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小城镇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节点,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融合点。为进一步提升全州人居环境,改善乡镇发展面貌,为人民群众营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特色鲜明的人居环境,加快全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步伐,树立“生态立州、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彝州、宜居城乡”为主题,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并重、共同进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体提升,明晰责任、统筹推进”为主线,结合楚雄州乡镇规划建设和供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一、楚雄州乡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规划编制时间较早,层次不高,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地方民族特色,无相应的专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指导性不强,不适应今后乡镇发展的需要。
(二)大部分乡镇集镇供水设施和服务质量不高,水源不足,供水水质标准低,自来水管网严重老化,集镇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乡镇无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卫生差;县市级财政对乡镇的供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力量有限,项目资金筹措困难。同时,市场化运作的能力不强,乡镇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全靠政府组织建设管理,操作管理经验和能力有限,运行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差。
(三)乡镇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差,路灯、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环卫设施不齐、老化。
(四)土地报批困难,乡镇建设用地指标有限,无法满足乡镇建设发展需求。
(五)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集镇开发建设进度缓慢。
二、对下一步乡镇规划建设的建议
乡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城乡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乡镇、城市梯度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村人均占有资源,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功能设施、加强社会治理为重点,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增强乡镇连接城市、承载人口和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乡镇建设和发展水平,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建议:
(一)科学编制规划。启动新一轮重点乡镇总体规划修改,以县域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特点,科学定位乡镇在县域体系中的相应职能,合理确定乡镇的性质、功能和建设规模,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乡镇建设发展模式。
(二)完善乡镇功能。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共享、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乡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大乡镇建设投入力度,以路网为引领,加快乡镇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环境绿化、保障性住房等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科技、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乡镇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三)发展特色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条件,根据各自特色确立明晰的产业发展思路,按照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壮大乡镇域经济实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立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依托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名镇和民族村寨,发展文化旅游业及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产业。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小微型企业聚集到乡镇创业发展。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引导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培育发展工矿型、商贸服务型、农产品加工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经济强镇。
(四)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乡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落户限制,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村人口向乡镇和中心村梯度转移。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后,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五)提升人居环境。积极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大乡镇环境治理力度,探索融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新模式,新建和改造提升乡镇的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村集贸市场,以沿街建筑立面控制、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为重点,加大集镇面貌整治力度,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特色小镇。统筹协调好住宅小区、商贸街区、产业园区布局,积极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推广使用沼气、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强化河流、水库和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有效控制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等资源的保护管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建筑、特色民居等文化遗产。
(六)积极探索建设农村综合体。按照“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围绕农民安居乐业,依托“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从城镇周边入手,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建设一批农村综合体,努力建设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城乡融合、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构建县城、中心镇、农村综合体和美丽乡村相协调的新型城乡体系,尽快形成城乡统筹、产村相融、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引导农户适度集中居住,形成农村综合体的基础载体;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农村综合体持续发展支撑;加快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增强新农村综合体功能;着力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促进农村综合体社区建设;切实做好环境治理和保护,提高农村综合体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七)保障乡镇建设用地。一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二是认真清理空心村、工矿、砖瓦窑废弃地,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努力实现“城增村减”、集约利用土地,着力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三是认真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不断加大建设用地储备数量;四是加强拍卖集镇的国有土地,快速回拢资金建设基础设施。
(八)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到乡镇建房购房。在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统一建筑设计、统一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引导农村有条件的居民到乡镇或中心村自建住房。农村居民到小集镇建购住宅,对自愿退出旧宅基地进行整理复垦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补偿,奖补经费可从使用“城增村减”建设用地周转指标产生的级差收益中列支;同时可享受政府对农村居民建房的各种补助政策。进镇经商、创业和投资达到一定比例的农户,可享受建房住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扶持政策。
(九)创新房地产开发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集镇房地产市场,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乡镇开展房地产成片综合开发;支持乡镇商品住房消费,促进乡镇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对乡镇房地产开发建设相关规费,凡符合国家、省、州减免政策规定的给予减免。
(十)搭建融资平台。一是加快乡镇国有土地的开发力度,促使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将资金用于发展建设,来优化和提升集镇功能。二是引进民间资金参与建设,大胆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打破公共设施建设上的各种垄断,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条件和准入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无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实行有偿使用,积极引导农民、企业向集镇聚集,逐步建立起个人参与集镇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实现小集镇自我扩张、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十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透明规范的乡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对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融资、综合开发、滚动发展。引导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乡镇建设的支持力度。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体系,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将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产权“三权”作为农村抵押贷款融资抵押物,拓宽农民贷款融资渠道。完善住房按揭和抵押贷款的各项配套政策,开展农民和农民工住房贷款业务,为乡镇居民扩大消费提供融资便利。
(十二)创新管理体制。一是在理顺职能的基础上进行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集镇管理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二是健全乡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督促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组建机构,落实专职人员,使其保持稳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现从随机管理到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到长效管理的转变,努力把乡镇建设成为干净整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结束语
小城镇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是城市建设的补充,是地方乡镇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城镇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从本地实际出发,提高对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速小城镇建设进程,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参考文献:
[1] 王克强、马祖琦、石忆邵.城市规划原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 张京祥\罗震东.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是指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过程。其核心是微视频,是在网络教学大环境下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外,微课(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在国外,微课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各类学科,发展较成熟。而在我国微课才刚刚起步,2010年广东省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全国开展中小学微课竞赛活动,此后,随着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探讨,微课成为各类学校开发的教学新课题。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得到了全国31个省热烈响应,近500所高校参赛,参赛作品达3000多件,涉及几乎所有学科门类。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委属民族高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下,让少数民族学生从大一开始做好职业规划很有必要。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中南民族大学提交作品26件,课程涉及心理学、化学、数学、外语等多个学科,而无一件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在全国仅有6件作品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可见,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应用微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文件要求,中南民族大学自2008年10月开始,分别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与发展规划》课程,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每个课程18个学时。学校采用自编教材,引进锦程职业发展教育平台,让学生进行自主测试、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但由于社会、经济及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该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并亟需完善。
1、教学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及实践性,需要教师不仅重视理论讲解,更要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但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讲授都在教室进行,教师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践操作指导不足,无法真正达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
