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股权投资分析方法

股权投资分析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股权投资分析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股权投资分析方法

篇1

不同的核算方法不仅对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对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的认识也不相同。

成本法认为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和会计主体。投资企业只有在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以原有资产增减变动为条件的经济业务,或对被投资单位税后利润或现金股利的要求权实现时,才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为实际收到或确定将收到的利润或股利。

权益法认为被投资单位是投资企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被投资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都部分或全部被看作是投资企业的经济活动,投资企业对此均应在活动发生时或年终进行会计结算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则因核算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从财务的角度不难推导出,非完全权益法下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理论上一般应为投资额与市场利率的乘积,与被投资单位个别利率无实质联系;完全权益法下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理论上最后则为所享净投资额(所有者权益)与被投资单位个别利率的乘积,体现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的整体一致性。

二、应用范围的比较与分析

在我国会计实践中,核算方法的具体应用范围通常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或会计核算制度的明确规定。根据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实质控制权,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用成本法,反之则应用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相关内容还表明,当企业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应使用完全权益法。虽然现行的行业会计制度并未就权益法的具体类型加以说明和限定,但从有关应用举例及说明上看,所用的权益法应是非完全权益法。

在核算方法的具体选择上,确定投资企

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实质性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按《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是否具有实质性影响的标准是看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是否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如果存在则为有实质性影响,反之则否。从这一规定及相关说明来看,核算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企业对其在被投资单位可供分配利润中所占份额的可控制程度。当这种可控程度较高,投资企业有权按自己的意愿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取得投资收益、或有权否决一切不利于自己实际取得投资收益的决议时,则倾向于采用权益法,反之,则倾向于选用成本法。

显然,前述规定是不完善的,它并未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在投资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情况。实际上,在这一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即使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难以使其对被投资单位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被投资单位的盈亏及资产的受赠等行为仍会在实质上对其财务状况及相关指标产生影响。如果投资企业仍按前述规定选用成本法对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投资企业投放到相关长期股权投资上的那部分资产的运营状况将得不到充分的披露,进而极大地影响到投资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例如,我国大量上市公司即使盈利也从未进行过利润分配,这就使得许多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法人股东(投资企业)未能在其会计报表上反映出这部分投资的真实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使用权益法对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应是最优的选择。

三、应用过程的比较与分析

核算方法的应用过程就是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以及对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过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动具体包括取得税后利润、发生税后亏损。进行利润分配、接受实物捐赠、出现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产生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所谓股权投资差额则指取得股权的支出与其所代表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为借差,反之为贷差。无论何种差额,在投资企业个别会计报表上是不作直接反映的。

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化一般都不进行确认,只有在投资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收到利润(行业会计制度)或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时,投资企业才按实际收到的利润或应当收到的现金股利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股利”科目,贷

记“投资收益”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如被投资单位发生税后亏损,或无利可分的情况下,投资企业不作任何反映。当然,这种只认盈利不认亏损的做法对投资企业单个会计报表而言,是有停谨慎性原则的;另外,通过不同的法规对同一会计事项规定了不同的确认标准,不仅缺乏规范性,而且违背了可比性原则。

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前述相关变化均视同投资企业自己相应项目的变化,一旦被投资单位发生这些变化,投资企业就应进行恰当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被投资单位取得税后利润,投资企业应按其所占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被投资单位实际支付利润,投资企业应按实际收到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其它相关变化,投资企业应按其所占份额借记“长期投权投资”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在完全权益法下,不涉及到股权投资差额的分摊问题。股权投资差额为借差,投资企业应按本期的分摊额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按我国规定,分摊方法一般采用直接法,分摊年限借差不超过1o年,贷差不短于10年。

另外,如果涉及到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核算方法还会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产生影响。按财政部《合并会计报表的暂行规定》,母公司(投资企业,下同)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对子公司(被投资单位,下同)进行的股权投资必须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权益法才会涉及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问题。按规定,当母公司直接待有一子公司的股份比例很低的情况下,母公司对相关股权投资可用成本法进行核

算,该子公司一般也不属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若加上通过其它子公司间接持有该子公司的股份之和超过50%的情况下,母公司仍应将该子公司纳入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因而仍会涉及会计报表的合并问题,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需按权益法对该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权益法下则不存在这一过程。

四、应用结果的比较分析

篇2

一、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证券市场历来被看作“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投资者有必要对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运行变量给予关注。具体的影响因素优: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利率、汇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形势对证券市场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有时会引发证券价格的暴涨或暴跌,因此积极必须分析和防范这方面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

二、基本面分析

(一)行业分析

由于所处行业不同,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行行业分析,需要关注的是:行业本身所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对行业影响的力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行业的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及行业生命周期等。

根据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以及行业自身生命周期的特点,投资者应该选择那些对于经济周期敏感度不高的增长型行业和在生命周期中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行业。

(二)公司分析

对于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把握,具体还是要落实到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投资者需要了解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所占市场份额、财务状况、未来成长性等方面以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

1.公司基本面分析

具体包括:公司行业地位分析、公司经济区位分析、公司产品分析和公司经营战略与管理层分析。通过这些因素可以看出该公司在行业中的综合排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资源、主要产品的市场前景和盈利水平趋势,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的预测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

2.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财务分析是公司分析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其一段时间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缩影,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重要依据。财务指标的运用需要将其与行业平均水平、本公司历史水平进行比较,以分析变动趋势。

具体可分析如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基本面,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3.公司估值方法

进行公司估值的逻辑在于“价值决定价格”。上市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如市盈率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等);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如股利折现模型估值、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估值等)。

投资者在进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时,需要结合宏观、行业和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市场估值水平等各类信息,同时区别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可持续因素和不可持续因素,对上市公司作出客观、理性的价值评估。

三、技术面分析

通常,技术分析主要有:

(一)分时走势图

分时走势图是把股票市场的交易信息实时地用曲线在坐标图上加以显示的技术图形。分时走势图是股市现场交易的即时资料,通过分时走势图可以时刻掌握个股或大盘的变动情况,及时作出决策。

(二)K线理论初级

K线图有直观、立体感强、携带信息量大的特点,能充分显示股价趋势的强弱、买卖双方力量平衡的变化,预测后市走向较准确,是各类传播媒介、电脑实时分析系统应用较多的技术分析手段。通过K线图可以直观的反映股票的走势,便于投资者做出判断。

(三)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它是一项利用短期(常用为12日)移动平均线与长期(常用为26日)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聚合与分离状况,对买进、卖出时机作出研判的技术指标

(四)随机指标

随机指标综合了动量观念、强弱指标及移动平均线的优点,用来度量股价脱离价格正常范围的变异程度。

(五)相对强弱指标

相对强弱指标是一种通过特定时期内股价的变动情况计算市场买卖力量对比,来判断股票价格内部本质强弱、推测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的技术指标。

(六)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是一种价格趋势分析工具,它是一套完全靠观察得来的规律,可用以分析股市指数、价格的走势,它也是世界股市分析上运用最多,而又最难于了解和精通的分析工具。

该理论认为股票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展现出周期循环的特点,任何波动均有迹有循。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的波动预测价格未来的走势,在买卖策略上实施适用。

(七)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分析

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体现为下面两种情况:量价同向及量价背离。买气高涨,成交量自然放大;相反,投资者在人心动摇举棋不定,人气低迷时心灰意冷,成交量必定萎缩。成交量也是观察庄家大户动态的有效途径,成交量骤增,很可能是庄家在买进卖出。

四、股票投资操作技术研究

(一)仓位控制

仓位控制是控制风险的重要环节。仓位就是您股票投资账户中股票市值占帐户总值的比例,仓位控制基本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1.整体仓位控制

在比较明确的牛市(上涨市道),仓位可以加大到60-80%

在比较明确的熊市(下跌市道),仓位就应该控制在30%以下,捕捉可能的短线机会;

震荡的市道,仓位控制在40-50%左右,伺机加仓或者减仓。

以上的仓位比例仅供参考,同时强烈建议客户永远不要满仓。

2.其次是资金(股票)分配比例的分仓策略

通常有等份分配法和金字塔分配法两种。所谓等份分配法就是资金分为若干等份,买入一等份的股票,假如股票在买入后下跌到一定程度,再买入与上次相同数量的股票,依此类推以摊薄成本。而买入后假如上涨到一定程度则卖出一部分股票,再涨则再卖出一部分,直到等待下一次操作的机会来临。而金字塔分配法也是将资金分为若干份,假如股票在买入后下跌到一定程度再买入比上次数量多的股票,依此类推,假如上涨也是先卖出一部分,假如继续涨,则卖出更多的股票。这两种方法共同的特点是越跌越买,越涨越抛。究竟采取哪一种分配方法就要看投资者本人了,假如投资者对后市的判断比较有把握,则应采取等份分配法。股价处于箱体运动中也可采取等份分配法来博取差价。

3.第三是个股品种的分仓策略

确实有把握的,就该咬定一股不放松,如果把握不大,则应买入2—3只个股(买得太多对于管理和跟踪都不方便,况且绝大多数投资者资金量也不是很大),需要注意的是所买的几只股票应尽量避免买重复题材或相同板块的个股,因为具有重复题材或相同板块的股票都具有联动性,一只不涨,另外的也好不到哪去。

(二)止损

止损是风险控制、保存实力、避免全军覆灭的惨烈招数。因此可以通过审慎的选股、买卖和仓位控制技巧来提高投资的成功率,但市场上投资者可能会犯错误,甚至是经常犯错,犯错就要认错,并通过止损重整旗鼓。死不认错,甚至不停地向下补仓是熊市过程中亏损累累的主因。止损的方法大致如下:

