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体系建设

德育体系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体系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德育体系建设

篇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学业与社会经验的丰富,逐步开始确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外国文化的移入、就业形势的严峻等因素影响,造成大学生价值体系建立的复杂性与多维性,

甚至出现了价值困惑。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价值困惑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白面书生”了,而是与社会进行信息、能量、物质交流的“准社会人”。尚未成熟的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不能理性地分析其本质和发展趋势,产生了价值观的困惑。

1.大学“学什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认知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接受一定的信息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乱的,在建构认知体系时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响。大学是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体系的黄金时期,因而必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均与中学截然不同,中学的目标极为明确——那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感觉。而且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2.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是一个古老却不断翻新的话题,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目的何在的问题。人生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所事事地终其一生。如今,这个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急促加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不知道人活着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他们原以为读到大学,怎么也会混个一官半职,月薪在几千元之上。这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如果不是这样那活的就没意思,也没面子见“江东父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所以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是困惑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难题。

3.人生“信什么”?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生的航标。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信仰,就不会有明确的生活方向。因而,信仰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起到中坚作用的精神力量。但是许多大学生不明白自己到底该信仰什么,不知道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理与金钱到底哪个是自己该追求的,奋斗和命运到底哪个是自己该相信的。而且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到底到哪里寻找真理,到哪里赚更多的钱的实际问题。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是奋斗得来的,还是命中注定的。所有这些问题使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4.做人标准“是什么”?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时刻都在激励人、监督人、规范人、提升人。正是有这样那样不同做人的标准,才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有各不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现代社会为大学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大多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加之大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判断和认识信息的方法和结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断地、反复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使他们难以确立正确的、合理的做人标准。

二、促进德育建设,重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1.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校明确了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价值取向,还要搞清楚如何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的问题,即要探讨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优化融合的基本要求。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特别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举国上下贯彻落实《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的契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转贴于 2.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

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就要使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德育的最佳载体,这是由其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就其内容而言,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沉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

3.突出高校德育建设的主导功能

新时期高校德育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权,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4.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教师文化素质、校园文化理念,三者合一的协调教育

“素质是指人们由先天察赋与后天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的,是人们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它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和心理体格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身的结构要素。其中主体要素,主要指校园的师生,师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或影响着新一代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校园文化中的客体要素,主要指校园中的文体环境,是师生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理念成为大学师生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高校办学的灵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校园文化理念,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全面发展。

5.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

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强调的是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环境影响作用。优良、高雅的文化品味,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生活和学习,有益于促进人才的成长。“近朱者赤”,大学生置身其中,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与感染,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而残缺不全的校园文化培养出来的人也必定残缺不全。

当代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主课堂(第一课堂),这是培育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主阵地;二是辅课堂(第二课堂),这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阵地;三是社会课堂(第三课堂),即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在校园文化指导和统领下,三堂合的高校德育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己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6.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三场共振的场域教育

高校德育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努力。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后勤工作、网络建设及高校学生的党团组织等工作,都应朝着培养合格人才的既定目标而奋斗。实践证明,许多高校加强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的综合教育管理,齐抓共管,使之三位一体,形成一股合力,其德育效果特别突出。

最后,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原则。贴近实际,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贴近生活,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深入到大学生现实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举办一些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讲座等形式,将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灌输到他们心中,并内化为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贴近大学生,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针对大学生关心的思想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或方式进行疏通引导,努力提高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力之.先进文化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篇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学业与社会经验的丰富,逐步开始确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外国文化的移入、就业形势的严峻等因素影响,造成大学生价值体系建立的复杂性与多维性,甚至出现了价值困惑。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价值困惑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白面书生”了,而是与社会进行信息、能量、物质交流的“准社会人”。尚未成熟的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不能理性地分析其本质和发展趋势,产生了价值观的困惑。

1.大学“学什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认知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接受一定的信息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乱的,在建构认知体系时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响。大学是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体系的黄金时期,因而必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均与中学截然不同,中学的目标极为明确——那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感觉。而且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2.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是一个古老却不断翻新的话题,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目的何在的问题。人生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所事事地终其一生。如今,这个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急促加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不知道人活着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他们原以为读到大学,怎么也会混个一官半职,月薪在几千元之上。这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如果不是这样那活的就没意思,也没面子见“江东父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所以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是困惑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难题。

3.人生“信什么”?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生的航标。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信仰,就不会有明确的生活方向。因而,信仰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起到中坚作用的精神力量。但是许多大学生不明白自己到底该信仰什么,不知道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理与金钱到底哪个是自己该追求的,奋斗和命运到底哪个是自己该相信的。而且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到底到哪里寻找真理,到哪里赚更多的钱的实际问题。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是奋斗得来的,还是命中注定的。所有这些问题使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4.做人标准“是什么”?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时刻都在激励人、监督人、规范人、提升人。正是有这样那样不同做人的标准,才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有各不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现代社会为大学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大多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加之大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判断和认识信息的方法和结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断地、反复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使他们难以确立正确的、合理的做人标准。

二、促进德育建设,重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1.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校明确了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价值取向,还要搞清楚如何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的问题,即要探讨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优化融合的基本要求。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特别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举国上下贯彻落实《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的契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2.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

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就要使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德育的最佳载体,这是由其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就其内容而言,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沉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

3.突出高校德育建设的主导功能

新时期高校德育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权,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4.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教师文化素质、校园文化理念,三者合一的协调教育

“素质是指人们由先天察赋与后天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的,是人们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它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和心理体格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身的结构要素。其中主体要素,主要指校园的师生,师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或影响着新一代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校园文化中的客体要素,主要指校园中的文体环境,是师生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理念成为大学师生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高校办学的灵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校园文化理念,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全面发展。

5.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

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强调的是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环境影响作用。优良、高雅的文化品味,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生活和学习,有益于促进人才的成长。“近朱者赤”,大学生置身其中,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与感染,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而残缺不全的校园文化培养出来的人也必定残缺不全。公务员之

家当代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主课堂(第一课堂),这是培育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主阵地;二是辅课堂(第二课堂),这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阵地;三是社会课堂(第三课堂),即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在校园文化指导和统领下,三堂合的高校德育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己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6.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三场共振的场域教育

高校德育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努力。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后勤工作、网络建设及高校学生的党团组织等工作,都应朝着培养合格人才的既定目标而奋斗。实践证明,许多高校加强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的综合教育管理,齐抓共管,使之三位一体,形成一股合力,其德育效果特别突出。

最后,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原则。贴近实际,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贴近生活,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深入到大学生现实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举办一些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讲座等形式,将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灌输到他们心中,并内化为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贴近大学生,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针对大学生关心的思想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或方式进行疏通引导,努力提高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力之.先进文化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篇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39-03