2、教师队伍有待完善。中南民族大学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队伍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以及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知识背景的优秀辅导员组成的教师队伍。但由于辅导员专业背景较复杂、实践经验少、职业规划专业知识不系统,加之事务性工作较多,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教学效果无法很好保证。
3、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足。许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都实行大班教学,一个课堂动辄百人,课堂管理难度大,课程需要做的体验式活动、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民族院校,全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状况差距较大,加之学生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大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微课与传统网络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1、开放性、自主性较强。网络可存储海量知识,任何人都可以浏览访问,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自主性较强。这是微课与传统网络课程的共通所在。
2、短小精悍、方便学习。微课时长在10分钟左右,其资源容量也较小,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vniiv、fly等),加上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教学课件(微课件)、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等资源也只有几十兆,方便学生下载播放及保存。传统的网络课程大多以45分钟为单位,时间较长,教学目标较多,学生不一定有耐心看完。而微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自由灵活安排时间,效果较传统网络课程好。
3、教学目标集中、针对性强。微课的教学目标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或者难点展开的,一事一课,目标单一、集中,主题突出,针对性较强。传统网络课程是以一堂课为一个单位,将传统课堂搬到网络,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较多。而微课可以将传统网络课程的目标及重点分解,主题更加突出,针对性更强。
三、微课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1、搭建平台。微课的应用必须依托网络平台,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网站下设中南民族大学精品课程网,对学校申报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展示,内设课程简介、师资队伍、课程课件、课程录像、导学练习等板块,学生可直接登录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技术较成熟。利用已有平台,将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纳入教务处精品课程网,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丰富校园网络课程形式。
2、课程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的开发,必须做好充分的课程规划。科学合理且具有切实指导性的规划,是微课开发的关键。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课程的规划,需由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集合相关专家、教师对微课课程的选题、课程设计、授课过程进行精心布置、合理规划。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课采用自编教材,课程分为八个单元四个模块,包括自我认知(职业兴趣探索、职业性格探索、职业技能探索、职业价值观探索)、职业认知(职业世界探索)、职业生涯决策及职业生涯管理,每个模块都有重难点,我们可以选取每个章节的重难点部分进行微课拍摄、加工、报送、。
另外,在课程规划中,还应注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学生特点进行微课设计。“高校在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来设计教学内容和分配学时”。我们可以将微课内容扩充,不仅对教材进行微课设计,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为正在修读这门课的学生和对职业规划有困惑的学生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3、组织微课制作培训。制作高质量、精品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需要对教师进行微课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微课制作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学校教务部门还应对教师进行微课平台的操作培训,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微课平台的开发和建设,让微课更好地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帮手。因本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本门课程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学校可以聘请校外公司、企业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曾多次聘请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相关专家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课教师进行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还应加强培训力度,最好能对教师进行实践性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微课录制与上传。微课的录制方式可以根据技术及讲课方式划分为“软件式”、“录课式”及“混合式”。几种方式中,比较常见的微课录制方式是“录课式”,即用摄像机录制教师讲课的全过程。中南民族大学有专门的录播教室,录制微课视频较方便。在录制过程中,应遵循引入快速、线索明晰、语言简洁、总结干脆的原则,将课程在短时间内圆满、高质量完成。此外,教师在着装、教态方面也要注意把握。微课录制完成后,可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剪辑并上传到精品课程网。
5、交流提升。微课开发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后期的专家点评、讨论交流、学生反馈中不断进行修改、提高。微课的开发离不开学生的实际需求,微课的应用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可督促学生由传统被动听讲的课堂模式转向自主学习的模式,另一方面又极大地补充了课堂教学,让大学生职业规划课能形式多样,内容创新,让教师在课堂上把更多精力放在答疑解惑及个性化探讨中。
四、微课应用在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意义
1、网络教学背景下,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网络课程是教育资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开设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为我国发展网络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随着网络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网络课程开发是各类学校、各类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微课是在网络教学背景下产生的区别于传统网络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对各类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2、传播及时,受众面广,不受时空限制。“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得以通过网络得到更大范围、更远距离和更快速度的传播”。中南民族大学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能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有职业规划意识。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会根据学习、实践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不断发生调整,这就需要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必须具有阶段性、长远性。简便灵活的微课可以随时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职业规划教育的需求。
3、丰富教学形式,弥补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微课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时间碎片化、需求个性化的需求,学生利用线上教学,更好地弥补课上学习的不足,并可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学习反馈,深化学习,且微课的内容设计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可以让学生得到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对教师而言,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利用更多课堂时间进行讨论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个性化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课外实践教学经验,微课的短小、针对性强的特点,对教师的课程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督促教师的专业化学习。
网络课程开发是网络化背景下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微课的灵活性、简便性特点也决定了其必定会成为网络课程发展的又一新方向。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实践性、灵活性、个性化较强的学科,特别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占大多数的民族高校而言,利用网络的力量拓宽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教学方式,推进课程建设,形成民族高校独具特色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及努力的方向。
(注: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辅导员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民族院校人文素质类微课开发与实践”(编号SCUN1314
A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十一五”以来,承德县紧紧抓住小水电代燃料和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难得机遇,转变思路,创新机制,以水电开发为龙头,兼顾城市防洪、河道治理、土地开发和生态景观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水电事业,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全县水利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到2010年底,全县建设水电站5座,总装机达到9460千瓦。
1 拓展思路、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农村水电发展规划
为了保证全县水电开发建设科学合理,坚持 “以滦河干流梯级水电开发为依托,统一规划,逐步实施,县城优先,向外扩散。在老牛河实施上游建库,下游建坝,同时带动实施河道疏浚、堤防建设、水面绿地景观以及两岸道路、土地开发等综合整治工程”的规划建设原则。高起点、大手笔、远谋划,就资源开发、环境建设等方面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坚持兴利与除害结合,开发与保护并重,治水与办电协调发展,以小水电开发为龙头,兼顾防洪、灌溉、供水、旅游等综合效益,充分体现“以电代燃、以林涵水、以水发电、以电养水、水电互济”的可持续发展思路,组织一批素质高、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开展全县水电开发规划工作,并请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关方面资深专家论证、咨询、审查,先后完成了《承德县新农村水电电气化规划》、《承德县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划》等一批发展规划,为全县水电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打下了良好基础。
2 活化机制、强力推进,不断扩大水电建设成果
承德县属于山区贫困县,发展农村水电建设,关键是解决资金问题,保证建设投入。为此承德县完全打破过去水电开发“国家投入,集体建设,当地管理”的老套路,全面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筹资办电,采用股份制形式进行集资、融资,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先后有省水电公司、北京天福衡置业有限公司等多家金融企事业单位参与我县水电开发建设,累计融资近4000万元,为全县水电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按照“抓大放小,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科学调度,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规范运作,保证了水电建设过程张驰有度,紧而不乱,稳中推进。通过努力,全县以滦河梯级水电开发为重点的水电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到2010年底,全县新建水电站3座,总装机为8200千瓦,技术改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为960千瓦。
3 统筹兼顾,延长链条,注重发挥水电开发综合效益
通过近年来的水电开发建设,不仅推进了农村电气化和项目区以电代燃料进程,而且在防洪、灌溉、生态恢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等方面均显现出良好的综合效益。
目前建成的滦河二级电站就已经体现出以下几方面效益:
一、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园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一)大量闲置二手商品需求。每年的毕业季,也是一年一度的二手商品交易盛会。时间大多在5月至7月,6月下旬达。此时正是非毕业生最忙的时候,他们正准备四、六级考试和期末考试,也恰好是下学期的教材征订时期,这时大多学生对旧教材有所需求,还有大量低价的电子、生活用品,吸引了很多学生的眼球。但由于忙于考试和期末经济紧张,很多东西都被破烂收购者囊裹而走。
一方有闲置的物品,另一方则存在隐性或主动的需求。试想如果有一个校园电子商务网系统提供平台,这样不是能够更加有利于资源的分配和整合么?这些都给校园电子商务提供了无限商机。信息是否能够顺畅地在供需双方之间流动非常关键,对校园电子商务而言,其自身的信息传播优势:经济、集中、相互反馈,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难题。
(二)校园网络订餐需求。近20年在家生活形成的饮食习惯,使大学生入校后很难改变饮食上的口味选择,学生常常抱怨食堂伙食太差,学校周围的饮食店、小吃店、风味饮食摊却因物美价廉赢得广大市场。另外现在上网的大学生,有很多都是废寝忘食。即使不常上网的大学生也大都喜欢晚睡晚起。尤其是在周末,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经常错过学校食堂的就餐时间,于是很需要一个方便的方式能够满足他们这种不定时就餐的需求。
而网络订餐方便快捷,还可以送餐上门。如果将网络订餐作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园电子商务的经营项目,与学校周围的餐馆建立订餐业务,一定能吸引学生消费群体,打造网站人气,为网站的综合发展做宣传,更好地搭建校园电子商务平台。