1.定额止损法。就是指将亏损额设置为一个固定的比例,一旦亏损大于该比例就及时平仓。止损比例的设定是定额止损的关键。

2.技术止损法。它是将止损设置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剔除市场的随机波动之后,在关键的技术位设定止损单,从而避免亏损的进一步扩大。这一方法要求投资者有较强的技术分析能力和自制力,技术止损法相比前一种对投资者的要求更高一些,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模式。运用技术止损法,无非就是以小亏赌大盈。

3.无条件止损法。当市场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时,投资者应摒弃任何幻想,不计成本地杀出,以求保存实力择机再战。基本面的变化往往是难以扭转的,基本面恶化时,投资者应当机立断,砍仓出局。

4.止损的设定原则。一是要考虑趋势的变化,当趋势已从上升转为下跌或正处于下跌过程中时,就需要采取止损策略。二是要考虑投资者在什么趋势下交易。投资者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间结构中进行交易,是中长线、中线还是短线。也就是说,止损的原则是趋势而不是价格。

篇3

第二,成本法核算的问题。在旧会计准则规定下,企业在采取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一般情况下,除了被投资公司所发放的清算性股利与收回、减少、追加投资有所变化之外,其账面价值是保持不变的,所确认的企业投资收益总额只是反映了企业在被投资公司的累积净利润中所持有的分配额。企业有可能会在评估投资的报酬率时,因有部分股利未收到而导致出现低估的问题,投资分析活动因此受到影响。

第三,期末减值核算的问题。在确认企业的当期投资损失上,根据旧会计准则规范,其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就是当期投资损失。这种确认方法会带来一些问题:如难以判断与评估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投资价值(因其无明确的判断标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具有明显的主观性,等等。比如说,A公司的财务状况在近年来不断发生恶化,但与A公司关系密切的股东所做出的反应却是不同的,B公司和C公司均为A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均为10.5%,对于A公司的恶化财务状况,B公司对此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是100%,而C公司的投资减值准备只是计提了15%,两投资公司的投资减值准备差距之大,就会让人对A公司的可靠性产生怀疑。

篇4

一、股权投资所得税法规与相关会计准则的差异

除了《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外,有关股权投资的所得税法规主要有:《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新会计准则的和实施,有关会计理念的转换和会计方法的改变,使得会计标准与所得税税收法规的差异性也发生了变化。

(一)涉及初始投资成本计量的差异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计量,会计与所得税法规均在历史成本计量的基础上适度引入或采用公允价值。但由于以不同目标为导向,受不同原则的规范,两者又存在差异。

所得税法规对股权投资计税成本计量的规范,体现了公平征税、征扣对等的原则,也兼顾到纳税人的现金支付能力。对于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税收上规定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即只有在对有关非货币性资产的增值部分作为处置收益计入应纳税所得计征所得税的情况下,才允许将该项股权投资按照公允价值确定计税成本,于计算投资转让所得时从转让收入中扣除。同理,在企业合并业务中,被合并企业的股东以其持有的原被合并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旧股)交换合并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新股),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或其股东的对价中,如果除合并企业股权以外的现金、有价证券等资产所占比例不高于规定比例,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不视为出售旧股处理,无需为旧股增值缴纳所得税(主要考虑现金支付能力),但被合并企业的股东换得新股的成本,须以其所持旧股的成本为基础确定,不能按其公允价值作为计税成本,以避免只扣不征的现象发生,防止税款流失。上述对企业股权投资的资产增值转移等应税行为的规范,不仅适用于投资企业不同资产之间的增值转移,而且适用于被合并方与合并方之间的资产增值转移。

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计量,主要关注交易的实质及采用公允价值的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区分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受同一控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而采用不同的计量方式。如果交易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或者不具有商业实质,即使该项资产存在公允价值也可能不按公允价值进行交换,所以只能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或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基础。其他情况下一般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如果税收上所认定的股权投资计税成本(计税基础)与会计上所计量的初始投资成本(账面价值)不一致,在投资当时就会形成暂时性差异。

(二)投资持有期间的差异

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股权投资所得税税收规定与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的差异,其形成原因主要为采用权益法核算和计提减值准备。

1.涉及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的差异。

相关税法规定除税收上视同投资收回或确认发生损失之外,一般不允许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成本。但按照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对权益法的规范,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上述会计确认的收益,属于实施新会计准则而增加的多项收益之一,税收法规尚未明确应否纳税。但按照征扣对等原则,如果税收上认定属于应税收益,则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也应相应调增;如果税收上认定不属于应税收益,则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不能调增,此种情况会导致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产生暂时性差异。

2.涉及被投资单位利润及利润分配的差异。

对于被投资单位的股利分派,所得税法规基于对被投资单位法律主体独立性和投资企业现金支付能力的考虑,明确规定不论采取何种方法核算,被投资单位会计账务上实际进行利润分配处理时,投资企业应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被投资单位对投资方的分配支付额,如果超过被投资单位的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金而低于投资方的投资成本的,视为投资回收,应冲减投资成本。

与上述股权投资所得税规定相比较,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会计处理,与之基本接近,权益法的会计处理则与之存在明显区别。新会计准则中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的计量基础有所变化,要求投资企业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予以确认。但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的基本原则未改变,仍然强调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收益的享有权:按照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收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于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数,税收上不予确认,一方面导致当期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产生差异,需要作纳税调整;另一方面导致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产生未来(在被投资单位分配利润时)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

此种暂时性差异有其特殊性。如果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高于被投资单位的税率,该差异无须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即未来分得利润时无须缴纳所得税;如果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单位的税率,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以外,应还原为被投资单位税前收益后乘以双方税率差,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实际分得利润时缴纳所得税。但若该项收益在投资持有期间未分配,待投资处置清算时构成处置所得,则无论被投资单位所得税税率如何,均应按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补足应缴所得税额。在实务中,此项收益是采取利润分配形式还是作为转让所得处理,两者相比较,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有所不同,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纳税筹划。

3.涉及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差异。

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税收法规不允许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成本;但权益法下允许按照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资本公积,两者的区别导致暂时性差异的发生。由于此项资本公积在处置该项投资时视为资产价值实现而转入当期损益,故应按投资企业适用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4.涉及投资损失的差异。

对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经营亏损,税收法规出于不得重复抵扣的考虑,明确由被投资单位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企业不得调减其投资成本,也不得确认投资损失;权益法的会计规范基于充分反映投资企业应承担责任的信息披露要求,规定按照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净亏损的份额,确认投资损失并调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两者的区别导致暂时性差异的发生。

5.涉及投资减值损失的差异。

对于股权投资的减值损失,税收法规遵循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法规定(如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等)外,对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一定方法预计资产减值损失,同时抵减资产账面价值。两者对于资产减损的判断标准和确认时点不同,导致产生资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

(三)涉及股权投资处置的差异

所得税法规对于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的认定,是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会计上根据所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计量处置损益。两者对于处置损益的计量差异,应当在处置当期进行纳税调整。一般情况下,随着股权投资的处置,该项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均趋于零,该项投资以前确认的暂时性差异不复存在,与此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也应予以转销。

对于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按税收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如果清算处置发生的投资损失当年未能抵扣完,从所得税会计角度而言,即形成一项未来可抵扣的所得税利益,但其账面价值为零,于是在该项投资结束时又产生一项未来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

二、所得税法规与新会计准则的协调

(一)税收法规对税基的确定应更加清晰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145-02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上市公司的基本活动为对象,以上市公司对外公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财务报告、临时报告为主要信息来源,应用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和指标,对上市公司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债权人和社会其他财务主体决策提供依据。

一、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特点

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与非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不尽相同,具体情况如下:

1.公司财务报表具有公开性。我国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将其主要会计报表经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核后交证券管理机构向社会公布。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报告要附有查账报告书。

2.公司财务报表分析除了像非上市公司一样分析基本财务指标外,还要结合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对一些特殊指标进行分析。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现金流量等。

3.财务分析的主体更加多元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利益主体最多,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投资人、债权人、政府、职工、社会中介机构各利益主体为谋求其自身利益都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且要求不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公布离不开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以及经济咨询机构等。

4.为达到上市、配股、免于退市、虚假重组、炒作股价等目的对利润、财务指标的操纵更具有普遍性、方法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指标分析财务报表的性质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指标分析财务报表是根据统一规范编制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是根据统一规范编制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

它们包括:资产负责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等。

(一)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及主要指标分析

1.流动资产的分析典型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有价证券、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等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对货币资金质量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是否适当。如果企业的货币资金占资产规模过大,则可能意味着企业资金闲置,盈利能力弱,企业的管理人员生财无道;如果企业的货币资金占资产规模过小,不仅难以应付日常的业务开支,还有可能使企业丧失商业信誉,例如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支付到期的购货款。

(2)短期投资(有价证券)分析。短期投资分析,主要是进行以下内容的分析:一是注意企业是否计提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二是分析短期投资的构成。企业的短期投资包括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全权投资(如购买国库券)风险较小,股权投资(如股票投资)风险较大,如果企业短期投资数额较大,且股权投资占相当一部分比重,应注意该上市公司的风险。三是分析短期投资增减变动情况及原因。注意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利用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划分随意将长期投资结转为短期投资来“改善”流动比率。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改善”其流动比率,人为地将长期投资的一部分划入短期投资,粉饰报表。

