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

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8:03: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

篇1

美学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阻碍,但是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则将其强大的生命力显示出来。本文对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对西方美学走出困境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一、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念

自然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最基本的精髓,对“人”和“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类来源于自然;人类应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自然规律和道德原则是相同的;人和天应协调和谐共存。“天人合一”的思想存在于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思想中,是较为宏观的人和宇宙万物关系的理念,和谐则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含义。

按照不同的理论可以将美学分为智慧美学、知识美学、趣味美学。智慧美学是人类超越了知识的范围,提高到审美智慧的方面。知识美学则是对审美规律的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进行重视。趣味美学则是对人的感性审美趣味和经验进行重视。智慧高于知识,庄子的思想认为最高层次的智慧应该是将自我和天地万物进行遗忘,外不察乎宇宙,内不觉其自身,旷然无累,自我和天地万物和谐统一。所以当自我和人、自然和社会做到了和谐,则宇宙万物和人类生命之间将不存在界限。

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念是一种生命美学的体现,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极大热情进行了凸显。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应做到和谐,对和谐的生命精神进行了提倡,并对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我的相交和谐、共同创化进行了重视。

二、 西方美学的困境分析

在西方美学观念中缺乏对宇宙万物生命的思想,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所缺乏的思想却被宗教所利用,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从而对万能的上帝进行崇拜和赞美。

在西方美学的观念中没有对事物进行结合思考,只是一味的在所谓的科学体系中和学科门类中存在自身的立足点,认为只需要一看分门别类的分析和研究便可以促进学科性、科学性美学的形成。

对立的二元论是西方美学的思维方式,通常将事物一分为二来进行思考,使两方面处于对立位置。并且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进行协调的,人类必须对自然进行征服才可以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人类也必须遵循弱肉强食的生存理念才能和自然的发展规律相符合,这样的思想造成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使自然成为了人们掠夺、奴役、支配的对象,也使得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无端战争和激烈竞争的现象。

总而言之,二元论思维和理性分析备受西方美学的推崇,将构建相应的知识谱系作为理论研究的根本目标,并且想以此作为西方美学能够走出困境的新方法。但是西方文化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时代开始,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便对人类的科学意识进行了自觉性的培养,对人的理性分析精神进行了极度发扬,并将世界划分为分门别类的学科开展探索研究,曾一度获得了丰厚的成果。从此,人类辩证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逐渐的自我膨胀,促使了人类是宇宙万物主宰这一思想观念的形成,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西方美学则始终被这一思想所困,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虽然进行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创造,但是却无法对安康、幸福的生存进行享受,反而因为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系统,使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存和精神方面产生了危害,引起了西方美学家的反思。

三、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对西方美学的启示

由于西方美学中存在的漠视生命、背离自然思想,使西方美学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为了能摆脱这一困境,西方美学可以从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中借鉴一下几点策略:

西方美学应摒除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要树立以生态为中心的观念。由于西方美学中,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则在《政治学》中提出“植物的存在是为了给动物提供食物。所以,所有的动物都是大阻燃为了人类生存而创造出来的。”等观念,这些观念的存在为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思想提供了力量和理由,使西方人类和环境、文明、自然之间的恶化关系愈演愈烈。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中以生态为中心的思想形成的较早,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生存。老子的思想中认为人来源于自然,与苍宇相比,人就如高山中的一株树、一棵草而已。老庄思想也认为人要回到人类本身之中,要慎重的对到生存和存在,防止人类出现自我膨胀的观念,对人们追求和谐生存的观念进行了引导。以生态为中心的科学性观念通过生态学的丰富和发展得到了体现,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则是古典的生态美学中的一种,凝练了古代生态美学的思想观念。所以西方美学应从中国“天人合一”美学观念中进行养分的汲取,是走出困境的明智选择。

西方美学中的二元论思想使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对立,并将自然视为人类征服和统治的事物。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念中则是对和谐生命精神进行提倡,对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交和谐关系进行重视,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观,生命和宇宙的和谐观是十分重要的。

篇2

我国从1978年党的三中全会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开始了我国文艺学与美学的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重要的转型,由此也直接影响到文艺学与美学的变化与转型,出现诸如网络文艺学、消费文化文艺学与生态美学等一系列新的文艺学与美学的理论形态。我这里着重谈一下新时期之“新”与当代生态审美观之“新”的必然联系。

首先是新时期为生态美学的产生提供了新的时代的需要。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在这里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了学术发展的最大动力是经济社会与时代的需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就是时代需要的产物,具体讲就是新的生态文明时代的的产物。新时期三十年,特别是从20世纪后期开始,我国发生了重要的经济社会转型这是没有疑义的。尽管对于这种转型如何理解与阐释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国已经由传统的工业文明转向新的生态文明也是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就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2004年4月,我国学者又明确提出“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一起作为我国未来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不仅是经济社会转型的标志,而且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原则与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它意味着我们的思想观念与指导原则将逐步地从人类中心转向生态整体,由“战天斗地”转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由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到发展与环保的双赢等等。正是在这种重要的经济社会与理论原则转型的背景下,才使传统的以“人化自然”为其特点的美学观愈加显示其局限性,从而使新的生态审美观得以应运而生。

更为重要的是新时期为生态美学建设在内涵上的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新时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与创新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等一系列十分重要的理论观念。而且,十分重要的是党的所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掉了一切“左”的禁锢,为我们在包括美学与文艺学在内的学术领域的创新与借鉴开辟了空前广阔的天地。正是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理论界的同仁共同努力,大胆探索,不断丰富和更新生态审美观的内涵。事实证明,生态审美观的确具有不同于以往美学观的崭新内容。其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包含生态维度的美学理论”,以此区别于传统的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美学理论。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第一,从哲学观上实现由机械认识论到现代存在论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转型。深入发掘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实践论中的生态内涵并对其进行唯物实践存在论的阐释。并借鉴海德格尔等西方存在论哲学家有关人与世界的机缘性在世关系的理论,代替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人与自然对立的在世关系理论。由此克服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与绝对的“人化自然”的理论对美学的束缚。第二,在美学的研究对象上,克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将自然审美排除在外的“美学是艺术哲学”的传统观念,而将“生态系统”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这里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与人对立的“自然”,而是充满生命的包括人在内的“生态系统”。这样的研究对象是与传统的“自然美”不同的。也是与西方环境美学中有可能外在于人的“环境”有明显区别的。第三,在研究方法上,在坚持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的前提下,运用生态现象学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将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与对自然过渡掠夺的物欲加以“悬搁”,回到人的精神的自然基础这个事情本身,扭转人与自然的纯粹工具理性关系,并导致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适度承认。由此,进入人与万物平等对话、共生共存的审美境界。第四,在美学观念上,明确提出生态审美本性论。一改完全从认识的角度对审美的阐释,而是认为人对自然的亲和与审美是人的生态审美本性的表现。它包括人的生态本源性,正视人来自自然并最终回归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以及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这样的事实;人的生态环链性,说明人只有在生态环链中才得以生存,人与自然万物生态环链须臾难分;人的生态自觉性,也就是人是生态环链中唯一有自觉意识的物种,人应该具有维护生态环链平衡与稳定的自觉意识,而且也只有人类具有破坏与保持生态环链平衡的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共存的生态人文主义。这种生态人文主义是优于传统的主体性人文主义的,是新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得以长期美好生存的法宝。第五,在美学内涵上,与传统的“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相对,提出一系列崭新的美学观念。诸如,诗意的栖居、四方游戏、家园意识、场所意识、参与美学、生态美学批评等等。这些美学观念的特点在于不是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来阐释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而是主要从存在论的角度来阐释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不是以认识的完善而是以人的生存的美好来界定审美,因而将人与自然的因缘协协调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所以在美学范畴上是全新的。第六,生态美学强烈的实践性特色。所有的现代生态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品格,而绝不是离开实际的坐而论道。这是生态美学区别于传统美学的重要特点之一。生态美学的实践性品格首先表现在它将生态审美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认为生态美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人们的文化立场,使人们确立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的观念,确立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身的观念。诚如罗马俱乐部创始人贝切伊所说环境问题归根揭底是一个文化态度问题。由此说明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而生态审美教育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其特殊的作用。众所周知,环境教育则是1972年联合国通过的具有国际法律地位的教育形式。由此彰现生态审美教育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同时,生态美学吸收环境美学的某些内容,努力对于人类的生产实际、特别是生存环境的建设提出某些有价值的理念。 转贴于

新时期使中国生态美学建设逐步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我国的生态美学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于新世纪,目前仍然处于建设完善阶段。它尽管吸收借鉴了大量西方资源,但总体上还是产生于中国自己的土地之上,因而具有十分明显的中国特色,当然生态美学具有国际对话的通约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种通约性与特色性的共存正是生态美学的特色和我们的努力方向。其特色性具体表现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紧密结合中国现实生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是通常所说的“硬道理”。而且我国也是一个资源紧缺型国家,人均生态足迹十分有限。因此,我国生态美学建设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为此,我们在生态美学建设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整体观的指导。力主人与自然的共生、发展与环境以及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双赢。我们放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放弃“战天斗地”与“人定胜天”的口号,走环境友好之路。同时,我们也不同意生态中心主义,不同意无限制地夸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在对待西方的“荒野哲学”的态度上,我们承认“荒野哲学”的价值意义,力争“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但具体到中国环境资源空前紧缺的情况下,这种“荒野哲学”一般只具有哲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而难以变成现实。而在生态美学的理论建设中,我们认为“生态美学”的提法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而一般不使用西方盛行的“环境美学”的提法。因为“生态美学”更加强调其研究对象为人与自然万物共存的“生态系统”,而不是简单的有可能外在于人并与人对立的“自然”。事实证明,环境美学是一种内涵非常丰富同时也比较复杂的美学理论形态,对西方当代美学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也是我们建设当代生态美学的重要参照。但不仅“环境”一词的模糊性容易产生其外在于人的主客对立的理解,而且“环境美学”也有“如画风景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与“自然全美”论的生态中心主义倾向。而这两种倾向的美学理论都是理论上不完善的,也是不适合于我国的。所谓“如画风景论”完全将自然环境看作人观赏与游玩的对象,甚至可以任意破坏,许多著名景点在所谓“度假环境周”所遭到的难以修复的破坏就是明证,这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而“自然全美论”则从任何自然存在物[包括细菌]都是合理的着眼,论证自然的都是美的。这当然是对于自然“内在价值”的全面肯定,但自然全美与内在价值都是在保持生态环链稳定平衡的前提之下的,并非是无条件的,这才是真正的生态共生理论,而不是无条件的“生态中心主义”。这种“自然全美论”如果在已经完成现代化并且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还可以说说的话,在我国则是行不通的。我们的立场是生态整体论。第二努力吸收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首先应该对于中国古代的生态审美智慧给予足够的认识与充分的估价。应该说,我国是一个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的文明古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农业大国,我国古代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于生态审美的体悟的确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并逐步形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美学形态。如果说,在我国古代像西方那样以“模仿”与“感性认识的完善”为其特点的美学难以找到的话,但却独具以“天人之际”、“生生为易”为其特色的生存论与生命论美学,其中包含非常丰富的生态审美资源。《周易》的“元亨利贞四德”、“居位正体之至美”;儒家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位育中和”;道家的“道法自然”、“万物齐一”;佛家的“法界缘起”、“善待众生”等等都包含十分丰富的生态审美内涵。可以作为当代生态美学建设的重要资源。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生态审美智慧毕竟是前现代的产物,没有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需要现代的改造与扬弃。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中国的大地之上,同时又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参与到国际与国内的学术对话当中,生态美学的建设一定会更加健康,并逐步走向繁荣。

篇3

关键词:建筑环境美学 生态美学 可持续发展

key word: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esthetics Ecology esthe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吕锦玲(1979―)女,四川大竹人,四川天一学院,助教。

一、环境美学与建筑环境美学

(一)环境美学的概念

人们一般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所展开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密切交织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美的标准应该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适宜度,所以环境美学首先应该从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如森林、河流、海洋等以及对生态平衡的保护与居住地的绿化安宁等多种手法的美化过程进行研究,构成环境美学的框架。

(二)建筑环境美学的特征

建筑环境美学就其特征来看,第一便是严格遵循建筑科学和环境美学的规律性,力求在一定的经济、建筑科学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处理好实用空间与视觉空间、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实体分割出来的实用空间组合是在空间上和谐连续变化的序列;其次便是建筑环境美学必须沿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风格和传统,在现代建筑群的塑造上体现出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当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还要注重新、旧建筑群的整体协调,使整个城市的建筑,既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又各具特色并展现新时代建筑风格的雄浑气魄。

二、建筑审美观念的变化

一本《寂静的春天》引发了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在改革开放的大跨度进程中,在城市化进程提速的当今社会,建筑群体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传统建筑审美及设计的特点

