堂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主转为课堂教学与课外兴趣小组并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做到从基础到应用层层深入,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该教学体系改线性学习为并行培养,课程类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逐步推进,同时从学生接触嵌入式技术开始,并行推进课外竞赛与科研项目开展,课程类和项目类两个角度并行,交叉互补,从而完成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类安排的核心是“专业基础课专业应用课创新实践课”层层递进,同时,在基础课阶段就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比重。在基础课方面,实践性环节提升至40%以上,把以“教”为主,变为“教”“练”并重,加上以实践应用为主导的软件开发讲授与实践学习,最后以项目训练收口,辅以并行的课外开发训练。
项目类以竞赛及教师科研项目等实际课题为依托,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有学习意愿的学生能得到更深入的实践与创新机会。课外项目开展时可进行科研方向的分解,明确任务方向和学习侧重,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团队精神,加强沟通和交流,培养自学能力。成员选拔机制采用双向选择方式,教师择优选拔与学生自愿报名相结合,保证参与热情和效果。
课外项目采用课余时间灵活机动的形式,并制订日常管理细则,促进学习效果。规定每周总结学习和实践内容进行汇报,并每周指定一名学生做研究报告,向全体成员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和心得,报告过程中由听讲学生自由提问,或教师引导性提问,培养科研习惯,学习科研方法。
四、总结
在分析嵌入式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构建了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理论与实践教学层层深入、课内外教学实践交织互补的教学体系。通过在沈阳工业大学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全国和省内多次获嵌入式开发及创新创业大奖,毕业生从事嵌入式高端开发人数明显增多,课程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超,刘月群,刘晓晶.基于“认证工程师”的模具专业技能型课程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6(3):36-37.
[2]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 19(3):30-41.
学校地处胶州湾畔的沧口街道,是青岛最早开埠的码头之一。一代代渔民以勇于出海的精神哺育了青岛文明。传承这种文化是学校的使命。同时,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正面临一个全新的社会,只有拥有勇于出海的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必须构建具有明确育人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学校结合当前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在勇于出海的核心理念引领下,将各类课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合,形成了有明确核心素养统领的“济沧海”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路径与措施
1.“三人行”互助小组―践行课改的最小单位
基于对多种不同形式学习小组利与弊的思考,学校在常态班内采取“异质构组”的办法,组成以三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在座位的朝向上,学习小组采用整体向前的座位方式,而不采用对坐、围坐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有利于学生单独学习。在座次排列上,采取嵌入式的方式,即凹凸结合式。每间教室都配有电子记分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会转化为小组的分数被记录下来,呈现在电子屏幕上。一到“三人行”讨论和展示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1)学教导引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学教导引单是“三人行”小组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与教的桥梁。引导单包括四部分:表头、学教环节与流程、学教内容与形式、收获与思考。引导单从设计到使用,均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水平。如“学教环节与流程”的表述,教师不用词和短语,而是用学生一看就懂的句子。又如“学教内容及方式”的陈述,教师不能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教师很清楚而学生不易理解的词汇,而是用更能清楚表述什么是自主、什么是合作的外显行为动词―默读、认真写一写、组长检查组员等,使学生更清晰地知道应该用哪一种方式学习。
(2)VIP课程―让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
教室里电子计分屏上的分数每个月统计一次,每个班级都会评出几个优胜小组。学校专门研发的VIP课程,就是对优胜小组的奖励。学校的VIP课程包括电影赏析、实地参观、生存演练、咖啡、茶艺、烘焙等。学校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开设了这些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的课程。
这些VIP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将各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在丰富学生课业生活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进一步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用课程奖励学生,避免了物质奖励的功利化和短效性。优胜小组获得了体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机会,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实现了学生的良性发展。
2.学案走班―我的课堂我做主
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打破原班级界限,进行“基于信息环境下的按学案走班”的教学探索。教师通过调研学情,以单元为单位重新整合和梳理教学内容,制作出更贴近学生的基础类、拓展类、探究类、专题类等学案,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定时推送学案。学生通过选择学案进入不同的班级学习,最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生成学习效果测评。基础型课堂上,学生们开始跟上教师放慢的脚步;拓展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实现知识迁移;探究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搭建的竞争环境中提升自我能力。虽然学案不同,但每一间教室里都洋溢着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既“吃得饱”,又“消化得了”。
3.情境德育―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学校始终将活动作为情境德育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主题化、序列化、生活化的活动中进行道德体验和自我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实施了“情境德育”。以“每月一事”活动课程为载体,跨年级整合教材内容,并根据各年级特点,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进行梳理,形成了适应、爱国、环保、法治、助人、诚信合作、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8个主题的“情境德育”活动。这改变了用智育考试的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方式,改变了用知识德育代替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感知和内化的情况。
4.新六艺―我来逛逛技能“超市”
学校推行生存教育、生活课程、和美艺术、健美体育课程,要求学生在九年教育学习之中必须掌握生存技能、生活技艺、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器乐以及一项美术的“新六艺”。
为了实现“新六艺”课程目标,学校在n程管理提出几项新的举措:生存和生活课程,通过VIP课程和社团活动方式进行;音、体、美三个学科实行两节课联排,形成长课时;对教师进行合并全校统一管理,对学生进行目标考核。
三、课程改革的思考
1.实现了学校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