(三)旅游订购需求。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很多大学生热衷于外出旅游。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旅游消费高居榜首。在多个专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4%的大学生在假期参加过旅游。有40.4%的学生平均每次旅游花费在500元以上,其中花费在1000元以上的占34.9%。学生集体旅游,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另外还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长自己的见识,因此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电子商务平台可联合校办企业—东亚旅行社来承揽此项业务,提高校园电子商务网站的知名度,甚至吸引校园周边市民也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
(四)网上超市需求。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距离城市中心商业区距离较远,且校内超市价格也普遍比市区内的超市价格高,对学生的购物消费造成了一定的制约。这为校园网上超市的出现提供了契机,一方面可以吸引各大商家加盟,平衡食品、日用品价格,还可以创建校园电子商务品牌旗舰店,出售生活用品,小到零食、饮料、玩具、学习用品、蛋糕、鲜花。大到电子产品、电脑耗材、电脑软件、学习工具等。比如说电脑、手机、电子词典等都是校园热卖产品。在高校内。旅游、电脑、手机、恋爱可以称作是大学生的四大消费,消费额度早已超过了日常吃饭和购买学习用品的花费。另一方面还可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店,锻炼自己的经营能力。特别是对于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这将是一个挑战和锻炼的机会。
(五)大学洗衣信息需求。
目前集体宿舍的洗衣问题一直是个让年轻人挠头的难题。买个洗衣机开销不小,而且只能搁在走廊里,你用他用很快就坏了。老是将衣服拿到外面的洗衣店去洗,不仅麻烦,而且显得过于奢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园平台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后勤公司联合打造校园电子商务网络洗衣房,派专人管理,提供免费上门取送服务,让利于学生,并且有利于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校园电子商务设计规划
(一)员工规划。选拔一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加入到校园电子商务体系中,负责校园电子商务系统运转所需的系统维护、后台管理、物流配送、财务等环节的工作,根据体系中各环节的任务和要求进行技术培训,组成小组,分配任务,定期检查。
(二)系统模块设计规划。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和需求分析,实用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技术,分模块分需求组建系统。
(三)配送设计规划。电子商务配送可以结合本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充分利用校园内优势,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的成员也可由贫困生组成,给他们勤工助学的机会。
(四)支付流程设计。1、可以与总务后勤部门联系加入校园卡联盟系统,利用一卡通实现费用转移。2、可以采用国内比较成熟的电子支付平台(如支付宝)来实现。
(五)广告设计方案。现在传统的消费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要让学院广大师生接受校园电子商务,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以改变传统观念。可通过宣传单、校园宣传栏等,在短期内提高网站的知名度;还可通过BBS布告的张贴及讨论区的互动将信息瞬间传遍校园。
综上所述,校园电子商务是网页设计训练项目的重要项目,为大学生校园创业提供优良机遇,具有广大的市场需求和完整的可行性,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设计与推进。
参考文献:
1.回顾整理,凸显特色,构建校本化课程框架。
年初,学校领导班子将课程改革十年中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统整,总结并提炼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经验,形成青岛延安二路小学校本化课程框架。具体是: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校本化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其中,基础型课程包含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需要老师们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拓展型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为突出学校特色,有自编教材的四门学校课程,即《足球你我他》、《美丽的榉林》、《经典诵读》和《班级学习心理》。而选修课程是本年度我们着力研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实施“1+1”课程开发工程,引导教师发挥所长,在胜任一门基础型课程的前提下,自主开发一门学校课程。探究型课程是依托综合实践和学校主题教育活动而生成的有具体研究主题的课程,如:校园里的浪费现象、声音与健康、我眼中的绿色食品等。
2.校长示范,达成共识,提升校本化课程执行力。
我们认识到:校本化课程建设不仅是学校管理者的规划愿景,更需要全体教师积极融入和学生的高度认可。为此,学校以“延二讲坛”为平台,孙军校长和三位一线教师同登讲坛,开启了课程建设培训的第一讲。孙校长以《青岛延安二路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解读》为题,从课程建设关键词解读、校本化课程建设框架、课程实施路径和措施、课程实施评价四个方面,一一向老师们讲解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具体操作方法,引领老师们认识课程,走进课程,胜任校本化课程的研发与具体实施。语文、数学两位教研组长就如何二度开发国家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一主题,与老师们做实践层面的经验交流。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的课程培训旨在让全体教师明晰学校课程建设远景规划,凝聚力量,提升一线教师校本化课程的执行力。
二、以教师发展为目标,探索校本化课程教学模式
1.应用与开发并举,丰富学校课程内容。
学校以“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及时总结、整体推进”的思路,将《足球你我他》、《美丽的榉林》、《经典诵读》和《班级学习心理》四门学校课程作为课程框架中的必修课程在1-6年级中开展。同时,学校实施“1+1”课程开发工程,即:每位教师不仅要胜任国家课程,还要根据个人专长申报开发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地方特色、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专业水平等因素,由教师依据已有的学校课程二次申报参与执教或开发,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审定确定学校课程任课教师,成立各课程编写委员会,改编或使用已有的学校课程,并且筹备编写各门学校课程《教学参考书》,为学校课程的教学提供依据。当下,学校开发了智育发展类、生活技能类、艺术素养类等6大类19门的学校课程。学校课程《足球你我他》荣获市北区十门示范学校课程,并推荐参评青岛市优秀学校课程。
2.课题与教研并重,体现地方课程的地域特点。
一是,开展基于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小课题研究”,加大研究深度,注重研究价值,本学期重点作好小课题研究的研讨、总结和提炼工作。二是,开展“教学录像+教学反思+教例评析+教学再设计”的1+3地方课程教学评析活动,促进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倡导教师关注课程开发故事,及时提炼及时总结,积极撰写地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增强教师对本课程的理解和领悟。
3.传承与创新互补,提升三级课程的实施水平。
长期以来,学校立足实际,建立以教研组为“点”、单学科为“线”、多学科为“面”的“三级”互动教研模式,有效地推动校本研究工作。
三、以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构建特色学校课程文化
学校本着“健康、合作、快乐”的理念,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确立了“以足球为龙头、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了 “健康、参与、快乐”的足球文化理念。
1.重视足球课程研发,打造精品课程。
学校成立“课程研发中心”,明确了“以足球文化为主线,以足球技能为辅助”的足球课程开发原则,制定了学校课程《开发管理手册》,明确了《足球学校课程开发方案》,建立了《足球学校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学校教材《足球你我他》的编写分为正文、相关信息、丁当知识角和足球小故事四个部分,涉猎足球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学科领域,让学生感受其丰富文化内涵。
2.深化足球课程实施,推进多学科渗透。
二、建设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相辅相成,两者存在必然联系。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升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保证。近3年来,本课程组先后晋升教授2名、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各1名,获得博士学位教师3名,既逐步扩大了教师梯队的高学历、高层次比例,又不断强化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技术操作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等,为课程师资的丰富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2.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体系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材选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精品课程的“含金量”。关于教材建设应从两个层次来考虑:一是选用当前出版发行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材;二是争取自编高水平的教材。目前,本课程主要依托教材《新编地理教学论》(杨新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为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师范类地理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①本教材在全国最先提出对地理教材的分析和加工,并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论述。②“地理尝试教学”模式是作者主持的教学实验,并在全国首倡的。③以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情况为依据所构建的、全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分类体系,是国内外首次提出。④本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素质、地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⑤本教材具有突出的可操作性。学生学习本教材并结合教师联系实际的讲授,对从事中学地理教学有很大收益。本教材在湖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白城师范学院、咸宁学院、内江学院、德州学院等院校交流、使用,获得一致好评;并被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确定为全省中学地理教师必读书目。
3.实践性教学环境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突出师范特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程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营造实践性教学环境:一是抓住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课实验室建设的机遇,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建设一步到位。二是现已建成7间微格教室,为学生的师范技能培训提供了平台。三是充分利用和有效融合社会资源,与湘西北绝大部分中学保持广泛联系,建立了6个教育实习基地,其中湖南省优秀教学实习基地1个。这为本课程组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另外,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先进的教学资源;还通过在线讨论、远程答疑、远程布置作业和提交作业、远程考试和评卷、邮件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教学内容及解决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其重点内容是地理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地理学习心理过程、地理教学过程、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方法运用、地理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难点内容是如何通过教学加强学生从事地理教学的基本功训练,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师范素质,如地理教学基本功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三板”教学能力、教材研究能力、地理课件制作能力。为此,课程组采取的解决方法:①通过“微格教学”改进学生教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②通过对中学地理教材的分析,提高学生教材研究能力。③通过“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课程的学习,提高课件制作能力。④通过课外分组试教,提高“三板”教学能力。⑤深入中学地理课堂,观摩专家讲座,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障,也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组在创建过程中,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创新地理尝试教学法,经常运用愉快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②持续开展“微格教学”,训练学生的教态、培养他们的胆量和对教材的分析、初步学习运用地理教学方法、掌握基本的课堂教学规律。③改革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使用标本、模型、仪器、地图、地球仪、录像、电视等诸多教具,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既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增强直观性,又反映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打下基础。课外,经常深入常德市中学课堂听观摩课,时常邀请有经验的中学教师来我院开办讲座,与学生一起讨论。评价上,既通过课程考试来考察学生的条件性知识,又通过学生讲课、说课、评课等形式考察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如将学生课堂答问记入平时成绩,这是本课程教学手段改革突出的一点。
6.保障措施与管理制度
健全的保障措施与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校长期重视课程建设,着力打造课程品牌。2004年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和“精品课程建设实施计划”,明确提出了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措施、建设标准及建设管理。2011年,学校将“课程建设”作为年度中心工作来抓,并专门出台了“‘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使全校每一门课程都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一批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目标。今后还需要成立专门的课程管理小组,一方面协调解决课程维护中的现实问题,如课程编排、教学大纲修编、课程内容调整、试题库更新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另一方面逐步更新和丰富课程资源信息,提高课堂资源的运行效率,进一步保障精品课程的运行质量。
三、建设体会
1.课程建设的特色
本课程创建的特色是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课程教学中有机整体的4个关键性问题:①为什么教―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确定,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学生学有所成。②教什么―内容:教学内容必须为提高学生师范素质服务,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服务。③如何教―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④教得怎样―评价:对学习评价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既要重期末考核,更要重平时考查;既要重考试成绩,更要重师范素质的高低。