传统建筑设计在兼顾一定审美需求的同时更注重的是其使用功能,在建筑的设计中往往会忽略掉其居住的舒适性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等需求。建筑设计上的模仿和建筑科学技术的局限是传统建筑的弊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审美眼光对现代建筑群体的形成有了一定的阻碍。面对当今严峻的生存环境,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环境产生深刻认识,使得我们的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没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传统建筑的审美标准在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出现时发生了变化。

(二)生态美学

在自然中,众多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调,这本身就是美。而我们建筑师的创作则是营造一种人工的生存环境,如果契合我们现在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不得不说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就是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我们借助于建筑师的生态观念、高超的科学技术和结构手段,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进行加工和改造,建造出具有生态美学标准的人居环境。

(三)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古今中外的建筑师们都把建筑当作为一门艺术,从色彩、造型、风格内涵以及周边环境美化等方面提升建筑物的美观要求,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应是建筑审美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特征一: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建筑物的存在时以牺牲环境、损害生态系统和巨大的能源消耗为代价的话,那么建筑物本生便不具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的建筑物根本谈不上美。

生态美学的特征二:和谐。生态美是指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在各自的运行中和谐共存,这就营造出了人工环境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于建筑物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语周围的融洽,而更应是使用功能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的融洽。

生态美学的特征三:科学发展。建筑得存在是为人类服务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发展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在现代建筑物的设计上我们应该具备科学发展的眼光,达到环境的持续循环利用。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已经在国际现代建筑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建筑师已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建筑审美观念中,更应该肩负起使得建筑物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艰巨使命,改变观念,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审视建筑形态。今天,我们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同时更向世人展现出的既有我们和谐共存的利用自然、创造环境的思想,更有我们研究环境、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篇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新儒学日渐成为“显学”。它作为中国较早地进行中西、古今文化融会思考的学派,不仅其价值得到肯定,更成为如今学者探索如何建构中国本土的现代文论、美学、哲学等的典型个案。新儒家学者以儒统庄,以儒统佛,以儒家精神会通西方思想,完成传统文论、美学、哲学某种程度的转型,形成不同于其他学者、学派的阐释。就在这种阐释的重建过程中,有一个值得当下美学界关注的现象,那就是三代新儒家学者已经自然而且必然地完成的“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这种转向最早体现在熊十力先生提出的发人深省的自然活力论,还有梁漱溟强调以调和折中的态度对待自然。再就是后来,台湾、香港、大陆的三位领衔的新儒学思想家钱穆、唐君毅和冯友兰不约而同地得出结论说,儒家传统为全人类做出的最有意义的贡献是“天人合一”的观念。[注:参见杜维明《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载《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这一结论似乎并不是什么全新的发现,但从他们对于此观念所作的阐释来看,这种发现也不是在复述传统的智慧。事实上,他们不仅是在回归那个他们钟爱的传统,也是为了当下的需要来重新理解这个传统。如果说新儒学的生态转向在一开始还不是有意识的,那么到了杜维明这里,则已完全成为一面明确的旗帜。他接着第一、二代新儒学往下讲,不仅完成了所谓“生态转向”,并且还将这一转向带进对中国美学的全新思考。

一、中国艺术精神里的人格修养

在现代新儒家三代学者中,第二代台港新儒家的徐复观对艺术和美学探讨较多,并且有着自己较为系统的美学思想,这集中体现在其《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他认为,在中国哲学和历史上,《庄子》集中体现了审美主体性在中国的诞生,而儒家思想中所确立起来的道德主体性,同样充满着深刻的美学内容。徐氏主要探讨了庄子与孔子的美学思想,但却很少提及孟子。杜维明先生正是看到了孟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因而特撰文接着徐复观往下讲,为《中国艺术精神》补充了一个“续篇”。

杜维明先生在《孟子思想中的人的观念:中国美学探讨》一文中集中考察孟子的修身观念是如何同中国艺术理论相关联的。他开篇即说道:“徐复观先生在他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指出,儒家和道家都确信自我修养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基础,这与艺术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去完善道德和精神的品格的陈旧观点恰恰相反。它提出了一条解答艺术本身是什么,而不是解答艺术的功能应当是什么的思路。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不仅成了需要把握的技巧,而且成了深化的主体性的展现。”280他正是顺着徐先生的这一思路去进一步阐发孟子的修身观念的。

欲了解杜维明的美学思考,先应明确徐复观是如何阐释“修养”与中国美学的关系的。徐复观所说的“修养”,乃是一种“人格修养”,是指“意识地,以某种思想转化、提升一个人的生命,使抽象的思想,形成具体的人格”[2]362。中国只有儒道两家思想,由现实生活的体悟和反省,迫近于主宰具体生命的心或性,由心性潜德的显发转化生命中的夹杂,而将其提升、纯化,转而又落实于现实生活之上,以端正它的方向,奠定人生价值的基础。所以,徐氏认为,只有儒道两家思想,才有人格修养的意义。

徐复观强调,人格修养常落实于生活之上,并不一定发而为文章,甚至也不能直接发而为文章。因为就创作动机来说,人格修养并不能直接形成创作的动机;就创作的能力来讲,在人格修养外还另有工夫。同时文学与艺术创作,并非一定有待于人格修养。但人格修养所及于创作时的影响,不像一般所谓思想影响,常是片断的、缘机而发的,它是全面的、由根而发的影响。而当文学艺术修养深厚而趋于成熟时,也便进而为人格修养。另外,作品的价值与人格修养有密切关系。徐复观指出:“决定作品价值的最基本准绳是作者发现的能力。作者要具备卓异的发现能力,便必须有卓越的精神;要有卓越的精神,便必须有卓越的人格修养。中国较西方,早一千六百年左右,把握到作品与人的不可分的关系,则由提高作品的要求进而提高人自身的要求,因之提出人格修养在文学艺术创造中的重大意义,乃系自然的发展。”一言以蔽之,人格修养与艺术在最高境界上有其自然的结合,具有共生性。儒道两家所成就的人格修养,不止于文学艺术的根基,但也可以成为文学艺术的根基,一旦发而为艺术精神的主体因素,便对中国艺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进而主导着中国艺术发展的总体方向。在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必以人格的修养、精神的解放为技巧的根本,为境界的根本,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卷10。因此,徐复观在对传统艺术活动的考察中所发现的人格修养与艺术的这种微妙的关联,乃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特质所在。

综观中国古典美学,自孔子始,审美一直与修养有着根本的联系。中国美学讲境界,艺术以境界为最上。正如王国维所说:“(词)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不惟词如此,中国其他艺术皆如此)而修养的归宿即是境界。由修养而达境界,此一境界,既是人生境界,亦是审美境界。在中国古人那里,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何以相通?在现代人的生存境域中,世俗的人生何以成为审美的人生?杜维明先生有进一步的挖掘。

二、孟子修身观念的生态美学精神

徐复观告诉我们,要想真正了解中国艺术精神,必须从修养的工夫透进,方能得其三昧。杜维明显然认同这一结论,因而才顺着这种美学研究的方向,去挖掘孟子修身观念中所蕴涵的现代美学精神。那么,杜维明进一步阐发“修身”的出发点是什么,他是如何理解“修身”的,他对“修身”作了怎样的引申,引申的意图何在呢?

首先,他澄清,自己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探究与道家美学所不同的,或是作为道家美学之补充的儒家美学存在的可能性,而是想尽量开发这两种传统学说所共有的象征符号资源。他明确指出:“把徐先生的分析推进一步,我认为,把修身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比起人们试图系统地将传统分梳为道家和儒家来说,也许出现得更早些”,“儒家强调的人文主义,也许初看起来与道家的自然主义相冲突。但是,按照他们对自我修养的共同关注,我们不能说儒家坚持社会参与和文化传承与道家追求个人自由不相容。道家批评儒家的礼仪,儒家批评道家的避世,都体现一种对话式的交互作用,它反映出两家之间存在着更深沉的一致”。可见,杜维明并不是要论证孟子同中国美学有着什么特殊的关系,而是要借孟子思想生发出中国美学整体的特性。再者,他的直接目的是想通过诠释的重建去发现隐含在孟子思想里的艺术理论,进而指出某种衔接传统与现代的美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杜维明所用的“修身”这个概念,并不是仅仅对于人的形体而言。修身的内容实则比形体的转化要丰富得多。“身”只是一个含意有限的形象说法,非英文“body"可以代替,它其实象征了整个自我,乃儒家文化中极其丰富和庄严的符号。所谓修身,即修己,包含了自我转化、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全过程。比之徐复观所说的“人格修养”,“修身”有着更为广阔的涵义。“人格修养”容易被人们作为纯粹的道德操练来理解。自孔孟以降,后世的一些儒者确有此一倾向。事实是,人们一直用一种不太恰当的“手段”与“目的”的用语来描述艺术与人格(修养)之间的关系,而这种表述却模糊了二者的共生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将人格修养扩展为杜维明所说的“修身”来理解,那么它与中国艺术的特殊关联就会变得更加明朗,甚至可以说,“修身”就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根本。艺术也由此可以理解为“深化的主体性的展现”,这是传统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大艺术观”。

孟子的修身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深意:一方面,“大体”与“小体”的和谐发展。在孟子看来,心为“大体”,身体只是“小体”。修身就是要使“大体”而不只是“小体”得到发展。一个向学生传授六艺的儒学大师,必定要认识到六艺既是需要操习的动作,又是应从精神上去掌握的科目。因此他主要关心的是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转化过程中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人的身、心结构中,存在着将自我发展为与天地合一的真正潜能。修身更重要的是为了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共鸣。“大体”可以“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但它归根结底只不过是本真的人性。修身就是要将本真的人性显发出来,而美的实现则需要这种修身的工夫。所以,儒家的修身方法不仅具有社会学的意义,也具有美学的意义。古人通过修身所实现的人生境界,自然就有审美境界的生成。

进一步引申,修身所体现出的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美学精神。生态美学本是一个现代范畴。在21世纪初的中国美学界,引起最多关注和争论的就是这个范畴。它作为美学的一种新理论或者方法,更多地凸显出传统与现代衔接和转化的可能性。因此,强调修身体现生态美学精神,其实就是对修身作一种新的现代的理解和转换。生态美学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提倡绿色的人生,审美的人生。而孟子的修身观念则明确表示,人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和谐,才能与天地合流。生态美学强调整体性,而孟子在关注整体性的同时,还看到了“整体”中的“根本”,那就是人自身的生态和谐。事实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态平衡确实依赖于人本身对待外物的态度和方式,此一态度和方式则根源于人的认识和精神境界。人必须从自身做起,修身是一种重要途径,它不仅导向生态平衡,也直指审美的和谐人生。它作为自我转化、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全过程,不仅是孟子所倡导的,也是道家所追求的。《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如果我们用现代话语来解读中国传统之“修身”理念,其实它就是“精神生态”。由此,它将给予中国当代的生态美学研究以重要的启示。

三、杜维明给予生态美学研究的启示

在孟子那里,与修身一样,美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将修身作为理解美的观念的参照点,因而“美”很难成为一个完全客观化的静态范畴,它与善、与真一样,都是人不断成长中出现的品质,它们作为一种激励人心的鹄的而存在。“充实之谓美”。“当美塑造着我们的充实感时,不是作为一种固定的原则,而是作为正在体验生命的自我,和所感知的实体对象之间的一种动态的相互影响而起作用的。我们在事物当中看到了美。在描述美的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从外在的物质形体转向内在的生命力,最后达到无所不包的精神境界”。修身包含着主体的自我转化,而这种自我转化无论在美的创造或欣赏中,都是美的真正基础。在主体的自我转化这一环节上,杜维明拈出两个重要概念:“相遇”和“听的艺术”。这更加表明他在有意识地以生态美学的眼光来解读和发现古典。

相遇。杜维明说:“我们欣赏的对象可能是一棵树、一条河流、一座大山或一块石头,但是,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使我们觉得它们并不是毫无生气的对象,而是一种和我们活生生的相遇。确切地说,是一种‘神会’”。杜维明用“相遇”来指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来形象地表征古典美学里物我的神会,正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美学里并没有主客二分,古人不会把自己的人格强加于外在世界,《孟子》关于人的思想并不是一种人类中心论,就其终极意义而言,它旨在表明人的自我转化首先体现为一种态度的转变,而人的自我实现则取决于人与自然的互动。正像徐复观先生所说的:欲“成己”必需“成物”,而不是“宰物”、“役物”。

20世纪著名的犹太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人生与世界具有二重性:一是“为我们所用的世界”,一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界”,可以用“我—它”公式称谓前者,用“我—你”公式称谓后者。布伯所谓“我—它”的范畴,实指一种把世界万物(包括人在内)当作使用对象,当作与我相对立的客体的态度;所谓“我—你”,实指一种把他人他物看做具有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性的态度,此时,在者于我不复为与我相分离的对象。[注:参见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7-21页。]人置身于二重世界中,即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筑居于“它”之世界,但人也栖身于“你”之世界。人对“你”的炽热渴念又使人意欲反抗“它”、超越“它”,正是这种反抗造就了人的精神、道德与艺术。布伯说:“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布伯的学说直接针对西方思想史上两种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虽然他的目的在于阐释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超越”的本真涵义,以及澄清基督教文化的根本精神——爱心,但他对人生态度的两种概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普遍性的。

