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8:03: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礼仪成果展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6)06-0066-05
大学教师发展(facultydevelopment)广义上指发生在大学教师身上的总体变化,这些变化源于学校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狭义上指为改进大学教师的教学或科研成效而设计的一些发展项目,它包含四个层次:改进课程的设计,改进教学技能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学发展);提高专门技能或学科研究(专业发展);提高管理职能方面的绩效(组织发展);改变大学教师对自身的理解和认识,改善他们的社会和组织环境,改变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态度(个人发展)。
一、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历史
在美国,大学教师发展长期以来就是增强高等教育活力必不可少的策略和手段。尽管休假年从1800年起就在美国大学实行,但是大学教师发展更多特指学科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对本学科教学的精通。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侧重培养特定学科领域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新教师的定位、教授职位的审查、学术休假和课程负担的削减等等,后来又扩大为包括专题学术讨论会报告、出公差、教学效能计划。所有这些策略都是为了更好地确保大学教师在高校里的生存和发展。
1.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在高等教育领域,尽管人们对教学改革的关注由来已久,但大学教师发展办公室和中心也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20世纪60年代教学新方法在高校的推广,其中一条途径就是建立视听中心。最初只是提供一些技术服务,后来扩大为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咨询。在很多校园里,新的视听中心是管理者的骄傲,也是来参观的州议员的一个必经之地。然而,起初该中心却鲜有教师光顾,因此初建时对教师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美国大学教师发展运动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1970年以前,美国很少有人关注大学教师发展,很少有学院和大学提供持久连续的教学改革项目。第一个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于1961年)是密执安大学和密执安州立大学的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
这一时期的教师发展项目和活动只是少数大学的自发行为,大学教师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不管是项目还是活动都是很零星的,不成体系的,主要还是针对教学发展而提出的。全面系统的教师发展项目尚未形成,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也不是很明确,还没有人为大学教师发展提出明晰的系统的概念框架。因此,这一时期人们对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解还很模糊。尽管休假年、访问教授和资助出席专业会议在高校中存在已有一段时间,但直到本科教学成为一个主要议题提上日程,大学教师发展才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所以这时的大学教师发展专业人员几乎没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1958~1968年这段时期被称为美国联邦对学院和大学资助的“黄金时代”,因为大学研究费用增至三倍还多。到1968年,美国政府以学生资助、研究经费和建楼及实验室贷款等形式的资助扩展到美国92%的学院和大学。20世纪60年代早期和中期,受政府资助的激励,美国大学继续扩张,博士学位的数量暴增,这种增长有助于保持美国高等教育的扩张,致使综合大学和很多文科学院也都强调教师研究。由于持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显著增长,这一时期的大学教师发展活动几乎全都以学术休假和公休假等形式进行。
2.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从1970年起,美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格雷厄姆(Graham)(1997)所说的“停滞的十年”时期,渴望获得联邦资助的幻想破灭。美国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高通货膨胀和其它经济危机,导致了入学率的下降和开支的紧缩。这种情况造成了两种结果:教师流动性的降低和学生批评声的增加,学生们普遍认为大学不关注他们的需要。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爆发了学生抗议运动,指责学院式的课程和教学,尤其是某些课程无关紧要以及教学质量较低等问题。由于抗议发生在一流学者最集中的大学,从而摧毁了这样一个神话,即“一位好教师必须做到的是精通其所教科目”。一些非传统研究生数量的增长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他们中很多人要求更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大学教师的平均水平开始上升,教学的重要性也增强了。随着教师职位的减少和学生抱怨的增加,大学开始把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放在教学上,积极关注教学的改进,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资源及其利用效率。直到20世纪70年代,高校才开始特别关注更有意义和有目的的教师发展,而人们对这一新领域的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增加。
20世纪70年代,很多负责大学教师培训和发展的中心或单位纷纷建立,推动了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快速发展。这些中心通常提供短期课程、习明纳(一种研究生讨论班)、工作坊(一种专题讨论会)、咨询和评价。这时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于来自基金会的外部支持,如丹佛斯、莉莉、凯洛格、梅隆、卡内基、福特和布什基金会等。借助基金会的支持,大学教师发展活动常常与高等教育教学与学习的研究计划联系在一起,如锡拉丘兹大学、西北大学、密执安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截止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过半数的学院和大学都设立了教师发展项目。伯格威斯特(WilliamH.Bergquist)和菲利普斯(StevenR.Phillips)等把这一时期称为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成熟期。在这一时期,有三本大学教师发展的奠基之作面世:伯格威斯特和菲利普斯的《大学教师发展手册》、盖夫(JerryGaff)的《关于大学教师更新》、林德威斯特(Lindquist)的《教学改进项目的设计》。盖夫在著作《关于教师更新:教师教学和组织发展的进步》中明确指出,大学教师发展的三维结构是由教师发展、教学发展和组织发展构成的。在这一时期,美国大学的教师开发者们极其关注在校园内赢得对教师发展活动的信任和支持。有专家称,20世纪70年代是大学教师发展的背景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些变化包括人口统计状况、学生数量的递减、成本的上涨和职业期望的变化等等,它们开始显著地影响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制已经逐渐形成并日渐完善,而且遍及到大多数的大学校园。另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步,尤其是盖夫和伯格威斯特等人澄清了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并建立了概念框架,使得人们对大学教师发展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在校园内,大学教师发展不再是个别学校的自发行为,相关的组织和机构纷纷建立,尤其是在1976年高等教育专业与组织发展网络(POD)的建立,社会各界也逐渐达成共识,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行动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大学教师发展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开始受到多方援助的集体行为。
3.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学对研究的资助上升,而对教学中心的资助下降。继20世纪70年代开支紧缩之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开支扩大。大学从私营部门、州和地方政府那里寻求和获得资助。教师招聘继续保持低调,教师职位短缺。另外,一批新式学生进入美国学院和大学的课堂。他们精通技术和多媒体,这就迫使其他教师反思他们的教学方法,并寻找促进学习的备选策略。到80年代中期,大约60%的美国学院和大学都确立了某种类型的教学改进项目,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在校园里很普遍。与70年代相比,大部分大学教师发展项目仍然受到私人基金会的资助,所不同的是,除了私人基金会,还受到一些联邦机构的资助。这一时期,TA发展项目的增长达到高峰,教学与学习中心以及类似的组织机构也大量涌现,大学教师发展开始向组织化方向迈进。这些中心都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而且拥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教师发展项目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全面,覆盖全校,大学教师发展开始系统化、全面化。
在此期间,一些批评美国高等教育及其对本科教育的报告相继出现。这些报告来自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美国学院和大学联合会、卡内基基金会的欧内斯特·博耶和全国教育协会。报告指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报告唤起人们对学院和大学中的科目和课程内容广度不足、预备教师的过度专业化和教学与学习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关注。报告用足够的事实证明,大学需要给教师和教学以更多关注,重建对教师发展的兴趣。1988年全国本科教育质量改进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由美国学院和大学联合会以及西北密苏里州立大学发起的,主要探讨了高校教学质量和多样化的问题。教师开发者开始提供不同类型教学策略的信息,这些策略能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出现了,并成为全美教师开发者的主要关注点。
在80年代,人们对在职培训的关注远比70年代多,教职员培训项目即便不是普及的,至少也是常见的。问责制在高校的建立,也推动了高校对大学教师发展尤其是教学发展的重新关注。人们进一步肯定了一些大学教师需要通过培训项目提高其教学能力,而管理者需要一些发展项目提高其领导和协调能力,其中大学管理者的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领域。
4.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大学教师发展专家开始再次检查他们的作用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例如,提供的资源和激励并不总是充分影响到教学和学习或组织过程,并使之发生系统持久的变化;为教师提供一系列的教学效能习明纳或把一些教学书放在图书馆书架上并不能充分促进课堂中实际的教学技能的掌握;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和了解他们关于什么最能发挥作用的观点是设计有效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关键,而实现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教师个人的积极参与;在90年代,问责的重要性增强了,高等教育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对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有更精彩的表现,希望大学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鉴于以上的背景,90年代大学教师发展又有了新的特点。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在高校中普遍设立,中心的人员配备和硬件设置都大大增强了,高校拿出常规经费来支持中心的发展,教师的个人发展得到重视。针对教师个人的人生规划、职业生涯的工作坊开设起来。针对研究生助教的发展项目也日益增加,增强了研究生的职业技能,为他们以后的求职做了较好的准备。另外,终身教职后的教师发展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开始强调组织的发展,通过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氛围,提高发展的有效性。这一时期,大学兼职教师的发展问题开始提上日程,雇用兼职教师可以大大节省成本,因此各类高校不仅仅是社区学院开始大量聘用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发展也日益得到关注。
随着我们对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解逐渐成熟,大学教师发展的范围已经并正在扩展。教师发展的原始动力——改进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能——已经纳入到高校的生存需要轨道。现在的发展问题不仅仅要求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技能,还要求从总体上实现教师的发展,着眼于如何为教师创造全新的事业选择,如何再开发出吸引新学生群的课程和如何保持大学的活力和竞争力。虽然成功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未必能解决高校中的所有问题,但由于项目的推广,教师态度、过程、体制已经发生了变化。成功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通常对校园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虽然财政紧缩,绝大多数的大学还是继续坚持教师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由前面的历史不难看出,大学教师发展主要围绕教师个人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学技能。经过过去的三十多年,在高节奏的科技化和全球化的社会,这种传统的甚至有些狭隘的大学教师发展观不再充分地满足教师和大学的需要,大学教师发展当前的努力更多地集中于:应对生命力与更新的问题;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支持既定的大学使命;应对教师和大学的“生存能力”问题。可见,每一时期大学教师发展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这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