(3)应收账款分析。上市公司把应收账款作为调节营业收入的工具被广泛利用。利用应收和应付款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增加应收账款来增加销售收入,如在本年虚开发票,同时增加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到次年又以诸如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名义将其冲回,使本年营业收入虚增。当然,如是为了隐藏部分收入,则可利用推迟开票,将营业收藏于预收账款之中。通过其他应收款虚增利润的常见方法主要是将已损失的资产转入其中,使亏损不体现出来。利用其他应付款则主要是隐藏利润,如将已实现的收益转入其中,使之不列入损益表之中。

(4)存货分析对存货的分析主要分析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存货的计价方法分析。存货的成本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动,因此大多数企业面临采用何种成本价格,来确定各存货的成本。由于采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在存货价格上涨或下跌时对上市公司的所得税、净收益现金流量有影响。企业外部分析者应关注上市公司存货计价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前后各期是否保持一致。如果上市公司存货计价方法发生变化,应关注其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理由的合理性。二是分析上市公司会计期末是否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提取存货跌价准备,以及计提的正确性。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上市公司某种库存商品,其可变现净值大大低于成本,而企业并未按规定提取存货跌价准备或者提取不正确,则导致存货账面价值高估,虚增企业当期利润。例如,秋林集团2002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 744.74万元,而在以前会计年度却未计提该准备,由此分析以前年度有虚增利润现象。

2.长期投资分析长期股权投资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长期投资的主要形式,对各项投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在实际中,即使某项投资质量下降,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一些企业却少提或不提,以虚增长期投资帐面价值和利润,对此财务分析人员应当进行调整。另外,分析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差额的处理是否恰当。由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年限决定企业计入当期投资收益的摊销金额的大小,所以企业股权投资差额摊销年限的选择会对上市公司的当期利润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财务分析人员应从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中,判断企业摊销年限和摊销金额确定是否合理,是否金额巨大、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如有以上情况,应予调整再作分析。

3.资产负债表指标比率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分析。上市公司能否及时偿付到期的流动负债,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企业后劲足,投资者对企业有信心,市盈率低表明市场不看好,企业增长潜力有限。但每股收益很小或亏损时,市盈率不会降至零,很高的市盈率也往往不说明任何问题,每股收益受净利影响而净利大小又与公司选用的会计政策有关。因此不同行业市盈率不尽相同,行业成熟市盈率普遍较低,新兴行业风险高、市盈率高,若股市受大股东操纵市盈率就很难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所以在对市盈率进行分析时应综合考虑行业因素和前后期变化因素,不能只看其数值高低。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100%。该指标实际反映企业所有者拥有资产实现收益的能力。企业净资产的主体是投资者,他们最关心企业净利润。企业债务利息作为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涉及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影响经营决策者,使之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以期取得最佳的收益。因此,净资产收益指标集中体现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综合排序中,该指标居于首位。

(三) 上市公司的筹资行为和投资行为

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及主要指标分析在资本市场日益完善的条件下,上市公司的筹资行为和投资行为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无论是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当局,还是外部投资者,都逐渐意识到现金流量信息更能反映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和现实的支持能力,它是公司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理财资源,也是投资者(股东)做出正确决策的信息资源。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2)上市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分析;(3)上市公司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4)上市公司收益品质分析。

三、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分析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中,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净现金流量、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等几个综合性财务指标是投资者十分重视的股海航标。有些遭受惨痛损失的投资者说是财务指标误导了他们。客观地说应该是被“误导”的投资者没有学会如何分析和使用这些“股海航标”,不知道在这些简单的财务指标后面还隐藏着十分复杂的内容和十分深奥的道理。

(一)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之因

了解财务报表数据的局限性有许多投资者可能不知道,即使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被发表无保留意见、无解释段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这主要是由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财务报表严格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法规编制而成,这只说明这些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合乎规范的,并不保证它能准确反映公司的客观实际。(2)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比如,上市公司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中,不同账龄、不同项目的债权具有不同的风险,其实际价值也就不相同,但财务报表并不能全面反映这些情况。

(二)财务报告信息组合分析方法的重点

通过财务报告信息进行组合分析,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投资者应该对各种信息进行组合分析,而不能停留在单项信息或主要财务指标数值表面上。财务报告信息组合分析方法的重点主要有:(1)数值与经营相结合;(2)总数与结构相结合;(3)增减与同化相结合;(4)亮点与隐患相结合。

篇6

随着调控的不断深入,行业的洗牌如火如荼地进行,企业之间的并购和重组不可避免。对此,冯科结合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和吉利收购沃尔沃等案例分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并购模式,从企业并购的动机、分类以及战略制定的角度详细讲解了并购重组过程中的步骤。课堂上,冯科还从企业的财务运作出发,对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从技术层面讲解了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以及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

调控高压下,资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畅通的融资渠道成为优秀企业的标志。近年来,PE等融资模式获得了很快的发展。何小锋为同学们讲述了PE的兴起以及在国外的兴盛,并为开发商提出了合理性使用PE的建议。

何小锋认为,PE的最高境界是好人好事好制度的结合。从历史角度看,PE的收益率大于股票市场指数,但PE投资大、时间长、难退出和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大大增加了其投资风险。即使如此,何小锋仍然认为PE是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他介绍说,PE在英国提供了8%的就业机会,并且过去5年的就业增长率高达9%。

虽然PE前景诱人,但何小锋同时指出,PE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投后服务”,也就是说,PE要为所投资企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国际上PE除了为所投资公司提供资金外,还提供包括战略指引、融资服务和行业联系以及招募管理人才等多种延伸服务。何小锋指出,这才是PE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PE的兴盛说明投资型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在中国,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中国优秀PE的收益率大大超过国外。但何小锋认为,这种趋势很快就会过去,正常利润才是大势所趋,未来将会稳定保持约25家优秀的PE管理团为投资者提供40%以上的年投资回报。但目前,国内的PE存在概念混乱、市场化专业化定位模糊等问题。

篇7

一、财务分析在股票投资中的作用

财务分析的作用从不同角度来看是不同的。从财务分析的服务对象上看,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内部经营者、管理者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等也有重要作用。

(一)了解企业过去与现状,合理判断投资价值

财务报表相关信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情况,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在投资决策时,投资者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正确评价企业的过去以及现状,通过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全面了解目标企业,进而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动对股价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最终作出投资的决策。

(二)科学预测企业前景,降低投资风险

财务分析在股票投资中的作用,不仅是正确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企业过去与现状的分析与评价,可以科学合理预测企业发展前景,降低投资风险。尤其对于长线投资者,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否在未来具有持续性以及稳定性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正确分析与评价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趋势的把握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

二、财务分析在股票投资中的具体应用

(一)考察会计报表

1.重组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对利润的贡献方式来划分,企业的资产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经营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经营性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业债权;投资性资产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在“其他应收款项”“预收款项”中被子公司占用的部分,这部分在报表上一般表现为母公司与合并报表的差额。

通过分析资产结构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模式。有学者将企业的盈利模式分为三类:经营主导型、投资主导型、经营与投资并重型。

一般来说,对于着重内部发展、经营主导的企业,经营性资产比重很大,投资性资产比重较少。经营性资产对应利润表的核心利润;核心利润对应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企业要争取良好的发展前景,就应该不断增加经营性资产规模、优化经营性资产结构,通过经营性资产的合理利用,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也可以适当进行经营性资产置换,增强与其他资产组合后的增值潜力等。

对于通过外部扩张来寻求协同效应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投资主导型企业,主要资产有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项、长期股权投资,而存货、固定资产、商业债权等常规经营性资产很少。对于投资主导型企业,我们重点关注控制性投资。企业的控制性投资就是被投资者的经营性资产。要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就应该不断优化投资性资产结构,及时处置盈利能力较弱的资产,以改善其投资结构。对于这类投资者,应该主要关注:一是公司披露的“资本运作”情况,看清公司资金的流向;二是关注资金的来源,查看公司现金流量表及辅助说明,避免资金来源不明的情况;三是要关注合并报表,考察公司投资的总体盈利状况和现金流状况。

通过分析资产结构还可以看出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战略决定了公司资产的结构,从资产结构也能反映一个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在年报中会披露董事会报告,一般会提及公司报告期内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投资者通过阅读年报了解公司的战略,通过资产结构分析,搞清楚公司的发展战略,深入分析公司是否面临重大风险。

2.分层认识利润表。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考察企业盈利能力首先要观察利润表。利润表大致分为五层:第一,毛利,即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反映产品的初始盈利能力。第二,核心利润,核心利润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核心利润等于毛利减营业税金及附加再减去三项期间费用。第三,营业利润,包括非传统经营活动带来的利润,如投资收益等。第四,利润总额,即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营业外收支净额。第五,净利润,即利润总额减去企业所得税额。

通过分层认识利润表可以看到核心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构成了一个企业净利润的三大支柱。

观察一个企业,特别是经营主导型的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重点关注两个指标:一个是毛利率;另一个是核心利润率。

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态势。如果该行业具有较高的毛利率,一般表明行业具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或存在行业垄断;相反,如果一个行业平均毛利率较低,那么该行业的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分散。同理,从微观来看,如果一个企业在同行内具有较高的毛利率,则表明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类企业或者是某种商品、服务的提供方,或者是大众具有持续需求的商品或服务的提供方与低成本的购买方的统一体。

核心利润率等于核心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该指标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是产品竞争力对企业业绩贡献的反映。对于经营型企业来说,核心利润应该在利润中占绝对比重,并且呈上升态势,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其核心利润率应该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水平。