生态美学批评现代人类的实用主义和功利性,痛斥他们将“我—它”关系加以绝对化和极端化,着眼于“我—你”关系的和谐建构和扩展,因为只有后者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无间,人与社会的和谐融洽。如果我们把人与世界的关系概括为主要的三种形态:认知的、实践的和审美的,那么大家就会发现,前两者所体现的其实就是布伯所称的“我—它”关系,而审美所呈现的则应该是“我—你”关系。我与你相遇,“你”便是世界,便是生命,无须有待于他物,我当以我的整个存在,全部生命和本真人性来接近“你”。最终“我”与“你”都升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这便是杜维明先生所说的“神会”,亦是孟子修身观念的真谛所在。因此,“我”与“你”的相遇,是审美的相遇,亦是生态精神的呈现。正如杜维明先生在《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一文中所指出的:人心“对自然的审美欣赏,既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占有,也不是主体强加于客体,而是通过转化与参与,把自我融入扩展着的实有”。“我”在展开审美体验时,渐渐忘记了“我”的存在,完全“化”入“你”的体内,以“你”的存在为自己的存在,逍遥游于“我—你”共同的精神世界,这即是审美化境,是生态美学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所发现的生态特征。物我合一的境界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杜维明还指出,对于人与自然的这种互通性和亲切性的审美体验,往往是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修养的结果,“返回自然的过程不仅包含着记忆,而且也包括‘绝学’和遗忘。我们能参与自然界生命力内部共鸣的前提,是我们自己的内在转化"。这种观点与徐复观先生对“心斋”的修养工夫的解释是一致的。可以这样说,中国古典美学是一种以修养为基础和工夫的“相遇”美学,此一“相遇”,则真正体现了深刻的生态美学精神。

听的艺术。艺术感动并影响着我们,古人们相信,它来自人与天地万物共有的灵感之源。讲到听的艺术,很多人马上会想到音乐。这当然是没错的。但除此之外,它在这里更蕴涵深一层的隐喻。“听”具有生态层面的重要意义。

听觉的感知作用在先秦儒学中占重要地位。杜维明相信:“如果我们将眼光盯着外部世界,那么,儒家之道是不可得见的;如果仅仅依靠视觉形象化这种对象化活动,是不能把握宇宙大化的微妙表现的。诚然,像舜这样的圣王,能够通过对自然之微妙征兆的探索来洞察宇宙活动的初几。但是,我们却是通过听的艺术,才学会参与天地万物之节律的。‘耳德’或‘听德’,使我们能够以不是咄咄逼人的,而是欣赏的、相互赞许的方式去领悟自然的过程。”生态美学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抛弃西方的二分法思维模式,在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发掘这种主体对待自然的审美的态度。因为此一审美的态度真正消融了主客二分,体现了物我的平等、和谐、共融。杜维明先生认为先秦儒家是经过身心的修养将自己开放给所置身于其中的世界,通过拓展和深化自己的非判断性的接受能力,而不是将自己有限的视野投射到事物秩序上,才得以成为宇宙的共同创造者。

听的艺术除了可以表明态度以外,还联系着特殊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听的艺术”里所说的“听觉”,并不是指人的生理听力,而是指人的感受能力。正如马克思曾经说的,要理解音乐,必须具有“音乐的耳朵”。那么,要听懂自然,就必须具有亲和自然、体悟自然的能力。聆听与倾诉相对,自然之中自有天籁,天籁即是自然生命的倾诉。面对自然的私语,我们只能闭目倾听,用听来交流,用耳来感受。正如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一样,听的艺术正是这种无需言语的心灵默会。所以,庄子也用“听”来描述他的“心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庄子·人间世》。此乃庄子的修身之法。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不再是外在于自然的主体,而成为各种生命力内部共鸣的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在听的过程中,我们成为各种生命力内部共鸣的息息相关的一部分。不仅庄子重视“听”,孔子更是以音乐这种听觉艺术来实现他的人生境界。所以孟子才会选择音乐作为隐喻讨论孔子之圣性:“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孟子·万章下》而代表人格发展至高峰的“圣”字之古体“圣”,即以耳为根。可以这样说,听,体现了生态学的关系原则,“听德”其实是中国艺术共有的特点,因而中国艺术是体现着生态精神的伟大艺术。

更进一步讲,“听”在古人那里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听者无言,无言与有言相对,因此也是表达方式之一种。无言甚至更胜于有言,只有无言才不会咄咄逼人,才会以欣赏的姿态和审美的眼睛“倾听”自然。有言则容易陷入主观,破坏物我的相融、天人的合一。所以才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所以才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因为无言就是没有明确的语意,于是也就具有感受的无限可能性。有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艺术的限制,言是表达的媒介和形式,有媒介和形式便是有隔,便是有限,否则便是不隔,便是无限。

无言和听的艺术都是一致的,它们象征着精神的自由和无限,表达了“我”对“你”的尊重,体现了平等和共存。因此,“听”开启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关系原则,听的艺术则呈现了生态美学的精神。

综上,我们通过对杜维明先生关于孟子思想的诠释的分析,可以较显明地看到杜先生通过诠释所要指出的美学研究方法。首先,正如徐复观对人格修养的关注一样,杜先生进一步整理、阐发了先秦儒学、特别是孟子的修身观念,并进而得出结论:从修身、修养来理解中国古典美学,更容易触到中国艺术的本质,此处儒、道艺术精神之分则不显;再者,正如道家学说里存在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一样,先秦儒学、尤其是孟子关于人的思想同样开启了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精神。修身这一观念本身所包含的人自身、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是生态美学所追求的理想的生存状态。这足以表明,生态学的视野和方法必定为中国美学带来更大的言说空间。

在中国大陆学界,生态美学自2000年以来逐渐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美学研究的视野。然而众多生态美学的提倡者们却未曾注意到,杜维明这个海外学者早在90年代就已经提出将生态的方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中来并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将杜氏观点进行整理和生发,一方面是想引起生态美学研究者们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对生态美学研究的一种探索。

[参考文献]

[1]杜维明.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M]∥郭齐勇,郑文龙.杜维明文集:第3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2]徐复观.儒道两家思想在文学中的人格修养问题[M]∥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4]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8.

篇5

中图分类号: B8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201-02

一、从生态问题说起

前些年偶然翻阅杂志看到这样一则消息:1997年,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题为《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的声明。上面明确谈到:“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指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无限开发,资源浪费,臭氧层变薄,海洋毒化,环境污染,人口暴涨,生态平衡的破坏,已经严重的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这其实已是继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后科学家们再次对“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严正呼吁。继而,在世界各国都掀起了一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革命。

放眼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问题:空气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沙尘暴频频光顾;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滥用导致的农产品质量严重下降;自然灾害频繁……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每天呼吸着有毒的空气,吃着被污染的菜肴,被迫接受着大量声光和粉尘污染,忍受着交通拥堵之苦……

可见,生态问题已不是一个时间段内的一个局部问题,而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它不仅关涉到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对环境的保护,对濒危物种的抢救保存,更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甚至还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但是,仅仅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实践问题来解决,没有哲学的深度思考,没有对于人的生存问题的形而上的考察,不把它上升到一个哲学和美学的高度,仅仅就事论事,是不能够真正清晰地认识和彻底解决的。或许大家认为,哲学、美学、生态问题,彼此毫不搭界没有瓜葛,但其实问题并不是这样。

美学是一门感性学,它研究的是人感性生存的相关问题。而生态问题恰好正是涉及到人的感性生存方式。因此,美学家们特别是中国的美学家从关注和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的质量出发,从美学角度开始思考和和讨论生态问题。生态美学由此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二、何为生态美?何为生态美学?

严格说来,生态美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它是否成立还需要打一个问号。因为任何美,它之所以对人来说成其为“美”,是因为它具备某些形式因素。如韵律、比例、节奏、对称、均衡等等。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其“美”之所以成立,究其根本原因,都是这些形式因素在起作用。而这些形式因素之所以对人来说成为美,是因为被人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和体验到了,并且跟人的心理结构有某种对应或应和。而生态美似乎不具备或者说没有这样完善而明确可参考的形式结构。

但是,换个角度从哲学层面讲,生态美概念却可以是成立的。按照李泽厚先生的分类,“美”概念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美的对象;美的性质;美的哲学规定,也就是美的本质。[1](p476)就美的对象而言,象自然美和社会美这些概念是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仔细分析,生态美概念其实也是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提出的。而且从它的定位上说,它应该是介于自然美和社会美之间。它既有自然美的因素,也有社会美的因素。所以说,就这个角度而言,生态美的概念是成立的。那究竟什么是生态美?我们接下来从美的本质的角度具体分析。

我们先从自然美入手。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李泽厚先生已反复论述过。自然美看起来是一些与人的实践无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形式,但当人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征服和改造自然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便发生了变化。自然对于人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异化的力量,而变成让人可以亲近的对象。就像成为农业大国的我们对于土地是格外依赖和有感情的。因此,自然美的实质是自然的人化。[1](p376)而在自然人化的过程中,形式美的产生是一个关键。人类在长期、大量、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掌握了自然之中的各种感性形式――节奏、韵律、比例、大小、对称、等等,并使这些形式成为人类所掌握的形式力量,再利用这种力量创造出美,这便是社会美。社会美有着不同于自然美的独立的规则和力量,是人类艺术探索和表现的主要对象。

而生态美则不同于二者,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它是在“自然的人化”基础上产生的。如果说,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当自然经历着一个不断被“人化”的过程中的时候,其实人类也在经历着不断被“自然化”的过程。因为人类本身就产生于自然。因此,人于自然便不只是索取和改造,还有另外一面的关系,一种更为源初、更为本源性的关系,那就是人对自然从精神上和生存层面上的依赖回归和共生共在的关系,即人的自然化。而人的自然化的审美表现就是生态美。

就本质而言,如果说自然美的实质,是自然的人化,是在“真”的形式结构中积淀了人的本质力量,其形式是“真”,其实质是“善”;社会美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呈现,其形式是“善”,其内容是“真”;那么,生态美的实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即是在自然人化的基础上人对自然的回归和依赖,是在自然和社会呈现人的“善”目的的基础上对自然的之“真”的回归和强调。因此从形式上说,生态美与自然美比较接近;从具体感性形态来说,生态美又更倾向于社会美。综合分析,生态美其实是对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更高基础上的超越。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生态美”依然成立并且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生态美学,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国外也有EcologicalAesthetics(生态的美学)这样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在国外特别是英语世界多指景观设计、环境美化、水资源利用、森林保护以及城市建设的构思构图,带有很大的实践操作性,和我们所谈到的“生态美学”的概念不大相同。国外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EnvironmentalAesthetics)更为接近,因此,西方在谈论生态美学时更多地是在谈生态实践和生态观念的应用,而我们所使用的生态美学概念更多地是指高于生态实践的哲学思想和观念,即一种精神理念或美学原则。引用著名学者曾繁仁教授的观点: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研究的是人的生存问题。

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今天,一场旨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革命正在西方风起云涌。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这一运动更向纵深发展。“绿色运动”、“深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中心主义”、“生态女权主义”等都是这一革命的重要组织部分。这一生态革命的核心是超越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世界观,树立一种崭新的“生态整体主义”观念,将以往只从人类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从自然的角度综合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西方思想家在认真检讨生态危机的思想和理论根源的同时,也努力为这场生态革命寻找自己的思想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西方思想家将探求的目光投向东方,投向中国,特别是老庄哲学。试图从中寻找某种可资借鉴和启发的东西。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卡普拉曾明确谈道:“依我看来,在诸多伟大的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的而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2](p89)大量《老子》、《庄子》英译本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一点。其实不仅在道家,在佛家和儒家美学中也多有表现。让我们简单看一下中国的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主张人与万物同类、平等。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程颢说:“物之生意最可观”;宋明理学家都喜欢观“万物之生意”;周敦颐喜欢“绿满窗前草不除”。他从窗前青草的生长体验到天地有一种“生意”,这种“生意”是“我”与万物所共有的……。

中国古代画家最强调要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生意”。明代画家董其昌说,画家多长寿,原因就在他们“眼前无非生机”。中国古代文学也是如此,这里便不再列举。他们共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谈到的“生态美”。

这些内容,体现的正是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传统哲学与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今日西方生态革命所倡导的“生态意识”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似乎更豁达、更睿智,更具包容的眼光。

四、“生态美学”存在的意义

首先,在当下人和自然都已经充分实现“人化”的条件下,如何保护人类的自然之根,即如何保护人类所生存于其间的环境――大自然和人类本身的自然之性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如何才能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充足的阳光、喝到未经污染的泉水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其次,从人和社会的关系来讲,提出生态美学的意义还在于提醒人们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生存的环境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生态美问题不仅关涉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关系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生存环境的关系。