二、对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启示
随着我国逐渐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高校在关注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同时,对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关注,由此也就把焦点集中在高校教师身上。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教师都寄予很高的期望。一方面他们是教育者,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还是学习者,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跟上时展的步伐,传授新的适应时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在国内,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至高校,并没有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
首先,在国内虽然很多人意识到教师需要学习,需要发展,但通常认为学习和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事,属于自我提升,别人似乎没有这个义务帮助他们。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并没有把教师的发展问题纳入考虑的日程,教师考核远远重于教师发展,对教师发展没有给予积极主动的支持。其次,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又束缚着教师的自我发展,沉重的教学负担,巨大的评价压力,使得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一线上奔忙,抽不出时间自我发展,即便他们很想提升自己,但是缺乏时间和精力。再次,近年来高校也开始重视在职培训,选派一些教师到知名大学进行培训和学习,虽然有成效,但是培训不等于发展,培训是发展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而且教师发展是长期性的计划,不是短期的培训就能实现的。美国的大学教师发展在联邦、州和院校层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教学管理者们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给教师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机会。基于此,国内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大学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校内外的制度环境和心理环境。校外环境,就是国家设立一些针对大学教师发展的专项拨款和基金,为大学教师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资金;教育部成立一些集中的教师发展机构和组织,以负责一些具体的教师发展活动和项目的运作,并评价其实施结果。校内环境,指的是在院校层面重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把教师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议题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战略轨道上来,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氛围,让全校意识到它不仅是教师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学校继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形成教师发展的紧迫意识,成立一些院校层面的中心或办公室,由相关专家负责管理,专门负责本校的教师发展,设计一些适合本校教师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发展项目。在系所层面上也可以组织一些发展活动或项目,帮助本系所的教师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同行之间展开合作。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展开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交叉学科教师的发展,并对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提供一些发展机会,使发展贯穿教师的一生。
2.采用弹性的评价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169-02
0 引言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为18.26亿亩,较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了1.23亿亩。18亿亩的耕地红线面临挑战;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38亩,相比起十年前减少了0.2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和耕地的占有量不断增加,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土地的利用状况却并不乐观,中科院的《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2001年至2007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增长70.1%,而人口增长只有30%,土地的城市化已远远超过人口的城市化;而中国内地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面积也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这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率并不高,用地结构不合理,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性过高,并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粗放利用不仅浪费土地资源,加深土地供需矛盾,而且不利于城市经济增长,有损城市形象,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障碍。因此,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土地利用价值。本文结合部分地方政府建设“新城区”过程中过多占用和浪费大量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土地的实例,提出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对城市土地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实例分析
1.1 内蒙古鄂尔多斯 2004年5月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耗资50多亿元,打造规划建设面积32平方公里的康巴什新城。除基本的居住小区和基础设施外,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和大剧院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然而,这样一座征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初为100万人设计建造的豪华新城却因人口密度过低,大量住宅小区闲置,楼盘空空荡荡成了名副其实的“鬼城”。
1.2 江西省丰城市 2004年,江西省丰城市在财政收入虚弱、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下,为建“形象工程”,“大手笔”建设规划用地3.3万亩的新城区。建设过程中,非法征地,损毁国家级商品粮基地近万亩,造成大量国有土地流失,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城市发展更是脱离实际,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并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
1.3 陕西省扶风县 陕西省扶风县耗资2亿元建设“新区”。“新区”规划面积2.88平方公里,但因规划设计不合理,鲜有单位和居民搬入,俨然一座“空城”。为建设“新区”,扶风县共征用土地1371.58亩,其中合法批件的土地仅有340亩,1000多亩土地未批先用,严重违反了土地管理的法律规定,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利用方式极为粗放。
2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
结合以上实例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城市原有的规模局限性日益显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新城区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然而,部分城市在建设“新城区”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城区”规划设计不合理,城区功能不完善,居民对“新城区”不认可,造成大量设施闲置,出现“空城”现象;部分地方政府为提高政绩,建设“面子工程”,铺张浪费,建造奢华“新城区”,脱离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造成财政赤字,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也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以上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违规圈占土地、土地闲置、土地资源浪费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深层次问题。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改变城市土地利用低效率、粗放化的模式,走高效化、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3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途径与措施
3.1 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现有规模将难以满足发展要求,政府在扩大城市规模的过程中,要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又与城市的具体情况及其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土地最佳集约利用度是不同的。因此,地方政府要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意识,从实际出发,结合城市土地的最佳集约利用度,制定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城市发展战略。建设“新城区”时,要有成熟的有带动作用的产业链作为支撑,使“新城区”能切实的为政府带来收益,为百姓带来福利,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
3.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行集约用地模式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是整个城市土地的最佳利用,使土地利用达到最有效的状态,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规模拓展除开发“新城区”外,还应注重旧城改造。这不仅能改善旧城区的环境条件,还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资源,挖掘土地潜力,发挥土地的利用效率。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应加强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拓展土地多维空间,实现城市土地的立体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3.3 加强对土地资源审批环节的监督力度 部分地方政府在拓展城市规模、建设“新城区”过程中,分批次报批,“规避”国务院审批,违法违规占有土地,不仅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补偿款分配不合理更加侵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因此,国家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法制管理,加强对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审查,力争使审批的每一亩土地都能发挥最大限度的利用效率。
3.4 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我们更要注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一方面要发挥土地资源本身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制定城市发展长远目标,并注意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结语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更应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京力,李江风,季翱.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途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
[2]刘伯恩.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J].国土资源,2003,2:25-27.