【作者简介】许振华,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德育与教育管理。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显性指标,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观测:一是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规模数量、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相适应;二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通道是否有效形成;三是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格与质量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十二五”以来,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其中包括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现代学徒制、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等。这些制度设计与重大举措,引领和推动了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各地各职业院校围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统筹协调、培养模式以及价值取向诸方面的差异,学校在实施中产生了不少困惑,本文择其重点略作思考与探讨。

一、江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在数量、结构和纵向衔接等方面存在问题

从2013年始,江苏推出了“3+3”“4+2”“3+4”“3+2”分段培养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以此为逐步调整与扩大应用性本专科院校政策上的导向,并为应用性本专科院校提供生源储备。同时,建立中高、中本、专本衔接通道,破除职校生成长的“天花板”,探索区别于高中后的“一贯制、分段式、双证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以来,有三个显性的矛盾影响了项目推进。一是高校热情不高,原因不仅是这一模式占用原校招生指标,分段式培养与高中后入学的学生考量标准也不同,教学管理难度增大,质量尺度难以把控。二是试点项目所选专业的合理性与适切度有待提高。2016年江苏省公布了616个试点项目,其中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390项,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96项,高职院校与本科“3+2”分段培养105项,高职院校与本科联合培养25项,计划数近24000人,再加上前三年入学的学生,总量已逾100000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在专业设置及选择上,绝大多数牵头的高职院校并未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与可行性分析,这种“定制培养模式”对地方产业的需求、项目数量与结构等缺乏预判。三是分段培养的人才方案、转段考核要求以及过程性的质量控制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落实,尤其是“3+3”模式,随意性比较大。

(二)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与现行中高职学程模式的兼容管理问题

从2015年始,江苏省中高职学历教育由原来的“2+1”和“4+1”学程模式分别调整为“2.5+0.5”和“4.5+0.5”学程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亦进行了相应调整,即学生顶岗实习由原来的一年缩短为半年,且在第五学期必须参加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这是刚性要求,其目的是强化对学生文化基础、专业知识的诊断。而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采取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贯制和分段实施相对独立的方式,与前者在教材选用、教学安排以及考核要求等方面难以融合。如“3+4”的学生要参加对口单招考试,其他试点项目学生要参加高职院校的转段考核等。另外,现代学徒制、中外联合办学等也是各具特点,培养机制、模式、考核要求和工学结合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等不同办学形式在中高职学程模式的框架下难以并轨运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宏观上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多向性,提出分类管理、合理兼容的可行性指导意见。

(三)学业水平测试的价值取向、标准制定和统筹安排问题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学习的职业精神,促进职业学校学生形成较高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以及职业发展能力,省教育厅于2014年12月下发了《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2015年开始试点,2016年正式实施。这里涉及三个关键词:“全省”“学测”“制度”。可以这样理解,全省统一组织,运用学测手段进行教学诊断,通过制度形式予以保障。但从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和人才培养多元化发展的角度审视,有以下问题值得探讨。首先,现代职教体系的特征是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如上述的现代学徒制、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等,但在统一的学测制度下可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其次,用学测这种手段对基础差异较大、专业类别不同、学校基础条件不一的学生进行教学诊断与甄别,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值得商榷。第三,学测标准的制定与结果的使用很难准确把握,A、B、C、D四个等级对毕业、升学和就业究竟起什么效用(文件中只对升学有定性描述)等,还需进行深入探究。

(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的瓶颈问题

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这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2015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确定了全国165家单位(17个城市、8家企业、100所高职院校、27所中职学校、13家行业)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这种“双主体、双导师、双身份、工学交替深度融合”的升级版学徒制,行业企业协同职业院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统筹协调招生与招工、学习与工作、教学与实践、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管理。运行一年来,在现有环境下有三大难题亟待破解。一是地方政府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扶持政策、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奖励保障措施尚未出台,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以及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责任难以落到实处。二是大多数企业由于对未来市场变化的预判和企业发展需求缺少比较清晰的规划,特别是新学徒制的实施区别于顶岗实习,需要学生在多个岗位进行锻炼,企业在人力、财力上投入成本较高,热情不高,缺少动力。三是双导师制难以形成。受制于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学校与企业都面临着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以及双方的责任和待遇等方面的新y题。此外,“双证融通”也有不少环节值得研究。

二、江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策略

仔细研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及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我们不难发现,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其中对政府及各级部门提出的目标、任务及要求是比较明晰的。作为职教大省,江苏在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过程中先行先试责无旁贷,但必须理性思考,科学设计,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一)研制职教体系三级考量指标

当下,江苏正处于GDP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时增长的发展阶段,科学研究表明,这个阶段应该实施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教育结构。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109号),在此基础上,应尽快形成有依据、可操作的省、市、区(县)三级考量指标,通过大数据、时间表、路线图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核心指标(例如职业院校的数量、规模、布局、层次、发展定位以及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等)进行科学的设计。要着力统筹与整合职教资源,扭转职业院校多头管理、专业建设重复、同质化办学以及财力重复投资的倾向。要进一步规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形式、范围,明确入学条件、转段要求、证书发放等方面的政策,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通知》(苏教职〔2014〕2号)精神。同时,为实现人才分段培养的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省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教育部的支持,对高校并轨招生和质量监控要加以引导,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

(二)建立“政校企”三方联动机制

鲁昕曾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概括为三个要素: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政府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导者,行业企业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力量,学校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不难理解,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应该由地方政府牵头,有效搭建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平台,建立常态化的对话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企业的活力与积极性,尽快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要建立校企合作的常设管理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职教集团、教育联盟和政府督察的职能效应。否则,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将难以真正开展,产教融合将难以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供需结构性的矛盾、校企合作的短期行为将难以根本改变。

(三)形成多种模式兼容的评价体系

篇4

TB30-4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的性质、使用性能、制备与加工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以及对材料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学科。材料科学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呈现出与工程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作为基础学科,单纯的注重培养专业素质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逐步实行和迅速发展,高等院校的相关材料专业也从课程教育体系、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该体系应树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案,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从而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

本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院校改革的相关经验,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课程体系建设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应符合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树立以素质为前提,知识为载体,能力是关键的新型人才观。还要把各类材料和相关的合成技术以及分析测试技术当做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真正形成“大学科”,才能满足社会和时展的要求。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体系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体系,占总学分的45%。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工具性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获取知识的能力。

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等课程,占总学分的6%。专业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技术知识。