为了提升课堂授课质量,更好地为走班制定有针对性的学案,学校建立了课例研究制度,设置课例研究室,形成了六种课例研究方式。这种课例研究,不是以研究成果为导向,而是以教师自身发展为导向。教师们为备好一节课,会提前在课例研究室集体备课、磨课。课例研究的备课形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不仅帮助教师备好课,提升课堂效率,而且教师们在磨课、研讨的碰撞过程中,大幅度提升了自身的学科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了一个灵动共享、齐头并进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2.信息技术助力学校课程管理的一体化
信息技术作为学校教学一体化的重要媒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三人行”互助小组使用量身制作的“电子积分牌”累计积分;信息环境下按学案动态走班时,学生使用专门的“走班软件”选择学案和班级;小组积分、学业反馈的数据分析都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此外,每间教室都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走廊里随处可见电子班牌、体感游戏区等先进设备。学校的未来教室是青岛首家具备“全媒体兼容、数字化分享”特点的现代化高科技教室。
3.九年一贯的优势实现小初自然衔接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充分发挥优势,对育人目标和文化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对学校课程统一构思布局,并专设中小衔接的牵手课程;学校管理上不区分小学部、中学部,而是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九个级部;在师资运用上实现了九个级部互相交流;学校的活动空间共有、环境共享。学校还专门设计了一些一贯制学校特有的活动,比如“三年级小朋友交一位九年级的大朋友”的活动,就是培养学生跨年龄段的沟通交流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实现该课程教学所涉及的教材、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各方面。每门专业课都按照各自的特点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开发建设课程体系时必须做到论证到位、计划周密,根据每门专业核心课程不同的特点,建立各自符合课程特点的课程体系。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教材开发
专业教材开发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建设的根本。教材的开发有三个方面: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要素,也是课程后续开发工作的基础。通过文字教材的改革,实现教材的趣味性,使学员能够主导学习过程,在学习上能够变被动为主动,由原来的“死记硬背”学习方式向“活学活用”学习方式转变。
2.多媒体教材
多媒体教材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自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室以来已经显示出它强大的功能。对于专业主干课来说多媒体教材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专业主干课介绍设备多,设备的结构特点与原理使用可在多媒体教材中得到良好的展现。
3.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建设是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员将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平台是必须要做的,因此网络课程的开发也是必需的。
二、教学硬件建设
任职教育是以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设有硬件教学平台,因此硬件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硬件建设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硬件条件,主要包括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网络教室建设、实装的引进等方面。要达到专业核心课程实施的理想目标,课程实施中的硬件条件必须建设齐全、教学保障到位,从而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效果。
1.专业教室实验室的建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专业教室或实验室教学平台为依托,那么该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将是不完全的。但是在论证建设专业教室实验室时要充分论证一个专业教室或实验室的建设可同时满足一门到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根据场地合理规划模拟训练器材的建设。
2.网络教室建设
网络教室是学员自学的平台。现在不少的专业核心课程都开发出了网络课程,但是到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网络教室来应用这些网络课程。网络教室的建设对专业课来说具有局域性和保密性,不用针对每门课程来建设,建设好一个容量足够大的网络教室各课程建设的网络课程可共同使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发展最快的是工商管理类高等院校。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拷贝或模仿传统的公立高等院校的做法,强调培养以“学科主导的宽基础、厚知识”专业人才,培养出的人才能背书本知识,但结合中国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上岗工作能力很低,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一些课程不能有效的指导工作实践,理论与社会岗位需求相脱节。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不出来,而社会和企业不需要的还在重复培养,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划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新建本科高校都要向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转变。工商管理高校的课程改革由“学科导向”向“理论与岗位应用技能型”的课程转变,课程建设改革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商学院的课程群结构的改革方向,必须从中国的管理实践和人才需求出发,需要与行业、企业有更紧密的结合,课程设置贴近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增加更多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人文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某商学院从成立起,就宣布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在“应用型”,近几年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变革公立高校以往的以“学科导向”的“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群体系建设,努力做到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为此,提出明确的3+1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使其达到创新创业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零距离上岗。
3+1人才培养目标是基础理论比较扎实,具有创新创业和务实精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双强”,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人才。其内涵是3年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1年校内外的强化实训实践。面向实际与应用,体现了多元化校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两个体系”,抓好“两个结合”,做好“三个实字”。“2.2.3”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构建两个体系即: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实训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平台+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尤其突出必修的20门核心课程。学生必须完成20门核心课程并考试合格,才有取得毕业证书的基础,同时,还必须完成实践实习实训等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构建各专业可操作性强的校内外实践实训体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校内实训努力做到把“企业搬进校园”,校外实践努力做到把“理论应用于实战”。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由基础实践实训、扩展实践实训、综合实践实训三个层次组成,体现专业技能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单一到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其专业技能水平呈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走出校门,即是这个专业的“行家里手”,达到同类院校专业技能的一流水平,做到“零距离上岗”,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理论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后劲打基础,实践实训体系为学生提升能力打基础。抓好“两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教学结合,学生进口与出口结合。强调学好基础理论特别是核心课程,其课程设置突出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理论应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理念由过去以“理论知识为本”转变到以“理论+技能与实践”合二为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或者说是以“理论与专业技能实践结合为本”的学习。强调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应用、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统一,做到知行合一。
