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疗监护设备

医疗监护设备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3: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疗监护设备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疗监护设备

篇1

2医疗护理设备网络化管理

国外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计算机管理医疗设备[23],并日趋成熟,到90年代开始研究医疗设备库存管理的内部软件[24]。与之相应的已有部分医院设计了基于本院HIS网络系统、覆盖全院各科室的设备报修管理系统。该系统根据各部门的职能,采用B/S、C/S混合架构,将设备的报修情况从网络报修、维修派单、维修结果查询和工作量统计等过程进行综合管理[15]。这不仅完善了医院医疗设备的台账体系,真实记载了每台设备不同运行时期出现的故障及故障原因、检修部位、检修方法,而且也优化了报修流程,缩短了设备维修的响应时间,提高了设备科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平时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为下次大修和购置新设备提供了参考依据。利用虚拟软件系统管理医疗设备,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有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其利用率及安全性[25]。

3医疗护理设备一体化管理

大型医疗设备一体化管理,就是运用设备综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努力降低大型设备的采购成本和运行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增加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6]。大型医护理疗设备亦可借鉴此管理模式,将护理设备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全院设备的发展规律与特点,找出设备之间、使用科室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加设备的成套性,发挥大型医疗设备的综合功能。根据一体化管理的原则,在购买时要考虑设备之间的协同作用。同时,协调全院的大型医疗设备调配,挖掘大型医疗设备的潜力,提高其使用率。这不仅能减少大型医疗设备资金占用率,也是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如医院抢救设备的集中管理,可以满足临床抢救需求,节约大量资金及人力、物力,提高抢救设备治疗效果,有利于抢救设备的保养维护[27]。

4专业人才的培养

国外较早重视医疗护理设备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28],而国内则相对较晚。因此,要加快医学工程专业的建设,只有积极引进高层次医疗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通常,对于操作设备,使之发挥常规功能相对简单,而一些先进的功能开发利用却需要专门技术人员来完成。对于这类设备,只有将这些功能发挥出来了,设备的先进性才能体现出来,从而体现设备的价值[29]。可见,要充分发挥设备作用还需要有合理健全的人才结构。按规定,医生、护士都必须取得执业证书并经注册后才能独立执业,而医疗器械的操作使用人员并无严格的技术准入要求。临床多数仪器,如快测血糖仪、心功能检测仪、呼吸机等医疗器械,大部分由有经验的护士或自行阅读设备说明书后操作,而未经过规范培训。这将使得器械的复杂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且容易因使用不当而导致损坏。专科护士的培养也与先进护理设备仪器的使用密不可分,须在取得专科护士证的同时,熟练使用相关医疗护理设备。可见,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相关操作使用人员必须进行规范的岗前培训。同时,各科室需对新护士或轮转护士进行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专项培训。对于大型复杂、精密的医疗设备也须有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科室护士长要对操作使用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从而保证仪器的操作安全[30]。

5合理购置保养维修计划

制定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计划要符合医院的长远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医院当前现有设备的状况[31]。就设备本身而言,还应考虑其是否已经过风险分析,以确保将来应用的准确性及安全性[32]。护理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对于降低临床护理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33],因而专业的日常维护至关重要。主要包括:提高人员技术水平,配备齐全的维修设备;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以加强管理;从设备购买源头保证售后服务质量;实行分级维修模式,确保维修质量[34]。同时,对于废弃设备要统一处理,否则会造成严重的污染[35]。

篇2

随着医疗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医院引进先进、精密、高效的医疗设备成为科研、医疗和教学综合实力的表现。尤其是影像设备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影像设备一般技术含量较高,投资数额大,对工作环境要求也高,这就给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修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医学影像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诊断治疗质量,延长器械寿命,减少医疗成本,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根据“防检结合,以防为主”的维修新观念[1],下面浅谈一下医疗影像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

1.医学影像器械的维修保养

提高医疗仪器的诊疗水平,延长器械寿命,减少医疗成本一直是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使用、维护保养的根本目的,而平时和定期的维护、保养则是保障器械健康运行的关键措施。

1.1平时的维护和保养

所谓日常维护就是说对器械的维护和保养是一项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不能怕麻烦和走过场。维护和保养工作应由器械的使用科室和具体操作人员来完成。首先应加强对器械操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其对器械维护保养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做到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医疗器械;另外医院和相关科室还应与器械操作人员制定具体可行的岗位责任制,使日常维护、保养、器械的运行状况、设备的寿命等目标的落实情况与个人的奖金挂起勾来,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时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器械的机械、电源、转动、气路、水路等部件,检查其运作情况是否正常;每天正式工作之前,都要先利用器械自检程序检测仪器各部件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绝不可带病工作。另外,器械的使用科室还应选一名责任心强、懂技术的工作人员担任本科室的器械维护保养监督员,每天查看机房的环境卫生、温度及湿度,同时监督和纠正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行为,以确保医疗器械经常处于一种良好的运行状态。

1.2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根据“以防为主”的原则,不能等出现故障之后再去被动维修,而是应在没出故障之前坚持定期维护和保养。这种主动维护和保养一般由厂家配合器械管理及操作人员共同完成。这项工作要成为一项制度,由科室制定出具体的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平时严格加以落实。定期维护可分为两个档次,首先是短期保养,可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可拆开机壳,清除机内的灰尘和污垢,查看各元、器件的磨损、老化及松动状况,查看各组电源、电压及纹波、高压部件的运行和接触情况,应换下的部件果断换下;其次是长期保养,可二至三年进行一次,可将整机拆卸以清洗检修。维护人员要对整机控制台上的各个仪表及操作控制系统的灵敏度、精确度进行检测校正,注意更换高压发生器绝缘汕等已到使用期的损耗品。维护安装之后,进行全面彻底的器械调试,以求达到新器械的运行状态。

2.影像设备的故障检修

影像器械和其它器械一样,在长期频繁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是必然的。故障检修主要包括自己检修和委托厂家检修两种形式。

2.1自己检修

检修人员首先要明白仪器的工作原理,并由操作人讲述仪器发生故障的起因,然后分析可能发生故障的具体部位。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说一般故障部位:机械部位多于电器部位,转动部位多于静止部位,高温部位多于低温部位,模拟电路部位多于数字电路部位。具体方法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说运用先询问,后诊断;先全面,后局部;先传动,后电路;先定性,后定量等辩证关系的原则,找到故障的准确位置[2];接近使用期限的易损部件,最好提前换下来,以减少器械的故障率。

2.2委托厂家进行专业检修

由于影像器械结构复杂,精密度较高,有时较复杂的故障自己没能力检修时,就要委托厂家进行专业检修了。这种厂家专业检修一般都是上门检修,由器械的管理和操作人员配合完成。检修当中,器械的操作人员要向厂家检修人员讲述自己平时的操作、维护保养情况和器械的运作情况,为检修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器械信息;同时还要做到边看边学,主动向检修人员询问器械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保养和故障发生的原因等有关知识,以便提高自己日后对影像设备的维护、保养水平。

篇3

蓝――城市:蓝色代表广博,生命。城市是建筑的大环境,建筑只有从城市环境中生长出来,根植于城市,才具有生命力。

红――功能

红是医院的基本色。红色代表紧急与醒目,医院的功能设计要满足便捷、高效的特点。

绿――技术: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识,塑造“绿色建筑”已成为每一个建筑师应该负起的重要责任,医院建筑也不例外。

在此,笔者以脑科综合楼的设计为例,谈谈城市、功能、技术对医院建筑设计的影响。

蓝――城市,建筑与城市和谐共生

医院建筑也是城市建筑,医院建筑应表达所在城市环境的特色,满足该区域的城市定位。城市给建筑提供的背景包括:地域文化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空间肌理环境等。

脑科综合楼的设计考虑了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武汉以湖泊众多闻名,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脑科综合楼的项目基地恰好位于市中心景色优美的菱角湖旁。对湖水的保护和对城市景观的塑造无疑成为设计的重点。

