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摊经济前景

地摊经济前景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8:03: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摊经济前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摊经济前景

篇1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耗能、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战略选择,既促进节能减排又促进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正在开展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与国家宏观吻合。但是,从中国的现实国情、能源结构及科技发展水平来看,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如下诸多挑战。

1.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高能耗的现实选择

从我国目前整体发展来看,正处在资源密集型的工业化中期,工业的快速增长带动能源的高消耗,而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作为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和致富的愿望与落后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装备水平,形成了以煤为主要能源的产业结构,许多企业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使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低碳技术的严峻与技术储备不足,阻碍了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因此,只有推行低碳经济发展,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

2. 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发展模式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与中国长期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分不开的,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改变当时我国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造成了中国严重的环境污染,也让中国在温室气体排放上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因此,中国能否在未来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

3.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国际挑战的必然选择

依照国际惯例,人均“碳足迹”取决于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等几个变量。我国将在国际上遭遇越来越大的压力,发达国家普遍关注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减排问题,发达国家将不断以中国等发展中大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和日渐增加为借口,对未达到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国家,将实行贸易制裁,对国家产品征收关税,面对这样的“绿色压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的需要,还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完全符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低碳经济为我国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加快建立低碳经济体系,采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实施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首先,制定我国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应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节能减排型的工作需求,尽快制定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其次,制定清晰、稳定的鼓励政策,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投入。最后,鼓励与引导低碳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渐形成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低碳产业经济体系。

2. 保障低碳经济发展,完善法律体系

制定能源法来统率能源立法。首先,从能源的重要性上来讲,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使用方式,不仅会帮助我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有利于我国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有助于提升我国能源国家安全。其次,从能源立法结构上看,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以完整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法律形式保障低碳经济的有效推行。

3. 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强自主创新

利用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要理顺企业风险投资体制,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转让。在新能源开发和环保技术的研发上,国家应当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风能、核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利用率。

4. 养成低碳环保习惯,共建绿色生活

人们习惯了现代化带来的高效快捷的生活方式。豪宅、轿车和飞机都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能源基础上的,人们低碳消费意识淡薄,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国人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改变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生活习惯。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期,必须依靠政府的管理和政策的引导,全民行动,充分发掘服务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一要少开车,多走路,少骑摩托,多骑自行车和电瓶车,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和污染。二要少吃肉,多吃素,减少牲畜饲养中的碳排放量。三要少砍树,开荒、多植树绿化。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多吸收大气中的气态碳,减少空气中的CD2含量,扼制因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暖引发的多重灾难。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总之,我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严峻的挑战。积极应对低碳经济,需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楠.低碳经济时代环境会计发展局限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

篇2

一、 前言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大量化石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人为地增加了大自然的二氧化碳浓度,打乱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现象。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internation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会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过去的100年(1906年~2005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56℃~0.92℃,由于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ghg)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3℃~0.6℃;预计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与1980年~1999年相比)将继续升高l.8℃~4.0℃,平均地面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ipcc,2007),这种全球的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气候现象和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退化等。

由于人们无节制地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1988年,联合国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监测和报告全球气候变化。1997年,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制定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明确提出:“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的目标。2007 年,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各国政府就碳排放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政策,并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低碳经济的一些经济学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 低碳经济中的外部性(externality)及公共品性质

外部性往往是在缺乏相关交易的情况下,当社会成员(包括组织或个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其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的福利,却没得到相应补偿或承担相应义务的经济行为。sidgwick(1883)在研究灯塔问题时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灯塔之光可以为路过的船只提供方便,却很难向这些过路船只收费。低碳经济中存在着外部性,当一个国家积极植树造林,增加碳汇时,这就是正外部性(即外部经济);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负的外部性,可以明显地表现为消费者或生产厂商向空气中排放温室效应气体(ghg)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福利。英国的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nicolas stern曾指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其严重程度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要求世界各国必须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拨出 1%,约合1 840亿英镑对抗全球变暖,否则全球经济将付出比治理这一问题高5倍~20倍的代价。世界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会造成至少85美元的破坏”(nicolas stern,2006)。这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带来外部性的经济损失,就构成了社会总成本的一部分。

低碳经济中的外部性同样存在一些特性:首先,在低碳经济外部性产生前,是无法产生任何交易行为的。例如,企业排放温室气体前不会与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受害者进行讨论还价,以确定这种行为的产权形式或者交易方式,对于外部性的范围和补偿支付,双方当事人也没有在事前进行任何的谈判。第二,低碳经济中外部性存在产权的缺失,使事后的补偿和谈判存在困难。在外部性的情况下,每个人对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的边界的界定是模糊或者至少不明确的(张维迎,2005),环境资源具有某种不可分割性,即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排他地消费、生产环境资源以及附属污染物(marshall,1890)。因此,当企业将未经严格处理的废气排入空气时,企业所污染的空气是很难定义其产权,而这种产权的缺失却使排污者过度使用这些物品,不考虑其他人的公共权利。第三,存在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或者是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产生负外部性的产业的产量,比社会最优状态下要高,而产生正外部性的产业的产量,比社会最优状态下要低(pigou,1920)。当存在外部经济时,边际社会收益高于边际个人收益,社会是最优产量高于产业最优产量,当植树造林产生的碳汇,所产生的社会收益会高于边际个人收益。在外部不经济时,存在边际社会成本高于边际私人成本,社会的最优产量低于产业的最优产量。低碳经济中存在的是外部的不经济,当汽车排出的废气污染了空气,这种危害形成的成本加上企业的成本就构成社会总成本,环境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将高于碳排放企业的边际个人成本。

低碳经济中的外部性属于多边的不可耗竭的外部性,这种不可耗竭的多边外部性具有公共品的特征。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低碳经济中的碳排放、碳汇、能源安全等都具有公共品的特性:第一,非排他性。在竞争性市场中,商品的使用具有竞争性,当一个经济主体对某种物品使用时会限制其他经济主体对该物品的使用,例如消费者购买了某件牙膏、衣服,其他消费者就不能使用其购买的物品。但是在低碳经济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产生的碳汇、能源安全都具有非排他性,即就是一个经济主体增加或减少对该物品的消费和使用不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和使用,也不会使它的供给成本增加,第二,非竞争性。在竞争者性市场中,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使用,将会增加其供给成本,无论消费购买的是衣服还是食品都会增加厂商的成本,边际成本不会是零。对于公共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提供额外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例如,每增加一个人使用灯塔,不会再增加成本。清净的空气和能源的安全都具有非竞争性的特性。