做好“三个实字”即:面向实际,突出实用,强化实效。面向实际是要到一线,到基层;突出实用是学用结合,应用第一;强化实效是可操作性强,有效果。检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要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只要能培养出专门化的技能性适用人才,我们就有竞争力,就能实现充分就业和创业。目前,某商学院和各专业已完成2014版3+1人才培养方案,其教学改革各具特色。理论教学课程有压有增,实践实训教学专门化、集中化,3+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突破。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设计与实施
(一)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3+1人才培养模式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要体现“学科导向”与“岗位工作导向”的有机结合,而不能顾此失彼,把两者对立起来。传统的以“学科导向”的课程向学生灌输“知识为本位”,是在“象牙塔”里闭门读书,追求“高精尖”的学问,严重脱离社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所学非所用,岗位职业工作能力很低,这是“学科导向”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但“学科导向”课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厚基础,知识面广,培养出的人才有发展后劲,特别适合研究型大学。而“岗位工作导向”的课程强调职业工作能力要素与工作岗位对接,以实现专业课程设计与工作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重眼前“功利”轻“长期后劲发展”,排斥“知识本位”,认为学那么多理论课程无用,独尊“岗位能力本位”,把“学科导向”好的课程内容也完全否定不要了,这种做法忽略了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不仅仅需要“岗位工作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也需要基本理论知识素养和职业知识;二是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这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支撑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厦。因此,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否定排斥“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否则,那便是一般的职业教育或岗位培训,或是社会上的继续教育培训;也不能单纯盲目全盘开出“岗位技能课”,要努力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否则本科高等教育的大厦将会倾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难以实现。在这样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相一致,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结构”,从而使课程群建设具有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专业与岗位技能相统一的特点,在打好基础理论特别是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1年校内外的专业岗位工作技能的实习实践训练,努力达到理论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双强”的目标。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设计与实施某商学院课程结构必须有核心课程20门,确保要把专业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开出来,同时开出与此相关的选修课程、综合素质教育课程、集中实践实训课程。课程设计比较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学科的广度与专业的深度比较相宜,注重德育和专业基础特色课程的开设,强化实践课程。基本形成3个课程平台和1个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课程模块。课程结构是理论课程占70%左右,校内外实践实训课程占30%。学生在4年的时间内,要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达到合格以上,可以取得18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0学分,校内外集中实训实践50学分。此外还要完成跨类选修课8个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5个学分,要求至少取得两个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或国家承认的其他等级证书。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取得合格成绩以上,符合规定的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设计方案,适当减少了理论课时,强化1年集中校内外实训实践,较大幅度提高实践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学分也有一定的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探索,使学生减轻了“经院式”理论学习,较大幅度增加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实践的学习,还给学生自由学习发展个人才能的空间,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培养了创新创业与务实精神,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落实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方案,特别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能型”教师队伍。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与实践“双能力”都强。但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基层实践工作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即请有基层工作实践经验并具有教学能力的专业骨干充实到教师队伍,选派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基层单位学习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师资队伍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缺陷。
2.加强校企互惠性合作,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选择适应本专业发展的合作企业,开辟学院、系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校企合作。比如,带薪顶岗实习、师傅带徒弟、合作进行产学研项目、开展技术开发、管理咨询、业务培训、课题研究、承担某些具体业务工作等。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扩展校外企业合作领域,保持校企合作基地的稳定。加强校企合作的感情交流和及时沟通,相互了解融合,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和业务联系网。校企合作关系紧密,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生产服务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
收稿日期:2014-06-12
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19)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与管理。
一、课程体系的确立