专业核心课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点组成部分,密切围绕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松柚茫即可以突出学科专业的共同特点又可以体现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核心课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设计与制备、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七大课程,占总学分的14%。充分体现了“大材料”学科的共同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更有效的掌握专业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的科学素质、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3.专业选修课。按照二级学科设置专业选修课,占总学分的13%。主要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干课程,和金属材料的主干课程。学生通过选修这类课程,可以在掌握“大材料”学科共同知识的基础上,对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也能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还开设了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材料成型加工工艺与设备和一些特色选修课,使核心课程得到深化,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包括各种素质类课程和任选课程,占总学分的8%。这类课程开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学生的人文主义和经济管理等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及实习等。实验设计是理论教学知识的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主要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材料性能实验室、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室、毕业实习等。占总学分的14%。

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材料和工程专业的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应掌握材料现代测试技术与研究方法,并且要具备从事各种材料合成制备、性能与结构分析研究、新材料开发及应用的能力。以深化课程基础实验教学、加强综合实验能力训练、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构建课程基本知识-专业综合-设计创新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课程基本知识实验教学体系服务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是独立于专业理论课程平台的实验教学,包括课程设计、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设计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是为学生自主设计创新服务的平台实验教学。[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平台实验室下设材料制备实验室、材料成分测试实验室、材料组织结构分析实验室、材料物理性能表征实验室、材料计算机模拟实验室,形成了即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实验教学体系。这种实验教学体系不但能够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需要,也为材料综合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创造了条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安排了专门的时间来进行材料设计与制备实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能够熟练掌握材料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对材料设计与制备、成分与结构分析、性能表征等也有了全面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材料的设计思路与研究方法。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实验题目,为了获得性能达标的各种材料,设计出较合理的制备工艺制度,利用平台实验室进行材料制备,从而了解材料制备方法、工艺、设备性能与操作方法。利用材料成分测试实验室、材料组织结构分析实验室、材料物理性能表征实验室对所制备的材料成品各种无力性能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实验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

篇5

[作者简介]张仲兵(1973- ),男,四川长宁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武晓平(1974- ),女,四川泸州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08-03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需要通过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来优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纲要》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体系应具备的三大特征:一是职业教育应当采取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以适应经济转型需要,实现教学、科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目标;二是高职院校应统筹发展脱产教育与在职教育;三是高职院校应强调与中职教育的无缝衔接,以突破既有职教培养层次的局限,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协调。在建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受外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等多方因素的制约,《纲要》目标未能顺畅实现。高职院校有必要深入探讨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稳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制约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系统失范

办学理念对构建高职教育体系、规范高职教育实践起到了宏观指导作用,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较短,管理者对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认知水平较低,在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暴露出若干背离教育规律的问题。

1.高职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失衡。这导致了科学主义盛行而人本主义式微,注重高职教育的功利化导向而忽视教化育人的社会功能,从而削弱了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摒弃了高职教育应肩负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责任,将高职教育的内涵简化为谋生教育,并以此为理念来设置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估教学成果。学生难以迅速从人文素养课程学习中获得个人收益,是导致高职教育异化的主要原因。高职毕业生在功利化导向下所掌握的具体技术能力将随着技术进步而贬值,而人文素养的匮乏将使其缺乏跟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而降低其在未来职场竞争的能力,削弱其长远的社会价值。

2.内闭式办学理念制约高职教育与时俱进的能力。我国高职院校诞生于大一统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下,公办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至今仍从属于地方党政系统,其员工则接受参公形式的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系统的内闭型模式固然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制度化运作效率,但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为产业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突破传统的内闭式办学理念,转而树立以学生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开放式办学理念,以强化校企合作水平的方式来确保高职教育内容与实业界对技能人才的要求相一致,而上述要求恰是当前高职院校的能力瓶颈。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人才需求市场的动态跟踪能力,缺乏与企业实现教学与生产资源共享的能动性,从而制约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育系统不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目标不准确,缺乏与时俱进的自我更新能力,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标准要求。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期,高端技能型人才紧缺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建立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支撑宏观经济升级。而长期浸润于传统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高职院校,缺乏开发新专业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时代紧迫感和能动性,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突破现有教育行政化管理体制的约束,开拓新专业,拓宽专业口径,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丰沛的高级实用技能人才。

2.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设计偏向功利化的一极,以该课程是否具有短期实效性作为开设课程的指针,忽视人文课程在高职教育系统中的功用,从而弱化了对学生理论底蕴与职业素养的要求,削弱了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可持续竞争力。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则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脱离地区经济发展需要,配套教材内容与实业界的现状相脱节,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中高职衔接不到位,影响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制约中高职教育衔接水平的首要问题是中高职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不到位。由于生源素质不同,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也存在显著差异。中职院校重点培养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偏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忽视理论素养的教育培养。高职院校则更为重视培养专业素质过硬、兼具与专业相关的管理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此外,中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存在衔接错位问题。中高职教育的理论课程设置存在与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相脱节的问题,理论课程设置与提升学生职业生涯的从业能力之间缺乏必要联系,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衔接不畅,造成有限教学资源的浪费和专业课程授课内容的重复,严重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保障机制通常由法制环境保障机制、科研条件保障机制及办学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构成。

1.高职教育体系的法制环境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备的规章制度。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将办学资源主要投放在硬件教学领域的建设上,缺乏对高职教育法制环境建设的必要投入,使得各地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与上位法相冲突。此外,高职院校的法人治校结构尚不完善,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方面缺乏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出现越权制法与执法行为。部分高职院校以治安处罚条例为蓝本来制定学校管理制度,以随意罚没学生财物的形式来替代高职院校的常规学生管理工作,背离了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管理的初衷。

2.高职教育体系的科研保障机制缺位。就实质而言,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支撑,高职院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理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高职教育通常被定位为教学型院校,高职院校管理者缺乏对科研工作者应有的重视,缺少通过促进科研来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理念。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制定诸如科研工作量管理办法、科研经费配套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考核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等科研管理激励文件,更缺乏专门为教师从事科研提供的设备设施等方面的科研条件保障。

3.高职教育的经济保障机制不健全。首先,高职院校按主管部门不同可分为省管、地市管和企业主管等三类,主管部门经济实力强弱决定其办学经费保障力度,而办学经费差异则导致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分化。其次,就公办高校而言,同一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的经费投入也有较大差异,对高院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要远远小于本科院校,尽管多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成本要高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成本。再次,高职院校的发展过分依赖学费收入,致使高职管理者偏重招生数量而忽视教学质量。最后,高职院校未能充分体现面向市场的办学特色,各高职院校自创收入在办学经费结构中所占份额较低,缺乏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从市场获取办学经费的能动性。