总之,“生态美学”的提出,把生态美从一般的美的形态中提升出来,使人们开始从美学角度关注生态问题,为美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同时,也能在全球生态恶化的今天重新认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

最后,引用先生概括多元文明的文化差异与沟通交流时一句话作为全文的总结,我想也可以概括当下生态美学的立场,那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篇6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专项科研项目(YKH23)。

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论述天人关系的著作汗牛充栋,张载学说可谓独树一帜,他第一次完美地描述了理想的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体现了认知论美学的理念,也包含着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他首创了“气一元论”宇宙论,认为天人合于一气;人是气的聚合物,人性中体现了天性,人有“继善成性”、“以仁体物”的主体性特征;人和万物都生于自然,是自然的儿女,从而进一步得出“乾父坤母”、“民胞物与”的伦理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渗透和包含着与人类自身、与自然界、与环境的结构美学、秩序伦理,以及改造适应、和谐共荣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产品设计是人类生产实践中一项充满美学体验、环境伦理和哲学思考的特殊活动,作为人与自然对话的中介,产品设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关学中的美学思想不仅是当代社会“和谐”理念和生态美学理念的思想基础和哲学解释,而且对生态美学为基础的产品设计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张载关学中的美学思想及美学理念

现代美学已从传统的认识论美学向存在论美学发展,生态美学的兴起就是这种转变的突出表现。生态美学是指建立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整体,而放弃人与自然主客二分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从哲学高度解说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关系。有学者认为生态美学的基础是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西方现象学和存在论哲学流派。事实上,张载“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认识观才是其思想源头。

在中国美学发展过程中,后实践美学主要批判实践美学的人“主体性”膨胀,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生态失衡。张载在其《正蒙》中鲜明地阐述了天人同体、天人共荣的认识观,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思想,将人与自然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表现出相当丰富的生态审美思想。

张载开创了理学关学学派,其研究基本上围绕其“三观”、“四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理念,而从哲学、思想、伦理等方面展开,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张载的美学思想体系和认知观包含了对自然、人类以及万物独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1]。其核心为“性率天地”的民本意识与人性美及“万物一体”、“太虚即气”的平等思想与和谐美,这种美学思想在现实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张载美学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影响与指导

设计是一种方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设计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包含多种多样的审美形式;设计更是对观念的满足,包含人文观念和审美观念。

众所周知,现代产品设计在物理功能之外,更加注重产品的人文、伦理和美学内涵,使之与人、与环境、与社会主流价值和谐共融,从而达到相生相悦、相得益彰的生态效果。从哲学层面来看,生态美学观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整体论,以此为基础探索人与自然、社会的审美关系,并注重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参与和体验。因此,产品设计应当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束缚,在人的心理参与审美体验的基础上,纳入反映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思想内容和设计理念,使产品具有对自然本身丰富多元的美的欣赏价值,更有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悟。

我们知道,张载关学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审美思想和生态美学理念,正好暗合了现代产品设计的核心价值,是我们进行现代产品设计的思想源泉、灵感来源及智慧启蒙,它甚至为我们进行现代产品设计提供了可遵循的原则和价值基础。

1.本体与环境之美有机统一的生态美

美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客观自然的规律性的统一。因此,生态美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重塑人或物与环境的关系,将人或物的本真属性与环境功能有机结合,也将人或人文内涵、伦理价值及审美体验与环境的自然美、天然属性进行组合和渲染,并使其内在统一,显现出有别于本原、超越于本原、又与本原和谐共生的美。这也是本体与环境之美的和谐统一,体现并重塑了生态美。

对于现代产品设计而言,生态美的形式美(形态美)涵盖了外形、结构、材质、色彩等;而生态美的内容包含审美功能、实用功能、生态性、宜人性、经济性等。由于“形式美”和“内容美”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特性,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则包括由设计本身创造出来的,通过外形、结构、材质、色彩等表现出来的“形式美”和由理念、内涵向审美所升华的“内容美” [2]。生态美的审美意识要求设计将表现出来的形式美与隐性的内容美在审美过程中达到有机的统一。

张载在《诚明》篇中说:“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3]”从哲学层面阐述了对人及万物的认知态度和对待原则。对万物不能只考虑形、态、声、色,还应感知其内在的品质、把握其本真属性、抽象其审美内涵。

张载在《正蒙》中说:“物之所以相感者,利用出入,莫知其乡。一万物之妙者与……气与志,天与人,有交胜之理。[3]”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之原、美学之根。“天与人交相胜”,“万物无不相感应之理”,因此“圣狂异趣,灵蠢异情,而感之自通,有不测之化焉”。万物之妙,神也;其形色,糟粕也;糟粕异而神用同,感之以神而神应矣。更是将本体的身形差异、人或物与环境的关系阐述的入木三分!

张载进而在《乾称》中强调:“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3]”进一步阐明了万物一体、和谐相生的关系,高屋建瓴地勾画了人类与环境共荣、科学发展的美好理想,这一理念也是指导我们进行产品设计的思想大纲。

2.功能与内涵之美有机统一的和谐美

日本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就是对产品从形态美到内涵美的很好阐述,它本身也是“无中生有”的一个过程。无印良品包装设计中的“无”是指在设计中强调极简主义的形式,即通过简洁的形态、自然而单纯的材料与色彩来完成产品包装。这种简约、质朴、厚拙的产品形态,十分吻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诉求,也暗合了消费者向往清净、渴望简洁、追求本真的情怀。众所周知,一种完美的设计,能触发一种新的生活意识,这种生活意识最终能启发人们去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4]。由此可见,现代产品设计在功能之外,更加注重精神内含与审美价值,更加体现一种灵魂抚慰与人文关怀。

现代产品设计要能体现并引导一种更为合理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更要蕴涵穿透人们心灵的伦理价值与道德价值。设计中的“无中生有”并不是无视产品功能,而是更加注重功能与蕴涵的高度统一,删除多余的、干扰甚至破坏内在品质阐释的东西,去掉一切影响内在精神象征的线条、纹饰、形态和组合,使消费者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物体的本质,能够享受到产品所带来的便捷,更能感受到产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关怀和对思想、心灵的美的冲击。这就是产品设计中追求的“功能与内涵之美有机统一的和谐美”。

张载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大心》)。”“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太和》)。”“心统性情者也(《性理拾遗》)。”将万物的有型之形和无形之性阐述得通透深刻,亦将人对万物的感知以及人与物的和谐之美论述得完整无缺。

我们从张载的思想脉络可以得到深刻启发,那就是万物皆有灵性,它的形、态、声、色无不体现天然之性、内在之美。我们进行产品设计就要遵循这一原则,将这种思想理念运用于我们的设计实践,使产品不但能发挥它基本的物理功能,更要能体现人文精神关怀、内在审美价值和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的和谐之美,做到“不萌于见闻”、“能体天下之物”,则终能“心统性情者也”。

结束语

把生态美学思想融入产品设计领域,无疑是对产品设计学科在美学上的进一步深入与拓展。对产品进行设计时加入生态美学,就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反映自然,使产品在意境上融入自然。

对于今天的高度工业化,产品设计中引入生态美学思想是帮助人类达成“诗意的栖居”的关键途径。把生态美与产品设计相融合的过程,也是实现形态、技术、意境三个层面相互融合的过程,进而在产品设计中实现对生态、对产品自身的审美关照,这也是产品生态属性的核心内容。

张载的学说和论著中包含丰富的能够反映和体现美学理念、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审美价值的思想和理念,其独特的以“人本和谐”为核心的审美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其深刻的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对现代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2]许喜华.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自然美

生态美

对于新时期中国美学来讲,将美还给人,将美学还给人学,这曾是80年代启蒙思潮留下的最重要的理论遗产。(1)它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同样可以概括稍后出现的后实践美学(包括体验美学、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超越美学等)的基本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坚定地建立在人学基础上的美学的狭隘性日益彰显,其主要的表现就是自然作为人役使和征服的对象,它的独立品质和存在价值被严重地忽略了。尤其在人对自身实践能力的滥用导致了生态危机,人对个体感性生命的滥用导致了美学越来越堕入虚幻的背景下,这种狭隘性更是表现得愈加鲜明。显然,对于一种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基础上的新型美学理想而言,这种以人对自然的实践征服和情感再造为前提的美学是缺乏公正的,它以人存在的唯一意义宣布了万物存在的无意义(或仅具有材料的意义),以人的单一主体性剥夺了万物各有其主体性。于此,所谓人学的美学,其实已异化为人类自我中心论的美学;所谓美学的人本主义,其实就是人类自我中心主义。

因此,面对着人学化的美学中自然的缺席,一个新的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就是将自然重新还给自然,重新发现其作为生命存在的本质,并在生态学的视野中重新建构人与自然平等对话的审美关系。

一.从人学的美学到生态的美学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深受西学影响的中国当代美学历来是讲究“以人役物”的。其中,人与自然在二分基础上的对立,人对自然的移情,人对自然的审美再造,最终形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和谐社会,是这种美学思维的大致线索。具体到作为新时期中国美学发展主干的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来讲,虽然它们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表现出巨大差异,但对自然的蔑视和贬低却构成了这两种美学共有的特征。其中,实践美学试图以劳动实践作为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后实践美学则是以审美个体的高贵性来和对象世界拉开距离。同时,既然人被看作实践或生命的单一主体,他就无可置疑地拥有着对对象世界进行役使和解说的权力,而自然之物则只有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时才有存在的价值。显然,这两种建立在人与对象世界对立基础上的美学,在介入美的问题之前就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人是主动的,自然是受动的;人是活跃的,自然是死寂的;对象世界都是人役使的对象,而不是可以作为平等对话的伙伴。另外,在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语境中,人的审美过程也不是对自然本身审美属性的充分肯定,而是被看成了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过程。这样,美也就成了为人所垄断、所独享的东西,自然本身的存在仅具有材料的意义。于此,美在对象世界的实现与其说表现了人对自然的审美关注,还不如说达成了人对自身审美能力的新一轮迷恋。

在新时期中国美学出现的诸多与人学密切相关的核心命题中,对异化问题的讨论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在80年代初,这种讨论的一个直接成果就是促成了人向人本身的回归。但今天看来,当时人们对异化问题的界定是十分狭隘的,它仅仅局限于个体与社会之间,而忽略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更宏观的哲学背景。可以认为,在人与社会之间,当反人道的强力(比如阶级的压迫和政治的专制)导致了人性的极大压抑和扭曲时,异化的社会明显成了人的敌人,而关注主体和个体的存在也就成了对人这一弱势群体最富号召力的美学话语。但进一步而言,在人与自然之间,当人无限膨胀的实践能力导致了自然的破坏,当人的情感对世界魔幻化改装使自然失去了原生形态,这时,人也就由受虐者一变而化为施暴者。所谓的向人本身的回归,则成了人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向自然展开“伟大进军”的前奏,所谓的人的解放也因此和人对自然变本加厉的奴役成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此看来,人的异化绝不应该是所要讨论的问题的终结,因为接踵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人的本质力量的无限扩张导致了自然的异化。

与对异化问题的讨论密切相联,在价值层面,自由是新时期中国美学的另一个核心范畴,克服异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的自由解放得到最充分的实现。但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上看,人的自由界域的无限扩张必然意味着自然更大限度地失去自由,当人以自己的单一自由宣布了万物的不自由时,所谓的自由也就成了构筑某种权力话语的冠冕堂皇的借口。这种关于自由的悖论提示人们,对于美学来讲,平等比自由更重要,自由的存在必须有平等这个原则作为前提,否则它就会因与公正原则的悖谬而成为在本质上反美学的东西。从这种对于自由的新界说可以看出,当代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所崇尚的自由,明显是审美主体对自由的独占和独享,而作为对象存在的自然恰恰因为人的自由而堕入被役使的深渊。这样,自由信念也就因为它和平等原则的尖锐对立而变得声名狼藉。在这种背景下,探索一种万物各有其主体性的人与物平等的美学存在的可能性,就成为当代美学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也成了重建人与自然新型审美关系的开端。

对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而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仅它们秉持的自由信念是殊可怀疑的,而且它们分别围绕实践和生命完成的本体论建构也并不可能达到对对象世界的完满解释。这中间,当实践美学以实践作为世界的本体时,它是试图以人的实践活动达到对世界整体的充分定义,但人的实践能力所无法达到的区域——比如原生态的、没经人的实践改造过的自然到底美不美的问题——却成为这种美的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负。当然,对于这种情况,实践美学除了试图将它放在实践的理论之胃中消化掉别无他法,它的一个自我修正的策略就是将“自然的人化”改装成“自然的属人化”,也即将人视力所及的或意识活动的对象都作为实践的对象,而原生态的自然也因为人的感性能力(情感、欲望等)的介入而成为美。很明显,这种实践概念外延的扩张有助于使实践美学摆脱质疑者的诘难,但这种扩张又势必因其理论之胃的过度膨胀而导致实践这一命题的泛化,失去其应有的理论严肃性。尤其当人的无节制的实践活动导致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时,实践原则的普遍有效性则更加受到人们广泛的质疑。