由于公共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可以认为公共品是外部性的一种特殊形式(baumol,1977),公共品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力量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非竞争性使配置资源的价格机制失去作用,例如,由于公共资源和环境的非排他性,任何人都可能会过度地使用公共的资源和清洁的环境,这就产生了“公地悲剧”(hardin,1968)。公共品也会使消费者产生“搭便车”的动机和行为,消费者的“搭便车”动机,即理性的个人有降低或隐瞒自己对集体消费品的偏好的动机,依靠分散决策的价格机制无法使集体消费品(公共品)的数量保持在最优水平,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机制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出现了“失灵”(萨缪尔森,1954)。因此,由于低碳经济中存在的外部性和公共品特性,这就很容易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化石能源的排放引致了气候的变化这样的“公地悲剧”,而且由于“搭便车”动机存在,使减排的国际谈判往往陷入僵局,难以形成一致意见。要解决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和公共品特性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目前做法主要有政府的干预和产权交易。

在《斯特恩报告:气候变化的经济学》中提出应当把目标设定为将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450ppm~550ppm二氧化碳当量的范围之内,如果目标高于上述范围,就会大幅度地增加带来严重危害的风险,当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水平或存量相当于大约430ppm二氧化碳(nicholas stern,2006)。纯粹以市场的方式,不会产生社会的最优解,而且由于外部性的公共特性,对于每个消费者可能存在负效用,在任何一个讨价还讨解中,会存在免费搭便车的问题。因此,当前国际社会已普遍考虑碳交易和政府干预的混合解决办法,同时加强国际的合作与协调也是低碳经济中重要工作。

三、 低碳经济中的政府规制政策

政府管制是一种制度安排,是政府对经济行为的管理和干预。规制往往发生于以下情况,产生缺乏公平竞争、环境污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投资者被期骗等一些不良产业行为,而且这样的不良产业行为不能被市场机制调整,即就是不能在市场的调整下实现帕累托的改进,当出现这些市场失灵现象时,政府就通过行政干预矫正这些行为,通过政策法规的执行,重新进行制度的安排。规制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消费者和厂商对规制政策及其后果所进行的讨价还价的博弈过程,政府这种对市场配置机制的干预会改变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和分配行为,甚至会影响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圴衡,影响交易的特征和买卖双方的契约关系的条件。

由于低碳经济中存在的外部性和公共品特性,使得人们无节制地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这是一种市场失灵现象。而且这一现象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管制已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博弈,而是全球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各国利益之间的博弈。当前政府的经济与干预主要包括:一是政府管制。政府管制大都包括一些激励性的规制政府:规定限额、技术标准、转移支付的补贴等,其也还有处罚、命令等一些强制性的规制方法。例如,欧盟在能源、水泥、造纸、钢铁、电力等行业执行二氧化碳的限排制度,规定这些行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限额,超过限额的企业进行罚款,英国还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证策;美国针对供电商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rps);日本对高耗能企业制定严格的能耗标准。我国目前的减排政策也主要集中在政府管制政策,包括自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不断实施和完善的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以及目前的各项环保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等。二是征税。征收各种与能源环境有关的税收。欧盟是最先采用税收手段控制温室气体的区域,1990年芬兰征收碳税,1999年法国征收生态税,2001年英国征收气候变化税,其他挪威、荷兰、瑞典和丹麦也相继征收了与碳有关的税收。2007年日本也就对能源产品中的碳储量征收环境税。三是金融手段。也有许多国家采用金融手段,如英国的碳基金,其来源中英国的气候变化税,该基金用于促进研究与开发,加速技术商业化和投资孵化器。总之,无论政府采用那种规制方式,社会最优的排碳水平是很容易在政府规制的情况下达到,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低碳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会就排碳的问题进行博弈,经过讨价还价,最终达到次优的碳排放水平。

四、 碳交易中的产权分析

除了政府干预以外,解决外部性问题另一个解决方式是产权交易,使涉及外部性问题的各方就外部性的水平达成一个最优的协议。科斯(coarse,1960)提出著名的科斯定理,如果不存在交易成本,在法律权力得到某种安排后,当事人之间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同时,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由于考虑到政府干预的成本可能会低于社会交易成本,因此,政府选择某个最优的初始产权安排,就可能使福利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改善;并且这种改善可能优于其他初始权利安排下通过交易所实现的福利改善。在低碳经济中,如果我们能明确碳排放的产权,是可以通过碳交易实现社会福利的优化。碳交易就是对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可以在约定或规定一个国家或企业排放限额的基础上通过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erpas),排放超过限额的需求方通过交易购买排放低于限额的供给方,获得温室气体的排放额度。早在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中就明确环境合理容量是有限的,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信用)是稀缺资源,导致碳资产成为有价资产。

目前,碳交易中存在三种减排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ji)和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e,et),根据这三种机制存在两种型态的碳交易,一是配额型交易(allowance-based transactions),是指在规定的配额总量管制下所产生的对超额减排量的交易,是一种现货交易,可以由管制者制定、分配和拍卖减排配额,例如,欧盟排放贸易系统(euets)的“欧盟排放配额”(european union allowances,euas)、《京都议定书》中的分配额度(aau)。二是项目型交易(project-based transactions),是指因进行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单位的交易,通常以期货方式预先买卖,例如,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排放减量权证”、联合履行机制(ji)下的“排放减量单位”,主要是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

五、 结论

低碳经济中存在着多边外部性,解决这些外部性问题的办法一是政府干预,二是碳交易。在信息完全的假设前提下,无论政府采用哪种规制方式,都可以达到社会最优的排碳水平。而在碳交易中,无论产权如何界定,通过相应的机制设计,碳交易也可以达到低碳经济的福利最优。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只要有合理的制度安排,碳排放是可以通过政府干预或者碳交易的市场机制达到帕累托最优。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的低碳经济发展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各个经济单位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国际上国与国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复杂多变,国内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和博弈也是很难协调,我们可以进一步用不完全信息或者不完全合同的理论来研究低碳经济中排碳量的次优解。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也会加大低碳经济的交易成本,产权界定更加困难,因此低碳经济中存在政府直接干预和产权交易两种机制并存的混合形式。科斯(coarse,1960)也指出,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由于考虑到政府干预的成本可能会低于社会交易成本,因此,政府选择某个最优的初始产权安排,就可能使福利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改善;并且这种改善可能优于其他初始权利安排下通过交易所实现的福利改善,“在某种意义上,政府是一个超级企业(但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企业),因为它能通过行政决定影响生产要素的使用”。因此,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交流与协调加深,碳规制政策与战略构想也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信息透明的碳交易国际市场将是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 alfred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 an introductory volume,1890.