1 保护自然水体环境,严格遵守武汉山体湖泊保护三边规定要求。

武汉市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措施,其中包括:《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关于加强中心城区湖边、山边,江边建筑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湖泊保护工作已被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范畴。

在诸多法规之中,《关于加强中心城区湖边、山边、江边建筑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要求沿湖周边地区建筑规划管理审批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

(1)临湖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临湖面外缘垂直投影线后退湖泊绿线不少于7m,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该建筑临湖面外缘垂直投影线距湖泊绿线距离1倍。简称建多高退多远。

(2)临湖建设应按照“三边”规划控制望湖视线通廊。

脑科综合楼的设计,严格遵照三边控制进行退让,将主楼部分布置在远离湖岸的东南侧。主楼部分限高50m,每层平面为不规则四边形,建筑轮廓利用了退界后的最大轮廓,尽可能地挖掘了场地的潜力,每层建筑面积为1380m2,紧凑地满足一个护理单元的需求(图2)。

裙房在满足建筑退界的情况下,采用弧线形的设计。弧线形的体量对于视觉遮挡小(图3),这种设计手法将由街道通向湖水景观的视觉通廊最大化,满足了临湖建筑开敞度的要求,有助于将城市中的开放空间连接成一个整体(图4、5)。

2 考虑菱角湖公园的景观要求,使建筑成为公园中的一景。

脑科综合楼的基地位于突出于湖面的地形上,基地北侧和西侧都是湖水。菱角湖成为医院建筑城市形象和艺术形象集中展现的界面。菱角湖被公园包围,从湖面和湖对岸观望,建成后的综合楼将成为公园中的视觉焦点,引人注目(图6、7)。

设计以“水”为主题,以水的韵律和灵动为灵感,赋予建筑一个具有流动性和雕塑性的形体,通过竖向线条的变化将弧形裙房和方形主楼统一成一个整体形象。从菱角湖看,建筑与湖景融为一体,朝向菱角湖突出的二层椭圆形报告厅,在夜晚灯光的照射下,将成为菱角湖畔璀璨的明珠(图8)。

红――功能,建筑功能的理性布局

建筑的外形是浪漫优美的,建筑师在创新的建筑形式下对内部功能进行了适用高效地重构,避免了削足适履的布局。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院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建筑师为脑科综合楼提供了网络状的高效功能组织方式,并着力突出了重点学科的临床医疗体系。

本项目功能包括:300床护理单元、脑科治疗为主的门诊,医技以及会议等(图9)。

脑科综合楼的功能体系关注以下几点

1 可识别性――外圆内方的流程体系

在弧线形外轮廓的裙房内部,建筑师建立了严谨、理性的井字形平面体系。

平面以南北向纵向通廊与横向通道组成交通脉络,医疗主街有机地串联起各功能模块,创造出易于识别和便利通达的空间环境。避免了迷宫式的医疗空间。同时,每一条医疗街尽端都朝向菱角湖。站在医疗街任何一点。都能看到湖景。

在横向主要交通节点设置分类、分散的垂直竖向交通,尽量避免焦点式交通模式。门诊、病房具有各自独立的竖向交通系统,形成灵活高效的流程体系(图10)。

2 适用性――模块化功能单元

在脑科综合楼中,建筑师建立模块化的方式,用井字形医疗主轴将平面分割成几个功能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分而不散,易于管理,提高空间的稳定性。同时又有利于不同医疗功能之间的置换,为功能的调整提供了灵活性。

功能的模块化设置依据以下准则:

(1)根据人流量和医疗需求,合理配置适宜的候诊空间、诊室空间,以及平衡不同科室的组合,杜绝那种片面追求宽、大,高的错误思想,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按功能模块创造“尽端”,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穿越,形成稳定有序的功能单元。

(3)标准化设计满足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为功能的改变作适应性的准备。

3 高效性――建立功能区域的关联性

各医疗功能分类汇总,相关功能水平垂直对应布置,强化相关医疗功能的联系。使上下层功能联系更紧密,更便捷,使功能体系化更突出,从而提高使用效率(图11~15)。

门诊医技建立诊查对应:在同层医疗街两侧的功能模块依照病种、科别的需求对应配置,以简化和缩短流程路线,减少病人在诊区的穿行逗留,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功能对应包括:

骨科外科――放射影像对应:内科――功能检查对应:妇产科――B超,人流,检验对应;手术中心与ICU对应。重点学科――脑科相关诊疗功能集中布局。

绿――技术,“绿色建筑”之路

面对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全球共识。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走“绿色建筑”之路,已成为每一个建筑师应该负有的重要责任。

绿色建筑在体现保护气候环境方面有三个层次:

(1)建设时不影响现有环境,维护现有环境。

(2)建设后建筑的运营不能扩大对环境的恶化。

(3)建设后修复和优化了现有环境,这是最高层次。

建筑师根据武汉当地的特点以及基地条件,为脑科综合楼专门制定了相关绿色措施,旨在达到建筑优化环境的目标:

1 控制建筑体形系数,提高节能效果。

脑科综合楼采用椭圆形的建筑形体,一方面是造型和沿湖的开敞度的要求,另一方面满足节能减耗的要求。建筑热工学将建筑物的散热面积与建筑体积之比称为该建筑的“体型系数”,体型系数越小越有利于节能。从建筑平面形式上看,圆形无论从冬季失热还是从夏季得热的角度都是最有利于节能的形式。而长宽比大的长方形平面是耗能型平面,耗能型平面建筑周边长度相对较大,占地较多,围护结构消耗的材料、人工费用相对也高。

2 屋顶立体绿化,发挥植被的调温调湿功效。

在建筑裙房屋面设屋顶绿化,增加了原有基地的绿化面积,修复优化了环境:它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环境,同时又起着保温节能。雨水利用、美化环境、保护建筑等作用。此外,生态节能的屋顶绿化为病人提供了欣赏风景与沐浴阳光的休憩场所。

3 外侧环廊的设计。综合解决节能、环境保护、卫生防疫。室内环境改善、景观资源利用等问题。

本方案构思的亮点之一是沿建筑外侧设置了弧形环廊,一方面出于形象的考虑:环廊立面采用竖向线条构件设计,竖向线条产生的韵律感,使建筑就像菱角湖旁的竖琴,奏响渔舟唱晚。更重要的是它有绿色生态方面的意义:

(1)竖向构件可以形成垂直遮阳。为了使建筑内部能够引入西侧的菱角湖景观,建筑西侧设置了较大面积的玻璃,而垂直遮阳是最有利于西侧遮阳的方式(图16~18)。同时,竖向构件起着紊流作用,避开北侧寒风的侵袭,从而达到调节和改善建筑内部微气候环境的作用(图19)。

(2)卫生防疫,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外侧环廊像一道屏障,将患者的活动范围限制在环廊内侧,减少医疗建筑内部的污染环境对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

(3)满足医疗功能上洁污分离。定义为工作廊,为工作人员和外来交流、检查、工作联系人员提供便利。

(4)景观资源的利用。环廊面向菱角湖,为内部使用人员提供观赏优美的菱角湖景观休憩场所。

4 可再生能源利用――地源热泵系统。

本项目业主积极践行环保节能方面的措施,设计师在能源方式选择方面与业主达成一致,采用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使建成后脑科中心综合楼真正成为武汉医疗建筑的绿色建筑典型工程。

地源热泵系统是将浅层地能转移成高位热能的热泵空调系统(图20),该系统和常规的供热空调系统相比大约节能30%-40%,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无污染、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空调系统。

篇4

一、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的现状

变电站容性设备的绝缘状态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绝缘在线监测是一种保障一次设备运行安全的技术手段,同时可以为状态检修提供辅助决策。容性设备的泄漏电流中包含了阻抗角、容性电流、阻性电流、等值电容量等表征设备绝缘状态的特征参数,因此对泄漏电流实施在线监测可以获取设备的绝缘状态参数,据此判断设备的健康状态[1]。