二、高职教育体系的变革路径探析

(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办学理念

1.高职院校在规制办学理念时应当兼顾市场导向理念,但不能唯市场导向理念是从。高职院校通常采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基于市场导向理念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它鼓励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签署人才培养协议,由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享双方教育资源,共同促进高职专业建设。订单培养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且能够敦促高职院校按用人单位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忽视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缺陷,导致订单培养的人才不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削弱了毕业生从自身职业生涯全程规划的层面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能力,进而削弱了用人单位的远期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应当努力协调市场导向理念与传统学术导向理念的冲突,建立以传统学术导向理念为基础、以市场导向理念为动力、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人才需求的新型办学理念。

2.高职院校应当确立开放性办学理念,集聚社会力量,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强化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高职院校的开放式办学理念包含如下内容:一是投资主体的开放性。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单一投资主体的局面,积极吸引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力量来投资高职教育,强化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高职教育管理当局应当将社会投资确认为教育投资的有机构成,激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职教育投资,拓展社会力量投资高职教育的领域。地方政府可以给予投资者以财税或土地政策方面的优惠,并制定公平的教育成本分担与收益分享机制,建构支持社会力量投资高职教育事业的长效机制。二是教学资源的开放性。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积极开发国外领先的网络教学资源,以确保我国高职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又要积极开发本校网络教学资源,建立网络课堂和数字化图书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共创与共享。

3.高职院校应当确立贯通性的办学理念,切实关注职业教育与上下游其他教育部门的衔接与交流。高职教育并非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孤立一环,而是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有机构成要素,它与其他教育环节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应当在办学条件、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设置、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强化与其他教育环节的衔接,务求建立一整套兼具开放性、灵活性与相对稳定性的社会教育结构体系,以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素质、技能水平的稳步提升。

(二)重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育系统

高职院校应当秉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方针,并结合本校优势资源,建立特色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1.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深入市场调研的方式来摸清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并据此设置特色化专业。高职院校应采取如下策略来主动适应职场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一是改造传统专业,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二是超越传统专业的内涵限制,拓宽专业口径;三是考虑自身办学特长,规避一哄而上的虚假热门专业,突出特色化办学特点,保持特色专业的长期稳定办学能力;四是以特色专业为核心,建立优势明显的专业群,强化本校毕业生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就业竞争力;五是深入研究行业发展态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利用现有专业资源,开设引导行业产业发展的新专业。

2.高职院校应当以开放式办学理念来指导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从业技能。高职院校应当主动与企业界建立协同教育关系,引入资深企业人士参与高职课程建设,并鼓励实业界直接参与实践类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工作。高职的课程设计应当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岗位分析来制定课程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将课程建设与具体岗位所需要的素养与技能相挂钩。高职院校应当践行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依据企业人才培养订单来修订课程教学内容。此外,高职院校在突出课程设置功利价值的同时,不可忽视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应从提升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的角度来夯实理论教学基础。

3.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建设。具体而言,中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中高职院校应强化教学环节的衔接。高职院校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与中职院校展开深度合作,并根据各地中高职专业设置特点,分别采用细分专业直接衔接和大类专业宽口径衔接两种形式来实现中高职的无缝衔接。二是中高职院校应强化升学考核环节的衔接。高职院校应变革传统的对口升学的考试模式,转而开发整合德育考察、职业技能实操式考核与理论课考试等复合式升学考核模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对职业修养、技能培养与理论修习等教学内容给予同等的重视,以培养德智体均衡发展的实用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三)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保障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外部社会环境与高职教育系统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方案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支撑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以打造适宜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系统环境。

1.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应当重视强化高职教育领域的立法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关于高职教育领域的专门立法工作整体滞后,教育经费来源、教育制度改革、教育管理自等问题都未在立法层面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影响了高职教育依法治校理念的落实。为此,立法部门有必要尽快制定高职教育专门法,以直接规范和指导我国的高职教育工作。立法部门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基石,针对高职教育法规与部门规章的内生缺陷,以及高职教育体系发展的实际问题展开具体立法工作,克服当前高职教育立法偏重原则性又显空泛的缺陷,提升高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2.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应当重视健全科研保障体系,促进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协同并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高职院校践行服务社会目标的两条主要路径,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以科研工作为驱动力的高职教育创新体系。高职院校的核心定位是创办教学型院校,故需强化针对教改型的科研项目投入,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教学领域的创新开辟新路径。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项目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其经费与设备缺乏保障。高职院校应本着各学科均衡发展的理念,合理配置学校层面所掌握的科研经费,在兼顾学科均衡发展理念的前提下,支持重点学科及强势专业领域的特色型科研项目建设,以重点学科的科研新成果为突破口,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科研实力。高职院校还应本着面向社会办科研的理念,通过吸纳企业的科研资金与人才的积极参与,从而有效地分散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的科研项目研发的风险,促使科研立项符合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方面不具备优势,但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方面较有特色,因此,高职院校应主要从事相关专业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这既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又可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可推动行业产业的发展。

3.高职教育应当健全办学经费保障机制。高职教育可开拓多元化筹资路径来筹措办学经费,确保高职院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强化市场化办学的理念,大力提升学校面向社会筹措办学经费的能力。在深入研究区域经济政策的基础上,促使学校的办学方向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符合,从而提升学校面向区域经济体内企事业单位筹措办学经费和建立实训基地的能力。高职院校亦可通过校友捐助或校企联营的方式,自筹办学经费,形成办学经费筹措的多元化渠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对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省市级财政支持力度,秉持校际均衡发展和强化重点专业的原则,提高对公办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和民办高职院校的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引导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朝着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型,以强化各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结语

高职教育兼具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双重身份,我国急需通过高职教育体系变革来优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丰沛的人力资源。本文重点阐述高职教育体系变革的蕴意及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并深入挖掘制约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若干关键因素。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体系改革应着力突出办学核心理念,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支撑高职教育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办学模式从传统的政府主导下的一元办学模式向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多元办学模式方向转变,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实用技能人才基础,为健全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开辟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松林.高职院校科研的内涵与定位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9).

[2]钱胤嘉.高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2(29).