3.关注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是检验利润质量的试金石。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实现价值创造的现金流入主要靠经营活动现金的流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代表了企业自我造血能力,是进行股票投资分析的重点关注项目。

第一,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核心利润相比较。根据经验数据,一个比较好的情况是,在存货周转率超过2次的情况下,核心利润要产生相当于自身规模的1.2~1.5倍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如果存货周转次数小于2次,要考虑经营周期的影响。第二,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放在整个产业环境中去考虑,即考虑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关系的影响,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围绕“存货”进行的采购付款、销售回款的正常性。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举例来说,如果公司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本期发生共计10亿元(期初与期末差额),表明本期共占用供应商资金10亿元,公司预付账款本期发生5亿元,表明本期供应商占用企业资金5亿元,如果这种情况能够持续的话,从10亿元对应5亿元来看,企业对供应商的付款安排上有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当然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情况的持续性。同理,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企业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的科目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举例来说,如果公司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本期发生共计20亿元,表明客户占用资金20亿元,预收资金本期发生共计5亿元,表明占用客户资金5亿元,假设本年销售收入200亿元,用15亿元的差额带来200亿元的销售收入,这样的结果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对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关注流出量,从投资流出可以看到企业的战略。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投资类科目,“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代表企业对内扩大再生产的步伐。“投资支付的现金”的规模表明企业对外扩张的步伐,从两者结构的分布和趋势就可以观察到企业的战略调整信息。

(二)分析关键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其中比率分析法因为计算简单、可比性强等优点在投资分析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投资者主要关心的是投资的保值增值能力、投资风险等。从这个角度看主要的比率有:毛利率、核心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净利率、市盈率、每股股利、股利发放率等。

1.每股收益和市盈率。每股收益的基本含义是指每股普通股所能分摊到的净收益额。这一指标与普通股股东的利益关系极大(赵晋,2000),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关键指标。投资者选择股票时一定要关注每股收益的大小。

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率称为市盈率,反映了普通股的市场价格与当期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市盈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该指标反映了股票市价是否具有市场认可度,一般情况下,市盈率高,市场认可度高。把多个企业的股票价格与收益比率进行比较,并结合对其所属行业的经营前景的了解,可以作为选择投资目标的参考(赵晋,2000)。

另一方面要注意,市盈率如果太高,表明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偏离本身价值越大,如果企业业绩不能持续增长,投资风险就会越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市盈率达到50倍就具有完全风险。所以在选择股票时选择业绩优良的股票,市盈率应该在30倍以下。为了弥补市盈率的缺点,可以观察企业市销率、市净率指标。

篇8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很多股民认为,净利润率为正,并且比同期增长那么公司的经营就好,从盈利能力的角度该公司就值得投资。那么股民的这种观念是否正确呢,我们又如何正确使用该指标呢?

一、净利润指标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又称销售净利润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其中:净利润=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净利润指标由:经营业绩、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益三部分组成。

二、净利润指标的分析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营业能力的关键,该指标能够反映每1元营业收入能够带来的利润是多少,表明营业收入的收益水平。如果该比率越高则表明企业销售的收入不仅能够补偿销售成本,并且能够将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都相应得弥补,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该比率企业一方面积极扩大销售,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成本和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投资者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营业利润率越大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

(二)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包括两个方面:1.实现的投资收益也就是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等收人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收益。2.没有实现的投资收益,也就是在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时候,通过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投资收益的情况。

在第一种情况下企业的投资收益是已经实现的,但是注意投资收益的多少本身不是由企业决定的,当行情较好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如果行情变差,那么企业的投资收益也会随之变差。在2007年股市牛气冲冲的情况下,企业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下,只要被投资企业实现了盈利,不管是否分给投资者,该投资者都可以按照投资比例将被投资者的盈利作为投资收益。虽然没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却能够在报表上表现为投资收益,但是这种利润是没有实现的,不能对企业产生实际的效益。

我们当看到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超过其营业收入,其中不乏上市公司投资收益高出其营业收入数百倍的情况下,应该加以警觉,因为对大多数投资公司来说,投资并非主营业务,不能反映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能力,但是一些上市公司的确依靠投资收益粉饰利润幅影响公司利润、掩盖主营业务真实收益外,投资收益最大的危险在于其不稳定性,让企业的利润忽高忽低。

(三)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正常经营活动以外的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虽然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从企业主体来考虑,同样带来收入或形成企业的支出,也是增加或减少利润的因素,对企业的利润总额及净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这些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少量的营业外收入没有什么意义,但对利润影响很大的巨额营业外收入多数来自于资产重组、大股东捐赠、政府补助等,因此称其为横财,不可持续。

三、利用净利润指标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一般包括资产处置损益,政府一次性补贴,一次性投资损益,减值准备的转回,营业外损益等等,这些数据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所以影响的净利润要加以区别。

(二)公司管理费用的异动,一般来说管理费用会慢慢的平稳的增长,假如一下子大幅度波动,那么就说明有问题,不是操纵利润就是管理上有问题,产能的扩张一般来说也不会大幅度增加管理费用。

(三)应收账款,如果一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在增加或者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速度、平均应收账龄在增加,这往往是公司要出问题的先兆。

美国一家著名的软件公司,把某一软件产品卖给客户,按照协议,只要该客户每年向软件公司支付一笔使用费,就可以在未来很多年里使用该软件。这家软件公司在进行财务处理时,却把未来的软件使用费全部折现处理为当年的收入,把根本还没有收到的未来收入列为应收账款。这种做法是前面提到的所谓“提前计算收入法”,有欺诈投资者之嫌,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就是利润的产生伴随着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

国内一些上市公司经常在年底搞突击销售,最后几天的每天销售额是平时的几十倍,造成大批的应收账款,投资者对这样依靠大量应收账款而实现的收入要格外警觉。

四、结语

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净利润率指标只是反映了企业综合的盈利能力,但是该指标有可能被上市公司加以利用,通过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项目来粉饰,让投资者认为企业的经营能力良好,所以投资者应该剔除这些不经常发生的因素,还原企业的经营本来面貌,正确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研判。

参考文献:

篇9

(一)风险投资的定义

风险投资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危险的高科技项目及其产品开发领域,以期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过程中获得资本收益的一种独特的投资活动。由于风险投资是一种将资金投向风险较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创以谋求高收益的特殊商业性活动。它有以下四个特点:

1、由风险投资人周而复始地进行风险投资。

2、以股权投资方式,积极参与投资事业,不仅投入资金还提供咨询帮助并协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

3、它是一种长期性、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与股票、基金、国库券等投资方式相比,风险投资的长期回报率可以达到20%左右。但这种高回报率是建立在高风险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具备驾驭风险的能力。

4、它的目的是追求投资的股权早日收回,而不是以控制被投资公司所有权为目的。

5、风险投资不只是一种投融资体系,而且是一种集资通、企业管理、科技与试产品的开发等诸多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二)风险投资的构成要素

风险投资是由风险资本、风险投资人、投资对象、投资期限、投资目的和投资方式六要素构成的。

1、风险资本

风险资本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的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投入这些企业。

2、风险投资人

风险投资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风险资本家:他们是向其他企业投资的企业家,与其他风险投资人一样,他们通过投资来获得利润,但不同的是风险资本家所投出的资本全部归其自身所有,而不是受托管理的资本。

(2)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的种类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公司通过风险投资基金来进行投资,这些基金一般以有限合伙制为组织形式。

(3)产业附属投资公司:这类投资公司往往是一些非金融性实业公司下属的独立风险投资机构,他们代表母公司的利益进行投资。这类投资人通常主要将资金投向一些特定的行业。和传统风险投资一样,产业附属投资公司也同样要对被投资企业递交的投资建议书进行评估,深入企业作尽职调查并期待得到较高的回报。

(4)天使投资人:这类投资人通常投资于非常年轻的公司以帮助这些公司迅速运营。在风险投资领域,“天使投资人”这个词指的是企业家的第一批投资人,这些投资人在公司产品和业务成型之前就把资金投入进来。

3、投资目的

风险投资虽然是一种股权投资,但投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企业的所有权,不是为了控股,更不是为了经营企业,而是通过投资和提供增值服务把投资企业作大,然后通过公开上市、兼并收购或其它方式退出,在产权流动中实现投资回报。

4、投资期限

风险投资人帮助企业成长,但他们最终寻求渠道将投资撤出,以实现增值。风险资本从投入被投资企业起到撤出投资为止所间隔的时间长短就称为风险投资的投资期限。作为股权投资的一种,风险投资的期限一般较长。其中,创业期的风险投资通常在7-10年内进入成熟期,而后续投资大多只有几年的期限。

5、投资对象

风险投资的产业领域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以美国为例,1992年对电脑和软件的投资占27%;其次是医疗保健产业,占17%;再次是通信产业,占14%;生物科技产业占10%.