容性设备的泄漏电流信号微弱,变电站电磁环境复杂,加之电网中高次谐波的作用,这些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因而对电流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普通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信号在变电站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耦合及传输过程中畸变过大,难以准确反映设备的绝缘状态。虽然目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相关硬件平台已比较成熟,但由于普通电流传感器的性能难以满足以上要求,导致很多已投运的绝缘在线监测系统普遍存在测量精度差、数据分散性大的缺陷,系统难以发挥作用[2]。归纳起来,在线监测系统目前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函待解决:

1)电流互感器一致性差,导致监测数据重复性差、分散性大,难以准确反映设备健康状态;

2)长期运行稳定性差,外部的强电磁干扰和环境影响如温湿度的变化等导致监测数据波动较大,某些情况下引发系统误报警;

3)抗干扰能力差,弱信号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耦合及传输容易造成信号畸变,导致测量结果不够稳定[3];

综上分析,传感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在线监测系统效能的发挥,因此提高传感器性能、改善信号源质量对于提升在线监测系统的效能成为比较可行的途径。

二、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的检测原理

以电容型电压互感器(CVT)为例,依据其内部构造及电气原理进行分析[1],可建立其等效电气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C1――高压电容;C2――中压电容;L1――中压变压器一次绕组;L2――补偿电抗器;I1――容性电流;I2――中压变压器空载电流;Ir――阻性电流;R――等效介质电阻;Ix――全电流;U1――高压电容分压;U2――中压电容分压;Ux――运行电压

据设备等效电气模型分析,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tgδ可采用采用正弦参数分析法进行计算,正弦参数分析法应用了三角函数的正交性,信号的采样频率fs为信号频率f的整数倍时满足三角函数正交性须具备的条件。由图1可知,设备泄漏电流信号Ix、中压电容C2分压抽头输出信号U2(参考电压)的采样须采用同步信号采样技术,该部分由高速同步采样硬件实现。

三、纳米微晶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工作在变电站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容性设备的泄漏电流正常情况下比较小,根据其等值电容量大小泄漏电流一般为5~500mA,介质损耗角δ一般不大于0.1度,设备末屏接地扁铁的宽度通常为20mm左右(如图2所示),因此要求互感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一致性,同时要求互感器的角差尽可能小。综上分析,在互感器磁芯的选取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于互感器的磁芯必须在极弱的磁场下具有极高的磁导率,对于5mA左右的泄漏电流(电容型套管的典型泄漏电流值),作用于磁芯上的磁场强度只有万分之几奥斯特(Oe),比通常的0.1级精度的互感器磁芯工作磁场小一个数量级,因而对互感器磁芯材料的选取提出了很高要求;

2、采用较粗的漆包线绕制次级线圈,以降低线圈的直流电阻,有利于提高精度;

3、合理确定磁芯尺寸,磁芯尺寸过大,降低了工作磁场,增大了线圈直流电阻,影响互感器精度;而磁芯尺寸过小,造成线圈的阻抗过小,不利于互感器精度的提高;

4、对互感器采取有效的屏蔽保护措施。

目前常用的电流互感器磁芯材料主要有软磁合金1J50、1J79(坡莫合金)、1J85(铁镍合金)系列等,新型纳米微晶材料因其良好的导磁性能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应用[5],为了验证弱磁场下的导磁性能,研制单位采用1J85和纳米微晶分别试制两组各100只外形尺寸相同的磁芯:内径32mm,外径50mm,宽20mm,对两种磁芯在弱磁场下的磁化特性进行了比对测试,其磁化特性曲线可知,在弱磁场下,纳米微晶磁芯的导磁性能明显高于常规软磁合金磁芯[6]。在完成上述测试的基础上,将两种磁芯采用直径0.28mm漆包线在全自动环形绕线机上均绕制500匝,并将线圈浸漆绝缘处理,采用日本产27ZH100硅钢片对线圈进行屏蔽,装入外壳,环氧灌封处理。在初级一匝、次级空载时测试其弱信号传输性能(测试点取电容型套管的典型泄漏电流值:1~5mA),测试数据可看出,纳米微晶互感器的线性度明显优于普通软磁合金互感器。

四、现场运行情况

2014年10月纳米微晶传感器应用于福建福清供电公司某110kV变电站2#主变套管绝缘在线监测项目,并实时监测套管绝缘数据。经调取运检部门于2013年底对该主变110kV侧套管实施的停电预试数据,现场实测数据和停电试验数据基本吻合,系统运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五、结论

纳米微晶电流互感器对系统性能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突破普通电流互感器应用于绝缘在线监测场合的局限性,提高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和数据一致性;

2)改善绝缘在线监测传感器在变电站强电磁干扰环境下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减少信号畸变。

目前纳米微晶电流互感器已经在国内多座变电站的绝缘在线监测系统中得到推广应用,运行情况良好,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 考 文 献

[1]恒,严璋.高电压绝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孙才新,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现状与前景[J].中国电力.2005-2.

[3]郭碧红,杨晓洪.我国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应用状况分析[J].电网技术.1999-8-23.

[4]罗光伟,向守兵,陈晓东.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J].黑龙江电力.2004-1-26.

[5]孙玉坤,李冬云,邹杰.我国磁性材料领域标准现状分析.磁性材料及器件[J].2016-1.

篇5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报警;老年人;跌倒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发生跌倒的情况逐渐增多。为了使老年人跌倒后及时的被发现并得到救治,我中心与河北农业大学联合研制了“基于ZigBee Pro低功耗远程医疗监护系统”,针对医院外老年人进行远程医疗监护,并在发生跌倒时自动报警。该系统于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进行实验性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自愿原则在保定市农大小区、天威小区选择60岁以上体弱多病易发生跌倒的老年人(长期卧床者除外),发放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护设备,于活动时佩戴,每天不少于8 h,实验周期一个月。被监护者跌倒后,其佩戴的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护设备将发出报警,位于急救中心的远程监护系统平台接收到报警后,立即与被监护者或其家属电话联系,核实并了解情况,如有需要派车出诊。完成实验者共322人次,平均76.33岁,其中男155人次,女187人次。

1.2 仪器设备及工作原理 监护设备使用河北农业大学和保定市急救中心联合研制的“基于ZigBee Pro低功耗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该系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包含ZigbeePro节点的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测设备、Zigbee Pro-3 g网络和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该系统对跌倒检测原理的研究主要是找到人体在跌倒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特征,不同运动过程对应的加速度曲线也是不同的,对于跌倒过程的及速度变化,主要根据

作者单位:071000保定市急救中心(郭兴 酒春惠 赵明智 李萍);河北农业大学(李强)

跌倒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失重、撞击、静止、翻转等四种状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将这四种状态的判断结合在一起,通过跌倒检测算法进行分析判断,并实现报警。

2 结果

完成实验者共322人次,监护系统平台接到跌倒报警18次,实际跌倒21人次,其中因为各种疾病发作(心脑血管疾病、低血糖、癫痫发作等)导致跌倒8人次;活动时不慎跌倒9人次;因为外力导致跌倒4人次。跌倒未报警3次,假报警0次,准确率85.71%。

篇6

2 物联网及远程监护(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remote monitoring)

物联网[1]是延伸和扩展的互联网。它运用信息传感技术,实时采集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生物信号及位置等各种需要信息,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物与网络的连接,方便管理、识别和控制。

在物联网的众多领域当中,远程医疗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热点,远程医疗[2]可缩小不同区域医疗水平的差距,减少病人及家属的路途奔波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和质量。远程监护是远程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患者与医院专家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能够使患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接受来自远端医院专家的诊断,通过远程监控数据,病人可以享受远程专家的医疗服务[3]。它是计算机、通信网络和现代医疗多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医疗服务共享体系。

3 慢病监护网络系统功能概述(Slow disease

monitoring network system function overview)