篇6

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创建于2000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先已形成了陵园设计、陵园营销与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近几年来,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瞄准全国陵园和公墓企业的岗位需求,坚持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加快推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毕业生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连续五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1]推行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充分体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改革成果,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系统化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专业领域技术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一)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构建与职业岗位群主要工作任务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需求为目标”,[2]课程体系设计要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根据就业岗位任职标准和学生岗位迁移、职业迁移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最后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以能力模块来重构课程,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化,形成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坚持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突出职业性和开放性,按照学生职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在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科学地整合课程,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3]

1、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2、能运用专业知识从事现代陵园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策划等工作。

按照“岗位—工作过程—岗位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课程建设思路,基于四个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任务,内化到每门专业课程之中,开发了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模块课程,构建了符合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4]

(二)加强与行业企业对接,融入行业企业标准,体现专业办学特色

充分利用本专业与行业紧密联系协作的关系,收集行业企业最权威和最通行的技术标准或职业标准,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依据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教学分析和设计,分析和归纳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然后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归属性分析,再按照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和知识技能的内在逻辑联系,排列课程内容顺序,以此来指导课程体系的制订。

(三)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融合

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在考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把民政部墓地管理员行业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墓地管理员职业标准牵涉的知识面广,有一些是我们以往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未涉及到的,我们在具体操作时采取“切割分散到课程”的原则,把标准融入各门相关课程。通过对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深入研究,查漏补缺,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融入专业标准的内容。

(四)系统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建立高标准的校内实践教学实训室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具有实践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任务繁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建立了一批高质量的校内实践基地,以满足校内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目前我们共建成了陵园规划设计实训室、墓碑设计实训室、专业画室、专业机房、陵园业务洽谈实训室、殡葬礼仪实训室。通过这些实训室在校内开展实践教学。

2、与行业企业全面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以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与陵园行业企业“全面合作办学、全程合作培养、全员合作就业”为特色的办学格局。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建立了“教学-实习-就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清明实习和暑假学生行业顶岗实习,与行业零距离接触。实现六个“真正”达到的目标:即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真正解决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80%、半年以上顶岗实习100%;真正建设一支有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参加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真正实现专任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共同进行项目开发;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符合企业需要;真正提高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实现实习与就业一体,提高就业质量。

校内的实践教学设施再完善,实验条件再完备,也无法取代到生产企业进行实践教学,也无法全面模拟工作岗位场景。因此,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同行业企业广泛联系,利用各种有利机制建立牢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扩大实习实训基地规模,完善实习实训基地条件。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有机会真正接触了解并熟悉各种职业岗位,他们的技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马金贵.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

篇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成建设高校师德的目标旗帜,可以让高校师德建设不偏离目标导向,不偏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总体利益。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增强教师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教师能够自觉把个人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国家、民族命运和教育事业发展结合起来,肩负起教师应当肩负的历史重任,积极地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应是师德建设的主旋律,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培育、建设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先行者。在师德建设中,首先要加强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教师树立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才能教育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其次,要大力倡导和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教师只有以自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示范、感染和带动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

(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道德规范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我们要以“八荣八耻”为基本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新时期新的师德观,将高校师德建设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核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促进高校教师注重品德修养,追求学术创新,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文明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高校师德建设作为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在遵循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下进行,又应该体现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充分认识高校师德的内涵和现状,把握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贯彻指导。明确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将高校建设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培养高校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政治热情高校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增强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政治热情。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教师职业特点,“还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去熏陶和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并将之付诸行动。这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赋予的责任。”要特别注意高校教师的政治意识,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了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仰。

(二)培养高校教师敬业奉献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要求。高校教师应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关心学生,尽善尽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要认真负责地对待和教育每一位学生。高校教师的个人自由空间较大,在授课方式和内容上具有较大的支配权和很强的灵活性。这就要求有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来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高校教师的自觉行动来奉献自己。

(三)培养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能力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示范性。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大学生,大学时期,正是他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持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行,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所以,应充分发挥教师在道德行为上的示范性作用,以他们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求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

三、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途径

(一)强调高校党建与师德建设的结合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先进性中突出师德建设是高校党建的着力点。高校教师中党员的比例较高,党员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会直接影响全校范围内的师德建设状况,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建立和形成。要把高校党的建设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以党的建设带动师德建设,以师德建设促进党的建设。

(二)完善学生评教及信息反馈制度建设学生评教、教学信息反馈是高校教学质量、师德建设自我监督的重要环节,很多高校都将学生评教、评师作为考察教师业务能力、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信息进行及时反馈,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激励的作用,能够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能够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三)发挥奖惩机制对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奖惩机制的建立是加强师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应该对表现出高尚师德行为的教师,从课时酬金、岗位津贴、职称晋升、住房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让其获利获惠,增强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加前进向上的动力;对师德失范的教师,一经发现,坚决给予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高校应定期评选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予以表彰奖励。要逐步改革高校用人制度,取消教师职业终身制,主动淘汰道德水准都不高的教师,通过不断地清理与纳新,打造一支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

篇8

中图分类号:TP3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4-0000-01

Computer Network of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Courses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System

Ding Ming

(Heilongjiang Land Recla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Harbin150431,China)

Abstract:The courses system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Network Major,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concept and continuous reform and innovation.The difference with the general education is vocational courses should be the systematic pursuit of the work process rather than 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of the systematic,therefore,I work with the current proc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 courses system concept,introduced the disciplin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networks.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Working process;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一、引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在借鉴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基础上,根据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现状进行的课程体系的创新。其核心是开发教师教学思路,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能力,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不断获取知识与及技能。

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新的课程体系要求以职业岗位的技能培训为核心,结合当前社会对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转变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角色,即以学生为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为辅助咨询者,按照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模拟建设真实的、可操作的学习情境,完成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

二、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岗位课程体系

(一)培养网络管理工程师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简称网管)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职业,在短短的几年内,已成为绝大多数企业中必设的工作岗位。网络管理员行业对网络管理员的要求基本就是大而全,不需要精通,但什么都要懂一些。所以,一个合格的网络管理员最好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网络设备、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开发等六个方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因此,在以培养网络管理工程师的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网络设备、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开发六门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适当增加上机操作课程的学时,并通过校方联系相关计算机网络企业,组织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充分掌握网络维护技能。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加网络管理员的认证考试,如MCSA认证、Sun Solaris 10操作系统认证等。前者在Microsoft Windows 2003和 Server平台环境下对现有网络及系统进行实施、管理、故障排除等工作的专业人员而设计的;后者主要考察考生是否深入掌握网络管理的技巧,需要考生在Solaris网络管理方面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包括如何配置和管理网络接口层、网络(网际层和传输层)、网络应用和Solaris IP过滤器等。此外网络管理员认证还有中国国家软件等级考试认证、思科认证等。

(二)培养网络安全工程师的课程体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突破了应用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使信息的价值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网页篡改、计算机病毒、系统非法入侵、数据泄密、网站欺骗、服务瘫痪、漏洞非法利用等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而要求职业高校在计算机网络专业需要培养出能够在各级行政、企事业单位、网络公司、信息中心、互联网接入单位中从事信息安全服务、运维、管理工作的网络安全工程师。

对于这门课程的体系建设,首先要以德育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网络安全漏洞、木马病毒、篡改欺骗及攻击现象等问题进行剖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参加网络安全工程师的认证考试,如CIW网络安全认证、NISC国家信息化网络安全工程师、NSACE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认证体系、INSPC信息网络安全专业人员认证等。