2.课程建设的动力
科学研究是地方高校课程建设的根本动力,精品课程的建设尤其需要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地理教学论》是一门应用性突出、时效性较强、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紧密的课程。因此,任课教师的科学研究及其成果在课程教学中的转化已成为课程建设的基本动力。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升教学。尤其是要紧跟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步伐,实现科学研究主题、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地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完美对接。
3.课程建设的机制
“真人教育”,指通过本真教育培养时代真人。而所谓本真教育,就是对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超越的教育,是回归教育本源,皈依教育本质,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需求与成长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的教育。
“真人教育”之“真”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从事物的本源上去理解,强调“本体真”,即“真人”具有真品格,坚持本色的自我、真实的自我;二是从“真”与“假、伪”的对立上去理解,强调“外在真”,即“真人”致力于求真,不懈追求真知识、真本领。因此,“真人教育”的内涵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真人教育”是从儿童主体的真实性出发,促进主体真实发展的教育,主张开放的育人途径,关注孩子的真实需求,尊重孩子的自由人格,还孩子以天性。其二,“真人教育”是教人求真的教育,主张传道真知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际中,从社会实践中追求真理,以科学精神探寻真知识,掌握真本领,解决实际问题。总的来说,“真人教育”从“本体真”与“外在真”两方面对“真人”做出了具体要求,旨在培养具有真品格、真知识、真本领的内外兼修的时代“真人”。
二、“真人教育”创生行动
1. 基于“真人教育”的课程建设行动
我校致力于课程的整合与改革,构建“至诚至真・砺励真人”大课程观。
“真人教育”课程坚守“诚”与“真”的目标,以课程为载体进行文化熏陶、活动磨炼、实践体验、探究学习、综合打造,落实“四敢四善”的具体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真、善、美”品质、“知、行、意”合一的“真人学子”。
我们依据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要求,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建构“真人教育”的《学科文化拓展课程》《励真校园环境课程》《龙狮精武文化课程》《至真至诚创新课程》四个系列共16个课程板块,约33门课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发与实施。为了满足学生的成长,我们建构起学校“真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真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学生在这里能够体验到文武双修、德艺双馨的教育,有利于实现“和而不同,群生共长”的教育愿景。
2. 基于“真人教育”的课堂改进行动
学校以“真教真研,互助互动”为课堂理念,“真研”中的“真”指精、细、深,“研”指研学生,研教材,研背景;强调教学前,教师以及年级备课组要对学生的学情、个性特点、学习氛围、学习教材、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真教”中的“真”是指减、简、兼,“教”是指自教,互教,导教;强调教学时,教师要减少自己的讲课时间,简化教学内容,兼容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转变学习与教学理念,让导学成为常态。“互助”是指补充,融合,支撑,强调在课程设计时,要考虑到考试课程与非考试课程的融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补充,生本课程与师本课程的共生。“互动”是指灵活、动态、弹性,强调在课程实施时,要考虑到时间弹性、形式灵活、模式动态的课程实施模式。
在课堂改革中,学校倡导“和而不同”,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和”是共性,“不同”是个性,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和”――小组合作,着眼于“不同”――良性竞争,你追我赶、共同成长,养成考学善思的学风;而教师则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点”,采用不同的后教策略,发挥画龙点睛的教风,提高课学质量。基于此,学校逐渐构建了“三导四学・智慧课堂”研学后教课堂改革模式,推进真实、朴实、扎实的“本真课堂”。与此同时,为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课堂改革中,各学科围绕不同主题开展课堂改革,如语文科组的《小学语文阳光课堂实践研究》、数学科组的《小学数学学科问题解决“后教策略”的案例研究》等。
3. 基于“真人教育”的德育创新行动
“真人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学校德育,以“至真至诚,互助互动”为行动导向,致力于培养学生要做天性纯真、率性明朗的真人,乐做品行真诚、崇善尚美的真人,爱做探求真知、追求真理的真人,愿做知行统一、内外兼修的真人,即培养“四敢四善时代真人”。
我们以广州市阳光评价实验学校、番禺区幸福教育实验学校为契机,通过四大品牌活动(“心之感恩”校园活动、“诚信伴我行”体验月活动、“尚善尚美”系列活动、真人宣誓系列活动)、五大节日活动(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辩论节,艺术节)、“真情・真艺・真知”小真人评选活动、龙狮特色活动,构建了富有生长气息的、人文气息的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真正让德育走向人本,走向心灵,走向温馨,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彰显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 基于“真人教育”的文化建设行动
1.供给结构失衡
一是“产能过剩”。2006―2015年,我国平均每年师范毕业生为70.16万人,而平均每年录用的中小学教师仅为24.85万人;不容忽视的是,每年录用的中小学教师中,至少20%来自非师范类专业,师范毕业生的录用数量仅占毕业生总量的27.89%。
二是性别失衡严重。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27所师范类院校的万名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师范生男女比例差距明显加大―女生达65.3%,男生仅占34.7%。山东省2015届师范毕业生中,女生29307人,男生9188人,女生是男生的3倍多。
三是学科分布不合理。一些长线学科如语文、数学学科教师相对富余,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相关学科教师短缺严重影响着中小学教学质量,也对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供给组织消散
一是教师教育中心地位丧失。师范院校转型综合院校或综合性发展带来了非师范类专业的数量增加,使得师范类专业原有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在资源占有与分配比例,以及学校发展决策中的角色地位和话语权等同步降低。
二是培养组织肢解。高校发展的综合化直接造成师范类专业办学主体的下移,由原来校级统筹、以校为主的集中办学,转变为多头并举、以二级学院为主的分散办学,师范类专业培养合力因分散和受到挤压明显下降。
三是实训基地缺损。一是责任缺损,中小学承担教育实习的非制度化,难以调动实习承担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需求缺损,部分师范生到非教育系统的就业取向,就业考研的刚性要求,造成实习流于形式,实习基地名存实亡;三是建设缺损,分散实习的组织方式,不利于实习基地系统性、规范化建设。
3.供给质量滑坡
新任教师岗位胜任力堪忧。一是学非所教,有的新任教师所学内容与就业学科不对口,有的虽然对口,但首岗胜任能力严重不足;二是教无办法,“不会教”“教不会”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技能面窄,除主教学科外,班队活动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文体特长等明显不足。
二、教师供给困境的原因分析
1.省级统筹主体缺位
供源于需,科学的供给结构取决于在明确需求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统筹。
从目前体制看,中小学教师需求数量等于中小学校教师编制总量减去在编人数;而编制总量的设置掌握在地市人社和编制部门。
中小学教师供给主要来自高校师范类专业和部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高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数量主要取决于高校自身在上级下达招生计划总量内的调配;高校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供给具有不可控性,但其每年每地区考入数量且分布在音体美以外学科的基本特征,可为师范毕业生数量调控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的问题是,高等院校与地市人社、编制部门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统筹教师供需双方的省级主体缺位,有效的教师供需信息网络平台尚未建全,双方对教师供需信息的掌握存在极大的不对称。
2.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滞缓
一是对建设什么样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仍旧迷茫。传统中师、师专、师范类本科院校三级教师培养体系打破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师范教育大学化,师范院校综合化,教师教育边缘化;转型期教师教育何去何从,缺乏系统设计。
二是谁来建设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没有明确。省域内谁来统筹教师教育工作,高校内如何整合优化教师教育资源,校外实训基地如何治理更为科学,诸多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三是对如何确保师范生的培养供给质量缺乏监管。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就业率低、口碑差的高校、其他类学校或专业,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
3.校地协同培养执行不力
一是协同培养的机制缺乏监管。协同主体会议多,协议多,落实少,效果差;缺少有效的评估督导机制,协作结果的优劣对协同主体影响不大。
二是协同培养内容不够全面。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设置专业、创新招生办法,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的系列内容没有明确。
三、教师供给困境的破解策略
(一)充分发挥省级人民政府的特有功能与上位优势
省级人民政府统筹教师供给工作具有上位性和针对性等优势。上位性,是指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教育厅(局)对辖区内省属高校具有直接行政权和业务指导权,对辖区内市地政府组织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具有直接领导权和管理权;针对性,是指各省份基础教育发展阶段不同,教师供需各异,以省份为单位研究教师供给,有利于因地制宜,增强实效性,克服“一刀切”“齐步走”。
(二)统筹省级有关部门的教师供给职能
在省级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立教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教育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教师供给职能;负责规划、指导省域辖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预测并规划教师需求数量和补充机制;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及学科专业布局,调控教师培养的类别和数量;整合优化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创新资源共享
机制。
(三)推进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1.整合高校内部教师教育资源,建立教师教育学院
在原有教育学院(系)基础上,整合优化校内教师教育资源,组建独立实体单位;院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主要负责全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招生计划制定与落实、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施、教师教育课程师资配置与管理、学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教师教育改革与实验等工作,全面统筹教师培养工作,确保教师培养质量。
2.优化高校和地方教师教育资源,建立省级教师教育基地
以教师教育学院建设为载体,采取校地双方共建、共用、共管方式,优化高校属地中小学校、教研室、教科所等教育机构优质教育资源,组建教师教育基地,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是集教师培养、培训、研究、交流为一体的教师教育的主渠道,主要负责地方教师培养资源的供给与协调,包括优质教师资源、课程资源、需求信息资源等;基地主任由高校副校长和教育局长共同担任。
3.整合区县教师教育资源,建立县级教师教育基地
整合县域内教师进修学校、教研、教科研、电教等教师教育资源,组建县级教师教育基地。统筹县域教师教育工作,协助高校完成师范生见习和实习的安排、指导和管理;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配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本区域内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为教育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等。
4.遴选优质特色学校,健全实践实训基地
以教师教育学院建设为载体,采取校地双方共建、共用、共管方式,全省统一部署,坚持需求导向,上下联动;由高校与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遴选优质特色学校,作为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学校;具体承担师范生实践、实习任务,参加教师培养研讨,兼授师范类专业课程,评估人才培养质量。
(四)改革生源遴选方式
一是设置免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实行提前批次录取;二是实行初中起点六年、七年一贯制订单式培养,招录优秀初中毕业生;三是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的方式,选拔优秀在校大学生进入师范类专业学习;四是保障男性生源比例,克服性别失衡;五是实行“高考、会考、面试”相组合的“三位一体”招生机制,把高考成绩、会考成绩、校考成绩按5∶2∶3的比例,汇成高校招生总成绩。
(五)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强化用户意识,凸显政府统筹职能,建立政府、高校、中小学校(GUS)三方联动机制,深化全面合作内容,提升教师培养质量。重点推进校地联盟系列活动。
一是校地联盟―课堂对接:把中小学课堂全建制进入大学教室,使高校师生零距离感知中小学课堂,感受中小学教学文化,实现小学师生和高校师生四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多元互动。
二是校地联盟―协同教研: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课程建设、教学项目等开展合作研究,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深化教师团队合作。
三是校地联盟―兼职任教:推进校际之间的师资队伍交流,高校教师教育者直接担任小学课程教学,小学优秀教师兼教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互惠双赢”的教师教育共同体。
四是校地联盟―资源共建:每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省财政拨款分别为300万元,高校至少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主要用于基础条件建设。
(六)强化实践实训,提升从教素养