基于物联网的慢病监护系统是连接患者与医院的纽带,目标是能够实现以下功能:①患者在非医疗区域就能享受到医疗机构的监测及护理指导;②患者在任何地方就能享受到急救服务;③通过社区监护系统数据库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资源库;④医护人员通过健康监护平台能够及时获取患者疾病的信息;⑤医院健康监护平台收集各个社区医疗信息并进行诊断。

监护数据传输网络系统工作原理:人体基本生理参数(血压、心率、血氧)的采集,各路采集数据把各路收集到的基本数据经过控制器合并处理后形成同一路串口输出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网络把收集的人体生理参数存储在本地医疗监护网关(客户端);由本地医疗监护网关来完成人体生理参数数据的解析、处理和显示;远端医疗监护端(服务器端)接收客户端发来的人体生理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间的数据交换和网络通信由两端的ARM6410完成。

本监护网络系统的设计实现通过以下五个模块完成:患者生理数据采集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控制器模块、无线传输网络模块、本地及远程医疗监护控制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慢病远程监护模块框架图

Fig.1 Slow disease remote monitoring module frame

以上不同模块实现的功能为:①患者生理数据采集传感器模块:即人体生理参数OEM模块,本模块数据输出为标准的串口数据,数据可直接和单片机STM32串口相连。②STM32处理模块:即对从不同串口上读取的患者基本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并传输到无线模块上。③无线传输网络模块:选择一种合适的无线传输技术,将采集的患者生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发送,接收端接受数据并传送给客户端,即本地医疗监护网关模块。④客户端医疗监护控制模块:采用三星ARM6410开发平台,接受来自无线传输模块上传输来的患者生理参数数据,实时显示经过解析处理后的数据。⑤服务器端医疗监护模块:同样采用三星ARM6410开发平台,利用Socket技术建立与客户端医疗监护控制模块的联系。服务器端模块可解析处理客户端传送来的患者生理数据,服务器端可实时对客户端监护模块进行控制。

4 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分析(Short dista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cheme selection)

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是监护网络系统的重要部分,本系统所监护的面向对象具有移动性并且监护范围一般面向社区或家庭,监护区域比较小。而ZigBee技术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它的主要优点是:网络容量大,安全性高、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并且它的通讯距离可自由扩展,从几米到几公里范围都允许,它采用自组网的通信方式,经常把它应用于传感控制、自动控制、工业控制、家居、医疗等领域。因此,根据对象的需求以及对短距离ZigBee无线通信优势的分析,本系统无线通信方案选择ZigBee作为无线传输。

5 嵌入式操作系统方案分析(The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scheme selection)

为实现慢病监控系统中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选择合适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软硬件资源及任务分配协调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较多,Android系统具有以下优点:①提供了从最底层内核到最高层应用程序的所有软件,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定制平台,开发限制少。②所有的应用程序软件完全平等,部分内置的组建也可根据需要被替换为符合个人需求的版本。③可移植性强,Android平台上的程序都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并在虚拟机Dalvik上执行,所以,程序可以很好地移植在ARM X86等不同架构上。④优质的图形系统和音效。Android平台自身内置了一些常用的标准视频和音频编解码器,结合2D图形库和3D加速的OpenGL,可以得到很好画质和音质效果。⑤系统管理应用程序稳定性好,Android平台为不同程序之间兼容提供了良好的安全措施,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或关闭有条不紊地进行,系统稳定性得到很好保障。

基于以上的分析,Android系统符合监护系统的需要功能及要求,并且它可对监护网络设备进行很好的性能优化,所以系统选择Android作为客户端及服务器端医疗监护的操作系统。

6 慢病网络监护系统硬件设计方案(Slow disease

network monitoring system hardware design)

慢病监护系统硬件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患者基础生理参数采集设备、无线传输网络、客户端医疗监护网关和服务器端医疗监护网四个部分,框架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慢病监护硬件框架图

Fig.2 Slow disease monitoring hardware frame

6.1 患者 基础生理参数采集及无线传输网络

生理参数采集采用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芯片并搭载三个生理医疗传感器模块。以STM32作为核心微控制器,因为它包含有丰富的外设接口,通过三路采集到的患者生理数据经STM32处理后合并为一路数据,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出去。选择EWRF3065和CSR GL-6B作为无线传输设备,EWRF3065模块由时钟电路、电源电路、天线射频电路、电平转换电路等组成,GL-6B模块由电源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天线射频电路等组成。流程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患者生理参数采集及无线传输系统

Fig.3 Patients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cquisition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6.2 本地医疗监护网关子系统

客户端监护平台以Samsung S3C6410 ARM11微处理器作为主CPU,其优点是:ARM6410可以提供1GB SDRAM和1GB NANDFlash存储空间,同时具备高速SD卡存储设备、100MB网络、USB Host、RS232、RS485和外扩GPIO界面等接口,另外配有800×600 7.0英寸高清TFT液晶触摸屏,并提供宽电压的电源输入方式,能方便搭配不同环境下的电源使用。

客户端医疗监护网关子系统工作主要原理是:患者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将患者基本生理数据传送给该子系统,客户端监护网关通过DM9000 AE设备的RJ-45网口将患者基本生理数据传输给服务器端监护子系统。本地医疗监护网关框图如图4所示。

图4 本地医疗监护系统

Fig.4 Local medical care system

6.3 远端医疗监护端子系统

服务器端监护系统以ARM 1176JZF-S为内核,处理器运行速度快,最高可在667MHz主频上运行,平台配备有丰富的内部资源,内置硬件加速器,集成了一个支持视频编解码MFC,因此它可广泛应用在移动服务和通信处理等领域。另外,处理器支持多种NAND Flash和Mobile DDR存储器,集成了CMOS摄像头、USB HOST、以太网、SD卡、液晶屏触摸等多种高端接口,这些接口为用户实现高端设计提供良好的基本条件。

服务器端监控子系统工作情况是:通过DM9000AE的RJ-45接口接收来自客户端医疗监护网关通过互联网传送过来的患者基本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另外,它可以把服务端医生或专家经过判断处理后的结果及时地发到客户端网关,实现实时监控。服务器端医疗监护系统框图如图5所示。

图5 远端医疗监护系统

Fig.5 Remote medical monitoring system

7 慢病监护系统软件设计(Slow disease monitoring

system software design)

7.1 无线传输软件设计

通过以上无线通讯方案的选择,首先对它实现软件设计,由于ZigBee网络分别定义Coordinator(协调器)、Router(路由器)和End Device(终端设备)三种网络角色。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

图6 ZigBee数据传输网络

Fig.6 ZigBee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Coordinator负责网络建立和网络地址分配,Router负责寻找、建立、修复及传送数据包,End Device加入网络并可以传送数据。通过分析不同角色的功能,因此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分别以两种传输方式实现数据传输。

①数据透明传输。该传输方式以可变的透明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输,如果数据传输的第一组不是0xFC、0xFD或0xFE,那么从端口接收的数据就自动发送给其他所有的节点,接收到的节点把数据自动发给Coordinator;如果两个设备是通过串口连接,那么可用两个ZigBee CC2530模块通信来实现透明数据传输。

②点对点数据传输。ZigBee网络中任意节点之间都可以通过格式:“0xFD+数据长度+目标地址+数据”传送数据长度可变的数据包。

7.2 本地医疗监护软件设计

客户端监护软件设计主要完成宿主机上Android开发环境和编译环境的搭建,实现本地医疗监护软件功能。软件设计由以下两个方面组成:

(1)搭建符合要求的编译环境,安装交叉编译工具,对Android源码进行编译,把Android系统移植到客户端ARM6410上,并做功能测试。

(2)配置Eclipse、Android SDK、JDK等开发环境,客户端医疗监护软件采用Java和C同步开发设计,底层Linux读写串口数据由C程序设计完成;高层部分的患者生理数据接收、UI界面绘制及显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Socket通信等功能则由Java程序设计完成。

7.3 远端医疗监护软件设计

为了程序的兼容性,服务器端医疗监护软件设计主机环境配置和客户端监护软件的配置采取一致的方法。即把客户端编译过的Android操作系统直接移植到服务器端医疗监护平台上。服务器端医疗监护软件中的数据接受、程序控制、UI界面绘制及显示、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Socket通信等功能采用Java语言开发。  

另外,为了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监护软件设计均采用多线程编程机制。

8 结论(Conclusion)

本文从分析慢病监护系统的功能需求入手,分不同的模块设计框架来实现远程慢病网络监护系统,并从软硬件环境的需求提出符合实现系统要求的方法。通过本系统的方案设计,为以后的方案实现提供明确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6308.htm.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1145.htm.