2. baumol,w.j, on the proper cost tests for n- atural monopoly in a multiproduct indust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12):809-822.

3. coase, r.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 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

4. 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1968,162(3859).

5. nieholas stern. the economies of climate c- hang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 proc- eedings,2008,98(2):1-37.

篇3

Abstract: The so-called low carbon economy, refers to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new energy development and other means,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carbon coal oil,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 for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chiev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n-win the. This paper briefly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economy and the rise of new energy were analyzed briefly,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under low carbon economy.

Keywords: climate; low carbon economy; energy;

中图分类号:TE0

引言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最大挑战和威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低碳经济正是基于气候变暖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从传统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桥梁。低碳经济强调通过对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及概念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最早出现是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英国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预计按目前的消费模式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迫在眉睫。

2007 年12 月,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 , 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 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对全球低碳经济进一步迈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其本质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

二、低碳经济下新能源的崛起

近来,西方金融危机逐渐走出持续低迷的困境,在复杂多变的复苏状况下,人们普遍期待新的变局到来,而一场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从美国,到日本、欧洲各国,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战略是西方发达国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

经济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而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特别是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技术上,低碳经济则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在当今世界,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要对持续的经济增长有贡献,而且要对提高劳动就业和降低二氧化碳有重要贡献。

三、新能源的涵义

1、新能源的概念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除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

2、.新能源的特点

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

3、新能源的种类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为三大类:①大中型水电;②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③传统生物能。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核裂变发电之外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氢能、燃料电池等二次能源

四、低碳经济理念下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1、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型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彻底转型。从经济结构上看,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体系,用低碳农业替代高碳农业,用低碳工业体系替代高碳工业体系,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之路。从能源结构上看,要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构建新能源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淘汰小火电、小煤矿、小炼油等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

2、传统能源也要"绿化"

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实现这样的减排目标,不仅需要发展新能源产业,还要大力对传统化石能源进行节能减排,而且分析人士认为,后者潜力更大,而且需要付出的成本更低。据中电联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79253万千瓦,其中火电60132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75.87%,风力、太阳能、生物质等"新能源"占比大约仅为7%。目前,我国的电源结构仍以火电为主,分析人士预计传统化石能源"节能减排"很有潜力。此外,我国工信部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意味着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由头,我国众多传统产业都有望进行结构调整和发展思路的转型。

3、从低碳经济到低碳社会

低碳发展之路固然应该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构筑轻型的经济体系,但更重要的是还要构筑一个低碳社会,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发展低碳交通。目前,发展低碳交通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而公共交通是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构建低碳政府。中国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政府不仅作为投资的主体形成国有资本,还作为消费的主体改善着公共服务的能力;发展低碳社区。社区是人们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其居民有共同的认同感。发展低碳社区,不仅非常必要,也具有可操作性;倡导低碳消费。

4、开发节能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强调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体现人、建筑环境与自然生态在“功能”方面的协调。绿色节能建筑应是立体环保工程,兼备节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特点。绿色建筑的目标在于在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其中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多方面内容,以便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空间。我国已设定了不同地区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和全国商用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据统计,建材工业能耗占总能耗的10%左右,加上建筑本身需要消耗的钢材、木材和化工产品,估计建筑的间接能耗要占到总能耗的15%左右。

五、结论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将对中国科技技术和新能源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中国必将通过新能源的发展实现人民更加富裕,国家更加富强。

参考文献:

篇4

低碳、经济、环保、节约、减排……这些词语是近些年我们经常听到、看到的。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什么是低碳包装呢?对我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那么,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低碳经济。所谓的低碳经济从其含义上讲,包括新能源、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升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全世界各国政府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大到世界经济,小到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必然受“低碳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内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目标,这也完全体现出中国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和规划。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也宣布了减排目标——到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四十五。这充分说明了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低碳经济都是已经被非常的重视,并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其次,什么是低碳包装呢?低碳包装是指一个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为根本目标,同时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新型的包装模式。那么,包装要想低碳要从源头抓起,低碳包装提出5“R”概念,其包含的内容是:

(1)RECOVER(即获得新价值):通过焚烧回收废弃物的方法获得其中的能量,或通过降解包装获得其新的价值。

(2)REUSE(即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考虑全部包装或部分包装在使用过后,进行回收处理,再次使用,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资源造成浪费。

(3)RESOURCE(即节约能源):在进行包装印刷加工的各个环节中注重能源的节省节约,尽量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4)REDUCE(即减少材料使用):在保证包装的保护、运输和销售等功能时,首先考虑因素是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总量,对环境最好的包装是使用量最少的那一种。

(5)RECYCLE(即再循环处理):把使用过的包装回收,进行处理后加工,使用和运用在不同的领域。

再次,低碳经济对于我们包装设计行业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的理解何谓低碳包装。对低碳包装理解有很多种概念,一是减少材料的使用,在保证包装的保护、运输和销售等功能时,也考虑的因素应该是尽量减少材料使用量,这样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还有一个是包装的材料再使用,需要考虑全部包装或部分对包装在使用后进行回收处理,再次使用不会环境造成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近些年来,商品的包装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与发展低碳经济主体相违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一、耗用材料过多。浪费保贵的自然资源,增加城市生活垃圾,造成了环境压力。二、分量过重,用料过档。为了体现产品的档次而采用重量相对较重的材料,提高产品的价格。三、结构繁琐。许多产品本身体积不大,而包装左一层右一层,消费者层层剥开,才看到“庐山真面目”。这种过度包装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美化、促销作用,相反却给消费者以累赘的感觉,产生逆反心理。四、容积过大。最典型的是一种名贵的西洋参包装,盒子不小,打开后,所买产品却只有薄薄的一层,产品体积不到包装物的百分之一。五、装潢过华,成本过高等等,大大超过了保护、美化商品的基本功能,给消费者产生性价比差、名不副实的感觉。比如“茅台”酒的外包装盒很简单,却沿用了几十年,不但没有影响其在高端市场上的销售,而且还能越来越能被人们所记住,越来越经典。二两装的“二锅头”酒没有外包装盒,形象一直也没变,却依然畅销全国。这样的包装市场,不仅没有做到低碳环保,对现在在校的大学生的影响也非常深,在上包装设计课程时,大多数学生认为,包装就是要买各种好材料、贵材料来包裹产品才能提高产品的档次,才能使自己做的包装设计高于其他同学。