整体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把教育实践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建立以教育观摩见习、校内模拟实习、校外集中实习和小组研习为主要模块的实践环节,与理论学习实现“双轨并联”,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实践内容。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队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丰富师范生教育实践体验,提升教育实践效果。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并随文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标准》的颁布是对传统‚老三门课程模式的颠覆,是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按照常识地理解,教师教育课程就是培养教师所要开设和学习的课程,这样的理解根本无法触及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质。《标准》对‚教师教育课程这一概念做出了明确界定,它专指教育类课程而不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这一规定性定义使‚教师教育课程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而免受相关课程概念的羁绊。教师教育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师范教育意义上的‚师范性,也正是如今教师教育专业的学术性问题。这解决了教师教育大学化之后,教师教育在大学学科制度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因为大学是学术殿堂,没有学术性的所谓专业教育不得不降格到职业教育层次。教师教育课程就是体现教师教育专业性的课程。有学者对《意见》进行解读,认为‚‘学者即良师’的教师教育质量观正在逐渐转变,教师教育的专业地位逐步确立。可以说,《标准》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标准》从‚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领域分别针对幼儿教师教育、小学教师教育和中学教师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基本要求。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方面,对幼儿教师教育、小学教师教育和中学教师教育分别规定了6个学习领域,并对最低必修学分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中学教师为例,6个学习领域分别是‚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和‚教育实践。6个学习领域并非6门教师教育课程,而是课程领域。在每一个学习领域,有若干个建议模块,以‚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学习领域为例,建议模块有‚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研究方法‚教师语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建议模块也并不必然对应课程名称。在每一建议模块最后的‚等字给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留下了足够的发挥空间。教师教育课程不再是‚老三门,也不是4门或5门,而是一个开放的课程群或称课程菜谱,从而使未来教师获得较大的课程选择权。按照这样的课程改革思路,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高等院校的教育责任在于建设教师教育课程群,给未来教师提供一个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菜谱。以《标准》为标志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新进展提出了教师教育机构的组织变革诉求。‚老三门模式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者和责任者是明确的,但在新的课程模式下,菜谱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实体意义上专业之间壁垒森严的界线。面向全体未来教师甚至在职中小学教师,教师教育课程集群化,课程建设者多元化。
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领导、管理和组织如此庞大的一个课程群建设任务?如果答案是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高等院校,那么,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因为教师教育大学化之后,传统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为综合大学,承担着多重教育和社会职能,教师教育只是其中之一。现实问题是,没有专门的机构和队伍来思考教师教育问题。‚教师教育者是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具体执行者,他们分散的组织归属使其无法建立统一的制度性身份认同,建立专门教师教育机构势在必行。因此,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要求高等院校建立专门机构来领导、建设和管理教师教育课程,以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
二、院校组织变革滞后性的主要表现及其归因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教师教育大学化、传统师范院校综合化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只有通过组织变革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标准》,进而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更具体地说,就是要在高等院校内成立专门负责教师教育的学院或职能部门,它们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朱旭东教授认为,‚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是我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组织结构重大选择。[6]从教师教育学院的建设情况来看,其一,建设教师教育学院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进入21世纪以后,部分国内高校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但是,还有大量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的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成立教师教育专门机构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仍然按照传统师范教育时代的教师培养理念和管理模式来组织当下的教师教育。其二,建设教师教育学院的实效性不尽人意。部分院校所设教师教育学院只承担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任务,专门负责策划、申报、组织‚国培‚省培计划。实质上,教师教育学院就是教师继续教育学院,是移植到高等院校内部的原‚教育学院。
如此一来,高等院校内部的教师教育资源并没有有效整合,教师教育职前、职后的一体化理念并没有落实。其三,教师教育学院开展工作举步维艰。在高等院校,学院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层级,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载体。按照对高等院校院系和专业的一般理解,在四年制本科教师教育方案中,教师教育学院无法聚集自己专属的受教育者(即未来教师和在职教师),也无法承载培养未来教师所需要的全部师资力量。教师教育学院的工作具有比较鲜明的行政性,它的主要职能就是面向全校,组织协调各种教育资源服务于教师教育。这使得教师教育学院的工作不可避免地陷入纷繁复杂的关系协调之中,过度的交易成本使其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总之,在高等院校内部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或部门是困难的,成立之后的运行也面临着多重阻力。
教师教育改革尤其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强烈地要求高等院校进行相应的组织变革,但在实践上却明显滞后而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高等院校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制度设计,现有制度框架是经过历史上多年积淀而逐步形成。无论是原师范院校转向综合大学,还是原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都必然面临组织重构的问题,即制度变迁。高等院校的制度变迁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机构新设或者撤并,而是一个更新理念、调配人员、健全制度、重组资源等多方面协调配合的复杂过程。按照路径依赖理论的解释,现有高等院校的制度框架本身具有历史惯性从而存在着阻止变革的倾向性。正因为路径依赖的存在,诱致性制度变迁对于教育机构的变革而言是非常缓慢的。《标准》的颁布可以理解为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信号,但其没有对院校层面的改革问题做出明确说明。《标准》的‚实施建设部分虽然提到了‚教师教育机构,但此处的‚教师教育机构显然指的是院校,而对院校内部组织变革以落实《标准》没有做出要求。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用一套旧的院校制度体系能够完成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任务吗?也就是说,院校组织变革的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都没有足够的动力,也就不难理解其滞后性。院校组织变革是一个各方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过程。任何一种制度框架都会形成一批既得利益者,这些利益可能是物质性的,也可能是精神性,或者兼而有之。组织变革的实质就是打破原有利益格局的均衡状态从而变得非均衡,非均衡状态下的既得利益者为了规避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总是具有回归原有均衡状态的冲动从而表现出强烈的保守倾向。与此同时,原均衡状态下的弱势群体千方百计要打破现有格局,重新寻找新的均衡状态。院校组织变革的最终结果取决于革新与保守两种势力的博弈状况。一个名符其实的教师教育学院应当能够独立地完成《标准》所列的课程菜谱,原教育学院承担的教育学课程、原心理学院承担的心理学课程、学科专业学院的学科教学论课程都应当集中到教师教育学院进行建设。如此一来,必然打破原有利益格局,既得利益者成为实力强劲的保守力量。因此,在通向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道路上,尽管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组织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也必定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
三、以课程建设为导向的院校组织变革设计
当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将教师培养任务转移到大学中来,教师教育专业化就成为必然,否则,教师教育就难以在现代大学中立足。正如朱旭东教授所言:‚法律专业人员既然在法学院来培养,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难道不应该在一个专业学院来培养吗?因此,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首要标志。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一个变迁过程,目前只是处在专业化的初期或起点。如果能够将教师教育提高到本科后,即本科阶段是纯粹的学科专业教育、硕士阶段是纯粹的教师专业教育,那么,教师教育学院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教师教育者和未来教师,也才能获得通常意义上的专业学院地位。但当下的现实是要通过四年本科教育,同时完成一名未来教师的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专业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传统思维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是难以凑效的,而只能另僻蹊径。以《标准》的颁布为契机,推动高校以课程建设为导向的院校组织变革无疑是非常可行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34—04
[作者简介]曾茂林,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广东湛江 524048)
曾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亨利·罗索夫斯基认为:“保持和提高学校声誉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善教师队伍的质量。”而改善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质量的关键,则是围绕凸显师范本色和特色建设需要,分类开展教师专业化工作。
一、分类专业化的必要性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具有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这一权威界定突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终身性、自主性和教育专业性,但是还没有涉及高校教师学科专业的高水平特征。实际上,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是以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化为前提的。
(一)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能,高水平的学科研究能力则是其区别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最大特点。一方面,高校教师专业化要求高师教师付出较为持久的学习和研究时间,才能达到扎牢本门学科基础的目标,这就需要采取按学科分类的专业化路径。另一方面,地方高师的师范本色决定了必须强化教师的教学专业化。即通过教育类理论、技能和实践课程的学习,获得“如何教”的知识、技能。高师教师专业实践性强,除了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专业化知识外,更关键的还要具备相应行业的实践经验,教学中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教学做”合一的专业化(指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指导学生学习的专业化、引领学生操作的专业化)教学水平。从高师教师学科专业化的高水平特性及其对应的行业生产和教学实践经验形成的长期性可知,其不可能像小学教师那样凭借过硬的教学专业化水平,就能在多门学科中熟练地开展教学工作,成为教学多面手。高师教师需要专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专业化的有机结合,这不仅需要高校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劳动,而且还需要地方高师院校提供其对口实践的基地和教学岗位、科研平台等条件。因此,高师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根据教师学科基础、背景经验,结合学校岗位实践分类实施。
(二)地方高师目标定位和特色发展的需要
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目标的定位,主要是为当地培养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应用型人才。因此,师范院校首先必须抓好师范本色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高师课堂教学能手,同时还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大学生指导教师队伍。在当今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巨大的办学环境下,地方高师院校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针对师范特色强化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更需要围绕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现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实践路径。地方高师院校的特色建设,一是在优势专业中打造出特色学科。如高师院校的教育、心理、音乐、美术等专业,就具有理工科院校所没有的优势。抓住其中一两个学科,从科研和教学的高水平专业化人手,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科研一教学”一体化的名师,就相对容易建成特色学科。二是地方文化造成的研究特色,如四川师大的巴蜀文化研究。但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形成,还需要在对比国内外师范院校特色之后,根据本校资源优势找准自身立足之“本”和特色创新点,再以特色创新愿景为指南,围绕特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分类设立有助于教师发挥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机构和相应的实践岗位。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分类专业化的成长,汇聚特色建设所需的研究人才,组成项目攻坚和新课程开发团队,而且还有利于学校争得国家一级的大项目,实现硕士、博士学位点的建设目标。形成了这样分类明确、学科特色显著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课堂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也会因此大大提高,从而确保对学生知识教育、技能训练和指导管理的专业化,并最终以专业质量过硬的毕业生凸显服务地方定位目标的实现。
(三)现有岗位设置的需要