(三)培养网页设计师的课程体系

网页设计师是指精通Photoshop,Corldraw,Frontpage,Dreamweaver等多项网页设计工具的网页设计人员。网页如门面,小到个人主页,大到大公司、大的政府部门以及国际组织等在网络上无不以网页作为自己的门面。当点击到网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网页的界面设计,如内容的介绍、按钮的摆放、文字的组合、色彩的应用、使用的引导等等。这一切都是网页设计的范畴,都是网页设计师的工作。

网页设计师即是专业的设计师,又是静态网站的开发工程师,不仅要懂页面的设计、规划、排版、HTML代码、FLASH动画甚至还要多懂一些代码,必须是全能型人才,特别是现在从2008年以后,W3C的推进,对网页设计师的标准也是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确。

因此,针对当前行业特征,对于网页设计师的培养课程体系也必须提出较高的标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对网页的设计有一个良好的设计理念。其次,要强化学生对网页设计所必备的软件工具,如Photoshop,Corldraw,Frontpage,Dreamweaver等的实际使用能力,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讲解,同时注意对这些工具的使用技巧进行总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建设,必须要结合社会实际岗位对技术应用的要求进行教学,通过集“教、学、做”与“反思、改进”于一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对知识的“直接迁移”,获得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从而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师与网页设计师。

参考文献:

[1]张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0

篇9

高校中的体育文化主要是指以身体活动为基础进行的体育教学工作,其中还包括以身体机能为竞赛、以身体健全的技能为目标进行的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身体机能,以此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是现阶段文明社会发展的一种标志。在高校中实际教学,一方面主要是依据高校的教学技术进行发展,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学生发展的需求不断的进行改进。同时,高校中实施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方案,而且还要培养具备全面意义的社会型人才。同时,在高校中实施公共体育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和经济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技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对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教师实施更好的体育教学工作,从而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完善。本文主要是对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汇总的体育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和分析。

1、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

1.1、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文化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现阶段,发展的体育活动观念是指,体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教育和文化蕴含。这其中的文化就是指体育活动发展的历史。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的实施有助于学生构建健全的观念,是发展全面人才的有效基础,更是全面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条件。其中就包括现阶段的学生,他们不参与体育活动、不具备体育知识、不观赏体育活动、不议论体育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1.2、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体育文化的教学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相应的体育精神。优异的体育精神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运动,从而发展全面型的人才。培育拥有理想、拥有道德、拥有文学素养、拥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社会全面发展型人才,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实施的目标,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精神,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和实施。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具有合作性、竞争性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像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多样化的体育竞赛项目。通过激烈的比赛活动,可以激发运动员和同班学生的团结凝聚力和归属感,依据自身的欢呼声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同时,上场比赛的学生也要注意在比赛前,要注重技术的训练,加大自身的专业技能,加深与队员的配合,从而更好的进行体育比赛,以此为班级争得荣誉,培养自身的荣誉感,发展自身超越和不服输的精神。

1.3、体育的教育宗旨在于传授体育人文知识

高校实施的体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为学生传授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具备高效的技术知识,还可以发展更多的社会科学文化。体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知识的教育,例如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实施形式特别的体育活动等,从而为学生建造有效的平台,让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展示,以此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体育文化素养。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技术的改进,体育活动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并且逐渐的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2、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活动

高校实施的公共体育教育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体育的意识和活动。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终身体育实施注重的是培育学生强身健体的体育精神,从而发展具有时代意义的体育精神。当前,很多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只注重发展体育精神和知识、技能、兴趣等,而忽略了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导致实施的体育教学工作是具有片面性的。在发展终身体育精神的情况下,依据当前社会经济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且逐渐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人才。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是所有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实施终身教学的基础教学,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由此可见,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实施的公共体育教学工作是终身体育实施的基础。这样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体育文化的教学工作放到体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而发展符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3、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高校实施的公共体育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依据哲学进行分析,社会活动主要是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也可以说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其中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当然最重要的主要是指为求生存进而为求发展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其中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社会活动可以称之为社会实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实践的经验和基础理论进行判断,促使学生发现彼此之间的差距,从而完善自身的社会实践系统,以此更好的回报社会和学校。在校的学生可以依据参与校园的体育活动获取经验,从而为以后的实践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并且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应用自身的知识,从而完善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同时,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与体育事业和课程相关的社会活动,从而促使学生提升实践应用的能力,为未来步入社会奠定有效的基础。当然,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里的大爷大妈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培养自身完善的身体机能;还可以在社会建立与体育项目有关的知识竞赛活动,并且进行分组,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促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去,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实施的公共体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以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为主,主要是依据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案例分析进行教学系统的改革,从而形成具有特点的、科学的公共体育课程,以此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在实践中实施可以获取有效的教学经验。通过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性、实时性、普遍性以及生活性等多样化方式发展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工作,完善公共体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从而建设完善的公共体育课程的评价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可持续性的、科学性的、体育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技能和活动水平,从而最大化的满足社会和学校对与人才的多方面要求。

参考文献:

[1]任莲香,虎晓东.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的作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朱爱民,姚学进.试论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的体育文化建设[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03.

[3]兰措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标准化[J].标准科学,2009,05.

[4]尹干闽.福州大学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5]牟玉梅,吕艳玲,王步,洪平.性别视角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01).

[6]顾春先,何文涛,胡波.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8).

[7]高健.“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天津电大学报,2009(02).

[8]陈媛媛,炊遂堂.当前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4).

篇10

2004年11月18日至23日,应世界银行之邀,我们前往华盛顿参加了 “知识经济对中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挑战”的学术研讨会,期间与世界银行、IFC(国际金融公司)、墨西哥蒙特拉科技大学、普鲁贝尔咨询公司、思科学习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和高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范围涵括了政府和私人部门的职能、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劳动力市场、鉴定和质量体系、教育融资、相关的国际经验和成功案例等。现将这次研讨会的体会和建议归纳如下。

一、发达国家大多已把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列为基本国策

研讨会上,专家们表达了一个共识,即知识经济的兴起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不仅是知识爆炸,更是知识换代,一个人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很难满足其一生的就业和生活需要。人们需要不断地摄取新知识、更新旧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不学习,就落后。

终身学习的基本内容是从胎教至老年贯穿始终的一种学习行为,通俗地讲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在这样的理念下,终身学习体系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形成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社会氛围。

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争得先机和保持优势,各国都在重新确定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并将其列入基本国策。根据世界银行的介绍,美国在1976年就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1988年在文部省设立了终身学习局,并于1990年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欧盟将1996年定为欧洲终身学习年,韩国在1999年颁布了《终身教育法》,德国的基本法也把终身教育确定为国家的责任。