第一,价值体现意识。即产品的价值与产品的功能成正比,与产品的成本成反比,但并非表达二者精确的数学关系式,而是提示着价值取向及功能与成本的数值取向。在设计师设计产品的包装档次时,应充分考虑功能和成本的价值比值关系,选择适合的包装形式,避免过度包装和不适包装。

篇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逐渐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步入了先进的现代货文明社会,同样的,人们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所造成的对世界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人们生活的环境恶化,光化学烟雾污染、酸雨的危害、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在这样的世界大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世界”等一系列的生活理念因运而生,各个国家、地区也为此进行了一场场的大的工业革命,以均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前提,摒除传统的生活、发展方式,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各地方也相应的做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经济中。

一、详解低碳经济的内涵

1、低碳经济的概念

要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就要了解什么叫做低碳经济。全球多位学者中鲁宾斯德教授关于低碳经济的描述得到了广泛认同。他认为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基于市场机制,根据国况国情,通过国家、地方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推动新型技术发展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开发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的生态经济模式。它通过合理的利用、消耗相对较少的自然能源和资源,并且得到较多的经济产出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它是一种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生活方式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同时最大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生态和经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

2、低碳经济的实质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它的核心就是创新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经济产业结构和社会制度以及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能源消耗方式的重大改革。

3、低碳经济主要内容

低碳经济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内容:

①低碳经济综合了经济、环境、社会、人文等问题;

②低碳经济是针对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并且没有约束的碳元素集中的煤碳、石油等化石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耗方式的多碳经济来说的;

③低碳经济主要涵盖生物能、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④低碳经济既说“低碳”,自然是就“碳消耗、碳排放、碳污染”来说的,其宗旨就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等应为人们的高碳排放、污染所造成的地球生态圈失衡而进行的自我救赎。

二、低碳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地方对外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这里说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严格的限制能耗,有严格的环保标准并且强制性执行的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这在地方贸易中客观上有了一定的出口限制。WTO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前言中规定“不能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这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因此在地方贸易中,地方企业频频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这成为汇率之后影响地方进出口贸易的第二大因素。

“低碳经济”是将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范围内实行低碳理念,不符合低碳概念的产品必然要遭到淘汰。我国很大一部分出口产品还是初级加工,企业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以加工制造为主,为此我国中小企业迎来了了巨大的挑战,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也变相的推动了中国地方企业进行产品升级,推动企业在科技研发上的投资,加速企业经济发展,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国地方企业进军世界一流企业打下根本基础。

三、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模式改变

地方经济除了一部分是出口和外销之外,更多的则是地方居民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刺激。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推广作用后,地方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也逐渐会成为广大居民的选择。

(1)节能消费,实用低碳家电、出行尽量不开车;

(2)促使公交系统完善,更多的人愿意乘坐公交车;

(3)让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理念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中。

1、优化农业生态

地方实行低碳经济,体现在农业上的效果更大。农业低碳化、生态化,从人们生活的最低生物链开始实行低碳化,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依靠污染土地来索取农产品的丰收,而是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全方面的实用土地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

2、改变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经济

以甘肃酒泉为例,合理利用风能等新能源,将传统的煤等能源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以新能源为核心,研发新的利用技术。酒泉政府着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开发新能源力度,降低传统能源比例,筹建酒泉新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集中优秀师资力量培养人才,为开发新能源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历一次次的生态圈对人类的“还以颜色”之后,人们越发的感觉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之间平衡的重要性。只有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发展社会经济才是人类保护自己、保护地球的最正确的道路,而这种发展模式就是“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于双双.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J)财经视点 2010年8期

[2]潘家华,庄贵阳,陈迎等.英国气候变化政策;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平(Z)中国环境 2006年1月

篇6

一、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我国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包括石化、电力、钢铁、建筑等在内的行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排放出大量的碳污染物,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逐渐进入人们的实现,属于当前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但这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尚不稳固,具体现状如下:

(1)亟待突破传统经济的桎梏。循环-低碳经济从理念到模式,除了致力于保持和提升国民经济的效益,而且要求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些指标与国民经济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要求可以说是如出一辙的。目前国家对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度已基本趋向于积极明确,但由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相关行业投入更为先进的发展技术,以及耗费更高的成本去治理行业生产可能带来的污染,使得习惯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颇为抵触,只能依靠逐渐增大的财政投入,但实际成效并不乐观。

(2)制度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循环-低碳经济的实行,需要借助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战略规划等,但实际上除了2009年1月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之外,以及零散的地方性发展战略外,其他政策性制度并不完善,譬如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未能进行环境污染在源头、事前、事中的统一规划,所设置的目标过于宽泛和笼统,同时没有建立起循环-低碳经济的财税体系和生产消费体系,甚至存在体系之间互相制约的情况,从侧面要求尽快改革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这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3)要求提高经济主体的动力。经济主体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这些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刚刚跨过计划经济的羁绊,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很多行业并没有考虑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意义,而国家在经济主体节能生产、技术改进、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并不到位,高成本的循环-低碳经济技术,很多经济主体即便认同,面对技术的高成本,也会逐渐失去支持和认同的动力,使得循环-低碳经济仍然无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仅仅体现在少部分的高端行业中。

二、基于国民经济视角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建议

基于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进一步提高循环-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我们需要分别从各个层面研讨相关的发展方法。笔者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建议:

(一)制定相关国家战略

在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已经提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形式,因此可在这些国策的基础上,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理念,融入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当中,罗列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并以任务的形式下达到地方,以促使地方重视各行业碳排放、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关系。

(二)调整相关行业结构

循环-低碳经济贯穿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链中,其中工业、现代服务业、农业的行业结构需要进行重新调整。首先是工业结构调整,主要原因是工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在国民经济占有78%的比例,其中电力、建筑、冶金、化工、石油、石化所占比例就超过了一半以上,这种高强度的能耗,伴随着居高不下的碳排放量,因此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目的,应对工业结构进行升级优化,引入高新技术和先进的装备,譬如产业的信息化发展,以及加快工业园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形成集中型的产业结构布局,便于循环-低碳技术的一次性到位。其次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借鉴,该行业属于典型的低碳产业,包括物流、旅游、出版、科学研究、教育等行业,但在GDP所占比例却高达60%-70%,因此与其他产业的结构比例,应该将该行业作为重点来抓,并将相关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经验,融入到其他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行业当中。再次是低碳农业的发展,主要针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问题,走有机生态农业的路线,譬如推广太阳能和物质能开发等。

(三)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篇7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1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在全球气温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造成的损失增加。生态环境恶化,例如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大,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等。面对未来气温升高及其可能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