从宽泛意义上讲,“自然的人化”本身就应该包括“自然的属人化”,因为感性化的欲望、情感、想象等个体生命能力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也是使自然属人的重要方式。这种看法可以在西方美学发展史上得到印证,比如,弗里德里希·费肖尔在19世纪初谈到移情问题时,已使用了“对象的人化”这种相类似的说法。[1](P588)但是,不管是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向美生成,还是通过人的生命活动向美生成,它的结论都是一致的,即在人之外,自然不会有独立自存的审美属性。在这种美学语境中,自然美显然成了一个十分荒谬的概念——如果我们将自然美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形式,那么它的价值就仅是对人实践能力的证明;如果我们将它看成人的情感活动的表征,那么这种美则只不过是人在内心世界产生的关于自然的心理幻影。这样,不但自然美成了一个不具有任何实质内容的虚假的概念,而且我们所说的自然之爱,其实也不过是对自己创造物的爱,或者对自己心理幻觉的迷恋。它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万物皆备于我”的自我神圣感罢了。

可以认为,当代美学之所以在对自然美的认识上陷入难以自拔的理论困境,一个核心问题还是对自然内在属性的认识产生了巨大谬误。从新时期中国美学所依托的学理背景上来看,虽然无数新观念、新方法不断花样翻新,但它对自然的认识却依然停留在西方近代科学的水平,它的自然观依然是西方经典科学的机械自然观。按照英国历史哲学家罗宾·柯林伍德的看法,西方文化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白尼、特勒西奥、布鲁诺开始,科学的物质自然观开始逐渐形成,其中心论点是“不承认自然界、不承认被物理科学所研究的世界是一个有机体,并且断言它既没有理智也没有生命,因而它就没有能力理性地操纵自身运动,更不可能自我运动······自然不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架机器,一架按其字面本来意义上的机器,一个被在它之外的理智设计好放在一起,并被驱动着朝一个明确目标去的物体各部分的排列”。[2](P6)这种观念在17世纪的牛顿那里得到确立,并成为以后数百年间人们对于自然属性的基本判断,即自然世界是一个冰冷死寂的世界,它就像海岸边的弃船一样,只以尸体的形式展示其在自然中的意义。可以认为,这种机械自然观在伦理上赋予了人操纵自然的合法性,并使人对自然美独立自存可能性的否定显得顺理成章。

但值得庆幸的是,现代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使自然界的动植物摆脱了生命周期的无意义循环,成为一种在存在中不断演化的过程;而现代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则发现了无机的自然也有一个在演化中一步步走向寂灭的“悲剧”结局······这些关于自然属性的新的探索提示人们,近代科学关于“惟人独活,万物皆死”的观念,典型地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人的傲慢和无知,它向人文科学的引伸则直接导致了人类自我中心主义信念的形成。与此相对,在现代科学的视界内,不但人的生命是不可逆的,而且有机的自然也在对自身生命的一次性消费中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它)们都是在时间中流逝着自己的生命,只不过衡量其生命的时间量度有着长和短的差异罢了。很明显,在科学的自然观已发生了巨大变革的背景下,如果自命为最具自由公正精神的美学却依然停留在西方近代科学的思维逻辑上,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可悲的事情。

万物皆有生命,万物各有其主体性,这是生态美学应该确立的观念。如果我们由此承认自然中的万物都是独立自主的生命存在,那么人的自命的高贵,以及人以此为基础确立的对自然进行控制、役使的天赋权力,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合法性。代之而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是双方在生命基础上的平等关系,是承认万物各有其主体性前提下的人与物平等对话的关系。这是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关于生命的形而上学,是人与自然在生命的基础上结成的新的同盟。如果以此为前提重新审视自然美的生成,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自然美是人与自然之间生命互动的结果,而不是什么“自然人化”或“自然属人化”;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式的互相欣赏,而不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式的人化实践;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式的同情关系,而不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式的单向移情。人以忘情的状态投入到对象世界,对象世界以鲜活的生命投入人的怀抱,这才是美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化的人、物关系;以人是一切自然关系的总和代替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才是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更合理的规定;让死寂的、被动的自然复活为鸢飞鱼跃的生命世界,让人与自然重新站在同一地平线上去“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才是美学应该呈示的审美境界。生态美学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成为了真正的“第一美学”。

二.从自然美到生态美

当原本死寂的自然具有了鸢飞鱼跃般的生命内涵,当自然由人役使的对象转换成与人平等对话的对象,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美其实已被生态美这一崭新的范畴所取代。可以认为,生态美就是自然对象所展示的生命样态之美,由此确立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互为主体、互为对象的关系。

首先,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物不自美,因人而彰”这种几成定论的自然美观念应该作出重新反省。自然并非只为人而美,而是包含着独立的审美品性和价值,甚至具有独特的审美感知能力。达尔文在19世纪就曾经指出,对美的感知并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自然界的动物也像人一样具有审美表现和审美鉴赏的欲求。在他看来,不但人的美感会在为了获得异性的青睐中苏醒,而且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也倾向于向异性展示出自己最美丽动人的侧面。如他所言:“如果我们看到一只雄鸟在雌鸟之前尽心竭力地炫耀它的漂亮羽衣或华丽颜色,同时没有这种装饰的其它鸟类却不进行这种炫耀,那就不可能怀疑雌鸟对其雄性配偶的美是赞赏的······如果雌鸟不能够欣赏其雄性配偶的美丽颜色、装饰品和鸣声,那末雄鸟在雌鸟面前为了炫耀它们的美所做出的努力和所表示的热望,岂不是白白浪费掉了。这一点是不能不予以承认的。”[3](P112)

当人们承认动物也有美感和审美表现的意识时,这必然也就意味着人所确立的审美尺度不能作为天下一切生命之物的共同尺度,而是体现出多元标准共存的特点。关于这个问题,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指出:“如果你问一个雄癞哈蟆:美是什么?它会回答说,美就是它的雌癞哈蟆,两只大圆眼睛从小脑袋里突出来,颈项宽大而平滑,黄肚皮,褐色脊背。”[4](P124)中国哲学家庄子在其《齐物论》中说得更明确:“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5](P90)可以认为,只有承认万物各有其审美的尺度或标准,美学才会抛除人为的偏见,才会将自然界中那些长期被看作没有审美价值的丑陋之物纳入美的范围。这样,美学也就不仅在更广阔的生命区域具有了价值评判上的中立性和公正性,而且美也在多元发展和多元表现中体现出更深刻的自由本质。

可以认为,当人将审美的能力仅仅局限于人类自身时,这只不过是人类自恋情结在美学上的反映,只不过是人类以认识上的狭隘和独断剥夺了对象之物作为审美主体的应有权力。这既是人对自然的无知,也是因傲慢而变得愚蠢的表现。基于这种判断,传统意义上关于人类社会出现之前有没有美存在这一问题,就应该作出新的回答。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地球上自从开始有了生命之物的存在,也就有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存在,人是否来到这个世界并不足以决定审美活动的发生。正如汉斯·萨克斯所言:“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的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美比人的存在更早。蝴蝶和鲜花以及蜜蜂之间的配合都使我们注意到美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不是我们造出来的,不管我们看见还是没有看到,都是美的。”[6](P58)

其次,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自然界的生命之物不仅有独立的认识和发现美的能力,而且也以它们独特的方式完成着美的创造。经典美学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物相区别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区别不但表现为对人的审美能力的肯定和对自然生命审美能力的否定,而且更表现为人可以自由自觉地完成美的实践创造,而动物不能。对于中国当代美学家来讲,这种观念的形成和对马克思经典美论的误读大有关系。马克思讲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7](P202)关于这种动物实践与人类实践的巨大区别,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得更明确:“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8](P97)

从这两段引文可以看出,马克思并不像人们一般认为的那样,否定动物有创造美的能力,而只是将人对美的自为的创造与动物对美的自在的创造作了区分。这种区分并不意味人是美的惟一的创造者,而只是辨析了双方在对美的创造中所表现的方式的不同。从对象事物所体现的创造美的自然本性来讲,虽然“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审美创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超过了蜜蜂,但即便是“最聪明的建筑师”创造的峰房,也比不上蜜蜂创造的蜂房那样具有原生态的审美格调。同样道理,即便人可以按照美的规律逼真地复制出各种自然景观,但这种经过人工雕琢的东西,也远远比不上自然本身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从这个意义上看,自然界的动植物在无意之中完成的审美创造,明显高于人的有意的复制;来自自然的天籁之音永远高于人为摹仿的声音。

同时,人们总是习惯于认为,只有人才会从自己的实践成果中直观其本质力量,并通过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而进一步肯定实践成果的审美属性。但是,一种更合理的判断也许是,我们之所以不承认动物能从自己的创造物中得到审美喜悦,是因为我们对与人隔离的自然生命世界还知之甚少,那自然生命在成长和发展中所体现的生存智慧和忧喜悲欢,对人来讲还是一个无法破译的谜团。从这种谜团尚没有得到有效破译的角度看,下面的反问就显得十分有力——“人们怎么知道蜂房、蚊穴、鸟巢、河狸的堤坝、野兽的兽穴对于它的建筑者不美呢?人们怎么知道蜜蜂的舞蹈、孔雀和羚羊的求爱仪式在它们自己看来不美呢?人们又怎么能够感受到动物之间通过自己的信息交流,进行着有条不紊、齐心协力地抵抗外敌的美呢?人们又怎么知道生物与其环境和谐相处的满意的生活之美呢?”[9](P257)只要人们不能用大量令人信服的论据对以上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那么任何对动物是否能从自己的创造物中得到愉悦的先验判断,就明显是武断的。如果人非要肯定自己的实践是美的实践,而动物的实践是不会带来任何审美愉悦的盲目的实践,那么,这只能说明人性的狭隘和偏执,以及试图独占美的解释权的霸权心态。

第三,如前所言,生态美是自然生命充盈的物态之美,而不仅仅是对象事物与人的感官发生联系时所形成的美的表象。这种区别意味着,判断生态美和自然美的标准是有很大差异的。可以认为,生命之美是生态美的本质特征,事物自身的天然状态是生态美的最理想呈现,对象的外观是否能引起人感官的快适并不足以成为美的决定因素。但是,如果人的标准不能成为判断生态美的决定性标准,这也会引发一个新的问题,即在人与自然界各种有灵的生命之间,到底还有没有一个被所有生命共遵的审美标准,到底有没有被所有生命共享的生态美存在呢?显然,如果对这个问题不能作出肯定的回答,那么生态美就有在审美的多元化中走向失范的危险。对于这一问题,下面的探讨也许是必要的:比如,虽然人眼中的美丽物象和一只蜜蜂、小鸟、癞哈蟆的审美判断会有很大不同,但他(它)们也有审美的共性,即都对运动的、活跃的自然对象抱有好感,都对世界的生喜悦,对世界的死厌恶。像一只蜜蜂,它明显热爱花朵的绽放;一只小鸟,它也乐于和翩然而飞的同伴作“飞鸟相与还”。另外,即便一只癞哈蟆,它虽然对世界中静止的一切缺乏感知能力,但如果对象呈现出运动之象,它马上就会作出敏锐的反应。由这种分析可以看出,在人与自然生命之间,虽然产生美感的对象和方式有很大不同,但对生命运动的热爱却铸就了他们共同遵守的同一性,也即超越自然与人类之上的人、物混同的美,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动态生命之美,这种动态之美应该是各种有美感的自然生命共遵的共同美。

当然,说自然界的动物也有美感,甚至认为人与动物之间有共同美存在,这种判断毕然会因为不具备充分的科学证据而受到人们的质疑。但是,只要人在介入审美活动时,有意识地在人的维度之外纳入自然的维度,这就足以使人的审美观念和实践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比如在当代,随着生态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已很少围绕自身作刻意的修饰和制作,而是将保持个体生命的原生形态作为生活舒适的重要标志。这种观念的转换意味着,人在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的同时,已经开始兼顾到按照生态的规律造型,从而达到自然原生形态的复现与人工制作的圆融统一。在这里,人为加工对象世界的意图总是被刻意隐藏,审美创造的理想也是将复现事物的天然形态作为最高的理想。显然,通过人的努力复现出的自然的原生形式,明显要高于以理性形式对自然生命构成的禁锢;对事物天然形态的顺应,明显是在追求造物者赋予万物的自然形式。也就是说,通过在尊重自然前提下对自然的人工参与,生态美学的实践是既要保持自然的原生性又要与人生存的快适达到完美的契合,这种按照美的规律造型与按照生态规律造型的结合,是生态美学介入审美实践的典型方式。