[3] 白净,张永红.远程医疗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篇7

1心电监护仪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医院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通过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病人进行病理和生理的检测,逐渐代替了最初中医所总结的“望、闻、问、切”,通过精密的仪器所显示出来的数据,对疾病的诊断更准确。而在一些高级别的医院中,随着医疗设施的不断更新、完善和医疗设施功能的不断扩展,使得医疗设施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然而,医疗设备要进行准确的检测,离不开后期的管理、维修和保养,因为医疗设施只能按照系统的程序进行工作,不能通过系统自己进行调整,所以在不断循环的工作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细微的偏差,而在医疗过程中的微小偏差,都有可能酿成大的医疗事故。在医院医疗过程中心电监护仪是不可缺少的医疗仪器,不仅对临床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广泛运用于急救、麻醉、手术等医疗领域。价格低、使用广泛是心电监护仪相对其它医疗设备的优势。

2方法与标准

(1)研究方法。电气安全、心电、血压、呼吸及血氧是心电监护仪检测内容的5个方面。为了探究心电监护仪的质量控制,要了解目前维修调整和使用的情况。为了计算心电监护仪的合格率和心电监护仪的检测结果的精准度,需要使用检测设施对心电监护仪进行检测,当出现检测结果误差较大的心电监护仪时,要对有问题的心电监护仪进行维修调整。(2)检测标准。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通用要求、试验方法及国家计量标准JJG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检定规程及医药卫生标准YY1079-2008心电监护仪、环境要求等相关规定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绝缘阻抗>2MΩ,接地电阻<0.3Ω是电气部分的标准。单一故障状态下对地漏电流<1mA、患者漏电流<0.5mA、机壳漏电流<0.5mA。正常状态下机壳漏电流<0.1mA、对地漏电流<0.5mA、患者辅助电流<10µA(DC)、100µA(AC)。为了准确显示检测房颤等病理状态,要将心电偏差设为<5%,报警时间<12s。血压偏差要<5%,血氧偏差要设置在<3%。以上几个测量值大于或等于1个均属于不合格的心电监护仪。

3结果

通过对169台心电监护仪的检测发现,合格率为80.47%,共有136台心电监护仪合格,这些检测结果是通过对心电监护仪的呼吸系统、血氧系统、电气系统和血压系统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得出的。在众多问题中,报警时间过长是心电监护仪检测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

4分析不合格的原因

(1)电气功能的检测分析。通过严格的对心电监护仪的5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169台心电监护仪中,共有136台合格。而我们可以对电气功能的检测放心,因为电气功能的检测不合格率为0。(2)呼吸功能的检测分析。由于报警时间过长,超过国家有关规定的12s,所以虽然呼吸功能的检测较为准确,但还是需要完善。通过对医院实践使用中的了解和对仪器检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仪器的反应时间较长和仪器对呼吸的传导较长是引起呼吸功能报警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医院对重病患者的抢救分秒必争,所以报警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着医院对患者的抢救时间,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我们对机器调整的目的是将报警时间缩短到12s以下,如果通过调整还是不能将报警时间缩短到12s以下,则是厂家设计问题,可通过和厂家进行沟通,由厂家重新设计。(3)血氧功能的检测分析。通过了解和检测发现,患者的低灌注影响着血氧检测不合格导致误差。血氧检测是通过对脉搏的感应完成的,灌注量低的病人会受到影响脉搏变小,严重影响了血氧探头的灵敏度。所以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可以在对灌注量低的病人进行检测是更换新的探头。(4)血压功能的检测分析。由于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时间较长,而心电监护仪所使用的材料容易在空气中老化,导致气阀和血压泵老化严重影响着心电监护仪血压检测的精准度。同时也有心电监护仪的能正常工作,但不显示血压检测的结果,这可能是接头等连接管漏气造成的,所以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对相关连接管逐个检查。(5)心电监护仪的蓄电池的检测。在出现紧急情况急需对病人进行生命的体征监护的时候,往往要用到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均配有蓄电池,不仅仅是为了心电监护仪在随着病人移动时方便携带,还避免了由于断电而造成对病人的监护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医院的实际使用情况的了解和本次检测的总结,监护仪可以连续监护10~30分钟的有43台,而可以连续工作30分钟以上的只有78台,监护仪蓄电池完全不能工作的更是达到47台,导致心电监护仪蓄电池不能更好工作的直接原因是心电监护仪蓄电池的保养不得当。(6)调整方法。通过对心电监护仪的检测发现,可以通过对心电监护仪各项参数调整,并通过实际使用的反馈一次次调整,减少心电监护仪的检测结果的误差。而因为心电监护仪自身设计所带来的误差,我们要通过联系厂家,让厂家发现产品的缺陷,由厂家直接修复或重新对系统进行设计。同时由于大部分医院都使用不同品牌的心电监护仪,医院自己的维修人员不够了解各个品牌维修准则,往往不能应付难度较大的问题,所以在进行难度较大的问题维修时,必须让出现问题的心电监护仪品牌的技术人员帮助维修或是直接返厂进行维修,把心电监护仪的精准度调到最高。

5质量检测措施

(1)维修方法。首先从心电监护仪的保养方面着手对仪器进行质量控制。新购买的仪器和在医院使用的仪器都需要保养,所以仪器的保养是从仪器在投入使用开始之时一直延续到仪器停止使用为止的。心电监护仪配备蓄电池不仅解决了其需要移动的问题,还解决了突然停电时不能对病人进行生命特征检测的问题,所以蓄电池的保养也至关重要。因此要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放电,使蓄电池的蓄电功能正常,防止由于心电监护仪长期使用交流电源,会使蓄电池的蓄电功能降低的问题。此外,要定期检查监控仪的各项功能,来保证仪器检测数据准确,当检测数据不准确时,应及时对仪器进行调整。所以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对仪器进行测试,并对维修时间、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2)使用方法。日常工作中正常使用心电监护仪对仪器的保养至关重要。为了保障有效的监护效果,医疗人员就要对心电监护仪进行正确的操作,所以医院要对进行操作的医疗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正常操作,并通过了解保养方法和心电监护仪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保证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突发状况,确保心电监护仪监护效果和功能正常运行。

6结语

随着大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机构中的医疗设备也不断更新,通过医疗设备检测得到的数据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的医疗手段。然而医疗设备难免会出现问题,影响着医疗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医患关系,同时为病人的生命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朱红天.情景教学法在轮转新护士心电监护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质,2014(6):101-102.

[2]章玲.多参数监护仪的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及讨论[J].医疗卫生装备,2015(2):4-5.