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

3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发展比较迅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能源的大量需求和快速增长一时难以改变。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因此,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4 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前提来谋求最大产出的经济发展理念或发展形式。“低碳”可以被视为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方面新的约束条件。但是这类条件并非一味消极地限制和约束发展,而是可以通过与新约束条件相匹配的技术和制度,创造和扩大市场规模来激发人的创造性和赢利能力,从而促进发展。目前,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发展节能技术、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都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增长。由此可以预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1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性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3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低碳经济”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该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减排二氧化碳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承受能力,使社会经济体系向低碳经济转型。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1 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中国是农业大国,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能在更广泛的层次上推进低碳经济,我们要加大力度控制化肥和农药使用,将农林剩余物循环利用作为饲料、肥料、工业原料和发电原料,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另外要利用好农村、牧场拥有广阔地域的优势,加快太阳能、风能和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改善农民牧民的卫生状况,增加农村能源供应。

2 推进节能减排鼓励循环经济。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工业,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无疑有着切实的意义。大型工业企业是耗能大户,很多国有大型企业都由国家直接或间接调控,在配合政策支持和鼓励的同时,大力提升这些企业的生产力技术水平。淘汰落后生产模式,逐渐形成节约资源的低碳发展模式,这将具有重要意义并便于政府监督。

篇8

安徽省地处江淮地区,属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气候,四季分明,适合大部分植被生长。在犬舍及周边因地制宜种植不同的植物,不仅可以给警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让训导员在充满绿意、生机盎然的环境中进行工作训练,让人犬身心健康。

犬舍绿化植物可分成乔木、灌木、地被3种,下面笔者就自己的工作环境谈一些粗浅的心得。

1 犬舍与办公区域

在犬舍与办公区域之间可种植一片成林乔木,这样既可以给犬只一个良好的散放场所,又自然地隔离了犬区与办公区。比较适宜的树种有杉树、榧树、枫杨等。

杉树属松科,常绿乔木,轮状分枝,节间短,小枝比较粗壮斜挺,针叶短粗密布于小枝上,树冠看起来呈分散状,被称为“万能之木”。杉树的品种较多,有池杉、水杉、柳杉、云杉、红豆杉、落羽杉、短茸柳杉、猴爪杉、海岸红杉等,适宜在犬区种植的有水杉和柳杉等,这几种杉类对土壤及气候要求不高,耐阴耐寒,能抗雪压和冰挂。杉树是节节高的直生乔木,它的枝条是自下而上交替新陈代谢自然脱落的。

榧树为红豆杉科榧树属,树冠整齐,枝叶浓密蔚然成荫,抗污染能力较强,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土壤适应性较强,病虫害少,是绿化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园林树种。

这几种乔木成林快,栽种成活率高,无需人工修剪,适合在基地种植,让犬进行散放、游散等放松性活动。

另外,也可以在基地种植竹林。竹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四季青翠,傲雪凌霜。但竹子根系发达,繁殖速度快,如生长过密不便于犬只散放,因此应定期进行砍伐、修剪。

值得注意的是,江淮地区常用杨树、梧桐树作为行道树,这两种树种虽然也具有成材快、遮阴广的特点,但是在一定的季节会生长飞絮,人犬吸入会产生不适,甚至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不推荐在警犬基地内进行种植。

2 犬舍周边

在犬舍周边可种植广玉兰、桉树等阔叶乔木。这些树木树姿优美,叶大荫浓,且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种植在犬舍及化粪池周边,既可以为犬舍遮阴避暑,又具有净化空气、驱逐蚊虫的功效。

广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由于开花很大,形似荷花,又称“荷花玉兰”。花开芳香馥郁,叶厚而有光泽,为美化树种;生长喜光,根系深广,抗风力强,有一定抗寒能力;树冠庞大,能够为犬舍提供充分的阴凉。

桉树为桃金娘科桉属,原产地在澳洲大陆,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目前在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为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品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桉树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上,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桉树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其适应性强,树姿优美,四季常青,有萌芽更新及改善环境的能力。其叶片具有杀虫驱蚊的功效,尤其适合种植在犬舍及化粪池周边。

犬舍之间可种植灌木绿化带,如卫矛冬青、沙地柏、小叶黄杨等,也可种植紫苏、白苏、薄荷、连翘、茉莉花、栀子花等具有挥发气味、性质无毒无害的中草药、花卉,既赏心悦目,又可掩盖犬舍异味。

3 训练场地与障碍场地

在训练场地与障碍场地铺种地被、种植灌木。训练及障碍场地是警犬活动最多的地方,因此,在绿化时要精心挑选、科学种植。草坪应选用具有发达的根系和地下根茎的草种,要求具有较强的受损恢复能力,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或发达的地上匍匐茎,以保证草坪较好的密度;要求叶片短小、密集,草丛结构紧凑,叶片有适宜的硬度和弹性,使建成的草坪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要求绿色期长,可增加草坪运动场使用量;要求抗逆性强,可减少不利的环境因素对其伤害;要适应性强,适宜栽培的生态幅度大,利用范围广;应选择抗病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和管理难度;要选择长期、多年生草种,增加草坪的使用年限。

常用优良草种有结缕草、天堂草、高羊茅、紫羊茅、马尼拉草、多年生黑麦草、马蹄金草、百慕大草等。这些草种可选用2~4种进行混播、盖播,以延长草坪的绿色期和使用期,使地面保持弹性和柔韧性,让警犬训练达到最佳效果。

在训练场四周角落,可种植一些常绿大灌木,如扶桑、木槿、紫荆、木芙蓉等。这几种树木花开艳丽,赏心悦目,可以调节训练场的单调,并能够在训练间隙休息时拴系犬,遮蔽阳光。在进行幼训时,还是训练人员与犬进行躲藏游戏的天然屏障。

4 犬舍绿化的注意事项

篇9

【关键词】低碳;城市;经济;气候变暖

【 abstract 】 the global warming increasingly drawn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established scientific facts. The world economy from davos meeting to the g8 summit BBS, from central Europe summit to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climate change has became the various countries' common in the face of the agenda, and a low carbon economy and low carbon city is becoming the hot spot in the study of cit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 low carbon economy and low carbon cities, concept and the origin of China's low carbon citi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cities concrete measures.