(一)分析“造价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梳理行业协会对“造价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有一项重要职能,即对造价员的执业与职业资格进行考核与管理――编写考试大纲、组织考试、认定与注册实施管理。《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大纲》分为《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和《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两个科目。第一科目《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有:(1)工程造价相关法规与制度;(2)建设项目管理;(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4)工程造价的构成;(5)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和依据;(6)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7)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合同价款的确定;(8)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调整。第二科目《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的考试大纲由各地方、各行业有关管理机构根据需要自行制定,送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备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了××工程考试大纲框架,其考核内容包括:(1)专业基础知识;(2)工程计量;(3)工程量清单的编制;(4)工程计价。
各省、直辖市根据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的大纲精神,也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与实际编制了相应的考试大纲,都与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要求相吻合,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是一致的。
(二)适合就业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目标
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及对企业实践专家访谈活动,分析“造价员”的岗位,整理出“造价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归纳出行动领域内容,将行动领域内容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在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与职业能力岗位对应的核心能力课程,以工作过程导向开发核心课程。[1]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因此围绕一栋建筑物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是课程体系的目标。一栋建筑物的工程造价一般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土建与装饰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造价类核心课程,可按照“识图―施工―计量―计价”这一工作过程建构课程体系。
(三)基于工程过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施工员与造价员岗位。为什么施工员成为造价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呢?因为熟悉施工流程及相关知识是从事造价工作的基础,而造价人员也多从施工员成长起来,基于此,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多从施工员起步。其中,施工员的岗位工作就是按图施工,进行施工管理。造价员的工作是进行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等,主要进行工程计算、编制工程量清单与工程计价文件等工作。围绕这两个就业岗位,以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学习任务途径,可开发出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见表1)
(四)其他课程
在确定主要专业课程后,可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公共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共同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基础素养。如将制图基础与CAD融合成建筑制图基础与CAD;在文化基础课程数学中补充概率统计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一些复杂性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问题;计算机课程中强化Excel知识的教学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
二、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体系开发完成后,在具体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建设上要进行精心设计。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工程造价核心课程的开发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层分析、三次转换、四级分解、多方参与等基本内容。
(一)一个中心
所谓“一个中心”,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为中心,以编制一栋建筑物的造价文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为目标,结合市场现状与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第一,设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类课程。如一栋建筑物的单位工程涉及的内容有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因此核心课程中也要对应设置,进行训练。第二,设置《钢筋算量》课程。在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中,因为平法的实施,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在整个工程量的计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一般施工企业与造价咨询企业中都有专门人员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同时,因为需求量非常大,一部分造价人员常以个人名义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单独承接任务,这样工作能得到社会认可,也有不错的经济收益。加之钢筋算量确实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因此将以往放在土建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钢筋算量内容单独分离出来开设一门课程――钢筋算量。第三,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工程量的计算是现在工程造价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如果说早期的工程造价软件解决了手工进行工料分析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的话,那么现在工程造价软件就是要解决工程量的计算电算化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很多工程造价软件企业已经或正在开发一些造价软件,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以便学生适应发展趋势。第四,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不断发展,从早期的竣工结算审核已经发展到现在的跟踪审核(跟踪审计)。这要求造价工程人员不光要能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文件、投标报价文件,更要能编制工程结算文件,并能与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的协商工作。因此,要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对学生这方面能力进行训练。
这些课程均为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而设置,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个中心服务。同时,相应其他课程的开设也是为这个中心服务,课程教学中要体现为专业服务及职业技能服务的精神。当然,必须说明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解决什么能力培养问题。
(二)两层分析
把课程开发过程分为职业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两个层面。学习领域课程是第一层面,由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内容后再进行转换配置,因此在课程开发时首先进行职业工作分析,即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分析;教学分析是第二层面,以教师为主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论分析与加工,设计课程内容。