“积极参与、注重过程、形成方法”是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关键。在课堂中,常见到教师偏重于学生“知识库”的建设,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不重视探究地理问题解决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掩盖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方式上所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上较为薄弱。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重视暴露地理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和学习方法形成的思维过程。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学会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应用的能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一、丰富地理表象的感知过程
地理表象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外部特征,是地理概念形成、本质属性认识的基础,通过对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感知而建立。直观的材料易建立正确的表象,采用直观的、容易感知的材料或实验,丰富学生的感识,形成一个清晰的地理事物、现象的表象是形成理性认知的 前提。
因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全部直接展现在学生的视野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采用直观教具、图像等现代技术手段,培养学生根据主题细致地观察地理事物或现象,发挥想象感知地理表象。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往往是容易感知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于观察、思考,有利于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如“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教学。为了让学生对沼泽地有感性认识,可以出示“沼泽地景观图”和文字材料:“沼泽地是指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土壤剖面上部为腐泥沼泽土或泥炭沼泽土,下部为潜育层。有机质含量高,保水性强,透水性弱,干燥时体积收缩。经排水疏干,土壤具有良好通气性,有机物得到分解,可提高肥力。”通过图文呈现地理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具体化、直观化和生动化,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概括的地理表象。
二、暴露探究问题的思维过程
理性的地理知识反映了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需要在对地理事物表象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加工之后才能形成。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暴露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简单地把结果呈现出来,那么学生获得的知识很难与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的。相反,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自主地感知与表征,展示探究问题的思维过程,揭示知识形成的方法。可使学生在体验知识形成和学习方法获取的过程中获取新知,不断体验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围绕知识点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中,明确要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感知地理表象,根据原有的知识,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逐步尝试解决新问题。如此,学生就在期待的心态和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并最终形成思路清晰、因果关系明确的条理化知识,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
其次,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在问题解决中出现的不同想法。根据问题表征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教师通过观察、反馈的手段,深入了解学生在分析过程中的思维表现。点明学生错误思路形成的原因,指引学生纠正错误的思路,在不断校正思维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帮助学生归纳:如何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当思维出现障碍时,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转化;如何对原有思维进行整合与优化,从而寻找到更为简捷的思维途径。通过思维的碰撞,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让学习走向思维的具体化。
第三,对于抽象、难懂的地理原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它分解成几个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的小知识点。降低思维的跨度,让学生思考后,能正确理解每个小知识点,最后整合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呈现地理原理、规律形成的整个过程。
在讲授“荒漠化”的概念时,先出示几幅不同类型荒漠景观图和教材文字作为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与活动来展示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1:根据提供的景观图片,说出这种景观有哪些特点。(设计情境,正确表象。)
问题2:请类比城市与城市化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描述荒漠化的概念。(利用已有知识,初步明确问题。)
活动3: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①土地退化②干旱③半干旱地区④气候因素⑤人类活动⑥沙漠化。(利用素材,激发思维,培养语言概括能力。)
问题4:按照你对荒漠化含义的理解,你认为荒漠化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思维,挖掘深刻内涵,上升到一般的原理。)
问题5:通过以上问题分析,你是否思考了这样的问题:荒漠化就是沙漠化?(发现相关事物间的联系,形成正确的概念与原理。)
通过这样层层分析,展示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在见“事”见“理”后,师生一起归纳知识构建体系。
三、巩固新学知识的内化过程
当新的知识形成之后,知识就提高到了理性阶段,但学生对知识掌握,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还需及时让学生将探究所得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原有地理认知结构中,激发认知冲突,再用事实或理论去化解冲突,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达到所学知识的有效内化。通过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并进一步发展形成能力。
首先,教师要适时展示相关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明确知识内化的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将所学的知识快速、准确地融入到旧的认识体系中,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在不断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如:对世界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及成因的教学。教师提供“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感知热带雨林的分布特征,学生不难发现热带雨林气候存在赤道低气压带的地带性分布与信风带的非地带性分布的差异,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其成因。通过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比较、归纳,使学生把气候的分布、成因融入到全球大气环流和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的旧知识体系中,所学的新知识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内化。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体系中所蕴涵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师要深刻揭示教材编写者的思路和意图,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思维过程,使孕附于知识体系中的潜在方法变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对象。
第三,引导学生对知识全面理解和学习方法获取方式的反思。通过反思,发现思维过程中的不足,进而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使知识更深入地得到内化。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在条件不断改变的基础上,探究问题在不同情境中的解决途径,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
四、注重知识应用的迁移过程
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贸易的产生,克鲁格曼指出: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不同只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基本原因,而规模报酬递增则是另一个基本原因。不同于传统的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之上,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以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为前提,能更好的解释现实中的问题:为什么比较优势基本相同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远远超过比较优势有明显差别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额。为什么各个国家的工资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克鲁格曼之前也有很多经济学家研究过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俄林理论(1933年)中的一个重要分课题就是大规模生产的经济作用,巴拉萨(1967年)和克拉维斯(1971年)也曾提到规模经济理论在解释战后工业国家间国际贸易不断增长的现象时所起的关键作用。而克鲁格曼在前人的分析和研究上,创新的将规模报酬递增作为贸易产生的一个原因并结合均衡贸易理论和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系统的做出理论分析。
一、克鲁格曼论文中主要使用的模型和推导脉络
在克鲁格曼的论文中有诸多的假设并引用了多个模型,它们对理解克鲁格曼经典论文、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新理论中的推导和结论很有帮助。在这四篇克鲁格曼的经典论文中有许多相似的假设,其分析和推导方式也很有类似之处。克鲁格曼在论文中,假设规模经济是企业内生的,并且假定市场具有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市场结构。同时,引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并对其作了一些修改。首先,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对这些理论加以变化并进行推导和分析:他将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简化。只考虑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并假定所有居民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所有产品以相同成本函数进行生产。其中和分别为劳动投入量和产量。并且假定,产量等于消费量,其中,成本函数表明:每件产品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力数量是产量的线性函数,并且随着产出的增加平均成本递减,边际成本则保持不变。很明显,这是一个规模经济的成本函数。而后,克鲁格曼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劳动力全部用于各个产品的生产中,所以有且所有的产品都是对称的。克鲁格曼根据上述假设和模型,从效用函数开始,结合效用最大化原理推导出需求函数;根据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求出产品价格;根据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市场并且均衡利润为0的假设(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市场结构)得出生产产品的种类。在分析完封闭经济之后,克鲁格曼在各篇论文中进一步进行了推广和引申,或是考虑要素流动,或是加入运输成本,或是考虑要素比例,或是考虑自由贸易的福利效应,使得理论推导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说明现实的问题。