一般讲,地方高师所设立的研究机构和岗位主要体现服务地方、注重应用理论研究的特点。就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看,设立的教育类机构主要有:担负中小教师培训任务的继续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研发中心、相关师范类二级学院等,其特色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即使是理论创新也多限于地方文化与民族特色的创新,这是由其物质和人力资源、实践条件局限导致的。就教师个体而言,工作岗位不仅是其展示教师专业水平的舞台,更是其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条件,这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就目前地方高师岗位设置看,主要有侧重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岗位,侧重于学生管理的政工和辅导岗位,侧重于实践操作的学科实验和教育实习指导岗位,还有少量的侧重于学术和资源开发的科研岗位,教育硕士校外兼职导师岗位等。这些岗位是根据各类人员的教育功能和担负的责任设置的,其考核标准也是按照岗位职责而定的,相关岗位人员必须围绕其岗位考核目标,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专职教师、科研人员、兼职教育硕士导师、教辅人员的岗位划分,不仅为地方高师教师分类专业化提供了现实条件,而且决定了其专业化发展必须采取与岗位划分基本对应的分类实施路径。
二、分类专业化的努力方向
首先,地方高师院校需要教学和学生指导两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确保师范本色得以彰显。其次,围绕特色建设需要,组建项目研发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两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了这四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从四个方向实现专业化发展,地方高师院校本色加特色的打造也就有了师资保障。
(一)分类专业化的共性素质要求
高师教师分类专业化中,除了需要具备教师专业化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学组织和语言文字表达、板书等专业技能,开展教学实践的条件性知识等教师专业化共性素质外,作为高校教师还需要具有学术更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在高师教师的专业化结构要素中,学科专业水平是其所具有的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内专业化程度的标志。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运用其专业化的学科理论来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所表现出的是其作为“应用性专家”的专业化水平。而当其将自己研发或新技术运用中创新的教育资源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课程或教学模式创新所展示出的智能体系,则构成了其教学专业化的要素。这样,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既要担负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推动当地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任,又要具有教育创新的精神,善于将知识和技术创新转化为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创新。可见“学术性、教育性、社会性和创新性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状态特征”,也是地方高师教师专业化共同追求的理想要素。
(二)凸显师范本色的教师专业化努力方向
从高校教师教育实践的角度看,在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推进过程中,学科研究成为硬基点,而教育教学技能水平则成为软基点,这样的偏差在地方高师中必须予以纠正。因为地方高师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学专业化及其相关教育理论的研发应居于中心地位,而且学科研究也应跟教学专业化相一致。在地方高师院校中,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本身就是其学科研究的核心所在,是衡量其师范本色是否突出的关键。在地方高师院校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教育类专业和学科具有相对优势。在这类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建设上,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与教学专业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将教育科研成果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体化”。从事这类专业教学的教师,应围绕教学的专业化开展学科研究,即以教育理论研发和教学专业化实践技能的形成为其专业化的核心。这就需要其获得相应的中小学教学经验,形成对中小学教育深入系统的认识和体验,最好具有两门以上中小学学科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经验,才能做到以基础教育行业为依托,形成相应的实习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的专业化背景知识。而要真正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岗位经验、职业素养和发展阶段特征,就需要高师教师长期深入到中小学及其教学之中,一是向着将教育理论研究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向着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实践的研究方向努力,形成高师职业指导师的专业化知识背景。
(三)凸显特色建设的教师专业化努力方向
地方高师院校要凸显特色,需要针对教师的“学术性”进行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师院校为了成功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就需要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特长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以科研创新的方式实现其专业化特色建设。这就需要“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特色建设攻坚队伍。在这类教师专业化中,又可以分为项目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两个专业化发展方向。以创新研究项目为核心类型的教师专业化,侧重于学科研究的学术水平。但作为地方高师教师,还担负着传播最新研究成果的责任,因此向院内师生和当地服务对象演示、讲授其最新研究成果,让他们更好地接受其新知识和技术,就成了其教师专业化需要兼顾的内容。以新的研究成果和地方特色资源为依托,开发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则不仅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搜集、组织、编排的开拓创新,而且还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施等方面围绕特色人才培养,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这类教师是地方高师教师专业化的重点所在,也是凸显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从学科特色打造和人才培养规律考察,还需要有应用型技术专家的加盟。尤其是具有教育硕士授权点的地方高师院校,为了让教育硕士形成学科专业化的实践技能,就需要组建一支具有硕士导师专业化水准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这样的导师队伍首先必须是行业名师,他们在中小学教学上技艺超群,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或模式,训练方法上具有不断创新的特征。其专业化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加深对研究生教育特征的认识,形成具有大学教师研究特性的专业意识、专业素养。
三、分类实施专业化的有效路径
(一)建立分类专业化的平台与机制
首先,应根据办学定位分类制定教师专业化建设规划。地方高师院校应根据当前教师状况,明确教师专业化的指导思想,制定出师资建设的发展目标,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优化等方面予以具体化。同时,创新管理体制,创造出有利于学科特色建设的岗位群,以建立机构和管理机制方式将学院特色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科建设一研究机构一岗位设置”的有形链条,不仅明确专任教师学科教学专业化的责任,增强其研究与教学专业化的动力,而且制定出配套的评价、管理制度,强力推进教师学术和教学双维专业的发展。在建立相应类别教师的考评指标体系中,对负责特色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开发的教师,需相对侧重研发和创新成果的应用考评,其创新数量要有一个基本的规定。由于这部分教师较少而且多是精英,其劳动的创造力要求高,因此主要采取鼓励性评价机制。只要达到底线就给予全部工资、津贴,达到底线后实行多劳多得的奖励制度,以激发更多具有创新潜力的教师加盟。对于以教学和学生指导专业化为己任的教师,则应对其担负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有相对明确的规定,重视其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实践教学等相关方面专业化的态度与质量的考评。为了强化高师院校教师学术与教学双维专业“一体化”,地方高师院校对各类教师的考评,还应在项目研究与教学改革的结合上有所侧重,以便借助“一体化”的评价手段,实现学科理论研究与教学专业化的有机结合。
(二)立足师范本色的“双师”专业化路径
根据现有地方高师重学历和理论研究水平、轻实践操作能力的现状,应在中小学教学和行业实践技能形成的专业化上狠下功夫。一是建立专业教师定期下中小学(企业)的培训制度,组织教师去中小学跟师学艺,到行业、企业脱产集中培训。同时,让教师带着课题到教学或生产一线培训,将中小学、企业的实际问题带回高师研究,用中小学教学或生产中的研究成果充实高师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二是职业指导师队伍的专业化。以政工和管理、辅导人员为主体组成的学生管理辅导队伍,已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最重要的是弥补青少年感兴趣的新兴文化知识,真正做到心理上与学生同步,教育方式上达到专业化的水准,把自己打造成为学生职业素质发展和求职服务的专业化职业指导师。这就需要这类教师深入相关行业,体会业内人士的言行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让自己先成为业内人,再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有了这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发展才有依托,对在校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指导才能走上专业化的轨道。要解决职业指导师队伍的专业化,还需要师范大学设置立足学科的“职业指导师教育专业”,针对行业特征培养出具有专业化指导师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此外,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上也应增加“职业指导师”系列。
(三)立足特色建设的教师专业化路径
一流研发教师的打造。由于高师特色项目建设需要理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两类教师的协同努力,因此在这两类教师专业化发展中需要有所侧重。对于立足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的少数人员,重在学术水平的提升,必须具备学科领域专家的理论基础,专业化的研究方式和知识创造技能。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教师,如新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创新类教师的专业化,则需要具有工程专家的素养和技能,形成应用项目研发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不断地具有体系性成果出现。这两类教师的专业化都需要注意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培育自身跨学科综合素质,形成将创新项目与学科整体发展结合、与教学结合的“一体化”专业发展路径。地方高师教学的突出特征,就是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创新与教学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经常以新增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方式消化理论创新,强化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以此拓展学生知识深度和广度。不断促进学生形成别的同类学校学生所没有的技能,最终实现以毕业生的特色彰显专业办学特色目标。因此,这类教师的专业化尤其需要重视利用特色专业科研平台,培养专业教师的特色教学能力,通过与中小学(企业)的合作,形成应用研究类特色和优势。
行业名师的专业化。为了强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高师院校需要与当地中小学、企业密切合作,从中选聘出实践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将其聘为高师院校的兼职教师。地方高师院校通过中小学教学名师和企业技师团队等,可以打造出地方高师校企联姻品牌、特色实习基地,并开发出系列富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让行业名师与院内对口专业教师合作,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切入点,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作为精品课程和教师专业化的突破口。行业名师不仅具有本行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技术,而且还应具有高师教师专业化教学的水准。为此,需要对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高师教师专业教学技能训练,形成师院内部教学能手与行业名师结对子的交流机制,让行业名师参与高师院校的科技和教学模式创新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名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地方高师教师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合作打造学校专业品牌,实现行业名师的高师教学专业化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遇到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认真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教育现代化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重心,以加大投入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保障,努力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一个目标,贯彻五大理念,突出六个重点。
一、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办好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底线要求,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办学要素的最大效益,努力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方新型关系,不断激发改革发展活力。把人民满意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在基础教育方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落实五大理念,就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贯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体制机制,调动各方教育积极性,激发全社会教育活力。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等多重关系,推动基础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基础教育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区域、城乡教育相协调,基础教育内外部横向沟通、纵向衔接。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加快完善绿色指标体系,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纳入教育标准,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和生命教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区域联动、城乡一体、校校协同、科教结合,深化与社会联系互动,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办出中国特色、江苏特点、世界水平的基础教育。更加关注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学生,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更多的关爱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基础教育。