篇8

引言:

心电监护仪是在医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仪器。心电监护仪可以针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检测。急救患者和手术中的病人都需要利用心电监护仪进行症状的监控。心电监护仪不仅可以单独使用,并且能够和其它检测设备联网使用,使其能够对病人进行多种生理特征的监控,同时完成对病人各种身体情况的反应检测,监护仪在医疗过程中为医疗人员的诊断和抢救提供重要的作用,所以说监护仪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尤为重要。

一.心电监护仪的维护和保养

监护仪的日常维修非常重要,良好的的维修保养不仅能延长监护仪的使用寿命,更能使检测效果受到影响。监护仪在使用前要对病者的病情和病理特征进行诊断,并且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同时在监护仪使用的环境中要尽量避免光、电磁的干扰,才能保证监护仪的使用效果。就目前看来及时准确的做好光电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监护仪的故障率,并且做到保证监护仪的数值可靠,使医疗过程能够得到相应的数据。

1.主机的使用与维护

主机属于高精度仪器,它的使用环境要尽量做到避免尘土,监护仪所处于的环境必须经常的通风换气,监护仪主机的通风孔要每半年清理一次,如果主机上粘有杂物需要用浓度为70%的酒精进行清理。并且保证酒精的及时挥发。

2.主机所处的环境不能潮湿,一般运行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80%,监护仪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主机的散热口必须保证通畅(距离墙面不得小于5厘米)。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切不可使用防尘罩或隔板来影响设备的散热。如果长期不使用,就要做到定时开机,以达到防潮的目的。

3.主机要避免化学物质腐蚀。监护仪要避免酸碱性化学物质的侵蚀。在清洁设备时不能使用任何化学液体,尤其要防止化学液体进行机壳、开关、通风口处。

4.主机所处的位置要相对平稳,在其主机周围不能有其它能够引起设备振动的振动源,主机的下部装有可以移动的轮轴系统,振动可能引起主机的位移和内部设备的震颤,震颤对主机内部的精密元件的损害十分巨大。

5.监护仪整体都接触电源必须保证绝对的稳定,并且要保证配电盒的接地要十分稳定,同时插座头要经过防护处理,要避免出现接触不良和断电的问题发生,供电线路的交流电一般为220V±10%,在设备运行期间必须保证供电不间断,而且相对稳定。在底线连接方面,要将主机的接地端子和建筑闭流电阻相互结合,要避免接地对电波的干扰,要将其危害降到最低。在监护仪中如果有涉及到电池供压的设备要连接交流电池,并且起到辅助的作用,电子部件在不使用时必须进行充电保养,同时要注意电池的使用年限的问题。

二.监护仪检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监护仪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查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但是由于监护仪的更新换代和使用功能的逐渐增加,不同的监护仪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在信号收集方面有的监护仪是通过导线末端按扣进行人体连接,有的是通过发射遥控信号进行计量连接,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很多异常的连接现象。在进行医疗设备检定时,需要检定人员掌握多种的心电监护仪调试方法,并且做到快捷、灵活的计量检定工作,所以我们根据常见的检定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1.心电监护设备的常见问题

电流过大造成监护仪模块被烧毁是常见问题之一。监护仪的核心部件是模拟电路装置,它能够对所获得的生物电位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并且其传感器和生物放大器更为精密,在检定时要先打开监护仪的电源开关,要在电源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才能进行仪器检测,否则容易因电压过大而产生模块烧毁。有的型号监护仪由于逻辑线路的愿因,在对菜单进行设置时,需要进行确认,在仪器没有响应后,需要对仪器的菜单显示项和导线连接等项目进行正确的设置,如果继续用原设置进行操作,仪器会自动判断为故障。

2.脉搏血氧饱和度问题

人体血液中的有效氧分子,通过与血红蛋白(Hb)结合后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表征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比例的参数称为血氧饱和度。由于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血红蛋白(Hb)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系数不同,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就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探头由二极管和光电管组成,发光的二极管会发射出660nm的红光,另一个发出940nm的近红外光,这两束光在接收到不同的光电信号时就会转变为电信号。探头在很大程度上都拥有较高的灵敏度,一旦受到振动和磕碰就会出现损坏问题。所以在检定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要先注意探头表面是否有污垢,同时在检测过程中要保证轻拿轻放。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设备的探头都有专一性,是不能和其它设备通用的,所以在检测完成后必须及时将探头装回,避免出现混乱。

3.无心率显示

检定心率显示值误差时,监护仪无心率显示,可能的原因有:

(1)监护仪的导联(LEAD)选择错误,应重新选择。

(2)有的监护仪灵敏度低,对±0・5V P-P标准心率无显示或不稳定,此时应增加电压信号幅度。

(3)监护仪或标准器之间连接点接触不良,应重新接插。

4.无创血压问题

很多监护仪都属于无创检测,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压力充气,(一般为180mmHg ~ 230mmHg),以阻断动刀血流,开始进行放气,当压力降到一定程度时动脉血流就能通过血管,直至完全放开,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气体振动波强,当这个波强达到动脉部位的平均压力,或者由平均压力计算出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但是在检查中,经常会出现气泵放气后不显示数值的情况,这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袖带或导管出现漏气,或者是接头处出现漏气,所以在检测完成后一定要将设备模式恢复并且调整好时间。

5.其它一些检定问题

(1)报警不正常。有的监护仪在检定心率报警发生时间及心率报警预置值时,应先将呼吸(RESP)、血氧饱和度(SPO2)、脉冲(PU LSE)、血压(NIBP)等报警置关(OFF)的状态,然后再检定,否则,警铃连续响,无法完成检定工作(如PMS- 8100型、M1092型等)。

(2)在输入回路电流的检定时,步进转换式灵敏度(Sens,Size,Gain等)应置10mm/ mV档,连续可调式也应调至10mm/ mV,否则,可能会误判为不合格。

(3)有的监护仪,显示灵敏度(步进转换式)和扫描速度两项参数的单位分别用DIV (div)/mV和DIV(div)/s来表示,检定时应注意;有的监护仪报警限是固定式或部分固定式。

结束语

监护仪的在检查过程中经常遇到很多问题,所以针对它的检测要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检查体系,尤其在检定过程中不要以通过检测为目的。要使其能够真正发现问题,并且进行相对改进。要将设备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作为设备检定的基础,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以增强我国医疗设备技术含量。

参考文献

[1]张同刚,游玉明,王维刚.3例宝莱特M69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1年07期

[2]叶红梅,PM-9000心电监护仪使用与维护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医疗装备.2006年10期

篇9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ip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收住的病人主要是呼吸系统重症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ILD)、重症哮喘、肺栓塞等。国外教学医院多设立呼吸科,美国部分医院称为呼吸与重症监护科(Division of Pulmonary & Crit Care Medicine);国内仍称为呼吸科或肺科。

1 ICU的历史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在医院手术室旁设立手术后病人恢复病房,被认为是ICU的起源。1923年Dandy在Hopkins医院建立神经外科病房,在二次大战前,Dandy在Hopkins建立起第一个24小时管理的术后恢复病房。20世纪20-50年代脊髓灰质炎流行席卷世界,包括美国和欧洲利用较大的空间建立了能够容纳较多病人的抢救单位,患者应用铁肺和手动通气,包括麻醉科、内科和外科医生组成了多学科的专家队伍,这是现在ICU的最终尝试。1958年美国巴的摩尔医院麻醉科医师Safar建立了一个专业性的监护单位,并正式命名危重监护病房,其后ICU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

国内ICU起步相对较晚,1980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了国内第一个ICU。1985年总医院呼吸科建立了国内第一个RICU。同时期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了重症加强医疗病房(SICU)。

2 ICU现状

2.1 美国有职业执照的危重症监护医生中,2/3是内科医生,其余是麻醉科、儿科和外科医生,内科医生中,约90%是呼吸科医生,呼吸内科医生在ICU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2 现状ICU划分 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RICU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综合性在监护病房(GI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3 RICU的发展

3.1 RICU病房的建立

首先RICU是ICU,有关病房的规范流程应符合ICU的标准。RICU主要面向重症呼吸系统疾病和重症内科系统疾病,其中感染和合并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居多是RICU的特点,因此病房设计要充分考虑到院内交叉感染的问题。整体设计洁净区、缓冲区、感染区要分开,空气气流走向应从洁净区(工作人员区)依次到缓冲区、感染区,重症感染/携带多耐药细菌患者应相对隔离。不提倡建立过多的大通铺式格局,应有一半以上床位为单间病房,其中开放式单位床单元面积15-25m?,单间病房面积为20-25m?,要贯彻生命到(Safe Isiand)的理念,床周围1m内应无障碍物。感染区应保持一定的负压,如有条件建立标准的负压病房。

3.2 健全的RICU医疗规章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临床诊疗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患者转入、转出ICU制度;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血液与血液制品使用制度;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不良医疗事件防范与报告制度;疑难重症患者会诊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等。

3.3 RICU病人的收治范围 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功能不全,经过R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R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R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3.4 RICU病房的必备设备 每张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RICU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ICU最好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应配备适合RICU使用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RICU单元至少配备便携式监护仪1台;三级医院的ICU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医院的ICU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RICU单元至少应有便携式呼吸机1台;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2套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RICU需配备血气分析系统、电子/纤维气管镜、振荡排痰仪;其他设备:心电图机、除颤仪、血液净化仪、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体外起搏器、电子升降温设备等。

3.6 RICU病房的选配设备 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输液加温设备;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监测仪;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检测设备;体外膜肺(ECMO);床边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LABP)和左心辅助循环装置;防止下肢DVT发生的反搏处理仪器。

4 RICU未来发展方向 RICU应向MICU(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发展,收治对象应涵盖内科各种合并感染的位置症患者(不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但是如果合并感染也应收治。RICU发展前景美好,但需要我们艰辛努力!