克鲁格曼在论文中使用了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A.DixitandJ.Stiglitz)的DS模型来建立分析框架。DS模型是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于1977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中建立的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模型假设,存在两个国家,并且在其生产中都存在规模经济,而消费者偏好多样化的消费。在这种条件下,即使两国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仍然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选择来获得比较优势。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在DS模型中指出:从生产者方面来说,由于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因此产品的品种越少越好;而从消费者方面来讲,由于多样化消费的偏好,因此产品的品种越多越好。这就产生了一个两难冲突:消费者要求产品的品种更多;而生产者偏好生产更少的产品种类。而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市场竞争能使这种两难冲突达到一种次优的均衡:即每一个生产者都去生产一种差别性产品——既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和廉价的消费需求,又能使生产者本身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利益——从而形成某种垄断竞争的局面。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最后得出结论:一个统一的规模扩大的市场更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使这一两难冲突得以解决的可能性增大。
郭芳等:论西方国际贸易发展的里程碑克鲁格曼在论文中引入了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市场结构。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以下列条件作为前提:一是大量的厂商生产具有一定差别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相近的替代品,厂商的进入不受限制;二是同一产品集团内厂商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预期它自身的行动不为其竞争对手所注意;三是同一产品集团内所有厂商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中,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垄断权,同时规模收益是递增的,企业生产差别化产品(产品可以替代但不完全替代),彼此间互相争夺市场,而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垄断利润消失,各个企业仅获得正常利润,即均衡利润为0。
二、克鲁格曼论文分析
在发表于1979年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一文中:克鲁格曼在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研究成果上,引入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模型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来论证在一个各国间不存在自然差异的世界中,贸易完全可以由报酬递增而产生。
克鲁格曼在这篇论文中建立的是一个单要素模型。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这意味着劳动分工是由市场的规模来决定的。随后克鲁格曼分析了市场规模扩大的三种途径,即劳动力增长、贸易及移民。劳动力的增长使得曲线向左移动,在新的均衡点B上,C下降,p/w也下降。由于x=α/(p/w-β),又n=L/(α+βLc))。则有,随着劳动力的增长每项产品的产量与产品的数量都将上升。在讨论贸易的作用时,克鲁格曼假定运输成本为0。由于对称假设,则两国的工资率和产品价格必定相等。在此种情况下,劳动力增长对两国所起的作用相同,都会使生产规模扩大,可供消费的产品品种增加。这样,由于实际工资的增加和可供选择的产品的增加,两国的福利都将增加。克鲁格曼在分析中指出这时贸易的地理方向是不确定的,能确定的仅仅是贸易量。其后,克鲁格曼对要素流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克鲁格曼指出在上述前提下,若是出现了贸易障碍,则劳动力将向已经有较大劳动力数量的地区移动。假设无法进行货物贸易但是劳动力可以自有流动。则在这种情况下,人口较多的地区的实际工资及产品的种类都高于人口较少的地区;在均衡条件下,所有的劳动力都将集中在一个地区。而哪个地区是劳动力集中的方向则是由这个地区的最初条件决定的,其关键在于是历史上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在这种情况下,要素流动表现为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克鲁格曼指出:“贸易并不一定是国家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别的必然结果;与之相反,贸易很可能只是扩大的市场及促进规模经济出现的一种途径,而且贸易的作用与劳动力增长和地区集聚的作用是相似的。”
在发表于1980年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及贸易模式》中:克鲁格曼在前文的模型基础上加入了运输成本这一因素,使得模型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其他条件与假设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加入使得情况改变了——此时,较大的国家将会具有较高的工资。克鲁格曼从个人行为研究起,将运输成本看作是一座“冰山”——即任何运输的产品仅有一小部分能到达,其他部分在运输途中损耗掉了,并研究了其均衡的确定。经过一系列的推导和分析,克鲁格曼得出结论:在较大的国家里工人能获得较高的工资。这是因为较大国家的国内市场规模也比较大。而其他国家的工人则能从较好的贸易条件中获益。克鲁格曼同时推导出,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成本相同,则产品的生产地距离较大市场的国家将更有利。因为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减少运输成本。而为使两国的劳动力继续在本地就业,则这种优势必须用工资差别来抵消。文中分析与推导对工业化国家对人口众多的国家的高投资(例如对中国和印度)和国家间实际工资的差距等现实问题提出有益的理论解释。
在发表于1981年的《产业内分工与从贸易中获利》中:克鲁格曼从国际贸易的三个“悖论”2入手,进一步将规模报酬递增与比较优势同时纳入一个模型中,指出这两者都可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使用模型分析对这三个“悖论”做出了比较合理的理论解释。克鲁格曼在文中假定:存在两个产业,且两个产业相互独立,并且是对称的;在同一产业中,生产要素——劳动力是自由流动的。在对要素比例及贸易模式的推导和分析过程中,克鲁格曼假定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产业内贸易,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则进行赫克歇尔-俄林式贸易。从而得出结论:贸易会导致要素价格相等,但不会改变生产模式。而产业内贸易指数必然等于要素比例相似指数,即。在贸易带来的利益和损失这一节中,克鲁格曼着重分析了在国家之间要素比例相似并主要进行产业内贸易的情况下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克鲁格曼指出贸易存在两种福利效应:一是由于要素价格相等产生的分配效应,此时劳动力的实际工资用自己产业的产品来表示并没有变化,而以其他产业的产品来表示却有可能会出现随要素的丰富或稀缺而升降;二是由于市场扩大使得可获得的产品种类增多,而这对每个个人都有利。克里格曼通过模型推倒指出,在自由贸易状态的情况下,分配效应为负(比之没有贸易的状态),将出现分配损失,而工人福利将由于市场扩大而增加。并进一步推导出,在产品的种类很多的情况下,较丰富的要素和稀缺要素都能从贸易中获利。当资源禀赋相似,两个要素也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
在发表于1983年的《一个相互倾销的国际贸易模型》中:克鲁格曼使用库尔诺双寡头垄断模型对寡头垄断企业在既不存在比较优势也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的“相互倾销”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克鲁格曼在文中假定:有两个相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个企业生产商品。这两个国家互相出口产品并存在运输成本。在模型中,每个国家都是相互割裂的市场,并且每个国家分别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政策。每个企业都具有库尔诺双寡头垄断的特征,即每个企业都假定另一个企业供应给每个国家的产量都是固定的。克鲁格曼通过理论推导解释了相互倾销出现的原因和过程,指出: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次佳世界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一种是贸易导致的无谓的运输使得福利减少;一种是国际竞争导致价格下降从而减少了垄断扭曲。而当垄断所提高的价格超过在不存在垄断情况下的运输成本时,就会出现相互倾销。在运输成本很低的情况下,若企业获利,则贸易的发生会使福利改善;反之,如果运输成本很高,贸易也许会造成福利损失。
这几篇文章的分析与推导层层深入,不断完善了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模型化解释,并形成了对产业内贸易比较系统的分析与理论,成为理解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新理论的重要文献。
三、启示
克鲁格曼在这些文章中显示出他将现实问题抽象并牢牢把握其中的关键的非凡能力。他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用严谨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通过模型的推导来说明和分析问题。这种严谨的数学推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除此之外,在这四篇论文中克鲁格曼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并提出了新的看法和新的思想,创新的在国际贸易问题研究中引入了新的研究模式。而这些论文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这其中蕴含的新思想和新思路,它们为国际贸易研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并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数学推导和模型之外,经济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并在一些经典的论文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之中,我们也应该多加思考,努力形成自己对经济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只有这样模型研究与经济思想齐头并进,才能真正达到比较透彻的学习和研究经济理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PaulR.Krugman.IncreasingReturns,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79,(9):469-479.
[2]PaulR.Krugman.ScaleEconomies,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thePatternofTrade[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0,(5):950-959.
[3]PaulR.Krugman.IntraindustrySpecializationandtheGainsfromTrade[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1,(5):959-973.
[4]JamesA.Brander,BarbaraJ.Spencer.ExportsubsidiesandInternationalMarketShareRivalry[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3,(18):227-242.