【 key words 】 low carbon; The city; Economy; Climate warming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起源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7年发表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这种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在2007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气候变化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2007年4月联合国大会首次对气候变化与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2007年6月,气候变化再次成为八国集团峰会的首要议题。2007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APEC会议,11月的中欧首脑会议、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都专题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定。

可以看出,随着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既定的科学事实,国际社会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关注,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开始被人们提出,并正在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

二、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概念

(一)低碳经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二)低碳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1]。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现状

(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背景

根据目前情况,2012年后,中国将有可能被纳入减排国家的范围,承担减排义务。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国,在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2006年末的我国城镇化水平约为43.6%;约有50%的能源消耗来自重工业,而且呈上升趋势;城镇建筑每年以1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加,机动车保有量到2007年6月已达1.5亿辆。城市膨胀带来能源消费激增。因此,采取措施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和促进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最终选择。

(二)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

2008年1月28日,全球性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和河北保定市入选首批试点城市。并将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以总结出可行模式,向全国推广。

在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计划里,WWF将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从办公楼、宾馆、商场等大型商业建筑中选择试点建筑,公开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找出提高大型建筑能效的途径;同时,对公共建筑的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节能运行的认识和能力。此外,WWF还将与合作伙伴一起研究关于生态建筑发展的政策建议,并选择具体的项目进行实施和示范[2]。

四、建设低碳城市的具体措施

低碳城市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发低碳能源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方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根本方向。

(一)新能源利用

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都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面对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下大力气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水电的新技术新工艺。

绿色能源可概述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狭义地讲,绿色能源指氢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而广义的绿色能源包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采用低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

(二)清洁技术清洁生产

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甚或零排放。它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循环,并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一个共同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CO2的排放,这与低碳城市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三)绿色规划

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城市能源消耗会直接影响到周边区域的环境污染,城市规划除了考虑单个城市自身特点外,还应结合城市所在区域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进行考量。

第一,产业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也就是说,要从决策源头上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规划阶段就推动向低碳城市的方向发展。

第二,交通规划。低碳城市的交通战略可从两个方面实现:一个方面是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如果这个数量是下降的,那么在单位排放为一定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就降低;另一个方面是降低单位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如果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是一定的,那么只要持续降低单位汽车的碳强度,就可以降低整个城市交通的碳排放。以上两个方面说明,低碳城市需要倡导和实施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

(四)绿色建筑

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建设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等;推广建筑节能,促进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房地产企业、生产企业等就生态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在减少碳排放的进程中,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建设低碳城市,必须推行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篇10

近年来,在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消费方式,在“收快递”的“新常态”下,快递量也不断攀升,由此产生了大量快递包装物。快递包装主要集中在编织袋、塑料袋、包装箱、快递运单、内部填充物等7大类,2015年“双十一”当天,国家邮政局了国内首份《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该报告指出,2014年全年,全国共消耗约20亿条编织袋、55.84亿个塑料袋、67亿个包装箱、140亿张快递运单、114.5亿米胶带、21亿个封套、20.1亿个内部缓冲物,这些快递包装物一次性使用后就直接扔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据相关资料显示,每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0.8吨的再生好纸,可节约1.2吨的标准煤、17棵树和600千瓦时的电,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而2015年“双十一”期间产生的废纸量就有5万吨左右。由此可见,快递废弃物中蕴藏的可再生资源数量十分可观,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快递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已成为快递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的重要议题。

1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存在的问题

1.1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体系不完善

目前,对于我国废品回收市场,主要依托废品回收人员~回收站~分拣中心的回收体系运行,是纯市场化运作。在废旧资源回收的最前端,保洁员、回收员等常常充当“第一角色”,相关专业从业人员不足,使得行业在低水平无序竞争,小、散、乱的特征明显。由于回收体系不完善,导致大量本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白白成了垃圾,虽然已有一些快递企业(如顺丰快递)和电商企业(如1号店)在尝试做快递包装回收相关逆向物流活动,但仍不够普及且主要局限于城市[1]。而在农村,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体系几乎空白。显然,尚不完善的快递包装回收体系难以适应快递量快递增长所带来的快递废弃物巨增的形势。

1.2消费者回收意识淡薄

快递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问题会受消费者的回收意识的影响,据调查,我国网购消费群体中,超过80%为年龄在33岁以下,其中有42.5%的网购者为在校大学生(18~22岁)和刚进入职场的小白领(22~24岁);有42.7%的网购者为社会主流的中产阶层(25~33岁);而33岁以上的中年网购者整体占比不足13%,我国网购消费者呈现出年轻化的显著特征[2]。由于年轻的网购者本身对资源匮乏、环境保护等问题缺乏足够认识,环保节俭意识薄弱,尚未对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引起重视。

1.3快递包装材料不够绿色

快递包装主要集中在塑料袋、编织袋、快递运单、包装箱、内部填充物等7大类,除了纸质包装箱能被回收利用外,其余废弃包装材料都被等同于生活垃圾一弃了之。而实际中,由于纸质包装较贵,用聚乙烯制作而成的快递袋使用最为广泛,另外,为防止包装损坏,快递包装袋(盒)内部除了商品之外一般放有空气囊、泡沫块等内部填充物,外面则是缠着一圈又一圈的透明胶带,这些包装物的主要材料为聚氯乙烯,此类材质不能被自然降解,一般是废弃处理,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1.4快递包装缺乏统一标准

由于网上销售的产品名目众多且规格大小不一,各大电商企业都针对商品的规格属性设计了相应的包装规格,各快递企业也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设计了各种尺寸不一的包装材料,使得快递市场上包装规格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标准,这不仅不利于企业使用标准化的物流作业工具进行装卸搬运,也不利于配送作业过程中的合理配载,显然会制约快递物流作业的效率,也会增加快递包装的成本。

2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的解决对策

2.1树立快递物流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明确指出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以推动绿色发展。为此,应在快递物流中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发展目标,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以及可降解的物料辅料,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快递物流绿色发展[3]。

2.2多方共建回收体系

快递业可以借助其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试行包装回收制度。一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快递员回收包装物,另一方面将回收的包装物统一出售给相关生产企业,进行循环再利用。具体可采用快递门店定点回收与快递员上门回收相结合的模式回收快递包装物。对于拥有自建物流的电商企业来说,一是仓库团队对供应商送货拆零商品原包装箱的回收再利用,二是自建配送团队送货上门后,在征得客户同意情况下将包装物带回,统一交仓库清洁后再利用。

2.3加强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宣传

快递包装物回收的源头在消费者,要提高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率,必须增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为此,一是各电商企业可在网上平台开设快递包装回收宣传通道,在包装物上印刷快递包装可回收的温馨提示;二是快递员送货上门时,可直接将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的好处讲解给消费者,鼓励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的回收再利用,对于积极参与者,可以通过赠送小物品或优惠劵来感谢其对包装回收工作的支持;三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多渠道进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倡导并鼓励企业和消费者投入到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活动之中。