参考文献:

篇10

1、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CareUnit),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治疗、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有针对性的监测供给,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是随着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的共同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

2、ICU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ICU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CPM关节运动治疗护理器等设备。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1

[Abstract]Cost-benefit analysi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modern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Evaluating medical equipment's operating state, fully extracting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etal benefits of investing in medical equipment, and setting guidelines for investing in fixed assets are all tasks that hospital policymakers and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rs must be able to grasp and practically implement.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is a hospital assets manager and a benefits analyst.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and share methods and experience regarding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medical equipment at large hospitals.

[Key words] Costs; benefits; management

医疗设备是现代化医院固定产投最主要的方面之一,医疗设备的引进极大地促进医院的医疗业务,医疗设备运行是医院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医疗设备的配备水平,成为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医院整体实力的反映。加强医院设备成本效益分析,是医院成本核算更科学的细化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工作,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医院当前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为指导科学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设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重要保证。

一、医疗设备成本效益的特点

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和原因存在于下列三个方面:

1.设备服务因所诊疗患者的数量、病情严重程度、使用时间等不同原因,使所提供的服务的成本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产生差异;

2.新技术、新方法、医师及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否熟练正确使用设备也会对医疗成本产生影响。

3.设备使用耗材的价值高低及使用数量多少,直接使医疗成本发生变化。

二、经济效益分析的常用方法

1.投收益率法。

是指该医疗设备年产生的净收入与设备投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投收益率=[ (医疗设备收入-设备支出)/该医疗设备投总额]x100%。设备支出主要包含有设备消耗耗材料费、维修保养费、管理和操作人员工、水电费和成本折旧费等。投收益率越高,表明设备经济效益越好。

2.投回收期法计算方法。

根据医疗设备投成本收回所需时间而进行的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公式为:该医疗设备投额/该设备年净收入。投回收期越短,说明该设备经济效益越好,否则,效益则差。当投收益率为负值时,我们将不再计算投回收期,直接按照评估标准的差级评判。

三、经济效益分析的数据来源

客观和丰富的数据来源是做好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和关键。

信息化的发展为医院经济管理的全面提高和进步提供了保障平台。医院实行HIS管理,使我们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有了真实可靠且充裕详细的来源。

1.设备年收入:

利用医院的HIS系统,根据设备收费编码、设备收费所属科室,框定查询年度的时间范围进行查对。该数据项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1被分析设备仅一台时,依采集的收入数据直接进入计算。

1.2当某科室有多个收费相同设备,收入进行平摊。

1.3若设备属同类,而收入、功能差别较大时,按照收入比例分配。以监护系统为例,四床监护系统可同时监测四位患者,普通床头监护仪仅可对一名患者实施监护,当科室同时拥有这样两类设备时,我们将分别按照4:1的权重进行计算。

1.4某些设备收费相互交错、纷繁复杂,难以分配,我们在计算时不再进行收入分配,而是对设备进行整合为一台,收入合并来计算。

2.设备耗材费用:

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科室单台设备领用耗材费用总额统计,或科室提供年度实际耗材费用。其中,可收费耗材不包含在成本统计范围之内。

3.设备维修费用:

当以实际发生的费用据实统计。

4.设备水电费:

设备水电费=水费+电费。

水费=设备用水量x价格/每立升水 。

电费=设备功率x设备工作时间x价格/每千瓦小时。

水、电费用是根据设备维修工程师根据设备运转能源消耗率和设备实际日/月运转时间、实际日/周耗水量分别与其单价计算所的结果。

5.设备人员工:

设备专职管理和操作人员工来源是根据医院财务经营部门提供数据计算。计算方法:人员工= 该设备全面运行所需人员数x(科室人员工总额/科室人数)。

6.设备折旧费: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年限进行计提,年折旧费=设备购置价/折旧年限,超过折旧年限将不再计提。

四、经济效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医疗服务不同于生产企业,对设备效益的要求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更不能忽视。医疗辅助设备(如消毒设备等)不产生任何直接经济效益,仅仅是为了医疗安全和以社会效益为主所购置,评价标准我们以其实际使用率作为评判。对产生经济效益的设备,如何客观评价设备的效益,我们必须设立一个评价标准。

我们认为:以投回收期经作为评判标准直观、明了。为了客观公正评价设备效益状况,立足于促进发展提高效益的宗旨,经几年来的工作总结,我们制定出如下设备效益的评价标准如下:

1.很好回收期≤2年;

2.较好2年<回收期≤4年;

3.一般4年<回收期≤6年;

4.差 回收期在6年以上。

五、经济效益分析的对象

1.个体大型医疗设备。

2.科室范围大型医疗设备

3.全院综合大型医疗设备。

六、分析举例

如何对单台大型医疗设备做成本效益分析,国内同行已经做了很充分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已经相当成熟。对全院医疗是设备投做综合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相对也比较简单。本文就相对比较难操作和掌握的科室内特殊和复杂情况的医疗设备成本效益的分析办法举例说明

重症医学科监护系统(仪)2009年效益分析一览

1.收入

1.1收入分配方案(编码为1215090006): 重症监护室现有监护设备7套(台),详见下表:

有关解释:7套(台)设备均可进行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共可同时监护26人,个体设备收入依照其功能贡献比例来加权分配。

1.2收入数据来源:在HIS收费系统框定收费科室-重症监护室、框定收费时间2009-01-01 00:00:00―2009-12-31 24:00:00,按照《陕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编码查询,心电监测编码310701022收入为514016元,血氧饱和度监测编码310701028收入为256748元,遥测心电监护编码310701008收入为0元。

1.3收入计算 收入=(514012+256746)x0.3077+

0x0.6667=237162.24元。

2.支出

2.1年折旧额:设备购入总价1859394.07元,折旧年限5年,年折旧金额371878.80元。

2.2年维修费用:27890.91元

2.3水电费用:本设备不消耗水费用为0元,总体功率600w,按每天24小时、每月30天、12个月、每度电0.51元计算。水电费=0.6x24x30x12x0.51+0=2643.84元。

2.4人员工:以该科室工表人员工和/人员数量得平均工2260.75元,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科室调研确定该设备实际管理和操作需人员0.86人,故本年度该设备人员工为2260.75x0.86x12=23330.94元。

2.5设备耗材:按照科本设备使用量在本类设备耗材用量占比计算为7089.20元。

总支出=年折旧额+维修费用+水电费用+人员工+耗材费用=371878.80+27890.91+2643.84+23330.94+7089.20=432833.69元

3.设备投收益率

投收益率=(237162.24-432833.69)/1859394.07x

100%=-10.52%

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差。

七、经济效益分析的意义

进行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求成本最小化,通过成本效益实时分析,获得成本与效益的数量关系,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但是具体如何运用计算出来的设备-成本效益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向政府和社会提供医疗政策依据。

经济效益分析的结果对政府管理部门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和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提供考核依据。使人民群众享受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又能使医院的投和发展处于良好循环。