三、突出六个重点,就是扩资源、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抓改革、强保障
第一,扩资源。根据城镇化发展、生育政策调整和人口流动实际,科学预测区域学龄人口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资源建设,确保充足的教育供给。学前教育方面,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每1~1.5万常住人口至少设置1所幼儿园。重点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建立完善幼儿园园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确保每一所农村幼儿园都达到办园标准。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应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U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面,探索建立服务区制度,逐步实现就近入园。义务教育方面,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推行“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对生源增加较多、随迁子女较多的地方,在扩展中小学建设用地、调剂教师编制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其扩充教育资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扩充教育资源或学校建设的主要矛盾往往不是资金问题,用地指标、教师编制成为其制约瓶颈。针对用地指标限制,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中小学建设标准,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并严格实施,不随意变更。针对教师补充问题,在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大背景下,采用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不断缩小编内编外教师待遇差距,逐步解决部分地区师资短缺问题。
第二,促公平。切实落实教育公平基本教育政策,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的教育差距,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改善乡镇以下幼儿园(办园点)条件。健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二是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基础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健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薄弱地区、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提高教育支援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三是缩小校际差距。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严格控制大班额、大校额现象,建立办学标准监测制度,到2020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鼓励以集团化办学、举办分校、委托管理、建立学校联盟、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方式扶持薄弱学校。四是缩小群体差距。深入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开展“医教结合”实验和“送教上门”服务,实现特殊教育“零拒绝”和“全覆盖”,到2020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健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保障机制,坚持以流入地政府负责为主、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将常住人口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加大对生源流入较多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坚持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标本兼治的原则,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帮扶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率先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在保证资助覆盖面的同时逐步提高资助标准。
第三,调结构。强化战略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一是完善教育供给结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群体教育需求,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化特点、满足学生兴趣发展、契合社会需要的多样化教育供给机制。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促进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定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意见,促进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发展。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选择。二是调整学校布局结构。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生源状况,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布局中小学、幼儿园。在规划学校布局时,要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对接城市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处理好资源使用效益与方便学生上学之间的关系,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办园点),避免学生家庭和学校距离过远的现象,妥善解决学生租住学校周边房屋、家长陪读等带来的安全隐患、家庭教育支出增加问题。三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针对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实行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订单式培养,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引导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到农村支教、走教。针对城乡教师结构性差异问题,深入推进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建立符合乡村教师特点的职称评聘办法,保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岗位结构总体平衡。针对部分学段的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继续开展男幼儿教师免费培养工作,采取特殊政策加大男教师培养力度。
第四,提质量。坚持把提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基础教育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实现“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一是持续扩大优质资源。构建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到2020年,优质幼儿园占比达90%以上,县域内农村和城镇、公办园和民办园的优质比例大体相当。发展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以师资均衡破解择校难题,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县聘校用”,促进县域义务教育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公开化。坚持适度规模办学,加强优质高中建设,到2020年,所有普通高中均达到省优质标准,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普通高中。围绕提高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八礼四仪”养成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尊重个性差异,努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和体育艺术“2+1”工程,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强化“以文化人”,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物质、制度、精神层面的文化育人功能。三是加快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全省统一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改进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符合江苏省情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以推进科学保教为导向,建立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指导服务机制;以推进优质均衡为目标,进一步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以实施新方案、执行新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方向,探索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质量监测。
教师教育效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学习者自身潜力发挥的程度与获取的学习收益。“效率”不仅影响着教师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师范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本文结合洛阳师院的办学实践,就提升教师教育效率的理念和制度问题作些思考。
一、树立效率与质量的理念
教师教育效率与质量是一对具有共生关系的概念。虽然,国际上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目光似乎已经从效率优先转向了质量优先,但在此处把提升效率作为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并非和国际趋势相冲突。尤其在高等教育仍面临着规模扩张的现实冲击情况下,不仅需要构建教师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机制,而且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效益监控体系,特别需要构建对办学经费使用效率的监督和控制体系,并通过效益监控体系确保“质量是生命线”的落实。
为了持续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升本以来,洛阳师院一方面端正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努力创新制度环境,不断完善效率提升的制度保障系统。学校认为: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依赖于富有特色的开放环境,依赖于扎实的教师教育实践,依赖于目标、内容等的和谐融合,更需要依赖于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如果不与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不能按照基础教育的需求与发展及时有效进行系统改革,或者虽然作了一些改革而缺乏自身办学特色、模式、标识、计划、独特举措和独特思路,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就难以发生。教师教育如果缺失系统的制度保障,其效率的提升也同样难以发生。所以,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必须首先具有成熟并富有特色的、开放的、实践的、融合的和制度性理念系统,遵循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升本以来,洛阳师范学院发展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走开放性、实践性、合和性和教师教育制度系统化的发展之路。
二、倡导教师教育的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指教师教育的视野必须面对国际改革的现实,必须与国内前沿的改革趋势相接轨,必须与基础教育的需要相吻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师教育的体制,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模式,并努力创造条件,提升教师教育的学历层次,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教育专业素养。例如,洛阳师院的一批教师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相似教育模式”就是学校坚持开放性办学的结果。
所谓“相似教育模式”就是指按照相似教育论的基本思想,形成由教育对象和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途径和质量标准等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结构和组织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和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师范生相似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基础性、专业性、通识性、多元性和民主式、自由式、互动式、开放式”。即在师范生发展过程中,强调师范教育必须与基础教育领域相沟通;强调师范生应选择适宜而义必要的专业领域;强调教师教育过程人文精神和教育信仰的融会贯通;强调合格教师培养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多元化。同时,强调营造教与学的民主气氛;强调师范生个人潜在资质的自由挖掘和师范生个性的张扬;强调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拷问、反思和探究;强调教育教学思想的输出、引进和实践验证。相似教育模式指向的目标是,要把师范生培养成为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通用性的基础教育教学的骨干人才。其明显标志,不仅在于使师范生获得了可以直接运用教育活动的知识,掌握了成熟的教学技艺,而且在于通过学习,使师范生都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促人向上向善、教人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心灵,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高度的责任感。
三、加强教师教育的实践性
一、深化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育人理念
1 学习精神与奋斗目标的定位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应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作为大学一年级课程的无机化学,其教学对象是从高中进入大学的新生,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及相关科学知识,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情感与做人品质以及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就尤为重要了。近十多年来,在每届新生进校后,都要结合专业介绍,给他们进行专题讲座,如《走进化学世界,从无机化学开始》《成材从无机化学开始》《认识神奇的大学的生活》《大学生与人才素质》等。
2 注重化学发展史的教育作用
化学发展史上拉瓦锡、门捷列夫、诺贝尔、玻尔、居里夫人等许多科学大师名垂千古,他们的功绩如一座座灯塔矗立于化学学科的海洋中,指引一代代求知青年追寻真理之岛。他们为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某个原理的发现或某个新物质的合成,还包括他们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聪明机智的研究艺术和深邃辨证的思想方法,以及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为后代展现了一幅幅科学不断完善并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画卷,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明社会发展的象征。因此,通过化学发展史教育,使学生受到科学家们治学态度、科学思想和人生观的熏陶,指导同学们正确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