2.4鼓励采用新型环保包装材料

目前,大多数电商企业都是使用泡沫塑料或气泡袋等填充物来保护商品。为此,一是建议企业要改变传统产品包装设计理念,研制开发有利于回收利用的包装新材料、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新产品;二是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电商企业采用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尝试对包装耗材再利用,减少包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4];三是实施奖励机制,只要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和最终处理过程中,做有利于保护环境、消除污染、节约资源、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包装工程”的贡献,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

2.5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统一标准

快递包装的标准化各可以使得快递包装物发挥其功能,提高快递流通过程的效率,朝着包装成本低廉化、包装材料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为此,一是建议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根据产品的特性,制定统一的合理化的商品包装标准,这样可以防止包装不足、包装过度和包装污染,达到在产品包装环节减少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目的;二是建议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打破企业间的界限,整合行业资源、优化配置,使用统一化的包装标准。

参考文献:

[1]肖婉宜.快递包装回收物流研究[J].商,2015,(39):261.

[2]王成.适于“网购”的绿色快递包装[J].中国包装,2010,(7):52-55.

篇11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革命”逐渐兴起,加上哥本哈根环境大会对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执行。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即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碳排放的大户,也是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各种手段来降低物流业的能耗,那么就能够有力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物流业整体现状是粗放型发展,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物流运作模式效率低,不合理的运输现象较为严重,物流信息化程度低,能耗大且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就广西的物流业而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必然会更加频繁。“物流量大幅度增加了,最直接带动起来的必然是物流业的发展。”这是物流行业业内人士持有的共同观点。但是 “服务模式过于传统、原始,而服务内容也过于单一、散乱,多数企业都还停留在做仓储或货物运输等物流服务的某个环节的初级层面上,与第三方物流差距较远。”这就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承接市场需求的足够能力,将会错失良机,最终只能把送上门的商机拱手让给别人。这些不利因素,使我们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毋庸置疑,这些不利因素对我们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但是我们就没有发展的机会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这种不利的状况下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力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

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中心建设的基础,也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和提高效率的前提。现代物流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依托信息和人才,对物流运作全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搭建跨地区、跨行业的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物流信息共享,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整体效率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财力上的补贴。具体到广西物流的现状来看,一些有识之士指出:“目前广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从传统发展模式来看这样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广西的物流按照这样的运作模式发展,那我们永远无法与物流发达的国家、省市地区竞争,永远跟着别人后面跑。因为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太大。更重要的是有基础设施并不一定就有物流的大发展,基础设施是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所以大力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也就成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为此,广西政府应出资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客户坐在家里通过该平台及时了解自己的货物在哪里。物流企业可对自己的交通工具调度和决策。其他物流主体能得到其想要的信息和服务。从某个角度上看,同样的投入建一个有效的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比修建一条公路还要重要。

二、促进物流资源的配置整合

我们国家物流企业能耗高的一点表现就是:空驶率高、重复运输、交错运输、无效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较为普遍,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库存积压过大,仓储利用率低,物流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这里就谈到的是一个物流资源整合的问题,怎么样来整合这些资源,使资源能够合理有效地被利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资源整合,促进物流合理化。对于物流企业来说,首先涉及到的是车辆动力设备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虽然有相关政策也一直在支持开发新能源汽车,但对于大型运输装配车辆,目前并没有特别好的选择,而且还有一个低碳车辆成本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无法改变车辆运输的问题时,我们能改变的就是车辆的使用率。在物流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减少空驶率,避免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促进运输合理化。同时,做好市场研究,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努力实现零库存。提高仓储设施利用率,优化运输路径和搬运装卸系统。

(二)组织进行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通过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或者多个物流企业共同使用某一物流设施或设备,其实质是物流资源的共享。这是解决问题一个较好的办法。但是不容忽视的现状是:目前广西物流行业的整体局面仍处在封闭、保守、单一的初级阶段。目前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宁可“留一手”,也不乐意与同行互通信息、交流经验,致使信息协同程度低,行业协同有限,这也是阻碍本土物流企业成长的一大弊端。因此要想企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就必须在思想上摆脱这种束缚,树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想法,改变原有的封闭、保守观念,当然,广西的物流企业可以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尝试着实行共同配送。因为共同配送是解决我国物流配送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等问题的较好方案。实现共同配送,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减少社会车流总量,改善交通运输状况,进而改善社会生活品质。

三、优化运输方式以节省能源

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进行运输大多采取陆上运输模式,即汽车运输。但是这种方式能耗高、成本大,越来越不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运输方式以节约成本。

(一)大力发展铁路货物运输。与大型运输装配车辆相比,铁路运输具备多种优点,它是各种运输方式中最节能、最低碳的。因此我们的物流企业应通过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信息化水平等途径,促进铁路运输发展,挖掘其节能降耗的巨大潜力。

(二)发展水上运输。传统的陆上运输模式在未来可能会遭遇更多的阻碍,尤其陆运业者将被迫花费更多的成本来改善燃油效率与达成减排的目标;甚至于无法提供低碳运输方案的物流业者,可能提早面临被淘汰的趋势。而水上运输因其独特的优势,可能都将成为未来跨区域物流配送的优先选项。就广西的物流企业而言,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间的商品往来实现通关便利化,两地间的商品流通以及大批量的采购买卖会大幅度地增加。而广西的地理位置对于发展水上运输业是大为有利的,因此我们本土物流企业要抓住时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路子来。

四、发展绿色物流服务

所谓绿色物流服务,就是节约资源和能源、无污、无害、无毒、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服务。绿色服务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从服务流程的服务设计、服务耗材、服务产品、服务营销、服务消费等各个环节着手节约资源和能源、防污、降排和减污,不但要发展壮大企业自身,而且也要兼顾环保大业。因此我们在物流服务中要做到:

(一)尽量循环利用可利用的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也产生了很多的废旧物流设施设备,如果对这些设施进行简单报废、遗弃处理,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应加大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的循环利用力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比如,重复使用包装材料,拆解和回收废旧物流设备,改造废旧物流设施(如废旧仓库)等。

(二)推广绿色环保包装。目前塑料包装材料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要求物流企业大力推广环保绿色包装。一是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避免过度包装和昂贵包装;二是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的规模使用,并研发和推广其他环保包装材料。这些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对物流业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广西本土物流的发展更是如此。我们应在挑战中寻找有利时机,通过配置整合资源、节能减排、优化流程等来实现物流企业的质的飞跃。