二、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更为必要和迫切

研讨会上,专家们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中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快速转变的发展阶段,7亿劳动力需要不断提高技能和继续学习。在职学习成为人们不断吸取新知识和保持必要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变必然导致摩擦性失业的增加,接受培训是失业者重新就业的先决条件;另外,随着国有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潜在的失业者会不断释放出来,也需要通过再培训使他们找到新的就业门路。为此,需要在正规教育之外,建立起多样化的持续培训机制;需要有效的技能评估和认证体系;需要利用现代信息和技术手段来扩大培训机会。

其次,我国有1300万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方式,2.4亿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法,6亿以上的家长需要改变帮助孩子学习的做法以及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除了要继续扩大正规教育系统的规模和提高质量外,教育系统还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离开学校后仍能自我学习的能力。

第三,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数亿农业劳动力需要通过培训进入非农产业。截止到2003年末,我国已有1.7亿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这个群体总体上还是缺乏有效教育和培训的。未来15年,还将有2亿多农业劳动力需要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

第四,我国人多但人力资源匮乏。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把大量的人力负担转变成一种优势,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面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世行专家认为,学习和教育是实现这个转变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第五,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我国当前及今后更长时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学习和教育体系的改善对缩小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世界银行专家们指出,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相比,我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我国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就需要扩展学前教育、普及小学教育、增强中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增加更多的学习机会、加强教育与劳动力培训市场,然而,现在的供给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例如,由于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超过2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到19%,但高收入国家1996年就达到了62%的平均水平,美国、加拿大则超过了80%。非正规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等)同样面临严重的供需矛盾,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等,不能通过有效的培训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转贴于

第二,教育资源供需结构矛盾突出。中国学习的内容与实践、现实严重脱节,一方面是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适用性、技能型人才却严重匮乏。正规教育从教学方式、内容、手段等方面,都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对课程、师资等进行调整。非正规教育同样存在严重的结构矛盾。一方面是各类培训班、速成班名目繁多,在收费、资质、质量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规范,而另一方面,真正面向农村居民、下岗失业职工等群体的收费低廉而实效明显的培训却严重不足。从受教育者结构看,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小学教育规模将面临收缩,而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则需要进一步扩大。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这些矛盾短期内只能通过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来缓解。

第三,学习设施和手段落后,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尚待充分开发和利用。国际经验表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低成本和便捷的途径,使得终身学习体系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例如,墨西哥蒙特拉科技大学介绍了他们利用網络技术的经验,只用了3年的时间就扩张到了626个社区学习中心,每个中心大约配备4~10台上网电脑,既降低了教育成本,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分析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滞后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四点:

第一,缺乏共识。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需要从全体国民到各级政府、从教育部门到社会各界形成普遍的共识才能有效推进。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但对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迫切性,并没有形成全国上下的普遍共识,更没有成为各行各业的自觉行动。

第二,缺乏资金。政府难以独立承担因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质量所要增加的巨额资金。例如,中国学生人数占世界学生总人数的22%,但是教育经费开支只占到世界的4%。如果把用于培训的支出也算入, 则中国所占比例就更低。

第三,缺乏统一和高层次的机构进行推进和协调。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是一个跨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有关职能分散于教育、劳动、人事、农业等多个行政部门。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使得各类教育与培训资源之间缺乏联系、交流、共享与整合,有限的社会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第四,缺乏有效的推进机制。世行专家认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中国对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巨大,单靠政府资金是不够的。需要建立更加开放的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励私营部门参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是合理界定和正确发挥政府的职能,为社会各界投资教育创造条件。而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该由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比如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对民间投资进入教育领域制定并执行明确的准入、认证、质量标准等,政府作用发挥得不够;而在许多可以大力发挥民间资本作用的领域,比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办学格局尚未真正打破,政府依然是各类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投资和营运主体,外资和民营力量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四、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几点建议

1.要有紧迫感、危机感,要将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形成学习型社会纳入全国“十一五”规划当中,尽快研究制定《终身学习促进法》,并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倡导。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到2020年,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同步,建成相对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

2.尽快设立较高层次的领导和协调机构。建议成立跨部门的“终身学习委员会”,综合协调及整合各类学习资源,确保终身学习体系的实施。其主要职能是:协调各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区的终身教育机构,加强彼此间联系和合作,统筹运用终身教育资源;组织终身教育宣传,使全社会重视并参与终身学习;成立“学习证件认证中心”,对各种学习、进修、培训的结果予以认可并办理学习证件的认证手续等;研究制订终身学习规划和有关法规,使终身学习健康有序地开展并得到法律保障。

篇11

医院的健康体检系统主要是由健康体检中心负责建设。通过系统的建设,对健康体检登记、体检结果汇总及分析等,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健康体检业务的运作效率,提升了健康体检的质量。但由于健康体检业务的相对独立性,导致了健康体检系统存在“烟囱”现象,不仅与医院内已建设的HIS、PACS、EMR等系统的无法有效对接,需要多次重复录入数据导致效率低下,无法跨机构进行健康体检信息共享,不便于居民进行健康管理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健康体检业务的长足发展。

目前,我国各地市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实现了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基本诊疗信息等实现了初步的共享。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新一代的健康体检系统,不仅可避免单体建设所带来的问题,提升健康体检机构的服务效率及质量,还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了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信息的整合,方便了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更好的提升了区域居民的健康水平。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健康体检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篇1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84-02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曾迎来一段发展黄金时期。随着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到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已达800万,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也已超300万人,接近同期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较为迅速,但是由于历史、体制和观念等原因,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省区、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还比较困惑,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紧迫性和实际性,对于提高全民教育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探讨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对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出题了几点建议。

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概况

随着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教育体系。初等职业教育是小学毕业后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初级职业中学,初级技工中学为主。中等职业教育是初中毕业后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以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为主,以培养初、中级技能型人才为主。高等职业教育是普通高中或者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高等专科学校、职工大学等为辅。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所培养的是工业社会初期急需的生产服务第一线劳动力,属于传统职业教育体系。

(二)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1.思想不统一,各自为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教育部门、劳动管理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指导、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许多职业学院对学校发展、学生培养还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困境,高职院校之间交流互动较少,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明显,表现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脱节断链”,同一地区高职院校之间专业设置相同相冲突,教育特色不明显,专业比例结构失调,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2.地域性强,职业教育影响力低。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功能不强,按部就班的坚持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方向,职业教育体系对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反应迟钝,表现出滞后性,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同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未走出去,高等职业教育未脱离中等职业教育模式,只在本地区或附近区域招生,学生的专业性与本地区发展特色相关,未与全国经济工业发展的步奏相协调,高职院校对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思考较少,培养出的学生在就业上会出现与全国的市场需求脱节,难以面向全国,就业范围窄,职业教育影响力无法得到提高。