6、投资方式

从投资性质看,风险投资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投资,二是提供贷款或贷款担保,三是提供一部分贷款或担保资金同时投入一部分风险资本购买被投资企业的股权。但不管是哪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人一般都附带提供增值服务。

风险投资还有两种不同的进入方式:第一种是将风险资本分期分批投入被投资企业,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既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又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第二种是一次性投入,这种方式不常见,一般风险资本家和天使投资人可能采取这种方式,一次投入后,很难也不愿提供后续资金支持。

(三)风险投资的发展及意义

,在世界范围内风险投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风险投资发展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或地区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活能力的高低,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该国和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最好的例子是美国,1964年美国与发展公司(AmericanResearchAndDevelopmentCoporation简称ARD)的建立,正式标志着风险投资登上舞台,美国在其高科技企业的推动下,缔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神话,引发了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同时也开创了“新经济”。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风险投资本身也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最早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受我国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对风险投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风险投资主体来看,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已呈多元化格局;从行业发展的环境来看,政府、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介入,为风险投资行业的运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从风险投资运作方式看,国内形成了许多运作模式,为探索有特色的风险投资,正进行着积极的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风险投资的财务运作研究和以完善和规范风险投资的实际经营运作,有利于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

综上所述:发展风险投资,有利于我国企业制度的建立。发展风险投资,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体系的质量水平,支持了整个中最先进的部分,有利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风险投资,有利于增加大量就业机会。发展风险投资,有利于受风险投资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研究开发事业,增加我国研究开发资金的来源,弥补政府科技投入的不足,增强了本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发展风险投资,培育了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都已经成为新技术革命中的生力军。发展风险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的需要。

二、风险投资财务运作

风险投资一般不控股风险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不直接干预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依靠风险投资家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广泛的信息渠道为风险企业提供指导,协助创业家使风险企业快速成长。风险投资的主要收益来源不是风险企业的利润分配,而是投资的资本收益即选择合适的退出渠道,通过转让或出售风险投资家手中所持有的风险企业的股票来实现其投资收益。风险投资的发展要有投资、融资和退出的结合。

风险投资的财务运作包括筹集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决策、投资管理和风险投资的退出四个过程。

(一)筹集风险资本

风险资本,即风险投资资金,指用于高科技创业,高科技产品或项目开发的高风险资金。筹集风险投资资金是风险投资企业进行运作的第一步,风险资金的筹集方式受风险资金来源主体的影响和制约。筹集的难易、快慢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状况、风险投资企业的过往业绩在同行业中的声誉和从业经验等因素。风险资本是权益资本,其投入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企业的所有权,而是投资对象的高增长高收益,因此其筹集方式主要是私募。就一般的风险投资公司所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而言,风险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私募方式进行,即以私下的方式向机构投资者,大企业和富有家庭进行筹集,风险投资企业可以先向从前合作过的投资者募集资金,因为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可以降低由于信息缺乏而导致的成本,同时也节约了时间,其次,风险投资企业,还得向可能的潜在投资者及其咨询者游说,以尽可能扩大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增加稳定性。因为风险投资基金一般都进行长期投资,是作为长期资本的,一旦投资者中途撤出资金将对基金造成很大的压力。

由于我国正处于风险投资的初始阶段,我国的风险投资的法规还不健全,公募的筹资方式还不宜,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易形成非法集资。

政府的直接参与也可以大大推动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政府政策性资金投入一般包括政府政策性贷款和直接的财政投资。从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政府在发展风险投资时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虽然这种政策性资金投入在风险筹集的资金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它却能起到引导投资的推动作用。例如,美国政府在1985年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局(SBA),并建立SBIC.它直接受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管辖,并可从后者得到低息贷款。此外,SBIC还享受一些税收上的优惠。1958-1963年,美国约有692个公司注册为SBIC,共筹集私有权益资本4.64亿美元。与此相比,ARD在它建立的头13年共筹集了740万美元。

从其它筹资渠道上看,风险投资家难以通过商业贷款这种金融渠道从传统商业银行筹集到风险资本。因为首先传统商业银行一般仅提供借贷资本,其次,传统商业银行投放资金强调安全性、流动性、风险承受低且大多数还需要抵押或担保。

(二)风险投资决策

风险投资,主要以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项目或企业投资为对象。因此,对企业或项目价值进行与评价是不可少的,有利于对项目的选择。目前,项目投资分析评价指标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贴现指标,即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主要包括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另一类是非贴现的指标,即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收益率等。但是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中的绝大多数的项目为公司或企业或是一个可以独立运作的研制或经营实体,因此在运用这些指标时就要把项目放在一个企业的高度来整体、系统地考虑其相关因素对投资的影响。

对投资进行评价的第一步就是确定现金流量。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的最基本原则是: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投资一个项目,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最终目的是看其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量以保证每年的投资收益以及资本退出时的高收益。在实际分析评价中,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折旧=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其中:税率为所得税率,收入为现销收入,付现成本为需用现金支付的成本。计算营业现金流量的重要意义在于:营业现金为企业的最主要的一项现金流量,只有在短期内,就能产生足够的营业现金流量的项目,才是真正的具有高成长性的项目,才属于风险投资的对象。

1、常用的贴现现金流量分析评价有以下三种:

(1)净现值法

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减去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的差额。即把所有现金流入流出都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然后求差额。如净现值为正数,即贴现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该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就大于预定的贴现率;如净现值为零,即贴现后的现金流入等于现金流出,该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就与预定的贴现率相当;如净现值为负数,即贴现后的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该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就小于预定的贴现率。

现金流出量主要为风险投资公司对项目的投资款,包括初始投资及其分阶段的后续投资款,现金流入量主要为投资后项目自身产生的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PV为净现值;

贴现率i应采用风险投资公司规定的最低收益率;

年限n应为从投资之日起至拟定退出之日止;

Ik第K年的现金流入量;

Ok第K年的现金流出量。

净现值为正数且大,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而言项目可行;为零时或稍大于零则需要结合其它情况判断是否值得投资;为负数时通常不可取。与净现值相对的还有是现值指数,只不过是将差数变成比值来确定投资可行度,净现值反映的是投资的效益,而现值指数则反映的是投资的效率。

(2)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贴现率,或者称为使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其是根据项目的现金流量计算的是项目自身的投资报酬率,其准确性直接取决于投资项目现金流量数据的准确性。即使下式相等的i:

式中各因素的含义同净现值,其判断标准是项目自身的报酬率要超过风险投资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3)投资回收期法

回收期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其表示收回投资所需要的年限。贴现的投资回收期分析法就是直接利用净现值法的公式,改变其条件而进行计算分析,使净现值等于零时的个数就是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使NPV等于零时的N点,即项目的投资全部收回,现金流入等于流出,只要超过N就可以获得超额收益,此期间越短就越符合风险投资的规则,但至于短的标准的回收期的判定则需要或投资公司的投资人员有一定的经验和。

篇10

A股是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市场于1990年成立。

(B)

B股  B

B股是中国大陆公司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外币交易。B股场于1992年建立,2001年2月19日前,仅限外国投资者买卖。2001年2月19日后,B股市场对国内投资者开放。

保证金 

在证券市场融资购买证券时,投资者所需缴纳的自备款。

贝塔 

贝塔一项用以衡量一种股票价格的变动与整个股票市场整体变动的相关性的指标。

承销商 

承销商向公司担保所筹集资金会及时到位,不足部分由承销商负担。

(C)

初次公开发行 

指私人公司首次在公开市场发行股票从而成为公众公司的行为。首次公开发行目的是为快速成长的新公司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本。首次发行的股票一般由一家或数家投资银行购入,然后,由其分销给广大投资者。

除权 

除权报价的股票赋予出售者保留分享公司新发股票的权利。

除息 

除息出售的股票赋予出售者保留即期红利的权利。

创业板市场 

也称二板市场,是上市标准较低、为中小创新公司融资的股票市场。

重组 

包括股份分拆、合并、资本缩减(部分偿还)以及名称改变。

(D)

到期日 

所有未行权期权或权证的期满日。

到期收益率 

考虑基于面值的价格折扣或者价格升溢时,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如果债券以折扣价格出售,该收益率大于当前收益率;如果债券以升溢价格出售,该收益率小于当前收益率。

低押债券 

指公司以设备、财产或其他不动产作为抵押权所担保发行的债券。抵押品的价值不一定等于债券的价值。

断路器 

当市场下跌达到一定幅度时,证券及商品交易所采取的暂停股票和股指期货交易的措施,下跌幅度通常是依据特定一段时间内下降的百分比。例如,根据纽约证券交易所在1998年春季引入的新断路器,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0%、20%和30%时,股票交易暂停。纽约证券交易所在1月、4月、7月和10月的第一天对规定的下降点数水平进行季度调整。断路器最早是在1987年 “黑色星期一”后采用的,1989年市场暴跌后又进行了修订。断路器的规定经常变化,但通常都包括暂停交易和对股指期货交易的价格变动限制。断路器的目的是通过重新平衡买卖订单来防止市场急剧下跌。

对冲基金

此类基金有别于共同基金,被富有的个人和机构用于实施进取型策略,包括卖空、杠杆操作、程序交易、互换交易、套利交易和衍生品交易。法律规定每个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应少于100人,因此一般情况下,对冲基金的最小交易额限定为100万美元。

(E)

二板市场 

见创业板市场

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是股票或债券的交易场所。多数证券的交易活动都在二级市场进行。

(F)

法人股 

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可经营的资产向公司非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分拆 

指公司通过发行新公司的股票,将公司分支机构或部门从公司中拆离出去的行为。母公司股东按原来持股数量比例获得新公司的股票,总价值基本不变。

分散化投资 

将资金同时投资于不同类型证券和不同领域公司股票的行为。

封闭式基金

基金的一种,发行的基金单位数目是固定的,通常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与开放式基金不同的是,封闭式基金不持续地创造和赎回基金单位。人们通常认为封闭式基金经理对利润的追逐动力不如开放式基金经理(因为开放式基金经理必须吸引和留住基金投资者),所以封闭式基金通常是按净资产值的一个折扣进行交易。