三.生态美的价值与理想

人类往往因为追求美而至善。虽然重建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是生态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但这种互动绝不是它所要追求的最高价值和理想境界。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自然,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明显比常规的自然美更丰富,它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也明显比自然美更富有广泛的包蕴性。这就像一棵树,对于一个生态学家来讲,它发达的根系遏制了生长区域的水土流失,它庞大的树冠不仅增加了周围地区的降雨,而且有效地使该区域保持湿润。同时,有了湿润的土地,也就有了自然界草木的生长,草木的生长又能引来蜂蝶的舞蹈和栖鸟的欢唱,并最终给人提供一种莺飞草长、万物群生的美好生存环境。在这里,一棵树的存在,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象征,当它和自然界许多美好的自然生命组合在一起,并共同表现它们的自由生命时,一种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美景观也就在人们的眼前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在和谐的生态美的境界中,传统的关于审美活动与人类的认知活动无关的观点、不涉利害的观点明显是值得反省的。因为人们只有对自然对象的生态价值有了深刻认识,才能对其审美价值作出更充分的肯定。比如,“热带雨林之所以美,不仅在于它具有众多物种繁荣的外观,而且也由于它给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净化了大工业和城市生活释放的大量废气;大海之所以美丽,也不光在于它环抱陆地、水天相连的壮丽景象,吞没一切的宏伟气魄,还在于它参与地球的水、大气以及其它生物化学循环,保障了生命维持系统的存在。”[9](P263)在这里,由对象事物的生态美所衍生出的生态价值,明显超出了常规意义上和真、善对立的审美价值,它不但是构通生态真(生态规律)与生态善(生态伦理)的桥梁,而且在更高的层面上达到了多元价值判断的高度统一。

当生态美的价值被看作多元价值的统一,当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体现出休戚与共的共生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和谐之美是生态美的最高表现形式。传统美学总是习惯于将孤立地看待审美对象作为审美活动的主要方式,但对于生态美学来讲,它一个方面充分肯定个别事物的生态美价值,但另一方面更强调自然生命在相互作用和协调中所体现的整体景观。因为自然生命在相互支持、互惠共生中所体现的相濡以沫,相亲相爱,显现出了天地万物在泛爱中融为一体的特点,而这种无言之爱、自然大情,正是天地大美所依托的源生性情感,也正是美之为美的本质所在。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5](P582)试想,如果没有自然万物在相互依存中所体现的生命之爱作为基础,所谓的“天地大美”大概也只能退化为自然万物为个体生存而互相攻伐、摧残的大丑了。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美不仅是天人合一、美善统一的高度和谐,而且以自然生命之间的泛爱构成了它们普遍的本质。

如果说爱是人与自然之间、自然生命之间关系的本质,那么它就是生态美学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生态美作为个体生命与其生存环境在相互依存中所展现出的美的形态,不管是体现为相互协调关系的形成,还是体现为最终的和谐,都以这种本然之爱作为基础。在人与人之间,人们谈论和谐的人际关系,最恰切的形容莫过于“四海之内皆兄弟”,并常常用“五百年前是一家”作为这种相爱关系血缘上的依据。同样道理,在人与自然之间,虽然在走向文明的进程中日复一日地相互分离,并在生存竞争中不断强化着相互的敌意,但无可否认的一点是,不论是人还是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从生命起源上看都具有同一的起点,都具有不分亲疏的同源性。现代科学证明,地球形成之初并无生命存在,到了大约38亿年前,才产生了无核单细胞生物这种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是人还是自然界的动植物,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祖先,都是无核单细胞生物的子孙。这种生命的同源关系,为建立生态意义上的爱提供了历史和血缘上的保证。

在16世纪末,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堂恩曾写下了一首歌颂人类泛爱精神的光辉诗篇,并鼓励着西方一代代具有博爱情怀的知识者为捍卫人类存在的整一性而献出自己的热血,甚至生命。诗中写道:

谁也不能像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居。

每个人都似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陆地被海水冲去,

欧洲就会缺其一隅。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了,

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这丧钟为谁而鸣,

篇8

首先,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前后,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将环境问题作为全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共同课题。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方针。2004年4月30日,我国学者更加明确提出“人类文明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对于我国来说,环境与资源问题显得更加紧迫,我国是以世界9%的土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淡水为世界人均的1/4。而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也是空前的,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立即改变发展模式和文化态度,走环境友好型之路。

其次,是为了适应20世纪以来哲学领域从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转型的需要。19世纪中期,黑格尔逝世之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西方古典哲学走向终结,开始了西方现代哲学探索之路,发生了由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转型,这必将引起美学的转型。

再次,是为了适应美学与文学自身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步发生的由无视生态维度到十分重视生态维度的转型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生态诗学与环境美学逐步在国际学术界成为显学。

最后,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振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古代生态智慧是极为宝贵的思想财富。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到老子的“道法自然”观念,儒家的“民胞物与”思想,佛家的“善待众生”思想等等各有其一定的价值,为国际学术界所看重,成为开展国际学术对话的极好领域。

生态审美观是一种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达到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的理解指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生态审美观。

生态审美观在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上有新的发展,其发展主要表现于如下四点。其一,从美学学科的哲学基础来看,标志着我国美学学科的哲学基础将由认识论过渡到当代存在论,并从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生态整体。传统认识论是“主体与客体二分对立”的在世结构,而当代存在论则是“此在与世界”的在世结构,人与包括自然在内的世界的关系是人的当下的生存状态,人与自然的统一成为必有之义,从而得以建构当代的生态人文主义。其二,从美学理论本身来看,标志着我国美学理论将由无视生态维度、过分强调“人化的自然”过渡到重视并包含生态维度。其三,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看,将从自然的完全“祛魅”过渡到自然的部分“复魅”。其四,从审美研究的思维方式来看,将从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过渡到消解主客的生态现象学方法。这是一种对过度膨胀的工具理性与极端私欲的“悬搁”,达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三生态审美观的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生态审美观的文化立场。美国批评家施瓦布说,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化批评,有关哲学与文化的范畴成为生态美学观的最重要范畴,主要有:(1)“生态存在论”。由美国大的卫·雷·格里芬首先提出,针对传统认识论与人类中心主义。(2)“有机世界观”。美国环境哲学家J·B·科利考特提出,包含有机整体的内涵,与笛卡尔的机械论世界观相对立。(3)“共生”理论。由挪威的阿伦·奈斯提出,包含人类与自然的相对平等共生共荣,与人类战胜自然的传统观念相对立。(4)“生态环链理论”。由英国的汤因比与美国的莱切尔·卡逊等提出,包含人类是生态环链之一环以及享有生态环链之相对平等,也是与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理论相对立。(5)“该亚定则”。由英国科学家拉伍洛克提出,将地球比喻为古代神话中的地母“该亚”,包含着敬畏自然与自然是有生命的理念,与传统的掠夺自然理论对立。(6)“复魅”。由大卫·雷·格里芬提出,包含对于自然部分神秘性的恢复与对自然的适度敬畏,与工业革命的完全“祛魅”相对立。

篇9

关键词:

多元化呈现 融合创新 传统美学观

我们身处在一个空前的设计时代,社会文化特征、科学技术条件以及信息传播媒介均发生着悄然的巨变。设计,作为影响和改变我们社会生活和生存方式的重要手段,其观念和边界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更新。多元的设计生态,是指设计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表现形态以及发展状态,它是设计发展的必然。在多元的设计生态格局中,寻求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的契合,寻求设计多元化与差异化的融合,是当今设计师的共同心愿和追求,符合世界设计发展的走向。在此视野之下,提炼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特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和行为方式融入当代设计,是设计本土化的重要途径,对设计的创造性发展以及传统美学思想的弘扬,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设计的多元化呈现与传统美学思想的回归

随着新技术的瞬息万变,人类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空前释放。在设计领域,数字绘画、智能建筑、移动多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仿生互动艺术等一大批新技术的介入,使设计呈现出异常多元的表现形式和种类。但与此同时,当我们置身多元化设计生态的格局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的深层认同也正在逐渐淡化,随着视觉信息的海量冲击,同质化设计的无节制使用与简单复制,带来了设计的诸多负面影响,艺术精神和传统美学的审美水准逐渐趋弱,单向地推崇技术或西方的设计模式并不能使设计的创造力和感染力得以加强,由漠视传统文化积淀所引发的设计模式化倾向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简单化的中国传统元素堆砌,也使得设计与文化背离,甚至造成文化的误读。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呼唤传统美学思想的回归显得尤其重要,当我们试着从传统设计美学思想的自然观、哲学观、物用观入手,利用宽边界的文化浸润,挖掘消费时代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时,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将变得不再陌生,这也正是弘扬和推广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意义。

二.传统美学观念对设计的影响

当代设计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各个设计类别间的关联性日益加强,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讲,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造物、造型或设色,它包含一种全方位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尤其是随着“数字化生活”、“新媒体”等技术的发展,设计传达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交互式等趋向特征。正是由于技术的空前进步,为设计的功能形态与审美需求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它需要我们通过理性分析,去寻求有价值的设计创造,从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去寻求传统美学观念的当代认同,并且通过潜移默化的设计引导与接受加以弘扬和推广。

从当代环境艺术、空间设计等领域观察,我们很容易便能感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顺应自然,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老子》提出宇宙本体论的道,以丰富的例证阐述“有无相生”、“虚实互补”的空间观念,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以及产品造型原理指明了方向。从老子的“道”与良匠之道的匹配,再到庄子人与自然同构的信仰,无不体现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帼通的和谐之道,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就美学意义而言,代表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生存方式。当人类饱尝污染等工业文明的恶果之后,返身面向传统,寻求海德格尔所提倡的“诗意的栖居”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美学观念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成为“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最好阐释。这些审美要义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当代设计的实践,当我们越来越烦腻单调粗暴的城市天际线的时候,其实内心已经在召唤那些能够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高度融合的好去处了。

从当代设计的沟通方式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设计逐渐走向多媒体的交互时代,互动广告、互动游戏等触动着我们的感观经验。网站UI设计成为人机交互的重要界面,UI界面设计体现复杂的心理认知、设计传播等内容,它具有很强的品牌意识与文化特性,它是设计参与国际竞争的活力要素。在当代多元化的设计生态格局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他们的网站ul设计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视觉形态,作为网络信息表现的窗口,那些创意独特、善用传统美学观念的视觉呈现,能够极大地提升网站浏览者之间的深层次互动。在游戏动画等开发领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造型元素融会贯通,通过形式、技巧、色彩、造型的创新,赋予游戏动画风格的突破,这些都体现着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无处不在的深刻影响。

我们从当代产品设计的角度观察,也能够充分领悟到传统美学观所强调的“器完而不饰”和“大道至简”的审美志趣。“简”绝非简单之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是一种从容不迫、简约舒朗的美学呈现,是留给当代社会每一个设计师的天然命题。这些传统的美学思想和观念对当代设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从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美学所倡导的“少则多”、“实用就是美”的功能主义设计理论中,乃至当代设计所倡导的“互动设计”等设计理念和美学主张中,都能看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至简至纯几近神性的体验。

三.设计与文化的融合成为弘扬传统美学理念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形”“象”特质与设计的创新融合

设计常常通过文化的因素去创造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设计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设计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习得、共享、并代代相传的观念和习惯的总汇。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哲理,由文化形态和特征所呈现的传统美学观念,为我们提供了当代设计的审美依据。尤其在多元设计生态视野下,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品味,是决定设计品质的关键。

传统文化与设计的创新融合,应该从文化最深层的特质中去挖掘,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大象之美”的体悟。这中间即有超越物象不可形却有大美的真实,又有以可见抽象之形,表现不可见之象的“类象”。以你中有我、相克相生的太极鱼图形为例最为典型,其蕴含的简单却又恒动的生命规律,以图形表现天地之象,体现了图案骨式的阴阳之美。由此而衍生出的民间对1禺图案,诸如成双成对、僵让调和的“喜相逢”等图式,更是让我们喜闻乐见。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种由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依据这种传统美学思想的牵引,在现代标志设计实践中,我们获得外形圆满、寓意无穷、极具视觉包容力的重要设计元素,它祈福圆满、既动又静的图形化象征意义,拉近了我们对于文化的亲近感。当代设计的某些乱象,是既不能善用技术所提供的便利,也不能从传统文化的特质中提炼吸取,而是从自身的一己私利出发,套用滥用、简单复制所谓传统的“形”。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之中对于“形”与“象”的追求,是当代艺术设计重要的审美取向。“形”作为一种可见的形态,它不仅仅包含单纯的美学意识上的形,同时也包含了满足设计功能需求的形态。在设计的表达过程中,“形与象”二者的结合缺一不可。当代家具设计中不乏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它们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和形式,将传统造物中形神兼备、择形传神的美学思想表达得精准到位。例如,(图一)这套坐墩和几的设计,源自“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古训,即有动感的有机形态和数学之美,又给予了多用途的功能需求,同时还传播着传统文化的理念与观点,称得上是一件品位绝佳的好设计。