3.教学科研资金投入不足。高等职业院校不仅仅是职业教育,还应该是高等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学校本身的教学科研资金投入太少,申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时,往往受限于高等职业院校原本的科研条件有限,没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的有效支撑,难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资助,即使获得项目资助,结题时也因成果不够丰富遇到困难,如此循环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学院在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上会存在较大差距。

4.政策上的制约。在某些劳动人事政策上存有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除边远山区外,我国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系统都需本科以上的毕业生才能报考,由于“身份”这一特殊产物,致使大多数有能力的高中生不愿报考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受到了一定影响。这就是众多有能力的高中学子们选择复读也不愿进高职院校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滑坡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校际合作

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定期考察、调研高职学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其提供政策上的帮助和指导。制定一系列规范高职院校的相关法规政策,与高职院校一起把握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不要出现无目的性随意发展或者盲目扩张。同时高职院校之间也应多做国家产业政策和学科建设的交流,使高职院校发展目标明确,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在进入生产第一线前能学习掌握到最好的专业技能。

(二)提高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高等职业教育应走向全国,不仅局限于本地或附近区域招生。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该校的每年招生主要来自重庆本地,仅有少量来自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影响面仅限于我国西南地区。但是重庆城管职院拥有的殡仪专业(全国仅3所院校)、城市监察与管理专业(全国仅4所院校),殡仪和城管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在全国需求量极大,仅在重庆周边招收培养人才,在十年内就可能造成本地区人才饱和,而全国其它地区还出现人才匮乏现象。因此,走出去扩大影响力,使教育资源均衡化,将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

(三)加大教学科研投入

学校的教学投入不仅应在教室的改扩建上,还应提高对科研设施与设备投入。这样才能培养一只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新引进的高学术水平博士教师可以带领老一批教师提高科研能力,体现出博士教师的科研水平,这样学校才可以产出更多科研成果,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科研水平。

(四)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如图1所述,完善整个职业教育连接,职业教育能从初级一直到博士阶段将是高职教育里程碑式的发展,高职生有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避免了教育层次的短节。不仅高职本科生可以考取工程职业硕士,普通本科毕业生也可以,职业教育甚至可以获得工程职业博士学位。那么国家政策限制和人们内心的困惑都可以迎刃而解,大量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生进入高职院校提高职业技能,高职学生素质将会大幅度提高。将整个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理清,将对中国教育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型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分别发挥他们的才能,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相信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13

工程建设监理在对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监理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可以说,目前我国建设监理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是健康的,但是与先进国家工程监理的水平比较,我们的工程建设监理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还有不少问题需要不断总结、探索和解决。

一、目前工程监理的主要问题

1、监理单位资质管理问题

目前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过度竞争造成了不良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也造成了市场混乱的局面,因此,改革和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势在必行。

资质管理应是宏观调控监理队伍规模、监管市场行为的重要手段,将违法违规行为列作企业资质审核年检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和制约企业行为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有违规行为的企业,都要严格查处,情节严重的,要坚决吊销资质证书,依法将其清出建筑市场。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监理企业不得进入,从而有效制止素质较低的监理企业采取压低监理费率来承揽业务,扰乱市场秩序。

2、关于监理服务取费低的问题

工程施工周期、监理取费费率以及监理人员的素质,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协调的。但自从工程施工招标最低价中标以来,监理招标、监理业务的承揽也实行最低价承包,在监理业务竞争时,很多建设单位不去考虑监理单位的资质、人员的素质,而是以最低的监理取费标准为选择的唯一标准。部分监理单位为了取得监理业务,也互相压价,以致个别工程的监理取费标准仅有8‰。低价承揽业务,造成很难有高素质监理人员到位或到位低。显而易见,监理取费低,低价抢标导致了一些弊端。

3、关于监理工作定位问题

作为工程建设市场的三大主体之一,监理单位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有些业主及施工单位对监理单位职责没有正确的认识,令监理工作正常开展受到一定困扰。例如:某工程砼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不善漏振,砼出现蜂窝、麻面现象,业主公然在承包商面前指责监理单位监理力度不到位,而不追究施工单位责任。

4、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实行监理行业准入制度以来,我国监理队伍的相应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部分省、市,经过主管部门考核,很多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但是,从整体素质而言,仍然还不能适应监理市场的需要。

5、部分监理人员事前、事中控制的能力偏差,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监理旁站到位不到点

监理人员到施工现场隐蔽抽检,巡查时,经常可以听到现场监理人员的回答:“施工单位还没有报验”或在报验验收签认后,监督抽检发现并指出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的质量问题时,如:KZ顶部锚固长度严重不足时,现场监理人员经常会“如梦初醒”,这些关键部位`/关键工序之所以出现质量问题,咎其责任主要应由施工单位承担,但与监理旁站不到位或到位不到点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对监理行业发展建议

1、严格监理资质管理,保持建设监理市场良好秩序

当前监理单位资质方面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监理单位必须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严禁在一个经营实体内和同一行政间接管辖范围内搞设计、施工、监理“一条龙”作业。另外,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给各地企业的流动,竞争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外来企业名不副实的进入,反倒不会促进竞争,反而会影响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在对外地企业的监管上,一是严格准入备案制度,重点要看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等执业注册人员是否一致。二是强化对监理执业人员现场到位、出勤率、业绩的管理。三是建立、健全连带责任制。

2、执行合理的监理收费标准,制止不正当竞争

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现行的监理取费办法标准已不适应建设监理的需要,随着监理工作内容不断增多,监理取费也应随监理工作内容的增多而提高。低收费,不利于留住和吸引素质较高的人才,不利于监理单位的自我发展,不利于提高监理工作水平。目前一些监理单位难以从母体中脱离出来,很大原因也在于收入不高。

3、落实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认真解决监理不到位、监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总监挂名的问题,对于一个总监理工程师兼任几个工程项目的情况,应严格在委托监理之前解决好实际承接的责任问题,同时还要杜绝工程项目将业主、设计、施工、行政管理的人员挂为“监理”人员,而实际监理工作并没有到位的情况。

4、加强监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监理人员的素质是监理企业形象的窗口,企业要重视、加强对新属人员的培训。作为监理单位,不仅要具备工程施工的监理能力,而且应当具备工程建设管理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咨询能力,以适应全方位监理的需要;不仅要有工程质量的控制能力,而且要熟练地使用经济控制手段、合同控制手段和法规控制手段,以适应全方位监理的需要。

友情链接