2.向医院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效益分析促进了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明显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是对设备引进论证结果的实践检验,能够促进引进设备论证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投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3.使用科室反馈。

为了促使发挥所购设备的最大效用,可以多种形式将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反馈于科室,使科室对设备使用状况有清楚认识。通过召开使用科室听证会,多部门讨论分析,研究改进意见,解决实际问题,达成共识,寻求提高效益的新办法和新途径。

八、总结和讨论

效益分析从本质上仍不能完全反映设备的效益状况,设备的管理成本、房屋建筑成本,在结果中还不能够准确体现,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建立成本效益分析制度的目的是如何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益才是关键。我们认为,积极开拓、开源节流、增加收益,需要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医疗管理部门站在社会的层面,对大型设备尤其是特大型设备的配置建立规划机制,防止盲目和无序引进。

2.开展医疗单位同业之间、医疗单位内科室与科室之间广泛交流与协作,使医疗硬件源得到充分的使用。

篇12

中图分类号:TN919.2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在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在人们面对工作及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已成为各国人民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天大约有7千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2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所以,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与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医生常常不能及时掌握患者的心跳记录,因为常规的静态体表心电图(12导联)往往会错过病人心脏异常的短暂变化期。怎样才能使病人在家庭中得到更好医疗保健,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相关研究人员及医生面前,同时可以减少病人家属及社会的负担。

1 远程医疗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无线医疗监护系统的开发改变了病人的日常监护方式,并可以起到预防和提醒作用。这种新式的监护手段比以往监护方式更有临床性和社会优越性,这种无线远程监护系统的使用效果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验证。无线医疗监护系统同时可以使身处偏僻地区和没有良好医疗条件的患者获得良好的医学信息的分析和诊断帮助,如农村、山区、野外勘测地、空中、海上、战场等。此外,无线监护与无线互联技术随着TELEMEDICINE(远程医疗)的发展也将使大有用武之地,所以研制开发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势在必行。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是通过导联兼容的数字式全信息记录发射器,可以连续采集患者各种生活状态下的心电信息,监测心脏电生理变化。利用移动GPRS信息发射技术,发送监测数据,自动分析诊断预警,接收医生下达的诊断医嘱;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长时间监测心电信息传输到监护中心,通过动态心电分析软件,检查分析患者多种症状,给出诊断报告。研究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方便于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电情况并为患者提供救助;利用远程监护系统提高诊断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通过对患者的心电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可以评估监护对象的生活能力和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所以,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发挥着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作用。

2 国内外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早在1962年,北美更建立了第一批冠心病监护病房(CCU),随后,监护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临床对危重患者和潜在危险患者的监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和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心电监护系统功能要求也不断提高。

随着无线网络时代的诞生,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同时也带动了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的发展。远程心电监护系统使得被监测者利用随身携带的心电监护设备采集心电信号,然后通过无线网络将信号直接传输至医院远端服务器进行处理,医护人员根据心电图显示的问题给与针对性的服务[2]。医生通过分析心电设备采集的心电、脑电、心音信号、病人血压、体温等生理数据,并根据需要可将医嘱和服药信息发并显示在患者随身携带监护仪上。目前,常用的动态生理参数监护仪作为一种对心血管疾病进行长期监测的小型随佩戴装置,在临床与健康护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监护系统不仅除备以前的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的智能报警外,还要求在监护质量以及医院监护网络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临床监护、药物评价和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

3 移动式远程心电监护系统

移动式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嵌入式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远程医疗仪器感测系统用于采集用户(病人)的身体生理信号(体温、心跳等),并且将这些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送给基站。第二部分是通信传递系统,通过SunSPOT基站构成局域无线网络将数据传送给监护中心。第三部分是医疗监护中心,接受由基站传递过来的数据并且处理数据是医生能够实时监测到病人的身体状况。

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

(1)实时双向通讯:永久在线,全球移动漫游功能,不论身在 何地,实时地将监测数据发送到医院心电监测中心,及时接收医生下达的分析意见,在紧急状态下,患者可向医院和亲属发出求救信息。

(2)自动分析预警:自动根据用户心脏状况调整心律、心率、ST段分析预警阈值,自动将异常情况传送到心电监测中心。

(3)心电分析系统:自动分析速度:2-3分钟,快速的系统干扰波的识别、染色标识正常和室性心电图,自由设置模板类型,查阅压缩图形:可实时显示1:1,彩色趋势图、全屏幕显示或分屏叠加显示、屏幕编辑和确定病人心电图资料、测试结果储存(可回放/编辑)、S-T段数据分析和HRV分析软件、单个心电图编辑、屏幕电子卡尺等等。

(4)临床评定窦房结功能:可检出更多的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各种心律失常,对SSS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其他心脏病中的作用如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综合征、预激综合征、肺心病等等,提高这些疾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及协助判断其预后。检测人功心脏起搏器的功能。用于药物疗效观察:评价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正性肌力药物的疗效。

4 结语

目前,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认识以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的重心已经逐步由原来的治疗为主转移到防范及预防上来。互联网、无线传输、单片机、数字通信等新兴技术为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监测已经成为现实[4]。随着远程医疗移动监护系统的迅速发展,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本身的监护功能只是众多功能的一个方面,并且监护仪正在向小型化、便携化、家庭化发展的趋势。通过远程医疗会诊,可以将病人的信息资料快速传递,可以更快、更准确地使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反馈到疑难病人的治疗中,便于病人的治疗。随着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技术及功能完善,必定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救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薇,赵冬.我国心血管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26(2):143-146.

[2]郑捷文,吴太虎,韩皓.基于CDMA网的GPS心电远程监护系统的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10(5):87-90.

篇13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amily health care system for community hospital.Realtime transmission of multi-way Audio-Video are realized by the Direct Show technique''and Multi-function medical instrument system offers the data of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in this system.

[Key words] telemedicine;family health care;client/server;physiological parameter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信息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就是使用远程通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医学信息和医疗服务。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它已经成为医学交流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远程医疗主要应用在:临床会诊、检查、诊断、监护、指导治疗、医学研究、交流、医学教育、手术观摩等方面。社区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作为远程医疗系统中的一部分,它是将采集到被监护者的生理参数与视频、音频以及影像等资料通过通讯网络实时传送到社区监护中心,用于动态跟踪病态发展,以保障及时诊断、治疗[1]。随着当今社会老年人口的剧增,医疗资源中家庭监护的作用越发突出。

1 国内外家庭医疗监护系统

在国内,家庭数字医疗监护保健系统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在面向家庭的远程医疗方面,基于Internet的医疗网站发展迅速,如:中国金卫网、中华远程医疗网、明天远诊网、中华网网上医院、新世纪保健网、新健康网络网上医院等。这些网站都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医学信息查询功能,并有医疗专家提供医疗咨询。近年来,在远程监护方面,国内一些单位正积极致力研究,也开发了一些产品,如心电BB机、心电/血压远程监护系统等。清华大学白净教授1995年领导研制出了家庭贴心小护士系列[3''4],该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产品。而我国基于社区的家庭医疗监护保健系统的研究刚刚进入实质启动阶段,目前在技术方面也有很多问题:用户专用采集数据界面的设计就是远程医疗监护发展的一个瓶颈,还有网络速度,安全性等都亟待解决。

对于国外,美国第一项远程医疗计划始于1959年,在美国相距112英里的两所医院之间建立闭路电视网来提供精神卫生服务[5]。近年来,美国每年有大约5千万次健康保健护士家庭访问由远程家庭医疗系统代替。在以色列,Shaha医疗服务公司(ShahaI Medical Services Ltd)为至少55万人次提供远程家庭医疗服务。日本在许多范围内盛行小儿在宅医疗,这对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国立小儿医院自1983年实施在宅人工呼吸管理。在1994年9月~1996年3月,引用可视电话在宅人工呼吸监护患者有7名[6]。

2 社区家庭医疗监护系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