在当代多元化设计生态格局下,我们不难发现其所隐含的传统审美的线索,在高度物质化的今天,品味高雅、形式简练、材质朴拙的设计即节约了能源,又合乎现代设计的功用,同时还能够承接传统文化与审美,成为当代设计实践追求的新平衡。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的包装设计作品《赏荷》(图二),通过荷叶包装的形态,将品茶者边饮茶边赏荷的意境和视觉效果表达得淋漓尽致,既有作为“形”的美感,又有传统美学精神中简练纯朴、灵秀和谐的美感,体现了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浸润,这些设计将美和适用带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对弘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积极的意义,体现人们对于自身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在多元化的设计生态视野下,对传统美学理念的弘扬和推广不仅仅只依靠技术的介入,更需要把握设计思维的特征,通过潜移默化的审美接受,将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学理念传递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传统自然观的设计融合与审美诠释

收天纳地的空间意识,作为传统美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质,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尤为明显,我们知道,建筑的美不仅包括造型的美感,更深层次的挖掘来自于对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的美的呈现。收天纳地不仅是将自然的环境结合到空间设计中来,也意味着将人们长久的生活习性和特质也收纳进来。江南地区一所大学的校区设计,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特性,学校淡化边界,将江南小镇的阡陌巷道融入到空间设计之中,使人们行进在现代的建筑之间,却能深深地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浸染,这是对收天纳地的传统意识的极致运用,当人们置身其中,体验建筑、人以及周边景致的浑然交融,潜移默化地便能感受到传统美学思想的深意,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另一个收天纳地的空间美学杰作,是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作为传统美学观念与现代审美结合的经典,它处处传达着优雅丰富的空间气质,很好地诠释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收天纳地在这里化为自然、物境、光影、人文等诸多因素。博物馆的石山水画和叠落山墙(图三),将中国传统的线条之美和文化元素表现的入木三分,在现代多元化设计的语境之下,这些优秀的富有创造力的设计,让传统之美寓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弘扬和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传统美学思想的传播与视觉创新

(―)视觉创新拓展了传统审美的体验

传统文化以及美学观念的传播,常常借助于创新的视觉形态和符号来完成,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例,随着视觉传达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人们需求的增长,视觉传达设计日益呈现多维化、虚拟化的特点。通过借助网页界面、人机交互、幻影成像技术等视觉创新形态,视觉传达设计以其特有的广泛眭,传播着传统美学思想的视觉理念,对大众审美意识的显著提升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传播传统美学思想的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视觉元素,表达观念和意图,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点醒人的灵魂,用艺术化的设计语言和美感唤起整个社会对传统美学思想的精神需求。新近开放的福州规划馆,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和传统审美的意趣,展示福州的传统元素、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利用一比一的等身幻影成像技术,将三坊七巷的水榭戏台引入馆内,站在“水榭戏台”前,人们便可以看到省实验闽剧院演员倾情演绎的经典剧目,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触摸交互界面的多媒体杂志进行阅读,使我们得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闽剧这门艺术。许多历史文化展览、传统艺术展示正是通过设计的视觉创新,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及地域文化的特色,取得良好的效果。

传统美学思想的传播与视觉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参与,设计借助于技术的进步,使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丰富,审美体验更加真实。全息影像技术、互动式广告终端、移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盛行,使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信息传达的效果和质量日渐加强,尤其是一些传统文化、历史资料、建筑模型等信息符号的展示,利用全息影像技术便能营造亦幻亦真的氛围,并且具有强烈的立体感。人们利用设计和交互技术的介入达到信息互动的目的,提升了受众的参与度,更好地传播了文化。技术和设计的创新融合,扩展了设计的边界和表现形式,从客观上有利于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审美观念的体验。

(二)人文意识的提升有利于视觉创新的生成

在多元化的设计生态视野下,视觉创新应该避免人文痕迹的淡化,技术有时候也会成为一把双刃剑,工具和技术需要富有创造力的设计思维与之相适应。在任何时候,想象力和视觉创新都应该是设计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时下,设计尤其需要富有文化底蕴的独创精神,真正的原创精神来源于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历史以及文化传统的深刻认识,设计不仅仅受到材料、技术、工具、表现手法的显性影响,也受到诸如文化传统、精神气质、人文意识等方面的隐性影响。现代设计发展到今天,带来了大量设计模式化的倾向,当我们面对新技术簇拥下的各类设计时,我们确实也为某些同质化、模式化的设计深感担忧。对传统设计元素缺乏了解的滥用,将最终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视觉误读,毕竟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之中,并不仅仅包括大街小巷所充斥的各种水墨和古币造型之类的视觉表象。

视觉创新要求设计师自身人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姿,例如汉字、书画篆刻、陶瓷、木刻、园林、民间艺术以及戏剧典故等等,这些都是当代设计取之不尽的源泉,时代呼唤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创意人才。视觉创新,要求设计师具有很强的文化解读能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设计师能够很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气质和时代感,得益于其弘扬和开发民族文化的创新思考。以这幅鱼形碗的产品造型为例(图四),鱼在中国古代就具有吉祥富贵的含义,代表着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的吉庆期盼,这件作品创造性地将鱼形贯穿于碗壁,既有自然亲和、如鱼得水的视觉寓意,又有把握现在、丰厚有余的时代感官。这些产品能够从情感设计的视角,挖掘中华民族深入人心的吉祥意识,体现了设计与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和谐交融,丰富了产品对于传统意蕴的视觉表达。

视觉创新还应该注重设计人性化的诉求,将功能化的物性转化为人性化的真实。在追求设计人性化的过程中,人情味设计的重拾,是设计多元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富有人情味的设计容易唤醒我们特定的情感、文化感受、历史意义等,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历史的、文化记忆性的态度,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以及美学思想的理解与接受。在视觉创新的过程中,针对传统文化悠远的象征载体,应该进行当代语境下的视觉符号的研究和开发,以避免传统素材的片面运用和设计的跟风盲从。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美学观念的弘扬,应该是一次“传统美学时代化”的更新与升级,体现传统美学观念与当代设计的联结,为我们今天的时尚生活带来古老而又清新的气息。

篇10

[中图分类号]B83-069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674-6848(2012)03-0049-05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工业文明高奏凯歌的世纪。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向大自然进军,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的繁荣。然而,当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大干预超过了自然界自身的调节能力时,人类便陷入了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便遭遇巨大的挑战。尽管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出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①然而,这位哲人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当自然界对人的报复和惩罚一再地、大规模地出现时,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就不得不认真地加以审视和思考了。

生态美学的兴起正是基于现实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从而也愈发显示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曾繁仁先生明确指出:“生态美学观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纬度的当代生态论审美观”;强调“应将我们的生态美学观奠定在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的哲学基础之上。”②生态美学在面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是以追求两者的和谐、协调为最终、最高目标的。从学科性质上看,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我们认为生态美学的意义,不在于它对生态问题的粗暴的或优雅的指控,也不在于因它的出现而产生的美学理论中量的增加;生态美学不可能改变美学原有的格局,但是它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美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也将大大地拓展美学研究的视野。

生态美学进一步促进了传统世界观的改变,使从前人们所信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技术主义和人定胜天思想受到普遍的怀疑。“人们更倾向于确信,整个宇宙都是充满灵性的,它有着自身的生存逻辑和运行法则。万事万物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①人类不应该过度地向自然索取,也不应该粗暴地干预自然的运行,而应该尊重环境和生物自身的生存权力。

生态美学,实际上是人与自然达到中和协调的一种审美的存在观。从艺术的起源看,考古资料证明艺术并不完全起源于生产劳动,而常常同巫术祭祀等活动有关。例如,甲骨文中的“舞”字,表现了一个向天祭祀的人手拿两个牛尾在舞蹈朝拜。由此可见,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天)中和协调的一种追求。从审美本身来说,并非一切“人化的自然”都是美的,更不是所有非人化的自然就一定是不美的。无论是经过人的实践还是未经实践的自然,只要同人处于一种中和协调的亲和的审美状态,那么,这个“自然”就是美的。总之,美与不美同人在当时是否与对象处于中和协调的存在状态密切相关,而美学所追求的也恰是人与对象处于一种中和协调的审美的存在状态,这就是审美的人生、诗意的存在;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说,也就是人与自然平衡的“绿色的人生”。

人类文明史上,人对自然的征服、人和自然的冲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生态美学的研究将唤起人们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但是这种努力只能使矛盾得到和解,而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只有在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中,人与自然才能达到彻底和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全面阐述,提出了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互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观、生态观、美学观的深刻揭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是生态美学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从根本上说,人不可能脱离自然,更不可能一味地对自然进行索取和改造。作为自然之子,人对自然还有一种更为原初、更为本源性的关系,即依赖于自然基础上的亲近、和谐、共生、共在的关系,那就是人对自然从精神上和生存上的归依和依靠。

因此,生态美学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重新估价和定义“人类中心主义”,要把人类的生命优先权适度地扩展到自然生物中去,要把人类的伦理学适度地推广和运用到非人类生命中去,为非人类生物乃至环境提供无偏私的道德庇护,从而建立一种新的跨类的生命观和伦理价值观。正如弗雷德里克·费雷(Frederick Ferrero)所说:“生态意识的价值观是一种适度的、自我调节的和完整的价值观……生态意识的基本价值观允许人类和非人类的各种正当的利益在一个动力平衡的系统中相互作用。”②

生态美学反映了审美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在这里,审美不是主体情感的外化或投射,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生命价值的融合。它超越了审美主体对自身生命的确认与关爱,也超越了役使自然而为我所用的实用价值取向的狭隘,从而使审美主体将自身生命与对象的生命世界和谐交融。生态审美意识不仅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也不只是对外在自然审美价值的发现,而且是生命的共感。生命的共感既体现了生命之间的共通性,也反映出生命之间的共命运感,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和弦,而并非自然的独奏曲。人类不仅应该关爱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且应该关爱自己的自然家园。自然家园是精神家园的物质基础。自然家园如果毁于一旦,精神家园也就不复存在。

总之,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形态,其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这种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突出表现为:生态美学是从一种新的审美高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文化间的审美关系,它有助于纠正主体性神话的偏颇,也体现了对人类整体前途的绿色关怀。

生态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审美关系以及人自身动态平衡的美学学科。就其特征而言,它是“生态学和美学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理论形态”。①目前关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指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②

我们认可广义的生态美学,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到基础的位置,因为生态美学首先就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许多基本原理都是由此产生并生发开来的。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动态平衡等多个层面。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也关注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古希腊和中国先秦都是很重要的思想。古希腊的“呵护你自己”和“认识你自己”同样重要,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净化”是通过欣赏音乐、观看星空等方式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净化。中国先秦时代,“心斋”、“坐忘”是通过超然物外的修养达到与天地同在的境界。

善待自己与善待万物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对自身生命的生态意识,就很难做到善待万物,其根本内涵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这样,自然就不是简单地处于被改造、被役使的位置,而是处于平等对话的位置,因为离开了自然,人的生命体系、精神体系、价值体系都将不复存在;同样,离开了人,特别是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自然本身也不可能有其独立的“精神”与“价值”。

总之,自然与人紧密相联,构成有机的生命体系。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自然的美学价值尽管不能完全用“人化的自然”这一理论观点来解释,但自然也只有在同人的动态平衡、中和协调的关系中才具有美学价值。美学不能脱离人。生态美学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这表明它所研究的不是由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联系而成的一般生态系统,而是由人与环境相互联系而成的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环境比以生物为主体的生态环境要复杂得多,它既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的或非生物的),也包括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以,生态美学不限于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应包括研究人与整个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应是生态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中国学者提出的生态美学观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当代运用直接相关,也与中国由于自身环境资源压力的国情而一直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有关,同时正与当前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契合。生态美学的提出,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与美学资源显示出西方学者也予以认可的宝贵价值。季羡林先生曾指出:“我曾在一些文章中,给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这一著名的命题做了‘新解’。天,我认为指的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人类最重要的任务是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否则人类前途的发展就会遇到困难,甚至存在不下去。在天人的问题上,西方与东方迥乎不同。西方视大自然为敌人,要‘征服自然’。东方则视大自然为亲属朋友,人要与自然‘合一’,后者的思想基础就是综合的思维模式。而西方则处在对立面上。”①这就将逐步改变美学研究中西方话语中心地位的现状,使中国古代美学资源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并具有自己的地位。我们认为,审美是人类最重要的存在方式之一,这是一种诗意的、人与对象处于中和协调状态的存在方式,符合人与自然达到生态平衡的生态美学的原则。因此,我们要尊重生命,保护自然,关爱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

“人向自然挑战,他利用它,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风和水,强加于山和树林。”②人命令自然服从他的掠夺性指令,这样,本来与人具有亲密的合作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事物”现在却沦为“对象”。对象,按照海德格尔的阐释,其含义是“对抗性的站在……的对面,挑衅性的面对……的东西”。③这意味着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抗的关系,是一种敌对的关系。然而,正当人们弹冠相庆对自然的胜利的时候,自然以它特有的方式对人类进行了报复,报复人类对自己的“错误对待”和“粗暴挑衅”。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的问世,便是这种惩罚的一部分,其结果是我们在地球上被称为“无家可归的人”。