篇12

(一)发展城市循环经济

城市应当以创新为驱动力,将节能减排原则渗透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在煤炭、冶金、化工、石油、建材、交通等六大高能耗行业中制定低碳经济约束性指标,强制其引入低碳经济技术,力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城市应当改变能源供给方式,将原本的碳基能源转变为氢基能源和低碳能源,促进城市实现低碳和零碳经济发展目标。

(二)将“城市矿山”作为开发利用的重点

“城市矿山”是指城市中能够回收再利用的电子产品、废弃电器和其他废弃物资。政府应当出台政策措施,引导城市重视对“城市矿山”的开发和利用,不但可以有效节省冶炼矿石和开采自然资源所需求的能源耗费,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三)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导致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产业难以持续发展、经济出现衰退等严峻问题。所以,我国应当积极探索和创新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战略,从而引导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倡导发展低碳行业

(一)积极倡导低碳建筑

低碳背景下急需转变城市消费观念和经济生产方式,不断运用和创新节能减排的技术推广低碳建筑,如屋顶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外墙节能技术等。同时还应当加大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的研究力度,为构建低碳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二)倡导低碳交通方式

低碳交通是指人们在日常出行时选择低碳排放量的交通方式,目的在于降低整个城市交通的碳排放量。当前,城市低碳交通以地铁、公交、轻轨等交通方式为主,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低碳交通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城市居民使用低碳交通方式。此外,由于自行车属于环保、无碳排放的交通工具,所以也应当将其纳为城市短途的重要交通方式。

(三)建设低碳工业

低碳工业是指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工业生产模式。低碳背景下,城市应当致力于发展低碳工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传统工业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鼓励低碳工业使用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此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还应建设低碳化、循环化的新型工业布局,将清洁生产原则贯穿于工业生产的过程之中。

(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

减少碳排放不仅是政府、社会的责任,而且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城市居民应当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维持高质量生活标准的同时最大化地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居民要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尽量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三、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

在低碳环境下,为了能够真正做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推广新能源及再生能源的使用。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仅仅依赖于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不够的,应适当加大绿色能源的推广使用,并相应地促进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由于这类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出CO2,故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据相关研究表明,若是以核电代替煤电,大约每年能够有效地减少CO2排放约18亿吨左右,这一数字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推广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势在必行,如使用风电、核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等,来达到降低CO2排放的目的。对于政府有关部门而言,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并适当增加财政补贴,积极鼓励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四、发展低碳技术

所谓的低碳技术具体是指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新型技术,主要在以下领域内有所应用:新能源及再生能源、节能、二氧化碳捕捉及埋存、煤炭的清洁利用、油气及煤气资源的勘探等等。低碳技术目前已经广泛涉及多个部门,如建筑、交通、电力、化工、冶金、汽车、石化等。在低碳技术的开发上,英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洁净发电、低碳交通以及可再生电力等;日本则不惜投入巨资对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进行研究开发。而在我国可以说低碳技术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之所在。为了能够获得国外先进国家在低碳技术上面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建立清洁发展机制来予以实现,其优点在于成本较低,但却很难获得核心技术。同时我们也应不断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短期内效益较高的低碳技术开发生,特别是应当针对目前我国重化工行业能耗较高这一问题来开发新技术,以降低其能源消耗。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低碳背景下,城市应当将低碳经济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行业、使用新能源、开发低碳技术等措施,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目标,从而推动城市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李旸.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0(2).

[2] 佟新华,孙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J].人口学刊,2010(6).

篇13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是一种在清洁能源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城市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特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控制的概念。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世界经济新浪潮下的新的革命――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成为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模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消耗大量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目前,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许多问题。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目前,我们国家不应该发展提高碳生产力的低碳经济,在这一点上专家们的意见都是相同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以适应的发展是重要的方式来调整产业结构。这是一个误会,发展低碳能源密集型产业、经济放弃钢铁、建筑材料和是不叫发展低碳经济的。基于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环境,要保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电力、水泥、钢铁、“高碳”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需要的行业,通过国际市场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能量,减少经济的碳强度,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必行的办法。我国煤、气都不足,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还是煤炭。我们国家是不可以使用国际石油和等不便宜的资源。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的排放,增加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比例。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跨越式发展的最可行的方式之一。它不但可以增加再生能源增加再生能源比例,又可以将一次性能源的比重降低。当今我国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能源发展的可行路径。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不断发展和上升。相信继续投资发展低碳经济,一定会让我过在这一领域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1)发展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在我国呈现出不均匀程度,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国家研发和创新能力是很有限的,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这些年来,利用和开发再生能源产业在我国表现出了快速上涨的趋势。继续投资在这一领域额一定会有跨越式的发展的。

(2)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提下,寻求经济发展的概念或开发的最大输出形式。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发展的经济,它和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同的。所以,从广义上来讲,低碳经济可以说是提高经济良好发展的新途径。但这种状况下不是盲目消极的限制和约束,但可以匹配新的约束系统和技术,壮大市场的规模,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现在,低碳经济不但不会减缓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还会更快更好的推进经济发展的速度。开发出节能技术和再生能源的技术,刺激经济不断增长。

(3)发展低碳经济,是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一项特定的规则。我国经济虽然已经世界化,但是我们也得遵循国际竞争的特定规则,只能利用在国际竞争的地步来发展低碳经济,怎样不但可以缩小与发达国家们之间的差距又可以参与其中的规则。这样有利于长期发展和国家稳定。

四、低碳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以企业和市场为主体的逐步减少,低碳经济充分尊重客观事实,而不是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手段来改变现状的碳排放。借鉴英国碳基金系统,针对不同的能源消费状况之间的差异,针对每个企业进行改革。与碳基金作为中介,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购买碳信用额。超过碳排放配额的企业资金配额出售剩余的部分,同样,超过配额的企业需要购买许可证。它是有利于国家的总体碳排放总量控制,同时带头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的企业,能够获得一些薪酬和福利,客观上刺激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制定适合低碳经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政策法规。建立一个低碳经济政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政策法规是基础。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碳排放标准,建立在各级环保部门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建立一个低碳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一个低碳经济研究所,参与制定激励政策支持技术开发、生产实践,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们的国家具有一个高度的统一,导致传统产业逐步使用新能源。合并或关闭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的一些企业。鼓励建设可再生低碳产品的现代企业。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产业密集区,构建低碳经济规模优势。发展多元化的服务,指导工人社会服务行业。

结语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我们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低碳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国家必须通过技术交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更快和更有效的鼓励政策促进低碳经济转型,将有助于改善中国的长期能源安全,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