(三)三个转换
将一系列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单元(或模块),并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训练内容。
第一个转换: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减法”,按照从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到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逆向归纳,形成由复杂到简单的三个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能力递减法”突显归纳性特征:一是终结性(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关性(选择合适载体,合并关联程度高的工作内容);二是非重复性(归纳出与某典型工作任务有关联的部分,形成一个结构完整、任务不重复的工作)与同级性(所合并的任务应当处于同一个层级上);三是支撑性(分析能力群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基础,对完成终结性工作任务的能力具有支撑作用,上一级能力对下一级能力支撑,形成新的能力体系)。如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分为项目初步、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电气工程计量与计价、通风与空调工程计量与计价。其中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过程又分解成给排水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确定、给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给排水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等。
第二个转换:从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增法”,按照从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顺向分析,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能力递增法”突出成长性特征:一是职业性(学习领域间的排序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二是教育性(学习领域内部结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穿插相关知识和技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三是连续性和递进性(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对象,进行递增培养,对知识的重构具有连续性,能力培养具有递进性)。如图1的《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
第三个转换: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运用“能力分担法”,划分学习领域的内容,构成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的出发点,是课程设计的二级培养目标,分担一级目标中的能力。然后依此进行教学设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步骤予以实施。“能力分担法”能实现知识的重构,体现了学习的均衡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学习目标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情境为导向,按照这一思路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四)四级分解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cor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becomes the key to construct professions.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mphasizes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Problems emerge in some curriculum systems,such a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With analyzing tasks and processes of vocational posts and determin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eaching projects,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rebuild or construct,to build the curriculum system with ability as the core,and to meet the goa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curriculum system;professional competence
1 引言(Introduction)
课程体系就是一个专业全部课程的综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关键,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2]。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等基层岗位,强调专业能力的训练[3]。所以从普通高校继承、压缩来的面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领域专业课程体系不能满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建设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和建设的思路,根据岗位需求确定专业能力,根据职业专业能力确立专业课程群。根据我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社会定位,提出了突出特色的专业能力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出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最后对未来更深入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展望。
2 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at present)
(1)受限于传统课程体系的结构和课程模式
传统课程体系特点是以知识理论体系和系统知识的传承为目标。其课程与面向职业能力的训练、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左。所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面向系统专业理论和系统知识学习的体系,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缺乏先进理念指导、违背认知规律
职业导向、工学结合、能力本位、学生主体、项目载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等重要原则,在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充分体现。专业课程体系往往按照专业的知识逻辑安排课程,没有按照建构主义学习观构建,不符合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初学者认知规律[4,5]。
(3)受限于人和教材
因人开课、根据教材开课是传统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照课本的名称和内容排列课程顺序,忽略教学目标。
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Ideas of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CNT)
(1)岗位(群)分析
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首先联合企业,双方共同以职业岗位群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确定了“建网、管网、用网”三个主要的岗位群和对应的任务,详见表1。
(2)确定职业专业能力
依据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专业能力分为三个层次: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详见表2。
围绕着这三个层次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课程体系建设个性化的原则,提出了“基本能力标准化、核心能力个性化、社会能力多元化”的能力培养理念,将其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主导思想。
(3)设置专业教学项目和课程