一、以理论学习型社团“国情学社”为依托开展承德城市精神研究的缘起
高校思政课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深入学生学习生活是学生认识社会、完善自我的自主选择。“国情学社”为笔者执教所在院校的理论学习型社团,是学校合法认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部教师团队担任指导教师的学生组织。“国情学社”的名称由来即体现了广大学子对中国国情认知的热忱之心,体现了学生“求知若渴”的赤子情怀。自2012年成立就确立了其“关注国情、体察乡情、见诸校情”的宗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求体现其教学实效性,将思政课教学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学生学习生活。2013年,结合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以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依托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由国情学社与课题项目组共同开展了对承德城市精神传承发展的实践研究,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紧密联系社会实践,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抓手。
与此同时,社会亦要求高校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体现其文化研究的引领价值。自2010年7月7日,承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承德“城市精神”活动以来,承德的城市精神――“承传文明,德行天下”的承德精神逐渐享誉紫塞山城。深入分析其文化价值,探讨其实现途径势在必行。高校无疑是城市文化研究的担当者与引领者,因此,深入开展关于承德城市文化研究,剖析城市精神价值所在,是高校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体现其文化引领价值的有效途径。
二、承德城市精神研究的成果
(一)研究方法
此次课题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法,由国情学社在承德八县三区发放承德城市精神影响力调查问卷共计2000份,在承德市域、县域下对承德市民就“承传文明,德行天下”的城市精神的了解、关注程度进行调查,同时就承德传承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广泛调查民意。共累计向承德市域、县域发放问卷20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750份,回收率达到了87.5%,在这个过程中,既达到了顺利开展问卷调查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展开,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研究成果
在调查问卷过程中,通过分析问卷及实地访谈,大部分承德市民表示听说过承德有城市精神,但就城市精神的概念了解不够深入。承德虽为历史悠久的旅游文化名城,但受地形、交通、区位等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仍属于欠发达状态,围场、丰宁等坝上苦寒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很落后。虽然拥有避暑山庄及外八庙这个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旅游文化发展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情况。自然资源及历史遗产虽为承德人民的宝贵财富,但是附着其中的文化价值尚未有效挖掘提升,对于旅游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旅游文化更强调文化的整体性概念,是不能割裂市域与县域的文化联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县域与市域旅游文化的一脉相承、优势互补性来看,“承传文明,德行天下”的城市精神理应成为市域与县域居民共同的精神认同。然而在对县区居民的调查中,对于承德城市精神了解的不多,“文明”与“承传”未能在县域视野下得到应有的关注。
三、开展承德城市精神研究带来的启示
(一)重视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领市域、县域居民形成统一认识
城市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发挥承德城市精神的功能,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承传文明,德行天下”的城市精神引领承德市域、县域居民形成统一的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加快承德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承德的城市精神――“承传文明,德行天下”本身就是城市文化最好的宣传口号,“承传文明”显示的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德行天下”则表达了对承德创新发展的美好企盼。这正契合了“中国梦”中的愿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其内涵各异的“中国梦”,而在不同的城市、地区构筑而成的“中国梦”的集体中,都会有其不同的“梦”的特色。“承德梦”或许只是“中国梦”蓝图中微小的部分,但对承德而言,对承德人民而言是生命过往的记忆与重新启航的全部追求。
(二)以承德城市精神为纽带,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承德城市精神需要在市域及县域视野下发展传承,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是承德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之间应形成共同的文化内核,而“承传文明,德行天下”城市精神理应成为联结城乡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的共同精神追求。将城市文化与城镇文化在共同的历史底蕴中承传,正合承德城市精神中“承传文明”之意,“新型”则意味着“德行天下”的精神内涵,意指在承传原有历史文明的基础上,谋求现代文明的构建,为承德找寻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三)构筑“承德梦”,添靓中国梦
“承德梦”意指承德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承传文明”体现的是“承德梦”的过往,在历史继承上体现了对于承德历史文化的尊重、继承与发展,历史的承德是“承德梦”美好的开始与追梦的艰辛过程;“德行天下”则体现了现实的承德“圆梦”的重新启程。“承德梦”最终体现在承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建设美丽幸福承德的应有之义。承德城市精神的传承发展要靠政府的“龙头”牵引,政策支撑,制度保障,在城市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彰显承德城市精神的凝聚、导向、激励及规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振友.大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4(8)
[2]付明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9(12)
(基金项目:论文为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以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依托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课题编号130100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京作为国际城市的地位得到了空间的强化。目前,东京拥有的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和银行的数量都超过了纽约和伦敦,位列世界第一。在以欧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作为一个本土文化和社会制度与西方存在一定差别的城市,东京的国际化策略可概括为:发展建立在政府和企业紧密合作的组织体系上的、以产业部门尤其是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的综合经济功能(而不像传统的国际城市伦敦、纽约那样,以金融业为基础),建设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的全球城市(Kamo,2000;Hill&Kim,2000,转引自SAITO&Thornley,2001);依赖本国跨国公司成长为世界级企业,进入国际城市行列,但外国资本的集聚程度相对较低(Rimmer,1986)。
在这样的国际化策略指导下,吸引国内大公司总部成为东京都政府的首要目标之一(Machimura,1992)。原先总部设在关西地区的大企业,为便于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如通产省(MITI)、财政部(MF)、经济计划署(EPA)的联系,纷纷将总部移至东京。如住友银行1958年明确提出以东京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将关西地区分行移至东京重新开张,并于1959年建成新东京住友大厦,为大阪、东京双总部制作准备,伊藤忠商社1967年将东京分社升级为东京总部,实行为大阪、东京双总部制。眩外,四大贸易商社的公司也大部分集中在东京。
战后人口的恢复性增长和大企业纷纷向东京集中,使得东京人口、产业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过度拥挤和城市蔓延的情况相当严重。1945-1965年东京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8%,而日本全国的年均增长率为1.6%;东京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4.8%提高到11%。其中,市区23个区占东京人口的比重由1945年的79.6%提高到1955年的86.7%。显然,历史形成的以日本桥、银座为核心的单中心城市结构难以适应东京国际化策略带来的城市规模扩张。因此,转移城市结构,由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转变,从而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防止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向核心区过度集中,成为战后东京历次城市规划的中心任务。
在1958年分布的第一次首都地区总体规划中,仿效1944年大伦敦规划,试图通过在距东京市中心半径16公里处,设置5-11公里宽的绿带,阻止城市无限制地蔓延。同时计划将新宿、涩谷、池袋建成综合性副中心。在绿带外围设立城市发展区,建设13座卫星城。但由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东京地区的人口及就业增长速度远超过规划估计,郊区居住区的建设侵占了大量绿化用地,导致建设绿化带的设想基本落空。1968年的第二次总体规划建议将生、周转功能和教育、研究设施向东京外围地区疏散。继续建设新宿、涩谷、池袋等副中心,分散老商业区丸之内、有东町的压力。1976年的第三次总体规划再次强调分散中枢管理功能,建设多中心城市,提出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建立多中心结构。通过向周边地区疏散工业、大学和大型综合服务机构,合理安排功能,适度增加人口,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副中心,减轻对东京中心区的依赖。副中心一般选择位于交通节点、有大量未利用土地、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副中心不仅是商业中心,而且应成为高度独立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地区综合中心,尽量满足地区的职住平衡。在最新一轮规划中,东京港滨水区被规划成第七个副中心,面积大约为4.4平方公里,计划建设世界最大的电讯港(Teleport)、东京国际中心(TIC)和东京科学园(TokyoAcademicPark),包括办公、休闲、会展等多种功能。
目前,大东京都市区正在形成中心——副中心——郊区卫星城——邻县中心构成的多中心构架,各级中心多为综合性的,但又各个特色,互为补充。在传统中心区域,专门发展作为世界城市须具备的国际金融功能和国内政治中心功能,并向其它级次中心疏散资助级职能。新宿、涩谷、池袋等七大副中心,位于距中心10公里范围内,主要发展以商务办公、商业、娱乐、信息业为主的综合服务功能。新宿经过近30年的建设,已成为以商务办公和娱乐功能为主的东京第一大副中心,池袋、涩谷等中心也已基本形成。郊区卫星城以多摩地区的八王子、立川和町田为核心,距中心约30公里,以居住功能为主。在东京外围县确立川崎、横滨、千叶、筑波等8个邻县中心,距中心约50公里。其中,位于茨城县,距东京约60公里的筑波自1963年起,只接纳从东京建成区迁出的科研教育机构,建设以研发为主的科学城。
东京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形成,改变了原有的单中心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通过建设副中心,集中容纳国际控制功能,扩散次级功能,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建设国际城市的设想。但是,有两种矛盾倾向一直交替主导东京城市发展的规划。当经济景气,就业增长带动人口向东京集中,城市发展面临的压力增大时,主张分散功能的意见占上风,此派多为规划人员和迫于国土均衡发展政治压力的中央政府;而当经济不景气,市级财政紧张时,认为首要任务是在全球化中保持东京在经济、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担心过度分攻功能将影响东京的竞争优势,主张强化东京国际商务功能的声音则很强,此派多为产业界人士、房地产商、大土地所有者和东京市政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着“迁都”问题,两派展开了激烈地辩论,以至于1990年日本国会通过的迁都决议,1996年通过的迁都决议修正案,至今仍停留在纸上,无法实施。保持东京国际城市地位和控制功能过度集中引起的城市规模膨胀始终是一个两难矛盾,而中央政府及其与大企业财团的联盟在东京国际化策略和日本经济发展中的支配性地位,应是症结所在。
二、巴黎:轴向空间扩展模式