(G)

公司行为 

公司行为是由公司实体实施的措施,其目的是赋予公司某类证券的持有者以某种资格,例如优惠认股权分配、红利分配、股息和其他报酬支付、或回购计划中的出价。

公司治理 

描述权利与责任在公司各参与方之间,特别是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分配方式的术语。

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投资基金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设立后,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基金规模不固定的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股份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

股票交易所

一个有组织的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会员经纪商在证券交易所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报单交易提供集中的供求方面的撮合。

股票认购权发行 

公司股东购买该公司新股份的优先权利,购买价格通常低于市场价格。

股权 

在股票市场的范畴内,股权与股票是同义词,它们有别于公债和债券等债务性证券,都表示对一家公司的部分所有权。在工商业领域,股权表示有关方对工商实体财产的全部权益,贷款人和债权人拥有“特别股权”,而所有人拥有“剩余部分”的股权。

股权收益 

在进行股权投资分析时,需要计算公司对股东的股权回报。股东的股权通常不包括无形资产(如公司信誉),计算股东权益时要在总资产中减去总负债和无形资产部分。股权收益=(税后利润/股东权益)*100%。

股息率 

以占股票最后销售价格的百分数表示的年度股息,该指标是投资收益率的简化形式。

固定资产 

不易转化为现金的资产,如住宅、退休金等。

关联公司

通过分支机构的股权来控制一家公司和被一家公司控制的公司。

关联公司

如果在两家公司之间存在某种类型的安排,则可以称这家公司与另一家有关联。当一家公司持有另一家的股份时,它们也可以被称为关联公司。

柜台市场 

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广泛市场。柜台市场证券公司大多通过电话联系而完成交易,在交易中一般充当做市商或经纪人的角色。

国际证监会组织

是国际间各证券管理机构所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其宗旨是:通过交流信息,促进全球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各成员组织协同制定共同的准则,建立国际证券业的有效监管机制,以保证证券市场的公正有效;共同遏制跨国不法交易,促进交易安全。

国际证券交易所联盟 

见世界交易所联盟

国有股 

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国有股不能在股市交易。

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

合并

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整合成为一个单独的经济体。

红筹股 

在香港注册、上市并由大陆控股的中资公司。

红股

公司向现有股东发行的免费的额外股票,通常按照事先制定的比例按股东持有股份数发行。

红利 

股东所获得的公司部分净利润分配。通常,红利表示为每股一定金额数

互换交易

根据一定条款,在一定时间,参与者在支付方式方面的交换。最普通的交换方式是利率互换,参与者一方同意支付一个固定的利率以换取对方一种可调整的利率支付方式。

换手率 

以百分比衡量的一年内股票的成交量占股票总数的比例。以样本总体的性质不同有不同的指标类型,如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的总换手率、基于某单个股票发行数量的换手率、基于某机构持有组合的换手率。

回购 

公司将自己发行的股票或债券购回。回购的目的包括利用闲置现金,提高每股盈利,提高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获得股票以便用于员工股票期权计划或退休金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也被称为公司回购。

会员

是指经国家有权部门批准设立、具有法人资格、依法可从事证券交易及相关业务并取得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会籍的境内证券经营机构。

(J)

基本面分析

股票价值的基本面分析要素涉及所分析企业的销售、收益和资产。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分析要素包括销售、资产、收益、产品或服务、市场和管理。对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研究,则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利率、失业、存货、储蓄等内容。

基金资产净值

投资基金资产净值指的是基金投资组合资产的总市值减去基金的总负债以及其他成本费用后的净值。

基准风险/基本风险

在期货交易中,基准风险指的是因为期货合约的价格变动与合约的基础金融工具或商品的价格变动不能保持完全一致而带来的风险。

集合竞价 

指通过收集订单,然后在特定时间按单一价格执行订单的交易形式。

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或图表分析)指针对市场价格行为的行情预测分析。技术分析主要研究市场(或股票)的供求关系。技术分析师通过对价格的运动规律、成交量、变化模式等的研究,并以图线的形式反映这些指标的运动特征,来试图估计当前市场行为的可能效果或者某证券的未来供求状况。

价差 

某证券当前的买入与卖出价之间的价格差异。

交易所交易基金

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投资基金,它兼具股票和管理基金的某些特征。

较现值不利 

指买入期权的执行价格高于基础证券的现时价格,或卖出期权的执行价格低于基础证券的现时价格。就执行而言对买方是不利的情况。

较现值有利 

指当买入选择权的执行价格低于基础证券的现时市场价格,或卖出选择权的执行价格高于基础证券的现时价格,期权就处于较现值有利状态。期权的内在价格等于较现值有利额。

接管收购 

当公司或个人希望取得某公司的控制权时,会向公司股东开出一个每股的价码。通常这种出价会附带有一个开价有效条件,规定接管的最小股份数量和一个特定的时期。

金边债券

由蓝筹股公司发行的高等级债券,因投资者对其利息支付有充分的信心而得名。

金融期货

以金融工具为基础的期货合约。在美国,基础金融工具包括美国政府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和其他与利息有关的证券发行、货币和股票市场指数。

经济增加值

对一家公司而言,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收益减资本金的机会成本。该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一家公司在给定的时期内价值增加的多少。

(k)

开放式基金 

基金的一种,可以根据需要持续创造新的基金单位。当基金管理层认为基金规模太大时,开放式基金也可停止发行基金单位。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按基金净值购买基金单位,并可随时按照现行市场价进行赎回,市场价可能高于或低于投资者当时购买基金单位的价格。

看跌期权 

一份买卖合约,合约持有者有权在到期前按规定的价格卖出规定数量的股份。

可转换债券

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价格转化为一定数量普通股的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为投资者提供了高于普通股的收入同时又比普通债券有更高升值潜力的投资工具。

(L)

蓝筹股

蓝筹股指的是那些在行业景气和不景气时都能够有能力赚取利润,同时风险较小的公司的股票,蓝筹股的价格通常较高。

累积投票制

一种选举公司董事的投票制度。股东将其股份数与投票选举的董事职位数相乘得到其选票,他可将全部选票投给一位董事或在所选择的一组董事中分配。例如,一位拥有10股股票的股东名义上可以将其10张选票投给董事会12位提名人的每一位,这样他就拥有了120张选票。根据累积投票制的原则,他可以将120 (10x12)张选票全部投给一位提名人,也可以给2位提名人每人投60票,给3位提名人每位投40票,或其他任何一种他所愿意的分配方式。在美国,部分州已将累积投票制写入公司法,并且,这一制度已在多数州得到执行。

连续竞价 

指通过直接连续撮合买卖订单来形成交易价格的交易形式。

零股交易

在证券交易中,交易数量低于交易单位者(如100股)。

零息债券 

一种在到期前不支付利息的债券,该债券的发行价格为其赎回价格的一个折扣值。

流动比率 

一种衡量流动性的方法。该指标显示的是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偿还次数

流动负债 

按要求或一年内应清偿的债务。在公司的年度报告中,这一指标表明公司在12个月内应偿付的债务数额。对公司而言,通常是指一年期的欠款和应付帐款。

流动性

篇11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47-03

一、前言

2011年底,我国GDP超过47万亿,排名世界第二。按照中国企业登记管理部门的初步统计,基本符合上市、改制条件的大型企业与中小公司已达到约12万家,如果按照10%的的比例计算,则会有上万家企业在未来发行上市。若每年按500家企业上市的速度计算,则中国新股发行市场还将有20年的快速增长期。

面对庞大的新股发行市场,以及我国中小板、特别是2009年10月创业板的开通,创业投资企业的数量在近几年也得到了飞速增长。截至2010年末,全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共632家,较上年增长31.67%。资产规模达1502.89亿元(不含承诺资本额),同比增长54.30%。由创投机构主导的投资活动也相当活跃,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1年完成募集的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共有235只,刷新2010年最高历史纪录;披露募集金额的221支基金共计募集388.58亿美元,较2010年涨幅达40.7%;发生投资交易695起,披露金额共计投资275.97亿美元。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一只不容忽视和不可或缺的力量。而准确的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并成功投资则是创业投资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企业价值评估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对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和估算;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运用财务理论、模型与方法,将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依据其拥有或占有的全部资产状况和整体获利能力,充分考虑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背景,对企业整体的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综合性评估。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

企业价值评估可以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的需要;是投资分析、战略分析等的重要前提。通过对企业价值的准确评估,才能做出科学的投资与融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价值。

相对创业投资企业来说,企业价值评估是确定投资价格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投资行为进行之前的必备工作。通过合理的投资价格才能确保创业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上市后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在这里,企业价值并非是指其反映历史成本的账面价值,而是指能反映未来经营收益的市场价值。

决定企业价值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采用相对科学的评估方法来对企业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有十几种。但总的说来,根据《国际价值评估准则》公司价值评估主要有成本法(也称资产基础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也称折现法)三种,这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三大基本方法。而针对创业投资企业来说,应用较多的方法主要为收益法(现金流折现法)和市场法中的市盈率(PE)模型。其中市盈率模型是在预测被投资企业未来收益的基础上, 根据合理的市盈率来评估被投资企业的价值,即为本文探讨的主要估价方法。

三、市盈率(PE)财务模型

(一)市盈率的概念

市盈率,英文名为Price-earnings ratio,公式表述为

P/Eratio=■

其意为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内,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例。通常用于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同一或类似行业的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运用市盈率模型评估企业价值需要有一个较为成熟、完善的证券交易市场,在国外该方法的应用已较为成熟。