3 强调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及自然的联系
化学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远古的人们,由于火的使用,才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岁月。从陶器的出现到铜铁的冶金、纸的发明、火药的使用,乃至石油和核能的开发、新材料的合成,衣食住行到重大的社会课题,诸如粮食、能源、环境、医药、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直到生命的过程包括出生、生长、生殖、衰老、死亡和记忆、思维、情感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化学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环境恶化、核战争等许多副作用。因此,在无机化学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了解人类进步历程,激发他们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热爱,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对和谐大自然的鉴赏,以及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为了配合教学,还组织学生进行周边环境状况和市民环境意识调查,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资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生存和环保意识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地球、热爱生活、热爱人自身的和谐人格。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透析无机化学的学习思路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尤其是当这些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走上中小学讲台时,这就是新教育理念带来的教育效益的延续性。因此,教室既要研究教法改革也要探讨学生的学法,使学生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是“学为主体”的具体体现。
例如在无机化学理论以及实验课程的教材中,种类繁多的化合物千变万化,反应现象和反应式十分复杂,化学原理模型也多种多样,表面上看毫无头绪,一直是刚进大学的学生学习很为头痛的事情。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化学反应和实验现象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分析方法引导学生透过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去揭示联系、寻找原因、总结规律,领悟无机化学乃至整个化学、自然科学的本质,这就是高质量教学内涵的深化。
(1)学会逻辑推导方法。通过“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多层次结构所决定(电子组态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制备方式及其应用)”这一理念的教学与分析,让学生学会用类似于数学逻辑推导的方法,明晰过程的脉络,理解物质存在形式和物质性质的多样性与物质结构的独特性之间的哲学关系。学生会惊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秩序奥秘,下定决心投身于对化学学科的终身追求。
(2)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同一个问题,如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酸碱理论、氧化还原的原理分别讨论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原因以及反应的程度与结果。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会随着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而加强,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而深刻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视角开阔,思维敏捷。这一方法尤其适用于无机化学下册部分的教学,针对某些重点内容的教学与讨论,会帮助学生学会由点到面,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理解普遍联系变化的规律。无机化学原理部分中,许多概念、理论和公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如从热力学的能量角度(宏观)与化学键的结构角度(微观)分别分析质子酸碱反应、配位离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共同点,最后得到任何化学变化都符合自然界能量最低原理的普遍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原理及其应用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既能钻研教材深入进去,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理解问题,使学生在化学知识、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方面达到较高的深度和广度。
2 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对师范专业而言,最能体现其特色的就是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一方面无机化学课程一直尝试课程结业论文写作的教学环节。同学们根据论文题目,有的反复钻研教材,有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有的自己拟订实验方案,利用双休日去实验室反复实验,有的去校外进行信息调查和获取数据,最后按照正规格式撰写出研究论文,举行论文报告会,最后编辑出封面设计优美、内容丰富的课程结业论文集。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吸收到老师的课题组,直接参与教师的教研与科研。在这种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也打下从事教科研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下学期教学中,无机化学侧重于元素制备、性质、应用,学生有了上学期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每周固定一个单位时
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作业的研究、批改、评价。每章作业批改完后,老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再选出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作业的评价与讲解。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学生才有可能对教材作出有“意义的发现”,产生特有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强化他们“我是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成功与失败中完善自我,品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教师一起检查作业、批改作业,讲解作业。同学们不但理解了问题,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组织能力得到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也与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3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无机化学》课程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络系统,系统包括首页、申报页面、课程简介、教学队伍、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视频教学、练习与测试、实践教学、考试大纲、参考文献、教学资源等栏目,内容丰富而充实。申报页面里的精品课程申请报告是整个《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前期建设的浓缩;课程简介介绍了无机化学课程30年发展的历史过程;教学内容和视频教学中给出了主要任课教师完整的课件教案(PP,r形式);练习与测试中,有思考题及解答,习题及解答;教学资源栏目中有课程建设规划、教师的教学研究项目与教研论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案与课程论文、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以及学习体会等,大量的文字与照片是多年教学过程的真实写照。通过网络平台,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自学、自评的能力,而且丰富的材料也是最好的育人资源,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情感与做人品质,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外延,尤其对师范教育学生就更为重要了,这也是评价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关节点,是精品课程建设所追求的一种意识、精神与境界。
三、无机化学教学育人的升华
1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就强调学术性课程应与社会实验课程和情意课程和谐平衡。其实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许多学科的相互关联与相互渗透,甚至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融。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利用发散性、迁移性思维方法强调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进行深层次的育人,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围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内容的教学讨论中,老师进一步问:总结这个演变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同学们的讨论涉及创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理论对实验探索的指导作用、学生要敢于突破老师的思维模式、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哲学思考、科学思想与审美的关系等许多方面,这种讨论远远突破了教材中化学知识的局限,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又如在化学平衡的应用的教学讨论中,同学们讨论的话题十分广泛,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文化意识、人口问题、经济发展到饮食结构、情绪与健康、个人与集体、和谐社会构建、民族性与国际性等许多领域和敏感话题。各种因素构成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链。这样同学们的思维空间很自然的从化学迁移到整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中,而且学会如何发现不同事物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相互之间联系的桥梁与和谐,即不同知识的节点,并能够对当前化学热点问题和新的社会问题作出积极而友好的反应。无形之中,学生增强了对生命、社会、大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塑造学生和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无机化学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科学、哲学、美的和谐思想指导下指导学生学习。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最高境界,美的思想无处不在,无机化学学科也不例外。优秀的教师在富有魅力的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体现显著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而且还要让学生领悟化学中的哲理性、艺术性以及对称性、统一性和奇异性的美。例如,元素单质和化合物中有物质形态和成键方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物质由等离子态变为气态、液态、同态的定型过程体现变化的渐进性;化学键理论、氧化还原理论、酸碱理论、配位理论等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中,充分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能量守恒与转化规律,以及许多概念、理论和公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点石成金”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大量无机物的形态、结构表现出简明、和谐、对称、均匀、节奏、新奇等美感。富勒烯、纳米管、分子开关等,看似深奥,其实它们都是由碳元素通过完美和谐精密地组装而形成的具有对称美感的特殊物质,是美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无机化学实验中也有实验仪器的精美,各种化合物的色彩美,在晶体的生成与结构实验中,显微镜中展现了无机物的另一个美好世界。无机化学辨证思维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也是与创新精神紧密相联的,历史上许多化合物的合成,定律的发现,理论的提出,化学家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都充满着对美的追求。2l世纪,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日趋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这既是人类关注自身安全的结果,又是世人追求真、善、美意识提高的反映。通过这种多视角的教学,学生会逐步领悟自然科学中所隐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和丰富的美学内涵,认识事物的内在美的规律,运用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塑造学生和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认识到社会的进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这种将无机化学教学与哲学与审美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学生对无机化学(或者说对自然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就会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
3 培育良好的育人氛围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更注重情感教育和团队精神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意识到,我们所追求的高质量教学的目的是将化学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愉悦的人生体验。因此,教师应不断追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结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首先教师应该表现出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对自己的事业的敬业,这是一种美德、一种涵养、一种修炼、一种境界;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激励愉悦学生,平时应尽可能抽时间参与学生的春游、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活动,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回答学生的各种学习和生活疑问,使师生间有正常的情感交流,达到关系融恰。这样学生对教师的敬重与爱戴会迁移为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学习会变得更加自觉,会在高效率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提高智能水平的同时,在情感上得到美的熏陶;当教师在教学中由职业的需要上升到职业情感时,当学生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时,教学就会超脱“有用”的功利观念,转向“移情”和“无我”的超功利意境,从而进入教学育人的和谐美境界。为了更好地营造育人微环境,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无机化学是省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课程还建立了宣传橱窗,开办了学习园地,建立了课程建设展室等等。同时也举办优秀教师、优秀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对话与经验交流会,形成一种和谐的“成长生物链”“和谐学习氛”。
四、教书育人对教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