在某种程度上,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对现实所提出的问题的回应。当代社会生态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对自己的固有的知识体系作出反省和调整。“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等没有经过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融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境界。“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自然本身所呈现出来的这种道禅意空灵之境,更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关爱,这是一个万物和谐共在的理想世界。尽管这样一个世界可能永远无法变成现实,但却使我们对现实的弊端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并使人类心灵有个栖息的家园。

篇11

基金项目: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C12050)

作者简介:蔡良娃(1977-),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美学、城市设计研究,(E-mail)。

摘要: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其作用意义不可忽视。重点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注重天大传统美学理论的延续,关注前沿创新理论,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比例,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采用多元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建筑美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U-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95-03 建筑美学课程教授的内容是以城市与建筑为审美对象,同时融合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美学、科学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精华,总结而成的美学规律。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即引导学生如何从美学的、艺术的维度观察、发现、思考和把握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方面的问题。如何在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热情,并为日后的设计引入美学思维的理论支撑,值得建筑学相关教育者思考与探究。

一、建筑美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本科生建筑美学课程,主要面向建筑学、城市规划与环境艺术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初步掌握了规划、建筑以及环境设计基本功,具有了一定的入门专业思维。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化期,是学生将较为单一的要素转换到综合性较强的设计领域的过程,学生的城市与建筑观逐渐开始形成。选择在三年级开设建筑美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与美学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城市与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正确的城市与建筑美学观。

二、建筑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美学理论部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采用理论讲解与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理论有较清晰的认知。但是,美学理论难免晦涩难懂,学生理解吃力、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较偏重设计课的学习,平时花费的时间也较多,教师也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恰恰是设计课,多数学生始终“不入其门,不得要领”。在设计课学习中,常常出现对某位建筑大师、某种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形式的盲目模仿,而对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技术发展、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并不了解,在学生自己的设计中忽视对各种社会发展、基地、功能、自然条件、文脉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难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在数字技术进入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之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控制能力、图形分析能力,使其从设计的辅助角色向整个设计过程的整合角色转换。诸多先锋建筑师都在其作品中彰显了数字化的强大表现力及对其工具性的依赖。学生们借助简单的软件,如Sketch Up、3D MAX等,很容易迅速地制造出复杂、新奇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作品。传统形式美的准则与数字化的城市和建筑观出现冲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字技术下建筑美学的转变,是当下建筑美学教学的又一突出问题。

三、教学方法探析

针对当前建筑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对建筑美学的兴趣,让美学与哲学理论、形式美的法则理论等更浅显易懂,切实帮助学生做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正确认识当前数字技术对设计观念与审美价值的冲击,学院对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方法作出调整。

(一)调整教学内容比例

建筑美学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美学的发展史纲以及建筑美学的理论体系三大部分。教学内容比例的调整主要原则为:减少纯美学理论比例;增加学生关注内容;延续形式美研究传统;关注当代信息化与生态美学新思潮。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与自身特点,对于建筑美学的含义与范畴、建筑美的哲学定位、建筑美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等美学基本概念作适当压缩。在讲解时尽量做到简单明晰,不过多展开演绎。

针对学生比较喜欢当代建筑师、规划师的作品,较为关注时尚前沿的建筑设计,认为这些建筑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更真实,而大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更能为自己所模仿的情况,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的讲授中,对于西方古代城市与建筑的艺术观念与美感特征等部分内容适当压缩,着重讲述建筑的审美拓展、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与现代城市规划思潮。

在建筑美学理论体系中,重点讲述传统形式美的法则,以及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建筑美学理论。对传统形式美法则的研究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优势,以学院彭一刚院士为带头人,从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切入,揭示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把解决好建筑形式美问题当作建筑创作中的基础环节之一。彭一刚院士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是学生设计入门的必读书籍。而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西方建筑审美变异,是以学院曾坚教授为代表的团队主要研究的成果,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二)进行横向主题式教学

横向主题式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与形式美法则教学内容。传统的美学史纲,从古希腊的和谐优美开始到古典主义的严谨理性,再到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后现代的多元多义。这种通史化教育尽管逻辑清晰,结构谨严,但其鸿篇巨制的诠释性架构体系对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吃力,同时,面对活生生的最新建筑设计研究时往往显得“交流”困难,过于机械、僵硬、形式化。

尝试在简洁梳理建筑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把形式美法则:“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重点与一般(主和从、对比与微差)”“比例和尺度”“均衡与稳定”“韵律与节奏”“渗透于层次”等作为不同主题,每节课围绕一个或两个主题,横向展开比较,分析各个不同时期设计作品的美学意义。如在“均衡与稳定”主题中,包括了诸如西方古典城市规划的均衡完整构图与中国古代“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营国思想,以及扎哈·哈迪德极具动感的参数化城市设计方案的比较;避暑山庄烟雨楼建筑群不对称的布局与具有稳定感的金字塔群的比较;肯尼迪机场候机楼的动态平衡与CCTV大楼突破传统稳定观念的惊人形式的比较等。

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认知。教师仅对每个主题基本含义作重点讲述,归纳、比较,研究部分由学生完成,重点对不同时期建筑作品进行分析。课后每一位学生都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对符合该主题的作品进行课堂分享。在此阶段,学生从资料搜集,到重点备课、课堂讲述,都要求做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被提升,对同一主题不同作品呈现出了多维的理解。

(三)多元结合的教学方式

美学课程历来被认为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采用分析方法,由含义解析、叙述、分析到图示、案例解析,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低。同时,艰深晦涩的美学理论似乎与学生实际的设计课程学习完全无关,容易淡化学生对建筑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尝试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是美学课程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尝试在美学课程单元的不同阶段,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动态的声像资料能够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拉近学生与著名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学生能尽可能地体验建筑的三维世界。除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采用互动式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外,在建筑美学基本概念部分,由于主要为美学概念、哲学定位以及美的形态特点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为了增强学生对经典美学意义与文化艺术信息的感性认识,提升学习兴趣,可进行赏析式体验。比如: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时空特性时,可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节选;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文化维度时,请学生欣赏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古堡》交响曲、欣赏唐代诗人杜牧的散文《阿房宫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等。

而在新增的当前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最前沿的“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单元,对“参数化城市与建筑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可选择“基于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城市形态生成”“参数化设计对建筑形态影响”“数字化城市的哲学与美学解读”等主题,或自选感兴趣的相关主题,汇报研究成果并展开广泛讨论。根据知识点及内容特征分成若干课题,4~6名学生为一组,要求每组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针对选题内容为听者设置思考题。课堂上以制作PPT、影片、手工模型等方式进行成果表达,亦有听者的随机提问,形成讨论互评。由于“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是较为前沿的美学理论与设计思潮,学生对这一互动环节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学生们视野广泛、思考活跃、评断犀利,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结 语

当今,全球城市面临不同的发展与转型问题,建筑现象纷繁复杂,建筑美学课程试图拓展学生规划思维与设计创作视野,为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提供美学理论与思维方法支撑。同时,针对学生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课程学习中感兴趣与出现困扰的问题,适当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比例;打破通史化教育模式,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在注重天津大学传统美学理论“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教学之外,增设了“现代建筑的审美拓展与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部分的讲授,以期达到增强学生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及理论思维能力,为学生设计课程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吕品晶.建筑教育的艺术维度——兼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实践探索[J].美术研究,2008(1):44-47.

[3]六角鬼丈.建筑教育的特征与未来——艺术系的建筑教育特征[J].胡惠琴,译.建筑学报,2008(2):12-14.

[4]布正伟.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J].建筑学报,2011(11):80-85.

Exploration and though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teaching methods

CAI Liangwa, ZENG Jian, ZENG Peng

篇12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36-02

一、生态美学

(一)生态美学观念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将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衰败。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确立,新的人类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这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而在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中,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美学观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美学是一个新兴跨学科性的应用学科,它是在当代生态危机与文化危机背景下产生的。生态美学以生态文化观、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等范畴的确立为核心,以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宗旨,以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及互融统一为目标,最终实现完满人生的审美理想与人生境界。生态美学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天人皆物、人效法天、天人调谐”,主张人类应当以自然为精神家园,人应当热爱大自然,与自然及万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伦理的、美学的价值关系。

(二)生态美学产生意义

生态美学的研究,是以当代生态文化观念对相应审美现象的再认识,它把人类历史上自发形成的生态审美观,提高到一种理性的自觉,由此形成生态美这一特定的审美范畴。生态美首先体现了主体的参与性和主体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是由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而引发的一种生命的共感与欢歌,它是人与大自然的生命和弦,而并非自然的独奏曲。

审美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形成的人类文化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它是人的生命活动向精神领域的拓展和延伸,生态审美观正是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生态美学的确立,把人们的生态意识植根于人的情感生活之中,又把自发萌生的生态审美经验上升到美学理论的层次。这不论对于美学研究,还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深刻的意义生态美学,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取向对审美现象和规律的再认识,又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美学研究。它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逻辑起点,以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轴线而展开,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

二、校园景观的生态化研究

(一)校园景观设计的学理背景及目标

景观的内涵是复杂而深刻的,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景观的形态,组成景观形态各要素要符合人们的视觉审美;二是景观的生态性,景观应能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是景观的文化性,景观是自然及人类发展在大地上的烙印,是人类文化和理想的载体,是景观的最高层次。大学校园景观是大学校园人的精神与思想文化状态及其所处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现,是校园文化的积淀,也是景观内涵三个层次的有机的统一。

“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通过对人的行为需要及其规律的研究,校园中的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对自然的存在与生长规律研究找出一条向可持续、美丽而有特色的校园景观发展的道路。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应该在生态观念的指导下从所在城市的背景、校园的文化背景以及地形、地貌的特征出发,更多地注重校园生态景观和开放交流空间的营造,达到生物的循环再生,突出生态,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创造校园的人文环境,传承学校文化,实现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园景观生态特征

按照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强度,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与人工景观。校园景观主要由人工景观构成,它常常具有如下特点:

1、大量的人工建筑物成为景观的基质而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

2、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主要的生态组合,大强度的能流、物流通过景观,不再构成封闭景观系统;

3、整个复合系统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相应增大,人类所创造的特殊的住处流渗透到一切过程,许多原有的自然规律正在经受新的检验;

4、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可归纳出作为人工景观的校园景观所具备的一些特征:景观空间布局的规则化;建筑物的分布改变了原有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大强度人流、交通流通过景观空间,造成景观系统的相对开放;人的活动及所创造的信息流渗透到环境中,影响着景观并赋予其文化特质和视觉多样化。

三、中国生态校园未来发展建设的思考

(一)针对性的进行生态化建设

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和优化能力乃是长期进化的结果,生态系统这一极为复杂、性能完善、多级结构的大系统,为景观生态设计提供了样本。中国现有的国情是,高校急剧扩招,各高校或改建、扩建原有校区,或购置大面积土地兴建新校区。然而,经济原因、土地面积、历史条件、自然资源等因素限制重重。所以,针对校园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说,老校区的改建,在能源系统的改造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所以改造时可以趋于景观上的弥补;在兴建新景观的同时,对校内的旧建筑进行修复,进一步完善功能;加强绿化美化工作这样旧景翻新可以节省部分资金,同时还延续了校园文脉。而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常常面临周期短的难题,可以倾向于塑造一个简洁、明晰、具有适度弹性的校园整体结构,并且要注意文脉的延续性,把精力投入一些高、新、智能技术的开发引进上。但是不论老校区还是新校区,当校园景观建设初具规模时,都需要启动系统化的生态管理,做好生态校园的维护、保持与深入发展工作。

针对传统工作中形成的长期的生态利益的问题,和生态水短缺之间存在的冲突,目前的研究缺少一个明确的概念。针对学校地域特点,对于景观用水的收集和利用模式进行了探索,更好地贯彻生态设计的思想,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景观的全寿命周期之中,特别是有利于管理和维护,提升校园景观环境和学生生活质量,为推广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水景观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针对性的做好生态校园景观的规划,促进不同有机体之间的协调共生。

(二)校园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开放是一切有机体在生态圈中与环境协调、交流的基础,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可持续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是其不断进化所必备的结构特征。校园应该成为生态教育国民的场所,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校园。这就要求学校的景观设计营造出对社会开放的空间,建立开放的模式。中国传统的大学校园规划, 为了保持大学师生宁静的学习生活环境,往往是由实体墙划定明确的领域,较少考虑大学周边环境的规划,忽略了大学师生在校园周边的活动,忽略了社区与校园活动互相影响的事实。“注重大学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城市中的大学,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结构都应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对于城市社会应有充分的开放度。”借予吕斌教授的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法,我们可以考虑把校园与城市有机结合,将校园规划列入城市规划之中。

四、结束语

篇13

拒不道歉绝对不能原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