市盈率模型估值法实质为市场法中的可比企业法或称为参考企业比较法对该指标的应用。可比企业法是指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的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其利用的指标包括PE、PEG、PB、PS和EV/EBITDA等。而目前国内企业在IPO过程中,相对创业投资企业,应用最多的就是PE估值法。

PE在公司估值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把股票价格与公司盈利联系在一起;指标易于计算并容易得到;可作为公司其他一些特征,如风险性与成长性的代表;更能够反映市场中投资者对公司的看法。但最后一点也可以是PE的一个弱点,如某一行业的股票价值被高估,那么使用该行业公司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将会导致估价错误。

(二)模型的应用及案例

1.应用的基本步骤。市盈率模型公式可以表述为:

被评估企业价值=同类型公司平均市盈率×被评估企业每股收益。

结合市盈率自身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应用该模型的重点是取得平均市盈率和预测被评估企业合理的净利润。

篇12

摘 要: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形式的潜亏。潜亏是财务报表失真的重要影响因素,部分企业经营者出于各种目的,在会计核算上做文章,通过虚增收入,少计成本费用,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从而塑造企业的良好财务形象。因此,关注潜亏形成的原因,提出防范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潜亏;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91-02

收稿日期:2015-03-12

作者简介:田伟(1979-),女,湖北襄阳人,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潜亏即企业的潜在或亏损,是企业财务账面没有反应出来,但实际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和资产损失,这种少计费用的行为就是潜亏。

一、潜亏的常见表现形式

1、虚增收入、成本结转不实

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如不按照制度的规定,在不具备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况下自行确认收入,或故意少结转成本,那么由此会形成潜亏。

2、应收款项长期无法收回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济交易事项往来频繁,为扩大收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赊销事项时有发生。老账未清,又增新账,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越来越大,企业如未按会计法规充分计提坏账准备,将是潜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他应收款核算中,挂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下的名目繁多,企业如不及时清理,本应计入费用的事项却作为资产长期挂账,如职工借出备用金不及时报销,在财务账面反应为资产,而实际上应为费用。

3、存货价值存在跌价可能

企业原材料的采购量没有较好的依照生产计划进行,造成原材料的积压浪费,或因材料保管不善造成无法使用或盘亏,产成品滞销积压,造成跌价或无销路,企业为追求短期的利润指标,未及时调整存货的账面价值,都会形成潜亏。

4、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规范

每个企业特别是大型生产企业,存在大量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应按规定计提折旧,合理划分折旧年限,并按一贯性原则选择合理的折旧计提方法。有些企业根据想要达到的利润指标随意设定大额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这对利润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另外,资产管理比较混乱,账实不符,已盘亏资产不及时进行核销,损失未计入当期损益,也会影响利润。

5、长期股权投资已无价值

有些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对象因经营管理不善连续亏损,扭亏无望,甚至成为无人员、无资产、无经营的“三无企业”,投资作为资产的价值已经丧失,但在账面上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从而形成潜亏。有些企业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对于有实质控制权的企业,因被投资企业账面亏损,影响总体利润,擅自不进行报表合并,这样也形成了潜亏。

6、资金损失风险

资金拆借、担保是企业间生产经营过程中常见的经济行为,数额往往非常巨大,一旦欠款企业资不抵债或信誉不良,借出资金将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这往往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关系到企业生存。担保行为也同样会产生潜亏,一旦被担保方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担保方将会承担连带责任。

7、价差等政策性风险

对于具有国家计划需求性质的产品生产企业,如军需装备,在未取得批复价格的情况下,以计划价或协议价计算销售收入,最终批复价如低于入账价值,就会形成潜亏。部分专项费用超支挂账,后期无法取得国家经费来源,也会形成大额潜亏。

二、潜亏形成原因

造成潜亏的原因有很多,会计基础核算、经营管理各方面都有可能造成企业潜亏。潜亏对企业发展的危害是很大的,特别是巨额潜亏一旦发生将耗费企业数年的时间进行消化,使企业背负沉重的包袱。潜亏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级机关或集团经营考核指标下达不合理,现阶段考核指标主要集中在利润指标上,对企业偿债能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没有进行全面的考核,企业经营者为完成考核任务或争取眼前利益,指使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意图通过不规范的会计核算故意隐藏潜亏,调节成本费用,粉饰会计报表。

2、外部监督处罚不力。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企业潜亏没有相应的监督处罚机制,助长了企业经营者蓄意隐瞒潜亏的行为。

3、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不够,专业技术基础不扎实。比如有些会计从业人员不熟悉会计准则,在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的情况下确认营业收入。部分企业销售人员未完成个人销售任务,将产品销售给有不良信誉评价的客户,有些甚至是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客户,款项实际很难收到,会计人员认为产品已发出并开具了销货发票即可确认收入。有些会计人员在会计事物处理上随意性较大,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界限不清,如长期负债的利息,要根据款项的具体用途计入当期损益或资本化。

4、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如在存货方面,采购人员对原材料的采购量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过量采购使原材料大量积压,后期不再符合生产需要,导致原材料跌价;仓库保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各类存货疏于管理,特别是易腐蚀的存货未配备专用的保管设施,致使存货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未建立良好的资产管理制度,年底不进行彻底的资产清查,部分资产账实不符,也未及时按程序进行核销。

5、重大决策失误。对外投资属于企业的重大决策事项,有些企业没有完善的投资决策制度,经营者盲目决策,事前不进行充分的尽职调研并形成可行性评估报告,被投资企业或项目没有发展前景,打不开销路,或建设周期过长,投入资金量过大,超出企业融资能力,使资金链断裂;有的对被投资企业疏于管控,使企业由盛转衰,回天无力。基于上述原因,有些企业在账面反映为大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上被投资企业即将破产或清算,形成潜亏。

企业的潜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会计核算将它计不计入当期损益,它实际上已经占用了企业的资金,成为了企业的包袱,越不处理,包袱就越来越大。

三、潜亏的处理

对于清理出来的潜亏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国家政策性支持,通过一定的审核程序,冲减所有者权益;一种是由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加以消化,潜亏计入当期损益,虽然企业一时难以承受,但在所得税缴纳方面取得了实惠,同时企业自身责任感得到了增强,通过不断的创造利润实现发展,国有资产也实现了保值增值。

四、如何有效的避免潜亏

1、加强会计基础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养。注重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及职业操守的提升,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不做假账,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资产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备用金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比如备用金管理制度,可对备用金借款期限、借款金额加以限定,对于长期挂账不报销的借款人员可采取有效措施限其整改;又如成本管理制度,应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正确分配,如实结转产品销售成本。二是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监控,对具有实质性控制权的下属企业委派综合素质过硬的财务总监,并定期对财务总监进行考核。三是重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审计中所发现的审计问题,加以整改并积极采纳内部审计提出的审计建议。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应涵盖采购、销售、资金管理、工程项目、投资、并购等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投资管理,需从投资管理制度建设及职责分工、投资论证与决策、投资合同管理、投资日常管理、投资处置、投资分析与报告等关键点加以控制,以达到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反映投资业务、防范投资风险、投资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等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制度的良好执行也是避免潜亏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结束语

潜亏在很多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对企业自身发展及外部经济运行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潜亏的存在使企业虚增资产、利润,不能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投资者可能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银行可能会放出大量的不良贷款,虚假利润分配可能会使国有资产转移至私人。杜绝潜亏是每个企业的必修之课。

篇13

一、收益现值法的基本模型

收益现值法又称收益还原法、收益本金化法。收益现值法是把被评估无形资产剩余寿命期间内的预期未来收益,按照一定的贴现率折成现值,从而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价格的方法。基本原理是根据被评估资产未来能够为资产使用方带来的收益高低确定资产的价值。对于一项无形资产而言,使用该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越高,其价值就越大,这正充分体现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原理。

(一)应用收益现值法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

收益现值法是将评估对象的预期周期性的收益,折算成现在价值的一种方法,这里有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买主在购买该项资产时,支付的现款绝不会多于该项资产(或与其具有相同风险因素的相似资产)的预期收益的现值。

此外,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时,对于被评估资产来说还需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1.具有独立的能够连续获得预期收益的能力

被评估资产一般须具有独立的创收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地获得预期的收益;对于虽然不能独立创收的资产,但若能够通过一定方式,计算其为总收益所单独发挥的作用,亦可运用收益现值法先评出总资产的现值,然后按照该项资产对总收益额贡献的大小或比率,间接计算出其价值。

例如,某企业不但拥有专利技术,而且有驰名商标等无形资产,显然专利技术以及驰名商标必须与其它有形资产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地生产、制造并销售产品,才能获得预期收益。在评估这家企业的无形资产时,可以首先运用收益现值法评出整体企业总的现值,然后使用重置成本法或者现行市价法评出各类有形资产的现值,其差额即为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现值。这种间接计算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也叫割差法。但若不能单独计算该企业某项专利技术及驰名商标等多项无形资产分别对总收益所做出的贡献大小或比重,则无法利用收益法评出各项无形资产的现值。

2.未来收益能够以货币计量

被评估资产的未来收益,必须能够用金额来计算。如一项海水淡化的专有技术,应用后肯定能为社会带来长期收益,但如果这种社会效益无法用货币金额来衡量,就不宜用收益现值法对该项专有技术进行评估。