巴黎传统上就是法国和欧洲的中心。20世纪后半期,欧洲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欧盟东扩后,巴黎位于由伦敦——法兰克福——米兰构成在的欧洲核心区以外,这使巴黎的欧洲中心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城市发展规划调整成为保持巴黎国际城市地位有效措施之一。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水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民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不水力资源非常的紧张,在水资源分布中,也表现出不平衡的状态,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有近80.4%的水资源在区域范围之内。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区域,水资源只占全国含量的14.7%,资源分布不均均衡。很多的区域水资源缺乏。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这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生活用水的用量,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工业用水量的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给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早期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及对环境保护的忽视,使得大量的工业废水、污水排放到水体中,让地球水资源环境受到了非常大的坏破,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让我们水资源状况更加紧张,使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大。要改变这种现状,大力兴建污水处理厂可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有效的解决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在建设中,根据城市现状及水资源情况选择适宜的工艺方式,规划建设污水厂,这对于后续的出水质量及污水厂后续的运营与管理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适宜的工艺选择可有效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入产出比和综合效益。
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在水污染技术方面的发展起步较完,最早的净水是用最原始的明矾净水,在我国最早建立自来水厂是在1882年建成的上海杨浦水厂[1]。解放后,污水处理厂的发展速度较慢,多以一级污水处理为多。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我国的污水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2]。为此,我国进一步大力发展城市污水处理事业,设立了科技攻关课题,对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等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很多的项目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我们可清晰的看到,截止2011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提升很快,已有637个设市城市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占设市城市总数97%。截至2011年底,已经有1841座污水处理厂建起,污水处理能力为1.12亿立方米/日,比2010年底增加处理能力约1100万立方米/日。
三、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发展与展望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很多的工艺在各污水厂中广泛应用。在不同的项目中要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以提高水质的达标率,降低运行成本。目前,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方法。
(一)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是用于处理颗粒大小上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的物质。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筛选、截留、重力分离和离心分离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来进行污水物理处理。主要使用的设备为格栅、筛网、滤池、微滤机、沉砂池、沉淀池、除油池以及离心机及旋流分离设备等。
(二)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主要是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投加如磷、臭氧等化学药剂,让这些化学药剂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反应,以起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三)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可分为工生物处理和自然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有效地创造了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可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通过微生物生长、繁殖及新陈代谢功能的加强,采用一些措施,把一些有机物转化成了稳定的无机物。在这一过程中,让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效的去除。得以降解、去除。由于在城市污水处理提高自动化程度的过程中,对于氮、磷处理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因此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很多废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
(1)活性污泥法
当前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多的方法即是活性污泥法。这是一种生物处理流 程,有非常高的处理能力,而且处理效果较好。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主要的处理工艺方法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2/O法、A/O法等。表1为活性泥污法各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表2活性性污泥法各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
(2)生物膜法
采用生物膜法的主要作用是利用了一定的原理,即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会逐渐形成生物膜。使用生物膜法主要的作用是把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掉,有效的形成了生物膜,微生物吸附经溶解的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有效的化为H2O、CO2、NH3及微生物细胞物质,有效的净化了污水。
(3)厌氧生物处理法
使用厌氧生物处理法,通过厌氧细菌或兼性细菌的作用,有效的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通过分解的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并把这些气体用在经济生产应用中,以获得较好的经济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使用厌氧生物处理法来得理污泥。
四、结语
本文对于城市污水厂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总结,探析了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厂所采用的处理工艺技术,并对工艺的特点及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尽管盘震荡,创业板下跌,但VIP精选分享里的6008**已经板~板,VIP订阅里会做出了调出建议!
并购增发
泰禾集团(000732):拟8亿元收购三公司股权拓展房地产项目资源
公司全资下属公司南京泰禾以人民币62,503.20万元受让周国珍持有的濠峰置业49%股权。同时,南京泰禾以人民币2,450万元受让高建国、孔德松合计持有的同康医院100%股权。
超华科技(002288):拟定增募资不超8.83亿元
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86,000,000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8,330.00万元。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投资方向包括:年产8,000吨高精度电子铜箔工程(二期)、年产600万张高端芯板项目和年产700万平方米FCCL项目,是公司向上游原材料产业领域拓展的发展战略的延续。公司股票将自2017年7月12日开市起复牌。
金贵银业(002716):拟3.8亿元收购俊龙矿业100%股权
[中图分类号]J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60-01
一、中国影视基地的发展背景
我国的影视基地在建设之初,往往与当地政府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一般选址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将影视剧明星效应与伴生的旅游效益相辅相成。
成立于1987年的央视无锡影视基地是国内最早的影视拍摄基地。上世纪80年代末,基地建造的第一个人造景观――“西游记艺术宫”对外开放后游客爆棚,此后央视高层因势利导,相继成功开发了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迅速将无锡影视基地发展为中国规模大、游客多、效益好的影视拍摄基地和旅游景点。而后,中山影视城、横店影视城等纷纷建立,在促进电影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助推器。然而,也有一些影视基地仓促上马、盲目投资,处于闲置和亏损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视基地的建设格局在新形势下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影视基地开始思考探讨未来的发展模式和上升空间。
二、横店影视城发展浅析
(一)浙江横店影视城简介
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地处浙中黄金旅游线上,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场景而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横店影视城在影视、旅游界颇具影响,并荣获多项“全国之最”,是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诞生了《》《汉武大帝》《英雄》《无极》《木乃伊3》等七百多部优秀影视剧。
(二)横店影视城的发展模式
1.建设高效产业链。建设产业链并非简单的要素汇聚,更不是影视城的盲目扩建,其关键在于各要素部门形成和谐、顺畅、高效的市场化运营。
横店影视城不仅仅提供拍摄场景这一单一功能,而是将产业链和盈利点从服务领域向内容领域拓展,通过突破产业链界限促进大电影产业集聚,影视基地的盈利能力也大大增强。横店影视基地于1996年由横店集团投建之初,是上世纪惟一一家背景单纯的民资影视基地,这意味着它背后缺乏源源不断的剧组资源,市场化运营成了惟一出路。上世纪90年代横店影视基地经营惨淡,但随着影视制作的日渐市场化,在2000年横店集团宣布“免场租”后,众多影视制作企业纷纷涌入横店。1996到2005九年间,影视基地从每年只有三五个剧组到累计接待剧组近三百个,迅速发展的背后是影视制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结果。
2.发展复合化盈利模式。横店影视城的发展已经摆脱了单纯的影视拍摄盈利模式,开发出影视旅游的特点与功能,以影视主题公园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横店影视城共有主题公园,分别是秦王宫、屏岩洞府、梦幻谷、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大智禅寺、清明上河图、宁波凤凰山海港乐园。除了这些可以用于外景拍摄的主题公园,横店影视城还建起了横店集团展览馆等一批文化教育馆园及度假村等休闲娱乐场所。横店的旅游发展更加关注游客的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以高科技手段和新颖的艺术表现方式,创造了新奇、富有吸引力的感官效果。
3.突出基地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日益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影视基地的发展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基地内的景点建设最初基本都是为了方便影视剧拍摄的外景服务,并没有深入挖掘景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的文化内涵。而建设影视基地的文化内涵,使其真正成为文化产业的有效组成部分,才能获得长足的提升。
横店影视城坚持“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随着横店影视城旅游文化资源的不断整合,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开发,横店影视城已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现有大型影视特技节目《暴雨山洪》,高科技影视项目《梦回秦汉》以及全球最大火山实景演出《梦幻太极》等各类演艺节目一百多个。其中《梦幻太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用大型歌舞形式加以演绎,美轮美奂,壮丽恢弘。在世博会来临之际,横店影视城更是隆重推出了2010年的新版演绎,使游客享受到了更加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4.整合资源,加强协作。2004年8月,浙江各地最有知名度的34家影视拍摄基地和旅游景点共同签署协议,自发组成浙江省影视拍摄基地联合会,这是中国首个影视拍摄基地协作体。其首批会员单位包括横店影视城、桐乡乌镇、楠溪江等知名影视拍摄基地。
整合现有资源,在信息和资源上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综合竞争力,使协作体内所有成员互惠互利。同时,影视基地大多处在城市边缘甚至农村地区,作为落户当地的文化产业项目,影视基地理应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横店基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将基地利益与当地人民的整体利益密切相连。目前,横店已有村民群众演员一千多人,每月收入在800~10000元之间不等。在开发影视基地经济效益之时,不能忽视当地社会和人力资源等重要因素。
此外,影视基地还可以和其他机构合作活动以扩大宣传效益。在2008年,横店影视城联合校内网重磅推出“第一届民间奥斯卡”DV大赛,最后评出金牛奖最牛影片、最牛编剧等奖项。自活动开展以来,共有二百多支团队报名参赛,活动相关网页点击率达到一百七十多万人次,极好地推动了横店影视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关键词:场外市场;法律规范;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产权市场
一、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法律规范历程
(一)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监管
在我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监管方面,证券业协会先后制定了二十多项管理办法和业务规则,所以实质上是以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监管为主导。
2001年6月1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式颁布《证券公司代办股份服务业务试点办法》和《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实施办法》,杭州大自然和长白股份开始进行代办转让,标志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的正式启动。两者都采取集合竞价交易制度。