根据工作岗位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教学项目)的课程体系,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逐级分解成综合能力、单项能力目标,在课程中完成综合能力和单项能力的训练。在构建教学项目和课程设置的顺序时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在课程的评价考核时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详见表3。
(4)设置“理实一体”的课程内容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系统理论知识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散到每个项目中,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并开展教学,实现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4 结论(Conclusion)
课程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种持续的建设过程。随着课程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首先,还需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的需求做进一步的调研,完善教学项目和课程内容。其次,在强化能力训练的同时需要对学生自主时间学习引导,突出第二课堂的作用和地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参与自主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社会实习。最后,通过更广泛地参与或举办技能竞赛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将竞赛内容分解并融入到课程当中。改进后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达到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池瑞楠.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7):65-67.
[2] 张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3,(1):338-339.
[3] 谢锦平.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教育,2009,(8):45-47.
[4]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1):23-24;26-30.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化,关于职业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社会对人才需求及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角度出发,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由于高校所处层次不同、专业特点不同、所处地域不同等诸多差异的客观存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如何提高所设专业的竞争力成为探索和思考的核心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应该最终落到所培养人才的能力上,而在诸多的能力要素中,专业核心能力则是最根本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
一、以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专业核心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特征:(1)综合性。专业核心能力不是单一专门课程培训所能完成的,是培养体系中综合知识、综合素质的有机合成。(2)长期性。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学习和训练,短时间的培训不能形成。(3)成长性。专业核心能力随着拥有人在实践中的不断运用而增强,如果不使用将会退化。(4)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难以模仿,由一系列特定教育资源和系统培养方案所支撑[1-3]。
在实施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时,必须根据专业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然后再根据模块的组合设计课程,构成课程体系的框架,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以能力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建立教学模块。其基本设计思路是:首先,对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其次,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的、学生必修的、体现专业特征的,而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的、供学生选修、体现就业方向特征的。整个课程结构由于核心课程的内在结构和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具有灵活性、多样化特征。这种富有弹性的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有利于及时进行课程的更新,保持课程的最佳适应性;有利于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衔接;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以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选择学习方案和就业方向,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特色,首先应该体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职业岗位(群)工作所必须的高等技术和高级技能,并达到专科文化知识水平,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型、技艺型人才。高职人才规格的特点,决定其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如下原则。(1)坚持课程设置的“三个接轨”原则。“三接轨”即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接轨。因此,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应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同时,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应结合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2)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高职教育课程设置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需要对专业的高技术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并对能力进行分析和整合,建立职业岗位能力模块,研究每一能力模块中应培养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4-6]。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的优化
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计划制订时,我们不断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特别是突出培养学生的园艺植物的认知能力,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等生产管理技能,如《花卉生产技术》、《盆景与插花》各安排2周课程实训,《蔬菜生产技术》2周课程实训、《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与《果树生产技术》各安排2周课程实训,这些实训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课程体系。(1)“活模块、多方向”。园艺技术专业要吸取用人单位意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相互结合的三维结构的理论课程体系,以少而精的基础知识,核心主干的专业技术应用,广阔的交叉素质培养,实现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协调发展。要制定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相配套的专业理论教学环节。(2)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应用为目的,从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要求出发,根据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我们将课程分为花卉、蔬菜、果树三个方向。如花卉方向设置的有关课程有《花卉生产技术》、《盆花栽培技术》、《盆景与插花技艺》等;蔬菜方向设置的有关课程有《蔬菜病虫害防治》、《蔬菜生产技术》等;果树方向设置的有关课程有《果树生产技术》、《观赏树木》等。(3)突出“关键能力”的培养。专业教改方案突出主干课程的建设和关键能力的培养。(4)处理好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正确处理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在广度上应包括本专业大专知识素质的基本内容,不能遗漏;在深度上,各门课程要以大专水平的基本要求为度,加强针对性与实用上的精深。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探索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每门专业课程都紧紧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及学习小组通过自助式学习、角色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进行具体生产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教师的作用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与组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指导、监督(激励、答疑、纠正)评估学生学习活动为主[7]。如:
(1)项目教学法
以生产实际工作中的蔬菜生产典型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导入,从实践入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生产任务步骤,掌握技能。目前,项目驱动教学法已经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项目教学的工作流程为:
(2)任务驱动教学法
该教学法是应用于微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化,学生承揽了项目后,将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引导,师生共同创设工作情境、确定工作任务的内容和标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协作完成任务、进行效果评价。以面对工作任务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起点,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为教学过程的结束,每一个任务成为驱动学生学习的强效动力,学生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不仅向教师学习,还通过相互学习和自主学习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行动的积极性,学生经过不断思考、应用、设计、创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熟练了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其教学流程如下:
(3)案例教学法
是应用于微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受“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启发,利用可视化的多媒体功能,从一个实际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2.一体化教学改革
完善一体化教学,如蔬菜生产技术,学院购置了大量新设备,怎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另外,还要加大《蔬菜生产技术》课程的改革力度,真正做到将课堂搬进生产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同时进行,实现生产性课程一体化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改革,《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按照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于2008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改革考核方法
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转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考核学生除笔试外,在实践操作较多的课程中可以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如答辩、现场测试、现场操作、产品评价等,实现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着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起来,教师、学生、技术人员成为实施考核的共同主体,学生成绩由形成性评价成绩(70%)和终结性评价(30%)两部分组成。
(三)实践教学改革
1.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全面增强自己的职业能力。现在高职教学中,其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的管理、评价等环节都模仿普通高校,强调的还是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为了增强学生实际能力,园艺技术专业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实践课的课时从占总课时的40%,到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约达1∶1。同时,实践课程必须有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教材或讲义、指导用书,并将实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编入教学计划。在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时,要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根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要求对实验实训内容进行系统优化组合;跨课程的技能项目,要明确在哪门课程中完成,以保证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2.编写合适的实训教材
“贴近生产实际、适应生产需要、反映生产技术发展趋势”是高职教材的特色,结合专业方向特色,鼓励园艺技术专业教师编写合适的实训教材。2008年度编写了《蔬菜生产技术》和《食用菌生产技术》校本实训教材,2009年参加编写了由科学出版社承担出版的《植物学简明教程》。
3.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基地
目前校内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较为先进、完善的实训室,建有果蔬园、食用菌生产培训基地等。但学生的综合实训、动手能力环节仍然不够,需要建设更完善的蔬菜生产日光温室、果蔬储藏与加工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重点是建设完善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基地,争取建成河北省食用菌培训基地,为培养河北农村女性农业生产技能,建设新农村发挥园艺技术专业优势。
4.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根据不同的实训需要,先后与10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作为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企业接收专业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接收优秀毕业生就业,互惠互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后需要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增加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
四、小结
园艺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2007年立项为院级重点课题,2009年申报了河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专业建设要求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将重点放在课程群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实验教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建设,力求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使培养的学生能在行业内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同时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隋学圃,颜玉凤.关于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21):33-35.
[3] 迟恩武.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深化课程体系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1,(5):60-61.
[4] 黄加銮,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益[J].职业技术教育,2000,(1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