3.未来收益应充分考虑风险收益

在未来收益中包含多少风险收益,应该是可以计算的。这里所谈的收益都是一个期望值,是买者认为到期就能够实现的价值(至于能否实现,则是另一回事,因为期间存在风险、安全等不确定因素),风险收益越大,对于买主的吸引力就越大。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条件之外,在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资产评估时,还应强调评估对象是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产。只有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其预期收益、风险收益才是真实的。但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尚待完善,企业经营受非经营性因素影响较大,因而预测预期收益往往有一定的困难。

(二)收益现值法的评估模型

收益现值法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的实质,即是将未来收益转化成资产现值,而将其现值作为待评估资产的重估价值,其基本理论公式可表述为:

式中,V: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

Rt:使用该无形资产第t年所获得的增加预期收益

r:折现率

t:年份

目前,无形资产评估收益现值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模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1.超额收益法

资产之所以有价值,关键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销售收入和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超额收益。超额收益法就是将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的超过社会平均收益水平或行业平均收益水平(或称机会收益)以上的收益(超额收益)折现为现值之和。用超额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各因素同式(1-1)。

2.收益分成法

收益分成法的理论基础是技术资产对总收益的贡献率,即技术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它对总收益的贡献。由于无形资产作用的模糊性,因此要估算和确定某项无形资产的收益相当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实践中一般采用收益分成法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即先估算全部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总收益或净收益,再确定分成率,从而估算出无形资产产生的收益,折算成现值,即为无形资产的价值。这也是目前国内和国际技术交易中常用的一种实用方法。

分成率既可以根据销售收入计算,也可以根据销售利润计算,因此:

无形资产的收益额=销售利润×销售利润的分成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的分成率

收益分成法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通常,专利技术、非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革新速度很快,经营期限大于30年的情况很少,所以后两种方法在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中很少应用。

二、收益现值法中各参数的确定

(一)无形资产收益额的确定

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科学合理地预测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是提高评估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利润总额、净利润、净现金流量是现有的三种收益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在无形资产评估的实践中,预期收益通常采用两种表现方式: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

以净现金流量为标准计算资产收益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在我国,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评估实务中一般还是较多地采用净利润。

1.净利润

净利润即税后利润,相当于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后的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所得税率) (2-1)

其中,利润总额的定义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得税前全部利润的数额。按现行财会制度,则有:

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2)

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的全部收入;产品销售成本是产品生产成本与销售费用之和;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利息支出等;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按现行税法所规定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三项内容。

增值税=(销售收入-抵扣额)×增值税税率(2-3)

其中,增值税税率按现行规定为17%。

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金×规定税率(2-4)

城市维护建设税实行差别税率。企业在城市市区者规定税率为7%;在县城、镇者为5%;不在上述地区者为1%。教育费附加,一般按增值税金的3%交纳。所得税率为33%。

2.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资金活动结果。在数额上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差额。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2-5)

净现金流量有营运型和投资型两类。

(1)营运型净现金流量是对现有企业的常规经营情况下的现金流入、流出活动的描述。一般用于企业资产的整体评估,有时也用于无形资产的整体评估和单项评估。其公式如下:

营运型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追加投资 (2-6)

(2)投资型净现金流量是对拟新建、扩建、改建的企业,在建设期、投产期和达产期整个寿命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描述。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型净现金流量=投资型净现金流入量-投资型净现金流出量

投资型净现金流入量=销售收入+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产回收

投资型净现金流出量=固定资产投资+注入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特种基金(2-7)

技术资产评估中最常选用的是投资型净现金流量。这一指标,按照资金来源可分为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自有资金现金流量、国内和国外投资现金流量。在评估实务中,因评估的是技术资产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利后的归属,所以一般用全部投资的净现金流量作为预期收益额。

(二)无形资产折现率的确定

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根据这一特性,折现率的定义为: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即将未来一定时期的预期收益折合成现时价值的比率。

显然,在应用收益现值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折现率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参数。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收益率越高,说明单位资产的增值率越高,现时需要对资产的投资就比较低。折现率的微小差异,会带来评估数值巨大的差异。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折现率一般可以分为两类:股权投资回报率和全投资回报率。股权投资回报率多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CAPM)估算。该种折现率需要与针对所有者权益的现金流匹配使用。CAPM模型为:

R=Rt+β(Rm-Rt)(2-8)

式中:R:投资报酬率

Rf:无风险报酬率,一般取长期债券的利息率

Rm:市场的期望报酬率,即证券市场广泛证券收益率

β:反映一项具体投资相对于证券市场广泛证券的易变系数,即:一定时期个股指数变化与股市总指数变化之比。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还不是很强,信息披露机制相对不完善,所以在我国评估实践中较少应用这个模型。

2.资金加权成本(WACC)

全投资回报率通常采用资金加权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ofCapital,WACC)。该种折现率应该与针对全投资或称无负债的现金流匹配使用。

下面将参考国际通行的折现率估算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给出一种适合中国实际的全投资回报率的估算方法。

(1)选取对比公司

由于被评估企业多是非上市公司,无法直接估算其加权资金成本,所以,应在上市公司中寻找一些在主营业务范围和资产规模均相当或相近的上市公司作为对比公司,通过估算对比公司的加权资金成本来估算被评估企业的加权资金成本。在选取对比公司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对比公司需要与被评估公司主营业务以及经营情况相同或相近。

②对比公司的资产规模要尽量与被评估企业相当。

③对比公司股票已有一定时间的上市历史,并且发行在外的股票品种单一。

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有限,且上市公司所涉及的行业也有一定限度,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尽量选取符合条件或靠近条件的,然后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也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选取数据时,参考有一定上市历史的公司,主要是将来计算Beta值时,有足够多的历史交易数据,这样统计精度相对较高。

(2)计算对比公司的加权资金成本

在计算加权资金回报率时,第一步需要分别计算截至评估基准日,股权资金回报率和利用公开的数据计算债权资金回报率。第二步,计算加权平均股权回报率和债权回报率。

股权回报率的确定(利用修正的CAPM模型):

Re=Rr+β(Rm-Rr)+hRs (2-9)

其中:Re:股权资金回报率

Rr:无风险的投资回报率

Rm:市场超额风险收益率

Rs:小公司超额风险收益率

考虑小公司超额风险收益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在国内选取对比公司时,资产规模通常远大于被对比公司,因此需要进行资产规模比较。

①确定无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可以采用长期国债的收益率。

②确定股权风险收益率。股权风险收益率是投资者投资股票市场所期望的、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部分。目前,我们一般选取上证综指或深证成指的两个平均收益率作为股权风险收益率。(上证综指:算术平均年收益率33.2%,几何平均年收益率24.3%;深证成指:算术平均年收益率39.2%,几何平均年收益率19.4%。)

(3)确定对比公司的股票市场风险系数

参考美国计算β值的方法,或直接参考、使用有关财务咨询公司的β数据。

(4)计算小公司超额收益率

一般认为投资者期望的投资回报率与其需要承担的投资风险相关,承担的投资风险越高,期望的投资回报率就会越高。公司的规模与投资风险大小是有直接关系的,公司资产规模小,投资风险就会增加,反之,公司资产规模大,投资风险就会减小。

国际知名的财务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研究得出:公司资产规模与期望投资回报率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Re=17.074%-2.7%×log(A)(2-10)

Re:投资回报率

A :公司总资产账面值

(5)确定被评估企业的折现率

折现率的确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评估者应根据该项无形资产的功能、投资条件、收益获得的可能性条件和形成概率等因素科学地测算出其适合的折现率(可参照对比公司加权资金成本的平均值或中间值等)。另外,折现率的口径应与无形资产收益额的口径保持一致。

(三)收益年限的确定

在资产评估实践中,预计和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收益期限,可使用下列方法:

1.法律合同、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与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2.法律无规定有效期,企业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受益年限确定。

3.法律和企业合同或申请书均未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

可按预计受益期限确定,预计受益期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或与同类资产比较得出。

同时应该注意,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应比它们的法定保护期短得多。这是因为无形资产要受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无形资产的更新速度和周期异常加快,使其有效期限也越来越短。

(四)分成率的确定

国内目前的无形资产评估利润分成率多采用惯例及统计数据,经专家评估得出。分成率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技术的贡献率,即利润分享原则。由于技术资产必须与其他有形资产有机结合才能创造收益,在评估过程中,技术类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利润一般无法单独评估测算,通常采用从技术运作后企业形成的净利润中分成的办法进行评估测算。因此,合理的分成率是评估技术资产价值的又一重要参数。

1.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选择两种不同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比较,一种是运用普通生产技术或企业原有技术进行经营,一种是运用转让的无形资产进行经营。后者的利润大于前者的利润差额,就是投资于无形资产所带来的追加利润,测算各年度追加利润现值的权重,求出无形资产寿命期间追加利润占利润的比重,即评估的利润分成率。

边际分析法的步骤是:

(1)对无形资产边际贡献因素进行分析:开辟新市场,垄断加价的因素,消耗量的降低,低廉材料取代,成本费用降低,产品结构优化,质量改进,功能费用降低,成本销售收入率提高等。

(2)测算无形资产寿命期间的利润总额及追加利润总额,并折现。

(3)按利润总额现值和追加利润总额现值计算利润分成率。

利润分成率=∑追加利润现值/∑利润总额现值 (2-11)

2.约当投资分析法

很多情况下,追加收益不仅是无形资产带来的,而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形资产是高度密集的知识智能资产,可采用在成本的基础上附加相应的成本利润率,折算成约当投资的方法来计算利润分成率。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分成率α=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购买方约当投资+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

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无形资产重置成本×(1+适用成本利润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