随后中国证券业协会又接连出台了《关于改进代办股份工作的通知》和《股份转让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等规定,以此来活跃市场和加强信息披露工作。2006年1月,证券业协会了《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配套规则、相关协议文本,使中关村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其股票转让采取协商配对的方式进行交易。012年8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新三板,首批试点除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扩大到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天津滨海三大高新区。
虽然证券业协会在事实上承担着管理的功能,但对在系统内进行股份转让的公司是否有监管的权力并不明确。根据《证券法》第7条"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规定,只有作为法定监管机构的中国证监会才有权对全国证券市场进行监管。但现实情况却是自律组织性质的中国证券业协会自行制定《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并在该办法中授予自己管理权,从而主管着股份代办转让系统。然而,如果严格依照《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业协会取得授权必须通过行政法规或规章的形式,所以证券业协会目前行使的监管权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证监会立法行政监管
由于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产权市场已有的一些规定内容参差不齐、效力层次较低以及执行力不强,缺乏原则性的法律规定作为标准,所以这些规范不可能真正起到一定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2008年3月,证监会成立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主要的职责包括:制定股份公司公开发行不上市股票的规则、信息披露规则等。此后又公布《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标志着从法律角度上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纳入法制轨道,为全国性场外市场和柜台市场的建立提供了法规基础。2013年2月,公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及挂牌公司的法律地位,建立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基本监管框架--中国证监会依法实行统一行政监管,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实行自律监管。
二、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规范历程
(一)产权交易市场出现和发展
产权交易市场产生于80年代中后期,时值我国第一次股份制改革的时期,沪深两个交易所成立后仍不能满足众多企业的需求,且随着沪深两地柜台交易市场的销声匿迹,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柜台市场--区域证券交易市场开始自发地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成都红庙子市场。1994年国有资产管理局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规定"暂停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和交易机构的活动"。1998年初,设计拆细交易和股权交易的产权交易市场被视为"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明令关闭。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之后,产权市场架构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制度。许多地方又出现了恢复、重建、规范产权交易市场的大胆探索,如青岛、上海、深圳,特别是一向最为敏感最受指责的业务"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登记托管业务"重新得到了肯定,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中国的产权交易所数量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截止目前,全国大概有200余家产权交易所,并且主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京、津、沪、渝联合产权交易所。他们都是得到了国资委授权开展国企产权交易的交易机构;第二层次是省级产权交易机构;第三层次则是地市级产权交易机构。[1]
(二)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的构建--地方产权交易所的整合的法律规范
2000年后,随着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规范国有资产转让,产权交易市场逐渐兴盛,但也滋生了一些交易场所未经批准违法开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存在严重投机和价格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2011年11月,国务院"38号文",清理整顿的对象包括各种从事权益类交易、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以及其他标准化合约交易的交易场所。2012年7月12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以期能够更好的把握清理整顿范围,准确适用整顿政策界限,落实和贯彻整顿工作。根据三层次的场外市场建设思路,规范后的地方交易场所将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场外市场,是作为全国性场外市场的一个补充。
三、券商柜台交易市场法律规范历程
(一)柜台交易市场萌芽及发展
1987年9月,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有组织的柜台交易市场开始出现。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迅速升温,面对股票市场的暴涨,沪深两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对柜台交易实施限价的措施,出现了不对称的涨跌幅限制,并开始着手打击黑市交易。深圳市政府1990年的"5.28"公告宣布了场外交易的终结。1991年,沪深两大交易所的成立终结了沪深两地的柜台交易,也终结了黑市交易。
1992年,国家体改委批准STAQ为制定的法人股流通市场。在STAQ运行9个月后, NET于1993年4月28日在北京成立。STAQ、NET市场是继深沪个人流通股交易市场成立后专门提供法人股转让交易的二级市场,这两个交易系统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认可的全国性柜台交易系统,至此形成了我国"两所两网"的资本市场格局。但是1993年5月,由于两个市场一直下跌,中国证券业协会和证监会向两个系统发出"暂缓审批新的法人股挂牌流通"的通知,此后,STAQ、NET市场事实上步入了漫长的清理整顿时期。1999年9月,为整合中国证券市场多头管理以及防范亚洲金融危机,关闭了STAQ和NET系统。
(二)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的再兴
2012年12月21日,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柜台交易业务规范》,标志着柜台交易业务试点的启动,首批有7家券商参与试点,柜台交易业务将以协议交易为主,同时尝试开展报价交易或做市商交易机制,其产品定位为私募产品,建设初期配合资产管理业务创新,以销售和转让证券公司理财产品、代销金融产品为主。2013年1月16日,海通证券正式柜台交易产品,标志着券商柜台交易业务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至此,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主体结构基本搭建完毕,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的完整体系。[2]
参考文献:
20多年来,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行业逐步发展完善,为我国建筑业健康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阻碍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监理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1 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现状浅析
据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公报》显示,自我国推行工程监理制度以来,监理行业的准入制度比较宽松,政府对监理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以及市场退出制度的长期缺失,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数量过度增长。以致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增长量赶不上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增长量,行业内部竞争加剧,企业为了争夺监理业务不得不竞相压价。而低价中标又导致监理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监理人员的待遇降低。
监理行业的低收入导致该行业人才的流失,大量的优秀人才跳槽离开该行业,尤其是一些全面的、多能的优秀人才领先转行。监理企业为了满足压缩经营成本和完成业务的需要,大量雇用刚毕业的学生和返聘的离退休人员,他们逐渐成为我国监理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成分。他们往往缺少多专业实践经验,缺乏独立工作能力。这就是监理行业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企业利润微薄在限制监理人员配置的同时,还制约员工的教育培训和素质提升等。我国监理企业的业务范围往往局限于施工阶段,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的质量、进度控制及安全管理。这限制了监理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升,声誉也相应降低,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这就是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导致该行业进入恶性循环,行业呈现下行趋势。
2 公司普遍性和特殊性
对比行业现状分析该公司的现状,会发现该公司的现状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普遍性表现在: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监理人员的待遇偏低。监理人员跳槽现象频频发生,人才大幅流失。监理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返聘的离退休人员与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为主要成分,中壮年人少,呈现出明显的断层。监理人员缺少多专业实践经验。监理人缺乏独立工作能力。监理业务范围往往局限于施工阶段,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质量、进度控制及安全管理。
特殊性表现在:该公司的综合实力强,业务范围广,资质等级高,又正值我们集团公司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建设项目多,且不乏大项目。该监理公司可借此避免与其他监理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员工收入比同行业较低,尤其是基层员工更是低很多。这不利于招纳人才和留住人才。公司为了满足业务的需要只能不断招聘新员工,简直成了新从业人员的培训机构。因此,该公司没能将稳定的盈利转化为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3 监理企业经营者必须保持竞争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无法家拂士,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家如此,在目前监理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中,监理企业的生存更是如此。虽然,目前该公司不用为招揽业务发愁,保持稳定的盈利,能有生存压力。但集团公司的大发展大建设时期总是要结束的。到该监理公司不得不走出“温棚”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时,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作为公司经营管理者不可不居安思危及早考虑,早做规划,早做准备。
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过程全方位监理发展
4.1 我国监理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
我国监理行业的业务范围往往局限于施工阶段监理,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质量、进度控制及安全管理。造成这种状况既有体制上、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建设单位需求和监理企业素质及能力等原因。现在,监理企业业务范围过窄和业主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和系统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剧烈。
4.2 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监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仅仅在施工阶段实施这些控制工作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
首先,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理有利于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目前,我国监理企业大多在施工阶段对工程实施质量控制。而在施工阶段,工程设计已经是木已成舟,造成了工程质量隐患。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第一要务是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若工程监理单位能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开始介入,若能够利用在工程监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工程勘察、设计过程进行监督,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就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提出意见,及时修正,必定能实现对工程质量更有效的管控。
其次,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理有利于对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的审批手续是建设单位的筹建机构办理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主要材料和构配件供应商的招投标等工作也主要是建设单位的筹建机构自己做的。由于业主临时筹建机构缺乏经验,不熟悉建设程序,难免会拖延各项工作的进程,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图纸变更、选择施工单位不当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工期的延误。若监理企业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审批、招标、设计全过程参与则能大大提升监理企业的管控实效。
再次,全过程全方位监理有利于对建设工程投资的控制。通过分析在建设工程各个阶段进行投资控制对其经济性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项目前期进行投资控制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程度达到80%,仅设计阶段就占75%,可见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主要存在于施工之前,进入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已经错过了投资控制的关键期,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所以,监理企业在项目前期就开始实施投资控制工作则能更大程度的节约投资,起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工程监理的业务范围向全方位、全过程发展乃是大势所趋。
4.3 公司具备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监理的条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国内外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1)业主自行管理模式;(2)业主委托承包商施工总承包模式,即EPC 方式;(3)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即PMC 方式,这种管理模式由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对项目进行集体化管理。在国际上,PMC 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 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其发展和复兴建立在大量的基础工程建设之上。建筑业已经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工程项目管理本应该在建筑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
很多建筑行业业主的工程项目管理意识很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管理的优势。使得项
目管理的优势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建筑工程管理更多的是依靠行政手段达到目的。往往业
主认为在技术上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额外的支出来进行项目管理。因此大多数的建筑
企业并未建立与工程项目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
2 工程项目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我国建筑工程还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性及系统性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只有少部分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关于这方面的课程。另外,大多数的建筑施工单位从未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手册,项目管理方法与手段还很落后,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
3 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总体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
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承包单位、施工单位总体水平不高。竞争力薄弱,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国际化发展需求。目前我国的设计单位多为综合性设计单位,包含着结构、建筑、机电等多工种。由于组织过于繁杂,从而导致设计单位不适应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以设计为主的总
承包体制。另外监理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对监理的性质、任务、机制认识不到位,监
督不力,仅局限于对施工质量的监控。令人遗憾的是,国内众多工程项目,如小浪底水电站、
鲁布革水电站、深圳地王大厦大亚湾水电站、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许多大型项目的项目管
理被国外的项目管理公司所包揽。
4 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
尽管我国在2002 年颁发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同时还颁发了其他相关法律法
规。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也没有和国际项目管理标准接
轨,要做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另外在工程管理中,出现的执法不严和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管理。
二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意义和策略
1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意义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创新。目前我国一些建筑工程企业存在着在工程投标中相互压价的现象,而且在建筑工程行业中还有拖欠工程款项的问题。使得各种职能错位的现象经常发生。项目工程管理中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我国制度不完善,更多的人为因素。要想弥补这些问题,就必须在项目工程管理中勇于探索创新,寻求适合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策略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要实现创新,首先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实现盈利。建筑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从而使
建筑企业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鉴于目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市场为主导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继续开拓、占有市场。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不高,并有许多遗留问题。对工程管理的创新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仅仅按照国外的管理水平进行改革创新。如果一味追求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忽视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那么建筑工程管理的改革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三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作为展示一个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的窗口,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推动企业的经济快速增长,还能够为企业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员。经过建筑企业多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在一般的建筑企业里面,有项目经理部、组建指挥部及它们部下的各级分别负责
安全、合同问题、施工质量和进度等具体项目的管理机构。但是,诸如人力资源浪费,设备及物质的配置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改革创新。
1 组织机构上的创新
虽然建筑企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建筑工程的管理跟着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组织管理机构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对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在以前的工程管理中,随着合同的签订也就产生了项目经理,他们在名义上代表的是施工企业,能够自主支配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他们各自负责的比如合同问题、安全、成本、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进行管理,这样就可能使他们只顾自己负责的方面,不能顾全整个施工大局。另外,他们也不能承担法人能够承担的责任,这样就可能使得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各部门权责不明确,这样的机构管理模式,必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针对上面的问题,建筑管理人员必须对管理的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创新,成立一个专门的对各个项目部进行管理的管理部门,对整个建筑的施工国政进行统筹的计划管理,做好对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2 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为了能够使建筑企业较好地长远发展,首先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其管理的创新工作,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尽力培养和引进一些高学历的管理人才,在管理的创新问题上加大经济投入,明确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建立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案,并适当采取措施,确保创新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能达到落实。另外,在建立的创新方案中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尽量将方案不断完善,不要生搬硬套,使创新方案能够体现管理的内在要求和顺应时代的发展。
3 管理技术上的创新
工程从竞标成功到最后的交工验收,除了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外,也离不开先进的管理
技术。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工程比较分散,涉及的人员也多,在工序上也比较复杂,是一个劳动力非常密集并且分工也较细的行业,要想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我们必须把一些新的、
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建立管理系统。实践也证明,在建筑
项目中使用计算机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这样一方面可以建筑行业里面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当施工中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迅速在系统中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促使其更好地发展。
四 结语
④ Kent A. Roberson,Downtown Re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End of the Century Assess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Vol. 61,No. 4, Autumn,1995:429-437;Downtown Development: Key Trends and Practices, Policy Brief 8, Public Policy Research Center, June,2001。http://pprc.umsl.edu/pprc.umsl.edu/data/pbrief_008_downtown_development.pdf
⑤ 有关莎城历史发展图文并茂的简介,参阅:Eryn Brennan,Charlottesville (Mount Pleasant: Arcadia Publishing, 2011)
⑥ Mary Joy Scala,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Charlottesville, VAAO Educational Seminar, July 14,2011。
⑦ BAR 信息公开,各公听会、会议议程、及报告内容均可上网查阅,http:///index.aspx?page=2096
⑧ Graelyn Brashear,Construction, housing market growth signal local economic health, Cville,July 23,2013。
⑨ 西大街详细规划及相关文件,请参阅该项目网址:http:///
⑩ West main street action plan: a place for everyone, August 5, 2014 Public hearing。http:///project-documents/
有关杰佛逊的生平与理念,参阅Jon Meacham, Thomas Jefferson: the Art of Pow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3)。
(本文撰写承蒙维吉尼亚大学建筑系教授Richard C. Collins、莎城前市长Kay Slaughter、 艾县与莎城历史保护协会会长Steven Meeks、 维吉尼亚大学贝登公共事务学院Harry Harding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课程林夏如教授的启发及协助,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